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

立体农业论文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基础条件薄弱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境内沟壑纵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且布局不均匀,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坡地多,耕作条件差,且多数未开发整理,土地生产能力较弱。

1.2劳动者素质低

由于受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粗放生产管理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1.3扶持政策资金不足

一方面由于受县级财力所限,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无法安排,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项目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但企业反映办理手续非常繁杂,关口多、门槛高,无法争取。

1.4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总体结构不合理,农技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没有一套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在品质上缺少比较优势。

2对策和建议

2.1优化立体产业区域布局

要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高海拔地区抓林果、中海拔地区抓粮烟、低海拔地区抓热作、科学发展畜牧业”的立体空间布局,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好特色、用足特色、开发好特色。

2.2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庄、法〇、妥甸等乡镇为主发展优质粮食、蚕桑、早青蚕豆、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大麦地、安龙堡、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冬早蔬菜生产基地;以法〇、鄂嘉等乡镇为主发展茶叶生产基地;以独田、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生态猪牛羊生产基地。加快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以蔬菜、鲜食葡萄、农作物繁种、热区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热作经济。

2.3激发发展活力

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者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结合双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应把其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并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和农机补贴项目。

2.4培育发展主体

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5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养殖业重点示范户培育,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指导特色农业开发和生产。有针对性地搞好科技培训,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力争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6打造绿色品牌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以农立国派

“以农立国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董时进、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以农立国派”主张复兴农村,主张振兴农业从而发展工业,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农立国”的原因。(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有着深厚的农本观念和农业生产经验,“以农立国”可以充分发挥优势。(2)基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优劣之分,所以应该“以农立国”。(3)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先行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路径。“乡村建设派”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惟一道路。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心理念是中国的问题既非政治问题,也非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的问题,认为中国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制度性的根本改革,而应返回到“农本社会”、“伦理本位社会”,于是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对于“以农立国派”可以做如下的判断:第一,梁漱溟和晏阳初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识字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推广、经济合作、农民自卫以及整个县政建设,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二,“以农立国派”的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章士钊基于政治道德和法律习惯的差异对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分析,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农业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区别:后者充满着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贪婪,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日趋严重的对立,而前者则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当然,“以农立国派”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没有找到农村衰落凋敝的真正原因等问题。

二、以工立国派

在这次大的论战中,“以工立国派”占据了主流,原因是众多学者深为中国发展落后局面所震惊,急于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以工立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恽代英、孙倬章、杨明斋、吴景超和张培刚等人。“以工立国派”认为,发展工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先决条件,只有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以工立国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工立国”的优点:(1)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经济扩张时期,中国不发展工业,必然受制于列强的经济控制(孙倬章,1923)。(2)从政治层面而言,恽代英认为,能够以工立国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中国想要改变殖民地的面貌,改变被列强侵略欺凌的局面,必须发展工业(戴英,1923)。具体到国内的民主政治,孙倬章认为,两种分歧关乎保存专制政体还是实现民主政治。(3)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不发展工业,将成为文化科学技术的落伍者(孙倬章,1923)。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劣势。孙倬章认为“以农立国”的诸多不利因素,而吴景超则将反对“以工立国”者分为四派,即夸大派、禁欲派、因噎废食派和畏难退缩派(吴景超,1934)。

第三,关于工业化的途径。“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吴知认为,发展工业在资金、人才技术以及机制方面采取如下途径:(1)工业生产的资本问题,就是要“强迫统制消费”,储蓄资本。(2)人才和技术,就是要“积极普遍推行生产的教育与训练,培植工业化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救济失业的有用青年”。(3)要“讲求科学管理和生产统制”(吴知,1936)。很显然,吴知在这里所谈及的关于生产统制的问题在另一位“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张培刚那里得到呼应。

第四,“以工立国派”对农业问题的看法。“以工立国派”强调发展工业,并不是不重视农业。比如,孙悼章在主张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一些政策:如设立农业银行,提倡信用协作,从经济上援助农民;从法律上,在地租契约方面给予农民以法律上的保护;从教育上,设立农校,使农民接受普通的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等(孙倬章,1923)。张培刚更是在这一论战的过程中提出了广义工业化的概念,进而阐释农业的基础作用(张培刚,1938)。

“以工立国派”所提出的关于工业化所需的资本来源、工业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以及工作机制的思考至今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他们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对于今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振耳发聩。不足之处有二:其一,他们中如袁聘之所强调的要与当时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合作,要求政府维护关税、货币的独立性,阻止外国商品的涌入,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但在当时“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其二,在论争中表现出寻求工业化“捷径”的意图,存在盲目崇拜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过分强调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倾向,对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路径和复杂结构分析还略显粗糙和肤浅,对社会转型期的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调和派

与“以农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不同的是,在当时的论战中也有学者试图要超越“以工立国派”和“以农立国派”,走第三条道路,但这一派人数不多。他们打着走第三条道路的幌子,骨子里还是小农经济的思想。“调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郑林庄和杨铨等人。

郑林庄主张,要超越“以工立国”和“以农立国”,在农村发展合作社工业,这也就是郑林庄提出的试图超越“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第三条道路”。为什么不能走吴景超所主张的“都市工业”的道路而只能走他所主张的“农村工业”的道路呢?郑林庄认为,“都市大规模工业是要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得到长足发展的:(1)一个能够自主的国民经济;(2)一片可做工业化必然产生的过剩生产的销售之尾闾的土地;(3)一群真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意识的民众”。郑林庄认为,这三个条件中国都不具备,而培植农村工业则行得通。郑林庄的“第三条道路”只是一个从理想化农村工业发展到都市工业的模式(郑林庄,1935)。张培刚对郑林庄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一文中谈到:“我们承认中国经济建设,应走上工业化的路径,同时也承认由农业社会的阶段不能一蹴而就达到工业社会的阶段。但是农村工业是否能作为二者间的一架桥梁,在目前的中国,究竟能否使国民经济的基础树立起来,我们却有几点意见。”张培刚主要通过对工业生产日益标准化和合理化分析,说明发展农村工业是行不通的,工业化才是正途(张培刚,1935)。调和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杨铨也提出过“工与农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的思想(杨铨,1923)。客观而言,“调和派”的很多想法只能说是空想,在实践中更是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当时的争论中,这一派的声音显得非常微弱。

四、先农后工派

基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先农后工派”认为应先行复兴农村、振兴农村,才能进一步发展工业。“先农后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漆琪生和翁文灏等人。“先农后工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先行发展农业对于复兴农村、振兴农村的重要性。(1)先行发展农业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要条件。(2)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先行发展农业,振兴农村。(3)复兴农村和振兴农村对于社会稳定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先行发展工业缺乏现实的客观条件。漆琪生认为,如果先行发展工业,那么,现实的状况就是,“帝国主义之抑制与摧毁”,同时,中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能采取有效的关税保护政策,其结果是中国幼稚的工商业不可能存活下来(姚溥荪,1935)。

第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循着上面的思路,翁文灏则进一步提出了“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思想。“立国虽不妨以农业,建国则必须以工业”(翁文灏,1940)。

第四,“先农后工”的路径,就是要建立农村合作社,从而变革农村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在漆琪生看来,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关系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问题,要革新农业生产关系,建设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漆琪生,1935)。

应该说,“先农后工派”在立国方面把农业和工业置于同等重要的程度,只是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强调其发展次序和着重点的不同。特别是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口号,是综合了各方观点所长,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但是,“先农后工派”也是避免涉及政治问题,把讨论仅仅限于经济层面。漆琪生就不主张在农村建设中谈论政治问题,原因在于“假如一定要将政治问题牵入,则不仅问题讨论的范围益增扩大,内容益增复杂,而且还将因政治问题解决之艰难,容易陷溺于悲观的宿命论者之泥沼,坐听政治的裁判,放弃一切经济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势下,农村建设故然没有成果,工业建设亦将是同一的运命”(漆琪生,1935)。由于缺乏现实的制度保障,“先农后工派”的许多思想也就仅仅限定在理论层面。

转贴于

五、革新制度派

无论是“以农立国派”的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工立国派”的袁聘之发展民族工业的思路,还是“先农后工派”的漆琪生关于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建设农村新的经济体制的设想,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与现政权合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们理想的幻灭以及他们思想和理论在实践中的破产恰恰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发展道路根本所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关于这一方面,“革新制度派”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革新制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千家驹和许涤新等。“革新制度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革新制度”的必要性。对于如何认识中国的发展前途,究竟是以何立国?为何必须首先要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从政治层面而言,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是讨论“以何立国”的首要问题,只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局面,建立民主的共和国,我们才有资格谈论“以何立国”。

