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4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素养主要指通过训练和实践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认同度较高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与运用、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呈现、对网络资源的分享与利用以及通过网络行为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技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对网络媒介的认识是否准确。教师是否了解网络媒介相关的知识,能否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能否将网络媒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进行有效探索与实践。第二,对网络媒介的运用是否熟练。教师能否适当并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媒体、社交平台、互联网客户端APP等辅助教学,使网络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是否具备营造良好网络空间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媒介与受教育者紧密连接,然后,通过网络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动态及生活状况,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设置议题、发起讨论等方式,以网络媒介为工具、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尽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改革建设和探索研究很多,如建设网络课程、搭建网络平台等,但因为人的个体差异,使得对于网络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总体还不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拘泥于使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对于微博、QQ、微信等学生热衷使用的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运用不够。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更新和系统界面、操作界面更新频率较低,不利于保持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有些教师不了解网络媒体、社交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无从谈起;有些教师虽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但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的交流甚少。第二,网络社交平台种类繁多,网络软件更新换代速度快,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网络词语被创造出来,网络载体和内容可谓瞬息万变,因而很容易出现“网络代沟”,即教师对于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信息存在解读困难和误读误解的情况,也使得教师产生不愿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心态。第三,教师群体主动运用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均衡。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掌握能力较强,而年长的教师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与运用领会相对较慢。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主要平台。网络实名化使互联网中的交往与互动不再完全是虚拟的,在学生几乎“无人不网”的形势下,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因此,必须掌握网络应用技术,主动提高个人网络媒介素养,增强通过互联网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培养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养成科学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将网络媒介作为加强与学生联系的渠道、将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将熟练的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到网络媒介中,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媒介意识

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就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学网、懂网、用网,主动应对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从教师个人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坚守课堂、讲授纪律的前提下,主动转变思维,培养树立互联网思维,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范围不断延伸,使之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扩展到网络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强化媒介意识,能运用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抵御网络空间中的不良诱惑,帮助学生辨别真伪、去伪求真,进而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网络观等。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

从学校角度讲,应该为高校教师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将网络媒介运用、数字化设备、交互式教学工具等的使用作为教师培训的必学内容,设置网络媒介技术培训课程,并在对教师的考核中,纳入网络媒介运用指标。鼓励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对教师运用网络媒介形成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认定,以此有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辨别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创作网络作品的能力。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

以 计算 机 网络 等 现代 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民主参与性与全面渗透性,日益成为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平台,从而改变了公众诉求表达和 政治 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管理能力以及与民众沟通的 艺术 水平,以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的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党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经济 社会 发展 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wwW.133229.Com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在担负起新闻宣传主力军的作用。然而,新媒体是双刃剑,利弊共存。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发挥着“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权力监督员”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 科学 执政、民主执政,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渠道。”温家宝总理依据网络信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批示。每年“两会”,网民都会以“我有问题问总理”等方式,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第二,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抢占这块舆论的新阵地。如人民网的“

(二)提高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

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体的关键。作为第四媒体的 网络 ,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其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处理和把握控制得不好,对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很容易造成冲击,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尤其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 政治 性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的稳定破坏极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努力研究并提高网络时代引导舆论的思想水平、知识修养和相关技术。积极探索新条件下做好民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改进网络舆论宣传工作,正面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网络互动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保证改革、 发展 大业健康有序进行。

(三)提高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

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包括探寻、理解、分析、表达各种信息和想法、把握互动关系的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就无法进人网络互动状态,更无法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因此,在网络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已经模糊化,因为它既包含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包含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相互转化。领导干部具备了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在与民众的网络互动中既侧重于从党的执政角度考虑问题,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进行对话交流,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平等又容易掌握网络互动的主控权。在自觉勤奋的网络互动中吸收网络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四)提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能力。

针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汹涌民意,一些领导干部往往采取回避、拖延、捂盖、封堵等方式。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使自己陷于被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问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一是要对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真相。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三是要以新媒体的速度与新媒体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报告政府对于问题处理的意见、结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民众的激愤,铲除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高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能力。

新媒体表达的信息和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它反映的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声音,因而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体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还有利于政府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沦进行引导。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应运用政府网站建立常态的政民互动协商机制。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这时候政府网站应该站出来,在第一时间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及时回应民意诉求,与公众进行充分地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六)提高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播理论 媒介 网络传播 危机 危机公关

因为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比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快、接收方便、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它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传播过程中把新闻事件定位报道以后。往往还能左右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网络传播过程亦有舆论“扩大器”效应;另外,通过网络人人都可能成为媒体或意见领袖,网民除了可以满足个人好奇心和成就感外,还影响着整个网络世界舆论。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受众自己也可以决定:同时因为针对网络监管的法律不完善,在网络中负面新闻报道随处可见。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所以网络传播的危机比单纯出现在网络上的负面新闻危害程度大得多,网络危机公关亦变得艰巨而复杂。网络危机公关该如何来运行,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网络媒体带来的危机呢?本文将结合一些传播理论与危机公关原则来探讨网络传播的危机公关。

传播的相关理论

“把关人”理论指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把关人”如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等,它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然后决定传播给受众的内容,它是有意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传播内容。“把关人”理论主要用以描述新闻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过滤与控制过程。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最终让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使用和满足理论把受众看做是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它强调受众的积极性,指出受众根据自身的需求积极主动地选择与使用媒介,而媒介在满足受众需求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其功能。

两级传播理论指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它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网络、网络传播

简单地说,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这一特征也决定网络这个媒介是一个多对多的传播渠道,比传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渠道复杂。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它有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三种特性,所以网络媒介是一个混合媒介。网络传播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2.海量性,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3.多媒体,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4.即时性,网络传播载体是光纤通信线路,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网络传播危机公关

网络危机公关是指利用互联网对危机进行公关,尽可能地避免相关事物在网络出现负面信息或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以下我们将运用危机公关5s原则:1.承担责任原则;2.真诚沟通原则;3.速度第一原则;4.系统运行原则;5.权威证实原则,来分析当网络危机出现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性与传播理论,进行网络传播危机公关。

速度第一原则:当网络危机发生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时伺对危机进行公关、控制和回应,若能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网络媒介因为其传播快。多对多的传播渠道,当我们发现危机时很多时候已进人危机扩散期或爆发期。“把关人”理论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过滤与控制过程。网络媒介是一个进出容易,不易监管的虚拟空间,虽然控制难,但是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跟现实社会一样,存在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机构,如知名门户网站、网上论坛、搜索引擎等,它们就是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把关人”。通过跟它们合作,让媒体机构帮忙做好“把关人”来进行控制危机传播。如与搜索引擎公司合作屏蔽负面消息,与门户网站、网上论坛等合作禁止或减少负面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人们都有好奇心,使用和满足理论中已提到,人类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事件的好奇。网络媒介下,人类这种对事件的好奇被放大,根据传播这一特点,我们要通过网络媒体对危机事件及时回应满足受众好奇心,从而达到消除危机的目的。同时两级传播理论也道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级传播的模式,当网络危机出现时,我们要第一时间追踪意见领袖的动向,采取公关手段,改变意见领袖的看法,进而改变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达到化解与公众之间的矛盾。

权威证实原则:危机公关的最重要一点是对危机采用权威证实公关手段,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减少危机伤害或化解危机,而不是改变事实,任何欺骗受众的危机公关,最终会伤及自身。发生网络危机时我们可以通过官方书面文件和新闻会等方式,与媒体合作,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真相。在官方媒体机构和网络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机构的媒体上正面的新闻,及时让公众知道事件的发展动向,化解公众误解消除危机。

