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

品质文化素养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篇

一、语文教学中强化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而改革开放带来的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的多元化等使他们所面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产生的心理困扰比以往更突出,而中职学校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依靠班主任和学生处在做工作,情况并不乐观,这就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本学科教学中有所努力,因各学科教学都在不同层次上涉及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教育内容加以梳理,就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内容,尤其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相统一,更注重一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折射着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应该说语文学科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有利因素

语文教学的内容中含有大量而丰富的思想素质培养材料,在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也有进行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大量机会和可能性,这些都是语文教学思想品德素质培养中的有利因素。

1、活化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 在教学的模式中,教材和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思想品德教育材料,对这些文章的讲解稍微深入,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舍已为人、不惧权势、胸怀豁达等修养方面的教育。总之语文教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既是文学,更是人学,是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好材料。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正因为如此,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才可称为人类最伟大、最复杂、最美妙的艺术创造。

2、以教材构建的教学 平台,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主体学习,师生教学互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在师生互动体验当中落到实处,达到教育拓展的目的。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具有优秀品德意义的内容,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千古名言。还有许多优秀历史人物,如孔子、鲁迅、闻一多等不朽人物,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言论和人物加以肯定赞赏,极力宣扬推崇,学生心灵才会受到荡涤,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的哲理之美,提高了思想品德素质。

三、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方法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经常性不间断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方式方法,才可事半功倍。

1、围绕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情境,让学生入境、体情,完成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过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优美的意境,对学生的性情是一种陶冶,是一种理想的审美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思想素质培养的好的渠道。语文教学的内容为我们创立了许多优美的意境: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静谧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之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慷慨悲歌,只有让学生进入这样的种种意境之中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感深蕴,由境而生情,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受到灵魂的陶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2、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个体成长的烦恼,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既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

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润物细无声。 中职语文教材,阅读教学几乎涵盖了全部,而在众多的阅读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文质兼美,在文理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情感上给人以情的共鸣,在思想上给人以思的启迪,或陶醉、或感悟、或启迪;有质疑、有批驳、或鄙视、或漠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渗透就显得特别重要。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任县职教;现状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策略;成果

每个学校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特色,这种特有的文化特色影响和制约着校园和校园人的发展,这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行为,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造成正面影响,并且能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群体意识,更能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保持昂扬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治校方针,把实现校容校貌大变样作为六大目标之一,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育人环境大变样。学校派专人负责栽花种树,使我校阳春葱茏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叶似火,寒冬松柏常青,外形色彩和谐统一赏心悦目。绿草鲜花,长藤软蔓,曲径石凳的优雅去处,使学生随处感到赏心悦目,而自然发出一种细腻珍惜之情,久而久之,性情受到陶冶,鲁莽、粗野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改变。我们还在全体师生中征集校徽设计图案,图中包含有任县职教中心中的“任”和“职”的拼音第一个字母“R”、“Z”,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象征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图形中“1995”表明我校创建的时间。金色的齿轮意喻我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整体以蓝天、白云、绿草地为主,营造一种天地时空的意境,象征和谐、希望和理想,展现学校广阔的未来。走廊里、墙壁上、实训室,到处是名人字画,励志名言、成功人士警示语,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我们还把讲课示范、表演场景等制作成一帧帧图片张贴在报栏里轮流展出,把名人字画和学生作品放在一起并列展出,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时时给予孩子们以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启迪。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健康情趣、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荡涤心灵,升华人格。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3篇

(一)对办学宗旨认识有偏差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既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就要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课程安排、实践实习都要以技能培养为主,一切课程安排原则是看其是否和技能有关,是否实用。思想品德和人文课程显然是在“实用”范围之外,除了上级主管部门严令必须开设的“两课”外,其他人文课程可有可无。教育的终极目的被抛弃,高职院校完全成了职业训练场。

(二)教育效果具有后视性

一个人人文素质修养的形成、思想品德的塑造是个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往往几年、几十年后才见效,这就是教育的“后视性”。而且“思想品德”、“人文素质”是个模糊的概念,难以考核,成效不显著,容易被忽视。而技能操作、技能大赛却能立见效果,工作成绩外显,容易出成效,领导自然重视,重技能、轻人文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三)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难度大

一方面,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课难上,不容易讲好;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思想品德和党务工作者的传统思维或刻板印象均不太好:理论说教、面孔严肃、不近人情,使得师、生(教育和被教育者)双方都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学生恐学、厌学,老师恐教、难教。实际上“做人”要比“做事”难,教“做人”要比教“做事”难。同时,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需有耐心、细心、爱心、恒心,这对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课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四)评价机制不合理,激励措施不到位

由于办学理念上的误区,对政策导向和教育评价机制的误解,致使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工作者在评奖、考核、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受歧视,工作不被认可现象普遍。领导不重视,个人无“实惠”,工作自然无动力。比如,现在辅导员没人愿带,专职辅导员社会地位低;教学名师、各级专业带头人,含金量很高,而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园丁、优秀辅导员几乎没什么价值。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说课比赛获奖是评职称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带队参加职业技能省赛、国赛,一旦获奖,既有名又有利,出国、加薪,应有尽有,风光无限;而师德师风比赛,辅导员技能大赛,获奖者难度更大,但却意义不大,相比之下,令人齿寒。换言之,教育评价机制不改变,调动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工作积极性从何谈起。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可见,加强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端正高职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

(二)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被教育者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并不只是让人学会一两种技能。而一个合格的人才,其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专业素质全方位的内容。较之专业技能,思想品德、人文和心理素质更应值得教育的重视,它从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社会、关怀他人、关怀自然、关怀人类,逐步培养健全美好的人格。人文素质作为一种基础素质,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很大的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塑造学生的审美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自身行为的控制力,以及在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及企业不仅需要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更需要员工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和谐人。职业技术作为一项工具性价值,它只能帮助人“正确地做事”,而人文教育旨在树立人生的航向,帮助人“做正确的事”。所以,加强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

(四)是高职生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职业变换更加频繁。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推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使学生不但能胜任当前的某个职业或行业,而且有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现在,高职院校随着生源的逐渐减少,已逐渐进入优胜劣汰时期,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未来就业的竞争力,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未来发展。尤其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观念更新

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是教育的指挥棒。这个问题不解决,下发文件也好、制度也罢,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必须改革教育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这是顶层设计,是解决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包括教学评估,示范、骨干院校建设指标体系设计,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不能偏重技能。比如,高职院校各级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而与人文素质内容相关的比赛少,规格也不高、激励措施也不到位。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赛事制度。定期举办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比赛,提高赛事级别,和职业技能比赛同等奖励、同等认可。通过赛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视和广泛开展。政策引导和政策制定又必须以观念更新为前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把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在实现“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坚持以德育为主线,以人文科学素养教育为重点,强化德育和人文科学素养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教学与人文熏陶相结合,塑造学生健全完美人格,使学生做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要根据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符合高职特点的人文教育模式。要加大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的比例,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就业和创业、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培养对象的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开设必须、实用的课程。课程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三个层次。在内容上三者要相互配合,把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将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要改变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只是专任教师任务的错误认识,非人文学科的老师应在所教授的专业课、实践课中挖掘提炼人文因素,以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在重视抓好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注意在专业学科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形成综合思维,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所有的教师都要真正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专任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以敬业精神、严谨学风、求真精神感染学生。学校的广大教职员工,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即重“言教”更重“身教”。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人文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习惯的养成、高尚情操的陶冶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以帮助和指导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如举办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文化艺术节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大专辩论赛以及其它文体比赛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比如书法、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协会,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建设。通过美化、绿化校园环境,营造独具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在适当地方设置职业文化标识雕塑,办好富有高职特色的学生文化活动长廊、宣传栏。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务实向、积极进取、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积极开发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课程

