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

广东教育论文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感言

《广东教育》1952年创刊,至今60年。

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一个花甲。这本期刊,能有这样的坚持,倚仗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教育》生长在教育园地,靠教育人扶持,为教育人服务,几代人的浇灌,让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编者、作者、读者,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共同回味一起走过的路。光荣与梦想同在,甘辛与收获共存,彼此肝胆相照,都是为了一个愿望:表达教育的心声――《广东教育》永远的主题。

六秩回望,还有更多的希望:愿《广东教育》今后的视角更加多元和新锐,教育智慧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精致,以新鲜的思想,先锋的姿态让自己更加坚实和亮丽。

穿过60年沧桑岁月,广东教育杂志社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成绩斐然。自1952年《广东教育》创刊至今,历经60年的时光洗礼,几代杂志社人的辛勤耕耘,广东教育杂志社由当初的一种刊物到今天的八刊一年鉴(《广东教育年鉴》)一网站(南方教育网),已发展成为具有多元化出版方向、跨领域经营模式的综合性教育期刊社。

60年,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精彩纷呈;60年,广东教育新闻宣传事业欣欣向荣。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牢记使命,忠实履行教育宣传的职责;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行业媒体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传播前沿理念、关注热门话题、荟萃鲜活经验、贴近教育生活”,刊物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儿期刊金奖”“全国十佳学术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光荣称号,在加快事业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出色地担当了教育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广东教育杂志社要保持教育期刊的领先地位,就要以60年社庆为契机,面对网络电子媒介的冲击和市场的挑战,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做到: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方向,造就优良的舆论氛围。教育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首。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密切关注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坚持把体现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主张和反映广东人民的教育诉求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发挥主流教育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将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者、读者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实现刊物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责任,从而坚持为我省的教育中心工作营造出优良的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提高刊物质量,成就优秀的文化价值。文化品位是衡量教育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当前,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增长、不断提升,而我省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市场呼唤更有品位、更有个性的教育期刊,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种开放性、先进性的文化。广东教育杂志社自建社以来,其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就一直被读者誉为“良师益友”。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发挥刊物为我省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广大师生服务,为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服务的作用,就一定要让编辑出版的刊物政治有高度,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视野有广度,信息有速度。为此要不断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多刊联动,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服务于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要以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为平台,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提升教育宣传的感染力,真正做到用高质量的言论启迪读者,用高水平的报道传播前沿理念,浓墨重彩地展示广东教育发展成就,生动活泼地宣传本土典型经验,亲切感人地报道南粤教育先进人物,从而以优秀的文化价值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好务。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全国正处于学习、贯彻“十”精神的热潮时期。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教育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推动者,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十”精神是当前校长们的首要任务,希望校长们踊跃参与征文活动,也欢迎教育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等参与活动。

一、论坛主题

“学习贯彻十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怎样当好校长”

二、征文要求

1.学习贯彻十精神,要结合本校、本人的实际并突出重点。可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撰写论文。

2.文章可分析哪些是人民满意的和不够满意的教育,要总结经验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3.题目自拟。文章要有新意、有特点。文章体载自定,可以是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要探索总结规律,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4.字数以3000~6000为宜。

三、稿件要求

1.稿件规格:论题采用宋体小二号字,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要求WORD(.DOC)格式。稿件使用统一标准的封面(请在广东教育学会网站下载),并按封面表格要求填写。

2.电子邮件:文章电子稿请按xx市xx学校XXX设文件名,如:广州市第XXX中学张扬。

3.信件邮寄:来信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校长论坛征文”字样,将论文用A4纸打印一式3份(左侧装订)邮寄或送至广东教育学会。

来稿须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法同时报送。

四、评奖说明

1.奖项: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评奖:文章要围绕主题、联系实际、符合征文要求。不切题、不联系实际、抄袭剽窃的文章不予评奖,,

3.评审费:每篇评审费为80元。评审费不得夹在来稿一起邮寄,应通过邮局寄至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秘书处收(勿写人名)。同时请在汇款单留言栏中注明参评人姓名和“校长论坛评审费”字样。

五、成果推广

1.将评出的优秀论文汇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精粹》一书。

2.将部份优秀论文推荐到《广东教学》报、《教育创新》、《中小学校长》、《中小学管理》、《广东教育》、《师道》、《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

六、时间安排

1.组稿:2013年1月-2013年5月组稿,2013年5月底截稿。

2.论坛与颁奖:“第十一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暨征文颁奖会”举行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校长论坛”组委会

邮编:510035

E-mail:

联系人:赖老师 电话/传真:020-38847852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 广西 东盟各国 职业教育合作交流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04-02

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高职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地带,利用区位和教育上的比较优势,通过完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扩大开放与合作、搭建交流平台等实施高职教育合作开发,制定广西与东盟的职教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于广西服务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教育质量提高、高职院校品牌等方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试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西加强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背景分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广西教育应与东盟各国教育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将借助农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国际物流等专业具有很强的优势,也是基本契合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因此,广西与东盟国家学校在以上专业方面合作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具有良好的优势。2016年9月22日,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11所边境中职院校及企业在南宁共同组建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将搭建合作交流多元化平台,成为职教联展暨论坛的很好补充,同时催生职业院校合作交流新模式,共同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广西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的号召,结合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关于“职教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做法,将“低碳经济”融入到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中。另一方面,应为我国北部湾经济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方位、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另外,广西应与东盟国家建立“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合作模式,为东盟相关国家培养输出或“订单培训职教师资”;应开发东盟国家的用人市场潜力,培养输出职业技术人才,提高我国国内职业教育的就业水平,以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广西高职院校品牌效应的形成。

二、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框架与机制日益健全,合作交流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从各级政府层面推进的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主要包括两类。(1)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它由国家教育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截至2016年在广西南宁共举行了三届。联展暨论坛的活动包括合作洽谈会、职业教育发展巡礼图片展、学生技能作品展、高峰论坛、校长企业家论坛、签订合作协议、学术交流、优秀留学生表彰会等。特别是“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以“合作培养人才,助推‘一带一路’”为主题。历届联展暨论坛提出强化政策对话机制、完善交流合作平台,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构建职教发展共同体的建h。推进政府间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推动签署中国一东盟职业教育联合声明,规划合作路线,推进包括课程、学分、学历、资格框架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联展暨论坛已成为有效宣传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中国与东盟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2)中国―东盟教育培训。2011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方设立10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主要培养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力资源。教育部和外交部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遴选了2批共20家单位作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承办单位,经广西教育厅积极争取申报;设立在南宁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共有6个,主要包括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广西财经学院的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的卫生部人才中心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为提高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搭好了稳固的框架。

尽管取得了诸多的成效,在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中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广西职业教育开放与合作面向东盟的宣传力度不够。中国与东盟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加上边界、贸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利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相互信任发展。中国需要采取积极和建设性措施,消除邻国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广西有8个边境市县与越南接壤,在职业院校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招收国际留学生时,邻国对中国地方政府面向边民提供的职业教育优惠政策疑虑重重,审批工作并不积极。广西在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的进程中,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改革宣传方式方法,注重宣传内容选择,提高宣传效果。

第二,广西对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体制了解不充分。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复杂,语言多样,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多元。广西缺乏研究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对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优势、特征了解不够充分,对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等指标缺乏可比性衡量指标和权威性数据。对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信息掌握不足,使其在选择东盟国家合作伙伴时较为被动,广西区内职业院校与东盟国家互派师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时缺乏针对性。

第三,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的协议落实不到位。广西职业院校与东盟国家签订校际交流协议的热情很高,合作双方都体现出重形式、重效益的特征,急于推进合作交流协议的签订,但协议签订后的落实程度较低,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多停留在表层,双方合办专业、互派师生、联合设置课程、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协同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推进不大。

第四,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的专业领域欠均衡。广西高中职院校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专业布局高度集中在教育、财经、电子专业大类,特别是教育大类中的小语种专业成为合作办学的热点,但相关双边、多边贸易所需的专业领域合作较少,广西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能源等领域实施的合作项目缺乏人力资源支撑。广西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调整优势产业合作重点、推进新型产业有效对接、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需要扩大职业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培养大批量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进一步深化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统筹引导,进一步完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科学统筹引导,进一步完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改变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主要依托上方相同或相似专业开展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大力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交流。在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时,我们应依据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强项与广西职业教育的基础及l展需求,落实区域支持性政策开展互补性合作办学,通过科学统筹,避免重复引进东盟国家相同的教育资源,优化合作办学的专业结构。同时,应参照国际标准对接广西职业教育优势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充分重视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适应国际化办学的教学管理要求。

