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篇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它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最大的特点即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生物医学工程学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现今市场规模可达1000~2000亿美元。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科内容包括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各种医疗仪器装备、医学物理学以及医学材料等,它的发展将随着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而得到长足进步。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此,我国有大量的医科、药科大学、综合大学和理工科院校都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从本科到博士的专业及领域。在2008年4月北京举行的“亚太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上,各种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建设等问题被提出并进行探讨,对于交叉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创立进行了研究,说明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对医科药科、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办学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在各类院校中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进行阐述。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容特色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探讨敏杨禹陈国明刘盛平(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1医学影像技术

即通过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红外线等手段及相应设备进行成像的技术,现还有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1.2医用电子仪器装备

分为诊断仪器和治疗仪器两大类。诊断仪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处理人体生理信号,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心脑电、肌电图仪和多参数的监护仪等,而通过体液来了解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动化。治疗仪器设备则是采用X射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超声、微波和红外线等仪器设备,如X射线深部治疗机、体外碎石机、人工呼吸机等。手术设备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等。现代化医疗技术中还将设备功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1.3生物力学

主要是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人体力学特性和其功能的关系。其中包括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学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组织工程所需要的物质与材料,其大多数是需要植入人体,需要具备耐腐蚀、化学稳定性,需要具有与机体组织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无毒性。作为材料,根据所需还应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和表征、成型制备、性能等。

1.5生物效应与生物控制

生物效应是指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分布、变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则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控制现象。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这些情况加以认识。其他还有介入式诊断、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最为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医学成像技术上,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而对医学信号的处理分析,包括心脑电、五官、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的研究处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与学习的热点。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将从业于该领域的研究、设备研发及制造、使用、维修养护等。所具备的知识体系是从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学到医学,十分广泛,仅四年内进行如此庞大的知识学习,学生将会呈现基础知识欠缺而专业知识也不深入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医科大学、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各自特点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习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的见解。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的研讨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分别在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中均有设置。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运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医学信息学技术等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有运用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更多的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设备装备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管理等。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庞大的知识体系,无法由某一个从业人员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协作与合作,由此认为,设置于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有各自的特色。

2.1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1.1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医科大学,其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医学特色与优势。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就业方向更多应以进入医院从事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计算机操作,运用各种影像、信息等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所以其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学习并具备医学的专业知识,然后才是具备基于医学专业领域需要的现代医疗仪器的研发与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成为拥有工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医学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仍是医药卫生领域工作,在医院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工科类生物医学工程侧重点不同。如在一般医科大学中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信息学专业等,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影像学、信息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诊断、治疗(或信息管理等)和医学成像(或医学信息等)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在于“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或信息学、医学超声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核医学影像学、信息学、医学超声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超声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仪器(装备)维修保养能力”上。#p#分页标题#e#

2.1.2课程设置

基于医科大学的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同时开设基于医学特色的工学、工程学课程。具体如基础类的基础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卫生管理等课程,然后按照各高校侧重设置传统生物医学工程的工学类、工程类课程,如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用仪器原理、医学影像仪器、检验分析仪器、临床工程学、人体形态学等,部分专业可设置如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类课程。虽然是同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来设置课程,切忌大而全无特色,或各高校均设置同样课程。这是违背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度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色的。

2.2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2.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基本上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北京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具特色。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的科学研究及学生培养方向就是强调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应用电子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发展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分析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方法,并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的工医结合复合型优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养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从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维护等上面。而四川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其特色制定为“以工程为主,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科研的相关学科为依据,培养从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学。由此可知,在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更注重工学、工程学内容,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设备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备(或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更多的学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医疗装备、设备等设计、研发、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具有相应能力”上。

2.2.2课程设置

基于工科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工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应用于医学中而派生的专业课程。如将特色定在医疗设备制造等方向上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基础类课程更加强了基础数学、物理的学习,设置了较多学分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实验等,医学类课程设置了基础医学与实验,涵盖人体解剖学知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了生物医学数学基础、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验、VisualC++程序设计及实验、信号与系统、EDA技术、计算机硬件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影像系统、生理信号检测、生理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设计与实现、医学传感器、医学光学、医学超声、医学材料等,同样,课程设置也应按照本校特色加以取舍。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2篇

摘 要: 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医学专业的医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高等专业院校。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高专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物理基础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设想。结论:物理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高等专业医学人才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医学物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医学物理学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医学物理学是医学和物理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边缘科学。现代医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理学也十分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成一门完善的学科新门类――医学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成为了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调整中已经确立,在全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将陆续设立医学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并划归新增设的医学学科门类之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学科里。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由此可见,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医学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1)国内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考察了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各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体上分配如下: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①公共基础课程:时事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3%。②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占总学时的34%。③医学临床课程:占总学时的33%。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执行三年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实习近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物理学总学时为68个学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相近。

在国外,医学类院校的物理学课程设置,如美国,医学生首先要完成四年本科学位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指定课程的学习后方能进入医学院学习。美国University of Minncsota的医学预科,物理课程设置两学期,周学时为5。3/4为理论课,1/4为实验课。德国University of Regensburg口腔医学院,物理理论144学时。对比之下,就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上,国内学校就与国外学校对物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仍在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由于对医学物理学的不重视,每到要压缩课时,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就会把医用物理学作为削减的对象,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专业为了开设新课程甚至完全取消。

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删减。只讲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液体的表面现象、振动、波动、静电场、直流电、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X射线、原子核与放射性部分章节。以求基本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由于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种类繁多,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医学物理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和热情,结果造成了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学。有些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队伍的流失也是造成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下降的一个原因。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相比处在较弱的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普遍不高,从职称结构来说,正高一级难以晋升,造成大部分教师认为前途渺茫。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教师大量流失,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职高专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回答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时,学生的回答如下:A与后续课程有关 的为52.3%;B.对以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为9%;C.偶尔有帮助的18%;D.基本没用的20.7%。从问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比较认同的,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由于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专业课门类多等原因,物理学不得不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在提到物理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绝大多数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说明医学物理学对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明确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在选取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时,要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合理配置物理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各知识内容的衔接,前后关联。既要讲经典的物理学,也要讲近代的物理学知识,联系前沿,激发创新。特别是在教授光学和电磁学的内容时,要在注重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高新技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结合基本物理学知识的教学法上讲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的应用。

(2)注重加强物理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该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到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时,结合血液的流动、呼吸系统中的气体的流动、血压的测量等流体力学知识。讲到振动和波动知识时,以声波为例子,结合听力的测定,超声波诊断等知识。对X射线的介绍联系到X线透视和X-CT诊断的医学知识,以及原子核的放射性、波动光学、电磁学的知识用于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之中。

(3)注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物理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饱含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在进行物理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结合物理学的精髓讲述人生的哲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了互动、讨论、讲演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教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被动学习的惰性,培养一种开放式现代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3篇

赵国求教授早在1964年就已开始从事高端物理学、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了,并自1965年学习了《中医护病学》著作后,开始同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时至今日,从未间断。他不仅是“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相互作用实在论”和“阴阳平衡等价于自组织系统最佳自稳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也是“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积极建构者。

在这次访谈中,当记者问到满头华发的赵国求教授是如何取得今日的研究成果时,他的一段描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1966年之后,约有三年的时间里,学校里不开课,我便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哲学、中医学、物理学的书籍。晚上在空荡荡的五层教学楼里,只有我的一盏孤灯深夜长明……这段时间的学习给我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方向……”这是青年时期的赵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求知的一个真实写照,也铺就了他不断创新求索的科学人生。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国求教授依然保持着这种探索、求真的精神,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并硕果累累。

“中医是科学”

记者:赵教授您好,现在学术界对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十分激烈,尤其是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赵国求:现在对中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中医有着东方独特的科学体系,不能归于现代科学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物质结构学说。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多为中医业内的诸多老专家,当然也有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特别研究和特殊感情的学者代表。

二是“中医是科学”,但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中医是物质运动学说的结晶,可以与现代科学物质观融通。融通后的中医既不是传统的中医,也不是现在的西医,而是既高于传统中医又高于现代西医的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这种认识应该能逐渐形成主流。

三是“中医不是科学”,而是经验,是一种文化,至多处在科学的萌芽状态。这是从第一种认识相反的层面去否定中医具有现代科学意义;更有甚者,极少数学者认为中医是“巫术”,应该用西医取代中医,这是极端的非主流认识。

我通过多年研究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以第一种、尤其是第二种认识为立论基础,并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即基本定律;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医是科学”。

记者:但如何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引进中医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对此您有怎样的主张?