课程的开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课程开发一定要以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并有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德育工作与人文科学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就业创业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发一批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特色课程。搭建优质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特色课程共享平台,积极推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高职学制较短,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要突出核心,体现专业特点,切忌搞“拼盘式”的“小而全”。学校应整合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给予课程建设足够的经费保障,力争建设具有良好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思品和人文素质课程。要以诚信、责任、合作、敬业、创业等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并从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专业核心能力、创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六)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

评价标准是教育的“指挥棒”,学校有了这个“指挥棒”,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人文教育变成自我教育,还有利于学生自觉提高人文素质。没有一个合理的人才教育评价体系,人文素质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按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之中,进而构建动态、科学、宽容的人才素质评估标准,认真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艺术竞赛、文体活动时所取得的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严格执行学生操行等级评定制度,各专业、班级认真制定操行等级评定细则,把操行评定与学生奖助学金、优干、三好生以及组织发展工作全面结合,严格监督,反对弄虚作假。据此引导学生注意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以适应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教学的需要。积极推行学分制,适当增加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学分。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课程教学中,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提升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了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就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革人才培养标准、质量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对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真正建立有利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七)加强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21-02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也就是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它是通过人的观念意识、品质情操、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等表现出来的,人文素质包括了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文精神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吸收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气节和思维品质。 人文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与阅历经验等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陶冶和自身实践等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使这些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下一代人的气质、修养和人格,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他们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感悟生命意义,理解人生真谛,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因此,搞好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1 凡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因素

语文教材,体现了明显的人文特征。选文注重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重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教材的选文,尤其注意选取了古今中外一些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现当代作家学者的作品,如钱钟书的《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朱光潜的《谈美感教育》、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鲁迅《呐喊》自序、房龙的《宽容》序言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丰富的人文因素。

教材还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古代文学作品,旨在提高21世纪中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古诗词选了《涉江》、《客至》、《春望》、《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古文选了《过秦论》、《赤壁赋》等,小说选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林黛玉进贾府》、《刘玄德三顾茅庐》等,都比较注重了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特别指出的是,教材的选文,不但聚焦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化,还注意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文学。选文突破了过去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注意多方位地介绍外国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以提高人文学科的精神实质及其价值内涵,用以陶冶学生的健全人格。

2 强化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所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选…。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3)无论是单项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基础上,我选播合适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然后,我跟着音乐的旋律范读,忽慢忽快,时轻时重,学生在清新的音乐中欣赏朗读。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享受着课文的美,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然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的调子,给他们也配上音乐,他们读得兴趣盎然,声情并茂。通过这样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梅兰.浅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30-231

[2] 李美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J].宁夏教育,2004年02期; 46-47

[3] 柳方平.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28期; 61

[4] 吴志忠.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S1期; 59-60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质;课堂讲授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学科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当前,很多教育者和专家学者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就整个高等教育状况而言,特别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涵义

人文素质主要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来看,人文素质主要指一个人能成其为人并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主要体现在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等宏观方面。从狭义角度来说,人文素质指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它将文史哲艺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不断培养人文素质就是要人们不断学习并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断学习做人做事,不断完善人格,做一个有品德修养的人。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优秀的道德情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等都是良好的人文素质的表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大学各科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大学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去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崇高理想、优秀情操、完美人格、求实精神和儒雅风度的良好素质的人。

二、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首先,在大学教育阶段积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价值观、态度能力和品格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学习信心。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之间的教学应实现良性互动。大学英语教育也担负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将人文素质培养融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教与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促使大学英语教学顺利完成。但如今,在许多高校中多英语教师忽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部分,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中,完全的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性,忽视了通过英语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专业英语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自我意识和修养。实际上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去表达出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独特的条件。英语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和人文精神。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方面的学习和提高。英语的学习不仅能学会语言知识技巧,而且从更广的角度说,英语学习还能促使人生视野开阔、增长人生智慧、丰富社会阅历、陶冶情操、拓展人生境界等。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选取大多是经典作品,不仅有自然科学知识,还有人生经历、体验等传奇故事,因此,英语教材内容本身就是生动的人文教材,对学生的人生起着启发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必然联系。

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学习观念

从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有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英语学科不仅是一门掌握英语语言的课程,它还包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更深层次的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应克服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不相符的心理偏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意识和能力,自觉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同时,对于英语课程中渗透的西方文化知识要有个科学的态度,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信仰等。

2、重视在课堂讲授中培养人文素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基础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教学中的潜在的人文教育因素(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应不断挖掘,不断引导学生来学习和吸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于主体课程的介绍与讲解之中,促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加大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力度,师生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来共同挖掘课文内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在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中,第一单元collegelife中介绍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开始新的大学学习之初要如何去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生活,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处理遇到的问题。因此,英语教学中很多值得去思考讨论的文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很有意义。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计算机竞赛;实践教学

0 引言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优秀文化作品的开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等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从事高等计算机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计算机学科及其教学具有鲜明的理工学科特点,计算机技术也是典型的自然科学技术。人们普遍认为,人文和自然科学技术是两个对立的学科。自然科学技术强调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实用,而人文强调人本主义的关注,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似乎很难在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学环节中强调两者和达到两个目标。那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体现人文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呢?笔者以计算机竞赛为例,阐述在面向竞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中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 人文素质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1.1 什么是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易》,《易・贲・彖辞》说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既体现在物质方面,又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就是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人文知识,包括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

(2)人文思想,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它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4)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途径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这就给教师提供了教育和培养的可能,提出了教育和培养的要求和任务。

1.2 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

目前,不仅是理工科学生,几乎所有专业(即使是文科专业)的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T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协作,发动力量、拓宽途径,通过主动教育、自主体验、集体活动、个体关怀等多种途径,让人文素质的培养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1)通过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专题讲座、专家论坛、文化作品赏析、文化技能培训等课程,提升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完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建立网络、期刊等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平台,开展多彩的人文活动和社团活动、人文知识和技能竞赛,通过自主体验,加强人文素质养成。

(3)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并可能自觉地将自己所得到的关怀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4)通过贯彻在非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体现人文素质培养的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目前大学中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数量和学时非常有限,非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比,更受到学生的重视。把握好在这些课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的机会,会更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2 计算机竞赛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2.1

计算机竞赛概述

大学计算机类通识课是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北京联合大学设置了面向应用型大学的计算机通识课程群,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包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类、多媒体和网页类等课程,全部课程都对应有相关的院校两级课程竞赛或更高级别的竞赛,即所有计算机通识课程都可以纳入面向竞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中。面向竞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以竞赛目标为教学目标。进入竞赛阶段的教学程序主要围绕竞赛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计算机竞赛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

从教师拟题开始,在其中的教师解题、作品创作、教师评价各环节中,通过有倾向性地拟定题目,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思想作品要求的解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构思设计作品和现场调研,动员学生参加文化旅游、文化活动、文化社团和欣赏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制订强调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体现的评价标准等方法,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学生前两年的计算机通识课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对于学生在之后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人文素质的自觉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以学生利用所学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创作作品的课程竞赛和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竞赛为例,在以下各环节中进行有意识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思想的渗透。

2.2 培养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2.2.1 竞赛拟题

在课程竞赛的拟题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考虑题目是否既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又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2011年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的题目是“人文北京”。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国家和北京市的“十二五”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中都将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以此为契机,以“人文北京”为竞赛主题,突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的城市建设目标。

2.2.2 竞赛解题

学生创作前,教师利用解题的机会,进一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如就2011年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人文北京”的题目来说,对于人文北京概念、内涵的认知和理解,是完成作品创作的前提。学生非常关注解题,就此机会,教师展开对于人文北京的精神和理念,特别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建设的介绍,找出学生创作的方向和切入点(见表1)。