(二)扩大开放与合作,为广西及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随着中国高铁加速走向东盟,中泰铁路项目、中老铁路项目、雅万高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中国高铁走出去,还将带动大批相关产业走出去,这为中国和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东盟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广西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协同企业走出去行动,支持东盟国家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比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应为泰国等东盟国家举行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为其培训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技术、铁路运营管理、铁道线路与场站等相关内容;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应主动服务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度尼西亚的生产,积极开展上汽通用五菱印尼生产线人才培养培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积极配合广西农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在东盟国家建立农作物优良品种实验站,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现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三)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搭建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交流机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广西的职业院校可以共享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合作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享信息,共享经验,共商问题,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的效益。通过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对优质高职院校帮扶带动,全面提升边境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并面向东盟国家树立良好合作交流品牌,以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联盟成员通过共享实训基地、师资、课程等软硬件资产,共享项目信息资源,帮扶边境市县职业学校有效解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同时也为成员单位获得更多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实现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发展。

(四)制定广西与东盟的职教国际化发展战略,建立国际化合作教育平台。建立国际化合作教育平台,制订广西与东盟的职教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优势互补。研究与借鉴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经验,对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市场进行剖析,不断总结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制订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发展战略。建立政府主导和协调的职业教育推广和质量保障体系,衔接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增强合作项目参与教师的外语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圈,建立国际化合作教育平台,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忠昌.中国―东盟高职教育输出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6(3)

[2]孟凡华,陈衍.中国―东盟布局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2(10)

[3]黎志东,张鹏.国际化集团华信息化现代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

[4]徐云,李继红.东盟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新思路[J].技世界,2012(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成果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粤搭建“多元化”环境科教平台

记者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十三五”环保工作的需求,广东将会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完善环境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将继续积极搭建多种类型的高水平国际环境教育学习与交流平台,为广东储备更具国际视野的环保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及提升全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水平。

据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环保部门不断推动环境科教体系建设,目前,省内高水平、多层次的环境科教平台正在逐渐丰富,如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了华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绿色公民教育、生态文明公众教育、广东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模式等一系列课题共同开展研究;联合了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搭建广东环境教育政府咨询、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广州大学发起成立广州环境教育学会,还与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签订粤台环境教育合作协议;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签订宣教合作协议,以及与中大、华工、华师、暨大四大高校的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扶持广东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新和环境教育发展等。

可以说,这些环境科教平台的搭建与日渐成熟,都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据透露,下一步广东还将会就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面和各相关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更进一步的合作。

环境教育升级“全民化”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环保部门除了与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了多层次的深度科教合作外,还通过“绿色创建”、种子教师、志愿服务下基层、自然学院等项目,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区管理中,不断推动广东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及环境教育普力度的升级。

其中,以倡导“在自然中学习,向自然学习,为了保护自然学习”为宗旨的自然学院自今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学生已分别在海珠湖湿地、华南植物园体验了“自然学院”的部分课程。对此,体育西路小学林雁校长深有感触:“自然学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增长了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唤起了对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据了解,“自然学院”将在广东省内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和自然保护区设置分校点,通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春秋游、社会实践、亲子课堂等公益自然环保体验和自然知识课程,提升学习者的自然感知力,更直接地了解环境问题、学习环保生态及人文科学知识、主动反思保护环境与践行绿色生活的价值,在享受自然乐趣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同时,该项目还将通过“种子教师”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环境教育导师与讲解员,并积极发展高校志愿者作为课程助教,促进广东环保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多样化”接轨国际平台

据了解,近年广东积极打造各类青少年环境保护活动品牌,接轨国际环境教育平台,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通过多项创新推动着广东环境教育向多样化、国际化和时尚化转变。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获悉,首届“国际青少年绿色低碳实践交流营暨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已定于今年7月17日―19日在广州举行。此项活动“落户”广东,标志着广东青少年环境教育接轨国际平台,促进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尊敬的专家、校长们、同志们:

今天,我市集中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小学教导主任、教研员、局机关全体同志400多人,举行《东阳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首发式暨专家学术报告会。首先,向应邀专程来东阳作学术报告的上海师大教科院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夏惠贤博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悉心指导东阳市多元智能五项测评研究的省政府督学、浙江大学刘力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以往,教育局出版了科研方面的书,分发至各地就算了。这次我们为什么要隆重举办首发式,并请专家报告?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举办首发式,是对我市取得的区域性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

《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是我市独立承担的第一个教育部规划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刘力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教育局成立总课题组,下辖22所子课题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验基地。各地成立103个子课题组,参与研究教师达563人。经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正式出版发行。该成果通过省规划办专家组鉴定,获得金华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活动一等奖。专家肯定:“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研究成果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项具有创新、有重大实践价值的优秀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首次研制了《东阳市小学生智能课程标准(全套6件)》、《东阳市幼儿多元智能发展大纲》、《东阳市智能五项测评教师手册》和《东阳市学生智能发展记录册》。该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潜力开发和多元智能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举办首发式,是重视和正确引导学校科研的一种导向

近年来,学校重视教育科研,以研促改、以研兴校,呈现出一种教科研工作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中小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首发式,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本身就是教育局倡导和重视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信号。

怎样正确倡导和引导学校教育科研,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东阳教育需要上档次、成品牌的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如《东阳“百校万生”同修“孝敬课”》,全市学校坚持8年,获省政府最高奖,全国特等奖。被列人浙江省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在全省推广。吴宁一中的“社会服务课”已在东阳各初中推广,金华市教育局将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现在,教育局又承担了另一项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的研究》。这些重大课题是必要的。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东阳教育还需要一线教师针对本职教学的课题研究。教育局大力倡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校本研究蔚然成风,促进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既搞教育实践,又搞教育科研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早日形成。

讲到名师培养,我想点一下《东阳名师名校长工程——东阳教育骨干班学员学习研修论文集》(一、二)。这两本集子,印好已有些时日,等在今天首发式上分发,其用意也是要引起广大校长和教师的关注。教育局选送部分中小学教育骨干赴华师大、北京高级行政干部学院学习培训,学员们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理论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论文,不时引起我的共鸣。文集中有的文章有感而发,主题鲜明,论点新颖,见解不凡,议论剖析入微,文笔流畅洒脱,对学校管理问题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科学阐释都散发着清新气息而引人思索。希望大家认真借鉴。

3、举办首发式,是重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强烈信号

目前,

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推广与应用。不少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写出报告,评审获奖,便大功告成,束之高阁,使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即使已经在面上推广的几项成果,也存在着一些学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大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借此机会我要强调: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科研成果只有为广大的教师所接受和运用,才能减少和避免在教改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才能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地发展,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显示教育科研其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是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途径之一。它是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形成学校教育科研基地、使教育科研扎根于教师群体的土壤、壮大教育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

金华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在金华市推广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工作现场会上强调:“金华要建立在理念指导下的科研体系。各地要象东阳那样用理论来导航,靠课题来推进。全面推广东阳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经验,有开拓性的开展学生评价改革,把金华小学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应局长的讲话,是对金华各县市区的要求,也是对东阳市的鞭策。作为学生多元智能五项评价的发源地,做好深化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尤为重要。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5月28日,《广东教育》迎来了六十岁的生日。来自新闻出版单位的领导,各省市教育期刊社的社长、总编,全省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及嘉宾欢聚一堂,共贺《广东教育》创刊六十周年。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曜升,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仲南,广东省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陈俊年,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李学明,广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教育学会会长刘达中等领导出会。会议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持。

纪念大会在《筑梦粤教——广东教育60周年影像》中拉开帷幕。一帧帧珍贵的影像,记录了六十年的筚路蓝缕、励精图治、高歌猛进。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在致辞中和与会嘉宾一起回顾了《广东教育》自1952年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1952年,《广东教育与文化》创刊,著名作家秦牧任主编。1956年,《广东教育与文化》更名为《广东教育》。作为广东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宣传的舆论主阵地,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下,广东教育杂志社从当初的7个人办一份刊物,发展到如今50人办八种刊物和一年鉴(《广东教育年鉴》)、一网站(南方教育网)的教育期刊大社,杂志社与广东教育事业风雨同舟,积极宣传、服务教育,为谱写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华彩乐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杂志社多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陈湘年社长表示,广东教育杂志社将以《广东教育》创刊六十周年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继续坚持“开拓、务实、拼搏、奉献”的办社理念,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社内管理、构建数字出版网络体系,把握机遇,励精图治,豪情满怀,再创辉煌。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李学明表达了对广东教育杂志社的衷心祝贺和诚挚慰问,肯定了《广东教育》六十年办刊的辉煌成就,对广东教育杂志社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一是坚持正确舆论方向,造就优良的舆论氛围。二是注重提高刊物质量,成就优秀的文化价值。三是侧重长远规划,确保刊社科学持续发展。李学明副厅长还高瞻远瞩地提出,广东教育杂志社全体员工应继续以创业、勤业、敬业、精业的品格,以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为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大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广东教育杂志社及全国所有的教育报刊都面临着转企改制和数字化浪潮两把双刃剑带来的新挑战。他勉励广东教育杂志社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教育宣传空间,占领教育宣传阵地。创名牌,塑品位,办一流的教育期刊。他希望杂志社以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豪气和魄力,更好地发挥教育宣传主力军、教育舆论主阵地、教学科研主平台和教育信息主渠道的作用。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仲南在讲话中谈到,希望广东教育杂志社抓住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这一发展节点,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加强教育研究和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活力,提升创造力,形成竞争力,拓展服务范围,更新思路,革新模式,创新项目,勇敢应对市场挑战,争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曜升代表全国教育期刊分会和中国教育报刊社全体同仁,向广东教育杂志社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教育报刊社、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等单位,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等领导也发来了贺电、贺信。

