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

社区医生论文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1.1缺乏有效的管理

管理问题是制约CME发展的一大障碍。大多数CHS机构没能根据本社区的现状和人员培训的需求,制定符合CHS发展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严格付诸实施。对于人员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使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也未能严格执行,使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作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较好的上海,针对该市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青浦区、金山区共15所CHS中心的252名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发现16.3%的调查对象从未参与CME项目培训,44.4%的人员对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持“基本满意”态度,38.1%“不太满意”,13.5%“不满意”[10]。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加强有效的管理,将CME的完成情况与人员职称聘任、人才的优先培养相挂钩,以及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每年上级部门对学分登记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2培训形式及内容仍不满足需求

目前CHS机构主要培训方式有网络培训、进修学习、参加学术讲座、会议等,其中以理论培训为主,技能实践培训为辅,但这样的模式不能满足CHS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目前“你讲我听”为特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增加知识,但是否能够真正地应用于社区服务人员的临床实践尚待商榷[11]。虽然网络培训省时省力,但普及率低。姚卫光等[12]对广东省CHS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发现,CHS中心人员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脱产(24.3%)、半脱产集中授课(47.6%)和自学为主(20.4%)的培训模式,课程仍主要为临床诊疗知识,缺乏对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社区健康管理、心理学、人文医学等方面课程的培训。因此进行继续教育需要CHS人员真正参与进来,调研他们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征集继续教育选题和形式,积极调动、全体参与对调动CHS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1.3经费投入不足及资源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CHS服务机构培训经费投入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于经济差的地区投入较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CHS机构重视程度是影响CME经费投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CME经费的投入不足,CHS机构人员很少能有机会参加针对性培训或参加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进修培训的医院、高校等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高级别的培训班也主要在大城市举办。

2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CME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13]。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HS管理人员、CHS服务人员应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转变“重治病、轻其他”、“医学教育只是复习和补课”等观念,应积极引进高学历人员、改善人员学历结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CHS人员参加CME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认真完成CME的CHS人员,尤其是仔细完成学习笔记、认真总结经验,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员,设置专项奖励[14],使CHS人员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践行终身医学教育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CME培训,并认真对待,而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

2.2加强机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CHS机构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做好学分登记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将机构每年的CME完成情况与政府对机构的投入相挂钩,实行奖惩相结合的机制,对于完成较好的社区增加投入,并给予适当奖励。而且还应将社区CME的完成情况作为CHS机构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与CHS机构领导的待遇相挂钩。同时个人CME完成情况还应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聘任相挂钩,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考核重要指标。此外,还需严格培训考核制度,保障CME的培训质量,采用笔试、操作、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促进人员掌握各项培训知识和技能,以达到继续教育培训目标[15]。

2.3加大CME经费投入,合理配置培训资源

CME经费来源单一也是造成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经费的投入是CME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主要由CHS机构负担,经费有限。因此,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地分配和运用经费,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各社区应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CHS发展需求的年度培训计划,有目的、分批次、有针对性地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根据经费的多寡,安排相应形式的培训学习,如进修、网络培训等。

2.4拓宽CME渠道,丰富培训内容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较系统的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在知识结构中强调“复合”,中西医并重,要求较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应用”。社区全科医学教育,是以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健康能力为目的,运用整体医学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当前,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在社区内担任全科医生的,学历结构以大、中专为主,专业多为医疗和护理,医疗模式更侧重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西医注重中、西并重,在疾病预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中西医结合人才在社区全科医学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我校在构建社区卫生实践模式中的探索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注重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医学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努力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与地方卫生部门合力育人,探索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社区卫生实践模式。

2.1组织结构

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部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需求,我校与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本着“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对共建社区卫生实践基地。双方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促进双方科学发展,卫生实践基地分别在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下辖的8个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教学实践组、学生临时管理组,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管理联动制度。

2.2教学目的

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群体和社区保健的观念;

②熟悉社区医疗机构相应的卫生法规和全科医疗模式,明确“三级预防”知识;

③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逐步理清全科医学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全科医学知识体系。

2.3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为我校二、三年级中西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全科方向)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生。教学内容:熟悉掌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模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查、医疗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定期安排健康知识宣讲等。

2.4教学安排

采用内容上课本回顾、临床实践、社会活动相结合,形式上固定实践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我校把社区卫生实践时间定在本科第三、四、五、六学期,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

2.4.1固定实践

(课本回顾,临床实践)分两个阶段开展,“课本回顾”以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主要学习内容有:社区卫生实践动员大会,使学生明确卫生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国家关于医疗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简介;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包括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听诊器、血压计等仪器的使用原理,进行心肺听诊、血糖采集、血型快速检测等技能培训。“临床实践”阶段是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科室轮转,分组见习,重点掌握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保健康复;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随访和家访技能的教育和实践;个人及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书写与管理规范;医患沟通技巧等。固定实践阶段要求本科二三年级学生都参与其中,纳入社区课程教学计划。

2.4.2自主实践

(社会活动)自主实践课程是提供学生自主实践的平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等。为提高自主实践内涵质量,我校以社区为依托,成立了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以基层、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围绕中医药养生保健、慢病管理、药物合理使用、合理营养、食品安全、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卫生政策、法规等宣讲模块,开展健康宣讲。该阶段分学生自愿申请、带教老师指导、考核认定三部分,作为社区卫生实践附加分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2.5保证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选取具有奉献、敬业精神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队伍,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实践,定期讨论、总结、分析,做到全程指导。

(2)举办知识讲座邀请公共卫生专家、卫生局负责人等作为主讲人,开设社区卫生相关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3)与公共卫生课程开设相结合社区卫生实践与公共卫生课程《社区预防保健》、《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2.6评价体系

以每名参与社区卫生实践的学生提交的心得体会,学生自评,带教老师评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学院考核,以及学校从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馈回的健康知识宣讲群众反映效果等方面考核评定每名学生社区卫生实践成绩,并纳入当学年综合测评体系。

3我校社区卫生实践效果

3.1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质

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明显的专业特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医学生人才培养中的趋势和方向。临床与学校课堂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缺少职业环境。我校在制定社区实践方案更多的考虑让学生融入社区的职业环境,培养具有相关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质。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专业能力(技能)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例如病史采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卫生法规的熟悉和运用能力等。

3.2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振兴中医的责任感,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源自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然而,受当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情况,反映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则显得尤为突出。以我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报考研究生专业情况为例,近五年来,报考研究生中,有80%以上人报考西医院校。强化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中已是迫在眉睫。我校在社区卫生实践中加大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求学生参与中医药实践、感受中医药魅力、提升中医药能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如经常性的跟随中医专家义诊,成立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对中医专病专科的宣讲,社区中医药文化调查等。另一方面是人文科学素养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中西医临床医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尤为重要。我校在卫生实践中对其加强医学文化能力的训练,强化文化能力培养,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引导。

4讨论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共医生76名,其中男43名、女33名,年龄26~57岁,平均(43.3±2.2)岁,工作年限2~34年,平均(9.28±4.51)年,受教育程度:中专17名、大专59名。上述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生组成情况在研究期间未发生任何变动。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

(1)于本次研究时间段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诊断及治疗等与疾病相关工作;

(2)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无精神类疾病;

(3)无肢体残疾、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可能影响其参与社区医生培训工作的相关异常情况;

(4)无恶性肿瘤;

(5)无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

(6)可独立完成社区医生培训,无中断退出情况;

(7)于研究结束时可独立完成自拟满意度调查表、理论知识考试;

(8)排除本次研究过程中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社区医生,如家属去世、入狱等;

(9)排除本次研究过程中个人发生重大事件的社区医生,如意外怀孕、流产、失踪等;