承担责任原则:按传播说服模式。若

说服者能给网络民众好的印象,网络上的新闻理由充分,论据确凿,对危机事件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事件明白地表达出来,并强调自己负责任的立场,一定能获得好的说服效果,同时假新闻等负面消息也就不攻自破。说服的前提是对事件负责任,在对事件负责任的前提下我们可进行感情引导,通过网络媒介的互动特点与网民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我们的智慧来应对,因为与网友能够直接互动,很容易在危机出现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达到消除危机的目的。情感公关是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手段,选择用情感化解危机,有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真诚沟通原则: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危机出现后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的沟通中出现机会及影响力不及传统媒体,因为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在网络上发言可随心所欲,我们可以赞同任何一个人的观点,亦可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成为意见领袖影响受众。这对网络危机采用真诚沟通公关原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沟通的对象不可能只是一个,我们除与所有的网民沟通外,更应该对主要的意见领袖,采用分而击之的方法引导和说服他们,进而让他们说服和影响他们的受众群体,除此我们还可利用“议程设置”理论,通过沟通安排比当前危机事件更能让人们关注的事件,转移公众的好奇心,达到淡化危机、消除危机的目的。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一词是舶来品,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意指与读书、写作等紧密相关的一种能读会写的能力。学界较为公认的概念是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所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对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主要指信息生产素养和信息消费素养,具体包括能够正确使用新媒体获取所需信息,根据需要正确信息;学会辨别新媒体信息,抵制非法信息;利用新媒体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移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媒体格局和网络生态,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媒介环境的复杂,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少年网民年龄小、阅历少,心智发展相对不成熟,但有着旺盛精力和强烈求知欲,喜欢追逐新鲜事物。部分青少年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这些因素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新媒体语境下,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新媒体应用能力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互联网使用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10-19岁年龄群体占比13.5%,约为1.33亿人,网民职业机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21%。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手机网民规模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2020年12月的99.7%。”[1]这些数字表明,青少年使用网络新媒体人数众多,移动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必备的沟通工具,青少年对新媒体具有“高接触”的态势。但“高接触”并不意味着“高素养”,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能力、甄别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新媒体应用面临“高接触”与“低素养”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信息知识和新媒体应用技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增强媒介认知能力,掌握新媒体基本知识,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了解常用网络系统和新媒体技术,了解新媒体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优化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在能力层面,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媒体应用技能,青少年软件应用水平。提高媒介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信息甄别能力,保持网络理性、抵制不良信息侵扰。

(二)有利于青少年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网络法制不健全、网络监管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信息门槛的降低,使网民拥有了信息的权利。人人拥有麦克风,导致大量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网络空间,降低了主流信息的关注度。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难辨真伪,影响了青少年的分析判断和理性选择。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点影响青少年认知结构的整体化发展。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更需要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心理迅猛发展,知识能力迅速提升,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渴望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心智发展不成熟,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全,理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体信息时,缺乏辨别能力和理性定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体认知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理性判断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保持理性定力,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三)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发展青少年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教育、人际交往、个人感悟等途径,学习生存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则,从而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角色,逐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增强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水平,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大众媒体与自身社会化关系中不再被动化、消极化,而是能积极主动的应对,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协助他们在社会化的正常进程中抵制不良媒介环境或媒介信息,形成对媒介的自我免疫能力。”[2]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优势,青少年能便捷的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资源,个人意见,进一步获得了表达意见的权利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成本,提高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充当了桥梁,联结了青少年的“学校人”角色和“社会人”角色。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中的组群,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聚合在一起,增进交流,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化能力,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

二、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从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五个维度,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3]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从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能力素养、法律素养、安全素养、道德素养等方面着手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一)提高技能素养,增强媒介应用水平媒介技能素养是媒介素养的核心,主要包括媒介认知能力和媒介使用能力。要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其娱乐作用,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工具性、发展性,更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要理性看待网红、大V等新生事物,客观理智看待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要提高新媒体认知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增加网络新媒体知识,完善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增进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的认知与了解,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产生过程与传播特点。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能力,即信息的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要学会新媒体平台的操作,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是新媒体应用的前提。了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种类、功能和特点,要学会借助搜索引擎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学会信息,熟练掌握发帖、跟帖技能,增强利用新媒体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提高新媒体使用功效,增强信息生产能力,意见表达能力。

(二)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网络法律意识智能化的网络新媒体、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但青少年网民的法治能力和法律素养滞后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青少年网民法律知识缺乏、对自我隐私和财产信息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防诈骗能力欠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漏洞窃取青少年网民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给青少年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同时,青少年网络法律素养的缺失也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非正常行为提供了土壤。部分青少年网民面对网络不实信息时极容易冲动,盲目跟风,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以正义之名行偏激之实。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在不了解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盲目跟帖,形成倾向性的舆论,给司法人员造成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形成所谓的“舆论审判”。通过法律素养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提高网络法律意识,自觉履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义务,明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绝对自由,不受法律约束”之地。其次,要求青少年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既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还要有互联网领域扩展延伸的法律法规知识。再次,要提高青少年网络用法能力,增强维护个人权利的能力,依法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不轻易透漏个人信息,提高防诈骗能力。

(三)提高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一般由主流媒体,受到党和政府的有力管控。信息者的政治素养、从业素质较高,信息审核机制较完善,能较大程度上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意见的正确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构成极为复杂,信息门槛低,来源广泛,各种信息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全面理性认知极为困难,这就要求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失实。“媒体信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真实,是由媒介构建出来的虚拟真实,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传播的偏向性。”[4]青少年年龄小、阅历少、易受暗示性的特点,使青少年在选择信息和解读信息时容易受到非主体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不盲从,仔细分析信息的来源渠道、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倾向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遇到一些观点倾向性比较明显的信息,要自觉与官方媒体信息进行比较参考。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青少年网民提高信息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防御能力,抵制不良信息侵蚀。

(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淡化了现实空间的社会性,降低了对青少年的规则约束,增加了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随意性。即使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序良俗,但如果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也是万万不可取的。一些青少年网民缺少网络理性,一切以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个人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对网络事件和当事人进行“网络审判”,“在网络这块缺少制约,比较自由的环境里容易滋生道德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毫无顾忌,将个人感觉视为自我网络行为的唯一判断标准。”[5]法律与道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两个翅膀。媒介的道德素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在网络中的延伸,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活动要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青少年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网络修养,恪守社会道德底线,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抵制网络粗俗语言,不发虚假信息,相信主流媒体,坚定主流价值观。在享受网络带来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网络义务,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防范道德风险,不信谣不传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三、协同多元主体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必须坚持“赋权”与“赋能”相结合,一方面要赋予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的权利,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生活,主动使用新媒体,尊重青少年的自由精神和探究本能。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构建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应用水平,使青少年利用网络发展为“智慧网络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重主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协同推进。

(一)政府层面: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出台了相关的网络管理政策,规范新媒体行为,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媒介监督和保障体系,依法保障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2019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面向社会。蓝皮书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重视网络安全,加大依法保护数据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政府要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推动互联网治理进一步精准化和精细化,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调新媒体报道人文价值,通过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防止出现信息娱乐化倾向。”[6]新形势下,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严格网络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落实执法责任,建设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执法队伍。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监管,及时回应网络热点信息,提高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抓好网络重点环节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网站备案登记、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行监管。深入开展网络低俗信息、非法信息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网络健康有序运行。