惠阳实验小学校长张银球作为《广东教育》通讯员代表发言。他把《广东教育》誉为可贵的智慧之源、教学中的良师益友。读者代表、广东省委办公厅会务处会务组组长张儒波发言,他深情回忆了《广东教育》《广东第二课堂》对他的少年生活的影响。小读者代表、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李舒扬同学也为杂志社献上了祝福。

纪念大会的第二部分是文艺表演。广州市东川路小学管乐团表演了乐曲联奏《好日子》《我和我的祖国》等五首。他们年纪虽小,技艺娴熟。许多与会人员纷纷拿出相机留下这美好的瞬间。广州市小北路小学的十多位同学献上了快板小品《广东教育好》。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身穿八种刊物及年鉴、网站的封面、页面,以快板和歌曲展现了《广东教育》创刊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光辉足迹,将纪念大会推向了高潮。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是大学生们的理想信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从政治信仰这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体系。政治信仰教育的成效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不断研究新的环境、采用新的对策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接班人。

1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特点与成因分析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几间学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态度等内容。

1.1高度认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但仍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现象 80%的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高度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知度高,②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感深。但是,少部分广东大学生仍然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现象,一些大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仅仅是一个设想,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或实现的可能很渺茫。

1.2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但仍感到前进中缺乏动力 85%的广东大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①广东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较高。②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较高。但是,少数广东大学生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表现出思想上的动摇,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认识不足,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

1.3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仍存在一些疑虑 88%广东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因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①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和态度。②关于广东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认识和态度。③广东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2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的社会原因,也有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2.1国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对大学生无疑是一大冲击影响。如全球化的影视、网络信息等各种信息都渗入到学生当中,弱化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认同。国内的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趋利性、""、"钱权交易"腐败现象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此外,对于广东大学生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也是影响其进行政治信仰选择的其中一项因素。调查发现广东大学生的务实性比较重,相对内地省份大学生显得较为重视物质性。

2.2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当前广东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①实效性不高。②对政治信仰教育新载体的运用不足。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化。同时,家庭的政治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 由于年龄等因素影响,好奇心、新鲜感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在大学生接受和专递特别快,期间既有好的,自然也有大学生无法分辨的负面消极的东西。使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的缺失。

2.4大学生自身原因 青年时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强烈且自尊好胜,极具可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不可预测性、突变性和复杂性。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3.1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3.1.1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事业、并且能以此作为目标,在行动中做到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前进。

3.1.2理论联系实际 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社会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教育,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3.1.3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要求教师既要系统地传授政治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又能贴近社会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形势政策,加入社会实践的相关事例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

3.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①要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地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②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大化地达到教学目标。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真正做到引领作用。另外也要提升教学水平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3.3实现奖励育人、资助育人、关爱育人的政治信仰教育目标 表彰奖励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培养祖国的优秀人才,树立典型,产生影响。同样,大学生中的困难补助、学费资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服务等都可以灌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3.4营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深入开展校风建设。通过校风建设,在校园树立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②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5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拓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培养毅力、陶冶品格,增强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3.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实现政治信仰教育目的 政治信仰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对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把网络建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外在环境。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网络微博、QQ 群、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等新媒介,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不断拓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当然,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也包含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政治信仰教育机构和大社会环境的构造也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田杰.现代性风险中的政治仪式与文化认同--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回顾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0,(1).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340

国内刊号:37-1298/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广东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广东省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推动广东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研究广东省1999-2010年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发展都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均属于灰色关联理论研究的范畴,因此,我们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本文根据广东省1999-2011年的统计年鉴数据,选择教育经费、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以及GDP和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来分析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具体数据如表1。

(一)广东省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根据表1可以得出,1999-2010年广东省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扩大。1999年广东省教育经费为121.02亿元,到2010年上升到921.48亿元,是1999年的7.61倍,年均增长率为20.65%,而广东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5.76%,广东省教育经费年均增长高出同期GDP年均增长4.89%。广东省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在重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注重人才培养的意识,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为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如图1,1999-2010年广东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31%增加到2.00%,而全国在2010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4%,这说明2010年广东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而全国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2.92%,高出广东省2.27个百分点。可见,与全国总体水平对比,虽然近12年来广东省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仍不能与广东省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经费投入强度不足,仍是制约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广东省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分析

根据表1可以得出,在1999-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逐年上升。1999年在校生数是22.08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142.66万人,是1999年的6.46倍,年均增长率为18.81%,同期全国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2.35%。在校生规模存在不足,这也是制约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

1999-2010年广东省GDP平均增速为15.76%,三大产业平均增速分别为7.92%、16.46%、16.49%,可知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占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仅次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说明第二、三产业起到吸纳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作用。从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如图1),广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几乎支撑了广东省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逐步减小,说明三大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

综上所述,广东省高等教育无论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还是在校生规模的发展上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同全国的平均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已不适应广东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经济产业结构中,广东省第二、三产业发展比较快速,亟需专业人才,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之相协调。因此,亟待政府采取相应对策解决。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1]

1. 确定分析序列。设母序列为X0i(t)(i=1,2…n;t=1,2,…,m),子序列为Xj(t)(j=1,2,…,n),其中,母序列反映系统行为的特征,子序列由影响系统行为的相关因素所组成。

2. 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母序列无量纲化处理为X0i?鄢(t)=X0i/X0i(1),子序列无量纲化处理为Xj?鄢(t)=Xj/Xj(1)。

3. 求差序列。在时刻t,母序列X0i?鄢(t)与子序列Xj?鄢(t)之间的绝对差序列为ij(t)=X0i?鄢(t)-Xj?鄢(t),其中,当t取任意时刻时,max、min分别为ij(t)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 求灰色关联度。母序列X0i?鄢(t)与子序列Xj?鄢(t)的关联系数为:

rij(t)=(Pmax+min)/(Pmax+ij)

其中分辨率P(P?缀(0,1))为常数,一般取P=0.5,它有便于提高变量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母序列与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公式为:r0i?鄢=■■rij(t)。其中,当P=0.5,rij?鄢>0.6时,其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我们选取1999-2010年广东省的教育经费X01,高等学校在校生数X02(单位为人)为母序列,来反映高等教育的指标;选取GDPX1、人均GDPX2、第一产业值X3、第二产业值X4、第三产业值X5、财政收入X6、居民消费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8(单位为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9为子序列(单位为元),来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其他变量的单位均为亿元)。表2为各变量的原始数据。

根据表3,我们利用各变量初始化变换数据计算母序列X01?鄢、X02?鄢与子序列(Xj?鄢=1,2,…,9)之间的关联度系数rij?鄢(t)(i=1,2;j=1,2,…,9),并得到关联度向量为G01、G02,。其中,

G01=(r11?鄢,r12?鄢,r13?鄢,r14?鄢,r15?鄢,r16?鄢,r17?鄢,r18?鄢,r19?鄢)

=(0.689,0.637,0.554,0.707,0.722,0.726,0.644,0.581,0.544)

G02=(r21?鄢,r22?鄢,r23?鄢,r24?鄢,r25?鄢,r26?鄢,r27?鄢,r28?鄢,r29?鄢)

=(0.801,0.747,0.650,0.822,0.832,0.832,0.753,0.681,0.648)

根据经验,当P=0.5时,rij?鄢均大于0.6。因此,我们计算的灰色关联度系数都比较理想。根据关联度向量G01,G02,计算各变量累计关联度为:■ri1?鄢=1.490,■ri2?鄢=1.384,■ri3?鄢=1.204,■ri4?鄢=1.530,■ri5?鄢=1.554,■ri6?鄢=1.549,■ri7?鄢=1.397,■ri8?鄢=1.262,■ri9?鄢=1.202,各个变量的关联度系数由高到低排列:X5>X6>X4>X1>X7>X2>X8>X3>X9。因此,广东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关联系数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第三产业值X5、财政收入X6、第二产业值X4、GDPX1、居民消费X7、人均GDP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8、第一产业值X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9。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最强的是第三产业值,最弱的是农村居民收入。

