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民居建筑论文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谈中国民居建筑的现状及意义

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下,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民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民模式。传统居民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们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的时代下开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推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吉林概况及民居建筑的演变

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长白山山脉屏障其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分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构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吉林境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吉林开垦的农民,散居本省各乡镇,构成为本省主要居民。

吉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

吉林广大地区处于东北中部,在那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考古发掘得知全境存在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她属于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吉林顾乡屯何家沟,曾发现人类用火的残迹。当时,吉林地区居住房屋主要都是深穴(竖穴),后来又发展半穴居。以后的各时代由前期的小聚落,渐渐结成大部落,也都以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

蒙古族建立元王朝后,在居住建筑方面都利用当地材料建筑土屋,构造不坚固,因此今天的实例很少。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兴起后,吉林是女真人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居住情况应该和清初吉林民居一样,不过不如清代完备而已。明代中叶以后,女真的后裔,在东北地方扩大势力,至努尔哈赤于建州建立政权,向四面发展,征服少数部落,领土日广,形成后来的清代封建王朝。吉林地区正是清朝的发源地,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清时吉林设有将军,为最高统治人物。与京师之间,各有营运。所以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增长经济上之繁荣,所以给吉林的建筑上带来了京师的风格。

3.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式样之多,不胜枚举。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吉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是,材料的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

吉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置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上图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宇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敞,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图,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间、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

吉林地区的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多半从事工商业或农业生产,分散居住在城镇和乡村。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修建了许多与满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筑。在很大部分有与满族住宅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本文就不再多加以研究。

朝鲜族是吉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吉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朝鲜族盖房子曾受到汉族影响,首先看房场,看方向是否符合风水之说,后来一部分人反对迷信不相信风水,就开始任意布置了。每户人口一般在3至6口,平均每家人口约在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数目作为依据,以一幢房屋为一户。在城镇住宅有间有简单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也不设厢房,为单幢独立式房,这是朝鲜族住宅的特点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间9—13平方米,也有小间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吉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居住房屋两种,现以旗王住宅为例:旗王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如右图所示,房屋在院子内布置松散,院子广大,房屋由各花墙接连组织在一起。院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总结

从吉林民居建筑布局的研究中可以窥见吉林民居建筑的民俗文化特色。吉林民居建筑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但仍以汉文化为主体,是汉文化为主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大家知道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而吉林民居却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布局特点,其最具自己特色的代表是满族的“城镇大型住宅”;族建筑平面布置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蒙古族则采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方式,其境内众多的建筑布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吉林当时的人文、经济状况是相契合的。

吉林民居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吉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羌族建筑起源颇早。羌族人民来到今羌族地区之前,居住于体现游牧生活方式特色的帐幕之中,来到岷江上游定居之后,才以石砌之室取而代之。由帐幕居住形态转变为农业定居形式形态,虽然建筑形态和空间功能都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精神和审美等方面仍保持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一)外部形态方面

从外部的形态来看,羌族民居建筑主要借助片石和粘合力极强的泥土来进行修建,总体上呈现为方形。从楼层的布局来看,主要分为三层,底下一层主要用于圈养牲畜,第二层为人的主要活动空间,第三层为晒台与罩楼。这种建造格局主要是受到羌族宗教思想方面的影响,羌族人在观念上认为,建筑的总体结构就像是一个人的构造,中间的才是心脏,顶层相当于一个人的头,羌族人在楼顶供奉的白石就是天神的化身,通过与天的不断接近来实现与天神的直接对话。因此,在羌族民居的建造过程中,都会在房顶的位置以及房子的四个角落放置白石,是羌族在中白石崇拜的重要体现。羌族建筑在房顶部分采取半开敞半封闭的建造方式,形成一种开敞的、富于灵动性及哲理性的建筑空间,与羌族人崇拜自然的观念相契合。羌族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根据所处环境,契合地形来进行房屋修建。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房屋与房屋之间相互衔接、错落有致,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形态与丰富的层次感。

(二)内部空间方面

在羌人的意识观念里,住宅是作为一种“人神共居”的方式而存在的,因此,室内空间的结构格局跟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羌族民居的内部结构复杂而多变,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是羌族传统居住文化以及宗教意识的综合体现。在羌人的生活空间中,火塘是家庭中最为神圣的部分,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功能空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火塘是议事或者家庭会议的重要场所,具有神崇拜的内涵,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中心,是家庭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农业文明室内空间特色的氛围。这主要源于羌人对火神崇拜的传统,说明了火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火塘,羌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则是角角神位,在传统的羌族民居中,角角神位与火塘同处于对角轴线之上,位于主屋门的左前方的屋角,由木板组合做成。主要是为了供奉家神,起着镇邪的保护作用,是羌族民居内部空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最具审美价值的物件。

(三)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美的解读

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与审美的表达,给人以美的感受。建筑艺术借助于视觉的要素来表达其客观的形式美,主要通过形态、质感以及色彩等方面来综合体现。羌族人民在修房造屋时,其外观形态主要通过几何造型来表达,比如碉楼的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等,具有非常稳固的形态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当地材料的运用则使建筑的质感强烈,灰调的色彩与周边环境极其相融。因此,羌族民居建筑凭着独特的外部造型和富于变化的层次独具形式美感,体现了羌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内部空间功能划分合理,严谨的格局以及空间的合理使用体现了羌族精神文化方面的丰富内涵,成为了羌族建筑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也使羌族民居建筑成为了中国民族建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审美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精神性活动,通过特殊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来实现审美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羌族的民居建筑分为碉房、邛笼、阪屋三种形式,其中以碉房即碉楼民居为主。由于羌族的聚居地岷江上游河谷皆高山峡谷,因此,建筑形式多为临坡傍岩。一座座的石砌房屋顺着陡峭的山坡建造,气势恢宏,具有结构坚固、高大雄伟、棱角突出的特点。在外观造型上挺拔高直,呈现出一种多边梯形向上的发展态势,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有着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雄伟震撼的力量。在建筑的本体上,一方面,通过石片的垒砌来实现收缩与凝聚,呈现出一种多面多角的向上倾斜方式,使建筑本身产生一种向心向上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片石的契合来实现碉楼的坚固性保障,形成了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独特的建筑审美形式。羌族采取结群而居的生活方式,因此通常由十几户甚至上百户人家共同组成规模不等的村寨聚落。聚落选址位于高山峡谷地带,无论山有多险峻,只要有生存的可能,就会有人居住而有聚落的存在。因此,与高山峡谷为伴的羌族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羌族人民坚韧不屈和刚毅朴实的民族性格,给予了他们更加雄伟而壮丽的审美感受,在建筑的审美上体现为一种刚健、厚重与朴实的精神。同时,羌族民居建筑的建造受到地域环境方面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地取材,主要以片石、泥土、木材等作为建筑材料,凭借大自然的厚遇以及羌族人精湛的建筑技艺修建房屋。因此,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的影响以及地方物产材料方面的限制,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质朴性和材料上的厚重性,形成独特的形式美感。在方面,羌族主要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这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带有一丝神秘而浓郁的宗教色彩。羌族人转变传统的客观认识,通过神、人以及物三者关系的主观化来体现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以及行为模式上的规范,对于社会传统的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性及传统性来看,主要生活西北各地和中原地区的古羌族人,经过两次大的迁徙才到了岷江上游地区的险峻高山之中。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不仅是羌族建筑文化在物质层面的重要符号,也是羌族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重要象征。同时,艰难的迁徙经历和不断传承与发展的建筑经验,成为了羌族人共同的心理记忆,历炼了他们不屈的开拓精神,而内心的不断丰富实现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方面的积淀,最终创造出感染力极强的建筑艺术形式。

二、总结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除了吊脚楼,武陵山片区其它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共性,遵循一定的规律。

1.1建筑选址

武陵山片区的建筑为民族繁衍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保障,建筑的选址往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测,才谨慎地做出选择。该地区民居选择因为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分成四类:山腰、平地、高山台地及河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居民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形式。总体而言,武陵山片区民居的选址特点为: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注重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

