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羌文化论文范文

羌文化论文范文

羌文化论文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设计过程具体包括: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构建、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1)设计环境调查。通过对设计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建立起相关联的场景,在设定的原生文化对象中找到关键的文化因素,并且设置满足不同行为或心理层次的场景。基于原生文化因素,设计环境应当考虑到对象被使用的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科技实施等。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师需要筛选符合使用对象的文化因素,并据此决定产品可代表的关键文化因素。2)交互内容构建。这里需要描述的是“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5]。讲述文化产品设计所依赖的用户群体故事时,通过用户自身可能性的观察来探索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定义具有文化意义和从原生文化对象中提取出的产品风格。因而,这一环节需构建出文化与技术之间的交互,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需求与文化环境的交互等,并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故事性描述,来阐释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展示、引申出原生文化的外延或内涵语意。3)设计概念图化。这是概念发展和设计实现的重要阶段,是在情景故事的基础上,创立具体化的概念文字(重在厘清体现设计的逻辑关系,常用树状图、框架图等表达)和概念图形(以线式或二维、三维效果图体现),以满足将文化意义转换为有逻辑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文化产品为目的。它提供了消费者需要文化产品的理由以及设计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法。4)设计产品实施。这需要继续关注已定义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产品的关联环境。此外,设计师需要评估产品的功能、寓意和延展度,基于评估结果对原型设计做出反复修改,也可能设计多层级评估原型。

2羌族文化特征

2.1羌族文化研究现状

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与古代羌族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羌族民俗艺术与羌族造物文化是羌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文化价值观。20世纪初,羌族研究开始以近代科学体系进行,近20年来,羌族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并显示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更成为学者、专家的关注焦点,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羌族史研究、羌语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民族造物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等。在众多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羌族传统文化、礼仪、社会生活态势的梳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存在形式、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民俗艺术物化内容的单体式研究等。然而,对于羌族造物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形成产业化等的相关内容还没有较全面的研究。

2.2羌族文化的表象特征及内涵寓意

羌族从物质化的生产、生活到精神化的娱乐、信仰、艺术等,都体现出羌族民俗、造物与社会发展同生共融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在不断的造物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性特征和美学价值[6]。羌族民俗及其造物文化见图1(图片摘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福客民俗网)。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7]。造物文化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而各民族的造物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生活中,普通民众也在物化的载体中感受到“民族梦想与民族精神”。羌族造物的发展改变着羌族文化,其社会化、生活化的延续也影响着文化特征的演变。多角度展示和剖析羌族民俗和与之伴生的造物形式、精神理念,并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展呈,传承了民族文化精神,在传统中发展、构建了符合民族文化并反映当代文化的核心思想。

3基于羌族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

羌族造物文化的社会服务性是羌族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切入点。在具体设计时应强调利用原始的质地和形态来使设计回归到原点[8],应重点梳理羌族民俗艺术与造物文化的辩证关系,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让羌族文化立足当下,“活态”发展,在设计中凝聚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贯穿时代的文化风貌,形成一种融合型文化潮流[9],这同时也是令文化产品设计具有独特性与本土性的关键。

3.1羌族文化产品的概念模型设计

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是羌族“活态”的物质载体、标志性符号,其历史演变记载了羌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特别的地域风情、人文特征、生活内涵展现了羌族人民的习俗和文化观,也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中各环节、各因素、各群体之间的特别关系。在进行设计概念提取时,应充分尊重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造物文化的非物质属性、符号化特征;立足羌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紧跟时代脉搏,从创新思维出发,利用语意研究等方法将羌族文化诠释出新的概念模型,让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找寻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设计点,如将羌笛、羌绣进行创新思考和符号解码后产生的概念模型,见图2、3。

3.2羌族文化产品的研究方法

在文化识别上,以羌绣为例,可概括出其图腾崇拜、尊重礼仪、关注自然等文化属性,其实用价值与保存价值等体现了生活文化特征,这同时也彰显出对羌族文化的认识与研究需要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研究中可找寻各种可能性因素加以概念、形及意的提取与评估。在文化诠释上,意在借羌笛、羌绣等文化产品的开发来思考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深入到文化与产品设计的最佳融合与发展的方式。在设计思路实施上,可从羌绣等文化的外延及内涵语意的角度来进行描述,从中选取“自然、民族”等语意再加以具体设计扩展,以期体现当代消费者追求时尚、简约的产品诉求。

3.3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过程

设计性思考的核心概念包含了科技、商业和人[10]。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流程为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架构、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4个阶段,见图4,以羌绣为例研究时,查阅和了解了羌族人的服饰特征及羌绣的艺术形式,并据此设定出羌族文化产品适合的人物角色为热爱传统文化、追求时尚的年青人,使用情景为家居环境等。设计出交互内容架构后,用线式草图将设计构想快速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反复讨论及评估挑选出适合的构思加以效果图制作,并与主题反复比较。这里展示的只是羌族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部分内容,要完整实现从概念模型到产品实体,还需经历反复的市场评估与试生产等。不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共性思路和方法。

4结语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从专业角度出发,羌族音乐文化保护应在传承保护原羌族音乐文化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和优势。羌区的学校积极将优秀羌族音乐文化作为讲义课程,编写浓郁羌族特色的地方教材。从幼教、小学、中学到羌族聚居区的各级学校均应传承羌族民俗。传承羌族民俗在羌族历史文化教育上有着很高的价值,也是羌族劳动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将其通过一系列活动扎根于羌族文化本身中,以实现教化作用。羌族音乐文化要想得到传承,还要在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宣传。要让学生知道羌族文化为何珍贵,使他们以学习的心态,积极主动地传承羌族文化,发展羌族文化。

二、高校应成为羌族音乐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

高校是高级人才集聚的地方,也为地方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高校是羌族音乐文化保护方面的中坚力量。地震发生后,各高等院校都投入到了对北川羌族文化的研究中,纷纷研讨保护措施。在众多学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下,编著了《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四卷本)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保护、传承和弘扬羌文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加强与汶川县的合作交流,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给予无私指导外,还建立长效机制合作共建,将该院的部分学术研讨会、专家会议等放到汶川县映秀召开,提高映秀震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希望根据汶川地震经验,由汶川县和四川大学联合策划,组织专家及汶川相关部门人员到雅安芦山对口援建,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汶川县与西南民族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经济发展、旅游规划、科技成果转化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将西南民大校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汶川发展的生产力,让校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汶川开花结果,希望校方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将汶川建成西南民族大学的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实习基地,把汶川与西南民大建成县校合作的典范。四川音乐学院在汶川县水磨镇成立汶川羌藏文化研究院,实施完成了如《四川川北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文化部课题,在音乐艺术文化的保护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也搬到了汶川县的水磨镇,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加大了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力度。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利用其地理优势,对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更为细微的研究,得以成功收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音乐文化,学院开设了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经济、羌藏歌舞表演等专业(方向)。中国民协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在学院成立后,就开办了灾后第一家羌族文化民俗展览馆,并与北川县政府共同成立了“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有力投入,这些都为羌族文化遗产的研究锦上添花。各专业高校持续对羌族音乐文化保护的学术研究和传承弘扬,将对羌族音乐文化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三、羌族民众是保护民族古老音乐文化的主体

教育和引导灾区人民,提高他们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性,使灾后音乐文化重建成为灾区人民的自主行为;音乐文化发展中所获利益要心系人民,以让人们自己去有意识保护羌族音乐文化;而对音乐文化保护更要重视积极建言献策,让所有人置身其中,参与其中。统一规划、建设“羌族音乐文化旅游区”,在汶川等羌族聚集地建设锅庄广场等公益音乐文化活动场所,让羌族民众每天都有专门的地方跳舞、唱歌。合理利用“地震资源”,从利于民众生活和长期发展出发,让民众自己明确目标,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除此之外,灾后重建应该蔓延到各级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文化特色。震前,民族文化是羌族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长远来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该地区的经济源泉。在旅游项目重建上应该加以扶持,共同开拓资源,发挥优势,共同取得重建突破,要挖掘各自的地方音乐、习俗特色,共同利用好大禹文化、羌族音乐文化等独特优势旅游资源,由震前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改为合作互补局势,建设“羌族音乐文化旅游区”,优选一批区位条件、可进入条件等旅游开发配套比较好的特色景区和村寨,吸引更多游客。要由内而外地提升灾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加大重建力度。抓住羌族聚居区得天独厚的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并发展利用,使民众得到实惠,羌族民众自然就会更主动地保护、传承羌族音乐文化和传统习俗,羌族音乐文化便不会被外来文化所侵蚀。

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羌族音乐文化宣传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要积极担负起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一方面,通过媒介的报道宣传,向民众介绍羌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和重要性,唤起公众对它的关注。另一方面,借助媒介的批评性报道、评论等监督手段,引起政府职能部门对音乐文化保护中存在问题的重视,以强有力地行政手段保护羌族音乐文化。此外,大众传媒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将促进围绕传统羌族戏剧、舞蹈、民歌的文化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保护传承的积极作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新技术、观念等,会被非物质文化潜移默化的吸收,这为羌族音乐文化在新语境中的技艺创新和文化积累提供了养料。一种文化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将文化传承和积累相结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羌族音乐文化在内容上得到大力传承,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在观念上受到重视,在文化积累上,获得合理吸收。为羌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积极通过大众传媒、文艺演出和展览等途径宣扬羌族音乐文化。聚焦重点羌族文化形成产业链发展,在向国外传播,吸引外资的前提下也能增强我国的民族自信感,更好地激发羌族音乐发展的潜能,积极通过大众传媒,扩大羌族文化的影响力。四川音乐学院已针对羌族音乐的保护,出版发行了《古城恋歌》《一路感动一路歌———阿坝、甘孜采风实录》和即将撰写《羌族民族民间歌曲典藏》,通过对羌族音乐的收集、整理与发行等为羌族音乐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五、对羌族音乐人才加大培养力度

相关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音乐管理部门。部门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系统和定期调派专家教师上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学习培训走样。根据调查采访得知,羌族虽有很多音乐文化人才但却缺少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精英。这反映出了人才缺失和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弊端。建议对羌族音乐文化人才进行规范选拔,也要有针对性和公正性的根据需要再分配人员,这样才能减缓教育和资源的浪费,才能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充分保护。保护羌族音乐文化遗产,不仅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还要从羌族本土出发充分开发和利用羌族本民族的资源。依据文化规律,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能肤浅应对,要由表及里深入研究。通过对社会结构的评估,通过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分析,提高羌族人民自身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保护羌族传统音乐。对此,四川音乐学院已和汶川县达成共识,着力在培养羌族音乐文化专业人才上下功夫,已对汶川的“羊角花艺术团”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机制和措施。

六、羌民族语言的传承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禹羌文化;石崇拜;大禹;民族之神

石崇拜是禹羌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羌人的大禹延续了羌人的石崇拜,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论述。

一、羌文化中有石崇拜

现今的羌族仍盛行万物有灵观念的多神崇拜。而白石崇拜正是这样的灵物崇拜。在羌族的每家屋顶上都有一塔子,上供白石,是家庭私祭的地方。

羌族何以如此崇拜白石?这应从羌族的心态及信仰中求得解答。羌族世代相传的口碑史诗《羌戈大战》这样说:现今生活在川西北这些羌族的远祖原本生活在西北大草原。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遭到北来的异族入侵,羌人被迫西迁。羌人九弟兄率九支人马各奔前程。其中一支在大哥阿巴白构率领下奔向了补孕山。这时敌兵突然来袭,激战三天三夜,羌人且战且退,损失惨重。就在这支羌人败退到无路可走时,他们便向天女“木姐珠”祷告,祈求帮助。于是木姐珠从天上抛出三块白石,顿时变成崛山上的三座大雪山,挡住了敌兵的追赶,这支羌人乃能来到松潘境内的热兹草原安居。三年以后羌人重建家园有了成效,于是大家决定在“雪山顶上捧白石,白石供在房顶正中间”,以此报答神恩。[1] 这便是羌族对白石崇拜来源的应有解释。

