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

思想状况自述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篇

我于2016年8月任xxx党支部书记。在xxx领导下,本人紧紧围绕集团的中心任务和总体工作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现就本人思想政治状况、抓班子带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状况

本人能够认真学习党的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按照“两学一做”等相关活动要求,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对照党中央提出的“四个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以及街道党工委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及时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决策。学习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并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通过学习对照整改,进一步增强了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使自己在理论上不断成熟,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始终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加强对业务知识学习,做个明白人,引领工作更好地开展,在重点学习陶瓷生产技术业务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研究陶瓷产品的创新与研发方面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抓班子带队伍情况

根据工作分工和一岗双责要求,对公司支部本着团结、务实、高效、保密、廉洁的要求抓队伍建设,首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一切紧紧围绕xxx中心任务和总体工作部署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强化群众观念,积极为广大群众搞好服务。其次要求分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第三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强化业务学习,认真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比赛,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分工职责任务。第四定期召开所分管人员廉政教育学习会议,督促、指导、检查落实分管人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三、作风建设情况

在工作中严格的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博林建材一班人切实履行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用好的作风带出好的政风,用好的政风维系好的党风,用好的党风换来群众对党的好口碑,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甘当老黄牛,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向领导班子成员学,向集团优秀党员同志学,向广大群众学,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努力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紧紧围绕集团中心工作,落实好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正当要求及时解决。对查摆出的“四风问题”,列出清单,一件一件整改、一件一件落实,时刻接受领导、同志们和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

四、廉洁自律情况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一身正气。认真学习和把握《廉政准则》52个不准的要求,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十条禁令”纪律要求,时刻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生活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能够自觉带头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获取一己私利,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始终教育身边亲人和身边的同事,稳住心神,管住手脚,抗住诱惑。切实维护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主动学习时间不足,常常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解,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二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处于被动遵守制度规定层面上,在自觉、主动抵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还有差距。三是宗旨观念、奉献精神有待加强。

六、改进措施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价值;语言分析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5—0027—08

近几十年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日益精进。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拘泥于文本分析,而不注重对基本研究方法的把握,那么人们实际上很难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此,笔者将以“事实一价值”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探讨,从中引申出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各类迥异的观点,力图在对他们得失的评析中,从一个侧面展现语言分析路径的成就与不足,并为学界探索“事实一价值”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答提供思路。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三类观点

总的来看,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就“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做出直接研究,然而通过对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依据某种公平正义观来评价资本主义”的争论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从中引申出他们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综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三类不同的结论。

1 肯定论——马克思主义没有依据“公平正义”原则来评价资本主义,这实质上就是从“事实”推出“价值”。

持有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伍德(Allen W.Wood),他通过研究相关文本发现,马克思反对用“公平”、“正义”原则来评判社会,而力图将法权原则建立于特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上。伍德在这里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规范性原则来自于社会现实,特别是来自于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状况,因此并不存在普遍、绝对的规范性原则,而只有在特定物质生产状况下产生的、存在于特定社会的规范性要求。因此,每一个社会总是有自己特殊的“公平”、“正义”观,而这一价值观也必定会将该生产过程中的分配、交换等关系评价为“公平”、“正义”的。伍德特别引用恩格斯的话说:“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种科学来断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正是基于上述分析,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并非根据抽象的价值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是不公平、不正义的,而是在对关于资本主义各类“事实”的描述中进一步对之做出批判。因此,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道德理论,同样,也不包含任何特殊的道德原则”。但伍德又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仅仅是纯粹描述性的,他似乎也注意到了“休谟问题”:对于事物纯粹的描述何以能够推出对它的评价?但他还是强调:“一个生产体系具有的被掩盖的剥削、不必要的奴役、经济不稳定、倒退的生产力等特征,构成了谴责它的很好的理由,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他通过研究发现,哪怕是后来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从来没有从哲学的角度来指责马克思犯过错误,他们只是试图说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描述性分析是错误的。可见,不管是马克思还是后来的学者,都赞成这样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的事实特征就能够引出关于它的价值评价。

我们可以从伍德的研究成果中引申出如下几条具有代表性的论点:首先,就“价值原则”的产生来看,所有的价值原则都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价值观念源自经济事实,这实际上就是从起源上将“价值”归之于“物质生产”这一“事实”;其次,从马克思具体的写作方法上来看,他没有从某条价值原则出发来衡量资本主义,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社会阶级对立现状描述的基础上,直接对资本主义做出抨击。因此,马克思主义从起源上将“价值”追溯到“事实”,并且在写作时上也是从“事实”推出“价值”。

2 否定论——马克思主义依据某种“公平正义观”来评价资本主义,实际上并没有从“事实”推出“价值”。

持有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宾州大学的胡萨米(Ziyad I.Husami)。他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以道德原则为代表的上层建筑有两个决定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阶级利益。因此,道德原则一方面固然是特定生产状况下的产物,随着物质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总是随着阶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正是因为不同阶级在特定方式的生产劳动中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会有不同的阶级道德,所以,“伍德和塔纳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学,没能注意到上层建筑,例如正义观念,有两个层面的决定要素。通过仅仅聚焦于规范的社会决定性,而忽视其阶级决定性,他们被引导着相信,在马克思那里,当规范能够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时就是公平的,反之则是不公平的。他们忽视了马克思将同种生产方式下的道德观念与不同社会阶级相联系的做法。”既然在马克思看来,道德观念不仅与当时的物质生产有关,而且还与阶级地位有关,因此,“和他的道德社会学相适应的(结论)是,马克思可以有效地使用无产阶级或者后资产阶级的标准(包括关于正义的标准)来评价资本主义。”胡萨米认为,马克思有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分配原则。他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曾先后根据“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就“按劳分配”来说,在做出必要的扣除之后,“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结合这一原则,胡萨米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马克思已经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表明,资本家并没有将工人劳动的产品在扣除保证生产的需要之后都拿来分配,而仅仅拿出了一小部分作为待分配的产品,工人实际上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劳动获得应该得到的,这根本上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所以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是不公平、不正义的。不过马克思对“按劳分配”也不完全满意,从而进一步提出“按需分配”。如果再以这种分配制度为依据,那么本应该按照社会需要来生产相应数量的产品。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并不为满足社会需要服务,而只服务于“利润”,从而处于无序状态,各种产品、服务要生产多少没有统一的调配,这显然也无法最终实现“按需分配”。因此,胡萨米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因为通过它自身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从而违背了按需分配的原则。”

我们也可以从胡萨米的研究成果中引申如下几条具有代表性的论点:首先,从起源上来看,“物质生产状况”和“阶级地位”是影响道德原则面貌的两个重要要素,其中“阶级地位”之所以能够成为决定道德原则具有差异性的因素,就是因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阶级地位”这一因素不是纯粹“事实”的东西,反而具有“价值”的色彩。所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从“事实”推出“价值”。其次,从行文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应该按劳分配”和“应该按需分配”这两个原则出发,结合自己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不公正的”的价值结论,这实质上是通过价值判断加上事实判断,一起推出其他价值判断的过程。显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没有直接从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