赵国求:我也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学研究。当然,不是说分析还原对中医完全无用,一些生理指标对中医诊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现代科学也并不只是分析还原。许多学者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旁,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拙著《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初探》,应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所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

记者: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您是怎样将系统论方法引入中医领域的呢?

赵国求: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和科学传统。中医深受“易经”和“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全盘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可能要犯方法论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人体结构等;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及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和状态变化。因此,西医是在结构观和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在运动观和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所以中西医理论的概念、治病的方法也表现出重大差异。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方法正有对此作深入讨论的优势。心、肝、脾、肺、肾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它既是系统的结构元素,又体现系统的功能作用;人脑则是另一个主控子系统。围绕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各子系统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中演变着。作为过程医学的中医,它的目标就是使系统保持或恢复它的有序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现代生理学、现代脑科学、现代思维科学、现代神经科学都可以作为物质基础为中医所用。其实,中西医在物质基础上是可以通约的,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方法各异,理论体系有别而已。因此,我一直坚持中医是科学,中医可以现代化,并以科学的身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攻克世界难题。

“中医现代化”

记者:关于您提到的“中医现代化”,目前目标好象仍不明确,为什么您要提出“中医现代化”呢?

赵国求:中医学是以先秦人文哲学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建构的,因此是一种具有浓烈人文色彩的传统医学体系;同时还把哲学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这就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在描述上与现代西方科学难以相融。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用人文科学的内在结构与语言方法来建构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体系,这无疑使从小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教育的现代中国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中医现代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学治病方法快捷,疾病原理阐述清晰、分析确凿,让中国人深得其益;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劣势。中医治好病,却难以明确得的是什么病;中医用药有效,却无法进行药理分析,即使做了中医理论的解释,也让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理学知识的现代人难以听懂。“中医是否科学”、“中医还能发展吗”等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危机,也让中医业内人士不得不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去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因此,努力将现代科学为中医所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动力所在。

记者:您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具体的方法可循?

赵国求:我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中医现代化”主张,并由此试图建立新的中医自然科学体系。

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就是寻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传统概念,如阴阳、气、经络、精气神、脏腑、辨证等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中医必须有自然科学的描述方法和建构体系,让现代科学融于传统中医文明之中。

二是中医诊断和诊断方法现代化。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医学的重要体现。“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获取证候、疾病信息的基本手段,要求中医辨证论治中辅以现代科学手段及现代科学说明是自然的。通过“证”的实质研究,实现辨证规范化,是中医实现诊断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三是中药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新中药和新中药药方的开发,是新药与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成分的分析与化验是中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建构,加上相应的药理分析,我们很可能在对疾病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原理的分析上,寻找到符合现代科学的中医理论语言,它将有助于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

四是中医治疗康复标准的制定。中医多半不是靶点治疗,其疗效常表现出统计规律,结合辨证及证的演变,应有自身不同于西医科学的广义病理指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医现代化必备的配套工程。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

记者:赵教授,您是“中医现代化”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您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请您谈一下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同时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的建构者,请简述一下其基本状况和原则。

赵国求: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中,我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充分论证和建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临床经验,这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二是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四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五是研究队伍要以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为基础,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这将会极大地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士所受到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记者:您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对此您能简述一下吗?

赵国求:第一个对应表述,即中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第二个对应表述,即中医的阴阳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的多少相对于最佳自稳态的左右偏离。一般偏快或物质增多是“阳”,偏慢或物质减少是“阴”;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阳证。阴阳是生命物质动态平衡的状态参量。

第三个对应表述方式,即中医的“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表现在生命物质运动的状态中。活力由生命力决定。生命力是生命能、生命驱动力、生命潜力的总和。“气流”是人体内物质、能量包括电磁能、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

第四个对应表述,即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间隙维”并非完全的实体结构,它有通过现象、经验、理论及逻辑推理所做的建构成分;“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也要作相同的理解。经络是“现象实体”,是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

第五个对应表述方式,即思维至少是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它既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也可以作用于人体以外的他物。“意念守穴”就是思维的物质作用。

记者:这五个对应表述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物质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与科学基础,您能再谈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哲学根基吗?

赵国求:建立现代科学物质观理论模型,将中医理论建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中医的人文描述缺陷,这是中医作为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中医的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最佳自稳态模型,采用现代科学物质观和系统论科学方法,保证了逻辑起点的科学性。中医的阴阳及阴阳相互斗争与协调达到阴阳平衡,就与现代生理学、西医理论及系统论中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最佳有序状态的偏左、偏右,快、慢振荡,有了对应的逻辑联系。这就为现代科学用于中医敞开了大门。

“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赋予“气”的现代科学意义并归于“现象实体”范畴,中医理论中的“气”就有了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及哲学依托。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或中医的阴阳平衡,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好坏之分。“好气”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益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而“邪气”则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害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对疾病、对人体的健康由此展开讨论,则“阴阳”与“气”有了共同的物质运动基础,于是“阴阳”与“气”也就纳入了共同的现代科学逻辑规范,并由此与人体的经络发生内在的、质的逻辑联系。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在经络里流动的,经络成了生命物质活力的调节中介。在众多的经络现代科学假说中,经络-生命体“间隙维”,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经络物质-生命体组织液等假说,与“阴阳”、“气”等的现代科学解释具有逻辑一致性。经络亦是“现象实体”,具有建构特征,无须作还原论论证。

我提出“现象实体”的概念,主要是消解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对立论,因此,我反对中医与西医不可通约的观点。“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科学认知的产物,是“可道之道”,有明确的定义与内涵,有科学的认知过程,它与“现象”和“自在实体”概念有重要区分,是“现象”与“自在实体”二元对立之间搭建的过渡桥梁和纽带。将“现象实体”引进中医既帮助建立中医现代哲学的根基,也帮助我们搭建一个现代科学的语境平台,让中医理论建于科学基础之上。客观实践证明,中医无疑是一个具有现代科学物质观并与其内在哲学逻辑一致的“科学医学体系”。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职业为导向 动物医学专业 课程体系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41-01

佳木斯地区畜禽疫病防控和动物性食品安全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大量扎根生产一线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边疆地区兽医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具备扎实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佳木斯大学通过以职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和设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就业趋向多样化,人才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管理及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疾病和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生物制品及药品的研究与开发,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以职业为导向,重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开设一些交叉学科,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体现一专多能。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实验课构成。其中实践课不低于30%。

(一)公共课包括马列主义、毛邓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课。公共课的开设可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时也为拓宽就业面和为以后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二)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化学等几门课共346学时,1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7%。(三)专业基础课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实验、动物药理学实验、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实验、动物病理等几门课,共28个学分。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24.7%。(四)专业课包括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实验、动物内科疾病、动物内科实验、动物寄生虫病、动物寄生虫实验、中兽医、动物外科及产科疾病、兽医综合技能训练等几门课程,共3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3.5%。(五)选修课一共分为4个模块:生物模块、兽医模块、畜牧模块、药学模块。一共包括兽医免疫学、共患病、小动物疾病学、营养与饲料、动物行为学、动物环境卫生学和畜牧学经济等几门课程,共1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5.9%。

四、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以职业为导向,重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一专多能。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招生4年以来,通过以职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同时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几年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强。普遍赢得市场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每年就业率都在95%以上。就业趋向多样化,学生就业在党政机关、基层畜牧兽医站、饲料厂、养殖场、动物医院、升本科学习、两年后考研究生等就业趋向。

【参考文献】

[1]王洪斌,田文儒,魏萍.医教结合: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0,10.

[2]马衍忠,马文芝,王学玲等.畜牧兽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2).