1.2环境营造

武陵山片区的传统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其所处环境相互影响,与其居民的人际关系和谐,最后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建筑环境的营造非常讲究风水,如选址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在1982年,孙保罗在纽约的“太阳会议”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视俯寨,也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勘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在建筑环境营造上,居民在建房前都会请风水师卜算一下,这就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定向、点穴”。风水学通常强调: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所谓“居上山水间者为上”,建筑往往与山水、树木相结合。建筑的整体布局注重地域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山清水秀优美的自然环境。

1.3平面布局

由于家庭条件的和用地环境的状况不同,建筑的规模会有所差异,一般是由主屋和辅屋一起构成,形式为两面围合或者三面围合,有条件的可以修筑院墙,使其成为独立的院落。建筑讲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正中间的那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不论房屋大小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

1.4构造形式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居多,这与汉族的穿斗式建筑原理是一致的。三柱无瓜、三柱四瓜、五柱六瓜,三柱六瓜以及五柱八瓜是现存最普遍的构架形式。对柱和瓜的数量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主要是取决于房屋进深大小,其中瓜是指支撑屋顶但落于横梁上的竖向承重构件;柱是指支撑屋顶且直接落地的竖向承重构件。建筑属于穿斗式建筑。在建造时,中柱居中,带木柱竖成,上接楼枕、斜梁其上安置檩条,檩条上钉椽子,最后盖瓦。各部件之间用榫卯结构连接,形成统一而牢固的整体。

1.5材料特点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土、石、砖为建筑为材料,为防止雨水腐蚀和蛇蚁的侵蚀,墙脚处多用石块等抗潮材料砌筑。建筑或独处,或群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较为常见的是依山势而建或是沿着河畔,但并非紧贴河畔建设,没有严格的对称,错落有致。建筑均建在向阳处,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宛若一幅自然的画卷,这也体现了居民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思想。传统吊脚楼民居建筑,拥有别致的形式和风格强烈的审美感受,同一种类型的建筑,也都是各具特色。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多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些几何体给以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这里的柔是指一种典雅灵秀之美,刚是表现一种挺拔坚实的美。

1.6装饰细部

由于武陵山片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木雕是它主要的装饰手法,一方面它的工艺精巧,疏密有致,造型活泼生动,层次清晰丰富;另一方面体现在用色上,并没有大面积使用突兀的颜色,而是充分利用材料的原有色泽与纹理,在小范围内采用一些鲜亮的颜色来提色,如蓝色和土红色。在装饰的题材主要是来自于本民族的文化像神话、图腾之类的。分为以下几类:

①字类:“回”字、“喜”字较为常见;

②锦类:用连续的团组成的额花纹;

③图腾:指的是龙凤呈祥、喜鹊登梅之类,寓意深远。

1.7艺术美学

许多典型的武陵山建筑形式都是半杆栏式建筑,一般悬空用木柱支撑。它具有翼角飞起,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等特征,多半已山势而建,或独立或群立,在山林的映衬下,隐隐约约透漏出建筑轮廓,重重叠叠十分优美。武陵山传统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进,有很多新式建筑延续了这种建筑风格,出现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艺术风格。

2传统建筑保护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1.1村落选址布局

双洋镇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水(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双洋镇区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双洋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在乡镇南边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传统社会中有利于“发科甲”的布局。

1.2传统建筑分布

双洋镇区由城内、城外、东洋与西洋四个村组成。城内村为宁洋老县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与城门,城内原设置有县署、兵营、坛庙、街市、亭塔、桥等,一应俱全,现仅存文庙大成殿与关岳庙、先农坛等。由于生活、生产、交通等方式的变化,城内村整体风貌破坏比较严重,古城的风貌基本丧失殆尽,仅保留了少数古建筑单体。目前古镇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主要是东洋与西洋村。东洋村位于城内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内村的西部,三个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东、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较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了田园野趣。道路是随着民居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蜿蜒曲折,充满了变化。

2双洋的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2.1耕读为本,重农轻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读为本”、“耕读传家”是绝大部分双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的人生理想使得双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传统社会双洋建有文庙一座,不少家族都设有学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积约480m2的赖氏学堂最为有名。不仅如此,各家族族产中有族产用于奖励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别是考中举人、进士、贡士的,还在祖祠大门口竖立石条旗杆加以旌表。科举废除后,各家族有族产的小学毕业生,可领取一定的“书香谷”,参与祭孔时,也可领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对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这是中国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双洋人也不例外,当地分祭祖、祭墓两类: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举行。祭祖时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长辈充礼生唱礼、读祭文。祭毕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扫已捡了骨骸,经择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台、墓碑的祖墓。此外,双洋保留较强聚族而居的传统。各姓族纷纷在城区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来住在乡下的,也多往城里迁,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东洋村吴姓人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姓赖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赖姓、郑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邻近。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无疑加强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认同。

2.3的多元性

双洋百姓信鬼神,但没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间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头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几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时,家人生病,少问医吃药,多抬菩萨来家,请神汉跳神乞药。在宗教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职业道士为人驱鬼、镇邪、消灾、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长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称为“曹泗公”,有“不怕宁洋人,只怕宁洋神”之说,这“神”就指“显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传人宁洋城,建立宁洋堂会。1902年教会在下桥买下原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做礼拜堂,1925年在此办私立维新小学。宁洋教会属闽南基督教北溪支会不时有美籍牧师前来巡视、布道,基督教在双洋、赤水、安坑、徐溪发展有部分信徒,总计不上百人。

2.4节庆习俗

双洋主要的节庆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为天公生日,各户有杀鸡、蒸年糕敬“天公”,这天不可挑尿桶浇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户户立煮面条吃,传说立夏吃面壮身骨;立冬,农户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赠送,以庆丰收;冬至,户户用糯米粉搓丸,泡红糖汤水来敬祖。此外,当地还有迎龙灯、舞炮龙、迎竹马、舞狮、采茶灯、花船、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遵循传统的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礼数。

2.5民间文艺———汉剧团

双洋人喜爱汉剧。1914年城内北门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大罗天”汉剧班。由老演员赖魁玉、杨地教戏,有30多位农民参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员曹天兴带头捐出大米一石,再组班学戏。除原来“大罗天”老演员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请龙岩人林景前来教戏。戏班更名为“新景天”。后因地方动乱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龙岩汉剧老艺人林阿发(丑角出身)流落双洋定居。一批爱好汉剧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请林阿发教戏,“大罗天”、“新景天”的老演员参加辅导,至1949年才停止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来汉剧班基础,组成“宁洋业余汉剧团”。1959年改称“双洋公社文工团”,1960年文工团改组为“文工队”,恢复汉剧演出。“”开始后,剧团行头被烧毁,直至1979年仍由吴厚坤负责恢复汉剧活动,更名为“双洋汉剧团”。1982年剧团整顿后由陈国盛任团长,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从“大罗天”到“双洋汉剧团”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双洋,汉剧没有中断失传,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汉剧是双洋古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双洋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宫庙建筑

文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该庙原占地面积3000m2,由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与明伦堂等建筑组成。现文庙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为小学校舍,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m2,面阔五间,进深14m,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四周回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檐下施以彩画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额做成八字三开间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比较精美。屋顶上以嵌瓷为饰,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书院建筑

旧时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办的,家塾是姓族自办的。如东洋的赖厝、吴厝,西洋的赖厝、邱厝都在住宅边附建“学堂”,供子弟读书之用。赖氏学堂为西洋重要的学堂,坐北朝南,大门偏在东南面。中轴建筑由下厅、天井、大厅、正厅、后土、围墙组成。大厅前伸出一个拜亭作为学生学习之处,天井中种百年铁树、茶花,环境好。外墙漏窗精美。宅内厅堂为墙体承重,构造简洁,但拜亭的构架极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与厅堂前廊的双步檐廊联为一体,施以减柱造,空间较宽敞;减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随梁枋、坐斗与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细,很有艺术表现力。该宅屋顶飞檐翘角,脊中红砖透雕各种纹理,天际轮廓线十分优美。柱础为镜鼓状,简洁大气。挡溅墙部位的彩绘也很细腻,色彩鲜艳。

