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

住建系统论文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排水系统;排水管道

1降低排水噪音的材料和方法

随着普通随插铸铁排水管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特别是±0.00以上部分,但是普通UPVC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约10dB,若排水立管靠近卧室加上现浇楼板的隔音效果较差,住户明显感觉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卫生间的排水立管要尽量考虑远离卧室和客厅,管材考虑新型降噪产品。建议管道材料为芯层发泡UPVC和UPVC螺旋管。

2吸气阀的应用

我们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排水透气管无法直接穿越顶板伸出屋面的情况,或透气管上部屋面为上人屋面,而不能透气立管直接设置在屋面上,我们知道,若排水管道不设透气管,则容易降低排水流量,并使排水管道内形成负压,破坏水封,若在立管顶部设置吸气阀即可解决,该阀负压时开启吸气,正压时关闭,臭气无法逸进室内,该阀还有如下作用:替代室外通气帽,建设屋面干净美观;替代环形通气管及通气立管,节约空间;作为排水检查口,便于疏通管道。

3同层排水应用

在日常施工和维修中,经常会遇到由于管材质量或施工不当,造成排水支管漏水,或在进行排水支管施工时,破坏了卫生间的防水层,排水支管穿过卫生间楼板处,因为处理不当造成卫生间漏水等现象,这除了我们具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提高工程质量,改变排水支管的布置方式,也是解决卫生间漏水的重要方法。常规的卫生间排水支管都布置在卫生间楼板下,当该部分排水支管或卫生间楼板发生漏水现象时,通常会给下层住户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有一种叫同层排水的布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此布管方式的具体做法是:提高卫生间的地面高度(实际高度随选用的排水管材料及实际的布管方式而定),例如:当使用HDPE管时即高密度聚乙烯管,所需高度为100-150mm,按施工图的设计将管道设在楼板内,在隐蔽前,对该部分排水支管进行灌水试验,并报监理验收,然后,填充砂浆覆盖管道即可。

注意:管道应设在防水层上,在施工时应尽量注意保护防水层。在土建填充砂浆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看护,防止土建施工人员在捣实砂浆时,将排水支管移位或损坏。如某工程,在卫生间排水支管设计方面,全面采用了同层排水方案,并设计选用了强度高、严密性和耐腐蚀性较好、低噪音的HDPE管。在施工中,我们发现,要实现同层排水的设计理念,在选择排水支管材质和卫生洁具型式方面有很强的强制性。在选择过程中,发现能满足同层排水布置方式的管材确实不多。例如,最理想的芯层发泡UPVC管,虽然管材本身的强度及耐腐蚀性能满足埋于地里而不轻易损坏,但其管道粘接连接口却不能让人放心,除非将卫生间地面架空,其地面为活动地板,将UPVC管置于其内,这样势必增加建筑装修成本,而且卫生间面积不大,维修空间狭小,其实用性不大,最后还是选了HDPE管。由于HDPE管的连接方式为热溶,因此,该管道无需维修。或使用同层排水布管方式较经济实用,但有如下问题,在设计及施工中需要注意:尽可能将坐便器排水口靠近排水立管井安装,这样就避免了卫生间地坪内埋设大口径排水管的可能性,降低了卫生间地面厚度,而且一旦该部分管道发生堵塞现象,也便于疏通;其余排水支管应尽量靠墙角布置,这样就避免了将整个卫生间地面抬高,而只在墙角部分将管道覆盖即可;面盆排水存水弯尽量采用P型存水弯,从而使该部分排水支管有可能设于卫生间墙内,这样不仅保证了排水支管的坡度,也减少了管道在卫生间的地面占用面积。

4W型元承口机制柔性排水铸铁管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4.1材料简介

W型无承口机制柔性排水铸铁管是在STL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管材,工艺上有很大创新。

W型无承口直管及管件摒弃传统的立模或横模浇筑而采用高速离心铸造技术,其组织致密、管壁薄、外观光滑、无沙眼和夹渣,抗拉与抗压强度高。直管长度为3m,大大减少了中间接头数量并可按照需要截取任意长度,节省管材,降低消耗及成本。W型无承口管箍采用带肋不锈钢卡箍,内衬橡胶圈柔性连接,抗震性能较好,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摆且不会渗漏。

4.2施工方法

4.2.1下料:用无锯齿来切割管材,要保证管口平直。

4.2.2连接:松开不锈钢卡箍,取出内衬橡胶圈,将橡胶圈和不锈钢卡箍套入管口一侧,待管口对齐后,将橡胶圈置于接口上,锁紧不锈钢卡箍紧固螺丝即完成管道连接。

4.2.3支架设置

在直管段上就管材强度而言,每3m设置个支架,也是可以的。但由于W型无承口机制柔性排水铸铁管接口属柔性接口,当支架置于直管段中段时,理论上找到管道重心点也可将管道保持平衡,实际工作中,此点较难找,因此,常常无法使管道接口保证平滑,影响了管道坡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采取了每隔1.5m设置一个支架的方法来进行支架布置,结果证明,此间距较好解决了管道外观和管道坡度问题,在其它管段上,我们仍然比照承插铸铁排水管的支架设置要求,每个接口处设置一个支架。

在进行承插铸铁排水管和UPVC排水管施工时,我们通常选择圆钢做吊架材料。这样,不仅节约了钢材,方便了施工,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物的承重,在进行W型无承口机制柔性铸铁管施工时,一开始在选择支架型材时,我们也考虑了圆钢做吊架,并且完成了不少管道的安装,在直管段施工中,若支架吊点成直线,安装好的管道其水平度尚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而在进行卫生间排水支管施工时,由于该部位零件较多,接口较多,若继续用圆钢做吊架,则管道外形很难看,水平度无法控制,发现问题后,及时采用了角钢做吊架。实践证明,若下料准确,用角钢做W型无承口机制铸铁排水管支管的支架用料,能较好地保证管道成形整齐,使其达到施工验收标准。

4.2.4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

比照承插铸铁排水管和UPVC排水管,W型无承口机制铸铁排水管的灌水试验,相对要容易做,选择好灌水范围,在其管道下方拆除一段管道,装好用钢管制的堵头,即可进行范围的灌水试验,或用气堵也可。

在进行通水试验时,若发现管道有堵塞现象,确定堵塞部位后,拆除管道不锈钢卡箍,即可进行管道清理工作。

4.3注意事项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协同理论 金融创新 住房保障

供给侧改革下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扎根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需要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陆续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构想,其中扩大保障房的覆盖面由城市拓展的乡镇,这既是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住房保障面的拓宽,其投融资缺口问题备受关注。创造条件使金融与住房保障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构造良好的协同体系,通过发现序参量、引导序参量,从而实现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融资良性循环。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特点决定其与住房保障建设内在具有协同性,鉴于此,笔者以协同理论为切入点,探讨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框架。

一、协同理论简介

协同理论最早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哈肯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通过考察自然中无干预状态下的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归纳总结了协同理论。作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齐名的系统科学“新三论”,协同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自然界中无序走向有序的事实规律。

相比“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系统科学老三论,协同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精确概括了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性。协同理论描述了开放系统在不受到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形成自组织有序形态。系统理论强调,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是通过子系统非线性的协同作用而成的。但是在此有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因为内部子系统之间、外界与子系统之间的作用而自组织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尽管说不同的反应、变化具有不同的机理,但是协同学通过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即新的结构代替旧的结构的过程中的质变在内在原理上不管任何表现形式,其核心在于非线性作用的自组织的过程。

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速度是不同。协同理论为去粗取精,通过区分本质与表面因素、暂时作用于长久作用,偶然与必然因素等。哈肯通过在自组织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的衰减速率加以区分,那些衰减慢的影响因素是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即主宰系统变化的序参量。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序参量之间的作用最终产生少量支配系统的序参量。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序参量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形成自组织结构,换句话说,协同作用的核心在于自组织。

笔者选择协同理论来分析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因在于其更为贴近现实。普通的计量模型往往将问题假定为线性的,而实际上住房保障的投融资问题并非线性关系,系统内部的作用可能产生多能级的越变。整个社会系统由诸多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千差万别,协同理论抽象将其概括出子系统之间的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竞争、合作、反馈的机制得以体现,在一定条件下的从宏观上就形成了一定有序的结构。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协同理论分析

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本质上是子系统间多层次、多要素以及系统内外作用关系的总和。该系统集开放性与复杂性为一体,包含金融发展子系统与住房保障子系统。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与开放性,在其演化过程中的自创生、自组织与自适应的形态,本质上是子系统的开创与协同的结果。正是因为开发性金融内部部门之间,住房保障的供求双方之间,开发性金融机构与住房保障机构之间的相互非线性的作用,使得系统不断演化与改进,不同的融资模式“产生――消亡――进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进而达到协同理论意义上的协同。

(一)序参量的产生需要开发性金融与住房保障的协同运动

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是动态调整的。开发性金融与住房保障的双向协同演化过程中,二者将出现动态的涨落,即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耗损与集聚的螺旋演化中自发协调产生序参量,系统走向稳态――住房保障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此后,开发性金融部门与住房保障部门在该序参量的作用下,通过相互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普遍关联性的群体。在此平衡态下,每个子系统都在属于自身的维度上与外界进行最佳状态的耦合,从宏观上看整体之间进行着有目的、有方向的运动,系统的自适应性达到最大化。

(二)序参量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的决定要素

依照协同理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拆分为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网络,通过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作用,以物质能量交换为载体,自动形成宏观上有序稳定的状态。这种自组织的过程的出现是以序参量的发生为标志,系统的有序是子系统内部之间的竞争协作的结果。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自然也不例外,通过住房保障的内部供需方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适应、调节的过程中形成的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回路网络,在这种耦合机制的作用下,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方式不断调整,形成了稳定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序参量。住房保障下的子系统与金融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对于该序参量既有正作用也有反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修正序参量。

(三)日本政策性金融引领住房保障投融资的序参量

政策性金融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和“住宅金融支援机构”。住宅金融公库早在19世纪明治维新时期已形成雏形,住宅金融公库将邮政储蓄、养老金、生命保险资金予以归集,向购房居民提供低息、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住宅金融公库的资金不但用于发放居民购房贷款,还向日本的公营住宅(类似我国的廉租房)等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住宅金融的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体系。由于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造成住宅金融公库负债高企,上世纪末,日本政府对其进行改革,2007年4月1日住宅金融支援机构取代住宅金融公库,通过MBS即抵押贷款证券化引入民间金融机构资金,建立市场化住房保障投融资体系,政府在此过程中从“主导”向“引导”角色转变。

从上文的协同理论介绍和日本政策性金融探索不难看出,当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临界状态的过程中,那些变化速率慢的参量将变成序参量,进而支配整个系统向一定方向运动,达到一种自组织状态。在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众多住房保障的供需方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任何一方都希望有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如中低收入群体希望能够“居者有其屋”,保障房的开发商希望能回收投入资金,开发性金融机构希望能将住房保障的贷款信用能在未来得以回收。若无任何约束,这些投融资行为很难进行,整个住房保障体系处于无序状态。在子系统作用的过程中,子系统之间肯定能找到相关的利益结合点,形成各种特定的融资模式,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从无序走向有序。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相关措施

