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

党校结业论文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我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围绕育人这项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发挥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建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两课”等‘理论教育的载体,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同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发挥基本职能,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等不断发展,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建设辽大的重要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争创文明校园。10年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1993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委书记冷绍哲被评为省先进党务工作者,1994年和1996年学校被沈阳市委科教工委评为“先进党委”,1997年学校党委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文明单位”,为我校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节思想建设和理论工作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

党委始终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师生的工作放在党的思想建设的首位,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10年来,学校理论武装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1992年,以《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为主要教材,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8年,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1990一1991年又结合党员重新登记,开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这个期间,除了学习邓小平的著作,还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为辅助材料进行系统学习。主要特点,一是认真组织,制定并实施严密的学习计划,特别是199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全校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参加了学习考试并填写学习考核登记表。二是把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国家教委和省、市委的部署与要求,于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先后组织三批共78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这次学习活动的效果是,坚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2.1992-1996年,以《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为主要教材,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辅导教材,深入开展学理论、学活动。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在全党开展“学理论、学”(即“双学”)活动的决定。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党委先后作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要求在学习中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党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安排意见》,每个学期规定学习专题、学习日和学习篇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6年5月研究制定了《辽宁大学1996-2000年理论武装工程实施方案(草案)》,1997年2月制定《辽宁大学1996-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对干部、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理论教育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一时期的学习,注重载体建设,突出学习重点,把理论建设融入党的建设的整体之中,并通过学习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199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双学”检查团来我校对“双学”工作检查,认为辽宁大学党委“重视党员学理论学活动,思想端正,责任明确,组织精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实际,使‘双学’活动收到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全校正在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共十五大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委把理论武装工作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作出《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通过多种形式,把学习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把邓小平理论教育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抓住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深入开展教育的重要契机。1991年9月以“以史为鉴,爱我中华”为主题,通过参观展览,召开纪念会、研讨会,开展文艺活动等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1993年12月隆重纪念诞辰100周年;1995年,把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重要契机,举行了大型报告会和一系列参观、歌咏比赛等活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全校万名师生欢欣鼓舞。从香港回归倒计时l00天起,学校举行迎回归报告20多场,听众4000多人次。举行文艺演出6场,参加演出450人次,观众近万人。由我校师生组成的报告团面向社会,作报告50场,听众超过2万人。通过上述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高潮。1996年我校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

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始终是我校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党委把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调研活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党委书记为中心组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聘请专家学者为顾问,使中心组的学习不断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建设。党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就中心组的主要任务、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方式等作出规定,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按计划每两月围绕一个专题,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一次学习、调研活动。1997年11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闭幕后,又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进行了修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调研活动的特点:一是坚持制度,精心组织,每次学习确定中心内容和议题,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准备必要的参考材料,保证学习顺利进行;二是学习时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集中学习、统一思想;三是把学习和调研结合起来,中心组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了解学校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学习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党委把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议题,长期坚持中层领导干部的培训班制度和理论学习班制度。即每名现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参加一次党校干部理论学习班,每学期参加一次党委在新学期开学前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在1996年4月重新修订执行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中,增加了成立中层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内容,要求各单位以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为单位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学习,并作为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中层干部的学习为全校师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了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开展。

二、党校的建立和发展

辽宁大学党校是在原业余党校的基础上于1991年3月19日正式成立的。党校的任务是系统地培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并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为保证党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党校的领导,由学校党委书记冷绍哲首任校长,1995年9月后由党委书记张述禹兼任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兼任副校长。设立党校办公室,学校为党校配备了专职干部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并拨出专门经费。党校认真贯彻党委关于办好党校的指示,不断总结办学经验。1996-1997年经过反复讨论,三易其稿,制定了《辽宁大学党校工作实施办法》。提出党校是学校党委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主要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等,并对班次、教学、学员管理、队伍建设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初步形成了党校工作制度化、教学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实行“小核心、大”的管理方式,聘请校内的优秀教师和政治素质好、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学生辅导员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党校已成为学校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

培训干部是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干部理论培训班坚持以《邓小平文选》为主要教材,实行课上讲授、课下辅导与课后自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则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党在一个时期的任务和战略部署、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党校对干部学习实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参加学习的处级干部在学习结束后能够按要求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连同考核表存入组织部干部考核档案;科级干部则分别存人组织部或人事处干部考核档案,作为考核其表现的重要方面之一。从1991年4月举办第一期干部理论培训班到1997年12月,党校共举办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9期,参加学习911人次,党支部书记理论培训班1期,参加学习120人;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l期,参加学习91人。版权所有

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党校成立起,就对要求人党的积极分子(包括学生和教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与管理。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中组部的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员的条件等教育,使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l994年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在继续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同时,开始在有入党愿望的青年学生中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进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要求所有预备党员在转为正式党员之前须经党校培训,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做合格共产党员教育。这样,就形成了知党爱党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和预备党员班的“三步走”的教育模式。在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考察。知党爱党班学习结束后要写出心得体会;入党积极分子班经闭卷考试入学,学习结束时则进行闭卷结业考试,不合格者重修;预备党员班学习结束后也要写出学结。通过系统教育和严格管理,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党校成立以来,共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6期,培训学员5581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1期,培训学员2261人;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703人。

三、普及法律知识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素质,保证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作出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使其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相结合,至今已顺利完成“一五”、“二五”普法任务,正在进行“三五”普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在1985-1990年的第一个五年普法工作期间,我校被确定为省、市、区普法工作的试点单位。这期间,学校成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建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队伍,印发宣传材料和书籍,组织辅导和讲座,进行考试和考察。通过工作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学校被评为省、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从1991年下半年起,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第二个五计划》和省、市的部署,开始进行“二五”普法教育。在“一五”普法工作基础上,加强领导,建设队伍,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同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同各项工作相结合,同推进学校事业相结合。到1995年完成了16部专业法的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单位还结合工作和专业选学了38个专业法。这期间,着重进行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教育和《宪法》的教育,特别是结合学校实际,学习专业法。《教育法》和《教师法》是“二五”期间的学习重点。党委于1994年1月4日作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的安排意见=,决定把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应有待遇和社会地位,同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相结合,并坚持对《教师法》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为推动依法治校,各单位都选学了一些专业法。如财务部门组织学习会计法、审计法、税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出版社、学报等单位组织学习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1996年学校被授予沈阳市“二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从1996年起,学校开始了“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三五”普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依法规范教学、科研、管理和各项经营活动,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保护教职工利益。为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学校从1996年起,每年5-6月举行一次“法制活动周”。“活动周”由党委宣传部、法律系、法学所主办,法律系学生会、法学社积极参加,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法制讲座、专题报告、普法调查、普法下乡、模拟法庭、法制沙龙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沈阳市司法局在全市推广了“法制活动周”的做法。1997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沈阳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针对我校是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力较强,校内学术活动、文化活动频繁的特点,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家教委就加强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决定,落实历年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从1990年起,我校是每年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100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惟一的一所。我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1990年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陈引颖参加全国高校第一次党建工作会议,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党委书记冷绍哲连续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1997年党委书记张述禹参加了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上汇报了学校党建情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根据高校党建会议精神和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2年作出了《关于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统一管理的具体意见》,共10条;1993年11月30日,党委又作出了《关于加强校园宣传文化活动管理的暂行意见》,共六6条。这两个《意见》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委联合的1990年第19号文件的精神,规定“党委宣传部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对全校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文化建设负有指导责任”。针对我校实际,《意见》对出版社、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校报、内部资料、宣传栏(板)、学生社团、报告讲座、广播影视等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利用宣传舆论工具从事商业宣传或进行其他商业性活动。两个《意见》的下发和实施,对保证校内宣传文化活动方向正确、高雅文明、生动活泼,对学校舆论工作和宣传活动井然有序、健康发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为贯彻全国和辽宁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党委于1994年4月15日召开了我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委提出: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用这个根本指针指导全部工作,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会议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是: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和师生员工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②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宣传工作;④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改进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党委十分重视《辽大校报》的建设。1993年《辽大校报》由原来的铅版印刷改为胶版印刷;其质量得到提高。1996年7月15日,党委书记张述禹对《校报》批示,要求《校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及时反映党委、行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要利用好第一版,要写好“评论”。1997年,根据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教委整顿内部资料通知的要求,经批准,校报更名为《辽宁大学》,其办刊宗旨不变。1998年1月,《辽宁大学》第l期正式出刊。此外,还加强了学生社团和学校内部资料的管理。截至1997年年底,全校有学生社团42个,各种内部资料17种。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学理念;党校培训文化;学员

