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篇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低效或无效的表现

1.认识存在偏差,缺乏课后延伸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对心理素质形成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课后延伸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应对学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异于其它课程,不需要也不能布置课后延伸作业,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第二,部分学校和教师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的点缀和摆设,既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更忽略了课后延伸这一教学必备环节。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下,教师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变的可有可无,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课后延伸重预设,轻生成尤其是非预设生成

有效的预设可事先预见与提出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的解决对策,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情况,出现非预设生成即课堂上偶发事件。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可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但是,有相当部分心理教师只按照教学预设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忽视了一些非预设生成的问题,比如隐性的心理伤害,比如集体辅导无暇顾及的个别心理问题等,课后延伸的实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3.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为设计而设计;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时间难以保障,活动既被动又低效,课后延伸的目的难以实现。

4.课后延伸目标过高,难于操作

课后延伸的目标过高,严重脱离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活动难度过大缺乏可行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活动设计流于形式。例如上《走进教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苦与乐,有个教师设计“我来当一日教师”的活动。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显然对于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有局限性的学生来说,缺乏可行性,更谈不上有效的实施。

5.缺乏有效的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有些教师仅仅将课后延伸当做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对于活动的结果既疏于检查,也缺乏恰当的反馈评价机制。结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宣传与沟通意识差,课后延伸活动缺乏系统性协作

有些心理教师单纯地把课后延伸理解为学生单方的课外活动而已,忽视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支持。实际上一个缺乏各方共同协作的课后延伸是孤掌难鸣,难以取得成效。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对策

1.澄清认识,转变观念

思想迎领人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必然带来行为的随意性,致使在实践中对课后延伸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检查与激励,学生的有效活动也无从谈起。课后延伸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帮助教师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教育新观念。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重要意义,要明白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和必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在这里,课后延伸不仅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是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的催化剂。

2.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是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导向与灵魂,也是课后延伸具体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达到良好的课后延伸效果,首先,课后延伸目标要明确。要明白课后延伸总体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强化、巩固与应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善;另外,要明确每一项具体延伸活动的目的要包括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具体目的、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具体的活动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与方案等。第二,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年龄心理特征等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挑战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特点。第三,活动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课后延伸活动目标应克服“假、大、空”的弊病,要将抽象的、泛泛而谈的高远目标,具体细化为可以训练、培养、实践和评定的目标。

3.内容的确定应立足课堂教学预设,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非预设生成

课后延伸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活动的设计至实施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内容的确定不仅要立足于教学预设,还要善于选择非预设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受时空、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性质特点限制的非预设生成的资源作为课后延伸的内容。或者科学设计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或者及时跟进个别辅导,使课内辅导及时延伸到课后,课堂内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比如在上《将友谊进行到底》一课时,面对“校园里几个男女同学勾肩搭背地说笑着,他们认为这是思想开放的表现”。这样简单的判断题,教学预设是:所有人都持否定态度。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一个班级有些同学却持肯定态度,而且平时也有这样的行为。面对这个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将这一问题设为课后延伸作业。要求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课后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写感受(“假如我的妈妈(或爸爸)经常与几个男性(或者女性)朋友勾肩搭背地说笑着,我是什么感受?”)等途径,引导学生写出辩论稿,进行辩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4.建立与完善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情况,又能让教师及时将自己对学生活动成效的态度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既可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活动的质量,又可以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课后延伸活动。检查与反馈评价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前十分钟的表演、演说、辩论、成果展示,也可以是书面的心得感悟与体会,还可以是心理小报的比赛、校园心理剧的编演等;可以是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互结合,也可以是学校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5.加强宣传与沟通,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一样,课后延伸活动要取得成效,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尤其是有些课外延伸活动需要在家里和社区完成,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孩子开展活动;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协作,争取社区对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

云时代就是云计算的时代。云时代的带来,不仅给人们的思维习惯带来了冲击,也造成了人际价值的变迁,给自我价值认同带来了新的危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要时刻关注这些变化,并结合社会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改革。

一、云时代的基本特征

1.信息交流的即时互动性。随着云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无论身处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利用互联网或是智能手机上的通讯软件工具将信息出去,其他人借助网络就能够立即共享这些信息,并进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双方的交流互动。在云时代网络中,多元化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微博、微信等通讯软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实现信息传播的双方互动,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单个用户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得普通的社会个体成为云时代传播环境中不容忽视的主体。2.个人思想的独立化、个性化。传统时代的媒体信息传播的特征主要是精英化和格式化,而云时代的传播过程中,则体现出草根化、碎片化等特征。传播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门槛较高,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字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且创作过程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云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并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在网络上表达个性化的思想,发表个性化的信息,从而实现了人和媒体之间的高度结合。3.社会群体的关系化。在云时代的传播环境中,社会个体通过信息传递进行人际交往的需求会被进一步强化。人们在互联网媒介上发表言论,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自我表露,更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认可。持有相同观念的人形成一个相互的关系网,以圈子或是群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这种关系逐渐由网上发展到网下。