解决住房保障的融资困境,需要开发性金融支持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协同运作。对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开发性金融在此可以发挥其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优势,通过多方协同运作,发现、引领序参量,创造良好的融资循环体系,以及设计一套高效科学的制度框架,加快金融支持与住房保障体系的协同运动,实现社会公平。

(一)政策性金融带头鼓励金融支持住房保障各方进行融资模式创新,培育系统的序参量

例如上海率先引入的住房公积金改革在全国得到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与住房保障协同发展的所形成自组织体系的序参量。此外吉林省国开行也对住房保障贷款进行尝试,对接政府的安居工程,这说明二者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子系统之间出现引领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而在序参量出现之后,整个系统仍然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不同的融资模式在不断的分化与组合,选择与淘汰的过程中进行着新老交替,而最终通过系统的自组织与政策性金融的协同作用下,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步入协同发展的轨道。

(二)构建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制度保障网络

相关制度的完善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二者协同发展中发现序参量的重要因素。从上文的介绍不难看出,日本模式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投融资问题制定明确的法律予以界定。而我国对于住房保障投融资支持问题,只存在于房地产法以及各地的政策文件的零散表述中。信用经济下缺乏有效法律依据融资体系很难得到疏通,因此及时设立住房保障的专门法律,构建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制度保障网刻不容缓。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进行金融活动的前提基础。信用体系的完善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协同运行发现序参量的一大重要条件。住房保障的群体的需求方主要存在于中低收入群体,其信用信息的采集滞后于企业融资,此外骗取、套现住房保障资金的现象在各地也是屡见不鲜。信用体系的混乱难以有效疏通融资渠道,更难以发现序参量。因此加强住房保障征信体系的建设,使得每一笔业务都能得到追踪可以促进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四)引入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拓宽合作渠道

吸引民间资金参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民营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有财务公司、典当行、私募股权基金、小贷公司等,是对现行开发性性金融和政府财政的有益补充。由于民营金融自负盈亏的特点,民间金融机构势必对住房保障的融资需求方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核,监督项目的建设与资金利用,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探索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与开发性金融合作支持住房保障建设,可以有效拓展资金渠道,发现可能存在的序参量。

(五)引入新型的投融资模式,修正现有的序参量

相比现行的政策性金融贷款的序参量机制,市场化下新型的投融资模式具有筹资能力强、资金来源渠道广、风险分散等优势。上文中日本住宅金融公库的例子不难看出,传统的住房保障融资缺口造成金融机构的赤字高企,只能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金融机构投融资意愿不强。当引入MBS资产证券化后,其循环的信用机制尽管可能存在一定金融风险,但是其盘活现有住房保障资金存量的优势亦不容忽视。因此在住房保障建设融资的过程中,积极探索MBS、BOT、TOT、ABS等新型融资模式,先从部分地区试点发现新的序参量,然后将其推广到全国。引入市场化机制的运作,可以修正现有的融资序参量,引领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Haken H.Introduction to synergetics[M].Synergetics. Vieweg+ Teubner Verlag,1973.

[2]Haken H.Synergetics:An Introduction.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si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s,Chemistry,and Biology[M].Berlin,1977.

[3]Haken H.Advanced synergetics[M].Berlin:Springer,1983.

[4]Haken H.Synergetics[J].Edited by Peter Fulde,1983.

[5]Haken H.Synergetics:introduction and advanced topics[M].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4.

[6]蔡冰菲.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理论基础论析[J].社会科学家,2008(3):38-40.

[7]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黄先可,张伟.协同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系统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7):163-165.

[9]贾康,张晓云.我国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政府如何权衡“倒U曲线”演变中的机会公平与结果均平?[J].财政研究,2012(7):2-15.

[10]黎维彬.开发性金融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J].博鳌观察,2012(2):22-27.

[11]刘平,王会雨,罗文孜.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与政策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1):32-49.

[12]吴彤.论协同学理论方法――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6):19-26.

[13]谢福泉,黄俊晖.日本住宅金融公库的改革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3(2):79-84.

[14]谢树锋,庞永师.国内外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44.

[15]许安拓.构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本土实践与国际经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5):12-17.

[16]张贵友.论开发性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2007(9):247-248.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一、协同理论简介

协同理论最早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哈肯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通过考察自然中无干预状态下的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归纳总结了协同理论。作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齐名的系统科学“新三论”,协同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自然界中无序走向有序的事实规律。

相比“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系统科学老三论,协同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精确概括了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性。协同理论描述了开放系统在不受到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形成自组织有序形态。系统理论强调,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是通过子系统非线性的协同作用而成的。但是在此有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因为内部子系统之间、外界与子系统之间的作用而自组织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尽管说不同的反应、变化具有不同的机理,但是协同学通过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即新的结构代替旧的结构的过程中的质变在内在原理上不管任何表现形式,其核心在于非线性作用的自组织的过程。

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速度是不同。协同理论为去粗取精,通过区分本质与表面因素、暂时作用于长久作用,偶然与必然因素等。哈肯通过在自组织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的衰减速率加以区分,那些衰减慢的影响因素是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即主宰系统变化的序参量。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序参量之间的作用最终产生少量支配系统的序参量。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序参量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形成自组织结构,换句话说,协同作用的核心在于自组织。

笔者选择协同理论来分析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因在于其更为贴近现实。普通的计量模型往往将问题假定为线性的,而实际上住房保障的投融资问题并非线性关系,系统内部的作用可能产生多能级的越变。整个社会系统由诸多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千差万别,协同理论抽象将其概括出子系统之间的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竞争、合作、反馈的机制得以体现,在一定条件下的从宏观上就形成了一定有序的结构。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协同理论分析

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本质上是子系统间多层次、多要素以及系统内外作用关系的总和。该系统集开放性与复杂性为一体,包含金融发展子系统与住房保障子系统。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与开放性,在其演化过程中的自创生、自组织与自适应的形态,本质上是子系统的开创与协同的结果。正是因为开发性金融内部部门之间,住房保障的供求双方之间,开发性金融机构与住房保障机构之间的相互非线性的作用,使得系统不断演化与改进,不同的融资模式“产生――消亡――进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进而达到协同理论意义上的协同。

(一)序参量的产生需要开发性金融与住房保障的协同运动

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是动态调整的。开发性金融与住房保障的双向协同演化过程中,二者将出现动态的涨落,即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耗损与集聚的螺旋演化中自发协调产生序参量,系统走向稳态――住房保障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此后,开发性金融部门与住房保障部门在该序参量的作用下,通过相互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普遍关联性的群体。在此平衡态下,每个子系统都在属于自身的维度上与外界进行最佳状态的耦合,从宏观上看整体之间进行着有目的、有方向的运动,系统的自适应性达到最大化。

(二)序参量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的决定要素

依照协同理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拆分为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网络,通过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作用,以物质能量交换为载体,自动形成宏观上有序稳定的状态。这种自组织的过程的出现是以序参量的发生为标志,系统的有序是子系统内部之间的竞争协作的结果。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自然也不例外,通过住房保障的内部供需方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适应、调节的过程中形成的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回路网络,在这种耦合机制的作用下,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方式不断调整,形成了稳定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序参量。住房保障下的子系统与金融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对于该序参量既有正作用也有反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修正序参量。

(三)日本政策性金融引领住房保障投融资的序参量

政策性金融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和“住宅金融支援机构”。住宅金融公库早在19世纪明治维新时期已形成雏形,住宅金融公库将邮政储蓄、养老金、生命保险资金予以归集,向购房居民提供低息、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住宅金融公库的资金不但用于发放居民购房贷款,还向日本的公营住宅(类似我国的廉租房)等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住宅金融的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体系。由于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造成住宅金融公库负债高企,上世纪末,日本政府对其进行改革,2007年4月1日住宅金融支援机构取代住宅金融公库,通过MBS即抵押贷款证券化引入民间金融机构资金,建立市场化住房保障投融资体系,政府在此过程中从“主导”向“引导”角色转变。

从上文的协同理论介绍和日本政策性金融探索不难看出,当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临界状态的过程中,那些变化速率慢的参量将变成序参量,进而支配整个系统向一定方向运动,达到一种自组织状态。在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众多住房保障的供需方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任何一方都希望有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如中低收入群体希望能够“居者有其屋”,保障房的开发商希望能回收投入资金,开发性金融机构希望能将住房保障的贷款信用能在未来得以回收。若无任何约束,这些投融资行为很难进行,整个住房保障体系处于无序状态。在子系统作用的过程中,子系统之间肯定能找到相关的利益结合点,形成各种特定的融资模式,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从无序走向有序。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相关措施

解决住房保障的融资困境,需要开发性金融支持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协同运作。对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开发性金融在此可以发挥其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优势,通过多方协同运作,发现、引领序参量,创造良好的融资循环体系,以及设计一套高效科学的制度框架,加快金融支持与住房保障体系的协同运动,实现社会公平。

(一)政策性金融带头鼓励金融支持住房保障各方进行融资模式创新,培育系统的序参量

例如上海率先引入的住房公积金改革在全国得到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与住房保障协同发展的所形成自组织体系的序参量。此外吉林省国开行也对住房保障贷款进行尝试,对接政府的安居工程,这说明二者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子系统之间出现引领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而在序参量出现之后,整个系统仍然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不同的融资模式在不断的分化与组合,选择与淘汰的过程中进行着新老交替,而最终通过系统的自组织与政策性金融的协同作用下,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步入协同发展的轨道。

(二)构建金融支持住房保障的制度保障网络

相关制度的完善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二者协同发展中发现序参量的重要因素。从上文的介绍不难看出,日本模式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投融资问题制定明确的法律予以界定。而我国对于住房保障投融资支持问题,只存在于房地产法以及各地的政策文件的零散表述中。信用经济下缺乏有效法律依据融资体系很难得到疏通,因此及时设立住房保障的专门法律,构建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制度保障网刻不容缓。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进行金融活动的前提基础。信用体系的完善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协同运行发现序参量的一大重要条件。住房保障的群体的需求方主要存在于中低收入群体,其信用信息的采集滞后于企业融资,此外骗取、套现住房保障资金的现象在各地也是屡见不鲜。信用体系的混乱难以有效疏通融资渠道,更难以发现序参量。因此加强住房保障征信体系的建设,使得每一笔业务都能得到追踪可以促进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四)引入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拓宽合作渠道

吸引民间资金参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民营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有财务公司、典当行、私募股权基金、小贷公司等,是对现行开发性性金融和政府财政的有益补充。由于民营金融自负盈亏的特点,民间金融机构势必对住房保障的融资需求方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核,监督项目的建设与资金利用,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探索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与开发性金融合作支持住房保障建设,可以有效拓展资金渠道,发现可能存在的序参量。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水;居住;区规划设计