[3]王丙云,周庆国,古必训,计慧琴,马春全.地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教协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整合课程;课程拓展;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深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改革,推进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整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国家实行的这些医学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人员。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医学类专业教育中,基础医学教学是开展医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其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1当前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基础医学学科分类科目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这种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大都存在教学内容局限和过于繁琐,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学科中的缺点。但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界限分明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难以把问题阐述透彻,必然会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存在各学科脱节、基础课程重复率过高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之间互相协调的关系,没有实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1-2]。国外医学教育多以长学制为主,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使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临床技能大幅提高[3]。但在我国现有医学教育模式下,要在医学教育特别是基础医学教育中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

1.2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上述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致使基础医学课程教师为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只是孤立地强调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本学科知识的讲授,对于相关知识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1.3理论教学脱离临床实际

在理论课讲授方面,由于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密切结合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面对这些枯燥难懂的理论,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基础课与临床课截然分开,不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非医学类专业毕业的,临床知识相对匮乏,难以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入临床案例,造成基础与临床的脱节[4]。

1.4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的实验课程设置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划分方法,即基础医学生物学实验、形态实验和功能实验三个部分课程。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大部分实验课程仍然只是按每个学科的要求设置,强调每个学科的完整性,缺乏综合性、开放性,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不利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学生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设计的少,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者,其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学习内容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脱节,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5]。

2对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由于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基础医学教学应当要为临床能力的培养服务。所以,有必要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我们认为,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变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块

由于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存在内容重复、相互脱节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对课程进行整合。2010年,复旦大学医学院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现状,提出了“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初步方案”并逐步实施。该方案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开展整合式和模块化的系统医学教育,包括9个系统整合核心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健康与社会模块、临床技能与沟通模块、科研素质培养模块和选修课模块。9个系统整合核心模块以人体系统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界限的教学模式。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按照这个模式,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如: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整合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整合课程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和提高了医学生综合应用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6]。邰浩清等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横向教学模式,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合理地展现基础医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使教学进程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我们认为,这种整合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医学知识,加深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对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具有很大的帮助。但这种课程的整合毕竟还刚刚起步,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课程整合的内容。根据基础医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对课程进行如下整合:将医学生物学、遗传学课程整合为人体生物学绪论,主要讲授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按照“器官—系统”的模式对课程进行整合,按照运动系统、感觉器官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对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课程进行整合,遵循从形态到功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疾病的形式对各个系统的内容进行讲授;对于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课程可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2.2构建适应基础医学整合教学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实验教学也是后期临床教学的重要基础。由于目前实验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按学科界限,即基础医学生物学、形态和功能三个部分,强调单个学科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系统、综合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其医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培养不利。因此,有人针对以上问题,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潘銮凤等从四方面进行了探索:①配合系统整合模块“人体结构与医学生物学基础”,构建“基础医学整合实验I”,内容主要为动物手术基本操作、生理机能观察、正常形态观察、细胞培养和形态、生化指标检测、细胞和分子分离和分析等基础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贯穿于解剖、生理、细胞与遗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②配合“感染与免疫”“生殖与人体发育”及各个系统正常与异常的理论教学,设立“基础医学整合实验Ⅱ”,开展疾病动物造模、生化和免疫诊断、病理形态观察、药物治疗等综合性实验课程,将功能、生化、免疫、诊断和形态、病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融人其中,目的是加强各传统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协调知识的综合应用。③配合“科研素质培养模块”,以基础医学研究入门课程和“基于项目学习”的科技创新项目实验课程作为整合实验课程的后期课程“基础医学整合实验Ⅲ”,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医学生物学研究前沿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7]。另外,有意识地减少验证类实验课程的内容,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课堂实验,加深对医学难点的理解。

2.3针对临床要求,设立拓展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上述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对课程进行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早接触临床,为后期临床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可在整合课程模式下,针对临床的实际问题设立一些拓展课程,让学生能充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思考临床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如:可设立《生理病理学与临床》《病原生物学与临床》《免疫学与临床》《生物化学与临床》等课程,实现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实现不同学科的补充与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2.4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现代药学; 化学; 生物学; 基础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改变过去“基础教育为专业教育服务”;的传统观念,确立基础教育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数学、计算机、外语作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功来抓。更新并深化现代药学的理论基础,加强具有分子水平内容的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教学。目前,许多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化学基础课是药学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石。但是,沿用至今的,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设置课程的教学体系乃是前苏联化学教育体制的产物。传统的课程设置造成教学内容交叉重叠,几门课程对某些章节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以至尚未出版的新一轮规划教材仍未解决这一“积重难返”;的问题。然而,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的化学和生物专业早已改革了这种课程体系,他们将无机—分析或无机—物化—分析—有机融合为一门课程,定名为“大学化学”;或“化学原理”;或“现代化学基础”;等,并出版了多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作为药学专业的化学基础课,应该紧紧围绕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化学课程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设置课程;打破按照化学二级学科界定课程的传统观念,将学科相关性强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容量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学重组为一门课程开设, 课程拟名为“基础化学”;,理论课讲授约140学时。这样设置课程不仅避免了3门课程间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叠,而且使无机化学原理与分析化学方法,以及无机化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更加密切、更为突出,从而使化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更有利于培养学员综合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第二军医大学已对药学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教改成果,这一改革的成果值得借鉴。

2 药学基础实行从单一的化学模式转向以化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药学的基础学科中,一方面加强生命科学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强调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融合作为药学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药物分子设计作为药学基础之核心内容。为此,中国药科大学在“基地班”;开设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相关课程, 如生物学、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现代生化药学、细胞生物学等。分子生物学当今在新药设计、研究、生产、质量控制及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应用中已经取得迅猛发展,其本身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在医药院校中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目前开设的范围已扩大到其他相关专业。现代生化药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在掌握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研究模式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86-03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1],[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均将它列入高技术领域,重点投资优先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疗设备的研发、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是各大医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多学科的交叉,使得生物医学工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学科,也有别于生物医学和纯粹的工程学科。它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要围绕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密切结合生物医学、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但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专业培养方向较多,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又由分别来自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组建,专业建设基础、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各有差异,导致长期以来,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医工结合不紧密、工程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问题,造成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与社会要求差距较大的现象[3]。这又进一步导致了该专业招生和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的问题,我们分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以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对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并结合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由于专业培养方向较多,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各有差异,学校自身特色和师资力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3]。从我校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分别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惯例和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

(一)按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有专业的课程都可以分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四大模块。除实践教学类课程外,每个模块又分别由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

1.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是教育部所规定的本科专业所必须完成的基础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职业规划;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体育、大学英语等。作为民族院校,我校还开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工为主的特点,通识教育类课程还包括了理科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在不同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均有开设,教学内容几乎一致。

2.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所以此类课程的开设应该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工程制图、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基础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及其应用、医用传感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

3.专业类课程。由于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就业方向的不同,专业课程的开设在不同高校中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生物力学、放射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医疗仪器设计原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生物信息学、生理系统建模、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物理基础、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图像处理;远程医疗等。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所以专业课程也十分丰富。

4.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上述课程的实验部分以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类课程主要有:电工实训、金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医疗仪器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二)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定的课程体系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电子信息和医疗仪器为主,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专业课程分为:医学基础类课程、电子学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信号处理类课程、医学信息学类课程类、医学设备类课程等模块[4][5]。

1.医学基础类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是医学与工程的结合,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目前,我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基础、电生理技术、膜片钳原理与应用等。另外还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设下列课程:免疫学、生物力学、放射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医学类课程。

2.电子技术类课程。大部分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以生物医学电子技术类课程为重要的工程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DSP技术、EDA技术、生物医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

3.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软件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

4.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处理类课程包括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医学成像原理等课程。

5.医学信息学类课程。医学信息学类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医学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存储与传输、软件工程、软件系统课程设计、医学模式识别、医学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

6.医学设备类课程。现代医疗仪器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将其大体分为三类进行教学[1],[2]。(1)医学诊断技术设备。这是教学的重点,包括医学成像技术与设备,超声诊断设备,电生理检测、分析与监护设备,生化分析检验设备等课程。(2)现代物理治疗技术与设备。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我们选择康复医学与设备为主要课程。(3)医用信息系统与设备。包括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扩展学生视野,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智能仪器、虚拟仪器、仪器仪表课程设计等课程供学生选择。

上述分类实际上是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来划分的。这种分类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分类培养,也便于组织教学,对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重点有:推进通识教学,坚持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精简课内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实行分类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这些内容其实就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上述要求,结合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1.按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和增设相应的专业课。针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学生按如下发展方向进行培养(培养类型):(1)临床工程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疗仪器的使用、维护和管理。(2)工程设计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疗仪器的工程设计和开发。(3)科学研究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开发工作。(4)医学信息管理型。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不同的培养类型,调整和增设相应的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1)对按第一类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培养其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等能力,因而开设了临床医学概论、系统解剖学、医疗仪器原理、医疗仪器检测技术、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管理学等专业课程。(2)对按第二类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工程设计能力,因而开设了生物医学电子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嵌入式系统、现代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医疗仪器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以及不同种类的医疗仪器专门课程。(3)对按第三类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因而开设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成像、模式识别、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脑电信号检测与处理等专业课程。(4)对按第四类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使用和开发能力,因而开设了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医院管理等专业课程。

2.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的优化[6],[7]。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确定了“打牢基础、结合行业、注重工程、强调能力”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我们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提出重要实验课程必须独立设课,组织专家和教师定期开展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其次,以“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工程设计——现代技术、创新能力”为认知链条,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性设计,逐步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以弱化和淡化单门课程实验教学,强化课程群融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目标,我们将实验课分成4个模块: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模块、工程相关基础知识模块、专业课程群和课程设计模块、工程设计和创新科研模块。

同时按实验教学实施过程划分为3个层次:(1)基础层次教学。包括生物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实验、工程技术相关基础课程实验两个模块,主要是认知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其特点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实验再现;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指导,学生认知和验证。(2)提高层次教学。主要是综合性、设计性的教学,其特点是独立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是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群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实验。(3)创新层次教学。主要是探索性的教学,其特点是强调工程设计、科研、第二课堂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面相互结合的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将科研项目分解为创新课题,也可以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负责答疑,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和验证。这种分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所示。三个层次的改革体现在:突出基础层次实验“厚”,提高层次实验“宽”,创新层次实验“深”。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专业实习、医疗仪器课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电工实训等实践课程或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改革,都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程体系这个重要的指挥棒,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特长,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样也为学生指明了就业方向,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明确目标,将来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和重组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创新,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近3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确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玉林.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John D.Enderle,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M].封洲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詹鹤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43-148.