3.3民居建筑

双洋古镇原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现存七十多座,多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内、城外、东洋、西洋村四处,其中尤以东洋、西洋两村,是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为数众多、保留完整、不同时期的古民居,与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双洋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进程。

4双洋古镇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现存的双洋民居从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为合院式民居。双洋合院式民居根据开间的大小,有两房一厅的叫“三间起”,四房一厅的叫“五间起”。厅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间低于厅檐的小厅,称“东厅”、“角间”。天井以出建围墙,置大门。也有左右两侧多加护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厅坪外加横厝,设两重大门,大厅有前厅、后厅两进,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围墙等,后土与围墙多为圆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平面格局。这种占双洋古镇传统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厅暗屋”为其特色,即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婚丧嫁娶的场所,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左右各两间为卧室,从属于主体部分,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或槛窗取光,室内较暗。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双洋民居结构有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的典型特点的两种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民居型的民居则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构架。双洋民居内部多以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围合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基本上不承重,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种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较轻的次要短柱则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构造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居往往在门厅中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厅堂或护厝中采用硬山搁檩的做法,直接将檩条搁在山墙上,以墙承重,仅在厅堂的廊檐部位实用抬梁式的木构承重的做法,这样可以节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双洋古镇民居建筑注重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画装饰随处可见,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装饰,数量众多、题材丰富、技艺精湛,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保存完整,人物及动物形象等破坏极少。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铺地。民居中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砖雕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民居门额上以及屋脊上。双洋民居内部装饰中木雕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为例,门厅为“凹兜”式,一对垂花柱精美;门厅内明间五架抬梁,减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厅堂为墙体承重,厅堂前廊檐进深三步,施抬梁式构架,廊檐与厢廊中间以小披檐过渡;廊檐下的瓜柱、随梁枋、穿枋、挂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镂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两侧小披檐下各施一对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动,特别是那一对鳌鱼吐瑞透雕形神具备。窗扇上雕刻草龙盘成的“寿”字纹,构图巧妙。脊梁,太师壁上的月梁状额枋、雀替、坐斗与丁头拱等部位的雕刻与彩画也十分精美。(2)铺地铺地是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一大特色。自院门入口开始处就会发现用鹅卵石精心拼砌的铺地,在雨坪与天井的中间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种装饰图形,如四碗菱花、“万”字回纹、铜钱纹以及连方纹等纹理,十分精美。

5结语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建筑开始出现。智能、绿色环保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能源严重枯竭,为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开始出现。生态建筑即为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建筑的自然环境。生态建筑要求水源、空气、土壤等充分保持生态性,减少其受到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危害情况的发生。二是建筑的材料选择问题。生态建筑的建筑材料一般选用能够重复利用的材料,并充分利用旧建筑拆卸材料和工农业废弃物料进行建筑建造工作。再者建筑室内装修选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油漆、胶合板、胶粘剂以及涂料等。三是建筑的资源利用,充分利用材料、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能源,使能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减低建筑能耗。四是要保护建筑的周边环境,保持原有绿地或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建筑周边合理种植树木,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改善建筑周边的景观环境,取得遮阳、防风的效果。五是选择合理的运行管理费用和建筑造价,运用先进技术,节约建筑造价,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确保其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建筑就是要求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筑建造过程会对自然与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将生态理念引入,充分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并在对其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这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的利用,能够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量;建筑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能够改善室内外空气循环,提高居住舒适度;水池、喷水系统的有效利用,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

(二)降低建筑能耗。

节能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使土地、能源、水、材料等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利用率,且能够最低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者,生态建筑设计还要求简化无用的建筑功能结构,并提高对建筑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尽量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对建筑进行生态设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使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建筑行业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建筑创新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极大的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进程。建筑新材料和技术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创新了材料的和技术,建筑创新才有可能。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倡导,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会更为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

三、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

(一)整体设计方法。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将其视为整个城市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建筑系统相联系。从城市的整体规划方向出发,对建筑地区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基本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分析其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设计的原则:一是在城市原有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城市景观。首先改变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布局模式、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划分,其次是对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求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1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生态建筑中能源系统的一部分。太阳能应用在建筑中,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太阳能光伏发电两种。目前,太阳能集热板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将太阳能集热板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中,能够使建筑和环境做到协调统一,降低能耗,节约国家资源。如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一体化设计,将白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通过太阳能特定蓄电池储存起来,夜晚利用控制器将储存的太阳能电能用于提供生活热水或是供暖,这种方式具有安全、无污染规模大小可灵活调节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2建筑系统中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风能和自然采光等的合理利用,例如利用室内外的热压和风压形成自然通风,通过装设通风设备,控制空气流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从而降低建筑本身的能耗,节约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建筑照明设备的使用,降低建筑电能的使用量,降低能耗。再者,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系统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用水需要和建筑的功能,又能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景观、生态修复以及污染控制等集为一体,其能够将建筑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以及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子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水景规划设计以节约水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主要目标,遵循水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并经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补充水景的景观水。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建筑内外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目标。

3生态建筑绿化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中进行绿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建筑周围的绿化空间结构。建筑绿化是将绿色植物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并将其引入建筑当中。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小,环境问题加剧。屋面绿化逐渐成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设计人员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可设计空中花园,通过利用绿色植被本身吸收和反射热能的作用,减少城市热量,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再者,绿色植被的生长,对于环境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一设计举措,将人与建筑以及自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很好的实现了生态建筑的相关要求。

四、结语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1.1院落分布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在命名上遵循“东奇西偶”的原则(图2),即以六巷为界限,大宅、三宅、五宅《已毁,仅存沿街的一进院落)、七宅(已毁,具置未知)、九宅位于东侧,二宅、四宅、六宅、八宅、十宅位于西侧。单数宅院的门前多有高大的牌楼(现牌楼多已毁,仅存基址),形制规整,为官宦之宅,以大皂(孙居相皂)、三皂(孙鼎相皂)为代表;双数宅院为商贾之家,虽在形制上不如前者讲究,但装饰精美,构造精巧,亦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除了“十大宅院”之外,堡中还存在其他零散的辅助院落,为“十大宅院”提供生活支持和战略防护,主要有帅府院、花园脚底、“天绘图”院和’‘延秀”院等。这些院落主要分布在古堡的边缘地带,基地条件相对苛刻,建筑单体较为简单,在院落组织上则更注重因地制宜。同时,由于这些院落多靠近堡墙,有的甚至直接与藏兵洞等防御设施相连接,亦民亦兵,是民居建筑防御化的典例。

1.2院落构成

(1)院落形制湘峪古堡的院落形式基本分为“簸箕院”、’‘四大八小”两大类(以‘簸箕院”为多),由正房、厢房、倒座等基本建筑元素构成(图3)。在单个院落基础上,进行横向串联和纵向并联组合,形成了灵活多变、规模宏大的组合院落(表1)。<2)入口空间湘峪古堡的街巷比较狭窄,大门的尺度不甚宏伟。院落多向街巷开门,门户形式亦无一定之规。此外,官宅和商宅的入口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官宅的入口空间形式较为严整,多为二层,入口常常有牌楼,高大凝重,体现了官势官威;而商宅在形式上则较为随意,一般为一层,尺度略高于墙垣,装饰不多,但皆为要紧之处,点睛之笔。<3)庭院空间庭院空间主要呈现方形,长宽比在1:1一1:2之间。院中青砖或长条石满铺,暗藏排水系统,功能与形式并重。院落空间一般较为宽敞,房间和庭院宽高比一般在1:1一1:2之间,在院落中进行活动,十分舒适。在正房为高楼(三层以及以上)的院落,院落宽高比则一般会达到2:10<4)房屋建筑居住建筑的四种基本组成元素是正房、倒座房、厢房和耳房。正房通常为三开间,规模较大者为五开间。厢房通常为三开间,用地局促时可为两开间。倒座一般为三开间,但进深较正房小。从垂直方向上看,一层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二层以及二层以上为储物空间。从水平方向上看,正房、厢房多为居住所用,屋内有火炕、火灶,居住与厨房合二为一。耳房处多为储物之用。