白石崇拜的基础是石崇拜,而之所以有石崇拜,源于先民的艰苦生产和生活。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生活情景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但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两点是不言而喻的,一点是环境异常严酷,一点是条件极端艰难。环境的严酷,是原始先民会时时遇到炎炎的烈日、滔滔的洪水、熊熊的野火、凶猛的猛兽的挑战;条件的艰难,是原始先民自身生产工具的粗糙、技术水平的低下。正因为这样,原始先民以艰苦的劳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往往是微薄的回报,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可以说,没有什么比饥肠辘辘的动物更渴望获得足够的食物以解决生存需要了;也没有什么比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状态下的原始先民更渴望在某种范围操纵自然现象、以求取更好的生存条件了。这种情况导致了原始先民强烈的“物欲”和控制某种自然现象的“权欲”,还有作为动物的本能的,或者延续后代的生育繁衍之欲。

从这个角度分析,石崇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萌生于先民的“物欲”。

在羌人的早期历史中,石头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因为它具有工具作用和武器作用。远古人们要求生存,就得时时与大自然作斗争,采集植物、捕捉野兽以至抗击别的部落的侵扰等,无不需要工具和武器。当时,能成为工具和武器的物质对象主要有两种:石头和木棍。相比之下,石头较之容易毁坏的木棍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特定的地理环境看,羌人所在的岷江流域山石遍地,坚硬、锋利的石英石被古羌人广泛用作工具和武器是顺理成章的。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几乎所有的民族在远古时代都曾经历过一个用石头作工具和武器的石器时代。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古羌人便曾用石头作武器,打败了“虽愚而强”的戈基人。史诗有这样的描写:“白构出阵很沉着,三块白石击戈人;白石击中格波头,头破满脸鲜血流。”[2]

以石头作为一种工具或武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也反映在羌族的巫术活动中。史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中说:斗安珠被大火烧伤后,木姐珠去请求阿巴锡拉帮助,阿巴锡拉“用烈火烧红三尊白石,烧水取汽为斗安珠熏身体”[3] 。再比如羌族端公在做驱鬼法事时,之所以演唱《羌戈大战》这部经典,其目的即是想用以石头曾助羌族打败过戈基人的故事,去威慑那些作祟害人的鬼怪们,以使它们闻而生畏,赶快逃走。

可见,在旧、新石器时期,石头是先民用来制造工具和武器的原材料,石器是先民获取食物、谋取生存的“另一双手”,石作为崇拜对象理所当然。就在石器已经不是工具的主要原材料以后,石头仍对一些民族的吃喝住穿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石崇拜与相关神话传说,亦大多萌生于这种种欲求。作为自然崇拜的主要崇拜对象之一的石崇拜,历来较完整地保存在羌族的原始信仰当中。现今羌族有三十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诸县以及绵阳市所属的北川县境内。据研究,他们是古代羌人的一支后裔,至迟在先秦时即由西北的河湟一带逐渐迁移到岷江上游一带。因之,现今羌族的石崇拜应视为古老的羌文化的延续。

二、大禹传说、遗迹都与“石”有关

大禹是我国继炎黄之后又一人文始祖。他是古代的治水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奠基者。大禹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1缺乏长期保存机制

每一年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统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量化情况,在对上交的纸质的科研成果审阅后返还给个人,而没有统一分类保存。另一方面,对于以前的学术成果,或者由于没有数字化而很难找到,或者由于存储媒体的老化而难以恢复。这就需要构建机构知识库作为集中存取的平台。可以做到学术成果的长效保存。

1.2获取困难

以藏族祥巴为例,它为木亥0版画,是当代画家在藏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藏族版画.以独立、独特、独创的艺术语言实现了对藏族传统版画的创新研究,推动着当代中国版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中国美术学上的创新研究,也填补该领域空白。藏族祥巴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较高,作品已人藏中国美术馆并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台湾展出并远赴国外展出。这些反映民族文化的版画、歌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艺术特点。由于其存在形式很难直接获取。其传播的影响力受限。除对这些做过简要的新闻报道外,以数字化形式介绍很少,要想获取很困难以上3个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学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全面展现和广泛交流,不仅校内人员难以了解学术产出和获取资源。更缺乏长期保存机制。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建设一,学术交流平台——机构知识库,对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有效整合、组织和管理,及时并保存,对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校学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重要意义。

2基于DSPCE藏羌民族文化研究专题库构建

2.1机构知识库

机构知识库就是以搜集、组织、利用和存储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的相关数字知识资源为主要任务,并将其中绝大部分资源对所有网络用户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库[21。机构知识库是基于开放理念而建立的,通过学术机构知识资源保存,可以进一步丰富图书馆馆藏,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学术机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机构知识库的软件技术比较成熟,如Eprints、DSpace、Fedora等,使用较多的是DSPACE.当然这些应用软件系统各具特色,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基于DSPACE藏羌民族文化研究专题库建设选定DSpace为软件平台。

2.2DSpACE简介

DSpace(数字空间)系统于2002年10月开始使用.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和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合作开发的。遵循BSD协议,主要用于内容管理的开放源代码数字存储系统,可以收集、存储、索引、保存和重新任何数字格式、层次结构的永久标识符研究数据。DSpace对存储的所有数字资源分为若干个级别不同的数字类型:Community(组织)、Collection(馆藏集合)、Item(信息对象)、Bundle(数据包)、Bitstream(位流数据),其中Community是范围最大的集合,它由Collection组成。而每个Collection又由多个Item集合而成,每个Item中包含多个Bundle,Bundle由多个Bitstream组成,每个Bitstream中包含相关联的格式。

2.3系统实施

2.3.1建库原则在确立系统技术框架之前,一定要把握藏羌民族特色文化研究专题库的建库原则(1)科学性原则。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了解建库的现实性,反对凭借主观意识盲目的贪大求全,保证项目实施的合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2)实用性原则。充分了解学校的资源基础,考虑特色数据库存在的现实性,要做到能够很好地服务读者确保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用,积极促进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要过于追求数据容量大,实用才是关键。(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和规范化将直接影响数据库的可使用性、可扩展性和可共享性,应以通用的软件平台.采用符合国际、行业的数据标准和协议,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专题数据库。

2.3.2项目实施

安排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明确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及其服务内容问。(1)明确服务的目的。建立藏羌民族文化研究专题库的目的就是罗列学校的研究成果,存储研究过程中生产的数据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提高学科研究的知名度。(2)确定可接受的数据内容和格式。可接受的内容有:印刷版资料,预印文献,科研资料,会议记录,演示文稿等;可接爱的格式包括常见文档,音频,视频格式。(3)确立主要用户。向所有用户提供开放的浏览功能,对于部分资料提供下载服务,而对于学校内部的读者提供_L传和下载服务。(4)明确其它一些重要影响要素,主要涉及著作权问题。(5)评价反馈。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读者需求,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深人挖掘数据访问有关的日志,分析读者的偏好,作为数据建设和系统修改的依据。(6)调整完善。系统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充分吸收读者的反馈意见,对数据和系统不断修正、更新、充实与完善,同时应重视内容的多样化、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做到内容详实生动。

2.3.3内容架构

藏羌民族文化研究专题库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彰显学校科学研究和教学特色,发挥学术影响力。根据实际情况,如图2分为4部分内容。(1)最新动态。及时有关藏羌民族文化有关的学术活动、画展、获奖、剧场演出等相关信息,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2)成果介绍。在学术研究的众多成果中,选取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成果进行展示,重点呈现学术特点突出、学术价值高和学术影响力广泛的科研成果。(3)学术研究。包含所有有关藏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是成果展现的中心库。(4)课程建设。选取藏语方向有关优秀课程展示,内容包括教案、演示文稿、试卷、课程作业等。本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2003作为操作系统,Dspace3.1作为机构仓库平台,Postgresql作为后端数据库,Tomcat为服务器。安装完成后在浏览器中输人localhost:8080/jspui进人Dspace。图3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专题库下集合“学术研究”的资源展示。

2.3.4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个人用户需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注册,收到系统包含认证链接的邮件后填写基本信息,完成注册,根据注册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系统管理员对注册用户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授予不同的权限。注册用户在登录后.可根据题名、作者名、摘要或时间等多种检索途径进行简单检索或高级检索,并依据其角色类型的权限查看详细信息或者下载。非注册用户只能对平台资源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检索,对未公开的内容需要有更高的权限才能浏览。系统管理员一般负责对系统内资源的公开程度、范围及用户权限进行管理.也可对文献资源的排放格式等进行相应修改冈。

3展望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羌族;羊皮鼓;祭祀文化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53-02

羌族虽然无自己的民族文字,羌早期文化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主体就是“释比”――羌语中对男性羌族精神文化大师的称呼。释比口传历史和口头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神话、传说、寓言思念、故事、童话、谚语、歌谣等。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婚丧嫁娶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羌族百科全书似的精神灵魂、文化精髓。羌族的宗教意识形态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的多神崇拜,在法事、诵经、祭祀、巫术、占卜仪式中,释比又成为了沟通神、鬼、人的巫师。

一、神器――羊皮鼓

在宗教祭祀活动中,释比手中的神器之一――羊皮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羌语称羊皮鼓为“日博”,圆形,单面,直径约40~50厘米,鼓梆约高15~20厘米。相配有一只鼓槌。鼓梆内有一根横木棍卡置,为鼓的中轴,便于释比握持举升挥舞上下摆动鼓面。制作鼓槌用的是山驴皮、獐子皮,这些生物它们生活在高山丛林中,身上有着独特的神秘和灵气。制作鼓面用的是祭祀羊的羊皮,经过祭祀的羊皮发出的声音也显现出神灵的气息。而用这样的鼓面鼓槌,传达出来的更是神灵的声音。羊皮鼓内有两枚小铜铃,表示一公一母。它们发出的声音与鼓的抖动构成复杂的含义,传递神灵讯息。而唱诵的经典中还提到,天宫中的羊皮鼓原本是一种两面鼓,代表着鼓父德比神和鼓母神。传说释比鼓是天皇爷木比塔制就的,只有作为天皇爷“代言人”的端公才能动。释比在进行敬神、请神、唱诵经文时,敲击羊皮鼓,代神向人传达旨意,代人向神祈求夙愿。

关于羊皮鼓的来历,羌族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说端公(释比)的祖师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因疲劳困顿而睡着了,一觉醒来,经书被白羊啮食了。祖师醒来不见经书,气得捶胸顿足,痛苦不已。幸遇一金丝猴指点,买下白羊屠之,食其肉以裹腹、取其皮以作鼓来打击报复。后来端公念经作法时,以击鼓声作为节奏,经文便能在鼓声中油然浮现于脑际,默念成颂。另一种传羌族本无文字经书,祖师也不曾杀羊取皮为鼓,羊皮鼓是阿爸木纳(端公祖师)从天上带来的。当初天神之女木姐珠下嫁人间热比娃后,天神阿爸木比塔派自己的祭司兼占卜师阿爸木纳到人间作端公。当他从天上来到人间的圣山雪隆包时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原来的两面鼓着地一面已腐烂,鼓上都已长了一些青苔,此后端公就只好沿用一面鼓了。

