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

监控管理论文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锅炉房/计算机控制/供暖

AbstractDiscussestherequirementsformonitoringandmanagementofthescopesfromboilerhousesforheating,steam-waterandwater-waterheatexchangers,smallscaleheatingnetworkstolargescaledistrictheating,therelatedhardwareconfigurationandtheapproachestorealisetherequiredfunctions.

Keywordscomputercontrol,heating,boiler

5.1供暖热水锅炉房内监测与控制的主要目的应为: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全面监测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

·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提高锅炉效率,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染。

对于热水锅炉,可将被监测控制对象分为燃烧系统和水系统两部分分别进行讨论。整个计算机监测控制管理系统可按图5-1形式由若干台现场控制机(DCU)和一台中央管理机构成。各DCU分别对燃烧系统、水系统进行监测控制,中央管理机则显示并记录这两个系统的在线状态参数,根据供热状态况确定锅炉、循环泵的开启台数,设定供水温度及循环流量,协调各台DCU完成各监测控制管理功能。

5.1.1燃烧系统监测与控制

图5-1锅炉房计算机的监控系统

对于链条式热水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根据对产热量的要求控制链条速度及进煤挡板高度,根据炉膛内燃烧状况及排烟的含氧量及炉膛内的负压度控制鼓风机、引风机的风量,从而既根据供暖的要求产生热量,又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为此需要监测的参数有:

·排烟温度:一般使用铜电阻或热电偶来测量;再配之以相应的温度变送器,即可产生4~20mA或0~10mA的电流信号,通过DCU的模拟量输入通道AI即接入计算机。

·排烟含氧量:目前较多采用氧化锆传感器,可以对0.1%~21%范围内的高温气体的含氧量实现较精确的测量,其输出通过变送器后亦可转换为4~20mA或0~10mA电流信号。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同上述测温方法。

·炉膛、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省煤器出口、空气预热器出口、除尘器出口烟气压力:测点可根据具体要求增减,一般采用膜盒式或波纹管式微压差传感器,再通过相应的变送器变为4~20mA或0~10mA电流信号,接入DCU的AI通道。

·一次风、二次风风压,空气预热器前后压差:测量方法同上。

·挡煤板高度测量:通过专门的机械装置将其转换为电阻信号,再变成标准电流信号,送入DCU的AI通道。

·供水温度及产热量:由水系统的DCU测出后通过通讯系统送来。

燃烧系统需要控制调节的装置为:

·炉排速度:由可控硅调压,改变直流电机转速

·挡煤板高度:控制电机正反转,通过机械装置带动挡板运动

·鼓风机风量:调鼓风机各风室风阀或通过变频器调风机转速

·引风机风量:调引风机风阀或通过变频器高风机转速

为了监测上述调节装置是否正常动作,还应配置适当的手段测试上述调节装置的实际状态。炉排速度和挡煤板高度可通过适当的机械机构结合霍尔元件等位置探测传感器来实现,风机风量的调节则可以通过风阀的阀位反馈信号或变频器的频率输出信号得到。

燃烧过程的控制调节主要包括事故下的保护,启停过程控制,正常的燃烧过程调节三部分。

·事故保护:这主要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循环水停止或循环量过小,以及锅炉内水温太高,出现汽化。此时最重要的是恢复水的循环,同时制止炉膛内的燃烧。这就需要停止给煤,停止炉排运行。停止鼓风机,引风机。DCU接收水温超高的信号后,就应立即进入事故处理程序,按照上述顺序停止锅炉运行,并响铃报警,通知运行管理人员,必要时还可通过手动补入冷水排除热水,进行锅炉降温。

启停控制:启动点火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进行,但对于间歇运行的锅炉,封火暂停机和再次启动的过程则可以由DCU控制自动进行。封火过程为逐渐停止炉排运动,停掉鼓风机,然后停止引风机。重新启动的过程则是开启引风机,慢慢开大鼓风机,随炉温升高慢慢加大炉排进行速度。

正常运行调节:正常运行时的调节主要是使锅炉出口水温度维持在要求的设定值,同时达到高燃烧效率,低排烟温度,并使炉膛内保持负压。这时作为参照的测量参数有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压力分布、排烟含水量氧量等。锅炉的给煤量可以通过炉排速度和挡煤板高度(即煤层厚度)确定,鼓风机则可以根据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空气的压差判断其相对的变化,此时可以调整控制量有炉排速度、煤层厚度(调整挡煤矿板高度)、鼓风机转速、各风室风阀、引风机转速或风阀。上述各调节手段与各可参照的测量参数都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很难用如PID算法之类的简单控制调节算法。目前,控制调节效果较好的大都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或"规则控制"法,都是根据大量的人工调节运行经验而总结出的调节运行方法。

当燃烧充分时,锅炉的出力主要取决于燃煤量,因此锅炉出口水温的控制主要靠炉排速度及煤层厚度来调节,煤层厚度与煤种有很大关系,炉膛内燃烧状况可以通过炉膛内温度分布及煤层风阻来确定。燃烧充分时炉膛内中部温度最高,炉排尾部距挡渣器前煤已燃尽,温度降低。鼓风机则应根据进煤量的增减而增减送风量,同时通过观测排烟的含氧量最终确定风量是否适宜。引风机则可根据炉膛内负压状态决定运行状态,维持炉内微负压,从而既保证煤的充分燃烧,又不会使烟气和火焰外溢。根据如上分析,可采用如下调节规则:

每h一次,根据炉膛内温度分布调整煤层厚度及炉排速度,最高温度点后移,则将炉排速度降低5%,同时将挡煤板提高5%,当最高温度点前移时,则将炉排速度提高5%,同时将挡煤板降低5%。

每2h一次:若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值2℃以上,则将炉排速度降低5%,若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2℃以上,则将炉排速度加大5%,加大和减小炉排速度的同时,还要相应地将鼓风机转速开大或减小。当采用风阀调整鼓风量时,则调整风阀,观察空气预热器前后压差使此压差增大或减少10%。

每15min一次:若排烟含氧量高于高定值,则适当减少鼓风同风量(降低转速或关小风阀),若低于高定值,则增加鼓风机风量。

每15min一次:若炉膛负压值偏小(或变为正压),加大引风机转速或开大风阀,若负压值偏大,则降低引风机风量。

以上调节规则中,所谓"合理的炉膛温度分布"取决于锅炉形式及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需通过具体运行实测分析后,给出"合理","最高温度前移","最高温度后移"的判据,然后将其再写入DCU控制逻辑中。同样,排烟含氧量的设定值,含氧量出现偏差时对鼓风机风量的修正等参数也需要在锅炉试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逐步确定。当然这几个修正量参数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谓"自学习"的方法得到,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

5.1.2锅炉房水系统的监测控制

锅炉房水系统的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对运行参数进行计量和统计;根据要求调整运行工况。

·安全性保证:保证主循环泵的正常运行和补水泵的及时补水,使锅炉中循环水不会中断,也不会由于欠压缺水而放空。这是锅炉房安全运行的最主要的保证。

·计量和统计:测定供回水温度和循环水量,以得到实际的供热量;测定补水流量,以得到累计补水量。供热量及补水量是考查锅炉房运行效果的主要参数。

·运行工况调整:根据要求改变循环水泵运行台数或改变循环水泵转速,调整循环流量,以适应供暖负荷的变化,节省运行电费。

图5-2为由2台热水锅炉、4台循环水泵构成的锅炉房水系统示意图。图中还给出建议的测量元件和控制元件。

2台锅炉的热水出口均安装测温点,从而可了解锅炉出力状况。为了了解每台锅炉的流量,最好在每台锅炉入口或出口安装流量计,一般可采用涡街式流量计。涡街式流量计投资较高,可以按照图5-2那样在锅炉入口调节阀后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根据测出的压力p3,p4与锅炉出口压力p1之压差,也可以间接得到2台锅炉间的流量比例。2台锅炉入口分别安装电动调节阀来调整流量,可以使在2台锅炉都运行时,流量分配基本一致,而当低负荷工况下1台锅炉停止或封火,循环水泵运行台数也减少时,自动调节流量分配,使运行的锅炉通过总流量的90%以上,封火的锅炉仅通过总流量的5%~10%,仅维持其不至于过热。

图5-2锅炉房水系统原理及其测控点

温度传感器t3,t4,t5和流量传感器F1一起构成对热量的计量。用户侧供暖热量为,GF1cp(t3-t4),其中GF1为用流量F1测出的流量。锅炉提供的热量则为GF1cp(t3-t5),二者之差是用于加热补水所需要的热量。长期记录此热量并经常对其作统计分析,与煤耗量比较,既可检查锅炉效率的变化,及时发现锅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外温变化情况相比较,则又可以了解管网系统的变化及供热系统的变化,从而为科学地管理供暖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

泵1~4为主循环泵。压力传感器p1,p2则观测网路的供回水压力。安装4台泵时的一般视负荷变化情况同时运行2台或3台水泵,留1台或2台备用。用DCU控制和管理这些循环水泵时,如前几讲所述,不仅要能够控制各台泵的启停,同时还应通过测量主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状态测出每台泵的开停状态。这样,当发现某台泵由于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时,DCU即可立即启动备用泵,避免出现因循环泵故障而使锅炉中循环水停止流动的事故。流量传感器F1也是观察循环水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当外网由于某种原因关闭,尽管循环水泵运行,但流量可以为零或非常小,此时也应立即报警,通过计算机使锅炉自动停止,同时由运行值班人员立即手动开启锅炉的旁通阀V4,恢复锅炉内的水循环。

泵5,6与压力测量装置p2,流量测量装置F2及旁通阀V3构成补水定压系统,当p2压力降低时,开启一台补水泵向系统中补水,待p2升至设定的压力值时,停止补水。为防止管网系统中压力波动太大,当未设膨胀水箱时,还可设置旁通阀V3来维持压力的稳定。长期使一台补水泵运行,通过调整阀门V3来维持压力p2不变。补水泵5,6也是互为备用,因此DCU要测出每台泵的实际启停状态,当发现运行的泵突然停止或需要启动的泵不能启动时,立即启动另一台泵,防止系统因缺水而放空。流量计F2用来计算累计的补水量,它可以是涡街流量计,也可以采用通常的冷水水表,或有电信号输出的水表。

5.1.3锅炉房的中央管理机

如图5-1所示,可采用一台中央管理计算机与各台DCU连接,协调整个锅炉房及热网的运行调节与管理。中央机主要工作任务为:

·通过图形方式显示燃烧系统、水系统及外网系统的运行参数,记录和显示这些参数的长期变化过程,统计分析耗热量、补水量、外温及供回水温度的变化。

·根据外温变化情况,预测负荷的变化,从而确定供热参数,即循环水量及泵的开启台数、供水温度、锅炉运行台数。将这些决定通知相应的DCU产生相应原操作或修改相应的设定值。负荷的预测可以根据测出的以往24h的平均外温w来确定:

(5-1)

式中为Q0设计负荷,t0为设计状态下的室外温度,Q为预测出的负荷。考虑到建筑物和管网系统的热惯性,采用时间序列的方法来预测实际需要的负荷,可能要更准确些。

式(5-1)中的负荷尽管每h计算一次,但由于是取前24h的平均外温,因此它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每hQ的变化ΔQ仅为:

(5-2)

其中tw,τ-tw,τ-24为两天间同一时刻温度之差,一般不会超过5℃,因此ΔQ的变化总是小于Q的1%,所以不会引起系统的频繁调节。

根据预测的负荷可以确定锅炉的开启台数Nb:Nb≥Q/q0,其中q0为每台锅炉的最大出力。由此还可确定循环水泵的开启台数。

要求的总循环量G=max(Q/(Δt·cp)Cmin),其中Gmin为不产生垂直失调时要求的最小系统流量,Δt为设定的供回水温差。由于多台泵并联时,总流量并非与开启台数成正比,因此可预先在计算机中预置一个开启台数成正比,因此可预先在计算机中预置一个开启台数与流量的关系对应表,由此可求出要求的运行台数。

·分析判断系统出现的故障并报警。锅炉及锅炉房可能出现的故障及由计算机进行判断的方法为:

--水冷壁管或对流管爆管事故此时补水量迅速增加,炉膛内温度迅速下降,排烟温度下降,炉膛内温度迅速下降,排烟温度下降,炉膛内压力迅速由负压变为正压。

--水侧升温汽化事故此时锅炉热水出口温度迅速提高,接近达到或超过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锅炉内压力超压事故测出水侧压力突然升高,超过允许的工作压力;

--管网漏水严重测了水侧压力降低,补水量增大;

--锅炉内水系统循环不良测出总循环水量GF1减少很多,压差p3-p1或p4-p1加大;

--除污器堵塞测出总循环水量GF1减少,当阀门V1、V2全开时压差p3-p2、p4-p2仍偏小,说明压力传感器p2的测点至循环水泵入口间的除污器的堵塞。

--炉排故障测出的炉排运动速度与设定值有较大差别;

--引风机、鼓风机、水泵故障相应的主接触器跳闸,或所测出的空气压差或水循环流量与风机、水泵的设计状况有较大出入。

利用计算机根据上述规则及实测运行参数不断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及时发现上述事故或故障,并立即采取报警和停炉等相应的措施,从而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或故障转化为事故,提高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5.2蒸汽-水和水-水换热站的监测与控制

对于利用大型集中锅炉房或热电厂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向小区供热的系统来说,换热站的作用就同上一节的供暖锅炉房一样,只是用热交换器代替了热水锅炉。