1.3社会地位与居住心理

宅主人的社会地位也会对建筑的形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来讲,宅主人地位较低时,平面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经常为了对地形的妥协而放弃其自身的形制。当宅主人的地位逐步上升时,这种妥协会逐步减淡,直至趋向于绝对几何形,即对环境的完全不妥协(图4)。

1.4地形处理

堡中独特的山地地形对居住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平整地基,获得更好的筑屋条件,根据地形特征、高差的不同,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表210首先是分层筑台。在坡度较平缓、高差不大的山地环境中,通过简易的填、挖,使前后院落的基础成为不同标高的平台,并在平整的台地上布置建筑,各个台地之间用台阶相互连接。湘峪古堡山地建筑采用此种手法较普遍,如三宅院、棋盘四院。其次是填平地基。针对高差变化不大的区域,另一种处理手法是将地基整理成一个完全平整的平台。通过添、挖的方式,将高差集中化,然后通过台阶等方式一次性解决高差问题。这种情况下,山地建筑的’‘四大八小”模式与平地上的模式总体上没有分别,仅是在局部会因高差的介入而略有不同。其三是掉层之法。当山地的坡度过大时,使建筑局部跌落一层,第一进院落的二层与第二进院落的地坪同高。前后两进院子通过室外楼梯相连,人们可以直接走到上一层台地上。这样的手法避免了对基地的大规模动土,并营造了不同层面的使用空间,在山地起坡较大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手法解决了问题。湘峪古堡使用掉层手法的建筑群有小男院与九宅东院、棋盘四院等。

1.5立面构成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一般都为三开间。在等级较为低下的厢房,偶尔会有两开间的房间出现。以现存的正房为对象进行探究,其基本形式为:三开间,两层,在等级较高的宅院,会有檐廊。堡中的建筑按层数,可以分为一层、二层、三层及三层以上。一层建筑较少,仅存三宅院一例。两层的建筑较多,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两种。除了等级较高的孙氏祠堂之外,其他院落均没有落地柱子。在等级略高的宅院,会有施以雕刻的檐廊。三层及以上建筑,出现外廊的例子较少,以粗壮厚实的墙体为主。最为特别的是八宅以及六宅的正房,其在第二层设置檐廊,在第三层向后收缩,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1.6且瓦特征

在堡中最为常见的为仰瓦屋顶,在少部分等级较高的位置,则采用仰盖瓦、仰瓦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不同纹理的屋顶,组合在一起,相应相生,各有不同而秩序凛然。仰盖瓦屋面是仰瓦和盖瓦都用板瓦的屋面,类似筒瓦屋面,仰瓦与盖瓦交错排列,盖瓦的尺寸比仰瓦小一些。仰瓦屋面是板瓦凹面向上排列组合形成的屋面,无盖瓦,在屋檐处不设置滴水,属于低等级的屋面。晋东南地区的仰瓦屋面非常普遍,因其经济实用,且外观朴素大方。

1.7防御功能

和众多在战乱中幸存的聚落相类似,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也有着明显的防御痕迹。无论在大组团还是小型院落单体的建造上,均有防御上的考虑。从小型院落来看,入口处的耳房,通常为二层,对街道的情况有监视作用;从院落组团来看,不同院落之间通常设置多层的看家楼,与周边院落相互联通,起到观望和探视作用;在与堡墙联系紧密的位置,院落会与藏兵洞或者城楼形成实质上的通路。

2对典型民居的建筑研究

湘峪古堡的民居建筑,按其性质、功能及规模等,大致可以分为官宅、商宅及其特殊功能民居等类型。

2.1官宅

(1)三宅院三宅院落群(其中大宅院已毁)是官居的典型代表(图5一7),周遭有内堡墙包围。三宅院落群中有五层高的隙望楼,是湘峪古堡现存最高的建筑,在聚落防御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晾望楼通体青砖,墙壁厚重,以条石为基础,青瓦屋顶,巍峨耸立,高大坚固。该楼一至三层每层在南侧开三个拱窗,四层除南侧外,在东西两侧各有开一窗,五层朝南敞开,并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上各开一窗,在有利方位提供足够的缭敌观测点。从装饰上讲,其突出特色在于拱券门窗处的“眉檐垂柱”砖雕。隙望楼上每层的眉檐垂柱花式各不相同,多以几何形式为主,相比繁冗复杂的清式建筑,更显得有一种简洁的淡然气度。<2)九宅院落群九宅院(图8一10)周遭为内巷环绕,东西两侧各有巷门,一旦关闭,则内部完全封闭,防御性能极佳。九宅院落群包括祠堂院、东院、小男院、高楼院(现高楼院已毁)。该宅院群形制严整,高大封闭,正房高耸,木构细腻,饰以砖雕。

2.2商宅

商宅中以六宅院群最为典型。六宅院落群由王家大院和马房院(现马房院已毁)两个院落组成,规模较小,为典型的“一主一从”式院落(图11-13)。第二进正房为一座四层’‘插花楼”,亦是防御工事的重要一环。因其距离堡墙较近,故视野良好、对于晾望观察十分有利。“插花楼”正房三间,左右两边望楼分别为一间和两间,左右耳房为四层、中间部分为三层。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正房两侧的耳房高于正房,仿佛双塔盛立楼边,与科举时代探花郎纱帽一侧插花一朵、另一侧插花两朵的典故不谋而合,故名“双插花楼”,又称“探花楼”。

2.3特殊功能民居

(1)帅府院该建筑群现存院落六座,包括老院儿、上西院、下西院、西门里、下西院东院和“诗书画”院,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南北连接中街和南街,向西、向南依附于西、南两面堡墙,与南侧的藏兵洞和西侧的御敌角楼也均有联系。

(2)堡墙院堡墙院落群(图17一19)是湘峪古堡中极为特殊的部分,也是古堡防御性民居的典型案例。院落群中建筑均为簸箕院,并结合堡墙组成院落。这些院落群平时住人,战时驻兵。堡墙上有难谍,可直接对堡墙下入侵者进行袭击。院落中有通向堡墙中藏兵洞的暗门,并通过藏兵洞与帅府院等直接联系。

结语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居建筑;地域性;江西;民居形态;营造方法

民居建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其地域文化、气候、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折射出特定地域的建筑特色。江西省自古以来以其内聚化地理环境,在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而使得境内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民俗建筑得以保存,也为建筑设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下民居的形态、营造、设计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研究,来探讨其民居风俗的人文性、装饰性、社会性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

民居建筑的发展与其地域风俗文化、社会风情关系紧密,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在儒学礼制、易学风水、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其建筑选址、结构、布局、定向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地域性特色。以江西明清古民居研究来看,其民居营造风水与其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较大,如居住制度、地域家庭关系、风水文化、巫文化等思想的体现。同时,在传统风水理论下,江西古民居建筑选址、村镇结构布局、住宅的营建等也受到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庐陵渼陂村进行古民居建筑文化调查中发现,渼陂村镇结构上体现了儒商合一的布局理念,并在民居建筑样式上,融入了书院、宗族礼法、儒商文化,以及近代红色文化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江西乐安流坑村进行多维化古民居群落的研究发现,其民居营造理念多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可见,对于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其历史文化、地域关系、环境、行为等都有关联性。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性研究

