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BIM;毕业设计;三维建模;工程造价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施独立工作和创新研究的演练过程。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全面检查,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土木工程专业目前主要就业去向是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咨询单位和建设单位,这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与工程造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高校进行工程造价毕业设计,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工程造价的综合训练和利用经济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尤为必要。BIM是以三维数字为基础,以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将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移交、运营等各个环节并联起来,集合成建设工程整个寿命期的相关信息数据模型,具有直观、快捷,便于管理等特点,可应用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为例,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选题、设计内容、成果类型、成绩评定以及设计过程如何组织等,供同行借鉴与交流。

2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的特点

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是结合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主要采用手工和少量应用相关软件计算工程量,计算钢筋用量和工料分析等,而BIM技术主要采用软件计算,其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设计选题均为综合性选题,团队合作、任务分解、分工协作、交流学习,能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2)主要采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和绘图,选题广泛,便于修改,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成果形式丰富多样,便于沟通和理解,分工协作关联成果,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4)毕业答辩体现集体答辩与个人答辩相结合,集体成果与个人成果相结合,突出个人在团队中的合作和贡献等。

3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

土木工程专业除基础课和相关的结构课程外,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等,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考虑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施工方案、土建造价、安装造价、招投标文件、竣工结算所需资料等。

4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实践

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量大,各内容间关联性大。安徽建筑大学的做法是在第7学期结束前1个月,教师网上公布毕业设计选题后,全体师生见面,教师介绍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师生网上互选,确定人员后召开第一次毕业设计团队会议,布置利用寒假学习软件和复习相关知识。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每星期在群上汇报学习进程,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督促,教师也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4.1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第8学期整个学期进行,持续时间16周(不含毕业实习2周,毕业答辩1周)。

4.2毕业设计过程督促与检查

毕业设计是个较长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前面的任务就是后续任务的基础,某一环节耽搁时间或疑难点没有解决,就影响下一个环节。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尤为明显。例如:识读图纸是造价建模与软件计算工程量的基础;施工措施的确定是计算措施费的前提;工程量计算完毕才能组价和取费等。因此,必须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督促、检查与指导教师的引领。期初答辩:开学后的第一周,即毕业设计开始的第一周,答辩组织者和成员是指导教师,目的是检查学生寒假期间的准备和软件学习情况。中期答辩:大约在第十周(含2周毕业实习),答辩组织者是指导教师,成员是指导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目的是检查进度情况、基本概念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等。模拟毕业答辩:大约在第十七周(含2周毕业实习),答辩组织者是指导教师,成员是指导教师、相关专业教师和相关工程单位的工程师,目的是检查成果情况、基本概念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同时也是为毕业答辩做准备。毕业答辩:在第十九周,答辩组织者是土木学院,答辩成员是本院和其他院系相关专业教师和相关工程单位的工程师,目的是检查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基本概念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集体成果与个人成果等。

4.3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成果

毕业设计成果有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集体成果:每人都要完成和掌握。主要有单位工程三维实体模型;进度计划(横道图、时标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屋面等工程量清单;钢筋翻样、土建工程组价和成果集成等。个人成果:根据任务分工,每人必须完成的内容。主要有水卫安装工程造价;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招标文件与投标书编制;工程结算编制;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等。

4.4毕业答辩方式与成绩评定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是团队力量与个人贡献的融合,团队成果与个人成果的展示,毕业答辩如何体现团队合作、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是个难点。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采取的办法是集体答辩与个人答辩相结合。首先在每组随机抽一人汇报整体设计情况,对共性部分答辩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抽学生回答,对专题设计部分由设计学生汇报情况,答辩教师提出问题由该学生回答,若答不出来或回答不正确,其他学生可以回答,因为有的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内容外还学了其他专题,为鼓励和激励,回答正确的加分,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共性设计部分,同时突出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成绩评定按照平时成绩40%,由指导教师给出;中期答辩10%,由答辩组给出;其他教师评阅10%,由评阅教师给出;毕业答辩40%,由答辩组给出。

5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感悟

5.1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热情

5.1.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每完成一步都能实现可视化,因此,成功的喜悦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就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而言,部分内容以前没有学过或学的深度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但由于有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每人都完成了2个以上的模块。

5.1.2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BIM技术是团队力量集成的成果,因此,需要成员间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是课本知识所学不到的,也正是需要培养的。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做法是经常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5.1.3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需掌握的软件较多,仅共性部分就涉及4个,专题部分每人至少要掌握1个软件,同时理论知识点要能正确应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网络咨询、软件开发商指导等方法解决。其中小组集体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法是由组长牵头召集小组成员,每周不少于2次,学生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每人必须带着问题和体会集体学习。

5.2教师引导

5.2.1指导教师贯通讲解,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由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极易导致学生重软件操作轻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成果重观感轻质量的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指导教师的指导思想、指导方式方法和内容安排十分重要。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3次贯通讲解学生即将要进行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造价计算程序、依据,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在图纸中的放置形状,钢筋下料的原理与方法;水电安装工程识图,水电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造价计算的异同点等。虽然教师的指导量非常大,但通过系统性串通讲解,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2.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知识点多,实践性与应用性强,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更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选题广,涉及面宽,教师指导量非常大。师资力量不具备时可聘请校外工程单位工程师兼职指导,同时对一些涉及工程实践方面的问题,设计组集体到工地现场指导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5.3校方配合

5.3.1如何解决设计过程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问题

基于BIM技术毕业设计需要很多软件,可以采取学校购买的办法,但必须是购买网络版,这样可以多个学生同时学习;也可结合一些BIM设计比赛,利用一些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试用版;也可利用学生交叉学习时间解决等。硬件方面主要是计算机配置,可利用学生的个人电脑、借用他人电脑和学校的公共机房等。

5.3.2如何处理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

毕业设计阶段也是学生就业阶段,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至产生严重的冲突。安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就业面试的时间,调整集体学习和指导时间及内容,早晨、中午、晚上、周六或周日等都可以,同时尽可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文件传输、问题解答和视频辅导等。

5.3.3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学改革和实践

基于BIM技术毕业设计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要分期分批组织对教师进行BIM技术培训,送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性锻炼,积极引进BIM人才,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有所倾斜,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同时要根据教学要求配置相关硬件与软件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得以很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芳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

[2]郑小侠,徐志超,尹贻林.BIM对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5):115-120.

[3]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5-108.

[4]黄恒振.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9):56-59.

[5]史文海,杨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36-139.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时间长、内容涉及面广、专业综合性强等特点,通过毕业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契机,又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战演练。最终完成的成果不但体现学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还体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创新能力。通过近年来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文章以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为例,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介绍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若干想法和相关实践,为从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同行提供相应参考。

1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选题单一、理论与工程实际脱节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时通常由老师根据自身专业知识自拟若干题目,根据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要求所学生完成相关建筑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和结构施工图绘制等基本任务。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多为教学楼、图书馆、宾馆、医院和住宅等内容,结构类型通常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型式过于单一。较少涉及单层工业厂房、轻型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和复杂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学生在工作后碰到这些工程实际问题,难以适应实际工程设计任务。

1.2学生认识不够、时间和精力不足

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施工单位与设计工作没关系,因此对毕业设计工作重视不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毕业设计中处于被动地位,仅按照指导老师规定设计内容和指定的参考书完成毕业设计,对结构设计的概念重视不够和对规范的理解欠缺,自然就无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通常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期进行,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成为学生的重要任务。未找到工作的学生要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再加以近年来学生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加,多数考研学生都会占用毕业设计时间进行复习和参加复试,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1.3普遍存在照搬照抄现象

多数学校要求建筑施工图用天正和PKPM等CAD软件绘制,结构计算书的部分内容也要整理成电子文档提交。这一措施虽然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但也为部分同学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提供了捷径。不少同学在做毕业设计时,往往照搬照抄,出现建筑图和结构计算不能相对应,基础和上部结构相矛盾的情况,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问题外,还有部分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没有工程背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打击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学校图书馆图书数量不足,图书资料更新滞后,不能及时更新旧的规范、图集和手册,学生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监控和管理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时考勤,学生往往前松后紧,毕业设计有效时间减少,很难保证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2改进措施

2.1选题与分组

毕业设计选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所选题目应尽可能今后工作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主动性。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从工程设计型、科学研究型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等三方面来考虑。工程设计型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应考虑到毕业设计的可行性,但题目的覆盖面应该广一些,不要仅限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可选择单层工业厂房、轻型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和复杂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科学研究型毕业设计选题一般来自指导老师的纵向或横向课题,通过研究型毕业设计,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型毕业设计与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及工程造价有关,可为学生今后走向与施工有关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毕业设计分组时指导老师先将毕业设计题目公布在网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工作就业方向来选题,从而实现双向选题,调动指导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2.2管理与监控