图5-3为蒸汽-水换热站的流程及相应的测控制元件。水侧与图5-2一样,控制泵5、6及阀V2根据p2的压力值补水和定压;启停泵1~4来调整循环水量;由t2,t3及流量测量装置F1来确定实际的供热量。与锅炉房不同的是增加了换热器、凝水泵的控制以及蒸汽的计量。

图5-3蒸汽-水换热站的测量与控制

蒸汽计量可以通过测量蒸汽温度t1、压力p3和流量F3实现,F3可以选取用涡街流量计测量,它测出的为体积流量,通过t1和p3由水蒸气性质表可查出相应状态下水蒸气的比体积ρ,从而由体积流量换算出质量流量。为了能由t和p查出比体积,要求水蒸气为过热蒸汽。为此将减压调节阀移至测量元件的前面,如图5-3中所示,这样即使输送来的蒸汽为饱和蒸汽,经调节阀等焓减压后,也可成为过热蒸汽。

实际上还可以通过测量凝水量来确定蒸汽流量。如果凝水箱中两个液位传感器L1、L2灵敏度较高,则可在L2输出无水信号后,停止凝水排水泵,当L2再次输出有水信号时,计算机开始计时,直到L1发出有水信号时,计时停止,同时启动凝水泵开始排水。从L2输出有水信号至L1开始输出有水信号间的流量可以用重量法准确标定出,从而即可通过DCU对这两个水位计的输出信号得到一段时间内的蒸汽平均质量流量,代替流量计F3,并获得更精确的测量。当然此处要求液位传感器L1、L2具有较高灵敏度。一般如浮球式等机械式液位传感器误差较大,而应采取如电容式等非直接接触的电子类液位传感器。

加热量由蒸汽侧调节阀V1控制。此时V1实际上是控制进入换热器的蒸汽压力,从而决定了冷凝温度,也就确定了传热量。为改善换热器的调节特性,可以根据要求的加热量或出口水温确定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压力的设定值。调整阀门V1使出口蒸汽压力p3达到这一设定值。与直接根据出口水温调整阀门的方式相比,这种串级调节的方式可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

供水温度t3的设定值,循环泵的开启台数或要求的循环水量的确定,可以同上一节一样,根据前24h的外温平均值查算供热曲线得到要求的供热量,并算出要求的循环水量。供水温度的设定值t3,set可由调整后测出的循环水量G、要求的热量Q及实测回水温度t2确定:

t3,set=t2+Q/(cp·G)

随着供水温度t3的改变,t2也会缓慢变化,从而使要求的供水温度同时相应地改变,以保证供出的热量与要求的热量设定值一致。

对于一次网为热水的水-水换热站,原则上可以按照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如图5-4。取消二次供水侧的流量计F1,仅测量高温热水侧的流量F3,再通过即可和到二次侧的循环水量,一般高温水温差大,流量小,因此将流量计装在高温侧可降低成本。测量高温水侧供回水压力p3、p4可了解高温侧水网的压力分布状况,以指导高温侧水网的调节。

图5-4水-水换热站的测量与控制

调整电动阀门V1改变高温水进入换热器的流量,即可改变换热量。可以按照前述方法确定二次侧供水温设定值,由V1按此设定值进行调节。在实际工程中,高温水网侧的主要问题是水力失调,由于各支路通过干管彼此相连,一个热力站的调整往往会导致邻近热力站流量的变化。另外,高温水侧管网总的循环水量也很难与各换热站所要求的流量变化相匹配,于是往往造成外温降低时各换热站都将高温侧水阀V1开大,试图增大流量,结果距热源近的换热站流量得到满足,而距热源远的换热站流量反而减少,造成系统严重的区域失调。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全网的集中控制,由管理整个高温水网的中央控制管理计算机统一指定各热力站调节阀V1的阀位或流量,各换热站的DCU则仅是接收通过通讯网送来的关于调整阀门V1的命令,并按此命令进行相应的调整。高温水侧面管网的集中控制调节。将在一下节中详细介绍。

5.3小区热网的监测与调节

小区热网指供暖锅炉房或换热站至各供暖建筑间的管网的监测调节。小区热网的主要问题也是冷热不均,有些建筑或建筑某部分流量偏大,室内过热,而另一些建筑或建筑的另一部分却由于流量不足而偏冷。这样,计算机系统的中心任务就是掌握小区各建筑物的实际供暖状况,并帮助维护人员解决冷热不均问题。

测量各户室温是对供暖效果最直接的观测,但实际系统中尤其是对住宅来说,很难在各房间安装温度传感器。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测量回水温度,根据各支路回水温度的差别,就可以估计出各支路所负责建筑平均室温的差别。如果各支路回水温度调整到相同值,就意味着各支路所带散热器的平均温度彼此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室温也基本相同。一般住宅的回水温度测点可选在建筑热入口中的回水管上。对于大型建筑,可选在设备夹层中几个主要支路的回水干管上。

要解决冷热不均问题就需要对系统的流量分配进行调整,在各支路上都安装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节的电动调节阀成本会很高,同时一旦各支路流量调节均匀,在无局部的特殊变化时,系统应保持冷热均匀的状态,不需要经常调整。因此可以在各支路上安装手动调节阀,通过计算机监测和指导与人工手动调节相配合的方法实现小区供暖系统的调节和管理。为便于人工手动调节,希望各支路的调节阀有较准确的开度指示。目前国内推广建研院空调所等几个单位研究开发流量调配阀,有准确的阀位指示,阀位可锁定,并提供较准确的阀位-阻力特性曲线,采用这种阀门将更易于计算机指导下的人工调节。

根据上述讨论,计算机系统要测出各支路的回水温度,并将其统一送到供暖小区的中央管理计算机中进行显示、记录和分析。测出这些回水温度的方法有如下两种方式:

集中十余个回水温度测点设置1台DCU。此DCU仅需要温度测量输入通道。再通过专门铺设的局部网或通过调制解调器经过电话线与小区的中央管理联接。当这十几个温度相互距离较远时,温度传感器至DCU之间的电缆的铺设有时就有较大困难,温度信号的长线传输亦会有一些干扰等影响。这种方式仅在建筑物较集中、每一组联至一台DCU的测温点相距不太远时适用。

采用内部装有单片机的智能式温度传感器,可以连接通讯网通讯或通过调制解调器搭用电话线连至中央管理计算机。这样,可以在距测点最近的楼道墙壁上挂上一台带有调制解调器的温度变送器,通过一根电缆接至回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再通过一根电缆搭接邻近电话线。目前这类设备每套价格可在1000~1500元人民币之间。如果每1000~3000m2建筑安装一个回水温度测点,则平均每m2供暖建筑投资在0.50~1元间。

小区的中央管理计算机采集到各点的回水温度后,可在屏幕上通过图形方式显示,使运行管理人员对当时的供热状况一目了然。还可根据各支路间回水温度的差别计算各支路阀门需要的调整量。对于一般的带有阀位指示的调节阀,这种分析只能采用某种基于经验的规则判断法,下面为其一例:

找出温度最高的10%支路的平均温度max,温度最低的10%支路和的平均温度min,全网平均回水温度。

若max-min<3℃,不需要再做调节。

若max->2℃,将温度最高的10%支路阀门都关小,与相比温度每高1℃关小3%5~%;

若max-<-2℃,将温度最低的10%支路阀门都开大,与相比温度每高1℃开大3%~5%;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计算机显示并打印出需要调节的支路及其调节量。运行管理人员根据计算机的输出结果到现场进行手动调节。在供暖初期每3天左右进行一次这种调节。一般经过6~8次即可使一个小区基本实现均匀供热。

采用流量调配阀时可以使调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此时需要将现场各流量调配阀的实际开度、流量调配阀的开度-阻力特性性能曲线及小区管网的连接关系图输入中央管理计算机,有专门的算法可以根据调整阀门后回水温度的变化情况识别出管网的阻力特性及热用户的热力特性,从而可较准确地给出各流量调本阀需要调整的开度[4],每次调整后,调整人员需将实际上各调节阀的调整程度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进而计算了下一次需要的调整量,像这样一次高速可间隔2~5d。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一般只要进行3~4次调节,即可使各支路的回水温度调整到相互间差值都在3℃以内,实现较好的均匀供热[8]。

目前,许多供热公司和有关管理部门开始提出装设热量计,以按照实际供热量收供暖费,各种采用单片计算机的热量计相应出台。这种热量计多是由一台转子式流量计和两台温度传感器配一台单片计算机构成。转子式流量计每流过一个单元流量即发出一个脉冲,由单片机测出此脉冲,得到流量,再乘以当时测出的供回水温差,即可行到相应的热量,由单片要对此热量值进行累计和其它统计分析就成为热量计。目前的单片机稍加扩充就可以具有通讯功能,通过调制解调器将它与电话线连接,就能实现热量计与小区供暖的中央管理机通讯。这样,不但各用户的用热量能够及时在中央管理机中反映,各用户的回水温度状况还能随时送到中央管理计算机中,从而可以对网的不平衡发问进行分析,给出热网的调节方案。这样,将热量计、通讯网与小区中央管理计算机三者结合,就可以全面实施小区热网的热量计量、统计与管理、运行调节分析三部分功能,较好地解决小区热网的运行、管理与调节。

5.4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网的计算机监控管理

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网可以分成两部分:热源至各热力站间的一次网,热力站至各用户建筑的二次网。后者的控制调节已在前几节讨论,本节讨论热源至各热力站间的一次网的监控管理。

一次网有蒸汽网和热水网两种形式,对于蒸汽网,各热力站为前面讨论过的蒸汽-热水换热站,一次网的管理主要是各热力站蒸汽用量的准确计量,这在前面也已讨论。下面主要研究热水网的监测控制调节。

若忽略热网本身的惯性,则系统各时刻和热力站换热量之和总是等于热源供出的总热量,此外各热力站一次网循环水量之和又总是等于热源循环泵的流量,不论是冷凝式、抽汽式还是背压式热电厂,其输出到热网的热量都不是完全由各热力站的调节决定,而是由热电厂本身的调节来决定,取决于进入蒸汽-水换热器的蒸汽量。由于热电厂控制调节输出热量时很难准确了解各热力站对热量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发电的要求,不能完全根据各热力站需要的热量调整,于是热源供出的热量就很难与各热力站实际需求的热量之和一致,这样,就导致控制调节上的一些矛盾。

为简单起见,假设热电厂向蒸汽-水加热器送入固定的蒸汽量Q0,如图5-5,若此热量大于各热力站需要的热量,则各热力站二次侧调节纷纷关小。以减小流量。由此使总流量相应减少,导致供回水温差加大。如果电厂维持蒸汽量Q0不变则各热力站调节阀的关小并不能使总热量减少,而只是根据网的特性及各热力站调节特性的不同,有的热力产流量减少的多,使得供热量有所减少;有的热力站流量减少的幅度小,则供热量反而电动阀加。同样,如果Q0小于各热力站需要的总热量时,各热力站的调节阀纷纷开大,使流量增加,由此导致供回水温差减小。热力站1,2可能由于热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水温降低的幅度,供热量的需求得以满足,但由于流量增大,泵的压力降低,干管压降又减小,导致3,4的资用压头大幅度下降,阀门开大后,流量也增加不多,甚至还要下降,这样,供热量反而减少。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各热力站对一次侧阀门的调节实际是对各热力站之间的热量分配比例的调节,而不是对热量的调节,如果各热力站都是这样独立地根据自己小区的供热需求进行调节,而热电厂又不做相应的配合,则整个热网不可能调整控制好。实际上热电厂也会进行一些相应的调节,例如发现t供升高时会减少蒸汽量,t供降低时会增加蒸汽量,但Q0总是不可能时刻与各热力站总的需求量一致,上述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图5-5热电厂与各热力站之间的平衡

因此,就不宜对各个热力站按照第5.1、5.2节中的讨论的,根据外温独立调节。既然各热力站一次侧阀门的调节只解决热量的分配比例,那么对它们的调节亦应该根据对热量的分配比例来调节。一种方式是如果认为供热量应与供热面积成正比,则测出每个热力站的瞬时供热量,根据各热力站的供热面积,计算每个热力站的单位面积q。对q偏大的热力站关小调节阀,对q偏小的则开大调节阀,这样不断修正,直至各热力站的q相同为止。再一种方式则是认为各散热器内的平均温度相同,房间的供热效果就相同。由于散热器的平均温度等于二次侧的供回水平均温度,因此可以各热力站二次侧供回水平均温度调整成一致目标,统一确定热力站二次侧供回水平均温度的设定值,根据此设定值与实测供回水平均温度确定开大或关小一次侧调节阀。按照这一思路,对各热力站的调节以达到热量的平均分配为目的,以实现均匀供热。热电厂再根据外温变化,统一对总的供热量进行调整,以保证供热效果并且不浪费热量。由于整个热网所供应的建筑物效果并不浪费热量。由于整个热网所供应的建筑物均处在同一外温下,因此,一旦系统调整均匀,对各热和站调节阀的调整很少,热源的总的供热以数随外温改变,各热力站的调节阀则不需要随外温而变化,只当小区二次系统发生一些变化时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要实现这种调节方式,就必须对全网各热力站的调节阀实行集中统一的控制调节。可以在每个热力站设一台DCU现场控制机,测量一、二次侧的水温、压力、流量及二次侧循环泵状态,并可控制一次侧电动调节阀。通过通讯网将各热力站连至中央管理计算机。由于热力站分布范围很大,通讯距离较过远,这时的通讯可通过调制解调器搭用电话线,也可以随着供热干管同时埋设通讯电缆,使用双绞线按照电流环方式通讯。中央管理机不断采集各热力站发送来的实测温度、压力、流量,定期计算热力站发送来的实测温度、压力、流量,定期计算热力站发送来的实测温度的设定值与和各热力站实测值的比较,直接命令各热力站DCU开大/关小电动调节阀。各热力站二次侧回水温度的变化是一惯性很大且缓慢的过程,因此应采有0.5~1h以上的时间步长进行调节,以防止振荡。