党校培训文化应当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以确立党校培训特色、培训理念为核心内容、追求与党校办学目标和阵地功能相一致的现代管理新模式。表层的党校培训文化是校容校貌,进一步的行为文化是在课堂上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层的制度文化是与时俱进、人性科学的规章制度、党校的组织运转体系,深层的精神文化是我党校的精神、党校的理念。学员到党校学习就是一个在党校培训文化的引导、感染、熏陶和启发下,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执政理念及高超的执政本领的过程。整合提升党校培训文化对于增强党校发展的动力,凸现党校的特色,增强党校的凝聚力,提升党校的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阵地作用与熔炉作用相结合,坚持姓党教“党”

《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重要阵地”,同时又指出党校“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为“阵地”,就是指党校的教学职能.是外在属性。党校首先是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熔炉”,是指党校的教育定位,是内在属性,是由党校的性质决定的。必须把党性教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永远经得起执政党的考验。因此党校的教学工作既要体现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阵地作用,更应该着重体现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教党的教育理念。

二、理论武装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服务中心工作党员干部来党校进修培训的直接目的,一是进行理论武装,二是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探寻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法途径。《党校工作条例》中在规定党校的基本任务时也重点强调,要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教学,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因此,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是党校教学工作的显著特征,各级党校围绕大局、服务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是党校优质培训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培训与学员实际相结合,实行分类培训

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实施分级分类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精神,党校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布局,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把年龄相近、工作接近、级别相同的干部相对集中编班,因班施教,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与专业特点,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谁管理,谁调训”的原则,实行分类别培训。对于党政群机关干部,要着眼于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依法行政、驾驭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的能力;对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着重提高他们的现代化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整体素质;对于专业技术干部,主要采取知识更新培训与技术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们专业技能应用水平的能力。其次,要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层次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县、科级下部和优秀科级后备干部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要着力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做到“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紧缺干部加紧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学员需求相结合,坚持按需施教

讲授理论课紧密联系实际,对于党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党校要着力构建机制,从教学和管理环节入手,确保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一是分析和把握学员所思、所需,科学设置教学专题,保持教学专题的稳定性和创新性;二是加强对调研活动管理,学员调研要有教师指导,教师撰写教案和科研论文,必需调研在前;三是对市委、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下发的会议决定和文件精神,只要无保密要求,教师可以传阅,使教师了解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教师到市直有关单位和部门了解情况,查阅资料,评身边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旋律。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教学专题的针对性、思想性、时代性、实效性,在学能管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让党校学员在培训学习中实现理论上有新收获、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启迪、精神上有新风貌、工作上有新思路的学习目标。

五、课堂讲授与互动研讨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

克服传统培训呆板枯燥的弊端,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向启发式、案例式、答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转变。在教学结合方面,通过开展学员论坛、演讲比赛、学员座谈等方式,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另外,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适当安排考察调研等活动,增强培训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党校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校园网上构建网上党校,利用网络阵地对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教育,让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走进校园网,主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

参考文献

[1]姜天汇.建立现代培训理念,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党校教学改革[J].大科技,2010(12).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党建 队伍建设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35-01

党建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引领高校健康发展的灵魂。高校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广大党员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在思想上形成统一意志,在实践上形成统一行动,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把高校党建队伍建设好,打造一支“知识系统化、素质精英化、管理科学化、考核绩效化”的党建队伍。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一项长期任务,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明确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党建队伍知识系统化

面对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使党建队伍知识系统化。随着党建理论的不断创新,党建知识日益丰富和发展,加之高校党务工作者多忙于教学科研任务,前期缺乏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纲领的积淀,后期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目前高校党建队伍对党建理论把握的零散性、非系统性、碎片性等问题日益显露,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程。

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集中的地方,高校师生最容易接受、创造新的思想、知识和文化,但知识和文化不仅具有继承性,而且具有创新性。没有前期的知识集累,就不会有后期的创新。同样,作为党建队伍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后积勃发的过程,没有前期的知识沉淀,就没有后期发展,也很难实现系统化。高校特殊的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党建队伍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作为工作的一大重点,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队伍知识系统化的灵魂,指引着党建知识系统化的发展方向[1]。在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的进程中,要结合高校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社会需求,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建设,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建队伍自身的党建知识系统化。

2 党建队伍素质精英化

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离不开党建队伍的素质精英化。高校党建队伍素质的精英化主要体现在“政治素质高、道德素质好、知识素质全、能力素质强”上。党建队伍在党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的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是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产生、发展壮大有其自身的规律,党建队伍必然伴随着党的成长而成长。我们必须遵循党建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结合时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精英化的党建队伍。同志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2]。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党建队伍要严格要求自已,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师生员工树立好的榜样。

党员的组成队伍是党建专业化的重点内容,我们一定要选拔专业水平高,政治素质强的同志来担任党组织书记,不断增强党建队伍素质的精英化水平。建立有规划成体系的学习机制,促进党务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专家化发展,努力培养一批将党务工作岗位当作毕生事业追求的职业化党务管理专家。[3]

3 党建队伍管理科学化

党建队伍管理科学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依据和根本制度,也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高校得以贯彻执行的有力保障。党建队伍管理科学化,是党组织按照党的纲领、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运用科学的形式和手段,对党员进行组织、领导、教育、监督、培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党建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对党建队伍的管理,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有相对全面的基本原则供遵守,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度规范的原则,组织管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有明确的管理任务,引导队伍严格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组织队伍参加党的各项活动,科学管理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确保党建队伍的纯洁性。

管理是一门经验型、实践型学科,当今中国高校党建队伍的管理日益繁杂,面对涉及和事关全局、长远、现实和理想等重大问题时,管理的科学化日益迫切。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文化的产业化、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等对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的影响,必须在党建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开创先进的管理理论,转变党建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党建队伍管理科学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党建队伍管理模式。

4 党建队伍考核绩效化

党建队伍考核也需要绩效化,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队伍的工作表现,实现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党务工作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感,最终达到党建工作和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

要真正把高校党建队伍考核绩效化落到实处,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同时又要敢于放开步伐,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推动党组织的变革前进,把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的专业化党建队伍。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型党组织 荣辱观

高职院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突出办学特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将“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应用于自身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技术过硬、思想合格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支持者。

一、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解

“学”是“习”的基础和前提,“习”是对“学”的巩固与实践,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而这也恰恰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

高职院校的党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应围绕着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进行,避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业务学习;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坚定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意识,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坚定其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的信念。

二、以学院长效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其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学院领导干部对组织发展理念的设计、实施的过程,必须对许多要素进行整合,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学院领导工作能力的一个极大考验。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创建,探索组织建设和学院发展相结合的长效发展机制,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院党委领导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学院专业优势,与产业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很好地贯彻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先后与企业合作创建了黄海汽车工程学院、黄金珠宝学院,调整并开设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适应的专业,为学院的长效发展定下了基调,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过硬、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高职毕业生。用实际行动促进了党员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解,使广大党员更新了学习理念,主动将学习上升为个人的责任,营造出了重视、崇尚和坚持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方针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直接实施者。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党组织各项功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宗旨。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必要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教学条件,在总体上把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升教师的教育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发展渠道,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和荣辱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律,更新观念,探索学院发展的途径,立足区域和产业,加快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探索和实践,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道路,这是对学习型党组织最好的诠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的重要部分,是学院特质的重要表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特色高职院校的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院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寝室生活、教学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校园文化新途径,为校园文化注入新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坚定了党员的思想意识,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何祖伟,冯萍,孙振球,吴岳军.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效策略

