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

水利现代化论文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篇

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用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装备和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建立供需协调发展机制和决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全部运作过程。

二、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1.总目标

水利现代化的宗旨是造福人类社会。通过水利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国人逐步树立起现代的水观念,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科学构筑防洪抗旱安全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使水利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经济、食物、生态系统安全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2.具体目标

依据水利现代化的宗旨,其具体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

(1)完善的防洪抗旱体系,确保社会安全。由于我国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以降雨要素为主的气候要素年际、年内之间变化大、不稳定,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和干旱发生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防洪抗旱能力仍很低,严重的洪涝和旱灾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隐患,至今仍对国计民生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现代的水利理论和治水思路,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减灾体系,确保社会安全。

(2)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积极保护、安全供给水资源,保障经济安全。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严重不均,再加上管理不力等原因,造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带有普遍性的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污染性缺水、配置性缺水和浪费性缺水。水问题的严重存在已经对国家经济发展、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建设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的瓶颈因素。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稳定、优质供水,确保经济安全。

(3)发展灌溉,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生活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两者叠加,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更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未来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只能依靠内涵挖潜,其中又主要依靠灌溉耕地面积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见,食物安全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运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优化配置,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扩大灌溉面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4)建设良性生态,美化环境,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我国的生态与环境是脆弱的,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西南岩溶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平原交接带、农牧交错带、海陆过渡带等。长期以来,人类忽视了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忽视了生态利益是人类超越一切的最根本利益。因而,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往往注重满足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忽视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在水资源配置时,既要满足生活、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也要考虑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

(5)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应建立起统一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管理事权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体系,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

(6)树立现代的水观念。突破传统的水观念,树立水的忧患意识和现代的水观念,使人水和谐,友好相处。

三、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水观念现代化指标

人的水观念现代化虽是无形的、不可量化的,但可用相关指标进行判断。如通过抽样调查,从下列指标可判断人类水观念现代化水平: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正确认识的人所占比例,认为水源地需要保护、水环境需要改造的人所占比例等。

2.水利信息化程度

判断水利信息化程度拟采用下列指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调度能力和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化水平,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工设计自动化水平,水文的自动化测报系统、预报时段、准确率,供水与排水自动化水平,管理信息化等。

3.水利科学现代化

衡量水利科学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是:水利科学研究的职称结构,水利科学研究的现代装备,水利科学技术创新力度,水利科学技术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率,水利科学学术论文在国际著名水利学刊占有份额等。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水利现代化的道路

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因此水利行业现代化首先要满足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水的各种需求。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水利行业的现代化还表现为能清楚地认识水的基本规律,引导社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控制不合理的需求和消费。

纵观人类社会对水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过五个阶段:

(一)以防洪建设为主的阶段

人类社会要求发展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特别是人类开始在水域周边定居之后就必须进行防洪建设。一般是堤防、城墙、城区排水系统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防洪建设水平。

(二)以供水建设为主的阶段

人类社会防洪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之后,经济就会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水的供需矛盾就日益突出,这时各种引水、配水等供水系统的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越发展,要求供水能力和保障率越高。

(三)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阶段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供水量越高,排污量增加,水域的污染将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因而水资源保护、改善水域水质等水环境建设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以景观建设为主的阶段

在水质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会对水域周边的景观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以水域空间管理,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空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将首先在城市周边地区得到发展。

(五)以生态修复为主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增强,人们重新审视自然水域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要求恢复水系自然生态功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水域不仅要清洁、美观,而且要求水域生机盎然。即回归自然、修复水域的生态系统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水系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利建设所表现的相应内容也有所不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洪、供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在70年代重点进行水资源保护,80年代抓水系景观建设,90年代抓水系生态修复,水利发展的阶段性表现比较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前一时期由于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问题积累较多,在现阶段表现的发展阶段性不十分清楚。在防洪方面城市防洪标准较高,大江大河可防中、小洪水;在供水能力方面北方缺水严重,江河断流,但地下水开采能力较强,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域污染已十分严重,流经城市的水系普遍呈严重污染,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大城市水系已开始景观建设,但水质普遍较差;水系的生态修复问题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进入21世纪,人们对水利建设的要求应当是全方位的,可以预计在21世纪的前半段,人们将会要求恢复碧水蓝天、山川秀美,要求水系恢复良好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而我国水利现代化要求我们进行大水利建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利五阶段的跨越。

二、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首先,中国水利现代化是为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即在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和控制各行业的用水需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综合整治和强化流域管理,提高流域国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

其次,中国水利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包括:继承我国数千年水利建设的遗产,发扬真正适合我国江河自然特点的智慧和经验;引进国外的经验和技术要适合中国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水平。总之,中国水利现代化是要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的需求,符合中国人的水文化和水意识。

同时,水利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与传统水利相比较,要充分体现进步;一是与国际现状相比较,在总体上应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水利现代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观念现代化

对于当代社会与水有关的各种先进观念和科学结论应当充分融入水利建设和管理理论之中,在观念上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最科学、最先进的智慧。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水和谐共处、湿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流域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等。

(二)技术现代化

首先应当掌握和了解国际水利建设领域内最新的水文、勘探、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进展,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财力,引进或吸收必要的技术。同时,能及时了解通讯、计算机、管理、监视、预报等相关领域内的技术进展,随时吸收高新科技成果,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技术。

(三)管理现代化

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的现代化。在管理技术方面应当充分吸收信息、通讯、预测、决策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水利管理过程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同时建设完善的水利管理法规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和有力的执法,使公民自觉遵守法规,依法治水。

实现上述三方面的现代化应当首先抓人才的教育和社会宣传。要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观念及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广泛、不断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水观念和依法治水的意识。

水利现代化是一相对概念,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新的变化。水利现代化是有起点的,即我国水利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之时,但它是没有终点的过程。

三、目前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差距

如果将我国水利事业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过程之中。

(一)观念上的差距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但是这一原则还没有能够反映到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中。因此,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已出现了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征兆,将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如北方河流的断流、华北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湖泊干枯或萎缩、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起源于人类大量侵占生态用水所造成的生态退化。森林砍伐及坡地垦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对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的人类活动,以及向水域大量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都说明在观念上存在的差距。1998年发生长江及松花江、嫩江大洪水之后,中央提出"退耕还林(草)、""退湖还田"、"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代表国家领导层观念的重大转变。但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变成新的水利建设理论还需要一个过程,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如:

1.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流域内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3.流域承载力的估算;

4.流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与技术;

6.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7.流域内代际公平原则的体现;

8.流域内地域公平原则的体现。

在我国传统的水利理论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而是片面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至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水系管理中比较注意全流域的管理,明确提出"人与水和谐共处"、"回归自然"、"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等目标,流域生态系统保持较良好的状态,流域内的居民普遍有较主动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应当说在观念方面我国还处在转变的初期,与国际先进观念仍有较大差距。

(二)技术上的差距

在水利建设技术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并不存在整体上的差距。在大坝建设技术方面,小浪底、三峡等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在泥沙运动、高速水流、坝体抗震、坝体优化设计等理论方面也都处于国际领先之列。目前我们与国际水利技术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即一方面在某些大工程上表现出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较陈旧的设备和施工技术。对一些技术先进但造价昂贵的设备和施工工艺还无法采用。如:

1.超级堤。堤宽约为堤高的30倍,堤顶可建设道路及住宅开发。由于堤身较宽,既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推广超级堤建设,代价较大。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流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流域下垫面透水面积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产流系数加大,城市致灾因子增强。加之城市内地下设施及电、水、气、通讯、信息、交通等生命线网络系统的发育,洪涝灾害损失将成倍增加,城市相对于洪水脆弱化。除需增加沟渠、泵站等排水设施外,还需要建设城市雨洪调蓄设施,如利用城市绿地、运动场、停车场等临时蓄水,或修建调节池、地下水库、地下河等大型蓄水设施拦蓄雨水。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在实施城市雨水调蓄计划,城市建设费用可能增加20%左右,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尚未实施这样的计划。

3.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河道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设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目前在我国河道整治中尚未考虑这种增加河道自身净化能力的措施。

4.水利工程机械。目前我国堤基处理率较低,渗漏、管涌等隐患较多。我国虽然已研制成功锯槽机、旋喷灌浆等垂直防渗墙施工设备,但施工能力低,对埋有较大卵石的基础无能为力。国外已开发成功大功率的地下水泥土连续防渗墙的施工机械,可适用于卵石基础,最大深度可达50~70m.但每台价格在2000~3000万元左右,还难以引进。此外如大型隧洞掘进机、皮带传送机、疏泥船等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设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5.水系生态修复技术。发达国家正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或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我国目前虽已有萌芽,但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理论指导。(三)管理上的差距

应该说我国对水资源、水利工程、流域的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人才的素质及选拔

基于水在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国家水行政及流域管理人员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由于公务员首先要通过严格的选考,就连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只有1/10左右可以通过,因此其管理人员都属精英。进入水管理公务员队伍之后,首先进入基层工作,2~3年轮换一个岗位,有秩序地参与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进行全面训练。而且在轮岗过程中有才能者升,无业绩者转入地方,能走上领导岗位者皆有真才实学。高水平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才有高水平的管理。

在一些国家,还有一条非常好的人事制度,即一般公务员每3年轮换一个岗位,处级公务员2年轮换一个岗位,局级公务员一年轮换一个岗位,这种非同步轮换制度可以防止宗派主义发生。一个局长调到新单位工作不可能带走一帮人,在一个单位任期短不可能形成亲疏远近,只能按制度办事。各个岗位上领导轮换频繁,也容易产生比较,便于把每一届领导的长处保留下来。

2.管理制度化

有些国家管理制度之完善另人吃惊。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制度,包括什么事由谁办,每月第几周的星期几要开什么会、办什么事、提交什么报告等都是年年不变的。无需发会议通知,到时候开会、办事就成了。所以在管理人员中每一个人该办什么事、什么时候办是谁都清楚的,无需谁告诉你,但到时候会有人来检查你的工作。有时候连行文格式都一成不变,只要填上新情况、新数字就可以了。这避免了许多推委和扯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注重管理工作的总结