三、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通过以上对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1. 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投入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最强。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投入与第三产业值的关联度是0.832,说明目前第三产业对高等教育的贡献相对比较大,这也与广东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符合。因为广东省作为沿海开放大省,第三产业又是产业结构中的重点发展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并吸纳了相关专业人才,为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财政收入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联度仅次于第三产业值。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财政收入的关联度也为0.832,说明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财政收入的依赖度很强。因为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而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又反映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

3. 广东省的第二产业也是三大产业结构中的重点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第二产业值、GDP、人均GDP的关联度分别为0.822、0.801、0.747,显而易见,第二产业值、GDP、人均GDP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说明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程度。

4. 全省居民消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这三个经济发展因素反映了全省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性以及消费能力,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高等教育的关联度是最弱的。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三个变量对高等教育的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753、0.681、0.648,说明城镇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性和消费能力大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均衡也将影响高等教育均衡稳定的发展。

(二)对策

从结论中可知,广东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一些缺陷,如何让教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亟待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强与产业结构的衔接

广东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推动做得还不够,必须让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居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合理发展高等教育以适应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存在着不同的关联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各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院校应该切实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支柱产业培养短缺人才,让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衔接,互相促进,共同平稳快速的发展。

2. 实行多元化投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广东省重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还不够。当务之急,解决广东省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并改革高等院校投资的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基金制;健全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相配套的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保证高等教育稳定发展。

3. 提高全省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实现教育需求性均等化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也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颈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使得广东省农村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消费能力相对滞后。因此,广东省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消费能力,从而实现全体居民对高等教育需求性的均等化。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齐民要术》中的鱼酱加工探析

略论唐诗中的“饼”及其文化内涵

新疆博州蒙古族饮食习俗与女性角色

云南红河地区彝族传统服饰的类型及其图纹探究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评介

论阴阳五行说与服饰色彩

中国—东盟发展研究

泰国地方传统知识收集与整理研究

中国-东盟商贸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近代泛北部湾开放港埠外贸结构的嬗变——以广西港埠为例

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广西加工贸易

南宁发展研究

南宁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香港职业教育事象及其启示

构建促进中职英语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后评价构想

基于延承传统文化的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中国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蚁族”谈起

越南语基础阶段教学法探讨

校企合作打造高效顶岗实习联合管理模式

联合办学高职院校发展问题探讨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建设探析

中国—东盟保税物流形式及人才培养

广西南宁加强与泰国产业合作的思路

广西在“10+1”和“9+2”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广西与东盟教育合作问题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_示范建设

高职示范性项目建设过程监控策略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_课程建设

高职文秘专业行动课程开发研究——以《秘书实务》为例

略论高职文秘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职业教育研究_教学探讨

试析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与自组织教学

浅谈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文秘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职业意识培养

职业教育研究_实训建设

广西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职业教育研究_就业指导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

台湾的开发与饮食文化的变迁

从“豆”之演变初探中国古代的饮食技艺

广西壮族服装的分析与欣赏

苗族服饰文化溯源

高职教育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研究

高职《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课堂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服装结构制图制板与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从概念入手解析外汇与汇率教学中的难点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与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整合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语文德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思考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英文名称:The Modern Education Journal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44-1361/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一、 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

从思想的主旨、内容等方面,按时间可以将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发展演进分为晚清的形成期、“五四”前后的活跃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期三个阶段。

1.晚清时期(1840-1912年):广东师范教育思想逐步形成

我国自古重视师资培养,许多教育家论及为师之道,但最早把师范作为一种制度介绍给中国的是黄遵宪。他在19世纪80年代撰写的《日本国志?学术志》、《日本杂事诗广注》中提到:“有师范学校,则可以养成教员,以期广益教者也。” [1]此后多年,无人提及在中国仿效国外设置师范学校的建议。直到甲午战争失败后,有识之士才开始意识到培养师资以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存的根本在于普及教育,培养人才,而师资是“人才之大原”。1896年,梁启超撰写《论师范》一文,详细论述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首次提出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2]。他反对“一切教习多用洋人”的做法,认为要根据自身实际,借鉴日本模式来培养自己的师资。总之,梁启超首次对中国兴办师范教育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标志着广东及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他不仅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参与了教育决策,促使清政府重视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康、梁的教育视野十分广阔,非常重视女学师资问题。康有为认为育婴院和小学院的教师应由女性担任,因为“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性,不若女子之静细慈和而又耐性也”[3]。只有办女子师范学校,培养出大量师资,才可普及小学。梁启超也大力发展女子教育,培养女子学堂师资。1898年,他在上海积极参与第一所女学――经正女学的筹创,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同时期的黄遵宪和丘逢甲等人也极其重视师范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切实办学。黄遵宪认为:“非有师范学堂为之先,则学校不能兴。”[4]1904年,他在嘉应州创立了广东第一所师范学堂――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同年,丘逢甲创办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这两所学堂属于我国最早的一批师范学校。1905年黄遵宪于嘉应中学内附设“师范班”和“师范传习所”,并选派六人分两批前往日本攻读师范专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丘逢甲受到黄遵宪的鼓励,于1906年在员山村“创兆学堂”设立附属师范传习所,专门培养“粤赣地方小学教师人才”。在黄、丘等人积极倡导和影响下,广东各地陆续开办了师范学堂或中学附设的师范班。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出:“办学以师范为先,而造就师范的师范尤以优级为本。”[5]在他的督促下,1908年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正式开学。至此,广东师范教育初具规模。

在这一阶段,以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广东知识分子高举“教育救国”的大旗,呼吁重视师范教育,第一次将师范作为一种制度介绍给中国,第一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思想,倡导女学师资培养,开近代广东师范教育的先河,标志着近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全面形成。这些思想既推动了近代广东师范教育的蓬勃兴起,也促成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历史开创意义。

2.“五四”运动前后时期(1912-1927年):广东师范教育思想活跃变化

“五四”运动前后是我国社会新旧更替,各种思想碰撞、交融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思想家有孙中山、梁启超、许崇清、陈独秀等,他们或是广东人,或在广东工作,其师范教育思想都非常活跃,引发了广东师范教育的大变革。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令教育部通告各省初级师范开学文》,指出:“欲兴办中小学校,非养成多数教员不可;欲养成多数中小学教员,非多设初级优级师范学校不可。”[6]接着,他又强调:“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学校所宜急办也。”[7]在兴办师范教育时,“女子师范尤为重要”。他高度评价教师工作,认为:“教育者,乃引导人群进化者也。”[8]这时期,梁启超从欧美游历回来,发表多篇文章阐述其教育思想,升华了对师范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等问题的认识。梁启超在其设计的“教育制度表”中将师范教育独立成系统,但在民国初期,教育界引发了关于师范教育是否独立的热议,许崇清、陈独秀等主张将师范学校合并入大学。1920年,许崇清以德、法、英、美的师范教育制度为依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不过是过渡的制度,大学教育发达后应将其归并于大学。“高师既改作大学之后,就无须袭用师范的名称。因既为大学,则不必限于养成教师,各分科可以各自造就各方面的人材,有愿当教师或从事教育事业者,只去同教育科联络联络,便可得相当地准备。”[9]当时担任广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也认为:“高等师范与大学并立,不但重复,设备不经济,而且学生资格及用途往往冲突,日本及北京都已有此等不好现象。”[10]许崇清、陈独秀等反对独立设置师范学校,并非不重视师范教育,只是认为我国当时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办师范学校。许崇清非常关注教师的发展,要求师范学校教授教育史、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教育学,使教师明白所做的事对于全体社会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广东的教育家们积极探索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办学性质及教育内容、方法,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家、思想家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促进了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虽然取消高等师范学校对培养中学教师的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打破了之前师资培养的封闭模式,丰富了师范教育的内涵,扩展了普通大学的教育研究职能,无疑是近代师范教育的一种尝试与进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尽管当时处于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全国师范教育发展曲折,但教育思想的活跃与创新使广东师范教育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头。