3 超越论——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事实一价值”的二分。除了上述两类观点以外,在对其他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伊斯顿(Susan M.Easton)为代表的学者持有一种颇类似于西方描述主义元伦理学的观点。描述主义者通常认为,很多语词的意义不仅具有“事实”的部分,也具有“价值”的部分,人们很难将这两个部分截然分开。例如,“骗子”总是一个具有负面评价特征的词,但是这个词的意义又不能离开和“骗子”有关的事实特征而得到说明,它是一个同时兼具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语词。伊斯顿借鉴了这类观点,以“剥削”一词举例说:“‘剥削’是被用来描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技术性语词,但是它也可以被看做是用来表达某种价值。因为‘剥削’一词如果不包含某种轻蔑的观念,人们就无法解释它。”和关于“骗子”的意义的理解类同,“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背景下,要知道如何使用‘剥削’这一概念,就要理解政治经济体系究竟有什么错误。”因为,当人们要理解什么是“剥削”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剥削”所涉及事实性特征,而且还要明白,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表述相关理论时,曾经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过亲身考察。因此,对“剥削”不仅有事实方面的刻画,还有价值方面的评价,这样,“剥削”一词就是既有“事实”又有“价值”的语词。由此推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伊斯顿认为它在对于资本主义描述的同时也包含着对它的批判。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没有以某些道德原则为依据对资本主义做出评价,而是在描述资本主义生产特征的基础上,直接对之做出批判,另一方面,其所使用的“剥削”这个词又确实是一个具有评价色彩的语词,当将之用于描述资本主义时也不是纯粹无价值成分的。因此,伊斯顿总结说:“马克思超越了事实一价值的区分,他拥有的既非科学的路径,也非道德理论。相反,他给了道德一个社会学的说明——描述和评价无法割裂,法权观念需要在其与它赖以产生的生产方式的关系中来理解。由于没有绝对的、抽象的法权观念,认为马克思是建立于道德原则的基础上来批评资本主义的看法是错误的。马克思当然有理由攻击资本主义,但这是寓于其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说明中的。但在说这种理论不是一种道德理论的同时,它也不能被说成是一种纯描述性的理论。在马克思的著作那里,描述和评价是不能有意义地分开的。”

二、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观点的分析

从“事实一价值”问题的角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文本,我们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引申出上述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究竟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分别展开讨论:

首先,以伍德为代表的肯定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物质生产中引出规范性原则,正是因此,所以当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生产效率低下”、“工人阶级觉醒”、“资源浪费”、“经济危机”、“生产力无法继续发展”等状况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谴责。由于在伍德看来,和社会物质生产状况有关的“生产力水平”、“资本家与工人形成雇佣关系”、“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等都是纯粹的“事实”,所以马克思主义似乎确实是从“事实”推出了“价值”。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在“物质生产状况”这一看起来纯粹事实性文字的表达背后,对应的现实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或者说,在现实的生活中,“物质生产状况”是不是真的像文字所表现的那样只是“事实”呢?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文献本身,局限于探索经典作家使用的语词、句子,是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问题的。伍德只知道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物质生产状况引出价值观念,但是这一现实过程究竟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认为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获得了价值观念,这些问题伍德没有考察,因为他在相关文本中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只是从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因此要还原马克思主义所表述的那些内容的真正面貌,仅仅局限于文本分析是不行的。马克思自己就曾经说过:“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当马克思使用“物质生产状况”表达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结果时,他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资料,要研究清楚“物质生产状况”所真正表达出来的东西,只能回归现实生活,寻找和“物质生产状况”有关的各种历史前提。“这些前提在这里(即抽象和概括中,引者注)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可见,伍德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他只局限于文本的形式,对其中包含的深刻内容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只能根据文本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从“事实”推出了“价值”,而这里的“事实”和“价值”都仅仅是抽象的语词,而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和“价值”。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伍德所谓的“事实”的“物质生产状况”,缺乏了人(或者人们)的需要、目的等价值要素,是根本无法形成的,因此语词代表的“物质生产状况”并非是它看起来的那样,只是纯粹的“事实”。

其次,以胡萨米为代表的否定论认为,价值观念和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有关,因此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以及无产阶级由于处于和资产阶级不同的地位,因此他们有不同于资产阶级的规范性原则,从而可以对资产阶级做出批判。但是,胡萨米将“阶级地位”作为独立于“物质生产”的要素单独提出来,并且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马克思就只是从自己所代表的阶级的规范性原则出发来评价资本主义的,这就存在问题了,因为他没有认识到,“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阶级地位、特定阶级的价值原则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物质生产关系以及当时的物质发展水平而独立存在。当胡萨米提出“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从无产阶级的价值诉求出发,依据‘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这一论点的时候,我们总是可以问,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是哪里来的?无产阶级的价值诉求及其原则又是怎么产生的?胡萨米显然是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将阶级地位和物质生产状况作为两个独立的、互无影响的要素来看待。就以下两点来看,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恩格斯曾提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所谓的“物质生产状况”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不仅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物质生产状况”的一部分,而且当时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物质生产状况”的一部分。而不同的人的阶级地位正是从人们的生产关系中产生的——人们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以促使生产有序、有效地进行。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原始社会以外,在人与人的这种生产关系中,总是有一方由于占有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从而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优势和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则没有或者只有很少部分生产资料,因此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劣势和被支配地位。正是因为双方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才逐渐形成了对立的阶级,所以“阶级”不是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无关的独立要素,它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因此人们是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结成了相应的生产关系以从事生产。可见,既然人们的阶级地位是在生产关系中产生,那么归根到底也是受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既然在实际生活中“物质生产状况”不仅包括生产力水平,而且包括了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地位,那么人们的“阶级地位”就不是在“物质生产状况”之外的独立要素,相反,它是依赖于物质生产状况的东西。而胡萨米显然割裂了“阶级”与“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关系,将“物质生产状况”理解为一个与人的阶级地位、人的利益需要没有任何关系的纯事实,将“阶级”看做独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东西,抽象地谈论“阶级利益的需要”和“价值取向”这些有关纯“价值”的东西,从而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关于“物质生产状况”的“事实”和关于“阶级利益的诉求”的“价值”一起推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评价,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

最后,以伊斯顿为代表的超越论借鉴了描述主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事实一价值”的二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表述,既包含对它的“描述”,也包含对它的“评价”。伊斯顿等人以“剥削”为例指出,马克思自己确实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关于资本主义对于工人阶级“剥削”的事实认识,并且有自己关于它的价值评价,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当他使用“剥削”这些语词来表述资本主义的相关内容时,既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实际状况的事实描述,也含有对资本家和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价值评价。可见,在马克思所使用的语言中,本身就包含着“事实”、“价值”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上述两种观点相比,伊斯顿似乎注意到: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文本来理解马克思,而应该从马克思本人的生活实践人手,讨论他的语言特点,要注意到马克思本人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实践考察中形成关于资本主义的“事实认知”和“价值评价”的;另一方面,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文本才因此同时具有“事实”和“价值”两种特征。可以说,这种从语言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伊斯顿并没有说明马克思本身对资本主义的实践考察是怎么进行的,他如何在实践中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人阶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它们的价值认识,同时又是如何最终通过语言将这些现实过程表述出来的。事实上,只有经历对现实的社会状况和生产过程的实践考察,马克思所使用的语言才是兼具“事实”和“价值”的语言,伊斯顿的结论才成立,因此她本应该对上述过程给予很详细的研究。并且,如果她能够以马克思本人的做法为例,探讨他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认识的,那么这还可以为我们研究“事实一价值”问题提供非常有益的借鉴。然而,伊斯顿毕竟还只是一位分析哲学家,她虽然提到了马克思本人的生活实践,但是却没有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践”的特点,所以并不能正确回答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同时兼具“事实”与“价值”两种特征。实际上,只要我们考察实践就会发现,任何现实的实践活动都与人的“需要”、“目的”有关,这就意味着人们是带着“价值”的视角在与各类“事实”打交道,从而形成的表述实践过程的语言才可能是兼具“事实”与“价值”特征的语言,而这一结论光靠语言分析的方式当然是不可能得出的。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缺陷和启示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取得了不少成果。根据上述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评述,我们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既有缺陷,也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缺陷