江西民居建筑的研究,以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明清古民居建筑特征来看,赣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徽派风格,赣南地区与客家建筑模式相近,赣西具有显著的赣湘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西的民居地域性特征,与其周边省份的建筑历史文化具有显著的交融性。因此在民居建筑装饰性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江西天井民居结构为例,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选择、建筑雕刻、内部构造、外墙装饰等,都具有南方合院型特征。学者在对流坑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艺术构思与设计特征与当地民俗文化审美具有较大关系,还有江西明清木雕装饰艺术,从其起源、象征意义、结构样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九江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从表现形式、图案纹饰、构成要素、选材及文化寓意等方面,都与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及风俗习惯存在直接关系。学者对赣东北地区民居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发现,其徽派建筑特色中的雕饰艺术,既有江西徽式民居特色,又有徽派民居雕饰特征,两者在构件、雕饰、纹线上也具有异同点。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吉祥纹饰的研究发现,客家思想与族群记忆,对赣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吉祥纹饰影响较大,特别是从艺术表现、文化意义、审美特征等方面,多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写实性、教化性特征。

三、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从民居建筑形态来看,既有居住形态,又有社会形态。所谓居住形态多指传统民居的结构、选址、布局、内外空间、建筑形式等内容,社会形态多与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环境等有关。由于传统民居聚落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特征,其地域性表现形态较为多样。如江西婺源、庐陵、赣南客家等地域民居建筑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其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为突出。在江西宗族聚落研究中,其传统民居聚落结构受到“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多采用“横巷式”布局,体现其显著的宗族结构关系。庐陵地区的流坑村,其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也是江西典型民居代表。从流坑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中发现,流坑村村落布局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体现,特别是对风水理论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民居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巧妙渗透易学思想,在结构型制上具有理性的秩序性。同样,对于庐陵地区的钓源村,其村落选址、布局、排水系统、环境改造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风水理论特色,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选择上,以其当地的资源特色来构建村落整体建筑布局,对于现代村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江西婺源作为地域性民居形态的典型特色之一,在体现村落人文特征与环境融合上,其村落空间的整体性、意象性、环境场域性等特征,在其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更显特色。如书院、桥亭、祠堂等民居建筑,既有美学特征、又有哲学特色,还兼具风水学、环境心理学意义。婺源的民居形态结构与江浙地区的滨水聚落空间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方面体现了婺源地区临水而居的风俗,另一方面与江浙地区枕水而居的风俗也有关系。可见,江西古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形态研究,对于探究古村落建造机制,特别是从古村落景观生态融合上来洞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赣南客家民居形态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以及民居建筑空间功能划分来看,其主体特色是对“自然的顺从”。有学者提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型制与室内装饰风格,一方面体现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增强防御性建筑特色上,体现出对闽西建筑的借鉴。由于赣南客家民居、聚落形态与其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紧密,在体现客家建筑特色过程中,将赣南客家的传统民居文化与地域性土著文化进行了融合。如安义县罗田村古村落选址、建筑风格、聚落布局、排水系统等更具艺术文化价值。

四、民居建筑与营造设计方法的融合

民居建筑在建造与设计上具有自身规律性,特别是传统工匠在技艺传承上以师徒方式为主,其经验及营造技艺多为失传。因此,通过对一些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改造,在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上,为梳理和归纳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设计方法创造条件。如通过对渼陂村、湴塘、钓源等村落民居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挖掘,从选址、定位、地基开挖、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饰等方面来研究民居营造技术,为促进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科学管理,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奠定基础。随着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挖掘,需要从村落保护与民居遗产抢救中,明确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对传统民居形态、形制、结构等方面的保护,并从传统民居建筑实践技艺、设计理念挖掘中,总结建造规律,为创造民族民居特色、地域民居特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住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郭焕宇,唐孝祥.传统民居研究的新动向——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5(01).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每个地域有着其各自的历史,自然在当地也保留着历史的积淀。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分析。

二.地域性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民风各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的演变也不一样。例如相对封闭的高山雨林地区、高海拔地区,他们的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功能简单,相对原始;其他地区发展较快,从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到北方的院落式建筑都有了几千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四.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在当前,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意义重大。

地域性民居建筑具有生态旅游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建筑,热带山林地区干阑式建筑,草原地区牧民的毡房和帐房,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建筑以及北方汉族聚住区的庭院式建筑等,发展到今天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别具风情,不但成为了都市人热衷向往的原生态世界,而且丰富了乡村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地域性民居建筑能促进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

民居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载体。各地区的民俗民情及,留存至今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民居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尊卑关系;客家土楼城堡式住宅具有着群居性和抵御性的特征;藏民建筑无论在形体结构上、色彩上、材料使用上以及内部功能布置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宗教思想意识;徽州的民居建筑无论在选址还是结构造型处处体现了儒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地域性民居建筑是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地域性民居建筑与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关系密切

民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木材建筑、竹子建筑、石头建筑、土木结合建筑以及蒙古包建筑等,都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改造自然的程度息息相关。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建设,这样既利于当代,又福祉后代,形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也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地域性民居建筑的表达形式主要从建筑的形态、结构、施工技术、艺术形象等各方面着手,而且这种表达形式与社会的历史、政治、人文、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应该利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当地材料资源相结合,在民居建筑的建设中广泛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措施,让当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当地民居更具特色。因此,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结构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昭 冯四清 地域性建筑的设计理论分析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12年4期

【2】刘石磊 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学位论文] 2008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王铮 丁超 地域性建筑思潮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从建筑细部角度出发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17期

【4】邱鲤凡 当代地域性建筑形式对文化的表达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 厦门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刘书宏LIU Shu-hong 以建筑符号学来看台湾本土的建筑风格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9年19期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学 民俗学 乡土建筑

【Abstract】:There always exist two ways to research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ne is in the area ofarchitecture, taking the appearance and culture of the buil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le the other is in the area of the folklore, for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s theimportant portion of the indigenous conventions. This paper, however, summarize theresearch status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both views, trying to reveal thesignificance of the methodology for researching this area.

【Key word】:architecture folklor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中国古代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这种划分方法直接决定了中国古人对建筑文化的审美。士族文人追求儒雅、高尚、意境悠远以及权利体现,因而建筑多走向气势宏大、装饰精美、寓意高尚美好。以这种喜好所创建的建筑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审美的最高标准。而农、工、商阶层则追求生活殷实、家庭美满、诸事吉祥,因而建筑则多求实用、美观、趋吉避凶。但是,如今社会巨变,“士、农、工、商”不再是社会阶级划分的标准。那些曾经埋没于乡间不为人关注的田野建筑,如今成了学者眼中的乡土瑰宝。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乡间,各种“古镇游”、“民俗游”成为了我们这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名词。

社会阶级关系的转型直接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组织关系,但是几千年的审美观却依旧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择居、宜居的理念。这里产生了一对矛盾――传统主导的审美观与现代生活方式如何协调?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同时揭示了乡土建筑研究的最终目的。现实是,当我们还在审思问题的时候,许多乡土建筑正在许多目的不明的行为下发生着巨变――有被拆除的,有被变相改造的,有被荒废的。留下的乡土建筑越来越少,因而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建筑学视野下乡土建筑的研究概况

1. 20世纪30年代

关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刘敦祯、梁思成、龙庆忠、及刘致平为代表的营造学社的研究者。他们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研究的方法,以建筑单体测绘的基本操作方式,对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西康以及西北地区的典型民宅进行了调查,奠定了中国民居研究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了中国137个县市,1800多座各类古建筑,研究范围和力度史无前例。其中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龙炳颐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汪之力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陆元鼎的《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等则将民居研究与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结合,研究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建筑特征,以及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内外空间、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客观条件和理论视野的限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将民居(实际上只是民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类型来考察,尚未能够从建筑群体或聚落的整体视野讨论小区域内不同建筑类型之间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乡村社会民俗生活的相关性。