二、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诉求

1.获得休闲消遣。云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中获取并传播他们喜欢的信息、参与他们喜欢的娱乐。调查显示,56.7%的大学生的日常休闲活动与互联网有关,55.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业余时间消遣的第一选择是网络休闲活动,43.1%的大学生认为网购的乐趣更胜于实体店购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进行的一项名为“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的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娱乐类活动的使用率为88.04%。2.获取对称信息。互联网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多元化信息资源。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极大满足的大学生对“信息对称”的内在心理需求,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利用率达到98.10%。3.寻求认同归属。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完善,容易出现任性、自负等行为,导致在现实世界中处处碰壁,从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因此,大学生对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动机是最为强烈的,他们依赖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寻找心灵的“港湾”。CNNIC调查报告显示,沟通交流类通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率明显高于网民的总体水平。4.渴望被关注认可。在云时代网络中,大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心理需求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得到了极大唤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网络亚文化中蕴含了对否定和质疑的调侃因素和娱乐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网民心理层面上无奈、消遣的一种宣泄方式,是大学生关注自身话语权、展现自我价值、寻求被他人认可的一种体现,

三、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

1.认知方面的影响。多元化的信息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另一方面受鱼龙混杂信息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云时代下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可以说或,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促进了大学生向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又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潮,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无法准备判断虚拟互联网中的匿名信息,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大量负面垃圾信息、网络谣言及碎片化信息的诱导,严重影响他们的信息认知和价值观的确立,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良序的行为。2.情感方面的影响。多渠道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沉迷计算机网络或智能手机,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上的缺位。大学生心理上不成熟、社会性发展不平衡,情感尚波动性较大,具有较强的情感体验需求。云时代网络中形成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同时,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行为逐渐减少,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出现孤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大大提高。3.意志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云时代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促进了大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但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容易使大学生走向极端。例如,自微博、微信朋友圈盛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这些载体发表自己对于某个社会热点信息的见解,或是某个难点问题的诉求,锻炼了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彰显了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虽然很多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在对面大是大非问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政府难以有效监管作用的互联网上存在着亿万种声音,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诸多社会问题时容易受到这些声音的左右,严重者甚至会成为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4.行为方面的影响。云时代带来的虚拟化环境,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却可能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对于外界未知信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云时代的虚拟空间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但是,过度依赖网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受云时代的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也都习惯使用计算机,导致当前很多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正在逐渐弱化,经常出现“秀才提笔忘了字”的现象。加之互联网并不受传统社会的束缚,一些原本就缺乏自律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加容易被淡化,导致会做出一些违道德的行为。

四、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宏观策略

1.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应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状况,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践行仍然远远不够,导致教学在对云时代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实际课程教学。因此,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认知偏差,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既不能对云时代在学生思想、行为中的影响视而不见,也不能片面的只见其害或只见其益。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构建取向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医学模式取向,主要是针对少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从医学角度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第二种是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服务对象为所有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种是教育综合型模式取向,它强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实现教育、医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发展。由于每个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千差万别。为了提高向心力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各高校应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根据摸底的结果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3.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对教师队伍提高了更高要求。就当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能满足云时代的新要求。因此,在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是势在必行的。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建主要有医学或心理学专业人士、心理教师或德育教师、班级辅导员三种模式。其中,专业心理医师所占比例最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占比相对最大。但是,由于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定位模糊,且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和学生辅导工作存在质的区别,这两种模式并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此,各大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模式,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云时代的认知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五、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微观策略

1.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的教育。云科技带来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得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互动更加快速和便捷。现代网络中的流行话题虽然更加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并通过形成群体关系建立社群影响力,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缺乏稳固的根基。当你不认同这个观点或这种思想时,即可以随时退出已经形成的关系网。云时代网络中人际关系错乱,在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或涉及个人隐私的APP中,经常出现信息泄露造成的网络安全隐患,学生内心的不安全感进一步被激发,也更加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价值,加强对网络人际经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学会取舍,学会用人际智慧驾驭人际关系。2.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自我价值认同对于社会个体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却也是每一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无法轻视的突出问题。每一位个体的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员,要将自我价值认同搁置于社会关系之中,并从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中逐步获取。在未进入到云时代之前,学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认同。但是云时代带来的网络虚拟社会,打破了评价机制的时空限制,个体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取来自各方的评价,导致学生个体自我价值认同呈现出多重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而产生了缺乏稳定性和整体性、呈现多样性和破碎性的自我。这是因为在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往往习惯于向外求索答案,但是外界所给出的答案却又是不一样的,导致学生个体出现迷茫和困惑,无法正确认知真正的自我,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引导学生将向外求索转变为向内倾听,从而找到自我内在的价值。

六、结语

在云时代网络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心理教学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邓如涛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盈安.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10):64-65.

[2]梁芳美.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亚太教育,2015(8):86-86.

[3]王美琐.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3):129-132.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凸显在五个方面:

1.在教学理念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理解不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些教师存在着“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小科、副科来进行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强调灌输和说教;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高兴,因此,追求课堂的娱乐而导致形式化现象,缺乏应有的教育。我们多次进行的“农村中学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定位”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对其课程性质的理解都存在偏颇、误解、肤浅等问题。

2.在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并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整体考虑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能够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具体操作时就变成了一种单一的口号,更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能力的积极培养。这种目标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围绕着“应试”,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设定的,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主观需求不一致,尽管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是远远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明显忽视了中学生其他心理方面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完成