宜在学生确定好选题后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在毕业设计动员和毕业设计进行的过程中,定期从设计院等相关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注册工程师,开设毕业设计讲座和毕业设计现场指导,将实际工程中的新方法及时地带给学生,解决高校老师实际工程经验相对欠缺的问题。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老师均应确定辅导答疑时间和地点,强调辅导到位率,并建立考勤制度,检查设计进度,在检查过程中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的现象。

2.3答辩与评定

毕业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环节。为了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应采取合理有效的答辩方式。通常毕业答辩包括一次小组答辩和两次公开答辩,经指导老师推荐或自荐评优的同学必须参加公开答辩。若小组答辩后成绩不及格的,还需要参加第二轮的公开答辩。小组答辩时,答辩组学生成员由选题相同或相似的学生组成,答辩小组的老师一般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老师担任,包括从事结构、建筑、施工等教学的老师,答辩秘书主要负责记录工作。毕业设计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来综合评定。答辩前一周,学生应将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整理装订成册,送交指导老师和交叉评阅老师,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按指导老师评阅成绩、评阅老师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确定。

3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扎实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是毕业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的有力保证,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教学管理探讨[J].高教研究,2006,78(1):31-33.

[2]童乐为,罗烈,刘沈如,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11-114.

[3]陈华,黄柳云.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5):149-151.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金梅(1969-),女,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德建(1962-),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级高等学校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68-02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来分类,可以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致力于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主要致力于利用科学原理改造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非物质财富。[1]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正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土木工程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一、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毕业设计的意义和毕业设计方向,按照自己的意愿更好地完成选题,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选择毕业设计类型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其中以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为主。专业方向不同,毕业设计选题也有不同的类型。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两种类型。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或者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也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布置;结构内力、变形、强度计算;施工图的绘制等,并熟练掌握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施工技术与管理型的毕业设计可用以下实际工程作为选题:高层民用建筑如商店、旅馆、办公楼等,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大型深基坑施工等。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单位或分部工程概预算、与施工方案有关的图纸等。有条件的也可安排专题研究,如项目的质量、投资控制、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等。道路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公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两种类型。因此,在此阶段,给出了不同专业方向的选题类型(见表1),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按照学生的选题类型安排指导教师。

2.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选题

按照上一阶段学生选题的意愿,让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布置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调研,学习与设计内容有关的知识,初步完成毕业设计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同时指导教师应向教研室上交所指导的学生的设计题目,详细汇报课题的背景、功能、实现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并集体讨论,进行修正。

3.深入了解选题,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学生通过查阅工程设计资料、走访和调研实际工程,对所选设计题目做初步了解后,认为不感兴趣、完成起来比较困难的,可以重新与指导教师商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或就业签约单位的实际工作与毕业设计题目不一致的,也可以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更改。

此阶段完成以后,选题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了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二、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为了弥补指导教师专业方向上的偏差,由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设计方向的专家组成综合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全程毕业设计综合指导。综合指导既可以按照毕业设计的内容分阶段进行集体讲授,也可以采取每周在固定时间深入毕业设计教室、网上互动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咨询和指导。采取综合指导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有利于保证毕业设计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巩固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高质量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总体目标。

三、把握毕业设计过程,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1.细化毕业设计任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学4年所学的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既具综合性,又有深度、难度。因此在设计进度安排上,逐项细化,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进度计划,以保证学生能在设计过程中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施工技术管理类毕业设计为例(见表2),包括毕业实习在内,设计基本完成需要16周,具体细化为12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

2.组织中期答辩

中期答辩主要由学生对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进行汇报,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并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下一步设计。中期答辩及时解决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指导教师更加清楚地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3.严格考勤制度

学院安排了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对在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严格考勤制度,并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考勤。一方面确保了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现场考勤可以确保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也是对设计指导教师的一个考核。学院还规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每周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次数,要求把每周到毕业设计教室指导的时间安排上报给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做完整记录。指导中,对所发现的学生设计上的错误和改正时间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

四、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真实体现毕业设计水平

1.组织毕业设计检测

毕业设计检测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视,减少抄袭的现象。检测系统的结果并不代表抄袭的认定结果,只作为给出最终认定的一个参考技术手段,因毕业设计出现重合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最终的结果仍要由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来进行人工认定。毕业设计的抄袭检测采取“学生个人自查、文责自负为主,指导教师检查为辅,校院系抽测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抽查比例为每个专业学生随机抽查15%,随机学生由教务处确定。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必须进行检测,合格后给予认定成绩及推荐评审。凡未通过认定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修改合格后,可以进入补答辩环节。对文字重合率超过70%(含70%)的,按抄袭作弊处理,不能进入补答辩环节。为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规定教师指导的学生在检测中出现未通过的,不能参与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选,并需对学生的抄袭情况提出书面说明,随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一同归档。通过检测反映出了学生设计说明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端正了学术风气,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2.规范自评与互评

自评中,指导教师要综合评定学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设计内容的完成情况,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参考资料和外文资料、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并根据学生在设计中的态度等给出指导成绩。

互评在答辩小组之间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答辩小组成员评阅其他答辩小组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按设计完成情况和设计质量给出评阅分数,并写出书面评阅意见;同时根据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就有关理论、基本概念和设计中的内容,准备出难度不同的答辩问题。评语、分数、问题于答辩前交答辩小组。对于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相差两个等级以上的学生,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最终评审成绩。

3.严格答辩过程与成绩评定

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安排答辩小组,指定答辩小组组长、秘书。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统一答辩要求,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答辩包括小组答辩和公开答辩。评审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公开答辩,其他学生分配到各小组参加小组答辩。在整个答辩过程中为确保公正、公平,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答辩委员会成员在评阅设计的基础上,参考评阅教师拟定的问题。答辩时,要对每个学生提出质询,听取学生回答,然后按标准无记名投票评分。

答辩成绩按学生自述、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由每位答辩委员(或成员)打分的平均值确定。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答辩成绩之和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总成绩。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每个答辩组的优秀率一般不超过15%,优良率一般不超过50%。

五、 结语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立足天津及周边地区,以培养城市建设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受到了基层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强化毕业设计的技能训练中,通过分阶段选题、实施综合指导、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探索基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的新模式、新方法,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利用企业的经费、场所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的技术课题,提高毕业设计的实践性;[2]结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毕业设计信息化体系,包括查阅毕业设计资料平台、师生网上交流平台等。总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不断改进毕业设计实施的措施,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4篇

实践模块也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实践模块是学生理论知识与毕业就业工作之间的纽带,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该模块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五门左右)、认识实习、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测量实训、企业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该模块共50个学分左右。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学计划的辅助组成部分,是为学生职业生涯作准备的教学环节。该模块要求学生在上学期间考取专业证书如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等专业相关证书,并为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打好基础。该模块共4学分。

二、专业模块建设

专业模块建设作为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之一,对于学生了解专业背景,理解专业理论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着为土木工程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原则,专业模块建设必须与行业相结合。与行业规范要求相结合。土木工程从项目策划、结构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有国家、地方及行业规范约束。特别是结构设计类课程,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主要就是按照规范要求利用软件设计,所以一些较难的理论如可靠度分析计算等可简单介绍,由于教材建设的滞后性,教材中一些过时的规范内容要及时删除,使学生熟悉并学会使用现行规范。所以在结构类设计课程中,教师要自带结构设计规范,引导学生遵循规范要求,学会使用规范做好设计。部分课程甚至可要求学生自带规范,熟练掌握规范使用流程。与职业技能要求相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后,要考取一、二级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招标师等证书。课程教学要与证书考取相结合,如土木工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等课程,要结合历年考题讲解,从历年考题中提取案例分析,实现案例教学与考证要求相结合,同时也能使学生直观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及特点,为学生主动认真学好课程提供思想保障。与工程建造过程相结合。土木工程生产一线主要是施工、监理、材料、资料、造价等工作岗位。在土木工程中,每一单项工程都包含若干单位工程,又可进一步细化为分部分项工程。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累加。所以可以实现项目式教学,利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现过程。