2.2.3 竞赛作品创作

在学生创作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帮助学生整理素材、梳理结构、运用文字,选择展现手法等整个构思设计作品的过程同样是进一步渗透人文思想、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上北京街头,现场感受北京(对外地的学生尤其重要),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研,鼓励学生参加北京的文化旅游、音乐绘画等艺术活动,参加学校具有人文特色的社团,提供和推荐一些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和学校“部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及讲座,让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计算机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多方位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

2.2.4 竞赛作品评价

学生作品完成后的评价阶段,也是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环节。首先要制订强调文化元素和体现人文思想的评价标准,其次对作品讲评时,充分肯定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思想,告诉学生尽管是计算机设计竞赛,但计算机技术是手段和工具,借助计算机能够更好地展现思想、抒感、发表观点和管理数据,技术运用的好坏是评价标准之一,在娴熟运用技术的基础上,有着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而不应是完美技术展现出的空洞作品。这样的导向也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关注人文。

通过以上环节的指导和引导,作为大一新生的作品,也完全能够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思想和文化气质。

3 作品介绍 3.1 作品1――从南锣鼓巷说起

从南锣鼓巷说起是201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PowerPoint作品,获校二等奖。

作品通过对北京城市改造过程的回顾,利用图片和文字展现出历史上的北京及现代北京城的特点,反思城市改造对于京味儿特色的破坏,引起观者的担忧和关注,随后话锋一转,通过对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展现,阐述了时代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作品中提到梁思成和林徽因,提到老北京的保护,提到南锣鼓巷,提到现代元素(包括网络元素),展示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广度,及利用信息化手段表现文化反思的意识和强烈愿望。同时,该作品作者是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1级学生,作品中也体现出鲜明的专业背景。

3.2 作品2――京味儿文化与球鞋文化的完美交融

京味儿文化与球鞋文化的完美交融是201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Word作品,获校三等奖。

作品通过对时尚的耐克球鞋中所体现的北京传统文化标志――兔爷儿的描述,表现了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中国元素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时尚的时代趋势。该作品作者是影视传播专业2011级学生,作品对于文化传播的思索也体现出鲜明的专业背景。

3.3 作品3――盗墓札记

盗墓札记是2012年程序设计竞赛Access数据库作品,获校二等奖。

作品通过Access数据库系统整理有关盗墓的信息,将枯燥无味的文字信息变成生动、有吸引力的感官冲击效果,使观者清晰明了地查看盗墓行为发生的过程及其危害,便于研究盗墓的发生机制,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盗墓行为的发生,挽回盗墓行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更加有。力地打击盗墓者或盗墓团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历史传承。盗墓札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充分展示了盗墓行为的发生机制,更结合了盗墓者的累累罪行给人以警示,使大众了解盗墓行为的危害,从而协助国家政府打击非法盗墓行为。打击盗墓行为不仅保护了历史遗存,还确保了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研究历史文化、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有助于帮助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该作品是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业201l级本科学生王嵘的作品。

学生作品和对于作品的说明体现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觉悟,计算机竞赛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把握竞赛中的4个关键环节,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整理、充实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实践人文方法,提升人文精神,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4 结语

利用大学非人文素质课程,如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机会,贯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为实施人义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计算机竞赛作为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竞赛设计实施竞赛阶段的汁箅机实践教学程序,该程序中的拟题、解题、创作和评价4个重要环节成为利用竞赛这样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任永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1-72.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7篇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建构学生的学术基础与核心能力,而且必须藉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博雅内涵,陶冶学生性情、构建博雅涵养、培养学生价值与道德判断、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改变体质与气质,达到全人的境界。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作为一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十分重要,理念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把文化作为内容,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等多种教育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品味[1]。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素养、形成人的素质品格,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学校自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起,积极思考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应该由哪个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工作。在学校党委认真思考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必须要创新,即应整合全校资源,站在全局角度,从顶层设计建立执行机构和独立建制的牵头单位,真正做到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基地作为学校独立建制单位,先后设立了“两办三中心”,即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素质教育教学中心和书法摄影研究中心。此外,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校制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使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效益成果,进一步建设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监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形成全校统一的指导协调机构,学校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中增设专职文化素质教育委员,负责宏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质量监控工作。经过认真调研与分析,规划素质教育开展从课程、跨学科讲座、文化艺术活动三方面入手,构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即坚持以“提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精神、陶冶艺术情操、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以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为突破口,以系列文化素质讲座、读书工程、文化与艺术教育活动等为载体,使理工科学生兼具人文素质的底蕴,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独立建制机构,目前独立运行近五年了,学校积极参加2008-2012年的“三北、四川片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虚心向专家、优秀素质基地学习。回顾发展历程,我校基地初步实现了从建设初期的“五重五抓”到目前“一实二创三高四化”的努力发展方向。“五重五抓”:即重素质教育抓“机构建设”、重调查研究抓“课程体系”、重文化熏陶抓“启航讲坛”、重人文精神抓“读书工程”、重校园氛围抓“艺术拓展”。“一实二创三高四化”:一实:独立建制实体;二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三高: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四化: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

三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效果

(一)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其核心地位

重新搭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新增受学生喜爱的文化素质课程近百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场营销与能力提升》2门课程,首次作为学校选修课程获得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一批核心、特色、地域化课程不断涌现,诸如:《走进海洋之三海一核》、《英语美文赏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与中国》、《科技创新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六门核心课程,以及《科技创新训练》、《孙子兵法》、《朋辈心理辅导》、《情商与智慧人生》……等一批优质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新版通识选修培养方案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梳理为文化素质类(六大模块)、新生研讨类、专业拓展类。2010年学校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评审会,《现代海洋开发》、《科学精神的启示》、《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22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获得首批核心课程立项[2]。同时,学校还开设名师讲堂、网络尔雅通识课程。学校学期末组织召开大面积中小型学生座谈会,了解通识选修课程教师教学状况。学校适时开展校院两级教学大检查,注重通识课程质量,停开一批课程。经过努力,学校在文化素质课程工作量、教学奖励、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单独体现。

(二)创建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学生每听五场讲座即可获得1学分,其定位是通识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一方面对18-22岁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融入通识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已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防大学等建成合作单位,定期选送优秀专家来我校讲座。“启航讲坛”作为通识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不仅邀请国内名师、学者,也邀请国外有关专家,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先后聘请到杨叔子院士、张岂之教授、王义遒教授,国家名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南开顾沛教授等,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教授、马瑞芳教授、康震教授,军事专家金恩祥将军、徐光裕少将,艺术家六小龄童、黄宏,以及来自台湾地区、国外耶鲁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专家作客讲坛。专家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唤起聆听着的共鸣,震撼的是学生的心田,滋润的是学生的心灵,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已被聘为学校的近20余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

(三)倡建艺术素质教育“一人一品”

建立“一人一品”,即一名艺术专业教师负责一个艺术精品社团的日常教学、训练、演出节目的排练的教学模式。大学生艺术团相继成立,诸如“爱乐”钢琴团、“海之韵”大学生合唱团、“金帆”声乐艺术团、“飞鹭”舞蹈团、“弦之乐”吉他团、“地平线”平面设计工作室、“启点”美术工作室、“书法摄影”工作室等,这些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展现佳绩。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做好艺术素质教育普及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学校于今日出台“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艺术素质专项分级标准》”,此分级标准设计五大类专项,即艺术类音乐专项(合唱、键盘、声乐、小提琴、铜管类、木管类)、艺术类绘画专项、艺术类舞蹈专项、艺术类视觉设计专项和艺术类书法专项。