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做与升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的内容存在着和目标达成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很多农村中学的心理教师都是采取单一的课程方面的知识传授。例如,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体现在课程上的内容往往是教师去讲解什么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种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主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大段的教学时间都让学生观赏,事后只是非常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想,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充分交流;有些教师还“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课形式上很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并未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展示成果的需要,精心排练,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了学生在教师编导下的表演课等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除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还明显带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成分,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探究活动的支撑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没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方面,重视内容的完成,忽视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生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的教师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他们关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哪些方面的见识等。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课堂容量很大,然后按照课堂时间把设计的内容一一落实,只注重自身教学进度的完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课堂虽热闹,但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深刻的体验,学生除了接受,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后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动力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它没有应试学科重要,有些学校领导至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配备的教师能力不足,甚至仅仅为了应付各级工作检查,临时安排教师做些应付性的工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缺乏真正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也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2.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支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在对长春地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专业人员少,专业构成较为复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而且不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现职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为了开展工作,有些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很不系统,难以达到专业训练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自己认为都很低,有六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有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由于自己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工作中常常按照以往的思路教育学生,过去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还起着很大作用。因此,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学科课,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做。

3.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研讨氛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太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在身边找不到能够交流和研讨的伙伴;加之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多,使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缺少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彼此经验交流的机会太少,有“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从而使工作和学习陷入盲目,专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由于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县区级督导不到位,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找不到上一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盲目性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这支队伍兼职人员较多,兼职心理工作的教师往往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缓慢,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三、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自己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第三,学生本位性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始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中心。课程实施必须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的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和新的理解的生成。第四,生成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体现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第五,心理健康教育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第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活动为主题,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旨在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二)设计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得到学生认可、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解决目标设计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和核心,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明确和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要适应时代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目标要具体和有层次,切口要小,并贯穿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以贯彻和达成。目标设计切忌笼统抽象,如果目标过大过空,就会导致一节课无中心、无主题。如“调适不良情绪”,这句话太含糊,如果改为“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这样目标就很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集体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大家探讨出来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看作是“自己的”目标,也就更容易主动去达成该目标。

(三)设计有针对性、即时性、有效性的系列教学内容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适应性是指选材要紧扣主题,要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适合时展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即时性是指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能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样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学科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组合系列内容(围绕着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设计系列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内容的适切性。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教学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和真情表露,但又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只追求设计的形式、步骤和具体环节的丰富多彩,使之越热闹越好、越离奇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究竟选用哪些方法为佳,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活动专题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班级的条件、时间场所的许可等;初中生对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较感兴趣;高中生对自我测试、理性分析、讨论等较感兴趣。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强调全员性参与和体验性学习,体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欢声笑语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得到互助、自助和提高。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注意动静相宜和应用灵活,以免学生因单调而感到乏味,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握好节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制作和选择要恰当,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此应做到: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不“喧宾夺主”;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进取心,注重学生的体验与生成——解决评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二)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无论是其它学科本身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育中去,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心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营造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课; 幼儿; 辅导理念; 辅导目标; 素材; 形式;

2012年, 由钟志农老师主编的《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出版, 在丛书中钟老师带领我们解构了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不同阶段孩子适合的活动主题, 也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有了整体框架与方案。但多数孩子的上学时代是从幼儿园开始, 那么幼儿园的孩子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吗?

当我们去翻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心中就会有答案:幼儿园的孩子也适合上心理课。《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健康领域中的两个维度目标 (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适应能力) 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六个维度目标 (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和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框架是相符合的。所以, 如果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和孩子们来聊这些话题,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最近的一次幼儿心理活动课评比中发现, 若要在幼儿园更好地落实心理活动课, 我们还要做好以下若干方面的准备。

一、辅导理念的把握

理念就是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认识的, 怎么思考的。理念统领着设计, 统领着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 简单地说, 就是在设计心理辅导课之前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上什么?我要上的内容学生需要吗?我要上的内容和我接触的这个学生群体相适宜吗?

面对第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 就到学生那里去寻找。去观察学生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事情, 如果学生们遇到的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了困扰或者以他们自身能力不能很好应对, 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心理课的出发点。

在此次评比中, 一节以“第一次”为主题的活动课, 通过讲述小女孩第一次独自上街买东西而让学生有所思考。但这节课听下来, 我不清楚老师是想把上课重心放在情绪体验上还是独立做事的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上。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频繁提及各类情绪, 但上课内容更多是放在成功体验上, 这很明显的就是上课之前主题范围的把握不清, 不知道到底要上什么。

“看得见的情绪”课上, 教师的整体主题思路是清晰的, 但是在具体的概念操作上还有待商榷。在上课过程中, 老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嫉妒:“嫉妒是指别人拥有的东西而你没有, 这时候你就会非常的生气、难过、郁闷。”而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 其实会发现, 当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时, 还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情绪体验, 即“羡慕”, 而非一定是“嫉妒”。羡慕和嫉妒之间的心理成分是不一样的, 而且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心理课我们强调体验, 但也有一部分重要功能是认知,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 认识要恰当, 不要误导。

“第一次”和“看得见的情绪”这两节课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第三个问题。在“第一次”这节课上, 老师在上课一开始便询问学生第一次做一件事时是否害怕和紧张, 之后又玩了一个活动“挑战十厘米宽独木桥”, 询问学生感受, 而大班孩子们的回答都是“不害怕很开心”,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个很尴尬的事情:老师的预设和孩子们的现场生成答案是不一致的。在“看得见的情绪”课上, 老师请学生把各类情绪的表情画出来, 包括嫉妒。但当老师刚说出口时孩子们马上的反应就是“老师, 嫉妒我画不来”, 而且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再次提到不会画, 而老师都没有给予指导。所以, 当我们去呈现上课内容时, 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在哪个层次上。同样的心理主题在不同阶段都可以上, 但不同阶段的内容层次、内容难易、内容范围是不同的。