(10)社区医生及本社区相关工作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1.2.2研究方法2012年,本区域仅根据以往相关经验实施社区医生培训工作,即选取本年固定时间段组织社区医生分批培训,内容涉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见疾病、慢性病诊治、近期易发传染病预防诊断、国内外疾病预防诊治先进知识等;2013年,组织社区医生集中讨论社区医生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将讨论结果应用于社区医生培训工作中。记录不同时间培训完成后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知识掌握情况(于培训完成后指导社区医生独立完成自拟理论试卷,用于掌握其本次培训效果,内容涉及本次培训重难点,满分100分,分数与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呈正比,即分数越高则培训知识掌握情况越好)、社区医生对培训工作满意度(于培训完成后指导社区医生独立完成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工作满意度,涉及培训内容、培训效果、服务态度等,满分100分,分数与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满意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工作满意度越高)、本年度常见传染性疾病及常见慢性疾病新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23个调查社区,总人数为28719人,2012年与2013年,各社区人数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013年,23个社区新发常见慢性疾病患者141例,所占比例为0.54%(141/28719),明显低于2012年社区新发常见慢性疾病患者所占比例3.58%(1029/28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次社区医生的培训效果比较理想,社区在疾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2培训效果

2012、2013年相关资料分析可知,2013年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满意度、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本社区慢性疾病的日常治疗及急性病初步诊断、处理工作,提示社区医生专业素质是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加强,对社区医生能力要求逐年上升,如何采取正确方式提高社区医生培训效果已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社区医生培训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1)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对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均给予统一培训内容,部分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较少出现甚至未出现,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发生较大偏差,实用性较差;

(2)社区医生接受培训积极性较低:部分社区医生认为培训仅仅是走形式走过场,对待培训态度不认真,无法专心接受培训,吸收培训涉及知识效果较差;

(3)理论与实际脱离:社区医生培训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未提供相关病例及实际操作,社区医生经培训后往往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但无法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无法达到满意培训效果;

(4)培训知识未与时俱进:涉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较少,仅围绕以往临床知识培训,无法达到与时俱进的培训目的;

(5)人际关系:医患纠纷是近年来医生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但培训仅限于专业知识,未涉及此方面内容。针对社区医生培训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培训前查阅各个社区上一年度就诊患者临床资料,掌握本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特点,结合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如性别比例、年龄比例等)制定符合本社区接诊特点的培训内容;

(2)培训前讲解本次培训目的以及对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

(3)适当设立实际操作相关课程,如血压检测方法、心率听诊方法等,提供特殊病例巩固培训效果,必要时可在培训结束后将实际操作内容纳入考核范围;

(4)实施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医疗知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其融入到社区医生培训工作中;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96―02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起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的总体目标。自1997年至今,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近2.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然而,在探索中成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由于体制的变革造成大量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空缺,目前仍然难以满足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任务难以兑现。无论是国家还是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都已大幅度提高,却没有带来社会对社区医生的普遍接受。据外地一些城市开展的相关调查,表明有相当大部分的居民不愿去社区医院看病,而曾去社区医院就诊的人群绝大多数是为了打针与拿药。在诸多原因中对社区医生的医术不放心均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正是想结合管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来研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发展的措施。

1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管理理论之一。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

当代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等等。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么”的问题。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强化理论主要研究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挫折理论是关于个人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后,如何解决问题并调动积极性的激励理论。这些理论其实相互之间并不矛盾,有许多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使之能够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施。管理者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就必须及时掌握下属的需要和动机,充分将激励理论应用于管理实际中,根据下属不同的内心需求,采取相应激励措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针对性地给予适当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业务资质偏低。搞好社区医院,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是关键,而我国没有全科医生的人才储备,且全科医生的培养周期较长。欧美很多国家都是医科大学毕业以后还要有三到四年的专科医师培训,以后才能当社区医生。据卫生部的统计信息,我国5亿城市人口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国只有全科医生不足4000人,只能满足2.5%的城市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很多中小城市中几乎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不仅如此,传统的卫生服务体制中,人才资源配置呈倒三角状态,医院越大,人才越多,人员素质越高。而基层卫生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从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与大医院相比差距都很大。人才匮乏,使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难以承担社区首诊重任。此外,社区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多数由街道医院分流而来,年龄偏大,业务能力差。因此,患者不信任,病人少,进而导致医生接触病例少,进修机会极少,因此医疗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全科医生、护士以及服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培训覆盖面小。在全科医院的培养上,我们国家并不是走在前面的,而且社区医院患者少,医生见到的病例不多,积累经验相对较难。现在国内80%的社区医生都是本科以下学历,有些医生只有中专学历,如果送到三级医院培训,要想几个月内就让他们成为全科医生是不可能的。据全国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至少有60%~70%的社区医师尚未接受过培训,这将严重影响社区全科医生综合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在群众心目中的资质公信力和形象。

(3)社区医师的服务模式问题尚未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残疾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仍以传统的“坐堂行医”服务模式为主,深入到社区家庭开展服务的比例较低。社区医生服务理念比较被动,服务模式缺少与居民的零距离互动,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发挥得不均衡。

(4)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保障不稳定,难留住和吸引全科医生和技术人才。与大医院相对单纯的工作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除了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外,还要定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老年保健入户指导、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等。由于社区卫生机构人员负担较重,并且这个平台提供的工资待遇比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有明显差距,工作环境差、进修机会和临床实践机会又少,所以大医院的中高级医护人员不愿下来。此外,在职称评定上还要执行与大医院相同的标准,社区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接触前沿医学的机会较少,对大部分社区医生而言,部级论文、重点科研项目等职称评定标准,无疑是“遥不可及”,因而造成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现象产生。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的措施

3.1薪酬激励

医生是高脑力劳动,同时医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行业,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医生职业风险很大,如果全科医生待遇不高,地位不高,又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愿意成为全科医生的人当然就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职工的待遇和福利,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可以考虑在“收支两条线”的框架下,提升社区医生的工资水平,最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成为社区医生。

3.2个人发展激励

加强现有社区医生的培训,强化全科知识训练,增强社区医生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在目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础上,要加大在职社区卫生医生的培训力度,以进修、深造等“送出去”的方式,选派社区全科医师骨干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同时还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招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机构退休医生到社区坐诊,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通过老医生“传、帮、带”,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也可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培养社区所需要的人才,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

3.3榜样激励

先进典型人物是一个单位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发掘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如热心为病人服务、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医护人员,为临床服务尽心尽职的医护人员,热情为医疗第一线辛勤劳动的后勤保障人员等。这些榜样就在现实生活中,既有感人之处,又不是高不可攀,可比、可学、可赶。同时年年开展年终评先进活动,通过层层推荐,群众评议,把全单位公认的先进典型评出来,使单位精神在互相学习中深化,在互相竞争中升华。

3.4奖罚激励

依据强化理论,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奖励,是对员工积极工作的肯定,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人的角色意识;惩罚,使当事人吸取教训,又使周围的人们受到教育,引以为戒。但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损害人的自尊心,所以应该多采用奖励手段,而慎用惩罚手段。当某个社区服务人员在年度工作中因服务态度良好,医疗业务技术精湛而多次得到病人的表扬时,应对这些先进人物实施一定的奖励,奖励的方式应与过去有所改变。与传统的奖励方式(荣誉证书、实物和上光荣榜等)相比,提高工资、晋升职称具有更大的激励力量。而对个别因服务态度差,业务上常出差错,屡遭病人投诉的人员应该予以取消年终奖金,并实施一次忠告待岗制度。

3.5组织文化激励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对社区卫生人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每年年终,社区卫生机构可以邀请有特别贡献的员工和中层干部家属参加年终答谢会,感谢家属对员工所做的支持。通过这些举措,拉近了员工与社区卫生组织的距离,增强了员工对社区卫生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家人分享了员工的工作成就,家庭就会成为了激励员工的动力源泉。