(五)建立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结合课程体系、素质讲座、地域文化,建立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如《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哈尔滨文庙》等,作为大学生了解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这些基地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延伸,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四文化素质教育十大任务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坚持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整合全校资源,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不断地丰富着校园文化[3]。注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给师生打上哈工程的文化烙印,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素质理论研究,探索人才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依托文化素质课程体系,面向课程、面向活动、面向环境,以“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为工作宗旨,努力实现“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着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推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治学严谨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素质教育只有纳入本课培养方案、进课堂,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精选博雅课程,重视我校“短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探寻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思路。采取政策引导、氛围营造、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力求取得突破与成效;围绕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建设艺术教育团队、数学文化教育团队等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举办高水平跨学科学术大讲堂

结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系列讲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开拓国际视野。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高水平讲座专家的到来,有利地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校际联合,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学术化的讲座,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四)组织多层次、多样化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要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组织文化素质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工作

从事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教师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要注重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与读物,以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建设网站,编辑通讯,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年报与静动态宣传工作,办好大学生艺术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高水平特色网站的配合,包括要闻、课程建设、图文讲坛、理论探索、艺术活动、文史哲艺相关内容等,同时更要做好文化素质教育通讯,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也可以起到宣传、辐射作用。通讯的编辑,记载着历史,还可以起到工具的作用。艺术团旨意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锻炼出一批团结意识强,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同时艺术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力求使大学生艺术团成为学生提高艺术水平、展现艺术才能的阵地和学院对外宣传交流、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

(七)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建设高校联盟,积极推进校际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共享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活动;人文素质;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57-03

当下社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公民的人文素质重新受到关注,人们希望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达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而人文素质的形成不可一蹴而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在现代教育过程中,中小学 教育肩负着让人文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的重任,虽然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本质上来说与高校青年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心理成熟过程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二者又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不可等而视之。人文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有关人的道德、精神、文化、价值观等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对国家未来民族精神的构筑的关切,也是当代教育家们的心声,儿童文学活动正是培养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一块优质基地,在润物无声中滋润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一、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体现在社会各个不同的方面,其核心是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学校教育中提倡的人文素质培养上是融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后天良好心理品质,人文素质不是经验和知识,而是内在的人文精神在个体身上内化的具体表现,个体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后天教育、培养、熏陶更为重要。人文精神融入个体素质通过行为得以外显。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几层内涵:

第一,人文素质是中小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素质包括知识、思想、精神、方法,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体现社会精神价值的追求。人文素质包含语言、品德、仪表、艺术修养等多方面,表现为人的内涵气质,中小学生不能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应当从基础教育开始健全人文素质教育,将其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中小学生人文素质培育是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也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天形成的,完善的人格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个人优秀内在品质的形成,也是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成长,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一项基础工作,是从根本上稳定社会、民族精神的根基,从中小学教育就开始重视健全完善人格的培养,有助于解决“成长的烦恼”问题。

第三,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是压制和灌输,而是对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尊重,使学生具有全面综合性人文素质,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育。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当培育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体会真善美的真谛,成就人文素质内涵丰蕴的社会人。

二、儿童文学活动与人文素质的内在关系

儿童文学活动是儿童与成人相对差异主体共同参与的精神活动,因此,真正的“儿童文学活动”应既强调儿童的情感立场,但也不能忽视成人意识的影响力。从儿童文学活动中架设一座沟通成人和儿童世界的桥梁,将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渗入儿童文学活动中,与儿童进行对话与交流,通过“心灵”的碰撞与摩擦,试图使人文精神与儿童心灵达到一种“融通”的状态,这是儿童文学活动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

1.儿童文学活动渗透着人文精神。儿童文学活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进行认知教育、道德教育、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等多角度的熏陶,潜移默化中使儿童认识世界、陶冶情操,受到品德思想的启发,情操、情感等精神方面的感染,继而实现儿童人文素质的提升。儿童文学作品以儿童文学活动为载体传播人文精神,成人将对儿童的期望包涵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为儿童文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成人目的在于以文学形式达成对儿童精神和人格的完善,儿童文学作品寄予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期望,将人类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优秀人格精神融入作品,儿童文学活动以儿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将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展示,对儿童进行心灵的塑造。儿童文学活动在传递人文精神的渠道和方式上有着得特殊优势,从感知、体验、创造等环节互动达到多元化文学教育价值。要激发中小学生的审美感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需要坚持多样化的儿童文学活动,让作品所寄托的优秀的审美价值、人文精神传达给儿童,使人文素质培养应用于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之中。

2.人文素质是儿童文学活动的核心价值。儿童文学作品是成人根据成人和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进行艺术创作的成果,儿童文学作品就具有优秀的审美价值形态,体现人类社会的人文价值所在,儿童文学活动以此为基础就是为了使优秀的人文价值根植于儿童的心灵。儿童文学作品无一遗漏地展示着艺术美、人性美、社会美,感染、愉悦着儿童,使儿童从多样的文学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发展的进步体现为越来越重视对儿童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文学审美活动就能无形中达到人文素质的提升,当儿童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时,文学作品以其特殊的魅力给儿童以美的享受,而审美功能的实现助力儿童人文素质的提升。

儿童文学活动可以更自由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体验和创造美。儿童文学活动首先通过进行价值目标定位,有效地开展文学活动,从情趣、认知、语言、行为等多位角度开展的儿童文学活动是对文学作品蕴含的内在价值进行全面的挖掘,使儿童身心获得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品格个性发展都会受到文学活动的影响,在文学活动中实现对儿童的显性教育与隐形渗透结合,而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对儿童文学活动有意义的核心价值所在。

3.人文素质提升需要儿童文学活动。中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灵塑造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将决定其人生品格,因此培养优质的人文素质,塑造美好的心灵将影响其一生。中小学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将形成人生性格、思想道德观、审美欣赏力、创造思维力等综合人文素质,这一时期若能夯实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使儿童具备潜在的人文精神,将在其未来人生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处于审美心理的萌发阶段。审美能力在迅速发展,有了初步的审美偏爱和模糊的审美标准。审美标准和非审美标准处在分化之中。”充分说明儿童处在心灵成长阶段,需要人格的升华和引导,需要对其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会在无形中提升儿童的内在品格,陶冶心灵,从而实现儿童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为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成长需要和心理需要进行的儿童文学活动同儿童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先天就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儿童人文素质的提升不是在一朝一夕的课堂教育中实现,而是在分阶段分年龄对象的渐进式儿童文学活动中达成目标。儿童文学活动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审美引导功能,它始于人类童年,成就未来无数伟大的人格,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儿童从小就通过儿童文学活动接触儿童文学作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后,对社会的精神污染自然就能具备免疫能力,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很大的贡献。因此,人文素质提升需要儿童文学活动。

三、儿童文学活动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儿童文学活动对素质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它是中小学教育实现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精神理念上与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殊途同归,中小学教育亟待重视儿童文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1.儿童文学活动所包涵的价值观与人文素质教育核心价值一致。儿童文学活动是基于儿童本位的,立于儿童精神需求的文学培育活动,是对儿童心灵世界的观照,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儿童人文精神的培育。中小学教育本来就应当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尊严,儿童文学活动则是儿童精神世界的向导,引导儿童人格成长,是儿童心灵世界与学校知识教育沟通的桥梁,儿童文学活动为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园地,使中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在文学活动中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品格得到完善,人文精神无形中得到传承,这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相一致。

2.儿童文学活动是实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儿童文学活动重点是在文学传播过程中实现人文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儿童文学活动具有双重性特征,既是中小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又为中小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文学资源,儿童文学活动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就因为它具备人文精神基础。儿童文学活动的作家、作品、读者、世界都与儿童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文学活动实际上是中小学生课上和课外所接触到人文精神的主要选择来源,儿童文学活动占据他们人文活动的绝大部分,儿童文学活动构成中小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主渠道,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无形资源和资产。

