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篇

斧头型理财:稳扎稳打好投资

理财横型:张馨和老公都是民营企业的普通职工,家庭月收入为2500元,5万元积蓄,因为将来购房、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家庭开支压力较大,所以他们想寻求绝对稳健、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

理财师建议:张女士属于求稳型的理财家庭,承受风险能力较差,宜采用储蓄占40%、国债占30%、银行理财产品占20%、保险10%的投资组合,这种组合在结构上是一个梯形,也正好像一把斧头。

储蓄是“斧头”的最锋利的部分,支持着家庭资产的稳妥增值;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放在中间,收益较高,也很稳妥,为“斧头”增添力量;保险的比率虽然只有10%,但所起的保障作用却非同小可,收入低的家庭抗风险能力较低,万一遇到意外,位于“斧头”顶部的10%保险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可以帮家庭渡过难关,这就好比是把斧头反过来当锤子使,可以解燃眉之急。

锤子型理财:小风险换大收益

理财模型:刘晓云月收入3000元,先生是公务员,8岁的女儿正在上学,家庭月收入为6000元,家庭积蓄10万元。他们的目标是努力攒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要求在风险适中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家财增值。

理财师建议:刘女士一家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夫妻双方工作较为稳定,并且福利待遇较好,能够承受一定风险。可以采用储蓄占40%、债券占20%、人民币理财占20%、基金或股票投资占20%的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储蓄比例较大,而其它投资的比例相同,在结构上呈现一把锤子的形状。

40%的储蓄就是“锤头”,债券、人民币理财、开放式基金加起来就是一个“锤柄”,“锤头”是最有力量的部分,而“锤柄”又可以通过三四种产品的组合,来增加整个锤子的力量。特别是这个组合中有20%的开放式基金或股票,这部分投资如果收益高了,会增加整个组合的投资收益,万一出现了风险,对家庭整体投资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铁锹型理财: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

理财模型:王敏从事直销工作,丈夫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其家庭月收入20000元,刘女士家庭车房俱备,另外有积蓄30万元,女儿正在读初中,家庭临时没有太大的负担。因为夫妻两人均从事与经营有关的工作,思维灵活,具备一定投资经验,他们的愿望是让现有积蓄最大限度增值。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2篇

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理财方程式的概念十分简单。首先,把一半积蓄放在银行存款或国债上,这些钱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让财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风险下。除存款和国债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其它低风险理财产品,如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

接下来就是如何钱生钱了,建议大家将“攻”的资金分为“稳攻”和“强攻”。稳攻部分,对于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一些波动度较小、报酬表现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10%不等。不过,投资前要做一些功课,选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时还需有投资组合的概念,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至于强攻部分,就是投资理财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既有机会让人一个月赚10%,也有可能一个月赔掉10%。投资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有相当高的知识与经验门坎,对于不擅长投资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稳攻方式进行,在比较有投资心得、功力较深厚之后,再加入强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政政策 农业

中图分类号:F8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75-02

一、引言

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推进小微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将其作为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小微企业财政支持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和辅助服务体系,使小微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崔庆梅(2014)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建议。胡逢源(2015)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促使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财政部财科所(2015)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层面对全面完善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提出了建议。但是,我国农业小微企业由于起点低、基础差,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在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存在很多难题,特别是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市场失灵以及政策层面缺乏针对性扶持,给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阻碍。因此,政府有必要针对农业小微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农业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国家财政政策的功能问题分析

由于财政政策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要求财政政策在资源配置、经济稳定和社会再分配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资源配置功能指政府通过制订政策和法律等资源运作规则,提供特定的物品和服务,合理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达到最佳的公共利益。市场必须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然而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并不能通过价格有效反映出来,很难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市场内生缺陷也会影响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难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因此,为了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改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的配置效率。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根据实际经济状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来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可以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市场经济中,市场自发调节难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会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波动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一定影响,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职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社会再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税收来调整收入分配。由于市场存在外在缺陷,即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现象会对公共利益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二)基于国家财政政策功能视角的理论依据分析

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经济稳定、社会再分配三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资源配置方面: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自由竞争的市场常常会导致垄断的出现,垄断又会阻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小微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与大企业竞争过程中常处于不平等和劣势地位;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的披露与获取制度不完善,也是农业小微企业的明显特点,因此农业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信用评级较低,融资能力明显低于大企业。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在遵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农业小微企业发展需求来高效合理地配置资源,维护市场公平与效率。

经济稳定方面: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难以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导致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小微企业提供了占主体地位的社会消费品,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因此,熨平经济波动就需要财政政策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对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支持和引导。

社会收入再分配方面:由于市场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容易造成收入的两极分化。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或加大对低收入者直接财政支出来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一)国家财政政策的类型和工具

1.国家财政政策的类型。国家财政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政府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措施。”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依据对财政政策进行区分。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对国民经济总量调节时发挥的不同作用分成扩张性、中性、紧缩性财政政策;另外一种分类是按照其对国家宏观经济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划分成自动稳定的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时,政府会根据不同的供求情况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减少财政收入的同时扩大财政支出。否则政府会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减小财政支出,从而使供求处于平衡状态。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一系列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的调节功能,对经济变动情况快速自发的做出反应,无需依靠外力。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反,相机抉择可根据功能不同细分为汲水性和补偿性财政政策,需要依靠外力的帮助才能调节经济发展。当经济出现波动时,采用汲水性财政,是在经济本身具有自发恢复力前提下,通过公共投资诱导经济景气复苏,吸引民间投资的缺期财政政策。当需要对现实的经济状况进行反向调节时,常采用补偿性政策来稳定经济波动。经济过热膨胀时,政府增收减支;经济萧条紧缩时,政府减收增支。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通过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习俗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经济因素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实现财政政策的三大功能的经济手段,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失业现象、收入两极分化等问题,自然习俗因素主要是指本国的特有的自然习俗情况。

2.国家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保证财政政策相应功能和目标的实现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财政政策主要包括预算、政府购买、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政府发行的国债等。

预算是最基本的财政政策手段。预算通过直接和间接调整预算支出结构、数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以及市场的供给、产业结构,使预算支出倾向社会公平领域,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最终实现对资源配置、稳定发展和资源再分配的作用。政府购买是政府作为购买方和支付者,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增加了社会需求。

当财政资金以无偿的形式进行单向支付时,称之为财政转移支付。其作用在于:一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在经济蓬勃发展时,为了缓解消费需求膨胀的压力,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增加财政支出。二是调节收入再分配。政府将税收收入无偿转移给收入较低的入,来缩小国民收入的差距。三是以间接的方式调节经济结构。当需要增加产量时,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差额来间接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当需要刺激对某种产品的社会总需求时,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消费者来减少消费者的实际支出。

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它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来调节市场主体行为和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入实现资金从私人部门流入到政府部门手中;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变动征税对象、税率来调节总供求的平衡关系,间接进行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对现存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国债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所发行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政府通过设置不同的公债数量、利率、偿还期限等条款并且将其在市场上发售来获取资金,以此来改变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数量;公债资金的运用,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公债收入,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再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改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在实际对财政工具进行选择时,需要具体考虑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承受的压力等相关因素,根据预期实现的目标来选择最合适的某种财政工具或者财政工具系列组合。

(二)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选择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财政收支结构的方式对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起支持作用。财政支出政策包括优惠贷款、财政补贴等。

优惠贷款政策在国外比较常见,是政府专门为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制定的政策,表现为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专项贷款来为农业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扶持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补贴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利息。主要对符合以下两种情况的贷款进行财政补贴:一种补贴情况是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农业小微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使农业小微企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获得稳定的融资收入,保障农业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例如为了鼓励农业小微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来提高农业小微企业的研发水平。还有一种补贴情况是补贴农业小微企业贷款利息与市场平均贷款利息的差额部分,降低农业小微企业由于在贷款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导致的高出市场平均水平的贷款利息,缓解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压力。

除了上述列举的财政支出政策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财政收入政策来改变农业小微企业的征税科目和税率,调整农业小微企业的税收结构,缓解农业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具体包括以下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调整税率,降低应纳税额,从而实现对农业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涉及到的具体税目可以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业小微企业的负担。第二种方式是延长缴款期限。这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讲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金额并没有影响,影响的只是收款时间,等同于政府向农业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给予了农业小微企业更宽松的还款期限,缓解了农业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而对政府来说则相当于损失了一部分利息收入。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对农业小微企业的某些应税项目进行税收减免,从最基本的源头上降低农业小微企业的应纳税金,例如符合相关条件的农业小微企业具有关税和所得税的豁免权等。第四种方式是通过税收返还、出口退税等政策间接降低农业小微企业的应纳税额,目的是为农业小微企业发展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增强农业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例如为鼓励农业小微企业将利润进行再投资,对农业小微企业再投资部分缴纳的税款进行退税处理。第五种方式是通过加速折旧来延迟纳税,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增加当期折旧费用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相当于政府提供给农业小微企业一笔短期的无息贷款,企业获得了延迟纳税的机会。

除以上列出的财政对农业小微企业支持的方式外,还存在其它支持农业小微企业的方式。例如,通过清理政府收费中不合理的收费,减轻农业小微企业收费负担,从而支持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财政政策支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并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作用于农业小微企业,促进其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

第一,财政通过支持中介组织来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中介组织位于政府和农业小微企业之间,政府通过对中介组织支持来间接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

