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

校园建设论文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1、学术性:高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学术性。高校有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丰富的图书资料、较强的科研水平、前沿的科技文化信息,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社会职能。

2、超前性:高校校园文化独特的学术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历史的超前性。高校既要传承原有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又要面向未来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这就注定使得校园文化必然要指向未来,具有历史的超前性和探索性。

3、创新性: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就在于要有创造新思想、新观念,具有为国家提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源泉的特质。

4、时代性: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无论从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其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来看,高校都应该跟的上时代的发展,顺应时展的趋势,这就注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性。

5、开放性: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日益明显,网络技术使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开放性得以不断增强,从而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而且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这也注定其要有很强的开放性。

6、高品质性:大学师生文化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审美水平高,大学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研理念,很多学科和科研都走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即传承有创新传统文化,同时还吸收和融汇各国文化精华,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得以不断提高和升华,反映其优质、多功能的高品位。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高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相应地就会产生符合该校特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势必会对师生产生一定的熏陶。一旦师生的行为及心理与其相悖,那么校园文化会发挥其导向功能来引导师生,使其行为及心理符合学校的既定标准。

2、规范功能

高校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无形的,是对师生心理及行为及其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道德层面的约束。而制度文化则把这种约束转化为强有力的有形的约束。一旦道德失去对个别背离价值观的行为的约束力,那么制度文化将发挥其功能,对这种行为进行强制规范。

3、激励功能

在共同的价值观的感染下,高校人员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学校的进步共同努力和奋斗,不仅增加了学校前进的动力,也增加了个体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4、教育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5、辐射功能

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文化延续和发展为部分社会文化,其先进科学的文化将会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时高校文化又要源源不断地从社会文化这片土壤中汲取养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还是在人才培养,传承文化,科学研究,生产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高校的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及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不仅是自身的完善,更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文化软实力提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育资源,较高的科研水平,有利的交流平台都为学生传承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并创新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为高校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时刻准备着。

(三)发挥对全社会的道德示范和导向作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是校园文化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知识丰富先进,思想端正,道德高尚,学习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对民族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度和理解读较高,他们在进入社会后,都会辐射和影响社会,从而带来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四)传承文化薪火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要发展要创新必须在牢固掌握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而高校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实现传承文化而且能够提升文化理念和品格。

(五)创新文化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而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高校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型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校园创新精神的提升也是社会文化建设进步的一大表现,同时也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六)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的作用为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构建重要的发展平台。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信息、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形式。高校充分运用人才、校园网络、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条件等多种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七)为软实力提升提供专业支持。校园文化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各种新的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的层出不穷,大学就要跟上时代步伐,更新知识体系,积极开设新兴专业,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的专业人才,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结语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

一是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将师生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凝炼成一种特有的校园精神,它对高校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在全校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三是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它会给人们以信念等支撑,并成为人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四是高校校园文化借助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上来,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作用。五是学校与社会有着诸多的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居于当地文化的最高层次,其文化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模式等在该地区人群中具有一定的引导示范效力。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色彩较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中西方文化交会的冲击之中,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也趋于多样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如上学货币化、择业自主化、学业积分制、学制弹性化、后勤社会化等,给大学生成长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滞后。长期在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关门办学的思想,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管理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连年扩招,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精力更多地倾斜到硬件的建设上,致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等方面。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崭新内涵,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使高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时代场所。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着力激发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维护国家稳定的自觉性。

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要深入研究校园文化的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的脉搏,按照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致力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素质与政治思想素质、正面教育与实例说教和管理、思想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有机统一上下工夫,力求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方式和措施能够更好地符合时代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育人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不能只重物不重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人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和风气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坚持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任何一个要素的欠缺,都会影响整体质量。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更要重视借鉴。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灵魂。必须树立全过程意识、全方位意识,从整体上规划,从层面上思考,从薄弱处、细微处着手,于无声处见文化。

坚持全员参与。要让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职工是主导。他们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使学校所期望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中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创新的五项工作

创新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定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较容易见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是一种信念和追求,需要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如校风、校训、校歌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所大学长期高举的旗帜,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保持与社会主流文化在性质上、方向上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创新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的建设,挖掘地域优秀文化遗产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渗透交融。建设和谐校园一定要注重校园传统文化的建设。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前瞻性的事业,它决定校园文化必须具有超前性,这种超前应该是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基础上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它本身就有延续和继承发扬的价值。学校要十分重视将地域历史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熔炼出特有的校园文化。

创新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建设,建章立制规范校园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规范的制度做保障。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工程”。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的目的,旨在把学校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种力量加以组合,进行协调,使学校工作有一种规范化的秩序,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师生员工能自觉遵守规范,保证工作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创新校园文化中课外文化的建设,全力打造四块阵地。课外文化活动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设施和校外的文化资源,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阵地依托,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四块阵地:1.建设骨干培养阵地。不断加强和完善党校、团校教育培训功能,建设对新党员、新提拔干部、新任团干部和新选举学生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培养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干部上的准备工作。2.构筑教育宣传阵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好传统教育宣传阵地。同时,更要关注网络教育阵地,积极进入与认真建设。3.争建实习实训阵地。高校要广泛走进社会寻找建立专业对口实习实训阵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实习实训教育。4.搭建服务教育阵地。高校要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中心,寓教育于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构筑和完善面向青年学生的全面服务体系,如:构建学生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学生生活服务体系;构建学生学术服务体系;构建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等,在服务中育人。