总之,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我们应综合利用各种激励理论,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满足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淑珍.社区卫生服务的激励机制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4(14).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 社区护理 发展目标

西方国家最早提出了社区护理的概念。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给出了社区护理的定义,它是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的,具有“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等性质。社区护理通过强调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来达到促进健康和维护健康的目的。由于是西方国家提出的社区护理的理念,所以我国在借鉴社区护理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结合我国国情,将其加以改善,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同时还要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偶的原则。西方医学虽然比中医理论先进,但是却无法与中医悠久的历史相媲美。在某些方面,中医疗法中有很多博大精深的理论可以运用到社区护理之中。

一、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的护理方法有: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和养生康复,并且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中医护理历史悠久,以传统的文化为基础,渗透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而能够被视为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医护理体系涉及内容广泛,所以能够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调动整个护理体系中的相应服务社区的方法,并且完成其行使的服务功能。在社区开展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中医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其简、便、验、廉等技术符合、低成本、高效率和低收入的要求,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青睐,因而可以预示其应用前景的广泛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二、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老年化社会逐渐形成,经济实际发展与医疗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中医护理以其优质、简洁、显效的特点,不仅丰富了家庭护理的内涵,同时更确立了其在家庭护理中起着独一无二的利用价值。与此同时,将西医疗法融入到中医理论中的“治标和治本”的理论中去,通过中西医疗的相辅相成,使中医护理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社区护理的目标是为社区民众提供服务,来促进他们的健康、预防疾病和稳定病情等,社区护理的这一目标与中医护理的理论是一样的。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突出了增强体质为核心的防病健身思想,通过外界的自然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状态,促进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机体的协调,实现中医护理养生。将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结合现代护理的健康教育理论和中医护理知识技术,实现现代护理和中医护理的相互渗透和融通。中医环境中护理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节、保健运动等,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完美融合,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养生带来很大的益处,推广我国社区服务前进的步伐。

由此可见,社区的现代护理充分体现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以及其预防观,这是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建成的理论基础。

三、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护理体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饮食调护、养生保健、护理技术、情志护理。中医护理在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方面自成一体,在人们日常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它能够满足不同人群护理的多样性。作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医护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护理理论只是都为大众所知,一些养生保健的运动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通过这些可以看在我国中医护理具有很好的民众基础,人们更容易认可和接收,有利于中医护理在我国社区服务中的开展。另外,由于廉、简、便、验、效等特点,中医护理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开展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中医护理对于不同的人群展开的侧重点不同,主要说明如下:于健康人而言,护理主要的作用是保健;对于伤愈、伤残人士而言,则主要是起康复作用;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主要做的就是残病护理。这样,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结合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况,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四、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相比于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现在还处于社区服务的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只有在部分的大城市中存在较为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的组织,而且主要的还是以供药和治疗为主,是对在医院护理治疗的一个补充。但是比较重要的如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行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却很少开展。中医护理开展的广泛程度还不够,也没能够很好地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24-2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建设和功能的完善,到目前为止,社区卫生服务已在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开展[1]。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合理地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迅猛上涨的卫生费用,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做出决策,“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002年8月,卫生部等11个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又指出:“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从政策层面上允许大医院在履行自己医疗卫生职能的同时,可以和基层医疗机构一起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3、4、5]。面对以上问题和政策要求,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经验,对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和试点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来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1.1文献检索通过查询医学期刊和INTERNET,以“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实践资料,同时查阅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和会议资料等政策史料和时事政策,为本次研究提供借鉴。

1.1.2现场考察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况进行考察。

1.1.3专家咨询活动遴选国内在医院卫生服务的知名专家和有一定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研究专家小组,通过专家会议设计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框架,经过多轮专家会议,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初稿。

1.1.4试点研究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与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预试验后,再经专家会议讨论制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2质量控制

1.2.1遴选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进行理论研究。

1.2.2充分地收集国内外有关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寻找有最佳证据的服务方式构建“互动”模式。

1.2.3按照研究计划对参与本研究的人员进行分层次严格培训,包括课题组成员、现场实施者、有关行政领导等。

1.2.4使用统一的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情况调查表,并印发填表说明书。

2结果

构建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2.1网络的构建“互动”网络的构建以城市综合医院门急诊组成的社区科为枢纽,以医院相关专科和相关专家为一端,医院周边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一端。

2.2“互动”内容的确定“互动”内容有患者双向转诊、医务人员“互动”、技术(设备)“互动”、信息管理“互动”、科研教学“互动”等。

2.3“互动”过程的设计以患者在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获得相宜医疗服务为核心、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一方面医院服务向社区延伸,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参与社区保健和康复工作;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包括城市综合医院的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资源。

2.4支持系统构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定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医疗保险部门制定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的医疗保障制度;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流程。

3讨论

互动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群体和社会的形成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的,即“互动”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实现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可程度;同时又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综合医院的品牌效应以及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对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1本次研究的特点

3.1.1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保证了“互动”模式的科学性。“互动”模式构建初期,课题组成员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循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文献,以此作为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试图以最佳的证据支持本次的研究内容,提高“互动”模式的科学性;同时本研究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实施性研究,通过预试验,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3.1.2“互动”模式的构建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保证了患者连续性照顾的同时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危重和疑难病人及时转往上级医院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康复病人转往社区是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6],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是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特定的服务和管理环境下研制的,该环境有“互动”模式研究的良好基础。而各地社会经济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推广该模式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存在的不足,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卢祖询,姚岚,金建强,等.各国社区卫生服务简介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38-39.

[2] 卢祖询,孙奕,姚岚,等.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焦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3):209-21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

[4] 卫生部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2002.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全科医疗是提供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照顾;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这是全科医学的基石;强调综合性健康促进,这是全科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主要探讨开展社区全科医疗的优势及问题。

社区全科医疗的管理

社区全科医疗以门诊和医院外的服务为主,具有许多医院内服务不具备的特点,人员少而精,一专多能,医师除做日常防治工作外,还要分工兼管社区全科医疗管理。全科医师不仅是社区全科医疗的实施者,而且也是社区全科医疗的管理者,他们必须掌握社区全科医疗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以便不断提高社区全科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服务等级、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社区全科医疗的管理包括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社区全科医生在医疗保健服务中,既对社区人群健康负责,又对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负责,同时协调患者的需求和医疗保障制度及管理的一致性。

社区全科医疗的优势

全科医疗虽然是以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研究和处理人的健康问题,但它也拥有不同于专科学术领域和服务范围的鲜明特征。

基层医疗保健:全科医疗是一种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顾,即公众为解决其健康问题寻求医疗卫生服务时最先接触、最经常利用的医疗保健部门的专业服务,也称为首诊服务。它能够以相对简便、便宜而有效的手段解决社区居民90%左右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需要安排病人方便而及时地进入其他级别或种类的医疗保健服务。正因为如此,全科医疗得以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这两种体系的基础与“守门人”,它使人们在追求改善全民健康状况的同时,能够提高医疗保健资源利用的成本效益。

人格化的照顾:全科医疗重视人胜于重视疾病,它将病人看作有个性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疾病的载体;其照顾目标不仅是要寻找有病的器官,更重要的是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全科医疗服务中,医生必须视服务对象为重要合作伙伴,从“整体人”的生活质量的角度全面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并加以解决;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服务调动病人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和疾病控制的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综合:这一特征是全科医学的“全方位”或“立体性”的体现,即就服务对象而言,不分年龄、性别和疾患类型:就服务内容而言,包括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就服务层面而言,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就服务范围而言,涵盖个人、家庭与社区,要照顾社区中所有的单位、家庭与个人,无论其在种族、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等方面有何不同;就服务手段而言,可利用对服务对象有利的各种方式,包括现代医学、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因此又被称为一体化服务。