神鼓,取造天地日月之精华,聚集宇宙万物猛兽瑞禽为头脚飞翅神耳,有天神木比灌其经典。取鼓而为,乃巫师之职。用超现实的神兽做超现实的神谷,只为超现实的灵、神、鬼交通,使之慑服而已。以鼓声之神秘有威力,是利用自然物经过制作而强化神秘声响,作为一种天下权威的工具与象征。释比的鼓取天下万物之神灵、首脑耳目,不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想象与比喻,而是有着实际的功能与含义。

释比在祭祀中挥舞,敲击,摇摆羊皮鼓有着不同的法术,一般来说,对于神灵、先祖以及与所祭祀的各种山神、寨神,释比的鼓总是持举向上,以表敬仰膜拜。而在驱邪逐鬼的法事中,释比拿鼓是内向下,低向下的动作,以表对鬼魔的镇压和驱赶。在祭祀仪式中,羊皮鼓舞还拥有独具特色的蹉跳步、踮跳步和商羊腿跳转步等步伐。例如在“刮巴尔”――羌历年的最高祭祀仪式中,两位老释比头戴金丝猴皮帽对跳释比鼓舞,基本动作是鼓向上举跳,鼓槌向上起击。脚步缓慢,深沉有力,这种步伐数跳分钟。两人要对视,每个节奏段落互相眼神对视交换,非常神秘。释比在驱邪时,不仅仅是给个人、村寨驱邪,而是也在给日月星辰、山河湖泊、奇山峻岭、飞禽走兽包括神灵驱邪。因此,羊皮鼓也必然聚集了自然之灵、之形。

二、对话――羊皮鼓与神、鬼、邪的传情达意

羊皮鼓是释比的核心宗教法器,在仪式、法事、神事中,释比不是一般的“敲”“击”羊皮鼓。击鼓唱经,做法事通神灵,是一种精神意念的、宗教意义的神具,通灵达神、驱邪逐凶。羊皮鼓在释比的法事中有三类:1、白神鼓:还天愿、还大愿、牦牛愿、羊愿等,在举行全寨性、多寨性的杀羊、宰牛祭祀天神与各种神灵的仪式时用。2、黑神鼓:主要在家庭做太平保佑,或者全寨性的招牛羊财,青苗稼穑财运,驱农害活动使用。3、黄神鼓:用作关魂、送魂、转血等凶事、恐惧之事。白鼓拿来上坛用,黑鼓拿来人事用,鬼事凶事用黄鼓,法事不同鼓不同。

在白、黑、黄三维神、鬼、邪体系中,其一是迎白、分享白,击白鼓,迎自然万物之神(天、山、地、日、月、星、海、河、石、树等),祭万物图腾之灵(羊、牛、鸡、狗、鸟、猴等),拜氏族亲族中的祖神和释比的祖神,敬家庭生活众神(家神、祖先神、火神、财神、粮食神、家具神等);其二是驱黑、解黑,击黑鼓,送黑性质神灵(黑山神、太阳神、黑家神等)。这些黑性质的神灵来之鬼灵世界,它们只是造成万物不正常的邪脉:日月无光、山河浑浊、牛羊不长、家门不顺,甚至羊皮鼓失灵。但黑灵不伤人,不致命,释比击鼓唱经,转黑为白;其三是逐黄、惩黄,击黄鼓,铲除鬼、恶、邪、凶、血等,是与神灵国度、自然界、人类社会平行序列存在的,并与过红锅、翻刀山、走钉板等三十多种法术结合完成,让白的世界重获光明。

崇白、驱黑、逐黄成为羌族社会的集体心理意识与族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最高准绳与法则。白、黑、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羌人文化里,更崇尚“白”,白鼓的敲响能带了和平、吉祥、福气、安康。“白”的人品就要击鼓敬神、尊老爱幼、兄妹友爱、邻里和睦、勤于劳动、热爱生活。黑灵的笼罩不用害怕,黑鼓的到来不用躲闪,黑鼓咚咚,驱邪解秽。而黄鼓的杀气最重,它是与凶险、厄运、血光、惨死、凶病等凶恶势力较量,并震慑凶残惨烈悲伤血腥的事件现象。黄鼓到来,势必躲闪。

在白、黑、黄的三维宗教观念里,渗透着羌寨人民的人文态度和价值取向。随着释比手中羊皮鼓的咚咚鼓声,构成了以释比为代表的羌民族与神的对话,达成了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桥梁,并通过释比、羊皮鼓,联通神与人的交流,传达神的旨意。

三、祭祀文化――阵阵鼓声中的意识传递

羌族社会人和社会成员一生的生死、婚嫁、家庭的修房造屋、动土伐木、撬石抬树、狩猎放牧、农耕稼穑、生意商贩,至于战争和平、友邻睦人、春祈秋报……无不纳入释比鼓点之中。击鼓唱经巫舞做功,成为羌族世俗社会中神圣秩序的运行规则与象征。释比鼓以特殊的声音为信号,在传统的村寨、家庭和民众中,在一个信仰神灵的社会中,其神圣不可侵犯,更是羌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一)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羊皮鼓的来历是天神阿爸木比塔的旨意,羊皮鼓的传说是羊与金丝猴的故事,羊皮鼓的制作材质选用羊皮,羊皮鼓的外形模仿太阳……,羊皮鼓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与世间的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成为开启天地之门的钥匙。对太阳神的崇拜、对天神的敬仰、对羊图腾的敬畏,这样的万物互通思维早已渗透在古老的释比鼓里。早期羌族先民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生存环境的恶劣、神秘世界的无知,让羌民坚信世间万物的主宰来自未知世界,无力反抗、唯有顺从。

(二)敬畏神灵 、天人合一。当释比敲响手中的羊皮鼓,意念与诉求上能入天、下能入地。羊皮鼓成为与神对话、与人交流、与鬼通灵、与邪搏斗的“鬼斧神器”。一方面神灵的崇高威严需要羌人通过释比的释比鼓、祭祀的经典和神秘的巫舞才能与之接触,男女老少无人不参与、无人不崇敬,神灵更是无人能超越。另一方面,在羌族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与和平、迁徙与定居、流亡与安定,除了祈求天神庇护,更是需要像释比这样的族群领袖带领着族人敲响手中的羊皮鼓,呐喊助威、自强不息、开天辟地。在羌族神灵中,包括了如山水、树木、牛羊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自然生物,其朴素的自然观,也让羌人能够找到敬仰的归宿,而非飘渺遥远。手持羊皮鼓的释比在与神灵沟通的同时,也过着世俗凡人的生活。结婚生子、穷困病痛让他们成为芸芸众生之一。这种神灵信仰和人本崇拜的完美结合就是羌人奏响的“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华丽乐章。

(三)惩恶扬善、涤荡心灵。白、黑、黄三色不是简单的三种自然原色,而是宗教的、文化的域界,是对宇宙世界的划分和体认。白象征着真、善、美;黑演化为凶、恶、灾;黄代表着邪、鬼、血。在白、黑、黄的祭祀仪式中,羊皮鼓所敲响的是羌民族从古至今的尚白耻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羊皮鼓所烘托出的是白、黑、黄共建的释比世界,那里充满了神秘、保守、封闭、传统的氛围,然而却也敲打出开放、宽松、积极、阳光的涤荡心灵的圣地。是非黑白、曲直美丑、荣辱褒贬的价值取向、人生引导都深深植根于羌族宗教教化和社会文化中。这样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感染着其它华夏儿女。

(四)追根溯源、本族团结。世人的生活五彩斑斓,也支离破碎。古羌人在被他族驱赶排挤的颠沛流离中,始终保持本族的灵魂与信仰;在与异族抵抗融合的搏击挣扎中,一直坚守祖宗的信条与传统。古往开来,释比鼓声从未停止消失,释比的各种仪式如期举行。在释比鼓靠近神、拉拢神的过程中,连接他者、亲和他者,把亲族关系的人们,把超越亲族关系的寨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合力做好仪式,引导参与者敬奉他者神灵,亲和自我关系,激起情感传达与共享。羊皮鼓犹如“集结号”,在羌寨回荡,唤醒人们淡忘的家族意识,号召族人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其终极诉求是达到把人、家庭、寨落的小社会、族群的大生活,联通天地、自然、宇宙的大世界,从而得到大共享、大分有的信仰与理念。悠悠鼓声牵引羌人回望历史,浩浩鼓点带动羌人抱紧团结。

(五)生死无常、释然面对。生给人带来希望、阳光、未来;死让人陷入消失、悲痛、绝望。毫无疑问,在羌族的社会里,同样向往生给予的希望,只是面对死亡,羌人却一反常人的回避和排斥。在丧葬祭神仪式“刮达”鼓舞中,羊皮鼓为活着的人追忆祖先迁徙的路途,为逝去的人开寻灵魂的归宿。鼓与舞一直交替进行,而唯一的观众就是丧者,这是一个世界给予另一个世界献上的盛大“庆祝”。释比通过羊皮鼓把死讯告知各种天神、家神、寨守神等,请众神来护丧,为死者解罪。即便仪式里包含了解秽驱邪,但更多的是借羊皮鼓告慰亡灵,听羊皮鼓重获新生。纵然丧者香消玉殒,只留下飘渺的魂魄,也要平等对待,尊敬有加,事死如事生。而生者也在羊皮鼓的召唤中,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感激生命的延续。

参考文献: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一)村寨选址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崇拜太阳神,希望能够经常得到太阳光的眷顾,可见,羌民之所以要选址于此处,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漆树坪羌寨这种坐西向东、背风向阳、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既是继承了该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反映了该民族在村寨地址的选择上包含了一定的生态内涵。虽然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该地十分偏远而确有诸多不便,但从生态的角度看,却是体现着羌民许多合理的追求,因为接受更多的阳光,不仅庄稼长得更好,人们的精气神也会更为旺盛。从周边环境来说,漆树坪羌寨环境十分优美,寨子背后的山上和左右两侧古木参天、森林茂密、郁郁苍苍,村后和村左几十颗挺拔粗壮的古枫树像高大威猛的将军一样守护着整个村寨的安全。尤其是整个羌寨左、右、后三个方向遍布竹林,像三块美丽的屏风挡住来自不同方位风力的侵袭,又像是三位温柔的母亲呵护小孩一样维护着村寨的成长。还有那村口浓绿的古老香樟树,百十来年始终默默地坚守岗位,用她那微微前倾的身躯和迎宾状的手势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更有那源自村后山林中的两股清泉从村寨左右两旁经过,孱孱流水直入村寨下方的稻田。这两股清泉虽没有大江大河之水那么汹涌澎湃,也没有湖泊之水那么静谧,但这涓涓细水更显柔美和灵动。贵州羌民之所以选择在此处建寨落家,就是看中了这里是山美、树美、水美的风水宝地,山环水抱的村落布局体现着羌民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建在村右的水井更能说明这一点。在漆树坪村村右,也即羌寨的入口处,有一股清泉从后面的山林中缓缓流出,甚为清冽,我们的羌民就利用这一清泉建造了一口功能多样的水井。该水井依据地势的落差分为四层,每一层都用砖石围砌成一个水池,即该水井实即由这四个水池共同构成。第一层即最上一层是泉水的出口处,也是水源地,山林里涌出来的泉水在这个池子里沉淀之后再从其出水口流入下一层,即第二层水池,这个水池里的水是用来供应全寨子人口饮用的。第二个池子的水溢出来之后又流入第三层水池里,这个水池之水主要是用来洗菜、洗脸的,该池子之水溢出流入第四层水池,该水池之水主要是用于洗衣服或猪、牛、羊等牲畜饮用的,最后第四层之水流出后沿着沟渠流向寨子下方的稻田。这样,一口水井逐级而下分成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其不同的用处,既满足了全寨民众饮水,也方便了日常生活用水所需,并解决了牲畜饮水问题,还灌溉了下游农田,真是用途多多。这口井的建造和功能足以说明羌族民众是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也体现了人畜和谐共生的生态道理。