针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管理能力的标志。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与日本举办了15届中日河工坝工会议,日本每年提出的6篇论文基本都是建设省河川局官员对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很有新意,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比如在1999年他们提出的6篇论文题目是:《水灾害·土砂灾害的风险管理》、《试行水库的弹性管理》、《水土流失区域泥沙管理中的淤积监控》、《1998年洪水灾害对应及平成大改修》、《摺上川大坝成本压缩对策》、《火山活动的风险管理》。这些论文涉及到水利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据说河川局管理人员每年所写的类似论文还有很多,随时需要可以随时拿出。但是我们有关司局的管理人员大多忙于日常工作,按经验进行管理,很少能写出高水平的纵览全局的文章,每年约稿都很困难。

4.管理思路

目前我们的管理思路还比较狭隘,各流域机构的管理大多还仅限于对水系的管理。除水土保持外,对流域内的各种人类活动缺少管理能力。而对水资源的管理也仅限于对水资源量的管理,而不能对水质进行管理。即比较注重对水的资源功能进行管理,对水的环境功能及生态功能的管理不力。水管理的先进经验是强调对流域的管理,在防洪管理方面从工程风险管理转向全流域的洪水风险管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从单纯水资源量的分配管理转变到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供水管理,即从单纯追求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转变到引导社会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和控制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基于这种管理思路,流域管理部门对流域内不利于水系发挥正常功能的人类不良活动有较大的干预和制止的权利。因此,比较重视全流域的综合整治,最终目标是追求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5.流域管理技术

流域管理技术可分为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与决策技术。在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中,我国流域的信息采集技术明显落后。首先是我国雨情、水情监测点密度不足,而且其中自动监测、遥测站点不足。目前我国降雨站总数约2万多个,国土平均21个/万km2,若满足洪水预报精度要求还需增加4倍。即使考虑到降雨站在国土内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无需安置降雨设备,对布站较多的流域来说降雨观测站仍显不足,仍需增加一倍。国外有关降雨和洪水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及商业终端向社会公开。为了实现对工程、洪水、重点防护地区实施监测,几乎动用卫星、遥感、雷达、摄像等各种手段,实行远程传送和控制。开发了轻型背包式摄像及远程传送设备,光缆堤防渗漏及变形监测系统等,对流域内各种动态可实现实时监视。

除信息采集技术以外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会商系统等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与此相相关的RS、GIS、GPS技术在我国都在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

6.水管理的法制建设

近年,我国有关水管理的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相继建立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蓄滞洪区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或条例。但是相对来说还极不完善,在具体条文中还不够详尽或有遗漏。对于工程投资分担、水毁工程修复、流域管理、水系开发、防洪保险等都还缺少明确法规,与日本《河川六法》相比,我国水利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仍需时日。

综上所述,我国在水利现代化方面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受传统水利影响较深;受国力限制,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管理上明显落后。

四、我国水利现代化趋势

从水利五阶段来看,目前许多国家已进入第五阶段,但我国从总体来看应当是处于第二~第三阶段之间,要实现水利现代化,任务是很艰巨的。根据我国的特点,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将有以下特点:

(一)长期性。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的落后状态是由于国家长期对水利投入不足所造成的。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极大的投入。下面用目前物价水平,对各项投入粗略作一估算。

1.防洪投入。如按目前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即城市防百年一遇洪水,农村防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经各流域机构粗估完全达到这一标准需5000亿~10000亿元。

2.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投入。如按日本建设省规定,每公顷开发面积建设500m3蓄水池粗估为10000亿元。

3.满足社会供水需求投入。目前北方地区缺水严重,1997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约1600万m3,如果实施计议中的各项调水工程及供水配套工程,粗估需3000亿元。

4.污水处理投入。各城市建立污水处理厂,按1997年污水排放总量416亿吨计算,粗估需建设费2000亿元,运行费100亿元/年。

5.城市河湖整治。仅北京市城市河湖的初步整治,历年累计近百亿元。粗估全国需5000亿~10000亿元。

仅以上几项,粗估需25000亿~35000亿元。如果按每年投入500亿元计算,大约需50~70年时间,加上各种运行和维护费用,还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当然以上各项费用的估算是极粗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各种水生态修复所需的费用。尽管如此,我们已可以估计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过程是需要贯穿整个21世纪的。如果我们作一个较为乐观的估计,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用20年左右时间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全国可用40~50年左右时间在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域空间景观建设等方面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后再用几十年时间在21世纪末使全国的水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二)差异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水文条件差异极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极其不同,所面临的水问题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也差异悬殊。因此各地方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也必然是极不相同的,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行动计划,认真分析本地区条件,确定当前及长远任务。如有些城市尚未设防或防洪标准很低,应当首先抓紧防洪排涝建设。有些地方长期缺水干旱,大量开采地下水应首先解决节水和开辟新水源。对于水域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如上海市提出"环境水利"的目标,重点解决排污处理和水资源保护。北京市则提出"碧水蓝天、市内通航"的目标,开展以城市河湖空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应当说,全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水利建设任务还不能用"防洪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之中的任何一种加以概括。它们分别代表了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水利建设的主要特征,它们与"工程水利"也是不矛盾的,因为实现任何一项目标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内容。

(三)阶段性。

上述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景观-生态等水利发展的五阶段是对世界各国水利发展过程的正确总结,也是水利为满足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提出要求的必经之路。因此,其过程是不能随意倒置的,水利发展具有极其明确的阶段性,每一阶段要完成一项主要内容,不可能设想一个地区在防洪或供水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之前,去花大力气搞景观或生态建设。我国有些城市不下决心去搞水资源保护,就大搞水边景观建设。结果河边有了林带、绿地、楼台亭榭,但河里却是一潭死水、臭水,不要说在水中嬉戏,人们多一分钟都不愿在这样的水边停留。

就全国的水利建设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如防洪标准低、供水紧张、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但对具体某一水域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内容。在上述五个阶段中,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等三项内容是属于基础建设,只有这三项任务完成了,才谈得上景观和生态建设,但也不能说后两者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它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对我国多数水域而言,虽然在过去的水利建设中,由于投入不足,每项基础建设都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我国50年来水利建设的最大成就也表现在通过大江大河的防洪、供水工程建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也是因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水域的普遍污染。所以就全国而言,当前应当在继续抓紧解决大江大河防洪、供水问题的同时,下大决心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解决江河污染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景观、生态建设无从谈起,水利现代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实现。江河污染问题解决后,可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紧张局面也会缓解。

(四)社会性。

水利建设是为社会服务,保障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需求及国家经济实力所支配,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所以水利建设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和趋势,加以引导和控制。例如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内的盲目投资和建设,在缺水地区建设高耗水和污染严重的项目,盲目的开荒及湖泊湿地围垦等。过去我们只强调了水利发展要满足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对社会用水需求的限制和管理。所以水利行业只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只注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忽略了对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因为水利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水利行业应当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好社会发展与水的关系。比如,为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既要建设防洪工程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又要对广大危险区域进行洪水风险管理。包括让广大居民明了所在区域的洪水危险性,自我保护的对策,在防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在洪水季节让他们及时得到有关洪水的各种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此外,管理部门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口和资产由高风险区域向低风险区域转移。对供水建设也是如此,既要加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要对社会的用水行为和意识进行管理。如根据供水可能实施合理配置,实施定量供水,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水资源紧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关闭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等。因此,在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要由单纯的水系和水利工程管理扩展到对流域内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

在今后谈及水利的社会性时,应是广义的社会性,即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社会性。我们的水利建设不仅仅只满足人类需求,还要满足其它生物对水的需求,因为良好的生态系统也是保证人类正常进化所必需的。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3篇

最近几年,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就目前的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制度和施工技术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利工程的进展快慢和质量好坏、以及企业的效益高低。良好的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员的积极性,使人力物力得到最好的发挥运用,可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而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企业的相关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水利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限制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提升空间,因此,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影响水利施工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再者,现在的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水利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较低。无论是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是对于一个行业的进步来说,科学技术都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革新速度比较缓慢,未能抓住当前良好经济势态的发展机遇。因此,水利工程技术的科技革新是影响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术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先进设备的支持,只有在具有完善的、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有条件引进和运用新的水利工程技术。目前我国很多水利企业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设备老旧和闲置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很大程度地消减了机器的性能,阻碍了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措施

1.制定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技术人员不仅关乎水利工程技术的先进与否、同时也决定了技术的发挥运用。毕竟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要由人来进行实施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所以,应该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树立按劳分配的观念,最大程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绩效制促进激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2.注重新型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才是水利工程技术创新的关键,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对于发展水利工程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水利施工队伍普遍职工素质偏低,缺乏创新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技术必须要注重科技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需要大力引进新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同时还不能单纯地靠引进,要建立一系列的人才管理制度,大力选拔、培养企业中的骨干人才,利用奖励机制充分发动人员的积极性,让科技人才带动企业员工进步发展,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

3.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水利工程技术必定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的运用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技术学习和分享平台,帮助和促进员工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同时这也可以运用这个良好的平台提升企业形象。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水利信息化的建设状态逐渐成为衡量国家水利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水利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水利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改善信息采集到服务的运行方式,使得所有信息处理的过程均具备智能、自动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利运行的效率。我国将现代水利信息化作为目前的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水利系统的运行现状,在保障水利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基础上,落实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预警、调度、速报等功能。我国在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提出了相关的目标,要求水利部门监督信息化建设,促使信息化实现100%的覆盖率。我国地势辽阔,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必须要平衡我国各个区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状态,以此来实现均衡发展。近几年,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水利建设中各个信息化的系统基本投入运行,但是由于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大,而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建设问题,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趋向于缓慢,先要处理好水利信息化中的建设问题,才能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步,体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价值。

2.现代水利信息化中的建设问题

根据现代水利信息化的建设状态,分析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础设施不到位

我国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并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建设期间面临多项因素的干扰,虽然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但是基础设施始终跟不上体系发展的速度,表现出严重的落后缺陷。基础设施不到位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某些水利部门已经建成了信息服务网并投入运行,但是后期运营中受到服务器的阻碍,下属单位的服务网连接困难,通信质量差,进而影响了这些水利部门的信息传输,导致信息服务网的建设局限在区域级别,不能实现全地域覆盖。

2.2建设人才不专业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人才不专业也是一项较为突出的问题,很多地区由于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使得水利信息化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集中利用。水利信息化建设包括诸多技术方面的支持,需要专业的人才处理,如果人才缺乏专业性,即会在系统服务和技术操作上出现失误,增加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度。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实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不利于水利信息化的普及,阻碍水利行业的发展。

