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

学位教育论文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学位制度发展规律的理念审视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2.职业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人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受教育者有权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发展自身的主体性素质和相关性素质,或者说发展自身的特殊素质和综合素质,并通过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素质(特殊素质),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选择适宜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通过自身的素质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为社会做贡献,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说,教育本质上是促进受教育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受教育主体选择自身发展的指示灯、加速器,而不是把学生捆绑起来只允许他这样发展却不允许他那样发展的无形的绳索。这不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而且学生会因得不到充分的自我发展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如同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理论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所说:“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龄、教养与素质差别区分),教育环境不可缺少,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化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但在现行教育学中,却只承认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包括学校领导)想把学生塑造成什么人,学生就应该成为什么人,而不是学生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当然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教师就应引导和教育,为学生能够成为什么人创造条件,促使他成为有可能成为的人才。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成主体性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学生当成了物,按照自己的意图任意修理和改造的物,就像对待客观自然物那样。况且,自然物也有自己的本性,不是完全可以受人控制改造的对象。自然有机体也有自身存在的目的(合自然目的性),人不但改造自然,而且要顺应自然,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自然目的性,否则它就会反过来报复人、制裁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校中主体的主体,正是他们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一种双主体的活动,并在双主体的活动中,应该是教师主体服务于学生主体,而不是相反的情况。因此,教师把学生当成客体,当成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对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关系的生搬硬套,是对学生主体活动的粗暴否定。

二、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

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承诺。因为它已暗含着主体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找准适宜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社会位置,扮演成功的社会角色,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一切,除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之外,最终取决于主体的素质,而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知识和某种程度上社会的需要。就主体素质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来说,主体的素质越好,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就从本质的意义上符合了社会的需要;如果主体的素质差,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就会出现他需要社会,而社会却不需要他;或者说他选择了社会,社会却没有选择他的现象。这才是人才与社会最本质的联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他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如果主体缺乏这种自我发展的要求,不论家长和教师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硬性地拔苗助长,恐怕都事与愿违,助而不长。这已使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天资开发(学前教育)中尝到了苦果。当然,这不是说不需要对儿童进行天资开发,而是说这要以儿童具有的天资为基础,教育内容要让其感兴趣,使其感到不是外在的强制,儿童不但要学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就此而论,天资的开发实质上是一种天赋发现,而不是异想天开地认为每个儿童都有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的天赋。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喜欢学什么、玩什么,不喜欢学什么、玩什么,这与其自身的天赋关系极大。如有的专家所说,一个人的智慧48%来自遗传基因,52%来自环境的影响,天赋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所以有天才来自勤奋之说。但应该承认人的天赋是一个人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如果凡是勤奋的人都能成为“天才”,那天才就会遍天下,而不是寥若晨星。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称为“爱智慧”,而不是说哲学就是智慧,可谓抓住了智慧的真谛。智慧是人素质的内核,它是以先天的秉赋为基质、后天的教育为条件,内外互动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精神品质。

学术界关于素质的定义很多,但一般以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化为结构形式。没有先天就没有后天,先天秉赋超群,而后天不足,也绝对不会成为天才。这既是人才成长的辩证法,也是教育的辩证法。主体自我成长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根据,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是素质教育的条件,二者是一种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主体自我如何成长,即发展为具有何种素质的人,从主体方面讲,取决于主体自身两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先天的秉赋,二是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前者具有潜在性,后者具有现实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确立,是先天秉赋的实现形式,是本质意义上的自我完善。从环境条件来说,它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客体,为主体提供素质内化的内容,构成主体精神素质的历史文化特性,成为主体存在价值社会化的基本环节。人的先天秉赋之所以是主体素质形成的前提:一是源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二是大脑的可塑性。二者决定了主体有着养成某种主体性素质或特殊性素质的可能性,这就为受教育主体未来成为某种特殊的人才提供了潜在性条件。就人的认知风格而言,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同。所谓认知风格,就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具有某种个人的独特风格,即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习惯。有的偏重于依赖左脑的功能处理信息,有的则偏重于依赖右脑的功能处理信息。正因为这两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各有特点,人们就把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认知风格,称之为“左脑(功能)型”的认知风格;而把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认知风格,称之为“右脑(功能)型”的认知风格。在实际生活中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或直觉能力极强者不乏其人,但不占据多数,大多数属于两者兼有的“综合(功能)型”的认知风格。只是在“综合型”认知风格中,一部分人偏于右脑型的认知风格,另一部分人则偏于左脑型的认知风格。因为受教育主体的认知风格不同,具有左脑型认知风格的人,经过对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塑造,其科学文化精神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扬,成为人们所说的具有科学头脑的人,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而具有右脑型认知风格的人,具有较强的空间知觉、形象识别、综合、直觉、想象的能力,经过对其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塑造,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使其更具有认知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能力,以及理解社会角色、作出社会评价等处理社会关系方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人经过进一步教育和社会实践,就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或社会活动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承认两种认知风格不同,以及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可能有利于发展个体某一方面的素质,使其成为具有某种特殊素质的人才,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任务。凡是人才都应具有特殊的素质,这是毫无疑义的,否则他就不能称其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但特殊素质却隐含着某种片面性,某一方面的素质过于突出,而其他素质过弱,其优势就可能变为劣势,缺乏对复杂社会生活的适应性。更为严重的是,片面强调特殊素质还会对个人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危害。