第二,宏观财政政策调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其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财政可以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间接影响农业小微企业,具体方式包括通过改变税收结构、财政支出政策等方式来影响农业小微企业发展所处的环境,引导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财政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和税收等工具来支持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交易主体,在交易时除了考虑成本质量外,有时还要考虑一些公共利益,通常并不遵从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原则来行事,而是体现了一定的倾向,政府并不一定为了自己真正的需求而购买商品,可能唯一的目的仅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税收结构和调整税率来影响公共产品的价格,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来提高农业小微企业的利润,扶持农业小微企业发展。

第四,通过财政资金支出来直接调节市场上对农业小微企业产品的供求关系,引导农业小微企业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补贴刺激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间接引导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庆梅.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政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4(36)

[2] 胡逢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企业导报,2015(3)

[3] 财政部财政科研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5(8)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危机模型;财政扩张模式;赤字弥补方式;结售汇制

一、我国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的一个悖论

1979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即传统的Krugman-Flood-Carber模型。[1]该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早理论模型,通常也被学术界称之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其核心思想和基本结论是:与固定汇率制度相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外汇储备的耗尽,从而使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引发本币贬值和货币金融危机。该模型给人们一个明确和清晰的警示,即财政赤字与汇率稳定是相抵触和矛盾的。

国际收支危机模型认为,一国政府在财政扩张出现大量赤字的情况下,试图用增发货币(债券)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所能够增发的货币(债券)将受到公众资产选择的制约,超出公众实际货币需求的那部分货币(债券)会转化为对外汇储备的购买。因此,政府持续地为赤字融资,外汇储备迟早有一天会消耗殆尽,从而动摇汇率稳定的基础,使固定汇率制度崩溃。[2]而且,由于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时间往往会提前到来(即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这是因为,当一国政府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持其固定汇率长期稳定,也即政府在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为维持内部均衡而干预外部均衡的必然结果,是外汇影子价格(shadowfloatingexchangerate)与目标汇率发生持续偏差;而这则给外汇投机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从而最终将导致资本流出和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在储备减少到某个临界点时,投机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或获取资本收益的考虑,便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性攻击(犹如1992年和1997年索罗斯对英镑和泰铢的狙击)。由于一国的外汇储备是有限和可耗尽的,政府所剩余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将可能被投机者大量或全部购入。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政府和社会维持汇率稳定的决心和信心,使政府不得不提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允许汇率自由浮动,货币金融危机也就因此而爆发。

1995年,爱德华兹(Edwards)从实证上研究了1954~1975年的87次货币金融危机。[3]他发现,这些危机的爆发正如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所预示的那样,其共同的特点是危机的发生都伴随着巨额的财政赤字,而且这些赤字都是财政扩张性政策的结果。这就是说,因财政扩张而导致的巨额赤字将诱发本币贬值和货币金融危机,且具有必然性。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上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则是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是一个国内外公认不争的事实。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可以说是年年有赤字,尤其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如表1所示。

显然,这既与克鲁格曼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结论相反,也与爱德华兹实证分析的结果不符。因而,我们不能不说,我国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的一个悖论。

二、我国财政持续赤宇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的现实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这一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悖论的现象和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本身具有缺陷。一是该模型采用的是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其前提条件和暗含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完全预期的,且满足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以及经济处于长期就业均衡、货币中性、不影响实际变量、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函数等,这既与实际不尽相符,也忽视和抽象掉了实际部门对货币经济需求的作用和影响;二是该模型所预示的投机攻击时间的结论,是在一种高度简化的环境中得出的,它还远远无法确定投机攻击的发生及其具体时间。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所预示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其资本市场尚未全面开放,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未实现可自由兑换,因而投机资本进人较为困难,无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攻击。应该说,上述看法和解释不无道理,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和解释我国财政持续赤字和人民币汇率“超稳定”这一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悖论的现象和真正原因(或主要原因)。因为财政赤字与外汇储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方向高速增长,毕竟在理论上是很难说得通的,且现实中实属罕见的财政金融现象;再之,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也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困难和不可能。有资料表明,2003年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国际争端伊始,日美等国的投机资本就产生了投机预期,至少500多亿美元的投机资本悄然进入了国内市场,伺机对人民币进行投机性攻击。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的真正原因(或主要原因)还在于:

(一)特殊的财政扩张模式和赤字弥补方式

1998年5月是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财政政策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尽管我国财政一直处于赤字运行状态,但政府所实行的并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因其间的政府预算一直遵循和恪守量人为出、基本平衡的原则,且赤字规模较小,国债负担率不到9%),因而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和出现因弥补赤字而动用外汇储备,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现象和问题。1998年5月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和运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政府不得已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改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只扮演宏观需求调节“副攻手”的角色,而主动担当“主攻手”,财政扩张也就逐渐主导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以及国债负担率持续扩大和提高(见表1),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高居不下,2002年高达71.7%。显然,这是典型的、实实在在的财政扩张和赤字融资,符合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的预设条件和基本假定。然而,我国却仍然没有产生和出现外汇储备减少、固定汇率崩溃这一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的结论和现象。从根本上讲,这是我国特殊的财政扩张模式和赤字弥补方式使然。

1.“增债扩支”的财政扩张模式,有效地促进和协调了内外均衡,且运作成本低廉

此番我国财政扩张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增债扩支”成了其基本政策框架或运行模式,也就是通过增发国债来扩大财政支出。其基本政策导向就是有效刺激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4]这是我国政府在特定情况下选择的特定的财政扩张模式,其政策有效性非常明显。(1)“增债扩支”促进了内外均衡和协调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和统计,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利用增发国债,扩大了政府投资和重点建设,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有效地刺激了内部需求,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保持了7%以上的全球第一的经济增长率;同时,有效化解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商品出口的负面影响,确保了国际收支状况的稳定和继续改善,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尤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如2002年FDI高达500多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而名列全球第一。这既夯实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基础,又进一步扩充了外汇储备的来源。(2)增债扩支“切合国情,运作成本低廉。政策研究表明,”增债扩支“的财政扩张模式能有效且可持续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具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和较高的国民储备倾向,同时利率水平较低且居民和企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偏软。这样政府便能以较低的成本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刺激和拉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之所以选择”增债扩支“的财政扩张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且储蓄倾向非常高,如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由1998年的5万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近13万亿元,年均增加逾万亿;另一方面,央行数次降息后,我国利率水平比较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已由1996年的7.47%逐步下降到现在的1.98%(扣除利息所得税后实际不到1.6%,且这一利率水平一直维持到2004年10月29日)。

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差不断扩大,2002年底达4万多亿元,而且股市持续低迷和不稳定。因此,国债名义利率只要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持平,就能保证其实际收入高于储蓄存款(因我国国债收入是免税的),就能有效提高和扩大国债的预期和需求并主导公众的资产选择,而绝不会产生和出现“超出公众实际货币需求的那部分货币(债券)转化为对外汇储备的购买”。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尽管我国国债名义利率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基本持平,但国债需求却异常旺盛,乃至一般老百姓购买国债需经常排长队甚或“拉关系”、“找后门”。如果考虑到税收等因素,我国国债发行的净成本(即剔除税收增加后的国债利息支出)近乎为零。这说明“增债扩支”的财政扩张,既不会对货币需求总量和公众资产选择产生实质性变化和不利影响,也没有增加政府过重的国债利息负担,更谈不上危及本币币值稳定和必须动用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稳定。

2.“与央行绝缘”的赤字弥补方式,较好地维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较之以往我国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我国现行的赤字弥补方式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基本切断了财政赤字与中央银行的联系,也即“赤字与央行绝缘”。一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严禁财政向央行透支。这样,当财政发生赤字时,可供选择的弥补方式通常只能是动用财政历年结余、增税和发行政府债券(国债);而当财政持续赤字而没有结余且增税又不合时宜时,就只能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还规定,不准央行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财政赤字与央行”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与央行的间接联系也非常有限。从理论上讲,如果购买政府债券的主体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且允许这些金融机构拿政府债券到央行去贴现,这实际上等于央行在间接认购债券。如果不是出于央行主动调控信贷和货币流通需要,其性质及其作用和影响与央行直接认购政府债券并无本质差异。然而。实际上我国国债的持债主体是居民和企业单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承销国债;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偶尔持有国债,也很少出现拿国债去央行贴现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与央行绝缘”的赤字弥补方式至关重要,它较好地维系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如果允许财政向央行透支以及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除外),就很难避免央行为政府财政赤字“埋单”,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就无法保证和维系,尤其是固定汇率制度将受到很大挑战。试想一下,如果财政部门持续赤字运行,央行除了负责货币供给、维护汇率稳定外,还必须负担本国财政部门的赤字,购买财政部门为维持赤字运行而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债),这将使央行的两个目标不一致从而使固定汇率制度动摇乃至崩溃。因为在没有切断赤字与央行联系、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下,央行将被迫为财政赤字融资而扩大货币发行,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对内贬值);而在这种情况下,要维系固定汇率制度,确保汇率稳定,就必须动用外汇储备去干预市场,吸收公众在固定汇率制下不愿持有的本币资产和通货。这样,央行在对本国政府债券(国债)持有量增加的同时,其外汇资产也需相应地变动以保持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的稳定,这实际上也即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来购买本国政府债券。当央行外汇储备用完(或接近一个临界点时),就不可能既满足政府财政赤字扩张的需求,又确保货币供给和汇率的稳定。

毫无疑问,如果只能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财政需要,就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所庆幸的是,这种情况由于我国选择了“与央行绝缘”的赤字弥补方式而始终没有发生。

(二)特殊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稳定机制

如果说“增债扩支”的扩张模式和“与央行绝缘”的赤字弥补方式是我国在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尚能维持固定汇率制度而未出现崩溃的根本原因,那么,近年来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和人民币汇率超稳定,则主要归因于我国特殊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稳定机制。