2.3缺乏信息化业务

我国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力度不够,导致建设速度缓慢,无法达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预设标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底,投运信息系统共计863套,其中省级水利单位占到87%以上的比重,这863套信息系统仅包括政务、管理、公式信息等内容,严重缺乏信息化的业务,2011年中旬,我国水利信息系统增加了6%,并未呈现出过大的增加幅度,信息化业务水平仍旧偏低,不能完全实现网络化办理。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状态已经表现出业务缺失的情况,不利于水利信息化的建设。

3.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对于合理分配工农业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快提升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我国水利事业应意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国家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与积极的支持态度,并且也在积极协助完善基础设施。国家按照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结合水利信息建设基础设施的实际状态,制定财务方案,适当增加投入资金的规模,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主要的资金来源。国家在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制定拨款计划,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保障基础设施的投资标准,积极筹备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或者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实行政策性支持,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优惠条件。

3.2提升建设人才的能力

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方面,应该采取有针对的培训方式,目的是提升建设人才的能力,满足水利行业对建设人才的需求。人才资源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支持,必须保障人才能力,才能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水利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重点在人力资源方面提出规范性的培训方案,可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会,要求建设人员选择新型的建设技术,以此来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基础,除此以外,水利部门还可组建相应的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学习的方法在人才队伍内灌输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知识内容,促使部门内部具备骨干人员,辅助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可以提升建设人才的技术能力,也可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鼓励人员主动参与培训或学习,强化水利部门内的人才队伍,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后备资源。

3.3拓宽信息化业务

现代水利的信息化发展,必须拓宽信息化业务,才能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水利信息化业务需要结合水利事业所处的环境,按照环境的需求设计信息化业务,实际在拓宽信息化业务时,还要加强建设管理,确保信息化业务与水利建设的相符性。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模块,不能只体现在表面,还要深入水利信息化的内部,一方面拓展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常用的业务,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新型的业务模块,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多元化建设。业务信息化的模块比较多,需要3S技术、电子技术等多项技术支持,主要是落实信息化业务的应用,倡导水利信息系统多元化建设的理念,不断提升水利信息化业务的应用效率。

4.结束语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多年从事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的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就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具有创新顺畅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系统健全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和规范开展;采用先进技术及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控制运用,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创造水利工程管理良好的法制环境,在维修经费投入、工程设施保护、涉水事件维权等方面均能得到充分的法制保障;注重和追求水利工程管理的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复合化”,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水平;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打造水利工程管理文化,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事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五化”,即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

二、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

对于类似江苏沿海射阳河闸、黄沙港闸、新洋港闸和斗龙港闸“四大港闸”的挡潮闸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可作如下描述:

1.工作开展规范化

体制完善,职责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类定性准确,机构设置合理;维修经费落实,实施管养分离;全员竞争上岗,职责明确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以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健全完善。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运行规范,安全高效。贯彻水利部颁布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修订挡潮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启闭机械、电气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设备操作规范,同时不断完善和及时启动防汛防台和反事故等各类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运行控制科学化

智能守潮,运行预警准确。运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报警系统取代人工肉眼观测,进行智能守潮,准确把握潮水规律和水情变化,适时发出开关预警,随时投入闸门运行。中央操作,闸门启闭及时。工程运行实行中央集中自动化控制,并有一机一柜单台就地手动操作作为备用。中央操作系统迅捷可靠,闸门启闭次序可控,实现对称开关,改善流态,维护闸身安全。远程监控,调度运用科学。建立工程运行信息网络系统,对闸门开启状态、上下游水位变化、排水流速流量等图像及数据实行远程适时监控和传输,工程管理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随时随地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工程运行作出科学判断和合理调度。清淤保港,港道排水通畅。实施《江苏沿海挡潮闸防淤减淤运行规程》,加强闸门运行科学控制运用,采取带水位差、开孔流和利用潮汐等水力措施冲淤,必要时辅助以机械清淤,保持闸下港道排水通畅。

3.维权保护法制化

法制宣传有阵地。开辟水法律法规宣传画廊、板报专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喇叭广播、散发材料、设点宣讲等形式,唤起全社会水法制意识。水政监察有队伍。配备专、兼职水政监察员和必要的水政执法装备,加强培训,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维权保护有力度。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加强平时日常巡查、节假日重点巡查和汛前清障等工作,把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案件和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工程运用效益化

保持工程完好,发挥工程效益。按规定开展工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工作,加强工程位移、闸身裂缝、河床变形等项目观测,搞好工程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防汛岁修、应急抢修和除险加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立足防灾减灾,发挥社会效益。顾全大局,服从调度,关闸保水灌溉时杜绝跑冒滴漏,开闸泄洪排涝时坚持争分夺秒,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降低工程控制流域范围内干旱、洪涝等灾情可能造成的损失。坚持人水和谐,发挥生态效益。贯彻“水量与水质并重”的水闸管理原则,合理调配和调蓄水源,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排涝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群闸调度排水补水,保水活水,改善水质,修复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经济效益。加强水土资源开发管理、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和政策法规性收益管理,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经济,获取一定经济效益。

5.管理环境人文化

建设精神文化,职工情趣健康。建立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开展职工运动会、技能大比武、歌咏大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推进工作。建设物质文化,条件不断改善。守潮室、控制室、值班室等场所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达到职工吃有食堂、住有公寓、行有“厂车”。建设环境文化,管理环境优美。按照“园林式单位”标准,搞好工程范围、管理院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创造整洁、优美、怡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行业文化,团队形象良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加强爱岗敬业和爱闸如家观念教育,职工情绪稳定,单位风清气正,社会形象良好。

三、水利工程管理“五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完全统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犹如大厦,离开了规范化的体制机制、规程规章,就失去了根基成为“空中楼阁”;以科技为先导的水利工程管理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精准控制运用的客观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唤起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才会有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必须接受防灾减灾、生态经济等“复合效益”的考量,否则现代化就没有意义;水利工程依赖人的管理,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综上,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大范畴内,规范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体现,法制化是保障,效益化是考量,人文化是根本。水利工程管理“五化”构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四、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五化”)的初步实践

近年来,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单位贯彻《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并且创造性地把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实施水利部“1000分制考核法”结合起来,以水利工程组织、安全、运行和经济“四项管理”作为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五化”的基本载体,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射阳河闸最为典型。该闸建成运行已近60年,素有“江苏沿海第一闸”之称。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射阳河闸分别把住“四项管理”的4个关键,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使“老工程”焕发了“新活力”。2012年通过水利部专家组考核,成为全国第60家、江苏第12家、苏北第一家部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1.组织管理以文化引领

竞聘上岗、分配激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闸管所连续被评为省、市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运行班获“工人先锋号”和“五一文明班组”称号;将启闭机房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气息相互交融,射阳河闸建筑群被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射阳河闸赋》、《老闸门》等雕塑小品和“观澜台”“、听潮亭”等亲水景观星罗棋布,生态环保警言、古今名人诗句随处可见,洋溢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息;院落整洁、鸟语花香,是当地唯一的“市级园林式单位”。

2.安全管理靠预防为主

工程安全鉴定、实施加固改造,“防”字当头,一丝不苟,工程运行基础牢靠坚实;管护范围明确、界桩标志明显,工程管理拥有“防”地,工程安全更具保障;建立水政队伍、加强水法宣传,坚持查防结合、制止违法行为,独创《水政考核手册》在全市推广,水政中队被评为盐城“十佳”;安全网络健全、安全责任明确,防汛措施可靠、防汛抢险有力,闸管所被授予“盐城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工程几十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3.运行管理需效益考量

4次修订《工程管理工作规范》,2次完善《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工程检查,开展工程观测,及时资料整编,注重成果运用,工程状态随时把握;土工石工混凝土精心养护,闸门电气启闭机及时维修,工程设施完整完好;服从防指调度,强化控制运用;坚持科技先导,实现智能操作,工程效益发挥充分。年均排水量达40亿m3,占“四大港闸”总排水量的50%以上,为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工程支撑。

4.经济管理由规划主导

制定资源开发规划,科学划分三类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搞好水土保持,控制开发区域发展经济林木,可供开发区域实行招商引资。资源规划主导,综合经营齐上。“千亩银杏园”、砂石建材场等项目颇具规模,特种种植养殖、船舶维修制造等项目初见成效,水利工管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闸管所被评为“江苏省水利综合经营先进集体”。在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射阳河闸创新“四项管理”推进“五化”建设的做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受其影响和带动,新洋港闸、斗龙港闸成功创建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黄沙港闸也通过了江苏省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考核验收。

五、结语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6篇

80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据人们长期工作的实践经验,借助常规的工具、机电设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处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控制,水情、工情调度指令和启闭调节各类工程建筑物。到90年代初期,通信、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始得到初步应用,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最多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其技术特性和系统效益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

二、系统初步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拟选择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等视讯和远程水工建筑物控制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配置相关的摄像、录像、数字解压缩、信号切换、图像显示和远程控制等设备,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范围内水工建筑物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监控。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主要完成相关的专用工程建设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建立各类工程建设管理模型,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提供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办公、计划财务、材料物资、工程合同、施工监理、政策法规、技术文档等管理自动化的服务环境,满足建设、监理、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

通过上述各网络或系统的建设,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也是一个较为实际且可行的解决方案。三、系统基本技术特性

1、双向全双工自动或手动拨号通信,实时数据传输及图文交互。

2、水情、工情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类、处理、打印、显示、查询、存贮、检索、转发和语音报信等。

3、系统信息共享,数据库数据调用、、、预报和自动装载等。

4、非自动测量参数人工置数输入和编程设置。

5、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6、故障越限报警及自动数据保护。

7、本地Intranet互联。

8、技术文档、图文编辑、公务邮件、分析预报、调度决策、计划控制、质量监督、数字统计和报表生成等业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9、水情、工情动态监视和近场或远程自动控制。

四、系统建设一般模式

以某水利工程为例谈一下关于水利工程系统模式的建设情况:水利工程建设枢纽化管理系统由通信传输、计算机、视频监控管理等3个子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拓扑结构。

通信传输子系统由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和综合布线等部分组成,主要为工程建设管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子系统提供专用传输链路。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在局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集数据库管理、邮件、多媒体通信和网络互联等技术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该枢纽工地在网计算机及各类网端设备已达40多台套,与常规文档同步建立的电子文档已成档1000M。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等4个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采集处理设备,由安装在现场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全方位云台、三可变镜头、室外专业防护设备等组成。系统根据工程施工、管理范围的特点,分别在立交地涵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角和工程建设处院内各设置1套日本松下公司WV-CP430高分辨率彩色全方位摄像机,通过配置日本Computar公司H16Z7516AMS型16倍两可变镜头和美国AD公司AD1240型或利凌公司PIH-301型全方位多功能室外云台等设备,其视觉范围基本可以覆盖地涵全部,以及该枢纽国道桥全线施工范围,工程建设处院内的前端设备则可覆盖项目业主和立交地涵、国道桥两个监理部的办公区等范围,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半径300m范围内进行监视。前端设备至工程建设处监控中心的最远直线距离达3km。