第二,如何“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首先要推翻旧的政权,建立新中国。随后为了使中国工业化,农业走向工业化的途径,必须做到: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实行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办法,扫除农村的封建关系。这才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应走的道路(许涤新,1940)。

“革新制度派”的许多思想后来得到了印证和实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实行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的许多举措,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初步建立,恰恰表明了“革新制度派”的观点,那就是只有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农村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中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讨论和实现立国问题。

六、若干思考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关于中国究竟是要“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可以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先贤们无论处于怎样的立场,他们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满腔热情和理性思考。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1.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的这场关于农村建设的争论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作为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苦、之辱的中国的知识界,为了自强图存而对中国发展方向所展开的进一步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他们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回应的同时,对西方的文明估价由最初的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进而涉及到精神领域,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历史进步。

2.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四大论战之一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争论的分歧实质,是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方面分歧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在1920年代,当论战刚开始时,双方的阵线分明:所有反对中国大革命的封建顽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对新文化的国粹派和“甲寅派”,以梁漱溟为代表鼓吹复兴中国文化的新旧调和派等等,都属于“以农立国派”。而“以工立国派”的阵营则都鼓吹新文化运动,甚至是西化论的主张者。

3.论战在最初表现出应景化、简单化和理想化的特点,论战的各方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革,对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比如,“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两派的争论表现出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二元化思维模式,认为农业化就是恢复小农经济或小生产力的农业经济,而工业化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计常常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许多论争仅仅限于理论的层面,缺乏实践的基础。随着论战的深入,各派思想的碰撞,论战的简单化和理想化倾向才逐渐改变。

4.“以农立国派”、“以工立国派”和“调和派”的思想反映了他们没有弄清农业与工业、农村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辩证关系。他们或片面强调农业和农村的重要性,故而主张复兴农村;或片面强调工业和城市的重要性,而主张发展工业、繁荣都市;或者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进行调和折衷。故而用翁文灏的话来说,这几种主张“各有其长处,分开来看,都觉得太偏,合起来说,才是正道,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分的”(翁文灏,1940)。因此,作为“先农后工派”的代表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可能更切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毋庸置疑的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制度问题,这一点,“革新制度派”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显然又超越了上述四派。

5.这场论战表明,农村的真正出路、中国发展的真正希望是推翻旧的政权,建立一个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奉行改良主义的路线,只是在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实行社会改良,而无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结果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衰落,实现农村经济的复兴”(郑大华,2006)。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以农立国派

“以农立国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董时进、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以农立国派”主张复兴农村,主张振兴农业从而发展 工业 ,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农立国”的原因。(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有着深厚的农本观念和农业生产经验,“以农立国”可以充分发挥优势。(2)基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优劣之分,所以应该“以农立国”。(3)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先行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路径。“乡村建设派”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惟一道路。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心理念是中国的问题既非 政治 问题,也非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 教育 的问题,认为中国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制度性的根本改革,而应返回到“农本社会”、“伦理本位社会”,于是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对于“以农立国派”可以做如下的判断:第一,梁漱溟和晏阳初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识字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推广、经济合作、农民自卫以及整个县政建设,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二,“以农立国派”的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重新认识人与 自然 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章士钊基于政治道德和 法律 习惯的差异对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分析,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农业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区别:后者充满着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贪婪,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日趋严重的对立,而前者则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当然,“以农立国派”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没有找到农村衰落凋敝的真正原因等问题。

二、以工立国派

在这次大的论战中,“以工立国派”占据了主流,原因是众多学者深为中国发展落后局面所震惊,急于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以工立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恽代英、孙倬章、杨明斋、吴景超和张培刚等人。“以工立国派”认为,发展工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先决条件,只有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以工立国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工立国”的优点:(1)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经济扩张时期,中国不发展工业,必然受制于列强的经济控制(孙倬章,1923)。(2)从政治层面而言,恽代英认为,能够以工立国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中国想要改变殖民地的面貌,改变被列强侵略欺凌的局面,必须发展工业(戴英,1923)。具体到国内的民主政治,孙倬章认为,两种分歧关乎保存****政体还是实现民主政治。(3)从 科学 技术文化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不发展工业,将成为文化科学技术的落伍者(孙倬章,1923)。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劣势。孙倬章认为“以农立国”的诸多不利因素,而吴景超则将反对“以工立国”者分为四派,即夸大派、禁欲派、因噎废食派和畏难退缩派(吴景超,1934)。

第三,关于工业化的途径。“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吴知认为,发展工业在资金、人才技术以及机制方面采取如下途径:(1)工业生产的资本问题,就是要“强迫统制消费”,储蓄资本。(2)人才和技术,就是要“积极普遍推行生产的教育与训练,培植工业化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救济失业的有用青年”。(3)要“讲求科学管理和生产统制”(吴知,1936)。很显然,吴知在这里所谈及的关于生产统制的问题在另一位“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张培刚那里得到呼应。

第四,“以工立国派”对农业问题的看法。“以工立国派”强调发展工业,并不是不重视农业。比如,孙悼章在主张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一些政策:如设立农业银行,提倡信用协作,从经济上援助农民;从法律上,在地租契约方面给予农民以法律上的保护;从教育上,设立农校,使农民接受普通的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等(孙倬章,1923)。张培刚更是在这一论战的过程中提出了广义工业化的概念,进而阐释农业的基础作用(张培刚,1938)。

“以工立国派”所提出的关于工业化所需的资本来源、工业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以及工作机制的思考至今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他们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对于今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振耳发聩。不足之处有二:其一,他们中如袁聘之所强调的要与当时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合作,要求政府维护关税、货币的独立性,阻止外国商品的涌入,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但在当时“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其二,在论争中表现出寻求工业化“捷径”的意图,存在盲目崇拜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过分强调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倾向,对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路径和复杂结构分析还略显粗糙和肤浅,对社会转型期的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调和派

与“以农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不同的是,在当时的论战中也有学者试图要超越“以工立国派”和“以农立国派”,走第三条道路,但这一派人数不多。他们打着走第三条道路的幌子,骨子里还是小农经济的思想。“调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郑林庄和杨铨等人。

郑林庄主张,要超越“以工立国”和“以农立国”,在农村发展合作社工业,这也就是郑林庄提出的试图超越“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第三条道路”。为什么不能走吴景超所主张的“都市工业”的道路而只能走他所主张的“农村工业”的道路呢?郑林庄认为,“都市大规模工业是要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得到长足发展的:(1)一个能够自主的国民经济;(2)一片可做工业化必然产生的过剩生产的销售之尾闾的土地;(3)一群真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意识的民众”。郑林庄认为,这三个条件中国都不具备,而培植农村工业则行得通。郑林庄的“第三条道路”只是一个从理想化农村工业发展到都市工业的模式(郑林庄,1935)。张培刚对郑林庄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一文中谈到:“我们承认中国经济建设,应走上工业化的路径,同时也承认由农业社会的阶段不能一蹴而就达到工业社会的阶段。但是农村工业是否能作为二者间的一架桥梁,在 目前 的中国,究竟能否使国民经济的基础树立起来,我们却有几点意见。”张培刚主要通过对工业生产日益标准化和合理化分析,说明发展农村工业是行不通的,工业化才是正途(张培刚,1935)。调和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杨铨也提出过“工与农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的思想(杨铨,1923)。客观而言,“调和派”的很多想法只能说是空想,在实践中更是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当时的争论中,这一派的声音显得非常微弱。

四、先农后工派

基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先农后工派”认为应先行复兴农村、振兴农村,才能进一步发展工业。“先农后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漆琪生和翁文灏等人。“先农后工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先行发展农业对于复兴农村、振兴农村的重要性。(1)先行发展农业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要条件。(2)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先行发展农业,振兴农村。(3)复兴农村和振兴农村对于社会稳定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先行发展工业缺乏现实的客观条件。漆琪生认为,如果先行发展工业,那么,现实的状况就是,“帝国主义之抑制与摧毁”,同时,中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能采取有效的关税保护政策,其结果是中国幼稚的工商业不可能存活下来(姚溥荪,1935)。

第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循着上面的思路,翁文灏则进一步提出了“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思想。“立国虽不妨以农业,建国则必须以工业”(翁文灏,1940)。

