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篇

20世纪后期,世界科学技术在分化的同时也不断综合化,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据统计,在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1]。当今,很多热门话题都涉及交叉学科研究,如脑科学涉及物理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纳米技术涉及材料学、化学、药理学等;许多重大的科研成就也都是跨学科合作的成果,如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实质上就是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是交叉学科能产生丰富成果的有力证明[2]。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不断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适应时展需要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造就科教兴国战略需要的跨世纪复合型高级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3]。近年来,作为与人类健康状况监测、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得到了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本文将剖析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而探索适用于该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辅助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生物或医学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医学、生物学和光学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充分融合为基础,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为生物医学研究或临床应用提供检测或监控仪器和方法,所以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和成功应用除了对生物或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对工程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学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客观上推动和促进了这些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4]。生物医学光子学可分为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两个部分,分属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但二者的研究内容并无严格界限。也可以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将生物医学光子学划分为光子诊断医学技术和光子治疗医学技术两个领域[5]。由于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学科跨度大,不能明确界定在某一单一学科领域内,所以并无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而是根据导师隶属单位情况和科研项目需要,在光学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设置该研究方向,招收并培养研究生。

2当前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需要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多学科知识的交融,需要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病理学、脑科学、光学、电子学、图形图像学、信号处理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色。这种特点促使我们在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时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先进的培养模式来保证。目前,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还面临以下问题。

2.1缺乏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授,知识培养体系亟需完善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都很快,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出现,国家和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具有更强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可以在某一行业领域担当领头人。但当前的研究生培养,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授不足,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缺乏让学生开拓视野、跟随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的综合交叉性课程。

2.2研究生培养环节缺乏规范性

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其本身的专业背景多属于传统的单一学科范围,攻读的研究生学位也多属于此范围等。由于生物医学光子学这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博,而导师的科研课题又非常具体,使这种以导师科研课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载体的方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无法兼顾研究生的专业背景、科研兴趣和科研课题几方面的因素,常常是为了完成课题而进行相应的学习,未能在研究生对知识的综合—消化—应用方面下足功夫,在研究生的科研培训和能力培养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3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限于导师的研究课题

当前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生培养大多依托于导师现有科研项目,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以完成特定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课题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对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等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无法让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又具备综合多学科知识的素质和能力;有的导师的研究课题仅是借用了其它学科的名词和概念,而未真正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结果是研究生的理解、认识混乱,甚至出现概念错误等现象;还有研究课题仅仅是生物医学和光学内容的简单叠加,缺乏真正的融合和借鉴,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无法深入下去。以上种种,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反而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阻碍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高。

2.4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世界各国对交叉学科研究极为重视。英、美等发达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生物医学相关的交叉研究中心,便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为前沿学科建设开辟道路。反观国内,只有少数几所重点大学或中科院的研究所设立了专门从事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立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而大部分学校院、系划分都是长时间不变的。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方向的教师要有确定的学科“归属”才具有所在学科的资源(包括经费和科研设施等)使用权,而研究生也是通过某一特定学科的入学考试内容,遵循其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学习和科研培训[6]。严格的学科界限使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方向的导师无法合理整合校内资源为交叉学科研究服务,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直接障碍。

3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建议

完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研究生培养顺利进行的保证,我们需要在人才输入(招生)—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学位授予)这三个方面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完善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

3.1采取灵活的招生政策,鼓励跨学科招生

招生机制是人才培养机制三步曲中的第一步,高质量的生源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第一关。我们的目标是选择合适的人,创造适合的环境,让通过适当的机制选拔进来的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7]。因此,为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研究,调动导师在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学校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采取特殊的政策:首先,对交叉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有倾斜政策,以支持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第二,鼓励跨学科招生和报考,例如,光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招生,即可以招生简章中列出欢迎生物、医学相关学科研究生报考,并增加相应的入学考试可选科目;第三,学校保留部分名额优先录取优秀的跨学科学生或接收跨学科推免生等。#p#分页标题#e#

3.2规范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环节

(1)设立跨学科联合指导教师小组。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主要采取导师责任制,是一对一的责任关系。但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而言,应结合科研需要、本单位研究特色以及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合理配置跨学科联合指导老师小组,整合本校内的优势力量,实行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师生关系,如,以生物显微成像为特色的单位,应配备细胞生物学、光学工程和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导师队伍,以光学医疗仪器为特色的单位,应配备光学、测控技术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导师组。来自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对研究生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和高水平研究课题的选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生也可以在导师组的指导下以补修和自学等方式学习欠缺的跨学科知识。

(2)严把培养环节质量关。导师指导小组要对研究生从入学、选课、选题、科研实践、、毕业答辩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入学之初,指导小组即对每个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和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学生的背景和兴趣初步确定科研方向,并制订课程学习计划,为学生完成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具有“新兴、前沿和交叉”特点的课程;其次,安排跨学科的学生补修部分相关学科的本科生课程,以补充知识上的欠缺;第三,指导小组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平台,在未正式进入课题之前,指导学生参与短期(2~3个月)科研轮训,使学生对本学科方向正在进行的科研内容有所了解,进而因势利导明确研究课题;第四,导师指导组应随时跟进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中期检查时对所开展科研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整,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