1.“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直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实行了“结售汇”制。新的外汇管理体制规定:有出口的企业需将外汇收入按当日汇价卖给指定银行,银行兑给人民币;企业进口需要外汇,需持进口合同及国外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明及有关凭证,到银行用人民币购买;同时,对银行则实行结售汇头寸限额管理。

而且,新的外汇管理条例还规定,境内机构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的外汇收入(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一律不能擅自存放境外,必须调回国内,按结售汇规定卖给指定银行。而对非贸易外汇的支出,如向境外投资、贷款,捐赠等的汇出,则继续实行审批制度。显然,这种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强制性,即企业是无条件结售和有条件使用外汇。

因为企业的外汇所得,除了保留少部分的外务业务周转金外,其余都要无条件地(强制性)全部按当日汇价售给指定银行;另外企业或个人在使用外汇金额超出政策限额时要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兑换外汇。(2)垄断性,即央行在整个外汇交易过程中处于最终的垄断地位。

因为结售汇制除了规定企业不能持有外汇外,还规定银行也不能持有更多的外汇(通常只能保持一个小额度的外汇周转金),其所收售的外汇金额应与人民银行的外汇结算中心及时进行集中结算。这势必产生两个直接的制度性结果:一是政府能够全方位且有效地监控和调节国际收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收支基本反映和决定着国际收支的状况。而结售汇制的实行,使政府实际上掌控了国家的外汇收支;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奉行对外贸易的“奖出限入”和非常优惠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使整个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改善,且持续顺差。二是政府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由于结售汇制赋予了央行在整个外汇交易中的最终垄断性地位,因此,只要我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政府的外汇储备就必然增长。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和吸引外资不断增加,外汇市场上一直是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呈高速增长态势。而这也正是我国财政扩张条件下,政府外汇储备不减反增的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所在。

2.央行“购汇托市”的汇率稳定制度,使人民币长期处于“超稳定”状态

尽管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以及汇率形成机制各异,但维持币值稳定则几乎成了所有国家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目标。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或控制汇率的波动程度,则几乎都离不开政府或货币当局的干预和控制。它们或在外汇市场直接买卖外汇(即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方式)以稳定本国货币价格;或调整银行利率和贴现率以松紧信用,调控物价水平和主导资本流向,最终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或是通过税收杠杆,间接地影响和控制资本流动来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我国则是选择通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即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方式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形成了独特的央行“购汇托市”的汇率稳定机制。因为“奖出限入”、“积极引进”的外经贸政策和强制结售汇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必须依靠人民银行不断地“购汇托市”。才能“市场出清”,维持汇率稳定;否则,人民币就将面临升值。而人民币大幅升值,显然不符合现阶段的实际需要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均衡,尤其是会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我国外贸出口和对外招商引资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民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强制结售汇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全面吸收市场上卖超外汇、增加外汇储备、平抑供求、稳定汇率的操作,人民银行也就自然成了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占全部买方金额的60%以上)。[5]尽管在“购汇托市”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往往是被动甚或被迫而为,且尚具消极作用和影响,但作为一个直接的结果,则是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呈“超稳定”状态。从1998年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中心汇率一直稳定在8.27左右的水平,波幅始终不超过0.3%(见表2)。

参考文献:

[1]Krugman.Paul.AModelofBalancePaymentcrise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79,(11):311~325.

[2]龚关。国际金融理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182—183.

[3]Edwards,mentsandDicussion,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etivity,1995,(2):271~278.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5篇

由于经典回归模型估计检验的前提条件要求相关变量必须是平稳的,对于非平稳变量采用经典回归则会产生虚假回归等众多问题,所以对非平稳变量不能直接使用经典回归。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众多的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1987年Engle和Granger两位学者提出协整理论,为解决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有效方法。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也被称作单位根检验,其具体的检验方法主要有DF检验法、PP检验法和ADF检验法。在实际使用时,人们最常用的是ADF检验法,其回归式有三种形式:其中,Δ表示变量取一阶差分;εt表示白噪声序列,即εt为零均值、同方差且序列无关;t表示时间趋势因素;原假设为H0:ρ=1,即{yt}有一个单位根。以上三种ADF回归式的ADF统计量均为模型式中yt-1前面参数的OLS估计量的T统计量值,ADF检验所用的临界值表与DF检验是同一个表。如果得到的模型中ADF值大于Mackinnon临界值(Mackinnon临界值可通过直接查阅临界值表获得),则认为此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如果ADF值小于Mackinnon临界值,则认为是平稳的。单位根检验中最佳滞后阶数一般按照AIC准则来确定。

(二)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由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回归为虚假回归,故在作回归分析之前,对所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先作协整性检验十分必要。对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EG两步法,另一种是Johansen检验法。前一种方法适合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后一种方法适合于检验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财政支出与GDP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采用EG两步法来检验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其检验原理如下:首先对要作协整检验的变量进行协整回归,得到残差序列;其次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计算DF统计值(EG两步法检验的统计量及计算方法与单位根检验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临界值不同);再次通过查表得到三个值φ∞、φ1、φ2,由此计算临界值,计算公式为Cα=φ∞+φ1n-1+φ2n-2(其中下标α为显著性水平,取0.05,n表示样本容量);最后比较DF统计量与临界值,如果DF统计值小于临界值,则检验的变量(即回归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如果DF统计值大于临界值,则检验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三)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只是检验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变量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是变量之间首先要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思路如下:如果变量x的过去值有助于预测变量y的当前值,即用y的过去值对y的当前值进行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一起进行回归,能够显著地增强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称x不是y的Granger原因。检验模型如下。检验的零假设为:x是y的非Granger原因,即H0:β1=β2=…=βk=0。通过计算出上述两个式子的残差平方和,从而算出F统计量的值,再比较F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的大小即可得到检验结果。比较标准如下:如果F值大于临界值就拒绝零假设H0(x是y的非Granger原因),换句话说,x是y的Granger原因;如果F小于临界值就接受零假设,这就意味着x不是y的Granger原因。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及分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宏数据库,样本中财政支出和GDP的数据都为1978~2011年的当年名义价格数据。在名义财政支出(CZZC)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基础上,笔者以1978年为100的全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对两变量的名义值进行价格处理,以消除价格因素对两变量的影响,处理后分别得到实际财政支出(CZZC78)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78)。为了消除时间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各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的变量分别为LNCZZC78和LNGDP78,二者的变化趋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LNCZZC78(财政支出)和LNGDP78(经济增长)两者变动方向比较一致,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这说明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笔者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差分后的变量分别表示为ΔLNCZZC78和ΔLNGDP78,差分后两变量的时间序列变得较为平稳(见图2)。

(二)财政支出和GDP的单位根检验笔者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中的ADF检验方法对财政支出和GDP两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见表1。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到,财政支出和GDP两变量取对数后的时间序列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而ΔLNGDP78和ΔLNCZZC78两变量在带有常数项、不带趋势项时,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上都是平稳的。因此,财政支出和GDP两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即LNGDP78~I(1),LNCZZC78~I(1),两者具备了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模式 理念 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模式的涵义。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财务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整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对象以及财务管理方法的有机组合。总的来说,财务管理模式即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存在于企业整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涉及母子公司之间重大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融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管理权、资产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等。

财务管理模式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财务管理理念模式。财务管理理念就是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认识,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体现管理者的观点。二是财务管理目标模式。财务管理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它是一个目标体系,此体系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以及具体目标构成。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三是财务关系模式。财务关系就是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现代企业的各项财务关系的规范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关系模式进行。四是财务权责模式。财务权责就是对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和机构的权利和责任的规范。合理的财务权责模式可以使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权责明确。五是财务运行模式。财务运行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部分,它能够使财务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和自动调节。以上子模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稳定性。财务管理模式既然是一种制度化的形态,那么它一经形成,进行实施时就要以稳定的形式进行。要想保证财务预测、决策、控制能够有效实施,那么就要保持财务管理模式的稳定性与连贯性,使财务管理效率能够最大化。当然,这种稳定性只是一个时期的稳定,并不是永恒的稳定。

一致性。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的手段,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根据企业总体目标制定出来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与企业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微观经营状况相一致。

可调节性。财务管理模式的使用肯定会随着企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财务管理模式要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

协调性。企业的三大决策支柱分别是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三大决策支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想达到最佳的作用效果,就必须和其他的管理模式相协调。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应树立的观念。一是成本―效益观念。企业耗用一定的成本应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这是成本―效益观念的核心,其宗旨是在效益一定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效益观念要求实现筹资成本最少化、投资效益最大化和资金分配最优化。

二是风险与效益均衡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获取收益,而由未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引起的客观现象就是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收益获取方面会存在更大的风险。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风险贯穿于始终,因此,企业必须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对各种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进而使得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资源合理配置观念。资源一般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指的是对企业中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协调。资源合理配置观念的核心,是要求企业的各相关财务项目必须在数额上和结构上相互协调。

四是人力资本观念。人才的竞争是现代企业的首要竞争。知识经济使得企业资本范围得到了扩展、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了改变、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赢利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够使他们有主人翁意识,进而才能使财务管理向纵深发展。

构建高效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首先,要以财务预算为前提做好事前预测与规划。第一,围绕目标利润,编制财务预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集中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预算所依据的数据和信息都是来源于实际,并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由此可见,企业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编制方法并根据不同的业务内容和特点来进行编制。在利润中心分类的基础上,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经营目标落实到每个利润中心,并进行分解,落实到人上,这样使管理者能够从长远的角度认识自身业务,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解决。