第四,“先农后工”的路径,就是要建立农村合作社,从而变革农村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在漆琪生看来,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关系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问题,要革新农业生产关系,建设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漆琪生,1935)。

应该说,“先农后工派”在立国方面把农业和工业置于同等重要的程度,只是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强调其发展次序和着重点的不同。特别是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口号,是综合了各方观点所长,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但是,“先农后工派”也是避免涉及政治问题,把讨论仅仅限于经济层面。漆琪生就不主张在农村建设中谈论政治问题,原因在于“假如一定要将政治问题牵入,则不仅问题讨论的范围益增扩大, 内容 益增复杂,而且还将因政治问题解决之艰难,容易陷溺于悲观的宿命论者之泥沼,坐听政治的裁判,放弃一切经济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势下,农村建设故然没有成果,工业建设亦将是同一的运命”(漆琪生,1935)。由于缺乏现实的制度保障,“先农后工派”的许多思想也就仅仅限定在 理论 层面。

五、革新制度派

无论是“以农立国派”的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工立国派”的袁聘之 发展 民族 工业 的思路,还是“先农后工派”的漆琪生关于变革 农村 生产关系、建设农村新的 经济 体制的设想,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与现政权合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们理想的幻灭以及他们思想和 理论 在实践中的破产恰恰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 中国 发展道路根本所在,中国农村发展 问题 的根本所在,关于这一方面,“革新制度派”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革新制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千家驹和许涤新等。“革新制度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革新制度”的必要性。对于如何认识中国的发展前途,究竟是以何立国?为何必须首先要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从 政治 层面而言,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是讨论“以何立国”的首要问题,只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局面,建立民主的共和国,我们才有资格谈论“以何立国”。

第二,如何“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首先要****旧的政权,建立新中国。随后为了使中国工业化,农业走向工业化的途径,必须做到: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实行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办法,扫除农村的封建关系。这才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应走的道路(许涤新,1940)。

“革新制度派”的许多思想后来得到了印证和实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实行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的许多举措,中国 社会 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初步建立,恰恰表明了“革新制度派”的观点,那就是只有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农村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中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讨论和实现立国问题。

六、若干思考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关于中国究竟是要“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可以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先贤们无论处于怎样的立场,他们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满腔热情和理性思考。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1.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的这场关于农村建设的争论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作为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苦、之辱的中国的知识界,为了自强图存而对中国发展方向所展开的进一步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他们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回应的同时,对西方的文明估价由最初的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进而涉及到精神领域,应该说是非常大的 历史 进步。

2.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四大论战之一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争论的分歧实质,是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方面分歧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在1920年代,当论战刚开始时,双方的阵线分明:所有反对中国大革命的封建顽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对新文化的国粹派和“甲寅派”,以梁漱溟为代表鼓吹复兴中国文化的新旧调和派等等,都属于“以农立国派”。而“以工立国派”的阵营则都鼓吹新文化运动,甚至是西化论的主张者。

3.论战在最初表现出应景化、简单化和理想化的特点,论战的各方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革,对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比如,“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两派的争论表现出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二元化思维模式,认为农业化就是恢复小农经济或小生产力的农业经济,而工业化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计常常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许多论争仅仅限于理论的层面,缺乏实践的基础。随着论战的深入,各派思想的碰撞,论战的简单化和理想化倾向才逐渐改变。

4.“以农立国派”、“以工立国派”和“调和派”的思想反映了他们没有弄清农业与工业、农村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辩证关系。他们或片面强调农业和农村的重要性,故而主张复兴农村;或片面强调工业和城市的重要性,而主张发展工业、繁荣都市;或者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进行调和折衷。故而用翁文灏的话来说,这几种主张“各有其长处,分开来看,都觉得太偏,合起来说,才是正道,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分的”(翁文灏,1940)。因此,作为“先农后工派”的代表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可能更切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毋庸置疑的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制度问题,这一点,“革新制度派”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显然又超越了上述四派。

5.这场论战表明,农村的真正出路、中国发展的真正希望是****旧的政权,建立一个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奉行改良主义的路线,只是在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实行社会改良,而无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结果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衰落,实现农村经济的复兴”(郑大华,2006)。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实践在全国蓬勃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深入。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学者们或者是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者是从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有助于今后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有论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原因在于全国和谐的薄弱之处是西部地区,城乡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西部农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着力点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论者还指出,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预期作用。大多数论者一致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和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观,达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论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中概括。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其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其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其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或突破点放在哪里,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设计和实践成效。在此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议颇大。有论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生产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以及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有的论者更重视人的因素,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有的论者更重视生态问题,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的论者更重视经济发展,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最后,有的论者认为,应该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一)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资源条件。所有论者都指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岖,岩多土少,石漠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结构和思想观念等人力资源条件。所有论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偏低,对市场的认识粗浅、模糊,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数人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有论者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消费观念方面,有论者指出,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费显得相对滞后。在文化消费方面,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消费不足,而低级庸俗文化消费仍有较大市场。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从而导致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三)发展总量、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条件。就总的情况来说,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较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发育迟滞,产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就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有论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不明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不易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低水平、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偏离。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

(四)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和管理等政治条件。一些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一是执行政策无力,二是加快发展无门,三是服务群众无钱,四是化解矛盾无法,五是自身致富无能。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和自身能力欠缺,、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识,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一些村委会主任,缺乏民主意识,在决策时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巧。广大农民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条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论者指出,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明显不足。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广大农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有论者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资源开发的控制与农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经济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论者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以下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地区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完整统一的工程,实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五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牧民自己的选择权利。正确处理鼓励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引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论者指出,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和机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及其与其他各种力量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论者认为,构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体,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之后,才能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相反。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政府代替农民包办的新农村建设,而应是农民自主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也很难取得成功。最后,有论者对主体和主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三农”问题首先是体制性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三农”问题又是发展性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常态,“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农民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农民和各种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有论者提出,西北新农村建设应更加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论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照搬、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急功近利行为,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有论者提出,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原则。还有论者提出,坚持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与外延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大多数论者都强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二)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论者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引擎。具体来讲,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发展非公经济,引导企业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

1促进农业产业化。一些论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首先。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开发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产品。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素质。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一些论者指出,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有论者指出,一是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强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三是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强制性地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尽可能引进人才。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造就新型农民。首先,有论者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鼓励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倾斜,应着重强调非物质性、有长远效益的激励。其次,有论者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最后,还有论者指出,要引导西部地区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鼓励农民扩大文化教育投资,克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和等陋习。

(五)巩固基层党支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村干部,并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论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其次,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后,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有论者提出,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还有论者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创业;熵权模糊物元;区域差异;吸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01-0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到大中城市,众多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改善了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外出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在发达地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拥有一定的管理技术和完成一定财富的积累后,纷纷选择创业[1]。农民创业一定时期成了农村的一道风景线,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来帮助农民创业,学者们也纷纷研究其创业形式、创业理论等,一定社会组织纷纷开展了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培训工作[2-4],有关农民创业的主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了热点研究课题。然而纵观当前农民创业的形式、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致使国家多个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文件,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返乡创业扶持力度[5]。众多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农民这一创业主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以探寻农民创业的内在规律,从而最终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和贡献率[6-7]。鼓励、支持和帮助农民创业,相继成为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为农村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农民创业问题的研究发现,虽然认识到创业区域环境的优劣程度会对农民创业决策有着较大影响,但针对农民创业地域环境评价的研究较少,针对区域差异性的农民创业吸引能力的研究还不足,为此,本文利用熵权模糊物元的评价方法,从区域环境吸引农民创业的视角对区域差异对农民创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构建农民创业制度体系提供新的分析策略。

1 熵权模糊物元原理分析

在农民创业环境构建的研究领域中,由于存在众多非定量的政策性因素,导致数学模型建立困难,模糊物元理论则能对非定量因素的进行有效解决。模糊物元理论是通过物元特征的量值来判定一个物元隶属于另一物元的程度,也称为关联度,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事物的描述更为具体,这就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评价策略。

1.2 从优隶属度计算 在模糊物元理论中,从优隶属度是表示每个单项评价指标[Cm]对应的模糊量值隶属于相应标准样本评价指标的模糊量值的程度。越小越优型评价指标的从优隶属度为:

农民创业政策环境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构建过程中包含许多非量化因素,为此把影响农民创业政策中的各种因素定义为物元中的一个特征,并对物元特征(农民创业环境因素)分析赋予相对应的模糊量值,然后对各特征(因素)间进行关联度分析,最后建立贴近实际的物元模型。