(3)构建科研大平台,引导研究生学术成长。良好的科研环境是个人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构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科研大平台,吸引更多相关学科优秀的科研人员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不同学科学术思想的熏陶,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多学科导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团队精神也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学术成长;此外,导师要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保护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科研热情,重视研究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只要使用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可以碰撞出很多新的思想火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4)多途径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知识体系。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适应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研究生从事学术交流,如吸引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科技竞赛、制作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此外,针对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实验教学资源全方位的整合。鼓励老师多开设前沿性课程,邀请本领域国外专家为研究生开设讲座类课程;通过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科研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前沿性及与本单位研究特色的相关性,重视学生集成—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3正确把握学位内涵,严格学位授予工作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表明个人学术水平的资格证书,是在某一学科、专业上达到一定标准的凭证。具体到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完成研究生教学环节,达到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研究生学位授予要求的研究生,是表明该研究生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标志,应具备以下特点: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能够在相应的学术背景之中提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能够论证该课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明确自己研究问题的难度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能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周密的实施计划;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将结果整理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组,除在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外,更应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与监督,严格课程教学、论文选题、答辩等方面的工作,严审研究生毕业资格,扭转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心态,真正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革新和创造力的生物医学光子学人才。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2篇

1增强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技人员的交流,组建联合导师组

为了保证基础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技能,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技人员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医学教师和相关临床医技人员组建联合导师组。例如,联合神经外科、骨科和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导师组,联合医学检验科、感染科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导师组,联合病理科、肿瘤科和ICU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导师组,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导师组。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的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及学生的研究兴趣,制定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并且保证每个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或实践,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2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调整了公共课考试方式和授课学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减少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授课学时(分别从108学时和54学时缩减为72学时和36学时)。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变化,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由25学时缩减为18学时。公共课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仅保留了高级生物化学、高级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共同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和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及课程、研究方向等因素共同商定,实现了基于学生个人基础和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培养。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科研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临床问题相关的专题实验,传授更多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基础医学科研能力。

3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鼓励基于临床问题的选题研究

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我们既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深入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一线医技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临床医技人员、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会,就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衰老、感染与免疫等重大疾病及基础与临床研究专题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在这种交流中,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实践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入,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4促进基础医学各学科整合及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加强学科建设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的一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后续临床课程的基础[2]。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从分子细胞层面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为专业课学习和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是新形势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7-8]。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1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法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均需要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并根据教材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因材施教,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基础理论,由浅入深。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构建并完善由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等所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基础实验技术的理解。授课教师应该以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较多,但课时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应精炼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授课。该门课程的必修内容是认识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精练授课内容,突出重点章节,同时,课后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2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使用启发式教学。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启发式教学相比传统单纯由教师讲课的教学方式更具有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培养,因此,启发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有很多细胞结构图和分子机制图需要制作成动画,以使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视频课件资料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使用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事实案例基础上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还应该熟悉细胞的病理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但是由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案例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1.3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内容:(1)建立和完善理论课程的考试题库,保证理论课程考试的有效性;(2)根据本院开设的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设置相对应的考试题目;(3)指导学生撰写综述性论文或科研标书,以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优化考试形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方式:(1)构建综合丰富的考试方式。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试体系;(2)增加创新能力考试的比重。任课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写出科研标书并进行打分;(3)增加平时表现考试的比重。平时表现考试主要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分并记录。然后,优化评价方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期末闭卷考试及平时表现考试优化评价方案。理论课考试中的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理论课总成绩的70%,试题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同时理论课考试中也包含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学生完成综述性论文的情况。

2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2.1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大纲。由于受到课堂学时及硬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很多院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验课内容仅仅局限在一些验证性和基础性的实验。任课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开一些与理论课程密切相关并且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课教师可以在基础性实验之外开设一些探索性及创新性较强的综合实验,例如细胞融合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等。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然后,设置开创综合实验。任课教师应当结合理论课内容及相关临床应用,修改完善实验课教学大纲,科学设置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为重点,在实验课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强且创新性强的综合实验,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设想,培养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

2.2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首先,应用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相比,在启发式的实验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在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后,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过程,然后分析研究最后得到的实验结果以探索实验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方便课堂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以方便地解决一些不容易讲解或者难以开展的实验。另外对于某些受条件所限而不便亲自操作的实验,学生可以观看教学演示片,全面了解这些前沿实验仪器的结构、性能和用途。然后,开展研究型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程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研究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放式研究型的实验课教学,让学生经历严格的科研训练,为以后申报、参与以及实施各种创新性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2.3实验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为全面、科学地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改革后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考试内容应该以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为主,以考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辅。这种改革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拓宽学生对实验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考。其次,优化考试形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课程的考试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时段的综合评测,包括平时课堂考试及综合实验考试,平时课堂考试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考试等。然后,优化评价方案。实验课的考察应该以考察学生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为主,包括以下几点:(1)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2)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技术手段、实验操作方法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3)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占实验课总成绩的60%。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科研工作并积极学习本课程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最前沿的实验技术。其次,任课教师也需要精心把握课程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并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交叉运用。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在上课时适量引入案例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任课教师也需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比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并不断探索研究新实验,使实验课堂更富有学术气氛。以上这些举措是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具有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郑皓 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

参考文献:

[1]杨宏新,王妍,李晓丹,等.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933-936.

[2]丁童.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559-560.

[3]蔡丽希,陈小萍,许桂芬.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696-697.

[4]付燕燕,陈彦,吴健,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35-136.

[5]唐历波,李栎,肖憬.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治学之法,2014(6):178-179.