因为人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这种认知风格所表现出来的另一认知风格的缺憾,需要另一认知风格的优势来补缺。这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就科学认知活动而言,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真理,对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当然离不开全面的观察、冷静的思考,透过现象窥见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极其严密的逻辑概念表达出来,它确实偏重于“左脑(功能)型”认知风格。但科学真理的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灵气的创造活动。人的创造性活动虽然离不开左脑的功能,但人的右脑则更能感知敏锐、突发奇想,打破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在截然不同的信息之间产生广泛联想,让人在难以控制的思绪中,把自身的创造性推向顶峰,填补逻辑思维的空白,实现逻辑思考应想而不敢想、可发现而未发现的奥秘。所以爱因斯坦说,没有灵感、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伟大的科学发现。因而越是智力超群、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越需要自觉开发和利用自己右脑的功能,以便更好地发挥左右脑互补的优势,启迪自身的创造力。而具有右脑功能优势的人,虽然具有填补左脑思维的空白和突发奇想的直觉性创造,但其直觉性也需要逻辑的检验,并把直觉转换成令人可以接受的逻辑语言,形成另一种方式的优势互补。这就是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学理。我们分析了主体素质教育的生理心理根据,也就找到了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人的素质虽然有先天性,但它只是人的素质赖以生成的根,而不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有生理性,就像人具有动物的特性一样,但素质本质上不是生理的,而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现象(除去人的体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在品质化、文化心理化。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发现受教育者潜在的素质及其类型,运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促使其从作为生理心理现象的潜素质向社会文化现象的精神素质转化,成为具有社会本质特性的素质。就近现代智力教育而言,它就以人的左脑是主管理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意识域的科学发现为依据,并适应了近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而人的右脑的功能优势还没有完全被发现,人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的左脑视为优势脑,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这就形成了近现代科学主义的教育观,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扬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对近现代工业经济形成和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左脑的优势在特定意义上就是它的劣势,把科学文化推向极端,以它排斥人文文化,并把教育的主要功能规定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借助政治的力量把科学意识形态化,从而造成了人的精神分裂和人的物化。也就是说,人们崇尚科学精神,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和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强化人自身的素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加强人自身的建设,以及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人发现的科学技术却变成了对人自身的统治。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自身的异化,在西方国家当然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但科学技术失去人文精神的依托所导致的人自身精神生活的片面化、偏执化,则是造成人自身异化的更深层的原因。所以不少志士贤达和人文学者大声疾呼科学出现了危机,科学精神应当灌注人文精神,还科学精神应具有的人自身的价值。既然人自身的物化,有其深层次的精神根源,而它的不断强化又与教育密不可分,是教育在把人潜在的生理心理素质转化为社会精神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科学技术的精神本性进行深刻反思的时侯,也就不能不反思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深刻指出的:“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准备。

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十分流行。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现在不是已经到了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时候了吗?”[3]108我国是一个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更需要科学和技术,因而人的智力也就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也就很容易把人才与智力和科学知识划等号,人文文化往往被忽视,学校只给学生留下一片狭小的科学知识园地。这种教育态势一旦形成,就是非科学性的教育,如语文教育也久而久之把洋溢着情感意识和韵味的文学艺术知识化,把富有灵性的精神消融于死板的概念性的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的分析之中,启迪人的心灵的文学也变成了一种传达知识的工具。正因为人们把知识的传授变成了教育的一切,特别是编码知识可以量化,通过理解性的记忆就可以掌握,于是传统的教育也就往往把学生是否刻苦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这就把我国的小学教育变成了一种“听话教育”;把中学教育变成了一种“分数教育”“应试教育”;把大学教育变成了一种“知识教育”“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整个社会教育被功利化、目的化了。片面的知识教育确实潜在着很大的危机,特别当人们把知识看作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时,它不但会损害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且有可能导致人心灵的扭曲,“智高而德低”。这比“德高而智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更大。余秋雨曾在《智能的梦魇》一文中议论过“智满而德缺”的现象。他说:“构思过度,对创作是一种危害,营养过度对健康是一种摧残,而江河湖泊水质中的营养过度,实际上是一种污染,智能也是一样,过分地运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就会导向灾难。”“在这处处讲究智能的世界里,该如何来识别和对待各种各样的人呢?我想,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如果缺乏仁慈的天性,就应该通过艰苦修炼来叩击良知;如果连良知也叩击不出来,那就要以长期的教育使他至少懂得敬畏,恪守规矩;如果连这也做不到,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愚蠢和木讷了;如果他居然颇具智能,又很决断,那就需要警觉,因为这样的人时时进入一种可怖的梦魇,并把这种梦魇带给别人”。[4]但这不是说智力教育就不重要,而是说不应该把它偏执化,应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所谓全面的素质教育也不是要求科学家要有艺术家、道德家甚至政治家的素质;或者艺术家也被科学家化,科学家也被艺术家化,那科学家就不是科学家,艺术家也就不是艺术家了。因为这样会使人顾此而失彼,既不合乎社会的需要,也不符合不同受教育主体的先天特性。我们认为,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主体性素质与相关性素质的统一,或特殊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统一(不是一专多能,因为能力不等同于素质)。只有这样,受教育主体才能既保持自身素质的优势,又不因其他方面的素质不健全而使自身素质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因为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以智力教育取代或淹没了其他方面的教育,特别是人文文化精神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受教育主体的非正常发展,为了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道长住校园,所以人们突出强调人文文化教育。这种强调,不但有纠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一旦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润泽和浇灌,科学精神就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科学创造精神就会枯萎。如美国著名学者、发明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所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多半还是依靠他的直觉方面曾得到过多大程度的意外发展。”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化学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 论文答辩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经过5批试点,招生单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发展到2011年的57所学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也是最早设立的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之一,攻读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员,除了需要系统地学习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技术和外语基础知识以外,2~3年的学习期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答辩。作者作为某高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多次参加了该校的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及论文答辩,每次参与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活动,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并引发一些思考。现以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答辩情况为典型案例,发表一下作者的简单思考。

1 论文选题及答辩中的问题分析

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共有20位学员,另有上一届答辩未通过学员4位,24位学员分成A、B两组参加了论文集中答辩。每一答辩组设答辩主席1人、答辩委员4人,答辩专家主要由全国知名化学学科教学法教授、本校教师和中学化学教学及教研一线特级教师组成。24位学员的24篇论文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与教研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及化学教学法研究3个方面,24位学员的论文选题及答辩结果见表1。

无论是学员论文的答辩过程,还是学员的论文选题及撰写,都还是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论文的答辩结果有直接的关联。现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种等次的5篇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情况为例,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