第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这些文本所表述的思想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也是对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所以,当人们要研究他们的思想时,固然要以文本为依据,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文本,而应该深入地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考察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发掘思想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这样说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任何一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时,都应该从它得以产生的物质实践人手,而不是仅仅就文本谈思想,更不能认为只要分析、厘清文本的内在结构,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整个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要么不明白这个道理,要么隐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因此都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如果他们能够坚持深入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写作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后就会明白,他们二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实际考察、对过往社会生产状况的客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权原则来源于物质实践”的思想,并且在深入资本主义生产和工人阶级生活的基础上,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思想。因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他关于道德、法律等法权原则的物质实践来源的思想之间并没有矛盾之处,因为这两种思想所反映的现实物质活动本身就不是矛盾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则以一种僵化、教条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将文本、思想看做既定的东西,只以澄清思想为研究目的,以一种非现实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当把这种方法用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少问题,所以有评论家说:“分析哲学在分析方法上具有许多共同的前提假定和原则。当分析哲学应用于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哲学时,这一点尤为明显。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存在这些前提假定和原则,而且还主动质疑它们。这样应用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清晰和严密,相反却导致系统的误解和曲解。”

第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事实”和“价值”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即认为一个事物要么是“事实”,要么是“价值”,而不能同时既是“事实”又是“价值”,这种思维方式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同样能够找到。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伊斯顿以外,伍德和胡萨米都严格地将“事实”和“价值”区分开来。在伍德那里,“物质生产状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况”都是纯粹的“事实”,其中并不包含“人的需要”等价值因素。既然它们都是纯粹的“事实”,因此当马克思从中引出价值评价的时候,就是从“事实”推出了“价值”。但是,马克思为什么可以这么做?伍德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找不到答案。实际上,如果他能够不局限于语词,而真正回到历史、回到现实,就会发现,“物质生产状况”、“资本主义社会状况”这些看起来是纯粹“事实”的语词,表述的对象却是既包含“事实”又包含“价值”的东西。不管是在物质生产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都不可能没有人,没有人的利益及其对利益的要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生产状况”和“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本身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价值要素。而胡萨米在批驳伍德的时候,则认为导致法权观念的产生有两个独立的要素——物质生产状况和阶级地位。在这里,“物质生产状况”是纯粹的“事实”,而“阶级地位”则是与人的利益诉求有关的“价值”因素。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存在着“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因此在胡萨米那里,两者也成为了互不相干的独立因素。我们前面也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认为阶级关系以及阶级利益是脱离人们的物质生产而独立存在的,相反,它们恰恰是整个“物质生产状况”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在物质生产中,既有客观的自然界、人们的生产活动、分配方式等,也不可避免地含有个人、群体的需要和利益诉求,因此现实历史中的“物质生产状况”就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事实”,而包含着“价值”的成分。这种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作为语言分析学家的伍德没有意识到,而他的反对者同样没有意识到。“胡萨米关于道德观起源的双重决定说,没有把阶级的矛盾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起来,没有看到不同阶级的不同道德观是生产方式中矛盾运动的反映。”同伍德和胡萨米相比,伊斯顿显然有某种“辩证”的观念,但她只是认为马克思的语言不是纯粹描述的,而是包含某种价值成分,却没有深入到现实历史去考察语言所表述的现实内容的辩证特征,因此她的“辩证”充其量只是在语言层面的辩证。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虽然没有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也不乏启发之处。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信息 社会科学 社会调查方法

一、用科学方法获取思想信息

在各类经济、社会组织运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例行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等日常工作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针对每一阶段人的思想状况特点,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及时化解有害情绪,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使得各组织成员能人尽其才,最终顺利实现组织的工作目标。因此,人的思想状况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的”,只有有的放矢,用科学方法去了解真实、准确的思想信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过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许多部门都有一套搜集思想信息的传统手段,比如,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以及依靠有关部门逐级汇报、反馈信息等。这些方法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都发挥过良好的作用,至今仍然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地搜集思想信息的方法。

但无庸讳言,原有的那一套搜集思想信息的方法特别是以座谈汇报为主的调查方法是存在明显缺陷的,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所搜集的信息代表性不强。这主要是因为所选定的调查对象并不是根据随机原则确定的,而是过多掺入了主观因素(如主观选定)的影响,因此所获得的思想信息更多地是代表了组织成员部分个体的思想状况,而不是总体的思想状况,调查结论也只能局限在特定对象范围内。

二是所获信息较笼统模糊。一方面,座谈汇报这种形式主要是一种定性的调查方法,所获得的思想信息往往只能反映出对象的某种一般性质和倾向,而体现不出这种性质和倾向的分布状况、轻重程度等差异,因而无法对思想信息作出定量的表述;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对思想状况的定量描述,因此往往难以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技术对所获的思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而也就无法揭示出隐藏在人们思想状况背后的各种社会、组织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作用。此外,座谈汇报这种公开形式对于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当涉及敏感性问题的时候更是如此。

当然,上述种种局限和不足,如果调查者思想水平较高,调查工作又深入细致,那么,通过对这种典型调查的分析,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的。但在今天技术进步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更科学的思想信息搜集方法来避免上述那些缺陷。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随着数理统计技术、社会调查方法及心理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普及,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以往那种感性、直观、抽象的议论状况上了,抽样调查、定量描述、相关分析及科学预测已经成为了解和把握人们的社会态度、思想情绪、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尤其在民意测验领域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标志着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认识和把握已经进入到科学化阶段。

二、科学搜集思想信息的基本方法

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看,要使所搜集的思想信息准确、全面地反映出组织成员的思想状况,在搜集思想信息方法上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典型调查同抽样(随机)调查相结合

思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建立在样本代表性基础之上的。只有当调查样本充分代表了总体,这样搜集到的思想信息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总体的思想状况。尽管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典型调查对于了解人们思想的大致状况有一定帮助,且具有花费少、耗时短的优点,但由于通过这种方法所确定的调查对象基本上是调查者主观选定的,往往被局限在某一类人的范围内,调查结果容易产生偏差,更不具备将调查结论推广到对象总体的条件。因此,要想达到调查结果真实、全面地反映组织成员总体思想状况的效果,在选择调查对象时,除了充分利用好典型调查的优点外,还应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去选取对象。

实际上,科学的抽样方法并不意味着全面调查,其也只涉及到部分调查对象,但其调查结果却可以准确地推论到调查对象总体,这同它选定调查对象的方式有直接关系。举个例子,世界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在美国举行大选的1984年,在数以千万计的选民中,仅仅通过访问有限的1800名选民,就准确地预测到有59%的美国选民赞同里根连任美国总统,这一结论同后来的全国选举结果完全吻合。之所以如此准确,就在于盖洛普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使选定的调查对象在区域、种族及人口统计特征等构成上具有了充分的代表性,从而可以依据部分人的态度去准确推断人群总体的态度。实际上,从1968年到1984年,盖洛普所预测的美国大选结果平均误差仅有1.1%。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完全可以利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去准确、全面地把握组织成员的思想状况。