[6]胡传银.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5(1):213-214.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4篇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及技术的科学。本学科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对象,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事关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兽医卫生行政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

转贴于

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5篇

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借鉴国际医学教育先进理念、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结合国情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整 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的模块化课程等的改革 和探索[5—7]。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以教育 部“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 划,探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 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 实验室、早进团队”为目标,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医 学实验课程体系。

1 中美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差异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大学医学教育基本采用长学制,即医学生基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再学习4年的医学 课程[8—11]。美国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修学医学预科所 需要的遗传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及实验,医学新 生入学就可进入研究室参加科研和实习[3]。美国医学 院的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平均为300学时,约为中国 的一半。但M.D.与PH.D.双博士生,学制增加一年, 实验学时要增加一倍多[]。“学生专题科研机会”是全 美医学课程指南中6项固定评价指标中的一项,医学生 必须参加科研训练。美国医学院校都有针对医学生的 暑期课程——专题科研项目[3,M,12—14],每年从6月开始, 为期8〜10周,从大一到大三,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研 究方向和导师,也可以连续2年或3年参加同一个教授 的课题组,专题科研训练过程类似研究生培养。

我国医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以五年制为主体。医学 新生的主体是高中毕业生,无生物医学理论和实验技 能,医学院校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医学生的实验技能。 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为二级学科课 程内实验,开设的实验项目数量多,经典的多、验证课 程理论的多。我国没有类似于美国医学课程指南的 “学生专题科研机会”评价指标,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五 年的课程计划中也没有针对医学生的专题科研项目。 大学生科技训练项目(SRTP)、“挑战杯”等项目的科 研训练缺乏系统性、覆盖面有限。

美国医学院系的科研室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经费 充足,师生比为1 : 1或者更低[15],有众多高水平的教 授,可以对医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题科研训练指导。 中国医学院校的科研实验室设施、科研经费都有限,师 生比大多在1:4到1 : 12,教授数量较少、难以做到 对全部医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科研训练指导。美国医学 院校的实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国医 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目标是验证理论和实验技能的训 练。综上所述,我国与美国的医学实验教学除存在“起 点”差距外,还存在“资源”和教学目标的差距。

2我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

    现状以“基础医学”和“实验教学”为检索词从“维普”和 “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论文分别为210篇和 105篇,其中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或课程体系改 革的相关论文分别为48篇和38篇。上述论文中有 13所医学院校进行了 3个以上学科课程实验改 革[16-29](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5所),调研中获得其中 11所院校的临床医学五年制教学计划或课程资料(1 所学校没有获得,所学校没有临床医学专业)。以教 学计划或课程资料为依据,参考相对应的论文,各校基 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基本可归类为4门课程(各校 的课程名称有差异):(1) “形态学实验”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 病理学实验的综合课程。

(2) “机能学实验”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 学实验的综合课程。

(3) “感染与免疫学实验”为病原微生物学、人体 寄生虫学和人体免疫学实验的综合课程。

(4) “分子医学实验”为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 胞生物学、遗传学实验的综合课程。

11 所院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设 情况见表1。表1中,实验课程整合情况中的“完全整 合”是指实验课程基本与理论课脱钩,独立运行、自成体 系;部分整合”是指实验课形式上独立成一门课程,但 课程时间安排上基本按先理论后实验、与理论课并行。

      

表1中,81. 1%的学校开设机能学实验、45. 5%学 校开设分子医学实验,只有18.2%的学校开设形态学实 验和病原与免疫学实验。开设全部4门课程的只有1 所学校。有1所学校开设了为期2周的创新性实验课 程,1所学校开设了医学基础实验技术选修课程。上述 论文资料表明,有6所院校开设了课程内的设计性或创 新性实验。 11 所院校没有类似美国院校的“科研专题 训练项目”。上述11所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 系改革是大陆地区155所设立临床医学专业院校改革 的缩影,其特征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缺乏 整体性规划,机能学实验整合起步早、开设的院校多,其 他学科实验整合相对迟缓,缺乏专题科研训练环节;课 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乏教学目标与质量的评 估;课程运行管理体系不清晰;实验室建设优于课程 建设。

3 创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3.1 创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应以2012年教育部的“支 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 团队”[8]为目标,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使本科生具 备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参与科研活动的基 本能力。国情决定我国医学教育不能照搬美国模式, 而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目前,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 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而不用”,即缺少一个将实验理论、方法、技能综合应用于研究的实践环节。因此, 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应建立以综合性实验课程培养 学生实验技能和以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 教学体系,并系统性地创建综合性实验课程、科研训练 课程、教学目标评估体系、实验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 生学习评价体系、课程运行管理体系。

3.1.1 创建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 

    整合多个学科课程实验进行教学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综合性实验课程较之单学科课 程实验具有避免低水平重复、效率高、可培养学生综合 应用多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点。 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课 程,其内容应包括实验理论、实验技术和方法、科研基 本技能及其应用。浙大医学院综合性实验课程依据实 验技术类型相似、理论关联密切的原则将基础医学二 级学科课程内的实验整合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并进行 拓展。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从宏观到微 观、从正常到异常反映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变 化,将3方面实验整合为“形态学实验”课程、并增加与 临床联系和形态学实验技术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认 识人体结构与疾病,了解形态学研究方法。人体生理 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反映的是机体正常、异常及药 物作用下的机体功能代谢情况,实验方法技术相近、理 论关联密切,将这些实验综合为“机能学实验”课程,并 增加课题型科研训练内容,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和掌 握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科研技能。病 原生物致病与机体免疫应答密切关联,将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实验与部分临床检验内容有机整合为“感染与 免疫实验”课程。将实验技术和方法类似的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实验整合为“分子医学实验”课程。