创新校园文化中社区文化的建设,激发团学活力,繁荣基层生活。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居住实行社区公寓式管理。社区既是他们的居住栖息之所,同时,也是他们活动交往场所。社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激发团学组织的活力,重视团学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突出社区文化育人的教育性和服务性;发挥院系学生会、班委组织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中坚作用,突出社区文化育人的广泛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社团、协会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突出社区文化育人的兴趣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传刚.高校校园文化刍议[J].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网络版

(2)孙陶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J].安阳工学院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文明校园工程内涵与内容的解读

1.文明校园工程的内涵

文明校园从狭义上讲,是指校园环境优美并有文化内涵,师生行为等文明有序;广义的文明校园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学校历史积淀、管理模式、影响力等的综合体现。这里讲的文明校园工程既然是一种工程,就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明。所以我们认为:文明校园工程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动用校园的各种资源,形成民主、科学、有序的校园文明建设的过程及其活动。文明校园建设的工程实际上是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工程同步的,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方面,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2.文明校园工程的内容

一般来讲,校园文明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所以,文明校园工程的建设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

首先,校园物质文明工程。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物质文明能够影响精神文明并体现一定的精神文明,可以转化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包括校园地理环境、建筑景点、传播设施等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校园物质文明建设包括符合标准的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人文化的校园布置,让校园给师生一种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感觉。同时,校园应该由一种育人功能,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校园的精神文明工程。精神文明是校园文明的核心,也是校园文明的最高层次内容。精神文明的内容比起物质文明更为复杂、多样而广泛、深刻。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一个学校文化精神与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园精神文明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方面、制度方面、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班风等各个方面。

再次,校园的制度文明建设。制度文明是校园文明的保证,是校园管理文明机制的体现。只有健全而且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学校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校风,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度文明要靠各种机构组织的贯彻,靠相应的责任分解落实。制度文明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同时制度又能够培养人力资源,提高队伍的素质,进而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

二、文明校园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应试教育成为文明创建的桎梏。当前应试教育如火如荼,与素质教育及和谐校园的构建针锋相对,学校成为了应试的集中营,师生成为应试的机器,课堂改革迟迟落实不了。文明校园工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不文明的应试教育与文明工程格格不入,严重制约了文明工程的建设。

2.社会文化对校园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处于多元化的过渡阶段,传统文化在影响社会与校园,网络文化与快餐文化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校风与学风,这些文化使得校园文明工程建设难以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力,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文明工程缺乏系统性与制度化。校园文明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一定的制度予以保证。但是长期以来,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把手负责制制度下,很多理念缺乏长效性,制度缺乏持久性。一个领导一个文化、一个领导一个思路,三天一个想法、一年一个主意。这导致校园文明难以形成历史积淀,肤浅而浮躁。

三、文明校园工程建设实施途径及其方法

1.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有严格的规律,不符合规律的行为将导致教育的缺失与缺憾。所以,文明校园建设要考虑学校的办学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是否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实施,这些要素是否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思维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衡量校园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准。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合法,要符合《教育法》等,其次是符合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如开齐开足各种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等。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这规范融入到教师理念中,引导老师树立完全的,符合现代学生的新的发展育人观。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机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2.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要注意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管理模式。无论学校的规模大还是小,在管理制度的体系上都需要完善,才能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工作作风直接依靠制度形成,一个学校要形成“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要求,形成“严肃、严谨、严明”的工作作风。都离不开制度的制约与引导。

首先,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原则,建立全员聘任制度、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盘活校内人力资源,激发教职工的潜力;其次,要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针对每一项工作制定完善的制度要求形成完善的人事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教科研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改革;再次,明确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深化目标管理与责任制度,激发教职工的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干、教师队伍建设。论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与民主管理,加强党总支、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提升教代会的参与力度。

3.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环境

首先,校园环境必须有硬件为支持,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整体规划校园布局,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如果硬件都不合格,则无法谈校园的文明。校园硬件在传统上是一个优美而有面积合理的校园、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一个符合标准的教学楼与各类功能室、各种教育教学的书籍与设施等,新时期的学校硬件还包括贯穿校园的网络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信息广播系统等等。

其次,更重要的是校园各类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是衡量校园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准。学习图书馆、阅览室的服务水平、实验室的利用程度、食堂后勤等的服务水平、门卫的管理水平等等,都是学校环境管理文明的体现。

再次,校园环境是校园文明的一个窗口。学校要对校园环境进步科学布置,将校园有形环境与无形文化有机结合,做到“使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棵树都育人”,全力优化育人环境。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铭牌,主题板报展示、励志名言牌、教室及走廊张贴制度、目标、警句,文化墙等等,形成良好的人文气息,让环境起到育人功能。要加强学生仪表与言行教育,让学生爱护校园环境,让校园实现净化、亮化、美化,让学生的文明言行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4.构建校园精神文明的平台

校园的风气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各个方面。文明校园的建设工程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转变作风就是转变文化,转变了文化就形成了文明。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全面落实发挥教干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有思想、有理念、有修养,工作主动、善于创新、团结协作、坚持原则、服从大局,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校园工作氛围。逐步形成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护学生、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从学生角度讲,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勤于钻研、愿意学习而且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通过构建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社团中学会交往与学习,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要举办各种活动,通过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构建美德教育特色。这些平台的建设,是校园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5.处理好历史、现代与未来的关系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课堂渠道及班会、团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果。