1.3 标准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通过公式(4)构建样本[m]维标准模糊物元[R0m],由复合模糊物元[Rnm]各待评价指标从优隶属度中的最大、最小值确定[R0m]中各项值,即:

1.4 熵权的确定 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的优势在于有效地规避了人为主观因素所造成评价结果偏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信息理论中,熵值反映信息无序变化的程度,其值越大则系统无序程度越大,其值越小则系统无序程度越小,可用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信息的有序度及效用,即由评价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要求。

确定权重过程为:

1.5 欧式贴近度与创业地区选择评价 将欧式贴近度引入农民创业区域选择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待评指标与标准指标值相互接近程度,其值越大则两者越接近;反之,其值越小则两者相距越远,可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不同方案进行排序,得出最优方案。

2 r民创业地选择评价

2.1 评价指标的构建 农民对创业区域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决策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相关性、独立性、可度量性和可实现性等原则。参考相关文献,建立包括5个要素、9个评价指标的农民创业地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本文要素层的建立说明:经济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来源于各地区政府报告中数据;金融环境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根据各地区针对创业金融扶持及税收减免的政策文件得出;创业园区规划中指标层的构建是通过走访各地区创业者的评价得出;交通因素中指标层的构建是综合公路里程、普通列车依靠趟次、高铁依靠趟次等因素综合得出;创业技能培训中指标层的构建是根据各地区针对创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文件与产业创业园区相关性综合得出。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常常包含了许多非量化因素,模糊物元理论中将涉及农民创业区域选择所的各种影响因素看作物元中的一个特征,针对某一特征赋予相对应的模糊量值,建立各因素关联度并进行分析,得出更为贴近实际的物元模型。

2.2.2 计算标准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由从隶属度物元[Rnm]可知各评价指标最优隶属度均为1,按式(5)、(6)进行处理,得到平方差复合物元[RΔ]:

2.3 结果分析 根据欧式贴近度计算结果发现:对5个地区创业环境差异的排列为[Z5>Z3>Z4>Z1>Z2],即[Z5]地区对农民创业的吸引最好。

3 结语

农民创业地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农民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中涉及众多指标参数,并且这些指标参数间相关性不强,甚至呈现相关独立性。本文将模糊理论引入农民创业环境选择评价中,建立农民创业区域评价的熵权模糊物元理论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创业区域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有效地规避了凭借人为经验来确定指标参数权重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更为客观合理的权重体系。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较,熵权模糊物元模型为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在农民创业环境体系中难以定量的指标,为农民创业制度环境的评价方法提供了新量化的方法,为相关部门制度构建与供应提供了新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晓勇,刘伟,李忠云,等.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6-72.

[2]罗明忠,陈江华.资源禀赋、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J].产经评论,2016(4):103-115.

[3]崔萌.对农民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扬州市5县(市、区)495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J].金融纵横,2010(4):21-25.

[4]朱明芬.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_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3):25-34.

[5]石智雷,谭宇,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5):25-37,47.

[6]吴晓波,张超群,王莹.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2):104-110.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实际应用

农业生态学是应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起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他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着重从客观整体上研究农业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生态农业建设人才,可满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通过《农业生态学》系统课程建设,可培养不同层次的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生态农业应用人才,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包括《农业生态学》《作物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3门课程。本课程教学在安徽农业大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05年该课程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07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农业生态学是农学、园艺、植保、资环、桑蚕、种子、茶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农业设计是农学类专业的选修课,作物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是作物遗产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现每年选修的人数超过300人。随着我国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全国出现“生态热”,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我校选修《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专业和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短缺、教学手段落后、教材建设滞后、时间湔雪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1取得成果

1.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的需要,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注意资源的保护,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培养系统观点和生态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1.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针对农学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提出了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成和建设思路。课程组反复修订了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纲,为校内外专家认同。教学手段:按照各专业的要求及学校学分制教学计划原则,修改了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以“理论教学扎实+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养延伸”为指导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组织思路。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准,编写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写讲稿,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注重将科研、生产实践最新成果、问题充实到教学中。(2)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出版不同形式的教材;出版和使用的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教材有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两种形式。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中农业生态学使用课程组教师参编的部级教材。课程组还研制了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ppt),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部分课程教学中穿插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主编和参编的5本教材作为相应课程的理论课教材;主编和参编的教材作为系列课程的实验实习教材;参编的和收集的与系列课程有关的书籍(共49本)可作为教学参考书。1.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1)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和灌输式等习惯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2)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校多媒体课件研制项目,制作完成等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投入使用,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农业生态学学系列课程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组制作了相关挂图20多幅,收集了农业生态学案例100多种,作为辅助教学手段。1.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1)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及综合实验室建设,对与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实验实习有关的实验室进行合理布局,添置先进仪器设备,新建仪器和设备,完善了实验室条件;在大杨店校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肥东建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个;在庐江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滁州建立“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个。(2)实验教学的改革:立项建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2个;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书配套使用,课程结束后实验报告书交课程组保留存档;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顺序,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加强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教师对学生的每次实验报告都认真批改,实验成绩的评定办法为:总成绩=实验报告成绩×50%+技能测试成绩×50%。实验课程结束,要求每位学生在实验报告书中写出对本实验课程教学及授课教师的评价。(3)实习教学的改革:通过立项建立了3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校外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每次实习均提前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实习考核采取现场操作、实习报告以及交流等全面考核。要求学生每人规范撰写1份实习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以便装订保存),在规定期限内,交给指导老师评分;分班级进行实习报告交流,评选优秀实习报告;将有关实习内容列入相关课程考试题。1.5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建有完整、系统、科学、合理和规范的教学及管理制度,如“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组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教学经费使用办法”“耕作与生态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耕作与生态教研室研究生及毕业实习生管理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公用电脑使用管理规定”以及“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计划”等。建立教学文件及档案,并有专人保管。建立试卷库,规范成绩考核。课程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方面均较为合理,“团结,认真,和谐,奋进”的精神较强。发表了一系列教学科研研究论文;指导了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2创新点

该成果从农科高等院校实际出发,紧扣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多的创新点。概括起来,创新点有以下几点。2.1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为先导,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立体化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办法等的改革。2.2系列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共7本,其中副主编部级教材3本,参编部级教材3本,参编省级教材1本。出版和使用不同形式的教材,包括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2类。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包括理论课教材、实验实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立项研究并实施综合性实验项目2个,立项建立校外实习基地3个。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实习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应用和推广

该成果是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农业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具有极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3.1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第1期教学成果2001年完成(校级),2005年校级重点课程和2007年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后,进行完善、提高,应用时间为2001年9月至2008年7月。第2期教学成果2008年完成(校级),应用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教学成果主要内容已分别在农学、烟草、农学(种子方向)以及种子(高职)等专业完成了3a以上的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成绩优良率达85%,实验实习优良率达90%。2005年《农业生态学》被列为校级重点课程(2005-2006年),2006年在项目完成验收时,有关专家对本课程评价较高,等级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2008年)。2008年6月通过验收,等级为优秀,专家组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认为“研究工作认真、扎实,研制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是应予肯定的特色,值得所有课建项目学习。”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厅《农业生态学》精品课程项目(教高[2009]9-3-36)(2009-2014年)。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满意率达90%以上,网上教学评价为优良。系列课程之一《农业生态学》已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学。完成了10余项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并撰写和发表数篇教学研究论文。3.2应用研究取得实效2007年1月,开始实施以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的实验教学体系。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动态调整和完善;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实施,动态跟踪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制度化、良性运转的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动态过程,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参与安徽农业大学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各类比赛,成绩可喜。本项成果的实施和应用不仅优化了我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参考文献

[1]罗慧中.关于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0-22.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李正文,顾明华,袁涛.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4-16.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8篇

的信仰,存在主义,本体论的信仰,本体论的信仰。

的信仰与任何人都相关,但很少有人能说出信仰是什么。有很多争论,没有尽头。人们的信仰植根于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有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才能澄清信仰问题。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信仰进行阐释,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所谓主客二分,就是人类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改造和征服自然,以经济建设换取生活资料。因为自然不能满足人,人只能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这种主客体二分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转化转化关系、人与人的阶级统治关系、商品交易主体之间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精神支配身体是建立在人与自我的身心分离的基础上的。这种生存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从人类在自然脚下爬行到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是人类实践和人类进步的结果,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标志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三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手工业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以及商业代表和工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文明时代开始了。分野是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然而,由于大河流域建立了农业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礼物,古印度是印度河和恒河的作品,古巴比伦文明的历史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产物,古代中国是黄河的母亲孕育的。由于河流泛滥和枯竭,大河流域的生态恶化,四个古代文明国家中有三个灭亡。只有中国没有因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回旋余地大而灭亡。它的农业文明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并被西方强行打破。