第二,围绕实现财务预算,编制财务计划,从而使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得以提高。企业内确定的财务预算都具有法律效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对财务预算的可能性进行充分考虑,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实现财务预算来进行,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局面。

其次,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制,对企业资金运动实行监控。为了能够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需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原则是任何活动实施的基础,投资活动也有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合、投资回收率的最低限度、识别风险、预算资金等。

为了能够抓好资金的结构管理,需要建立优化资金结构的约束机制。资金占用结构合理是企业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财务部门确定最佳资金匹配结构必须运用财务测算方法来进行,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企业资金的来源、使用、补偿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确保各个环节的组织、监督和协调,从而使得筹资成本最小化、资金分配最优化、投资效益最大化得以实现。

建立资金循环保障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财务部门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的具体做法是:进一步完善资金统管形式,模拟银行结算进行内部资金使用,将不计复利只计单利的现象消除掉,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筹资结构必须合理,并且可以进行负债经营,但是要适度;对企业融资行为进行规范;审批制度实行“一支笔”,资金调度计划要按月进行编制。

再次,要确立最佳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得到保障。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措的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在不同资本结构下的财务风险是不相同的,对负债比例进行适当的安排就能够控制财务风险,这也就涉及到了最佳资本结构的问题。权益关系和长期负债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的确立就是确立最佳的资本结构的重点所在。

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都是直接由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因此,提高财务部门对于成本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建立现代成本控制目标,发挥好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精打细算、减少消耗等成本控制方法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比较重视的方法,但是不够重视新的成本控制方法。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最核心问题,没有质量何来竞争力,因此,一味地降低成本是不科学的。在已存在的企业战略模式下,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可以利用质量、成本、价格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成本的需求来实现。成本是不能改变风险的,而成本可以改变报酬。一种较好的策略就是通过较高的成本来对产品的较高质量进行保证,从而能够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利润。另外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生产出利润总额更高的产品。

围绕效益实绩,实行业绩评估考核,兑现财务政策,促进财务运行机制的完善。财务部门的期终决算是和财务预算紧密相连的,依据各责任部门对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提出绩效考核意见。可实行月度预算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办法,清算结果奖惩到位,从而有效地结合财务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另外,针对预算执行的正负差异,预算委员会对主管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对财务预算偏差进行及时的更正,需要时可对整个方案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下期财务更加科学合理。为了确定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的业绩评估体系。针对企业目标的优先次序对一系列关键指标信息进行确定是衡量企业业绩系统的关键。业绩衡量系统包括财务指标、增长指标、经营指标、顾客指标、创新指标,这些指标都是能够反映企业前景的指标。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7篇

要想搞清财政转移支付法中的地方自治精神,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地方分权自治。所谓地方分权自治,包括自治与分权两个基本范畴。自治,是指地方自治。分权,是指地方分权,即国家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自治与分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自治必然要求分权,没有分权无从谈自治。所谓地方分权自治,实则指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根据民族、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划分为数个特定区域,将国家权力在中央政府和这些特定区域政府之间进行合法的分配,在特定区域的人民,依国家授权或国家法令的规定,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财、物来自行处理自己的事务的政治制度。

二、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分权理念

表面上看,财政转移支付法是为规范公共财政支出的法律规范,实质上却是在适度集权的前提下保障分权的法律制度。

分权是地方自治中的应有含义。但单纯分权很难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难以提供全国性的共享产品与服务;第二,无法发挥公共产品的规模效应优势;第三,难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第四,不利于平衡地区间差异。但是集权也存在两个主要的弊端:一是由于对信息的确实导致分配效率低;二是不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因此我们不可能建议一个完全分权或者集权的体制。分权与集权必然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集权更多体现稳定与平等,而分权更多的体现效率,两者都是地方分权自治理念的内涵。

任何国家的分税制体制都是在这样一种集权与分权的理念下存在与发展。分析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基本是从财政分权角度去考虑。而事实上,我国分税制改革实际上是一次集权化的改革,其中税收在国民收入比例和中央所占有的总财政收入比重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中央财政不仅独立于地方,而且常常补贴地方,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依靠中央补贴。这里的补贴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财政转移支付。这种通过先集中财力、再进行补助的方式,实际上在增强中央权威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上化解了地方主义危险;而地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获得了充足的财政支持,使得资源得到尽可能有效的分配,并且在平衡地区间差异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转移支付法,恰恰充分的保障了这一切的运行。财政转移支付法正是用法律这种形式来巩固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关系,既确保中央拥有足够的财力进行统筹性工作,又保障了地方的财政需要。

三、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自治理念

地方分权自治的核心内容就是地方财政自主权,即“特定区域人民”的财政自主权。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自治理念更主要是通过财政自主权来体现。财政支付法通过法定的形式,并从转移支付的具体结构的合理化与法制化的层面来更好地保障了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实现。

(一)财政自主权首先要求地方政府的预算编制能够独立于中央政府以及上下级政府

这是一个与预算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法都密切相关的问题。预算编制的独立性要求地方政府在没有上级政府的预算批准之下,自行独立制定稳定的预算编制。预算的编制必然要求地方政府拥有对财政收入的准确判断。解决这方面问题,可以试图从错开地方与中央预算编制的时间来考虑。即当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在编制好预算方案后,地方政府获悉其能从中央政府得到的财政支持的数量,从而有效并准确的编制预算方案。但现实中国的体制却与之背道而驰。包括中央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预算方案需要同级人大进行审核批准,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体制是地方先于中央召开。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这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方案首先或者批准后,中央的预算编制方案才能批准。这就造成了地方对中央能给予的财政支持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编制出了预算方案。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用其他办法。那就是用立法来保障地方有明确且稳定的预算收入来源。而财政转移支付法通过法定的形式来确立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比例和具体的计算公式,尽量保证这种收入的课预期性,进而维护地方政府的预算自主权。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需要地方拥有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以满足需要

只有在地方政府能够满足纳税人需求时,财政分权的好处才能得到体现。而满足纳税人需求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地方拥有税收的自主权。通过税收自主权,纳税人能够实现对地方政府服务的充分了解,地方官员从而受到纳税人的严密的监督。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联邦制国家和拥有税收自主权的单一制国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赋予我国地方政府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自主权,有限的自主权被限定为在最高和最低税率间选择部分税种的税率,以及是否开征筵席税和屠宰税等部分小税种。[1]这种制度下造成的结果是地方拥有了“过多的非正规收入的自主权”,最主要的表现为法律规定范围以外的各种收费。由于地方分权自制的客观存在,收入自主权也是必然要求。既然转移支付的预期那么不确定,地方政府只能高度的依赖预算外收入和负债来解决问题。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地方财政自治权的落实,需要财政转移支付法做保障。只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并用公式化的计算方法来保障地方政府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让地方政府在不具备开征税种的权力下,充分享受财政自主权,并避免乱收费与高负债现象。纵观世界各国,即是是地方政府享有税收自主权的国家,也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法来保障地方财政自主和财政自治。

(三)地方财政自主权要求地方政府享受收入和支出充分的稳定和可预测性,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可以依照自身情况安排使用财政资金

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往往是一种附条件的方式,即可能会要求地方政府这样或那样去使用资金的,以保证中央政府能够引导地方政府朝着有利于公平的方向去努力。但这无疑严重的影响了地方的自治权,因为如果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过高,就可能使得这部分资金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主体部分。这很可能因为中央政府的影响使得地方政府无法依照自身情况去合理安排资金。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政府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到了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当今中国转移支付制度法律缺失,政策化体制稳定性很差,这个问题表现的很突出。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摘要: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立财务稳健模式,化解财务困境,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较大的促进功能。然而,由于受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和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一味贪大求快、强行扩张,最终导致企业负债累累、资金链断裂、财务陷入困境。

一、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分析和探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财务困境的类型。企业的财务困境可以分为两类摘要:一类是亏损型财务困境,即真正的资不抵债;另一类是赢利型财务困境,即账面利润不菲,营运资金却严重匮乏。

2.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1)企业外部原因。利率变化、社会信用程度、竞争对手财务制度。(2)企业内部原因。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财务危机的陷阱凸显,经营持续亏损。

二、财务稳健模式

财务稳健模式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即以财务“稳健度”衡量企业资产收益和资产流动的合理匹配;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优化财务结构。

1.资产收益和流动的合理匹配。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假如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轻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中小型企业,承受能力较差,信贷额度少,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差,就更应该注重财务稳健。

2.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主要通过对财务困境的猜测为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我们可以运用财务困境猜测模型为财务管理警示提供重要依据。财务困境猜测模型因所用的信息类型不同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

3.优化财务结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负债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优化投资结构。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厉性和强制性。要解决好上述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

财务稳健模式的有效实施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适应市场、优化价值链和供给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两方面入手,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良好环境。

1.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探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为此,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摘要:(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3)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 效果

如今,我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考验和问题,这其中既包括特大地震、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也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灾害。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众多不利因素,但在宏观调控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艰难地挺了过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政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并进行调整。

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体现

要了解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有必要对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就业的整体水平,减轻不利因素带来的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通过对财政政策的定义可知,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必须对其基本构成有所了解。构成财政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收入和支出,其中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种收入方式,支出则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政府的购买两种支出方式。

其中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是其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国家采取稳定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出与政府购买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转移支出主要是政府施行社会贫困救济,福利的一种支出方式。

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

通常财政政策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出现过热现状,通货膨胀呈现上升趋势时,则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伴随着政府减少支出,或是增加税收的措施。而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明显增加的趋势出现时,为了社会稳定,国家则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政府的行为不同,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会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措施。总之,无论是在紧缩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其中进行的宏观调控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波动,并减少对国家经济的损失。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采取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得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做出有利调整,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货币政策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拉动经济的增长。因此,财政政策的积极实施对刺激社会需求带来积极影响,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所以说,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效果