1 风水学概述

风水学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晋代经典著作《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解释说:“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古人又叫“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风水理论特别关注人―建筑―自然的关系,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达到有机和谐的统一。这种原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其实用功能,即如何有效的利用自然,保护环境,使城市、村落和住宅与自然相配合、相协调。讲求风水,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如风向、水流、地势等等,这主要反映在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上。为风水学正名,恢复风水学地位,才能推动国人对风水学的认识、重视和研究,也才能使风水理论在新世纪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对风水学进行客观、科学、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继承和发扬其科学成分,批判摒弃其迷信糟粕部分,将风水学纳入建筑科学的范畴。只有把握风水理论的实质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它,才能利用其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

2 风水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中国祖先凭肉眼凡身的直觉、体察和感悟,觉察到宇宙天地创造生灵、颐养万物有一种神秘力量,并将她称之为“气”。《老子》将“气”的性质和运行规律,即其“理”称之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中国人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孜孜不倦,试图解开其中的奥妙。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千方百计寻求营造一处“好气场”,这就是风水。风水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从皇家宫殿到百姓民居;从活人住的阳宅到死人安息的陵墓阴宅,几乎无所不在。这可由中国大地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得到印证。

风水起源于我国,从有确切的记载开始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从民国到现在,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上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是有大市场的,国父孙中山的中山陵就是请著名玄空派风水大师沈竹进行反复踏勘后确定的。解放后,风水理论受到沉重打击,但在实践中还在不断运用。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进行反思,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并发展了中国风水理论中的科学思想。这种热潮也引起了中国学者对“风水”――这一度被斥为封建迷信的文化的重视。我国作为风水理论的宗家,应该不落人后,将我们自己的“东西”研究好,取其有用的符合科学的部分,将之运用于现代生态设计当中,构建造福后代子孙的生态环境理念。

3 当前居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标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的热潮,到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37%,并将于本世纪中叶达到65%。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仅城市住宅就以每年2亿平方米的速度推进。现在及以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考虑到城市化发展进程、旧城改造、无房户解困、住宅更新换代等因素,住宅的需求将是巨大的,因此居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但如何设计出品质优良、规划科学、经济适用而又充满人文内涵的住宅区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

3.1 居住区漠视文化,缺乏文化内涵,无个性特色

在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热潮中,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建设性破坏”现象。有的城市成片成片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变成了高楼大厦。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外来文化是可取的,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求洋、求变而漠视中国传统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城市大建设的同时,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纵观全球,凡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不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地区进行居住区规划,无不是对其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大做文章。

由于很多开发商对建设速度的高要求,使得设计师仔细思考,精心塑造社区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于是照搬照抄的的现象日趋普遍,各地具有传统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而城市面貌日趋雷同,住宅风格缺少内涵,空间造型缺乏特色。

3.2 居住区郊区化(是一个倾向)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向城市,而城市的土地供给却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大多数城市选择扩大城市区域,把郊区纳入中心城市范围,把农村变成城市的郊区。而因商业价值高,市中心的居民又在一次次的拆迁中被迫迁居到郊区。郊区的配套设置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这就使郊区的居住区缺少必要的公共建筑和设施导致居民生活不方便。城市的就业又往往集中在中心区,无序的住宅郊区化使城市的交通愈加拥挤。

3.3 居住区内生态环境的恶化

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许多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的文脉和传统都受到了割裂和破坏。现代生态学被认为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其许多原理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古代中国,人们营建选址所奉行的标准――“风水学”,其体现了“人――环境”的整体观,这与现代生态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思维首先使西方学者为之惊叹。

水理论在新世纪居住建筑规划中的借鉴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切不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党中央提出了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区规划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既不能为了回避问题而不兴建居住区,也不能不顾生态恶化而胡乱的修建居住区。因此,将拥有生态和谐思想的风水理论借鉴到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无疑是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风水理论在城市居住区设计中的研究已经受到了业界的关注,并已被很多房地产商视为具有经济可行性价值的。现在居住区设计缺少文化内涵,很多学者认为“风水”是可以提升设计层次的一种文化内涵。纵观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一条经历从“卖房子”到“卖家”,再发“卖社区环境”,最终演化为“卖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竞争轨迹。显而易见,应用风水理论来建设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区是一条前景光明的道路。随着城市设计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居住区文化内涵将会越来越被看重,那种完全孤立的、封闭的、游离于城市总体风格之外的住宅将越来越不为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容忍。因此,只有建构在自古以来就与民族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居住区文化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4.1 选址与环境

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包含很多选择和利用地形去构造理想环境的科学内容,这些理论讲究精神团聚,藏而不散,不冲冒四面之风,有屈曲舒缓的流水。人们在对人与自然的长期观察中,逐渐认识到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总结出一套人与自然相适应而协调发展的经验。在实践中,这些经验指导着人们选取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改善不良的环境来营宅立邑,为人们创造和获得赋予生活奠定了客观物质条件,所以国人素有“风水宝地”和“人杰地灵”之说。《阳宅十书》中说:“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要在现代城市中寻找这样的“风水宝地”已经十分困难。不过开发商建造小区或私人选址建房时,对环境进行一些人工的改造,为居住者创造一个方便、自然、和谐的环境将是有利无害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重视住宅“风水”,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工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比如,新加坡阿卡迪花园公寓与福斯特设计的法兰西国际银行在总体布局上是周围环境设置绿化地带、人工湖、喷泉等设施,防止城市噪音和改善温度、湿度的状况,并在整幢建筑物的外阳台上种植攀缘植物,使建筑物成为“绿色公寓”,绿荫环抱,闹中取静。在繁华的闹市区创造居住区的安静环境,改善区内气候环境,创造室内外自然通风的环境,整幢建筑的绿化处理等,确实有“回归自然”的感受,和中国传统风水学“天人合一”理论不谋而合。

4.2 住宅的朝向与间距

建筑方位的选择在风水学中有着较多的体现。风水学注重阳光、空气、水分等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风水学非常重视住宅的朝向和日照,常常追求“向阳府第”、“负阴抱阳”、“面南而居”,而嘱人莫住“背阴之宅”。还强调山墙,院墙如何设置等。这除了争取好的日照,改善住房的卫生条件外,还对保持住宅的气温有极大关系。实际上这些不仅有着极深刻的文化背景,同时还与我国特定的环境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欧亚大陆东部,坐北朝南不仅可以采光,还可以避北风,从而达到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的目的。

建筑朝向的选择主要由:地理维度、太阳辐射强度、低端环境、局部气候特征、日照条件、常年主导风向和场地用地条件等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日照条件、常年主导风向和场地用地条件。选择的总原则是: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住宅采光如何,主要取决与朝向。朝向不当,即使没有前排建筑物的遮挡,或者朝向虽对,但南向房前被大树或者其他建筑物遮挡,室内也不会有理想的日照。根据室内日照和通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考虑,住宅朝向以南向为佳,冬夏受益。

4.3 道路

居住区内进行的道路系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参考些风水理论。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道路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居住区道路的走向关系着居住小区和居住街坊的道路系统和建筑布局,对其走向应予以优先考虑,为使其合乎采光和通风要求,道路系统应争取南北,东西走向,但要避免过正。因为道路无意义的弯曲不利于工程管线设施的排放,但是道路太直,会造成行驶提速,容易发生事故。相交叉的居住区道路,应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交通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上的剪刀煞地段。这种地段布置建筑,只适宜绿化或设置园林小品、标志性设施等非居住性设施。

4.4 绿化系统

风水所讲的“生气”,即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气”。怎样的气才是有生命力的?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说,就是富含氧气,有充足的负离子来提供生物繁衍生长。风水中用“地润山泽”来说,也就是说:地表的植被富有生命力,这样的山就有“气”。若是怪石满地,一毛不生,那绝对是没有“生气”,并不适合人们居住。对于居住环境,我们自然要求有足够的绿化。绿地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具有防尘、防噪、防风、遮阳、调节小气候和美化居住区的功能,它可以改善和维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使居住区的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丰富。

《周易阴阳宅・树木吉凶》中说:“东植桃柳,南植梅枣:西栽栀榆,北栽杏李,则大吉大利。”这些书中的说法,并不全是迷信,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宅东因东南风带来的雨水,较为潮湿,故宜种近水的植物,例如桃、柳:宅西因为西晒和西北风,则宜种植速生、枝叶繁茂的植物,例如榆树;而宅南为了夏季能接收到东南风,不宜种植影响通风和视线的植物,而梅、枣树冠较小,既可以点缀丰富院内景观,而又不会影响通风;宅北常年不见阳光,则需要选择耐荫植物。这些都是符合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都是对植物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经验总结的民谚文摘,应加以研究借鉴。

在城市设计中,水系一般也计入绿地指标中。风水之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水面有蓄止来气的作用。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水景观设计的最终效果。水应该是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的。有些居住区的水景观却使水成为了死水,这样的水达不到自我净化的功能,导致水质变差,颜色发黑,气味发臭,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水为好。《博山篇・论水》中说:“水为朱雀,亦有贵局,有声为凶,无声为吉,咚咚可取,最忌悲泣。”也就是说风水理论崇尚婉转缓流之水,最忌湍急咆哮之水。如果景观中的水声过于宏大,则会对小区造成噪音污染,肯定会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这就与希望景观营造优美环境,让人修生养性的想法相违背了。

5 小结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风水理论作为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当代社会人类理智的辨证归复。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发掘、研究、应用,摒弃历史的偏见,取其精华,使优秀的文化遗产重现,使其能为新世纪的人居环境规划所服务。

参考文献

[1] 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2] 程朝霞,段渊古.风水理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文华景苑别墅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3] 冯媛华,龙炳清.风水与环境[J].四川环境,2006,6.

[4] 欧阳高奇,刘晓明.居住区风水设计理念探讨[J].中外建筑,2004,6.

[5] 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7(第三版).

[6] 成丽.浅谈风水与居住建筑[M].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12.

[7] 胡毅.风水学与新世纪地居住建筑设计[M].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14卷,第5期.