3.注重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校园里的时事走廊及学生的阅览室里有二百多种报纸及刊物可供学生阅读,本学期我校还将组织学生"时政演讲比赛"并推出优秀选手参加仓山区预赛。

二、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

在这同时学校还加大投入进行校园设施建设,校内拥有喷水池、假山、古树参天,大片的绿地,环境优美,构成了花园式的校园。学校教学设施先进,不断充实更新专业电化教学设备,建立校园网络,在福州市中学中率先进入互联网,与世界进行广泛了优良的育人环境专业化、现代化、配套化,达到一流水准,创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学校拥有2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图书大楼,藏书有7万多册,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全国各大图书馆图文资料。有语音室两间,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建立了现代化的半路电视系统,各教室配置了电视机、投影仪等。有专门的形体练功厅、烹饪操作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等形成了完善的专业设备,保证了专业教学,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三、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和教学工作,除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灌输艺术知识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在95年成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成了舞蹈、合唱、礼仪、演讲、技能等文艺队。四年多来,艺术团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成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97年7月艺术团作为中国福建代表队赴澳门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艺术节的演出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唱采和澳门总督的称赞。96年我校孙砾同学(现为福建师大音乐系三年级学生)获市电视大赛一等奖,市"双十佳"歌手一等奖,全国电视大赛三等奖。97年在省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舞蹈《海乡情韵》与《圣洁的哈达》分获一二等奖。98年舞蹈《土风舞》获市首届舞蹈节一等奖,99年男声小组唱和舞蹈获市"百花奖"中的银奖和铜奖,高磊同学(现为省音乐学院学生)获市"十佳歌手"赛一等奖,舞蹈获省三等奖。我校合唱团参加市中学生合唱节比赛连续两届均获一等奖(三年一届,96、99年),此外,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演出任务,接待省市乃至中央领导人的慰问演出等均获成功。这些都是反映出我校学生的素质经过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

我校每年有二次艺术节,第一次安排在4-5月份,我校结合"班班有歌声“活动开展红五月”歌咏大赛,每逢此时,我校德育处和音乐老师、校团委、年段长、班主任都要精心策划组织这声活动,使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均获优胜奖。与"班班有歌声"活动同期,我们还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今年是第三届,我校连续两届美展活动均获优胜奖。

第二次艺术节安排在年底,连续十年来在元旦之前我校都要组织一场深受全校师生欢迎的"烟山杯"文艺汇演。这场演出,无论是参赛班组长的人数,节目数用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越办越精彩,生动活泼,形式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是对学生演员,学生观众都是一种宣传和教育熏陶和感染。

我校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师生的体质,如:教师的篮排球赛、学生的趣味排球赛、篮球赛、师生合作的篮排球赛、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我校的男女篮排球队参加市中学生比赛均获前列名次,多年来,我校承担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鲜花队及引导员的任务均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为发挥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及特长,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写作水平。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语文老师及年段长的指导下,办了一个文学社,标题为《芳草地》,并有了学生自己的刊物,学生们通过写作,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怀,交流思想。

四、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教育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超级秘书网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在这里主要论述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如何使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促使校园文化综合发展。

(一)创建优美自然的生态育人环境,凸现生态教育的无穷魅力。

现今许多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都建有大面积的水泥硬化的广场或或门厅,如果改建成自然的绿色生态景观,如仿自然生态小山――小瀑布垂流,凹间小道蜿蜒,旁有溪流潺潺,鸟儿溪间飞翔,溪旁偶见仙台厅阁;仿自然水体――芦荷丛丛娃儿鸣,湿气升起负离子;仿乡土生态化的绿化模式――不同地域的自然符号,原生态的乡土…。校园掩映在这样一个自然生态化的景区之中,一方面使学生亲自感受乡土自然的气息和乡土生态文化及对生态化的直观认识和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是一个生态教育的绝好场所;另一方面优美自然的环境具有增进学生健康,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

(二)建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建筑和点缀艺术

1.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建筑风格应有不同的风格,如中医药院校的建筑风格应能够体现中医整体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富有教育意义。

2. 艺术或文学点缀合理的分布在学校不同的空间

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应有相应的艺术或文学点缀有教育性。如路灯的设计既要符合学校特色具有艺术性,又要符合节约的原则;教室的布置能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安心学习的情绪等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一)高尚师德是学校神文化建设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应学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培育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才能形成先进带后进的风气,以带动整体师德的整体提升。

(二)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是学校神文化建设的核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是学校神文化建设十分重要要的核心。重点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第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提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是加强领导,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一切的基础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学校制度表明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可以增强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发展人的层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如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的一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建立起政治方向明确、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健康、文化娱乐品位精美、道德风尚崇高、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把青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建设;校园管理;安全教育

目前普遍小学校园有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的意识,但是往往相应的安全建设举措难以跟上,我们必须意识到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从制度及举措上整改校园管理,建立相应的校园安全建设条例,保护小学生身心安全的相关机制,真正从制度上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本文将针对如何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这一重要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促进校园管理的发展。