2. 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中首次提出了“乡土”的概念,并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是由那些住在乡村,“生于斯,长于斯” ,世代靠着农业生活的人组成的,并且遵循以“礼”治世原则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环境。它的关键词是“住在乡下的人”、“小农经济”、“礼治秩序”、以及“血缘和地缘关系”。这些内容与我们所研究的乡土建筑密切相关。“住在乡下的人”即是建造和使用乡土建筑的人;“小农经济”是乡土社会人们谋生的手段,生活殷实成为人们首要愿望,它决定乡土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礼治秩序”和“血缘和地缘关系”是乡土社会维系和运作的保障。乡土概念的提出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特征和价值。

3.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在《建筑师》撰文,建议用“乡土建筑”的概念取代传统民居建筑的说法。这一概念更为精确地表述了乡村环境中各类建筑研究的重点。“乡土建筑”的概念借鉴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乡土”说法,显然这种说法更符合这类建筑的特征。乡土建筑除了研究民居建筑(即传统民间住宅建筑),还研究其他各种乡村环境中的建筑。诸如:宗祠、庙宇、小品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等等。研究重点也从建筑形式研究转向建造工艺、建筑文化圈和与各种建筑有关的民俗活动。乡土建筑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建筑,还涉及了乡土建筑所在聚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研究。在这个系统中人的行为、建筑、生态环境组成一条生物链,其中任何两个要素之间又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关联。这一时期的许多乡土建筑研究的著作都开始关注这几个要素之间的连锁关系。如陈志华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楼下村》、《俞源村》从乡土建筑的地理、人文入手,剖析村落结构与村落社会环境、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与建筑形式的关联性,并附有大量的建筑测绘图引证说明。同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的《中国乡土建筑装饰艺术》、《乡土瑰宝:千门万户》、《乡土瑰宝:雕塑之艺》则以人们最为熟悉乡土建筑装饰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筑构件形式及其民俗学象征意义。同类著作还有李秋香的《丁村》、《梅县三村》(与陈志华合著)、罗德胤的《蔚县古堡》等。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一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将乡土建筑研究置于社会和历史的怀抱,以温情又不失严谨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乡土建筑――理性地研究村落的历史和内外环境;迫切地关注它的生存状况;仔细地调查记录乡土建筑的现状。这是这个时期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它将乡土建筑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些承载无数记忆和几代人情感的老房子。并且这时的乡土建筑研究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许多民俗学的内容。建筑常常是冷漠的存在,很容易让人忽略了它曾经与精彩的民俗生活水融。

二、民俗学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相较于建筑学领域内乡土建筑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缓慢结缘,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俗文化” 。因而作为“俗文化”重要代表的民间建筑自然是民俗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此外,“俗文化”与“乡土文化”在研究范围上有着重叠。虽然在民俗学研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乡土建筑”一词,但是民俗学研究中的居住民俗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地涉及了乡土建筑文化圈的内容。在许多民俗学著作中,居住建筑民俗被作为物质民俗的一大类进行研究。民俗学中的物质民俗包括了乡村社会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乡土建筑展开。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将民俗研究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其中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生活民俗范畴,这种分类方法被民俗学界普遍认同。他在此书中总结了中国的民间建筑的五个共同的民俗特点:1.聚族而居,全族聚居于房屋互相连通的村落,或者全族聚居于一村,但房屋不一定连通;2.房屋式样大体相同;3.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因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移居他地,是故城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4.民房低于官府;5.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如讲究阴阳调和,风水选址。在《中国民居漫话》一文中钟敬文详细地分析了民间建筑的民俗特征,指出民居首先作为人类生存需求的人工产物,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和宗教性的特征。如:民居建筑常把房屋分为正房、偏房、厢房、客房、以及附属的厨房、佣人房、仓库等,然后根据家族成员长幼秩序安排住房,不能随意紊乱,这种居住安排体现了非常浓厚的伦理色彩。其次,在传统民居中,还有许多专门为而设的场所,如宗祠、坟墓、佛寺道观,以及房屋正厅的神坛、厨房供奉灶神龛台,这些地方神圣不可亵玩。再者,民居建筑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方面遵循了传统民居建造沿袭下来的美学法则,有的时候还加入了工匠自身的审美趣味。

民俗学研究专家陶立也在其再版著作《民俗学》也提到了居住建筑与民俗的关系。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正是由于居住习俗的变迁,人类的居住建筑经历了穴居――巢居――风篱 ――房屋的形式。不仅如此,住宅的布局、房间的分配、火塘和厨房位置、独特的供奉和祭祀、信仰、禁忌等都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民俗密切相关。此外,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高丙中在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中也从村落布局习俗、家庭布置习俗、房屋建筑习俗论述了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

目前民俗学家对住房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从民居建筑的作用和性质着手,研究住房的伦理功能、宗教功能。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在他的《共有的住房习俗》一书中指出了现代民居或者说住房的“世俗性”在强化,“神圣性”总体上在弱化,今后住房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应转为住房世俗性研究,探求当代的住房习俗。不同于建筑学领域乡土建筑的研究,民俗学领域内的民间建筑研究主要侧重于与居住建筑相关的住房习俗,如:住房和建房的仪式、对住房风水的关注、乔迁仪式、家中住房分配等内容。

三、交叉研究的启示

民俗学中的居住民俗研究虽然没有像建筑学研究一样深入解剖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但是它从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的角度,研究影响乡土建筑形成和改变的活态因素,无疑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然而,实际上犹如建筑学研究内容之广泛,“民俗,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它所包含的层面是极其丰富的,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物质的因素是表层的,精神的因素则是深层的” 。因而民俗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应该关注物质与精神双层因素。单纯的居住建筑民俗研究未能全面诠释乡土建筑与民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民俗学中的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民俗,但实际上居住建筑的行为本身又与民俗信仰、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其他民俗内容发生着联系。应该将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和作为精神符号的价值放在天平的两端,客观、全面的看待才能真正体现乡土建筑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驭寰.我国古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成就〔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年.

[3] 龙炳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香港区域市政局.1991年.

[4]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8]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9] 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研究(J).建筑师(75) .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综述

中图分类号:J59;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101—08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2 500年的历史。其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自然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经济繁荣。扬州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亦居显赫地位,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扬州漆器、扬州雕版、扬州美食等等,精彩纷呈。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扬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存扬州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位于扬州老城区内。老城从明清时期遗存至今,面积5.09平方公里,城内400多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50余万平方米的传统民居绝大多数保存良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这样评价扬州传统建筑:“扬州位于我国南北之间,在建筑上有其独特的成就与因格,是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地区”,“扬州的园林与住宅在我国建筑史上有其重要的价值”。同时,民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审美趣味,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背景和某一地域的特色。对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研究,对扬州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文脉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扬州老城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进行,对传统民间建筑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继陈从周教授的研究之后,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扬州传统民间建筑进行了考察研究,成果包括文史专著、学术论文、科普读物,等等。本文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及主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明确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从相关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来看,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时期: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对扬州传统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亦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开始并迅速发展的时期。1957年,当时任教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刘敦桢教授出版了《中国住宅概况》一书,引起了全国建筑界、文物界以及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浓厚兴趣,至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兴起了传统民居研究的热潮。扬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园林与古建筑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对扬州传统民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陈从周教授的相关著述为代表。

陈从周教授与扬州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生中多次来扬州,写下了数首与扬州有关的诗篇。1961年夏天,他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对扬州近30处的园林和住宅进行了测绘,完成了《扬州园林》一书的初稿。1962年8月底,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扬州组织了一次学术活动,对扬州的十余处园林及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与讨论。刘敦桢教授和陈从周教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对扬州园林与古建筑的研究价值予以肯定。在《扬州园林》一书中,陈从周教授给予扬州传统建筑高度评价,对扬州传统住宅建筑的特征也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

虽然《扬州园林》一书在当时并未能立即出版,但其仍可视为扬州传统园林与建筑研究的开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阶段研究的总体特点:在实地测绘调查的基础上,注重建筑手法和建筑技术的归纳分析,如平面布局、内外空间、建筑造型、装饰、结构、构造和材料,等等;而较少论及建筑产生的气候地理、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使用者的习俗和信仰等对建筑的影响,属于单纯建筑学范围的调查。