除对热网工况进行高速外,计算机控制系统还应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做出贡献。当热力站采用直连的方式,不使用热交换器时,最常见的事故就是管道内超压导致散热器胀裂,DCU可直接监视用户的供回水管压力,发现超压立即关闭供水阀,起到保护作用。无论直连还是间连网,另一类严重的事故就是一次网漏水。严重的管道漏水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切断和修复,将严重影响供热系统和热电厂的运行。根据各热力站DCU监测的一次网供回水压力分布,还可以从其中的突然变化判断漏水事故及其位置,这对提高热网的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类系统压力分析与事故判断的工作应属于中央管理机的工作内容。

5.5参考文献

1温丽,锅炉供暖运行技术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李祚启,集中供热管理微机自控优化系统,建设电子论文选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江亿,集中供热网控制调节策略探讨,区域供热,1997,(2)。

5江亿,城市集中供热网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区域供热,1995(5)。

6YiJiang,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indistrictheatingsystem.Pan-pacificsymposiumonbuildingandurbanenvironmentalconditioninginAsia.Nagoya,Japan,1995,..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楼宇监控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序言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是建筑艺术与电子自动化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完美普及应用于智能化大厦的一项全新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最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时代的步伐已昂然跨入辉煌的二十一世纪,楼宇设备自控系统这项技术正成为社会信息的奠基石,并已飞速的速度发展着,它已经渗入到社会信息网络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应用了现代化的控制部件与设备,查询了人们实时无法检查的环境,将所有楼宇建筑物中的重要场景传输到一个或多个监控系统监控室获得显示,从而在无人值守的各类情况下,及时观察、了解灾情、监控盗情、记录窃情与相关的暴力犯罪行为。

系统设计方案

全套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是由各个功能不同的专门电路组成的——摄像部分(按需要配置报警探测器、拾音器等部件)、传输部分、显示器及记录仪等等。在每个部分中均有相关的部件和设备组成,以完成相关的不同的组合功能,下面我们于以详细介绍:

一、摄像部分——摄像机是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的最前沿部件,是整个系统的《眼睛》。众多摄像机它分别布置安装在被监控场所特定的某一位置,使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每一个部位。有时,因为被监控的场所的面积很大,为了节省整个《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资金投入,简化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与显示系统,选用了可遥控可变焦距(变倍)镜头的摄像机,同时将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方便的让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从而使摄像机能达到取景覆盖的角度大、取景覆盖的面积也大,大大提高了摄像机的利用率。

因为摄像机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眼睛》,它能将监控的内容变成图像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的显示器上供人们观察。

布防点的设计类别:

1、若在一幢大楼的大厅内中央安装一吸顶式一体化摄像机——它是将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等部件均安装在半球型的防护罩内,其外形美观大方,很得体。在安装后能作水平360o、垂直90o运行旋转。如若应用了六倍三可变镜头的摄像机能将的图像放大和缩小,现场大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可清晰观察——一目了然。

2、另若在这幢大楼的电梯内安装了针孔型摄像机,则它的隐蔽性

相当好,并能与楼层显示器实施方便的连接,可正确清楚地观察与记录在电梯运行时进出人员的实际情况。

3、在大楼的常规通道内,可安装照度低的吸顶式一体化摄像机,这样在比较暗的灯光情况下也能看清楼内通道内人员的面容和相关活动情况,由于它具备隐蔽的特点,不影响大楼美观大方得体的布局。

4、在大楼的周围和小区的绿化地带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若干个室外动态取景点,应用的部件全部是室外的全方位的——摄像机、三可变镜头、云台、解码器和防护罩等等。这样,进出大楼的相关人员都可观察与记录下来。提请读者必须注意的是,特别是停车场,更是一个重点防范的区域。

经过如此布局,从大楼的周围区域到大楼内部的各个角落均在完美的布控之中,各类活动均可观察到(如有需要,也可调用录像机保存的录像资料用以查询)。

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全套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的功能指挥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和《心脏》。控制部分主要有总控制台和相关控制部件组成。《总控制台》的主要功能有——

1、视频信号的放大与分配

2、图像信号的切换和分配

3、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

4、图像信号的的记录等

5、对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云台进行遥控(对监控景点实施全面、详细的监视与跟踪监视)

6、对《全套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的防区实施布防、撤防

7、当监控防区有非法入侵情况时,报警信号传输至《总控制台》,同时显示器显示报警防区、联动警号、录像机、前端灯光和闪灯等设备。

三、传输部分——传输部分是《全套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图像信号、声音信号、控制信号等多种信号的传输路径。当前《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有不少项目采用了视频基带传输方式。如若摄像机与《总控制台》的距离较远,即可采用光纤传输或射频传输的方式。常规的《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由于区域不是很大,所以采用了视频基带传输方式的较多——应用了75欧姆的视频同轴电缆。应用这种视频基带传输方式的突出重点要求是:图像信号在通过75欧姆的视频同轴电缆的传输系统后,在显示器上再现后,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无明显失真,同时也无明显的噪声,保证从摄像机输出取景的图像信号的清晰度和灰度等级没有明显下降。

四、显示器及传输信号记录部分——这个部分常规有多台显示器、长延时录像机等多种设备组成。在《全套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中,一般不采用一台视频监控显示器对应一台取景摄像机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而是通过画面分割器将多路摄像机送来的图像信号进行合成同时显示在一台大屏幕视频监控显示器上,将屏幕分成几个面积相等的小画面:如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等等。每个小画面显示一路摄像机送来的图像信号,再通过长延时录像机将若干路图像记录下来,以备在需要时事后查询。

应用安全防范技术从事安全防范必须对犯罪分子有一种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作案;如果一旦出现了入侵、盗窃等犯罪活动,《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即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视频安防监控报警系统》能自动记录下犯罪现场以及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以便及时破案,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根据优质住宅小区的要求,本着高水准、高质量的应用标准,在设计上充分体现……

智能化大楼的网络设计要求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开发、设计与建设,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高科技通信技术,实现对大楼内的设备、通信、办公、自动控制等多方面地有机自动结合。智能化建筑网络工程设计应运用多学科、多技术进行综合集成,为住宅小区及大楼提供安全、高效、舒适、方便地生活和办公环境,所以应重点对大楼(或住宅小区)的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eAutomationSystem)、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运用现代通信新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

一、智能化住宅大楼的管理系统——必须以全面、综合、超前、优化的原则,完整地一次性完成总方案设计。整个系统的综合布线和诸多自动化通信网络工程系统线缆布局,应同步地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实施预埋。

二、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设计——应全面考虑应用系统和自控设备的模块化、稳定性、安全性。尤其要注意系统和自控设备的功能超前、创新实用、高效优化的组合。在建立完善网络结构化全面综合布线的前提下,整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设备、关键部件及终端控制设施,可根据住户的实际经济能力,按分期分批逐步实施原则进入安装、调试运行。

三、应用现代通信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高度完美地实现自动化管理,对住宅大楼内的设备——空调、暖通、照明、供配电、消防、视频监控、给排水设施、车场、门禁、应急发电机、UPS电源、计算机中心设备等系统设施有效的自控同时,并同时生成提供相关设备运行、维修计划、故障处理的参数资料,及物业管理和有关费用结算。

后语

网络监控系统的飞速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最让人关注的就是网络通信技术,如数据网的发展、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数字网ISDN的推广及ATM技术和宽带ISDN的实用化发展等等。通信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对网络通信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网络管理便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网络监控系统技术初期的通信网络管理,指的是监视和控制两个方面,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管理内容扩大到通信网络的日常维护和正常运行各个方面。通信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管理工作的加强,正是为了适应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

随着网络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主控制室的操作管理平台还是副控制室的分控制器都希望通过监控显示器观察到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的轮廓、设备部件及系统的运行工作情况,这就需要有一套具有监测和控制功能的软件系统,对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实施监测、控制和管理。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网络中各类设备、部件(摄像机、解码器、云台、传感检测器、报警器等)的工作参数、工作状态信息,提供给主、副控制室的网络操作员,并接受网络操作员或微机管理程序对各类控制部件实施管理和处理。保证网络监控系统的网络设备、部件按管理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正常的工作。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铁路工地拌和站作为铁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整个工程建设最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保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无法保证混凝土拌和的质量,铁路隧道、桥梁等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安全也就无从谈起⑴。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和安全性能越来越得到重视,无线传输技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处理等信息化技术与铁路工程建设有机融合是势在必行。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依据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铁科院电子所针对工地拌和站现场实际遇到的生产控制和质量监督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发,并组织搭建铁路工地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平台,全国铁路工地拌和站生产数据实时上传至该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统一管理、生产情况实时把控、质量监督全面推广,对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处理,实现安全预警、统计查询和图表输出等功能,在确保原始生产数据的严肃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为铁路总公司和各级参建单位提供可视化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铁路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保证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基础。

2系统架构与功能

2.1系统架构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包括拌和站生产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两个部分。前端数据采集完成拌和机生产数据的采集,可在有线或无线网络环境下完成采集数据的实时上传,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架构、工作流开发和数据库技术,完成对拌和站生产数据整合、挖掘、分析和处理,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可与铁路工程建设应用平台无缝对接,完成上传数据的分类、查询、管理、统计、报警提醒和图表展示,实现生产管理和质量监督功能,系统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有效实用、安全可靠。

2.2系统组成

2.2.1前端数据采集模块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的前端数据釆集模块实现拌和机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并根据拌和站现场情况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完成数据上传,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和挖掘,提取关键数据,将实时拌和的盘信息等原材料用量等信息关联起来,形成拌和站生产图表完成数据输出,同时在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上进行图形化展示。前端数据采集终端软件现可支持多种拌和站设备厂家的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拌和站生产控制主机上,无需启动,自动完成数据匹配、釆集和上传功能,并与既有的拌和站生产系统不产生软件冲突。

2.2.2数据上传模块

根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大多数拌和站地处偏远,连接有线网络成本过高,因此多釆用无线GPRS网络完成数据的实时上传,为此,我们采用无线透传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利用无线透传设备DTU�研发出拌和站生产数据采集终端软件,通过无线透传技术完成数据传输。由生产数据釆集模块釆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无线网络上传至后端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加密方法,保证原始数据的安全性和严肃性。同时,现场检测数据也将上传至铁路总公司的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平台

2.2.3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后端的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实现对拌和站生产数据的整合、挖掘,从而完成拌和时间和原材料用量的动态监测、生产情况和超标情况的查询统计、拌和站产能分析[3]、原材料误差分析、数据图表展示和安全预警等基本功能。该模块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起到将拌和站生产数据充分利用转换为可视化、信息化的输出结果的重要任务。通过将数据与拌和站生产管理业务需求相结合,还可实现原材料进场管理、成本核算、人员管理、拌和车辆管理等扩展功能,全方位的铁路工地拌和站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

2.3系统功能

铁路工程对混凝土质量要求严格,其质量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的基础。因此,对拌和站生产过程的监测尤为重要,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重要手段。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满足业务需求,系统利用无线传输和数据釆集、分析处理等信息化手段,为混凝土拌和生产过程的监测提供数据依据和支持。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2.3.1数据采集

系统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利用安装在拌和机管理主机上的釆集终端软件,对不同厂家拌和机数据库进行读取,实现对拌和机生产数据的采集。采集终端软件可实现拌和机厂家、数据源、釆集时间间隔、目标主机和拌和站所在线路(包括:线路、标段、工区、站名和拌和机编号)的选择。该终端软件支持开机自动启动、自动保存和断点续传等功能,可兼容30多家拌和机生产厂家的拌和机数据库,软件运行与拌和机生产环节无冲突,应用效果良好。

2.3.2数据上传

前端数据釆集终端软件获得的数据通过无线透传模块DTU上传至后端数据分析处理平台。DTU模块内置无线上网卡,通过无线网络对釆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并实现数据的断网续传,整个传输过程通过密钥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严肃性、安全性和实时性。

2.3.3动态监测

实现对拌和时间、拌和材料用量的监测,通过柱状图和折线图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示拌和时间和材料用量的走势,当监测麵纖规定阈值时启动短信报警功能,独碰雜差信息,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

2.3.4统计查询分析

统计分析包括产能分析、拌和时间查询、拌和材料查询、材料误差分析功能,分别通过产能分析图、拌和时间走势图、材料用量走势图、材料误差走势图与相关记录结合展示。

2.3.5权限管理

支持对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不同职责进行权限的分配;支持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赋权管理,实现不同资源控制的组和式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

2.3.6数据图表展示

依照国家、行业等标准规范,对动态监测的拌和时间、拌和材料用量、产能分析和材料误差分析等进行图表的输出展示,包括柱状图、饼状图和数据曲线图等形式。

2.3.7原材料进场管理

系统可实现原材料进场管理扩展功能,对混凝土拌和所需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的产地、生产厂家、重量、规格、级别、进场时间、质量情况、抽检复试情况等进行管理,从混凝土生产源头严抓质量,保证安全。

2.3.8成本核算

系统通过对铁路工地拌和站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结合原材料的进场和使用情况,实现拌和站成本核算功能,作为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的扩展功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4]。成本核算包括拌和站生产过程基本信息的管理;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如动力能源材料)的统计和明细;生产设备、生产用车、设备配件、低值易耗品和设备外修的统计和明细,结合拌和站生产业务相关标准,实现对拌和站生产成本的核算功能。