文明发展的最大变数是古希腊的崛起。古希腊文明不是本土的农业文明,而是建立在已灭绝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原因是古希腊半岛多山,不适合发展农业。但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有适合全年航行的天然无冰港口,适合渔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政治上,因为有许多岛屿,每个岛屿上都建立了城邦,而城邦这就是城市。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直延续着,在伟大的古罗马帝国,罗马奴隶主是工商奴隶主,罗马文明是工商文明,罗马法律是古代社会最完整的商品交换法。随着日耳曼的入侵,古罗马的工业和商业文明消失了,欧洲进入了农业文明的中世纪。然而,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在中世纪晚期的复兴开启了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复兴。资本主义在工商业文明的基础上崛起,是以大型机械工业为基础的工商业文明。以海洋环境为基础的工商文明又称海洋文明,是主体与客体二分法的主要支撑。这种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的自由时期达到顶峰。后现代资本主义开始改变过度的主客二分,向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靠拢。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明最成熟的国家,也是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代表。近代西方列强强行打破和中断了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迫使中国走上了工商文明之路,结束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天人合一。中国工商文明的大发展,正处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从农业的转变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一种进步,但过度工业化必然导致主体与客体的过度二分法,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体与心灵的分裂。它还需要向生态文明过渡,回归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但这种回归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不同于古代农业和工业文明时期的天人合一。

。信仰是人们自觉生活方式的结果。由于在大自然脚下爬行,万物有灵,衣食匮乏,再加上洪水和野兽的威胁,原始先民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主观世界也不发达。一切都是盲目的探索,没有意识到意识的主观基础。如果说原始人有类似的信仰,那就是崇拜,崇拜整个自然,崇拜区别于自然的氏族图腾,崇拜刚刚死去的祖先。但这里的崇拜不是信仰,原始人不具备形成信仰的主客观基础。在文明的奴隶社会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可以安居乐业。人类已经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生活方式。再加上主观世界的发展,人类有了信仰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基础。当人类有了信心,信仰就产生了。农业文明人认为,日出日落的生产节奏和生活方式并不高,农业文明只是使自然适应农业适合驯化的植物和动物是固定的。人们定居生活。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氏族解体,家庭建立,男人耕种,女人编织。这个家庭幸福和睦。乐生,受过教育的人一边种田一边读书,还有耕读传家。他们的信仰是对农业文明生存方式的信仰。他们相信来年会更好,天气会更好,他们相信子孙满堂,会有接班人,他们相信知识和理性,以及人类的和谐。因此,农业文明中的农民最怀念家乡,与其说是怀念家乡,不如说是怀念黄土地这一代农民。这是他们植根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信仰。这种信仰的对象是他们所依附的熟人世界,他们的父母和村民,他们的山、水、植物和树木,他们生活在其中。这种信仰可能不是有神论人的,但它必须是深情的、正义的和美味的。爱国主义是一个扩大的家园,它已成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信仰,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的本体论信仰。

的本体论信仰不同于农业文明的本体论信仰。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信仰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本体论信仰。工业必然导致商业的发展。工业是自然的加工和改造,商业是商品的交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交换人之间的平等交换。人与自然、人与人是分离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对象总是被分割的。这种划分是无止境的吗?人们开始探索自然的起源,原子论成为他们的哲学。继续问,原子是从哪里来的?上帝成功了。当他们找不到答案时,他们推测不仅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这个至高无上的上帝被称为上帝,可以说基督教的信仰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特别是古代科学的不发达,无法解释现实。工业依赖于技术,技术需要探究,而科学无法回答,所以只有猜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体信仰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出生的孩子没有信仰。孩子独立于父母,他有自己的独立性,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在实践经验中,他开始建立自己对成功的明确信念。正是这种一个又一个的信念让她最终站起来,站起来,长大,开始了家庭和事业。随着成年人有了系统的实践和精神空间,他们的信仰开始形成。如果我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就会形成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信仰。如果我们主要从事工商业,生活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我们往往会形成主客二分的本体论信仰。如果我们生活在现在发达的工业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就会形成共产主义的信仰。

。本体论是一个探索世界起源或母体的哲学理论。本体问题是关于本质和共性的问题。本体论,即本质主义,专门探索事物的本质、矩阵和起源。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打破砂锅,最后提出要求。黑人,对与错是有明显区别的和白色,这显然是工商文明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信仰是相信本体存在并努力追求本体的信仰。上帝信仰是典型的本体论信仰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的二分法。本体论是研究一切事物统一的整体知识,它包含一切事物。人们通过自身的生存来展示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对一切事物的一点精神认识和对世界的一个展示。本体论关注的是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本体论是整体的,而本体论是个人主义的。本体论是一个复杂的范式,本体论是一个简单的范式。本体论信仰是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整体,追求这个整体,并将自己融入整体。本体论信仰的生存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方人认为信仰是本体论的信仰,所以它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事实上,中国人的信仰不同于西方的本体论信仰。中国人民基于农业文明对儒家的信仰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目的地,而不是来世的天堂。由于

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超越工业文明的伟大时代,农业文明的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工业文明在世界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两种信仰一直处于冲突之中。由于本体论信仰的基础——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本体论的信仰处于攻势和斗争的优势,而本体信念的基础——农业文明处于劣势,所以本体信仰处于防卫和不利的地位。冲突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冲突已经演变为当今时代的文明冲突,以及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基督文明是侵略性的,尽管伊斯兰文明已经撤退,但它仍然顽强,原教旨主义大学已经崛起。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文明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强烈渗透下衰落,但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两种信仰之间的冲突似乎有所缓解。本体论信仰有望在生态文明时代重生,这也是一种回归。

对当今世界的信仰只不过是这两种。伊斯兰信仰介于两者之间,这是游牧民族的信仰。游牧民族的畜牧业和农业是相互关联的,但他们的“旅行”与工商文明的商业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伊斯兰的信仰传达了本体论的信仰和本体论信仰。按照本体论本体论的顺序,目前的信仰体系大致如下: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儒教-道教-佛教。新教强调主客二分,佛教强调天人合一。新教征服了世界,佛教充满了同情心。所有宗教都宣传自己的教义,这些教义是合理的,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派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时代造成的,也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解决这两种信仰之间的矛盾不能靠争论,而要靠人类生存实践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超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思想问题有时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思想教育是建立在解决思想问题的物质实践的基础上的。一些跨时代的思想问题不能在思想上解决,而应该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来解决。信仰冲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人类生产中找到答案。本体论信仰与本体论信仰冲突的实质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生产矛盾的解决,思想矛盾的解决。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在未来,它还将经历信息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等等。渔猎时代的原始初民没有系统的信仰。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建立了第一个信仰体系,这表明人类取得了成功和自信。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一种进步和必然。然而,古希腊在欧洲进入了奴隶社会的工商业时代。原来,历史时代的冲突已经转化为共产主义时代的冲突,转化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已经固化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这种固化的思维影响了历史思维的形成,扩大了东方与西方的矛盾还有西方。随着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两种信仰之间的冲突将消失。

认为,当今时代的人类已经跨入了生态文明的门槛,但离生态文明的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的生态文明正在到来共产主义将真正成为现实。马克思指出,“这座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了存在与本质、客观化与自我确认、自由与必然、个人与阶级之间的斗争“共产主义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主义,不是农业文明时代未完成的自然主义,也是一个完整的人道主义,不是工业文明时代未完成的人道主义。农业文明的自然主义必然与工业文明的人道主义发生冲突,形式完整的自然主义与形式完整的人道主义不可能发生冲突,因为两者是一体的,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共产主义是生存与本质之争的真正解决方案。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存在与本质之间的斗争无法停止。作为本体论与本体论之间的斗争,二者之间的斗争具有理论魅力。本体论阵营也有现象学、复杂性、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形态。本体论的营地有本质主义,现代性、简单性和其他理论,而斗争一直在进行。存在主义信仰和本体论信仰之间的斗争在所有生物中都很普遍。我们无休止地争论,坚持自己的话,失去了片面性。这场辩论将持续到共产主义的建成。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9篇