(二)社会层面:承担传媒责任,引导主流价值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媒体要加强自身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主流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社会责任,坚持媒体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坚守主流意识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网络焦点事件,要坚持正面引导,发挥政治导向功能,坚持“引导不误导、鼓舞不鼓动、通俗不庸俗”的方针,切实履行媒体义务。新媒体运营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要做好网络内容建设,权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杜绝低俗、媚俗的不健康信息,坚决切断有害信息传播链,净化新媒体空间,减少娱乐信息的,改变泛娱乐化的倾向。新媒体公众人物、网络大V要自觉承担起培育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责任,关心青少年成长。公众人物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传媒形象,以积极、健康、正能量示人,要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遵守网络道德和公序良俗。理性认识网络现象,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为青少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相互监督、合理上网,发挥家风育人作用。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8篇

网络媒体的“信息倚赖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尤其是获取新闻信息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然而当我们登陆国内网站,不难发现网上的新闻信息基本上都是来自传统媒体,很少有网站自己的独创内容。造成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信息倚赖”局面,主要在于我国的网络媒体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对网站登载新闻类信息的管理,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把我国的互联网站分为“新闻网站”和“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新闻网站②经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是指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该类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应当经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必须有规定的新闻信息源,即只能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并且必须和这些新闻单位签定协议取得登载授权,登载时需注明来源和日期,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

经过几年的网络实践,2005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又联合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旧规定进行补充和细化。与旧规定相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有以下新的规制:第一,明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具体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突出其公共性。第二,明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范围,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这就意味着具体实践中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不只是网络新闻登载,也包括电子公告服务,例如通过BBS、新闻组、QQ群、电子邮件、博客等向公众时政类信息的行为。第三,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类:(一)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二)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三)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前两类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第三类向省级以上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即可。与旧规定(将登载新闻业务的主体局限于“新闻网站”和“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相比,新规定明显地放宽了登载新闻的权利主体范围,即只要履行了相关行政审批或备案程序的网站,均可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不过,关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来源的规制没有改变。《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第一类、第二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转载、发送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信息,并且需要与之签订书面协议;第二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

不管是《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两分法,还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三分法,在管理思路上,我国其实把网络媒体分为两大类:新闻单位设立的网站与非新闻单位设立的网站。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在我国,新闻单位、非新闻单位设立网站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仍然实行审批许可制,这与传统媒体的管理体制没有本质区别。③唯一不同之处是,网络媒体基本上不具备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权,必须依靠传统媒体供给新闻作品。这种管理体制对新闻单位网站来说不成问题,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传统媒体开办的,传统媒体强大的新闻采编队伍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新闻作品。非新闻单位网站则不同,它们既没有新闻采写权,又没有所属的传统媒体作后盾,在新闻信息源方面“仰人鼻息”,只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作品,如未获得授权擅自转载就可能引起著作权纠纷。《新京报》与TOM网站之间的这场官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非新闻单位网站尴尬的生存状态。

传统媒体作品不是网络媒体的“免费午餐”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与精神利益相关的权利)和财产权(使用和获得报酬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权利)两大权利。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相应权利)。著作权的法律确认与设立,体现了社会对智力劳动成果的肯定和保护。

著作权中人身权之外的内容,随着承载作品的新介质的出现和传播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因此,著作权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以应对传播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鉴于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96年12月的外交会议上,形成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唱片条约》,赋予作者、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录制者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表演及录音制品的专有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对原来的著作权法进行修正或制定专门法规,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

我国于2001年对原有的著作权法进行修正,新增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2006年5月,国务院又颁布专门的行政法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及侵权责任。另外,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通过,2003年12月、2006年11月两次修正),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2005年5月联合了《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办法》。这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把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延伸到新兴的网络传播领域,为解决网络作品侵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促进新闻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根据国际惯例,我国著作权法除了规定“时事新闻”④不适用于本法保护,还对媒体互相使用已发表作品的著作权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例如第22条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媒体在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合理使用”。本条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网络媒体,但“等”字样可以解释为包括网络媒体。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则明确列举了八项属于网络“合理使用”的内容,使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不必再从著作权法中合理推出。

在网络传播实践中,网站大量转载的传统媒体作品,显然包括有非“合理使用”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条规定,网站转载这些作品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否则便构成侵权。

根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规,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可能引起两种情况的著作权纠纷:(一)新闻单位网站转载自己的传统媒体作品。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提出,作品在传统媒体发表后,作者仍然享有网络传播的权利,新闻单位网站进行转载至少还应当再次支付报酬(“合理使用”作品除外),否则就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现在很多新闻单位网站把转载自己传统媒体所发表的作品视为理所当然,不向作者支付任何报酬,这实际上是有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二)非新闻单位网站转载传统媒体作品。非新闻单位网站如果没有获得传统媒体授权、支付相应报酬而转载其作品,既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同时又侵犯了传统媒体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邻接权,即广义上的著作权。我国1990年出台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邻接权的内容,即第四章所谓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后,虽然把第四章的名称改为“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但在第一条保留了“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还是为作品传播者―――出版者、表演者、录制者和播放者的邻接权保护留下了余地。著作权法对作品传播者的邻接权予以保护,是因为其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TOM网站的行为即属于这种情况,只是《新京报》提起侵权诉讼而相关作者保持了沉默而已。

可见,我国著作权法对传统媒体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传播者的邻接权保护是比较充分的,网络媒体在进行转载时应谨慎从事,以免陷入侵权纠纷。

理性对待网络著作权纠纷

著作权概念的提出、著作权法的制订和不断修正充实,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作者的权益,激励作者的创作热情,还在于促进作品的传播,从而使文化成果被社会公众享用。著作权法的实质就是均衡作品权利人、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网络媒体为文化产品的传播和社会共享提供了优质平台,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何化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矛盾,既能有效保护传统媒体及其作品的邻接权、著作权不受网络媒体的侵害,又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需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双方协作,也需要立法、管理上的完善。

1.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共生”以求“共赢”

在现行体制下,网络媒体尤其是非新闻单位网站,必须倚赖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供给,似乎是一种“寄生”关系。事实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媒体也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无形中给传统媒体做了广告宣传。尽管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在影响力方面可以和著名商业门户网站相媲美的,仍属屈指可数。

两者既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就应该携手合作谋取共赢,而不是彼此对抗,两败俱伤。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纷争,无非是利益分配问题,正如《新京报》社律师所言:“我们想通过这次诉讼来促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规范化合作,让传统媒体在合作中赢得一个合理地位。”⑤一方面,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获得对方授权并支付相应报酬是理所应当的;另一方面,处于主动地位的传统媒体,恐怕也应该积极地与网络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意识到“以一个联盟对抗另一个联盟”做法的失当,于2006年8月与新浪网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新闻内容、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三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开创了报纸与网站之间互利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

2.建议明确规定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实行“法定许可使用”制度

所谓“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使用人可以不经作者和原发表媒体同意而使用作品(权利人声明不许转载者除外),但必须向对方支付报酬。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权利相对人为作者和传统媒体。关于网络媒体与作者之间的权益关系,高院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曾经作出过“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但是该条款在2006年11月第二次修正时被删去。高院删去这一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作者权益的考虑,也符合权利人自己处置相关权益的法律精神。不过,考虑到网络媒体的特性及作品已经在传统媒体上发表、网络转载属二次使用等因素,笔者认为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还是实行向作者支付报酬而不必征求其许可的制度为妥。

关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权益关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规定,网站转载传统媒体作品必须获得授权,即征得对方的同意(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网站除外)。这一规制,不利于网络媒体尤其是非新闻单位网站的发展,也容易引起著作权纠纷。因此,笔者建议我国《著作权法》再次修订时,关于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问题,对于作者和传统媒体均明确规定为“法定许可使用”。这样做,作者和传统媒体的权益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增加了作品被网络媒体使用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网络媒体也免除了征求转载授权的繁琐环节,更有利于发挥其信息传播迅捷、海量的优势,满足了社会公众共享文化成果的需要。