3.儿童文学活动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产生启示作用。儿童文学活动对于中小学教育不仅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更在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启示。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程式化,缺乏人文自觉意识,如果中小学教育不能从儿童文学活动中汲取经验和方法,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儿童文学活动对中小学教育最大启迪可以归纳为尊重和理解。儿童文学活动从儿童角度出发,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尊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而中小学素质教育应当立足于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素质教育只有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才能取得真正实效。中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不同于成人的理性,更容易产生感性思维,儿童文学活动的感性化恰恰契合了其思维特点,中小学人文素质培养应该回避理性说教,以儿童文学活动的形象、具体的感性化方式培养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儿童文学活动与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理念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儿童文学活动开辟中小学教育独特视野,儿童文学活动为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资源。

儿童文学活动是从儿童天性出发,充分尊重和理解儿童的个性,只有这样的文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才能真正落实文学活动的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建荔.儿童文学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J].龙岩师专学报,2004,(7).

[2]肖静.网络艺术对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

[3]余敏.儿童文学阅读与语文教育的主辅互动[J].语文学刊,2012,(18).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9篇

期间,聆听了梅德明教授的专题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新时代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课程展望》。梅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让人聆听之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中梅教授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结合梅教授的讲座和课件的辅助,整理并分享,让自己、也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们一起学习、一起提升、一起受益。

梅德明教授谈到:

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英语课程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同体现,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绝不是象征性标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具体内涵指标。

六、何为语言能力?

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七、何为文化意识?

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鉴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八、何为思维品质

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表征。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跨文化和多元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知识;能力;品格;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7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我们理解,“高素质”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总体要求。同时,根据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又分为“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无论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哪一类人才,一个共同特征都应该是高素质。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素质的核心要素。因此,厘清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之间及其与素质的关系,对如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知识、能力、品格的内涵

1 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知成果,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就内容而言,知识由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部分组成,存在于经验和理论两个层面。从类型上讲,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一般用来描述“是什么”,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方法”。也有学者将知识划分为核心知识和外层知识。所谓核心知识,就是关于某一方面或领域最基本的定义、规律、原理、手段及价值取向等,表现形式比较抽象;外层知识就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就是具体知识。在国外,“知识”一词的意义与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数学者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不同于个人意见、主观猜测以及毫无根据的假设。

我国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曾在其著作《论衡》之《效力篇》中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可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提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有力载体。就个人发展而言,知识量的积累与素质的升华是人发展的必要前提。知识种类不同,功能各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外层知识常与能力相结合发挥作用,核心知识不断凝聚、内化为素质。在信息愈加多元、丰富的今天,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2 能力

能力属于实际活动范围,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生理特点的综合。能力是指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能动力量,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能力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对群体而言,能力是指群体改造自然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能力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和综合性。人的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总是和完成一定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一般地讲,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指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 品格

品格(character)一词来自古希腊文(charaein),本意是在玉石或金属表面刻画,意味着雕刻,延伸为行为的典型和道德的规范。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可纳(2003)认为品格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优良的特质,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善觉知。他还认为“德行、美德是品格的要旨,好的品格由我们所具备的美德所构成。我们具备的美德越多,我们的品格就越强”。而R.赫斯利普则更同意“品格是属于一个人或一个人种的独特性素质(quality)的聚合,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品格是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素质聚集物”。里可纳也曾指出品格的道德要素,即道德认知(moral knowledge)、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他认为,如果要具备一种德行,那么首先要知道这种德行是什么,它在人际关系中有什么要求;其次,必须“动情地投人其中”,如果自己的行为与其相背,则会有罪恶感;再次,在个人关系中适当地实践它,并且承担作为一个公民发展整个社会此种德行的责任。Ryan(2003)认为良好的品格是知善、爱善、行善。知善,了解良知和邪恶;爱善,发展道德感觉和情感,包括喜爱和认同心理,选择正确与喜欢的事情来做;行善,自我的意志行动。

由此可见,“品格”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的、道德或伦理方面的修养。重在“德”,强调其内在性、道德性、伦理性。我国学者丁锦宏教授认为,“品格”是指“生命个体的道德品性、道德倾向性”,在相当程度上等同于德性。培养学生道德与人文素养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品格的塑造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质。

二、素质的内涵及其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1 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反映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基本的品行和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辞海》中提到:“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认识与界定。人性是由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三个层次所组成的大系统。相对应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的实践本质,从而将素质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个层次。自然素质即人生来就具有的生理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素质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是社会群体普遍的修养程度、进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度,以及精神状态的总和,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专业素质指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作为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准,其中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转换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等等。

1986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对工科生的素质作了如下描述:“工科本科生毕业时必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基本政治素质、基本专业素质、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文化素养。”文辅相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素质”作了如下界定:“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并指出素质具有内在性、整体性、基础性与动态性三个特点。内在性是素质最根本的特点。刘献君认为: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素养、品质、资质。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它有三层含义,即先天素质(生理特点)、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现实素质”。素质的三个层次及其组成因素,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人的素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两部分组成,其中后天影响是主要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人实现由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转变。

2 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如果我们把“文”理解为知识,把“质”理解为素质,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的“内化”,那么,在教育中,不论是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还是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都不能很好地培养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彬彬者,相配适宜也。只有文质配合相宜,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必然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知识是人形成能力、养成优良品格、提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必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贯通并重,才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协调,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其次,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结果,更要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迁移转化,要举一反三,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是机械记忆而没有转化和利用的知识,是无法内化为人的素质的。

其二,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身心能量,是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骨架。能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力强有助于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知识的丰富和积累有助于提高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转化为素质。

其三,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品格。知识和能力不是线性关系,学的知识多并不等于掌握的知识多,也不等于能力强。能力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知识为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前提。

其四,知识、能力、品格是人发展的三个要素,不断内化为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绝不等于有高素质;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绝对不会有高素质。要有高素质,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而高素质又能使知识与能力更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乔治・赫伯特说:“少量的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学问。”这并不是说要轻视知识和学问,而是说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

素质不仅外显为能力,能力本质上只是其智力品质的表现,素质还有思想、品格、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表征,还有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因此,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品格是素质的内在表达;反过来,素质又为知识、能力、品格指引方向。四者相互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现代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三大核心要素。

三、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点启示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时特别强调了三个结合:“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胡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理解什么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给予了更深刻的启示,也对我们如何处理好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关系指明了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抓住知识、能力、品格三大核心要素,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1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坚持“能力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是人才培养工作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深入剖析“能力为重”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全面理解“能力为重”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能力为重”理念的实践要求,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能力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的三重任务。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坚持能力导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急切期待。它要求在知识传授中,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更多地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围绕特定的主题和专题,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方法,不断充实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也是对人才质量观的

一种提升。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坚持能力导向,需要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力的内涵及组成结构。宏观层而,坚持能力为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战略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微观层面,坚持能力为重,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大学人才评价机制中的核心要素。

2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

《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是为他们插上隐形的翅膀,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走上成功之路。许多事实证明,没有道德指引的知识比起无知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品格就是财富。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就是要求大学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注重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弘扬,注重“知性”向“德性”的转变。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所做的一切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生所见所闻所学的是否能够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能否使他们不仅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3 在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共同相互作用形成素质,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成就高素质。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教育的最佳途径,探讨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始终围绕知识、能力、品格的协调发展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力、品格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学理与道德、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三位”一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Thomas Lickona,The Retum of Character Education[J],Education Leadership,1993,(11):6-11