3.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广东师范教育思想深入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林砺儒、许崇清、陈济棠等为代表的广东师范教育思想有了深入发展。林砺儒从日本留学归国后,致力于广东师范教育事业, 系统研究师范教育,是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把师范教育提升到维系国家前途和决定教育成败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师范的成败决定了普通教育的成败。20世纪20年代初政府取消师范系统的独立设置以来,师范教育日益萎缩和支离破碎。对此,林砺儒坚决主张师范教育独立,于1932年发表《师范教育独立及师范学校与大学联络》一文,从实际出发,指出这种“独立性”应包括训练方针和方法的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和师资培训的独立。[11]在他看来,独立设置师范学校并不意味着只有师范学校才能培养师资,普通大学也可以,但必须全校动员。“第一课程要另组成一个系统,第二要有完备的附属学校及有效的实习指导者。”[12]他要求按师范教育的特点来办学,并归纳出“师范性”的内涵,即政治性特别强,知识要特别丰富,要有教育专业的训练,这三方面密切结合,缺一不可。为了确保师资质量,他多次强调教育实习的重要意义,视师范学校与附属学校的关系为骨和肉的关系,彼此要相互促进和提高。从1927年开始,陈济棠在七年的主粤期间加强了师范办学。他把广东省划分为10个师范学区,规定每学区至少开办男女师范学校各一个。他积极创办?鹎诖笱В?扩大县立师范学校的招生,并在省立师范学校设师范科,使就读师范和简易师范的学生大幅增长。他还从社会招收了一批小学优秀教师,对现职小学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再教育,利用暑假举办小学教师讲习所,以弥补初等教师的缺乏。这时期,许崇清也一直重视师范教育的发展,在中山大学筹办师范学院,增设初级部培养初级中学和简易师范学校的师资,增办教学专修科及附属中学。除了在办学实践上积极实践外,他还从理论上研究教育问题,发表了《人底本质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等文章,提升了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方法等问题的认识。

民国时期,战争频繁、时局不稳,国民政府对师范学校采取“集中主义”方针,但这些政治背景和时代厄运不仅没有阻止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发展脚步,反而激发了它的深入发展。广东的教育家们依靠地方力量,大胆改革(如?鹎诖笱?设置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增设师范部,这在当时是极少有的),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师范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到处奔走呐喊,勇于抗争,将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使广东师范教育得以继续发展。

二、 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梳理近现代百余年的广东师范教育思想,发现这些思想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从“教育救国”到强调社会影响教育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甲午战败后,许多进步人士认识到教育对于救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举“教育救国”大旗,将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作为挽救垂危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就是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反思日本和“泰西”强盛的原因在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今日中国之弊,人才乏也;人才之乏,不讲学也。”[13]由此他倡言:“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14]黄遵宪也多次写文章援引日、德强盛的实例说明教育的重大作用,并喊出普及教育“乃救中国之不二法门也”的呼声。梁启超更是视师范教育为“群学之基”,强调通过培养师资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救国强国的目的。这些想法在客观上促成了师范教育的创办和发展,但无法带来社会根本的变革,表明了改良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到现代,广东教育家们如林砺儒、许崇清等意识到教育的发展受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社会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林砺儒在分析了世界先进国家和我国不同时期的师范教育所起作用后指出:“师范教育须要从狭义的教育问题而转入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这样才可得圆满的解决。”[15]他呼吁:“要师范教育改造,就须改造全世界全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差一点平等,师范教育也还是差一点进步!”[16]许崇清从欧美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社会的进化是在教育之先,“想要推行新教育,是必要社会环境具备足以容纳新教育的条件。”[17]中国社会不进化,却想先改造教育以助成社会的进化,这是教育者的主观意愿。那些受过新教育的人毕业后能否为社会所容纳,这在教育者是不能预料的。现代教育家在对待教育与社会的问题上进行了认真总结,更加客观地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师范教育的正常发展。

2.从“量”的通才培养到“质”“量”并重的优良师资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创办于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时严重缺乏师资以普及教育,因此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兼顾的通才,旨在解决师资“量”的问题。到现代,开始重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培养“学有专长而又多才多艺”的优良师资,以实现“质”和“量”的并重。

广东近代的教育家注重以德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黄遵宪对师范生的培养非常慎重,必求“文理明通、品行俱优者”读师范学堂。康有为提出要选择贤达、敬业的人做教师,他们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学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方能担当培养学生的重任。孙中山也教导师范生要谨慎小心,“养成国民之模范”。作为教师,要恪尽职责,关心政治,精通业务,有渊博知识。[18]“惟必有知识,方可担任教育以益学生之学识,恒视教师之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19]这些思想主要是从通才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角度来阐述师范教育的目的,而梁启超进一步论述了教育宗旨的重要意义及选择、确定宗旨的具体方法,提出教育要造就出具有新思想和新素质的新国民,应“教人学做现代人”。他要求师范生的学习“以授人为主义”,谋个性完善,求立人达人。基于时代局限性,梁启超等人主要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解决师资“有没有”和“够不够”的问题,对训练怎样的师资以及如何训练等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现代的教育家们在前人认识基础上,开始探究如何培养合格师资和优良师资以解决“质”和“量”并重的问题。林砺儒在从事师范教育实践中信守“教育家要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的理念,力主将师范生培养成“有为有守”的教育工作者。后来,他强调优良的师资必须科学知识精深而渊博,政治立场正确而坚定,教育技术熟练而灵活,达到“学有专长而又多才多艺”。许崇清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明确标准,即凡当教师的人,必要有高远的见识、练达的才干和社会责任感,要学好教育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才能尽责地服务于社会。

3.从模仿为主到凸显中国化

广东近代的教育家们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影响下,主张师范课程的设置应中西兼顾,学以致用。他们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文”、“西艺”等皮毛,主张政艺兼学,政重于艺。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依据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的方针,安排的课程“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20]。因当时我国缺乏创办师范教育的经验,梁启超以日本为蓝本拟订了六种课程,包括“六经”大义、历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国情状、格致专门、诸国言语等内容。[21]他要求师范院校既开设基础课和专业课,也开设教育课和教授法课,传授“为教之道”。可见,近代教育家在课程设置上能古今、中西结合,儒家经典、西学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兼有,内容丰富。但整体看来,多以模仿为主,对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等还没有系统研究,中国特色不明显。到了现代,我国已有一些创办经验和教训,教育家们对师范教育的内容有了系统而详细的安排,重视学习教育类课程,加强教育实习的指导和落实,体现出明确的师范性。林砺儒认为师范学校的课程计划,应使学艺和专业在师范生脑中“融会一气”。以往的师资训练尽管两者都有,但没有融合起来,所以很难成功。他还指出,优良的教师决不只是狭隘的“一孔之儒”,而是“由博返约”的专家。他根据当时广东师资的实际需要在?鹎诖笱?师范学院设置了教育系、文史系、数理化系、博物地理系,不拘泥于狭窄的某一学科,而是多学科综合设置学系。师范生先广泛学习科学知识,到三年级才细分专业,设置专门科目作集中探讨。为了塑造师范生进步的人格,林砺儒广纳百家,开放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获得最新和最有用的知识。

近现代思想家们不仅注重课程设置,还重视教材的编制和使用。黄遵宪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对“教科书”作出完整解释的人。他说:“教科书者,准人生必需之知识,定为普遍之学,而又考核学生年龄之大小,度其脑力、精力之所能受,分时分课,分年分级,采择各书籍中之精要,编为一定之书,以施教者也。”[22]受黄遵宪的鼓励和影响,梁启超介绍和编译大量教材,肯定民间教材的合理性。他指出:“教科书无论官纂、民间私纂,但能依国家所定课目者,皆可行用。”[23]林砺儒和许崇清也亲自编著教材用于教学,强调教材内容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络,重视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24]从近代到现代,随着全国师范教育由开始创办到逐步发展,广东的思想家们对教育内容的思考也日益全面而系统,从中西兼学、模仿他国为主到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学艺与专业须“融会一气”,从译介教材到自编教材,课程安排和教材建设有了较强针对性,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特点。

4.从善于继承到理性革新

近代以来,广东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反对记诵和讲授的灌输形式,积极继承优秀的传统,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提倡谈话、问答、讨论等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康有为说:“今言教学,皆不泥古,以可行于今者为用。”[25]梁启超提倡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他为学生介绍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多提问题、勤作札记。他主张将“趣味”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手段,教师要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用游戏、歌谣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提高趣味。这些思想家在继承传统优秀方法的同时也开始介绍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如黄遵宪和康有为注意到了实验、实习、测验等科学方法的作用。这种积极继承而又勇于借鉴、创新的思想到现代教育家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其一,善于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传统教法的内涵。他们对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法进行了多角度解读和实践,林砺儒将教学相长既理解为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促进,也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互启发,加强合作。其二,理性对待世界教育思潮,切实革新教法和学法,注重科学实验和教育研究。他们认为,对各国流行的种种教育思潮、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必须经过严密的批判,扬弃,而决不能象旧时那样盲目地摹仿抄袭”[26]。 谨慎对待、实事求是并非墨守陈规、放弃改革。林砺儒在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导师制,在小学开展新学制的实验以适应当时学校、社会的需要。许崇清也积极提倡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法,指出我国的旧说是臆测、传说或常识性,无科学的确实性,今后思想家要注意科学的方法和体系,培养科学精神。他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实际,以事实为研究基础,以观察、实验和统计作为研究方法。其三,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林砺儒认为进步的教育方法务求提供现实的情景给学生,以唤起实践的目的,激发纯洁的学习动机。[27]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教师经常让学生做实验、制作标本,参观农村、工厂和矿山,下乡办学宣传抗日,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成长。