1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校园安全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使小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当制度上出现了相应漏洞,或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发生时,就需要小学生们自身树立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1]。所以我们要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在教学中我们会要求学生有发散性的思维。但是在安全教育方面,相关人员一定要规范好小学生的行为思想,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印发相应的有图画、有文字的安全教育手册去帮助小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去帮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不能随意与陌生人搭讪或者与陌生人离开,在遭遇火灾、地震时应该有秩序地听从指挥进行疏散等,要让这些安全教育深植学生内心,使他们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2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可以采取多种联系方式,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也是为学生全方位安全建立的有效屏障。不仅仅是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2]。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微信群、QQ群、掌握学生家长们的详细联系方式、居住地址及工作单位等多种方法,来保证联系的畅通。

3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

教师及保卫处的保卫人员等都是最为直接的责任安全负责人,在校园中直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往往小学校园都会采取在特定时间段进行校园封闭的管理办法,以此来保护校园安全,所以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3]。不仅仅如此还要划分相应的责任范围,明确责任内容,才能促使校园安全建设更加具有秩序性。

4完善学校的应急方案,提升遇到突况的应对能力

校园的安全建设不仅仅应该做好注重事件的预防,也要做好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所以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的过程之中,应该完善校园安全的应急方案,可以通过日常的消防演习[4]等进行对学生的引导和疏散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校完善应急手段,这样,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从而提升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5建立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

学校应该与当地的派出所、社区及所属地区的相应单位建立良好的联系,以此来完善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从制度上排查校园安全问题,帮助校园安全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一旦孩子走丢或是被陌生人领走等问题发生,联防联动机制[5]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事件的调查,或者第一时间阻止事件的发生,所以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可以在校园制度建立的层面上帮助校园安全建设的发展。

6完善校园内相应的安全设施

对于校园内存在的安全设施,学校应该定时给予更新,例如灭火器等,按照相应的《安全校园建设标准》等,保障安全通道的畅通以及应急灯的正常使用,安全设施的完善是从硬件的角度上保证校园安全建设的,也是安全建设的相应基础。我们要注重基础安全设施的建设,从而加强校园安全的建设。目前的校园安全建设虽然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校园安全建设观念,通过从思想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建立与家长及时联系的有效机制、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教育、完善学校的应急方案,提升遇到突况的应对能力、建立相应的联动联防机制和完善校园内相应的安全设施等多种方式,去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从而促进校园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吐尔逊江.尼牙孜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准东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有效途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07:114-115.

[2]杜玉玉.平安校园视域下社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研究[D].温州大学,2015.

[3]焦慧慧.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孩子!———论法制校园安全建设[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5:11.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型校园;价值诉求;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58 — 02

随着我国高校在管理和体制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园文化建设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大学精神的低俗、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缺失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这使得大学校园建设成为我国教育家重点研究的课题。在“黑龙江省高校党的建设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文化型校园这一概念被提出,其主张营造一种和谐、幽静的校园环境,用学校的优秀文化和办学特色来培养大学生人文内涵。人文内涵主要包括,政治立场、道德水平、智力潜能、心理素质、审美观点和人际关系等〔1〕。文化型校园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时代大学生,而且可以提高高校自身的科研和制度水平,缩短我国高校与世界高校之间的差距。高校必须要强化文化宣传,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快文化培养方法的创新步伐,积极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地在文化型校园建设中体现高校特色文化,形成全校师生的统一文化观念,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文化型校园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型校园建设是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思想的不断进步,我国大学需要更多的人才(师生)支持。文化型校园应该为在校师生营造和谐、幽雅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等实践活动中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

(一)文化型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型校园与校园文化不同,校园文化属于文化型校园的一部分,文化型校园是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型校园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文化型校园要将人文精神体现在大学的教学、历史继承、校园环境、建筑特色、学校制度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在和谐、幽雅的校园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主体精神、诚信品德和法制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内在潜能。“文化型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总是引领着地区文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科学地传播和不断地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1〕文化型校园建设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文化型校园体现高校整体风貌与精神文化

文化型校园首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不断改善校园基础文化设施为保障,以提高学生素质、提炼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建设重点。以改善校风、教风与学风为实施目标。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之所在,而校园的整体精神文化则能够以校风校训、基础设施、学生素质以及校园文化品位为载体充分地体现出来,文化型校园建设包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是新时期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重新演绎与再次创新。

第二,文化型校园是对校园环境文化良好发展的真实体现

校园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与绿化景观等要素,同时也包括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教学办公设施以及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与氛围,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校园文化的进步,文化型校园建设侧重于具象文化内容的进步与抽象文化精神的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可以说是构建文化型校园的题中之义。

第三,文化型校团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的依托与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指的是高校为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而组织开展的全部文化活动。除常规教学以外,各高校均会围绕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四,文化型校园是对民族文化的体现。无论我国经济如何发展,文化型校园都始终以民族文化为根本,有选择地继承我国的风俗、文化和智慧精华。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在文化型校园的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五,文化型校园建设要求学生与教师全程参与

在文化型校园的建设中,人是不可替代的主体,建设文化型校园要靠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得以成功,构建文化型校园,要求师生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能够体现出文化型校园建设所要求的文化理念,遵守校园制度,领悟贯彻校园的办学思想,并用与文化型校园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知道自身的教学或学习,并将这种思想、制度、文化形成一种固化的坚持与习惯。

(二)文化型校园的特点

文化型校园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独特的社会职能特点。大学既要塑造师生的人格,还要推动社会的进步,更要承担特殊的社会职能。