在此次上课中, 很多老师都把主题放在了情绪上, 有害怕、有开心、有生气、有嫉妒。在情绪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把情绪分成初级情绪 (存在于人和其他动物身上共有的) 和次级情绪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而后期形成的) 。初级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惊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惊奇) , 我们可以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上明显传达出来, 而次级情绪更多体现在内心层面上, 所以学生很难直接表达出来。另外, 虽然我们的很多老师把上课主题放在情绪上, 但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们内心情绪感受的关注很少, 更多在乎的是成效, 孩子们即使有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进行情绪表达。所以, 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说“我不知道怎么画嫉妒”。

二、辅导目标的澄清

上课之前, 明确该阶段孩子的上课需要, 确保上课的内容和这个阶段孩子相符, 那么上课的主题也就确定下来了。之后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辅导目标。辅导目标简单说就是希望这节课结束后达到什么效果。在这次评比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要求老师上课之前上交一份教案, 但是教案中没有一个人描述辅导目标, 上来就是辅导设计, 我们需要通过他们的辅导设计来推测他们上课的辅导目标。

一个好的辅导目标有三个原则:辅导目标明确且清晰, 辅导目标集中, 辅导目标可操作。在此次评比中, 让人对辅导目标有深刻印象的是这两节课:一节是“想变勇敢吗?”, 一节是“我不怕”。两节课题目不一样, 但上课主题与内容完全一致, 讲述的是学生生活中害怕的内容。“想变勇敢吗?”一课上, 教师询问学生生活中害怕的事情, 并想出变勇敢的方法;而“我不怕”一课则把害怕的情景直接聚焦在孩子们害怕晚上独自一个人睡觉上, 而且通过情景设置加上音效配合, 学生有很直接的感受, 之后教师和学生交流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能一个人睡觉, 更加勇敢。

比较发现, “想变勇敢吗?”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广而宽、泛而浅, 而“我不怕”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小而深、精而炼, 后者的辅导目标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同样是以“害怕”为主题, 不同阶段害怕的情景会不一样, 幼儿阶段怕黑、怕鬼, 到了高中阶段怕考试、怕演讲, 而且不同阶段我们教授学生的应对方法不一, 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懂得害怕背后隐藏的积极意义。

此外, 一个好的辅导课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学会和尝试什么”。一节“小熊笑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开心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并教会孩子们如何能够开心地欢笑;一节“小兔别害羞”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样的表现是害羞, 并引导孩子们如何从害羞变得在交往中更加主动;一节“我不怕”让孩子们感受害怕后的身体反应, 并学会如何克服自己的害怕。所以, 这三节课都完成了一定的辅导目标。

三、辅导素材和辅导形式的选择

在一个完整的辅导课程中, 我们经常引用很多素材来帮助我们呈现问题情境, 而素材选用过程一定要慎重。在一节“消气商店”的课上, 老师引用了“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 邀请孩子们一起商量减肥的办法。如果老师上课之前对这个素材有所思考的话, 就会发现这个素材放在大班孩子们身上是不适宜的。且在这节课中老师不间断同时使用三个素材“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熊大哥拳击比赛失败而生气”“小红帽和朋友吵架而生气”, 三个素材案例相似, 让人感觉课堂过于累赘, 问题多而又没有解决情境中主人公的根本问题。如果可以深度解决一个适合这个阶段孩子们的问题情境, 其效果将会更好。

在上辅导课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选用一定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更加有效, 例如经典AB剧, 让学生做出两种答案中的一种选择。在“第一次”的课上, 老师就使用了这个活动形式。AB剧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但它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自我思考能力并做出独立判断而非盲从,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形式是否适合幼儿阶段。

不同阶段的孩子适合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不同的: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 初中阶段是游戏讨论结合, 高中阶段以讨论为主。按照这个的逻辑, 在幼儿阶段, 应用更多的活动形式应该是游戏辅导。比如“在看得见的情绪”一课上, 老师一开始教孩子们玩类似抢位置的鳄鱼岛游戏, 让孩子们直接体验情绪, 这样的环节设计比“想变勇敢”和“我不怕”的直接询问效果会更好, 因为孩子们直接在互动中增强了感受。

在“小兔别害羞”中, 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随机挑选一个手指玩偶贴贴在手指上, 并在配乐下玩“找个朋友碰一碰”的游戏, 孩子们很开心, 因为游戏的设置和孩子们的年龄段是相符的, 既暖心又可爱。所以, 活动形式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年龄阶段特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 如果活动形式给孩子们带来误解, 那还不如干脆不要选择使用。一节“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中, 老师请孩子们伸开双手比谁的爱更多, 告诉学生“谁的手伸得长谁的爱就更多”。但是孩子的身体条件本身就不同, 有人手长有人手短, 是不能拿来比较的。活动不只是为了活动, 活动一定是为了活动目标而服务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生命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

根据对江西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及行为实践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借助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达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育人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可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各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领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3]蒋强军,梁文慧,林莉,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心理健康乃大学生健康之本,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逐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满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与满足,让在校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志伟(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5(6).