[2]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York:Bantam,1992

[3][美]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Kevin Ryan and Thomas Lickona,eds,Character DeveNopmentin Schools and Beyond[M],Washington,D.C.:Council for Research on Values and Philosophy,1987

[5]华中工学院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73-82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刘东菊(1963-),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竞赛、教师伦理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的影响力研究”(编号TJJX15-036),主持人:刘东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5-0065-05

历经9届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本确立了国赛、省赛、校赛组成的竞赛体系[1]。实现了作为职教发展助推器的设计目标。

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实现了办学观念转变,增强了服务企业意识,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但是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上,肩负着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中高职院校,需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而努力培养合格技能人才。为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需要借鉴国际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加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品德、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从而使培养的技能人才达到入职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应对接企业技能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能力、职业品德、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实际状况则不尽然。2012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2012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高职报关项目上,超过半数参赛学生没有见过报关单,四分之一的学生用错报关单,二分之一的学生不知报关单为无碳复写纸。说明学校教学并未对接企业实际内容,暴露了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办学缺陷。

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做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讲话,指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课程体系僵化、教材滞后、师资队伍结构跟不上科技时代的要求”等问题,其结果会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步伐。

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率高,但却不能实现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者的实际技术水平不是很高。除此之外的毕业生,无论就业层次及专业相关度都不太高。从最近所做的一项“大赛对引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毕业后的去向上,近80%的被调查者选择“若有可能,希望毕业后能先提升学历”。从中反映出,中高职学生认同学历提升对就业收入影响较大。说明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工业4.0的演进,新的工业形态需要对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成为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早先就有研究揭示“内省的、人际的技能”才是影响教育成就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最新的内生增长理论才对此作了进一步揭示,明确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人培养成懂得“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工作能力上能够具有适应新的职业转换的能力。指出“教育投资”,不只是对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投资,更是对人的应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培养投资[2]。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重视技能人才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当前产业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需求中,可以看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加快,对人的职业素养与知识需求不断加快。如动漫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要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还需要懂得财务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人员。说明产业的发展很难预测到对哪类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技能人才岗位转换能力,实现技能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技能人才素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速度,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产业的跨越式或螺旋式上升。教育部职成司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的函([2016]31号)中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中明确职业院校应对接生产实践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作为技能强国的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技能人才在企业进行培养的理念,但职业院校要肩负起培养作为准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质的责任。

引领工业制造4.0的德国,更是将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德国只有8千万人口,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总结为,这是因为德国人对工作拥有严谨的态度,重视每个生产细节。德国的每个企业员工都要拥有“要承担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的理念。企业生产的灵魂“一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二是生产过程的和谐安全。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3]。从中反映出德国坚持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理念,并重视对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

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这说明我国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素质表现不尽如人意。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认为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工匠的优良品质被标注为: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自我突破。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表达实际也是对高层次技能人才拥有的职业综合素质的栓释。工匠精神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的,但职业素质可以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奠定。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需求,将主要来自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品质,将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

从我国技能工匠成长的经历上,可以了解到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应远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他们能够付出超过常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职业所具有的热爱、敬畏、沟通能力、专研、精益求精等品质。他们的成才带动和培养了更多年轻技能人才的成长。正如技能大师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公司高级技师宋殿琛说的“即便是普通技术工人,只要有以技能立身的愿望,并为之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道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真谛。他还提出“技术比武最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业务能力”。无论技术比武还是各种比赛,比的不只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考验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毅力,以及技术创新的潜能。由他带领的团队16人,个个有绝活。不仅如此,他认为自己所带的班组最大的优势是团队协作精神好,遇到问题师徒间相互指导、帮助。这也与他个人带徒弟时就无私心,技术上言传身教毫不保留,率先垂范等良好职业品质密切相关。正是他所带班组工作氛围好,很多来到班组学习的人都不愿意离开。

来自企业一线技能大师的工作经验和育人体会,启示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品德、毅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和专研的兴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就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髓。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引领就是对接产业标准提升选手的技能素质和水平,以此使热爱技术、努力专研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供的职业训练平台,率先实现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技术才华的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技能大赛氛围的营造下,将激励并带动职业院校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也让社会上更多的青年人对学习技能充满向往。每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技能大赛就是让参赛职业院校逐渐深刻认识到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对接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要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品质培养,让每个准技能人才入职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二、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国际大赛让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

拥有66年发展历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制定竞赛标准上,不仅依托世界一流企业专家制定赛项规程、技术标准,而且汇集世界参赛国家技能专家的智慧,共同研究赛题内容。通过对参赛选手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培养选手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技能创新能力。对参赛者的技能操作培训始终遵循职业规范与安全标准进行。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培养出来的参赛选手,个个符合企业用人的实际标准。

我国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然有80%以上的赛项对接企业标准,但是据资料显示,这个企业标准主要由参赛设备商提供,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生产实践技能设置赛项技术标准相距甚大。

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会增设反映新兴技术领域的技能赛项,以此引领职业院校按照新设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引领与新设赛项相近的专业转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职业标准以及使用教材的缺乏,会使职业院校因操作起来难度大而导致无法及时将赛项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或课程资源,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与能力的提升。据我们对大赛影响下的职教师资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高度一致认同,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或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消化过程才能做到;只有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很容易实现转化。此外,职业院校生源水平长期以来在低层次徘徊,学生学习能力低,职业院校又重视专业学习,又因设备投入少和设备更新慢,难以满足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低。而我国又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规范要求意识不强,加之职业院校办学上文化层次定位又较低,从而制约了职业院校建立遵照优质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培养技能人才素质的意识和做法。因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优质企业不被认可。入职标准的低层次培养,也会影响在校生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应参照国际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积极借鉴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做法,以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等。如此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也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技能素质提供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对职业学习具有归属感。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形象的提升,就会激发和带动更多青年人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并可能投身到对技能学习的行列中。

(二)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宣传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品牌建设的一个契机。职业院校发展,不仅要靠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学校文化生活、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及优良的管理文化,以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此外,更须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作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职业院校,一直未能摆脱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一办学困境。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却是国家培养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军中的主要力量。在社会尚未对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共识观念下,如何让职业院校毕业生能迅速并很好地承担起技能人才的工作重任,一方面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使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期间,了解、熟悉、适应企业生产方式、流程和技术要求,使职业素质获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让学生浸润职业文化的熏陶,实现学生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的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能与企业用人标准吻合,不仅会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学校职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更有助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低的社会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和沃土。文化的意义是对学生精神发挥浸润与影响的作用,生活在富有职业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就会受到陶冶。让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充满浓郁的职业特色、文化韵味,与时展结合并不断推陈出新,如将国家近期发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政策信息、大事件等,通过新闻广播或板报或媒体演示等多元的方式,及时在校园内传播,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优质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根基。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授课,传递教师的职业态度展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呈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教师对学生关爱、无私帮助、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开展技术切磋,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建立等等。尤其是教师的品格对学生品格的潜移默化影响更深。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师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德发展水平以及友好程度等方面,都比其他类型教师对学生影响好。教师文化是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及团队合作能力,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校园竞技比赛将会增进教师群体间的凝聚力,为掌握训练要点,提升训练水平,改进技术方法,必然会促使教师间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探索、切磋。教师及其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必然会影响并带动学生品质的提升。