(二)民居建筑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寨所处的外在环境本来就反映了羌民对建筑与环境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追求,从他们的民居建筑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漆树坪羌民在建造民居住宅时,往往先要请阴阳先生运用堪舆学即风水学的知识来选择宅基地。这种做法虽然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但我们如果从建筑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来看的话,显然也是蕴含了一定科学的生态知识的,因为它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羌寨的民居建筑都是依山就势,依山地的自然环境而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并都服从于整个村寨的坐向,即坐西向东、背风向阳。在天晴的日子,全寨各户村民一大早起来打开屋门都能领略到融融的阳光。漆树坪民居住宅全为木质结构,他们就地取材,用较粗的上等木头作柱作梁,架好房屋的架子,再用木板当墙。羌族民居的正厅所在一般较为平坦,正厅两侧各有一间房间,一般右作厨房,左为卧室。在卧室里地板也是木板铺成的,并且该地木板铺设时要注意与地面保持几公分高的距离,这是为了起到防潮防湿的作用。和卧室相衔接的前方还有一侧房,该侧房一般设有两层或三层,第一层的地势因山形梯度要矮于厅堂,故羌民就把该层分成两三间房分别用作关牛、羊等牲畜的牛栏羊圈和堆放农业等各种生产用具或柴火的房间。第二层和第三层就是楼阁式的供人居住的房间。这种多层的房屋结构适应了山区的自然地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节约了资源。它不仅体现了羌族传统的那种“人在畜上,神在人上”宗教观念,更是反映了羌民具有那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传统的羌族住宅往往还在木结构的房子三尺宽左右处夯筑一圈一两尺厚的土墙,这块土墙把该木质住宅团团围住,只留有一个大门出入。羌民建造这块土墙不仅仅是出于防御外敌的目的,也体现了他们具有科学的生态知识,因为这块厚厚的土墙,春可防潮,夏可防暑,秋可防虫,冬可防寒。这种以土墙的木结构房子在西南高寒山区很为独特,也很是实用,是羌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而作出的科学而合理的选择。它冬暖夏凉,合符生态。

漆树坪羌族民居的一些细部特征,如门、窗等也赋予了广泛的生态涵义。如厅堂的大门为六合门,即六扇门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厅堂大门,这就可以视具体需要而任意选择门开的数量,如果六扇门全开就更有利于采光、通气和通风。此外,在门和窗上还空格镂花,雕刻出许多如花、草、山羊和兔子等动物以及人等组合的抽象图案,质朴而生动,既精巧别致,又富有生活气息。不仅可以更好地采光通气,而且还因其图案多样,疏密有致,而极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明羌民具有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和谐之美。

总之,贵州羌族在其村寨选址和民居建筑中,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了我国传统的“道法自然”的理念。羌民在村寨建筑中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爱护,反映了他们具有“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由此延伸出了他们丰富的生态文化。

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又是一个农耕民族,在几百年来长期的农业生产中,贵州羌民很注意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内涵。

(一)梯田开发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基本都是聚居于十分偏僻的农村山区。羌寨村民根据所处自然条件的实际,依山就势开辟出大量的梯田。几百年来,羌民在开发梯田中是十分讲究的。比如在位置选择上,首先选择向阳之地,即面向东面之地,因为向阳,采光好,长时间地接受光照,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其次是选择在村寨以下的山脚至山腰处,逐级而上。这个选择既方便了村民的劳作,又有利于防止因梯田开发可能导致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人畜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如梯田的开垦,羌民在开垦梯田过程中,坚持依山就势原则,即在同一高度之地依山形走向开辟为一丘田地,这样开辟出来的田地面积一般不大,大则一亩左右,小则半分不到。每一丘梯田的下边缘都要垒一块田埂,梯田内部都要整平,这样既有利于储水,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田埂的垒法是把平整梯田过程中挖掘出来的一些石块、硬土邦等砌于梯田的外边缘,而在内边缘则筑以较为细腻而又有粘性的泥土。这样处理既可以增加田埂的硬度和牢固度而防止其崩塌,又有利于防止田水的渗透和流失。垒砌的田埂一般不高,大致是高出田面十公分左右,这样既有利于农人在田埂上行走,又不会挡住太阳光的照射,利于田中更大面积的作物充分接受光照。这样逐层开辟出来的梯田多呈窄而长的带状形,给人以一种美的视觉效果。为了灌溉这些梯田,羌民还修建了一些水沟。水沟的修建是顺着村寨左右两旁的两股泉水的流向而进行的,其落差也较大,在实在不能开沟的地方则用竹或木捣空中心用来接水。这样一种灌溉系统虽然较为复杂,但它在条件非常恶劣的山区却方便了梯田的灌溉,尤其是保护了上端梯田的肥力,因为如果梯田灌溉单纯靠上田流下田方式的话无疑使得上田肥力也随着田水下流而流失。从梯田位置的选择、田埂的垒砌和水沟贵州羌族生态文化初探的修筑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贵州羌族在开发梯田过程中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把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羌民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p#分页标题#e#

(二)耕作技术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羌族民众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耕作技术也寓含了一定的生态文化内涵。

羌族聚居地本来是山广土旷,农业走粗放经营也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出于生态维护目的,羌民并没有选择粗放经营方式来广泛开垦山地,而是选择尽可能少的有利地形开垦成梯田。由于土地的有限,尤其是水田很少要要全寨人均不到五分。在这种不利条件下,羌民通过对水田的精耕细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即通过对土地认真精细的劳作,在单位面积上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收成。为了促进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羌民还改进了山区农业生产最常用的农具要要铧犁。漆树坪羌寨改进的铧犁质量好,既耐用又有助于深耕,尤其适于山地水田的耕作,故而在当地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很有市场。经过不断的农业生产实践,羌民掌握了一套娴熟的犁耕耙耖技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发挥了土地潜力,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尽量做到了地尽其力。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羌民还进行稻田养鱼。因为羌民聚居地周围没有河流经过,也没有条件开挖水库鱼塘,有些村民就选择在稻田里养鱼。稻田养鱼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改善人们生活,还能肥田,有助于禾苗生长,可谓一举两得。贵州羌族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又一表现就是进行田间轮作和套作。在轮作方面,主要有水稻和油菜间轮作、大豆和番薯间轮作、小麦和玉米间轮作等等。这种合理的轮作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既可以防治病虫草害,又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在套作方面,主要有小麦套玉米再套番薯或白菜,或小麦套花生和马铃薯、蚕豆、豌豆等。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其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

(三)田间管理中的生态文化

精耕细作农业重在田间管理。贵州羌族对田间的管理很是用心,并且饱含着大量生态文化在里头。

水是稻田耕作的生命线,贵州羌族聚居地和耕作区因在山腰地带,仅有几股泉水自山顶流下,水资源对于贵州羌族来说就显得更为珍贵,所以他们对水的利用非常重视。他们在方便之处通过修筑沟渠引泉水流入田中,便于稻田灌溉,并且可以防止因泉水的滥流而导致一些地方水土流失的现象。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贵州羌族民众还在冬季时就引水入田,储存起来,因为经过长久的浸泡,稻田里的泥土更为软化,易于来年开春时的耕作。在庄稼生长过程中,有些农田确实由于沟渠之水无法引入而必须要靠上田流下田方式灌溉,针对这种田地的灌溉,羌民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上田施肥过后一周内是不允许下田过水的,只能等到施肥一周后才可以从上田过水,因为施肥一周后田里的肥力基本上被庄稼吸收完了,此时从田里放水出去就不会导致肥水外流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说也是一种和谐人际的方式。

在稻田的施肥方面,贵州羌族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原生态的农家肥。往往还在冬季时节,羌民们就把自家牛栏猪圈里的积肥铲出挑往田里堆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发酵之后于来年春天犁田时均匀地散开于整块田里。同时,由于羌民烧的一般是柴而不是稻草,在庄稼收割之后,他们基本都把晒干的稻草堆积在田里或田埂上,到来年开春时散开于田里和田埂上的茅草一起烧掉,把这些烧成的草木灰聚集于田中,增加土地肥力。在耕耙耖田前,羌民还往往把刚收割后的如花生藤、蚕豆豌豆藤以及其它一些杂草等拿到田里用双脚把它们深踩入田中泥土作为绿肥,这也是追加土地肥力的一种方法。在追加田地肥力方面,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在禾苗长了一个月左右中期耘田时,羌民往往要把自家厕所里的人畜粪便挑到田间均匀地泼于田里,或者把平时储存的草木灰浇上人畜尿液散发于田里,或者把油菜饼、豆饼、茶枯饼等捣碎后散入田间。贵州羌族对这种传统的充分利用农家肥来施肥追肥的方式即使到现在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很少采用现代生产的工业化肥,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显然更为绿色、更为生态。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耘田和防治病虫害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耘田主要就是中耕除草。贵州羌族耘田时是眼手脚并用,用眼睛去寻找杂草和稗草等,找到就用手把它们连根拔起并揉成一团,再用脚把之深踩泥土中,这种传统耘田方式既清除了杂草又增加了土地肥力,有利于禾苗茁壮成长。与现在大多农民采用除草剂来除草相比较,贵州羌族采用的传统的中耕除草方法无疑更具生态性。防治病虫害方面,贵州羌族也基本不使用农药,而采用传统的生物治虫方法,比如前文提到的稻田养鱼,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治虫的目的,一些较小的蠕虫常会被鱼儿吃掉。再如前文提到的草木灰、茶枯等,往田里飞散草木灰等既可肥田,也可防治病虫害,也即说草木灰等也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良药。还有一种值得一提的是养鸭治虫技术,有学者认为养鸭治虫法是最成功的生物治虫技术之一,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也高度赞赏以鸭治虫的方法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中国发明的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贵州羌族也继承发扬了这一生物治虫传统,往往有些人家会养上几十上百只鸭子,在水稻插入十天半个月左右后就把刚买来的一群小鸭放入田里,直到水稻抽出穗来。期间鸭子和禾苗共成长,鸭子长期生活在田间,一来可以积肥,增加土壤肥力;二来可以耘田,中耕除草;三来还可以治虫,把田间常出现的一些如飞虱、叶蝉、稻蝽、粘虫、负泥虫等害虫给吃掉,利于禾苗健康成长。养鸭治虫等生物治虫方法蕴涵了生态和谐共处的道理。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一.四川省内研究现状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此课题目前的研究相关可以看出,目前省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西川羌族特殊载体进行档案史料研究。何永斌(2009)就从档案史角度对西川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思考和研究,并从古代羌族发展各总部与西川羌族源流概要、西川羌族档案史料的形成发展与特殊载体档案史料的分类构成、西川羌族特殊载体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1]2、就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香瓜进行研究,耿静(2012)从语言与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系谈起,从羌语对羌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并借鉴国际经验,以此为中心进行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2]3、关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主要涉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等。4、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整体价值角度去研究,贾天理(2009)认为羌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巨大价值,并为此提出保护羌文化遗产的相关对策。[3]5、关于羌文化旅游的建设和开发,徐学书(2010)认为可以将羌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这样可以实现羌族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这对羌文化保护和发展具有巨大价值。[4]马琳(2010)就灾后重构汶川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文化空间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5]6、对具体相关地方的羌文化的保护及开发进行相关对策研究,庄春辉(2010)就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就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其目的在于推动抢救性保护。[6]

二.四川省外研究现状

省外研究对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则较为充分,可以借鉴其经验:1、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灾后重建经验研究,在龚珍旭和林川(2011)主编的论文集中就羌族历史、语言、,灾后羌族社会文化重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羌族文化的教育与推广等主题进行论述,论文集汇聚了诸多羌族一线研究学者们对羌文化的独到见解。[7]2、对羌文化的价值等进行相关研究,贾银忠(2010)就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唯一性、价值性等方面惊醒阐述和分析。[8]3、就多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行探讨,并就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政策及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杨自沿和仲新春(2010)提出就热贡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发挥其经济价值,能够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刘魁立(2007)认为文化生态保护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文化生态保护具有巨大价值,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做出解释。盛学峰(2009)就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这一工作提出相关思考,并就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整套系统体系如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提出相关建议。杨金杰(2010)研究了云南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所给予的启示,在整体论、人本原则、科学规划等方面可以为其他国家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建设提供相关经验。

三.研究现状述评

省外的研究成果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直接涉及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是不足的;其研究多是集中在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上;其研究学术的学术期刊的级别过低,学术论文的质量也不是很高;学术研究缺乏针对性的理论及对策研究,多是从笼统的角度去谈这些问题;缺乏相关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的调研报告,因此,其研究的可利用性较低;研究多是从一个角度探讨,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永斌.西川羌族特殊载体档案史料研究[M].巴蜀书社,2009.