具体到科学的抽样方法运用上,如果想要全面了解一个企业中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就可以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出若干个车间(科室),然后再运用系统抽样或整群抽样法,在抽出的车间(科室)中选定若干干部职工为调查样本。在选定调查对象的基础上,才正式开始搜集思想信息的工作。这样,由于遵循了科学的抽样程序,选出的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工种等构成上就基本上能够反映总体的特点,通过这些对象搜集到的思想信息就能够准确代表这个企业中全体干部职工真实的思想状况了。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在经过科学抽样选定调查对象之后,如果只会采取座谈汇报的形式去搜集思想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还是比较笼统模糊的,只能得到诸如“大概”、“可能”、“似乎”等含糊不清的信息,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都很低,难以精确反映出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及其强度,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工作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不同的调查对象由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不同,以及在个人经历、观察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更不要说座谈汇报这种形式还存在前面所讲的种种弊端。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把对非指标型的思想动态的了解同对指标型的思想状况的测量结合起来,使搜集到的思想信息能同时反映出调查对象质和量两方面的特点。

比如,同样是了解一个企业中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一方面,可以采取座谈、走访、观察等形式了解干部职工思想中的主要问题和倾向;另方面,还可以通过问卷测量等方式,用不同的量表反映出调查对象在某一问题上看法的具体差异和差异强度,摸清各种思想问题和倾向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在不同群体(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岗位等)中的不同表现。这样,既可以对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总的倾向性把握,又能对不同群体中存在的思想状况的结构及其基本原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下一步对症下药解决各种不同性质的思想问题创造了条件。

3.描述方法和解释方法相结合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稿》;异化;异化劳动;道德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9-0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异化劳动理论,以往国内研究者在阐释其思想时,往往将重点仅放在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上,对该理论的其余内容则很少关注或论及。

然而,笔者近来在重读《手稿》的过程中意识到,这种解读方式无法全面展现该理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个严整的理论系统,包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分析。将该理论基本思想仅概括为四个规定是过于简单、有失全面的。因此,有必要对《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开掘和研究。

所谓“异”,就是“有差异”、“不同”。在《手稿》中,“异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异己化”。根据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说B与A相异化(A、B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人或其他事物),其实也就是说:B成了一种与A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异化劳动”,即发生了“异化”的劳动,说得更透彻些便是,劳动活动及其产物(或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其他事物,譬如劳动条件)成了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

(一)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

马克思在《手稿》中尖锐地描述、揭露了工人的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工人的劳动为什么会发生“异化”?马克思究竟有没有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进行思考或探讨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描述、剖析了工人的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与后果后,便提出了两个极具引导性、启发性的尖锐问题:“如果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面对着我,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① “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② 他给出的答案是:“属于另一个有别于我的存在物”③。那么,“这个存在物是谁呢”④?马克思依次排除了神与自然界,最后得出结论:“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⑤,说得更确切些,就是资本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工人,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⑥ 他当时已

* 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早期六部主要著作历史地位新探讨”(项目编号:09YJC720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意识到:作为剥削者的资产阶级的存在及其对工人的统治、压迫,是工人的劳动发生“异化”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因;如果人类社会中不存在剥削阶级及统治、压迫现象,那么工人的劳动便不至于变成“异化劳动”;只要存在剥削阶级及其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压迫,那么异化劳动的存在便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马克思也意识到,在异化劳动发生之前,人类社会内部其实已经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异化(很显然,这两大阶级间构成的正是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异化关系),而这种异化是异化劳动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原因。劳动的异化原先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巩固、加强了人与人的异化。

(二)异化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⑦。《手稿》所揭露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现象,主要是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己性、敌对性关系,更具体地说,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外在力量,同他相敌对。“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⑧

2. 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与工人的异化,基本前提之一正是劳动活动本身与工人的异化。所谓“工人的劳动活动与他相异化”,主要指的是工人的劳动活动成了一种异己的、与他构成敌对关系的活动。“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⑨ 受强制、受折磨、受摧残便是这种劳动的基本特点。“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⑩

3. 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异化,主要指劳动的物质条件作为某种异己性的东西与劳动者构成敌对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条件往往并不为劳动者的幸福与利益服务,而是为剥削阶级的发财欲望和经济利益服务。这些劳动条件往往并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剥削阶级,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和劳动者一样,都成了剥削阶级追求财富的工具,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借以进行劳动的这些物质条件成了异己的、(有时)甚至危害他们生存的东西。比如,马克思注意到,“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相对抗”{11},他在这里揭露的便是作为劳动工具的机器对工人生存状况的消极影响。除此外,马克思还注意到了(作为劳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的)土地与劳动者(指农奴)的异化。他在《手稿》中指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12}

4. 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相异化

在资本家的企业中,生产的首要目的绝不是增进作为劳动者的工人的福利、工人的幸福感,而是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和利润。为了实现上述生产目的,资本家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扩大劳动强度的方式,以牺牲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对后者进行野蛮剥削。在他们眼中,与上述目的相比,工人的健康、幸福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13}上述生产目的对于工人而言,是完全异己的、敌对性的、奴役性的东西,它体现的仅仅是资本家的意志并将工人及其劳动贬低为手段、工具。

(三)异化劳动的后果

1. 劳动者不成其为“人”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根本超越了动物界{14}。 劳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尊严的丧失,意味着人不成其为人{15}。异化劳动使人原本通过劳动而获得的优越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人无法通过劳动这一首要途径来充分确证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和自由个性了,从而他也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了;劳动的异化直接导致劳动者人格尊严的彻底丧失,他不再成其为“人”而与动物无异,维持其肉体生存成了他几乎唯一的生活目的;异化劳动丝毫体现不出人的生命活动优越于动物生命活动之处,反而将前者下降到后者的水平 {16}。

2. 类与个人的异化、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

《手稿》认为,“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因此,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17}。根据该著作,类与个人相异化,主要体现在: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人类根本超越了动物,明显优越于后者,而劳动者个人却因为劳动的异化而不成其为“人”,表现得与动物无异,维持其肉体生存成了他几乎唯一的生活目的;劳动这种类生活使人根本超越了动物界,却被劳动者个人降低为维持其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类难以通过劳动者个人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后者丝毫表现不出人类(相对于动物)的优越性、高贵性,他的个人境况与这种优越性或高贵性相矛盾。另外,异化劳动还导致了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劳动的异化原先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巩固、加强了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异化劳动,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更加异化,他们之间的阶级对立被加强、深化了。异化劳动还强化了劳动者之间的生存竞争,使他们因为这种竞争关系而更加疏远、异化。

(四)异化劳动的历史形态

的确,《手稿》主要是以工人的异化劳动为例来剖析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著作对异化劳动的关注和考察仅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这种奴役性劳动绝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中。在《手稿》中,他明确提到了异化劳动的其他形态。

《手稿》在考察工人恶劣的劳动条件时揭露道:“人类劳动的最粗陋的方式(工具)又重新出现了:例如,罗马奴隶的踏车又成了许多英国工人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18} 在该著作中,工人所承担的过度劳动被形容为“奴隶劳动”{19},工人被认为“沦为资本的奴隶”{20}。不难看出,《手稿》是想借工人劳动与奴隶劳动、工人与奴隶的相似性来揭露工人的悲惨境况及其劳动的极端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眼中,奴隶劳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异化劳动。他在《手稿》中还指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显然,作为劳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的土地与劳动者(农奴)的异化也是异化劳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且“那些耕种他(指领主――笔者注)的土地的人并不处于短工的地位,而是一部分像农奴一样本身就是他的财产,另一部分则对他保持着尊敬、忠顺和纳贡的关系”{21}。在马克思看来,农奴的劳动毫无疑问是异化劳动。

简而言之,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工人的异化劳动仅仅是人类异化劳动的一种特定形态,而不是惟一形态,凡是以劳动者遭受奴役为根本特征的不自由的、被强制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根据他的考察,人类社会的异化劳动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奴隶制劳动、封建农奴制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制劳动。这三种异化劳动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是以非劳动者(即剥削者)对劳动者的奴役、压迫为共同本质的。

(五)异化劳动的功过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不幸、这种劳动对劳动者的无情摧残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在他看来,这种劳动形式显然是应加以严厉谴责和批判的,其不正义性突出地表现在:它以摧残、压迫劳动者为手段,以劳动者丧失幸福为代价,来实现剥削阶级的经济利益。然而问题是:马克思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不正义性给予批判外,是否承认这种劳动的历史功绩?