2.3.9安全预譬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的后端数据处理平台还具有安全预警功能,釆用分级报警模式,针对原材料用量的超标,将线路名称、标段名称、拌和站名称、盘信息和预警日期等内容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5]。采集到的拌和站生产数据经过系统的分析统计,对于拌和时间、原材料用量、产能分析和原材料用料误差等内容,会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于超标值特别大的异常数据,还将进行远程专家会审,通过专家鉴定得出结论,釆取进一步的现场控制和施工安全问题的处理。

2.4系统创新点

(1)釆用先进的软件架构和工作流开发技术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基于SOA服务模式,采用插件组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符合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整体框架要求,能与铁路工程建设数据和应用平台无缝对接和上传数据;采用监控组态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的动态图形开发技术,实时和历史数据的记录和趋势图形化展现技术,高性能的I/O设备驱动接口开发技术。各功能模块子系统可灵活组合,满足不同铁路工程建设的各种应用需求。

(2)实现质量监控和生产管理集成一体化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实现针对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质量监控功能以外,还开发针对施工单位拌和站混凝土生产的管理功能,包括原材料进场管理、生产调度管理、成本核算、施工日志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搅拌车的车辆管理等功能,实现拌和站质量监控和生产管理集成一体化。

(3)实现拌和站数据管理手段多样化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的质量监控数据采集釆用拌和机数据库读取和原材料仪表传感器釆集等信息釆集方式’方式灵活、真实可靠[6]。

(4)建立拌和站数据信息处理和交互统一平台

建立拌和站统一信息处理与交互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统一管理、生产情况实时把控、质量监督全面推广,并可完成拌和站及试验室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平台兼容性和可靠性强,可与铁路工程建设数据和应用平台无缝对接和上传数据。

3质量监控系统应用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监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由铁科院电子所于2010年研发,分为前端监测数据釆集终端模块和后端拌和站生产数据分析处理与预警模块。系统釆用无线透传、数据加密、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拌和站生产数据的自动釆集和实时上传;釆集数据的整合、挖掘、分析与处理;海量数据的统计查询、报表展示、安全预警等功能,同时可接入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平台,通过试点应用得到用户大量反馈信息,经过多次改版升级。本系统已在东北、华北、华东片区大量投入使用。其中,前端用于釆集拌和站生产数据的终端软件采用无线透传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可兼容主流品牌的30多种拌和机,并不与拌和机生产过程冲突。

4结束语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间若有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其监测结果是不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现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大多放在实验室内部环节,良好的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仪器设备、规范的操作规程,同时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取得准确的分析数据,但对现场采样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现场质量管理没体现其相应的独立性和监督性。大多数单位都认为采样是环境监测中最简单、最容易的工作,但采样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重要的误差,因此完善和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强现场采样质量管理控制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流动性大、条件复杂、时间跨度长、任务要求紧、偶然因素多,对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规范有难度,所以要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现场采样测试阶段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提高现场采样员素质,完善现场采样质量管理制度、现场采样仪器与设备管理和样品保存运输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2.1提高现场采样员素质

环境监测采样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将会主观地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要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有效施行,就要对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现场采样测试业务培训和交流,邀请现场采样测试经验丰富的同志授课或邀请现场测试仪器厂家技术人员上门培训,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业务技能。定期进行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组织持证上岗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组织技术比武等形式和途径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2.2现场采样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的现场采样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次环境监测任务确定一名现场负责人,制定详细现场监测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现场监测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掌握监测任务书,明确现场采样测试阶段的总体工作内容,列出项目所涉及的采样容器、测试仪器、设备、吸收液、滤膜、滤筒、固定剂和显色剂等清单。现场监测人员要依照规范进行操作,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妥善保管好样品,并附现场监测点位图或流程图,保证溯源性。

2.3加强现场采样仪器与设备管理

现场采样涉及到的仪器与设备种类和台数较多,易产生混乱,每台监测用仪器与设备均应设立档案,粘贴唯一性标识。现场采样人员要制定现场采样仪器日常维护、保养、校准操作规程,科学使用、维护、保养仪器。现场采样仪器每次用完应及时整理、维护,特别是监测废气的仪器采样结束后在现场就须空抽,用空气清洗管道、气路、传感器,避免高浓度气体残留在管道、气路、传感器中,影响下次监测数据,也避免高浓度气体腐蚀仪器零部件。现场采样人员应熟悉仪器构造,具备小故障的排除能力,及时排除现场仪器故障,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在仪器箱体上贴标签并注明故障情况,联系仪器厂家尽快维修、保养,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4采样的质量控制

现场负责人经现场踏勘,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按环境要素分别制定详实的采样技术细则,样品和交换与管理制度。现场采样人员应正确操作与校准仪器,查看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吸附剂是否有效、数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样器放置的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采样要求、是否避开污染源的影响。在采集样品的同进,采样人员应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并妥善保管好样品。

2.5样品运输和保存中的质量控制

在环境采样时,不同项目样品选择不同的保存条件,样品久放会受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监测结果的失真。采样前或采样后运输过程中采样管不可倾倒,采样管之间应用软体物隔离,以防吸收剂溢流;滤膜应完整地封存在专用的洁净袋子里,使用时用不锈钢镊子取放,避免滤膜在进入采样器前被污染。液体样品采集后根据不同项目及时添加固定剂,对需要冷藏或避光保存的样品从采集、保存到运输应及时冷藏或贮存于暗处。样品采集结束后及时贴好标签,填写好采样记录单。样品采集后应立即送回实验室,如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测试,样品应贮存在温度低于4℃冰箱里。

3结语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大厦保安监控保安监控系统集成

1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的概念

1.1保安监控系统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一批批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智能大厦拔地而起。

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管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特殊的保护。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1.2保安监控系统的等级

1.2.1确定防护等级

(1)相关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75一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74一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根据上述规范,结合安全防范的风险状况和工程实际情况,从而综合确定安全系统达到的防护等级。(2)安全技防系统的种类

周界报警系统;

玻璃破碎报警装置组成的大厦外墙的警戒系统;

电视监控系统(图像复核系统);

入侵移动探测报警系统;

音频监听系统(声音复核系统);

强光照明系统;

(3)安全防范等级及主要配置(按四级划分)

A.四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营业场所(指银行)的门、窗应设开关式报警装置(如门磁开关);

设置手动或脚踏式紧急报警装置和联动警铃;

报警信号应送保安值班室及附近公安机关。

B.三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与四级防范系统装置相同;

设置空间立体防范系统:设空间(室内与走廊)入侵探测器;

中心控制设备具有监昕复核(录音)功能,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士也点;

对营业室、主通道设电视监控

报警系统与公安报警网。

C.二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与三级防范系统装置相同;

电视监控设备具有自动、手动切换功能,多画面显示功能;

对于实行柜员制的营业场所,应设一对一的摄录像装置;

密码控制由专人操作报警系统的启停、布防、撤防、旁路、复位等;

控制中心设备具有有线、无线及其互转换功能,保证报警信号准确且送往有关接警部门;

有条件的营业场所设人口控制系统,实行信息卡出入(门禁系统)。

D.一级防护安全防范系统

所选探测器应有两种及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入侵探测系统;

营业场所营业期长时录像。遇突发事件时,应自动启动照明、录音、录像;统);

设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卡对主要分区的人员分级、分档管理;

中央控制室应能在接受报警信号同时立即识别部位、,性质(抢劫、盗窃、火灾、故障等),且在屏幕上显示、打印、记录、存储报警时间、地点、性质及处置预案;

其余与二级防范系统相同。

1.2.2保安监控系统的层次

(1)外部入侵保护:此部分是预防外部无关人员侵入,需相应设置周界、门窗、通道、出入口等的报警、复核等处置措施,防罪犯于区域之外。

(2)区域保护:此道防线是探测非法入侵此区域者,把信息送往监控中心,中心作出处理。

(3)目标保护:这道防线是对特定目标的保护,如保险柜及重要房间。

2保安系统的结构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再不仅仅是加锁、站岗、放哨等的传统防范设施。锁无论怎么坚固总可以被打开,精神抖擞的哨兵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在今天,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即4C技术)制造出智能防盗保安系统,各子系统独立发挥其功能,同时子系统间又集成为一个防范统二体,从而确保大厦的安全,营造一个极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1出入口控制

2.1.1控制原理所谓的出入口控制就是对出人口的管理,该系统控制各类人员的出人以及他们在相关区域的行动,通常被称作门禁系统。其控制的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预定密码。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门等处安装磁卡识别器或密码键盘,用户持有效卡或密码方能通过或进入。由读卡机阅读卡片密码,经解码后送控制器判断,如符合,门锁被开启,否则报警。

2.1.2持卡方式的特点

(1)卡的密码可随时从系统中取消,不怕丢失,不怕带走。

(2)卡的密码带有时间性,可预先设定有效时段。

(3)持卡人在所有出入口的活动都被计算机记录在案,可随时打印、分析。

(4)节省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控制室就可以控制全部出入口。这样,不仅提高效益,节省人力,也避免了人为的失误、提高了保安效果。

2.1.3门禁系统的种类

有光学卡、磁矩阵卡、磁码卡、条码卡、红外线卡、铁码卡、感应式卡,以及生物辨别系统,如指纹机、掌纹机、视网膜辨识机、声音辨识机等等。从接触卡到非接触卡,从l00mm到几千mm的感应卡均被广泛采用。

上述各种卡对应着各种门禁机,门禁机主要有联网型和非联网型(独立型)。有单门门禁机,也有双门及四门、八门的门禁机。这使得门禁的应用非常灵活。配合门禁机还有门磁开关和按钮等。若干门禁机与门禁系统的从门控制器与主门控制器相连。门禁机和门控制器内部由计算机控制,门禁机所需电源常为DC12V,由门控制器提供,一般在控制器附近都设有电源AC220V50Hz/DC12V。

2.1.4门禁系统设置部位

对于综合性智能大厦而言,设置部位大致有:各重要办公室、金库、银行营业室、中央控制室、各通信、弱电机房等。

2.2防盗报警系统

2.2.1防盗报警器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防盗报警系统除上述报警功能外,尚有联动功能。诸如:开启报警现场灯光(含红外灯)、联动音视频矩阵控制器、开启报警现场摄像机进行严视,电视矩阵控制器一系列联控:使监视器显示图像、录像机录像、多媒体控制器自动或人工操作等等这一切都可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图像等进行复核,从而确定报警的性质(非法入侵、火灾、故障等),以采取有效措施。

2.2.2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

智能建筑的防盗报警系统,负责建筑内各个点、线、面和区域的侦测任务。它一般由探测器、区域控制器和报警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1)探测器

探测器负责探测人员的非法入侵,有异常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向区域报警器发送信息。

开关:开关是基本、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探测器。常用的有:微动开关、磁簧开关两种。线路连接分常开、常闭二种。开关的闭合或开断,使电路导通启动警报。

光束遮断式探测器:目前用得较多得是红外对射式,它由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当罪犯跨越门窗或其它防护区时,遮断红外光而弓|发报警。为确保此类探测器的准确需配置频率和相位鉴别电路。

热感式红外探测器:也称被动式立体红外线探测器。它是利用人体温度来进行探测的。众所周知,任何物体,因表面温度不同,会发出强弱不等的红外线,即辐射出的红外线波长不同。人体所辐射波长约10μm,这一特性被用来制造热感式红外探测器。其中焦电式具有最佳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故目前用得较普遍。其上设有7~15问n波长的带通滤波器。以屏蔽非人体红外波,确保报警准确。

微波物体移动探测器:利用微波设备对移动物体(含人)发射和反射频差的多谱勒效应,即可探测出人的入侵。

超声波物体移动探测器:与微波移动探测器类似,但波长有差别,超声波频率常在20KHz以上。

侦光式移动探测器:必须在有光线的环境中才能使用,其原理是利用二个光电池组成差动探测装置,能探测出周围光线的微量变化。

玻璃破碎探测器:它是利用压电式拾音器,装在面对玻璃面的位置,它对玻璃高频声有效检测、报警,已广泛用于门窗防护上。

还有其它一些类型探测器,此处从略。

(2)区域报警器

通常一台区域报警器能容纳8个回路的输入信号,经处理,信号送往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以实现联动控制。在一般的系统中,区域报警器≤8台,即≤64个回路,当多于64个回路时,需改用微机控制的报警系统。

(3)报警控制中心

报警控制中心,通常和电视监控中心合设。其功能是通过控制键盘查看系统工作情况,突发事件的报警可在监视屏上自动弹出报警部位,并记录时间和地址。目前,部份产品在中心设报警输入卡,容量为128路/块,根据需要可增高至2048个点。报警插入卡与CCTV控制器的连接是RS232口。

2.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在保安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电视监控系统。它使管理人员在控制室便能看到大厦内外重要地点情况,给保安系统提供视觉效果,为消防、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及人员活动提供了监视手段。

2.3.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基本结构

依功能基本结构可分为:摄像、传输、控制和显示与记录四部分。

(1)摄像机

摄像机是监视系统的重要部件。而大量采用电荷稠合式CCD(charge一cowpleddevice)摄像机。摄像机色彩有黑白与彩色之分。根据用途和经济状况选取其一。摄像机的靶面大小用1/3、1/2、2/3寸来表示。在选镜头时要注意配合二者的尺寸。

摄像机有PAL、NTSCK和SECAM三大制式,中国选用PAL制式。选取摄像机时,还需考虑照度要求,如需要可选取红外灯饰。

(2)镜头

设计中镜头的选择同摄像机的选择是同等重要的。选择镜头的依据是观察的视野和亮度变化的范围,同时兼顾CCD摄像机的尺寸,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视野决定用定焦距还是变焦距的镜头,定焦距取多大焦距,变焦距选择什么范围,亮度的变化决定是否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清晰度:是镜头的重要指标。想成像清晰,则分辩率要高,即在单位长度上能分辨的黑白条纹数大,一般用公式求得:

N=180/h

N----镜头分辨率(对线/厘米)

h----画幅格式的高度(厘米)

通常1/2"画幅4.8x6.4(mm2)N=38对线/mmh=4.8mm

1/3"画幅3.6x4.8(mm2)N=50对线/mmh=3.6mm

镜头的尺寸:目前有1、2/3、1/2、1/3和1/4寸等。一般镜头与摄像机同尺寸或镜头尺寸大于摄像机尺寸。

焦距:镜头的焦距和摄像机靶面大小决定了视角。靶面(摄像机靶面)一定,焦距短,则视野大,焦距大,则视野小。用w·h分别表示CCD靶面的宽度、高度,f为镜头的焦距,那么可求得视角值。

Qh=2tan-l(w/2f)(0)水平视角

Qv=2tan-l(h/2f)(0)垂直视角

光通量F:光通量指示光线入镜头的多少,是焦距与通光孔径的比值F=f/φF光通量(无量纲);f一焦距(mm);φ----通光孔径(mm),镜头规格中常标注最大F值,如6mm/F1.4,此镜头通光孔径为4.29mm。光线变化较大场合(如室外)需自动光圈镜头。

总之影响摄像效果的有六大因素:被摄物尺寸、被摄物细尺寸、被摄物与摄像机镜头的距离、摄像镜头的焦距、光学接收器的尺寸(靶尺寸)、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设计中要综合考虑。

(3)信号传输

视频信号的传输:传输方式有一般同轴电缆、平衡对电缆、电缆电视同轴电缆、光缆、电话线等,国产SYV-75-2~75一33-2的波阻抗为750,电容不大于76PF/m,30MHz时的衰减不大于0.86dB/m。

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中心要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控制,一般都通过设备解调器进行。常用的控制方式有:通信编码的控制方式和同轴视控。前者是把控制信号串行编码:用单根线路传送多路控制信号。其控制距离可达1km,如中间加放大处理,可达10km以上,如利用光缆,则距离会更远。后种方式即同轴视频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视频和控制信号复用一条同轴电缆。此种方式也有二种办法,其一,是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50Hz~4MHz)不同的主页率范围,然后与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输,到现场再把它们分解开(解调)。其二,是利用视频信号场消隐期间传送控制信号。目前使用第一种。

(4)显示与记录

此类设备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及视频处理设备,这些设备都安装于控制室内。目前监视系统专用录像机用普通带l80分钟可录如,最长可达960h。除了长时外,录像机还需遥控功能,能用控制信号操作录像机。

(5)视频切换器

视频切换器的使用,可用少量监视器看多个监视点,目前设备有几路输入,1路输出,还有几路输入,m路输出,这极大地提高了监视器的效率。

还有多画面分割器二在一台监视器上同时可观看多路监视信号,此技术在控制中心也被普遍采用。

2.4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保安功能

一般的智能大厦地下室均设有停车场,对停车场进行自动化管理是必要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功能大致有:出、人口控制、泊车位导向、摄录车辆外形、特征、牌号、记时收费。其中车牌影像识别系统具有保安功能,它可防止偷车事件发生。当用户人场取票或使用月票、储值票时,电脑会通过人口处的摄像机,将车型、车牌号码的彩像记录,同时也记录下该入场票或月票、储值票的编号。当用户离场付费或验票时,电脑会自动将该车编号票证持有者拥有的车辆的车牌、车型等与在入场时留下的录像的车牌、车型等同时显示在显示屏和闭路电视监视器上,工作人员确认后,自动开启闸门放行,同时这些图像存入计算机硬盘备查。

2.5电梯控制系统的保安功能

对于高层或超高层,电梯控制系统的保安管理显得重要。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全大厦的安全。

保安功能: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大厦的电梯根据需要设置时段管理,如下班后某些电梯停止运行,而另一些电梯按需要运行。在运行的电梯中并非各层都停,而是根据持有有效卡所前往的楼层停,这部分电梯设有智慧卡读卡器,经读卡器识别有效卡,电梯送达相关楼层。无有效卡者,电梯不予开门,这便有效的控制了楼层人员的活动空间。从而确保大厦安全。

2.6巡更管理系统

智能大厦根据需要设置巡更管理系统。其作用是保安人员定点定时前往巡视,把“巡视到位"信号送回保安中心,以示巡更路途平安无事,若“巡视到位,,信号未按时按点返回,则巡视途中即有突发事件发生,保安中心将据此采取措施。

巡更系统就是将巡更开关安装在指定的巡更点上。通常设置门禁机来满足巡更的要求。

3智能大厦保安系统的具体实施

保安系统的实施,首先应根据相关规范及大厦功能要求确定安全防范等级,在此基础上,布置安防系统现场设施,确定规模、选型、安装调试、15f丁。

3.1门禁系统

3.1.1门禁机(读卡器)的设置

根据需要在门外设置(含房间、楼梯间、通道等)距地1.2~1.3m选型一般为感应卡式,根据重要性可选指纹型或瞌孔型门禁机,可双面门禁,也可单面门禁(室内设出门按钮)。

3.12从控制器

门禁机和门禁主机的连接设备,根据需要从控制器可连一、二、四、八个门禁机。从控制器电源设备选定:AC220V50Hz/DC12V,l-5A。

3.1.3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安装于中央控制室。其中包含各种控制扩展板,遥控程序设置器,机上显示板,数据存储转移模块等。

3.1.4巡更系统读卡器

读卡器(读头)就是门禁机(巡更开关)。此部分可纳入门禁系统一并设置。

3.1.5电梯门禁系统

前已述及,在部分电梯设置读卡器,持有效卡可前往相关楼层。

3.1.6特别说明

(1)智能大厦可实行-卡通门禁管理,还可进入-卡通消费系统。

(2)门禁系统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开启相应的门。可利用火灾联控装置来完成此功能。

3.2防盗报警系统

3.2.1各种探测器的设置

根据需要把防盗双鉴探测器、被动红外束射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各种开关等布置于大厦出入口、楼梯间、电梯厅、需要防护的门窗、重要办公室、重要机房等场所。按照不同的布设环境选择不同报警器和安装方式(如壁挂、吸顶)。

3.2.2声音复核装置的设置

在需要声音复核的场所设置微型监听器(电子监听器),一般采取壁挂方式距地2m左右,监听器与音频矩阵箱间线路多为二芯屏蔽对绞线,如RVVP2×0.5mm2。在控制中心设有音频矩阵箱,该箱与视频切换/控制主机间采用RS485接口,采用对绞线RVVP2×0.5mm2连接。

3.2.3报警控制中心设置

在小容量系统(路数≤64):通常按分区设置八路报警接口箱,八台箱使回路可达64个。报警头与报警接口箱间,通常为3芯屏蔽线,RVVP3×0.5mm2。报警接口箱与视频切换/控制主机间采用RS-485串行接口,对绞线RVVP2×0.5mm2。

当系统≥64回路时,有两种解决方案:

其一:选择大容量系统,该系统配置128路报警输入卡,系统容纳8~16台报警输入卡,则容量可达2048路报警。如还不够,可多系统组合。

其二:采用门禁/报警管理系统。系统参数:持卡人数65000;门禁机16320;报警防区(路数)130560;报警输出130560;本地打印机225台;报警状态屏1020个;且支持计算机间加密传输技术……。各设备间连接方式为RS-232/RS一485接口,对绞屏蔽线RVVP2×0.5mm2。

3.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设置

3.3.1摄像机的设置

根据不同环境选定不同摄像机以及不同的安装方式,如摄像机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镜头配置的选择,焦距多大范围,自动调焦、光圈、聚焦是手动调节,固定焦距,摄像和镜头尺寸的配合,是否设置云台,安装方式的确定,是否选择球型、半球型摄像机(尺寸的确定),在大厅和电梯轿厢内选择广角镜头,摄像机防护罩的选取、照明灯具的选取等都随功能的不同而异。

摄像机(含镜头)的控制:由控制器解码器完成。解码器因功能不同而种类很多,但都是在接收矩阵主机传来的信号后去遥控云台,镜头和辅助设备的动作。解码器与矩阵/控制主机间的连接有二种方式:“C'''',型(同轴控制)和“D型"(对绞线控制)。前面已述及,同轴控制“C?quot;因设备造价高昂而应用较少。对绞线控制“D型",即RS485方式可控距离达3km。且这种方式可用于光纤、微波以及其它传送方式。

特别提示:保安监控系统的线路因现场设备安装位置一般是在走廊、大厅和房间的上部,有的紧贴吊顶,而且同轴电缆和对绞线也较便宜L运行管理独立,所以一般不宜与大厦综合布线电缆合用。当然其它数据、图像的传输就另当别论了。

3.3.2中央控制室的设置

为了保安工作的方便,一般中央控制室随保卫部门设于大厦首层。其设备主要包括: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报警接口箱,音频矩阵箱,字符发生器,录像机,主控键盘,副控键盘,音视频监视设备,多媒体终端以及电源设备等。

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目前有各种输入/输出规格,如8×2,8×4,16×6,96×8,还有视频96人/8出,音频96入/8出一64路报警8控制键盘等。特大型系统有视频4096入/4096出一报警2048路,32台键盘的切换/控制主机。在设计和安装实施中,根据需要留有余量,设置规模,选定设备。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测绘的空间范围,包括项目的四至、测区周边的情况等等;2、数学要素,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3、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4、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等。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对测绘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WBS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作。WBS最低层的组件被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我们会列出项目的WBS词典和责任分配矩阵表,明确部门的分工和责任。经过工作分解后,下一步就是进行活动定义,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将工作明确到个人,并列出个人任务清单列表。活动排序,就是将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次序理清,画出进度网络图。同时,进行活动资源的估算,以此来估算完成完成每项目任务的工期。活动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可能需要的成本的量化估算,由每项活动成本汇总而成。成本估算应该覆盖活动所使用的全部资源,包括直接人工、设备、服务、设施、信息技术。质量计划由项目的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WBS)、WBS词典)、进度基准、成本基准、其他的管理计划而制定。经过以上的步骤,制定出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计划,以此计划做为实施过程项目控制的依据。

二、项目监控

动态控制原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论,我们做的测绘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主要是以项目的挣值来进行监控。关于质量控制我们的思想是要提前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将每一个质量发生前就将其控制住。往往质量问题发生后,反而增加了成本。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

1、过程检查

它是在作业组(人员)自查互检的基础上,按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规定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此过程由生产单位的作业部门进行。

2、最终检查

它是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质量管理部门代表生产单位对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相当于出厂合格证。此工作由生产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承担。

3、验收

产品成果的最终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三、项目变更项目计划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逐步明晰的一个过程。制定了一个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不是说就一成不变,有很多情况是在项目计划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那就要实行变更,计划的变更要考虑到各方的因素,不能只是由项目经理来决定,而是由项目管理小组或者是项目管理委员会开会来实施变更。将变更的决定,从新进入项目计划的变更,项目实施程序。

三、结语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在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作为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在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密不可分的三个 内容 ,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看,在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弱化,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状况屡有发生,不仅对投资方的国有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有独资或控股公司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最终也给国有财产造成流失。现就如何加强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问题 ,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必要性 在国有控股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国有单位作为控股公司的主要出资者(所有者),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进行决策、激励和监督,以间接管理为主。而作为经营者的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层,其主要职能则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直接管理为主。在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就是认为所有者应尽量少地干预经营者,尽量扩大经营者的权利。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大的思想误区,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个资本家,他可以把企业的日常经营权交给所聘用的经营者,但他绝对不会放弃对企业重大问题的控制权,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不会放弃对企业经营者的日常经营状况的监督权。在这种日常监督之下,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在经营管理中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则公司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也会形同虚设,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有效,公司长远的健康 发展 也会失去基础。 从近几年来国有单位对其控股公司的管理实践来看,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控股公司作为下属单位来对待,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公司经营班子等全部由国有单位任命,控制过死。造成总经理权力过弱,公司缺乏活力;二是对控股公司流于管理,没有进行控制与监督,使总经理权力过大,董事会形同虚设,权力失衡。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内容 1.作为国有控股公司控股方的国有单位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与监督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有关决议、公司内控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规等。根据公司法,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 股东会。公司法第38条规定了股东会所行使的职权。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因此作为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方,国有单位是通过股东会的形式,采取制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委派和更换公司董事长、董事、监事人选等 方法 ,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监事来完成对公司的控制和监督的,使公司按照控股股东方的经营思想和方向去发展,这是公司法赋予控股方的权利,而控股方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它所承担的义务就是除采取上述方式外,不得直接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一定的 法律 后果。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在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作为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在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密不可分的三个 内容 ,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看,在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弱化,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状况屡有发生,不仅对投资方的国有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有独资或控股公司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最终也给国有财产造成流失。现就如何加强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问题 ,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必要性 在国有控股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国有单位作为控股公司的主要出资者(所有者),其主要职能是通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1.1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一方面通过GPS接收机接收农机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农机的位置和运行状态,通过GIS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另一方面通过传感器接收发动机转速和油耗等信息,并连同农机的位置信息一同传送给农机监控管理中心,同时接收监控管理中心发来的各种农机管理调度信息,实现对农机的远程实时监控与管理调度。

1.2GPRS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服务器端与车载终端之间主要依靠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送,如GPRS、CDMA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机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调度的时效性要求,基于液晶触控屏的车载终端采用的是GPRS无线通信传输。GPRS在无线传输主要具有以下的优势:无线移动传输,支持IP协议,可以与其它分组数据网络进行无缝、直接连接;方便快捷,可永远保持连线状态,只要链接GPRS网络后,将实时保持在线状态,不存在掉线问题,可以使用现有的手机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按流量记费,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此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1.3农机监控管理中心