3.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与网络转载“法定许可使用”相配套的制度。“法定许可使用”的前提是使用者必须向权利人(作品作者及作品传播者)支付报酬。但是,网络媒体的巨大转载量,造成权利人规模庞大且分散,使权利人获取报酬、网络媒体支付使用费用均为不易,且成本过高,难免引起著作权纠纷。我认为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成立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由该机构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向网络媒体收取转载费用再转付给权利人,进行网络著作权纠纷仲裁与诉讼等等。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既可以避免传统媒体及其作者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著作权纠纷,又能够降低转载费用支付的成本,是对作品作者、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三方均为有利的办法。(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注释:①⑤详阅《〈新京报〉诉案背后的传媒格局》,载《南方周末》2006年12月21日

②新闻网站是指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互联网站。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国外青少年 网络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外研究背景

对于媒介素养 (literacy)这个词的解读,以及如何用最佳方式研究媒介素养长期以来在教育界是备受争议的。对于一部分研究者来说,媒介素养仅仅意味着读写能力,这种观念只关注了人们对于信息是如何编码和解码的,并没有把媒介素养和网络新媒体结合起来。对于另一部分传播学家教育学家来说,媒介素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下人们完成交流的各种套路与模式。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媒介素养展开的研究认为网络新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新媒介来理解事物、表达观点以及相互沟通。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欧洲,统计研究和社会、地理、文化方面的人类学研究都显示电脑网络等新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日趋加深。与其他年龄层相比,年轻一代的人群更加频繁的接触到视频通讯、网络电话、即时聊天、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媒介。研究表明全球目前的新媒介传播,包括网络文化,已经大规模的融入到了孩子们和青少年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中了。青少年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相互交流的模式和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这包含了他们是如何定义自己、展现自己并且如何理解社会各个群体的。这样日益丰富的社会参与就引发了各国的教育学者对于如何培养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大讨论。

二、批判性媒介素养理论

教育学家对于网络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如电影、课件等,是为了填充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将其作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手段。教育学者们认为在课堂中引进网络媒体是一种有力并且有益的教学工具,当学生可以熟练自如的掌握并且有意识的使用网络媒介辅助学习时,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拓展,他们的思考方式也能跳出课本死知识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除此之外,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意识也会得到提升。尽管师生共同浏览媒体课件要比学生私下单独观看要更高效有益,但是这样的活动却容易产生群体思维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媒体、大众、信息来源和权力中心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对于信息有别于主流媒体宣传的“另类”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批判性媒介素养理论鼓励学生个体在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媒体实践中运用逻辑分析,审视媒体与自身、他人之间的关联。在孩童认知的早期,孩子们面对媒体缺乏系统的分析能力与解读能力,因此他们往往不明是非,容易被网络媒体牵着鼻子走。鼓励孩子们从认知初期就开始培养媒介素养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CML提供了三条批判性审视媒体的核心理念:第一,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条媒体信息的理解是不同的;第二,任何媒体信息都有着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第三,大多数媒体信息被编排出来都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和能量。这些概念指导学生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浏览媒体信息,要对电视、电影、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加以反思,学会从社会的角度解读事件,学会全方位的了解信息的来龙去脉,不能仅仅是被网络媒体所娱乐,更要学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分析媒体导向的意义。

随着科技、媒体、社会的变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网络媒介素养有利于让学生由被动的媒体受众转变为积极地媒体参与者和思考者,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当前这样高度信息化时代用批判性思维武装自己,看清真相、辨伪存真。美国教育学家Kellner和Share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教育,而批判性教育的核心又在于引导学生浏览筛选多媒体信息,教会学生主动思考媒体信息背后的隐藏含义,以及锻炼学生积极创造自己对于媒体信息的解读的能力。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日新月异、传播迅速的社会,批判性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是非辨别能力差、没有社会经验的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教学法也得到了美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形式多样的传媒载体,如电视、电影、流行歌曲、网络游戏、维基百科、博客和各类社交网络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角角落落,因此青少年如何解读这些信息、老师和校方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新话题。

多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学家们发展出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法,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询问质疑法”,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对所读、所看、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发问的能力。这不仅仅指的是分析问题的技巧,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当这两种能力合二为一,并且运用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时,学生就能在一个自然的、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探索与表达自己求知本领。在近年来由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CML发表的“媒介素养教育工具箱”中,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五个指导培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这五项关键问题是用来批判性地探索任何一条媒体信息基本要素的:(1)谁是信息创造者、作者或生产者;(2)信息的模式或生产技巧是什么;(3)对于读者的影响力如何;(4)信息本身和内容是什么;(5)此信息意在传播什么。老师们应当把这五个核心问题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此来设计课堂活动和课程安排,给学生向身边的网络媒介发问的机会。在基础教育,如幼儿园、小学教育阶段可以采用简化版的五个问题,随着学生年龄层的上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综合的五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养成向收到的媒体信息提出适合自己年龄层、知识面的合理问题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需要通过昂贵的资源和最先进的媒体工作室来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段昨夜的新闻或是焦点问题,加上一定的审美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工作能力对于从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来说就已经很充分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于媒体信息的结构进行发问,比如这些信息是如何被糅合在一起的?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有哪些信息点被遗漏了?那些观点是根深蒂固的?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重塑媒体信息,可以把周记、讲故事、摄影等形式结合到教学过程中来。

美国教育学者 Alvermann 和 Hagood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媒体受众已经从被动的接收者开始转变为主动地解读者和传播者。这一论断强调了观众创造自己对于信息解读的能力,即使是观众自己的解读与主流媒体的宣传大相径庭。要想培养学生主动从有别于主流媒体宣传的角度解读网络媒体信息的能力,那么一定要让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媒介素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信息为什么转送、信息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助于学生透过错综复杂的媒体信息看清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同性恋歧视等社会问题。 美国教育学者King认为媒介载体对于种族问题等社会问题的宣传远远大于家长、甚至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其他教育学者也表示了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媒介对于教育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其任由无人质疑的垄断媒体信息广泛传播,不如大力发展批判性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这就要求老师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选择性阅读教育。

三、自主创新媒介素养

除了批判性阅读教育外,批判性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提倡学生自主制作“反垄断”的媒体信息。Goodman解释说让学生自主制作新闻短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媒体是如何起到定框架和筛选的作用,并同时以一种独家视角将信息传播出去的。一些教育学家把网络媒介素养理论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制作媒体信息时把校内和校外的生活实践联结起来。这样的教学实践在一些发达国家比比皆是,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那些在传统学校被边缘化的学生们将视角转向自己的经历,制作了许多多元化的自传体式媒体信息。 同样的,在美国的北加尼福尼亚州学生们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事例编排到媒体故事里,从他们的视角来重新演绎历史事件并激发新的社会变革的计划。 在美国的南德克萨斯州,高中学生们自己制作了视听版的当地历史事件,利用自制的录像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澳大利亚,学生们自主制作以社区为背景的抗议录像来反对一些不公正的主流媒体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诸如学生自主制作媒体信息来提高自身网络媒介素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新时代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教育对象是家长,教育目的在于保护孩子不受“坏媒体”的侵蚀。之后,随着网络与科技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转向学校和老师,开始通过学校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媒体信息、高效利用媒体信息、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对国外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第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引导学生分析媒体信息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不要过分迷信权威、人云亦云;第四,利用多元化的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的安排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网络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媒体信息;第五,指出大众媒体、网络传媒中的常见错误,带领学生主动分析媒体信息的内容,学会辨伪存真,并纠正媒体信息中的偏激、错误的思想;第六,提高学生上网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保护自己的能力。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兴媒体 网络技术 统战工作