3.1.2  创建科研训练课程

    科研训练课程(或计划)是学生科研训练或者是实 验技能应用实践的课程。科研训练课程(或计划)应根 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资源条件情况进行设置。 科研资源条件充沛的学校,可考虑设置类似于美国的 “专题科研训练项目”,学生进入研究室参与教师的课 题研究;科研资源条件不充分的学校,可考虑设置科研 训练课程或在实验课程内设置课题型实验研究项目, 由教师指导一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也可考虑科研训 练课程后部分学生进入教师的研究室参与课题研究。 3.2创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及评估 体系构建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设 定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应优于原实验教学体系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 可行性原则。不同类型的大学要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 标来设定教学目标,如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复合研究 型人才,其实验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 能力;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实验教学目 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有具体内涵并有具体的评估体系。教学 目标评估体系由一系列的具体、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指 标构成,评价指标反映教学目标的具体内涵。如将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反映实践能力这一 目标的具体评价指标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程度,学生 应掌握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熟练程度,学生应用实 验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等。如果制定的教 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评价指标除上述实 践能力外,还应包括如发现问题、信息获取、文献阅读 及应用、数据统计、实验设计等能力和水平。评价指标 需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框架下进行统一设置,避免重 复或遗漏。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一个标尺,检验教学 是否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修正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运行管理等。教学 目标评估应在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报告、实验设计、课 题设计、论文、笔试、实验技能操作考核、调查问卷等环 节进行全面评估,教学目标评估可采用抽样方法,但样 本量要符合统计学要求。

3.3 实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3.1  根据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选择课程

    内容实验项目构成实验课程的主体,实验项目承载课 程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一个实验项目可包含多项实 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有 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需依据教 学目标的具体评价指标选择,然后确定实验项目。

基础性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实验基 本技能,所以基础性实验项目须包含实验基本技能的 内容,如常用仪器使用、常规动物实验技术、实验观察、 数据采集等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实验基本技能是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中要保证实验 基本技能训练内容。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多学科知识或实验 技能的综合应用实践,实验内容应体现多学科知识或 实验技能的整合,如正常与异常形态比较性观察及临 床案例联系,又如正常与酸中毒时呼吸及血气变化。

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应将实验方法学及用途 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将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 于科研创新实践中。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的教学目标 是培养学生科研基本技能,实验内容应侧重于如信息 获取、立题、实验设计等。

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阶段,学生实验技 能不熟练、教学时数有限,因此,实验内容不宜选择技 术复杂、成功率低、结果不明确的实验,否则难以达到 实验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要注 意处理好“经典实验”与“现代实验”的关系。“经典实 验”是实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精华,通过一定的改良, 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科研技能的训练仍有非常好的 效果[32]; “现代实验”代表实验科学的最新发展,有利 于学生用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实验内容不 宜一味追求“高精尖”,实验内容的先进性与教学目标 的先进性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如 果“高精尖”的实验内容与教学目标没有关联,其“高精 尖”就失去了意义。

3.3.2  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很多课程

    包括一些综合性实验课程,理论课 与实验课并行教学,先理论后实验,这种实验教学安排 的实质就是验证性教学。实验性学科的理论来源于实 验,科研的思维模式是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然后上升 为理论。显然,先理论后实验的实验教学方式,限制了 学生的思辨和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建立科 研性思维。综合性实验课程先于相关理论课程进行教 学,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供“空间”,有利于学 生建立科研性思维。

要改变“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课后报告”这种没有 问题、没有“悬念”、没有挑战性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 法。把问题引入课堂,通过对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的重新设计,使其具有探究性,将“验证理论过程”的实 验教学转变为“解决问题过程”的实验教学就是一种重 要的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过程要围绕“兴趣驱动、压力 驱动、成就驱动”进行设计[3°],如一项实验教学过程设 计为:给出问题或假设,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设计实 验方案并自行实验,期间穿插师生研讨。这些问题或 假设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 案并自行实验过程中,学生获得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实践体验;学生以“准学者”角色在与他人分享自 己的成果和吸取他人研究思路的研讨过程中,获得成 就性体验,同时促进知识和技能内化。这样的实验教 学过程就会变得“有趣而生动”,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 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和创新实践者。

3.4 创建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体系是实验教学体系或实验课程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客观、可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可客 观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学习评 价体系须根据教学目标评价指标进行制定。评价体系 由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构成。形成性评价侧重考 查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自主学习、知识技能的应用和创 新实践能力。终极性评价采用笔试、实验技能操作考 核、论文等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的实验理论、方 法技术、创新研究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能力。实验技能 操作考核要注意考核项目的合理性问题,课程中只有 一次操作机会或没有操作机会的技能项目不宜作为实 验技能考核项目。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实 验教学效果和质量。实验课程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 为主。在形成性评价中,合理地设置评价项目有利于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如设置课前 实验理论和技术准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课前的自主 学习,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设置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质 量或数据质量的评价,学生实验时会更精益求精对待 每一项操作,使实验效果和质量得到提高;设置课中讨 论评价,学生会更重视对实验理论、实验设计原理、实 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设置实验报告的评价,可促进学 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和提高。客观、正面、激励性 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勇于接受挑 战,获得成就性体验[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应是 多元的,除成绩或分数外,讨论中的口头评价、报告或 论文中的书面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3.5 建立课程运行和管理体系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以学科系(或教研室)组织学科 课程开设和管理,这种组织架构难以适应多学科的综 合性实验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浙 江大学医学院多年的实践表明,组建跨学科课程组负 责综合性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模 式。教授担任课程组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规划、建 设和学科系间的协调;课程责任教师负责课程的教学 组织和管理;课程秘书负责教务工作;任课教师来自各 学科系且相对固定。课程组定期举行教学会议、集体 备课和实验预试,讨论修订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评估指 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评价等,讨论教学质量、教学目 标评估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6篇