[4]王能河,邹卫东,梅贤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2009,4(29):104-106.

[5]周静,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10,(1):10-11.

[6]贺秋丽,李如琦,陈斌,等.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41-145.

[7]吴效明,张莉莉,劳永华,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理工科综合型人才[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02):115-117.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8篇

 

1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2基础医学课程设置

 

2.1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医疗技术专门人才。

 

2.2培养要求

 

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2.3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3 各科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108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通常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3.2 生物化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肝脏生化和酸碱平衡等。

 

3.3 生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

 

3.4 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和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3.5 病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8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6 药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药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应);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其总任务是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

 

4 基础医学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和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六门课程设置符合基础理论适度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1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前沿的课程[1]。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探讨,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对应的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是医学、护理等专业的基础学科,与众多分支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并衍生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课学习。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分子水平阐述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各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2]。因此,生化化学与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医教协同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医教协同模式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医教协同,需要我们将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理研究,健全医药体系人才培养模式[3]。

2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高校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阶段。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对医生这门职业的认知和发展潜力。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主要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在众多的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仅被列为考查课程,课时较少,并且多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的课时被进一步缩减。生物化学在现代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生物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宽泛,然而在非常有限的学时条件下,使得教师不可能有效的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下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更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同时也难以满足当下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4]。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整体性,知识点较为分散,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在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需要将宏观的疾病症状与微观分子水平指标相结合,更加强调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缺乏实践教学。在众多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多以理论课程为主,然而又是一门知识点抽象、众多的学科。当前的教育,众多高校都忽略了生物化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吃力,不易理解,长久以往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点学习失去兴趣,更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四,考核体系单一。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往往拘泥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上,并且考试内容较为片面,题型结构设置不合理,记忆性知识较多,应用性试题较少,仅以一次性终结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5]。

3对基础医学阶段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提高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教学地位

生物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专业、预防专业、临床专业等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衔接生命组织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生物化学多作为考查课程、学时较少等问题,我们应适当增加生物化学在基础阶段的学时,各个专业统一配备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课时标准,统一教材和课时内容等,提升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3.2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是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脱节、内容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的学生对医学的系统性学习。所以改善目前的状况,需要我们将整个医学科目进行衔接,并将重复内容删除。例如,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抑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及基因治疗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联系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建立起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分子水平的新陈代谢作为核心建立系统,从感觉器官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解刨学等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可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传授。

3.3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在基础医学阶段有着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对当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首先要开设一部分验证实验,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其次,增加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规划实验进度,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撰写小论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统筹科研的能力。

3.4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为了能够科学、科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时掌握学生对某一章节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通过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进行考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可以根据专业理论并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书写小论文,既能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素养。其次,需要适当调整考核结构,减少记忆性知识点的比例,增大应用性试题比例,突出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内容。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期末考试成绩改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成绩两项指标相结合,实验考核包括实验前的方法设计、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实验结束后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实验结果报告等。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相结合的办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考核结束后,教师需要通过问卷星等手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學生对各种考核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不断反思、调整,以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6]。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0篇

刘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王向义:宜春学院医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导师。

王志军: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教授,硕士导师。

“要么忽略了其生物医学基础的训练,要么忽略了其人文医学的修养。长此下

去,很难造就真正的美容外科专业技术队伍。”

美容外科学(aesthetic surgery,cosmetic surgery),曾称为美容成形外科学、美容整形外科学、整形美容外科学(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等。

美容外科学是一门用外科手术方法,改善或增进人体容貌美与体形美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医学人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学审美与外科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人体生理解剖正常范围内的缺陷加以修复和塑造,或对一些损容性疾病施以美容手术治疗,在保持功能完好的基础上增进其形态之美感为目的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一、美容外科学的基础

所谓美容外科学的基础,是指美容外科学的生物医学基础,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等。

医学是为人类服务的。医学服务社会,社会的需求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医学在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三大应用医学。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这三大医学门类共同的生物医学基础是“基础医学”。要是没有“基础医学”为其生物医学基础,就不可能存在这三大医学门类的医学,即也没有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的一般诊疗知识和技能,又是内科学、外科学等各门临床医学分支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基础,也就不可能存在有任何内科学、外科学等各门临床医学分支。

整形外科学又是外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凡从事整形外科专业者,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层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进一步熟练地具体地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美容外科学既是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形外科学的两大分支之一,其母体学科是整形外科学。因此,凡从事美容外科学专业者,务必进一步熟练地具体地掌握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因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等都是美容外科学的生物医学基础。从学科发展趋向看,它是循着“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的学科分化阶段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在我国,随着当代医学美学理论的渗透和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形成,美容外科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整形外科学的实施范围,而且广泛地承袭和融合了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皮肤科等医学学科的相关内容。并发展了各母体学科的内容,使其更趋完美,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美容外科学的灵魂

所谓美容外科学的灵魂,是指美容外科学的人文医学灵魂,即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当代美容外科学的特殊内涵是强调:以医学人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学审美和外科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人体属于正常解剖与生理限度内的缺陷加以修整和塑造,以增进人体形态之完美和功能之美感为目的。

现代医学模式的进化:指近代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进化。美容外科学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特殊历史阶段里,由整形外科学、颌面外科学等现代临床学科分化而重组的一门新兴应用医学学科,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进化的产物。

爱美人群的审美心理追求: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人们常说的欲望有食欲、物欲、权欲、、。实际人们还存在有美欲,美欲是求美者的心理学的核心。美欲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人皆知的,人们所爱之美,一是客观世界之美,二是人类自身之美。从美容心理学角度上说,人的爱美之心,主要是指人对自身容貌美化的心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精神需要,是求美行为的原动力。人一旦得到美的需要,就获得了美的享受,它表现为满足感、快乐感、自豪感,增强了自信感。

求美是心理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一个人的容貌与体形,对其本人的心理情绪时刻会产生着若隐若现的影响,尤其是女人,更容易受容貌和外形的影响,有时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事业的发展。中国人的寿命已从过去的平均30岁,延长到现在的70岁余,许多老年人为了减少容颜的衰老带来的精神压力,希望得到美容外科的服务,从而更幸福、更愉快地度过晚年。

求美的心理需求还包括精神治疗的需要:要求美容手术的人们,其心理极其复杂,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及心理学共同来回答。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对自己身体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叫做“身像”,它对人的个性的行为极为重要。一旦人们由于形体上的缺陷对自己的身像产生偏离,他们的精神、情绪、生活就会陷于困境,从而使身像失去平衡,甚至形成精神抑郁症。表现为孤僻、悲观、甚至绝望。一旦施行美容外科手术将其缺陷修复,多数人精神异常随之消失,表现为积极、乐观、上进,与手术前判若两人。美容手术最终目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加自信心。

社会交往的需要:求美动机产生的原因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同时又受到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求美动机还要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需要越来越强烈。研究人们对美容手术的需求及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特点与表现极为重要。

社会活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一个人都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在社交活动中,自身形体美已成为自身价值的一部分。

恋爱、婚姻的需要:恋爱,寻找配偶的时候,青年人因容貌不美而无异性求爱,将会竭力求助于美容外科手术改观容貌。中老年人往往借助美容手术使自己容貌尽可能显得年轻一些,以利于维护婚姻或者重新寻找配偶。