第二,继承特点。大学精神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大学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一代一代人之间的继承并不断地发展。

第三,开放特点。文化型校园不是一陈不变的,其在保持自身内涵不变的条件下,不断接受新生事情和思想,来丰富自身的内涵。

第四,渗透性特点。文化型校园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师生素养的培养、教学计划的制定、校园制度的建立、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学校建筑的建设。

第五,示范性特点。

文化型校园带有一定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指的是其能够让活动在文化型校园建设中的优秀人物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别人,为他人做出示范。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绿色文化;生态校园:教育

一、高校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要走的应该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人才聚集的高地,具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很多高校为绿色文化建设作了很大贡献。今后,高等教育必须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多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奉献科技成果,全面加强社会服务,更好地承担起科技创新重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努力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示范和带动全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多重职能。坚持独立的大学精神,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至关重要。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大学必须在校园文化别注重绿色教育氛围的营造,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节约型校园,倡导绿色管理、绿色学习、绿色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科学氛围。要通过大学的文化传播和带动作用,以绿色生态环保宣讲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模式能够深入到社会大众心中,切实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奥运会将给世人留下绿色奥运的丰富遗产。高校应充分汲取绿色奥运理念的营养,充分挖掘和利用绿色奥运的宝贵财富,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绿色意识的高水平建设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二、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中,创造出丰富的人类文明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3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现代化的主要内涵。随着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使用,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使人类生活进人全新的文明时代,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主要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而且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这种文明观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与此同时,这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绿色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

主要是更新工业文明观的教育理念,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受到工业文明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受到工业文明生产力观的影响。工业文明观影响下的教育尤其重视人的身外自然的改造,不重视甚至忽视人的自身自然的发展,片面地把人作为一种劳动力资源加以开发,从而导致人们自身的“生态危机”,学生负担过重。健康受到影响,心理承受力差,精神受到损伤,造成畸形发展等等。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教育”。是适应时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结合学校传统特色,推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

具体要实现“六个绿化”,即绿化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绿化日常管理,绿化教学过程,绿化校园生态环境,绿化师生日常行为方式,绿化学校对社区社会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创绿的领导,制订创绿计划,从校园科技活动、课堂渗透、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设着手,探索创绿途径,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把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如果从生态文明观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人们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和自然建立一种平等伙伴关系,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建立在可靠良好的基础上。同时,人要全面发展还离不开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人与外部环境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人们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能力。人们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能力,以及善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最重要的是人的创造性能力,绿色文化正是以提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来实施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绿色校园文化的主调:和平、发展与健康教育是大学绿色教育的主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是绿色文化教学的基础性目标。

(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培育校园的绿色精神

绿色精神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综合体现。绿色对于人类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它象征着生机、青春、活

力和向上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精神,就是使他们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觉按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办事;强化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树立竞争意识及和谐宽容的精神:树立时间效益的观念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绿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途径探讨

(一)积极开展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活动

绿色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文化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活动。如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文化有关的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绿色文化教育理论:成立环保或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利用植树节、地球目、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班级树、毕业树等活动。

(二)构建绿色教育体系

要发展绿色科技。使科技这把双刃剑向着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体协调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要实施绿色管理,运用生态链原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绿色消费,既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又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要建设绿色校园景观,组织绿色行动,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实践。既提高师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的自觉性,又强化师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也夯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基础。

(三)注重自然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应从净化、绿化、美化、生态化校园环境着手注重自然环境建设,依据地形、地貌,融高校自身传统特色和先进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来创造适应新世纪发展的现代校园新形象,在满足教学、生活需要之外,始终以创新和校园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森林化、花园式、充满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

(四)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高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人才的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战略。教育部门应该颁布和实施环境教育制度,要求大学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对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也应改革,对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更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选修课,使将来从事各种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中都应渗透绿色意识,内容既要普及环保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环保伦理、环境素养。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更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信念。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创建和巩固生态教育基地,切实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绿色精神,启迪心灵智慧。

参考文献:

1、田晓丽,高春艳,倡导绿色文化。实现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2007

2、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绿色中国,2006(21)

3、吕新,绿色奥运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环境教育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8(2)

4、陈惠英,生态型校园的规划设计探析[J],建筑设计管,2007(2)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1.1数字校园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制度支撑

数字校园建成后,各项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火墙、防病毒软件、IPS/IDS等常规安全防护手段,网络安全管理岗位及网络运行保障岗位的设立,保障了信息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的正常运行.但是也应该看到,数学校园用户数量庞大,多数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日常安全问题多.继续教育投入经费有限,运维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缺乏安全监管和检查机制.因此,保障数字校园的安全运行,要集中规范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各类人员的操作.

2.2信息化环境下的协同作业需要制度支持

数字化校园的运行,有赖于统一标准的高度共享的各类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由各应用系统抽取出来,存放在共享数据库中.基础数据是承载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各数据之间的关联是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例如教务管理系统在排课中所需要的教师、学生和教室的基本数据分别来自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和国资管理系统,如果业务主管部门不及时更新和维护这些基础数据,必然会影响教务管理系统的作业.所以除了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外,还要保障数据的及时维护与更新,保障部门间的协同作业.

2数字化校园管理制度建设思路

数字化校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运行管理、安全防护,绝非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更不可能仅仅依赖于少数技术人员去实现,需要各职能部门从多个角度协作完成项目.通过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管理制度,既能做到职责分明、协同作业,又能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更上一层楼.