农机监控管理中心通过Internet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连接,实时接收中心服务器发来的数据,将农机的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地图相匹配,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农机的位置,从而能清楚和直观地掌握农机的动态位置信息,对农机作业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调度中心还可以根据农机位置信息和作业情况进行调度,并将调度结果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给中心服务器,然后由中心服务器将调度结果通过GPRS网络分别传送到相应的农机车载终端,从而实现对农机作业进行合理调度。

2工作原理

本系统在农机的车体部分装有一个GPRS数据发送器,数据可通过CAN总线转RS-232串行接口与农机CAN总线网络相连。该发送器可随农机一起同步启动。启动后,发送器会自动通过移动无线通信网络GPRS和Internet网络与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与此同时,系统会将当前农机作业速度、作业位置、燃油消耗量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信息实时通过RS-232接口向外送出。GPRS数据发送器则实时接收这些数据并存储,当发送器监测到这些数据出现异常时,将自动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向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发出报警。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监控管理中心随时查询当前农机的运行情况。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中心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系统运行时,所有农机的实时数据全部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建有专门的关于本地农机作业数据库,存有每台农机的基本信息,同时车载终端传回的报警数据和查询数据也将保存在数据库中。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或网络差分基准站联系和沟通驾驶员,对其进行管理;也可以设置不同级别权限的账户,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可通过中心服务器对所管理的农机进行信息查询和管理,方便快捷。

3主要功能

3.1农机分布位置查询

农机管理人员可以从信息系统中查询辖区内正在作业的农机的分布数量和分布位置的情况,系统将农机的位置反映在农田电子地图上,并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查询每辆农机运行情况。

3.2农机作业数据采集与分析

该系统能够实时传输GPS定位信息,并通过传感器采集农机运行参数数据,如运行时间、发动机转速和机油压力、液压油和冷却液温度,以及故障代码和燃油消耗量等。农业机械上安装的GPS终端直接连通车载监控显示器,可通过车载监控显示器获取农机运行参数数据。监控管理中心通过作业现场传输来的数据建立农机虚拟仪表,实时监控农机设备的运行参数,简单方便快捷,并可以自动记录农机设备当前所处地理位置和农机作业行驶轨迹。

3.3农机作业远程监控报警

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查询辖区内的农机,对农机作业位置进行调度;可以对每天调度结果进行查询,查看辖区内农机是否按时到达调度地点,是否进行正常作业;当农机违规运行或突发故障时,终端设备会将报警信号和故障代码传输至监控管理中心,使农机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判断,对农机驾驶员进行提示,并向农机驾驶员发送专家维修建议。报警信息主要包括:①跨区作业报警;②非法启动报警;③油料消耗报警;④故障报警。

3.4数据查询与记录回放

信息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来自农机作业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是难得的数据材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主要是对农机作业的位置分布、车辆故障、油料消耗及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了对农机作业的实时监控,使农机管理人员更好地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3.5远程检测与诊断

农业机械由于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所以故障率较高。系统中的专家维护子系统专门用于故障诊断,远程监测农机运行参数,如在农机作业时遇到突发故障,技术人员可参照农机参数及时排查故障并进行维护,保证了农机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延长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

4国外管理系统分析

4.1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DLINK系统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DLINK系统具有网上查询农机作业位置、农机作业数据信息及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费核算等功能,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内上网就能监控管理农机作业,实现农机作业精准管理。使用JDLink系统可以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增加农机正常工作时间,提高农机作业时间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可以从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或移动PDA设备中得到以下信息:1)随时查询农机的位置和工作时间;

2)通过信息系统获得地理信息和天气预报信息,便于制定作业计划;

3)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对农机进行维修保养,来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4)分析驾驶员操作习惯和燃油使用情况,便于修改驾驶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

5)开展远程机器诊断,进行远程维修指导,可节省机器的维修时间。JDLink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MTG),控制器中安装有无线移动通信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及GPS模块及天线等。农机作业数据是通过控制器收集,并以无线传输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陆JDLink网站来浏览和查询。在无线移动通信信号不可用或不可靠的地方可以使用卫星通信模式。平时JDLink会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连接,在信号连接不能建立的情况下,JDLink将立刻切换到卫星通信模式以保持连接。管理人员或驾驶员可以在移动设备iPhone、iPad或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上安装JDLink系统应用软件,在车载或手持移动设备上访问JDLink系统网站,接收农机作业数据信息,对农机作业情况进行监控。

4.2美国天宝公司网络农场系统

美国凯斯公司农业机械上安装有美国天宝公司研发的网络农场系统,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使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从手机到办公室、从农机到办公室、农机对农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形成农业物联网系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可以对农事操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4.2.1办公室同步子系统

办公室同步子系统是天宝网络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农机作业现场和办公室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可以把农机作业数据信息直接发送到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电脑上。办公室同步子系统解决了以往使用存储卡或存储设备进行信息存储不便的问题,将农机作业信息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发送到办公室,可及时收到来自农机作业现场的数据。办公室同步子系统的硬件是使用天宝公司专用车载计算机、天宝公司生产的手持PDA和安装有天宝公司软件的台式计算机。传输的数据包括诸如农机作业计划和已完成的农机作业数据、A/B卫星导航线数据、排水系统规划数据、土壤取样、农机作业数据、粮食产量数据、变量投入处方图数据等。办公室同步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保持数据的实时传输;

2)在办公室内虚拟再现作业现场;

3)减少对经销商的咨询;

4)生成管理人员所需的成本报表;

5)可以记录作业数据、A/B导航线、等高线图、排水系统规划及土壤采样分析,而且不用USB闪存就可以实现办公室与作业现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在农场外安全的地方进行自动保存原始数据备份,以防止原始数据文件的丢失或损坏;

7)可以利用WiFi无线网络将数据短距离传送,避免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失灵;

8)安装有网络农场系统的农机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向管理人员发送短信,进行故障警告。

4.2.2车辆同步子系统

车辆同步子系统是天宝网络农场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同一区域内工作的多个车辆之间进行实时无线数据传输。安装有FMX集成显示器和DCM-300调制解调器的农业机械,使用一个解锁软件,可以让农机车辆之间共享的A/B卫星导航线、农田等高线图、农田地块边界图,而且可以把信息传输给在同一个区域内作业的其它农机车辆。管理人员不再需要用USB存储器将一个单元的数据移动到另一个单元中。在关键作业期间里提高了农机运营效率和作业质量,可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车辆同步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新程序或进行新的操作时,可以共享给同一区域内的多个农机驾驶员;

2)通过无线网络传递数据,不用数据卡传递数据,节省数据管理的时间;

3)在作物收割时,联合收割机与卸粮车辆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可保持联合收割机与卸粮车辆之间同步等速行驶,可在联合收割机作业同时卸粮;

4)跟踪其它在同一区域中农机作业的情况,防止重复作业;

5)可以支持300m范围之内5台农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4.3拓普康公司远程资产管理系统

拓普康公司远程资产管理系统是拓普康公司针对用户的移动资产提供远程管理服务,它在移动车辆上安装有无线移动通讯模块,将车辆的各种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对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进行信息化管理,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系统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的农机运行状况、农机作业的详细位置及运转状况;实时管理多个作业现场,并监视驾驶员的工作状况,及时通知驾驶员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借助于无线网络管理,使管理人员对农机工作状态一目了然。根据车辆的运行数据,输出各种各样的工作报表,如发动机工作时间、作业效率、保养信息、作业时间和停机时间、燃料消耗情况和过滤器使用时间等。远程资产管理系统安装简单,可以方便、实时地反馈农机位置、工作时间和机器状态信息,采用短信或发送E-mail报警,自定义页面设置,并支持多种语言,自动生成农机作业信息报表和输出报表,并对报表信息加密保护。

5结论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网络信息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监控管理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征,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民航大学历来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以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观念及对其质量的责任感为基础,利用网络科学技术,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周期性的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其规范有序,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管理质量与效率。

一、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毕业设计是一项“教学时间长、知识综合性强、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环节,包括:题目申报,题目审核、师生互选、任务下达、调查研究、文献检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到不同的管理要素、管理流程和工作重点,这些都增加了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师生互选环阶段的学生选题为例,可供每个学生选择的毕设题目平均为160个左右,3000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选题,就会产生480000种不同的组合。如果不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就很难提高学生选题的效率,也很难保证学生选题的公平性。因此,在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选题审批制度,提高选题工作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教学效果。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太窄,以致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有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就业去向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搞原专业的设计题目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求通过。为了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选题的原则应为:①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专业研究内容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内容;②题目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与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鼓励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选着对方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可少量选择满足教学要求的自拟题目。

指导教师确定选题内容后,将题目相关信息申报至信息管理系统,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通过后,才能供学生选择,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及时反馈专家意见,要求修改或更换,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毕业生可以在选题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题目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不清楚的地方可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在选题阶段,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指导教师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学生历年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适合题目的毕业生,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双向选择。

三、建立开题论证制度,科学评审工作任务

开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的起点,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坚持开展开题报告评审论证制度,设计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按照项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要求、主要设计思路、成果与形式等。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小组分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开题报告审核制度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题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法,为优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奠定了基础。

四、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监控督导

1.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和学生任务落实情况。题目选定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了任务书,督促学生按时填写网络周志。学生根据任务书认真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度,编制完善开题报告,并接受指导教师及学院审查。

2.中期着重检查教风、学风和工作进度。校、院两级集中抽查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教师指导进程和学生出勤及周志填写等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或进度迟缓的学生进行了督促。各学院分别召开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情况,查找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学督导组开展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问卷调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以及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进度和质量等。

3.后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给出成绩后,经加权得出综合成绩。目前采取的比例是30%、20%、50%。各单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小组,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按专业构成,一般3~5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做组长,成员在年龄上注重老、中、青搭配。发挥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五、落实学生诚信机制,实行“二次答辩”制度

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及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在答辩前期,对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0%的学生进行检测。针对第一次检测没通过的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修改后予以复测。复测合格可申请答辩。凡被抽到但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者、或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者,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答辩结束后,对推优及申报参赛的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全部。

为进一步跟踪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完成质量,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成果,学校建立二次答辩制度。所有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或6月(第一批)答辩不及格者,各学院可在7月组织完成第二批答辩。第二批答辩学生的论文必须达到合格标准且全部,否则无资格参加答辩。未通过者,只能延长学业,参加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本科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选题质量、开题任务、专项检查、过程控制等环节综合考虑,形成校院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闭合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兴杰,梁志星,初晓,阎威.基于网络技术的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0-12.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资料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环节则包含进场物资报检资料、分包企业资质报审、分部、分项施工工程报检表、抽检监理记录、处置不合格项记录、旁站监理记录及见证记录等资料,而控制工程造价环节则应进行报审进度款表、支付工程款申请与支付工程款证书等资料的规范管理。完成施工阶段后我们则进入竣工组织验收阶段,该环节会形成竣工报告、验收报检、评估质量报告资料,接下来是工程移交阶段,形成了竣工工程移交证书资料,最终进入竣工备案阶段则完成一系列备案文件资料的管理。

完善监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监理资料责任制

当前相关行业监理规范标准对具体监理资料的科学规定还不够细致详尽,因此从事监理单位需要完善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统一管理监理资料程序,对资料的各项收集、填写、整理、装订、份数、保管、归档、移交、查阅合理明确,进而便于更好的执行与落实地方及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杜绝随意性工作。实践管理中我们还应不断健全完善环境、质量、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安全体系资料文件的、编制与实施,例如制定创设信息资料监理管理办法,科学明确不同类别监理工程资料的相关要求,令规定体制更为具体化,管理资料更为标准化。我们应科学编制监理月报、监理日记与总结项目资料规范样本,进而更好对监理项目人员的编制文件与填写资料做规范指导。另外项目工程规范化监理资料的管理离不开总监的宏观调控,因此在管理资料实践中我们应履行总监理人员统筹负责项目制度,专业工程师则可依据各自分工进行分管负责,同时我们还可依据项目规模配备数名兼职或专职资料人员进行监理资料的登记、收集、保管、立卷与归档。推行总监管理责任制过程中,我们应将管理监理资料视为一项考核重点内容,充分明确考核标准与具体管理责任,令其与经济完善挂钩,充分激发总监理领导作用,进而实现各负其责、全面配合的良好工作模式。对于资料管理人员我们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标准规范的专业化教育培养,令基层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与熟悉各基本专业知识并能熟练的做好整编资料工作,对于各类自身难以解决处理的问题,资料员应及时汇报至总监并获取必要的支持。

强化考核监督,丰富开展多重形式创优评先活动

我们应强化监督考核,创设监理工作人员编制、工程总监审核、单位检查监督三级负责体制,将各项资料纳入必检范畴中,一旦发现不合理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同时检查监督实践中我们应注重重点突出,对普遍存在较多突出问题的资料我们应重点关注,并提出如何纠正常见问题的具体措施,注重对整改问题结果的全面验证,进而令监理工作人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全面提升监管综合效率。另外我们应做好归档资料审查,在归档移交监理资料之前总监负责审核确认,企业质量部门则应对各项归档资料细致审查,对于没有完整整理的资料不准许其移交至档案室。我们还应丰富开展多重形式创优评先活动,例如开展书法比赛,合理促进监理规范书写资料,组织评比监理日记活动,促进监理规范化填写日记等,进而实现推广经验、鼓励先进、规范管理监理资料的综合目标。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CDMA1XDTU配变