三、实践模块建设实践

模块作为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之一,是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纽带,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项目组做了以下工作。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工程建造过程实训是本项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试点。将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合并,结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软件PKPM施工模块,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土方工程模块、临时设施模块、混凝土工程模块、钢筋工程模块、资料模块、施工组织设计模块等,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实现现学现用。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后,即可以对一些小的工程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专项方案设计、降水专项方案设计、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设计等。企业生产实习。考虑到土木工程行业特点,一项工程不可能大量接收实习学生,集中实习很难实现。从2011年起,土木工程系开始实施分散实习,即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由企业与学院教师联合指导。分散实习,既能解决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络问题,同时也能为学生就业工作打好基础。近两年来,学生实习时间不仅包含暑假,为了适应企业需要,2014年实习学生于6月初即进入实习场地,实现了实习入场与用工高峰期的结合。分散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土木工程系通过三年的探索,走出来一条以专题教学引导学生的路子,学生实习效果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企业实习考核采用小组答辩和答辩委员会相结合的形式,即由小组答辩确定较优秀和较差学生,由答辩委员会组织公开答辩和二次答辩确定学生是否获得优秀实习生或通过企业实习答辩。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实习,学生可利用企业实习工程资料,由指导教师稍作修改,即可实现一人一题。同时考虑到学生基础,只要求少量同学选择结构设计类题目,大部分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设计、造价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等现场应用型题目。学生可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但是企业必须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指导。同时加强过程监控,对出现问题的毕业设计强化管理,提前预防。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是将传统的工程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结合在一起。根据施工现场钢筋进场验收、地质勘查报告、混凝土试块实验、砂浆试块等,模拟流程,模拟环境,模拟角色,模拟表格,使学生通过实验就能熟悉施工现场,确保与施工现场的无缝衔接。其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土木工程基础实验等其他实践课程紧紧围绕为生产一线服务的原则展开,结合工程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模拟生产一线流程、场景及管理模式,使学生提前适应生产需要。

四、结语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Y1504)。

1 前言

毕业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大学本科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之前各个教学的继续深化与拓宽[1]。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不仅能反映出每个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科研思维的方法、写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毕业设计出现雷同情况,学生的能力培养欠缺,出现大批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而设计、施工单位却寻觅不到合适人才的状况。

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两方面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 选题单一或脱离实际

题目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但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多集中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简支T梁上部结构设计,或者辅以施工组织设计,沉降观测等。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又以3-4层多层框架结构为主。主要是因为毕业设计要求本科生结合4年所学专业知识,所以基本以手算为主。而结构又必须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过手算完成。反应谱振型分解法及时程分析法均需靠电脑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结构属于剪切变形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所以这也就是毕业设计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数学生专业知识没学好,毕业设计难于入手

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书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但很多学生建筑图纸部分就耗费大量时间。后面的结构布置已经丧失信心,能简便则简便。

至于结构设计中的重难点,学生往往更难把握。楼板设计及次梁设计属毕业设计的次要内容。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是毕业设计的重点。很多学生往往对力学基础课程掌握不扎实,对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

同时,荷载效应组合及梁柱截面设计通常是毕业设计的难点。如果学生能坚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内力组合也就会通过请教与自学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任务。

2.3 施工图纸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

很多学生在进行冗长的手算完成后,往往还是对自己所做的论文题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图纸也只是仿造同学的图纸,修改开间进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规范之处。而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图纸的质量。

2.4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论文指导能力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从指导选题、写作到答辩,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选题方向。但现在许多指导教师给的选题方向偏大、任务过重,还存在偏难,或者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超出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水平。加之指导教师本身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分担太多精力指导学生,学生自己在摸索过程中容易犯错,致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与指导教师沟通不畅或者教师指导不力的情况发生。

3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建议

3.1 选题多元化。

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实际项目,或者参考学生毕业实习岗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毕业设计题目,尽可能真题真做。同时题目难易程度也应适中,能够体现目前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问题,能够对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充。

3.2 严格要求学生并认真指导

毕业答辩前对学生进行预答辩,或者阶段性审查。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督促其整改。对检查不过关或是预答辩不过关的学生,推迟其答辩时间或是取消答辩资格,整体学风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同时,指导老师也应加强督促,并定期追踪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如果所带学生数较多,还应集中指导所有学生,并合理规划各学生进度。对设计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要求更严格后期准备推优。对进度较慢的同学加强检查力度,加大检查频率。主要教会学生理清设计思路,运用正确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参考规范及查阅相关资料能力。

3.3 参考国家标准规范制图

国家分别制定了《建筑设计制图标准》及《结构设计制图标准》,很多按自己制图习惯绘图的习惯应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师不可能手把手进行指导,应充分发挥组员团队合作能力,采取帮扶政策,引导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

4 结论

目前,大学毕业生流行“毕业就失业”,主要是学生在大学四年没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过,平时课堂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优势,并鼓励学生深层探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前的3年里学有所获,不至于毕业设计无从下手。

本文主要从3方面阐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毕业设计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环节,也 学校本科评估的主要支撑材料,学校及学生均应引起重视,并提高毕业设计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 陈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若干问题剖析[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24-27.

[3] 周红星,李兵,赵瑞芬.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177~178.

[4] 刘正远,段玉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5]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05).

[6] 欧孝夺.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2005(30),16~19.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6篇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校为规范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对毕业设计的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设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规范,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指导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探讨和借鉴,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程度脱节;设计资料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缺乏系统性;毕业设计成果欠规范,设计质量有待提高;设计过程管理不严格,学生态度不积极严肃;指导模式有待改进和完善。总体而言,目前本校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培养目标、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以及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校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几点改进和完善建议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宽口径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涵盖范围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宽,针对性强,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根据“湖南城市学院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培养目标,贯彻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更好地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教学思想,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要求,本校对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指导根据2010届、2011届与2012届毕业生的设计情况以及暴露的问题,和与多个学校的探索交流,主要针对设计前期、设计过程和设计后的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充分做好设计前期工作

1.加强和落实好毕业实习,科学选题,提前选题。毕业实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施工现场,将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成为学生为完成毕业设计很好的练兵场,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毕业实习的落实。本校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个学期期末延续至寒假,因此尽量在满足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争

取较长的时间给学生体验,同时制定好相关的指导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定实习内容,并要求做好实习日志和报告并据此进行毕业实习答辩和评定。毕业设计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与毕业设计选题密切相关,题目选择要满足教学要求,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的任务,同时还应适当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另外,要切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特别是毕业设计内容还应该结合学生毕业分配的去向,2010届、2011届与2012届曾经参与过隧道工程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由于选择与工作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确实受益匪浅,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建议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由老师制定好选题,给定相关设计资料,特别重视给定详细的地质资料,让学生在施工现场重视对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和使用,充分熟悉和巩固工程地质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地选好课题,同时学习和强化与之相关的内容,收集实用的资料,了解相关施工工艺。

2.做好资料搜集工作。选定了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应该以此搜集相关的规范,教材(特别是《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结构力学》、《岩体力学》等)、参考文献、论文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隧道施工工序,认真阅读,回顾和读懂读透重要章节内容。这部分的工作量大而且对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可能有的学生不积极,或者有些盲目,老师应该予以适当的指引,尽量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二)落实和抓好设计过程

在前期做好较为充分的设计准备后,本着“以人为本,教会生存,张扬个性”的指导方针,设计过程不仅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指导老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校要制定积极的管理措施作为有力的保障,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1“.模板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本校隧道毕业设计由于在资料库储备方面还没有完善,所以毕业设计宜采用“模块化”。“隧道工程的模块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选线、建筑限界、洞门、衬砌、通风与照明、排水、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概预算等。学生必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但是为满足教学要求的深度和广度,又避免抄袭现象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建议还采取“个性化设计”补充,在以上几个基本内容中采用其中1-2个版块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专项设计,有必要时可以辅助试验,施工现场考察。

2.正确对待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毕业生结合本校师资队伍情况,以隧道工程为毕业设计对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但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抄袭和弱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建议学校采用“手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模式。例如,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utoCAD、Project等,并能熟练地用来进行大部份毕业图纸的绘制与毕业计算书的编写;其次,对于部分非常重要的图纸,如建筑限界设计,紧急停车带设计,洞门平面图,洞门立面图,各类围岩衬砌设计及配筋图,爆破施工方案,路面结构图则必需采用手工绘制。同样,对于结构设计计算,要求学生学会相关软件,如Ansys、Midas-gts、Flac3D、Abaqus,同济曙光等进行结构受力计算和分析。但对基本的计算,如围岩压力的计算、衬砌配筋等,宜采用手算。此外,还应适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设计和研究生学生学习,还可以较为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望West,Origin科技绘图,以及Fortran90、VC++等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应用。

3.教师指导模式的改进。指导老师精力和时间的投入、给予的耐心指导是学生顺利进行毕业设计的强有力保证。教师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1)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仅要进行业务指导,更要着眼于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不仅在设计选题和下达任务等环节“精挑细选”,更要在指导过程中“精雕细凿”,因材施教;不仅要对学生的出勤纪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同时要听取学生完成工作情况的汇报,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老师可能采用多种指导方式,如直接与学生见面或者运用QQ、手机等联系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建议老师指定每周特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尤其对于地质资料的阅读和衬砌设计部分,要适当补充相关文献、论文和专题形式的详细指导。