随着国家科技兴国方针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我国科技信息化产业技术获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渠道异军突起,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在政府处理各类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社会发展变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学者和政府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然而,有关网络媒体对政府统战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深入的探究。对网络统战工作的认识存在着盲区和误区。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认清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的优势、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何谓新兴媒体时代

伴随计算机硬件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信息社会。据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 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38 亿。”在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介带动下,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 等移动终端和即时通信、论坛、博客、播客、微博等一系列新载体也随之涌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上述载体随时随地接收和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给我们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这便是新媒体时代—— 一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时代,正使得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总书记曾经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二、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特色与优势

(1)新兴媒体的开放性与统战工作的民意性

开放性是新兴媒体与生俱来的特征。相比以前较为单一的交流方式,在这个新型的平台上,人们无须面对面,就可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利用这一个平台,统战工作可以大大开拓信息收集的来源和渠道,加强自身工作的宣传,增强工作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鉴于新兴媒体的覆盖程度已经十分广泛,统战成员一般也不乏其网络参与度,而这一平台由于信息丰富、言论自由,不乏使得人们思想活跃程度提高、并呈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观上更加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参政意识有所提高,参政能力有所增强。统战部门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新兴媒体渠道,做到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民意,一方面可以推进统战工作的网络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对于统一统战人士思想、团结力量、提高凝聚力十分有益。

(2)新兴媒体的无界性与统战工作的民主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兴媒体可以超越传统交流方式以及空间障碍,具体而言具其客观特性:无地域界限、无身份界限、无领域界限,大众公民通过网络等渠道与国家领导人进行直接交流已不再天方夜谭,总书记、总理等国家领导人都与民众进行过网络互动,使网络成为参政议政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网络的无界性使得人们能够言论自由、天空行空、思想碰撞。若能借助好这一媒介,将使统战部门增添一个了解民情、征求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需的新平台。

(3)新兴媒体的多样性与统战工作的时效性

新兴媒体不仅仅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目前流行的媒体形式已多达30多种: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门户网站、微博等等。以上众多的媒介渠道,可以丰富交流方式,拓展交流渠道。统战工作中如果学会利用好这些渠道,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工作手段,拓展工作渠道。使得工作形式变得生动活泼,拉近与统战成员之间的距离,增强工作效果,使得统战工作能够做到时效强、周期短、效果好。

三、尽快实现运用新兴媒体做统战工作的多方转变

(1)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1.建立与完善统战工作信息化平台

①统战宣传交流平台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各级统战部门多数已经建有自己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下一步工作是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管理,增强技术支撑、完善后台服务,使网站发挥更具时效性的统战宣传功能,树立统战部门的社会形象。在网站内容方面,应按照统战工作中“大团结、大联合、稳定和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提高大家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除门户网站外,各级统战部门还可以开展其他信息化交流平台,与时俱进。例如,创设QQ、MSN等即时交流群;建立博客、微博这类日具影响力的网络民意交流途径。通过及时统战新闻动态,整合共享统战系统资源,及时让成员了解到相关情况。统战部门建立博客有利于让统战对象随时登录了解相关情况,一个好的博客建设在彰显部门或个人精神风采的同时,也会树立统战部门亲民、忧民的良好形象。

②统战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在及时的信息之后,交流反馈的重要性亦不可小视。通过实现和推动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通过网络,对一些时事热点和重大政策问题通过网络和手机平台等开展民意调查,营造一种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的民主和谐气氛。

2.完善网络监管队伍建设

首先掌握网络信息搜集的主动权。通过网络加大对各大网络论坛进行实时搜索,对论坛中反应出来的有关热点问题和民意趋向进行多方位收集,及时了解涉及统一战线突发事件的潜在信息预兆,获取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并以此作为媒体预警监测、及时将有重要价值的舆情信息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必要依据。其次,从技术层面讲,人才是保障技术实现和后台运转的支撑前提。当前广大统战干部队伍中精通信息网络知识、熟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数不多。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广大统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统战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网络技术,重视本系统下的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建立透明化信息公开平台;另一方面,统战部门要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统战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为交流的新型平台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证。

(2)增强新兴媒体时代下统战干部的舆情引导能力

网络舆情是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如何正确的应对网络舆情并加以引导,是统战工作面对的一大挑战。

1.要摆正心态,从容应对网络舆情

新兴媒体的开放性、无界性、多样性一方面极大促进了统战对象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潜在的问题,由于人人都可以信息,人人都可以发表评论,网络舆情往往呈多样化态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要学会摆正心态,如果将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一旦来临便不知所措,则使工作容易处于被动之地。要学会培养阳光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面对网络舆情,在承认其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懂得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等优势,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让网络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排斥,坦然地面对舆论,坦诚地与网民交流,则会使得工作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开始。

2. 坚持原则,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从网络统战的机制建设来看,在把握好原则的基础上,要加强舆论导向,对出现的网络舆情,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认真的调查核实,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将具有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占据主导,使虚假新闻和无效信息在传播通道中所占据的百分比尽可能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让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舆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热点话题,要以敏锐的政治视觉、专业的语言、客观的分析态度,引导网民辨明是非,冷静分析,理智作出判断。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地统战部门的权威信息,对不实传言予以第一时间澄清,让公众尽快了解事件的真相,而不是沉浸在谣言的包围圈里,即使在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全面地掌握情况,也应及时客观地信息,使谣言止于事实。从而牢牢把握引导网络舆情的主动权,避免出现错误的舆论导向。

将网络联系群众作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统战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网民署名反映的与统战工作有关的情况应予以重视。具体而言:对投诉一类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处理,调查核实,妥善处置和留档分析;对建议一类的问题,要做到虚心接受,分析论证,视实采纳。即期以透明的姿态、务实的作风赢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和完善新网络时代下的统战工作。

(3)提升面对新兴媒体、驾驭新兴媒体的工作水平

1.善于运用新兴媒体

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新的文化和思潮也随着网络渗透影响着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统战工作者要重视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运用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现这一要求,统战工作人员首先要学会坦诚地面对媒体,以诚恳感激的心态接受网络监督;其次,要学会利用虚拟空间实现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加强宣传国家统战工作方针、新动向、新问题,另一方面从网民方收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这样,通过运用新兴媒体准确的把握舆情走向,实现新媒体和公众意识有效的融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推动统战工作的新发展。

2.善于监管新兴媒体

实现新媒体和公众民意的有效融合还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引导舆论新格局的构建。进一步完善舆情监管机构的建设,引导健康的大众舆论。同时,除完善新兴媒体监控机制外,统战工作者还应重视研究新兴媒体受众的心理契合方式和接受习惯,探索出符合新媒体特点的舆情管理新模式。

四、结论

网络统战目前来说尚是一个很新的话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统战工作需要运用好新兴媒体,这不仅是一个权宜之计,更是一个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 周忆.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优势进一步增强统战工作影响力[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59-61

[2] 米广弘.统战干部应善于运用和把握新兴媒体[J].中国统一战线,2010(11):19-20

[3] 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对新时期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13(1):93-96

[4] 昌庆钟,康泰,李振安.新兴媒体与统一战线[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1):34-37

[5] 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委统战部长翁杰明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做好统战工作[J].中国统一战线,2010(6):16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24-02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1]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2]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3]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4]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5]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维吾尔族青少年;网络媒介;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38-02

受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新疆的传媒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而作为新媒介的网络近几年来才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受众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青少年自控能力较薄弱,对网络过度依赖和沉溺而引起“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不良病症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其背后反映出青少年在网络媒介方面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素养情况成为重要课题。不仅利于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及其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也利于带动新疆传媒产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立足于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现状,以分析其网络媒介素养情况,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一、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的现状