1.概述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中的一个重要设备,配电变压器是电力供电的最基本单元,配电变压器的监控对配电自动化管理、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力需求恻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配电系统情况介绍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是配电网中将电能直接分配给低压用户的设备是低压(10KV)配电网与用户380/220V配电网的分界点配变安装与电线杆、配电房和箱式变电站,具有分散、地理环境情况变化多端、覆盖面广、用户众多,容易受用户增容和城市建设影响等特点。

3配变时实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对配变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配变的运行情况,防止配变负荷严重超载导致设备的烧毁、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导致配变的加速损坏,配变长期轻负荷运行导致的不经济运行状态和大量感性负载运行导致的功率因数过低、高线损等。

对配变运行实时监测、抄取、分析、处理和控制,可以及时调整配变运行状态,合理配置配变容量,调整配变的低压智能无功补偿控制等,保证配变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完善、科学、准确的对配变实时监控,为配电自动化管理提供可靠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资料,有效降低线损,为负荷预测、线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提供准确的数据;准确打击窃电,负荷预测指导扩容安装等;为用电情况、用电性质及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分析,在进行系统增容、配变布点选择等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科学提高配电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4配变实时监控通讯网络的问题与要求a、配变运行实时监控通讯组网的问题?配变由于其安装位置分布、安装地点等问题,造成设备数量多、运行环境恶劣;地理地形分布不平衡,比较分散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光纤通讯、有线电缆、电力载波通讯组网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资金投入产出比上都不太可行,配变实时监控的通讯组网一直困扰着配变实时监控的推广、实施。

b、配变运行实时监控对通讯的要求?配变监控的数据量较大,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监控终端具有存储功能,不必每个配变监控终端同时占用一个通道与配变管理主站通讯。?需要具备选点召测通讯功能,配变管理管理员可随时召测配变监控终端的实时数据。?对特殊的影响配变运行的越限告警信号,配变监控终端要及时上传到配变管理主站。?主站、终端建设、安装、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廉。?最好可提供透明传输通道或可兼容多种通讯协议。

5配变实时监控通讯网络组网络与方案比较

5.1目前的通信系统传统的配电监控系统采用的通信方式有公用电话交换网,无线数传电台和光纤的方式?公用电话交换网方案公用电话家换网络相当普及,有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就有公用电话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不仅可以用于通话还可以用语数据传输,但带来的问题是拨号冗余时间太长,而且链路不便于维护。?无线数传电台方案无线数传电台适用于通讯点分散的数据监控,恰好适用于配变监控,其具有专用的数传频段,工作频率:220MHz~240MHz.但初次开通需要向当地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交纳一定费用,每年再交一定的频率占用费,组网费用高;通讯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平原地带最远为50km),且受建筑物、山体的影响较大;需要专业人员维护管理,建设、维护费用很高。从现场运行情况来看,利用光纤通信时数据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这种方式在初期投资时较大,光通信设备成本非常高,工程实施难度大。

[NextPage]

5.2CDMA1X通信方案中国联通CDMA1X网络的出现,为配电监控系统提供了新解决途径。

CDMA1X技术,一种基于CDMA移动分组业务,面向用户可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X.25连接,它有许多优势,主要是无线高技术程度很高,空中无线接口、核心网信令协议的标准非常严格、完整,而且与INTERNET实现互连互通。特别是2.5GCDMA2000第一阶段,可为用户提供较高速率(最高速率可达371Kbps)和可变速率(实际速率在80~120Kbps)的数据信息,便于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

在电力监控系统中采用CDMA1X网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大大的降低通信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而且减少了工程实施中调试通信系统的时间,降低了通信系统的维护费用。尤其对于面广、点稀的配网系统(如农网),这种通信方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6基于CDMA1X网络配电网监控系统

6.1基于CDMA1X网络配电网监控系统构成配变实时监控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配变管理主站;配变监控终端(配电综合测控仪);CDMA1X通讯通道。

其中配电综合监控系统由珠海伊特公司研制,集配变监测、无功补偿控制、CDMA远程抄表和数据分析、处理为一体的配变综合监控系统。系统采用《ET3000配电综合监控系统》作为配变测控管理软件,ETPD系列配电综合测控仪作为配变监控终端,采用宏电H7612、H7661CDMADTU作为数据传输通道,组成配变监控系统。CDMA1X网络由珠海联通提供,网络工作可靠、技术服务良好。

6.2配电综合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遥测功能,电能计量功能?统计功能?遥信功能?遥控功能?低压智能无功补偿功能,远程通讯功能6.3实际运行情况与优化设计CDMA1X通讯的最大特点是按流量计费,当然只要合理控制通讯流量,就能有效节约运行成本。珠海市伊特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ETPD配电综合监控系统,成功的应用了数据流量控制技术和CDMA模块定时报告、短信激活技术,保证提供可靠数据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运行成本。数据流量控制技术,配变监控的应用在于监视配变运行状态,提高用电质量。对配变的监控基本上分考核和监控两个过程,需要掌握配变运行的异常数据和状态,对于稳定运行的数据,只要在允许范围内,可以不作通讯上传处理也可。根据应用情况,在配电综合测控仪通讯控制上设计了科学的“数据流量控制器”,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设置“数据流量管理器”死区值和越死区时限来控制数据流量,并确定越上限及下限值,“数据流量管理器”死区值和越死区时限随时从主站下传给配电综合测控仪。采用“数据流量控制器”控制技术,可靠的保证了系统的运行,又有效的降低了运行成本。定时报告应用技术,配变监控系统对实时性没有很高的要求,可以不采用设置心跳功能保持连接,只需要采用设置定时报告的方式,配电综合测控仪需要传送数据时直接激活CDMA模块进行通讯,主站需要通讯时,采用发短信方式激活CDMA模块,与配电综合测控仪通讯。省去保持连接的维护数据量,节约运行成本。

7结束语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一些基层物资管理人员不熟悉仓库管理业务,把物资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物资收发,没有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和成本控制观念,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没有条理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基层物资管理机制的合理化改造

2.1基层物资管理不合理状况的产生原因

2.1.1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自从新乡供电段新成立以来,一些车间、班组沿用原郑州供电段、洛阳供电段旧的物资管理办法和模式,造成管理不规范、模式不统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难以按标准进行监督考核,不利于纵向管理和横向评比,不能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多而杂、维修工作量大而广,经常是在多区段由多部门、多工种联合施工,段材料科对基层物资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到位,造成部分车间、班组管理松散。

2.1.2物资保管不合理。由于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同品种的零散物资占据很大的仓库面积,大大降低了仓库的利用率;堆码、分区混乱,储位标示不清晰,给出入库、盘点等带来诸多不便,往往是材料员在仓库里、料堆中来回寻找,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容易错发物资;一些精密仪器、工具、构件,因为保管不善发生变质或效能降低,直接危及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1.3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程度低。目前,材料科管理人员已经做到每人一台计算机,大部分车间的材料员也已经配置了计算机,各班组至少有一台,并都通过办公系统实现了联网。但是,软件开发和应用相对落后,出于信息安全考虑,物资管理系统只是应用到段一级,车间、班组与段材料科都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联系,互动性差,不能对现场用料进行实时监控,影响了整个管理链条中的信息传递和库存管理控制。

2.1.4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办法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些基层物资管理人员作风散漫,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和成本控制观念,不熟悉仓库管理技能,不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工作没有条理性和积极性,在岗位上不尽心尽力,工作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创造性和积极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2合理改进基层物资管理体制的方法

2.2.1提高人员素质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基础。人是管理元素中的第一要素。我们结合基层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开展树“示范仓库”、立“示范岗位”的活动,分专业、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基础较好的车间、班组的仓库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各车间材料员到“示范仓库”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交流,各车间选择1~2个班组创建“示范仓库”,以点带面,促进了全段各车间、班组的仓库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2.2.2严格管理制度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关键。我们以创建“标准化仓库”活动为载体,落实路局关于“标准化材料科”的要求,制定了《车间物资管理考核评分标准》、《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把基层物资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使基层物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管理人员有据可依;梳理、修订了基层物资管理台账,做到账目清晰、账物相符,使物资流通过程有序可控;建立健全了考核激励机制,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在基层物资管理体系中逐步统一了管理模式、规范了物资管理行为。

2.2.3加强质量监控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重点。物资质量关乎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物资流通中,主要在进货渠道、运输防护、仓库保管3个环节抓好质量监控。具体到车间、班组的物资质量监控,一是严把入库验收关,无论自购料、还是段供料,都必须进行严格验收,并在物资台账上及时登录。二是做好运输过程中对重点物资的防护,轻拿轻放,并做到装前检卸后验。三是对在库物资实行定时的养护检查,有质量问题的物资应放置到专设的不合格品区,进行控制性管理,按程序上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做好台账记录。四是严把出库质量关,做好复核记录台账。

2.2.4突出安全管理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保证。仓库安全是车间、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预防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仓库作业过程中人员、物资、设施不受损失,各车间、班组都制定了仓库作业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开展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合理布置仓库分区,分类保管不同属性的物资,规范仓库作业流程,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把安全贯穿于基层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2.5开展创新兴库活动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手段。各车间、班组的实际情况不一样,管理水平和工作思路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并不要求各车间、班组搞“大而统、小而全”,不求实际、亦步亦趋地套用他人的经验。例如,晋城接触网工区的库房宽裕,利于分区分类管理;晋北电力工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库房紧张的条件下,加高加固料架以增加储位,按工作量做好生产物资需求计划,抢修定额以外的物资尽量少储备或者不储备,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和时间,保证生产所需。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软件锁相柴油发电机数学模型

在机械保温车辆段中,柴油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全部供给保温车内的电气设备使用,而这些设备均工作在工频条件下,这就要求发电机组发出的三相交流电有相当高的频率稳定性。而实际上,柴油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其交流电参数中的频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正常的波动范围为49.5Hz~50.5Hz;当负载产生大范围波动时,频率也会随之产生大范围的波动。在检测过程中,对于这种大范围的波动,工作人员有时不能正确判断其是否是谐波引起的,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额外劳动。为了能实时监控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是否符合正常标准,CPU必须清楚当前采集的交流模拟量频率的变化情况,并能有效地滤掉谐波,对所测的频率进行实时处理,确保采样频率与实际信号频率相同。

1锁相基本原理

1.1硬件锁相原理

将三相电路的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经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变成幅值为-5V~+5V的交流输入信号,为了使采样频率"跟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反馈系统。

由图1可知:

f=f(s)/1+F(s)

其中,F(s)=G(s)H(s)

=[k(1+STa)(1+STb)]/[Sn(1+ST1)(1+ST2)](1)

考虑到发电机发出的电信号是渐变信号,仍设:

f=atl(t)

则由拉氏变换终值定理得到稳态时误差为:

当n=1时,limf=a/k;当n≥2时,limf=0。式(2)表明,要使采样频率跟踪系统频率,需使开环传递函数F(S)中的n≥2。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取n=2,并取反馈传递函数H(S)二1/N(N为分频系数,信号比较稳定时可以取1),则采样频率f0就可以跟踪系统频率f的变化。

图1所示的控制环节可以很方便地用锁相环硬件电路来实现,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PD为相差比较器,其传递函数为ud=kp·θ;VCO为压控振荡器,其传递函数为fVCO=(kvuc)/s.

取LPF(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1.2软件锁相数学模型

软件锁相原理是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上述锁相过程。将图2的分频系数N取1,设输入u=Mcosθ,输出u0=M0cosθ0,其中θ和θ0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量,则:

ud=Mcosθ·M0cosθ0=(MM0)/2[cos(θ-θ0)+cos(θ+θ0)](4)

式(4)中第二项是一个倍频的交流成分,若θ-θ0是常量,第一项则为直流成分。而且,若θ-θ0接近于-π/2,则cos(θ-θ0)=sin(θ-θ0+π/2)≈θ-θ0+π/2。故对于ud的直流成分来说,模拟相乘器相当于一个相位的减法器。在压控振荡器中,因频率可以是变量,故它们不是简单的乘以时间的关系,而是对时间的积分。除压控振荡器的积分作用外,滤波器环节中还需有积分项,这样才可以使ud的直流成分稳定为0,从而θ-θ0。的差可以稳定为π/2。uc的值由滤波器中的积分项保持作用维持。另外,滤波器中若只有积分项,将出现等幅振荡,故需要增加一个比例项。其数学模型如图3所示。

数学模型中,除u的输入采样要利用A/D转换接口硬件外,相乘器、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等可全部由程序中的算法来仿真。如果需要输出u0,还需要D/A接口电路。在柴油发电机组监控系统中,不需要输出u0,可以直接在程序中引用锁相环中的各个变量参与下一步的数据处理。

1.3软件锁相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硬件锁相相比,软件锁相可以实现硬件锁相难以实现的要求:

(1)可以利用计算机灵活的处理能力实现优化滤波或自适应滤波。

滤波可以用数字积分的形式形成无限大的直流增益,以实现完全无差调节。若希望将相乘器产生的倍频成分滤掉,可以设计一种数字滤波算法,使其在w的倍频之处为零点,而且在信号变化时可以根据实测w的值去修正滤波算法,使其零点也跟着变化以满足测试要求。这在硬件锁相中是很难实现的。

(2)可以强行改变积分值以实现快速锁定。

硬件电路中的积分值如电容的电压、电感的电流等是不能突变的。但程序中的数据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强行赋,这样能实现一步锁定。