通过对《手稿》文本内容的仔细辨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未因为异化劳动的不正义性而对其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他写道,“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2},他还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23}。可以看出,他对人类工业的历史及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在他看来,以往人类获得的工业文明成果恰恰是建立在异化劳动的基础之上的,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虽然造成了对劳动者的压迫,但它同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成果{24},为人类未来赢得解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就此而言,异化劳动功不可没。对异化劳动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其实正是他根本超越一般的道德唯心主义者之处。

(六)消灭异化劳动,进而实现劳动者和全人类的解放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坚信,作为人类不平等之产物和极端表现的异化劳动绝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永恒存在。他在《手稿》中既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起源问题,也揭示了异化劳动必然灭亡的未来命运及消灭异化劳动、实现人类解放的基本途径。在他那里,“消灭异化劳动”,实质上就是要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恢复人类劳动原初具有的自由特性,进而实现劳动者乃至全人类的解放。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按照《手稿》的实践唯物主义逻辑,仅有消灭异化劳动的思想、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夺取政权,依靠政治手段废除剥削制度,将劳动的物质条件掌握在劳动者手中,进而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这便是消灭异化劳动,进而实现劳动者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途径。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其道理十分简单。异化劳动的存在是剥削阶级榨取物质财富的前提,作为统治者的剥削阶级必然要利用政治暴力手段来维持其存在,因此消灭异化劳动必然要以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运动为前提。

异化劳动的消亡意味着劳动者的解放,他不再是从前那个被剥削、被奴役的对象,而成了劳动条件与劳动成果的拥有者、支配者,他的劳动摆脱了不自由、受强制的特征,重新成了充分展现其能动性、创造力的自由自觉活动。随着剥削制度的废除、异化劳动的消亡、劳动者的解放及人人成为劳动者,全人类的解放亦得以实现。

长期以来,国内关于《手稿》“异化”概念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异化”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概念。在该著作中,判定“异化”是否发生的具体标准便是某一事物或状况是否与马克思本人高度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如果相违背,该事物或状况便是发生了“异化”的事物或状况。“异化劳动”实质上是一种与马克思本人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不道德、不人性的劳动形式。坚持或在不同程度上赞同上述观点的国内研究者中不乏学界著名学者。譬如,孙伯教授在其代表作《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中便明确提出,“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来表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化和反人道的性质”{25}。他还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出发,批判私有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劳动,得出现实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的结论”{26}。

《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果真是一个道德概念吗?“异化”是否含有“不道德”、“不人性”之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正面探讨的重要问题。

首先,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手稿》中的“异化”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的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在其内涵中并不包含主体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因而将这一概念界定为所谓“道德概念”是不妥的。作为“异化”概念基本内涵的“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实是对某些客观事实的描述,与道德问题并无必然的关联性,所谓“不道德”、“不人性”、“不正义”等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是《手稿》“异化”概念的内涵中所根本不具有的。《手稿》中的“异化”是一个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所揭示和说明的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某些客观事实或状况,而不是什么直接表达主体(人)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比如某现象是否“符合道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的概念。

其次,所谓“异化劳动”,就是发生了“异化”的劳动,说得更透彻些便是,劳动活动及其产物(或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其他事物,譬如劳动条件)成了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这便是《手稿》“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所提供给我们的基本信息。它同样只是马克思用以揭示关于(存在于私有制社会中的)特定劳动形式的某些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同样不是直接表达什么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的概念,从这个概念的内涵中同样找不到任何道德性质的内容。对此,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说明中找到根据。在《手稿》笔记本I“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他明确声明:“我们的出发点是国民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国民经济事实。”{27} 在他看来,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是一个国民经济事实,异化劳动是关于这一事实的概念,这个概念仅仅是描述或揭示了特殊的国民经济事实而已。

的确,有些“异化”现象是可以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譬如,对于《手稿》“异化劳动”概念所描述或揭示的某些客观事实:劳动产品成了一种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的、排斥劳动者、与他对立的东西,劳动成了一种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的、摧残劳动者的活动等,人们就可以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批评其“不道德”、“不人性”。但是,即便如此,这与笔者所强调的,《手稿》中的“异化”、“异化劳动”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的说法并不矛盾。实际上,恰恰是因为《手稿》的“异化”、“异化劳动”概念描述或揭示了某些客观事实、客观状况,人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事实或状况进行所谓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得出特定的道德结论来。如果脱离了上述概念所描述或揭示的客观事实、客观状况,与之相关的所谓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则根本无从产生。也就是说,这些所谓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其实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某些道德标准或道德范式对二者所描述的事实或状况进行思考或评估的产物。《手稿》的“异化”、“异化劳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只给我们提供某些有待人们进行道德审视的客观事实,而根本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现成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可见,将这两个概念界定为所谓“道德概念”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此外,在《手稿》中,马克思判定“是否发生异化”绝非根据某一事物或状况是否与他本人“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而是直接根据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更具体地说,马克思将事物之间的关系界定并称之为“异化”,是因为他注意到在事物之间确实构成了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按照《手稿》的判定标准,只要事物之间构成了上述关系,不论这种关系是否“符合道德”、是否与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冲突,马克思都会将其界定并称之为“异化”。笔者认为,既然《手稿》的“异化”概念客观、如实地描述或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判定“异化与否”直接取决于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那么,这一概念显然是唯物主义性质的科学概念,(像某些国内研究者那样)将其认定为道德唯心主义色彩的不科学概念是毫无道理、有失公允的。

综上所述,将《手稿》的“异化”概念界定为“道德概念”、将该著作判定“异化”与否的具体标准理解为是否与马克思本人“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的做法是欠妥的。在该著作中,“异化”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描述性概念,“描述性”便是这一概念的基本性质;“异化”并不必然表明“不道德”、“不人性”;判定“异化”与否的具体标准与马克思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并无直接联系,其直接的根据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澄清上述事实,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手稿》的异化概念及异化理论,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本来面目,准确评价该著作及其异化理论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7}{18}{19}{20}{21}{22}{23}{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4、164、164、164-165、165、156-157、157、159、159、121、150、123、161、225、119、121、151、192、193、164页。

{14}{15}{16} 赵敦华、孙熙国主编《中西哲学的当代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299、300页。

{24} 林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出发点新探――“抽象人本学出发点”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逆商 贫困大学生 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比较起来,存在主客观上的心理弱势,面临着叠加性挫折或持久性挫折。关于逆商视角下贫困生思想状况问题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的整体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并未实现“精神脱贫”,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精准,也要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心理健康的培育上实现精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脱贫”。要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从容应付挫折,立于不败之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 国外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逆商(AQ)译自英文 Adversity Quo-tient,全称为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保罗・史托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国外对于大学生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主要都围绕逆境的概念展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此外,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展现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学者们关于逆境商的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1.2 国内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能力,以及逆商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张定强,曹春艳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并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反思;龚晓会等人在逆商教育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使逆商教育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唐新华将CDIO 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学生的逆境商教育中,这是逆商教育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突破;鲁楠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逆商的因素,并提出了逆商提高的建议;吕静提出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开展逆商教育,是逆商教育实践中的又一创新。

1.3 国内外对于贫困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综述

在CNKI中以“贫困大学生逆商教育”检索论文94篇。可见,目前对贫困与逆商之间关系的研究高度不够,在提高逆商措施等方面实践性不强。国内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政策、体制、以及多元视角层面上,如杜志丽研究发现,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接触心理紧张和压力;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曹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敏感、缺乏自信心的作用。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们对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施教对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 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从全面的角度,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必要,仍是个新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研究,进行保罗・史托兹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 sity Response Profile,ARP量表)测试,并编制《逆商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从个体心理和情绪的角度考察高校贫困生的逆商水平,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源,以及挫折事件发生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并研究其认知结构、归因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以及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 薛峰,鲁武霞,余圣陶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21-123.