开展社区全科医疗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社区全科医疗的确定与划分:我国大社区的划分也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农村以一个乡、镇为一个社区单位,城市则以一个街道或居住小区为一个社区单位。目前所设的乡、镇卫生院即可视为社区医院或全科医疗中心。由于城市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流动性较小,离社区医院很近,居民就医比较方便,因此,城市社区一般不再划分小社区。如果有一个居住小区离社区医院较远,居民就医不方便,则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小区中设立一个相应规模的医疗站。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地域辽阔,人多数居民离社区医院都比较远,就医不便。因此,可按人口分布情况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在大社区中再划分小社区,在小社区中设立相应规模的医疗站。

社区医院的空间和科室配置:我国三级医疗网的构成有两种:①大三级网,即省(地、市)医院-县(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街道医院;②小三级网,即县(区)级医院-乡、镇医院或街道医院-村、巷卫生室(或医疗站)。在大三级网中,乡、镇卫生院或街道医院为一级医疗单位,应以提供通科或全科医疗服务为主,从理论上讲,不必设立专科。以提供一般的专科服务为主,从理论上讲,应设立一些大的专科,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等。从职能上看,相当于社区医院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医院,既是一级医疗单位,又是二级医疗单位,可以在通科或全科医疗的基础上来设置各种大专科,这些医院中的医生都应接受全科医学的专门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各自的专科特长,以期在提供全科医疗服务的同时,接受医疗站转诊来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的专科医疗服务,降低社区医院的转诊率。

社区全科医疗科的职责:①直接对外开展门诊服务,所有的门诊患者均由全科医疗科接待,必要时,请各专科的医生会诊或直接转诊给专科医生,也可直接将患者收住入院。②接受上一级预防保健机构下达的任务,负责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并指导各医疗站开展全科医疗服务。③接受各全科医疗站转诊来的患者。④协助专科医生治疗住院患者。⑤负责为社区医院所在地的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起中心全科医疗站的作用。⑥实施24小时值班制,保持其服务的连续性和可及性。⑦必要时,作为各医疗站的临时替补人员。⑧可分开内勤组和外勤组,内勤组负责社区医院内的业务,外勤组负责全科医疗站的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曹建文,主编.现代医院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9篇

Reform and thinking of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theoretical course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CHEN Lihong1, WANG Lulan1, NI Weijie2, SHI Rong3

(1. Departmen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 Shanghai 200025, China; 2. Office of Dean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 Shanghai 200025, China;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students in the residency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eoretical course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to provide the practical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dical college to carry out the unified general medicine theoretical teaching mode after graduation and improving the training work combining with the course set up. Methods: By a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265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2015 cour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 (7 items) and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ty practice teaching (3 indicators). The 5 point Likert scale was used for assessment.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students 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was 4 (3.57 and 4.57). The median of satisfaction degree of community practice teaching was 4.67 (4 and 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8.65, P=0.00). The scores of the 3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students were high. The score of the satisfaction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in the theoretical course was lower.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university, clinical training base and community teaching base to combine 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rrangement with hospit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procedure,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community practice teaching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course and optimize the training evaluation mode.

KEY WORDS residency standardized training; general practice; theoretical curriculum; reform

上海市于2010年在全市?y一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规培)制度,并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之并轨[1]。与其他学科住规培不同的是,全科医学专业的住规培需要参加相关的理论课程学习。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2010年起,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应各培训医院要求,承接此项工作。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三方面,即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社区医疗卫生相关知识和技能、全科医学理论课程[2]。其中,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员初步建立全科医学理念、培养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了解全科医学思想、内容及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和方式,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全科医师打下基础[3]。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设计之初即考虑将理论课程与住规培过程有效衔接。经与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各培训基地与教学团队充分研究,制订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每年8月医学院为规培第1年学员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康复医学》、《临床心理咨询》4门必修课,为规培第2年学员开设《社区预防保健》、《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社区卫生服务管理》4门必修课。课程以大班授课结合专家讲座方式,考核采取理论考笔试的方式。授课教师由三支队伍即我院及其他医学院校的全科理论师资、各培训医院的临床专家以及全市十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全科医师共同组成。

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课程班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品牌效应逐渐显现,除附属医院外,其他培训医院也陆续加入,培训规模已近全市的二分之一。2015年3月,我院又根据上海市全科规培基地督导反馈中学员普遍要求早接触社区的意见,实施课程改革,压缩部分理论集中授课课时,新增了《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保健》两门课程的社区实践教学,采取分医院、分社区、小班化形式,采用集中培训与社区老师一对一带教相结合的方式,以提供规培学员早期接触社区的机会。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两本社区实践教学大纲,遴选了12家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举办了全科规培师资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教学研讨,帮助社区带教老师充分掌握这项社区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带教能力与水平。预期通过社区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理论课程的培训质量与效果,最大程度地使学员获益。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5年交大医学院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共265名,其中2014级(2014年进入住规培)学员112名,2015级(2015年进入住规培)学员153名,约占全市全科医学专业住规培学员总数的50%,分别来自全市20家培训医院。

1.2 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定量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交大医学院2015年度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班教学质量及学员满意度调查问卷》,为避免记忆偏移,于2015年8月31日课程班结业考试当天向全体学员发放,并于考试结束后随机选取部分学员对课程学习和社区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访谈。评价表采用5分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设四个部分:①理论课程的评价包括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资料、教学环境等7项指标;②社区实践教学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带教老师、教学效果等3项指标;③整体评价;④意见与建议。满意度评价的应答项有“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5种,分别记为5、4、3、2、1分。将理论教学的7项指标相加得到理论教学满意度分值,社区实践教学3项指标相加得到社区实践教学满意度分值。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2013录入并核对所有数据,用 SPSS(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Wilcoxon、Kruskal-Wallis以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比较不同分组学员之间的满意度差异。P

2结果

2.1学员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252份,回收率为95.1%,均为有效问卷。其中,来自2014级学员104份(41.3%),2015级学员148份(58.7%);男生72名(28.6%),女生180名(71.4%),平均年龄为(24.96±1.67)岁;本科毕业生240名(95.2%),硕士毕业生11名(4.4%),博士毕业生1名(0.4%)。本科生中“5+3”(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学员57名,占本科学历的23.8%。

2.2课程满意度评价

学员对课程班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表1),理论教学满意度中位数为4.00(3.57,4.57)分,社区实践教学满意度中位数为4.67(4.00,5.0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65,P=0.00),提示学员对社区实践教学的满意度高于理论教学。

学员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见表2,可见学员对社区实践等指标评价较高,对考核方法的满意度较低。男女生间、不同学历学员间和学位衔接与非学位衔接学员间各项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3可见,学员对社区基地的满意程度均较高,在实践内容、实践收获2项指标上,各社区基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不同社区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98,P=0.026)。

调查还得到,在社区实践之前,近60%的学员对社区工作不清楚或了解程度一般,而在社区实践之后,96.4%的学员认为对今后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8.5%的学员认为理论课结合社区实践教学是必要的。另外,65.9%的学员对于目前两段式的理论课程学习的模式表示赞同。

在访谈中,学员表示在社区多看多听对学习理解更有促进,许多学员认为社区教学时间太短,应适当延长;但也有学员反映所在社区基地教学管理松懈,还有的提出培训基地已安排每个月至社区实践,如此造成重复培训。对于理论授课方面,学员主要反映了课时太紧凑、考试难度大、教材与上课内容不太匹配等问题。

3讨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院在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学员对课程班的总体评价较好,特别对社区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很高,但调查结果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仍需我们去不断完善。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全科医学理论课程应该如何教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尚无标准模式[4],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因此,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如下。