2.1组织机构管理

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管理高校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高校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行以及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所以它的建设是一个管理和技术相组合的过程,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依赖于学校信息化决策层、组织协调层和技术服务层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协同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CIO机制,是目前较理想的组织机构形式.CIO机制以校长或副校长为CIO,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行使决策和规划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相关决策执行,统管信息化职能部门.同时,设立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专家小组和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评价小组.

2.2信息化标准管理

如果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各应用系统只能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只有制定了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才能数据进行合理流动并共享,同时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高校信息标准的体系结构由各管理数据子集和标准代码组成.标准管理应当包含下列事项:第一,对在建的应用系统中各功能所涉及到的基础数据,按照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确定数据子类.第二,确定数据元素取值的格式、范围与规范,凡是可以代码化的,全部采用代码.代码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向上靠拢”的原则,即没有上级部门颁布的代码标准,学校才编制新的代码.代码的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第三,对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可选数据元素O(Optionaldataelement)做出统一规定;必备数据元素M(Madatorydataelement)则根据它的三条原则(在该管理数据类或子类中不可或缺的数据项(元素);校内跨管理业务域的应用系统之间需要交换、共享的数据项;满足上级部门统计要求或交换的数据项)做出统一规定.

2.3运行保障机制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校务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校园,运维保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通过规范操作,明确职责,让各职能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有章可循、相互协作,用好管好每一个信息系统,发挥出数字化校园的强大功能.

2.3.1应用系统运行管理分工制度规定由学校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系统,如OA系统由办公室负责、人事系统由人事处负责、学生管理系统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等.

2.3.2日常工作制度数字校园借助于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多数校务工作通过网络来完成.要规范网络工作模式,就需要建立数字化校园日常工作制度.要指定各部门在网上公告、通知等各类消息的平台;要建立网络信息接收和消息提醒责任制;规定数字化校园中普通事务的处理时限;规定各类网络事务的督办、催办责任人.

2.3.3电子签名制度数字校园必然会产生大量电子文档,《电子签名法》是国家为完善电子文档的法律效力而颁布的法规.在数字化校园中使用电子签名,需要规范以下几方面内容:对电子签章持有者的认定;对被篡改的电子签名文件的有效性的认定;对委托使用电子签名的行为做出具体规定.

2.3.4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针对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加固.日常工作中的上网信息审核、安全巡检及出现问题后的应急响应、系统恢复.包括上网认证、行为审计等安全审计和违规取证.

2.3.5培训制度信息化技术与应用不断地推陈出新.制定培训制度,列出专项经费,使信息化专业人员不断追踪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开展定期培训,使管理人员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才能发挥数字化校园的最大效益.

2.4硬件资源管理

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安全防范设施)是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也是信息资源存放的载体.在以部门为主体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下,不仅硬件系统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现象普遍,且使用率低,维护开销大,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在“云计算”时代,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完美的技术支撑.所以改革旧管理模式,建立统一购配,集中管理,高度共享,按需分配的新机制,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系统建设的新趋势.硬件系统共享制度应当明确:硬件系统统一购置、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和维护的责任部门;硬件系统的共享方式,共享范围和使用原则.

2.5信息化项目评价管理

随着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增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也越来越重视.虽然就经费来源来说,高校的途径比企业多,但也必须避免“生产率悖论”、摆脱信息化投资“黑洞”等问题.信息化项目评价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业绩水平而使用的手段.将信息化项目评价融合于项目中,服务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实行“全过程评价”.信息化项目评价管理应包含事前、事中及事后评价的管理.事前评估除了论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外,还包括与项目相关的需求分析、建设能力分析、软硬件选型、项目预期目标体系的确定等内容.事中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测项目实施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及时反馈信息作出决策,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实现既定的目标.项目事后评价一般包括验收评价、项目经济性评价及项目管理评价.因此,项目评价管理需要明确项目建设审批流程、论证专家组成、项目决策机制、反馈机制及验收机制等,来保证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

3结束语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硬件;软件;大学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41-03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大类:软件方面主要指学校的传统等;硬件方面包括校园的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和美化绿化等物化形态的东西。

一、硬件方面的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很多大学都在提倡“四育人”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其中,“环境育人”与校园的硬件环境关系密切。校园外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绿化及各种设施等,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

(一)校园建筑规划和建设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校园群体建筑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因而应当具有比其他建筑类型更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校园主体建筑尤其应当在“文”与“雅”上下功夫,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从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老名校的建筑,式样各别。例如,剑桥的校舍,按建筑年代的不同而风格各异,比如,建于15世纪的国王学院是哥特式的;建于19世纪的纽南学院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我国大学校园建筑中同样不乏一些陶冶功能较强的优秀之作。比如,作为近现代中国建筑中名作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是经过80多年,三次建成的,三个部分浑然天成,体现了清华园一贯的文化品格和特有气质,让人感到厚重而明亮,亲切而不陌生,幽静而又有生气,透出浓郁的学院气派。一流大学校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是精品。而新的建筑都应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若干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每一所大学都应当是一所建筑博物馆,能够反映其历史文化。

(二)校园的绿化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休憩、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品位及师生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雕像都具有文化意义,置身于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让人们在自然的山水树木、艺术雕塑、纪念场馆、警言语录中耳濡目染,情操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心灵会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大家美好的情感,这是一个学校实现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