管理文化,尤其是校长的育人取向、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是奠定学校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校长是学校管理团队的主帅、核心。校长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团队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主帅,校长要善于带领团队学习中外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将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师生行为,引导师生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和谐管理、和谐共事的学校管理文化。校长充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氛围和环境,就能激活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同拥有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形成具有共同执行力的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必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5]。以德国的企业文化为例,企业员工具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接受调查的员工表示,公司内同级员工间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主要是员工在团队领导带领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取得共同进步成长。优秀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素质、与人为善的交际手段,是成为团队负责人的资质。公司文化的必备条件主要体现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如一汽大众公司面向员工公开信息:“很多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敏感、关键问题,比如信任、质量标准、共同利益、尊敬、系统思考、发展计划、效率以及企业发展的思考、责任,都在中德员工中分组讨论。”可见,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使师生具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浸润、熏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同并自觉接受职业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服务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树立职业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品质等。为此,职业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力争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并体会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价值、意义。

(三)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对学生实施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的“关键能力”被指为跨职业的综合能力。德国企业认可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了作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认为个体具备的“能力、观点和态度”是超出专业能力和知识之外的,成为个体自身的永久能力,即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在工作中被认为是创造能力强。

德国专家舒尔茨将企业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培养,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这些内容对我国职业院校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要求、方法能力要求、社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包括12个要素,具体为:保持工位的整洁;具有责任意识;具有安全意识;工作要投入;工作要有时间感;具备自我检验能力;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能优化工作进程;要保持与工作的一致性;要形成保护环境意识的行为;要合理的工作;要求具有精度的感觉。方法能力要求包括14个要素,具体为:具有信息的独立处理能力;工作专心;工作要有计划能力;工作要有决定能力;具有寻找信息源的能力;对信息具有复述能力;能了解自己学习类型;能会逻辑思考;掌握学习的技术;学会培训记忆力;具备向别人传达信息的能力;会系统思考问题;学会区分重要性与非重要性问题;了解工作的目标。社会能力要求包括18个要素,具体为:做人要坦率;对职业有积极态度;具有学习的愿望;懂得用事实论证;具备口语表达能力;个人做事有积极性;乐于助人、具有独立性;能自我评价;有自我意识;要有自信心;具备评判能力;有可靠性;有责任心;集体行动;共同负责;对经验交流的诚意;宽容、客观[6]。

上述内容启示我们,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从事一种能维持生活的工作。”这也是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中,重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养,要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方法的能力培养上,要培养对工作目标的了解,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对职业有积极态度,要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要具有清晰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上,要善于助人,要有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借鉴上述内容,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上,对照职业规范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就会让学生获得观念提升,并增强职业认同感,促进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在技能岗位工作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探索中成长 大赛从初创期步入成长期―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22-25.

[2]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式方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3]李工真.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J].国资报告,2015(5).

[4]王永.“技术痴”带出金牌班组[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出版,2014:78-81.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 素质教育 教学机制 师资 文化课

近年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途径就不能一概而论,要想搞好职业技术院校的素质教育,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路径。

一、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

强化素质教育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的设置比重,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人文教育。从狭义上来理解,人文教育是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载体。人文学科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心理、艺术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或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为对象,它直接作用于现实中的个人及由其组成的人类自身。因此,职业技术院校要想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规范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结合专业教学增加人文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教师的高尚师德、良好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关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师资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教师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能从事实习指导,同时还要具备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注重教师队伍调整,优化教师结构,着重教师知识更新和师德培养,努力使每位教师成为忠诚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素质教育多元化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文化课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精神

文化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课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职业技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要充分渗透素质教育内涵,并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认识社会,改造自我,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达到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提升的最优化。

1.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德育机制,是实施技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通过开展德育系列活动,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礼貌礼仪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修养为重点的德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健全人格,陶冶高雅情操。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教学,使全体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深化人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芥蓝;营养品质;营养评价

芥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华南地区,以肥嫩花薹和嫩叶供食用,是中国著名特产蔬菜之一[1,2],芥蓝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3,4]。芥蓝中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是迄今为止蔬菜中发现的最强的抗癌成分,经常食用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的功能[5]。芥蓝中还含有抗氧化性物质如类黄酮、可溶性总酚等,它们具有抗氧化及消除自由基、降低血清及肝脏中脂肪含量、抗变异及抗肿瘤、防止人体内过氧化等诸多作用。笔者通过对不同芥蓝品种进行营养评价,为高品质芥蓝品种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各分类结果[6]中具有代表性的芥蓝品种进行营养评价,供试10个品种如下:耐热粗条、澄海香菇、新会芥蓝、红脚芥蓝、本地铁种、皱叶芥蓝、选种格蓝筷、中花芥蓝-广州、广州中迟芥蓝、中熟龟老种。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材料的准备

穴盘育苗,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至大田,株行距为20 cm×20 cm。定植前施足底肥,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生产管理。待植株达到“齐口花”标准时,采菜薹测定各项品质指标。

1.2.2 营养评价方法

采用平均营养价值估算法(ANV),即每l00 g可食部分中,根据公式ANV=蛋白质(g)÷ 5+纤维素(g)+Ca(mg)÷l00+Fe(mg)÷ 2+胡萝卜素(mg)+VC(mg)÷ 40,主要包括蛋白质、纤维素、钙、铁、胡萝卜素和VC的测定。计算时不考虑各营养素的单位不同,所得数值越大则营养价值越高,数值越小则营养价值越低。芥蓝材料每次取样均取5~6片叶以上的薹部,用于品质指标的测定,3次重复。

1.2.3 营养指标的测定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参照陈建勋等[7]的方法;粗纤维素的测定采用张志良等[8]的方法;Ca和Fe含量的测定参照张峰等[9]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类胡萝卜素的测定参照张[10]的方法;VC的测定参照李合生[11]的比色方法;类黄酮和可溶性总酚的测定参照Pirie等[12]的方法,略做改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芥蓝品种营养价值评价

10个芥蓝品种的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将表1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带入公式ANV=蛋白质(g)÷5+纤维素(g)+Ca(mg)÷l00+Fe(mg)÷2+胡萝卜素(mg)+VC(mg)÷ 40中。(注:此处带入公式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用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来代替。)得到不同芥蓝品种ANV值分别为:耐热粗条(8.26)、澄海香菇(8.47)、新会芥蓝(7.94)、红脚芥蓝(9.47)、本地铁种(8.46)、皱叶芥蓝(8.94)、选种格蓝筷(10.88)、中花芥蓝-广州(8.40)、广州中迟芥蓝(9.59)、中熟龟老种(8.50)。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芥蓝品种的营养价值总体上没有太大差异,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为选种格蓝筷(10.88)和广州中迟芥蓝(9.59),营养价值较低的为新会芥蓝(7.94)。10个芥蓝品种的平均营养价值为8.89,和其他种类蔬菜相比,芥蓝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2.2 不同芥蓝品种营养价值与其抗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比较

10个芥蓝品种的营养价值及其体内抗氧化性物质含量见表2。从表2中可以得出,10个芥蓝品种中选种格蓝筷的营养价值最高,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也为最高,但其体内其他抗氧化物质如VC、类黄酮和可溶性总酚的含量并没有达到相应最高水平;新会芥蓝的营养价值最低,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10个芥蓝品种之中为最低,但其他3种与抗氧化性有关的指标含量在10个芥蓝品种之中却为相对较高的水平。

3 讨论

供试10个芥蓝品种的平均营养价值为8.89,与其他种类蔬菜相比,芥蓝属于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选种格蓝筷这个品种除了蛋白质和铁含量不是太高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均排列在各含量前3位。而其他品种,尽管某些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根据平均营养价值评估方法,所得ANV值差别不是很明显。

10个不同芥蓝品种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29 mg/g,与黄瓜、油菜、菜花等其他15种蔬菜[13]的蛋白质平均含量范围4.2~71.1 mg/g相比,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还不及蛋白质平均含量范围的最低值。同样与上述15种蔬菜的VC含量相比,10个不同芥蓝品种的VC含量达0.755 mg/g,属于VC含量相对较高的蔬菜,是膳食中很好的VC来源。芥蓝Ca的含量均值为2.72 mg/g(鲜样质量),而其他15种蔬菜中除了油菜、芹菜、莴苣、黄瓜之外,Ca含量均值介于0.30~1.88 mg/g之间[14],可见芥蓝的Ca含量相对较高。