3.1三方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管理

全科医学理论课程这一教学任务对于培训医院而言,往往面临学员人数少、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必须依托大学,凭借优质的教学资源、强大的师资团队以及规范的教学管理统一组织实施。课程培训的实施主体虽然是大学,但大学必须与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三方协同,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建立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非大学附属医院的培训基地及其社区教学基地,更需建立三方协同管理模式,才能使教学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达到培训目标。

3.2提倡理论课程与住规培相结合的相互衔接和融合的实施方案

全科医学理论课程可弥补规培生在院校教育中全科医学教育的不足,虽然仅占整个住规培的时间不多,但作用非常重要。课程体系作为全过程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临床阶段培养及社区阶段培养交融在一起,具有贯穿弥合作用。通过贯穿的课程使全科的理念、全科的深层内涵在其中得到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在全科医生培养中起到统筹和引领的作用[3]。因此,本文中采取了分段式的教学安排,将课程学习穿插在培训过程中。第一年的学员尚未正式进入临床,先安排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医患关系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第二年后,再安排科研论文撰写、统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高阶课程,以体现课程安排的层次性、与培训过程的契合性,以及更好地保证学员在每个阶段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学员认同这一模式。据了解,目前各培训基地学员的轮转计划特别是7个月社区轮转实施方案不相一致,有可能导致重复培训。需要将三个方面的内容统一设计,形成完整的相互衔接和融合的实施方案。

3.3加强理论课程建设,编写系列课程教材

大学作为全科医学理论基地,承担教学任务,要对课程安排进行充分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充分论证,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内容。目前,对理论课程相关教材的研究还缺乏,要充分发挥临床师资、社区师资和全科理论师资三支队伍的作用,加强研究,编写更贴合社区卫生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全科医生执业过程对知识技能的需求的系列课程教材,以适应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今后“5+3”模式是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主流模式。调查显示“5+3”学员与非“5+3”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访谈中他们表示出对相关课程如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等的更高需求,因此,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开设还应同时兼顾考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相关理论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接轨。

3.4提倡大班集中授?n与小班社区实践教学相结合

338学时的理论课程完全通过单一模式的2个月大班集中授课的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社区实践教学的开展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同,满意度很高,说明他们渴望了解社区,更希望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贴近社区,这种教学安排契合了他们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要真正实现社区实践教学的目标,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的培训计划、统一的培训标准,否则容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对于两个年级的学员,如何分别开展不同层次的社区实践教学也是关键问题。因此,下一步还需进一步细化社区实践教学大纲,加强社区师资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完善社区基地的建设,以保证社区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18-02

总理代表国务院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今年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将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有重要意义。

1研究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07年,关乎13亿人口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目前,九套医改备选方案一经出台,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都十分注重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社区卫生体系的构建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将对医改迈上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社区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它主要解决社区居民保健、康复、预防、诊断、健康教育和治疗等一系列的医学问题。与大医院相比,其特点有[1]:①社区服务的公益性明显。大医院主要是为了看病,社区除了看小病以外,更大的作用是搞预防、搞保健康复。②社区提供主动性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我们提倡主动,上门服务,搞家庭病床。③服务对象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是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的服务,大医院主要是为病人提供服务。在社区治疗的主要是常见病、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甚至健康人群也是其服务对象。④社区卫生服务体现整体性,主要表现为服务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社区卫生服务除了医疗以外,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是多位一体的服务,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费用是居民能够负担得起的。

1.2中医学的特点适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中医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及辨证论治为其特色[2]。从中看出,中医辨证论治,医学的整体观、方法论与社区全科医学观和预防观及方法具有相通点,这些都是由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具有很大的优势[2,3]:①中医药在社区具有广泛的人群需求。它具有投入少、副作用小、简便易行的特点。②中医药用于疾病防治和保健的综合功能与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十分吻合。社区的预防与保健是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思想,针对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提出三级预防的策略。③中医适宜技术便于社区应用推广。中医学的诊疗中一些手段的应用无需昂贵的设备、精密的仪器或其他严格的诊疗条件,器具可随身携带,操作简单,投入人员少,临床疗效明显。

2关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各种探索

目前,关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各种探索集中在思想认识、人才培养、机构运行规则三个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家庭小型化,住房单元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服务个性化,信息网络化等一系列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社区的以“人”为本,包括心理、情感、文化的全方位需求,健全丰富的健康保健新理念,及其所谓“后三产”时代的特征,也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随着对依靠中医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开展,专家们在具体做法上也提出了各种独特意见,展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另一番前景[4]。

2.1以食疗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药借食力,食借药力”,将中医药的传统文化渗入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去,以配合治疗,对弘扬中医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2.2深入细致, 贴近家庭,健全信息统计

根据中医整体思维,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平台,搭建起社区家庭有关健康的信息系统,了解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应围绕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充实中医药内容。

2.3中医药社区卫生机构的特殊服务模式

以家庭病床、出诊和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保健合同》等形式,形成以个人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实施“三诊”配合,即门诊、出巡诊、转会诊,“三床”循环,即家庭病床、日间观察床、正规住院病床循环互转病人,提供双向转诊的可及性和负责。并且在建立起的社区居民健康信息资料库基础上,接受居民网上咨询,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

3目前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两者结合后展示的优势与具体做法的研究也很多,但对于这种结合运行中的困难,以及如何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地、大面积地开展下去的研究数量有待增加。第一,从上文我们看到,与我国越是贫穷地区越是需要发展中医药不同,在国外,越是富裕的国家,中医发展得越快。这说明,我国在对中医药的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对其治疗、保健、康复潜力的开发还有待加强。第二,对建立单纯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分歧。第三,中医药服务能力和领域偏小,特色还不鲜明。现在中医药的服务定位在保健、康复等基本医疗服务层次,但是,作为社区服务,急诊设备与药物的配备尚未得到重视。第四,一些体现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职业范围受到卫生法规的限制。很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主动服务和中医药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而其中牵涉到的医疗服务的执业范围与现有的卫生法规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第五,目前大家广泛关注到社区医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现状,在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也存在中西医方式选择而导致的人才流失。

综上所述,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是两者相互促进的一次尝试,也是中医药事业找到发展方向实现突破的一次契机。因此,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应该走怎样的路,怎样才可以长远地走下去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蒋作君.蒋作君副部长解析城市社区卫生政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22):5.

[2]刘映芳.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应用优势[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6):2002

[3]官少云.中医药在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大有可为[J].中国药业,2007,l6(10):8.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1篇

长此以往,会给人们带来中医药是西医的附属或医疗后备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应当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医服务项目未能形成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中医服务项目多仅设中医科一个总科室,服务项目多为大内科及老年保健等简单项目。优势项目如中医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很少开科室。并且许多中医药服务项目收费尚未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相关政策未能配套,存在着起步晚、基础差、利用少的问题[10],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甚至没有开设中医药诊疗项目。而在已经开设的中医科里,诊疗项目比较简单,往往只采取一种治疗方法。中医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未形成体系,服务项目简单,笼统而不精,无法彰显特色,限制了中医诊疗优势的发挥。

文化氛围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如何养生更加关注,而在养生上有优势的中医药慢慢为人们所重视。加之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持,电视、报纸、网络上,各种中医药养生知识广泛传播。但社区由于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缺乏、资金及设备不足,无法在社区进行相关有力有效的文化宣传及建设。而且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注重宣讲中医药养生方法,却不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建设。片面宣传养生方法,而忽略从根源上让居民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造成人们缺乏对中医药的总体认知。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医药文化的缺失,使人们对中医药无法形成认同感,无法信赖。有调查研究发现,居民患病后选择中医药疗法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6.30%,选择西医治疗的占65.97%,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人数占18.99%[5]。选择中医及中西医治疗的人数明显低于选择西医的人数,这就是中医药社区文化欠缺,导致人们对中医缺乏认同感的表现之一。缺少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组织保障,目前看来,中医药社区建设政策支持还存在不足。首先,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仅有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医保范围。目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很少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江苏省把磁热疗法、小儿治疗类、内科病推拿、中药蒸汽浴等多项疗效好的适宜技术都排除在医保报销外,导致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降低[11]。其次,资金投入少,导致中医药社区建设硬件跟不上。鲍勇等[9]在国家随机抽查10个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发展结果显示,中医业务用房平均比例不足20%,他们在上海的调查也显示无论中医特色或西医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基本没有牵引床、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和煎药机。再次,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对社区中医药工作做不到完全有效落实,有些部门并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这也导致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缓慢。