2.第二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传统民居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视角更为全面综合,研究方法更为科学系统。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第二次热潮,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名列其中。这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扬州城市保护及发展的思考和讨论,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文章《扬州小秦淮保护规划》,扬州规划与建筑界的老前辈朱懋伟先生的文章《十里扬州景物稠——历史名城的保护及其发展远景》、《扬州历史名城保护与建设发展》、《春风十里扬州路——扬州古城区东西干道改建规划》。关于建筑特色本身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上,如沈福煦《扬州的个园与何园赏析》,肖汉贤《扬州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等等。对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陈从周教授《扬州园林》书稿中的总论以《扬州园林与住宅》为题发表,《扬州园林》一书也于1983年出版,这些关于民居建筑特色的调查研究成果,在这一阶段出现,但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延续和深入。

与逐渐成熟的全国民居研究相比而言,这一时期的扬州传统民居研究,虽有一定数量的成果出现,但总体发展已明显滞后。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扬州传统民居并未跻身于江南民居研究热潮之中;虽受徽州民居的影响较大,但并未如徽州民居一样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1篇

关 键 词 :民居 建筑装饰 自然和谐 文化价值

当我们漫步在浙江各大乡镇,看着1幢幢略带欧式风格的民居时,深深地感受到浙江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高兴之余,却感到1丝不足与担心。不足的是走在这样的乡镇不会使人感觉是在浙江的农村,那种江南水乡的意境已不存在。担心的是当肯德基等洋文化在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农村的民居、农民的思想也正在被外国文化所影响,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泊。农村因民居的现代化而毁灭文脉,毁灭地域特色。崇尚历史、自然的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民居中传统符号的文化价值。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网密布,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几千年来1直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1。江南人凭借着灵山佳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了世代生活,营造出农耕、渔猎、商埠并存的村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江南水乡的意境,是多少人所梦中向往的。浙江民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居,也称民宅、住宅、家屋,是各类建筑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品类也是最多的。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江南水乡古镇,像1本无言的古书,记录着历史与人们的生活,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韵味,吸引着成千上万生活在城市中渴望回归自然的人们到此观光游览,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回味古镇的沧桑。

在浙江众多的古村民居中,经常可以看到1些不起眼的小屋,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在风雨中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小屋的小窗、门槛,院落的水井、石磨等建筑符号,极具传统文化价值。民居由白墙、灰瓦和栗色的门窗装修,构成素静的色调。白墙黑瓦在丛林溪流映照下,给人以明快的感觉,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浙江民居的装饰艺术,无论是木雕、砖雕、石雕,还是壁画、彩画,都各具特色,匠心独运,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以木雕工艺最为突出。我国4大著名木雕中的东阳木雕和黄杨木雕都在浙江。东阳木雕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从梁架、檩条到斗拱、驼峰等大木构件,从门窗、栏杆到牛腿、雀替等小木装修,随处可见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繁而不乱、富有立体感的精美华丽的雕刻。雕刻的内容有花卉、飞禽、走兽、人物、山水、植物及几何图案等。职称网

以东阳卢宅为例,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牛腿或隔扇,还是家具的细部装饰中,都体现了木雕之乡的浓郁特色。在隔扇的裙板和绦环板上,有各种戏剧题材的雕刻,如“8仙过海”“姜子牙遇文王”等,雕刻手法有透雕、浮雕,内容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令人叫绝。牛腿上的多层雕刻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祥兽栩栩如生,恍若神品。东阳木雕据传说起源于唐贞观元年间的立体圆雕木俑,现存实物最早的是北宋初的1尊童子像和1尊残损的佛像。有记载称,清代中期仅浙江东阳和嵊县就有400多名木雕艺人去北京紫禁城从事雕刻。卢宅各种雕刻艺术品见证了东阳木雕的兴衰与变迁。明代以前,由于工具的限制,雕刻作品的形象多严谨生动,线条粗犷、豪放。而清代以后,木雕工具迅猛发展,刀具就达300余种,木雕的彩绘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者充分结合,使卢宅的木雕开始呈现出华丽、精致,更富艺术感染力。在宁海、宁波、诸暨、嵊州、兰溪、龙游、武义、衢州等地的民居中都保存了许多精美的木雕艺术珍品。

砖雕、石雕以浙东1带、浙北杭嘉湖、宁波、诸暨、龙游等地民居比较突出,雕刻细腻,造型生动,艺术价值较高。龙游石佛乡3 门源村叶氏住宅的砖雕门楼,以戏剧故事为题材,有“过江杀相”“白猿教刀”“渭水访贤”“3气周瑜”“刘备招亲”“义释黄忠”“雪里访普”等,内容非常丰富,雕刻技法娴熟,是金、衢地区清代晚期民居建筑中的砖雕代表作。

除了建筑本身的装饰外,室内装修也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重要部分。1直以来,工匠们都把建筑装修与建筑整体的处理结合起来。栅棂搭接轻巧爽朗、柱枋构造素洁简练,体现了民居内敛、宁静、明快的生活氛围。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室内装修多采用灵活、通透的结构构件,装饰也多表现在出挑、窗户、檐部等经常使用、或视线比较集中的地方,以起到点睛的效果。木雕在民居建筑装饰上大量使用,丰富了建筑面貌的地方特色。此外,广泛采用楼房悬挑结构,使用桐油、清漆防腐,突出了浙江农居的地方特色。

江南民居体现出与北方民居的明显区别,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10分淡雅。浙江民居建筑装饰造型的传统符号为(冒号):白墙、灰瓦和栗色的门窗装修。

浙江民居的白墙、灰瓦,以其简洁的外观和朴素的色调,将中国装饰元素、传统建筑风格观念与人文思想相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意境,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风格。中国人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建筑的选择,基本上是由两种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冒号):1是道教的“天人合1”思想,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出热love自然、尊重自然的气质,将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1个有机组成部分。2是儒教的礼制,粉墙黛瓦是中国传统民居的色彩选择,白黛两色的单1和协调,恰到好处地抒写了江南淡静的诗情画意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率真自然。浙江民居的境界反映了中国人那种淡泊、宁静、悠闲的人生态度,素面朝天,以其怡然淡定的建筑风格,引导人们以回归自然为本,以自我修养为悟,与自然进行着多层次的对话。

从人居环境的视角看传统民居,“天人合1,物我同1”的中国哲学思想反映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在民居的选址、布局,住宅的设计和营建中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强调人与物的同构,从物质的层面到精神的层面把“外适内合”当成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最高境界。

浙江农村传统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极富特色的历史遗存,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在传统文化遗产不断受到重视的当代,给广大设计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从国情出发,而不仅仅是从“构图”出发,要强调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提倡“整体思维”的思想方法,才会在面临社会的巨变和时代要求时不致困惑,才会在延续、创造、扬弃、发展中华民族新时期的农村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

职称网

参考文献 :

[1]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

[2]张树林.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色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3]朱淳.室内设计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9.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居住形态;可持续发展;传统民居

Abstract: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Harmony" has a rich and profound cultural philosophy, creative think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and architectural ble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advocating natural beauty and human culture savvy resonance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architectural formreflected i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deep view of the world view of nature, often by the shap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ace.