广东近代与现代的思想家们理念先进,思维开放,既能积极继承优秀传统又能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综合分析,又各有所侧重。近代教育家受传统影响根深蒂固,加上对外国教法的了解不够全面,以继承为主来融入借鉴;而现代思想家在各种国际教育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在继承基础上理性借鉴和创新,大胆改革了教法和教育制度。

三、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观照

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以来的百多年历史,是一部教育家、思想家们执着追求,将理想逐渐变为现实的奋斗史。广东近现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直接推动了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的发展,促成了全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演变。回溯广东近现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归纳其主要特征,对促进当前师范教育的改革有多方面的观照意义。

1.价值取向:育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

关于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康德认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成为具有个性和社会性统一的人。我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进一步提出教育应“教人学做现代人”的观念,近现代广东的教育家们把道德修养、人格塑造放在目标的首位,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我国师范教育长期强调以知识为本的价值取向,偏重于知识传授和考试技巧的获得,忽视了师范生思想品德、精神人格的提升,缺乏对学习者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而师范院校应高屋建瓴,“从教师的终身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教师教育课程”[28]。针对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误,近年来教育部多次颁布文件对师范生品德修养提出要求,倡导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引导师范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更是旗帜鲜明地将“育人为本”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育人为本”既是对师范生素质的要求,更是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全新定位,落脚点都在于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课程标准将各阶段的目标按“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领域来设计,由过度注重知识、技能转向注重知识、能力与情意的和谐统一。这一观念代表了新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将指引师范教育造就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

2.课程设置:师范当先,加强各科整合

近现代广东教育家在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中西结合,文理兼通,注重各学科及专业之间的联系与融合,这些思想至今还有重要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专业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色彩浓厚,师范特点明显弱化,各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脱节、互不关联。这种封闭式的课程设置造成师范生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视野狭窄,专业能力不强。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革课程设置,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习得。一方面,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师范性。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扬(Young,M.)提出:“联系的要求强调学校或学院的整个课程及其组成要素的相互依赖。”[29]具体到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指公共课、专业课与教育课的各门课程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前后贯通。这样,所有课程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使师范生从师范专业的角度来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为学问而学问”。如美国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就是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整合的突出表现,有助于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传统知识框架,构建沟通与融合的桥梁。另一方面,要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甚至跳出狭窄的专业范围,实施跨专业的多样化课程整合。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明显增加了教育类课程的数量、学分和比例,也延长了实习时间,但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实践证明,只注重理论或实践是不够的,师范教育课程应该帮助学习者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现二者的整合。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我国农村教师普遍身教多科的实际,顺应国际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趋势,师范教育各专业要改变以往互不往来、封闭培养学科人才的状况,与其他专业加强整合,完善主修、辅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择课程,发展个性和兴趣,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综合能力强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样,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解决当前师范生专业不对口的困境,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

3.教育方法:全程实践,促进反思与合作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农民工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张学英/天津(1.1)

德国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赵文平/天津(2.1)

美国职业教育模式争辩的历史沉思吴洪成/河北(3.1)

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施力方向谢良才/北京(4.1)

激活创新因子 扶持创业梦想胡坚达/浙江(5.1)

略论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李捷/天津(6.1)

“职教人”的观念转型是职教发展的关键基石陆俊杰/河南(7.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与方向曹晔/天津(8.1)

如何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赵文平/天津(9.1)

人的职业社会化刍议蓝欣/天津(10.1)

判断标准研究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前提聂伟/北京(11.1)

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郝评/天津(12.1)

理论前沿

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探析顾馨梅/江苏(1.5)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现状研究综述

王朔 王永莲 李爽/四川(1.10)

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养殷喜悦/辽宁(1.15)

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研究

文启金 寇化勇 周遇春 王太斌 蒋双娇 叶芩何/四川(1.20)

基于产业联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赵新宽 周文瑜 陈东群/广东(2.5)

中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辩证思考陆俊杰/河南(2.9)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王新宇/江苏(2.14)

中小型制造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罗德红 罗颖/广西(2.18)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服务于区域制造产业的实践探索

李龙根 陈永刚 舒雨锋/广东(2.23)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综述成伟伟 孙翠香/天津(3.5)

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研究古翠凤 王绿原/广西(3.11)

构建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新探谭艳华 高洋洋/安徽(3.16)

论职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关系盛晓君/上海(3.20)

西方现代学徒制经验在中国本土化应用研究王明哲/辽宁(4.5)

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误区及路径探析张玉改/江苏(4.10)

试析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几个问题周昆/云南(4.15)

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周伟 杨欣然/安徽(4.19)

社团法人型职教集团的有效运作研究王志伟/江苏(5.5)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热点分析张军霞 祁占勇/陕西(5.1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述评侯艳芳刘利利/河北(5.18)

关于职业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分析贾璇徐大真/天津(5.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析董凤/广西(5.26)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教育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程慧平/湖北(5.30)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鄂甜/北京(6.5)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刘利利/河北(6.9)

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李志涛/天津(6.13)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1+1嵌入式”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启明/河北(6.17)

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综述周霞霞 王资/云南(7.5)

关于构建职业教育弹性学制的思考黄振菊/河北(7.10)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探讨高凡修/河南(7.15)

杨叔子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研究刘晨雪 王怡倩 蓝欣/天津(7.21)

汽车见习工程师研究综述高瑞霞张伯俊 张鹏飞/天津(7.26)

从教育体系内部考察应用本科的本质和职业教育的定位

贾剑方/广东(8.5)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张修哲/辽宁(8.11)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王冬良/江苏(8.17)

应对工业4.0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几点思考

闫妍 曹洁 李薇/天津(8.22)

关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邓志虹 林强/广东(8.26)

高职院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刍议荣莉胡利胜/江苏(9.5)

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问题研究张振中/江苏(9.9)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职教体系新模式研究沈言锦/湖南(9.13)

地方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张兄武 陆正林/江苏(9.18)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形式研究

张媛远 陈晓曦/天津(9.22)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成长历程研究 沈文 张英/浙江(10.5)

试论职业教育的博雅取向孙宁 张晓军/河北(10.9)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陈立平/湖南(10.13)

技术人文性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观蒋小佩 张棉好/浙江(10.16)

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刘东菊/天津(11.5)

基于“完整知识”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翟陆陆/河北(11.1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分析孙婷 高军/辽宁(11.1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路径研究李碌/辽宁(11.19)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保障策略研究

张帅 宋晓欣 闫志利/河北(12.5)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综述程娟娟/河北(12.11)

区域聚焦

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鄂甜/北京(1.24)

致用与适性:台湾技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余军奇/广东(2.27)

21世纪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曾春妹/福建(2.33)

甘肃省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中观失衡探析张小军/甘肃(3.24)

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策略研究

马宝成 何万丽/宁夏(3.29)

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策略分析程立浩柳军/江西(4.24)

浙江省“选择性”中职课改的逻辑路径与价值取向探析

崔丽莉 章剑坡 陈明昆/浙江(4.31)

广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及对策研究陶红 杨阳/广东(5.34)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研究哈满林/安徽(5.39)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欧剑锋/湖南(6.21)

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花兆润/安徽(6.26)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李付亮 李娟/湖南(7.30)

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研究谢茂康/湖南(7.33)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优化布局策略

王振刚/天津(8.30)

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罗庚兴 李大成/广东(8.36)

贵州省高职院校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何国伟/贵州(9.27)

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陈逸平 李鸿杰/甘肃(9.32)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与消除贫困的思考

保承军 岳桂杰/甘肃(10.20)

京津冀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冯赵建/天津(11.23)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湖南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研究

陈湘满 朱健 贺适/湖南(12.16)

提高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路径探析

阳益君/湖南(12.21)

管理世界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查分析黄小平/安徽 黄乐辉/江西(1.30)

基于CIS理念的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建设研究张萌/天津(1.37)

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邢彦明/北京(1.41)

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策略研究与实践

吕玲 马国泰/新疆(2.37)

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优势与挑战宁业勤 楼世洲/浙江(2.41)

学校效能:职业学校评价的新视角邢飞越 蓝欣/天津(2.45)

技工院校产业系建设的探索性实践

彭豪 陈实 周志德 高小秋/广东(2.50)

基于“赛考培”联动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吕大章/四川(2.54)

职业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探析李国和 闫辉 蔡玉俊/天津(3.34)

中韩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王乌兰 雷松林 朴荣基/安徽(3.38)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烨 汪玉娇/湖北(3.42)

农村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刘再贵/云南(3.46)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衡量李富/江苏(4.34)

浅谈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东丽/天津 周东华/陕西(4.40)

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李贺伟 王忠诚/辽宁(5.44)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探索

李昱言 李宇红 侯雪玮/北京(5.50)

“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

单福彬 杨兵 刘鸿雁/辽宁(6.31)