校园绿化首先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各种绿化带、花圃、草坪应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校园内,做到从校门口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另外,校园绿化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及校园生态的多样性,目的是使绿化空间表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校园的绿化上,不要急功近利,要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要选择追求卓越,坚持宁缺毋滥。应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命期长的名贵树木,若干年后,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因为古树以其优美的形态、丰富的人文内涵,被人们尊称为“凝固的诗,动感的画”。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古树含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人们尊敬它、崇拜它。以古树为题材的神话传说、人物事迹、历史典故、诗歌及绘画作品构成了我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绿化还要追求绿化和建筑以及校园雕塑、雕像的完美结合。表现校训、校园文化精神的雕塑、纪念雕像、碑刻等要注重与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并与校园的其他环境因素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把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

二、软件方面的建设

(一)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各高校的知名度可能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但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其中,和谐就是最基本的。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国家的和谐昭示着辉煌。单位的和谐孕育着希望。学校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和谐是完成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包容、自由精神是校园要素和谐相处的前提与“溶剂”,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正如他在北大任校长时那样,对各种学派,依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大度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直面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气度,大学作为社会精华浓缩的特殊存在,必须拥有这种气度,才可能让校园的一切尽可能地归位于和谐的范畴。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建立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促进大学各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有助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最终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二)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提高。要定期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修订、废止、补充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使学校制度更加健全、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规范,科学管理上水平。

制度建设必须建立民主、公开的程序机制,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本身既是高校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制度建设工作持续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制定制度的程序和制度的内容合理合法,而且能够让制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和遵守。

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十分关键,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能落实,等于废纸一张。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制度意识,为制度执行奠定思想基础,确保制度贯彻执行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奖惩分明。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参与活动时感悟科学的力量与人文韵味,体验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社团组织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参与社团活动是结识朋友、娱乐、增强自信、补充学业知识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不仅能训练体能、增强体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及拼搏精神。

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还可以培养个人领导才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四)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校舍,或有什么样的现代化教育设备,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校风。校风是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一个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统领,它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校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学风和师风。学风以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学习风气,其中既包括学习的动机、目的、态度、兴趣等内因要素,也包括学习的方法、纪律、主动性、刻苦性、创造性等外显要素。师风的主体为教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育人风气,以及教研室、院系、实验室等风气。

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人们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并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师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即自己的信仰、品格和言谈举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培养和造就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天职,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着眼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时,注重客观环境的变化,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崇尚真理的风气、刻苦钻研的风气、富于开拓的风气,在考试中培养诚实守信的风气、耐心细致的风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重师长的风气、诚恳礼貌的风气、遵纪守规的风气、服务奉献的风气等。要引导教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大力倡导追求真理、追求卓越、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术风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

(五)创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教育部日前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新跨越。而与此相反的是在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中,难觅我国高校的踪影。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在教学和科研上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初、高中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当今中国的高考仍然是以试卷成绩为唯一依据,而试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即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但那也是在预做了大量高难度的习题后的结果,他们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任何提高,根本无法形成创新精神,所以,那些早期获奖者至今仍鲜有成为国际大师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中国的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大学在生源上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培养不出创新的科技人才,创造不出最新的科技成果,就不可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个事实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但在诺贝尔奖的排名上,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且这个第一还将多年保持下去。美国成为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除了他们舍得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中国的大学教育最需加强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尽快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尖端的人才,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抢抓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河.加强校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J].求是,2009,(8).

[2]秦延红.浅谈大学校园精神[J].中国教育报,2000,(12).

[3]李莉.培育大学精神 促进校园和谐[J].光明日报,2008,(1).

[4]王荣华.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育人氛围[J].文汇报,2001,(2).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一、设备设施建设

东辽县建安小学2011年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各室健全。在学校图书室内,各类图书摆放整齐,种类多而不乱,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学生作品展室则汇集学生的各类优秀作品,处处展现了学生手脑并用的成果。食堂、宿舍宽敞明亮,规划合理,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尽管绿意不多,但仍然处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教师和学生每一天走进校园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一天。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我们,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让师生徜徉在美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自然身心愉悦,倍感舒适。

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校风建设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这所学校的精神状态和教师的工作作风。我们遵循文明、尚美、创新、超越的校风。近年来,我校大力培养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评比增强竞争意识。良好的校风建设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成绩日益提高。

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表现。学校抓好教风建设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成长的沃土,而教师是人才的培育者,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表彰优秀激发教师自觉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和监督,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说、评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定期开展业务竞赛,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学风是学生集体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良好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有着推动作用,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言行,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和自律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通过消防安全演练、地震疏散演练等增强安全意识,在师生中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文化建设

我校从班级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室外文化长廊建设及校园文化艺术周几个方面进行。

1. 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突出了本班的特色。班内前墙黑板上方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和宣传标语,后墙设置有后黑板,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活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通过板报评比,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走廊文化建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用通俗易懂的名言警句作为教具,为小学生养成教育服务,让学生有前进的方向和自我肯定的标准,教育学生成人成才。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悬挂有经典图片,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让走廊成为学生无声的师长”。