[8] 翟振威.传统建筑中地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地联系[M].山西建筑,2006年3月,第32卷,第6期.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运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节能思想也在不断的增强,在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功能,就将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建筑住宅设计当中。下面我们就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1、生态建筑概述

目前,人们在对生态建筑的定义进行理解的时候,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就可以根据人对健康的理解,来对生态建筑进行一定的认识。所谓的生态建筑就是建立在人们健康的基础之上,对建筑结构对绿化、保健、卫生等多个方面组合而成的建筑结构。

1.1 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建筑也被人们称之为健康住宅,属于一种多重结构的组合空间,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保护作用。

1.2 生态住宅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生态住宅建筑必须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原则,对其建筑住宅进行设计。其中生态平衡原则也被人们称之为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它主要是在建筑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内外空间结构的各方面位置因素进行考虑,使得建筑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平衡转换,从而使得建筑住宅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低耗、高效、无污染等各方面的特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则是将自然、建筑结构和人力的健康生活集中在一起,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共处。进而在保障建筑结构美观的同时,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

1.3 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 在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要以舒适和健康为前提条件,尽可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设计人员就对建筑住宅的室内环境和施工材料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保证建筑住宅室内结构的稳定、湿度、日照以及通风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结构室内装饰材料的性能,使其符合生态建筑的要求。此外,在对生态住宅进行设计的时候,施工人员还要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进行考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降低建筑结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3.2 高效、低耗也是生态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在最大限度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降低能量流失,从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3.3对生态建筑美观的设计,在整个生态建筑工程施工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建筑结构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利于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使得生态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条件。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 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 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3.2 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3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 “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

4、结束语

由此可见,将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过目前在我国这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的将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融入到生态建筑结构当中,只有这样才利于生态建筑的价值,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生态;住宅;技术

1.建筑生态概述

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字:生态建筑理论 住宅设计 运用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建筑综述

WHO(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人的精神和身体等方面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据此可得出“生态住宅”(也称“健康住宅”)是指建筑材料、噪声、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必须绿色、环保,以人体健康作为建设原则。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生态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它也是人类思想进步的具体表现。随着生态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生态建筑理念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理念。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原则,对整体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进行组织和设计,使其在建筑系统内实现有序的循环与转换,以获得一种生态平衡、无废物、无污染、低耗高效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的指导思想,生态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就是秉承“人本主义”,通过使用人工方式、利用自然环境,来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对自然资源使用情况加以控制,尽可能地达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与回报二者间的平衡。美观、舒适、高效、健康是生态住宅的主要特征。

(一)健康、舒适是基础

人体舒适感是生态住宅的首位要求,比如温度、湿度的适宜。另外,生态住宅还必须满足“健康”要求,即对人们身体、心理健康有益,例如:为保证空气质量良好,需要建筑的通风良好;为较好地实现室内消毒、杀菌,建筑需日照充足;装饰材料需要无污染、无辐射等。要在心理方面达到健康标准,建筑需要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安全性、私密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与自然交融、邻里交往等要求。建筑、自然二者的和谐状态也是住宅“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应当尽量降低带给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降低固体垃圾、CO2、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节能、高效是核心

高效,是指将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节能,是指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依赖程度。

(三)美观是精神需求

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除了体现在物质、能量方面外,也同样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它包括了建筑与社会文化、自然景观三者的有机融合。建筑的美观满足的是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也是建筑与自然、社会文化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

三、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包含了建筑的空间结构、总体布局设计,还包括了相关的绿化结构、能源利用等相关配套设计,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设计。其设计目标和立足点都是提高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命质量。生态建筑设计是指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学、建筑学等知识,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环保性的一项设计活动。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策略有以下方面:

第一,能源系统、物理环境的设计。物理环境是指热、光、声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建筑能源系统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等,这些设计与建筑材料的选用、绿化设计紧密相关,它是生态建筑设计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最易被忽略;第二,智能化住宅小区。它包括了物业管理、设备控制、信息管理、通讯、安全防护的自动化和家庭智能化;第三,节约能源与土地资源,做好固体垃圾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环保处理。

四、生态住宅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住宅的通风设计

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将南侧建筑的东边、西边设计为空中花园,利用垂直百叶对夏季东风进行引导,使其入室,增强自然通风;将建筑北侧设计为辅助功能空间,如卫生间、交通核体,对冬季北风形成阻挡。对于建筑主体、周边建筑间的距离设计要足够大,对于开窗面积的设计也不宜过小,以利于冬季日照进入室内。开窗面积应设置为外窗面积的30%以上。另外,对于外窗气密性,还要求高于4级(GB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

(二)遮阳设计

热辐射和阳光照射是引发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原因。遮阳设计,是指将建筑的凹凸变化设计为维护结构,以减少室内日照、降低辐射热量。具体做法是:结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通过相关计算,深入分析个体建筑与建筑布局间的关系,以及采光、遮阳、日照情况,对建筑的基本遮阳、日照要求进行判定。

(三)建材的节能设计

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节省建材、发挥建材性能是重要设计原则。比如:结合科学的计算和实际经验,使建筑结构的配筋率达到最低,以节省钢筋用量;通过掺入添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建筑形体,来提高节能效果,比如体形系数、平面布局、长宽比、朝向、表面积系数等。屋顶、门窗、墙体、有效遮阳、热缓冲区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的提高,达到节能目的。

针对北方住宅建筑,保温蓄热是生态住宅建筑的重点内容。在设计中,要改变传统的单纯加厚墙体方法,将其设计为复合保温墙体,使用复合保温材料,降低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另外,为了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墙体的建筑材料还可以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如粉煤灰转、草砖结合生土等。为更好地实现建筑的保温隔热,还应当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屋顶设计,在建筑的向阳面设计为坡屋面,以接受阳光辐射,增大阳光收集量。另外还可以在坡屋顶内部吊顶,将保温层铺设在吊顶上,来增强保温隔热效果。

(四)噪声、污染控制

防噪声系统、污染控制是生态住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合理设置绿化带,保持住区气流的流动性,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住宅设计初期,设计者应先勘察施工现场,对环境污染、噪声进行测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区,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善。若噪声超标严重,要考虑采用双层玻璃,以降低噪声污染,同时满足通风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敬民.试论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2] 李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3] 徐征.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热水供应方式 热水热源 热水管材 家庭热源中心

目前住宅房地产开放商为迎合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除在小区环境、绿化布置、住宅户型等方面刻意的精雕细琢外,还在建筑配套方面提高住宅的舒适度的配套设施。热水系统是续安保监控、卫星电视、纯净水入户等设施后的又一“卖点”。本文就其住宅热水系统各部分的选择作其论述。

住宅热水的供应方式

住宅热水供水方式分为以整个小区为单位的小区集中式热水供应、以小区每幢楼为单位的小区分散式热水供应和以每户为单位的分户热水供应。目前国内住宅有集中热水供应的还不多,主要限于高级住宅和供外宾用的公寓式住宅。绝大多数住宅均为分户式热水系统。

小区集中式热水系统:

整个小区设立以热源和大型开式或闭式蓄热水箱为主的中央热水供应站,通过小区室外热水管道,将热水送到每栋楼,再由室内输配管路送到每家每户,一般采用干管和立管循环方式补偿热损失。

小区分散式热水系统:

在每一栋楼屋顶、地下室(车库)或室外空地安装一套热水机组为热源的中央热水供应系统。此系统配用开式或闭式储热水箱,由管路送至各处。闭式储热水箱的系统可以直接用自来水压力供热水,开式水箱系统需要增加循环泵,一般采用立管循环方式补偿热损失。

分户式热水系统:

在每一户的室内或室外空地安装一套热水机组为热源的热水供应系统。此系统一般配用闭式储热水箱或采用即热式热水器,由管路送至各处,支管可采用电伴热。一般直接用自来水压力供热水。

以下为各系统的优缺点比较:

热水系统面存在一定的隐患。而国外家用热水系统已经结合采暖系统采用热媒二次热交换制备热水,而且利用精确的控制技术控制热水制备温度为四十度左右的舒适热水。一方面可减轻水质对设备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保证热水的卫生要求。所以我国开发和研制新一代的家庭热源中心,已迫在眉睫。新一代家庭热源中心的重点应该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结合各种环保高效的热水制备方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日趋提高的卫生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热泵用于生活热水的制备 赵锂 《全国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给水、热水分会第二次年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

2.塑料给水管道在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应用 赵锂 《全国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给水、热水分会第二次年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

3.漫谈塑料管道的应用 何冠钦 《塑料建筑给水管推广应用研讨会资料汇编》

4.对住宅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李维 《给水排水》Vol.27 No.3 2001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步入城市化正轨,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城市化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的居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现有居住文化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现阶段在建筑学的视角下居住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居住文化的组成要素,探讨居住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居住文化;居住建筑;居住习俗;建筑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13BSH047)

1.居住文化

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它是漫长人类文明沉淀积累的结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学科视野下,对居住文化的定义和研究也不尽相同,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侧重点是居住文化的非物质层面;城市规划、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多关注其物质层面。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涵盖了居民由生活过程形成的居住习俗等内容。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也包括非物质的“软件”。其中作为载体的居住建筑是居住文化“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文化“软件”则是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共同构成,可称之为居住习俗。本文从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分析居住文化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之间的关联性。

2.研究方法及内容

2.1研究方法与目的

本文通过收集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统计这些文献中所研究的居住文化具体内容,分析居住文化的研究现状。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均来源自在网络大型资料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读秀、方正电子图书等。笔者通过检索有关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关键词得到文献样本,样本涉及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历史、社会学等学科,包括书籍、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三种文献类型。在检索的结果中选择出有研究价值的样本80个,样本文献出版时间在1997-2014之间,其中书籍6本,学位论文54篇,期刊论文20篇。由样本所提取到的关于居住文化的研究内容,研究者按照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来分类。其中,“硬件”部分以居住建筑为主,可分为居址的选择、空间布局、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形态、建造技术及工艺、建造程序及仪式9项内容。居住文化“软件”部分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组成,即居住习俗,可细分为宗族制度、政法制度、儒道文化、日常起居、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7项内容。通过统计样本中对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各部分的研究次数,得出其研究程度。

2.2居住文化“硬件”——居住建筑研究现状分析

(1)空间布局

统计结果表明,空间布局是居住建筑研究最多的一部分,占到关于居住建筑总研究量的18.8%。空间布局研究的一个部分是聚落及建筑的空间布局。聚落空间布局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聚落空间布局内容包括聚落公共空间如水口的营造,聚落道路的组织,其外在的表现是聚落形态,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包括民居空间构成及其组合方式。传统居住建筑由入口空间、厅堂空间、过渡空间等构成,这些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以满族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它的空间布局是以南北向的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且轴线方向上,院落在纵轴竖向呈现由低到高的空间规律。

(2)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研究量在居住建筑中是第二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6.1%。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着力于现存民居,包括从立面造型角度分析建筑的外部形态构成:建筑屋顶、檐口、墙体、门窗等;从空间形态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单元和空间结构;从平面型制分析基本型制,分析典型的形态组合模式,以及不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具体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及人文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代住区的设计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

(3)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的研究是第三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5.2%。“装饰艺术具有双重性,一是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在不破坏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对其美化;二是装饰艺术的价值可以独立于装饰主体之外,即功能主体密不可分,又在艺术层面上游离于主体之外。”①建筑装饰的研究内容包括装饰图案、题材内容、构图特征以及表达手法。建筑的所有构件和部位都是装饰的对象,包括门、窗、墙、柱、梁、屋顶及瓦当。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等。其中雕刻又包括木雕、砖雕、石雕。在徽州地区雕刻工艺广泛运用在传统民居装饰上。在现存的徽州传统民居中随处可看到其梁、枋、挂落、窗棂、雀替上精美的木雕。雕刻的内容包括花草鸟兽、几何纹路、生活愿景及故事题材。