本次调查在全疆四地州及乌鲁木齐市对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受众配额发放并有效收回400份调查问卷,其中向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发放76份,该年龄段受众即为本文研究对象。经分析,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呈现出以下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隐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1.对网络媒介接触度较低,但依赖性强。由表1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通过网络了解新闻占21.3%,明显次于通过电视了解新闻所占比,即36.0%,相对电视媒介的接触度,他们对网络媒介的接触度较低。受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水平差异的影响,网络媒介在受众中尚未完全普及,父母对网络媒介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子女学习任务的紧迫性及网络发展出现的问题导致家长对网络存在心理,严格管制子女使用网络。因此,网络媒介并非是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电视传统媒介仍居主导地位。

表1 受众了解新闻的不同方式比例 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作为新媒介,受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影响,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网络媒介接触却表现了极大的依赖性,接触时长可达3小时以上。据调查发现,以最近一周为例,20岁以下的维吾尔族受众平均每天接触网络时长达3小时以上所占比为31.0%,与接触时长在1小时以内所占比相同,均最高,其接触时长也明显超过其他年龄段的维吾尔族受众。

2.接触信息偏向图片形式,信息深入解读能力有待加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并无空暇时间静下心来接受海量信息,传媒文化渐渐演变为“快餐文化”。受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以及社会阅历缺乏等因素制约,青少年受众认知及理解能力有限、对事件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更倾向选择简单易懂的信息。

表2 受众对天山网(维文版)信息关注比例 单位:%

网络提供的图片生动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获取方便快捷,更易吸引青少年受众;多数传达的信息相对简单,易被接受和理解。在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倾向于了解天山网(维文版)的新闻形式中,有57.9%关注“配发图片”,在各年龄段中所占比最高。最值得关注的是了解“专题报道”仅占0.0%,如表2所示。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更倾向通过网络媒介了解图片信息;受青少年认知不成熟的限制,无人关注专题报道,未发挥应有的能动性去深入地了解新闻并作解读。在认识和理解能力应被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过度关注网络图片信息形式不利于认知及思考能力的培养,较易滋生思维惰性,对信息的深入解读能力有待加强。

3.高度信任并认同网络媒介,网络批判能力有待增强。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1]。受众不再是“靶子”而轻易地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但由于青少年对信息的真伪好坏缺乏一定的辨析能力,同时也依赖网络媒介,因此他们对网络媒介认同度高、信任度高。据调查,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对天山网(维文版)新闻评论内容“完全认同”所占比达65.3%。当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该受众群有31.6%最信任网络获取信息,强于对电视传统媒介的信任,在其他年龄段受众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如表3所示。

表3 受众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渠道比例 单位:%

从高信任度到高认同度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完全信任网络居多数,对网络维文版的新闻评论也大多数“完全认同”,这种对网络传播的信息所表现出较弱的防备意识存在一种盲目。网络的建设并非完善,网络信息环境存在良莠不齐,青少年对网络过度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对网络媒介接触以及对信息背后的优劣判断缺少理性思考,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有所欠缺,隐约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网络媒介批判能力有待增强。

二、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策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关于网络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网络受众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已经不是信息匮乏的问题,而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理性认知和正确传播”[2]。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应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网络信息的理解、批判等能力。维吾尔族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管理,合理利用网络媒介。受青少年自身能力有限的影响,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维吾尔语主流媒体的引导,共同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关于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1.向青少年开放网络媒介,指导青少年正确接触网络。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极具好奇心。作为新媒介的网络,“负功能”影响逐渐突出,家庭和学校为使青少年不受网络干扰往往采取强烈抵制对策,正处叛逆时期的他们反而会更受网络吸引与诱惑,更有欲望接触,在不具备一定信息免疫能力的条件下更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因此,为防止维吾尔族青少年对网络媒介的过度依赖首先要求家长和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树立对网络媒介的正确认识,适当放松警惕心理,向青少年开放网络媒介。实践出真知,只有充分接触才能充分了解并利用网络媒介。

青少年在接触网络媒介方面,自控能力较匮乏。因此,学校和家庭还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教导孩子如何理性使用网络媒介,懂得有的放矢,提高对网络媒介的使用率。其中,学校应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网络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等;家长应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为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发挥好网络媒介的信息属性及文化属性等,使其既可以成为维吾尔族青少年拓宽知识面的学习工具,又可以成为释放学习压力的娱乐工具,劳逸结合。

2.加强维语网站建设,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青少年恰处于知识积累阶段,思维和思想正处在转换的关键时期,“发展是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征,也是最根本需求”[3]。大都更倾向于选择维文版的图片,对问题思考不深入,不利于青少年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而在受双语习得的教育背景下,虽有36.0%的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使用汉语接触网络,但使用维吾尔语接触网络居多数,占66.7%。因此应加强维语网络建设,利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他们关注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信息,活跃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维吾尔语主流媒体应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信息接受和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供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学习和娱乐的维语网站,加强维语网站建设的原创性。其次,在信息内容上应提高网络传播的信息质量,丰富信息形式,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趣味性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信息的兴趣,以思想性和知识性鼓励他们勤动脑、多思考,提高认知能力,引导关注积极健康的信息。

3.承担网络传播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信息环境。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认为传播媒介为我们提供的是对信息选择并重新加以建构的信息环境,并与现实环境存在差异[1]。此外,网络媒介具有虚拟性特征,因此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有必要认识网络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别,提高自身对网络媒介的批判能力势在必行。而仅仅依赖受众自身单薄的力量则略显不足,更需要维吾尔语主流媒体承担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正确价值判断标准的形成,服务于对信息、媒介的评判及质疑能力的形成,以至于受众不会在海量信息面前束手无策。天山网作为维语主流媒体之一,在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中影响力大、可信度高,有65.3%完全认同天山网维文版的新闻评论。因此,包括天山网在内的维吾尔语主流媒体首先应体现公共性,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了解青少年受众发展特征,站在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角度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其次,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互动反馈环节深入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关注的动向,并给予正确引导。再次,做值得信任的“把关人”,严格管控维吾尔语传播的信息内容,平衡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不良信息的干扰,陪伴青少年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双向流动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10-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断涌现,网络也随之发展成人们必不可缺的一项获取信息的手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获取自然也必然依赖于网络,因为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也比较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具有的一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无法具备的,包括数字化、多媒体等的特殊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信息量特别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网络媒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普通百姓通过网络新闻,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了解每日新闻,所以,网络新闻势必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对新闻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时,一些业界人士通过构建模式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透过构建模式来了解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指的是研究者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而首次提出用模式来研究传播过程的学者是美国的H・拉斯韦尔,他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除此之外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也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几种模式。以上的这些模式能够保住研究学者正确认识和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特性,同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模式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被研究事物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述,模式随着所表述的方式的差异被分为数学、言辞、文字等,通过模式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优势进行表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让大众可以直接、简明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和交互性,把新闻传播这一无形的事物传达给大众,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有新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新闻传播的特征建立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平面媒体,包括杂志与报纸上的广告都是传统媒体的范畴。而传统媒体概念是针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提出的,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传播信息,而电视、报刊、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平面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它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娱乐信息,下面是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主流传媒所共有的一些特征:(1)传受关系明确;(2)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是互相孤立的,很难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评价;(3)报纸、广播、电视等只能将新闻信息单方面的传给大众,而大众对于新闻的反馈很难逆向传播回者。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得出此三大主流传媒往往掌握着“话语权”,信息完全由传播媒体所控制,大众只能被动地成为接受者,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其他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传达信息,不能以媒介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其中报纸采用的是文字的方式传播新闻,而记者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文字总结,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与时间的真实性有所差距。虽然如今的一些电台和电视相继开设了“听众热线”等环节,但还是不能让大众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存在着信息的延迟性,这一缺点就决定着其很难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社会生存,因为它无形中在大众与媒体之间树立了一堵“墙”。