(2)指导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摆脱以往“单行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等、靠、要”的惰性心理,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例如对于衬砌计算,他们不知道如何下手,指导老师可大致先讲述计算的基本环节及如何查阅相关资料的途径,然后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探究,最后再根据相关问题重点答疑。这样在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规划处理工程问题。

(3)组成指导小组定期给予指导。隧道工程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的综合训练,它涉及岩土、地质、建材、力学、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结构设计原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的问题多,知识面较宽,这就要求教师要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保证毕业设计指导的质量,因此建议成立隧道专项指导小组,小组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隧道工程专题讲座,并进行集体答疑,互相配合,避免独立指导下不全面的弊端;同时小组成员经常讨论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与体会,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业务水平及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4)与其他院校多交流,相互借鉴。这三次的毕业设计指导通过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师生相互交流,同时聘请相关教授(如华中科技大学王元汉教授)来本校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和相关知识讲座,为本校隧道工程以及其他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建设性建议,特别是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全面完善了本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4.学校加强和落实好考勤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管理。毕业设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毕业论文的选题、任务书的下达、开题、评审、答辩、成绩评定和归档等一系列程序。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如教师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审阅、考核标准和评级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虽然本校建立了一系列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但其中却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和指标。同时,必须强化贯彻制度的力度,将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和条例落实到位。在实际执行中,对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要求不能放松,并且监督管理工作不能浮于表面,特别是对于出现问题的毕业设计,应更加严格要求,保证整改效果。

(三)设计后重视总结与完善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毕业答辩是考核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变能力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评估。组织好毕业答辩可提高学生整体的专业水准。目前,本校土木工程的答辩是按班级进行的,桥梁工程专业与隧道工程专业混在一块进行答辩,因此采取的毕业答辩模式有待改善。根据本校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结合以往的答辩模式和借鉴山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答辩模式,本校土木工程目前的毕业答辩模式应该分专业进行,各个专业答辩小组组员由6人组成,由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任组长,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各2名,聘请1名施工现场工程师或退休工程师参加答辩。毕业答辩内容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毕业设计宣讲。由设计者口述完成,要求宣讲内容完整严谨,概念清楚,能正确运用图表,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及涉猎可能夺得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对未知施工知识的探究,这里建议采用悬挂图纸,黑板板书和PPT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抽题答辩。指导老师根据设计过程需要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选好一定数量的答辩题,供答辩现场抽签答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为毕业生掌握基础知识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3)提问答辩。参加答辩的老师提前阅读毕业设计,紧扣毕业设计进行随机提问答辩,学生即兴回答,要求能很快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解答内容正确,论证确切,逻辑性强。

2.重视资料库的完善。就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而言,需要大量的设计资料做支撑,这既是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资源积累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本校隧道工程的设计资料数量严重不足,参考书籍不全,规范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学校、老师和学生必须重视隧道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源整合,除了补充和完善常规纸质资料外,应当发挥学校网络的优势,建立本校毕业设计专题专版。资料库的完善与整理包括:

(1)收录前届毕业设计提供的各种地形图和地质资料;

(2)收集各种隧道工程设计实例(包括常规的和特殊的案例);教师实际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突出特殊的设计;

(3)收集“模板化设计”中各个专项设计相关的技术论文等资料,形成各项专题多样化模板,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供学生查询和利用;

(4)收录各种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图集等;同时对新的规范及时进行更新和公布。这样,通过集合各种优秀资源,不但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了毕业设计的资料需要,还达到了积累资源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评定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制定相关的政策,综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设计成果质量与答辩表现,每组评定适宜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同时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和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评定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数名。这样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良好活跃的竞争氛围。

4.毕业答辩结束后,组织毕业生师生座谈会。毕业答辩结束并不意味着毕业设计的整体结束,还应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和需要完善的政策和相关条例条文进行总结,完善本校对以后毕业设计的指导。建议本院在答辩结束后,进行1~2次毕业生设计师生座谈会,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以及管理制度、指导方面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发言,老师补充的模式总结,例如在进行隧道衬砌受力数值模拟的时候,关于建模和后处理的难点问题,对于围岩压力的计算采取excel计算还是自行编辑的程序计算的问题,老师的指导环节如何设计更有效的问题等,为本校以后的隧道毕业设计提供参考。

由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引发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开展“四年级本科生导师制”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和道桥方向三个方向,根据本校的师资队伍,借鉴东南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校可以采取“本科生导师制”,采取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其目的和要求是:

(1)导师负责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包括专业课学习、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参与土木工程试验等;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方向选择老师,有的放矢的跟随导师学习自己所关心的科研问题。

(2)导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学习,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3)导师尤其负责学生大四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二)引导学生走进试验室,培养科学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本校拥有土木工程试验中心,下设建材、力学、土工、结构、道路、桥梁等专业实验室。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重点实验室之一。专业技术人员和师资力量雄厚,本中心拥有六层土木实验楼1栋,结构厂房1栋,实验设备约400余台套,拥有多台先进的大型设备、仪器,其中包括500吨压力试验机、结构疲劳试验机、全站仪、桩基检测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智能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多功能振动测试系统,超声波检测仪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除承担全校工程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和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对外承接大量房建、道路、桥梁、岩土、测绘工程等方面的试验和检测项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为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设备,为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校应该放开手,制定试验室开放政策,老师引导学生多走进试验室,给予相关的试验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土木工程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土木工程检测项目,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本校拥有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其是本校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一个对外平台,拥有结构、道路、桥隧、建材、土工、测量6个实验室。检测中心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校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的检测或实习、见习,提前体验土木工程的工作和需要具备的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从而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强化专业学习和择业。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质量;土木工程

一、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与土木工程打交道,这就决定了该学科最大的特点-实践性[1][2]。因此交通土建的专业课-《道路勘测设计》,就不可能像理科类课程那样仅仅通过课堂的讲解和课后逻辑分析而掌握,它需要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进行课程实践,并且在课程结束后有一个综合的锻炼。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具有"半理论,半实践"性。又由于它是整个交通土建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因此学好《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目标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土木类专业中,《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安排几乎都是"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设计、轻施工"的现象特别严重,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基础理论虽比较全面,但一到实践环节就出纰漏,甚至束手无策,出现一种"其实理论都懂,就是不知道怎么用"的现象,归根结底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脱钩,二是不同专业课之间的脱钩[3]。因此,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学校,解决这两个问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前途

2、改革的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选,这本身也是其专业特点所决定的。要使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到一种技能,并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迅速发挥它的效益,而不是我们通常传的:"学的是一套,用的又是另一套,课本学的和工作用到的几乎没有关系",毕业后企业仍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对毕业生进行再培训,这样就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国家社会办大学,集中资源专门培养人才的功能就大打折扣。因此要进行课程改革,并且以能力为重点,做到学以致用。

三、三位一体的设计方法

《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土建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程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运用到道路设计之中。因此,为了系统全面的掌握这门课程,为了解决目前《道路勘测设计》学习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钩,专业课之间脱钩"的两个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三位一体的课程设计方法[4][5][6]。该方法的思路为:在第四学期学完《测量学》、第五学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第六学期学完《路基路面工程》后,把第五学期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放到第六学期期末,在学完这三门课后,由老师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布置一道综合测量、选线放线、路基路面结构的综合设计题目。这样,在测量的过程中,测量学的知识就得到了练习,就能为后面的选线和放线提供作为设计基础的地形图,第三个部分的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和交通特点,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路基路面结构,这样通过三位一体的设计,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的来龙去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这三门课程在交通土建专业中的位置和作用有了深刻的体会,就不会出现"每门课程都懂,却不知道怎么衔接、怎么综合"这种现象了。

四、评价体系

任何一种新方法的优秀与否都应该有其科学合理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三位一体的《道路勘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学生问卷评价和课程答辩两个评价指标。这两个指标各有特点,对于学生的问卷评价,有利于老师掌握课程改革是否适用于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的的学习;对于课程答辩,既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对该科目进行考核,评定等级。

1、问卷调查

学生评价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学生是课程设计的直接参与者,具有评价的权威性,他们对课程设计的感受就能直接反应课程设计的效果,问卷一般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最终把各种结果反馈成百分比,直观反映课程改革效果。问卷如图1所示。

2、答辩考核

课程结束后的综合答辩有两个作用,第一,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情况,第二,对学生在设计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定课程等级。考核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最后对设计成果给出综合评价并归档整理。

3、反馈考核

反馈考核就是根据本专业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后同学的工作经历进行回馈,以及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在单位的业务能力,进行综合反馈评价,这个指标需要建立跟踪考察机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留待以后备用。

五、结论

通过10、11级两年的跟踪考核,布置了10道综合性《道路勘测设计》题目,参与学生达到586人,对其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5.7%,答辩结果也显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参与综合课程设计,不仅学到了理论,更锻炼了实践能力,也熟练了HintCAD、AutoCAD、Office等设计和办公软件,为以后的工作和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本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璐,杜书廷.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J].河南教育,2011,(4).