寻找工作,职业及适应环境的需要:某些服务行业,首先就是通过自身的美而给更多的人带来一种愉快的心情。礼仪小姐职业对容貌有一定的要求;部分电影、戏剧等文艺工作者为了永葆艺术青春,也需要寻找美容手术,都希望借助于美容外科手术使自己妆扮得更美、更年轻。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高职教育 物理

物理学是医学院校高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它与医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是医学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工具、阶梯。医学的所有仪器都离不开物理学原理和技术[1]。物理教育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对当前接受卫生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其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让学生明白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其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否则,如果学生认为开设《物理学》课程是可有可无,物理是可学可不学的,学了物理学对我今后也没什么用,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是大大减弱。

本文从两个角度来阐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首先,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开设物理学课程不光是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熏陶。高职教育是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各专业开设物理课的目的就是要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其适应能力。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以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为目的,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正在广泛地渗透到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物理知识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科学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础。同时,物理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物理课学习,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也可从知识和技能中领悟到物理学家优秀的品质,了解其物理思想和方法,并能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加以指导和应用。而当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入学门槛的降低,使得入学学生的物理基础也下降。作为高职学生,实行“3+2”的入学模式,即以初中为起点进入到高职教育,这部分学生物理知识有限,所以如果在高职教育中开设物理课则有利于其丰富物理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增加科学常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增强竞争力。

其次,从专业培养角度来看,物理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医学是以人体生命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科学。而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就存在机械的、热的、电的和磁的、原子及原子核的运动等,因此,要正确理解生命现象的原因和领悟生命现象的本质,对正常的、异常的生理过程进行理论解释,以及学好医学基础及专业课程,都需要物理学中相应的力学、分子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及原子核的知识为基础。如人体的骨骼、关节、胃肠、心脏等都存在着简单的机械运动;血压、血液黏度、血液流速、血管弹性等需要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来揭示规律;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需要光学知识;体温的调节、能量的转换等则需要热学知识等等,所以,要学好医学,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是完全有必要。同时,物理学也是医学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工具和阶梯。医学所有仪器都离不开物理学原理和技术。医学要研究各类物理因子(如各种力、温度、声和超声、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X射线、激光)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实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医学设备。而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理到仪器的原理、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激光器、B超机、纤维内镜、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等等。因此,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仪器的掌握和使用,为更好开展医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物理学和医学的关系千丝万缕,不可分割。假如说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而又要想学好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医学临床科学,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前学生物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基础下,要想更好地学好医学,为今后更好开展医护工作,则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所以,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开设物理学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医学知识、掌握医学技能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设物理课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一个现代医学工作者要想顺利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当然,笔者虽然分析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设物理课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其教学效果,还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重视和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大力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2篇

一、引言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推动着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高校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关乎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资源、协调内部领域之间和外部同行之间的合作的重要计划和策略[1]。生物医学作为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其他重要学科,承载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引领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与科研中的生物医学,又有别于其他重要学科,受影响于现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成员的效率和有效性[2]。随着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同部门、多学科交叉在培育重大创新成果的作用日益显现[3]。如何从基础科研组织架构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创新改革,是当代高校“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实现生物医学可持续发展乃至跨越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组织机构和平台框架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策略分析,进而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革。

本文旨在研究当前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现状,对不同组织架构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而探讨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跨学科发展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

二、国内外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组织架构现状

国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机构多以政府部门直属单位(如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地方大学为立足点,常见研究院(所)、研究中心、学系等组织机构,同时不少大学含有合作或附属医院开展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单位。除此之外,相对独立的医院/诊所(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梅约医学中心等)也非常注重基础研究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和发病机理解释的作用,成为国际上创新的医学教育和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的典范。一种集成多国(地区)某一领域科研优势,并由多国参与投入投资的科研组织架构日渐兴起。总部位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欧洲衰老生物学研究所(ERIBA)即在荷兰政府、欧盟、格罗宁根大学以及欧洲多家企业的资助下,联合致力于衰老发生发展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随着交通运输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地理上的差距对基础科研的影响越来越小,以某一专业基础研究而形成的多地甚至跨国研究所(中心)为大数据时代基础科研的靶向性提供了更高准度的平台。以德国心肺系统精英组(ECCPS)为例,它在黑森州的法兰克福、吉森、巴德瑙汉姆三地分设基础转化研究中心,聚集全世界心肺系统基础临床学者开展该领域顶尖研究。由此可见,当今国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出了传统学府研究外,呈现出“抓特定领域,重协同合作,促转化研究”的新格局,其中不少研究所、中心的建立依托了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三级联动,就某一专业学科的科学问题集中优势力量寻求突破。

与此相比,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三类。1、政府(中央或地方)拨款兴建的基础科研的院、所,是独立法人机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投资,随社会需求和任务变化,组织机构进行设立和调整,具有灵活和机动性,适合于联合攻关和解决社会特殊或急需研究项目。2、私立或独立基金建立的研究院、所,由基金会作独立法人,聘任院、所运行机构,与政府建立科研机构形成对比,国外发达社会较为常见。3、接受政府和民间研究经费、由大学等教育机构兴办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包括院、所、中心、实验室等。

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的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在形式、种类方面多种多样。院、所、中心、实验室名称很多,其大小也不尽一致。在西方国家,院所大多称为“Institute”,有的国家为凸显院的规模,则将院称为“Institute”或“Academy”。国内外大相径庭的是,称之为研究所或中心的机构很多,有的所或中心其实规模很小,名不符实、甚至为一个私人基金或一个人而设。目前,国内外大学设立的研究所或中心普遍并存着两种在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同形式:(1)、综合性的院制机构,由大学直接扶持和管理,如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专业性研究所,由大学扶持和二级学院管理,如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下设的神经发育与再生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下设的衰老研究所,等等。

优劣势分析

无论国内或是国外,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学院或大学的直属专业性研究所是较为理想的研究环境。规模在20个主要研究者(PI)左右和100-200工作人员的研究所,是攻克关键科学研究问题的理想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研究人员将具有关键的科学家集体人数或人力资源,有利于密切接触、交流与内部合作,同时便于仪器平台和设备的使用,共享各类规模的设备和仪器,也便于管理。然而,对于规模较小的研究机构,由于研究人员匮乏(尤其是PI的人数),以及设备平台的规模限制,如需运行诸如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这样的研究机构,则要求人员素质整齐、在科学水平上要求较高的团队,并且运行经费和管理上的支出也是相对昂贵的。而设立于医院内的科研平台往往缺乏“基础-临床结合”研究背景的专门人才,尽管拥有设备、临床样本资源优势,却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转化平台。

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下设分门别类的研究所,规模较大、整体环境具有人才和设备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生物医学领域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联合攻关;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和管理;有利于大型和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发展和更新,尤其不断添置新仪器设备和各类技术专长人员的培训和支撑技术团队的发展;有利于运行经费上的统筹使用和管理上人员的精简。因此,国家、省市各部委扶持、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可能是未来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机构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规模效应由于资源权重相对分散,不可避免地延缓了高精尖产出。因此,相比国外新成立的专一研究机构(如ECCPS,ERIBA),投入产出效率仍相对落后。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建立独立于以教学为目的和主体的研究院、直接由大学顶层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务实的机制尝试。浙江大学已经建立了13个独立研究院, 29个交叉研究中心,分别平行于其它院系。下表从多角度比较了我国大学研究院与学院研究所的优劣势表2. 大学研究院与学院研究所的优劣势比较

三、新型生物医学组织架构模式探讨

如果说跨学科研究是生物医学或其他学科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那么基础-临床相结合是实现生物医学转化、知识运用实践的必经之路。通过上述优劣势比较不难发现,对大学院校而言,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中心)、下设专业研究所是在资金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最优模式。但由于多专业研究所和中心、以及有限的人力资源,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需要有效合理地计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

1.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

为了能够有效顺畅地进行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高校或研究机构需要成立有别于传统独立院系的跨学科组织,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需要得到相应的科研支持和人事认证。跨学科组织成立的步骤应该包含:撰写申请,提交议案,审核,核准,划拨经费,执行。为了有效促进传统生物医学形成跨学科的氛围,大学可以采取设置“小而全”的学院方式,让更多学科可以在同一组织下交叉碰撞。同时,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设置大院系,或单独设置实体或虚拟的“跨学科促进学院”,以经费等激励措施鼓励不同学科相互交叉。