改善人才缺乏现状提高社区中医药医师、药师地位,改善社区中医医师、药师待遇,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建立适合中医工作特点的新型薪酬机制,改革分配奖励制度,创造优良就业环境;对在职中医医师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学习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理论及临床实践水平;鼓励中西医医师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主动联系上级医院,争取上级医院名老中医的指导、传承与带教,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各种中医药学术交流[11]。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首先,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收集、整理、研究民间医药技术和方法,组织专家学者筛选适宜技术,然后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其次,社区应当建立人才队伍,积极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展开相关适宜技术的培训,并将之用于临床实践,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提高疾病预防及治疗效果。形成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体系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体系化有助于发挥中医特色,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效益。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国家予以资金支持,同时,社区也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不仅引进专科人才,也要加强医师的全科培训,在治疗疾病时采取多种手段联合治疗,使患者少花费的同时达到最优治疗效果。加强文化氛围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中医药的科普宣传,改变目前社区居民中存在的中医只是调理、看慢性病、西医看不好才找中医试试等片面印象,从而提高医药服务需求。强化居民的中医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的业余文化活动,把中医药知识融入其中。在社区讲解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导引术并组织居民学习、锻炼;在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教育,讲授中医药知识,如医食同源理论及药膳制作;重视中医文化建设,在社区用简洁易懂的方式来普及中医基础理论等。

在流行病暴发季节可以及早宣讲中医“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思想,发放免费药物或提供中医药疾病预防免费处方,指导疾病防治,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中医文化氛围,提高居民对中医的认知度与认同感,逐步形成并扩大居民对中医的认识度和美誉度,改变居民意识。强化政策支持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宣传中医药文化,通过扩大医保在中医药服务中的覆盖面引导群众选择使用中医药;投入更多财力、物力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综合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硬件水平及软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将推进中医药加入政府工作考核项目,监督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社区中医药建设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探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不仅有利于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能以低廉的医药费用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最大程度缓解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稳定、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创新及使用,形成系统而健全的中医药服务项目体系,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当然,这些措施的开展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制订并落实各项政策。中医药作为社区卫生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理想途径,将会为社区居民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白世敬 李峰 毛萌 宋月晗 刘燕 刘艳阳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医;预防;保健;社区;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28-02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敌深入,社区群众对疾病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预防保健是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预防保健在目前医疗机构中的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在社区医疗服务中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1]。本文就中医预防保健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做如下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随机选取社区群众2000名,其中男1100例,女90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52.6岁;学历有高中760例,大学以上540例,中专420例,大专280例;无病人群1050人,有病(包括各种急慢性病)950人。

1.2方法在随机选取的社区群众2000名后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问卷,内容包括中医预防保健基础知识,对中医预防保健基础知识的知晓度、认可度及接受程度等相关社区服务知识。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以x2,P

2结果

由上表1所知,中医预防保健知识问卷调查人群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100%,知晓度有病人群86.3%,无病61.9%,高中43.2%,大学以上95.6%,中专75.9%,大专85%;认可度有病人群73.1%,无病55.4%,高中38.0%,大学以上90.6%,中专71.7%,大专75.7%;接受度有病人群85.8%,无病59.5%,高中34.2%,大学以上92.8%,中专70.9%,大专86.4%;结果分析显示有病人群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认可率及接受程度均高于无病人群,而且随着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越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作用认可和接受,因此,中医预防保健在社区服务中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3讨论

3.1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原则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继承和创新中医优秀医疗文化,弘扬中医特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丰富发展中医“治未病”理论与预防保健实践[2]。不断完善中医特色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3.2中医预防保健理论基础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局部组织或一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一旦失调,或受疾病等侵害,则整体功能受损,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关系,就会发生阴阳失调,动态平衡发生病变。而中医预防则注重整体,以扶正为主,治未病为主要法则,重在保健。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生命根本机理在于人体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脏腑之间协调”。同时顺应四时气候、外界环境不同的变化加强保健防病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3]。这种“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理论在中医整体观点的指导下发挥中重要的预防保健作用。

3.3中医预防保健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本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在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病人群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认可率及接受程度均高于无病人群,而且随着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越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作用认可和接受,因此,中医预防保健在社区服务中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中医预防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治未病”为指导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医疗健康文化元素,长期以来在保障和预防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健康及养生观念变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知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②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深化,积极探索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预防保健作用。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优势,保障和实现人民健康权益,为全面建设小康及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生产力基础;③中医预防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在社区服务开展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是以中医“治未病”为基础理论,坚持以个体健康状态为中心,规范地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反映个性化、系统化、全程服务化及切实保证服务质量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④中医预防保健的开展是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4]的指导下以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依托,按区域需求进行规划,设立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利用各种医疗资源,发挥中医预防保健在社区服务的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光荣,施永兴,潘毅慧,等.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110-119.

[2]王思成.基于治未病理论的预防保健体系构建思路及公共卫生政策措施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9):851-853.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医;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1中医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 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填鸭式理论学习, 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医是种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实际相背离[1];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2]。

1.2中医理论深奥抽象,缺乏完善的科学评审体系: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难以像西医那样形成形象化思维,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也难以像西医那样“形象、科学”。中医实验研究也难以简单地盲目套用现代统计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所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中医常被认为不科学, 其发展前景受到质疑。还有人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对中医理解简单化、片面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3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 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而诸如“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药”的负面宣传却一度甚嚣尘上,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1]。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4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名厂、名店、名药缺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需要。出口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只是原料形式中间产品,没有终端产品。

1.5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虽然引进了中医科室,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药店去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看病与抓药分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避免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外面药店错配药物现象。另外,因为医院与外面药店信息不相通,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市场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6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医疗市场不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导致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拒绝疗效显著而收费低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1.7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府、卫生部门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大卫生观要求,对中医药进社区服务的必要性理解不够全面,宣传不力,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3,4]。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是却有种种限制。

1.8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界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应该取消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居民对中医药产生偏见和排斥心理。

2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 “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煎药、合理配餐,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行为[5]。

2.2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因地制宜,按需设课。(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体现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针灸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示范指导来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对中医进社区资金支持力度,使一些看似不挣钱的中医适宜技术能被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 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使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协调发展;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体现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与发展前景[6]。

2.4促进中医与中药房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与监督,使有中医科室的社区医疗点能拥有自己的中药房,以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及时就医抓药。

2.5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思想,提高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提供政策支持,进行中医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将中医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每一环节,制定慢性病、常见病中医药预防及辩症治疗方案。定期在社区举办中医保健讲座,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制定中医药健康处方,做到未病先防[5]。

2.6采取措施,提高中医药对居民的吸引力:(1)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认同和信任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2)通过“升”、“转”二种途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升: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转: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中医药人才到社区。随着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居民对中医药认可度自然也就提高。

2.7协调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材培植与研发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发并掌握提取中药植物终端产品技术,使中药材得到充分利用,为社区提供充足中药产品。重点开展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中药产品创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高我国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