职业教育教师流动中心激励机制研究宋莹/宁夏(6.36)

试析基于用户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信息安全体系模型

张涛 毕超 张陆/天津(6.43)

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王乐/江苏 孙攀/上海(7.38)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王文渊 王玮娉 李贝晶 唐鹏程/湖南(7.42)

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刘凤存/山东(7.46)

试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李欣 孙翠香/天津(8.41)

一体化:应用型大学实训室建设研究李双h/河北(8.46)

通用职业素质测评软件拓展应用模型构建研究孙仁伟/天津(9.36)

“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机制探索

刘望 隆平 田伟军/湖南(9.41)

战略管理在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褚建伟/天津(10.2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杨长虹/湖南(10.29)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探讨牛志斌/山西(10.33)

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涂华锦 邱远/广东(11.28)

公司化办学:一种面向应用的专业办学方式

王长武 雷璐荣/重庆(11.33)

高职智能电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廖建尚/广东(11.37)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兆军 赵新宽 何加坤/广东(12.26)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龚静敏 黄燕/湖南(12.30)

试析高校职教师资基地培训体系的内涵与构建张世荣/天津(12.34)

教师与学生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林晓敏 陈丽君/广东(1.55)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师资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李赛 张元/天津(1.60)

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研究

欧阳斌 易利英/湖南(2.64)

校企合作培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内容与途径分析

薛栋/天津(2.68)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合作学习行为研究

周青政 杨永艳 邓先春/四川(2.73)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研究惠转转/天津(3.55)

高职生人格特征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朱玲玲 刘志强/江苏(3.59)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研究综述 李玉明/吉林(4.44)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角色的嬗变谢敏/贵州(4.50)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师标准》研究与开发

王张妮 张蜜/浙江(4.55)

高职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姜丽红/江苏(4.59)

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问题研究

刘玉容 徐晓燕 何应森/四川(5.54)

中职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王良 崔红红/天津(5.58)

基于教师流动中心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杨永光/宁夏(6.47)

中职师资队伍、专业成长需求与教师培训现状调研分析

王新月 张玮 张志凯/江苏(6.51)

先前学习认定理论在UCC师资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梁晨/浙江(6.57)

依法治校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吴让汉 孔志军/天津(6.61)

微文化生态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

刘卫琴/江苏(6.65)

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调研分析

蔡跃 余清泉/上海(7.51)

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刘平/天津(7.55)

职教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研究王金震 王张妮 朱毅/浙江(7.59)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李秀天/辽宁(8.52)

应用型大学“博士双师型”教师素质研究胡志利 路宝利/河北(8.56)

从教师职业资本发展的角度谈教师队伍建设周昆/云南(8.60)

职业院校师德建设路径探析张葆春/天津(9.45)

试论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赵瑾/天津(9.49)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德育课教师的职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林晓敏 林幸福 陈丽君/广东(9.54)

父母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程玮/广东(9.59)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欣 孙翠香/天津(10.37)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评价体系建构研究王立平/贵州(10.43)

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研究李艳菊/山西(11.4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刍议刘玉洁/天津(11.46)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吕大章/四川(11.50)

高职学生入学动机的地域差异及应对策略

张帅 孙雯雯 闫志利/河北(11.54)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邵长兰/天津(12.38)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胡文丽/北京(12.43)

招生与就业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徐秀玉 张春霞/广东(1.45)

关于中职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刘影 关荐/宁夏(1.51)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就业服务体系研究

张学英 李薇 闫妍/天津(2.58)

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工作思维模式郭月兰/江苏(3.51)

高职院校促进大学生职业适应实践研究 丁茂芬/浙江(4.64)基于在校工作经验的明瑟收入函数实证研究王云多/黑龙江(5.63)

高职教育注册入学招生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刘瑞芹/广东(6.70)

我国就业训练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绩效分析胡凯 彭丹/江西(7.64)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就业态度与就业预期研究黄旭升/天津(8.65)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中的应用研究

刘灿亮/广东(10.48)

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发展层次和教育策略武文/山东(11.58)

劳动关系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张旭军 张楠/天津(12.47)

课程与教学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烨 吴昌友 汪玉娇 刘霁雯 景丽/湖北(1.64)

基于MOOC模式的课程资源建设探究罗伟/湖南(1.68)

新媒体背景下的珠宝营销职业教育

周琦深 包德清 张鹏飞 张馨月/湖北(1.71)

专业教学工作室:一种中职教学组织新模式周宏伟/浙江(2.77)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俗体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张凯 徐佳/天津(2.82)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适应性调研分析

覃隶莲/广西(3.63)

基于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李龙根 刘志伟/广东(3.67)

“三螺旋”理论和“五秀”模型下的职教师资课程体系构建

王龙 卢红/广西(4.68)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五轴加工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李杰 谭积明/天津(4.73)

浅论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梁骥/浙江(4.76)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德育体系六要素研究贾讯 彭容容/江苏(5.68)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黄海龙 周亮/吉林(5.7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

周敏 罗金梅/湖南(6.74)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实践探索林俊标/福建(6.79)

岗位任务驱动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杨本胜 李建忠/广东(7.69)

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杨正校/江苏(7.74)

移动学习环境下云班课支持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实践探究

王红艳/广东(8.69)

试析多元需求融合的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汪幼辛/浙江(8.76)

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情境的变革董志霞/北京(9.65)

将APP资源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研究刘琳/广东(9.69)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鹏 孙静晶/河南(10.53)

构建基于生产线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高新/山东(10.57)

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虚实共建探索黄浩岚/江苏(10.61)

高职情境任务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徐志山/安徽(11.62)

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周晓宏/广东(11.67)

现代技工教育产训融合教学模式初探李欢 荆婷 高涵/湖南(12.52)

光伏行业人才需求及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周亚东/海南 徐宁/广东 陈惠俊 严春景/海南(12.56)

创业创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力及培养开发研究

徐明/北京(1.75)

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唐燕妮 戴卫军 袁光华/广东(1.8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养成探索焦彩丽/广东(1.85)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晏自翔 卞艺杰 赵美惠/江苏(3.71)

高职创新教育成效分析与对策研究刘建云/浙江(3.77)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界创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胡坚达 童雪央/浙江(5.7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李晓静 张沛朋/河南(5.82)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五年内的创业情况调查朱益新/江苏(12.61)

浅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薛珊/四川(12.66)

试析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 占挺/广东(12.71)协同视阈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刘盈盈 颜玄洲/江西(12.75)

探索与争鸣

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不当督导研究贾剑方/广东(7.78)

对学徒制的再思考李海/广东(7.84)

关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乔龙阳 吴教育/广东 刘大力/湖北 张振中/江苏(10.67)

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探究肖胜阳 贺芳/广东(10.72)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过程管理研究与实践

乔启成 陈建军 顾卫兵/江苏(10.76)

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曾琦斐 陈科 李翔/湖南(10.79)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张宇/天津(12.79)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肖斌/广东(12.82)

海外t望

二战后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的变革张燕/浙江(1.89)

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内容、特征及其启示张亚兰/湖北(2.86)

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综述安莹莹 祁占勇/陕西(3.81)

目标导向的美国ABET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借鉴李慧芬/辽宁(3.88)

美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王维思/辽宁(3.92)

英国高等学徒制勃兴与发展探析王维思/辽宁(4.80)

英美国家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经验及借鉴陈本敬/广东(4.84)

提高培训效果:美国柯氏评价模式研究徐君 邵庆/浙江(5.87)

新加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特点及启示陈婵英/广东(5.93)

21世纪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演进解读查国硕/浙江(6.83)

澳大利亚TAFE师资培养模式探究

闫辉 李国和 蔡玉俊/天津(6.88)

巴西“S”系统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李豆豆 李晓阳 陈丽能/浙江(7.89)

马来西亚社区大学高收入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妥协问题研究

Mohd Nor Ahmad Rosli,Mohamad Sattar Rasul,Salleh Amat/马来西亚(7.93)

中国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刘艳申/陕西(8.8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中心的特点及启示

黄芳 罗先锋/福建(8.84)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的比较研究刘红 徐国庆/上海(9.74)

中国与印度远程教育比较研究:启示与建议周小明/浙江(9.79)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演进与现代思考

赵学瑶 林若鑫/广东 卢双盈/天津(10.82)

美国中等农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析傅佳青 刘剑虹/浙江(10.89)

美日英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及启示阳益君/湖南(11.71)

英国基础学位“雇主参与”模式综述黄芳/福建(11.75)

日本新职业训练指导员养成制度

谷口雄治 著/日本 蓝欣 译/天津(11.80)

南非国家资格框架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

曹梦婷 方华明/浙江(11.84)

国外中学创业教育研究周劲波 郑艺杰/广西(12.85)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孙婷/辽宁(12.91)

史海钩沉

亚当・斯密职业教育思想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

何杨勇 萧斌/浙江(2.92)