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会面临初创时的困难:缺乏资金、管理经验、有效沟通等。不仅如此,作为与传统学科模式较有偏差的新模式,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难以避免的与传统的学科管理模式产生矛盾。比如,最为突出的人事问题,教师既属于学院(系),又同时属于研究院(中心)管理,而且面临双重的考核标准。初创的跨学科组织,无论是实体或是虚拟形式的,往往迫切地寻找项目和资助,使得科研精力不足,难于准确地把握研究热点。此外,很少有跨学科中心的主任备有识别和预防共性问题,如招聘、合作、资助等问题的工具和措施,使得一旦这种预先可知的问题发生时,仍然是乱作一团。发达国家认识到,对于跨学科研究中心而言,专业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当科研人员仍然扮演着跨学科研究中心管理者的角色时,他们通常会得到具有大型跨学科科研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的支持。

2.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

在开展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过程之中,合理分配研究经费,研究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是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成果水平的有效举措。研究主题的明确,是需要在长期的探索中慢慢明晰。除了在立项过程中要认真谨慎以外,研究机构的建立往往不适应机构原有的组织模式,因此,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成立往往会采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变革会与原来的模式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包括资金分配和人事聘岗等问题。有时,因为高校的行政化力量过强,甚至会导致立项破产。为此,如何能有效地协调新型机构利益和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战略目标,也是立项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新建立的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负责人的全力配合,才能保障组织机构的长期稳定。发达国家通过高校配比,或者激励负责人个人的方式,使得负责人有足够的积极性扶持新型组织机构正常运作。跨学科人才是进行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的智力支撑,是整个运行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专门安排了主管研究的副校长兼副教务长负责协调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实现沟通顺畅。

3.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

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的跨学科学术评价制度、鼓励团队协作、承认在其它学科出版物上发表的成果等。评估和考核除了决定某个跨学科组织后续研究资助的力度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废止表现欠佳的跨学科夕阳组织。发达国家建立了系统的、常规的、定期的考核制度,实行跨学科组织主任问责制,表现欠佳的跨学科组织的解散作为常规的操作,而非特例。在定期的资助竞争当中,自然形成了包括现存的跨学科组织和新立项成立的跨学科组织在内的所有跨学科组织的资助优先级。在发达国家,如果某个跨学科组织不能获取足够的支持,那么废止应该是一项默认的操作。

除了对跨学科组织进行评估外,还需要对跨学科组织中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然而,跨学科研究多数以合作形式出现,要区分联合署名的各作者贡献权重较难。在强调论文主要贡献者是第一作者的环境中,就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而言,常面临如何通过署名的排序真实反映作者对于研究贡献的困难[4,5]。国外学者提出了两种指标对个人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定量评估:跨学科整合度(I),即Integration;专业度(S),即Specialization。对于如何定量评价跨学科学者乃至学者研究的跨学科性,此种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6]。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性问题需要根据跨学科研究机构自身的目标和文化对跨学科研究进行评价。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度是同行评价制度,虽然它的合理性至今仍然受到公认,但是对跨学科而言,同行评价制度对其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某领域专家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和科研的影响,其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不完全理解跨学科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一种创新的跨学科研究评价,即首先,申请人和评审人之间交互评价;其次,申请人之间就公开的内容可以相互交流并提出建议;第三,由网络引导的评价过程。虽然过度公开透明的评审过程不利于控制评审的公正性和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不失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一种积极尝试。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3篇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1995年9月原 中山医科大学以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高等教育发展项目的 实施为契机,在国内率先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实验室管理 体制进行改革,撤销了各教研室所属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组 建成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4个实验室:化学、生物化学实 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 承担我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视光学、医 学影像学、营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本科专业、七年制临 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成人教育本科班、专科班绝大部分的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任务。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 科大学合校以后,新的中山大学决心以“高起点、高水平、高 效益”的标准创建校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科 课程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原有的基础医 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重新组建了中山医学院教学 中心实验室,包括分子医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生物化学、 免疫学、遗传学)形态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寄生虫 学、微生物学)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药理学、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医用化学实验 室。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与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建设和 “ 985专项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实验室增添了一大批先 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加强了实验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 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建设与社会 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实践性医学 人才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基础医 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获 得卫生部、教育部及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和学校多项教改课 题资助,取得了一批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成果,获得了部级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 项,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单位之一。2005年3月,中山大学正式成立中山大学基础一,还被评为广东省首批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明确提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

     路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学 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 平产生影响。为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 管理人员进行科技研究和革新,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 策来正确评价他们做出的贡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积极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和 条件保障。

中山大学将实验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 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包括综合性 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立)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 学校拟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以学科专 业为主的功能实验室,搭建文、理、医基础教学大平台。现已 撤销了学校原有的90多个教学实验室,建立了 3个校级实 验教学中心和学院管 理的 9个实验中心 及专业实验室 建立 了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中心,为进行实验教学改 革提供了条件。

学校将对实验教学中心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人 员队伍建设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新的探讨。由各学院提 出实验室建设需求,并负责实验教学,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 处统筹规划,实验教学中心提供条件保障,分工合作;以实 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建设,建立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 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探究性、研究 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提供平台,培养实 践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方 面,实行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开,培养管理专门化队 伍,人员定编、定岗、定员,实验教学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管用 分离、开放共用、专管共用的机制,并逐步提高实验教学人 员的素质。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属于校级实验教学中 心建制,由学校委托基础医学院进行管理,实行校、院二级 管理。实验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 目标,以管理出效益,以培训为基础。做到五个“一流”,即 一流管理理念、一流人才队伍、一流服务意识、一流条件保 障和一流教学质量。

我们将建立一个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服务的大平台, 实现实验资源有效共享、实验室的开放和创新,保证全校基 础医学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和完成,为我 校培养创新性和研究性医学 人才 提供条 件和 服务 在 2 年 ~ 3年内争取建设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主要有如下三种教学模式:以器 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 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国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医学教学 模式属于第三种,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每门课程 都有对应的独立的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都有自己的学生实 验室,由各教研室负责理论和实验教学,实验课从属于理论 课教学,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而随着医学的 发展,理论教学内容越来越深入,实验课内容已经越来越不 现“机体从徤康到病死,’这一整体性,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使人体系统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因 此,淡化学科界限、整合课程内容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一 项重要课题。③医学教育应该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 重要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 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等医学教育 的目标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医学教学的实践 性很强,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教学 不仅传授“系统性,“整体性,’的医学知识,更应该成为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要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科研能力。

2.2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实验教学中心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紧密结 合,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和科研成果 的转化,形成适应学科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课程 体系,自行研制开发实验设备和实验软件,开展具有自身特 色的实验项目并应用于实验教学,探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 学。1]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本中心

    开设的各门实验课程均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 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 其中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应当在全部实验项目中占有 一定的比例。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实验室提供选题(含必 修、选修)学生可以自带题目,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 全方位服务。中心承担的实验课程主要有:分子病原生物学 (病原体形态与病原学检测实验、病原体的免疫学检测试 验、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试验、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开 放性实验)生命化学基础技能实验,分子医学技能、实验生 理科学、人体解剖学(含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组织学 与细胞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

分子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时数为98学时,实验项 目35个。其中,基础实验10个,技能熟练实验9个,综合性 实验11个,综合与创新实验5个。此外,还有21个探索性 实验,供学生课余科研小组及七年制医学生选修。学生也可 以在课余时间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每个课题在一个学期内 完成。生命化学基础技能实验是将原来的医用基础化学实 验和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优化重组而成,实验项 目总数19个,共57学时,其中基本技能实验14个占42学 时,探索性实验5个占15学时。分子医学技能教学时数为 150学时,其中基本技能实验42个占75学时,探索性实验 29个占75学时。实验生理科学总时数为72学时,教学按 照三个阶段进行,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12学时,综合 性实验40学时,探索性实验20学时。人体解剖学总学时数 为126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100学时,综合性 实验20学时,探索性实验6学时。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实 验总学时数为85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60学 时,综合性实验15学时,探索性实验10学时。病理学实验 总学时数为65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40学时,3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等实际应用密切结合3 1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系统解 剖一局部解剖相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 符合当前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精简、联系临床的整体 趋势,减少了如肌肉、血管、神经等知识内容的大量重复,并 在整体上保持系统解剖一局部解剖一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的 循环教学方式,有机地弥补了传统的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 剖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的缺陷;该模式增加了学生解剖操 作的时间,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让学生从解剖实 践中学习解剖知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 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与观察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教师能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因而 有较多时间从事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 合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带动了人 体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促进了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该教研室还安排临床手术科室教师 参加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从而促进了基础与临床的双向 渗透,促进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使实验教 学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教研室 还采用诸如讨论式教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导学习,安排 学生参加暑期科研活动(simmersiudent)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人体解剖学,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5J3 2形态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负责的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 学都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正常的或病理的细胞和组织的形 态,在授课内容上互有关联又有重复。实验室拟把部分教 学内容统一归由某一学科重点讲授,这样既可以减少课程 间的重复,节省学时,又可以保持课程的系统性。因此,要求 各学科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对其他学科的 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将3门课程内 容融会贯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和实用性。组织3个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促进相互了解, 优化3门课程之间的组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也可以适当交 叉渗透。例如,在学习正常组织显微结构时,也让学生观看 一些病理切片,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调动学生学 习组织胚胎学的积极性。