[2]耿静.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2(1).

[3]贾天理.全力推进羌文化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北川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

[4]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5] 马琳.灾后汶川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文化空间的重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庄春辉.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J].艺术研究,2010(3).

[7]龚珍旭,林川主编.情系尔玛: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论文集[J].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8]贾银忠主编.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J].民族出版社,2010.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等。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地震使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羌族艺术文化将有可能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危机。国家高度重视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总理及时做出批示“一定要抢救保护好羌族文化”。文化部在灾后立即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行动,并从语言、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搜集和展示等多角度进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立体式”保护。国家民族委员会在成都成立了“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提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2008年6月,羌族刺绣和羌年等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文化读本》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这些措施对于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政府可以支持,但不可能完全包办。著名的旅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大悟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从挖掘、提炼、交流、传承中保护羌族艺术文化;蒋彬教授和张原老师提出要“形塑居民的价值取向,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仪式的激情,最终在人们一种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马宁老师提出要通过摸底、全民参与、广泛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羌艺术文化。这些观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也都不全面。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战略,政府的帮助、扶持无疑是重要的,羌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救也是重要的方面,同时羌族艺术文化也应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走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共同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正式发文为本科独立学院,设有造型与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广播影视系、公共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五个教学单位,开设有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等二十余个本科专业和近十个专科专业。由于地处绵阳,早在地震之前,人文艺术系(公共管理系前身)、视觉传达设计系(造型与设计艺术系前身)和音乐系(音乐舞蹈系)依托公共事业管理、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结合羌族文化艺术开设相关专业方向,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出现了一批成果。地震对羌族艺术文化造成的损失令学院上下无不痛心,除了利用校区作为受灾民众的聚居点之外,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优势,积极开展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2008年12月,学院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由时任北川县县长的经大忠任中心主任,龚珍旭院长任副主任,汇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致力于挖掘并保护羌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羌族民族艺术文化。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方向,专门致力于羌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学院全体上下,都在积极努力,结合自身专业弘扬或传承羌族艺术文化。学院组建了羌族歌舞团,将羌族歌舞进行推广,先后赴德国柏林(参加亚太文化周)和香港等地进行演出,受到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和柏林市长等人的接见和高度评价;绘画和雕塑专业的学生深入到羌族地区采风,创作了一批有羌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作品;动画专业的师生正努力将羌族文化以动画或漫画的形式反应出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师生记录下了一个个在羌族地区考察采风的艺术文化踪迹;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方向的学生将羌族的实物不断地展现给社会;陶艺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羌族风格的陶艺将能在这些艺术家或准艺术家的手里发扬光大……所有的这些都为进一步建立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有序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必然是以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基础的。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为羌族艺术文化保护提供新的策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之外,通过与艺术学院教学科研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艺术传承和推广相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积极促进羌族艺术的复兴和发展。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基础是羌族艺术文化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有成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地震一方面破坏了羌族艺术文化,使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紧急事,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羌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在地震之前只是局限于这个民族甚至是这个民族中的某一部分特殊人群,比如释比。地震之后,由于其传承的羌族艺术文化被更多人研究,更多研究成果以文字或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另外一种方式扩大了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当下的艺术文化保护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开发羌族艺术文化是重要的手段。羌文化的发展一直珍藏于大山深沟之中,正是如此,才久久地保留着它独有的民族特色。而地震让这样一个犹如在桃花源中的独有艺术文化展现出来,但已遭受了重创。因此利用现代技术保存和开发是必然的事情,这样可以对一些几近灭绝的艺术文化进行抢救,保留下珍贵的资料。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保护与开发,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如何使原有的民族艺术仍保有原生态的特色?艺术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就是更多的人都知道它的价值,积极宣传,积极开发。因此,这就需要使羌族艺术文化走出大山,走进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里,走向国际的舞台,使羌艺术品成为富有价值的珍品。如何宣传、开发、包装,成为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具有广泛需求的民族艺术品?结合不同的艺术文化,其保存形式是不同的。音乐和舞蹈的传承对人有特殊要求,通过影像记录和师徒相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传承保护;刺绣和建筑技术等民间美术和民间技艺一方面可以通过师徒相传和影像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经典实物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有效的传承方式,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传播;羌年等民俗则是需要特殊的文化区域才能更好地传承,居住地和居住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必然异化这种民俗的传承,在影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活态传承,以人为本,既保留文化的脉络,又不拘泥于形式,才能在传承中与时俱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要走与灾后重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就需要进一步深挖羌艺术文化的价值,深刻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二者的衔接和发展,使羌艺术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走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将能摆脱一味依赖政府的保护模式,在市场中寻得传承和发展的空间。这既需要吸取其他民族艺术文化开发的经验,同时也需要结合羌艺术文化的实际,做到民族特色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羌族艺术文化都是适合推向市场,形成产业,那么,羌族哪些艺术文化才能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和哪些文化产业相结合呢?羌族聚居地区可以结合羌族民俗开展民俗旅游产业。目前,北川、茂县、汶川、理县等羌族聚居的区县都在开展旅游产业,但是都是点状旅游,有些结合四川九龙———黄龙大环线形成旅游带上的一个点,但是以羌族民俗为主题的旅游带并没有形成。既有地理区划和交通的问题,也有缺乏有效策划和推广的原因。旅游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羌族歌舞项目,但是目前羌族歌舞完整并有效推广的曲目并不多,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大众娱乐项目中零星有羌族歌手出现,但是并没有体现出羌族歌舞的特色。羌族刺绣在地震后是最有产业化趋势的项目,但是由于受众群体有限、设计新颖度不高、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羌族艺术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不能笼统地开展,而应该是有设计、有策划、有步骤地开展。部分人、部分项目已经走在前列,但是如何把原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打破区域局限,开拓更大的产业市场,才是文化产业真正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依托地方艺术院校的资源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对口援建是“5.12”地震后最具中国特色的重建方式,援建对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恢复、重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结束,各个援建项目已顺利移交,各个援建单位也相继撤离。论文联盟但这场没有先例可循、完全是探索性的重建,并不会随着重建本身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仅就援建对羌族的文化重建进行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文化重建进程中的多重话语

(一)国家话语?

1.对口援建机制的建立?

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该方案详细规定了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基本原则,对口支援安排方案,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以及工作要求。北川县不仅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受损最为严重,是唯一一个县城需要整体重建的县,而且又是羌族自治县;而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考虑支援方的经济实力和受援方的灾情程度,兼顾安置受灾群众阶段已形成的对口支援格局,国家决定由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县。?①?

2.保护传承羌族文化的国家要求?

200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注重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抢险修缮,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②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颁布《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③,该规划就抢救和保护传承羌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茂县羌族博物馆的保护和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修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县级图书馆及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设施恢复重建、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和藏族羌族文化旅游走廊恢复重建,羌绣品牌的打造、羌族文化普及读本的编写、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为羌族文化的重建定下了基调。?

3.重建期限体现的国家意志?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搞好对口支援和专项援助,管好用好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灾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由此提出了地震灾后重建“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国家要求,这一期限要求,对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诉求?

对于地方而言,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划、意见、方案制定相应的地方重建文本,另一方面既要解决灾民的安居问题,又要解决灾民的民生问题,同时,尽可能表述羌族自治县的羌族文化特色。为此,各种重建文本中处处体现出羌族文化的印记,如在村寨重建中,尽量凸显羊、羊头、羊角、碉楼、祭祀塔、石砌房等羌族文化符号;在城镇重建中,各类建筑也同样彰显羌族的文化特色;在产业规划中,尽力将羌族文化和旅游等产业结合在一起,等等。?④这些重建文本充分体现了地方在重建中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三)社会舆论?

1.各种有关羌族文化的会议陆续召开。2008年5月30日,国家民委等单位举行“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⑤, 2008年6月1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座谈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呼吁去灾区做特殊的田野调查,去记录、整理、呈现灾区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探索和研究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价值,弘扬它们在中华文化历史中的地位与贡献,积极为各地重建家园建言献策,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世代赓续,[2]等。?

2.各种有关羌族的出版物陆续出版。李绍明先生的《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重建问题》[3],蒋彬等的《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4]等著作呼吁对羌族文化进行保护。?

3.各种有关羌族的展览在各地举行。2008年6月14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中国民族文化宫开展;17日,中国民族博物馆邀请地震灾区羌族民间艺术家及“释比”文化传人就羌族文化保护进行座谈。?⑥?

4.各种有关羌族文化遗产的项目陆续启动。2008年5月下旬,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进行的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启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损毁评估以及征集、记录工作随即展开。?⑦?

此外,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也就羌族文化及其保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些呼声,在一定程度上对灾后的羌族文化重建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

二、对口援建中的羌族文化重建

(一)羌族民间艺术团的重建?

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也是羌族群众最为集中的地方,地震前活跃于当地五龙寨的羌族歌舞队因地震而被迫解散。山东威海的援建队进入后,当即决定支援60万元帮助重建艺术团。2008年6月21日,羌族民间艺术团得到资助后重建起来。羌族民间艺术团成立后,演员们带着从废墟里找出来的、老乡家借来的羌族服装,于2008年7月28日在擂鼓镇开始了首场演出。之后,该团由山东方面资助,赴山东进行巡回演出,并参加了威海国际人居节,济南园博会等。2011年4月在绵阳举办的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

转贴于论文联盟

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颁奖大会,该团的羌族原生态民歌《玛支》参加展演,《羌族酒歌》参加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演出。《玛支》包含羌族多声部、羌笛、口弦、劳动山歌、溜溜调、多声部唱腔等多个羌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释比文化融合于《羌族酒歌》之中,充分展现羌族文化的内涵。《玛支》的9位演员,《羌族酒歌》的20位演员,全都是羌族地区的优秀民间艺人,多数都是非物质文化遗论文联盟产项目的传承人。?⑧演员表演的过程,就是文化展示与继承的过程。?

(二)吉娜羌寨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

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因总理曾经到此视察并亲笔题写“吉娜羌寨”而得名。该寨有71户羌族人家,地震中损失严重,除2户人家房屋没有倒塌仅需加固外,其余69户全部需要重建。济南援建擂鼓镇工作指挥部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援建”的原则,将协助擂鼓镇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作为援川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普通百姓”的方针,科学编制完成了《北川县擂鼓镇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援建擂鼓镇工程指挥部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理。?⑨?