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主要体现于理学、工学及二者有机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如理工类院校在数学、生物、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组织工程等学科,具有坚实的教学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资源与条件。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教育与发展的宗旨,因此,利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培养能利用工程学手段,解决人类生命及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不同,理工科院校与医科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亦相异。理工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机械、生物等学科;熟悉医学电子仪器、生物医学信息、计算机、生物材料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善于利用工程学方法与手段,解决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目标具有准确的定位与时代性,即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理工科院校的优势,体现其在工程学科方面的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学科的交叉性与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密切跟踪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业科技人才。

根据教学与科研条件、研究方向的不同,国内理工类院校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具有上述共性,又各有侧重与特色。如清华大学提出旨在培养能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数学和其它工程学原理,应用于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能利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疾病预防、诊治及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的高级专业人才;浙江大学则明确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等理论知识、医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生物医学电子、医疗仪器、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东南大学强调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学、化学和材料学为知识基础,使学生具备开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开发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宽阔视野、思维活跃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其强大且基础雄厚的工科和医学背景,重点培养在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开展交叉研究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工程等领域的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光、电、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等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于从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我校于1993年获生物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将生物力学硕士点(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生物电子学硕士点(电子与信息学院)整合为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生,2002年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4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2006年获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我校生物、电子、材料等学科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多年积累的与优势,结合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与需求,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具体的能力确定为: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能力,以服务于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会按分工要求在团队中从事具体工作,完成指定任务,进行组织协调,进而能够具备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生物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与领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核心与特点。要求从工程系统的角度,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手段与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们日常生活、人类健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积极跟踪新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认识与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根据学科、行业发展与岗位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观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既反映了各校的学科优势、特色与定位,又具明显的共性,即强调学科的交叉复合特性,培养能将工程技术和医学、生物等基础理论相结合,解决人类生命健康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理工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各高校依托各自的学科建设与教学资源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形成了"注重质量,强调实践,紧密结合科研"的教学特色,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浙江大学则强调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仪器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部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东南大学从1988年开始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进行7年制工医双学位人才培养,2000年开始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人才培养。2007年建立医工结合生物医学工程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工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并形成了生物医学电子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两个重要的特色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则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建立与基础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研发能力,大力推进医工(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起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成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2011年开始招收“医疗器械”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按照全新的教育大纲和创新的实验模式培养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领军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经过近10年的本科教育实践,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与生物医学信息为主,兼顾生物医学材料、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基本形成了多学科方向交叉的知识体系。尤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广东地区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本素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近年来,积极与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领军企业、医疗、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如自2009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开设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部分优秀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有机会进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从事生命学科的学习与科学研究;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携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建“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实行“2.5+1.5”的培养模式,“英才班”将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此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深圳迈瑞电子有限公司、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广州总院、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优越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为学生的就业不断开拓新的渠道;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即有机会加入“学生研究计划SRP(StudentResearchProject)”,参与老师指导的科研实践,进入实验室与研究生共同学习研究。学习、研究期间,取得优异成绩或成果的学生,推荐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年来进行各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1)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加强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注重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近年来,各高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1)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大类培养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实行按院系招生、学生入校两年后再分专业的培养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个性、特长选择专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中国科技大学秉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实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提出“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和“宽、专、交”为特征的KAQ(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将本科专业分成若干学科大类,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后期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模式。华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与浙江大学既具相似性,又各有侧重。华南理工大学以注重精英人才与个性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如按大类分电子、机械、化工、材料、经贸等各大类专业精英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和"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等。

(2)注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如卓越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近几年,各高校均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卓越人才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其特点包括: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61所高校,第二批共有133所年高校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进行联合培养。如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动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促进中美高校师生双向交流、共同制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等。此外,近年来,各校纷纷与欧美、澳洲著名大学建立了各种灵活的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进教师双向交流,专业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等。

(4)个性化人才培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学生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结构与特长,注重个性化培养,如,一方面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修读“双学位”,另一方面,也接受其它专业学生修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双学位”;通过“学生研究计划(SRP)”,“百步梯攀登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能力。