《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激励策略研究》是24篇学位论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论文,答辩主席宣布这篇论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必须经过学员的补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过专家答辩委员会审查,学员才能拿到学位证书。显然,从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需要在充分调研和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困成因进行分析梳理,根据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的具体办法。然而,这篇论文却缺少大量而真实的调查,大量地引用有关理论,更多地根据想象去设计方法与策略,直接导致了论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给人的感觉是基于想象中的学困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等是被答辩专家定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学位论文,这就意味着这4篇学位论文必须在选题、开题、撰写、送审、答辩等环节上,一切从零开始,并在下一年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经过重新答辩获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则学员将不可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4篇不合格论文基本上都是在选题环节出现了问题。《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从论题的语法结构上就存在重大缺陷,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论文是运用诺贝尔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论题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却被挂上了诺贝尔科学精神和高中新课程的名头,同时,诺贝尔科学精神是什么?诺贝尔科学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从论题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显然是由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生态课堂2个命题组合而成的,在论文的文本中,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2个命题相互粘贴的痕迹,而且还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把“化学”替换为其他学科,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学科元素,就可以成为各个学科都普适的论文。《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选题,很多人做过相关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以“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5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包括一些学位论文,所检索到文献大部分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由此可见选择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没有独到的视角与研究思路,是很难写出原创性学位论文来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选择安徽省高考的一类主观题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论题,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高考的命题思路与特点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沉重及敏感的话题,更何况把一类题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的着眼点选择不当,而且撰写出的论文一点学术价值都没有。

同时,我们也看到3篇优秀论文之所以优秀的3个方面的共性:(1)选题新颖,3篇论文的选题都非常新,都是从独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2)论文质量高,3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折射出3位作者的科学精神、研究态度,以及科研水平。(3)答辩流畅,3位学员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的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缜密的思维都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

综上可见,当前化学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已见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对以后的教育硕士的学风与研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引起学位管理部门及教育硕士培养部门及攻读教育硕士的广大学员们的高度重视。

2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问题的思考

通过仔细研究24位学员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是如何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从最为原始的阶段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学术价值;二是如何加强对学员撰写论文过程的监管与指导,避免步入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导师指导模式;三是如何有准备地答辩,通过最为科学、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学员学位论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论文选题的取向问题

很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或机构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为普通化学硕士与化学教育硕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学位论文选题参考“菜单”,从而忽视了化学教育硕士身份特殊所决定的学位论文选题的取向性问题,也即化学教育硕士是基于学科理论、文献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还是基于学科实践、行动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学硕士的化学教育硕士,因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来自于教学一线、集中学习时间短、科研条件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取向于:(1)化学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及教学改革行动研究;(2)化学教学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模式及创新研究;(3)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困惑、对策研究等。作为学员的推送单位最期待的选题是基于学科问题解决模式及基于学科实践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学员带着平时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发现的问题入学,经过2~3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并以所在学校班级或学生为教学实践的实验样本,再带着通过以学位论文形式所呈现的问题解决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学校。当然,学员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员自身所占有的学科资源,以及所具有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及科研条件等。

2.2论文撰写的规范问题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书写规范问题。目前,我们在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学位论文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论文格式不规范,如,有些学员不按培养单位关于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去撰写,而是自行其事。(2)文字表述不规范,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及量与单位符号不规范,英文摘要与写作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学员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用的问题。(3)文献采用或引用不规范。如,引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根据参考文献找不到论文引用的文章,个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在章、节标题上等。

2.3论文的开题论证问题

开题论证是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甚至比论文答辩过程还要重要。论文开题论证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选题的科学性、学员的撰写思路及学位论文的质量。如果忽视了开题论证这一环节,无论在论文送审时发现了问题,还是在论文答辩时发现了问题,都是难以补救的。因此,当学员选定论题及导师以后,一定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开题论证会议,汇报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预期的成果与突破,广泛听取导师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培养单位,这个环节绝不能省,必须做实做到位,作为学员,这一关必须认真过,早发现问题,早补救!

2.4论文的送审答辩问题

我们知道,学位论文的答辩必然涉及到2个环节,一是论文送审环节,二是现场答辩环节。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往往都要经过答辩专家的盲审,给出初步评审结果,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教育硕士论文的答辩往往都采取会议集中答辩的形式,如何在10分钟内把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概貌直观、生动地呈现给答辩专家,还要能够接受答辩专家的质询,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我们在答辩过程中遗憾地看到,一些学员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马虎,不仅不能流畅地介绍论文内容,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论文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学员必须认真汲取盲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写好论文答辩报告,还要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期,并精心地加以准备。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即所谓“认知实践”,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情境设置,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文本案例和视频案例)、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作业和练习、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以及与课堂教学互补的其他校内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等;(2)与教学相关联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反映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需求,使学生不仅学习适当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参与一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取知识,检验知识,了解中小学生活,熟悉中小学生活,以便顺利走入社会并积极服务于社会,如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等。这两个方面对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

(一)以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为基础,确立切实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上看,教师的知识构成可分成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后者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实践表明,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与产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虽然国内外学者们的认识有所差异,但就其共性而言,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教育信念和反思性知识4个方面。因此,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为指导,以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具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切实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以下是我们细化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1)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应用理论、验证理论、修正理论,逐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2)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接受系统的、正规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并使这种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认清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职业素质。(3)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4)养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增强教育教学观念、艰苦创业意识,促进良好职业情感和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固化。(5)形成反思性能力。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并提炼出遇到的教学问题,具备行动研究的能力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使教学更加有效。这个目标体系具有整体性,“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基础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是核心目标,“反思性能力的形成”是表现目标,良好的反思性能力的形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体现。