2、传输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传输媒体,即:前端设备与集中控制设备汇联专用传输链路。系统除工程建设处院内前端设备采用有线同轴电缆传输方式外,其余4个监控点则通过深圳科卫泰公司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传输。

3、集中控制设备:作为前端设备旋转方位、角度、焦距调谐和视频切换,以及图像检索、处理等专用控制设备。前端设备中全方位云台、两可变自动光圈镜头的控制信号通过深圳亚奥新YA100-PTM云台镜头解码器的RS-485总线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则根据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工程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该枢纽视频监控实际需求,另配置图像控制主机、YA100-AVSU视频切换矩阵、9画面分割器和长延时录像机各1台,主要用于视像信号的控制管理和画面切换、图像存储、多画面分割的控制等。

4、显示记录设备:作为视讯显示、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显示器、投影大屏幕和录像机、存储器、刻录机等。系统通过配置数台监视器构成电视屏幕墙,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同时监视5个前端监控点的任意几路或画面分割的图像。另外,在建设处三楼会议室作为系统的图像管理中心,配置34英寸彩色电视机和图像服务器各1台,用于视频监控图像的显示、处理、检索、存储、控制和管理。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新水利理论;可持续发展

随着近年来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在深刻总结传统的水利建设旧理论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理论,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建设观念还比较落后,分析我国水利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水利理论应运而生。

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3.总结

21世纪的新社会,人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在总结传统的旧水利建设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建设的新理论,平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稳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新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我国水利事业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1.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水利水利现代化莱芜市

1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障防洪、供水、粮食安全和生态、经济、国家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水利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确定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和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2.1 现代化

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辞海》称现代即现在这个时代。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和目标,“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 ”(《现代汉语词典》),“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辞海》)。作为过程,其首先的标志是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达社会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

2.2 现代水利

现代水利就是适应当代的水利。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利事业发展现状、治水理念更新和治水技术进步看,其内涵应包含科学治水思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运用市场理念的水利运行机制、各种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等。

2.3 水利现代化

水利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现代化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有效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水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其标准、内容也会不断变化。

2.4 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即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这“四大体系、一项制度和三个机制”可以作为“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内容;其过程就是在5~10年时间用先进的治水理念发展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水利建设与管理。

3推进莱芜现代水利示范市建设的建议

3.1 科学确定建设目标

研究确定现代水利示范市建设目标时,既要有3~5年内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定量指标,又要有较长时期内适应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定性指标。由于现代水利的动态性,有时定性指标可能比定量指标更科学。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指标,都应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基本适应,并保持一定的超前性。

3.2 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

在建设水利示范市时,既要重视最终结果,又不能忽视“推进”的精彩过程。既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先行一步、敢创敢试,朝着水利现代化目标推进,又必须立足当下,着眼于轰轰轰烈的水利建设实践,深入总结莱芜在河砂资源整治、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行政执法、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河道综合开发等工作中创造的、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新鲜经验,将实际中探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充分实践现代水利示范市的理论内涵,为全省提供示范经验,并用于指导实践。

3.3 注重实物和精神层面的两个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水利示范市建设,一方面要搞好工程体系建设,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创新治水理念,积极发展、大力弘扬先进的行业文化(即水文化),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美化水环境、改善生活环境相结合,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建造亮丽的人文景观,以青山绿水、碧空蓝天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切实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实物体系建设,轻精神文明、文化软体系建设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治水理念创新、机关文化和水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好成绩,做到双丰收。

3.4 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现代水利示范市内涵丰富、建设内容广泛,必须统筹规划,明确目标方向,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要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攻坚,特别是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选准优势项目,倾力打造亮点,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体发展的效果。

3.5 强化水利科技工作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水利,是发展现代水利、建设水利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更新治水理念,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工程带科研,以科研促工程。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引进,积极争取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带动莱芜水利科技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全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水利技术,在水利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最先进的技术、最亮丽的示范点,要将莱芜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水利新技术的聚集区、试验区,成为引领水利科技发展的“航空母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联合,充分发挥莱芜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力量雄厚的优势,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搞好联合,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在工程建设中出成果,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科技工作水平。加大对引进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对引进全国或世界先进新技术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水利科学研究的支持,对获得市级以上水利科技奖励的课题组、科技论文作者给予资金奖励。对部分水利科研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进水利科技的创新水平。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水利 水利现代化

1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障防洪、供水、粮食安全和生态、经济、国家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水利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确定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和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2.1现代化

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辞海》称现代即现在这个时代。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先的标志是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达社会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

2.2现代水利

现代水利就是适应当代的水利。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利事业发展现状、治水理念更新和治水技术进步看,其内涵应包含科学治水思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运用市场理念的水利运行机制、各种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等。

2.3水利现代化

水利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现代化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有效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水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其标准、内容也会不断变化。

2.4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即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这“四大体系、一项制度和三个机制”可以作为“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内容;其过程就是在5~10年时间用先进的治水理念发展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水利建设与管理。

3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3.1科学确定建设目标

研究确定现代水利示范市建设目标时,既要有3~5年内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定量指标,又要有较长时期内适应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定性指标。由于现代水利的动态性,有时定性指标可能比定量指标更科学。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指标,都应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基本适应,并保持一定的超前性。

3.2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

在建设水利同时,既要重视最终结果,又不能忽视“推进”的精彩过程。既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先行一步、敢创敢试,朝着水利现代化目标推进,又必须立足当下,着眼于轰轰轰烈的水利建设实践,深入总结在防汛防旱、水资源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行政执法、水利工程管理、河道综合开发等工作中创造的,要将实际中探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充分实践现代水利的理论内涵,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并用于指导实践。

3.3注重实物和精神层面的两个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水利示范市建设,一方面要搞好工程体系建设,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创新治水理念,积极发展、大力弘扬先进的行业文化(即水文化),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美化水环境、改善生活环境相结合,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建造亮丽的人文景观,以青山绿水、碧空蓝天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切实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实物体系建设,轻精神文明、文化软体系建设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治水理念创新、水管单位文化和水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好成绩,做到双丰收。

3.4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现代水利示范市内涵丰富、建设内容广泛,必须统筹规划,明确目标方向,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要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攻坚,特别是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选准优势项目,倾力打造亮点,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体发展的效果。

3.5强化水利科技工作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水利,是发展现代水利、建设水利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更新治水理念,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工程带科研,以科研促工程。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引进,积极争取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带动水利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联合,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力量雄厚的优势,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搞好联合,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在工程建设中出成果,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科技工作水平。加大对引进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对引进全国或世界先进新技术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水利科学研究的支持,对获得市级以上水利科技奖励的课题组、科技论文作者给予资金奖励。对部分水利科研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进水利科技的创新水平。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0篇

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水利现代化具备以下特征

(1)、先进性

指水利发展程度的完善性和发展水平的先进性。如水工程体系较为完善、调配自如,对天然水资源调控、配置、利用、保护、管理等方面均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水工程体系具有设施配套完善、建设质量高、运行成本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和维修管理方便快捷等特点;监控调度管理等方面能够达到数据采集全面快速、设施精良、信息化水平高、调度管理先进等。

(2)、科学性

治水思路的理念化和科学发展观。治水思路的理念化是水利现代化的观念层面特征。人的观念转变是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现代化的深层结构和动因,也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之一。因此,必须转变治水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理论进行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的科学发展观指水利建设和管理活动能够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始终能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水利建设与管理。

(3)、可持续性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通过规范和调节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有关水事行为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逐步减少和消除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生产与消费行为,彻底扭转和制止对自然的掠夺性和生态环境的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开发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加大防洪压力和风险的趋势;制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状况得到治理和控制,逐步建立适应自然和水资源条件的林草植被系统,维护涵养水源;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合理安排生活、生产与生态用水;形成健全的水环境保障体系,制止对江河湖泊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质量达到目标功能水体的要求,为建立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2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2.1防洪减灾技术

防洪减灾仍然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防洪减灾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洪减灾决策和应急抢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洪水灾害研究主要是从灾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入手,研究洪灾产生的原因、背景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灾害对环境、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后果,人类防治洪水灾害以减轻其对人类造成损失为目标的一切活动。防洪减灾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研究问题,涉及到天文学、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也涉及到社会、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需要广泛而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快现有技术的创新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才能为整个防洪减灾全过程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技术

水资源短缺、管理粗放是我国部分地区水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化战略和产业结构格局变化的特点加强洪水资源化、污水回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突破口,综合考虑对多水源、多目标供水的复杂性,对受水区节水措施、工程优化调度技术、运行监测技术、水资源运营管理模式及有关技术经济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产汇流规律,建立“三水”转化关系及综合利用方法。

2.3信息技术

遥感(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简称3S技术,以其独具的优势和潜力,在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等方面,为水利科技与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将在水利建设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在减灾方面,利用3S技术,通过遥感系统,结合GPS的定位与导航,可解决水体识别、云影消除、洪水进程监测、行洪障碍调查、淹没损失评估、土壤墒情及作物受灾情况等。灾前可以不断提供灾情发生背景和条件的大量信息,有助于划定水旱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及危害程度,以便于决策者采取必要的防灾措施;灾害发生过程中,可以及时监测灾害发展趋势,将有关信息传送到决策层,帮助指挥人员及时组织救灾工作;而在成灾后,可以通过3S技术,划定成灾范围,确定灾害损失。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通过3S技术,及时掌握监测点的信息,研制区域水资源开发与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水资源开发活动提供快速、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将3s技术与水文模型有机结合,把水文模型作为应用模型纳入系统模型库,为模型数据管理、数据更新和信息输出提供服务,并以空间分析为模型参数的提取与估计提供新的手段。在3s集成系统支持下,可利用船载从频测深仪,直接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在GIS支持下,进行分析和制图,从而快速、精确地得出水下地形,为河道、海岸演变分析提供依据。

2.4水污染防治技术

水质恶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在我国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水域水环境容量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研究重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规律及防治对策,包括: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报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地表水质、地下水质影响数学模型;研究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分析。建立输水干线水质、环境容量实时监测系统及预测模型。