新落成的吉娜羌寨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多为二层小楼,外墙上砌麻黄石,下砌少量青云石,房顶四角饰以酷似羊角的白石,正面贴“羌”字,或挂一个羊头。全村入口处建有两座高达十几米的圆形碉楼,村中心建有一处上千平方米的小广场,广场一角建有一座青石垒成的祭祀塔。白石、羊头、羊角、碉楼、祭祀塔等羌族文化符号在这里一一展现,显示出浓烈的羌民族风格。?

(三)济南园博园中北川园的新建?

2009年9月,“以爱为主题,以羌为特色”的园博园北川园在济南落成并完成室内布展。北川园是历届园博园首个以县为单位、以羌文化为主题的园区,占地总面积约12亩。北川园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为“羌风民俗”展园,东侧为“抗震救灾”展园,两个展园都有相应的室内展区。尔玛人家碉楼是羌风民俗的室内展区,展品主要反映羌族文化,比如羌绣、羌笛、羌医等。“羌风民俗”展园和“抗震救灾”展园通过羌式索桥和入口门楼连接起来“抗震救灾”展园主要展示抗震救灾及山东对口支援北川建设成果。北川园成为传播四川羌族民俗深厚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窗口。?⑩?

(四)文化建设与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地震前,北川县旧县城文化系统固定资产不足800万元,如今新县城文化系统固定资产达到17亿元。地震前,北川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面积约为400平方米,重建后的图书馆馆舍面积3288平方米;文化馆馆舍面积3008平方米。地震前,县图书馆藏书不足1万册,地震后接受捐赠的新书就达7.8万册。新建北川县级艺术中心(包括剧场、电影院、川剧团、歌舞团、艺术培训学校)1个,建筑面积9650平方米;羌族特色文化商品一条街,总面积2万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9034平方米。而在地震中被损毁殆尽的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经过灾后重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以重点项目为例,北川灾后重建的重大文化项目共计94个,总计投入5.3616亿元。其中,精神家园项目6个,总投资1.1588亿元;文化市场项目1个,总投资530万元;文化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1920万元;文化遗产项目3个,总投资2.27亿元;新闻出版项目70个,总投资758万元;公共文化项目12个,总投资1.612亿元。??b11??

重建后的北川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北川民俗博物馆,馆舍面积8000平方米;北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个,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羌族水磨漆艺等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0个文物保护单位抢救工程等等。??b12? ?

以上这些项目,绝大部分由山东援建。这些文化设施和文化遗产项目的援建,对于灾后北川羌族文化的快速恢复重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鲁川情》的文化融合?

《鲁川情》是由山东省援川前线指挥部、威海市委市政府、北川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由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等单位联手打造的大型歌舞剧。??b13?《鲁川情》采用战地记者报道的形式,运用羌风、鲁韵南北两个地域特色迥异的音乐舞蹈,将齐鲁文化与羌族文化有机融合,通过《新人的眼泪》、《飞赴北川》、《激战北川》、《重建北川》和《崛起的北川》五个篇章,艺术地再现了山东的援建壮举、灾区人民感恩国家、感恩山东援建的情怀。《鲁川情》在四川、山东济南、威海、潍坊、莱芜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从上述援建过程中的羌族文化重建活动可以看出,作为援建方的山东,一方面根据国家的相关意见、

转贴于论文联盟

条例、方案的文化保护、文化重建规定进行援建,如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中心、羌族特色文化商品一条街等;另一方面,他们又从自身对羌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文化的援建与重建工作,如羌族论文联盟民间艺术团的重建、济南园博园中北川园的新建、《鲁川情》的打造等;同时,他们顺应社会的呼声,在业已规划好的重建项目上注入羌族文化元素,如吉娜羌寨、民俗博物馆等等。

三、文化重建的物质实现与文化走向

目前,关于灾后羌族文化重建的探讨尚不多见,未见有专门就对口援建对于羌族文化重建的影响进行研究的论著,仅在李明泉、程剑的相关文章中有所提及。李明泉认为,援建者在工作中不仅保留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还将现代文明的成果注入到援建工程中,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同时,在援建过程中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交融,进一步体现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信,彰显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核心的文化动力,是文化自强意识的精彩呈现。程剑认为,灾后羌族文化重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羌族民俗符号的再度发明和书写的过程,发明和书写的结果吻合了羌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历史书写,却忽视了羌民族原有的区域文化差异,从重建的文化上更能让人感觉羌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性,这样的结果正好迎合了外界或者一般人对于民族的想象;其次,在灾后羌族文化重建上,不仅仅是出于文化保护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一种再度“发现”与开发,将其被称为“绿色经济”的旅游开发紧密相连,“发展”成了主导灾后重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被重建的羌族文化,成为一种“被消费”的羌族文化。[5]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李明泉虽然总结了援建对于灾区羌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巨大成就,但忽视了对羌族文化保护的本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问题的关照;程剑强调了羌族文化保护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但同样忽视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如果没有国家统筹下的灾后重建,没有援建省市的倾力支援,灾后羌族文化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保护与发展,各种文化设施也不可能得到快速的重建。?

地震灾后文化重建是在特点的时空中的重大事件,援建中的羌族文化重建实际上是国家、援建方、地方和社会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国家意志是居于绝对权威地位,北川新县城选址和规划建设,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些对于援建省市而言,是没有选择的。但同时,国家关于灾后羌族文化重建的意见、规定和方案,也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如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对于地方而言,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划、意见、方案制定相应的地方重建文本,另一方面既要解决灾民的安居问题,又要解决灾民的民生问题,同时,还要尽可能展示羌族自治县的羌族文化特色。虽然安居问题、民生问题、羌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都很重要,但在安排重建项目与重建资金的时候,地方政府会优先安排安居、民生与羌族文化保护有机结合的项目,如前所述的吉娜羌寨的重建案例,如果几者之间不能有机结合,毫无疑问,地方政府会优先解决安居问题与民生问题而对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有所忽视。就社会各界而言,灾后呼吁保护羌文化的呼声高涨,许多专家学者、羌族学者还参与了各级重建规划的制定,一些建议也被采纳。但同时,由于他们不掌握资源,更不是援建单位中的一个独立部门,他们的话语在实施过程中,如能与国家、地方或援建方的诉求一致则可能会达到相应的效果,如果不符合则会消失在重建的机器轰鸣中。对援建省市而言,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来不及也不可能深入理解羌族文化,而是从书本、专家学者、羌族代表那里了解一些羌族文化的某些符号,把这些符号运用到实际的灾后文化重建项目中,以为达到了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的目的,而许多援建项目更是按照规划,加上一些羌族文化的元素、符号,就设计图纸,按图施工,这样的文化重建不可避免地出现羌族文化元素、符号滥用的结果,甚至会留下援建单位的印迹。?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羌族服饰是中国大家庭中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羌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近年来对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2008年5.12地震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不断投入到对羌族服饰文化的广泛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把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一、羌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

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羌族服饰的概况和特征、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的纹样研究、羌族服饰的手工艺、羌族服饰发展路径。

关于羌族服饰概况和特征方面,学术界主要是按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展开研究的。例如:彭代明, 彭潘丹犁从解析岷江上游代表地区的三县(茂县、汶川、理县)五个点羌族服饰的审美寓意和追求入手,分析了羌族服饰所包含的宗教理念,同时探讨了它的演变过程及其功能。张皋鹏详细地介绍了羌族妇女服饰的基本类型,并分析了羌族妇女服饰区域性差异及特点。关于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方面,学术界主要从羌族服饰传统图案、羌族释比服饰、羌族服饰色彩以及云云鞋等方面进行探讨。例如:唐宏认为羌族传统图案纹样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从羌族传统图案浅析其体现出来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及世俗化趣味和其图案所体现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周梅、李南在羌族宗教视野下,深入探究了羌族释比服饰中的象征内涵。张婉玉、程思从羌族服饰的色彩探讨了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张犇从羌族服饰中的“云云鞋”论述了羌族“云云鞋”的装饰纹样与其生存观的联系。对于羌族服饰纹样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羌族“云云鞋”进行分析。韩峰从羌族艺术与羌民族历史沿革、民间人物神话传说等密切关系,对羌绣“云云鞋”的花纹纹样和色彩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沈鸿雁以岷江流域羌族美术图形符号为例,探讨了羌族文化的变迁与传播到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羌族服饰手工艺方面,学术界认为羌绣是我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他们从羌族刺绣的历史由来、风格种类、构图、色彩、图案和针法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阐述。对于羌族服饰发展路径的思考,主要是在2008年5.12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羌族服饰及其发展,突破了之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惯性思维,提出了全新的、具有开拓性的观点。代表性的有袁姝丽的《羌族刺绣发展路径研究》, 冯燕的《羌族服饰图案与服装设计的创新研究》等,对羌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提出了宝贵的对策建议。

二、羌族服饰文化研究展望

总而言之,近年来学者们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羌族服饰文化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了新的理论创新,促进了羌族服饰文化的蓬勃发展。但是,纵观羌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路径等领域,也就是说,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缺乏对羌族传统服饰的系统、全面的考察,尤其是对羌族服饰的典型纹样、色彩、造型及其艺术风格的研究至今十分薄弱,并且对羌族服饰传统纹样的挖掘和再创新意识不够,因此对于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应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和拓宽研究思路,努力使羌族服饰文化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 羌族文化 法律 保护

羌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境内的人口有30多万,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羌族共有30.6万人,98.2%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语。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法律制度贯彻不到位或者相关法律措施缺失,加剧了羌族地区文化的破坏。而且,羌族文化保护未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实施的一些法律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因此,羌族文化的保护更是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救济与保护。

一、羌族文化概况及受损状况

羌族,在我国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岷江上游是我国现代羌族的主要聚居区,这里是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羌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习俗和多元杂糅特征的文化。经历民间不懈传承,完整保留了古代羌民固有的独特地域文化,它集歌舞、饮食、信仰、习俗、服饰、建筑等文化元素于一体,较完整地反映了羌族文化风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这些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大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房舍、羌族碉楼及祭祀台、北川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等建筑遭到了程度不一的坍塌和毁损,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地震中被埋的有部级文物2件,级三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强民俗文物、实物400余件以及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化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关系重大。

二、羌族文化的法律现状

羌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能较好的贯彻国家法律,但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据我小组的统计,国家虽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与规章制度,但有针对性的法律文件少之又少,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工作的意见》(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被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计划)等少数几部作用明显,严重制约了文化保护的进程。各种法律制度在羌族地区的推行,与其习惯法所维系的法律现状发生了制度层面的碰撞进而导致文化层面的冲突。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羌族文化缺乏了传承载体和展示方式,仅靠口头的传播影响,导致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普法效果差,影响到法律制度的实施全局,这些正是法律制度实施的诸多难题。国家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羌族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但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执行和威严,很多政策方针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从法律上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系着整个羌族文化的生死存亡。

三、羌族文化保护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实践能够发挥当前法律的较优处,同时也能够弥补理论的欠缺。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在羌族地区文化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相关法律人员

在羌族地区,由于经济利益和基层相对艰苦的环境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来了也很难留住他们,导致法律专业人员很是短缺,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影响了羌族法律专业知识、诉讼及非诉讼技能的传播,以及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据我组人员调查,羌族地区真正拥有法律专业的人才仅为所有羌族地区工作人员的1%,而71.4%的人要么年龄较大,要么是凭经验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专业人才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羌族文化的保护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出台,而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制度缺失,要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非常困难。而且基层司法及行政执法工作透明度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很多问题的处理失去了应有的法律效力。