作为党员培训及政策宣讲的重要阵地,党校在基层发挥着“指路明灯”的作用,承担着党员培育与组织建设的重任。当前很多基层地区对党校建设不够重视,基层党校与地方学校功能与组织架构层面交叉,不利于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近年来随着党员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和丰富,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党校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予以重视。

一、党校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党员的底线意识,坚定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

党校是基层党员提高政治觉悟、与时俱进保持思想先进性的重要阵地。党员在生活与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始终坚守党员的底线意识,坚定初心使命,让自己的行为与党员的身份相匹配[1]。党校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与政治敏锐性。党员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新时期优秀党员、时代楷模为标杆,实现自身价值。

(二)突出主业主课,激发党员建功新时代的热情

党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业主课的作用,让基层党员能够紧跟时展趋势,了解我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保障民生和稳定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建功新时代的热情[2]。党校要在主业主课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党员岗位工作注入动力。

(三)紧跟政策导向,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党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对学员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意义,要始终紧跟政策导向,宣传当前党中央的相关政策与学习文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展的趋势和重点,从而使广大基层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力量,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能在全民中起积极的带头作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个体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存在形式主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视,党校也在不断加紧培养专职教师队伍,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党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较多,很多教师直接从校园走进党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与基层工作相脱离,从而影响党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度,导致党校教育不接地气、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基层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

(二)科研能力不强,评价考核方式较单一

党校教育科研工作长期以来相对薄弱,科研成果大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践指导性,这与党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与基层联系不紧密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教师缺乏科研能力、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有关[4]。当前党校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理论学术研究层面,对教师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有要求,但对其实践指导性要求较低。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意识,不愿意深入基层,不了解现实社会生活存在的思想问题,科研理论成果浮于表面。

(三)工作缺乏热情,没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

理论研究工作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教师长期面对枯燥的研究与学习往往会失去动力和积极性,导致理论水平下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降低了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党员教育工作,无论是日常开展“”,还是党史、廉政教育,都在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对现实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党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政策文件精神,将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增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动力,提升党校教育的现实指导性。

三、党校教育教学现状

(一)培训形式僵化,教学活动不够丰富

基层党校教育普遍存在培训形式僵化的问题,大多党校以宣讲的方式为主,主张理论讲解和精神解读,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及理论的现实指导分析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整个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部分党校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基层党员的能动性。实际上,党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扩充基层党员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理论的科学性与指导性,自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切实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当前党校教育单一宣讲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基层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增强党员自身的素养。

(二)党校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

党校课程大多与时政、历史、党的精神及工作要求等内容相关,相对而言理论性较强。课程对个体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判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大多注重讲解理论,而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地方党校实践性不足体现得更明显,如何有效突破实践性不足的桎梏是党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展对党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党课学习时间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

党校学习作为一种非全日制的常态化教学,往往只能采取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充分利用基层党员的业余时间,实现课时学习的量化需求,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科学不断进步,党校教育融入了线上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打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使党校教育呈现了碎片化的状态,如果不能同步提升对党校教育质量的监管和考核评价,必然导致党校教育质量下降。

四、提高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研究教师挂职锻炼体制,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

要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就必须注重提高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环节。要想提升党校教育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师资力量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贯彻执行“行知合一”的培养目标[6]。首先,党校要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改变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与实际能力安排其参与基层锻炼,鼓励教师在基层实践锻炼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提高实践水平,扎根基层开展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作用;其次,党校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心态,让教师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珍惜挂职锻炼的时间,切实提高挂职锻炼质量;最后,党校要注重观察教师的心态,很多教师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感觉自己是“过客”,反正只是挂职体验,因此对于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及思想问题视而不见,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党员的形象,不利于教师知行能力的提升。党校要切实深入研究挂职锻炼体制,完善对挂职锻炼工作的监管,对于部分有思想问题的教师要及时干预和引导,从而提高教师基层实践水平,为其日后从事党校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二)丰富党校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其科研能力

党校要注重丰富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从源头改变党校科研工作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高党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党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党校要改变“科研看论文”的晋升标准,将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性工作纳入考核标准,使党校教师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7]。比如,参与某大型国企单位的党建工作,利用党校丰富的教师资源参与基础党建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让基层党员能够在工作之余接受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党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将基层党建活动纳入考核量化标准,让教师了解基层的同时,提高其实践指导意识,为科研提供更多论点和研究方向。其次,党校要通过完善的考核标准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变现有“论文至上”的标准,将更多精力投入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层面,增强教师理论学习过程中主动与实践融合的意识,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为科研的第一标准。最后,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要符合和满足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注重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是党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着党校教育的水平,将更多科研能力转化为实践成果是党校的重要任务,要将实践成果应用于现实社会,从而形成更有感染力的教学成果,提高基层实践水平。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养必须注重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提高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前基层党校积极性不足,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是现实需求同样也是党员自我提升、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党校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自我认可的程度,除了适当提高党校教育工作待遇之外,还要加强社会对党校教师的认可,提高党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其次,党校要加强教师自身思想觉悟的教育,教师认可自己的工作可以增强对自身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思想,抵制社会中不良的思想,使党校成为“思想的净土”,为广大基层党员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教育。最后,党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让教师始终铭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与职责,提升职业神圣感与责任感,与时俱进地提升专业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基层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让基层党员能够通过党校学习进一步淬炼党性,锤炼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切实为新时展贡献力量。

五、提高党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党校教学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理论宣讲的弊端,让学员能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提高党校学习积极性,切实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性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提升县域地区干部的执政能力”专题教学时,教师要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等多个层面深入展开研究教学[8]。教师可以结合当地薄弱环节展开教学,也可以结合其他县域可借鉴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参加学习的县域干部能够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大数据平台筛选等,锻炼基层党员干部在复杂表象中分析本质的能力,丰富课堂表现形式,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二)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

教学不是目的,让学员有效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让学员真正将党校所学内容融入本职工作,为其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比如在学习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充分将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政策和思想导向相结合,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衡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主旨,保证地方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思想路线开展,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党性教育常态化,锻造政治过硬的党员队伍

党校教育不能仅存在于党校中,也不能是阶段性、片段性的教育,而应该常态化、体系化。党校要按照“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总体布局设计课程,形成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包括“当代世界”“形势与任务”报告、能力培训、知识培训的课程体系,形成完整有层次、有专题的架构,保证学员目标明确、思维清晰,确保教育质量。党校教育除了要完善自身教育体系外,还要推进教育常态化,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党校教育日常学习平台,强化教学力度和效果。通过“学习强国”教育平台将党课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政治觉悟。

六、结语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6篇

l、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在校党委领导下,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逐步形成;重视理论教育和"三进"工作,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受住了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考验,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做好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挑战:在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林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学校工作的水平;在经济体制转轨、对外开放扩大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广大师生员工确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quot;西化"、"分化"的图谋;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针对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特困生增多、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就业压力增大等新情况、新特点,有效地加强教育和管理;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重组过程中,如何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改革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等等。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与新的形势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3、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是我们党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落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师生员工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围绕学校工作大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学校工作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把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团结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不断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二、以邓小平理论武装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

4、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和干部,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讲话等重要精神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四个如何认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的把握和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同选学马列和著作,了解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同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同志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三讲"、"双思"、"三个代表"等教育结合起来;同回顾百年历史、展望新的世纪,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同深化教育改革、加快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同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点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继续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时间上保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党委宣传部和党委办公室要加大对院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指导和检查工作,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学的指导力度,组织各种研讨、交流和辅导。党委组织部和党校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脱产轮训、进修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要建立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档案,把学习培训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和考察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一项重要条件。