(4)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研究总量所占比例为13.4%,是居住建筑中研究量的第四位。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包括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承重体系又有穿斗木构架体系,木骨泥墙、夯土墙体承重、石砌墙体承重等承重方式。四川客家民居的承重体系可分为土墙承重和木构架承重两种,其中土墙承重可分为夯土墙承重和土坯墙承重。土坯墙承重与夯土墙承重的不同就在于墙体的做法,其余做法均相同,土坯墙主要是用土坯砖砌筑而成。木构架承重主要有三种做法:穿斗式构架体系、抬梁式构架体系和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混合式构架体系。围护体系主要研究对象是屋面、墙体及门窗。屋面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草顶和瓦顶,墙体有木板墙和竹编夹泥墙,门窗可分为对内立面的门窗、对外立面的门窗及天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建筑作为居住文化“硬件”中最主要的内容,对它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居住文化硬件中的其他内容如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及技术的研究也较普遍。建造技术及工艺是居住建筑实现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建筑形态、建筑装饰等。建筑材料多受制于地域环境,建筑材料一方面需要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需要兼具实用性,降低营造费用。关于建筑选址的研究多涉及风水观念、、人们生活中的禁忌。

2.2.2居住文化“软件”——居住习俗研究现状分析

(1)宗族文化

在居住文化软件方面,宗族文化是居住习俗中研究最多的一项,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22.3%。“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西方中古时代诸侯国错立,并无宗族上的关系,而我国殷代起就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到了周代,这种制度更为完善。……它以家庭-家族-宗族-氏族-村落-郡望的生长方式,从血缘化走向地域化,……使中国成为君臣和宗法双重的二元国家。”③我国传统民居的布局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赣南地区客家人迁徙至此地,仍然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宗族制度和礼法观念,其建筑格局也体现了这一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大屋内部纵横交错而秩序井然的建筑格局,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尊卑有序的宗族礼法观念。厅堂是整座建筑的核心部分……每进厅堂的高度逐级递增。”④徽州地区与赣南客家地区宗族文化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别,“客家的宗族文化建立在单纯的血缘关系上,而徽州地区的宗族文化则包含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并带有程朱理学的内容,从宗族血缘上升到宗法制度。”这种差别也是造成聚落形态差异的因素之一。

(2)社会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区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差异,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及时代性。在我国影响较深的三种社会文化分别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地区佛教氛围十分浓厚,佛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教思想在聚落环境营造及民居选址中得到显著的体现。“天人合一”是传统民居选址的核心思想,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我国传统民居的人居环境反映着这一思想。道教经典《阳宅十书》中所提出的“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生”则是传统民居聚落环境所追求的境界。⑤在影响下形成的风水文化细致地指导着民居的选址、营造。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16.3%,是第三位。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体验、判断和再创造的过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风格能大体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居民的审美情趣,而单体建筑之间的差异更加细微地反映使用者之间的审美情趣差异。适宜的尺度与气氛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审美情趣也有很大不同。以满族聚落与徽州地区建筑装饰为例,满族属于北方民族,民风粗犷开朗,其室内装饰也表现出这一特征,“满族人很讲究室内装饰和摆设,一般都摆得规规矩矩,物件整洁,进屋后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⑥徽州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通常用建筑装饰来表达、隐喻居住者的愿景,装饰的内容也更加繁复。

(4)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

在对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研究中,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内容,生产方式关系到社会经济模式,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徽州地区为例,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务农和经商两种,这种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居住建筑建造及聚落形态。“从务农到经商,再到徽商形成规模,徽州形成了个人-家庭-宗族的三级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制亦是分为家庭私有和宗族共有两个部分……徽州村落很难用均质化一的方式来规划建造……居住建筑的建造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如渔梁村。”⑦居住文化软件层面中宗族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及审美情趣的研究占到总研究量的70%,除此之外,政法制度、价值观念及日常起居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政法制度中的土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各朝代变法改制很大一部分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关系到民生问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日常起居是人们在民居中的常态,它最直接地影响着民居的空间布局。价值观念的研究多是通过分析其社会文化,了解价值观念形成的根源,分析居住文化硬件中对价值观念的反映。

3.小结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居住文化在居住建筑、居住习俗方面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关于居住建筑的研究表明,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造成了居住建筑之间的差异,促使了居住建筑的多样化,使我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对居住习俗的研究表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宗族礼法的基础是家庭制度,它又在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所有文献样本对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并没有完全割裂地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中一个为主体相互依附地进行研究。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居住建筑、居住习俗不仅其本身各部分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将是研究者未来研究的方向。由于样本并不能完全涵盖居住文化与居住建筑的既往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作者:蔡迪 刘阳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以满族、朝鲜族、汉族民居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长安大学,2010.

[3].陈英.湘西传统居住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4].胡媛媛.文化传承下的上甘棠村聚落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6]赵武.住宅设计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D].中国农业大学,2005.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义乌农村居住区 耦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start in the round, Yiwu ushered in a new round of construction boom, the city changes change rapidl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ike a raging fi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Yiwu new rural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unbalance problem undertook study, built Yiwu to the new rural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construction system coupling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settlement of Yiwu, existing problems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simila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Yiwu, rural, residential area, coupling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资源一经济一环境一社会之间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住宅平均使用年限普遍过短,这在经济极为发达的浙江义乌更为突出,根据在义乌城乡结合部地区抽样调查显示,农村住宅平均寿命约为20年,个别地区农村住宅寿命不足15年,住宅过短的使用年限不仅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而且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加剧。此外,在义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明显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数农村在村庄建设规划、建造实施、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欠缺经验,具体表现为:农村建设无村庄建设规划,无建造技术标准,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之间矛盾突出,缺乏协调,基础设施等建设滞后,不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不注重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和文化的培育等[1]。因此,农村住宅区既有建设模式急需完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函待解决,才能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促进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1.义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品位及建设标准不高,存在着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

为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义乌市城镇化水平,自2000年开始,义乌市陆陆续续开始了城市周边新农村建设工作,义乌城市规划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向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学习,并在满足广大村民愿望的基础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旧村改造规划工作。规划设计要求,凡是进行旧村改造的村庄,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土地面积大小如何,每户均建造为4层半,建筑外观立面、色彩、空间构成基本相同的连体排屋。连体排屋在义乌城市周边

图1 义乌某旧村改造后效果图

周边的大规模出现,使得义乌城市规模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城市的美观度,整洁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广大农民瞬间享受到了城市居民,甚至优越于城市居民特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随着旧村改造的不断深入,由此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中到处都是4层半,甚至3层半,高度不超过13米的连体排屋,见图1,俨然一个农民城,这与经济极为发达,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义乌城市形象极不相称,更为严重的是,旧村改造中,广大居民享有超大居住面积的同时,却发现旧村改建后,建筑密度超大(超过了40%),绿化率极低(低于15%),在2009—2012年新建的村居建筑中,除了新建房屋和宽敞的水泥硬化路面以外,几乎看不到绿地和树木的影子,更谈不上村中有公园,门前有绿化,与想象中别墅的身份极不相符;另外超大连体别墅的建成,造成居民有房住不完,房屋空置率很高,这给寸土寸金,土地资源有限的义乌造成了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的严重流失,使得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农村无业游民逐年增多,靠房屋租金过日子成为义乌很多地方的普遍现象。

1.2建筑外立面雷同,统筹规划滞后

在义乌近十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每年都有大批崭新的旧村改造村居建筑落成,综观义乌的旧村改造建筑,不难发现,所有旧村改造建筑外观造型除了色彩方面略微有差异以外,其外观形状基本相同,在义乌,看不到村与村之间建筑的差异,感受不到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统一设计风格,统一的建造经营理念实在有悖于义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在新农村规划设计方面,对未来发展缺乏长远打算,规划设计一味迎合群众的经济利益,导致大量“三和一”用房在新农村建设中屡见不鲜[2],图2为义乌某村旧村改造房屋中最为常见的两间用房平面方案图, “村村专业街,到处是作坊”式的镇村工业发展现象在义乌非常普遍。

图2义乌某旧村改造平面方案图(2间)

1.3 过分注重房屋出租经济效益,忽视绿化及环境保护

近年来,义乌在环境保护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5月,义乌名列全国绿化委员会刚公布的“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成为了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08年,义乌市委、市政府以建设“森林城市、品质义乌”为目标,确立了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提出“森林下山、上路、进城、入村”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封山育林工作。义乌市还相继实施了绿色村庄、城市绿肺、立体绿化、废弃矿山修复等十大民心工程。这些项目的开展为美化义乌,改善义乌生态环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土地资源稀少,农民想多建房以提高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在义乌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义乌的许多村庄在旧村改造中,村中绿化率由原来的大于30%降低15%以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这就导致很多新建的村庄,除了漂亮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几乎看不到一丝绿地,一棵树木,见图3所示。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基本上将第一层按商铺进行处理,中间层根据出租要求划分为多个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所需。通过旧村改造,很多村民靠租金提高了经济收入,但是随之而来的脏乱差现象在新农村中日益增剧。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社会冲突逐年增多,直接影响到义乌的和谐稳定,这已成为义乌在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3缺少绿色的义乌新农村建设

1.4 新农村建设滋生了一批懒汉村民

城市的快速扩展,新农村的加快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义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经济的繁荣,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义乌,外来人口的剧增,带动着出租用房市场迅速发展,但是原本作为人文优势的东西被弱化,凸现出特有的“文化硬伤”。主要表现在:部分村民靠房屋租金生活,根本不愿就业,缺乏进取精神,部分富二代满足现有的生活,开始比吃、比穿住、比豪车,沉浸于吃喝玩乐之间,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部分义乌本地家庭矛盾突出,离婚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义乌整体市民素质的提高,有悖于义乌向国际化迈进的战略意识。

2.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的总体要求

为了引导农村生态村建设,促进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12月5日了国家生态村创建标准(环发【2006】192号)提出了建设部级生态村的建设指标体系和标准。义乌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设要求:(1)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齐、绿树成荫、水清汽洁;(2)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我保护环境意识强;(3)经济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4)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3]

3.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耦合

3.1 耦合的概念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l6]。它是物理学概念,后来被引入到对系统关系的分析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资源系统,城市交通,物流、供应链,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通过对义乌新农村建设中各要素耦合作用的协调程度的研究,可以分析并解答义乌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矛盾和问题,并运用仿真手段模拟不同条件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系统耦合可为协调义乌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化建造模式转变,优化农村住区建设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4]。

3.2 建设系统内耦合机理

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藕合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区开发建造行为与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四个子系统内的耦合;另一类是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四个子系统间的耦合。这两种耦合共同决定和构成了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机理。

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开发建造包括:居住区建造时序、农民住房建设、基础

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四个因素。资源子系统包括:建设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利用、建筑设备利用、劳力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等六个要素,建造主分量中的建造时序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和拆除回用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均需一定条件的资源支撑,建造时序各阶段则要求输入不同类型的资源条件。从显性影响和直接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上地的利用和建筑材料利用等,建设实施阶段需要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劳力资源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运营管理阶段需要建筑设备利用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拆除回用阶段需要考虑建筑材料利用等[5]。

3.3新农村生态住宅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

根据对建造主分量与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内的耦合机理分析,可构建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6]

图4新农村生态住宅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

4.利用耦合关系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利用耦合关系进行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彻底颠覆了义乌固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改变了义乌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建筑高密度、低容积率,低绿化率的现状,规划中引入新的规划理念:公园式居住+公园式购物模式。公园式居住模式使得整个小区休闲和动感,整个居住区被绿色包围,呈现出生态、自然的园区景观,也体现出“在绿色中运动,在森林中呼吸”的设计理念;公园式购物模式使得居民在购物中游玩,在游玩中购物。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陶冶居民的生活情操,从而彻底改变义乌目前混乱的居住状况。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改造“城中村”建设农村新社区[J].调研世界,2006.08:28-30

[2] 王影.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7:11-12

[3] 刘盛楠.生态住区实现技术的探索 [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7(3):l-16

[4] 王永初,王启志,耦合度的新定义及其应用. 华侨大学学报 1999,20(3):273一277

[5] 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6]姜涛,袁建华,何林.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一经济系统分析模型体系.系统工程

理论与实践,2002,(12):67一72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风水文化;风水设计语言;影响

Abstract: the geomantic learn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llection astronomy, geography,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landscape learns, ethics, prediction study, aesthetics in a body, is the study of heaven and earth, that is, kanyu study. "Campbell, and the real", is the Chinese nation by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years' practice accumulation precious cultural crystallization, i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 art there is the standard of feng shui.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happen to coincide in modern China to trace the dust already a long ti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ancient fengshui theory.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field has been to recognize the fengshui theory, especially in interior design to be concerned and use. How to convert the design concept of feng shui visual language, and use to modern residential interior design, is a very valuable exploration design topic, which for strengthening modern residential interior design has remarkable effect of humanistic spirit.