的信仰,存在主义,本体论的信仰,本体论的信仰。

的信仰与任何人都相关,但很少有人能说出信仰是什么。有很多争论,没有尽头。人们的信仰植根于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有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才能澄清信仰问题。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信仰进行阐释,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所谓主客二分,就是人类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改造和征服自然,以经济建设换取生活资料。因为自然不能满足人,人只能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这种主客体二分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转化转化关系、人与人的阶级统治关系、商品交易主体之间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精神支配身体是建立在人与自我的身心分离的基础上的。这种生存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人类在脚下爬行自然与自然对立是人类实践和人类进步的结果,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标志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三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手工业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以及商业代表和工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文明时代开始了。分野是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然而,由于大河流域建立了农业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礼物,古印度是印度河和恒河的作品,古巴比伦文明的历史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产物,古代中国是黄河的母亲孕育的。由于河流泛滥和枯竭,大河流域的生态恶化,四个古代文明国家中有三个灭亡。只有中国没有因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回旋余地大而灭亡。它的农业文明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并被西方强行打破。

文明发展的最大变数是古希腊的崛起。古希腊文明不是本土的农业文明,而是建立在已灭绝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原因是古希腊半岛多山,不适合发展农业。但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有适合全年航行的天然无冰港口,适合渔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政治上,因为有许多岛屿,每个岛屿上都建立了城邦,城邦就是城市。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这种生产方式生活在继续,创造了伟大的古罗马帝国,罗马奴隶主是工商奴隶主,罗马文明是工商文明,罗马法律是古代社会最完整的商品交换法。随着日耳曼的入侵,古罗马的工业和商业文明消失了,欧洲进入了农业文明的中世纪。然而,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在中世纪晚期的复兴开启了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复兴。资本主义在工商业文明的基础上崛起,是以大型机械工业为基础的工商业文明。以海洋环境为基础的工商文明又称海洋文明,是主体与客体二分法的主要支撑。这种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的自由时期达到顶峰。后现代资本主义开始改变过度的主客二分,向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靠拢。r

·

所谓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生存模式。它不仅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进而是人的身心的统一。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明最成熟的国家,也是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代表。近代西方列强强行打破和中断了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迫使中国走上了工商文明之路,结束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天人合一。中国工商文明的大发展,正处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工业文明是一种进步,但过度工业化必然导致主客体过度二分法,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体与心灵的分裂,向生态文明过渡,回归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这种回归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不同于古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天人合一。

。信仰是人们自觉生活方式的结果。由于在大自然脚下爬行,万物有灵,衣食匮乏,再加上洪水和野兽的威胁,原始先民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主观世界也不发达。一切都是盲目的探索,没有意识到意识的主观基础。如果说原始人有类似的信仰,那就是崇拜,崇拜整个自然,崇拜区别于自然的氏族图腾,崇拜刚刚死去的祖先。但这里的崇拜不是信仰,原始人不具备形成信仰的主客观基础。在文明的奴隶社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人类已经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生活方式。再加上主观世界的发展,人类有了信仰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基础。当人类有了信心,信仰就产生了。农业文明中的人们认为,日出工作日落休息的生产节奏和生活方式在农业文明改造自然的程度上并不高,而只是使自然适应农业物种种植的植物和适合驯化的动物是固定的。人们定居生活。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氏族解体,家庭建立,男耕女织。这个家庭幸福和睦。乐生,受过教育的人一边种田一边读书,还有耕读传家。他们的信仰是对农业文明生存方式的信仰。他们相信来年会更好,天气会更好,他们相信子孙满堂,会有接班人,他们相信知识和理性,以及人类的和谐。因此,农业文明中的农民最怀念家乡,与其说是怀念家乡,不如说是怀念黄土地这一代农民。这是他们植根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信仰。这种信仰的对象是他们所依附的熟人世界,他们的父母和村民,他们的山、水、植物和树木,他们生活在其中。这种信仰可能不是有神论人的,但它必须是深情的、正义的和美味的。爱国主义是一个扩大的家园,它已成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信仰,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的本体论信仰。

的本体论信仰不同于农业文明的本体论信仰。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信仰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本体论信仰。工业必然导致商业的发展。工业是自然的加工和改造,商业是商品的交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交换人之间的平等交换。人与自然、人与人是分离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对象总是被分割的。这种划分是无止境的吗?人们开始探索自然的起源,原子论成为他们的哲学。继续问,原子是从哪里来的?上帝创造了它。当他们找不到答案时,他们推测不仅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这个至高无上的上帝被称为上帝,可以说基督教的信仰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特别是古代科学的不发达,无法解释现实。工业依赖于技术,技术需要探究,而科学无法回答,所以只有猜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体信仰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出生的孩子没有信仰。孩子独立于父母,他有自己的独立性,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在实践经验中,他开始建立自己对成功的明确信念。正是这种一个又一个的信念让她最终站起来,站起来,长大,开始了家庭和事业。随着成年人有了系统的实践和精神空间,他们的信仰开始形成。如果我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就会形成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信仰。如果我们主要从事工商业,生活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我们往往会形成主客二分的本体论信仰。如果我们生活在现在发达的工业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就会形成共产主义的信仰。

。本体论是一个探索世界起源或母体的哲学理论。本体问题是关于本质和共性的问题。本体论,即本质主义,专门探索事物的本质、矩阵和起源。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打破砂锅,最后提出要求。对与错,黑与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显然是工商文明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信仰是相信本体存在并努力追求本体的信仰。上帝信仰是典型的本体论信仰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的二分法。本体论是研究一切事物统一的整体知识,它包含一切事物。人们通过自身的生存来展示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对一切事物的一点精神认识和对世界的一个展示。本体论关注的是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本体论是整体的,而本体论是个人主义的。本体论是一个复杂的范式,本体论是一个简单的范式。本体论信仰是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整体,追求这个整体,并将自己融入整体。本体论信仰的生存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方人认为信仰是本体论的信仰,所以它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事实上,中国人的信仰不同于西方的本体论信仰。中国人民基于农业文明对儒家的信仰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目的地,而不是来世的天堂。由于

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超越工业文明的伟大时代,农业文明的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工业文明在世界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两种信仰一直处于冲突之中。由于本体论信仰的基础——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本体论的信仰处于攻势和斗争的优势,而本体信念的基础——农业文明处于劣势,所以本体信仰处于防卫和不利的地位。两者之间的冲突这两种信仰已经演变为当今时代的文明冲突,以及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基督文明是侵略性的,尽管伊斯兰文明已经撤退,但它仍然顽强,原教旨主义大学已经崛起。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文明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强烈渗透下衰落,但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两种信仰之间的冲突似乎有所缓解。本体论信仰有望在生态文明时代重生,这也是一种回归。

对当今世界的信仰只不过是这两种。伊斯兰信仰介于两者之间,这是游牧民族的信仰。游牧民族的畜牧业和农业是相互关联的,但他们的“旅行”与工商文明的商业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伊斯兰的信仰传达了本体论的信仰和本体论信仰。按照本体论本体论的顺序,目前的信仰体系大致如下: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儒教-道教-佛教。新教强调主客二分,佛教强调天人合一。新教征服了世界,佛教充满了同情心。所有宗教都宣传自己的教义,这些教义是合理的,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派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时代造成的,也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解决这两种信仰之间的矛盾不能靠争论,而要靠人类生存实践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超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思想问题有时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思想教育是建立在解决思想问题的物质实践的基础上的。一些跨时代的思想问题不能在思想上解决,而应该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来解决。信仰冲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人类生产中找到答案。本体论信仰与本体论信仰冲突的实质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生产矛盾的解决,思想矛盾的解决。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在未来,它还将经历信息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等等。渔猎时代的原始初民没有系统的信仰。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建立了第一个信仰体系,这表明人类取得了成功和自信。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一种进步和必然。然而,古希腊在欧洲进入了奴隶社会的工商业时代。原来,历史时代的冲突已经转化为共产主义时代的冲突,转化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已经固化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这种固化的思维影响了历史思维的形成,扩大了东方与西方的矛盾还有西方。随着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两种信仰之间的冲突将消失。