[2] Almeida,A.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ed for Enhancing the Adversity Q uotient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8).

[3] Zhou,H.J.AQ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5).

[4] 袁满,汪金川.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商培养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6-47.

[5] 张定强,曹春艳.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6] 唐新华.CDIO工程教育在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7] 龚晓会,,付斌.医学生的逆商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述情障碍;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Alexithymia i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 He Chuancai. ShangqiuSecond Hospital, Shangqiu 476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lexithymia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 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 Methods50 patients with so matoform disorder (study group) and 50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led group) wer e tested with TAS and SCL-90.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 sults The total and factor scores of TAS and SCL-90 of study group were s 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led group (P<0.05 or P<0.01).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 tend to have visiblealexithymia and poor mental health status.

【Key words】 Somatoform disorder; Alexithymia; Mental hoalth; SCL-90

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与述情障碍有一定关系[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躯体 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研究组为2005年6月~2007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 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疾病 史或严重躯体疾病者。共50例。其中男1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2.5±9.2岁;平均病程 6.5±3.1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上26例,高中以上24例;婚姻状况:已婚38例,未婚12 例。职业:工人20例,农民18例,其他12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正常人。其中男14例,女36 例。平均年龄31.4±9.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25例,高中以上25例。婚姻状况:已 婚39例,未婚11例。职业:工人20例,农民17例,其他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 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量表采用TAS和SCI-90 述情障碍评定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包括 4个因子, 因子Ⅰ表示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Ⅱ表示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因 子Ⅲ表示缺乏幻想,因子Ⅳ表示外向型思维。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述情障碍越严重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采用SCL-90[3],包括9个因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 系、 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每个项目按从无到严重0~4个等级记分。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TAS评分比较见表1 研究组TAS评分,除因子Ⅲ 外,总分及Ⅰ、Ⅱ、Ⅳ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述情障碍又称“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能”。由Silnes首先阐述并命名,以不能适当 表达情绪、缺少幻想使用性思维为其特征。可把它理解为一种不良的人格特征,也可认为是 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易发生的心理特点[1]。有研究报道,易有躯体化主诉的 患者常 有述情障碍存在。近年来,述情障碍已被作为躯体化形式障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 结果显示 ,研究组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 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研究结果与周为报道一致[1],躯体化障碍患者描述情感能力 有缺陷、认识、区分情感和躯体感受的能力低下,并多为外向型思维,缺乏透露内在的态度 、感受、愿望和欲念的能力,他们往往执著于外界事物的细枝末节[4],在幻想方面 与常人差异无显著性。

本研究结果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 、焦虑、抑郁 等方面。研究组 SCL -90评分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6个 因子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躯体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对躯体障 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帮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观念,解除或减 轻精神因素的影响,正确识别描述和接受情绪反应,提高患者认识疾病的能力,从而更好地 提高疗效。

4 参考文献

[1]周为,何庆华.躯体化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5(4):207

[2]姚芳传.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增刊:6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 99,增刊:378-381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研究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

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8篇

部分面试者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难以承受即将逼近的面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陷入过度的焦虑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面试者就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训练。过度的焦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诊断: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肠胃不适、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不良的智力反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考生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来缓解:

1.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面试前,面试者习惯于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这些叙述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却无意中在暗示着自己。面试焦虑者的叙述常常是消极的,他习惯对别人讲“我可能通不过面试”,“我缺乏应变能力,我恐怕难以对付面试中的应变题”,“我表达能力不够好”等等。这些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面试者的自信,将会把面试者引入胡思乱想之中,致使面试者无法在面试中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其面试结果不幸被面试者的消极暗示所言中。相反,假如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面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以致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言中。因此,面试者必须习惯于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必须学会去积极地自我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代替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

2.利用“系统脱敏法”,消除过度焦虑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一直是大学上至党委下至一线教师所努力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体会发现,应建立课堂内外教育的创新模式。关于这一点,已形成广大同行的共识。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都聚焦于课堂教育创新模式,而涉及课堂外的教育内容则较为少见。笔者认为,这也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配置有关系。下文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载体;并将辅导员职能引入到课堂外教育的创新载体。

文章首先就目前存在的教育现状进行描述和思考;然后,分别就课堂内创新和课堂外创新进行阐述。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与思考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

1.教学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包括现在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走低碳发展道路实则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握带来了难度,即内容边界的确立。

2.教学手段。将目光转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知,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除了有课堂理论教学外,就剩下视频播放教学了。而走出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却很少被实践。这就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能够进入学生的耳朵,却难以进入他们的心中和脑中。

3.教学反馈。任何一门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在结束前都应进行教学反馈。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以期末考试、小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反馈渠道。这就难以使教学、学校管理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上述反馈形式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开展。 (二)针对现状的思考

1.满足校本原则要求。将其转换为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来看,则要求将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纳入到案例的构建之中。如,当地的产业发展、城乡经济特点,以及民生问题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所来自的区域差异性较强的特点,也可以请他们在班上谈谈自己家乡在发展中的成绩或是不足。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内在的生命力便在于不仅来自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惟有把握这对辨证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该体系的核心要义。正因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作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形式而遵循。

3.改革现有考核形式。根据笔者的体会,一定的考核形式不仅是推动教师进行课改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调整学生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这一事实,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即从单一考核形式,转换为多样化考核形式。

二、课堂教育模式创新

这里以内容设计作为考察环节。内容设计包括:内容在实践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向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而对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在这里则存而不论。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的内容的深刻性、系统性;并且,蕴涵着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为此,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除此之外,不需要在学理层面进行展开。

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象资料,就形象、具体的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教师在分部分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当分部分播放完毕以后,再从头至尾连贯播放,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三、课外教育模式创新

将辅导员的职能引入到课外教育模式创新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发挥主题班会的职能

一般而言,高校在周五晚自习时间都有主题班会活动。通常辅导员将在这个时间就本周的各项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下周各方面要求进行传达。笔者认为,应改观这种程式化的班会内容。可以针对当前形式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进程,举行主题班会活动。如,“我对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作为主题班会议题,通过辅导员的组织使得学生能够自我阐述。这就能更好的促使学生深化对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

(二)发挥谈心交流的职能

在实施辅导员制度的高校中,该岗位还涉及到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因此,借助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活动,更能在宽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时,可以不规定交流主题,而是围绕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展开交谈。辅导员应注意学生们思想情感的倾向性,对在学生中明显表现消极的思想流露应给予友善的引导。如,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所流露出的担忧与恐惧,辅导员可以结合亲身感受给予抚慰。