3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上,首先应该开展以下基础研究: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现代化内涵、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以下水利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3.1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流域水利现代化是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拟将其作为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目前流域水利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其认识还局限在一般意义的水利现代化上,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对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认识。

我们知道,根据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水资源系统是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近年来,各类系统科学理论逐步运用于水资源系统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运用成果。其中,协同学理论通过协调开放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动来促使系统有序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适的理论研究框架。目前,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水资源系统规划和管理仅处于初步探讨阶段。本文认为,可以运用协同学原理,并结合协同管理系统(平台)研究取得的成果,对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协同应用逐渐被人们重视。协同应用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协同管理平台小的来说可以对人、业务、资源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大的来说可以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

3.2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实现两化“融合”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必须的手段和武器

水利行业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行业,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长期以来的工程水利管理模式和农田水利的服务方式,使水利当前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水利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信息化。从目前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章来看,很多只是强调了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对信息化如何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机理缺少研究,对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也缺少研究。本文认为,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水利行业的特点,探讨水利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的有机融合问题。

3.3管理创新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

管理创新是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指导思想、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还涉及人才队伍、水法规体系、水规划、水价格体系的确立等一系列的创新。其中,管理体制创新——水务管理一体化是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水价格体系的确立是管理创新的核心,推进水利现代化的重点在于水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过本文更认为,当前更需要的是以服务管理理念和模式指导水利现代化工作,有效推进民生水利服务管理模式,真正让水利服务于民生。虽然水利行业没有被明确为服务业,但服务民生的理念已形成共识。服务管理的宗旨就是通过有效管理,满足顾客需求,达成顾客满意。从服务管理的视角研究民生水利问题,从而将民生水利问题与服务管理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水利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4结语

水利部已经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的号召,结合水利现代化主题的研究情况和我国目前水利发展的实际,本文指出了几个研究重点和实现路径,希望也相信这些会为推动我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水利文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小康

“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政治界、思想界以及经济界人士的高度青睐和积极关注。他们都试图用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社会成员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引导社会成员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在党的十六大上,同志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并将“文化更加繁荣”确定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方面。

中国当代水利面临着治水思路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如何立足长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如何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利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完善和创新中国当代水利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机制,推动治水方略的新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经济全球化与水利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知识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领域不断释放出来,并以互联网形式加以体现,互联网把地球浓缩成一个“村落”,进一步突破了地理、运输和通讯等制约全球化的障碍。二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不断深入地主宰着世界。强强联合、跨国并购风潮一浪高于一浪。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信息时代的许多经济产品也是文化产品,除影视、音乐和图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外,服装业、餐饮业和旅游业也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至于传媒业,就传媒的内容和技术手段来看,都具有文化内容。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包含有经济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而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主导文化走向。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日益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使各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这样,必然带来各国价值观念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融合。Unification意味着一统化,消除差异,Global2ization则承认差异的存在,也许人类最终要走向Unification,但实际上全球化并没有消除差异。全球化指越来越多的“融合”,而非“类似”,各国文化以分流和相互联合的方式共存;本土文化价值观不可能在全球化下消亡,反而可能衍生出新质文化价值观。

由此,我们认为,进一步挖掘、整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价值理论,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水利文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水利文化理论;深入发掘传统水利文化的优秀资源,根据新的形势加以改造,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感的新型水利观与价值观;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水利文化价值现,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的水利文化价值观,使之成为新型人、水与自然价值观的生长点,形成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集体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水利文化价值观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水利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不构成威胁和危害,是一种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发展态势。可持续发展水利,就是要把水资源开发纳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纳入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不仅为当代所用,造福当代,更要惠泽后世,为未来人类提供更加洁净、充沛的水资源,让水循环回归自然法则,使水资源环境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今天,水利文化建设理所当然要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水利观念、制度、行为、工程建筑、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树立人与水的协调共生意识;水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识以及代价意识和实践控制意识。积极丰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文化内涵,科学服务治水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理论才能在这丰厚的水利文化底蕴中不断得到创新完善和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水利文化建设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3篇

>> 聚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 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低碳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 浅析“雷锋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消费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这一方面要求依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将水伦理研究与建设海洋强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相结合,创新性地拓展和深化水伦理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水的本原意义和人水关系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以贯彻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保水利水电开发适度、管治守则、建用有节,努力构建能支撑法律等硬约束体系健康运行的、以水生态价值为核心的伦理约束体系,保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

事实上,资源紧缺、环境制约和生态失衡也日益突出地表现在人水关系领域。自党的十以来,日益严重的PM2.5将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紧紧笼罩,“中国式”地下水污染和公益人士制作的“癌症村”地图震惊了世界。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水关系的道德失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水和植物是PM2.5的最大克星,但很多大中城市和地方早已因盲目建设而落入缺水、干旱的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粗放型发展则不仅造成了黄河断流、“有水皆污”的环境恶果,而且这种发展的惯性力量还在日益加剧水的稀缺性以及对水生态的破坏性,使人水冲突、人水相争从微观层面向中观和宏观层面蔓延扩展。因此,日渐突出的水问题、水事件、水危机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集中反映,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约束的结果。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水伦理同行。然而,目前水伦理的研究则明显滞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论题主要集中在价值观、生态理念、哲学基础等理论领域徐少锦:《论当代中国水伦理》,见樊浩、成中英主编,《伦理研究(道德哲学卷・2006)》,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8页;田海平:《“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及其道德亲证》,《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王建明、王爱桂:《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对水伦理的应用研究少之又少沈蓓绯、纪玲妹:《节水型社会背景下的水伦理体系建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吴齐:《水伦理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的价值》,《人民长江》,2008年第18期;曹顺仙、王国聘:《全球化视阈下大坝科技的水伦理审视》,《生态经济》,2010年第10期。,对诸如水伦理与生态文明、水伦理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水伦理与建设海洋强国、水伦理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水伦理与全球生态安全等问题,几乎没有论及。鉴此,本文就水伦理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论题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水伦理诉求的三重境界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写入报告,到十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不仅意味着文明观和时代观的双重转变,标志着人们对人类文明转型和时代转变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的认识的深化,更代表着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体现着13亿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和信仰的自觉与自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蕴含着三个重要的道德哲学命题:

一是生态文明的信念和理想。在世界仍处于“一球两制”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区分姓资姓社的问题,以便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首先,当今世界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先发性而成为较早面对现代环境问题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的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到提出环境保护、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自然权利论、自然价值论以及环境伦理、工程生态伦理等等,这些都表明生态文明的因素确实在资本主义国家生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因此拥有了让后发国家所羡慕的蓝天、碧水和清新空气。绿色资本主义或生态资本主义不仅让国内外一部分人相信资本主义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让部分人相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即当一国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时,环境污染水平达到最大值,之后环境污染开始减轻。然而,21世纪不断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却昭示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地规定着绿色资本主义或生态资本主义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是有限的,并且这种限制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超越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这种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使环境成本外部化成为必然,而环境保护只是为了维护资本增值的持续。因此,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只能部分而非整体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靠能够自觉地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对整个生产进行社会调节和按比例协调分配社会总劳动的社会主义。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541页。其次,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召开,使时代的主题由“和平与发展”转向了“环境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变换,使解决环境问题和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机遇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可能重蹈先发国家索取和掠夺他国资源、财富,向其他国家转移污染、转嫁危机的生态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路子,而只能和世界各国一道,同舟共济,积极探索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路。

二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哲学。问题与办法、困境与出路等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去提出和解决的。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必须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为动力和目的,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引领建设、实现发展,而不以牺牲民生、牺牲他国、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权益为代价。因此,统筹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论与自然价值论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这是内在地由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与此同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过程,也应该是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努力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的过程。只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引领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是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决定着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空间布局的优化、自然面貌的变换等都蕴含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化。传统的道德关系、思维方式将不得不改变。因为“人们自觉地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同样,“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实践活动既改变着时代,也改变着自然、改变着人和社会,改变着彼此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的思维和内心世界。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和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进共荣,以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上述哲学、伦理学问题,要求当代水伦理注重三个层面的人水关系,追求三重伦理境界:

首先,对于原生自然之水,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总原则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节约每一滴水,珍爱每一个水体健康生命,给自然水体更多修复空间,确保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生活之水,既要确保当代人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有代际伦理情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又要积极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对于理想和信念之水,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坚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相结合,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相统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这三重伦理境界反映到处理人水关系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上,则包含以下内容:(1)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适度调整水利水电的空间布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调整涉水产业的结构空间布局,杜绝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生产与建设,使生产、生活和生态能全面协调发展;(3)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按照节能、降耗、增效的原则,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以“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4)加大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的同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5)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水环境监管,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水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6)通过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水环保意识、水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7)行于当地,胸怀全球。在一球两制的国际舞台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简言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在地要求建立相应的水伦理体系,这种水伦理体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突破工业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惯性思维,在采用统筹协调的生态整体论和进化价值论的同时,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重视多形态水伦理的融通和水伦理体系的建构,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

二、多形态融通共进的水伦理

要有效和成功地回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水伦理诉求,深化和整合融通当前多形态的水伦理研究势在必行。目前,国际水伦理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适应性不高。国外水伦理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于全球水伦理和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伦理。代表人物有(美)桑德拉・博斯代尔(Sandra Postel)Sandra Postel,Brian Richter. Rivers for Life: Managing Water For People And Nature,Island Press,2003.、(英)费克利・哈桑、(美)艾兰(Allan. S.)、(美)彼得・布朗(Peter G. Brown)Peter G. Brown,Jeremy J. Schmidt. Water Ethics: Foundational Readings for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Island Press, 2010.、(西班牙)雷蒙・拉马斯(M. Ramon Llamas)M. Ramon Llamas,L. Martinez Cortina,Aditi Mukherji. Water Ethics,Taylor & Francis Press,2009.等。研究内容涵盖全球“水伦理”的理论、“水伦理”的核心、水资源的分配正义、水权与基本人权的关系、水资源神圣和相关价值观等方面。大部分学者将水问题大致归因于多种非均衡性的结果,认为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伦理研究和应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水矛盾。这一点在2012年笔者与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和美国环境伦理学会主席的交流中得到证实。他们认为,通过公平公正等水伦理原则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水资源布局的合理调整,自己所在国家的人水矛盾已基本解决,因而研究水伦理的学者也就寥寥无几。