[2]蒋育红,李妍,尹硕,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1).

[3]康爱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群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5).

[4]凌平平,陈泽世.《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

[5]杨永红,姜艺,虞将苗,等.中美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对比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3).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建筑行业;应用技能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12-03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毕业设计则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综合,更体现了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已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1-2]。同时,建筑行业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在提出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面向建筑行业需要,探索与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建立团队指导、产学研联合培养、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科研项目―创新实验―毕业论文一体化等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锻炼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与实际工程脱节 从毕业设计题目看,大多数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为主,单一且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体现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是多层民用建筑,虽可涉及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但基本均为框架结构,较少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等。对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入设计单位,绝大部分毕业生从事施工、监理、造价、检测等工作[3],但毕业设计很少涉及,与实际工程需要脱节。

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现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14~16周。实践表明,在毕业设计开始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不急于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另外,就业、考研成绩刚刚公布等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前期时间被大量占用,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随着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到5月份,学生才意识到时间紧迫,于是开始加紧时间,加快速度,也使得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总之,这种前松后紧的现象使得计算书和图纸错误较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照抄照搬现象亦较普遍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基本采用电脑绘图并完成计算书,锻炼了学生软件应用能力,但这也为学生照抄照搬别人的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了条件[4]。在毕业设计期间,不少学生能找到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很多学生由于前期进度较慢,后期直接将别人的毕业设计计算书和图纸稍加修改,从而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错误百出,极易出现计算书前后矛盾、计算书与图纸自相矛盾等情况,失去毕业设计的目的。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应用技能型高校,绝大部分本科办学时间不长,近年来引进教师较多,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理论课程比较熟悉,但对实践教学内容明显不熟,工程实践训练更加缺乏,对规范条文也不够清楚,不能很好地指导毕业设计。同时,高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学历层次、科研项目、论文、经费到账等,对教师的工程实践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学历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仅能解决毕业设计中的小问题,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与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办学思想也不符。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创新途径

在应用技能型高校办学背景下,面向建筑行业需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亟需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提出几种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团队指导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涉及面广,其内容无法在毕业设计中全面体现。组建团队指导毕业设计,从科研、工程实际出发,由多名教师合作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多名学生完成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5]。例如,以某公路设计为团队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团队可分别完成线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概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附属设施设计。另外,还可安排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完成加油站的结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协调,最终完成一条公路的设计工作,每个学生都加强了对公路设计的全面认识,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也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 应用技能型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这对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具有指导作用。很多高校指导教师选题缺乏工程实际背景,历年毕业设计土木具有相似性,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新鲜感和产生脱离实际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高[6]。通过产学研结合,聘请校外企业导师单独联合校内导师指导毕业设计,可以丰富毕业设计内容,紧跟工程实际,也可直接参与工程单位项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导师的帮助下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对就业大有益处。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体化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的内容基本是几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综合。因此,可以利用某一完整的已完工的实际工程资料,根据课程需要,分解成各课程设计的原始参考资料,这样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整合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时,只要将完成的课程设计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文件即可。

以城市地下工程方向为例,该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外,一般还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设计[7]。从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讲,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依存、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可将设计内容分为四大块:规划设计、隧道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毕业设计时只要整合好这四大块内容,即将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优化之,便可得到与实际工程基本一致的设计方案,甚至更优的设计方案[8]。

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一体化 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部、教育厅、高校设立了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学生通过主持或参与这些创新项目,培养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允许他们以创新项目内容为基础申请做毕业论文,这样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互为补充,实为一体。同样,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将科研项目内容进行分解,以适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在具体确定毕业论文课题时,应基于学生现有理论和专业知识,选择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的课题。

3 几点建议

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年轻教师加强与工程单位的交流与联系,积极参与具体工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不同工作性质,全方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熟悉工程规范条文,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注册师证书后还可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单位。

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监控 学院要对毕业设计选题、教师指导时间、学生设计时间及毕业设计检查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安排固定教室进行毕业设计,坚持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并进行中期答辩,对中期答辩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红牌、黄牌、口头警告,做到全过程监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

保障毕业设计经费,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务必要确保毕业设计经费,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如毕业设计检查时相关资料的打印、复印等费用;对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及学生可以解决一些试验材料、测试仪器等费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量。

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大力提倡公开答辩 毕业答辩环节十分重要,它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综合体现,严禁走过场。同时,大力提倡公开答辩。其中,对于优秀毕业设计必须参加公开答辩,并允许低年级学生旁听,让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为以后自己做好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还能够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

4 结语

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势在必行。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筑行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办好应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目标,总结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改革并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全面素质,对应用技能型高校如何办好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铮,王海莹,孙俊.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100-102.

[2]李方慧,赵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40-42.

[3]张亦静,何杰,肖芳林.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22(3):

107-109.

[4]高笑娟,李跃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7-130.

[5]李富荣,荀勇,王照宇.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40-141.

[6]姜旺恒,钱国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题目多样化改进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84-186.

[7]李富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5):158-160.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9篇

岩土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岩土方向施工、设计、管理及研究性人才为目标。随着岩土行业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成为岩土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岩土工程专业教学主要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自由度比较大,讲课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时间较少。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创新能力也难以提高[1]。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和补充,是巩固理论知识和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岩土工程专业人员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各高校岩土工程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3]。随着就业渠道的多样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提高了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仅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结合专业特点,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素质岩土工程专业人才。本文就此实践教学作一总结和归纳,供同行参考。

二、多渠道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除开展传统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外,经多年的实践探索,还创新推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自主申报创新课题、集中式的专业认识实习和分散型的生产+毕业实习等。

(一)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目前,在岩土工程系,部分教师开始尝试组建由导师、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的科学研究小组,以教师在研课题为依托,形成研究梯队,产、学、研相结合,引导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部分试验研究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笔者主持的课题为例,在研究岩溶区桩基的问题中,有两个内容由本科生完成:一是基岩材料的模拟;二是溶洞的浇筑。在基岩材料的模拟中,学生通过与导师及硕士生交流,了解岩溶的形成和材料性质,然后自己选择、购置不同的材料,进行室内模拟基岩材料的试验。通过多次尝试和改进,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基岩模拟材料(如图1)。在溶洞浇筑中,有学生首先想到利用PVC管筑模,试验后发现,PVC管模不易取出,试验失败;而后选择泡沫铸模,试验效果较好,但造价高;最后学生想到了用石膏铸模,通过多次配比调整,石膏铸模不仅经济,而且试验效果好(如图2、图3)。通过该试验,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试验中学生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申报创新性课题

目前学校每年资助一部分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RIP),该项目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岩土工程专业学生申报的SRIP项目,主要涉及地质、岩土、材料、环境、生活等多方面的课题,历时一个多月,主要有主题讨论、内容设计、中期核查、最终审查、答辩等几个阶段。答辩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由答辩人阐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其次是专业教师对其项目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在答辩过程中,答辩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自制的PPT阐述自己所研究课题的意义和现实背景,并详细介绍采取的手段及创新点。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从答辩教师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宝贵的建议,而且答辩教师也可以从有独特创新的学生研究项目中得到启迪。答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性的平台,既训练了科研能力,同时也全面展示自己的智慧、风度和口才。通过申岩土工程专业多渠道实践教学探索报SRIP项目,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查阅文献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题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及科研写作能力,为将来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集中式专业认识实习

岩土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于大二期末开始,这个时间,学生刚好学完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尚未接触专业课,对专业课教师也不熟。因此,专业认识实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教师及将来从事的行业。专业认识实习由系部教师组织,一般选择在建项目多、建设类型全的城市统一实习。认识实习的流程为:实习分组,明确各小组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期间的纪律;选择参观代表性工地,教师和技术员现场讲学;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观看施工视频和查阅设计图纸;与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座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整理记录和总结,撰写实习报告[3]。按岩土工程专业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分组,按教师、学生人数1∶15的比例配备教师,便于教师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讲解具有特色及重要的施工过程,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当场及时答疑[4]。实习的内容主要有建筑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桩基施工、城市地下轨道施工、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等。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素质,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增加对将来从事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