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就业情况,物价情况,经济增长以及收支平衡四个方面。首先,我国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依然不是很乐观。自08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政府在防止大面积的通货膨胀方面做出的很大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如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旧在高位运行着,仍不能掉以轻心。其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门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市场格局发生转变,企业利润下降,因此这种经济回落状态必须引起重视。第三,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很不乐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相继关门,生存压力增大,因此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收支格局必然出现多级分化的现象。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回落。

综上我国经济形势下,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有所不同。就拿我国经济萧条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来比较,财政政策所表现的效果是不同的。对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保持和促进经济总需求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可以有效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对保持社会的安定带来积极影响。

五、就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建议和措施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策略,为保持经济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效途径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增加劳动人员的工资,提高工资收入,只要人们手中有钱不仅能缓解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还能促进人们的消费,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增加对低收入人群和地区的财政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

第三,增加对基础建设等的投资,包括对铁路等的投入要增大,这是拉动内需最为有效的途径。

第四,对农业来说,加大补贴,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最为广泛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

最后,调高个体税收起点,尽可能降低利息税,施行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通过以上的所有措施,我国经济会在最短时间实现健康稳定地增长。

六、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还是很有帮助的,认清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尽可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尽量减少波动带来的损失,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恕勇.财政政策究竟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什么角色[J].经济视角:下,2013(9)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0篇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

(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

(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

(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

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

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

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1篇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Barro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讨论最优税收结构的框架,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经济建设支出要做出结构性调整;文教支出应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国防支出的安排务必谨慎行事;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予以必要的控制。

关键词:财政支出 结构优化 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政策调整,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财政支出是政府根据经济的需要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具体安排,能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很强的扩张作用,当然要使财政支出的这些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仅依赖于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更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目前,国外关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大致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如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或者没有影响。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如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2003),曾娟红、赵福军(2005),刘晓红(2006),何继善、汪东华(2006),王莉(2007)等。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有些着重定性分析,有些借鉴国外的理论模型做了定量分析,但是没有考虑时间序列的稳定性,而直接用OLS法进行回归。本文拟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巴罗(1990)的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理论分析框架

为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最优,需建立一个以最优经济增长为目标函数,参照巴罗(1990)的研究方法,首先需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设一个封闭的经济由代表性无限寿命家庭、同质充分竞争性企业与政府所构成,家庭以消费获得效用(不考虑闲暇对劳动的替代)。企业按照完全竞争条件雇佣劳动与租赁资本进行生产,不存在折旧,并使其利润最大化。政府实行一次性的比例总税负,并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

(一)家庭部门

家庭效用函数表示为:

(1)

其中β为贴现率,其越大,则相对于现期消费,家庭对未来消费的估价就更小。效用函数具有固定替代弹性,θ为边际效用弹性。

家庭消费预算约束为:

(2)

其中k为资本存量,dk为资本增量,y为生产函数,τ为税率,式(2)表示消费者的税后净收入扣除消费后,用于新增投资。初始资本量k0为给定的。

(二)企业部门

本文把技术和政府财政各项支出引入生产函数,假定政府财政支出总量为G,其中各类财政支出为g1,g2,…,gn,在财政支出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φ1,φ2,…,φn,φiG=gi,。假定企业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生产,其形式为:

(3)

其中A代表技术水平,k为资本,g1,g2,…,gn,为财政的各项支出,0

(4)

其中r为资本的利息率,w为工资率,L为劳动,对k求导后有:

(5)

式(5)表明当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资本的利息率时,厂商利润达到最大。

(三)政府部门

假设政府的财政总支出G是外生给定的,政府通过征收收入税来维持其支出。

(6)

把式(6)代入式(2)得:

(7)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就是在现有的预算约束下选择自己的最优消费路径、资本存量路径来实现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要使家庭效用函数效用最大化,因此,引进Hamilton系统来实现最优化,建立其方程如下:

(8)

其中,λ是Hamilton乘子,它表示财富的现值影子价格,也表示在t时刻一个单位的资本存量的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的增加量。得到的最优条件为:

(9)

(10)

由式(9)可得:

(11)

式(10)可化为:

(12)

把式(9)、式(11)代入式(12)有:

(13)

又由于

则 (14)

把式(14)代入式(13)得到:

(15)

可以证明,在均衡状态下,,即消费增长率等于资本增长率并等于经济增长率。所以经济增长率可表示为:

(16)

又因为g1=φ1G,g2=φ2G,…,gn=φnG,所以式(16)也可表示为:

替换后可化为:

(17)

式(17)表明了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税收和各种财政支出的函数。为了得到能使经济增长率达到最大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要求。在Lagrange方法下,求解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

(18)

其中λ为Lagrange 乘子,上式分别对φi求导,并令,则有:

(19)

(20)

所以有γ1•φ2=γ2•φ1,…,γn•φn+1=γn+1•φn,并且γ3•φ1=γ1•φ3,γ4•φ1=γ1•φ4,γn•φ1=γ1•φn,因此有:

(21)

对式(21)移项后得到下式:

(22)

式(22)说明:如果有n种财政支出,每一种支出在生产函数中的指数为γi,即该项财政支出的边际生产力贡献,每一种财政支出在预算中的比重为φi,那么当经济增长最大化时,各项财政支出的边际生产力贡献与相应的该项财政支出在预算中的比重之比相等。政府可以在不增加财政总支出规模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使经济更高速增长。例如,如果有,那么在增加第j种支出而减少第i种支出时,财政资源由gi向gj转移资源,相应地提高了φj,而降低了φi,则这种支出结构调整可以提高经济的稳态增长率。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本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将其对数线性化为:

(23)

其中y为GDP,k为资本,本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g1为经济建设支出,g2为社会文教支出,g3为行政管理支出,g4为国防支出,g5为其他支出。原始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81-2006年,用GDP平减指数(1978=100)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一)单位根检验

在具体应用时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为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出现,我们首先需要对被检验分析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即是否具有单位根。本文采用ADF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变量的滞后期由AIC规则确定,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检验可知,7个序列的ADF统计量值均大于在5%的显著水平下临界值,因此,它们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这7个变量在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各序列的1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这7个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检验过程略)。因此,可以判断所考察的时间序列都是1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虽然各变量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平稳的线性组合,这个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表2给出了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2看出,7个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5个协整关系方程。进一步将协整向量标准化后,可以得到如下显著性最高的协整组合(24)式:

Lny=5.917590+0.089631t+0.258684lnk

(0.00174) (0.00806)

+0.571225lng1-0.777965lng2-0.001268lng3+

(0.02260)(0.04583) (0.01502)

0.303179lng4-0.080321lng5+ut (24)

(0.04429)(0.00907)

上式中ut为平稳时间序列,各变量下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结合上式,本文分别分析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建设支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率影响为正且很明显,表现为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支出每增加1%,国民经济增长为0.57%。财政用于文教支出与经济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财政每增加文教支出1%,导致经济增长为-0.77%,当然这并不能说文教支出不利于经济增长,因为根据文教支出特性,其效应要较长时期才体现出来。财政用于国防的支出与经济增长为弱负相关关系,在模型中表现为财政用于国防支出增加1%,经济增长减少0.001%,说明国防支出虽然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但不显著。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方面支出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正向关系。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衡量的是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投入,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它是不可或缺的。财政支出中的其他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财政的各项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生产弹性,而且依赖于各项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初比重。即使某一类支出客观上更具有生产性,但如果它原来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太高,那么其数量的增加也不会提高经济增长率。计算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的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结构参数,可以得,。显然,也就是说从结构参数的关系反映生产性财政资源配置出现的实际状况是:“经济建设支出”>“行政支出”。这种分配状况与近年来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相符合。

结论和政策建议

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各项财政支出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应。从理论意义上讲,各类支出之间存在最优的结构比例,但是实证分析结果没有满足这样的要求,说明我国财政资源分配并不均衡。所以在规模一定的约束下,需要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财政支出仍要支持经济建设,但要做出结构性调整。在确保经济建设支出总量的同时,注意经济建设支出使用的范围,避免政府投资对于市场经济的过分干预,保证政府投资结构的合理性,要重点支持国计民生的产业和经济支柱发展。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估和监督机制,避免盲目和不必要的投资,保证政府投资效益的高效性。

第二,文教支出应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科技转化为生产的能力。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努力增加科学、教育、卫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改善科研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讯速转化为生产力,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第三,国防支出的安排务必谨慎行事。如果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投入国防经费中,势必会挤占财政支出中其它项目的可用资金。因此国防支出中应向重大项目倾斜,并可以适当引入市场化进行改革。

第四,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必须予以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随着政府规模扩大,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要对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予以必要的控制,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考察行政管理支出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2篇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3篇

    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当局干预宏观经济备选工具箱中的最重要选项,财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意义,在众多力求规范刻画政府政策当局财政货币政策行为、科学合理评价财政货币政策操作经济绩效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中,货币政策泰勒规则颇为引人注目。泰勒规则研究的常见结论是: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边际反应大于1的“积极”货币政策有助于实现经济稳定(Taylor)。遵循泰勒原则,包含汇率反应、前瞻和滞后等惯性的模型仍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绩效(Woodford;Ball;Svensson,1998;Rotemberg和Woodford;Schmitt-Grohe和Uribe,2003);相反,违背泰勒规则会使价格水平不确定并受约束于自我实现预期(Self-fulfillment Expectation),从而使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水平并不断波动(Clarida等,2000)。