6、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党委组织部、党校和党委宣传部要规范党员组织生活,提高质量,运用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生动有效的教育。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党校要制定党员理论培训规划,围统各个时期理论学习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党员(包括学生党员)进行集中轮训。党委组织部和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加强党员、特别是出国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三、以师德建设为主线,着力做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7、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健在教师。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要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思想、工作实际,通过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落实教书育人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8、切实改进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关于加强师生员工政治学习的意见》,保证和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半天停课学习时间。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把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同志的重要讲话特别是"三个代表"作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政治理论学习要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相结合,与学校实际和本单位相结合,与学习经济、文化、管理、历史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与更新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相结合。要注意总结新形势下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内容体系。继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努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学习方法,更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等各职能部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定期为教师作辅导报告。学校工会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9、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工作水平。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的有关要求,从增强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入手,以师表工程活动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活动,切实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在学生成才中起引路作用,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教育方针,用成熟的、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教育学生。各职能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南京林业大?quot;三育人"工作条例》和《南京林业大学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效机制,大力宣传"十大师表"的典型事迹。人事处和各单位要强化教书育人工作的政策导向、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作用,发挥师生共建、社会实践、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10、突出抓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教师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单位要选配思想政治素质高、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中老年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在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等方面关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积极选送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参加党校的政治理论培训。继续落实青年教师兼职担任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工作,要加强青年教师建党工作,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强党的宗旨和党性修养教育,注重在教学科研骨干、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培养和发展政治素质较高的青年教师入党,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岷掀鹄矗乐狗⑸蛏睢⒐芾淼仍蚨鱿值娜瞬帕魇窒蟆R云姥?quot;十佳青年教师"为切入点,积极宣传优秀青年教师的先进事迹,促进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ll、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离退休老同志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风气,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并继续发挥他们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四、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台素质和创新能力

1

2、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切实加强素质教育,认真抓好国家教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要按照《南京林业大学德育大纲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要认真落实《南京林业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意

见》,重视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认真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切实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要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中华民族和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帮助青年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1

3、建设一支以党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各院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坚持党员标准,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要严格组织生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和指导团支部、班委会有效地开展工作。

1

4、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把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和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学生工作部、共青团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各项社会服务活动;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继续深入

开展青年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以及挂职锻炼等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电视台、南林报、广播台等宣传媒体和舆论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1

5、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重视和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重视做好因经济困难、学业困扰和人际交往、毕业就业等引起各类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加强教育,培养广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1

6、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特点,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广大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实践环节,注意选拔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兼任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研(研究)室、

学科组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研究生导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刚,全面关心研究生成长,做到政治上引导、学术上把关、生活上关心。要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对研究生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政治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果。五、以阵地和载体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1

7、加强校园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党委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舆论宣传,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校报、电视台、广播台、电教、网管以及学报、印刷部门等参加的舆论宣传工作例会制度,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协调全校宣传舆论工作。校报、学报实行主编负责制;电视台、广播台、计算机网络实行主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学术组织、社团、群众组织等出版的工作通讯、简报、刊物等实行主办部门和所在党总支双重审查责任制;对外宣传报道由党委宣传部统一协调;人文社会科学涉外交流必须由所在党总支和分管校领导审批。要着力办好南林报、电视台、广播台,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18、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校园网络建设,为师生上网创造必要的条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加强技术防范,保证网络安全。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对师生思想的影响,增强师生的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加强网络工作人员培训,建立网上宣传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19、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以创建省级文明学校为龙头,大力开展师生广泛参与、富有成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进入省级和全国文明单位行列。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其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0、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校园文化要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大学的文化品位。要加大投入开展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校园绿化美化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建设。充分发挥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文化广场、活动中心和教工俱乐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校园内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的管理。重视教职员工八小时之外和广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努力把宿舍建设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六、完善机制,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2

1、建立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党委书记主持,校长和党委副书记以及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保卫部、工会、共青团、研究生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落实措施,协调力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书记担负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长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结合组织教学、科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党委宣传部作为党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师生的思想实际,制定计划和工作制度,提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师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各派和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所联系群众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学院要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工作由党组织和行政共同负责。

22

3、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水平。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师生,听取情况反映,加强指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的同志,深入研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恩路和新办法,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理论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列入学校科研总体规划,经费上学校每年拨出5万元给予保证。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区委高度重视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培养,率先在省内开办社区管理专业本科班

该班是在南京市*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提高我区社区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区委党校开办的针对性较强的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党校第一个培养社区专业人才的本科学历班。

*区委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出资16万作为学员学费(其中区委组织部出资占75%),学员个人在上学期间只出500元。区委党校对该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试。学习期间,党校出资组织他们到井冈山、扬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来自*各社区的41名学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每学期到课率达到95%,每门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弘扬了党校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二、创新论文指导模式,论文工作呈现新特点

目前,该班的15门主要课程已经学完,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对于学员来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一论题研究,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训练;从我校来说,是对学员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学员学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使学员们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心,联系工作实际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区委党校专门制定《社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意见》、《毕业论文实施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陶世贤、组织部长纪增龙担任组长、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校柠担任副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1、组建阵容强大的指导老师队伍。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对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指示,并亲自指导一名学员。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刘广忠副厅长、基层政权处王元刚处长、仲锦副处长、法规处夏青春处长等4位领导。我们还邀请了省委党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黄菡教授、李阳教授、宁凌教授,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教授、严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兰教授,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连翔教授,市委党校教育长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长吴抒教授、管怀伦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导学员论文,同时,我们也邀请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坚、组织部长纪增龙等领导,另外还邀请了区、街中层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21位干部作为指导老师。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每个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名学员,最多不超过2名学员。

2、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学员选配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来自由省、市委党校专家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区委领导、区委、区政府中层领导、街道领导等37人组成的外聘指导老师队伍,另一位由区委党校教师担任。双导师制对论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地弥补了区委党校师资限制。区委党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师,专业结构也有限制,研究社区问题的老师较少。专家、学者、领导的加入,给学员提供了专业对口,造诣深的指导老师,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智力保证。通过论文指导,省民政厅领导将在全国、全省社区建设大背景下,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将为*社区建设灌输新理念;区委、各部门、各街道参与论文指导的同志也将在指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社区民生、民主、民和等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二是扎扎实实地提高学员的素质。这些学员当初都是通过海选担任社区主任、书记岗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文字表达较弱。通过论文写作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宣传*社区建设成果提供条件;三是区委党校将通过精心组织好论文写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研究成果,为社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以此树立函授质量品牌,切实提高全体学员素质。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为学员提供相对明确的选题

在以往的论文写作中,由于学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的选题往往也是五花八门。主题过于宽泛也给指导老师带来困难,导致老师对于专业外的选题只能做一般性的泛泛指导,论文成果不突出。鉴于学员构成都是社区工作者,*党校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及构建和谐*的主题,整理并提供了社区党建、社区工作、社区教育与文化工作、社区建设论坛、构建和谐社区等5个方面39个参考选题供学员选择和参考。这些选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对口。选题和学员的专业专长密切相关,使学员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使学有所用。2、联系实际。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很多选题是社区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如:“对社区党建议事会的理性思考”、“城市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创新”、“社区如何解决外来人口的问题”、“如何开展社区内扶贫帮困工作”等。其次,联系专业领域发展的实际。在社区专业领域中选取有较大理论价值的论题。如“利益关系调整背景下如何开展社区党建”,“构建社会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新的运行机制”,“论社区自治与加强城市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社区建设”,“如何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等。第三是联系学员自身实际。我们在选题设置时,考虑到社区学员实际工作经验和体验较多,所设论题有利于他们自身优势的发挥。3、操作可行。我们曾专门开设论文写作讲座,重点讲解如何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布局等。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写作能力从菜单中选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员的需要。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同志 党校 教育思想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在探索和回答怎样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并亲自抓教育工作,对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方向、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而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他又始终把干部教育工作视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程,并把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他对党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指导方针和目标、培训原则和如何办好党校等问题,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邓小平的党校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党校教育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关于党校的地位问题,邓小平同志是极为关注的。1956年9月,他在党的八大作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党校。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根据党所面临的形势,在他的领导和倡议下,中共中央制定并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条例》中说,“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党校校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可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干部选配。”这就对党校的重要地位做了明确的界定。