与此相反,日益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污染却使得我国的水伦理研究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一方面,沙漠化、石漠化不断加剧,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有令不止,环境局长被悬赏下河“游泳”,异常大气环流导致强对流天气直至冰雹砸死百姓、威胁民生。另一方面,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国内水伦理研究也正是顺应了这种环境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逐渐产生的。

国内水伦理研究从本世纪初兴起以来,在政府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超越传统伦理或水资源管理伦理研究的樊篱,转向了维护水体健康生命的水伦理,开创了水伦理、河流伦理、海洋伦理等多形态并进的局面。

河流伦理的研究起步于世纪之交。2003年张真宇、胡述范在《中国水利》报发表了《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一文,正式提出了“河流伦理”概念。张真宇、胡述范:《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中国水利》,2003年第4期(B刊)。此后,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领导组织下,由侯全亮、李肖强、余谋昌、吴国盛、雷毅、叶平、葛剑雄、乔清举、蔡守秋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河流伦理、河流生命、河流的文化生命、河流健康生命、河流的价值、河流伦理的自然观基础、河流伦理与河流立法、黄河与河流文明等论题,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协同创新意义的研究,在编写出版河流伦理丛书的同时,借助报纸、期刊等媒体发表了约40余篇学术论文,举办了河流伦理学术研讨会。2009年前后,又围绕“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出版了《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一书。侯全亮主编:《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河流伦理以其研究对象的典型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而成为国内水伦理研究的典范。

水伦理研究则以2004年徐少锦、叶平等在国内媒体上发表的理论著述为标志。徐少锦:《论当代中国水伦理》,见《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2004年。近年来,主要论及了水伦理的内涵、水伦理的主体论、价值论以及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等。王建明、杨志考:《当代水伦理价值观反思》,《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侯起秀:《水伦理学概论》,。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义的价值哲学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水伦理的内在价值论,从道德形态学的视角提出并论证了精神形态的水伦理、应用形态的水伦理、扩展形态的水伦理田海平:《“水”伦理的道德形态学论纲》,《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等多形态水伦理的意义,主张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交往实践论作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等。水伦理研究具有渐进式的特征,如若细水长流。局限是论题分散,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成果形式单一。

海洋伦理是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蓝色国土”的价值凸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权益竞争而兴起的。2006年邱文以《海洋新伦理――跨世代的环境正义》为题,首次提出了“海洋伦理”的概念邱文彦:《海洋新伦理――跨世代的环境正义》,《应用伦理研究通讯》,2006年第37期。,阐明了在海洋利用和开发中具有共性并值得深入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即海洋开发利用的“永续性”问题与“跨世代的环境正义”问题,但对“海洋伦理”的内涵、本质和意义等并未做深入研究。2007年至2012年,王刚、吕建华、吴失等相继开始了海洋伦理研究,提出了构建海洋伦理体系,创建海洋伦理学等主张,为水伦理向海洋伦理的拓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由于研究力量的薄弱,海洋伦理的学术成果目前仅为一部专著和六七篇期刊论文。

纵观近10年来的水伦理研究,河流伦理、水伦理和海洋伦理三种形态并进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其研究成果为水伦理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确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水利观创造了条件。然而,三个研究域彼此独而不统,不互视、不合作、不交流的状态,使水伦理的研究缺失提升和发展的活力,无法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既好又快地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其实,水伦理、河流伦理、海洋伦理都是涉“水”伦理,在自然界中,水、河流和海洋本就相通相连。孤立的研究有悖于水情、水理,也有背于研究方法的整体论和协同进化论。从河流、海洋到水圈,无论是从生态系统的小尺度或是大尺度来看,它们都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同时,水问题和水危机的复合性、关联性也要求水伦理在回应挑战时能多形态融通共进。例如,PM2.5与“中国式”地下水问题的治理,海洋环境权益的维护和责任的履行等等,都有赖于水伦理的体系化和整体化发展。因此,通过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和平台,促进多形态水伦理的融通互视,是提升水伦理研究的有效途径。当然,为推动水伦理的整合融通和与时俱进,找到促使水伦理研究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高度契合的适当路径,水伦理原则的确立和范式转换又是首当其冲的。

三、水伦理的主要原则和范式转换

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水伦理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水伦理,是主张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水伦理。它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与遵循社会的辩证统一,承认人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追求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的自然主义的统一,其终极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和”、“双解”。即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03页。

由此,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结构和动力结构应该是“双核四驱型”而非“单核四驱型”的。即其价值论核心应该由自然价值论和以人为本价值论共同构成,而非只是自然价值论黄承梁、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第24页。;其驱动力则原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需要。只有坚持这种价值论才可能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因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显然,作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的,也是人本主义的,是两者的真正统一。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水伦理必须坚持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逻辑决定的。鉴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水伦理应该倡导以下原则:

(1)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个水体生命,维护每一个人的基本饮水权。这是水伦理的核心原则和最高原则。

(2)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确保人水复合生态系统的协同共生。保证水体生命健康,保护水体生命共同体的生物多样性,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立水域社会生态基础的可持续。反对损害水生态系统和水域社会系统的行为,反对掠夺性开发利用,反对污染和伤害水体生命,反对涉水的损人利己行为。这是禁止性原则。

(3)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遵循水体生态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在水体生态承载力的限度内。以“3R”原则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发展性原则。

(4)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这是水作为关乎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共同财富的性质所决定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民的生活安康。满足所有人对水的基本需要这是人人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在承认每个人都有权获得干净用水的前提下,公平和有效地处理各种水资源问题,逐步建构并遵循用水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形成与生态文明要求相符合的伦理行为和实践。

(5)坚持采补平衡和有偿、赔偿、补偿的底线原则。采补平衡是尊重水、爱护水、保护水,维护正常的水循环,实现可持续用水应该遵循的原则。如果采补失衡,严重突破水资源的临界水平,水体就会像黄河一样干涸、断流,像咸海那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引用就面临消失。在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中,按照有偿、补偿、赔偿原则,建设反映水资源供求状况、稀缺程度、生态价值和代际权益的相关制度,筑牢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底线。

(6)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同时,协调处理好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海洋环境问题。

如果说13亿人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那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种发展的叠加效应,使伦理道德的转型面临空前挑战。因此,面对持续的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张等必然带来的水资源紧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危机,水伦理研究范式转换可能显得更为急迫。

近10年来,水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学科还远没有形成。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术资源的稀缺和研究力量的分散导致学术研究缺乏系统而整体地推进的基础与条件;(2)除了河流伦理外,规范性研究和深入社会、基于本土经验的实证研究稀少;(3)研究范围狭窄,除了黄河流域外,对其他流域和水系的水伦理研究以及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的水危机、水冲突的现实等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即使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河流伦理研讨会和黄河国际论坛,全国其他流域的水伦理问题也没受到太多关注。因此,如何整合学术资源,全面而深入地推进河流伦理、水伦理、海洋伦理的协同发展,这不仅有赖于学科学理性的研究和建构,也依仗于范式的确立和方法论的创新。

研究范式影响着研究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点、途径以及结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范式的选择和转变将极大地推动学科基本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学科面貌的根本改变。当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和今天人水关系问题的复合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则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具有决定性。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断水问题;另一方面,人为的污染仍在加剧,三分之二的水资源遭到污染,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中国式”地下水直排也没有得到有效制止,经济社会发达的“东方之珠”――上海仍会出现死猪漂流于水源地的现象。这既充分反映出当前水伦理研究对基本问题解决的失效、失灵,又充分表明了深化多形态水伦理研究、积极推进范式转换的必要和紧迫。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范式转变的研究为环境伦理、水伦理的范式转变提供了可能。如叶平叶平:《河流生命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樊和平樊和平:《范式、方法及辩证转换――道德哲学笔谈》,《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曾建平曾建平:《生态伦理: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宣兆凯宣兆凯:《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范式整合》,《哲学动态》,2008年第3期。等。然而,正如王雨辰教授撰文所言:“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都没有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话语系统和研究范式,研究结论仍停留于认同某种类型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基本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王雨辰:《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治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呼吁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从西方化向中国化的转换。其实,水伦理研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新范式的确立必须在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否则,人水冲突会摧毁美丽的“中国梦”。

“问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水伦理要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有效的功能,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伦理学科,也“只能从问题开始”波普尔:《科学知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第184页。。水伦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水关系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问题。问题的复合性、交互性和时间转换性要求其在基本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侧重点、结论、理论及方法论取向。为了加强水伦理的应用性和有效性,既要深化其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系统性研究,又要适度强化其元伦理、规范伦理的研究;既要突破传统伦理思维,又要在“改变共识”与寻求共识之间把握平衡;既要重视社会整体的水伦理诉求又不能忽视个体性的伦理追求;既要坚持进化的价值论,又不能忽视价值进化中的多元性。简言之,在范式转换中要避免因范式对立而忽视范式优势互补。

因此,在范式整合的基础上,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建构一种基于唯物辩证法的生态整体论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化价值论,使不同的主体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突破工业文明时代的惯性思维,转而“承认”并接受一定的、新的价值共识与伦理原则,进而确立调整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行为,推动从根本上消解个体、社团、政府、国家乃至全球等多重层面的人水矛盾以及价值、伦理冲突的水伦理体系的形成,树立自然价值论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因为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树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其他形态的生态文明所不一样的目标,即既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朝着自然的人道主义与人道的自然主义相统一的方向推进社会的发展。同时,唯物辩证法也是发展、开放的方法论体系,它与生态整体论和进化价值论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该是可以彼此吸纳、兼容和共进的。我们也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坚持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价值论才能真正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中心主义的纠缠,进而在解决人水关系问题中把握应有的价值平衡,支撑中国式水伦理的创建和健康发展。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4篇

位于晋、陕、豫交界的山西运城盐池又称解池、潞池、河东盐池等,被誉为“中国死海”,是世界最早开发的盐池及盐产地,其产盐史达四千年以上,孕育形成了中华上古文明的最初格局,并在数千年文明演进的诸多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盐自古以来都为文学、历史学、经济学以及传统科学等诸多领域所关注,围绕其展开的记述———“上自史传,下迄志书,旁及计臣奏章,私家著述”———极其丰富,又因“盐池成自天然,品质纯净,储量丰饶,採取便利,当海盐井盐未经利用之先,人民食用所需,唯此是赖”,所以有关运城盐池的论著,构成了古代盐史研究中最早也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20世纪以后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引进与开展,社会政治的动荡变化以及传统盐业生产的技术守旧与封闭,使得运城盐池所产池盐在与芦盐以及地方保护下的土盐等其他食盐产品的竞争中逐步败退,生产萧条.盐池副产物中大量的芒硝等化工产品由于不被科学认识与利用,废弃堆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因处理无方而对附近空气、土壤及农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和损害.民国时期,运城盐池走入了危急存亡的历史拐点,围绕盐池近现代化学工业化的科技研究也由此发端并逐步展开.