供试10个芥蓝品种中,选种格蓝筷的营养价值最高,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也为最高,但VC、类黄酮和可溶性总酚这3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在10个芥蓝品种之中并不很高;新会芥蓝的营养价值最低,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为最低,但其他3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可见,供试10个芥蓝品种的营养价值与其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含量之间关联性不强。

植物产品器官的营养品质可能与其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存在一定的关联[14-16],不同品种因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不同,其营养品质也相应不同。一般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体内抗氧化物质含量越高的品种,其营养价值也较高。而该研究报告的营养评价是根据公式ANV=蛋白质(g)÷5+纤维素(g)+Ca(mg)÷l00+Fe(mg)÷2+胡萝卜素(mg)+VC(mg)÷40计算的,公式中与抗氧能力相关的因子只有胡萝卜素和VC,其对营养价值的得分影响太小,因此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营养价值与各自抗氧化能力之间并没有呈现一定的关联。

参考文献

[1] 刘海涛,关佩聪.芥蓝的分类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19(4):82-86.

[2] 邹集文,张华,郑岩松,等.芥蓝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3(7):23-24.

[3] 李宝树,于斌.采用两种方法评估中国蔬菜营养价值的结果及意见[J].吉林蔬菜,1999(5):4-6.

[4] 张慎好,王学东,轩兴栓,等.芥蓝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含量评价[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58-61.

[5] 陈新娟,朱祝军,杨静,等.芥蓝叶和薹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J].园艺学报,2006,33(4):741-744.

[6] 陈文文,刘厚诚,陈日远,等.基于RAPD标记的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150-155.

[7]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4-55.

[8] 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3.

[9] 张峰,仇农学.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苹果中重金属元素[J].食品工业科技,2008(12):230-232.

[10] 张.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辽宁农业科学,1986(3):26-28.

[11]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5-197.

[12] Pirie A, Riberau G, Hulme E. The Grape[C].//Hulme A C. The biochemistry of fruits and their products Vol.Ⅱ. London an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6:172-204.

[13] 李英丽,果秀敏,方正,等.15种蔬菜营养成分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98-100.

[14] Drogoudi P D, Michailidis Z, Pantelidis G. Peel and flesh antioxidant content and harves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apple cultivar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7,115(2):149-153.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文素质;作用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教育部在1998年就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一)人文知识的缺乏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如看过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但与此相反,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沉迷于武打、言情、漫画等低层次的书籍。

(二)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

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不良意识形态与文化、自由主义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权力至上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想和信念;生活没有目的和方向,日子浑浑噩噩;对社会实践活动避而远之等等。

(三)道德修养的缺乏

他们道德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在待人处事上,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同他人沟通合作;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思想空虚,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以及生活的热情。

(四)民族精神的缺失

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五)人格不健全

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法律、纪律观念淡薄;性格和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由于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呈现着不容乐观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加强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教育,使其量化积累,从而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逐渐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是培养他们人文素质的基础,而其中文学教育,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责任意识

从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都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永恒丰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思想感情的熏陶,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和立身之本,学会站在国家、社会和时代的高度思考问题,从而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头悬梁,锥侧骨”到“铁杵磨针”,这些都是古人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积极人生态度的价值提炼和高度理论概括。大学生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自信自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前进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当先,创造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作品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和高尚、健康、丰富的情感。这些作品能够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孔孟语录”道出了做人的真谛。同时,古代文人自身的圣贤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真情流露。如屈原嫉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刚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古典作品的过程中,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人格品位。

古典文学是古代优秀正直文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大学生不仅能从中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真实状况,更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品质文化素养范文第15篇

文学教育是激发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兴趣、培养大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教育是不分国界的,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是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智力拓展、审美提升、道德促进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良好素材。其中,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生的智力素质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拓宽大学生日常生活观察的视野,以及训练大学生独立思维观念的形成。首先,大学生通过接受英美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其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掌握了英语语言基础之后,要提高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其掌握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语言学习上获得质的飞跃,那么,包含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在内的英美文学教育无疑是促使大学生提高外语水平和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其可以增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充分了解,达到既能够通过英语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文字的形式)与国外人士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生活描述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进而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见识,启迪自身的心智。在课堂内外,大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英美文学名著和其他文学作品,或者通过积极参与英美文学诗歌的朗诵、戏剧的表演,或者通过潜心编写英美文学故事等形式,能够有效突破和摆脱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时数的极大限制,促进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比如,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大学生选读了英国小说《简•爱》,在阅读该篇小说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主题要旨、主角的性格品质、人物的心理刻画、情节的演化设计、叙述的展开角度、特定的风情描写、独特的语言风格等等,驾驭和运用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用心灵去感受小说《简•爱》所具有的经典神韵和无穷魅力。

总之,接受英美文学教育能够直接促使大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水平,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形成高尚的人文学术素养。其次,大学生通过接受英美文学教育,可以拓宽其生活观察视野的范围。在未接受系统的英美文学教育之前,大学生的生活观察范围比较狭窄,往往仅仅着眼于中国的传统生活感悟与风俗习惯。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和人物发展轨迹,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英美民众争取自由、竞争协同的历史进程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境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启迪,拓宽其生活观察视野的范围。西方历史、西方风俗、西方礼仪、西方宗教、西方科技等蕴涵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点点滴滴文化传统和其他学科知识,都可以有效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观,丰富和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国际视野,使大学生在了解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知生活、领悟人生、追求价值、树立尊严和强化责任。西方文学作品当中所容纳的智慧与情感、经验与收获、原创与想象、健康与审美等艺术思想和意识也可以说是其复杂社会生活的一种高度浓缩,可以充分激发起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智慧。再者,大学生通过接受英美文学教育,可以训练其独立思维观念的形成。独立思维、自主思考应是当代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英美文学教育凭借其得天独厚、洋洋大观的人文学科优势,在训练大学生独立思维观念的形成方面卓有成效,应成为培养大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训练的较佳平台。通过接受英美文学教育,大学生可以对某种生活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发表不同看法,采取对比分析、甄别鉴定等形式透过事物产生的一般现象来观察本质,探究文学作品故事情节背后所深藏的现实主题,逐步形成带有批评性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尽管这种独立自主思考的过程较为复杂和漫长,但是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培养了他们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不但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也可以使他们由于采用了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而感知到了乐趣,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科研探究。总之,大学生主动参与探悉西方文学作品内容的过程,就是渐次培养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准确的表达力、独立的思考力的关键过程。

二、英美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

审美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否具备敏锐感知生活、深刻体验生活的主动意识,是否具备较强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和文化审美敏感性,是否具备对生活真、善、美孜孜不倦的热切追求,都是评价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修养的关键因素和衡量指标。英美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文学作品,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是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体验、感悟和思考的真实记录。在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他们透彻理解这些作品的要旨和精髓,获得人生的客观体验和丰富经历之外,也不断通过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文化意蕴而扩充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在切身感知和欣赏语言艺术大师们精美语言表达的同时,形成对人类各种心灵意识和精神面貌的深刻认识,最终提高其文学鉴赏力和艺术感悟力。通过接受英美文学教育,大学生既可以学习借鉴作者超强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可以解读感悟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既可以习得到一种认知方式,也可以掌握到一种文学鉴赏方法,这对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功能、文化交流意识、艺术鉴赏能力等都具有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从整体上促进和培养其综合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