Keywords: geomantic culture; Fengshui design languag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B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着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风水好的吉祥地总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暗伏危机,一片荒凉,充满恐怖。风水又称“堪舆”,主要是指古人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生态、景观等一系列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定、以及相应的规划和建筑措施的总括。这些思想不但影响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而且对新世纪的民居建筑设计观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在家居设计中融入风水,可以让空间设计更合理,装修更科学,颜色运用更到位,饰物点缀更鲜活,全面提升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品味。

二、风水设计语言的运用

1.周易八卦的运用——多维空间环境有序组合

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图式,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在自然环境中呈立体状态体现。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在自然环境中呈平面状态体现。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上就形成了多维空间环境的有序组合,可以转换成空间布局的设计语言。在现代住宅空间布局的设计上,我们用周易八卦的宇宙空间思想来进行区域划分和功能定位,达到多维空间环境有序组合。

第一步:确定住宅大环境和小环境。根据住宅空间的具体情况,用罗盘测量出此楼盘的大方位和住宅室内的方位,再利用形势和理气兼备的方法和周易八卦的宇宙空间思想得出此住宅在方位上的利弊关系。原则上求大同而存小异,用设计的手段去弥补先天不足。

第二步:确定区域划分和功能定位。将此住宅进行区域划分和功能定位,并根据方位上的利弊关系来调整功能布局,扬长避短。一般主入口和卫生间的方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利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调整。

2.气的运用——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气”是风水学的核心,在风水学古籍中被反复提到,有学者曾断言:“认识气,便懂得风水的全部。”然而,“气”到底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气”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不过,中国古人 “聚则成形,散则化气”的见解颇有见地。在现代住宅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定位完成后,可根据不同的住户要求,运用气论的思想来设计空间的动线和风格的定位,营造整体气氛,建立人与生态相和谐的系统环境。

第一步:人是现代住宅的主体,人的行为活动和室内的气场运动是相互关联的,根据“吉气走曲,煞气走直”的原则来进行合理的空间动线设计,在封闭性和流动性、公共性和私密性中实现空间的界定,达到藏风聚气的效果。

第二步:不同的风格定位及营造的整体气氛,所产生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当今社会在住宅室内设计的风格上有多种流派,不同的风格流派所产生的气是不一样的。因此,风格的定位和营造所形成的整体气氛是现代住宅的气场,营造吉祥气场就是建立人与生态相和谐的系统环境。

通过对风水的设计语言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具体运用,在风水、设计、住宅三者之间寻找其相互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因果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科学的住宅室内设计的风水观念,达成风水、人、住宅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人性、艺术性、合理性三者结合,创造出完美的居住环境。

三、风水文化对现代民居设计观的几点影响

1、风水文化影响家庭装饰设计观

在现代家居装饰设计中,风水文化也经常运用其中。如对窗户的设计,窗户是吸纳“气”的通道(风水上有“生气、财气”),因此,窗户外应不加防盗网为好,否则应在窗口摆放几盆花,来增加生气。厨房的设计也颇有讲究。如一家当中的灶头,最好不要摆设房子的中间,最好朝向东方或南方。

2、风水文化影响民居环境设计观

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来说,人们本能地要选择、建设、改造自己周围美好的环境。这里不免会涉及到居住环境的设计问题,而在环境设计中,又不得不把风水文化考虑进去,因为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风水思想的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而且对现代的建筑环境设计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风水学很注重民居四围的环境布局与室内外空间构成。

3、风水文化影响民居设计观中的审美意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价中国古代风水理论时指出:风水理论中“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可藉此得到说明”。风水理论既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审美功能,从某种角度上说,风水理论与工艺、建筑设计具有相近的美学特征,都以可视性的形体展现于视觉,以其创作材料的质感、结构及其布局的形式感作为其重要的审美因素,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与运用均衡、对称、比例、尺度、韵律、和谐等形式美原则,形成独特的美学特征。风水文化中的美学特征归纳起来有:第一,追求自然美。第二,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第三,具有象征性。

四、结语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指出:中国风水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风水理论在其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吸收融汇了古今中外各门科学,包括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众多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理论体系。力求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将风水理论转换成风水设计语言,运用风水设计语言对住宅空间进行新的设计。通过各种空间造型手段来体现风水理念,并用案例分析来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期望在这一领域能建立一种新的住宅风水观念和表达方式,以达到传统风水观念与现代住宅室内设计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水十讲》杨文衡华夏出版社2007-1

[2]《风水理论研究》王其亨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3]《神秘的风水》王玉德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4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3篇

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如果想将与其有关的统计数据信息采集、加工、应用、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实现,所要构建的一套统计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应该如何构建?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为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发其“行政基础统计指标体系”过程中意识到的①。我们力图将由此单一案例引发的问题提升到方法论层面加以总结,最终形成以下认识供专家讨论。所以,尽管本文是以案例方式进行展示和讨论的,但其中所蕴含的却是作为一般方法论进行思考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文中提出的思路和步骤是可以复制的。

二、必要性

政府既是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最大生产者,又是这些数据的最大需求者。但如果具体到单个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国家建设部),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就会显现:在整个政府统计体系中,该部门生产了哪些数据?从其行政管理职能出发,该部门需要什么数据?一提到政府统计,常常将其直接与政府统计局系统的工作划等号,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政府统计的主管部门是统计局,但政府统计活动的实际运作(即政府统计数据的生产)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是统计局系统,以统计为主要职能,承担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统计;第二是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统计职能,统计不是其主要职能,但有可能会负责与本部门相关领域的统计工作。作为统计主管部门,统计局要为各部门专业统计提供统计业务指导,协调不同专业统计以及与统计局之综合统计之间的关系,汇总来自各个部门的专业统计数据,保证整个政府统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至于如何划分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之间的界限,与各部门有关的政府统计有多少是由部门专业统计承担的,各国实践中常常有不同处理,由此形成了从集中到分散的不同统计组织模式。如果较多集中于统计局系统,即为集中型,反之则为分散型。现实中一般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分散,只能说其更具备集中型特征或者分散型特征,其具体界限可能与政府架构分工有关,也会与历史传承有关[1]。就中国而论,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直接相关的统计活动常常由各部门负责,比如与对外经济活动有关的外资外贸统计由商务部以及海关负责,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统计由环保部负责,与货币金融有关的统计由人民银行负责,等等;无法直接对应哪个主管部门的领域,覆盖面广泛、跨越不同主管部门管理的领域,以及传统上一直由统计局负责的领域,其统计常常主要由统计局系统承担。比如城乡住户调查统计,无法对应哪一个主管部门且统计内容覆盖广泛,由统计局负责;比如建筑业统计,从对应的主管部门职能看应该属于建设部,但按照历史沿革一直由统计局负责进行统计[2,3]。以上所述政府统计的数据供应是就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这个层面而言的。除了作为制度固定下来的统计数据生产之外,政府部门生成以下两类统计数据:第一,统计局以及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组织各种专题性调查,产生大量统计数据,此类调查不属于国家常规统计调查,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只持续一段时期(比如三年)的,但须经同级统计局相关部门批准;第二,基于行政职能部门行政记录生成的数据,基本上属于主管部门内部管理流程的组成部分,与统计局无关。总体看,这两类数据常常隐含在政府部门的具体工作中,除非必要,一般不会在社会公众层面公布。从需求角度看:一个政府主管部门(比如计生委或者建设部)基于行政管理职能所需要的数据可归纳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反映所监管领域经济社会活动状况的数据;第二是反映针对该领域进行行政监管过程及其结果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的用途,一方面是用作本部门决策、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是作为本部门对社会公众数据信息的来源。将上述供需两个方面合起来看,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特定的组织架构下,单个行政主管部门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来自哪里?与该部门自己生产的数据是何关系?总体看,反映所监管对象当前状况的数据,其主要部分可以通过常规的国家统计调查获取(可能由本部门提供、可能由统计局提供,也可能由其他部门提供),同时还需要本部门专题调查数据作为补充;但围绕行政监管过程的数据,却只有依据该特定主管部门的行政记录才能获取。表1列举了着眼特定行政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需求及其来源渠道。在这三类数据中,最为规范的是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部分,但此部分数据常常是从一般目的出发设计的,其内容未必完全符合特定职能部门管理的需要,因此从一般统计供应到特定部门需求,需要有一个指标重新筛选的过程。专题统计调查内容比较贴近部门管理,但其提供数据的规范性较差,可能只在一段时期内(或者某个时点上)存在,如何将其与上一类数据整合为一体,还需要做一番工作。基于行政记录进行的数据加工在内容上最贴近管理,但却比较杂、散,生成数据的规范性最差,一般由非统计人员操作,缺乏系统的统计设计,如何将基于管理不同节点之记录的部分统计数据整合起来,并最终与上述反映所监管领域运行状况的两类统计数据整合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此就提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面对特定行政职能部门需求,如何对所涉及统计内容及数据传输机制进行系统设计,以保证其服务于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是统计内容的整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不规范变得规范,使分散的信息得以系统化;另一方面是部门内部数据形成和传输机制的整体规划,打破原来的相互隔绝,实现各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在信息化背景及相关技术支持下,这样的系统设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基本步骤