关于党校教育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有明确地论述。他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讲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邓小平同志这里讲的“人”,就是指干部。干部,一是指全体干部,二是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侧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邓小平同志领导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领导人、领导班子成员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建立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离不开对现有干部的培养提高。在干部培训的途径上,邓小平同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办学校,办培训班进行教学,一个是自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63页)既要有党校、高等学校干部培训班等集中培训基地,又要有业余、函授、电教、电话教学等手段。对于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他提倡要“加以培养,进进党校,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6页)可见,邓小平同志对党校的作用是十分重视的,他认为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全局得失和事业成败的一个根本大计。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1980年2月,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十二大党章和1982年通过的宪法,都增加了有关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内容,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

二、党校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按照“四化”标准培养干部

邓小平同志讲过,教育需要“狠狠地抓一下”,怎样抓?抓好教育首要的是“抓头头,抓方针。”为此,他在对我国教育工作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包括党校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和目标——坚持“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所作的题词,它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设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明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相适应,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注重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立足于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准备人才,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南,也是新形势下党校教育的长远指导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党对干部的标准是否德才兼备,在党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上,邓小平同志对此赋予了新内容,提出了“四化”标准。他指出,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还进一步强调说:“从中央到各个地方,都要有一批勇于探索、精力较好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逐步实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当然还有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0页)实现干部队伍“四化”是三中全会以来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方针,它是从整个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对德才兼备标准的通俗化、具体化,是对其进一步的坚持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按照“四化”标准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里讲的“四化”标准和“四有”要求,提法不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四有”是对所有干部的起码要求,“四化”则是对领导干部更高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党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64页)这就为党校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培养目标。

三、党校教育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校教育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法,作为党的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的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这一原则,曾指出:“我们党校的同志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神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邓小平同志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提出,进行干部培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党校教育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同革命一样,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会有同志问:现在我们是在建设,最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同志们,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6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单纯是个关系到干部自身的进步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的存亡,国家、民族兴衰的大问题,因此,全体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而不是被动地、认真而不是应付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7页)同时,邓小平同志要求学习理论不要脱离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并要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46、147页)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倡导下,重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已成为党校的教学传统和基本原则。

四、搞好党校教育应重点解决的四个问题

邓小平同志不仅注重阐明党校教育的地位、作用、方针、目标等根本性的问题,而且还就如何办好党校提出了周详可行的具体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党校的基本建设问题

邓小平同志认为“办学校需要有准备。”具体的说有四条:

一是校舍和选址,“没有校址怎么办?”还要准备校舍,创造物质条件。

二是配备好领导班子,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很重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3页)配备好领导班子重点要选好三个人:“党委统一领导,书记很重要,一定要选得好,这是第一个人。第二个是领导科研和教学的人,要内行,至少是接近内行或比较接近内行的外行。还有一个管后勤的,应当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甘当无名英雄的人。有了这三把手,事情就比较好办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3页)他特别强调“这些干部比现职干部还重要,要选最优秀的,特别是能深入实际、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干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3页)教师也很重要,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坏,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心,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8页)他提出要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他要求各级党委和学校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的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5页)要使广大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并且他向全党提出提高教师的地位要有政策和措施的保证,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教师待遇的措施。包括党校教师在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教师在工资、福利、住房、职称、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饱满的热情,满怀信心在努力工作着。

三是教材问题,“教材很重要,要统一教材,”(同上)。

总之,邓小平同志对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舍建设、教材建设、学员队伍建设等都谈到了,可以说,这几个方面是每一所学校建设的必备要素,也是党校建设的永恒主题。

(二)关于党校教育体系和学制

1954年7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把全部党员干部在若干年内轮训一次,必须把各级党校作适当调整,建立高、中、初三级党校体系并相应制定轮训计划。同年8月,中央据此召开了党校工作汇报会,会后了《关于轮训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省、地、县各级党校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上下衔接的高、中、初三级党校教育网络体系,使得党的高、中、初三级干部都能到相应级别的党校接受培训和轮训,从而有效提高了全党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关于党校的学制,邓小平同志讲到,要长短结合办,不断线,“党校带有经常性的性质,学习实间长一点。党校还要培养理论干部,要求学员系统地读些书。轮训,则时间很短。或者把党校分成两部,一部搞经常的党校教育,一部搞轮训,教员也分开……看来,党校不经常办会受到损失。轮训可用十天半月或一周,脱离工作,去议论一番,也可以读一读书,或者在一个时间集中议论一个中心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32-333页)

(三)关于党校教育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讲得更具体,他强调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行综合性教育:“对于干部的教育训练,要使他们学好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懂得现代战争知识,有好的思想作风,有强的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使他们学点搞工业、农业的知识和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学点历史、地理、外语;有条件的,还要使他们学点专业技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79页)进入新时期以后,他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着重还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3页)

(四)关于党校教育的方法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牢记 恪守 遵循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40-01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党校培训也要与时俱进,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党校教师有了坚实的文化素养,才能建设一支坚强的教师队伍;党校发挥着“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要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校教师的素养至关重要。

党校事业是整个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历来同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党校教师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是党的事业建设的重要队伍。

古语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党校教师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当前形势下,要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的要求,党校教师应从政治理念、专业知识、道德品行、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夯实政治理论素养

党校姓“党”。党校工作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决定了对党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更高要求。党校教师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为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政策,还要加强时事政治学习,把握好当前的形势,了解当地党委政府在一段时期的决策部署。理论修养越高教师就越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学任务。与时俱进的要义在于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党校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领先一步,思想要新,理念要新,认识、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方式也要新;就必须始终站在思想理论的前沿,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中,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的方向。自身必须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二、充实专业知识素养

党校教师不仅只是宣传党的知识,还要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要“严”字当头,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党校教师在专业上不仅要“精”,还要“深”。“精”要求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结构,主干线索,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在知识质量上为人师。“深”不仅能深入浅出,还要掌握专业知识的发展动向、最新成果,讲课才能做到得心应手,驾驭有方。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出现有价值的新成果。在教学中要做到求真务实,做到三戒:戒空对空;戒就是论事;戒人云亦云。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但决不能模式化。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拓展训练、列名研讨等,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都要以服务为目的,只要能提高学员的兴趣,激发学员的热情,收到较好的效果,采取什么方式都可以。

教师的各自专业只有与党校的任务相结合,以干部教育为导向,以研究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重点,才能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党校教学优势。

三、培育道德品行素养

道德修养问题,说到底是个价值选择问题,而价值选择关键是解决好利己和利他的关系问题。党校理应是块净土,也必须是块净土,但党校这块净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与世隔绝的净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校教师同社会其他群体一样,在道德修养方面面临着共同的考验,所不同的是,途径、方式和表现形式具有自己的特点。利人的道德品质,对党校教师来说,就是要求在处理同事之间关系上,不搞“文人相轻”、“文人相谤”那一套,不搞庸俗的关系学,为人处事诚恳、谦和,多看他人的长处,多为他人提供生活和工作的方便。在工作中,党校教师要热爱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好,潜心研究学问,既讲竞争,又讲团结;既讲进取,又讲道德;既讲原则,又讲感情,从工作出发,从大局考虑问题。在名利面前,不争、不抢,靠业绩说话,靠人格服人。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一名优秀的党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渊博的业务知识、较强的党性修养,还应该在学习传承文化知识方面有一个更大的提升。首先,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好一名“传诵者”的角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把爱国主义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引领时代潮流的综合体,中华民族在世纪之交的崛起,正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展现。在课堂上,要利用一切机会,传诵我国的历史文化。其次,对于我国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去做一名间接的“传承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也可以宣传本地特色文化,用足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再次,对于新兴的现代文化,要做好一名“传播者”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被不断重新塑造着。党校教师秉持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对于复杂多样的文化社会现象和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科学的精神探究,以科学的认识回答。在党校的课堂上,启迪人们的思想,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传播现代文化。

党校教育是高层次的铸造灵魂的教育。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党校教师的一言一举,都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校教师要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要坚定信念、严谨笃学、潜心钻研、不懈追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党的事业敬业奉献.