当代社会传统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出的新闻和信息,而现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通过自行制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面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如何保证自己能从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传统传媒面临的市场冲击及其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大约有1/3的在线电子读者不愿再去接受传统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媒体面临很大的创伤,与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不能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媒介,新闻者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信息获取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理解,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也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超链接或者超文本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属于比较新型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信息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到想传达的地方。超文本超链接使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网状的,大众可以通过查询方式筛选出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比较强,而且他的编辑窗口也比较多。所以,网络媒介的功能比较强大。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一系列音频、文字等方法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并实现自己的商业行为的一种传播媒介。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两点:

技术层面的特征: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与接收都不是固定的,接受者也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和者,所以界定不太明显,也就是说网络的传播可以看做无数像蜘蛛似的网,从一个点出发,向外不断扩散,并形成新的网,者和接受者都是网中的一点,不断向外扩散。因此,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的结构形式,整个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张。者通过电脑或者信息交换设备与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换,者和接受者同时扮演了“发”和“接”的角色。

实用层面的特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较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流动性和交互性。社会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进行反馈,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也是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反馈,这也是传统传播无法取代的一个优势。网络传播的用户还能与其他的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信息,继而再向外通过网络传播。在传播时,可以以真实身份出现,也可以匿名传播,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三、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模式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技术上的变革和飞跃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是一次革命。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千变万化,可以说文字形式、语音形式、视频录像、flas等等,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节目的播出。所以,信息的获取者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网络新闻通过安排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结构使新闻信息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有利于新闻阅读者清晰明了的深刻了解新闻信息。而双向流动性也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一)构建模式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通过模式构建可以清楚的对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实用层面的特征分析,在进行模式构建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新闻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反馈、讨论如何处理。这也是对如何将论坛、校园BBS等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实现互动的一种考验。网络新闻实际是一种虚拟的新闻传播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

网络新闻的传播是多交流和沟通反馈的,者占主导地位,而接受者又带有自主性,所以要让接受者接受,就要研究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她们的心理活动,接收者与者通过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双向流动。

把握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我们在构建结构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新闻者与接受者的个体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考虑。

(二)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

大众对于一些比较新颖或奇特的新闻题目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并点击阅览,而对于像《最新播报》等兴趣不大,如果新闻题目比较奇特那么点击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阅览者之间也会在网页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对新闻没多大兴趣自然不会查看更多关于此类新闻的链接和报道,更不会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对于新闻的要首先充分考虑大众的心理,设法吸引大众点击查看子页的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而言,都会对看到的每条新闻做出自己的反馈,感兴趣的点击浏览、与者或浏览者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没有反馈等几种情况。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获得成功时人们都在关注此类信息,而时隔几个月后,有些大众还是对此事比较兴趣,想再查看相关新闻,而报纸或电视就很难看到相关报道,而在网上,比如凤凰网或新华网上,读者就可以查看到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并点击之前的一些资料,比如关船的一些报道,基本所有想要的资料都可以阅览到。但同时,大众选择了此类信息,就自然忽略了对其他新闻的查看,也就是无实际反馈,其实也是大众在浏览时对新闻信息已经有了心理排序,哪条新闻最关注最想了解,就是先点击查看,并可能进行互动交流,而有些可看可不看的就会最后去阅读,也就是新闻接受者的选择――交流――反馈。

网络新闻传播的双向流动性符合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当前新闻或信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网络这一重要因素。网络新闻传播受大众和媒体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能方便快捷的为大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大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于某条新闻的看法,发表评论,而这些都是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二是是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双向流动性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表现了出来。三是当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整体性以及社会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双向流动性的特点

海量性:网络新闻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多,对于传统新闻来说,报纸或电视提供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重要新闻,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对的只是这几个新闻,而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社会性,传播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一些,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大众可以阅读、听音频,也可以查看视频。

时效性:网络新闻可以及时快捷的将最新的新闻咨询传播给大众,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出来,而作为大众可以在任意时段去点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及时的新闻时代。而且,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到全球各地,这也是新闻传播上的一个里程碑。

交互性:交互性能够让大众参与到其中,也就是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个优势,而且它让大众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没有沟通的限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报道的只能是真实的新闻,及时监督其真实性,虚假的和骗人的新闻随时都能被大众揭穿。

(四)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由于其具有的双向流动性的特性,使得新闻能在民众之间快速传播,传播的对象相对是小众化的,不管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如今比较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让大众都能快速方便的接触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的网络资源比较强大,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自然也就比较丰富,而新的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趣味性更加饱满,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第二,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政府也在积极的用新的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变革,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国家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也是网络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坚实后盾。

第三,随着现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其支持,网络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更加多元性,更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互动交流的要求。

现在是网络社会的时代,是全民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代,民众的看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它能积极的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双向流动性。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能促进人们积极的去认识当代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其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推广时,同时要重视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了道德的自律作用,网络媒体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民众可以随时监督政府机关,在舆论的形成下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申雪凤.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83.

[2]王胜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坛,2008,(2):134.

[3]曾萍.网络信息资源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6):279.

[4]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2007,(11):6-8.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弱化;存在的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锐媒体类型强势闯入传媒阵营,使得传统的媒体生态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曾被奉为圭臬的传媒理念因此而面临冲击或重构,仍然固守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合时宜,网络时代,传媒业要更加迅速而稳健的发展,需对一些传媒理论进行重新解读与完善。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无疑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例。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由德国传播学家、政治学家诺埃尔-诺依曼首先正式提出,是颇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理论。进入互联网时代,对该理论的认识,我们显然不能仍停留在过去针对传统媒介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要结合网络自身的特点进行重新解读。

从网络刚刚兴起之时,具有敏感学术嗅觉的学者便对此理论提出了新的解读,但不少人直接走向“坚持‘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或“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的极端,这两种论断未免过于绝对化。笔者认为,网络的出现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所强调的传统媒体的地位与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没有完全消解这一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在此,冒昧地对这一理论做一番个人主观化的解读。

一、网络出现对这一理论中强调的传统媒体所发挥作用的弱化

诺依曼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尚未普及条件下的传统媒体时代,自然无法完全预见到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传统媒体时代,在传播活动中,作为传者的媒体在很大程度是居于强势的主体地位的,“灌输”的意味比较浓重,而多数受者则基本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相对作为传者的大众媒体而言,受者发出的声音是比较微弱的。这与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到的“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非常契合,电视高度普及时代传统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的“共鸣效果”(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累积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事件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和“普遍效果”(媒介信息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十分显著。如此,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其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在这种条件下,传者在缺乏既能规避某些风险又能有效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对陷入孤立状态的恐惧的“社会天性”在此种状态下表现得尤为突出。

然而,在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诸多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匿名性特征更是消除了一些与主流观点持相左意见的人某些顾虑,勇敢发声。这使得传统媒体时代传者与受者的不平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平衡。网络论坛、个人博客及近年来备受热捧的微博作为相对自由开放的意见平台,给了更多人“澄清真相”或“异见”的机会,从而不致让他们在大众传媒提供的优势意见中渐渐转向沉默或附和。另外,网络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及信息抵达的空前广泛性,使得之前“劣势意见”得以被更多人所了解,这股佐证“劣势意见”的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阻滞了大众媒介对“优势意见”提示的强势,甚至影响到“优势意见”的支持者,“螺旋”方向极有可能因此而逆转,而倘若大众媒体长期以喉舌和宣传工具的角色来引导这类所谓的“优势意见”,其公信力必然遭到质疑,这就促使其向更加透明民主的方向发展改良。