(二)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设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各高校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哪些?如何系统科学地组织这些内容?学者们还在探索之中。教学内容是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结果。要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关键是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理顺实践教学内容的内外关系,构建具有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高效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这个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完整,层次分明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从基础目标到核心目标再到表现目标,构建了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而且使实践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为实践教学过程有序合理的安排提供了依据。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理论知识之间也形成了链接的桥梁,这为建设实践取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改善课程体系中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实现内容上的实质整合提供了明晰的思路。2.重点突出,调整灵活每一实践教学内容对实现每一实践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这里强调的是每一内容在实现目标方面具有的主要功能以及各主要功能之间的渐进性和互补性,以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各功能之间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灵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其目标。例如,阶段1中如果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缺乏训练,我们就可以把“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调整到培养职业技能目标方面,与“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有机整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阶段2中的“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行动研究”既可有机整合起来,共同实现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也可对内容和目标进一步细化,如可把“教育见习和实习”定位在重点实现“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以达到高效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以理论和实践的实质融合为指导,构建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在结构上将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分成各自独立的模块,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了一座连接的桥梁。课程学习方面基本上沿用着教育学硕士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性环节。教学实践方面以教育实习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如教育见习、教育行动研究等较少。而教育实都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缺乏反思性教学实践环节。全日制教育硕士虽然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但获得的只是知识的内在逻辑而非实践逻辑。理论很难在实践中产生迁移,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后想要进行反思、改进和提高却没有机会,以至于理论与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自然统一体,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教学全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实践,帮助完成实践。而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增加个体的程序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提供可能性。为此,应以理论和实践的实质融合为指导,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这种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要注重同课程学习的整合,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到理论学习中,将理论学习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强调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体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合理有序地安排实践教学的过程。根据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将实践教学过程大致上分为循序渐进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这是以教师为主、研究生为辅所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作业和练习。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应用理论、验证理论、修正理论,逐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第二阶段是以掌握教学技能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这是以研究生为主、教师为辅所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主要内容是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接受系统的、正规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使这种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三阶段以研究实践问题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f究:将教学实践研究扩大到中学课堂、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地教学活动中,研究生以准教师姿态观察和发现教学实践问题,并学会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开展准教师行动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此外,要增加反思性教学实践环节并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终。让学生通过行动反思发现“不好教”或“无法教”的东西,持续不断地锤炼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实践”在教育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改善以往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实现内容上的实质融合。研究生在“理论一实践”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引导下,将迅速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优秀中学教师。

(四)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为目标,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亟待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对应行业或领域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的增大,专业研究生在从业者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影响了从业者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其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对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也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但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仍亟待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道德模糊不清,对如何在工作实践当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知所措,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的不良效果。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择业中受功利主义导向严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就业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择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高薪、大城市、著名单位等为选择的关键词,完全忽视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要。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表现不尽如人意。存在科研中弄虚作假、在工作接受灰色收入、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平等,在会计工作中粗心大意等现象,看重个人得失而忽略整体利益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总之,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着实令人担忧。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要大力加强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不高首先归咎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板块的不完善,更有工作单位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衡量标准上的模糊。第一,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相比于其他从业者来说,自身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他们大多感觉自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因而无需特别重视。此外,他们清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功就业的“硬道理”,所以主要把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中,无暇顾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并未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其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来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这些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机械地照搬和使用,常常把科研水平的高低当成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方面,较少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没有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第三,从工作单位的角度来说,工作单位渴望吸纳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往往拘泥于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当专业学位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标准,从而在外在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

(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

急需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直接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相挂钩。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亟待优化。第一,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高校既没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但也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第二,少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很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对本科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者二者前后差别较大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产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失去兴趣,或是因其缺乏连贯性而厌恶学习。第三,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尚未形成以专业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引导力量,以所有教师为集合力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职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更没有及时有效地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他教师则是把教授自己分内的课程为主要任务,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漠不关心,因而造成了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第四,在从整体的环境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无论是高校、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道德观念也容易发生偏差。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精神

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传统道德是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流派当中,儒家极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又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自觉。第一,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盛行,此消彼长,如果不积极加强国学教育,不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那么传统文化的地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挤占,因此,必须占领舆论的高地,以自信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普及和文化传播。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传统文化因其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可能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实质内容却永不会过时,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包装至关重要。第三,要分析研究,对传统道德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强化理论和完善课程为基点

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重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步骤亦是基础环节。第一,高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既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理论修养的需要,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时间,不被其他方面的活动所挤压或占用。第二,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课程依托。既要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同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当中,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潜移默化。第三,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设置。既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重叠,同时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脱节,应该做到逐步深化,有效衔接。将通识课、专业课、其他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内容的分布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既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又能通过职业道德的完善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基础。

(三)优化校园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

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都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其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是我们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应该经常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开展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知识的问答活动、关于职业道德的辩论活动、举办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讲座等等。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既可以选择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楷模,也可以选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的学生,同龄人的榜样效应是最大的,整体道德高尚,必然带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以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

在参与中获得提升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中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岗位中切身体会职业道德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人生中的价值,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锻炼。第一,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医院、学校等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相对口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只有深入到职业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所从事职业,形成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的职业道德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安排专业的人员,加强在实习过程当中对职业道德的指导。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不代表把培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实习单位,而是高校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要准确记录学生在实习中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纳入学生的总成绩。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与平时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相挂钩,并在就业时将职业道德表现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供参考。这样就从外在约束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以强化导师育人功能为重点

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引导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科研指导,而且更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导师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把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传递给专业学位研究生,让他们对职业道德形成基本的认识,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予以及时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导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楷模,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导师的人格光芒会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高尚的导师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中道德品质的影响者和指路人。

(六)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平台探索专业学位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个人素质的关键组成

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职业道德素质过硬,才能有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才能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自内心地对本专业或行业形成热爱之情,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刻苦钻研业务问题,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调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身体状况,提高身心素质,进而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行业前景的隐性动力