(四)分散型生产+毕业实习

岩土工程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期末,为期15周。此时学生刚好学完部分专业课,对专业课教师也较为熟悉,能与教师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交流。生产+毕业实习主要流程:为学生分组、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场地、学生外出实习并做好实习记录、教师和学生及工地责任人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准备答辩PPT、集中答辩[5]。大部分学生由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单位,少部分自主性强、沟通能力好的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小组以2~3人为佳,保证教师能与学生及时联系。实习结束后根据61份调查问卷显示:41人由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占67.21%;20人由个人联系,占32.79%。从事隧道工程实习的7人,占11.47%;从事房建工程实习的16人,占26.23%;从事道路工程实习的6人,占9.84%;从事勘察及其他土木工程实习的32人,占52.46%。为保证实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给每位学生购买了实习保险。同时为了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电话抽查了30%的实习学生,总体状况良好。实习单位反映学生能吃苦耐劳,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比如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有待加强[6]。生产+毕业实习结束后,采用综合评定模式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定,其中实习报告评定成绩占70%,答辩成绩占30%。通过实习,学生对土木工程行业的运作模式、设计、施工、监理、业主各方的关系及工作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对协调社会人际关系有了切身体会,基本学会了PPT制作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施工安全和施工安排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实习答辩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应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上述多渠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岩土工程专业多渠道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小,可操作性强,能使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几年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岩土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雷 勇 陈秋南 钟新谷 谢献忠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叶青,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61-65.

[2]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3]孙楠,刘东,汪志君.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08-111.

[4]安永林,贺建清,钟新谷,阳生权,陈伟.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地下方向认识实习的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8):103-105.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基坑支护;设计过程把控;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00-02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较为重要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并提高其综合运用大学三年半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坑支护是目前城市建设最多的一类岩土工程结构,也是土木工程岩土专业毕业设计的三大课题之一。因此,做好基坑支护毕业设计不仅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市场、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的有力措施。本文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基坑毕业设计,总结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已取得一定成效的方法。

一、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

1.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基坑毕业设计之前,按规定学生应全部归校。但有些学生因实习单位要求继续留在施工单位实习或其他原因拒不归校,不重视毕业设计,抱有最后突击完成毕业设计的想法。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差,一直处于观望态度,对毕业设计不主动,总是等别人做完,然后模仿他人,没有主动创新意识,甚至出现了不同小组同学互相抄袭的现象,或者干脆找人。

2.毕业设计题目不合理。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及学生的意向选定题目,这样能使学生在自身兴趣和能力范围内去完成毕业设计。而有些老师给学生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够合理,偏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范围,不能对学生所掌握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起到综合提高的作用。有些题目难度较高,基础较低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范围内无法完成任务;有些题目较为容易,学生在短时间内便能完成任务,未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目的。

3.忽视手算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内力计算方法已经软件化。有些学生过分依赖商业软件,根本不清楚内力计算原理,采用的参数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考虑软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盲目套用,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在答辩过程中对计算过程及原理一无所知,含糊不清,根本未起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4.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当毕业设计分组完毕后,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既不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也不按时给学生进行设计选题,让学生不知所措,最后导致小组学生毕业进度拖延;有的教师放任学生,长时间不闻不问,或将指导工作安排给自己的研究生;有的教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管理不到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对毕业设计计算书书写排版加以督促,评阅时随意评定等级,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降低。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

1.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接轨。目前我校土木专业实行“生产实习3周+暑假8周+毕业实习4周”共15周的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学生由相应的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场地,并规定在实习期间的任务安排,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收集基坑支护的各项资料,便于后续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在4个月的时间里不仅了解了基坑支护的施工步骤,而且通过现场图纸的学习,了解了设计图纸所包含的内容及要素。指导教师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接轨,通过长时间的实习,学生对计算设计、施工组织、监测监控及概预算有了较深的理解,而这些内容均是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并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对社会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协调,对施工安全有了更深的体会,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2.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制度管理。学校教务处制定了《湖南科技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与撰写规范》,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指导、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档案整理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然后由学院和各系部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院级的工作安排,具体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通过明确的管理制度让每一位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做到有章可询,整个工作有序展开。

3.严格把控毕业设计过程。①设计前期的基坑支护选型。基坑毕业设计是一次以生产实际为目的真实模拟。因此,各项设计内容均应与实际相同,并基本能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分析场地的地质报告,使学生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有详细了解。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考虑工程施工对环境及临近建筑物的影响,综合多种方案对比确定基坑的支护方案。支护方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理论成绩好、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具有新意的支结构形式,让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布置的支护形式可以是常见的,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②设计中期的结构内力计算。本专业要求基坑结构内力计算采用手算,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及钢结构等专业知识来解决岩土专业问题。商业软件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与手算结果进行对比,并让学生对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提高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手算能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可以预判结构、校核电算结果,是提高设计能力、扩大就业范围的重要一环。③设计后期的图纸绘制。一份完整的基坑毕业设计包括计算书和施工图。施工图是学生将设计计算结果图形化的语言,也是工程施工、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结构施工图在整个设计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均应重视。这就需要具有较强的绘图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多次辅导,这对学生来说是对CAD制图的重新学习,通过多次的修改及点评,学生基本能掌握绘图的要求。④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实行了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按照学生在大学三年的成绩排名,然后分区段抽签,分组安排给每位指导教师,使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是由不同层次组合而成的学生,便于教师指导学生,也能起到学生之间互助的作用。毕业设计分组后及时召开设计动员会,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和毕业设计题目,并制定在毕业设计期间的管理制度和纪律。毕业设计期间定时安排与每生每周不少于两次的交流,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并进行指导和答疑。对设计态度不端正、答疑会和检查会懒散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明确警告,并督促其认真完成各阶段任务。毕业设计的过程包括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前审查。

4.严格毕业设计答辩和评分。①严格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最后一环。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材料全部交给指导人审阅、评阅人评阅。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并同意答辩后,学生方可参加毕业答辩。毕业答辩不得缺席。答辩采用指导教师回避制,分组进行答辩。答辩时学生在5分钟内介绍毕业设计的工程概况、采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采用的计算方法及毕业设计期间的体会。答辩教师在学生介绍并审阅学生毕业设计后就设计内容进行提问,并就学生的毕业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打分。同时答辩小组秘书做好答辩记录,答辩完毕后,答辩秘书收集整理答辩教师的打分。②严格毕业设计评分。答辩组学生的毕业设计评分是由答辩小组秘书协助完成,答辩小组秘书按指导教师的建议成绩占40%、答辩小组的建议成绩占60%,给出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Ai。答辩小组秘书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综合成绩 ,再计算答辩组所有学生的平均综合成绩 ,以 参照标准进行换算,按换算公式计算得到每一个学生的换算综合成绩Ci,然后按换算综合成绩Ci高低排序。换算公式如下:Ci= Ai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精心投入和科学管理。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忆华,钟新谷.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74-75.

[2]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19-122.

[3]马芹永.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2-84.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1篇

1.1指导教师

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硬件条件之一。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指导教师中存在问题之一是教师年轻化,经验不足,直接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理论和实践脱节;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平衡,大多为偏向于房屋建筑方向的,而对于地下结构的专业教师较少;存在的问题之三是,师生比严重失调,指导教师既要正常上课又要指导那么多的毕业设计,指导的效果会打折扣。

1.2学生

学生实际是毕业设计的主角,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实施者。但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一是,学生态度不认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认为不管是优秀、良好还是及格反正都能拿到毕业证;问题二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家题目差别不大,导致抄袭盗版论文的出炉;问题三是找工作与毕业设计的冲突,学生把找工作的地位放的高于毕业设计。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使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2.1密切联系工程实际,选择合理、恰当的毕业设计题目

题目来源于实际工程,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类是教师提供的题目。这类课题属于假题真做型。属于模拟课题,,便于指导教师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安排、组织教学,容易实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常常为大多数专业所采用。但是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类是学生自拟题目,这类题目是学生可以根据拟建或者在建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2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重视过程管理

指导毕业设计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除了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耐心的敬业精神。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的综合训练,它涉及到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各个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知识面较宽,要求教师要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保证毕业设计指导的质量。对此我们学院目前实施的方法是进行毕业设计系列讲座,对结构设计方向的系列讲座包括最初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到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施工图纸绘制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ppt的制作等。系列讲座的实施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毕业设计中间过程的检查也是保证最终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避免问题的累计,同时也是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设计的一项有效保障措施。