Key words: Heaven; living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hous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更新,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保持和延续地域的建筑文脉,就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从哲学观点看,文化传统是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它又具有时代性。传统形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而传统文化从整体上讲,在今天已经失去存在的土壤。按照“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融进新的时代特征和创造力,仅仅恢复传统的形式如同栽了株无根之木,虽可能叶绿一时,最终还是要枯死,因此民居的更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自古以来,建筑的营建,不仅要满足人类对挡风遮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周易美学”的理论核心,在各类建筑中,传统民居最为完全、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现在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体现在追求“天——地——人”和谐共生上。它的设计精神为今天与未来讲究与自然谐调的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居特色。专家们认为: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充分考虑它们的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并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理论走多元化的居住类建筑设计道路。

中国民居的崇尚自然、争取自然、借鉴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运用自然地形、材料,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它所映射出的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的亲和性,是我们今天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必须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的宝库。在倡导生态与文化的今天,传统民居以其极强的生态精神以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开展各种研究的良好素材。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建筑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而今,许多传统民居不论在空间布局,立面造型,还是细部处理上,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借签之处。现代建筑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人们这种对美的要求,尽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但在无意识中却离不开传统的影响。在不少新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飞檐翘角的屋顶,找到用彩色琉璃装饰,在大片的玻璃幕墙上依附着老样子的垂花门和牌楼,在车站和宾馆的大厅里看到富丽堂皇的天花藻井。在现代社会,旧城改造、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占有相当大的规模,这些旧建筑多是传统的民间建筑,要让它们旧貌换新颜,必须用现代的手法去创造传统的精神。

笔者认为传统民居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延续和再现,必须从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优化理念、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等,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是真正能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传统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

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在前进、科技进步为绿色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挖掘传统民居的“绿色”本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推广与利用科研成果对传统民居进行使传统民居充实与完善,注入新的“血液”,对传统民居进行使其产生新的生命力。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束缚,深入讨论,继承和发扬中国民居的传统内涵,探索新的传统建筑空间,走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创造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其韵著,《中国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01

[2] 王振复著,《中国建筑艺术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12

[3]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民居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

    0  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的面貌及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民居建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1  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民风各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的演变也不一样。例如相对封闭的高山雨林地区、高海拔地区,他们的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功能简单,相对原始;其他地区发展较快,从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到北方的院落式建筑都有了几千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2  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在当前,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意义重大。

    2.1 地域性民居建筑具有生态旅游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建筑,热带山林地区干阑式建筑,草原地区牧民的毡房和帐房,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建筑以及北方汉族聚住区的庭院式建筑等,发展到今天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别具风情,不但成为了都市人热衷向往的原生态世界,而且丰富了乡村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2.2 地域性民居建筑能促进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  民居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载体。各地区的民俗民情及宗教信仰,留存至今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民居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尊卑关系;客家土楼城堡式住宅具有着群居性和抵御性的特征;藏民建筑无论在形体结构上、色彩上、材料使用上以及内部功能布置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宗教思想意识;徽州的民居建筑无论在选址还是结构造型处处体现了儒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地域性民居建筑是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2.3 地域性民居建筑与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关系密切  民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木材建筑、竹子建筑、石头建筑、土木结合建筑以及蒙古包建筑等,都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改造自然的程度息息相关。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建设,这样既利于当代,又福祉后代,形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因此,在遍布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镇建筑当中,地域性的民居建筑更需要发展,这是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传统民居;地域景观;文化传承;设计

1前言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一共有56个民族,所以自然地理条件极其复杂,各地方居民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民居建筑与当地百姓平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地的地理环境也与居民的密不可分,所以传统民居也自然与资源环境相得益彰,与当地文化和地域特征相互融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应该让传统民居在地域景观设计中作为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2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传统的民居建筑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辅相成的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一个区域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它也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保护地域文化,就要保护传统民居。现代化的地域景观设计中,也要将传统民居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地方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民居形式在地域景观设计中发扬光大。

3传统民居的现代价值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地等等,而且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各地方的季节变化、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这就使得地方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而建造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格局的民居。此外,传统民居建筑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形态中,所以当地居民要考虑到经济性、实用性等因素,对地理环境及其提供的自然资源有着高度依赖。所以,传统民居不只是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价值,也在弘扬地域特色和美感、启发现代设计的自然观、材料观和审美观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时,研究传统民居并将传统民居文化应用于现代地域景观设计中,又能够解决乡村经济文化与城市化开发的矛盾。

4传统民居的在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因地制宜的自然观的应用

首要的是体现的自然观。每一个地方的传统民居都是在特有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的,并且融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中。传统民居从建筑选材、建筑选址到外观格局和艺术风格、审美观等角度,都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自然观念。例如宁夏民居。宁夏地处我国西北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气候干冷、地标植被覆盖率低、风沙大。当地盛行偏北风,所以民居一般都不开设北面窗子。为了御寒,当地多采取厢房围院的建筑形态,房屋排列紧凑,起到了挡风的作用。而南方的江苏民居则大不相同。就说苏州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深厚的文化艺术积累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举世闻名。因为交通方式以水路为主,所以大门和过道都临水建造。为了通风驱潮,居民在建设院落时大多都设天井;因为天气原因,为了能够通风和隔热,都把墙壁和屋顶建的比较薄,并且设计了较宽的门廊和宽敞的客厅。潺潺流水,细腻而温柔,并且也融入到当地民居建筑风格中,使当地民居玲珑剔透,构思巧妙,布局细致。

4.2应用就地取材且多用环保材料的材料观

民居的建造,善于就地取材。因为在传统社会中,交通运输不便,经济比较落后,多数居民都不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比较遥远的地方购置体量大、分量重的建材。所以传统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石料、木材等,既节约环保,又形成了地方特色。虽然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但从体现地域特色,环保和节约的角度来讲,就地取材的材料观是应该在地域景观设计中充分应用的。比如傣族的竹楼,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因为云南是有名的竹乡,当地的气候环境利于竹子的生长,所以盛产幼稚的竹子而且种类繁多。传统意义上的竹楼,全部由竹子和茅草建成。竹楼为干栏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这是因为当地地气潮湿的原因,下层不适合居住,但是正好具备了隔潮的作用。室内铺设竹板,极富弹性。而房顶则是由草排覆盖筑成。竹板、草排均是就地取材,居民自己制作,经济适用。竹子自带清香、附有有韧性,且比热高,所以在南方建筑景观设计中应广泛应用。

4.3应用“和谐”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讲求一个“和”字,虽然传统民居大多数是自发形成的,并没有科学和整体的统一规划,但从其反映形式上来看,总体上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的,同时又灵活多变,富有生机并带有地方人文色彩。比如皖南民居,他是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宏村”。宏村地处皖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田园风光,有结合当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宏村隶属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青瓦、白墙的干净景象。独具特色的“马头墙”不仅外观优美典雅,而且还具有防火并且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从皖南民居就可以看出,“和”不只是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是外形的美感与内在的实用性的“和”。对于民居来讲,外观再美的地域景观设计,如果不能经济实用,设计也是失败的,也是无法融入当地社会、被当地居民所接受的。所谓地域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当然是体现地方特色;既然是设计,也当然要追求美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也是现代好的地域设计的追求。但是这种统一而和谐的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人文等特点注重实用性,这才能使地域景观设计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符合当地人民需要,给一个地区带来新气象、带来生机和活力。

5结语

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使其在地域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一直也是中国建筑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课题。而且迄今为止,国内外也有很多活跃的建筑创作实践,例如国外泰国清迈的一些度假村,国内的福建武夷山庄设计,北京四合院的设计改造等等,都是传统民居在地狱景观设计中的优秀案例。因此,应该鼓励建筑设计师在中国本土建筑分析研究上,投身实践,创造出更多既富有传统民居的自然乡土气息,又结合现代建筑的技术,优美而又实用性的地域景观设计作品。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更是提炼与继承。

作者:李喆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参考文献:

[1]降波.浅谈传统民居在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陕西宝鸡地区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72~73.

[2]周宇.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5篇

1.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史不长,抗日战争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传统。

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

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现。

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出版专著或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部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

6.近年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内外环境、风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层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进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赏〉、〈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积稿数十年的〈中国家俱史〉,不久也将问世。风水方面,则有天津大学王其亨等编写的〈风水理论研究〉及东南大学何晓昕的〈风水探源〉可为代表。儒学建筑方面,有东南大学编写的〈曲阜孔庙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研究〉等可作为代表。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华、杨慎初、巫纪光等人发起的中国建筑文化讨论会,已召开过多次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并举办国际讨论会(1996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人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获重要成果。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