3. 室外文化长廊建设。我校于2012年秋季在校园显眼位置新建了文化长廊,主体分为十个板块,由校史回顾、办学理念、团队建设、党建和少队活动、师生活动展示五大主题构成。通过室外文化长廊让学生感受到百年老校历程辉煌,各方面建设蒸蒸日上,师生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快乐的工作和学习,从不同角度展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处处体现我校办学理念:让师生绽放生命色彩 ,让学校彰显人文特色。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 和谐校园 构建

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健身、锻炼、竞技和娱乐等以身体活动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创造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发展,体育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体育文化不仅对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他文化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特别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即美,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范围内的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一道共同建设校园的精神文明、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人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外、中、内三个层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即指物的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早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学校运动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还包括逐步成熟的学校体育理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层即指思想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是具有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已经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校园体育文化倡导各种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它既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反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同时可约束、遏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在当今校园内,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以及观赏体育比赛蔚然成风。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而且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当前,确立这种教育理论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体育文化的传播就是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而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使人们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受到时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机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多讲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学会“修己以敬”。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

四、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

(一)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培养

校园体育文化意识是指一种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而文化对人具有可塑性,在全面实施大学校园内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文化宣传。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的同时,开展系列体育知识讲座、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在体育馆、健身房等建筑的墙上悬挂体育明星的画像以及名人谈健身和体育的格言,在校园内建体育雕像等设施,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陶冶学术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这些无疑是形成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催化剂。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形式,进行体育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真正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并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

高校的和谐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保证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定的精神文化作用有赖于一定的制度作保证,而体育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涉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所以要把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学校的体育活动委员会,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和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要制定学校体育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的一些法规性文件都能落到实处,把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运行轨道中,避免造成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

校园内拥有场地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影响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因为这些有形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在学校总体建设的框架内,建设好学校师生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必须的场所,如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棋艺室、体育展览馆、体育宣传橱窗、校园体育网等,用优美的体育建筑、良好的体育设施,增加学生对体育的亲和力,使得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要的和谐统一。

(四)建设高水平的传统体育项目

高校的体育发展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样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影响力,适应21世纪高校的发展潮流。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开展广泛的学校竞赛活动。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直接对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产生影响。高水平运动队伍的组成与训练、优异成绩的获得对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组建一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适合本校实际状况的高水平竞技队伍,将极大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改善。比如许多高校组建的CUBA队伍、清华组建的高水平跳水队等,都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组建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在体育课教学以外,有必要建立一些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的组建不仅不会削弱体育课的基础地位,而且可以加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参加体育活动和各项组织与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促进体育课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增加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提高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才干、构建和谐校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窗口,成为广大学子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的广阔舞台。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是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它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为一体。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团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培养师生的体育道德素养。通过体育文化节,不断改变师生观念,让体育不仅成为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体育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以多种方式进行融合、渗透,形成有利于学校内部群体,特别是学生本身实现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营造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 (12) :47- 48.

校园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把“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政火炬代代传”主题班队会在我校轰轰烈烈地举行,廉政火炬正在同学们中间广泛传递。

“你拍一,我拍一,群众利益数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勤政为民大家乐;……”五年级(3)班的主题班会上传出廉政歌谣的琅琅童声。孩子稚嫩的声音、天真的面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老师、家长们。幽网默诙谐的小品,通过校园中生动的事例,向同学们讲述了廉政就在自己身边,莫以贪小而为之,莫以廉小而不为的深刻道理。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一些廉政小标语,送给了在场的老师和家长,表达了携手反腐倡廉的心声。诗歌朗诵、舞蹈、快板、宣读《敬廉崇洁倡议书》、现场廉政签名,把此次活动推向高潮,使在场的每个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在场的一位家长看了主题班队会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公正、清正,为我们和谐社会尽一份自己应该做的力量,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抓。”

“一身正气立场坚,刚正不阿不怕鬼。两袖清风拒贿赂,贪污盗窃不沾边。……”一曲悠扬的“十律”廉政歌谣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在每一位学生幼小心灵中播下了廉洁自律的种子,廉政之花在校园里处处绽放。

我校通过唱一首廉政歌、读一本廉政书,看一场廉政电教片、办一场廉政教育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校园“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和廉政文化的深入开展,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接受廉洁、习惯廉洁、崇尚廉洁”,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共同营造廉洁自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廉政,乃廉洁正直。乍一听,似乎它只用于官场,和校园没有什么太多的关联,但仔细想想,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问,一个国家若最纯洁最有生气的校园都没有一丝正气,那么,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前途将是黑暗的,人间的上空将永远被污浊笼罩。由此可见,廉政不仅是大人应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把它在校园的宣扬,在学生中推广。这样,才会使他们今后在工作中不必误入歧途,才不至于让国家的贪官一年多于一年,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校园真的是与廉洁正直无关吗?我们设想如下场景:有些同学现在只是一个班长、科代表,甚至只是组长,但却如此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明白“官官相护”;不知道“公正无私”,却深喑“”的为官之道。而且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早已不是令人惊诧的新闻了。若一个同学负责检查各班的卫生,在他可能会言不符实地把自己班评为优秀,而其他人依次类推,如此互惠互利。再者,就拿组长来说,在平时的交作业、背书等方面竟是如此地“敌我分明”,近我者诸事如说,逆我者一切免谈。一同学若没有一个“官”朋友竟很难在班里立足,就要处处受排挤。这是哪里,是官场的一个仿版。在这里,没有积极向上的学风,却有官场的勾心斗角。出现这些情况,难道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