课程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提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以及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理工科院校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领域课,实践部分,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颇为相似,主要有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大学体育,以及人文、社会和技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高校以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为主,包括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主干课程,并设置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要基础课程;各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课,同时也最能体现其专业特色。一般以其优势学科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如浙江大学按数字医学信息、生物传感器与医学仪器、定量与系统生理学三个方向设置专业课程,东南大学则分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材料与纳米技术、医学信息工程等四个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包括生物医疗仪器、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等几个方向课程;清华大学按学科方向分为医疗仪器、神经工程、医学影像和微纳医学等四个主要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则包括按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主要涵盖了医学电子仪器、医学影像、医学信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材料等五个方向,分别开设了医学传感器、医疗仪器设计、生物医学测量、医学超声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生理系统仿真建模、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等重要课程。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临床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其中综实验包括工程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与信息工程3门综合实验课程,设置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仪器等3门课程设计。由于广东省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医疗仪器行业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利用这种地域的产业优势,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本科实习基地,和具优越医疗资源的医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与毕业实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暑期实习计划”,即由老师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经院系和老师推荐,学生有机会在暑期到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事业单位实习。

在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新型课程和特色课程方面,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正在积极进行建设,如《医学图像处理》和《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实行双语教学,正在为全英文授课做准备;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或创业教育;为新生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计划进一步开展新生研讨课、系列专题研讨课。

总结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它对解决人类生命与健康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相关产业发展亦极为迅速,如何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生物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理工科院校在电子、计算机、信息、生物、材料、制造等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理工科的资源优势,培养研究与应用兼顾的高级专业人才,亦是理工科院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以生物医学电子、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力学为主导的培养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广东省的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地域优势,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材料方向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国家人体组织工程重建工程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此,华南理工大学正在为利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优势,加强生物医学材料方向的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地进行探索。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7篇

1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口腔医学研究生课程内容或多或少存在与本科课程的交叉重复,研究生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上,难以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递进性,客观上降低了研究生的课程要求,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口腔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的涵盖面较窄,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如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多数按三级学科设置,不能很好体现知识扩展的功用,导致研究生知识面的狭窄,研究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此外,授课方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过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对学习效果的评估考核上,考核的范畴更多地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目标的改革:坚持把研究方法的学习和练习放在首要位置。熟练地掌握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能够直接决定一项科学研究的质量,所以应该坚持把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作为重要的一环。作者在课程学习的早期阶段开设研究方法学课程,向研究生介绍研究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得出结论、什么是合理借鉴与引用等等。教学内容的改革: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当前的研究生课程各个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继承性和综合性都表现的极为突出,知识界限也日趋模糊,课程设置应多样而灵活,才能使研究生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作者在医学院公共学位课中,也开设了《诺贝尔奖论文剖析》等课程,受到研究生的广泛欢迎;在专业课方面,在我国国内较早开设了《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口腔实验动物模型》、《口腔颌面部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及《口腔生物材料学》等口腔医学研究生“十二五规划教材”课程,初步实现了从传授型课程向创造型课程的转变,提升了研究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教学方式和评估体系的改革:努力改变研究生被动参与教学的情况,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授课上主要采用专题讲座、论文和综述汇报、专题讨论、学习班等方式,着重提出“以干促学”、“以干代训”的理念,即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其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如针对文献管理,组织研究生参加本校图书馆举办的《NoteExpress学习班》,针对临床研究,组织了《Cochrane-Style系统评价培训班》,针对SCI论文写作,组织了《SCI插图规范化操作研讨班》,针对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前沿研究,邀请校内外专家及著名生物医学厂商举办各种学习班等等。这些工作不但提升了研究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还促进了作者所在医院的科研产出,很多研究生也据此获得了“光华基金”、“吴世华基金”及“国家奖学金”等奖励和荣誉。

2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研究生培养平台的不足:近年来,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在高校逐渐普及,然而,硬件设施具备了,相应的管理工作却没有跟上,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首先,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被不科学地安置于常规实验室中,使它们不能被充分利用,即使应用,也大大降低了其在科研中的价值。其次,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缺少及精力所限,使研究生缺乏正规的指导与培训,即便是技术人员,也存在专业水平差,对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不熟练等问题,不能正确引导研究生分析和思考在科研实践中遇到的理论或技术难题,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整合现有研究生创新平台:在西安交通大学“行动计划”的支持下,作者及所在团队整合了当时医院的3个研究所组建了统一的“口腔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三个集中和一个避免”:①集中实验区域;②集中设备和材料,将原有实验室的全部设备和材料无偿划拨给实验中心;③集中人力,采用引进、培养和调整的方针,建立了一支专职的研究和管理队伍,即中心实验室不但要有设备还要有思想;④避免重复建设,与校内其他平台建设交流,共享大型设备,节省资金用于必需设备和有特点的设备的购买。该医院实验室由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研究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培训,并针对每个研究生开设课题方向进行实验技术指导,使其基础实验能力与理论水平相匹配;同时,要求研究生学会详细观察实验的现象、综合分析实验的结果,切实提高了其实验的操作能力。搭建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实践证明,遵循“临床到实验室再回到临床的道路(bed-beach-bed)”的转化医学规律的产、学、研联合,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咸阳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口腔医疗器械专业制造厂商,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和深入磋商,作者所在医院已与其初步搭建了一个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目标是在口腔医疗设备器械领域开展更广泛的技术合作,旨在实质性地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口腔医学工程技术和相关医疗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含量的先进仪器技术,促进向先进产品的转化。合作除了可充分发挥该院口腔医疗特色及优势,面向区域服务地方,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良性互动之外,还可以共同培养研究生,并为他们提供科研实践的最好基地。

3研究生交叉、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3.1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