(三)发挥联系家长的职能

课堂外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在于与家长联手及时的干预学生消极的思想情绪。此时,可以借助QQ、E—MAIL等通信工具,时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关于这一点,实则被许多同行所忽视。从而,直到学生违规、出事之后,才叫家长前来协助处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载体;并将辅导员职能引入到课堂外教育的创新载体。相对而言,课堂外的教育创新是薄弱点。因此,针对这一领域应围绕着:发挥主题班会的职能、发挥谈心交流的职能、发挥联系家长的职能来展开。

参考文献:

[1]杨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浅探[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一、三部著作对共产主义的表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开始时它作为普通的私有财产出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比如你们要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任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恩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文中突出“两个必然”“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三部著作中共产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将《手稿》中的上述思想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如《形态》中指出:“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及以《宣言》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手稿》中找到其萌芽,这说明,《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奏。

《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

《形态》一改《手稿》对共产主义的抽象玄思,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式确立,把共产主义彻底感性化和现实化,从不同的视角开辟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更趋现实和合理:共产主义已不囿于异化的消除和人的本质向人的回归,而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病为底蕴,是通过革命实践能够达到的全新境界。

其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马克思说:“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这样,马克思就不仅把共产主义从天国拉向人间,而且从实现条件上指明“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现实可能性,而在于它已经关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与《手稿》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共产主义是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消灭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崇高使命,但就人的现实存在来说,这个使命很难完成。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伴随人类同行,在全部人类无止境的历史中才能实现。这就与共产主义的现实维度形成悖论:现实维度指明只要达到必需的条件,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而形上维度却说共产主义只能在“历史的全部运动”中或“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针对这个矛盾,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段名言一方面澄清了将共产主义囿于可以企及的平台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在消灭现存状况中的现实生成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一、三部著作对共产主义的表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开始时它作为普通的私有财产出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比如你们要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任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恩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文中突出“两个必然”“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三部著作中共产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将《手稿》中的上述思想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如《形态》中指出:“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及以《宣言》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手稿》中找到其萌芽,这说明,《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奏。

《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

《形态》一改《手稿》对共产主义的抽象玄思,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式确立,把共产主义彻底感性化和现实化,从不同的视角开辟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更趋现实和合理:共产主义已不囿于异化的消除和人的本质向人的回归,而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病为底蕴,是通过革命实践能够达到的全新境界。

其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马克思说:“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这样,马克思就不仅把共产主义从天国拉向人间,而且从实现条件上指明“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现实可能性,而在于它已经关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与《手稿》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共产主义是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消灭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崇高使命,但就人的现实存在来说,这个使命很难完成。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伴随人类同行,在全部人类无止境的历史中才能实现。这就与共产主义的现实维度形成悖论:现实维度指明只要达到必需的条件,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而形上维度却说共产主义只能在“历史的全部运动”中或“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针对这个矛盾,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段名言一方面澄清了将共产主义囿于可以企及的平台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在消灭现存状况中的现实生成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一、三部著作对共产主义的表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开始时它作为普通的私有财产出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比如你们要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任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恩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文中突出“两个必然”“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三部著作中共产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将《手稿》中的上述思想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如《形态》中指出:“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及以《宣言》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手稿》中找到其萌芽,这说明,《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奏。

《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

《形态》一改《手稿》对共产主义的抽象玄思,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式确立,把共产主义彻底感性化和现实化,从不同的视角开辟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更趋现实和合理:共产主义已不囿于异化的消除和人的本质向人的回归,而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病为底蕴,是通过革命实践能够达到的全新境界。

其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马克思说:“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这样,马克思就不仅把共产主义从天国拉向人间,而且从实现条件上指明“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现实可能性,而在于它已经关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与《手稿》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共产主义是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消灭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崇高使命,但就人的现实存在来说,这个使命很难完成。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伴随人类同行,在全部人类无止境的历史中才能实现。这就与共产主义的现实维度形成悖论:现实维度指明只要达到必需的条件,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而形上维度却说共产主义只能在“历史的全部运动”中或“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针对这个矛盾,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段名言一方面澄清了将共产主义囿于可以企及的平台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在消灭现存状况中的现实生成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网络思政教育 互动模式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高等院校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其目的在于有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完成从学生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良好过渡,成为一个在社会中能够顺利成长的个体。

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特别是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大学生与网络社会保持了一种“无缝连接”的状态。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不间断地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促进了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即比起传统的媒介,他们更愿意相信网络媒体所提供的知识与观点。第二,当代大学生普遍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如QQ、微信、人人网等,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之外,在网络世界构成了另一层虚拟的联结模式。这使人与人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日益减弱。第三,网络社会的发展对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构成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代大学生与以前大学生在存在状态上有着深刻的差异。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部分手段失灵了。面对思想观念的问题,他们选择从网络上寻找答案,这对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采取措施,根据当代年轻人的思维特点,将思政教育工作移植到网络平台之上,通过学校网站,BBS论坛,乃至于学生们个人的QQ空间与微信朋友圈,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占领网络思想阵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在新的技术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更之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对象本身发生了深刻的变更。大学生存在状况的改变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有必要从整体上重新探讨和反思: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政教育与新兴的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网络社会模式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德国社会学巨擘尼可拉斯・卢曼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自创生系统”(Autopoieticsystem),借以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观察与描述,而这一概念解释的是当某一个系统逐步发展以后,它具有独立的自我指涉、自我观察与自我生产的性质,会类似于一个生命组织一样,独立完整自我运作,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信息,并对外部世界构成影响。网络社会进展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卢曼笔下的一个“自创生系统”,它与现实社会形成了一种一体两面,深刻纠葛的关联状态。

(一)现实社会对于网络社会的决定与控制:

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主客观矛盾,在探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之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以现在网络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现实社会对于网络社会仍旧起到决定与控制的作用。

首先,现实社会对网络社会保持着物质与技术层面的控制。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认为,网络社会的三个层次:代码层、内容层与物理层,它们是网络社会的基本元素,内容主体与建立基础,这意味着现存的网络社会仍然是半独立或不独立的,为现实社会的力量所牢牢掌控。

其次,现实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力量深刻作用于网络社会内部。传统观点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自由空间。实际上现实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力量始终控制着网络社会,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意味着掌握着庞大的权力资本,而这种权力资本会轻易地顺流而上,延伸到网络空间之内,构成网络社会特定的表达规则。

再次,国家对网络社会制定规则,进行着有序的管理。鉴于网络社会中充斥着任意的情绪表达,虚假信息泛滥,以及境内外敌对反动势力散布的危险政治观点,对于中国青年的思想进行影响和操纵。国家自2000年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逐步加强对于网络社会的管理,促进网络空间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而这些都意味着网络空间的自由是有边界的,有条件的,在一定维度内的,而不是任何观点和声音都可以在网络空间内随意的发声,网络社会仍然处于现实社会的掌控之中。

(二)网络社会对于现实社会的拒斥与侵蚀

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步发展,成了鲁曼笔下的有着自我观察、自我发展能力的“自创生系统”,它在不断地反作用于现实社会。

首先,网络的虚拟性在不断地对现实社会予以侵蚀。网络社会发展至今,通过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社交平台等,不断致力于为受众营造一种“虚拟的真实感”。致使当代部分大学生有向网络虚拟社会所背离的倾向,不愿主动思考现实生活中沉甸甸的学业等复杂问题,只求遁入到网络的虚拟空间内。

其次,网络的娱乐性大潮致力于消解现实社会的意义。《网络思政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网络文化的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世界是一个思想空间,是一个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怨愤空间。而后两者则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网络社会信息更迭速度极快,没有细致思考的时间,因而更多的成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顺利表达和释放的情绪的喷吐场所,最终许多人选择了娱乐式的沉默,委身于网络娱乐化的大潮之中,逃避现实的重负。