参考文献

[1]曹雪梅. 浅谈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J]. 新课程学习(下),2012,04:179-180.

[2]李向杰. 浅谈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J]. 才智,2011,07:201-202.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党建;专业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58-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既是顺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的需要。高校党组织应采取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努力把高校党建专业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更好、更高的水平。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我们提出了“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命题,旨在探索高校党组织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形成“党建引领人的发展、文化塑造人的品格”的良性机制。

通过新时期对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理论上对于推动新时期高校党组织成长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以及丰富和完善高校党建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党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组织专业化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宏观上了解高校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加强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内容和措施,从而增强党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高校党建队伍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高高校干部队伍素质,促进高校干部的成长,适应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界定

高校党建的核心是“人”的建设,即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的基点是“专业化”建设。首先,党建是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所制定的奋斗目标,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党的政治、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1]。其次,专业化有两种含义,一是职业由非专业向专业的转变,是一般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标准,获得成熟专业地位,成为专门职业的发展过程,用professionalization来表示;二是指职业发展状态所处的水平,即专业性的程度,用professionalism来表示[2]。在本研究中两种含义均有应用,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用的是第一种含义,指高校党建队伍职业向专业发展的过程,专业化的高校党建队伍,用的是第二种含义,指达到专业性程度的高校党建队伍。

总之,第一种含义是本课题所描述的一般概念,而第二种含义则是目标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推进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既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3]。

三、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数量剧增,高校党组织作为新党员的重要来源,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加强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高校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引领人,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高校党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关系到所培养的人对党的感情,关系到未来的人才是否怀有感恩之心和忧党之关心,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是否“坚定跟党走”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国情、党情,“党要适应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4]。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与高校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休戚相关,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等院校作为党建的重要阵地,没有专业化的高素质党建队伍很难适应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难以把党的大政方针完整、准确地传承给新一代,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而党的宗旨和面貌不发生变化,既坚持本色不走样、声音不变调,又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因此,加强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党组织是新党员的重要来源

高校党组织在培养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使大学生低年级班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面从原有占在校大学生的50%左右提升到70%~80%,有个别高校达到90%以上。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比已近15%,且发展年级分布也基本趋于合理[5]。目前,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为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入党的过程层层把关,程序呈渐进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样有利于培养党的接班人,壮大高校党组织。

(二)高校党组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校是青年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大学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塑造品格,练就修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等院校不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且又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前沿,既是人才资源的来源地,也是党的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阵地。高校党组织只有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目标来开展党建工作,学校党建才有坚实的依托和鲜活的生命力。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党的思想建设才会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从“空”对“空”转到“空”对“实”。有了载体的高校党建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才更有利于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的构建。

(三)高校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引领人

高校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引领人。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规定,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对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政治组织进行领导。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高校发展的领导力量。上述法律法规以及规定是历史的选择,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党组织领导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高校历来被称为民主堡垒和科学殿堂,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高校是社会发展的理论阵地,而高校党组织又是该阵地的“领导人”。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对于高校党组织和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对于高校党建的发展需要,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能力、程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就需要使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在学校中唱响主旋律,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同时紧密结合实际,牢固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政治形势、经济局势,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组织专业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扎扎实实提高党的专业化水平既是党组织的责任,也是高校党建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四)高校党组织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民族的兴衰存亡,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兴衰存亡。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吸纳世界文明、创新与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的重任,而且担负着创造先进文化的使命。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6]。高校党组织要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来做,着力提高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强化自身本质属性,实现高校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育人的功能。要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大局,“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7]。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把这一总要求贯穿于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才能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高校党建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种与高校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的文化行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传统、作风与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规划、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高校党建命题中的应有之义,将校园文化纳入高校党建,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有时代精神和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与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党建队伍成长、人格品质培养起积极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的一种再生产,包含于人类的两种生产,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再生产。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在于让某一种或某一些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继续让民族文化服务于整个社会,而高校便担负着这一教育目的。高等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高校党组织又是高等教育思想阵地的引领人和谋划者,高校党建队伍则是该阵地的具体实施人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党建概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15.

[2]张社争,刘建德,杜红荣.高校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27-29.

[3]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33.

[4]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9.

[5]李健,徐慧.高校党支部书记必读[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17.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扎实“两学一做”,德育显成效

“两学一做”,“做”是关键。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脚点是“做”的常态化制度化。校党委坚持学做结合、以知促行,深化“亮身份、树形象”活动,教学工作硕果累累。综合支部高三30余名教师中有党员17人,**主任还担任综合部党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在年对口高考中再创佳绩领跑全市;综合支部房娟同志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金奖,陶宏弘同志获省技能大赛二等奖;就业支部蒋金虎、解秀锋、潘从淮同志分别指导学生获省技能大赛三等奖;就业支部丁玲玲同志获“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淮安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工作者”、“淮阴区优秀共青团干部”、区级优课一等奖;综合支部张红岩同志获“淮安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就业支部严海军同志获区经典诗词朗诵一等奖、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区诗歌朗诵二等奖,指导学生获省文明风采大赛摄影类三等奖、区中小学艺术节书法比赛一等奖;崔沛泉、单超杰、于春宝、汤敏、孙克普、刘苗苗、李燕等多位同志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多次获省市级奖。

二、探索德育新课题,丰富德育内函

我校还实施了由就业部党支部牵头的《国学教育与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启动“经典诵读国学启蒙教育工程”,并以“国学启蒙为载体对中职生实施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把《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为保证诵读效果,我们坚持“四有四结合”的原则,即有专业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创新方法、有奖励机制;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做人教育相结合。从《大学》、《孟子》、《论语》、《中庸》中选取名篇名句编成《四书》“经典”导读教材,学生使用。通过古圣先贤的故事感染学生,用传统文化的圣贤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修心修志,明事理知礼仪,从点滴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内化、传承和创造。

三、聚焦党建文化建设,文化育德人

2020年,为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教育引导和凝聚作用,激发全校党组织和党员奋发向上、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全校各部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我校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活动,力争形成立体化的党建文化阵地、特色化的党建文化品牌、信息化的党建文化媒介、系统化的党建文化制度、科学化的党建文化平台,有效拓展我校党建文化建设新领域,积极构建学校社会相衔接的党建文化建设新格局,打造体现时代性、典型性、创新性的党建文化,增强党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渗透力,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提水平、见成效。

四、拓展党建工作内容,做实德育工作。

校党委将今年的“三会一课”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探索学习与讨论的互动方式。把“三会一课”的重点落到实处,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大讨论。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2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入党程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表率,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二、培训内容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共产党员应具备的条件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追求,入党手续及入党常用文书写作,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诚信教育等。

三、培训方式

本期培训班采取以自学为主的培训方式,并与专题辅导、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等形式相结合。

四、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2011年10月17日—2011年11月6日,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培训,培训时间(包括自学、听课、讨论、社会实践、考查、总结等)不少于40学时。

五、组织管理要求

1. 培训班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指派专人组织落实。

2. 各单位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指派党员辅导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学员听课,做好学员出勤考核,维持课堂秩序,督促自学,组织讨论、学习总结,开展各项有益的主题实践活动等,以利于增强培训效果。

3. 各单位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领导要关心本单位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安排时间参加学员的讨论活动,要注意考查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将其表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是否能够入党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学员纪律及有关要求

1. 学员要提前1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到学生组长处签到,学生组长下课后将考勤情况报到本单位辅导教师处。