(三)司法救济难度大,经费严重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羌族地区的贫穷问题使其仅仅拥有些许的经费,经费的多寡,束缚了工作人员的手脚,禁锢了工作人员的思想,一些有效但成本高的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也会影响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开展文化保护工作。羌族地区由于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一旦出现矛盾,由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很难进行司法救济。文化的保护所需甚巨,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司法救济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四)执法人员素质差,执法水平低

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律制度的执行,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授心记,无疑加大了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的难度,语言上的问题可能是羌族文化保护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政府派出的执法人员中,大多年龄较高,无论是在执行公务中,还是在个人素质的提升方面,难度都相当大,羌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很是复杂和特殊,业务素质低的执法人员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了解起来很是棘手。这就导致了执法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

(五)法律普及效果差,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一项法律制度的实施,原本有自己预期的目的。而要达到制定者制定法律时的目的,则取决于群众对法律的接受和执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羌族地区法律普及的比重仅为总人口的17.3%,而还有43.4%的群众对法律制度漠不关心,了解很少,剩下的那部分群众对法律普及的态度呈中性。只有当大多数人对一项法律的接受后,法律的执行便不言而喻。而羌族地区的人们法制观念普遍淡薄,对出台的制度政策接受能力差,很显然对于文化保护有很大的弊处。

(六)法律基础设施不完备

要想对对羌族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法律基础设施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各种法律政策、制度方针出台的前提,而在羌族地区这一问题急需得到解决。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作人员没有编制和独立的办公地点。第二,法律事务中心是否合法存在争议。第三,网络通信设施不齐全,通达度不容乐观。第四,地区内部各机关之间协调性差。

四、羌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性对策与建议

我们在总结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法律的视觉,从法律的角度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1.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的指导下,司法机关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到具体司法领域。司法实践是验证理论正确与否的标杆,在羌族地区的司法实践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方法,由于没有有效地利用,效果很难被发挥出来。若各机关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可谓很有作用。例如,羌族地区司法机关仔细甄选最能代表羌族文化精髓的文化事项,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稀缺性的文化事项,按照一定层级体系来进行相应的保护发展。在保护体系中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对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进而建立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这些都可以作为经验措施运用到具体领域。

2.建立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规网络,大力进行普法教育。在我国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被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计划)、《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对羌族文化保护产生重大影响,但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因此,我们主张在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制定有关法律与法规,形成羌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法律网络,让更多的人们普及法律知识,依法、全面的保护羌族文化。

3.做好法律事务中心与其他工作的对接。正确做好与其他工作的对接,关系到整个羌族文化保护的全局,只有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文化保护的周期便会大大缩短。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好与行政执法工作的对接。处理好行政执法工作,对于严格执法,乃至整个羌族地区法律的普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要做好与文化保护工作的对接。羌族文化保护的决策与措施大部分在律师事务中心出台,重要程度可谓很重。第三,要做好同信访工作的对接。积极利用信访窗口,了解民情、掌握民需、反映民意,其积极性必然大大调动,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工作中的阻碍。

4.依法完善各种法律基础设施,积极贯彻各项示范性制度。在法律基础设施方面,实行合署办公,开展综合执法,组建乡镇法律事务中心,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服务。在制度方面,应该对之前的一些有示范作用的制度加以实施,具体而言,第一,对地震中受损的重要文物和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修缮,并实行定期检查养护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实现文化遗产财产性利益的配套制度。第三,完善救济措施,建立相互协助制度。

5.深入构建司法、社会一体化保护体系。自治机关可以联合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协会等部门参加羌族文化保护工作联系会议,以法律为标尺,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就推进羌族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探讨。全面试行各个机关相互协调开展工作的方针,采取在试行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为日后的制度政策的全面实行做好衔接。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羌族 服饰文化 研究综述

羌族服饰是中国大家庭中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羌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近年来对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2008年5.12地震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不断投入到对羌族服饰文化的广泛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把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一、羌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

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羌族服饰的概况和特征、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的纹样研究、羌族服饰的手工艺、羌族服饰发展路径。

关于羌族服饰概况和特征方面,学术界主要是按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展开研究的。例如:彭代明, 彭潘丹犁从解析岷江上游代表地区的三县(茂县、汶川、理县)五个点羌族服饰的审美寓意和追求入手,分析了羌族服饰所包含的宗教理念,同时探讨了它的演变过程及其功能。张皋鹏详细地介绍了羌族妇女服饰的基本类型,并分析了羌族妇女服饰区域性差异及特点。关于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方面,学术界主要从羌族服饰传统图案、羌族释比服饰、羌族服饰色彩以及云云鞋等方面进行探讨。例如:唐宏认为羌族传统图案纹样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从羌族传统图案浅析其体现出来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及世俗化趣味和其图案所体现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周梅、李南在羌族宗教视野下,深入探究了羌族释比服饰中的象征内涵。张婉玉、程思从羌族服饰的色彩探讨了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张犇从羌族服饰中的“云云鞋”论述了羌族“云云鞋”的装饰纹样与其生存观的联系。对于羌族服饰纹样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羌族“云云鞋”进行分析。韩峰从羌族艺术与羌民族历史沿革、民间人物神话传说等密切关系,对羌绣“云云鞋”的花纹纹样和色彩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沈鸿雁以岷江流域羌族美术图形符号为例,探讨了羌族文化的变迁与传播到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羌族服饰手工艺方面,学术界认为羌绣是我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他们从羌族刺绣的历史由来、风格种类、构图、色彩、图案和针法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阐述。对于羌族服饰发展路径的思考,主要是在2008年5.12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羌族服饰及其发展,突破了之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惯性思维,提出了全新的、具有开拓性的观点。代表性的有袁姝丽的《羌族刺绣发展路径研究》, 冯燕的《羌族服饰图案与服装设计的创新研究》等,对羌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提出了宝贵的对策建议。

二、羌族服饰文化研究展望

总而言之,近年来学者们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羌族服饰文化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了新的理论创新,促进了羌族服饰文化的蓬勃发展。但是,纵观羌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路径等领域,也就是说,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缺乏对羌族传统服饰的系统、全面的考察,尤其是对羌族服饰的典型纹样、色彩、造型及其艺术风格的研究至今十分薄弱,并且对羌族服饰传统纹样的挖掘和再创新意识不够,因此对于羌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应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和拓宽研究思路,努力使羌族服饰文化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在羌族文化传播和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更新,审美观念的变化,新时代对羌族服饰文化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保护和传承羌族服饰文化传统并非单纯的朝花夕拾,我们应该立足当今时代背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考虑羌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另辟蹊径地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对于羌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研究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代明, 彭潘丹犁.“纳啵”—写在服装上的氏族符号—解读羌族服饰图案与符号功能[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2. 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J].四川戏剧.2011年06期

3. 唐宏.浅析羌族传统图案中的文化内涵[J].中国艺术.2011年03期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羌族;民俗文化;保护;发展

民俗文化是民间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地域性、普遍性、传承性、历史性等特征,它包涵盖了民族群众的生活、节日、、婚丧嫁娶、歌曲、舞蹈、饮食、服饰等多方面内容。羌族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较为悠久和丰富的文化。羌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目前,羌族人民还保留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5.12特大汶川地震后,羌族人的民生命财产、生活环境都受到严重破坏,其直接影响了羌族民族文化发展的秩序,打破以往的平衡,有学者就提出灾后羌族文化的传承延续以及文化重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民俗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开展了关于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的探讨。本文试对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略作分析。

一、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课题提出的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明确要求,直接表明了文化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羌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与发展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步伐。其意义主要在于:

第一,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是维护羌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羌族人民的民俗文化是其赖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尊重、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其根本是在维护其发展的根基。党的十报告中:“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物质不断得到满足而精神文化生活跟不上人民需求的情况下,羌族以其珍贵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不断发挥着鼓舞人民精神、丰富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因而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实质上是维护羌族人民利益的体现。

第二,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是发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构成是由纵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集成,缺一不可。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文化传统而被称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要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吸取其精髓,羌族民俗文化既是研究的最好素材,也是发扬其优秀传统促进羌族发展的样本。因而,要发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缺少对羌族人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第三,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是对文化功能的重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以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亨廷顿则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则是文化冲突而非意识或经济的冲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是十八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之一。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意义由此衍生的文化产业而带动的经济、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实现民族地域范围的整体发展,这势必是对国家发展的有益补充,因此,保护和发展羌族民俗文化是适应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二、羌族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举措

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强调了民族文化遗产对全世界人民的重要性,那么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则是我们传承人类文明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羌族民俗文化发展既面临汶川地震后的重构任务,也同时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和侵蚀,如何保护和发展羌族本地民俗文化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第一,政府重视是前提。政府拥有着人民赋予的各种权力,这些权力的运用必须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在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履行职责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在关系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上必须重视。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政府重视就要做到关注羌族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宣传保护和发展知识,提高羌族人民的意识、研究保护和发展具体举措、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引导社会参与等等。其中,政府领导重视是关键要素,领导要端正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高瞻远瞩切实为羌族人民文化事业谋发展等。

第二,教育部门和机构发挥普及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羌族民俗文化涵盖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羌族语言、舞蹈音乐、刺绣、等,如何才能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具体包括:(1)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保证民族教育事业的资金支持;(2)在羌族地区各大中小学校设置文化课程,培养本民族学生民族文化意识;(3)在民族高校培养一批羌族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的专业教师人才;(4)在全国高校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公共选修课,提高全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等。

第三,相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调动群众或志愿者积极参与。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羌族文化协会等等社会团体的成立在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可发挥积极作用,表现在:(1)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向社会宣传了民俗文化保护知识,提升群众意识;(2)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支持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事业;(3)通过切实的工作,保护了一定的民俗文化遗产,也间接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的接力者。因此,无论在建立或者已建立的社会组织和团体都应发挥其在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中的作用。

第四,各种传播媒介要强化社会责任感,为羌族民俗文化事业的保护和发展发挥其正能量。在今天,互联网络、电视传媒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与普及。人们愈加受到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和吸引。在羌族民俗文化事业的保护中,传播媒介应担当责任,挖掘问题和价值,传播积极正面的且有利于羌族人民事业发展的信息,引发群众的关心、关注,推动其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旭.传承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综述[J].四川戏剧,2011(3):14-16.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羌族是有原始信仰的民族,宗教影响下形成的羌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神秘感,“祭山会”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羌语称“苏布士”,是古羌民族传承至今的祭祀活动。依羌族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五、六月二十四、八月十五和十月初一,都要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羌人“祭山会”习俗相传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打造羌寨的“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必须依托羌寨的宗教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在羌族特色聚落中建设“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一方面强化能提高羌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能促进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羌族聚落的景观效能,将该项目打造成吸引中外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能有效带动羌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本项目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出发,宏观层面的规划范围包括整个茂汶羌寨旅游文化规划区,微观层面选取已建成的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等实际案例来论述“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羌区“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格局的构建

(一)基于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优化空间“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是用于评介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景观聚集程度的新理论,这一概念主要论述地域性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性景观及其周边缓冲带)的变迁状况,主要受交通建设(人工廊道)和现代景观建设(景观斑块)两大因素影响。基于这一理论来观察和研究羌族聚落在现代建设中的聚落重构和文化变迁现象,将从更科学、更生态的视角来制订设计方案。震前,岷江流域的羌族聚落景观基质由点状散落的聚居状况构成,2008年震中处于高山台地中的部分羌寨损毁严重,震后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逐渐搬迁到河谷—平原一带,因受地震损毁以及灾后重建的双重影响,羌族聚落逐渐被统一到更大尺度的景观基质中,形成面状聚集的河谷—平原类型。