[2] 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3] 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4] 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33-0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钱曼君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神经症行为,习惯异常,厌恶社交的、的行为,行动过度的行为,和别的学生处不好关系,和父母关系有障碍等6类问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面临就业等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对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关注较少。以学校教改项目为契机,对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依赖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我校地处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学生主要来自桂、滇、黔的贫困边远地区。同时,医学院校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虽然我院已经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的增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

笔者在校从事2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发现,与综合性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大学生课程繁重,周末上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束以后,复习时间不足,

差1分挂科现象严重。本项目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较高。对近2年休学同学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由于精神问题退学的占退学原因的大多数。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就我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还很薄弱,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应从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分布上做到优化组合,尽量确保心理学专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较大比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专项培训,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此,应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加培训,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二)改变授课教师教学策略

1.思维方式的转变。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思维活跃、教学方式不局常规,不仅注重教育知识,更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秉承这种观点,转变思维方式,在授课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的能力。

2.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课程改革要寻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难免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大大削弱了课程改革的力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更加困难。改变这些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打破积重难返、极具惯性色彩的“政策依赖”倾向。心理健康课作为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应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而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将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更多的转向能力目标。

3.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教育者应置于学生中间,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和指导。针对本校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心理健康的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35(2).

[3]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小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08,(14).

[5][6]王洪席,郝德永.经典管理定律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7]张璐.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09,(05).

[8]朱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05).

[9]王婷.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

[10]纪红旗,祖磊,张慧敏.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消费导刊,2008,(22).

[11]樊华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2]曲世伟.网络时代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胡永.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J].教育探索,2008,(09).

[14]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15]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

[16]聚精会神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9.

[17]童小军.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下)[N].中国社会报,2007.

[18]王贵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6.

[19]冼绍祥,方熙茹,陈茂珍,郭文海,张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改革中医临床教学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9.

[20]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21]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22]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86-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新课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以及精品课程不断出现,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设置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课程效果的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点,提出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并未真正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平时的实践指导环节,例如学生心理咨询、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以及心理沙龙等诸多形式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未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专业实践进行指导的创新性。具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大部分为“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专业文凭,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他们一方面承担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其心理素质。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公共课,仅仅从理论上对学生开展心理知识传授活动。所以,并未真正发挥“双师”的实际功能,这种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未充分反映出如其他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从而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如果依据专业课程状况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一定要凸显实践在课程安排里面的比重,这样才会真正与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合。但是,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为理论教学,没有或者较少有实践的机会。另外,其课程内容大部分是心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这样的理论不能和其他专业理论一样可以直接将其应用在实践中,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里面,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关要求。

(三)对课程改革缺乏整体性研究。尽管一些教师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同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他们仅仅是对该课程的某些细小环节实施理论探讨,而对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弱,未从深层次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我们首先要理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不要在现有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更有效地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素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创新。目前,我们应关注高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涉及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与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相符合,其内容是不是存在着非常强的实用性,以及是不是能够给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生存以及发展带来指导作用,即应能细致深入论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阐明对学生成才成长最有帮助意义的理论。

(三)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师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改革,探讨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不是完全胜任,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应该如何设计。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系统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其内容很少能够涉及行业心理健康范畴。从学生对行业心理健康需要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这些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各高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发展问题,在对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探讨之后,开展行业心理健康讲义的撰写,编写出与各个专业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二)将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心理结合起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如前所述,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不仅是各专业学生、各行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具特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也各具特点,而且,这些心理特点和规律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各高校除了要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编写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还要组织力量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编写出相关教学内容。然后,把两方面教学内容整合成为专业心理学教材,其中既有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健康内容,也有该专业对应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心理健康的内容,等等。这样的教材,既体现了系统性,也实现了针对性,将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学校的商务文秘专业学生,他们毕业之后一般到企业以及政府单位负责文秘相关工作,这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探讨企业以及政府单位文秘相关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心理,以及自己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等内容,利用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该类行业领域工作者的心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其毕业后可以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从事自己的工作,最终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尝试将专业心理课设置成学校的专业必修课。若是编写出专业心理学,就可以尝试着把它设置为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打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为公共课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包含一般常识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且还能获得专业心理学课程的相应学分。同时,在教学方面,教师将更能借鉴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将变得更富有灵活性,更能够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多种措施并举,努力提升心理教师团队的总体实力。高校可通过以下途径,促使现有的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提升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首先,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挂职锻炼活动,促使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学校要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为契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入相关专业师生当中去,深入该专业对应行业员工当中去,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借此把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改造”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又熟悉专业行业心理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其次,通过转岗培训或引进人才的方式,充实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把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成专业心理学课程之后,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需要不同程度的扩充。要扩充队伍,一是通过动员现有在职教师转岗培训,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二是通过引进人才来充实,既可引进应届毕业大学生,也可外聘行业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相关专家,他们专门负责给广大学生传授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他们在生产一线的亲身经验,为学生提供最为真实可靠的行业心理相关理论。最后,多措并举,提升心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继续组织心理学教师深入专业、师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了解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在校学生、实习学生和行业员工的心理变化情况。二是组织心理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校培等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鼓励学校心理学教师和行业工作者,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和员工心理课题研究,促进彼此专业水平的提升。

总之,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将此工作当做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点来抓。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系统推进此项改革工程,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心理、行业工作心理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品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观念与行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0(9)

[2]毛智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3]蓝琼丽,等.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4)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课程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61-02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开展二十几年了,从无到有,从少部分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到绝大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规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担忧的现实是: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范围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大学生心理卫生不良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怎么了?