    但应注意到,因为基于强有力的限制性前置条件,泰勒规则研究存在两个重要缺陷:其一,出于便利,泰勒规则坚持货币当局仅应关心通货膨胀稳定性的理论范式,完全集中于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作用考虑不充分。其理由则在于,货币当局越独立就越可信,并因此就更能成功地实现降低并稳定通货膨胀的主要目标①。但其忽略了适当刻画货币政策规则需要匹配以财政政策规则的适当刻画。Leeper(1991)、Woodford(1996)和Benhabib等(2001)强调必须把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决定理性预期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其二,假定财政政策体制的潜在稳定性,并被表示为Leeper(1991)意义上的消极的,也即财政赤字(和/或税收)充分有力地对真实债务变化反应,或更苛刻地假定政府预算总是平衡②。固定财政货币政策体制假定,暗含着行为人总是预期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持久不变,即使发生变化也完全是意外。长期以来,该假设屡受质疑。继卢卡斯批判(Lucas,1976)最早论证应根据体制转换考虑政策变化后,Cooley等(1984)也认为把政策行为和决策视为政策当局一劳永逸选择的结果存在逻辑不一致性:若政策当局预期到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则体制不是持久的;若已然存在政策体制变动的历史,则私人行为人将为这些体制分配概率分布,并反映在行为人预期及其决策规则中。因此,Sala(2003)、Favero等(2003)认为必须构建明确为体制变化建模理论。马尔可夫体制转换(Markov Regime Switching)模型方法(Hamilton,1989)则解决了为经济体制结构性变化建模的技术难题。

    与货币政策规则获得广泛深入研究不同,财政政策规则研究相对滞后,不仅因为财政政策规则研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实证结论,而且,广泛认同的财政政策规则识别也存在巨大困难③。其一,难以获取财政政策指标数据,只有少数国家能获得可靠的财政变量季度度量(Perotti,2004);其二,财政政策中存在自动稳定器,使财政规则识别中刻画财政政策对产出的相机抉择反应变得复杂④;其三,宏观经济数据难以识别未预期的财政政策(或称财政政策意外),因为财政政策预期的变化通常要早于财政政策实施⑨(Mountford和Uhlig,2004)。

    尽管如此,作为泰勒规则研究缺陷的回应,遵循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选择的规则是经济环境的函数且这些规则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两个主题,考虑到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对政治偏好多样性随时间推移的摇摆更敏感,财政政策规则及其体制稳定性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体制转换模型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规则分析,至少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传统范式提出挑战。首先,财政货币政策存在持续的体制转换,应在财政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及其宏观经济绩效评价中重视体制转换因素,并因此谨慎地使用经济计量方法度量和解释财政货币政策规则及其经济绩效;其次,政策体制转换背景下,积极和消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范围扩大,不仅积极货币政策和消极财政政策组合以及消极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组合能够得到解释,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中的双积极和双消极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可以得到合理解释。Woodford(1998)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比较合适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而消极财政政策更适合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Davig等(2004)研究发现,美国战后财政体制在被描述为符合预算平衡逻辑的财政政策规则和仅以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稳定为目标而忽视政府债务变化的财政政策规则之间交替。允许财政体制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财政政策规则识别为基本赤字(Primary Deficit)对产出缺口(Output Gap)和债务稳定赤字(Debt-stabilizing Deficit)反应,Favero和Monacelli(2005)使用马尔可夫转换回归方法识别财政体制变化,根据1960-2002年美国财政政策反馈规则,得出不同于美国战后财政政策体制一直都是消极的结论,并发现,与基于不变参数识别的规则相比,体制转换财政规则能更好地追踪美国基本赤字的时间序列行为。

    在我国,政策规则研究明显呈现出货币规则比财政规则获得更深入研究的不对称性趋势。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中国数据实证估计泰勒规则参数并进行泰勒规则原式及修正形式中国适用性的经验验证和探索(谢平和罗雄,2002;陆军和钟丹,2003;赵进文和高辉,2004;王胜和邹恒甫,2006;卞志村,2006;张小宇和刘金全,2010)。作为在我国货币政策泰勒规则中考察体制转换因素研究的代表,郑挺国和刘金全(2010)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存在明显的体制转换特征,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特点划分出“惰性”和“活性”两个区域。相对地,我国财政政策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国债效应(刘溶沧和马拴友,1995;史永东,1999;夏杰长,1999;周波,2009;龙成学,2008)、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范炜和娄依兴,2005;郭庆旺,2004;闫坤和孟艳,2008;张建平等,2005),而关于财政政策规则问题研究仍相对较少。

    基于此,遵循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作用时间差异引发财政政策参数潜在地取决于马尔可夫状态变量,从而存在经济系统未知结构性变化的理论假设,本文允许财政体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并使用马尔可夫转换回归方法内在识别这些体 制变化;提出内生捕捉我国财政政策体制变化的财政政策规则识别,其中,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财政赤字逐渐收敛到某个特定目标值,并对产出缺口稳定动机(理论上也可以捕捉自动稳定器机制)和债务稳定动机反应,其本质类似近期用于货币政策泰勒规则估计和分析(Clarida等,2000),并使用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方法对我国财政政策反馈规则进行实证估计。

    在展开本文研究之前,有必要明确界定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以及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体制。简单说,积极、消极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指财政和货币政策当局扩张或紧缩各自政策工具,而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体制则从财政货币政策当局相互影响制约的政策行为角度予以确定界定。遵循Leeper(1991),当财政和货币两个政策当局中的一个可以自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被另一个政策当局政策行为约束时,其行为是积极的,而被约束政策当局行为则是消极的。在财政货币政策规则语境中,货币政策是积极(消极)的,当货币政策工具(通常为名义利率)对真实通货膨胀偏离其目标水平的反应参数(或称泰勒相关系数)大于(小于)l,也即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多于(小于)一对一时;类似地,财政政策是消极(积极)的,当财政政策工具(通常为总付税率)对实际真实政府债务偏离其目标水平的反应参数大于(小于)稳态真实利率时⑥。

    一、我国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构建和实证估计

    总体而言,无论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还是财政政策规则研究,都不曾关于财政当局的政策工具达成广泛认同的一致意见。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通常选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Alesina和Perotti,1995、1997;Perotti,2002;Blanchard和Perotti,2002),McDermott和Wescott(1996)、Alesina和Ardagna(1998)进一步集中于公共工资和转移支出,Arcangelis和Lamartina(2003)将财政支出细化分解为工资和转移支出、剩余支出⑦。就财政政策规则研究而言,常见的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债务(Bohn,1998;Gali和Perotti,2003;Ballabriga和Martinez-Mongay,2003)或同时考虑政府债务和税收(Davig和Leeper,2005;Davig等,2004)。本文采用的政府财政政策工具,与Favero和Monacelli(2005)一致,即政府财政赤字,并使其与产出缺口和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财政赤字目标联系起来。实质上,作为实施政府活动对应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政府财政赤字度量实际上不仅是政府财政政策取向的更全面刻画,而且规避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公共财政体制日渐完善进程中税制不断改革完善、税收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占全部财政收入较高比例等问题导致的财政收入指标选取和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搜集难题。

    因此,给出本文构建的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识别之前,有必要简要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历史表现,由此给出本文构建财政政策规则的直观合理性。

    1.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首先考虑我国政府债务、国债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等行为的历史时间序列证据。如图1,我国政府债务/GDP比率行为揭示出,1999年第1季度~2011年第2季度,除2003年第3季度的简短反转外,政府债务/GDP比率存在一个政府债务积累的持续长期向上趋势,经历2004年第2季度~2007年第2季度渐进下降后,在2007年第2季度~2008年第1季度急剧上升,后在2008年第2季度~2009年第1季度下降,并在2009年第2季度后发生温和反转。

    

    如图2所示,GDP增长率和作为中国国债名义利息成本的国债利率比较表明,1999年第1季度~2003年第3季度和2009年第4季度~2010年第3季度,国债利率高于GDP增长率,两变量缺口为正,由此,上述期间我国经济动态有效。而在2003年第4季度~2009年第3季度以及2010年第4季度以后时期,国债利率低于GDP增长率,两变量缺口为负,看起来,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是动态非无效的。国债利率和GDP增长率两变量缺口的显著变动性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规则实证识别中必须充分考虑该因素。

    

    2.识别和估计

    刻画财政政策执行滞后,并充分考虑财政政策预期(内生)组成因素的重要性,本部分给出财政政策反应规则识别。假定财政当局的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财政赤字。财政当局的反应规则识别刻画实际政府赤字逐渐收敛到某个特定目标水平,并对产出缺口稳定动机(理论上,也可被视为捕捉经济自动稳定器机制)和政府债务稳定动机反应。

    政府财政赤字目标水平识别是本变的核心变量。假定财政赤字目标刻画对两个主要变量的反应:捕捉财政政策周期因素的产出缺口和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财政赤字关于财政赤字目标的弹性能反应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规则的差别。因而,本文构建的财政政策规则考虑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财政赤字而非政府债务本身,具有能够控制利率和GDP增长率关于政府财政赤字的债务偿付压力随时间变化效应的优势。这也是考虑如图2所示的我国动态效率转换到动态非效率这段被观测历史转换的主要动机。

    为刻画政府债务稳定动机,将定义为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真实政府赤字,亦即与政府债务稳定一致的政府财政赤字。名义流量政府债务方程如下:

    

    

    