2.8端正视听,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学术继承与创新发展:近年来,一些人不顾中西医之间的差别,试图套用现代西医研究方法来扭曲中医理论,得出“中医不科学”言论,并大肆宣扬要“取消中医药”,混淆视听。对此应该加强对公众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其实,中医学典型的治疗是将多味中药组为复方进行辨证治疗,这种治疗体系与西医完全不同,与病愈之间的因果联系暂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解释。中医有其独特的病因概念、诊断与治疗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它强调整体与宏观把握,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评价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实际上,每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局限于某一种科学范式、科学体系、甚至生活形态中,只有在这个体系里面才有效。现阶段,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足以使中西医学互解通约,直接用西医学方法进行所谓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显然是不科学的,对中医本身发展不利[7,8]。所以,不应盲目套用西医研究模式来开展中医研究,而应通过揭示现代科学研究的客观指标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二者在中医研究中达到真正融会贯通,以更好地推动中医学发展。

3一些制约着中医进社区的深层次的尚待挖掘和解决的问题探讨

3.1组织对中医药继承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标准化、新形势下中医进社区模式、中医药师培养模式、中医药理论技术创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同时,在其引进、管理和操作指导上,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3.2中医药科研体制改革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审指标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估机制,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从事中医药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如何促进中医药科技工作通过创新、竞争和合作,走医教研结合、产学研结合、中医中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的道路,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是加快中医进社区又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3针对中医特点,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问题:如何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状态调整为导向、个体化、复杂干预的特点,完善现代中医药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数据对辨证论治疗效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9]。

参考文献

[1]周蕊.中医难, 中医姓“中”更难[eb/ol]:,2006-09-16

[2]曾永秀.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53-54

[3]陈伟.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赴广东省、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专题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2):15-23

[4]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6,12(8):122-123

[5]杜文建,张晶卉. 发挥中医药优势 努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 (5 ):30-31

[6]王晓燕.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4,6(3):14-15

[7]伊凡. 非随机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医药杂志,2006,(5):395-396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医院护理;护理差异

0引言

当前社会正处于医学模式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医疗工作由以前的疾病为中心向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模式转变。社区医疗作为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医疗服务机构更应该做好平时的健康管理。相对于医院护理,社区护理需要对居民的健康、生活状态等进行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就决定两者根本性的差异。我国的社区医疗是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但同时也具有一部分私人医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的照搬照抄医院的护理模式是完全不可行的。所以,应以医院护理为参照,创造更适合发挥社区护理作用的护理模式。

1工作内容的不同

护理学已明确界定,护理程序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指的是护士对护理对象提供相应服务和照顾是所要遵循的基本工作程序。其中涵盖应用基础理论中的系统理论、基本需求理论、信息交流理论、解决问题理论等,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进行工作任务的落实。根本上说,社区护理服务和医院护理服务均是根据上述相应理论和工作步骤来开展工作的,但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恢复患者的健康,对疾病进行治疗,在健康教育、生活干预等方面很少起到作用;社区护理则全然不同,作为社区中的医疗服务机构,对整个社区的健康都起到一定的管理监护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的是促进和维护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在工作中更加的注重健康教育及疾病的防护。社区护理服务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社区人员的身体、心理、社会健康,所以两者首先从工作内容上是不一样的[1]。社区护理服务工作中,在整体护理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参与和自我管理,同时通过工作随时对社区中的疾病和致病因素进行管理。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的健康。社区护理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不仅一年四季需要相互联系,甚至贯穿于居民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多的是阶段性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就离开医院,不受医院的管辖。

2护理对象的区别

医院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对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相对脆弱的人提供护理服务。社区护理的对象则完全不同,通常是以某一地区或社区的全体人群作为护理对象,蕴含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次,包括患病群体、具有高致病危险因素的群体以及健康人群。相较于医院护理工作,社区护理更加注重人的社会学属性,这也决定了两者开展工作方式的不同。医院护理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患者需要遵循护理人员的指导才能对疾病的治疗起到更好的作用,所以医患之间存在着更好的合作基础。社区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整个社区的健康进行监管预防,更注重公共安全。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到对疾病的预防和对生活习惯的调整中来,无疑具有更高的责任要求。因为患者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同时需要对整个社区的人负责。作为没有实权的服务部门,如何在工作中促进每个人的参与是工作中的难点。所以在工作的开展中,护理人员会积极的与社区管理部门及患者、健康人群建立更加深刻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各种策略来完成工作任务。在护理工作中,社区护理无疑会更加关注对人的社会属性进行护理,以从整体上协调社区成员的健康习惯。

3工作环境的不同

从工作环境方面来说,社区护理和医院护理的差异极大。医院的工作环境相对固定,同时医院具有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协调,具有完备的设施、流程以及培训体系。而社区护理需要在有限的设施、人员等方面的配置下独立开展工作,服务对象具有更多的主动权。社区护理需要对患者的生活区域、方便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量。工作中,社区护理对相应设备、医护支持的需求相对较小,更突出的是以一定的服务及策略促进社区群体参与到对健康的关注中来[2]。同时在管理环境方面,医院护理工作按照区域及专业进行管理,而在社区工作中很难实现专业管理,只能按区域管理。这也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4人员素质的不同

上述分析了社区护理在工作内容、护理对象、工作环境方面的不同,这就对人员的素质造成了关键性的影响。医院护理更加注重护理的专业性及制度性,以配合医师的治疗、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为主,所以对于人员的要求主要是服从性、配合性和专业性。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护理人员做出了以下要求:首先需要具有以社区健康为己任的责任感。其次要优先照顾弱势群体;最后要能与个案,包括个人、家庭、团体及社会开展合作。所以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人员具有一定的沟通、规划技巧,同时与注重纪律性的医院护理不同,社区工作更加的注重工作开展的灵活性,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及个人要求对工作的开展影响更大。可能在相关管理规定下,社区护理能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但更好的开展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责任心及个人能力[3]。

5结论

本文分析了社区护理和医院护理在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对象等方面的区别。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这都是出于对人的关心开展工作的,在工作本质上都是要维护人类的健康安全。所以无论工作有什么样的不同,对于人类整体的关心爱护都是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董莉.浅谈社区护理在医院中运用的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6:3.

[2]魏丽萍,曹雪梅.浅谈社区医院抢救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01):41-42.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第15篇

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不仅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不够细致深入。蔡慧贤[9]从社会制度、利益关系和文化观念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医药文化出现传承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张建中等[10]基于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提出了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建设的措施与构想,并设计了实现建设目标的保障措施。孙光荣[11]从战略视角,论述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提出了其传承和发展的战略措施。靳琦[12]、王键[13]、杨丙红[14]等对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作用、思路、方法、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徐桢等[15]分析了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魏一苇等[16]从传播环境的严峻性和传播者自身的窘迫性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困境。目前研究仍多是从中医药文化的人才培养、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老生常谈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普遍功能、方式、模式、路径、策略、机制、理论依据等方面的创新挖掘少之又少。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新的传承与传播的理论机理和路径创新,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主体的积极性。