2. 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参加与培训有关的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教材,深入思考问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上课时不能使用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不能听音乐或大声喧哗,不准携带与上课无关的书籍资料。

3. 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学员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确实需要请假的,须书写请假条,经辅导教师签字、党总支审核盖章并报学校党校同意后方可准假。请假2次(含2次)以上或旷课一次,不准参加结业考试,迟到或早退2次当旷课一次处理。

4. 要求在培训期间,采访一位身边的共产党员,并撰写一份1500字左右的学习总结,总结要联系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在结业考试前交到辅导教师处。

七、管理人员的配备及要求

1. 管理人员主要有班主任、党校助理、辅导教师和学生组长,其中:班主任、党校助理由党校办公室从党员干部或优秀学生党员中选聘;辅导教师由各单位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选派优秀的党员教师、学生党支部委员或学生党员担任,学生组长由辅导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在学员中指定。

2. 班主任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具体指导辅导教师、党校助理开展工作,确保培训班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培训工作结束后,认真撰写培训班工作总结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3. 辅导教师对培训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具体负责组织学员上课、考勤、专题讨论、观看录像、开展各项有益的主题实践活动,做好学员结业考试试卷评改、结业成绩评定、优秀学员评选和学习总结的收集、审阅、存档等工作,主动向党总支反馈学员的出勤、学习、讨论、开展活动等相关情况,并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培训工作结束时上报所在党总支和学校党校,同时把电子文档发送至学校党校邮箱:

4. 学员上课,班主任、党校助理至少提前30分钟到场;辅导教师、学生组长至少提前20分钟到场,并在本单位座位区负责组织学员签到入座。

5. 班主任、党校助理、辅导教师与学员一起参加培训活动的全过程,不能早退,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应到党校工作人员处签到后方可离开。

八、结业考试时间、地点及形式

1. 结业考试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 结业考试形式:开卷与闭卷相结合。

九、结业证书的颁发

学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方可取得学校党校统一颁发的结业证书:

1. 遵守党校教学秩序,按时出勤,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讨论,踊跃发言。

2. 积极参加学校党校及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

3. 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总结。

4. 请假不超过一次,无旷课现象。

5. 结业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

十、优秀学员的评选

优秀学员的评选名额为结业学员数的15%。学员现实表现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培训期间没有缺勤现象,结业考试成绩优秀,可获得参评优秀学员的资格。具体评选工作由各党总支组织开展,优秀学员经学校党校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党校统一颁发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附:培训日程、座位安排表、学员名单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党务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引领高校健康发展的灵魂,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的主体和骨干,他们工作、生活在广大师生中间,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高度重视党务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党务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发展建设的需要。高校的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大多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思维活跃,见识宽广,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奉献精神。他们热爱党,愿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加强党务队伍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地,所以高校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高校的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学习主动性、刻苦性不足,在思想、政治、文化、法律意识更趋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新时期,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办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用正确、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党务工作者是重要的管理力量,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能,但由于高校党务自身性质所决定,在工作过程中更侧重于招生、就业、基本建设等环节,党的组织机构设置简单,工作乏力,不能满足党建工作要求,降低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体表现为:

(一)对党务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尚有差距

高校党建工作是伴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改进和加强的,特别是随着国家示范性高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高校教育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和发展规模都上了新台阶。师资队伍在高校教育发展中无疑是主力军,是主体力量,而党务干部的作用及重要性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普遍的共识。虽然近年来,中央了一系列高校党建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有学制短、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部分同志认为在校生人数、固定资产数、师资队伍建设等是硬条件、硬指标非抓不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工程,软任务、软指标,可慢慢来;党务工作说起来重要,实际很虚,见不到效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就出现抓抓放放,时紧时松现象;党务干部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不少人不愿长期从事党务工作。

(二)高校党务队伍难以跟上时代变化

当前高校各部党务工作队伍深切感到了“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社会各种变化在高校的反映越来越迅速,高校师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显著;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党员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难保证等等。

(三)党建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结合不足

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积极创新、探索有效的工作途径,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上讲,作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在学习党的理论,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一方面是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不够、认识不深,另一方面是高校党务干部在党建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实践探索不少,但总结不够,科研成果不多,这种现状也不利于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重视高校党务队伍建设的思想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很重要的管理力量,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党的建设。高校校党委要深刻认识党务对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高校校教育改革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加强高校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党务干部当做专业人才,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在政策和待遇方面予以倾斜,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使每个干部都具有党务管理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

(二)完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人才制度,加强党务工作者学科梯队建设

党建工作要发展,党务工作者必须加强研究,高校要把党建研究作为学科来建设,以学科为中心,组建合理的学科梯队,形成团结、统一、稳定的党务工作队伍,提升研究水平。创新能力建设。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没有创新就没有经验。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 21 世纪,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努力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不断创新党务教育活动提供借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结合高校教育改革实际,深入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在高校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中,要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始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组织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理论研究,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以理论发展推动工作创新,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关系高校教育发展和党建工作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同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务干部;通过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决策水平,并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党建工作,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娟.加强企业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党校;培训;组织工作;入党积极分子

1高校党校职能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高校党校肩负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是入党前的必修课,是入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有机组成。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大学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学校育人目标的要求,是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因此,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培养青年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党委对学生党校工作组织领导,具体工作依托学工队伍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广东工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高级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为己任;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人数激增,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任务加重。根据我校多校区办学等实际情况,2005年,继续在学校党校的基础上,以校区和专业学院为主成立了六个分党校:正式聘任了分党校校长和任课老师。

2.1学校统一安排教学和分党校组织办班

2005年以来,分党校规模相对固定,培训班教学形式除了讲座教学,还有分组专题学习讨论,视频学习,网上学习,党校培训班坚持“提高理论素养,端正入党动机”的教学要求,形成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理论性、思想性强”的特点。

2.2学院党委重视培训班组织工作

至今,我校共开办27期业余党校,培养了大批党组织后备力量。从2006年第22期党校开始,我校第四分党校由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组成,重视培训班组织工作,认真贯彻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培训班每期学员总数达450人左右(每年两期)。

2.3培训班组织工作为关键

学生党校组织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一是培训班具体组织工作,二是把好培训班学员入口关。分党校校长,专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负责老师、辅导员负责学生党校各项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委对学生党校工作强有力的领导。党校培训前期,第四分党校部署组织工作,根据两个专业学院党员现状、发展比例及已培训情况统筹安排向各支部下达培训指标,各支部根据下达指标遴选学员,最后由共青团组织统一向党委推荐。党校组织工作力量主要依托专业学院学工队伍。

2.3.1培训班具体组织工作

学生党校组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模块。

①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确定培训计划,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和学校教学安排,开展组织建设工作;使学党校教学活动,依托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工作。②办好培训班“开班仪式”;塑造良好的党校形象,增强党校号召力;召开培训班动员大会,加强党校纪律要求,通过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校纪的自觉性,建设优良校风、学风,形成培训班学习的良性循环。 ③在培训班学员选聘学生负责干部,组成学员管理小组,对学员的纪律情况进行考核,培养学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干部素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④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组织和开展学员分组讨论,视频学习,提高学员学习的自我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培训学习效果。⑤做好党校学员考核工作 ,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组织安排学员考试,开展阅卷和结业证书鉴定工作。

2.3.2 把好培训班学员入口关

为提高党校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把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入口关。在党校招收学员采取一些措施,对报名者作一定要求,充分调动学生接受党支部集中培训的自觉性,增强学员自觉学习意识。为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在组织学生参加党章学习时,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入党程序等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加强坚定信念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综合素质,只有日常的工作做好了,使得党章学习小组和培训班学习两项工作前后良好衔接,才能更好在大学生中间更多的团结和凝聚有志青年,努力把他们引导到党的队伍和事业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从2005年起,根据工科院校专业设置和校区分布,建立教学新布局的四年,第四分党校重点抓“理想和信念”教育,共培训学员3300多人,这些同学入党后,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校规校纪的模范执行者,有力促进学风建设。先后有一大批党员学生代表学校,在国家、省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党员、党校优秀学员在工作岗位上所展现出来的综合素质给予高度好评。