    之所以在财政赤字均衡水平的决定因素中包括产出缺口,是为了控制财政政策的周期因素。注意到与Gali和Perotti(2003)对欧洲国家的研究中使用经周期调整的赤字(或盈余)度量(Cyclically Adjusted Measure)不同,本文财政政策工具度量是政府真实财政赤字。试图分解财政政策的真正相机抉择部分并藉此控制财政当局直接控制之外的原因导致财政政策变化的因素时,该区别尤其重要⑧。本文暗含假定,产出缺口是捕捉财政政策周期因素的指标,并因而可很好地包括来自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反应⑨。

    

    3.数据

    模型包括政府赤字、政府债务、产出缺口、政府债务净平均名义成本和GDP增长率等经济变量。模型经济变量季度数据来源及处理如下。

    (1)GDP增长率和产出缺口。GDP数据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季度GDP为当季发生额,以本季的当年累计额减去上季的当年累计额。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将名义季度GDP转化为真实季度GDP(记为RGDP):RGDP=名义季度GDP/当季CPI。为估计产出缺口,采取如下策略潜在产出水平估计:以HP滤波得到季度真实产出长期趋势值(记为HPRGDP),根据真实产 出对数关于HPRGDP和三个季度虚拟变量(11)的回归方程计算潜在产出季度估计值(记为UGDP)。1999年第1季度~2011年第1季度期间,季度潜在GDP增长率可计算为g=,时间序列行为如图2。对应地,我国季度产出缺口数据计算为,时间序列行为如图4。

    

    (2)政府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为计算真实政府债务/GDP比率,使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债期末余额”月度数据,每季度所属三个月月度数据算术平均得到国债余额季度度量。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名义季度国债余额除以当季CPI转化为真实季度国债余额。在此基础上,真实季度国债余额除以RGDP并进行季节调整得到真实国债余额/GDP比率。值得强调的是,作为本文实证识别的核心经济变量之一,我国国债期末余额数据统计可以获得的最早来源是1999年第1季度,这也是本文研究局限于1999年第1季度~2011年第1季度期间的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赤字数据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家财政收支差额”月度数据,每季度所属三个月月度数据算术平均得到政府财政赤字季度度量。采取与计算类似地剔除通货膨胀影响、除以真实GDP并进行季节调整得到真实财政赤字/GDP比率。依据式(3)并结合计算完成的序列,可计算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政府财政赤字目标水平,对应的时间序列行为如图3。

    (3)政府债务净平均名义成本和CPI。理论上,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应该是政府债务利息支付额与政府债务偿付额比率。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都不存在政府债务融资成本数据统计,本文依据财政部公布的历次国债发行公告进行计算,作为政府债务净平均名义成本的代理变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统计自1999年1月起每月到期国债需支付的国债利率水平,因为国债动态连续滚动发行,同一月份到期的国债包括多个批次。比如,1999年1月份到期的国债包括1996年5月15日~1996年6月30日发行的5年期凭证式国债,1997年发行的2年、3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1998年发行的3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1998年第一次增发的5年期国债,第二次增发的3年、5年期国债,第三次增发的3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共11个批次。考虑到每批次国债都可能发生持有者提前兑付的可能性,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国债计息规定进行统计。比如,1996年5月15日~1996年6月30日发行的5年期凭证式国债,在1999年1月~1999年4月期间满3年而不足4年,故该时期国债利率统计为10.26%,而1999年5月~2000年6月、2000年7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3个期间,国债利率分别统计为11.34%、11.88%和13.06%。自1999年1月始,分别计算每批次国债发行在每个月份偿付国债的利率,然后计算每个月份所有到期国债利率的算术平均数就是该月份到期国债利率月度数据;计算每季度3个月份国债利率平均值得到国债利率季度平均值,如图2所示。

    就用于各真实变量转换的通货膨胀率变量而言,本文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指标,原因在于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相比,CPI不仅将服务价格计算在内,能更全面地反映物价变化程度,而且具有与GDP关系更密切、反映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形成最终价格的优势。更重要的是,CPI倒数衡量货币购买力指数,能反映价格上涨后国债持有主体可能面临的资产收益损失,直接形成对财政当局调整财政政策的公众压力。具体而言,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季度CPI-1)×10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来源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月度数据,每季度3个月度数据简单算术平均可得到季度数据。

    4.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估计结果

    使用RATS 7软件估计马尔可夫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式(4)。本文尝试允许任意数量的财政政策体制,但总体上,被刻画为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体制的两个体制情形稳定地实现收敛,并给出最好的统计刻画,估计结果见表1。

    

    

    同时,注意到作为财政当局工具的政府赤字变量对产出缺口的反应也随着财政体制转变发生变化。消极财政体制下,政府赤字变量关于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估计为0.5953,并不显著异于0。而积极财政体制下的反应系数估计为-0.591,统计显著。

    二、财政体制转换模型评价:基于与不变财政体制估计的比较

    1.不变财政体制估计

    为评价财政体制转换因素对于刻画我国财政政策行为随时间变化特征的重要性,本部分将基于财政体制转换模型的财政政策规则估计与不变财政体制条件下的财政规则估计进行比较。实际上,在式(4)和式(5)组成的财政政策规则系统中,不变财政体制假设意味着,对所有t有=s。由此,式(4)和式(5)组成的财政政策规则系统中,由具有取决于特定时刻t体制的时变参数非线性模型系统转变为固定参数线性模型系统。对应地,用于估计的方程系统如下:

    

    

    

    

    然而,基于马尔可夫体制转换识别的结论与经由式(6)估计得到的结论显著不同。若财政政策规则式(4)正确,则财政政策始终处于消极财政体制状态的刻画与历史数据严重不符。如图6积极财政体制概率估计表明,1999年第1季度~2000年第l季度、2001年第4季度~2002年第2季度、2008年第3季度~2008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2季度~2010年度3季度四个样本区间被识别为积极财政体制状态。

    2.体制转换与体制不变模型的财政赤字拟合比较

    基于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估计和固定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规则估计结果,可以进一步比较两者关于政府财政赤字行为拟合效果。

    

    

    

    为更好地衡量体制转换特征相较于固定体制因素关于财政政策规则估计拟合的显著改进程度,引入政府财政赤字“缺口”概念。

    

    政府财政赤字缺口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固定体制财政政策规则识别估计下的实际政府财政赤字对其均衡值的偏离显然比马尔可夫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识别估计具有更大的持续性。两种体制情形下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性的差异,可以解释固定体制财政政策规则估计下的政府财政赤字估计贴近真实政府财政赤字平均趋势路径、存在较多异常值的原因,而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估计能揭示真实政府财政赤字的动态趋势。

    三、政策意涵:结合我国财政政策操作历史的分析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取景假说”(Framing Hypothesis),政策当局总是为最为逼近的损失风险设置更大的权重。Kozicki(1999)认为,泰勒规则中通货膨胀缺口调整因素和产出缺口调整因素的权重,可以体现中 央银行在短期内面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两难局面时的权衡结果,反映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偏好,即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孰重的决策尺度。若真实财政赤字与GDP的比率关于政府债务稳定条件下的政府财政赤字目标水平和产出缺口的边际反应规模的比较,能揭示出财政当局关于政府债务稳定和产出缺口稳定的相对权重,则我国财政当局将在相对更重视保持产出缺口稳定和政府债务稳定之间相互交替:积极财政体制下,财政当局更注重追求产出稳定,而消极财政体制下更看重政府债务稳定。

    20世纪90年代初,为治理通货膨胀,在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国决定,自1994年起不再允许通过向银行系统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消除市场疲软和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基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相对货币政策更直接的判断,我国在1998年之后采取注重货币政策的同时以财政政策调节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12)。因此,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匹配,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尝试适时适度地扩大财政举债和财政支出规模,推出增发国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约580亿元左右,按当时的财政预算,1998年的赤字应为460亿元,比1997年减少100多亿元。但鉴于当时形势,中央决定于1998年8月首次面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配合增加1000亿元的贷款,用于农林水利建设、交通通讯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经济用房建设等六个建设重点。1999年财政部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且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各种减免税政策,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加大。2000-2003年,我国依靠增发国债扩大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截至2002年,我国已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并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财政政策正式由积极转型为稳健。

    2007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非常突出,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3月份的3.3%上扬到10月份的6.5%。为实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任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而考虑到改善民生、重点建设、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出会比较大,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在2008年下半年果断实施“四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对应地,2009年和2010年预算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9500亿元和10500亿元水平,财政赤字率一度逼近3%的国际警戒线。根据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900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财政赤字率回落至2%左右的安全地带。但与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之前2003年的历史最大规模赤字3198亿元相比,在绝对量上依然很大,意味着积极财政扩张力度依然强劲。可以预见,我国将在未来某一时点重复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轨迹,正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

    对照1999年第1季度~2011年第1季度期间我国财政政策操作历史,并根据图5和图6我国同期消极和积极财政体制两类区间划分可以发现,我国财政政策行为主要考虑政府债务稳定目标。这实际上引发应对经济衰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权衡问题,因为以扩大政府赤字的方式进行财政扩张固然能阻止经济颓势、实现产出稳定,但财政扩张之后政府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期履行政府债务偿付义务。有关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论

    鉴于体制转换特征在宏观经济现象和数据解释中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在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中应用的非对称性,本文给出了将财政政策体制随机变化的思想融入财政政策规则研究的实证框架。分析结论表明,本文构建的财政政策规则较好地揭示了我国财政体制变化,财政政策操作呈现显著的体制不稳定性。作为解释变量,财政政策规则中的债务和产出缺口稳定动机都是显著的。与不变参数财政政策规则规则识别相比,体制转换财政政策规则能更好地解释我国政府财政赤字的时间序列行为。这支持Schmitt-Grohe和Uribe(2003)、Sala(2003)、Dayig(2004)、Davig等(2004)将财政体制不稳定性考虑在内来识别宏观经济最优模型的贡献。