单一导师制: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弊端日益凸现。首先,师生人数比例失调,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研究生知识水平的发展;其次,为了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各个学校都降低了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标准,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最后,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会导致研究生学习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宽,单一导师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研究生培养模式封闭: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仍然满足于传统意义的教学与科研上,医学院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区分较为严格,造成在招生方面,由于就业容量的限制,口腔基础医学招生较为困难;而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又对从事基础研究缺乏积极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医学创新能力上的不足。在封闭的培养模式下,优秀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包括导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学研究试验条件等无法在国内各高校之间相互开放,更缺乏国际学术交流、讲座、合作科研等培养研究生所不可或缺的国际性育人氛围和环境。

3.2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导师合作制的改革

在研究生培养教学中,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持导师队伍的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作者所在医院采用合作导师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导师引入机制,并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导师组”、“合作导师”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以期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力。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尤其是该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基础研究和材料学院等相关研究教师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这种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开拓了思维,又发挥学校不同学科的综合优势,并且直接推动了该医院交叉学科“口腔生物医学”的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与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共同建设“口腔生物医学”交叉学科博士点,依托该校优势学科和“医工”结合的优势,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叉学科思维能力、深谙生物学、材料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并能够从生物学理论的高度解决复杂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口腔医学问题的高端医、教、研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3.3研究生交叉、开放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准,应当全面开放研究生培养的客观环境,把加强研究生学术活动品牌建设作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加强与其它高校的合作与交流,还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开拓学术视野,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生态环境。近年来,作者所在医院同美国、德国、日本、挪威等国家的10余所著名大学口腔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和知名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课题合作,选送研究生到国外高水平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为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吸引研究生优秀生源,鼓励和支持优秀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研究,学校设立“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科研创新基金”,各项目资助经费已经开始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发挥效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起到了激励和支持的作用。此外,还广泛招收国际留学生,在国际研究生的创新性教育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扩大了该医院的国际知名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交叉、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才能构筑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4结语与展望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027-04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的基础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高的学科,实验课的教学在该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水平不高,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普遍都缺乏创新意识及科研精神。

如今,国家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意识、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高的实践动手水平的优秀人才。而这也对我们现在的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针对目前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本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作为重要切入点,对如何创新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探究。

一、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目前,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教材内容的滞后是一个大问题。学生们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教材与讲义,然而目前教材内容的老旧已经成为了阻碍教学发展的重要羁绊。

在目前传统的高校医学教学工作中,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从属于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的附属内容。所以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重理论、轻实验”的心理,而不好好上实验课。

另外,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都较陈旧且单一,缺乏前沿技术与先进知识。大部分实验都只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理念落后、实验步骤固定、实验结果单一。因此,学生们也就只是“比葫芦画瓢”,完全按照步骤完成。这样的实验课内容缺乏探究性与新颖性,学生们的实验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也较差,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单一贫乏

在传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实验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老师完成的,包括调试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制配实验所需的试剂药品等。学生们并不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不熟悉,对药品试剂的制配不了解。

另外,实验课授课教师也会在实验前的讲解环节针对实验中的实验步骤、技术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授,并且会亲自为学生们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演示。学生们在接下来的亲自实验过程中,只能是机械的模仿刚才授课教师的操作动作,照猫画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创新。

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的简单化、程序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实验步骤的僵固化、实验结果的统一化。这导致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很好的机会去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也就不能更好的启迪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帮助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技术方法老套

除上述问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技术方法沿袭传统的现象也非常严重。陈旧的教学方法就是简单的讲解式教学,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在台下听,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这样老旧的教学方式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扼杀了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具有全天候、开放性的特点[3]。利用这一特点,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能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种种局限,可以使学生前所未有的开拓视野。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已经在一些学科领域中稳步的向前发展,也包括医学教育。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方面,国外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过在我国,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方面,先进的网络教学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二、创新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

(一)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1.讨论启发式教学

讨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做到“精、简、新、活”[4],即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精讲,非重要知识点则简要略过,同时需要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当今社会的热点事件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这样便可以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彼此启发,相互讨论,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充分的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上,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组,并在实验开始后组织学生实验小组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试剂的配置及实验操作的实施等。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适当改变实验的一些条件,例如仪器、试剂、方法及步骤等。然后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有的实验结果讨论并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过程,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出自觉性及主导性,并能极大程度的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任课教师也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而这也是他们日后在工作中所不可或缺的。

2.开放发散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及最终的实验结果都告知学生。学生们在实验前缺乏预习,在实验课上也只是按照老师给定的实验步骤及方法,按部就班的去验证正确的实验结果,缺乏主动性学习。

开放发散式教学能较显著的改善上述不足。开放式实验课教学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的开放。在开放式实验课上,学生们并不再是简单的重复验证实验,而是被允许参与实验的全部过程,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对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及实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开放式的实验课教学,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学生们通过充分参与实验,主动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均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3.科研思维式教学

科研思维式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目的,授课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并以一种积极探究、创新探索式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研究。

授课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吸纳一些学有余力且对科研比较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可行性强且与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的实验来让这些学生完成。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实验。

通过这样的科研式实验课教学,学生们可以尽早接触到求实严谨的科研训练,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

(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1.科学调整基础实验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中的基础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通过基础实验,可以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熟练掌握基础实验技术是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任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打牢基本功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掌握基础实验技术是以后进行科研工作的根本。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基础实验的课程编排中,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学习过的或是过于简单的实验内容,例如在中学阶段就学习过的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洋葱根尖表皮细胞的制作实验。当然,在删减实验的同时,应当保留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如:显微镜的使用、细胞培养、细胞冻存、细胞复苏及细胞融合等。