根据笔者近五年的工作经历和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访谈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于:(1)个别咨询工作的重点在“救火”而不在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上。绝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如因失恋产生的情感问题,学习不良导致的自卑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从高校咨询机构的咨询登记表中可以看出,此外从高校网站讨论区学生留言也可得知)。由于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心理咨询真正帮助求助者实现长期目标——完善人格,较为困难,学校心理咨询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奈现象。另外,由于个别咨询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受到人员、场所、时间的限制较多,不能帮助大多数没有问题或问题较轻的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2)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为:课程性质不明、课时不足(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20~30学时)和选修学生较多、班级规模过大等因素使得该课程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像一些讨论、参观、见习等教学方式,由于费时过多而被省略。这种学生“教师一张嘴,学生两只耳”的被动学习模式忽略甚至抹杀了教育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在个体心理健康这个充满主观体验的领域,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违背了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而且已经构成了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实施的瓶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等。[4]从教育部连发的两个文件可见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想使心理健康课程惠及每一位学生,既达到学生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的目标,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构建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大课程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词意为“跑步的道路,奔走的过程或进程”,引喻为“一段教育进程”。[5]迄今为止,课程有四种价值取向: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活动。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课程观。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上“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也突破了“教学(论)与课程(论)二元独立模式”,形成“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这一新型大课程观模式。[6]大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了,课程根本上是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就必然现实地而不是抽象地包含着和关涉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各种成分。[7]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预防心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成功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经验和体会,并把学到的心理调节技巧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但更多的是一门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要求我们在课程构建时以学生为本,突出其活动性、实践性。一是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压力等。二是课程组织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案例分析、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三是课程评价的活动性和实践性,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测评人际交往能力、制定与实施学习计划等。

三、大课程观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一套复杂的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共性问题而进行的相应心理素质培养与干预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

(一)体系特征

1.课程目标:将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贯穿“适应”与“发展”的原则与线索,并充分考虑各年级的实际需要。

2.课程特征:发展性和训练性相结合。“发展性”体现在,对于各年级面对的共性心理问题设计辅导方案,在克服问题和困难的集体活动中使每个人的心智都得以成长;“训练性”体现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自由地进行试验,去观察、分析经由团体所表现的资料,去体会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容易出现的问题。当成员尝试改变时,可以从团体中得到反馈,就地练习改变,进而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

3.作用机制:把团体辅导、专家讲座、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咨询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关键在于通过团体动力作用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鼓励学生把心得转化为行动,由行动-小变化-大变化-突破、成长,使学生由内而外产生积极变化。

(二)课程结构

第一,该课程体系由两个静态的目标系统、内容系统和三个动态的作用系统、活动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构成。其中,静态系统既是动态系统的基础,对其具有指导性,也是动态系统的作用依据和对象;而动态系统的运行又反过来影响静态系统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静态系统中,目标与内容两个系统是依次递进、逐步具化的,同时目标又对内容具有决定意义。动态系统中,评价反馈不仅要影响静态系统的完善,而且对活动系统的运行也具有监控调节作用;另外,动态系统中的“活动系统”也是为静态系统中的“内容系统”而服务的,以其为依据和对象。其具体说明如下图。

1.目标系统:由心理素质培养中“适应”(生活、学习、人际)目标与“发展”目标(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两条主线构成。大学生在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上的适应,不仅反映了其个体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2.内容系统:根据常年学生工作的经验,以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目标和年龄特征为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习风格、情绪控制、自我意识、恋爱、挫折应对、就业择业等。

3.活动系统:整个操作模式是层层递进的。首先以班级基层单位的团体辅导为基础,力图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进而通过心理健康课和专家讲座进一步改善学生思维模式。对部分问题严重的同学进行深层次的团体咨询,如果在心理咨询师指导的团体中不能化解,则进入个别咨询。这样不仅使得团体辅导惠及了大多数同学,而且缓解了高校咨询师不足的难题。

4.作用过程:本操作模式作用机制分为表层的活动过程和深层的心理过程。通过策略训练、反思体验等教育环节,在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学生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从活动中重组认知,改变行为,最终得以巩固、形成心理品质的自我发展过程。

5.评价反馈:在本模型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评价反馈体系,无论是目标的协调、内容的整合,还是辅导活动的设计与阶段发展,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团体活动的客观评价相结合,以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为重要依据,反馈、调整、完善以达到最佳的实用效果。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前提。为保障以全人教育为目的的大课程观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应当给该课程明确的定性与定位,高校要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需要一套严格而完整的管理与激励制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专业辅导员、校团委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各尽其责、有机协调。

参考文献:

[1]夏玉荣,余吉生.论转型时期高校校园暴力类型、特征及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22.