2.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内化在整个四年的学习当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枯燥专业课的兴趣,密切结合实际工程,以工程实例教学,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从课堂到企业,再从企业回归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2.4严把毕业设计验收关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验收与把关,必须要严肃客观对待。毕业答辩是检验毕业设计成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答辩委员会可由校外专家、学者和教授组成,进行公开答辩,,公信度高,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在答辩前,指导教师和互评教师要严把质量关,对有明显抄袭痕迹、文不对题以及有原则性计算错误的学生不允许参加答辩。答辩时间为每位同学10~15分钟,一般按先PPT介绍毕业设计内容及成果,答辩老师提问问题,回答问题的程序进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要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指导手册制定的评分标准与细则,依据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最后根据指导教师、互评教师及答辩委员会的意见综合评定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客观地给出毕业设计最终成绩,这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逐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

3结束语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应用性人才培养;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毕业设计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结构抗震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在设计、施工、地震工程研究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这是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防灾科技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毕业设计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知识重新梳理、综合应用的过程,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太单一,缺乏创新,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设计通常是教师分组自拟若干题目,以工程设计居多,大部分为办公楼、教学楼、医院以及住宅等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大多数题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形式单一。学生设计出来的建筑大多四方块,毫无美感。结构计算就参照已有模板改数据,计算方法相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没有创新。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城市设计及建设者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也应随之变化。通过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发现和提炼,在毕业设计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以及筒体结构等,它们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毕业设计选题时也可以考虑这些结构形式。

2.学生忙于找工作和考研,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放在本科教学计划的第8学期,这个时期一部分学生在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在准备考研复试,因此他们没有心思进行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的时间太少。现在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重要,认为找到工作才是关键,加上学校对毕业设计要求不严,做得好坏都能毕业。因此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独立钻研的精神,只是机械地照着模板改参数,毕业设计质量无法提高。

3.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实际的经验欠缺。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还有教学及科研任务,这使得指导教师精力分配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指导次数很少,对学生要求不严。另一方面,部分青年指导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没有参加过实际工程,缺乏对工程设计整个过程的认识,也不了解新的规范、新的计算方法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时难以正确指导,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4.毕业设计时间太短,学生企图蒙混过关。毕业设计周期长,内容多,学生还要准备研究生复试、工作面试等,因此没有把心思放在毕业设计上。前期不做,拖到后期连夜赶工,这种前松后紧的做法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5.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不合理。我校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分三部分: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答辩成绩起决定作用,这种评定方式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设计不认真,但答辩时发挥较好,其成绩就会偏高。而有些学生平时勤勤恳恳在做设计,但是答辩时发挥不好,其成绩就会偏低,因此不能单独依据最后的成果及答辩,也要考虑设计过程。

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结合实际,选题多样化。指导教师应结合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精心选题,使学生真正了解、参与工程设计。对于已确定工作的毕业生,在选题时尽量选择与其将从事的工作相关的设计题目,一方面使学生尽快熟悉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有目的性地去设计,提高学生设计的兴趣。我校学生在第6学期进行生产实习,可以鼓励学生从生产实习接触的实际项目中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性地去实习,看图纸,了解施工工艺,找出设计以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充分结合。指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选择一部分对教师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带领他们参与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提高学生素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专业以及就业的认识,提高毕业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设计前期要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安排一些毕业设计及就业的讲座,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明确毕业设计与就业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加强监督,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与校外工程师联合指导。学校可以成立本专业毕业设计督导组,要求指导教师一周至少指导两次,并要求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手册,并随时抽查,督促教师对学生要全面的指导,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建设部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让青年教师脱产进修,鼓励他们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尽快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设计经验。也可以建立多个产学研基地,跟校外的生产、设计单位合作指导学生,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聘请进来,或者将学生送到这些校外单位去,使学生的设计更具有实践价值。

4.提早布置、定期检查。毕业生在第7学期只有前8周有课,除了考研的学生在复习考研外,大部分学生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因此可以将毕业设计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规范、规程等,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然后分阶段布置设计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与考核细则。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分阶段设计工作,并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定期检查设计成果,让他们利用剩下的时间以及寒假完成一定的工作量,这样即使第8学期有事情耽误,也能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充足。

5.最终成果与过程控制综合评定。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周期长,前后有14周,时间跨度大,因此一定要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学生的设计态度、出勤次数等应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因素。因此,应将过程控制与最终成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总之,学校要通过毕业设计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及运用,使他们具备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群,彭亚萍,于华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剖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21-123.

[2]冯郑红.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68-70.

[3]郝哲.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0-104.

[4]徐岩.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425-427.

[5]史文海,杨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36-139.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的特点

毕业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相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后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专业方向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1]。

1.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清晰,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学习经历,并结合对教育教改课题的研究,总结了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选题单一工程背景不足

好的毕业设计选题,是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很多高校由于每一届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加之很多学校没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缺少实习基地,往往设计课题缺乏。经常出现学生问指导老师这个课题工程背景是什么?得到的往往是空洞的回答。没有实际背景的设计课题,很难遇到工程中遇到的各种状况,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2指导教师和学生精力投入不足

指导教师应该是专业的先行者、专业知识的集成者,也应该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很多高校指导教师有相当比例是教授、专家、领导,本身项目和科研课题较多,花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大打折扣,这势必影响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又有一部分年轻教师由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自身知识储备较丰富,但在授业解惑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都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又由于临近毕业学生会有很多想法,有的工作没落实而无心设计,有的想趁着大把时间进行一次毕业旅行,这些都会影响毕业设计,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1.3严重依赖计算机独立思考不足

现代科技日趋发展,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这对毕业设计来说应该是利好,但计算机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为了计算的的方便快速,很多公式原理都转化成了软件及诸多参数按键,很多同学只是用软件进行设计而忽略了参数的意义及对设计的影响,结果造成很大的偏差,这不但对毕业设计不利,对今后的工作也会带来困扰,没有知其所以然,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鉴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以上现象和问题,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可供参考[4]。

2.1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的毕业设计教学,应该全过程体现应用型的特点,做到这一点有一方法可采用,就是在本科生进校后进行一次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各个不同专业的特点,并初步定性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学生了解专业性质并对某一专业有了兴趣后,学校再按照学生的兴趣让其选择指导教师,选定指导教师后如出现特殊情况,学生可以重新选定。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选定该指导教师的学生专业上的问题就由该老师负责,学校在制度层面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权益。这样既能形成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能使学生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问题可以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请教,通过一个周期的互动,毕业设计将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2.2建立基于工程实践的设计课题题库

好的设计课题应该完全来源于实际工程,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梳理巩固该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实际的施工要素更能锻炼学生临场处理问题的力。但很多高校并不是每位指导教师都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为了建立起专业设计课题库就需要学校加大师资建设投入力度,和施工一线的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让指导教师参与其实际工程建设,也可让校内教师、校外工程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施工和设计一线的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技术标准规范等所有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流程。这样指导教师有了实际工程背景,再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就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本科毕业的课题库,再通过和相应专业同行讨论,就能够使各个设计课题之间的难度达到平衡,设计课题要按周期循环更新。有实际工程背景的设计课题,就更能激起学生的设计兴趣,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2.3 合理运用计算机

为了解决在设计过程中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指导教师可采用如下三个途径解决:一、在指导环节要求学生对于计算公式和结果必须有手算过程并保存草稿文件,方便指导教师随时查阅,并检查计算思路的正确性;二、指导教师在随堂指导中要求学生解释软件中设计参数的意思,并分析参数变化对设计结果的影响;三、在最后的设计计算书中,要求学生加入必要的软件计算流程图,体现设计的过程性。以上三个方面的严格把关,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设计结果的由来,并分析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2.4建立多位一体的考评体系

在毕业设计环节,同等重要的就是加强考核,笔者发现现在考评体系的核心就是期末毕业答辩,这很难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例如,有的同学平时不来,到了最后一个月,请同学帮忙进行设计,加之答辩过程走形式,学生照常毕业。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现象发生,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过程控制。毕业设计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其过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时间为16周,时间跨度大,过程教学十分重要,要成立学院层面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毕业设计考勤,并设定考勤所占比例并计入考评总成绩。

(2)答辩考核。答辩考核环节是核心,为了更好的使设计成果符合施工规范和要求,笔者建议两点:除了本校的答辩专家之外,应聘请一定数量施工一线的高级工程师,让他们参与答辩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不同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交叉答辩,指导教师不参与本组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对于优秀和不合格的设计要进行两轮答辩。

(3)反馈考核。反馈考核就是要建立本专业信息库,跟踪调查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情况,根据实际工作感受进行回馈。以及咨询用人单位,得到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真实反馈。这需要建立跟踪考察机制,且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一旦信息库资源足够丰富和完善,就可以运用反馈信息来改进毕业设计,最终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3.结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岗位前的一次综合锻炼,也是实践和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进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科研领域的开始。指导教师要认真提高自我、精心选题、耐心指导,同时加强设计过程管理和毕业答辩把关,力争做到设计课题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真正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设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89),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3C119), 湖南城市学院教改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铮, 王海莹,孙俊. 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01):100-102.