行业发展需要接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因而,在每年的就业季中,很多单位争相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抛出橄榄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的增大也意味着整个工作团队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如果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下或未来行业发展重要的显性动力,那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关乎一个行业发展前景的隐形动力。这是因为,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否做到扎根于自身岗位,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是体现一个员工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工作成绩和效果的关键环节。每个行业或者每个具体工作单位都是由其内部成员联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每个员工都成为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只有每个个体兢兢业业地工作,才能促进整个行业或单位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前进。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关乎着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推动着团队意识的提升。从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把整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员工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才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建立牢固的团队意识。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整个单位员工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工作团队中学历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是一个企业形象和文化的“活招牌”,而且对其他同事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作用。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道德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准,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劳动部门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享有劳动的权利也都应该承担劳动的义务,因而几乎所有符合劳动条件的社会成员都或早或晚地成为从业者大军中的一员。因此,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仅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从业者,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们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更是整个从业者群体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从业者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者之中的比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行业发展现状,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是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生力军。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改善整个就业者群体的整体职业道德现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如果教育硕士都具备高尚的师德,临床硕士都具备大医精诚的品质,法律硕士都能够把公平正义作为信仰,会计硕士都能兢兢业业地不做假账,工程硕士都能把保证质量作为根本要求等等,那么在这些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推动下,社会文明的程度必将提升。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亟待提升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对应行业或领域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的增大,专业研究生在从业者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影响了从业者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其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对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也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但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仍亟待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道德模糊不清,对如何在工作实践当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知所措,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的不良效果。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择业中受功利主义导向严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就业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择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高薪、大城市、著名单位等为选择的关键词,完全忽视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要。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表现不尽如人意。存在科研中弄虚作假、在工作接受灰色收入、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平等,在会计工作中粗心大意等现象,看重个人得失而忽略整体利益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总之,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着实令人担忧。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要大力加强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不高首先归咎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板块的不完善,更有工作单位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衡量标准上的模糊。第一,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相比于其他从业者来说,自身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他们大多感觉自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因而无需特别重视。此外,他们清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功就业的“硬道理”,所以主要把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中,无暇顾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并未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其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来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这些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机械地照搬和使用,常常把科研水平的高低当成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方面,较少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没有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第三,从工作单位的角度来说,工作单位渴望吸纳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往往拘泥于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当专业学位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标准,从而在外在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

(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急需改进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直接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相挂钩。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亟待优化。第一,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高校既没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但也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第二,少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很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对本科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者二者前后差别较大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产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失去兴趣,或是因其缺乏连贯性而厌恶学习。第三,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尚未形成以专业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引导力量,以所有教师为集合力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职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更没有及时有效地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他教师则是把教授自己分内的课程为主要任务,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漠不关心,因而造成了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第四,在从整体的环境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无论是高校、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道德观念也容易发生偏差。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精神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传统道德是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流派当中,儒家极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又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自觉。第一,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盛行,此消彼长,如果不积极加强国学教育,不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那么传统文化的地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挤占,因此,必须占领舆论的高地,以自信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普及和文化传播。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传统文化因其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可能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实质内容却永不会过时,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包装至关重要。第三,要分析研究,对传统道德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强化理论和完善课程为基点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重视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步骤亦是基础环节。第一,高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既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理论修养的需要,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时间,不被其他方面的活动所挤压或占用。第二,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课程依托。既要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同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当中,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潜移默化。第三,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设置。既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重叠,同时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脱节,应该做到逐步深化,有效衔接。将通识课、专业课、其他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内容的分布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既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又能通过职业道德的完善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基础。

(三)优化校园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都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其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是我们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应该经常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开展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知识的问答活动、关于职业道德的辩论活动、举办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讲座等等。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既可以选择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楷模,也可以选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的学生,同龄人的榜样效应是最大的,整体道德高尚,必然带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以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在参与中获得提升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中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岗位中切身体会职业道德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人生中的价值,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锻炼。第一,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医院、学校等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相对口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只有深入到职业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所从事职业,形成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的职业道德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安排专业的人员,加强在实习过程当中对职业道德的指导。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不代表把培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实习单位,而是高校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要准确记录学生在实习中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纳入学生的总成绩。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与平时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相挂钩,并在就业时将职业道德表现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供参考。这样就从外在约束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以强化导师育人功能为重点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引导

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科研指导,而且更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导师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把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传递给专业学位研究生,让他们对职业道德形成基本的认识,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予以及时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导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楷模,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导师的人格光芒会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高尚的导师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中道德品质的影响者和指路人。

(六)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平台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新路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崇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广泛使用网络信息平台,因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是对专业研究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的且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通常是两年,其中第二年为实践时间,他们会被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很难组织对他们的集中教育和培训,因此,拓展教育路径,采用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及时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实际,并且把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职业道德观念的消息经常传递给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影响。此外,大力发展网络平台建设,成立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网络课堂,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的先进人物事例、职业道德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填充到网络课堂中,并且根据实际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样既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活实际,又机动灵活地组织他们进行自我学习。

四、总结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性偏弱且缺乏针对性

既然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应该突出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矿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专门学科,采矿工程本科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经历三个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两个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和应用。然而现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单独制定,而是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导向性偏弱。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基本依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而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因人而异,研究方向和项目类型也有较大不同,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养。此外,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参差不齐,跨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按规定需补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这两门专业主干课,但由于缺乏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反而薄弱,就业后甚至难以胜任基本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1.2“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形同虚设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中校外导师一般以兼职形式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就矿业工程专业而言,校外导师普遍聘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校外导师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不仅有繁重的企业事务需要处理,而且在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很难有时间来高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之现行的校外导师津贴制度并不合理,造成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不得不更多的由校内导师承担。由于校内导师工作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习惯性地侧重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煤炭行业萎靡不振,在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煤炭高等教育也步入低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源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更是勉强为继。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形势持续好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加紧新建矿井建设的同时,利用中小煤矿资源整合政策兼并重组了大量矿井,那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煤矿主体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接近100%,薪金水平持续攀升。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考生为获得高额的劳动报酬而选择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热门专业相比不仅报考人数上丝毫不逊,而且考生专业竟然涵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之外的10个学科门类。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既是一个艰苦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对煤矿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认识,一旦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从业人员薪酬大幅降低的时,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已不是那么强烈,转而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踏上形形的求职之路,而非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适应现有工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学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学位最低要求。因此,这种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对跨专业学生增加矿业工程通识教育先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煤矿地质、矿井设计、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和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续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进行强化。其次,将跨专业学生全部纳入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又能辅助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高。第三,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采矿工程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讲座应保障足够时间,避免出现类似学术会议走过场的形式—“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部级学科平台和与国内高水平企业联合构建的产、学、研平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全面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2.2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

按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3年,实际上普遍执行2年学制。但从现有的培养计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第1学期忙于找工作,第2学期忙着做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沿用2年学制,跨专业学生沿用3年学制。

2.3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初衷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实践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3.1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