认为,当今时代的人类已经跨入了生态文明的门槛,但离生态文明的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的生态文明正在到来共产主义将真正成为现实。马克思指出,“这座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了存在与本质、客观化与自我确认、自由与必然、个人与阶级之间的斗争“共产主义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主义,不是农业文明时代未完成的自然主义,也是一个完整的人道主义,不是工业文明时代未完成的人道主义。农业文明的自然主义必然与工业文明的人道主义发生冲突,形式完整的自然主义与形式完整的人道主义不可能发生冲突,因为两者是一体的,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共产主义是生存与本质之争的真正解决方案。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存在与本质之间的斗争无法停止。作为本体论与本体论之间的斗争,二者之间的斗争具有理论魅力。本体论阵营也有现象学、复杂性、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形态。本体论的营地有本质主义,现代性、简单性和其他理论,而斗争一直在进行。存在主义信仰和本体论信仰之间的斗争在所有生物中都很普遍。我们无休止地争论,坚持自己的话,失去了片面性。这场辩论将持续到共产主义的建成。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对中国农业经济学有重要影响的三种农业经济理论

 

目前对中国农业经济学影响较大的理论大致有三种:一是由前苏联农业经济学教科书演变而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传统农业经济学”;第二种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和西方农业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第三种是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的农业理论。

 

所谓的“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在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中国农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形成的。从形成的渊源上看,它有两个理论来源。一个是来自前苏联的农业经济学,这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融进了前苏联农业政策解释。到20世纪50年代己经演变成了一个教条体系。第二个渊源则来自中国经济建设政策的诠释,是在中国农业政策寻求理论解释过程中对引进的理论的改造结果。“传统农业经济学”就是这个体系较常用的称谓。

 

也正因为这个体系有上述两个主要的理论渊源,所以,这个体系理论形式上一方面注重理论的逻辑演绎,注重从“经典”出发进行理论的推演,表现出极强的思维理性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偏重于对现行政策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又与己有的理论严重脱节,显得十分牵强而缺乏理性。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几乎贯穿了传统农业经济学体系的全部,成为它的一个主要特征。

 

另一个对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经济理论是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作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它是近二十年才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该种理论基本上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具有强烈的经济理性。就其理论本身而言,它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微观理论。这种研究是以既定的宏观农业政策为前提,立足于农业微观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致力于农业企业(农场)的微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农业经济学的这种微观研究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微观管理理论渗透其中,出现了与管理学理论合流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农业政策的研究者更多的是理论经济学者,也就是说,农业的宏观经济理论在西方己经融于一般的经济理论之中,任何农业经济政策的研究都是以更大的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背景,而农业经济理论只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内容或方面。所以,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第三个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发展为目标,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学领域。严格地说,发展经济学是一个“理论群%它是由众多学说集合而成的。在发展理论中,农业经济理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不发达的农业国,农业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研究这些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不可能不以农业的増长与发展为其开端和立足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系统中的一个内容,它的理论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又直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发展经济学的进展己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发展中国家农业理论研究者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相关学科融汇在一起。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问题时更倾向于使用“发展理论’,他们主张将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的研究融于一体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视角研究经济开发,成为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其他相邻学科一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对发展问题的积极介入,引致发展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的创新,使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微观领域所提出的宏观政策主张更注意其微观基础和可操作性。

 

二、三种农业经济理论的评价

 

对经济理论的评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目标和准则,评价将不可能科学地进行。对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发展趋向和路径,这个探索应该植根于中国现实的经济运行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对这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也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这个评价应该在三个层面上的进行:理论的目标、研究方法和经济学的价值观。

 

“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之上的,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强烈影响。因此,它作为“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新的农业经济体系,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个探索因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0年代初,中国从前苏联引进经济学理论以及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并在以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走向极端。相反,苏俄时期那些有价值的农业经济理论,如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或被称为小农经济理论)却从未为中国的农业经济理论研究者们所关注。因此,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探索从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人为的误区,这个探索除了人为的设置了许多禁区外,在研究方法论上也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即从“经典著作”中找到既定的“最优解”,然后设法寻求达到这个最优解的路径,而从根本上忽视了这个‘最优解”的基本前提。在这种方法论引导下的理论探索,只能越来越远地脱离中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不可能对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作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判断,最终必然远离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目标。

 

中国农业经济之所以在50年代能迅速地接受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固有的平均主义特质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突出的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和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价值观有较高的一致性。前苏联的经济理论在中国没有遭到任何排斥和抵抗,价值观的暗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潜在功能。

 

“传统农业经济学”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到今天己经具有了更多的政策解释倾向,这种越来越强的政策解释和政策解释取向,使中国农业经济理论陷入停滞和封闭,日益脱离作为其母体的理论经济学的发展。

 

西方农业理论(在中国被称为西方农业经济学)是以西方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它甚至没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也就是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解决其工业化的问题中完善起来的。因此,西方的经济理论从其开端即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它随着国民经济的一体化逐渐将其理论延伸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较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一体化过程,很少有前苏联和中国这样的条块分割的经济现实,所以,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但却不乏将一般的、抽象的经济理论运用于部门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西方的农业理论就是以一般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研究框架,它就是理论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西方的农业理论被引进中国时,人们往往愿意农业经济理论的时候,斯大林模式的农业经济理论被将西方的农业理论“拿来”直接解释中国的农业经济现实,企图在这种解释中完成对传统农业经济学的改造。这种努力多归于失败。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导下,将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部分的农业理论割裂出来作为“西方农业经济学”学习和应用是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效率优先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能不影响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和农业微观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经济学领域曾发生过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其实质就是传统经济学面临西方经济学大举“入侵”时的一种必然的、本能的反应,即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在研究的技术路线上,西方的农业理论更倾向于用实证的方法,以效率为目标去选择技术途径,而不是企图用制度去创造技术。

 

发展经济学沿袭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学理性,这种经济理性以西方的价值观为基础。所以,在早期的发展经济理论中蕴涵着根本的、甚至是致命的矛盾,即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发展理论切入了发展中国家较深层次问题时就凸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理论引导下,虽然获得了短暂的经济増长,却付出了沉重的社会发展代价,最终延迟了经济増长。

 

早期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的研究,而没有进入微观领域。这种研究其实是以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发达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微观结构为隐含前提的,这个前提下的宏观研究提出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也许能畅行一时,但在进入更深层的经济领域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等领域时,这个经济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发展经济学一旦进入了发展中国家微观经济结构,立即强烈地意识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研究,仅仅有经济学的理性是不够的。经济学的理性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结构规律,但在结构的深处,却可能遇到诸如价值观这样的非理性因素的强烈抵抗,这是经济学的理性无法逾越的,也不能要求经济学的理性具有解释和消融这种非理性因素的扰动的能力。所以,现展理论的外延远远超过了“发展经济学”所能覆盖的范围。影响经济増长与发展的诸多非理性因素进入了这个理论的视野,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融合在经济増长与发展中的意义;注意非经济行为对微济増长和发展的拉动或阻碍等等,这些都引起发展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发展理论的这种变化,己经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农村微观社会的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増长和发展关系,“农业经济学”己经悄悄地演变成为“农村经济学”。

 

与此同时,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也有了许多变化。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如边际分析在发展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现展理论除了一如既往地使用经济学的经典方法外,越来越多邻近学科的方法论被吸收成为发展理论方法论体系的内容。其中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大量地被经济学研究者吸收,用以在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研讨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这样,发展经济学在进入微观领域后就突破了经济学的传统边界,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相融合。这种方法论上的突破己经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从而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带动中国农业经济学全面突破旧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

 

三、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未来的展望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过去20中己经逐步地开始了对自身的理论改造。这个改造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一个产业部门,农业经济学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农业经济学也因此渐渐融入理论经济学之中;②将农业经济现象与农村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研究,农业经济学的研究逐渐由过去的“部门经济学”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渐渐地演变为农村经济学;③由政策解释功能转变为政策研究功能。

 

(1)农业经济学融入理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在旧的条块分割体制下,特别是50年代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格局中,农业经济的运行相对地独立于其它经济部门,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在对这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封闭的农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解释中形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封闭的研究方法。这种传统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如此,现代经济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己经很深入的影响了传统农业经济学,并逐渐地改造了它,农业经济学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正在融入现代经济(2)由部门经济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按国民经济部门的分工来划分的。这种学科划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经济运行状态是一致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被冲破,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被扩展为农村经济。传统农业经济学要继续解释农村经济的新情况,就必须改变旧的研究框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在对改革过程的不断跟进和解释中,逐渐朝具有区域经济理论特征的方向演变。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1-02

1 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历程。

3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业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4.002

一、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生态补偿国内外至今未见明确的定义,目前我国实际工作中的生态补偿,是指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1]生态补偿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生态环境受益人、其他组织、国家、社会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维护、改善或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进行制度安排。