2中医药文化价值传承与传播的新理论依据

2.1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时代机遇

不可否认,西方科学主义在诸多方面对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客观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帮助,但其片面、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和不足。在科学主义思维下成长起来的西方医学,亦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局限。一是还原论的局限性,忽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械地把人体当做一部机器来看待,力求在最微细的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没有办法解释整个机体的各种情况。还原论对于很多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比如高血压病发生原因的研究及各种自发性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等,凸显出它的局限性。二是单纯的医疗“治病”模式,忽视了人体健康的整体性及健康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在西医机械的生命观下,通过各种仪器观察和检测生理、生化指标,按统一标准判断病症,对症下药,重视病的普遍性,不注意人的特殊性,不注重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三是治疗上多采用对抗、攻击性疗法,少有调动机制、自身平衡、修复作用、养生保健疗法。西医在对疾病治疗中少有充分运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疾病,这在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下凸显出越来越多的不足。随着世界科学知识的发展,在多元文化、多种知识的深度交流中,中医药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特色技术被世界重新认识,慢慢为世界所接受,中医药文化价值也渐渐走向世界。如在中医学中处于“圣度”地位的“和”的理念,不仅仅是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气的和谐,要求人的心身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再如“仁”的价值内涵,是中医文化价值中内涵极其丰富的关于个人道德情操修养的部分,“医乃仁术”和“医者仁心”有利于突破纯技术主义的框架。同时“仁”不只是蕴含医道和医德方面,普通人同样需要在道和德方面具备“仁”的思想高度,在处理情志及人际方面要有宽容的心怀。对中医药文化中这类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审美情趣的传播,从实际意义上讲,有利于促进当代民众的身心健康,让人们在嘈杂的现代社会中在心理上寻找到归属,促进个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逐渐传播,让世人更深刻地领悟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对促进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公众对中医药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核心文化价值得到了公众的重新认识,不断积累着更加深厚的传承与传播的土壤。由于西方科学主义及西医科学面临的困境,西医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解决之间脱节、疾病谱的转变使医疗成本大大增加、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促使人类寻求新的医学转向。在此背景下,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加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结合,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双向转化的桥梁。转化医学遵循的是循证医学的原理,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整合,聚焦于具体疾病,以疾病诊疗为研究出发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患者为目标。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要求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问题,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解决问题。显然这体现和吻合了中医药学的特征:实践性、经验性及中医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疾病个体实施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的契机。与此同时,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时代价值。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完好状态。并且规定了有充沛的精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敢承担责任等十项健康标志。人类健康观念从只关注生理健康到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且关注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中医药文化中诸多生命观、生活观、治疗观、养生观,尤其是“治未病”理念相吻合。这些都为中医药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

2.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和市场分工协作的理论依据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达国家的社会再造浪潮,是“管理主义”或“新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结晶。其本质是重新发现公共品的价值,试图通过企业方法实现社会公益目标和公共品异化。大卫•奥斯本和泰德•盖布勒的《重塑》一书提炼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十个方面:起催化作用的,掌舵而不是划桨;社区拥有的,授权而不是服务;竞争性的,把竞争机制注入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讲究效果的,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受顾客驱使的,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有事业心的,有收益而不浪费;有预见的,预防而不是治疗;分权的,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以市场为导向的,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17]。较之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不同的特征。首先是重新定位了与社会的关系,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增强对“顾客”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更重视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及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充分放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公共需求。三是强调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即并非所有公共服务都要由提供,而是应根据公共品的内容及性质,灵活采取供给方式以满足需求。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是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创新的基础上,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提出的一个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务员要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不是试图通过控制使社会朝新方向发展;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思想上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得以最有效并且最负责地实现;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公务员不仅仅要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回应,而且要集中精力与公民以及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责任并不简单。除市场外,公务员还应该关注法律、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重视人,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18]。新公共服务理论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

2.3多中心治理理论提供了公共服务有效实现的路径

关于完全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福利国家“福利危机”的出现,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低效受到很大诟病。面对公共产品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与“失灵”,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要么“市场”、要么“”的二分法模式已不能满足公共事务治理的需求[19]。基于此,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和这两个极端之间,公共事务存在着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由于各类主体在功能、结构、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的互补性,可以有效解决采用某种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供给的优化配置[20]。显然该理论强调公共物品供给结构的多元化,主张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区组织均可提供公共物品,把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来[2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网络化,即超越了企业治理的局限,单纯的范围。以公民为主体,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精诚合作,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增加效益,缓解治理的压力。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新探索

3.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品凝集界定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都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无不重视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市场配置的重要弥补作用。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如中医院、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及中医适宜技术等,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普及,是一种共同资源。依据准公共品的“拥挤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针对广大群众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中医药公共资源的功能,提高中医药文化价值提供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3.2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公共服务中的特色与优势

依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性为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及传播的路径提供多元性思维。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为满足群众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医疗机构、高校、社会团体、企业、民众共同参与治理,既需要推动,又需要市场的补充;既需要学术建设的发展,又需要经济建设激励,以建立健全合理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主导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向、政策,制定与组织传承、传播发展的计划,负责监督、考核,引导资金的投入。非社会团体可进行资源调研,推出公益服务。高校或中医药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知识技术优势,可进行学校和合作、校企合作,让知识真正服务公众,加快知识向实践转化。营利性组织在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活力,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多方协作,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承担各自的责任,分享应得的利益,满足群众需要[11]。

3.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路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同时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开展健康管理已成为趋势。虽然我国也逐渐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但由于资源的不足,仍普遍“重医轻防”,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的危害。要充分调动各个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中医药文化价值在社区健康管理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内容丰富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具体措施,在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中医锻炼方法、中医药知识、医疗药膳、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等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诸多内容,在健康管理的实践中,应通过多元主体及多种路径,推广到各类人群中去。再者,从中医药文化价值自身角度,操作简单、安全,设备、场地的要求较低,诸多具体适宜技术简、便、廉、验,极适合在社区开展[22]。因此,应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努力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

4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创新方法

4.1领航掌舵建中医药特色健康社区

中医药文化价值对社区健康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社区是中医药文化价值实现的前沿阵地,是传承和传播的基础,是中医药特色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场所,是最能为民众提供可及的地方。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社区,中医药必然能发挥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应发挥领航掌舵的作用,协同各方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发挥战略导向作用,进行长期及短期发展的政策规则制定,为各主体的参与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管理的实现。二是充分发挥资源投入的主导作用,弥补民间资本投入的不足。对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健康社区建设,应主导优先配置资源,保障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培养与投入等等,有利于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最重要的管理与监督作用,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监督各方主体提供服务的质量,以群众满意度为指挥棒,及时调整政策,激励与规范各方行为,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4.2中医药文化健康社区模式: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市场、社会多元共治

依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及上述论述,中医药文化价值在社区的传承与传播中,不再是唯一的决策中心,以公民健康为中心,、企业、非组织、公民应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社区健康自主治理新体制,实现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多元化,实现“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和、市场、社会多元共治”。这为其他非机构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公共服务社会化,最大的优势是各方都能发挥自身最优势力量,相互整合、相互弥补、资源互补、协同增效,提高了供给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4.3中医药健康社区的协调效应:中医药文化价值增值,实现各方效益最大化

中国特色健康社区治理模式,公共品的利用可通过价格歧视增值。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中医药文化服务及产品,企业可依据消费者的偏好、品味、收入、阶层等因素对不同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情况收取不同费用,使消费者都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区别定价,尽可能利润最大化,增进收益;公众又可最大程度上使个人福利最大化;中医药文化价值以这种市场制度获得社会认可,加快传承与传播,同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非部门主动参与功能的扩大

以中国特色健康社区为平台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价值,除部门发挥领航掌舵作用,高校、医院、各社会团体等非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尤其是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医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之地。其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之地,不能局限于自身范围内搞实验和学术研究,师生应当走出校园,深入社区群众,采取各种方式,给社区提供知识和技术,将中医药文化价值普及并应用,用中医药知识惠及群众。这不仅造福民众,同时能够更好地让中医药文化价值获得民众认同,促进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促进高校的自身建设发展。医院同样是知识密集的地方,公立性医院应该采取短期或长期的多种措施,如开设社区中医服务门诊、举行各类义诊活动等,将中医药文化及技术传播到基层。各类社会团体亦应在健康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以各种形式补充资源。

4.5市场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竞争机制、效率机制主导、非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健康需求。为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人群的需求,市场应当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将一些资源配置到有偏好的人群手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俱乐部的“选择性进入”是使中医药文化价值资源更体现价值和效率的有效方式。企业组织依据市场对中医药技术与价值的不同需求,以企业力量提供设施、人力等资源,组建俱乐部,充分满足和尊重特定主体的选择性,以人为本设定具体内容。设定合适的准入制度,既提升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同时增进社会福利价值。

4.6组建自主治理的健康俱乐部,民主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