1运城盐池近代研究的特点

当代著名盐业史研究专家、运城学院已故教授柴继光先生(1931-2012)曾在《关于运城盐池的著述考略》一文中,将古今运城盐池的相关研究归为两种类型,即文艺类与论著类.前者的主体为从上古到清代文人所做的诗词文赋;后者则主要包括了宋、金、明、清的志书.关于从民国发端的近代研究论著,此文仅提到三种:1935年蔡国器所著《璐鹾纪要》、抗战期间曹焕文所著《西北盐池》以及1936年曾仰丰所著《中国盐政史》.其中,只有《西北盐池》从地质以及化学角度,对运城盐池的地理学成因以及硝板晒盐的化学原理进行了简单论述,其他两部都属于盐法、盐政等角度的探讨.为了详细探究民国时期有关运城盐池研究更精确的统计信息,本文参考《中国盐史论著目录索引(1911-1989)》与《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两部针对中国盐业史论著目录专门统计的著作成果,对民国时期盐史论著进行详细分类①、校对和统计,结论发现:在1911-1949年期间,国内外共有正式出版及发行的盐史论著358部(国外著者41部,国内著者317部).其中,“综论”类101部,占比28.1%;“社会”类138部,占比38.4%;“经济”类98部,占比27.3%;“文化”类1部,占比0.3%;“科技”类21部,占比5.8%.而其中有关运城盐池的论著仅8部,仅占到所有盐史论著的2.3%;同时,其研究角度全部属于“社会”及“经济”类,并未有专门对盐池化工科技进行的研究.②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运城盐池的专门研究在长时期内并不多见.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论著则呈现出急速增长态势.③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是运城盐池产盐技术由传统到近代化工的过渡期,当时的中国盐史研究集中于盐务、盐法、社会、经济等方面,缺乏从技术———尤其是化工科技角度的研究;而对运城盐池的科技研究,则更属罕见.日本学者吉田寅在《中国盐业史在日本的研究状况》[7]一文中写道:“中国盐业史在日本研究逐步兴盛始于1940年.其研究不外乎从法制的或社会经济的角度入手,有关盐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则微乎其微.在区域性的研究中,其重要课题则是山西的盐池与沿海一带的盐场.”因此,彭泽益在1991年召开的“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所致开幕词的相关总结,也就不难理解了:“旧式的盐史研究,大多从‘盐法’和‘盐政’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财政税制和盐务的整顿及完善,来评说‘盐政’或‘盐法’的得失.这显然同适应历代统治者的需要有关,至少没有摆脱其影响.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远远不够.即如盐业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和发明创造,乃至它们怎样出现……这许多重大的课题,不是谈论盐政就能解决和代替的.”[8]结合如上统计与论述,本文认为,民国时期之所以成为运城盐池研究由社会角度到科技角度的过渡时期,除去时代的诸外史因素,必也存在内史的原因,即投身运城盐池近代化工业研究的先驱学者,为后来的研究做出了先行性努力和奠基性贡献.

2曹焕文运城盐池相关的研究与论著

曹焕文(字明甫,1900-1975)是民国及建国初期山西工业最重要的建设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关注运城盐池化学工业化、提出盐业整顿及化工产品开发计划,并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呼吁、研究与实施的学者.他于1919年起留学日本,1921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东京工业大学前身)电气化学科.1926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了山西火药厂技师、工程师及厂长等职.出于对火药原料氯酸钾的生产需求,曹焕文将目光聚焦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被当作“弃物”的化工产品上.1932年1月10日,被称为“近代山西工业母体”的西北实业公司在太原筹备,下设筹备机构共5组,筹备委员12人.曹焕文作为委员之一出任化工组组长,后任工业处处长,“担负山西化学工业建设之责”.由此以后,他作为工业建设带头人、化工专家和实业家,开始了六、七年对解池的潜心研究.1932年8月,在亲赴运城盐池实地考察后,曹撰写并发表《整理运城盐池盐务私见》④一文提交当局,表达自己对盐池生产所遇症结的研究观点以及整顿盐务、建设工业的建议.在文中他重点强调了盐池副产硝板的利用愿望,认为过去“硝板堆积如山,废弃满地,利用无术,除去无方,不能不说是暴殄天物,也可说是人事未臧”,从而提出“以绵薄之力,宣传提倡,使社会人士、技术专家深切注意外,个人亦实行作技术之研究,企图以科学之力,化无用为有用,用人力以夺天工”的愿望.1934年7月,曹焕文再赴运城考察并作《整顿潞盐计划书》,其别强调应着力研究“化学工业用盐”、“堆积如山”的“副产芒硝”和“苦汁内钾素”等盐池内化工产品:……潞盐晒法虽古,然自古迄今,殊少改变,其制盐一切工作,多不适于今日科学进步之时代.……本省十年建设计划,逐渐实行,各化学工厂次第兴起,而碱及各种副产物为化学工业重要原料,非先期研究,恐不足相辅以成,且同蒲路明年即至运城,煤炭问题瞬将解决,时机已至,不可失也.[9]37此文极力呼吁社会关注运城盐池现状,早日开始化工业建设,改良盐务,开发盐池其他化工产品.此外,1935年1月曹焕文又著《化学工业进行步骤说明书》,分酸碱、电气化学、油脂等共10种工业类别、32项事业进行分别说明,其中涉及运城盐池为“酸碱工业类”中的3项(即“运城盐业”、“河东制碱”、“硫化碱制造厂”)以及“电气化学工业类”的1项(即“电解曹达及盐酸加里事业”),呼吁“改良盐法,改进(食盐)品质”,提出可在河东生产工业用碱的若干方式,以及运城盐池可供给硫化碱、苛性曹达与漂白粉等生产的主要原料,建议设立“河东盐业研究所”及“碱厂、硫化碱厂”,并身体力行,“自己在西北实业公司建设一小规模硫化碱炉,加以研究,成功后又于(西北)窑厂造一大炉,以期社会之需.”1932年11月至1935年1月,曹氏依据自己“对潞盐整顿、运城盐池改良”所实际参与的工作,陆续撰写和发表专门针对运城盐池的“建议、调查、整顿、宣传”性论著8种,并整理为合集《河东潞盐盐务丛集》.抗战爆发后,曹焕文随西北实业公司南迁,担任成都、西安公司工程师、重庆中华大学理学院教授、自贡市中央工业试验所盐碱实验场工程师兼副场长等职.利用抗战的几年时间,他辗转四川各盐场,凭借之前在运城盐池调查研究产盐技术的经验,静心专事研究井盐及盐副产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急需之钾盐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取得特别的成果.①1940年他撰写并发表《西北盐池纵览》②一文,总结其考察过的包括运城盐池在内的西北诸盐池生产现状,提出改良呼吁;与此同时,作为教授,曹在传播盐池科技与文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曾多次进行公开讲演和授课,力图“启发”盐商与社会,繁荣盐化工业.1945年由“说文社”代为出版印行的《西北盐池》,在当时四川自流井及其他盐产区流传甚广,影响颇大.著作全文约9000字,共9个主要章节分述了西北盐池的价值、历史成因、分布情形等.除去以独特的“硝板晒盐”技术为特点的运城盐池外,文章还在遍布西北广袤区域的50多处盐池中,择取最它盐产区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3处(吉兰泰盐池、杭锦旗盐池和青海池)做了分析简述,该文也成为曹氏盐业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尽管曹焕文对池盐的研究视角扩大至与井盐的比较以及整个西北,但其核心和精华仍是运城盐池,其理论代表作,也非其数十年研究与建设经验的盐业化工及盐史代表作———《运城盐池之研究》莫属.该著作创作于1945年,自1947年1月1日起在《西北实业月刊》(下称《月刊》)以连载的形式分期发表,历经2年时间,分载5卷20期.1948年9月1日的《月刊》第5卷第2期是其连载的终结,虽然该期文后标明“未完”,说明全文并未刊登完毕,但由于战事及其他原因,《月刊》很快停止发刊③,这部运城盐池的重要研究著作也再未继续发表续文.④本文蒐集了《运城盐池之研究》发表于《月刊》的全部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这部著作仅已出版文字,就已达14万余字;此外,文中另配有插图36幅,表格200例.全文分10编37节80项,研究论述了运城盐池地形、水源、地下矿脉等的形成及发展历史,运城盐池从上古至近代晒盐技术的变化演进,以世界代表性盐矿、盐湖以及四川自流井盐井与运城盐池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用化学方法对盐池卤水成分进行了鉴定,科学分析其与气候的关系;由对畦晒咸水钩配“甜水”的原理探索,进行“卤水自然变化及降低浓度的研究”;系统研究了硝板的化学成分、成因、硝板晒盐法的化学作用以及其科学利用的工业计划.鉴于运城盐池著名的防水工程,著作从历史、地理等角度入手,对“疏水河渠”、“拒水堤堰”和“护池泄水滩”进行理论梳理与解释.可见,《运城盐池之研究》是一部完整的运城盐池科技研究专著.限于篇幅,此处仅择其对硝板相关的两点研究,即可管窥其对运城盐池现代科技研究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关于硝板化学成分的鉴定.运城晒盐,必须依赖硝板.晒盐时硝板上所发生的种种化学变化,是现代运城盐池化学研究的重点,而硝板化学成分的鉴定,又是最基础的重中之重.曹焕文曾在30年代即在运城盐池对硝板成分进行过实地考察与取样分析,并送至日本东京工业试验所进行鉴定.通过对多份硝板样品化学成分的比例进行对比与研究后,他第一次提出:运城盐池硝板的化学成分为“白钠镁矾”.这是运城盐池研究史上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鉴定;鉴定结果至今仍是学界对硝板成分普遍接受的定论,例如:“解放后,经轻工业部盐源勘探队、山西省地质局214队、216队等单位先后在运城盐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探得“沿盐湖分布”的17个硝板矿体中最大的3个矿体矿物“主要为白钠镁矾、芒硝、无水芒硝、钙芒硝及石盐”;柴继光也曾将曹焕文的“硝板成分分析表”及鉴定过程进行引用,并使用“山西省214地质队”1987年对白钠镁矾成分鉴定的“勘探报告”结果与之进行了对比,对曹焕文的硝板成分研究给予肯定.其次,关于硝板的化学作用.曹在《运城盐池之研究》第九编中总结提出了硝板的三个特别作用:“化学变化作用”、“吸热保温作用”以及“助长晶析作用”,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探讨.通过对“化学变化作用”的研究,根源性地解释了苦盐除杂的全部化学变化;“吸热保温作用”则将硝板透热度与运城盐池晒盐“热传导、对流、辐射兼而用之”的复杂特点进行了深入论述;“助长晶析作用”是以晶体学理论对食盐结晶过程的几何性质、物理组成、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由于这三个作用在解释运城盐池硝板晒盐独特生产方式方面的重要意义,曹的理论研究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后来的相关研究.例如,柴继光对曹焕文硝板作用的研究数据以及结论,作了较大篇幅和较完整的引用;陈惟同、张正明等学者也在相关研究中借鉴或承认了曹的研究结论.