[2] 舒赣平, 卢瑞华, 吴京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02):105-112.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4篇

笔者于2006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到在加拿大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课程完成前皆有一个答辩的环节,即应完成课程论文(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答辩,这是学生学习和考核中的一个重点环节。

一、在应用性课程中进行论文答辩的必要性

以笔者曾旁听过的结构分析II果程为例。结构分析in是阿尔伯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开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钢结构的结构分析和构造设计,开课对象主要为三年级学生。在课程进行中,学生以4一6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分别完成一个公路桥的设计,但并没有留出专有的课堂设计时间,一切作业皆在课余完成。在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一周,教师会安排时间要求学生对自己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进行陈述并进行答辩。

结构分析II:陈程是关于钢结构的构造、计算等设计内容,但要求的课程设计题目比较概括,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课程设计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知识面。结构主体既有钢结构,也包括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混合结构,其造型新颖,主体结构形式涵盖了梁式、拱式、桁架及悬索结构,提交的报告书内容包含了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指标分析等。

在对答辩旁听的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学生进行的课程设计有着较高的水准。学生的知识面较广,独立学习的能力强,能够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和掌握到的知识体系有机地联系和整合在一起,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师要求的内容,会主动地学习和摄取其他与结构分析II]课程相关的内容,具有自我完善并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与国内高校的学生相比较,或许在纯理论基础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动手、实践及科研能力明显较强。

在阿尔伯塔大学进修学习的时间内,笔者注意到,国外的教师若仅以其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能力而言,并非比国内的高校教师更优秀,课堂教学手段也同样是辅助以幻灯和投影,但其课堂外的教学手段则显得更为灵活多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之国内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即使受到中国目前教育条件和资源所限,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一些对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要求较高的手段我们无法直接借鉴,但我们也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取得一个最大化的成果。就课程答辩这一环节而言,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就可以直接应用,并且从教学工作出发,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内高校中,一般都没有课程答辩环节,但答辩对学生能力的完善却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完成课程考试或仅是以设计或论文的提交即告结束,那么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必然就缺乏一个反馈的过程,要么没有从实用的角度得到总结,要么对于在自己学习或所写论文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难以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而通过答辩过程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对提交论文的批阅掌握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在答辩过程中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己完成工作的认识,还可以在听取其他学生的论文答辩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自己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通过完成课程论文或设计并完成答辩,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并且通过独立地完成论文和答辩达到对课程知识点系统性的认识,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在应用性课程中进行论文答辩的可行性

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始全面引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中,同时国内高校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也趋于普遍化。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教师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而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概念的讲解上。但若仅是作如此调整,并不能够完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素质教育的束缚,依然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不能完全发挥出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因此,现在国内教学界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用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争论。从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最为重要的还是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学生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存在讲解呆板、枯燥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即便学科的理论性再强,这些科目与实践工程和生活的联系都是很紧的,因此,教师可以直接从实际工程中取材,把教学工作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设立课堂论文的环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节余的教学时间可以用于学生的论文答辩。

笔者在进行结构程序分析课程教学时,也探索性地使用了増设课程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

结构程序分析是一门基础专业课,学时数一共为54学时,其中理论讲解36个学时,上机实习18个学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杆系有限元与平面有限元程序设计和分析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考核的方式为期末考试,课堂成绩占80%上机实习成绩占20%。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结构程序分析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略显烦琐的矩阵分析和弹塑性的公式推导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显得相对单调,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受枯燥,主动性较差;而上机作业不时有抄袭的现象发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工作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尽管结构程序分析课程学时数非常少,笔者还是在教学中大胆地引入了课程论文答辩环节。该课程一开始即要求学生以3—5人自由分组共同完成一个命题论文,安排了与该课程相关的并结合结构程序设计命题让学生选择。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与该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要求其独立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课程论文。

目前国内的教学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就笔者的教学实践与阿尔伯塔大学比较,教学班的人数有着明显的差距。我校一个教学班,一般由2—3个自然班组成,学生人数可达到100人左右。因此,如此多的学生人数要完成课堂上的即席答辩,压力相当大。为了留出答辩时间,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加强重点概念的讲解而对一些易于接受的问题则只做出提示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节约画图和板书时间。这样,将36个学时的理论讲解压缩到了30个学时,而在余下6个学时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短介绍自己的课程论文思路,完成情况,并由教师针对论文提出问题,由学生完成答辩。

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安排有着非常高的热情,一改以前在完成课程作业过程的被动,而是主动地查阅资料,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积极地在该课程及相关学科中寻求答案。由于学生需要自主完成答辩的过程,基本上杜绝了抄袭现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上课时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结语

在课程学习中増设课程论文或设计并完成答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然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联系,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必然要与课外学习相辅才能完成。

通过课程答辩,学生可以自己把握课程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及课程在学科中所处的位置。课程论文的完成,不一定局限在单一的本学科内,学生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相关学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课程答辩中的反馈与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弥补自己在日常学习中有所欠缺的地方。

通过课程答辩,教师可以更为详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正学习水平。一般课程考核的方式通过试题的方式进行,由于缺乏相应的互动,因此,并不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况。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程答辩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反省,为课程的下一次讲解做出更好的准备,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但由于课程答辩増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对教师把握教学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土木工程答辩论文范文第15篇

随着我国十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华南,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历年来,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大部分分布在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就业有重要影响。

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课程的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结构主体工程、防水工程、装修工程等,课程里许多知识点都是和实际工程密切相关的。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特点,其工法、工艺也存在着较差别,对实践要求高。

2、课程综合性强。土木工程施工不仅涉及施工技术的内容,在施工过程同时还受到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必须考虑各项指标同时满足相关要求,综合性强。

3、施工方法的多样性。课程重点讲做什么(各分项工程)和怎么做(工艺流程),受地域、造价、施工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有多种方案,并且多种方案都可能是正确、可行的,随着工程实践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会有更多新的施工方法出现。这对习惯了“标准答案”的学生来说,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是一个难题。

4、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综合上述特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求教师熟悉各种规范、规程、图集、法规,要求教师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手段等,素质要求高。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

在最近几年的授课中,我院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点,作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院在教学中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常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利用PPT、视频、图片、Flash等方式,直观地展示课程的内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图文直观、动静结合,在展示的同时,辅以必要的讲解和说明,促使学生在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认识。例如:滑模施工、水下混凝土浇筑等内容的讲解,用此方法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不需用一大堆文字来阐述。但是,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教师不能太过依赖于多媒体,如果辅以板书、实物展示等传统方法,会有更好的效果。

2、课题演讲教学法

课题演讲教学法是一种从“教师讲”到“学生讲”的方法,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学期初,笔者针对50人的教学班准备了60个不同的施工课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一项演讲。在每次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资料,用5-10分钟介绍某个施工课题。演讲完毕后,教师对演讲过程及课题内容进行评讲,深化课题的内容并作必要的补充。课题选用相对独立的某项施工技术,如承插式脚手架施工、瓦屋面施工、边坡监测技术等。通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实践中,课题演讲法的效果好,容易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能持续给学生创造学习的兴奋点,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手段。它对教师本身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教师评讲阶段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问题的解答,促进了教学过程。

3、实验室操作法

实验室操作法要求学生在校内施工实验室参与施工的过程。对于课程里的操作性的内容,学生难以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而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则容易掌握相关内容。例如,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门式脚手架,学生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技术、工地协作等内容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对课程内容理解更透彻。实验室操作法能模拟真实的施工过程,又能控制施工安全,节约经费,效果良好。

4、工地现场教学法

工地现场教学法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校外的实训基地或施工现场参观,感受现场的施工氛围,学习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过程和组织过程。现场教学要事先拟好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点可以聘请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地现场很难与教学过程同步,需要精心安排,因地制宜地讲解。工地现场教学法的优点是真实、直观、信息量大,缺点是安全、后勤、组织等方面都要做大量的工作。5、施工方案答辩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生不仅要懂基本的概念和方法,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施工方案的编制,就是让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工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完成工程建设过程。在课程的后期,教师提供多份设计图纸,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编制施工方案,然后,参照毕业答辩的方式让学生就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答辩。本教学方法的重点在答辩过程,需要花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答辩。通过答辩,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施工方案的整体安排及相互联系。答辩环节是教学效果实现的重要一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