    财政体制随机变化的显著特征意味着,在我国从事货币政策规则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VAR实证研究都应慎重。因为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文献的典型做法是假定积极货币政策规则(泰勒原则)与不变消极财政政策规则(典型的平衡预算规则形式)匹配,而VAR实证研究试图在不变财政体制框架度量财政政策冲击的高频率效应(13),并通常忽略财政政策体制稳定性以及财政政策中的债务稳定动机问题。当然,就体制转换模型识别和估计而言,国外相关研究通常使用比本文规模更大的样本数据,而本文可用数据相对较少,由此可能影响识别、估计和结论的稳健性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或随时间推移增加数据予以验证。

    注释:

    ①该观点是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文献的核心,集中于泰勒原则。见广泛引证的Woodford(2003)和Clarida等(1999,2000)。

    ②贯穿全文都坚持Leeper的消极和积极概念。因此,消极财政政策是税收(或盈余)“消极地”针对政府债务变化而调整,而积极财政政策是政府试图“积极地”引导宏观经济稳定效应。

    ③早期财政政策规则识别包括,Taylor(1996,2000a,2000b)将财政立场(Fiscal Stance)度量与产出缺口联系起来(未考虑对政府债务变化反应)识别美国财政规则,Bohn(1998)基于美国百年数据揭示出政府盈余/GDP比率与政府债务/GDP比率存在正相关关系。Gali和Perotti(2003)、Ballabriga和Martinez-Mongay(2003)采用不变参数法估计包括债务和产出缺口稳定动机的欧洲国家财政政策规则。

    ④采用固定结构VAR事件研究法,Blanchard和Perotti(2002)使用税收和转移体制的制度信息以及税收征缴时机来识别财政政策行为的自动税收和支出反应,其基本逻辑是,政策制定者收集经济状态信息、考虑财政政策反应并最终 实施财政政策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滞后意味着,财政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用于估计模型的周期内,比如一个季度)不可能有对未预期经济活动的相机抉择反应。Fatas和Mihov(2001)假定政府支出不对一个季度内的宏观经济条件反应,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区分开来。

    ⑤幸运的是,若分析重点是政策冲击,则财政政策意外识别就至关重要,但就本文关注的财政政策体制稳定性而言,该问题并非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⑥易言之,税收对债务的反应超过真实利率时,财政政策是消极的,税收不充分地对债务反应用以确保真实利率支付时,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因此,消极财政政策是税收(或盈余)“消极地”针对政府债务变化而调整,而积极财政政策是政府试图“积极地”引导宏观经济稳定效应。当然,由于本文的财政政策工具(财政赤字)与既有研究不同,“积极”和“消极”财政政策体制界定稍有不同,下文将结合本文构建的财政政策规则详细说明。

    ⑦主要是公共债务利息支付,因其在某些债务水平较高的欧洲国家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因此成为重要的预算项目。

    ⑧例如源于周期性条件和/或失业率的税基变化触发失业利益规模的摇摆。

    ⑨参见Fatas和Mihov(2003)的类似做法。

    ⑩理论上,该相关的符号是模糊的。实际上,政府支出外生增长影响真实产出(很可能经由就业的财富效应)和自然产出水平。冲击符号将典型地取决于劳动供给弹性和冲击的持续性程度(Baxter和King,1993)。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4篇

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分别是对基础性假设的冲击和可持续发展假设的冲击。一方面,基础性假设当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人假设,主要是通过个体的投资行为对集团乃至整个经济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而个体投资人会因个人的情感变化而产生一定的不理性行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这种不理性行为进一步得到强化,最终将颠覆财务管理理论中的理性经济行为模型;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假设以经济稳定发展为前提,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可持续发展假设理论则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以此为基础的相关理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有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财务要素顺序理论、融资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二、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完善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充分挖掘市场的发展潜力,为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以经济人为基础,但是这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并且将人的非经济性也纳入其中,这将影响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的科学性。市场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运作之中,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要在人本非理性的思想基础上,实现理性假设到有限理性假设的有机转变,以此为前提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推动新古典财务管理的稳步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制定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设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未来发展计划,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经济稳定下的财务管目标以提高经济的稳定性为前提,具体可细化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自身经济理论的最大化,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绝大多数企业濒临倒闭破产,此时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以规避企业风险,缩减企业负债成本为基础,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资计划,并对自身的发展资产进行重新的评估,实现企业负债最小化。

(三)优化配置财务决策的排序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优化配置财务决策的排序,重组财务要素的顺序理论,为企业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情况下,财务管理理论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济为主要前提,因而其财务决策依据则是投资、融资到股利分配,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一决策方式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加大企业的负债压力。因此,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要优化配置财务决策顺序,以提高偿债能力为中心进行相关活动的有效扩展,实现企业的经济复苏。

(四)健全金融投资的相关理论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健全金融投资的相关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进行综合性考虑,考虑到多种投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顾及其投资成本,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时期,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较为强烈,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实现先股后债。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之中,不同股利结构的企业其支付方式也不尽相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股利结构管理理论,并完善法规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

(五)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进一步完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性发展思路。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投资者的目标则是实现了由经济利益的提高到规避风险最大化的有效转变,因此,在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当中,要以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为基础,并以此为理论构建的方向,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更好的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服务。

三、结束语

最稳定的理财方式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财政税收政策;政策优化

1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1社会生产力水平

城市经济增长受社会生产力影响严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当城市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受起影响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扩大中能够吸引大量工作人员选择,投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去,实现通过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来促进成功是经济增长。社会生产能力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容纳程度,各个企业的生产能力等,是综合评价经济支撑的有利基础,对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经济资源运用形式,也可以将社会生产力作为衡量标准,分析当前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内容,通过协调社会生产效率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丰富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发展规划的风险抵御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实现通过城市生产力水平提升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目标的实现。

1.2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城市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经济增长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开展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计划中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提升经济发展规划的稳定性,并促进经济发展计划能在其中得到更全面的落实。将科学技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这种产业结构也更加的合理,符合当前的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十分大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也能帮助促进产业结构更加的科学化,从而进入到更理想发展状态下,经济发展的资源也能得到均衡利用,从而促进财政税收政策更加的完善。

1.3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城市等级提升的体现,因此通过提升人口素质可以帮助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转变计划更快速的落实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由传统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城市的群众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工作也能快速的完成,并且城市运营中群众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也会增强,这样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在经济转型中也能得到基础保护。人口素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经济全面发展来促进人口素质整体提升,从而实现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配合进行。

2城市经济转型与财政税收的关联

城市经济转型是财政税收的基础,关系到经济转型是否能够高效的开展,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最终的转型下效果更符合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相互发展,共同促进,对于发展期间所能够遇到的问题,在制定经济转型计划过程中会重点的探讨研究,这种共同协调发展的关系还体现在经济体系规划层面。根据财政税收情况能够准确的判断经济收益情况,并从政策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所开展的经济建设计划能够与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3财政税收政策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方式

3.1深入发掘城市经济发展潜能

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无限的潜能,财政税收政策作为鼓励政策,能够帮助发现城市经济发展以及转型过程中的更大潜能,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性计划,所应用的各项经济开展体系需要与政策紧密的结合,使政策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这样的经济体系在转型过程中才更稳定,能够抵御市场经济环境下所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而实现宏观调节控制目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一个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够帮助发现市场竞争模式下存在的风险因素,更好的利用政策资源帮助解决。城市经济体系发展转变中,也体现了出了市场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稳定性,以及政府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由此可见制定合理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向更大规模发展的目标。

3.2优化财政税收政策

财政税收政策是要与经济发展模式相互结合的,想要在城市经济增长方法转变中发挥作用,首先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对税收政策及时的优化更新,继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发现其中存在不合理的内容要及时整改。保障政策体系的服务性能,同时在此基础上帮助完善体系内需要优化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时转变,更要建立起经济模式与收税体系之间的联系性,在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法,发现问题技术的优化解决,为管理计划开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经济模式,城市建设规划也能得到全面落实。要严格打击偷税漏税行为,确保财政税收的公平公正性。政府财政部分拥有稳定的税收来源,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经济发展能够更稳定的进行。

3.3改进税收政策税收政策

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观察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企业是否有能力承担税务,通过税收政策改变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这样市场风险才不会影响到最终的财务稳定性。加大对收税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不同企业在发展中均能够了解经济体系所带来的优化作用,并为管理计划开展打下基础。税收政策改进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从而实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作用。改进后的收税政策,应用过程中要确保其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进而实现城市的全面改革发展。对于当前比较常见的政策不合理内容,改进后要进行一段试运行,对应用后的效果进行检验,观察是否适应,根据所得到的调查结果又针对性的改进优化政策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稳定的进行。改进增值税。可以结合其他国家的实践,对外销产品免税,或者调整流转税金额。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高新计税设备,则对其实施减免,使其在国际市场更有性价比。最后,改善管理服务。对城市范围内符合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民企进行税收减免;注意对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各项税收优惠如营业税优惠。在政策改进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结束语

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深,应当发扬过去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逐步改变经济转型中的各种问题,要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统筹力量,在实践层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为调整政府的经济提供参考和保障,以减少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向集约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发展发展状况的调研[J].中国集体经济,2016(3):92-93.

[2]冼少强,陈庆雄,丁孝智,等.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实践探索[J].肇庆学院学报,2016,37(6):16-21.

精品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