在学生党校蓬勃发展,有力推动学校学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以往的几期党校组织工作中的不足处。

3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人数增多,入党积极分子激增,给培训班教学、组织工作带来不少压力;组织建设工作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如没能循序有效开展,没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党校培训班教学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

3.1党校培训工作需有充足组织工作力量,强烈工作责任感的学工队伍

①党校值班工作安排中,学生工作者(辅导员)身兼数职,其它工作安排,与党校培训工作计划冲突,突发事件临时处理,造成辅导员工作不到位,由于个别辅导员对学生党校培训工作意识不足,业务能力待培训提升;缺少影响了组织工作的落实和培训班教学质量。

②实际工作环节中,各学生党支部遴选入党积极分子,没有严格统一标准,培训班学员的产生仅由年级辅导员把关,出现较大差异化;由共青团组织统一向党委推荐等环节或被省略或未能严格执行。

③培训班组织工作未能有效得到落实时,相关监督考核力度薄弱。

3.2培训场所、教学模式和力量等培训资源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①新时期学生党校培训学员人数多,办学模式效仿中央和地方党校的,培训时间过于集中固定,而高校目前均采用学分制,可自行安排时间,学员的党课学习时间与专业课或各类选修课的时间冲突,难以协调,给组织工作带来挑战。②培训班学习以被动式培训为主,培训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程的有机联系不强。作为在一线开展组织工作的学工队伍,需调查掌握学员的学习现况和实际需要,改进培训班教学。③分校区办学,每期党校都出现由于学校工作安排调整,党校办临时的通知改变原教学计划的情况,增加了组织工作的难度。④学习环境的营造,小组讨论课室等学习场所申请困难,有时需东挪西借,影响教学质量。

3.3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学工队伍把握青年学生特点,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为入党重要环节,但与其他工作环节的衔接重要,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培训开班前教育、培训班结业后教育不容忽视,需要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②党建组织工作的责任重,要求高,一味要求辅导员在做党务工作时抱着奉献的精神,牺牲节假日开展高强度的工作,并不实际。

3.4目前培训班教学效果评价不全面

目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学员在党校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考试和论文相结合(考试占考评70%,论文占30),很难全面考察学员受教育情况。

4工作建议

学生党校的培训对象是在校学生,组织工作模式及学习形式需结合学生实际调整,加强培训班组织建设工作,学生党校教学活动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中心工作和学校整体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取得了新的进展。

4.1加强对组织培训班工作学工队伍的管理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①各党委召开研究工作会议,规范组织工作,加强组织人员力量、业务学习和监督考核,完善的组织工作长效机制和队伍管理是党校顺利发展的基础。

②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健全二级培训模式,形成以学校党校为主导、由“学院党章学习小组—学校党校”共同构成完整的入党积极分子二级培训体系。

③学院团委需加强推优工作,学工队伍把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入口,规定招收学员需通过学院党章学习小组培训和学校党校实行入学考试,调动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的积极性。

④总负责组织工作的老师协助学院党委,安排协调培训班各项组织工作,以人为本,温馨短信提醒,激发工作热情,强化团队意识,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4.2加强组织工作交流力度,完善培训环节

学校层面多召开组织工作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其他社团参与工作讨论,打破学生党校闭门造车的工作局面,着力加强党校办与各分党校、学校各部门沟通和工作联系。学生党校办学规模大,时间短,各自为战,党校顺利发展和培训班办学长效机制建立,需更多的工作交流总结。通过调查问卷和交流座谈等形式,收集整理学员对学生党校培训班的工作建议和学习心得,改善培训班的组织工作,促进党校发展。

4.3打破培训的资源制约,改善硬教学设施

适当增加办学专项经费,提升培训班组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优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的场所,努力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教学和组织管理手段现代化,利用现有工科院校网络优势,创新培训形式,形成网上党校教学体系。

4.4各分党校丰富学员学习活动,完善培训评价体系,提升学习积极性

由学校党委、分党校统一领导,调整部署,学工队伍具体完善全面反映培训班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综合学员结业考试、分组讨论表现、考勤情况、学习论文和自学情况(学生自我管理考评)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党校教育情况;注重引导学员讨论和自学,利用良好的地缘优势,加强与企业、爱国教育基地联系,重视党建实践工作,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穿增强党性要求,实地考察学习中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巩固培训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晖.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领导与决策, 2007,(10).

[2]张卫国,黄步海,李曼.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思考和实践[J].教书育人,2006,(7).

[3]李薇薇.毕业生那些素质最被企业看重[N].中国教育报,2008-01-07.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业务建设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校也逐步进行改革,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因此,高校应当明确当前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推动高校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强大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增强教职工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与使命

1.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当前,在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队伍建设是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任务的关键,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则是专业化建设。作为一个在管理学范畴常被提及和运用的概念,所谓的“专业化”,是指个人或团体或组织逐步契合专业规范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经历成长、成熟直至经历挫折而走向胜利的检验过程。基于对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时期背景的剖析,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内涵可归结为: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具有优秀的道德质量、扎实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等范畴,具备良好的学问积聚和完善的学问构造,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理论、专业锻炼、技艺培育,具备独自开展和处置日常性、基础性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具有高度的协同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可以结合校党务工作理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理论研讨和创新。

2.时代赋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新的职业内涵

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学职能。高校是广大青年学生训练意识、丰富知识的首要园地,也是帮助青年学子放飞愿望、培养愿望、点燃愿望和成就愿望的地方。因而,承担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责任的党务工作队伍,有必要牢牢掌握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学的根本使命。在平时工作中,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不但要利用好入党启蒙教学、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和党员再教育等“第一课堂”教学阵地,还要合理安排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展开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第二讲堂”教学,逐渐培养和建立高校党建育人文化,并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全部融入高校的“育人”环节中。在推动高校党建文明育人的实践中,应经过推动中国梦的宣扬教学工作,真正把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向大学生讲清、讲透,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其次,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是高校展开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屡次着重指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党建的根本性使命。为此,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在广大师生中具有感召力、号召力,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在面临各种错误思潮侵袭时表现出的免疫力、战斗力怎么样等等,关键就在于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二、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还满足不了党务工作人员成长的需求

目前,有关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尚不健全,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有效激发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要有效解决党务工作人员后继乏人的问题,关键要达到源头优质、输出优秀,从根本上解决党务工作人员“不好找”和“没出路”的问题。

2.党务政工人员素质低

党务政工人员在工作中,文化素养不高,积极性差,甚至产生自我放纵的情绪,最主要的还是内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思想理论。长此以往,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注重自身改造,导致思想意识严重出现滑坡,在主观上忽视了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因此,党务政工人员自身素质低也是高校建设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的绊脚石。

三、如何加强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1.科学设置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

一是要有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必须从高校党建科学化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为核心指针开展系统设计,即“站得高”。二是要具备前瞻性。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超前谋划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方案和路线图,达到既能够指导当前工作,又能引领未来的规划目标。

2.加强党务政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建立党务工作队伍培养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有科学的指导,这就对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党务工作队伍的培养,提供足额的培训经费,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定期化、长效化”,努力提高党务工作队伍做好基层党建党务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与基本功。同时,要不断拓展实践锻炼的深度,组织党务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和海外研修等活动,以开阔眼界、锤炼意志、充实头脑,避免“坐井观天”。最后,还要高度重视党务工作者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用制度和政策引导他们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注意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探索和把握工作规律,主动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自觉提升专业化素质。

3.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

为解决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有业务、无专业”的职业发展困境,同时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普遍不足的状况,可以通过增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实现两支队伍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切实将党建实务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从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整体质量的角度考虑,随着“五维一体”式的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这就为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

总之,经济发展时期高校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改革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高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比较复杂且时间长,不仅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化改革,创建完善管理原则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和自身政治素养的储备,确保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