3.3机能实验室机能实验室

    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3门实验课 程有机地重组成一门“实验生理科学”独立开课,独立考 核,不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实验生理科学教学打破过去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树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师生双向交流,促进个性化教 学,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该研究于2001年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广东省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从2000年起,该教研室还启动了 “高等医学教育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深化改革的研究”计划, 该研究已在教育部“高等医药教育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中 立项并获得资助,该研究把“实验生理科学”的教改引向深 科学教程》该教材已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 课程教材”。该教研室还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创建成功先进 的、多功能的网络化机能教学实验室,把实验技术水平推上 一个新的台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6J实现了实验教学手 段现代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多媒体 教学与远程教学,进一步改进了教学方法,推行创新教育,对 探索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并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教研室还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成功 地举办了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网络化实验室的创建与应 用讲习班”。机能学科的教改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开 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4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将原有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和人 体寄生虫学的实验内容优化、创新、重组成为病原生物学实 验课。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将保留部分基础实验内容,如病原 的形态学,使之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构成病原体形态与病原 学检测实验系列。该课程还将把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 物学的临床诊断新技术引用到实验教学中,开设病原体免 疫学检测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系列。增设一些综合 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并在综合性实验中设置病例讨论,使 学生能够早期接触临床。此外,还增加了探索性实验,供学 生课余科研小组和七年制医学生选做,鼓励学生自选课题 做实验。Iq全面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使图像逼真、生动、 重点突出,学生易于掌握。

3.5分子医学实验室

    分子医学目前正沿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 的模式不断深入发展,逐渐渗入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等各个领域,并形成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而各学科与分 子医学的有机结合,又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研 究成果。目前,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免疫学、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正在形 成,一门崭新的学科——分子医学正呼之欲出。将免疫学、 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合为一门学科——分子医 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设高级实验课程,不但顺应了现代医学 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掌握现代医学尖端技术的高级医 学人才,而且课程优化重组也有利于仪器设备的优化共享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学科之间的 合作互利。该门实验课程将原有的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 学3门实验课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删除陈旧的或重复开设 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置创新性、探索性实验,使学生 能够尽早熟悉诊断疾病的各种实验室方法以及重大疾病的 分子诊断方法。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 供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达到全面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4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我训练为 主的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开展的实验教学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 平出发,实验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并能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了基本实验操作 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使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判断、逻辑处理、做出结论的能 力;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 等)并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以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 新意识。

4.2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促进虚拟、仿 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

     本中心充分利用网络,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 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 中心承担的各门实验课程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各实验室均有多媒体设备,形态学实验室有3间数码互 动(mctiq实验室,中心建有网站,初步实现了网上教学和学 习。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学中全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并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教学方法。中心计划内的教学任务服从教学计划的安排,实验室 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有的实验可以实行阶段性全 时开放或预约开放。这些教改措施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 质、开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4.3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改革

    本中心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鼓励创新,采取平时成 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为主要依据。对开展 探索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学生要求提交论文,为鼓励 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 验成绩要登记、建档。例如,人体解剖学改革实验课考核,采 取课堂评分与标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实验技能标本 考试的比例,建立标本试题库等,使考试成为引导学生思 考、创造的“指挥棒”

5 重视实验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中心拟定了正式出版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 自编实验教材和中长期编制实验教材的计划,并对教材的 选用实行以下原则:各实验课均使用自编或引进的高水平 教材;教材应当多样化(包括立体化教材)并有广阔的覆盖 面和足够的实验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 媒体教学课件)教材内容应当反映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以 及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具有 先进性,既要体现学科内涵、实验内容的更新,又要有反映 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教材要符 合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留有 充分的选择余地;各类实验教材要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充 分体现自身的特色。中心鼓励实验教学教师在学校和设备 处课题资助下,与出版社合作编写教材,目前已正式出版的 实验教材有《实验生理科学教程》等20余部。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转化医学;肿瘤放疗;教育;教学

肿瘤放疗学是肿瘤医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内容繁杂的学科[1]。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反映教学难度较大,如何将涉及到的影像学、肿瘤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会贯通,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有效的结合起来,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并且临床应用熟练的医学专业人才是目前该学科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转化医学(translation medicine)的核心思想是在医学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者和临床实际应用的医生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促进医学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2]。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中有望扭转、缩小基础知识教育和临床实践学习之间的屏障,是对肿瘤放疗学教学中一次突破性尝试。因此,本文概述了转化医学理念基本内容,探讨和分析转化医学理念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的意义。

1.现代肿瘤放疗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1.1 现代肿瘤放疗教学现状

在我国许多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探讨了现代肿瘤放疗学的教学方法 [3]。殷倩等人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在现代肿瘤放疗学的教学中的应用[4]。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现代肿瘤放疗学的兴趣,解决了对抽象生涩的内容不易理解吸收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查询、阅读和学习现代肿瘤放疗学相关的最新文献资料,了解学科进展前沿,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自我创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王若峥等人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现代肿瘤放疗学的教学中的应用[5]。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对临床上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和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引导学生在实践案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该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拟真性,它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从思维和感性认识两方面入手,达到深刻认知理论知识的目的。李岚等人探讨了导入式教学方法在肿瘤放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6]。导入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把病例作为中心,逐步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根据病例提出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学习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记忆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1.2现代肿瘤放疗教学特点

现代肿瘤放疗学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抽象复杂,知识面涉及广泛,知识点繁多。现代肿瘤放疗学最早的历史源于19世纪末期X射线的发展及用于肿瘤的治疗,在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影像诊断学发展的基础上,肿瘤放疗学逐渐发展为一门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学科。当代如光子刀、质子刀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和完善,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6]。现代肿瘤放疗学主要包括物理学基础、放射生物学基础和临床肿瘤放疗学三大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广泛且复杂。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任务繁重,学习起来吃力,学习效果较差,并且很多知识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记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临床肿瘤部分涉及解剖学、内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熟悉,但是物理学基础和放射生物学基础相对而言了解较少,比较生疏,不容理解和吸收。(2)临床实践性强,自我探索性强。现代肿瘤放疗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它需要学生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自我探索不同病理的异同点和实际处理办法。(3)技术和理论发展快,前沿性成果更新快。近20年,影像医学、肿瘤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速度迅速,在各方面都得到突破性进展,在设备上、技术上、治疗方法上都为现代肿瘤放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法[7]。特别是生物学方面的发展,日星月异,让人类从分子及微观世界了解肿瘤发病机理,开发分子生物学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计算机技术也大量用于肿瘤放疗中,使诊断和治疗过程程序化、模型化、定量化,更加精确。

2 现代肿瘤放疗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2.1 教材未统一化,学科前沿更新不及时

现代肿瘤放疗学是一门发展比较快的新型学科,国内几位专家编写过该学科相关的书籍,如南方医科大学分别在1995年和2005年编写的《放射肿瘤学》[8]。目前全国还没有真正统一编写教材,因此编写一本统一的教材是亟待解决的事情之一。现代肿瘤放疗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杂,各个单位或者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这样选取的教学内容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接受性。现代肿瘤放疗学技术和理论发展快,前沿性成果更新快,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书籍也未及时更新版本,导致理论知识过时,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不相符。

2.2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主要采用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9]。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首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线,缺乏对学生思维发散的引导,枯燥的内容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该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主导。“灌输式”和“填鸭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没有机会主动探索、研究和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辅助教学设施都逐渐被广泛使用,如多媒体教学、信息化学习平台和模拟教学等。但在现代肿瘤放疗学教学中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少、质量差,缺乏方便的交流方式。因此,在现代肿瘤放疗学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使知识以多种方式传输给学生,更容易接收和消化,也方便学生交流讨论,增大学生知识面。