[2]刘翠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1-5”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2009,(08):56.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5][6]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1篇

>> 浅谈中职生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对中职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会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浅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中职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尝试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浅析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冬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相较于同龄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学校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其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态,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此外,社会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切实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51-02

现代健康理论强调,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共同构成了人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人体潜能,科学合理地解决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无重大心理疾病两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健康的首要和基本条件就是无心理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舒缓压力、调整心态,积极顺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使心理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

一 端正思想认识,搭建合理机构,贯彻落实教育责任

1.端正态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

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待学生要平等、尊重,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手,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约束和完善自我;要深入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挖掘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压抑、焦虑的情绪;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为学生提供耐心的引导,不能单纯地予以批评或者指责,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为了将学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可以定期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亲临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者举办学术论坛,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不定期的交流学习心得,从而制定出卓有成效的教育举措。

2.制定长远发展目标,落实责任制度

除了要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以外,还要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校长负责管理,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学生组织和管理部门,由各科室分别承担责任,各部门要具体协调和沟通,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 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育

1.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坚持因材施教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对于纯理论性的学习缺乏兴趣,更青睐于有挑战性、易操作且前卫的技能和知识。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开设实践性强且特色鲜明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发掘自身价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大力开设专业实践类课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大胆专研,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有效克服焦虑和自卑情绪,切实树立竞争意识;要尽可能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新课程,实时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弱,要保证文化课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就是消除学生的抵触和畏惧心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学生行动导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适当增设调查课、实践课、活动课以及讨论课等。例如在语文课中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成语沙龙等形式,数学课适当引用生活数学以及趣味数学等,英语课则增添游戏和对话环节,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感受文化课的魅力,从而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新型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再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角色扮演、演讲答辩以及课堂讨论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乐趣,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会自我剖析和解读,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推动自身的全面综合发展。最后,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企业实际锻炼的过程中增加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程作用。

三 培养专业兴趣,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形成自信心理

当前,中职学生对社会、对职业普遍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前途也抱着迷茫的状态。学校要针对入学新生开展专题讲座或者专业教育,邀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或者优秀毕业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认清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运用适合的方法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喜欢的专业,从而明确今后的择业方向和奋斗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人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学习能力。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热情,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优于普通高中学生。由此,学校可以以此为着眼点,在教学中渗透专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学校要坚持专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协调发展,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不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训练,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选拔优秀学生,将其推送至更高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有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学有所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四 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正处于叛逆期,对人生有着诸多的纠结和困惑;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不愿对外表露心迹,沟通能力欠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构建微博、QQ聊天群、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咨询电话、悄悄话信箱以及好朋友聊天室等沟通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困惑和感受。为团体或学生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释放心情。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研究团队,研究和分析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入学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鼓励学生正视自身缺陷和不足,并积极进行调节,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塑造健康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五 构建心理教育网络

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学校、家庭、班团、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技能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理工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列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的目的是保证该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性格、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本文根据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就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加强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

该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其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目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二)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

杨子萱在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能力欠佳造成心理不适;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造成个体心灵闭锁。以及情感的困惑和危机;求职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理工院校性别比例特殊性、现阶段男女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都说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三)教育者的责任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认识受教育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关系,认识并反思高校教育的责任,即应该给社会提供何种适用人才。其次,以批判思考的角度,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主动开展行动取向的实地研究,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备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般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导致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引进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迫在眉睫。另外,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及精神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了解医学及精神病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及时辨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心理实践与心理体验融入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每一个专题适当安排心理活动、心理视频、心理测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必要时还要布置课外心理和行为作业等。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结合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领悟得更加深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讲授

案例讲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把具体的心理问题再次在学生面前呈现,进行现场演示分析和处理。案例讲授在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学生看清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生会通过分析与讨论,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中去。最后,教师再作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分析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挑选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个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体现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心理健康的活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身临其境方式感受活动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在自我的剖析与认识方面,而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种,然而,不管哪种教学方式,都会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它强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目前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采取多重互动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动引入课堂,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视听效果。课程的有关资料可上传到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互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随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2]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7(1):103-106.

[3]钟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3:270-271.

[4]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5]杨波.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新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6-7.

[6]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56.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调查 游仙区 中小学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全体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参加一系列活动,在其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新型课程。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了解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现状,特进行此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的30所小学及12所初中学校部分教师及校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790份、校长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808份(教师问卷784份,校长问卷24份),回收率为98.5%。其后,对部分教师和校长进行深度访谈。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心理健康师资情况、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等。

2.结果

2.1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

84.4%的学校认为中小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61%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已经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条件。各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实际开设情况见表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1表示赞成,2表示不赞成,3表示不清楚。见图1。

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2.2 心理健康师资情况

41.3%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上岗证,迄今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人数,3人以上的学校占36.2%,2-3人的占34.7%,1人的占13.3%,从无的占15.8%。

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类别、学历水平及专业见表2.

绝大部分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上岗证,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学科背景较杂乱,授课教师专业性不强。

2.3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

学校心理健康课的管理情况,见图2。

46.4%的学校心理健康课挂靠班级管理,10.7%无管理,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的管理力度不够。

2.4 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

33.4%的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课非常感兴趣,44.1%比较感兴趣,18.4%一般,4.1%不感兴趣。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的状态,见图3。

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5 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

对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评价:66.8%认为内容适量,30.6%认为内容太少,2.6%认为内容太多;除现在的教学内容外,60.3%认为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教育,39.7%选择通过晨会课进行,31.7%选择通过广播讲座进行,23.6%选择其他途径。

3.结论与建议

四川省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按照《教育部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并在四川省灾后地方课程重建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呵护心灵”行动被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全面纳入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必须给予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素质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学校的全体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树立正确的

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形成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领导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并设置专门部门负责落实;熟悉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列文件,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凭可依;保证每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量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保证他们合理的工作报酬和发展机会;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再次,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善于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保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质;重视科研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加强教法研究;重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调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他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加以改进,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太少,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此,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按照科学的原则设计教材,使教材的编写更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并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选用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调查 游仙区 中小学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全体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参加一系列活动,在其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新型课程。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了解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现状,特进行此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的30所小学及12所初中学校部分教师及校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790份、校长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808份(教师问卷784份,校长问卷24份),回收率为98.5%。其后,对部分教师和校长进行深度访谈。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心理健康师资情况、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等。

2.结果

2.1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课情况

84.4%的学校认为中小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61%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已经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条件。各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实际开设情况见表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1表示赞成,2表示不赞成,3表示不清楚。见图1。

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2.2 心理健康师资情况

41.3%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上岗证,迄今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人数,3人以上的学校占36.2%,2-3人的占34.7%,1人的占13.3%,从无的占15.8%。

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类别、学历水平及专业见表2.