(二)设置立体多元的旅游景观线路羌族诸多的祭祀活动中以“祭山会”最为隆重。祭山会活动以“祭山神”为主要内容,在祭地的同时也祭天,“天神”—“地神”两者从时空上相对。从时间节点上看,主要的时间轴线贯穿全年,因为各寨所处地区气候差异,农忙农闲的季节不同,例如,茂县的鲫鱼寨、水西寨在春播之前农历二月即开始,较晚的汶川各寨则要在农历八月秋收后进行,且各寨的活动内容、祭祀项目以及祭祀建筑等具体内容也各有特色,这无疑为多时间段、多方位观察羌族聚落文化提供依托。因此,“祭山会”从时空跨度上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性,将其打造成旅游文化景观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观赏性。从河谷地区到高山台地依次递进的空间关系和时间节点上的不同,可以将四川羌区的祭山会规划为三条特色线路,这将为多层次、多视角地了解羌族聚落关系、羌族民俗民风以及羌寨周边的自然风景提供便利。

灾后重建的羌文化村寨旅游线路大致分为三条。其一为汶川—理县沿国道317线,以桃坪羌寨为中心,自西向东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布瓦寨羌人谷(东门寨)桃坪寨甘溪村木卡羌寨休溪村甘堡藏寨米亚罗”,这条藏羌文化走廊可以依托杂谷脑河文化进行打造,这里的祭山会景观应该更多体现多羌、藏民族融合的印记。其二为汶川—茂县—松潘,该原生古羌线路地处在高山台地之间,傍岷江河谷,沿国道213线自南向北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罗卜寨牟托羌寨茂县羌城坪头村甘青白石羌寨杨柳村牛尾村松潘九寨沟”,这条景观线村寨比较有序,应该结合自然环境,帮助其保护和修复祭山会原生态的文化特性,以祭山特色主题展开综合规划和设计。其三为北川—平武—九寨沟一线,自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为“北川新县城巴拿恰羌族风情步行街吉娜羌寨卓卓羌寨西山坡羌寨老县城遗址恩达羌寨平武县牛飞村九寨沟”,这条汉羌大融合景观线可以更多地通过祭祀建筑群、祭祀活动演示、建公共艺术群以及羌族宗教文化博物馆等现代旅游景观的形式,将“祭山会”建成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羌族文化展示窗口。

三、羌寨“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考

(一)“祭山会”项目主题定位传统的羌寨“祭山会”景观空间,由各寨村民就地取材,依照历代相传的经验建设而成,既遵循固定的模式,又不断接受周边环境和各地域文化影响而成,因此,它们的景观环境,既从精神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性,又保持着各地域物质景观环境的独特个性。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随着对羌寨聚落文化研究的深入、建设经验的不断提升,一些优秀的设计项目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逐渐营建出各具特色的“祭山会”主题,例如,汶川龙溪羌人谷景观依托“释比文化”为主题,茂县甘青羌寨提炼“白石神崇拜”为主题,茂县金龟寨提出“多神崇拜”为主题,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以展示“羌年”为主题,北川西山坡寨则将“祭山会”相关的民俗节庆活动运用在整个羌寨景观中。

(二)“祭山会”景观空间分析羌族祭山,所祭的是氏族所在地方的山神,岷江流域的羌族依山而居,高山丛林之巅自然成为羌族心目中神仙居住的灵异之所,传统村寨附近多开辟一块场地作为神山林子,祭祀活动即在这里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后,深山台地间的村寨损毁严重,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分散的羌寨被逐渐统一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重建。随着旅游业不断介入,“祭山会”的属性由单纯的羌族宗教崇拜转变为现代的羌族文化展示活动,祭祀坪、神树林和祭塔等祭祀元素也被融入村寨内部成为现代聚落景观的一部分。新建的“祭山会”景观项目大致形成两类景观空间:集中式和散点式。前者居于羌寨的前部、中部或羌寨一隅,将祭祀坪、神树林、碉楼、祭塔等祭祀元素集中布局,或平地展开或层层抬高,形成羌寨中的重要景观节点,例如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甘青白石寨、茂县凤仪镇坪头村、四川茂县南新镇牟托村等;后者则将祭祀元素分散布局在整个羌寨中,循着自然景观轴线,环绕村寨或在高山台地间层层递进,形成多个景观节点,例如,茂县中国羌城、北川西山坡寨、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寨即是此例。

(三)“祭山会”文化景观元素的运用“祭山会”活动并非单一的祭祀活动形式,在羌族社会里,“祭山、祭地、祭神林、白石祭、水祭、火祭、丧祭”等祭祀礼仪繁多,“祭山会”只是繁多祭祀名目的总称。通过对“祭山会”场地的田野踏勘,整理祭祀场地基本景观元素包括高山间的祭祀坪、丛林间的祭祀神林、片石堆砌的白石祭塔和滨临自然河道的祭祀水渠,这些传统的祭祀景观和建筑往往不多加修饰,比较粗陋,更多的是对自然神灵的崇敬和精神上的膜拜。灾后新羌寨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需要满足游客观赏性的需求,一些羌族文化符号、汉文化符号甚至是藏文化符号被不断嫁接和融入此类祭祀景观中,例如羌碉、晾架、月亮太阳馍符号、羌文化浮雕墙、民俗文化雕塑等。2009年,茂县甘青白石寨被建成精品旅游村,羌寨中的祭祀空间由抽象羊形的白石祭塔、白石泉和散放雕刻羌族象征符号的白石渠组成;茂县南新镇牟托村2010年被列为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示范村,同时也被评为部级AAAA旅游景区,祭祀空间位于羌寨中层层错落村寨中,这个空间中整合了三层片石祭塔、高山羌碉、晾架、草龙、牛骨风铃、羊骨头等景观元素,有极强的观赏性;而茂县羌城定位为羌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地、羌民族朝拜圣地以及羌文化旅游目的地,羌城的“祭山会”空间则由规模庞大的神庙、宗教祭祀台、演艺中心等建筑群组成。由此可知,羌族的“祭山会”景观在文化旅游的影响下,将更多地体现出宗教活动与展演性质的结合。

四、结语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建设

羌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与炎帝、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1]羌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现今主要的聚集地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羌族,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产业化发展问题。羌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羌碉建筑文化、信仰祭祀文化、音乐歌舞文化和衣饰刺绣文化等方面,这些都构成了丰富的羌文化非物质遗产,其中羌族口弦、羌族沙朗舞等 17 项亦先后被纳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年、羌族刺绣等纳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就是要对此进行保护和发展,其就可以采取产业化发展方式,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新时期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存在的不足

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已经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从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际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1、对于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总体布局及规划还是缺失的。阿坝州就藏羌文化制定了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3]绵阳市政府在羌文化产业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还不能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相适应,这就需要借鉴省内外建设经验。

2、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各地也逐渐的出台,但是绵阳市关于此产业化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不健全,这也导致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无规可循。虽然也存在着涉及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操作性不强,需要加以完善以及重新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其产业化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3、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产业化的投资体制还存在着不健全,这就造成投资渠道单一,以及投资方式不合理,最终导致资金短缺等融资问题。虽然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开始建设,但要进行产业化,还需要更多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是目前的投资渠道还没有实现多样化,需要更多的民间资本的投入;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产业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投入和产出不协调,市场化投资还是较为缺乏;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投资多样化不足,缺乏股票、债券、基金等筹资方式。[4]资金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加以改进。

4、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其管理还主要是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市场化基础上的产业化建设则存在着明显不足,从而导致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也就是说现实状况是还未建立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产业化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使得其难以发展。[5]这就需要相关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其科学、有序及其快速发展。

5、当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要素不足。现阶段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是产业功能单一,很难结合绵阳市本身的特色,且与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性,在产业化过程中会存在着过多注重经济利益,甚至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破坏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利益,这就构成了对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6]现阶段还存在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产业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从而导致这种产业化很难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还表现在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创新上,就是说创新能力不强,与高新技术结构不够。这也导致相关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较低,以及产业创意人才缺失,很难发展多样的文化产品等,这也就导致了实验区发展的竞争能力差。

现阶段在新时期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相关体制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此产业化存在着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模糊的问题政府在此产业化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这就是在此产业发展上存在着私营产业发展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存在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统筹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促进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以便能够促进羌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保护。

二、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需要在经营方式、产业组织和主导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一定的改变,这种发展不仅要借鉴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更是要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经验,在根据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际,在基础上,找到绵阳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也必将促进羌文化的保护:1、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上发挥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特别是在法规和政策上面,在此基础上在发挥市场调节的价值和作用。绵阳市政府在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时,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借鉴经验,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上更加科学,并且在产业化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上能够更为强有力促进其发展。

2、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融资要采取多样化,以便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这样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任何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都不离开资金的大力投入,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也不能违背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这就需要绵阳市政府投入外,还需要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种民间资本的投资。鼓励文化企业通过上市等措施进行融资等渠道,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快速发展。这不仅促进实验区的建设,更是能进一步带动绵阳市经济发展。

3、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要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与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相符合,这就要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注重保护的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商业运作。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值得人们借鉴的,发达国家的跨国文化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然后整合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在文化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有计划、有创意、有定位的向市场进行推广,从而获取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值得绵阳市所借鉴的。

4、要加大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过程中人才培养力度,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产业化过程是与科技紧密相结合的,这就需要这就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高素质的、能够对产业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具有多项技能的多能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具有对产业化的有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结构等综合性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说,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就是有思想、有创意、懂艺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决定了产业化发展的水平。羌文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需要绵阳市在引进相关人才时在进行进一步培养,这也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能够进行的基础。

5、要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过程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特别是与旅游产业相合作。要能够实现羌文化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这就是用发展来促进保护。[7]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思路,要突出羌文化特点。[8]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打造品牌和设计商标,[9]这样有助于产业的系统发展。在多样化发展中可以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以此在产业化过程中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这样可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的良性循环。[10]这样才能够促进产业化过程更加科学,促进其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6、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涉及到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创新。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创新要在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革新文化生产及其相应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能够加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党的十报告也强调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手段,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文化产业的创新要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也需要创新,这也是产业化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的努力去加强羌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创新,并且要结合绵阳市实际状况,与绵阳市科技发展相结合,这样才更加有实效。

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和建设问题上,绵阳市政府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上都要予以一定的支持。在此过程中要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化发展和保护之中,并且产业化创新的作用要不断的加以强调,并且要在政策上予以方便,要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文化市场,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这些中小文化企业的利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及其作用,更要积极发展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繁荣文化中的发挥积极作用,[11]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在其发展过冲中将逐渐的加以体现,这也就是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党的十特别强调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羌文化是绵阳市的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羌文化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并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如旅游产业等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及其优势。绵阳市要加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加强产业,通过产业化的综合开发,与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形成产业互动和互补,这样不仅对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12]还对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绵阳市政府加强重视,以促进其产业的科学、合理及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项目来源: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MJ12-12)

参考文献

[1]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1

[2] 陈煦,陈叙.灾后重建中羌文化保护的考察与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1):143.

[3] 庄春辉.论藏羌文化与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J].阿坝科技,2007(2).

[4] 熊晓玲.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出路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2):14-16.

[5] 赵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浅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5-98.

[6] 荆林波,李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视野,2011(12):33-35.

[7] 庄春辉.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J].藏学学刊,2009(5).

[8] 高青.北川禹羌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8).

[9] 唐静.发展北川羌文化村寨游的路径选择[J].中国商贸,2009(12).

[10] 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