近年来,面对一些诸如“天价烟局长”、“李刚门”等有碍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网络俨然承担起了“真相调查庭”的职责,众多黑暗角落被置于阳光下,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而这无疑得益于网络的强大威力。试想,倘若没有网络草根的存在,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恐怕真会落入一些不负责任的传统媒体的“圈套”中,处在单一信息的阴影之中,而少数人所持的意见则成了“劣势意见”,而他们的传播力是相当有限的,无力与一些大众媒体的大力宣传相抗衡,“沉默的螺旋”效应便会很快奏效。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很大程度上将公众从“多元无知”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论坛、微博等自媒体正挑战着大众媒体的权威地位,打破大众传播所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垄断性,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意见分布情况,使得整个舆论环境更加客观透明。同时,这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强调的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效果和影响的一种反驳。由此,“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原始解读在网络环境中显然已不合时宜。

二、网络空间里,“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虽受到新媒介的冲击,但并没有完全沉没,只不过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而已。

首先,网络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传播,而且在传播中很快聚拢其超高的人气,这在挖掘事实真相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网络传播的威力时常将起初的“劣势意见”发展成后来的“优势意见”,成为新一轮“螺旋”的推动者,网络的影响力盖过了之前“优势意见”提示者,网络颇具说服力的信息使原来致力于宣传所谓“优势意见”的媒体“失声”,原本“优势意见”支持者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向。近年来,传统媒体报道的“先进典型”,经网络挖掘证实是造假的新闻并不鲜见,网络的无情揭露与传统媒体的“大力颂扬”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舆论导向也因此逆转。这也暗合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部分要点。

其次,前文提到,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但随着对网络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现阶段网络发展程度还十分有限,相关政策的压力致使其无法真正的自由开放,因此匿名性其实并不彻底,象征个人身份的ID仍能暴露人的相关信息,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敏感话题的意见的发表,意见主体仍需三思而后行,免得招致祸患。近年来,以“河南灵宝王帅诽谤案”和“王鹏诽谤案”为代表的让人无奈的“因言获罪”案件更是让人懂得“谨言慎行”。缺少了“少数意见”的强力提示,“沉默的螺旋”仍然能继续发挥作用。

再者,网络是个相对自由随意的平台,但这也决定了其权威性与公信力的不足,网络把关的松散性时常让人对许多网帖信息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因此有些时候即使网帖所爆信息是真实的,由于其媒体性质的随意性,信息无从考证,也会导致其意见提示的无力性,这与大众媒体的意见提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网络时代考量“沉默的螺旋”理论,不可以太偏激片面,而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毕竟,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着力找出其缺陷的同时,努力将理论进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具科学性。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第15篇

这些由广电主导主办的网站与全国各大网站和商业类网站相比,由于长期受传统广播电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走向市场和对接社会中,或多或少还存留着计划经济的味道,尤其是这些网站的主管领导,大多来自传统广播电视,缺少一定的新媒体运营经验,一些干部用传统思维和技能管理新一代媒体人,用传统媒体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步伐。久而久之,网站离社会越来越远,与网民需求越来越少,至此直接影响着广电多媒体事业的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呢?提升网络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提升网络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媒体干部更多的是执行指令和上级下达的宣传任务,接触到的是传统媒体下的信息与内容;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传递信息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信息的数量和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以前。这就要求媒体领导干部特别是网络媒体领导干部首先要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要能掌握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要有非常高的决策效率。比如近两年的几起重大的新闻事件:药家鑫杀人案、费良玉肇事案、事件等,都是通过现代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后,使全国人民了解到的。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较传统社会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如果我们网络媒体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应对这些情况,不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事态很可能就会失控,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信息化的时代,与网民的互动交流成为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新渠道。媒体干部特别是网络媒体领导干部只有充分了解和善于运用网言网语,才能通过网络去了解民生、民情、民意,充分表达广大网友通过网络所提出的真知灼见。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丰富,沟通形式更为便捷,因为信息化的网络世界让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网络媒体领导干部能力的提升,很大一方面取决于与社会多元化的交往和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构建和谐团队,能否建立一支高效团结的网络媒体队伍。过去那种靠行政命令管理团队的作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媒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和谐的团队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个人魅力的领导才能建立。成功的企业家、实业家、管理者的身上都具有独特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是一般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成功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机遇好。如“IT行业的金融家”陈天桥,从1999年和妻子、弟弟共同创办盛大网络,到2005年陈天桥家族以117亿元人民币登上胡润IT富豪榜首位,陈天桥仅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财富的积累。陈天桥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为了企业的发展,全力以赴去投入,不计回报。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层面中,他能很好地运用不同的职业经理人。用他的话说:一是充分信任;二是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企业发展才会稳定和快速。又如2009年8月,腾讯在香港资本市场上的股价达到120元港币,整个公司的市值突破2000亿港币,换算成美元是300亿美元。腾讯的用户数已突破5亿,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个是腾讯的用户。腾讯的成功应归结于马化腾,马化腾受敬仰和敬佩不是来自于腾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和几百亿身家的光环,而是来自于他做人态度中那种发自内心的平等与谦和。借用腾讯同事的话说就是:你在电梯里遇到他,跟他打招呼,他甚至会脸红跟你说“hi”,然后拿出手机假装在看,其实上面什么都没有。

当今,在我国四亿网民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网民有上网络浏览各种新闻信息的习惯,近两亿的网民访问BBS,这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发酵的推手,发微博,发微信,上QQ等已经成为现代网民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主要通讯方式。种种迹象和数据显示,网络媒体已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媒体干部尤其是网络媒体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网络媒体的特质,就不可能做好网络媒体的宣传与运营,也无法实现网络媒体的有效传播。例如湖北,目前大大小小的网站有三千多家,真正具有传播价值和影响力的网站不足二十家,而这二十家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也寥寥无几。而在国内网站排名前十的百度、腾讯、淘宝、凤凰、新浪、搜狐、网易、、优酷网,无一家是由内地广电主导的,这充分说明提升网络媒体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提升网络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海量性、即时性、交互性、娱乐性,分众化、社群化、多媒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特点,网络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提升:

首先在意识形态、舆论导向方面,有一定的尺度把握能力。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不断提高复杂形势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

要具有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技能,即熟悉网络生产的把关原理、生产标准和网媒制作的规律。由于网络媒体也是一种内容产业,所以,作为网络领导干部应该充分了解网络内容产业的基本常识、规律与方法,包括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播等环节,每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把关人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同时,要了解国家对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版权法、合同法等等,此外,对公众隐私权的保护、对国家安全法及保密法的遵守等,都是不能忽视的。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在新的传播形式和新的业态管理模式下,要求我们网媒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与角色转换能力,即探寻、理解、分析、表达各种信息和想法、把握互动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沟通与协调角色转换能力,网媒领导干部才能在与民众的网络互动中既侧重于从党的执政角度来考虑问题,又能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与网民对话交流,表现党的执政能力。

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媒体,所以,网络媒体干部要具有掌控舆情、引导舆论的能力。网络媒体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媒体舆情,及时发现和掌控舆情,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起到舆论引导与监督的作用。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雅培奶粉”事件;政治新闻影响力扩大,民众参与度提高的“中非”黄岩岛事件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网络领导干部具备掌控舆情、引导舆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驾驭网媒的发展态势,积极引导网众,化解怨恨,铲除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