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联系、确定主要依靠校内导师牵线搭桥,虽然经学校审核后颁发聘书,但学校对校外导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换言之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约束力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校外导师管理纳入到校企联合管理的范畴中来,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企业层面允许校外导师临时脱离煤矿生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校外导师指导津贴、职称评定和奖励办法制定相关细则,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2.3.2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淘汰制度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育定位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机能力最强,但创造能力却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作为一个有着一度让人骄傲的四大发明的古国来说,创新已不能不被重视。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文拟对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正如心理学家米德所说“一个20世纪的儿童自己发现,在直角三角形里,勾股边的平方和等于弦边的平方,那么他也就完成了跟毕达哥拉斯一样的创造性欣慰,尽管这个发现的结果对于文化传统来说等于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2夯实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大搞攻关创新和创造发明。

3还学生以自由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儿童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有这样,儿童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其双手才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才能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掘内在的创造力;才能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可见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创设适应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还学生以自由,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景,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第三,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安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时间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还要修改教学时间的机械平均分配,既缺乏灵活性又不利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与完整的刻板程序。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开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教学中,我们刻意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让学生体验成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5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训练。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自身要具有创造性。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能够发现并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作为创新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要拥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有真挚的教育情感;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要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艺术,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的求异、创新等。

总之,中小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关系到培养世纪人才的百年大计,不是一个简单而轻松的话题,更不能随着人的意愿一蹴而就。它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界的联动,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长久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明达·谈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J]·小学数学教学,1999(1~2).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选题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是教育硕士学员开展研究工作的开始,也是导师指导教育硕士学员工作的重要方面。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得当与否,关系到专业学位论文的成败。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准备工作应尽早考虑,要求在入学第三学期着手进行。论文题目的选择可以是在教育硕士学员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和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导师同意后确定;或者是在导师对教育硕士学员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由导师首先提出,征求教育硕士学员的意见后确定。选题时一般掌握以下原则:

1.选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2.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3.要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科研基础和实验条件确定选题,必要的实验设备要基本落实,必要的实验条件要基本具备。

4.要结合教育硕士学员本人的基础和特长,使教育硕士学员通过论文工作,得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训练。

5.题目要大小适宜,难度得当,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有相当的把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教育硕士学员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选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的论证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中,拟采用哪些方法,目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及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论文工作量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

三、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应于第三学期。凡未按时开题者,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2.教育硕士学员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然后写出3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教育硕士学员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开题报告必须在各自培养单位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员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教育硕士学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阵地

从哲学教育活动的宏观层面来讲,教师与学生是主客体的关系,教师作为主体承担着制定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任务,学生作为客体接受教育制度的安排。这种主客体关系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制度实施中,课堂教学对教育效果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双主体的关系,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教育。哲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具体来说,教师要大量运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辩论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注重从经典的问题、案例或者有争议的观点出发,组织、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讨论,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师生智慧的碰撞与情感的互动,为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烂熟于心,有系统、有组织地围绕学生,把握好教学环节,这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问题的提出者,而教师则是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其次,引导的过程要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舞学生和鞭策学生。实践证明,建立在平等信任、尊重理解基础之上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创设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教育情境,还能在彼此理解和沟通的良性互动中达到精神的愉悦和生命意义的分享。要注重于创造,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继而引导学生展开哲学探究和反思。再次,问题的设计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是师生互动成功的关键。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在讲到道德哲学中有关善恶的问题时,要结合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明星“诈捐门”、陈光标的“裸捐”以及“郭美美事件”等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善的本质与善的原则;在讲到人生哲学中有关人[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哲学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指引下,生价值问题时,就女大学生“宁做二奶,不嫁80后”“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等言论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人生选择等。最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教师的职业修养要求很高。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思维方式、沟通技巧和人格魅力等综合因素决定着师生互动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哲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德行、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比较透彻的人生感悟等,教师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提高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任务驱动与社会体验相结合,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桥梁

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曾提倡“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即“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这是哲学教育目标的本质所在。实践教学既是巩固与深化哲学理论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哲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和参观体验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参观考察、现场体验中培养主体意识,锻炼思辨能力,领悟知行合一,确立价值取向,继而提升哲学素质。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通过专题研讨和社会调查的方式,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师再现式教学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学生探究式学习,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用学生比较关心的、与哲学理论相关的现实热点与焦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每一小组指定或自由选择一个任务,利用课余时间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对研究和调查任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提炼,通过相互协作与交流,完成对研究和调查主题的初步论证,之后形成成果以课件方式在课堂中予以展示、讲解与答辩、交流与讨论,最后由教师给予总结或点评。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哲学是对人生终极性问题的探索和反思,研讨和调查题目的设计应符合哲学引导学生透过生活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的表面,思考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终极性的哲学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追问的特点。如通过对“人造美女与美的本质”“山寨文化与创新“”善心与善行”“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2012’与天人关系”等专题任务的研讨,训练学生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培养学生批判与反思的理性精神,实现哲学教育之目的。另一方面,哲学教育本身就是思想的创造性的交流和对话。课题展示过程中,当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作业任务后,其他学生与教师的盘问、诘问、反馈与评价显得非常重要,智慧的火花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才能产生的,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探究乐趣的体会,要在交流与对话中才能得以加深。社会体验是实践教学的传统方式,也是象牙塔中莘莘学子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的重要途径,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可以结合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感受生活、思考社会、体悟人生、锻炼能力、提升境界。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且形成长效机制,可以在校内外开辟实践教学场所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如“哲学基础”课在校外逐步建立了11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教师都会带部分学生去基地参观考察,近两年学生先后到顺德展览馆、顺德戒毒所、孙中山故居、广东省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心得都感触良多。此外,我们还将学生的心得体会编辑成册以便“存史、育人”,同时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校报和有关媒体发表,使全校师生都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即多媒体教学使英语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及英语教师的角色、作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式,掌握新技术,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角色的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信息丰富、图文并茂、传输迅速、声音、视频等信息载体多样化,因此成为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认知工具。而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和课本是学生获取外语知识的唯一源泉,面对新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寻找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中的合适角色。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四、六级通过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围绕着四、六级的题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进程必须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体,学习的步调必须与课堂保持一致,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跟上课程的进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基本放弃英语学习。而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新的形势下正面临挑战,必须更新观念,在新的理论指导下转换教师角色。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师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学效果,克服单纯使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局限性。互联网等网络资源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别化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从教学过程的中心变成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