(三)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应追求“虚实和谐”的状态

“虚实和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为了解释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理想状态,其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都在于人的发展,因而网络的发展,如何处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应以人的发展作为其根本尺度。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应该着眼于实现学生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共同发展、学生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虚拟与现实、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一)网络思政教育需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为基准和原点,传统思政教育需以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助力与延伸

网络思政教育是在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之下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旨在以一种新颖的,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完成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因而,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应始终以传统思政教育为基准和原点。

相应的,传统思政教育鉴于时展所提出的变革要求,必须主动求变。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以流行的、新颖的形式、与他们的生活场景与思维方式更为接轨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大学生感受到网络思政教育是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平等的主体,在网络空间内发声,与他们讨论、交流社会热点与时事问题,从而让正确的东西逐步深入到学生内心之中。

(二)作为主要观察者的网络思政教育与作为主要解决方式的传统思政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并不只是一种教育模式,同时它包含着对网络世界内大学生的生活心理与思想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的重要任务。传统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信息搜集方式主要是依靠辅导员自身对于学生的了解,如谈心谈话等手段,形成对于该生学习生活状况与问题的认识。而这种手段依赖于辅导员是否能与同学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使同学自愿表述自己的想法。而很多问题是部分同学不愿意表述的。

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借力网络自由表达的特性。当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一个参与者进入网络空间以后,就置身于学生生活的种种表达之中,所反映出的都是学生生活与思想的碎片,其中有寝室关系、学习状况,也有他们对于历史和政治问题的认知等等。思政工作者可迅速发现某个学生隐蔽的心理动向,在严肃政治问题上的错误判断等等。

而网络思政教育所捕捉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终究是起源于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溯源以后,往往指向复杂的家庭关系、成长背景、现实生活的挫折等等。这些问题必然需要回到现实社会得以解决。

(三)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通力配合,确保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醉心于电脑游戏是困扰几乎所有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采用禁止学生上网的暴力手段。这种方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也影响了大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学习知识和技术。

这就意味着应当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作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更多地采用理性教育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手段。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积极宣传和引导正确对待网络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和技术,而不是在无意义的“灌水”中消磨时间。

同时,通过传统思政教育的班会、级队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向当代大学生不断地表述我们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通过历史进程的讲述,社会时事的分析,法律常识的普及,让学生们在横向与纵向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与定位;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同学们享有一个观察现实社会的良好视角;通过责任感教育让大学生理解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在当今社会形势高度复杂,信息与技术更迭迅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让当代大学生能够顺利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从高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 尼可拉斯・卢曼.对现代的观察[M].鲁贵显译.台北:台湾左岸文化出版,2005.

[2]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事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针对目前建筑企职工在思想素质建设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人事干部有必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由于人事干部的工作兼具权威性及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人事干部首先要加强对自身的思想素质建设,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工作原则,不断加强对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协调统一。

1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人事干部在建筑企业思想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以及企业发展的兴衰。然而,就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部分建筑企业就职人员中的思想倒退、目光短浅、指责混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偷奸耍滑、极端主义以及个人膨胀等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似乎并没有十分到位。因此,针对于上述种种的不良现象,建筑企业人事干部如不能及时端正自身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态度,从正确的角度出发,正式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员工中的重要意义,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建筑企业人事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缺乏创新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建筑企业人事干部在对企业员工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引进先进的思想和工作方式,那么将会导致人事干部在思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的不良状态,从而使得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态度不端正。由于人事干部在企业当中长期接触员工的招聘、录取、福利待遇制定及岗位编制安排等工作,职权相对较大,因此在工作中常常会因一定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原则,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展开。

(3)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工作内容相对较为庞杂,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事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与其工作内容往往并不相符,从而导致人事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过程中,无法达到综合协调的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思想建设的良性发展。

3建筑企业人事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措施分析

(1)不断提高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工作创新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认识干部理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思想模式,跟随时展的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相应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断以建设企业优良思想政治风气为工作目标,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在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人事干部还应该适当的借鉴和学习其它建筑企业的成功经验,集思广益,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素质水平。

(2)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理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保证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企业人事干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大局,充分协调其个人与企业以及其它员工之间的关系,首先端正自身的思想态度,认真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保证工作质量。在工作中,人事干部要时刻保持自身思想态度的端正,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正确认识和看待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从而有效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展开。

4适应形势,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可流于表面,因此,企业人事干部在工作中理应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与企业运营实际联系在一起,以企业经营发展和管理改革为工作目标,针对当前企业内部职工思想政治问题的现状,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运行相结合,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寻找到坚实可靠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在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思想是其最重要的中心环节和基点,正确的思想方式既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又是直接支配企业行为的源泉,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的改善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人事干部首先应当从启蒙、灌输、说服、引导、转变等几个大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员工实施科学直观的正面教育和管理,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奖惩措施,不断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宣教育传力度,从而不断促进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提高。

(2)人事干部在工作中,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调查研究,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筑企业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应从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通过对企业目前的运营管理状况及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动向的调查见就,迅速找出企业内部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及思想障碍,在明确症结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开展方向,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展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人事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状况,在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前提下,服务和服从于企业内部的改革和发展,要适应企业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发挥好政治优势,针对目前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企业内部矛盾,教育和引导企业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建筑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工位目标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促进建筑企业经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4,06:83+85.

[2]张航,汪元军.经济新常态下做好国有建筑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5,39:170~171.

思想状况自述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人类解放;自由全面发展;最高境界;逻辑归宿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041-04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力量和价值在于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与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性洞察为基础,展示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史性与实践性。人类解放是一种具有非凡崇高性与实践性的人类理想,达到这样一种“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状态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解放与自由精神,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与逻辑归宿。

一、“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自由”和“全面”的具体论述,是针对人的生存状况,在“生存论”意义上使用与展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既非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也非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全面”也不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指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之意(从“生存论”的视野来看,无论是培养者还是被培养者,所从事活动的能力的发展还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还不是真正自由发展的结果),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与全面,即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自由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异化”而言的,其对立的概念是“异化”:人不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异化;消除异化,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全面发展①。

“自由”针对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存在的不自由、人格的依附性、个性的模式化等生存状态。“自由发展”指劳动不是出于生存的逼迫或社会关系的强制,也不被劳动产品及被占有产品的人所统治,它以人自己占有和享受自身的全面本质为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在生存状况中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地发展”。人在超越外在自然的限度,不受制于社会任何外在目的束缚和压迫的情况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取向,自觉、自愿和自主地发展,而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正是发展的主体。“全面”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因劳动异化而导致人的身体及能力的畸形和片面发展的生存状况,以及少数人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不平等生存状况。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在生存状况中的类特性、个性、能力、知识的整合与开发的协调性、充分性、广泛性,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包括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因而我们在理解其含义和实质时,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应该联系到马克思论述问题的历史背景与使用语境。

“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对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和论述问题上,过去人们对自由与全面没有太多加以区分。其实,它们描述的是人的生存状况中人性的不同方面:自由发展涉及的是人的超越性及人所获得的解放的程度;全面发展涉及的是人的丰富性及人所获得的解放的广度。两者在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要使人真正成为自由发展的人,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全面性程度,自由发展必定表现为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性程度越高,人自由选择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发展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就越大,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越充分,人的独立性也就越能够最大限度地不受限制地发展。相反,当人的个性、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处于总体水平低且不协调的片面发展状况时,他就不可能获得较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发展也局限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也难以按照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真正自由发展。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前提下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的未来理想社会②,明确地揭示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的自由发展而言的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