2柴油发电机组监控系统中软件锁相的实现

在柴油发电机组中,频率基本为定值(50Hz),这样就可以在程序中使w初始化为接近这一频率的值。然后采用下述算法;算出θ与θ0。的实际差值,然后可以强行修改θ0,使此差值改为π/2,实现一步锁定。引入一个比u0滞后π/2的信号sinθ0,可以计算usinθ0,设它的直流分量为X,再设ucosθ0。的直流分量为r,采用式(4)同。样的方法得出:

ctg(θ0-θ)=Y/X

若X>0则0<θ0-θ<π;

若X<0则-π<θ0-θ<0;

当X=0,若Y>0则θ0-θ=0;否则θ0-θ=π。

由此,只要求出Y与X,就确定了θ与θ0的实际差值。

求X与Y时,需要对上述乘积求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若信号为单一频率,则平均时只需要消去乘积中的倍频成分,这样只需要对半个周期取平均,故最快的是采用一步锁定方式,这样需要半个周期的时间。若考虑输入信号u中可能存在谐波,则可将平均时间加长到整个周期或整数个周期。若u中有更低频成分,则情况复杂些,但平均时间越大,该成分的影响产生的误差越小。总之,使相位接近于准确锁定是不难办到的。

本系统中,由于输入频率很少变化,因此为求锁相环稳定,避免因干扰而失锁,通常让滤波器环节的时间常数尽可能大,即尽可能慢些。

从上面可以看出,锁相环中的各个中间变量均可通过简单的应用程序求解,最后求出采集信号的频率。

3试验结果

2003年9月25日,上海铁路分局科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上海机械保温车辆段的柴油发电机组监控系统进行测试。测试报告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柴油发电机组监控系统测试结果表(摘自鉴定的测试报告)

测试时间9:009:209:4010:0010:2010:4011:0011:2011:40

负载(A)2030405060708090100

计量仪表测试值(Hz)50.450.250.150.049.949.859.849.749.7

未采用锁相技术的测量频率(Hz)50.650.350.049.849.249.750.449.649.2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MotorolaMPXY8020A是一个8引脚的监控传感器。它集成有一个可变电容的压力感应元件、一个温度感应元件和一个有唤醒功能的内部电路,并采用SSOP超小型封装,同时还内置一个媒体保护过滤器和用于低功耗的耐压监控系统。它可以和Mo-torola的远程无键登陆系统结合成一个低成本高度综合的系统。图1是MPXY8020A的结构图,其中压力感应元件是一个经过表面微机械加工的电容传感器,而温度感应元件则是一个热敏电阻。接口电路使用标准的硅CMOS工艺集成到同一个硅片上作为传感器。

图1

压力监控主要通过一个电压比较器来比较测试电压,同时用一个连接外部输入的8位门限调整器来实现,通过调整门限和监控外部器件输出引脚的状态可以检查系统是达到低压门限,还是进行8位A/D转换。

通过一个电流源可驱动带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从而使其产生电压降以测量温度,这个电压的室温值是由工厂通过EEPROM修正寄存器来调整的。通过双通道的复用器可以确定是压力信号还是温度信号并将其送到一个取样电容中,这个取样电容可由一个带门限调节的电压比较器监控,以使其产生数字温度输出信号。

2管脚配置说明

图2是MPXY8020A的引脚排列图。各引脚的具体功能如下:

VDD和VSS:电源引脚,其中VDD是正向电压端,VSS是数字和逻辑地。

OUT:使用OUT引脚可给相关的电压比较器和外部器件的8位寄存器提供一个数字信号。当器件处于待机状态时,OUT引脚为高;而当检测到LFO驱动的时钟分频器(分频率为16384)有溢出时,OUT引脚将输出一个时钟周期的低电平,以唤醒MCU之类的外部器件。图3所示是待机状态时OUT信号的时序图。

RST:该引脚通常为高;当检测到LFO驱动的时钟分频器(分频率为16777216)有溢出时,RST引脚输出一个时钟周期的低电平以复位MCU之类的外部器件。无论器件处于什么状态,这个脉冲大约52分钟都将出现一次。如图4所示,此脉冲将持续两个LFO晶振周期。因为RST和OUT共用一个时钟,所以这个脉冲每52分钟也会在OUT引脚出现一次。

S0,S1:工作模式选择端,由于S0、S1引脚包含内部施密特触发器,因而可改善输入噪音。此外,S1引脚还可用于工厂调试和器件检测,而内部EEPROM修正寄存器的可编程电压VPP就是通过S1引脚来提供的。

DATA:该脚用于设置电压比较器的一组串行极限数据。

CLK:时钟引脚,用于存取数据到DATA引脚。DATA引脚上的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并将其送入一个移位寄存器。数据在时钟的第8个下降沿被转换到D/A寄存器。

监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机励磁监控系统

发电机励磁系统是采集发电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及其它输入信号,并根据控制准则控制励磁功率单元输出励磁电流(供给发电机转子线圈)的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改善电力系统及发电机的运行条件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微机励磁调节器是励磁系统的核心元件,除了完成控制功能外,还要实现人机交互、远方通信等功能。单微机难以实现所有功能,故采用双微机设计励磁调节器,并通过通信网络构建分布式发电机励磁监控系统。

1硬件结构

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励磁控制微机实现人机交互和励磁电流控制,通信控制微机协调上位监控PC机和励磁控制微机的数据交换。

励磁控制微机采用51单片机的应用模式,由显示、显示召唤、按键、模拟量输入、PID参数设置、看门狗电路、同步信号输入、触发脉冲输出、灭磁接点输入等单元组成。显示单元采用外接6片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芯片74LS164驱动发光数码管,显示内容由召唤显示拨轮开关进行选择,有巡回和召唤两种显示方式。外扩一片并行接口芯片8155,8155的A口与面板上的拨轮开关相连,用于召唤显示;B口与八位地址开关相连,用于设定PID参数;C口用于输出触发脉冲,脉冲经达林顿管放大、脉冲变压器隔离后接到主回路可控硅的触发极。灭磁接点、按键接到单片机的I/O口线,按键主要有增励、减励、运行方式恒电压/恒电流选择等。同步信号经隔离后接到单片机的INT1管脚。模拟量经ADC0809A/D转换芯片接到单片机,采集的主要模拟量有发电机机端电压、励磁电流、发电机送出的无功电流、电压给定值、励磁电流给定值等。

通信控制微机由单片机、通信接口、波特率设置、地址编码、RAM等单元组成。波特率设置、地址编码用地址开关来实现。地址编码用于设置本子站的地址码,共有256个编码。波特率有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等可选。外扩一片6264RAM用于存放通信中间数据。通信接口采用MAX1487实现RS485电平的转换。

上位监控PC机可采用IPC或PC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98。PC机外接台湾研华公司的ADAM4520实现RS232/RS485的转换。

2双微机通信方案的设计

双微机数据交换有松耦合和紧耦合两种方式。松耦合采用数据通信方式进行两机数据交换,紧耦合采用共享数据存储器方式进行两机数据交换。本系统中励磁控制微机与通信控制微机的数据交换方式为松耦合方式,通信协议自定义。在松耦合方式中可用的数据通信方式有串行异步通信、串行外设接口(SPI)、并行数据通信等,如图2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方式为一个字节的8个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依次传送,传送速度慢。为了提高数据交换的速度,采用并行数据交换。并行数据交换与串行数据交换的一个区别是通信时双微机要进行握手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下面以图2(c)中的CPU1向CPU2传送数据为例说明数据传输的过程。P2.0为数据准备好控制线,由CPU1控制;P2.1为数据已接收控制线,由CPU2控制。

CPU1发送数据的过程为:CPU1送数据到数据线前应置P2.0为1,并判断P2.1是否为1,为1则表示CPU2已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CPU1可以送数据到数据线;否则CPU1等待CPU2接收数据。CPU1送数据到数据线后置P2.0为0,这表示CPU1已送数据到数据线。然后判断P2.1是否为0,若为0则表示CPU2已接收到CPU1传送的数据,CPU1可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送;否则CPU1等待CPU2接收数据。

CPU2接收数据的过程为:在CPU2接收来自CPU1的数据前置P2.1为1,并判断P2.0是否为0,为0表示CPU1已将数据送到数据线上,CPU2可从数据线上读数;否则CPU2等待CPU1发送数据。CPU2读入数据后置P2.1为0,这表示CPU2已接收到数据。然后判断P2.0是否为1,若为1则CPU2可准备接收下一个数据;否则CPU2等待。程序采用C51语言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

3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通信控制微机与上位PC机之间的通信采用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是一种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协议,通过该协议,控制器之间以及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已成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标准。Modbus协议有两种传输模式:ASCII模式和RTU模式,本系统中采用RTU模式,使用RS485总线。通信格式为:数据帧共11位,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两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通信功能码为:03H(召测),16H(设置);通信时对数据域进行CRC-16校验,校验只针对数据位,不包括起始位、停止位;校验多项式为G(X)=X16+X12+X5+1;命令行格式为:地址码+功能码+数据域+CRC校验。

上位PC机要监测励磁调节器的信息时发送:地址码+功能码(03H)+起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个数+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正常情况下,励磁调节器回送:地址码+功能码(03H)+数据域字节数+第1个数据+第2个数据+......+第n个数据+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出错时,励磁调节器回送:地址码+功能码(83H)+错误代码(02H/06H)+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其中,错误代码“02H”表示“非法数据位置”,“06H”表示“调节器正忙”。可读取的励磁调节器寄存器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可读取的寄存器的内容

数据地址内容

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机端电压(Uc)

变换电阻后的电压(Ut)

励磁电流实际值(ILc)

电压给定值(Ug)

励磁电流给定值(ILg)

可控硅触发角(a)

励磁电流额定值(ILe)

上位PC机要远方控制励磁系统时,需通过设置命令16H来实现,发送:地址码+功能码(16H)+起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个数(01H)+数据(1字节)+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设置时一次只能设置一种参数。正常情况下,励磁调节器回送:地址码+功能码(16H)+起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个数(01H)+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出错时,励磁调节器回送:地址码+功能码(96H)+错误代码(02H/03H)+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其中,错误代码“02H”表示“非法数据位置”,“03H”表示“非法数据值”。可设置的励磁调节器寄存器内容如表2所示。

表2可设置的寄存器的内容

数据地址内容

00H

01H

02H

03H

04H增励

减励

给定电压

给定电流

恒电压/电流控制

若上位PC机发送除03H和16H外的其它命令,励磁调节器则将收到的功能码逻辑或“80H”作为回送帧的功能码,回送内容为:地址码+功能码+错误代码(01H)+CRC校验码低字节+CRC校验码高字节。

4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上位PC机完成人机交互、与励磁调节器内的通信控制微机进行通信等任务。其软件用Delphi6.0设计,其中数据库用Delphi6.0自带的Paradox数据库。人机交互功能主要有:对励磁系统各重要参数(如励磁电流、机端电压、可控硅触发角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可进行图形化显示、报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越限报警;向励磁调节器发送增励、减励等各种控制命令;操作人员可进行管理等。软件的另一模块为通信程序。利用Delphi设计串口通信程序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Windows的通信API函数;二是利用第三方提供的通信用动态链接库;三是采用Microsoft或其它公司的通信OCX控件。本系统采用Microsoft公司的MSComm通信OCX控件来设计通信软件。MSComm是VB中的OCX控件,使用前要将其添加到Delphi中,添加方法如下:选择菜单“Component”下的子菜单“ImportActiveXControl”,在“ImportActiveX”页内选择“MicrosoftCommControl”,点击“Install”安装。编程时应注意其Input和Output属性的数据类型为OleVariant,这与VB和VC不同。

Modbus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主要为CRC-16校验码生成的实现方法。CRC-16校验码生成编写程序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计算法;另一种为查表法。上位机采用计算法。下面为CRC-16的计算过程:

(1)设置CRC寄存器,并给其赋初值FFFFHEX。

(2)将全部数据的第一个8bit数据与16位CRC寄存器的低8位进行异或,并把结果存入CRC寄存器。

(3)CRC寄存器整体向右移一位,MSB补零,移出并检查LSB。

(4)如果LSB为0,重复第三步;若LSB为1,CRC寄存器与多项式码相异或。

(5)重复第(3)与第(4)步直到8次移位全部完成。此时一个8bit数据处理完毕。

(6)重复第(2)至第(5)步直到所有数据全部处理完毕。

(7)最终CRC寄存器的内容即为CRC值。

Delphi6.0环境下CRC-16实现的函数如下:

functionCRC16CRC_DataarrayofByteDATA_Lenintegerword

var

CRC16LoCRC16Hibyte//CRC寄存器

SaveLoSaveHibyte//CRC中间寄存器

GLoGHibyte//生成多项式

iinteger//需校验数据的字节数

Flaginteger//移位的次数(8次)

begin

CRC16Lo=byte$ff

CRC16Hi=byte$ff//给CRC寄存器赋初值

$ffff(HEX)

GLo=byte$01

GHi=byte$a0//多项式码$a001(HEX)

fori=0toDATA_Len-1do//各字节数据

begin

CRC16Lo=CRC16LoxorCRC_Datai//各字节数据

与CRC寄存器进行异或

forFlag=0to7do

begin

SaveLo=CRC16Lo

SaveHi=CRC16Hi

CRC16Hi=CRC16Hishr1//高字节右移一位

CRC16Lo=CRC16Loshr1//低字节右移一位

ifSaveHiandbyte$01=byte$01then

//若高字节LSB为1,则低字节MSB置1

CRC16Lo=CRC16Loorbyte$80

ifSaveLoandbyte$01=byte$01then

//若低字节LSB为1,则与多项式码进行异或

begin

CRC16Hi=CRC16HixorGHi

CRC16Lo=CRC16LoxorGLo

end

end

end

CRC16=CRC16Lo256+CRC16Hi//CRC低字节在

前,高字节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