如何针对一个特定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统计体系系统设计?总体看,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可能具有差异,但考虑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需要经历的若干步骤具有共性。本文试图结合我们在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住建委)统计体系构建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对此予以讨论,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大体可以遵循的操作路径。第一步:解析行政管理职能构建行政职能部门统计体系的第一步,是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厘清统计对象的内外逻辑关系。为此需要对该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予以解析,对管理内容做理论梳理,呈现管理流程。以北京市住建委为例。该部门的管理职能以房屋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以土地管理为职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以城市规划为职能)、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以市政管理为职能)具有直接联系,其职能范围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相互联系的方面[4]。(1)房屋管理。贯穿房屋整个存续过程,一方面是房屋实物管理,另一方面是房屋权属管理。(2)房屋及相关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管理。覆盖住房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全过程,涉及房地产项目开发、房屋及设施的建设施工过程。(3)房屋交易与分配管理。核心是住房,对商品性住房主要是市场交易,对政策保障性住房,实际上是在交易外壳之下体现了一个行政分配的过程。(4)房屋使用及相关服务管理。围绕住房使用,涉及居住区建设以及相关物业配套管理。市住建委是对北京市房屋与城乡建设实施行政管理的唯一行为主体,其管理对象大体可以用“两场”、“两业”和“存量房”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所谓“两场”,是指围绕房屋和基础市政设施而形成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与建设市场,以及由建设市场派生出来的建材市场,由房地产开发市场派生出来的房屋租赁市场和物业市场;所谓“两业”,是指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建筑业中包括各种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招投标、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服务机构,房地产业中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所谓“存量房”则是指处于建设、交易、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房屋,其重点是已建成房屋。上述三个关键词之间是有联系的:“业”是“场”中的行为主体,由各种企业及相关经济单位组成;“场”是“业”存在并发生活动的平台,依据不同交易对象而形成不同市场;“业”从事的活动、“场”上发生的交易都与“房屋”有关,覆盖了房屋的整个生命周期。住建委的职能所系,一方面要规范相关房地产市场和建设市场的秩序,对存在于这些市场上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管,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各类房屋进行管理,尤其是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行监管、审批,为城乡居民住房及其安全需求提供保障。第二步:构造统计体系的基本框架无论哪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其行政管理对象通常都是复杂的,其管理职能都是多元的。面对一个复杂的对象以及多元管理目标,所涉及的统计内容肯定不是单一的,为此需要进行系统的统计内容设计,构造出整个统计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北京市住建委研究为例,根据上面对其管理职能及其覆盖内容的总结归纳,结合数据需求和供应现状,我们先将住建委统计体系设定为几个大的模块,然后在每个模块下确定其具体统计内容构成,最后组合起来,形成北京市住建委的统计体系[5]。第一个模块以房屋和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为核心,覆盖了建设市场、建筑业以及与此有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应包含以下三部分统计内容:第一是建设市场及相关活动统计,其中既要包含建设项目的发包、承包活动统计,更要包含覆盖项目整个建设过程规模、进度、结构、质量等多方面的统计内容;第二是建筑业以及建筑企业统计,包括建筑业的基本组成状况、建筑业当期从事建筑业活动状况、建筑业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等;第三是围绕建设市场监管活动进行的统计,包括市场准入、项目招投标过程、建筑质量及人员等诸多方面。第二个模块以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过程为核心,覆盖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以及与此有关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此相对应包含以下三部分统计内容:第一是房屋交易市场统计,含商品房一级交易市场和二手房交易市场、房屋租赁市场,围绕市场供应与实际交易进行统计;第二是房地产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内容涉及房地产业基本组成状况和当期从事的活动状况、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第三是围绕房地产市场监管进行的统计,包含市场准入、房屋交易市场规范性等诸多方面。第三个模块以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分配使用全过程为核心。所谓政策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是针对低收入群体进行的房屋开发和分配。如果没有“政策性”这个定语,这一模块无需存在,相关内容可以包含在上述两个模块之中。鉴于政策性住房的特殊性,相关活动尽管也会采取交易的形式,但却主要体现了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及其结果。相关统计内容既要包括政策性住房的建设过程,更要包括政策性住房的分配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各种效应以及与市场性住房的关系。第四个模块以存量房屋及其管理、配套服务为核心。不仅要统计整个城市区域内房屋的基本存量及其变化情况,还要从权属管理和实物管理两方面进行统计,体现房屋权属状况以及房屋安全及配套物业服务相关情况。第五个模块考虑与住建委管理有关的统计内容。住建委的行政职能与国土资源局、规划委等具有直接联系,因此需要从整个经济社会管理架构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设定与本部门相关职能及其活动统计的内容,并考虑与本部门统计的衔接。上述几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政策性住房与市场化住房是并行存在的;房屋建设与房屋交易分配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环节;无论是政策性住房还是市场化住房,其供应都要取决于建设的进度和成果;无论政策性住房还是市场性住房,都属于存量房屋的管理范围,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都会派生出相应的服务需求。上述种种联系是将各个统计模块统筹为一个统计体系的基础。第三步:设计各模块的具体统计内容下面对不同模块进行具体统计内容设计。设计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应该包括哪些统计指标,二是给出对应不同指标的具体统计分组。在充分把握已有统计基础、吸收相关领域统计设计经验[6,7],针对上述五个模块设计了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指标体系,其中体现了从流量到存量、从市场到行政、从委内到委外的基本逻辑。限于篇幅,这里只将基本内容组成和主要指标示例列示在表2中。其中,专题统计指标体系是对第二步统计体系框架中每个模块统计内容及范围的明晰化;内容描述和主要指标示例则按照专题统计指标体系覆盖的内容进一步细分为各个专题,各专题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可能是流程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具有并列关系,再针对每一个专题,先设置一级指标(表中的主要指标),然后在一级指标基础上进行分组形成二级指标(参见后文对分组的论述)。以上提出的统计指标主要限于最接近所描述对象的基础统计指标,常以绝对数总量指标形式出现。为使这些基础性总量指标更进一步显示统计对象的种种性质和特征,需要完成另外两项设计:第一是确定与基础指标有关的分组,通过分组显示其内部差异与结构特征;第二是构造相关分析指标,一般以各种相对数和平均数指标形式呈现。分析指标设计需要专文讨论,这里主要给出针对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指标设计中所应用的统计分组。分组设计的依据是统计对象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在北京市住建委的职能范围之内,围绕房屋(以及市政设施)这个基本统计对象,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空间位置,为此,在几乎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之下,都会体现空间地域分组。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而言,首先是行政区分组,即按照18个区县分组,并将这18个区县按照北京市长期规划所确定的功能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再归类;进而按照空间地域特征,以北京市环城交通线为依据,区分“二环”内外、“三环”内外、“四环内外”、“五环”内外、六环外等,对相关指标予以分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房屋性质。首先要区分住宅和商用房屋两个类别;在住宅中要进一步区分商品房与政策保障房两个类别;在此之下,要进一步按照住宅的性质(别墅或公寓、楼房或平房)、楼层、面积等特征分组。这些分组在存量房屋统计指标中、在与房地产交易市场交易、政策性保障房配售有关的统计指标中都会得到集中体现,在建设市场的相关统计指标中也会有一定体现。此外就是一些带有局部意义的分类特征。比如针对建筑业,要按照建筑企业的专业特征、资质等级、注册地等分组;针对商品房交易市场,要按照一级市场、二手房市场等分组;针对商品房交易中的购房者,需要按照其身份特征做分组;对政策保障性住房,不仅要对已经配售者按照身份特征分组,还要对相关申请者按照身份特征做分组;对已经处于使用过程中的房屋,要按照其完好状态、节能状态、安全状态等特征分组;对住宅区,要按照物业特性进行分组;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第四步:落实统计数据报送周期、数据来源和传输渠道为了将上述统计内容设计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明确统计操作流程并予以技术实现。在此仅对统计流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说明。第一是确定统计数据的报送周期。不同类别的指标,不同的数据来源,应用于不同管理目标,需要分门别类确定统计数据的报送周期。一般地,要全面反映统计对象的详细状况,需要建立在年报基础之上,此时应提供几乎所有指标、所有分组的数据;要进行短期监测,应选择关键监测指标,按照更短的周期报送,此时可能需要按季、按月报送,甚至可以按周、日报送。就北京市住建委统计体系而言,商品房供给和销售情况按月报送,房地产中介机构情况按季报送,而房屋权属构成状况则按年报送。第二是确定统计数据的来源渠道。基于行政职能的部门统计,其数据来源大体分为两类、三方面:①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可以提供常规统计数据的部分,可能由本部门直接提供,也可能由统计局或其他职能部门提供;②专题调查统计数据,大部分来自本部门,也可能来自统计局或其他部门;③由本部门行政记录生成的数据,常常分散在部门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机构。这些数据的生成工作由这些机构负责。以北京市住建委统计体系为例,其基本数据来源可以归纳如下:背景统计指标体系需要通过统计局和国土资源局等相关机构获取,有关房屋总存量、现有民用建筑节能情况等与本部门需要相关但无法由行政记录生成的数据,通过本部门专题调查获取,有关市场准入、施工许可、工程竣工、房地产抵押情况等与行政监管职能直接联系的数据则基于行政记录生成,由具体负责监管的处室报送。第三是确定统计数据的传输渠道。从技术上说,此部分工作会涉及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从组织管理上看,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机构对整个统计体系实施协调。一方面是外部数据获取渠道,这需要在部门间数据交换机制架构中予以落实;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部门内部数据交换机制,实现部门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使得各个机构在提供自己负责生成的数据的同时,能够便利地获取其他机构提供生成的数据。就北京市住建委统计体系的具体设计而言,我们确定以综合处作为数据传输和管理协调中枢,在与此配套的信息技术系统尚没有建立之前,各方数据要先报送综合处进行汇总整合。

四、行政职能部门统计体系系统设计方法论要点

针对一个特定对象进行统计体系系统设计,应该是包括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的有机整体,其中,统计指标设计代表该统计体系的核心,需要完成与指标相关的一套完整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规则,但同时还要包括了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的相关行为主体。要完成这样的系统设计,需要在方法上处理好以下问题。

1.深入了解、全面把握该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管理流程及组织架构,是完成行政职能部门统计体系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北京市住建委统计体系设计之初,我们曾广泛搜集有关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建筑业等文献资料,并数次与委内各个机构做广泛讨论,最终针对“两场”“两业”及“房屋”之间关系绘制成对应委内不同机构职能的管理流程图①。

2.具体内容设计一定要注意利用已有统计基础。一方面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中已经存在的内容,要实现与其的衔接;二是部门的管理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既定做法,要通过规范将其纳入体系之中。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对部门内外现有统计基础进行调研。做好部门统计体系设计,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吸收现有统计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和机制,通过全面整合来完善相关统计内容、搭建数据共享机制。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态学;可持续;居住区;景观规划

一、目前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现状

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筑为主外部环境为辅的模式开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外观转向内涵,从简单的环境设计转向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盲目抄袭、设计程序不科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掠夺外部资源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分区模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封闭式小区导致社会隔阂、城市场所的丧失等。这些问题超出了一般居住区规划的范畴,必须放到城市、区域的层面,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变革方能实现。