绝大部分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上岗证,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学科背景较杂乱,授课教师专业性不强。

2.3心理健康课管理情况

学校心理健康课的管理情况,见图2。

46.4%的学校心理健康课挂靠班级管理,10.7%无管理,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的管理力度不够。

2.4 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

33.4%的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课非常感兴趣,44.1%比较感兴趣,18.4%一般,4.1%不感兴趣。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的状态,见图3。

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5 心理健康教材使用情况

对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评价:66.8%认为内容适量,30.6%认为内容太少,2.6%认为内容太多;除现在的教学内容外,60.3%认为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教育,39.7%选择通过晨会课进行,31.7%选择通过广播讲座进行,23.6%选择其他途径。

3.结论与建议

四川省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按照《教育部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并在四川省灾后地方课程重建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呵护心灵”行动被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全面纳入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必须给予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素质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学校的全体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树立正确的

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形成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领导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并设置专门部门负责落实;熟悉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列文件,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凭可依;保证每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量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保证他们合理的工作报酬和发展机会;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再次,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善于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保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质;重视科研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加强教法研究;重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调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他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加以改进,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太少,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此,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按照科学的原则设计教材,使教材的编写更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并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选用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优化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高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那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题学术会议交流、教师间讨论、师生访谈对话、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探索后发现,尽管我国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与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生源等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良莠不齐,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却是相通的,为此,本文仅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探讨如下。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性质有专业化倾向。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泛专业基础课,有的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上,还有把授课对象当成医学院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待。二是偏离教学目标。一些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律,没有把重点放在更多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及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上,而是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方向上,这样实际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效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以发展与预防为主,防大于治,需要咨询与矫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2.教材内容重理论且更新缓慢

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无论是本科院校统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普遍存在偏重理论倾向,专业性太强,学科化太浓,且缺少可读性与趣味性。二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内容偏陈旧,且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叠现象。如思想政治课中所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心理健康标准、恋爱等内容;再如,就业课中关于大学生人格气质和就业心理内容;还有其他专业课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等。尽管各个学科教材所涉及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侧重点不同,但还是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

3.重视不够,安排欠合理,教法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性、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该与其它一般学科有所不同。即既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也要求必须进行行为训练及互动体验,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要求。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高校采用两周一次课,这种隔周上一次课的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觉上造成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这种形式的确也导致因课次之间的时间偏长,使学习内容不连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授课方式,有的班级的授课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由于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师生互动体验开展,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授课形式只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无法通过行为训练及体验互动等形式渗入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却难以满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格优化、心理韧性及构建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学科普遍存在学时不足,高校教师又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导致授课内容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心理教育的浅层次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4.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担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师资配备而言,一方面,由于受限于高校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及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课的专、兼职老师与大学生的配比还没完全达标,一些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相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是:1︰5000,兼职配比标准是1︰500,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配比,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好多来自民办高校其他学院部门的兼职,如有思想政治专业老师、专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另一方面,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其理论功底较薄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和系统,加之其原有的认知模式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二是不利于开展本学科教学研究。由于部分外聘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外单位,既不便于组织与管理,又不便于开展学科的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由于一部分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实践经验,不仅无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而且授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空泛,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解决其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实际技能考核评价也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考核形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或40%,主要包括课程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期末成绩占70%或60%,主要是以出卷书面考试或写结课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缺失学生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考核内容。在当代社会注重学生由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的今天,如何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形成评价,也是有待改进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前提。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错误导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课程,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来对待,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上。并要摈除学科化导向,应尽量减少过于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上,在原有基础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与发展,以优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创新、实用与针对性

一是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身特点,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并力求解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二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更贴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3.提高认识,合理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站在未来社会发展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这一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改进办学条件,开展小班上课。利用小班上课这种教学环境,使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测验、行为训练、心理体验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不能只为排课方便,应重心放在便于学生学习上,逐步解决隔周上课的方式,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把握课程的全局,更要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章节学习。三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特点,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应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组织小组讨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团体训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标的关键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加大师资队伍配备力度。具体做法上,(1)应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配置人数符合师生配比。(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配置合理。(3)严把教师准入关。如通过把控入编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新进教师试讲认定等相关硬性条件,列为担任该课教师的基础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基本待遇,建设一支符合要求且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认真研究培训内容,缺什么培训什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夯实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研室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教学问题;开展学科示范课推广,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从示范中得到提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稿、ppt课件的检查工作,确保教师教学文件的质量。四是保证教师心理咨询实践时间。每学期应妥善安排每位心理学科教师开展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实践,利用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建立科学有效学科考核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当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课程考核须改变传统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尝试将考核分成三块:一是注重平时教学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主动性。二是案例分析与团体活动体验分享,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和在团体活动中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课程知识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保留原来基本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拟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实施方法。逐步实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卫丹,赵毅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教育,2016,(08):146-148.

[3]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0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