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探析支亚虹 高军/辽宁(4.88)

论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观张东 余冬阳/重庆(4.93)

全国首批短期职业大学的建立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张爱军/天津 王千弓/湖北(6.93)

我国古代手工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辩证思考

韩静 张力跃/浙江(8.89)

《农政全书》中涉农教育的特点及影响评析

许译心 沈亚强/浙江(8.94)

我国当代职业培训要事概览芦羿君/河北(9.83)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演变史光姗/天津(9.89)

简析《职业教育法》的立法过程及其历史价值

杨静 张爱军/天津(9.94)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始末陈凯/天津(11.88)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在抗El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较系统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实践活动。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三大特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

我们党素有重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就对历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历史教育的特殊功能?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对历史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民主革命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历史教育置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抗日战争是需要动员千千万万民众共同参与的伟大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负有领导全民族人民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利用历史知识的教育功能?动员广大民众奋起抗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针。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段话?把革命的理论、历史知识、对实际运动的了解摆在相同的地位?使历史知识这一要素与革命运动胜利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1]刘少奇曾经指出?“所谓中国党的理论准备?包括对于马列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及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21他要求“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二十二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2]。针对党内一些人不注重学习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现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严肃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他要求在全党形成学习研究历史的浓厚风气?使全党同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E“。

中国共产党的经典作家们对历史及历史教育功能的精辟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促进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上奠定了历史和历史教育在我们党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二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国情?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革命党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法宝。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因此?要想认识中国的现实?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只有充分深入地认识了国情?才能找到现实中国社会“内部联系”这个中国革命之“的”。找到了中国革命之“的”?才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于这点?陈云曾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4]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既是倡导学习研究历史的典范?又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在党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和贡献最大?这与他深厚的历史科学功底密不可分。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那样?“毛泽东的著作有不少篇幅是讲历史的。读毛泽东的著作也得懂得历史。”[5]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成果作为革命事业的有益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党在整风中加强了党史教育?目的是使全党“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3]。经过认真系统的党史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以往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有了深刻地体会?从而把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轨道上来。对于这点?邓小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凡是研究了一下党史的人?一定会深感整风的重要的。”[61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还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文件?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吸取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因胜利而犯错误的深刻历史教训。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教育中所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对这份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毛泽东要求全党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因为“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坚持抗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应该着重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特别注意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是民主革命的需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召开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刘少奇也指出?“为了要使我们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我们就必须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2]在革命实践中?既要“根据群众斗争的经验?同时也要参照历史上、各国的经验”[2]。

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把重点放到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更是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不重视学习历史的现象指出?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还就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作出过很多精辟阐述?例如“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提供了正确的原则和法。

二、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的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独特教育功能? 动员更多的人投身到神圣的抗战事业中去,中国共产党在重视历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又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活动。

首先,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学工作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培养更多的十部,我们党加快了建立干部学校的工作步伐。1940年底,毛泽东强调:

“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各个根据地的各类干部学校不断涌现。在革命圣地延安,更是集中办起了一大批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按成立时间为序,我们党所开办的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学校是:193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党校、193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的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人学、1939年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等。另外,中、小学教育.农民夜校等也广泛发展。

各类学校都对学员和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和时事政治教育,特别要求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例如,延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等。大学的教育原则是强调为抗日战争服务,培养一大批能做事、了解中国国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的革命青年。十部学校的领导人多为久经革命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教师多为富有革命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术界的名流;学员多为全国各地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先进青年。

其次,在延安整风中,我们党把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七大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活动。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高级领导干部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的政策,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国情,结合学习对“三风”进行整顿。1940年前后,毛泽东写了大批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文章,例如《

再次,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党领导和影响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外的东北沦陷区、重庆等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活动,涌现出一批革命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文学作家。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我们党领导成立的培养东北军政千部的基地。该校在教学安排上,不但系统讲授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而且还专门开设红军长征史、《八一宣言》、东北的历史和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及国民党的卖国行径等专题课程。著名历史文学家郭沫若在重庆坚持以笔作刀枪,写出《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五部大型历史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人们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起到激励人心、焕发民众抗战热忱的宣传效果。

1944年,郭沫若还以历史为依据写了《甲申二百年祭))一文,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末农民战争予以分析评价。由于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被我们党作为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列为整风文件之一。另外,革命史学工作者李平心、韩启农等也编写出版了一批史学著作。李平心所著的《中国现代史初稿》、《论新中国》两部历史著作,运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运动近百年的历史事实,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新中国成长的道路,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批驳了国民党政府在皖南事变前后的倒行逆施。韩启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讲话》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历史知识普及读本,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列为历史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在对群众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昂扬斗志。

三、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活动的特点

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广泛参与性花大特点,为我们今天开展历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性是指我们党把对历史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活动与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训紧密结合,改变了以往党内不大注重学习研究历史的状况,并从理论上对学习研究历史与加强党建和党的团结统一、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辩证关系加以科学阐释,恢复了历史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历史教育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发展使历史教育成为今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留学生;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G648.9

广西作为东盟国家留学生的首选之地,东盟留学生招生形势以及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广西力求在2020年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以及合作高地。东盟留学生教育,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较大,使得广西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多元化管理无疑是最佳选择。多元化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不论国籍,不分文化背景,“一制到底”的管理模式,充分满足不同国家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全面地处理教学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从而能够提高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管理效率。

一、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发展情况

至2013年止,广西招收东盟留学生的高校总数量已经达到29所,广西是主要接收东盟留学生的省份之一。广西政府自2011年开始,面向东盟各国留学生开设奖学金,奖学金由最初的400多万元,已经增加到了1000万元,而2013年此奖学金项目资金已经增至1500万元,据统计到2015年,留学金奖学金额度已经达到2000万元,同时广西政府也在加强各大高校留学生公寓等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留学生在华的生活条件。

二、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行政工作管理水平低。随着广西东盟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广西各高校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对于留学生的学籍与成绩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辅人员负责,教辅人员的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加之对于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较少,缺乏跨文化管理意识,极易引发文化冲突。

2.教学水平难以达到国际化标准。部分院校对外汉语教师只需要完成相关课程,院校对其没有具体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要求,同时对教学质量以及效果等,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缺乏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进而使得对外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3.留学生的日常管理效果差。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系列问题,对于留学生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了解较少,加之缺乏有效的沟通,进而极易造成文化误解问题,留学生则面临着交友困难、生活不适、学习压力大等问题,加之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焦虑情绪难以得到有效缓解[1]。

三、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多元化管理模式实施策略

(一)合理规范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对于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则需要将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到院校管理体系,将其作为院校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成立二级管理院校,学校教务部门负责东盟留学生学籍与成绩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职责划分不明确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留学生教学队伍建设,组织学生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掌握东盟国家的文化知识,进而包容留学生的行为举止,理解其文化知识内涵,采取多元化管理措施,力求做到求同存异,减少文化冲突与碰撞。

(二)基于文化差异背景丰富教学管理

丰富教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内容。院校要组织对外汉语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对东盟文化的研究,进而在教学方面加以调整。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具备双语教学能力。东盟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相似性,对此教师加强东盟文化学习,在开展汉语教学时,可以利用文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加强汉语练习,使其口语能力能够得以有效的提升。加强东盟留学生班级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制度既能够满足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需求,同时还能够做到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控制留学生班级规模,以便于教学管理,由专职汉语教师,来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则需要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其度过文化休克期,提高留学生的适应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基于文化特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日常管理工作是主要内容,由于东盟国家的文化不同,而且东盟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对此在进行东盟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时,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管理,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基于文化特征,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为东盟留学生营造具有其国家文化特征的宿舍,比如在装饰上采用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为其营造家的感觉。组织多种联谊活动,鼓励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多交流,减轻留学生的孤独情绪。

对于餐饮管理部分,后勤集团应多了解东盟各国的饮食文化,尽量为其提供不同国家的菜品以及特色小吃,减少东盟留学生的心理落差,进而缓解其负面情绪。规范留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做好人文关怀,除了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及时更新服务理念,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作用

无论是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在学习时均需要处于同样的教学环境下,面对相同的教师,对此在推广多元化教育管理模式时,则需要积极的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作用,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满足新入学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渗透东方教学文化。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O置,增加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常识、中国人的文化规约与价值观,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活动来操练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自然语境,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提高交际水平[2]。同时教师与教辅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留学生们能够尽快的适应中国生活,消除留学生的焦虑情绪,为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医生,使得留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广西文化中,同时接受中国文化,主动传播中国文化。除此之外院校还需要加强东盟留学生教育平台建设与开发,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3]。

四、结束语

随着广西东盟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广西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基于文化差异背景,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尊重东盟留学生的民族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而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全克林,梁泽鸿.来桂东盟留学生教育回顾与展望[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1):115-11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