二、生态景观规划与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探讨

正如景观概念一样,景观规划对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尺度上,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我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种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别于其他三大规划流派(包括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间特征。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既然景观是个生态系统,那么,一个好的或是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必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生态学更关心分析问题,而景观规划则更关心解决问题。

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住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与城市住区规划

景观生态学自产生至今,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等,它们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在这些理论当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就是“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索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与基质(Matrix)。“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就是通过建立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一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来对各类景观进行研究。景观生态学通过运用这一基本模式来探讨各类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元1素在景观中的运动对景观有什么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可以视为“基质”,而城市住区可以视为一种“斑块”。在景观生态的斑块设计与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缘效应”的体现,应该使城市住区成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控制性规划中,应该注意城市住区所在位置与其周边地区的联系,尽可能使居住区绿地与城市线状绿地衔接,连接成连续性开放空间或绿地。另外,在住区规划中,要注意对住区边界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用栏杆、围墙等人工景观元素将城市住区用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通过自然要素的渗透和建立“柔化”边界等手法,将住区边界设计成一个“缓冲带”,在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好过渡的同时,也使各类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顺畅地与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

(1)基底——绿地系统

以往城市住区设计往往先设计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设施,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基础,在保护人和自然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活动的相关设施与空问。在这个基础上,绿地系统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可作为整个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底。自然系统的连续性是保证系统本身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应该促进居住区绿地形成一个具有较好整体性与连通性的完整系统,结合居住小区的功能要求以及气候、地理特点,设计一个“以自然为骨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各种植物廊道将小区内中心绿地各组团绿地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内的其他景观元素。

(2)斑块——公共空间和建筑基底

斑块在外貌和性质上与基质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是非线性的区域。城市住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作为异质性景观元素,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可以视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斑块。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边界过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线型的种植软化边界生硬的边角。此外,也应该保证斑块内部能量、物质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块的周边应该开放,允许足够空间保证斑块间的相互渗透,注意“软质”和“硬质”空间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统与指状绿地

在城市住区,道路连接各个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分隔自然空间,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区内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统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在道路与绿化系统,特别是带状绿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设置涵洞或者桥粱,使其成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宽度,路面设计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铺装,而是选择渗水性强的嵌革砖或者其他铺装。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设置林荫带,行道树采用树冠较高的乔木;乔木下部种植绿篱,特别是东西向道路宜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减少噪声的影响。

指状绿地是指通过带状绿地将住区的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连接成片,犹如中心绿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状绿地与道路系统作为两组不同的廊道系统,互相渗透包容,在交接处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尽量减少道路对指状绿地的干扰。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是为人而设计、创造的,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应当“以人为本”,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出发,。使居住区景观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试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认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区绿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某居住小区形态在平面上呈矩形,园内地势平坦,建园之前为农田用地,该区总用地面积10.76hm2,兴建住宅12728户,规划绿地面积约6.16 hm2。

2.设计构思

(1)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住宅小区环境作为典型的人工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空间环境,使场地地形、地貌与环境有机融合,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绿量。多用环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虽处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从而创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2)景观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概括为种花、种草、种树,景观单调。在本案设计中,要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结合功能和观赏要求融人其他景观元素,如生活雕塑、喷泉、文化柱、置石等园林小品,结合设计主题,强调民族元素应用,把中华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麒麟”雕塑、“千年龟”雕塑等,使园区景观丰富多彩。

(3)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了观赏效果佳的外来植物和珍贵稀有树种,这些植物已在该地区引种栽培超过3年,表现良好,如叶色金黄的金叶榆、节水性色带植物金叶莸、三季繁花不断的欧洲玫瑰,彩叶灌木紫叶矮樱、红叶碧桃,花期较长的宿根花卉如福禄考、等,通过这些植物的配置,极大提升小区景观品位,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植物种类。

(4)强调空间的变化

小区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平面的规划设计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变化多端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性质和特色的空间,如开敞的、封闭的、半封闭的等。空间的营造适合人的尺度,围绕园林景观适当安排健身、交流、休闲、观赏的生活空间,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

3.植物设计

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层次错落、季相有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的植物景观特色。总体上形成以下特点:

(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本区内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馒头柳、旱柳、牡丹、连翘、榆叶梅、樟子松、祁连圆柏、圆冠榆、红叶李、香花槐、火炬树等。行道树体现地方特色,主园路行道树是国槐,次园路为了体现“一路一树”风格,行道树分别是圆冠榆、馒头柳、垂柳,白蜡等。小路为了便于儿童识别,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来树种引种配置

如乔木栽植了金叶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叶矮樱、欧洲玫瑰、海棠、红叶碧桃等。色带植物栽植了金叶莸等。

(3)体现植物观赏性

注重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应用,选用观姿、观叶、观花、观干类树种。种植观姿树种,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叶松、千头柏、刺柏球、国槐、白蜡等;观花植物如榆叶梅、月季、牡丹、黄刺梅、珍珠梅、丁香、欧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观叶植物,如元宝枫、金叶榆、红叶李、金丝柳、火炬树、美人梅、红叶小檗、紫叶矮樱、金叶莸等;观干植物,如红瑞木、龙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丰富,突出主调花卉种类,注重攀援植物的运用

按构景、构图原理及植物色相变化,布置植物风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叶矮樱林、红叶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种观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构成色彩缤纷的花坛、花带及花地景观。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禄考等植物为各区主调花卉。为了增加整个绿地的绿化面积,除了采用平面绿化,同时采用五叶地锦、藤本月季和金银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样化

根据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丛植、群植、疏林等与规则式配置方式如对植、行列植、绿篱栽植、模纹栽植等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道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A

1.指标

居住区道路系统与一般的城市道路不同,城市道路最主要的功能为交通功能,而居住区道路除了要提供基础的交通功能之外,还有满足居住区的安全需要和居民交往的需要以及装饰住区景观效果的功能。整体上来看,国内外各学者对居住区道路系统的研究中,对道路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从居住区道路功能多样性出发,综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建立了三级道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多个三级指标。

1.1交通功能

道路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空间的通道,物质(人、车)通过道路流动,道路的运输功能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合理的居住区道路系统应该首先能提供便捷的交通。

(1)通达性

通路与目的地的可达性和可选择性保证着道路系统各项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并体现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化需求。

(2)与城市道路对接

是否有机结合了城市路网、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方便得当、有没有合理利用城市路网为住区提供便捷交通。

(3)路宽

道路宽度是否适合各种可能在居住区出现的机动车辆的行驶,是否保证了畅通的人行与车行。

(4)道路入户

居住区内道路是否满足了入户要求,做到了户户通。

(5)步行距离

一般情况下,500米—1000米以内的步行距离比较舒适的,1~7公里以内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的辐射范围是否在最佳步行距离之内。

1.2安全需要

由于居住区是人口集中的区域且人口年龄跨度大,老人与小孩等行动力较弱、安全意识不够(小孩)、动作反应较不灵敏的人群的存在要求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必须要保障住区内人的安全。

(1)减速槛

是否设置了减速槛,减速槛的间距是否有利于控制车速。

(2)车速

一般机动车速度限制为30km/h,是比较安全又相对保证了行车方便的速度。

(3)交通提示牌

在危险区域(小学、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弯道附近)等地段是否设置有减速提示牌。交通牌的位置是否显眼、数量是否合理、表达方式是否规范。

(4)消防通道

住区的安全通道是否保证了畅通无阻,有无被占用的现象。

(5)线形

是否利用道路的弯道和曲折设计降低车行速度。

1.3交往需要

住区里的道路应是一种充满生活的道路。简·雅各布斯认为“一个都市街道的依赖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因此,住区中道路系统应该是为居民提供交往空间的场所。

(1)路宽与路长

根据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的比为1时,能产生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一般来说 住宅区D/H在1~3之间为宜[6]。

在7米以内,人耳是非常灵敏的,超过35米倾听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100米以内人眼能看清具体的人,称为社会性视域。30米能看清事物的具体细节。

(2)人行道

道路红线宽于12米时可考虑设人行道,宽度为1.5米~2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专门的人行道。人行道的绿化有没有起到庇护作用和美化作用。

(3)空间

道路节点和道路广场的配置有没有给居民活动提供空间。活动空间的位置是否辐射整个居住区、有没有配置适当的休闲健身设施。

(4)线形

道路是否做到了紧密结合住房和绿化,是否做到了蜿蜒变化,创造积极的停留空间,并起到活动引导的功能。

1.4 景观效果

道路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被使用最多的公共设施,同时又充当了视觉景物的作用,道路景观可以反应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1)遮挡

是否对路边停车有视线遮挡、对道路噪音有没有消减屏障。

(2)装饰

道路铺砖、道路植树的高度搭配、颜色搭配、季节搭配等。

1.5本节小结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居住区道路系统科学性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论文提出的包含多功能评价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创新。本体系对居住区道路的交往功能和景观功能进行了强调,尤其是将道路设计对外部空间的营造列入评价标准,是对居住区道路系统优化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之前少有的居住区道路评价研究中所没有的。

2.指标权重

本文通过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与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得出各指标权重值。

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上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体系的重要性排序:交通功能>安全需要>交往需要>景观效果。接着根据层次分析法,通过头脑风暴对四个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比例量化,我们以交通功能为参照得出各因素对道路系统科学性贡献上的相对重要程度,交通功能(T)与安全需求(S)的比例T:S=5:4;交通功能(T)与交往需要(J)的比例T:J=2:1;交通功能(T)与景观效果(G)的比例T:G=5:2。再通过判断矩阵(矩阵如下图4-1所示),得到了四个一级指标的比值T:S:J:G=10:8:5:4。那么在此指标体系中,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交通功能(T)0.37,安全需要(S)0.30,交往需要(J)0.18,景观效果(G)0.15。

同样地,对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了权重确定,权重分配如下:交通功能(T)中通达性0.24,对接城市0.12,路宽0.08,步行距离0.24,停车0.1;安全需要(S)中减速槛0.23,车速上限0.15,交通提示牌0.2,消防通道0.21,交通事故0.09,线形0.12,交往需要(J)中路宽与路长0.28,人行道0.19,空间0.26,线形0.15,日车流量0.12,;景观效果(G)中遮挡0.6,装饰0.4。

根据各级指标权重,得出了各项指标都符合的情况下居住区道路系统评价统计。交通功能(T)中通达性24分,对接城市12分,路宽8分,步行距离24分,停车1分;安全需要(S)中减速槛23分,车速上限15分,交通提示牌2分,消防通道21分,交通事故9分,线形12分,交往需要(J)中路宽与路长28分,人行道19分,空间26分,线形15分,日车流量12分;景观效果(G)中遮挡60分,装饰40分。

总评分90以上的为合理交通系统,总分75~90为较合理交通系统,总分60分~75分为待改进交通系统,60分以下为不可实施交通系统。

结论:

本文通过综合考量影响城市居住区道路影响的几大因素,即交通功能,安全需要,交往需要,景观效果等,试图建立城市居住区道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居住区道路系统评价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体系及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磊. 促进交往的街区式住区交通设计初探 [D]. 中南大学, 2009.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叶茂, 过秀成, 刘海强, 等.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