2.3 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

现代肿瘤放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往往出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象[10]。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学习时间过长,没有联系实际案例对相关知识进行解剖。在基础实验时,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意义,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没有起到基本的学习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指导老师未能对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进行深入剖析,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指导老师未能将各个知识综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总体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转化医学理念在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translation medicine),也称为转化研究或者转化科学, 在2003年美国的EA.Zerhouni博士提出这一概念,近年在国内外医学领域比较流行[10]。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医学基础科学的研究者和临床实际应用的医生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促进医学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目前国际范围内医药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足8%,严重阻碍了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和研究工作者的热情。然而,该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医学基础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实际应用之间的隔阂,有助于推动医学基础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实际应用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使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中有望扭转缩小基础知识教育和临床实践学习之间的屏障,是对肿瘤放疗学教学中一次突破性尝试。以下是将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在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中应用的实际实施方法[11]。

3.1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 介绍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放疗中应用实例

现代肿瘤放疗学中涉及到大量放射学物理知识,如放射源和放射治疗设备、高能电子束剂量学、电离辐射的剂量测定等。医学专业学生都具有扎实的高中基础物理知识,因此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介绍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放疗中应用实例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实施措施为:应用物理学基础知识对肿瘤放疗学涉及的物理原理进行解释,并演示相应放疗仪器和治疗方法,便于学生能够从形象的放疗仪器和治疗方法中理解抽闲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这极大的减轻了学生对物理理论理解的负担,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3.2 从肿瘤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现象

现代肿瘤放疗学中对多种肿瘤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如颅内肿瘤、头颈部肿瘤、喉癌、鼻咽癌等。各种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其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内容繁杂,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很容易混淆、遗忘。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利用转化医学的理念,仅仅孤立的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透彻,也谈不上对临床现象的深入思考。虽然各种肿瘤的发病机理、特征、诊断和检测原理都是比较抽象,但是临床现象能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如果从肿瘤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现象,即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肿瘤的相关基础知识,也更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应用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体做法:第一,老师在课堂上围绕肿瘤基础知识,紧密结合临床现象进行讲解;第二,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主要内容是收集肿瘤相关的临床案例,并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第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分析和整理的案例展示给其他同学,并组织共同讨论,将问题深入化,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3 实行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考核方式

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死记硬背、考前抱佛脚和考后抛之脑后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我们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我们主要采用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试卷考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否知道。我们除了考核一部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肿瘤放疗学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颖、富有创新性科研思路的考核;第二,给学生平时课堂上案例分析打分,记入总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并且增加了学生实际应用和思维拓展的能力,还增加了学生对该学科科学前沿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思维能力。

3.4 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

在以往的实验课当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按部就班的照着实验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训练,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因此,应用转化医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将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主要方向是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培养以研究为目的的学生综合性设计和实施实验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给予实验课题,由学生自己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书籍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经老师审核通过后学生完成实验。无论实验结果成功与失败,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己的突破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论与展望

肿瘤放疗学是肿瘤医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它具有内容抽象复杂,知识面涉及广泛,知识点繁多,临床实践性强,自我探索性强,技术和理论发展快,前沿性成果更新快等特点。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对现代肿瘤放疗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他们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教材未统一化,学科前沿更新不及时,教学模式单一,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转化医学是一种鼓励将医学基础知识应用与临床,建立基础科学研究者与临床医生之间的联系的理念。本文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主要的实施方案包括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介绍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放疗中应用实例;从肿瘤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现象;实行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考核方式;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该教学方案涉及了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改变了考核方式,增加了对学生实际应用和思维拓展能力的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思维能力。改变了以往按部就班完成基础实验训练的模式,开展了创新性综合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设计、完成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应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中具有其实际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永霞,董波,张成文.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936-937.

[2] 李强,陈爽,王月华,等.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53-156.

[3] 张洪芹.转化医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探索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665-668.

[4] 殷倩,曾继泽,周航,等. PBL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1,06(2):127-128.

[5] 王若峥,赵春樱,王多明,等.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8):1106-1107.

[6] 李岚,杨毅,李娅. 导入式教学在肿瘤放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42-143.

[7] 刘贤称,季斌,陈不尤,等. 放射治疗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管理与教育,2013,15(24):125-126.

[8] 周伟敏,钟狂飓,等. 本科医学院校转化医学教育路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4-5.

[9] 张红军,彭万仁,孙国平,等. 临床肿瘤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55-1258.

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工结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82-03

一、引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中,它是医学基础类课程,也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是交叉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层次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解决医学中的相关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后续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医学基础。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医工结合的交叉点,促进学生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工作。

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多在工科院校和医学院校中开设,由于这一专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容易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偏重于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此外,在这些专业中,其医学基础课程和工科专业课程独立开设,尤其是所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科独立性较强,存在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专业课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专业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现,作为医学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几门课程,内容体量大、理论性强,然而课时方面却基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的几十个学时内完成该课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高品质地完成大体量的教学内容,达到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对该课程的知识要求,是《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现有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研究大多是在生命科学专业和医学临床专业中开展,而在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仅有少数教学研究开展。作为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如何体现学科交叉特点?实际的教学工作急需有新方法的探索。因此,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医工结合专业的培养质量提高有帮助,同时,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在工科院校背景中开设的,依托工科背景,在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师资条件和实验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医学学科基础薄弱,教学改革之前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突出生物医学工程的工科特色和学科交叉特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这种沿袭传统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在工科院校中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负担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服务专业建设为出发点,提出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分别从课程内容选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和实践环节结合以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开展。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医工结合专业特色

以生理系统为框架整理课程内容,开展以生理系统为单元的专题教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该课程中,细胞基本生理功能尤其是生物电的生理机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章节是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心电、脑电、肌电与生物医学工程重要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这些章节的教学会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关的工程应用;而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内容系统性较强,相对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设计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把章节的内容梗概在课堂上讲解,具体内容布置学生课下自学,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学报告,这样区别分配授课时间,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课程体量大而课时少的矛盾。

为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整理、添加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时增加对血管支架、人工瓣膜、人工起搏器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仪器工作原理的介绍,同时结合生理功能的原理给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比如,“更换人工起搏器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关闭起搏器,而是要逐步减慢人工起搏器的搏动频率?”;再如,在泌尿系统的教学中,在讲解肾单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尿液是如何产生的?临床使用的人工透析机是如何工作的?”等问题,启发学生关注这些医工结合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并在课堂讨论时给出自己的观点。这些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以后《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建立了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寻找医工结合的交叉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结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公开课等视频资源把优势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相关专题纪录片及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弥补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量大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我校图书馆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比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网络公开课程,斯坦福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大脑》视频公开课,杜克大学的《人体生理学导论》等等,这些课程由资深的专家教授进行全程教学,内容清晰、详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进度介绍这些视频公开课给学生课下自学,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对自学情况做简要的讨论和总结。此外,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纪录片也对课程教学做了很好的补充,这些影片由专业团队拍摄,案例丰富,制作精美,观赏性强,学生被纪录片内容吸引的同时,也激发了课程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睡眠功能时,链接《人体奥秘》睡眠专题的记录片,片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对睡眠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睡眠功能和研究现状有深入了解,教师针对纪录片中涉及的重要生理学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睡眠对人体是必须的?”、“快速眼动睡眠和记忆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这些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实验环节教学

该课程配套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开设的实验都涉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比如,生物电部分是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围绕生物电内容设置了神经肌肉电生理、大鼠心电图描记、大鼠运动感觉皮层脑电信号的获取、人体脑电图描记等四个实验,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生物电,并通过生理信号分析系统对获取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提出思考题,比如“如何获得好的心电图描记?”,这些实验操作和思考题将启发学生深入的认识生物电,为以后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这些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逐步建立和后续专业课的联系。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完善考评体系,由以往对知识点的考查为重心转为以能力考查为重心,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为主转变。考核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增大平时成绩比例来改变考核构成,如平时作业(主要是章节重点内容的训练等)占15%、专题讨论表现占15%、自学模块表现(以讨论和读书报告形式体现)占15%,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5%。减少闭卷考试中固定答案的题目、增加主观题目的分值等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50%,重点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并且,把这种考核模式在开课之初就对学生明确指出,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把考试也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

四、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注重医工结合、突出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有很大帮助,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现象的结合,突出医工结合特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此外,目前尚未见有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专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结合正在开展的这种面向工科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收集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料和各类教学模块的内容,尝试编写面向工科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既是对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归纳和总结,更希望能对医工结合专业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岳利民,崔慧先.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董秀珍.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旭,刘志成,陈安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的改革与实践[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7.

[4]陈超敏,周凌宏,龚剑,冯晓刚,陈光杰.新时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

[5]王凤丽.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6]徐燕,朱娟霞.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医学信息2008,21(11).

[7]刘书朋.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4).

[8]白燕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