从经济学角度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一是公共产品理论。萨缪尔森公共产品是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没有排他功能,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使生态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必须建立一种补偿制度,给与那些为保护生态资源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们一定的补偿,最终保证全体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失。二是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在生产或消费中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即成本或收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或得到好处。该理论在生态保护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排污收费制度、退耕还林制度等就是对该理论的应用。必须运用外部性理论设计一套较完善、最终实现生态资源的最优配置生态补偿制度。三是生态经济学基础。生态经济学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生态经济关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有反馈作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正是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双向、共同发展。随着对生态补偿认识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结合学科研究的进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生态补偿,对生态补偿的理解也更有趋同的趋势。自然生态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对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共同服务于一个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

二、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业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日益严重,需要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建立农业生态法律补偿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既有生产功能,又有生态功能,然而农业的生态功能不能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也不能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而是体现为良好周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处于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域,为维护其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抑止或限制,这是以牺牲农民和农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代价的,对相关的既得利益群体应公平负担这种牺牲。农业生态补偿就是通过对特别牺牲进行补偿,从而彰显社会公平正。所有主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一律平等,保障任何主体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救济,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都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说到底生态补偿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环境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对农业生态补偿已经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在宏观方面制定了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例如国家草拟《生态补偿条例》,首次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有《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等。《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使“十二五”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时期。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耕地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废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耕地保有量保持116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7.3%。草原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三化”面积下降。

其次,环保部、财政部、发改委推行“以奖促治”政策,加快了农村环境治理步伐。黑龙江省1980年成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环保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建站以来,农业环保机构从无到有,环保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经建立市(地),县级站68个,四级(省、市、县乡)农业环保监察人员已达1000余人。1993年的旨在保护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于1993年10月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农业环境保护,指对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业生物和大气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我省境内从事与农业环境有关的生产、建设、开发、科研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为落实中央文件,黑龙江省制定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

三、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想

1.农业生态补偿原则明确化。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远远超过农业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出发,进行农业生态补偿首先必须确立一定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是指生态利益享受者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对补偿者进行补偿,依此原则确立农业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本质上就是为了调整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生态受益者与权益受损者之间的公平,进行立法时确立公平补偿为原则,在整体上实现公平。生态补偿主要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需要统一的行政管理,实现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注重补偿资金的筹集,确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等,在进行政府补偿的同时注重市场运作实现补偿者与被补偿者之间直接的补偿,使被补偿者、补偿者都能够参与进来,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在生态补偿中的参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生计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作用,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3]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在程序中的充分参与,既能保证补偿的公平,又能对政府进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生态补偿措施。

2.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法定化。

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是该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生态补偿的主体问题是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的重要范畴,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4]由于农业生态补偿主体众多,生态补偿主体无法可依,从法律制度的实践理性来看,农业生态补偿主体法定化都具有必然性。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农业生态补偿主体进行类型分析,并按照具体类型予以权利义务配置。法律关系构成中首要强调的是主体要素,生态补偿主体是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点和内核,首先认可和肯定的主体法律地位,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使得农业生态法律关系的形成成为可能,明确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基层组织、农户等主体的权限,为各主体提供法制框架和行为边界。由于涉及面广,牵涉主体多,农业生态补偿需要协调多个类型的利益关系,主体法定化是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

3.建立与专项法协调、配套的法律体系。

目前黑龙江省具体的生态补偿办法、法律缺失,应尽快加强生态补偿的专项立法工作,根据生态补偿的类型及生态补偿的实际需要出台农业生态补偿法,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从法律上明确各生态补偿主体及其义务、生态补偿责任、补偿形式、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等等,为生态补偿制度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应与其他环境资源法形成体系,避免单就补偿论补偿,减少各部门法之间的适用冲突。还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法律与非环境资源法的法律共同形成的法律体系,消除各部门、主体间的利益纷争,实现生态补偿的程序化和法制化,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该制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有完善的制度框架,关键还在于能够真正地理解并全面地实施。

4.健全、规范农业生态补偿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协调监督,发挥政府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中的作用。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及运行中,离不开监督。在黑龙江省应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管理部门,下属区县也应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生态补偿项目的审批和对农业生态补偿资金进行管理。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及复杂化给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政府应根据农业生态补偿的特点,保证主体双方尤其是受偿主体利益的实现。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为建立生态补偿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正式规则,促进了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娟.北京市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研究,2007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陶建格.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生态环境学报》[J],2012,21(4):786-792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军事思想,哲学

引言:受制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也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地生态思想,集中表现在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也对生态农业给予了充分关注,形成了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农业思想包括生态技术思想、持续发展思想、规模化经营思想、绿色环保思想等,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对当今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和理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时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倡导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要使得生态观念和保护环境意识在群众中普遍树立。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将“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时代的历史机遇和建设高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总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坚持基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内涵

所谓生态思想或生态观是一种哲学范畴的表述,也体现某种世界观的追求,它主要反映了人们基于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之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认知和把握。目前的生态思想主张主要有三大流派: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立足于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它认为,人类对于自然价值的判断在于其对人类的具体价值,人类对自然的关爱、保护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责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客体具有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对人类的用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客体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人类应该更多的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与生存权利。后现代主义认为自然和人类同处于一个整体世界中,是一种互相包含的关系,自然界所有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现代主义是一种致力于消除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关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新型生态自然观。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与科学以及如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直接的回答和阐述,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代表的理论学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分析和理论成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三、改善农村地区发展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新中国建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分配流转的变迁,我国农村发展面貌也日新月异,关注农村事业发展历来是党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后,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只有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方向,它要求我们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多层面推进农村事业的生态化转变,逐步建立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共生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首先要做到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逐层推进,其次要在农业生产与生活中,优化内部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培育科学理念,整合资源布局,从而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发展面貌,让普通群众充分享受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总之,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也关系着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改善。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领域的拓展和运用。它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世界观指导。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认为自然是人的母体,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本身具有着自然的属性,是自然界的阶段性产物,离开自然界的滋养,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延续。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立体农业论文范文第15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达1000篇有余。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制度研究;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三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研究状况

1.1农村社会保障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讨论农村社保制度。其观点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对健全或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进行思考,二是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构想,三是关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社保制度的构建,四是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下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从具体角度分析了立法、财政支持、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六是讨论了农村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及其框架建设和现实选择问题。其他论文还涉及到农村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及农村生育保障问题。此外,还有几篇是基于上海浦东、贵州贵阳以及福建的实证研究,不仅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对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

1.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保障的热点、焦点话题。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对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问题;二是具体分析在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特别是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时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三是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对策,如“以土地换社保”、“以实物换保障”等;四是强调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律作保证,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权益缺失问题的研究。

1.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指因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或公共事业需要被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权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还停留在呼吁阶段,即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强调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保是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由于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因此,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保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卢海元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与社保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可操作性构想。此外,也有人提出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的原则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设立与管理问题。

2.简要评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

2.1.1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重点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保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机制和土地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被大大削弱,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和迫切。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重点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第三种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重点应当集中在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家庭保障,同时, 还可以考虑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讨论

对于现阶段怎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当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佳路径的选择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分类分层。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分层,制度设计因分层化后对象的性质、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二种是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李迎生认为目前要做到社会保障体系完全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 他设计了一个“ 有差别的统一”的城乡整合模式。第三种观点,建立弹性、创新制度。

2.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2.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

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一定时期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 理论界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异常的激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农民工社保的“统”与“独”。

“独”派基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以及传统农民的工作、职业性质和需求的区别,提出建立独立于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社保模式。“统”派又有将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和农村社保体系之分。

2.2.2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

鉴于农民工数目庞大和短期内其转移潮流不可能停下来的事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也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焦点。卢海元(2005)提出了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缴费门槛较低、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徐赛嫦(2003)认为,应该建立“混合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2.3农民工的其他社会保障及保障权益问题

依照《劳动法》以及现有的各项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工与其他类型的职工一样应当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项目,即现有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2.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卢海元(2007)提出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险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就业”、“以土地换长期收入”的方法,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专家学者又持有不同的意见。李扬、陈文辉(2005)认为,现阶段在农村适宜推广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考虑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有利于将政府行政手段和商业保险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党国英(2004)提出,建立“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宋斌文、荆玮(2004)提出实行“三方”付费制,倾向于给失地农民建立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应是个人账户式的完全积累制,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成德礼、董克用(2004)提出,吸收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即“农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