3运城盐池产盐技术演进研究

运城盐池古有大、小池之分,大池指地处古安邑段的盐池,小池即“女盐泽”.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有对小盐池“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的记述.曹焕文在《运城盐池之研究》中对此也通过亲历山西清源县生产白盐的场景的描述,佐证了已然滥觞于北魏时期的小盐池的畦晒.而这种技术的出现,则可推断在春秋战国应已开始,至汉代就已“通行为平凡之事实矣”;对于大盐池,由《水经注》所载“紫色澄淳,浑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可见,其成盐机理尚处于典型的“天然结晶”阶段.究其原因,曹氏分析畦晒技术的实现,非极端严格之条件不可得:“多雨地带不相宜,渗水地质不相宜,必须风力适当干燥合宜,方可利用天日蒸晒.”,从而认为大池不得畦晒,是因缺乏水利以杜绝洪水侵害,没有可以规则利用的晒盐卤水.《河东盐政汇纂》(卷之一•鲜池)内“古惟集工捞采,收自然之力.李唐以后,有制畦浇晒法”的观点,是将解池畦晒技术与之前原始的“天然结晶、集工捞采”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割裂.这显然是以“是否假借人智”来区分生产方式的简单的二元分类法,即:“垦畦浇晒”是人的发明,而“天然结晶”则全恃天工,没有人类技术的创生与介入.与之不同地,上述曹焕文的考证与结论最早提出技术发展的“循序渐进”观点,即二者之间并非绝对明晰地割裂,技术的产生是不可“跃等而进”的.“垦畦浇晒”是公认的运城盐池独特的晒盐技术,然其“独特”之处既非“垦畦”,亦非“浇晒”.

它是古人利用天日、南风以及硝板上卤水化学变化等逐渐总结形成的产盐技术经验的综合,其技术关键是化学除杂;初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工畦晒,只是垦畦浇晒的“萌芽状态”.由于解池卤水中包含硫酸镁(MgSO4)与芒硝(Na2SO4)等产盐杂质,萌芽期的畦晒技术既未能认识杂质及硝板的化学本质,也不可能利用溶解度、饱和度等概念,以及利用硝板化学变化原理将杂质与食盐分离,从而导致所晒之盐仍然味苦而质差.硝板制盐以及“咸淡水搭配”技术的出现,正是古人为提高池盐纯度以改善盐质,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取得的技术突破.综上所论,“垦畦浇晒”可以分两个渐进形成的技术阶段来认识:以开垦畦地晒盐的初级技术(“初级畦晒”),以及以利用硝板和咸淡水搭配原理除杂晒盐的高级技术(“高级畦晒”),二者都是以畦地和太阳热能的利用为基础的天日晒盐技术.关于垦畦浇晒的兴盛时期,盐史研究一般论定其始于唐朝.但初级到高级技术的转变,关键在于晒盐时对卤水过滤除杂的实现,这必然发生在古代化学理论与实践大进步的时期.曹焕文因此将目光聚焦到我国古代炼丹术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拙文《曹焕文与中国火药史研究》论述了曹在20世纪20-30年代专门针对中国火药史进行的研究及成果,其别论述了他对中国火药起源的年代考证结论:炼丹术大兴的“魏晋之际是火药发明在技术上最可能的时期,南北朝则是这一技术‘公表于世’的时期”.因同为中国古代化学相关问题,在研究运城盐池晒盐技术演进时,曹将火药的发明与之发生了关联,并对苦盐除杂的化学应用进行了分析:著者研究中国火药之起源时,发现中国化学之开始,发端于医药,而化学之进步,则孕脱于中国之炼丹术.

盖炼丹术发端于汉代而盛于魏晋,……炼丹术系研究物质变化、药物性能,……而化学药品之性能亦逐渐认识清楚,……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到及隋代而火药杂戏出现于世,并非偶然.食盐本为化学制品,而其生出又与各种杂质相伴,如芒硝、硫苦等有不易分之关系,非将此种杂物之性能清楚及其分离结晶之精细操作,而后方能做成质佳之盐.……但是炼丹术发达之后,药物之学进步,化学亦随之大形发达,而制盐术为化学操作之主要者,当然可能随之而较前进步,而将上代之苦盐,用化学之方法可能改善为质美之物矣.通过如上对炼丹术兴盛导致古代化学大形发达的精妙论述,曹焕文深刻意识到:魏晋南北朝炼丹术之发达,为不论火药起源还是池盐生产技术的突破,都提供了极大的历史可能性.解池著名的防洪水渠———姚暹渠修筑于隋代,结合本文上述畦晒技术出现的前提———防洪水利,曹氏一度推测其目的即为了实施解池垦畦浇晒的盐业生产.只因隋代文献未出现相关记载,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有对解池畦种时“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以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的记录①,证明畦晒在唐代应“通行已久”,人们对“畦晒之办法亦彻底明了,更对制盐方法之进步亦知其程度矣”,因而只能以唐考为畦晒兴盛之时期.总之,曹焕文对运城盐池晒盐的技术演进,持“发端于魏晋而成于唐代”的观点.畦晒的卤水自古取自“产盐之母”的黑河,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黑河遭洪水淤塞后,畦晒的卤水来源受到了毁灭性断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东场商人发明“滹沱”取卤的方法;光绪初年(1875年),盐井出现在运城盐池中.从滹沱或盐井中直接取出的卤水,同样需要灌入畦地中进行蒸发、过滤与结晶,池盐生产的工序较前变得更加精细,而垦畦浇晒技术,源于魏晋、成于唐而盛于宋,历经明清,一直蕴藏于经验科学的传统晒盐技术之中,直到民国时期曹焕文运用东西各方之学,从运城盐池产盐技术发展史中剥离出古代科学之精髓,更运用现代科学以揭开产盐技术之原理.

4结语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改善民生;三个代表;人的全面发展;民生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19-03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关心人民生活现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它以最直观、最现实的方式诠释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问题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经济、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是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并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它也是现代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民本思想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重新诠释了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现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民本”指的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概念。在讲话中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取得各项工作胜利的保障。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党的群众路线要回归到群众生活当中,群众路线理论更加务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对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党“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市场经济建设长足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关心人民生活现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它以最直观、最现实的方式诠释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问题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经济、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是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并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它也是现代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民本思想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重新诠释了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现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民本”指的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概念。在讲话中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取得各项工作胜利的保障。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党的群众路线要回归到群众生活当中,群众路线理论更加务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对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党“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市场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如何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是党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人民政府为人民,扎扎实实办事情》一文中曾写道:“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有责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1]党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这是党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的重要体现。

(二)党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的十三年间,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工作,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成绩是喜人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部分省、市地区、部分行业仍然存在着只强调对经济盲目快速增长的“唯GDP论”,只强调政绩、形象的“面子工程论”等。这些现象屡禁不止,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发展经济的目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相背离,与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路线相背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背离。针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人要先生存才能再发展。人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才能在这基础上做别的事情。有生存才能有发展,维持好人的再生产能力社会的再生产才能进行。同时,他还强调:民以食为天,在解决“吃饭”与“建设”二者的关系时,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人民生活是第一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党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把吃饭问题放在首位,把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为了“吃饭”而建设,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建设。

(三)党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改革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稳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稳定就有了更牢固的基础。”[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维护稳定,在稳定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稳定。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改革的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充分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只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顺利解决,才能保证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石

在2000年1月14日的《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新时期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我们党民生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

(一)不断改善民生是党的先进性的最重要体现

“三个代表”理论中的第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三个代表”理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民生,不仅仅是人民的生存,而是指更高层次的人民生活。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只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更是要改善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在内的生活条件。不断强调:我们党所制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党始终把是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党的先进性的最高标准。

改善民生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事情。13亿人整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各方面利益的实现来完成。整体由部分构成,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所构成。在社会发展中,各种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矛盾层出不穷,这就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必须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得以巩固。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各种的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都可以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在民生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特别要关注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把工作落到实处。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利益需要,调和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才能使我们的党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得以落实。

(二)改善民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原有的民生问题被解决,新的民生问题又产生。经济社会越发展,影响民生问题的因素就会越复杂。解决民生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问题。

一方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为改善民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首先,先进生产力是民生建设最重要的物质保障。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直接能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使我们党所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保证经济的长足发展。其次,先进文化为民生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改善民生不仅仅是要改善生存条件,而且要改善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人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因此,人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精神的需要。

另一方面,改善民生也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提供了动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真正的得到发展。而取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不断改善民生。只有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人民群众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民生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向我们展示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创新能力。其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同党的建设联系起来,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给出了更高标准的回答,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与否的根本标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所必须牢记并认真落实的要求。符合要求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要求的要调整完善,不符合要求的要勇于纠正。只有这样我们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向前迈进。当前的民生建设其实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党在进行民生建设的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发展的价值目标

“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三形态”理论中所强调的第三种社会形态,是使人超越片面、畸形、异化的发展,真正实现个人的完全独立,使人与人能够自由组合并自觉驾驭社会生活、支配社会环境的形态。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中国社会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来,上升到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在哲学层面为党的民生建设理论奠定了基础,并提高了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1]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手段,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人更全面的发展。二者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他所创造的社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人就生活得越好;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丰富,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民生的发展过程同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所在。民生建设过程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过程,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不断解决人民基本矛盾的过程,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民生建设发展得越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就越高,生产力水平就越高,物质基础就越高,人民的生活就会越好。相对应,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越高,对民生建设的推动就会越强,民生建设越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民生建设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并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总之,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时间里,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他的民生思想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新一代领导集体改善民生的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和珍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