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首先要做好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的学习目标、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媒体的选用、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学习进程的安排、各学习主题的确定等。其次,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

作为指导者,教师要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介绍学习内容、指明学习途径、指导学习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在信息技术下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执行这一任务,要求教师掌握本课程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知识分布和结构及其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有效的学习途径,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利用网上批改作业和网上专题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网上求助分别给予帮助。在大学体验英语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做了改革。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认识到自己是认知的主体

学生明确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与学习伙伴的交流、讨论、协作,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创新和信息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协作、创新的精神。

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和具体的学习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多提供范例,讲明策略运用的范围和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策略练习的机会,熟练运用,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

3、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工具的应用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自如地开展学习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学体验英语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所需的各种学习工具应用的要求,帮助学生逐项掌握各种认知工具并达到熟练运用,使他们顺利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生入学时,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体验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培训。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我们采取学习者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评定后再定期在网上,让学生互相公开评价。对小组完成的作业成绩取集体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平均分。这样全方位、多因素的开放式评价,使评定结果相对客观,而且使评价的作用得到了延伸和扩大。学生参与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评定,还能从学习伙伴那里获得好的学习经验,吸取同伴学习欠缺方面的教训,用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指导的教学模式中情感的交流

语言与情感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情感交流在语言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语言心理学理论指出:学生处于焦虑、压抑、过度的自我封闭和保护以及兴趣不高时,会严重地影响和阻碍外语学习的效率,而当学生处于自信、专心、并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的情况下,学习的潜力会得到发挥,甚至放大。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埋头操作电脑,把自己降格成了“电脑操作员”,忽视了自己在课堂主持、导演情感交流的身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要加强“感情投入”,把握适度、适时的运用原则,在时间和内容方面把握分寸,做到运用多媒体技术既不喧宾夺主使用过分,也不因噎废食,不敢大胆使用。每节课起码要用1/3的时间跟学生交流互动,从时间上保证有情感交流的可能性。围绕课文内容,布置题目,分配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资料,写出东西,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讨论。教师指点、辅助和鼓励学生写出“作品”。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就交给学生自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或通过局域网,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布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突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学习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教师还可介绍网络资源或互联网的网址,推荐参考书目。帮助学生培养自学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通过提问、小组表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情况,发现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宽广的、有弹性的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创新,学习最新的外语习得理论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引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罗秋明,董翠芳,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转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7):146-147.

[4]毛慧娟,毛文娟.多媒体课程整合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在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中,进行《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时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并强调在当前双语教学改革中需要切实重视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立中小学;教师;公务员身份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法律地位发生了重大变革但聘任制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存在许多争议,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中诸多深层矛盾,如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福利、住房等长期难以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立法对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规定不明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之一,教师法律身份归属的明确化,对于教师权利的保障和教师职责的履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的现实不确定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法律身份归属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也出现过多种称谓。

1计划时期的国家干部

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教师获得国家干部编制,享有国家干部身份,和其他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一样,被纳入到统一的干部系统中进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国家卜部身份也逐步淡化。

2.20世纪80年代事业单位人员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将公立中小学校界定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词源于1986年实施的《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民法通则》在第3条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中小学校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因此教师属于事业单位人员。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又颁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暂行条例》,对《民法通则》的规定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该法规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利一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中小学校在我国的社会组织中被归为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师也理所当然地被定为事业单位人员。把教师身份归属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顾及到教师职业的公务性.,不利于教师及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3.20世纪90年代专业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

1966年10月,联合困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育工作应傲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师具备经过严格并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准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他要求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有个人及共同的责任感”。我国《教师法》第3条也规定,我国教帅是专业人员。但“专业人员”不等于法律身份,医生、工稗师等也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主要是对职业性质进行规定,不具有特别的法律意义,更不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聘任法律纠纷,因此也无法明确教师各种权益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

1997年新修实施的《刑法》销93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固有公司、企业、事业位、人民用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沦。”依据这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可以归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同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这两个概念存意义和范旧上存在较多交叉重叠之处。《公务员法》台之后,国家工作人员概念今后是会被公务员慨念取代还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此外,由于与国家作人员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建讧,因此这一方案对于保障教师权益的作用可能有限。

4.21世纪仍不能称谓公务员

199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围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丁作人员教师不属于该条例的适用对象,自然不在公务员之列,从此教师的身份与公务员在法律上开始分化。200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圈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做出了重大调整,其中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从中可以看出对公务员的界定更加明确,公务员的范扩大了,原不属于公务员的法官、检察员都已步入了公务员的行列。但中小学教师不属于行政编制,因而中小学教师不在公务员之列。

二、外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法律身份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看,对于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的定位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德、法、日大陆法系国家定为公务员

德国、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为公务员或者教育公务员。日本2004年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改变了国立大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但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在这些国家,教师由政府任用,享有公务员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非因法定事由不得免职或惩罚。同时教师应履行与公务员身份相应的义务,如教师的争议权(罢课等)受到禁止,团结权、集体交涉权等劳动基本权受到特别限制。此外,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教师还享有诸如参与决策、教育自由等特殊权利。

2.英、美等法系国家定为公务雇员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雇员。教师由地方教育当局任用,并与之签订聘任合同。教师一方面基于公务员身份享有公务员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履行相应的各项义务;另一方面基于雇员身份,又具有雇佣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新西兰等国家定为雇员

新西兰等少数国家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雇员。教师由校长聘任,但由政府支付工资。学校在其权限内可以决定教师的雇用和解雇,向教师布置任务,监督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在任用期内享有教育自由权以及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其他权利,并在某些方面享有公务员所不具有的权利,如争议权、罢工权。但不能享有公务员所特有的听证权、行政救济等权利。

尽管各国由于法律传统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对于教师法律身份的规定各有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法律关系则具有某种程度的雇佣法律关系性质。但这些国家都强调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强调政府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并把对教师的管理纳入到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之中。

三、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必要性

公立学校教师,特别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其职业性质应当是公务员,即国家行政公务员、军事公务员和教育公务员三类中的教育公务员。它是构成现代国家社会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应该明确公立学校教师职业的公务员性质,并在《教师法》等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这是因为:

1.义务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义务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强制性。2)免费性。因此,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或免费教育。免费性和公益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公益性就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的“不收学费、杂费”,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3)全民性。用强制性和免费性来保障全民接受义务教育,有利于国民教育目标的实现,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纯公共产品。这种产品是任何经过法律许可的人都应得到的无差别的享受。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公益性事业,而教师是实施这项事业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管理自然应该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的范畴。

2.教师的职业职能要求教师成为公务员

教师的职业职能不同一般的事业单位及企业人员,它具有较强公共性。《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法》第8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由此可见,教师教育教学是一种为公共服务的公共(益),是国家教育权利的具体化,具有为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公共职责,其职务的公共属性并不亚于普通公务员。因此,如把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有利于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规范。

3.教师的权益保障要求把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

由于教师法律身份的现实不确定性,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如有的地方政府拖欠教师工资十几年至今,严重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法律救济,以致有的学者甚至呼吁给教师以农民工待遇。《教育法》第3l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保障机制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工资还是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国家公务员,已严重影响广大中小学教师工作安全感和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吸收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因此,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国家教育公务员,有利于稳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4.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公务员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3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在具体实践中也是这样操作的,部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该法第32条第2款的过程中,就选择了通过行政手段对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师资进行配置,以达到本行政区域内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师资平衡的目的。但教师如属于普通劳动者,与其所在学校签订的是劳动合同,那么政府要强制实行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是行政合同,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而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由此而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从而享有行政优益权。因此,教师属于公务员身份,对教师实行轮换制就可依法进行管理,师资配置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四、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教育公务员的可行性

教育公务员,可称为广义上的公务员,指兼具特殊的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的公务员(属于非强力公务员)双重身份,履行的是国家公职。

1.从法理上讲,教师法律身份可以由公法调整,造福于公共利益

公法实际代表权力,代表国家权力;公法为法无授权即禁止,私法为法无禁止即自由。如教师不能进行有偿家教《教师法》并无明确规定,而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此却有明文规定:如有违背就会受到开除等处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又苦于有理而无法的尴尬局面。如果消解教师身份泛化问题,把教师纳入教育公务员队伍,他们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就构成了特别的权利关系,教育人事立法可依据公共利益或公共福利优先的原则,对教师的某些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从而相对缩小教师个人的权利空间以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

2.从实践上看,教师的工资(以绩效工资为例)来自财政

2008年底,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第2条第1款规定了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部门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总量随基本工资和学校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作相应调整。同时《指导意见》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公务员法》第79条规定,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资、津贴、补贴、公务员工资和福利等皆来自国家财政,属于第二次分配,这就为教师成为公务员奠定了经济基础。

3.从发展上说,《公务员法》为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留下空间

根据《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的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同时,依据《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执行的是国家公务且具有专业性,符合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矛盾。因此,在立法上增设公立中小学教师为教育公务员应该是可行的。

五、教育公务员身份下教师聘任制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实行聘任制,教师是普通的劳动者吗?答案显然不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一项公益事业,教师承担的教育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教师聘任制是一种具有公法性质的契约关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体现出明显的公务性,聘任制下教师仍隶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系列。

1.教师的聘任是政府聘任而非学校聘任

中小学校是一种国家机构,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包揽了从举办到管理的一系列权力,学校的办学权力非常有限。从聘用教师的角度来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根据学校编制聘用教师,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实践上看,目前宁夏等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由省级人事部门统一招收公立中小学教师,用人单位(学校)只是分配具体工作任务而已。当前我国的公立学校仍然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行使的是国家教育权,虽然不同于普通的行政权利,但仍属于国家公权的范围,它不享有完全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仍带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尽管按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和履行聘任合同,但校方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仍具有对合同权力的单方处置权。

2.教师聘任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而非劳动合同——以免费师范生为例

2007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共同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其中第4条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鉴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第5条又规定,免费师范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从中可以得出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鉴订的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行政主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免费师范生)之间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而是以行政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学位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1.丰富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中学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所有事物学生有着独特的看法。这时候图书馆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书,能够指引学生的思想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向前发展。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压力非常大,这时候图书馆就成为学生精神放松休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要配备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能使学生精神放松的读物,这些可以让学生在休闲的阅读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在快乐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品质。因此,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是吸引中学生的主要原因,图书馆必须购入一些能够使学生感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图书。

2.延长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课余时间不多,这样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相对更少。这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就要调整好作息时间,适当延长图书馆的开馆时间。比如,午餐时,很多学校由于人数较多,可能比较拥挤,这样就会有一批学生等其他学生就餐差不多结束时才去食堂,这段时间,图使馆开放就可以吸引这部分学生到馆内,坐下来,随手翻阅一下报纸或者是一些杂志,既可以从沉重的课堂学习中解脱出来得到放松,又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

3.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是学校的教学辅助单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这和我们平时去消费是一样的道理,招待周到、服务好的就餐环境我们就消费的次数多,而招待不周、服务差的环境我们就非常讨厌,下次绝对不再光顾。良好的服务能够吸引读者到馆内消费———阅读,而较差的服务态度只会使自己的读者越来越少。中学图书馆虽然不像高校那样成为学生考研复习的主要场所,但它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方面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中学图书馆在建设中必须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态度。

二、图书馆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学习。但中学生的自律意识相对较强,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学生成绩的提高都是通过自学来完成的,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而图书馆就成为学生自学、丰富学生综合知识的最好场所,成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图书馆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1.与课堂教学做好对接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但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时候更多是要依靠学生的自学来提高,学生自学是要根据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课后学生没有教师的辅导,图书馆可以为学生在教学辅导书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图书馆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购进一些教学辅导书,这样能够与课堂教学对接。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名师,来做教学方法指导或者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是个公共场所,这里汇入了全校所有的学生,人数多、学生层次差别大,因此很容易变成热闹的聊天场所,这时候图书馆管理者就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维持良好的秩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到馆内阅读。可以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人数,也可以用学生管理学生、维护秩序的办法来做好这一工作。

三、图书馆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