在对实验内容进行删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实验,如显微显影技术。这项技术在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经常使用到。医学生在掌握基本细胞培养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学习掌握细胞活力测定、细胞计数等技术方法[5]。

2.合理增加综合实验

任课教师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排课中,除了安排必要的基础实验,同时可以合理增加一些综合性实验。综合实验的设置是对实验课程教学要求的提升,也是对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检验。

学生们通过综合实驗,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技能,而且可以拓展学术眼界、培养科研精神及提高综合能力等[6]。

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性大实验的周期较长且较为复杂。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合理审慎的安排综合实验的时间。

目前,我们系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上,已经部分的开展了细胞传代培养及增殖动力学检测的综合实验,共包括四部分:细胞的传代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有丝分裂指数的测定以及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将孤立的实验技术有机的串联整合,进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科研素养。

3.适当开展创新实验

创新性实验,是指通过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对某领域进行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是建立在基础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之上的对任课教师与学生都有着更高要求的实验课教学。

在创新性实验课教学中,任课教师确定研究方向及具体课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并撰写研究方案。然后教师对实施方案进行检查论证并对学生后续的实验操作进行全程指导,最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

通过创新实验的实施,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提升科研素质及创新意识,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查阅及翻译文献资料、撰写及论证研究方案、发现并解决科学问题等[7]。

目前,我们系已经开始在本科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尝试开设有关流式细胞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创新性实验,包括实体瘤组织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检测这两部分内容。通过该创新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先进技术、提升学术素养、提高创新意识并增强科研能力。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1.学生角色的合理提升

学生可以参与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知所带班级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尤其是实验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并让学生做好相关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安排几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件,并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彻底明晰该次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其二,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之前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该次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仪器的检查与调校、实验试剂的配制与分装、实验器械的清点与分发等;其三,学生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参与本次试验的课后清洁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动物尸体的正确处置、实验器械器材的清洁归位、实验操作台面的整理擦拭以及实验教室地面的清扫消毒等。

通过这些举措,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地位将有明显的提升,学生们参与实验课的积极性也会极大地增强。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室的充分利用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是对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实验室在正常教学工作之余,也可以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开展实验,以保证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均能得到充分的利用[8]。

实验室的开放可应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可以对部分实验课的实验结果进行后续观测,例如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学生们可将自己培养的细胞放入细胞培养箱中,然后在三天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实验室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这样便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从而对细胞原代培养这项实验技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二就是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一些学有余力且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希望在实验课上课时间之余,有机会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创新实验。那么开放的实验室便为这些学生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科研场所。

通过以上方式,能使实验室及实验仪器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任课教师的科学评价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现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由这几个方面组成:(1)出勤情况。任课教师应该严格控制实验课的上下课时间,严肃实验课堂纪律。这两项既是在督促学生上课,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2)课堂表现。任课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表现严格记录并作为最终实验课成绩的一部分,包括课前预习该次实验的表现、课上回答老师提问的表现、课后参与教室清洁的表现等;(3)实验操作。具体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全部表现,包括对安全守则的遵守、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对实验试剂的配制、对实验步骤的熟悉、对突发情况的处置以及与合作伙伴的配合等,均应成为实验课考察的重要部分;(4)实验报告。一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全部问题,包括实验意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及试剂耗材、实验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实验结果与讨论等均会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实验报告完成的优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完成质量;(5)期末考试。在本院系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试卷中包含10%的实验部分,可以在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

通过以上这五方面的综合考察,可以科学的评价一名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工作也在改革与发展。为响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我们高校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出有利的调整。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 比较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就已开始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目前大约有110余所高校或研究院(所)开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各层次教育计划。可以说美国代表了目前全世界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和研究的前沿,因而了解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在美国的情况,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乃至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教育水平很有必要的。

笔者通过对美国十多所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的研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

一、培养目标的不同

美国这些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学生继续进入研究生院、医学院及职业学院中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基础知识或是为学生进入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做准备。杜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目的就是强调通过研究和做项目为学生的基础学习做好准备,掌握必要的技能以顺利进入专业学校和产业领域;伍斯特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计划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把握其主要研究领域的根本观念,为终身知识更新奠定基础;莱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对本专业的基本的了解,加深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等的认识,教导学生运用工程原理解决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关键问题的技巧,发展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并参与跨学科学习以及给学生广泛的教育为他们择业多样化做准备;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计划的目的是为学生在生物医药产业择业或成为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做准备,等等。

而国内院校本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则相对比较具体。如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及生命科学领域内其它相关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疗仪器的开发与生产、纳米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化管理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及实际工作人才;第一军医大学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通科医师。清华大学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东南大学该专业培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分子电子学、医学影像、生物医学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授予学位不同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最常见的是授予理学或双理学学士学位,不少学校也有生物医学工程文科学士计划,其学习内容中要包括更多相关的管理、经济、商务类课程,毕业后可以进入非工程领域深造,在产业界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是产品从实验室到用户各环节的协调和管理。例如:莱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本科毕业生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处理领域有所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授予生物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生物工程学方面的领袖,生物工程系的学生毕业后可授予生物工程学士;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对于那些有能力完成相应课程的学生,同时授予理士学位和文科学位双学位证书。

而国内的大学该专业毕业后都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的不同

1.对人文和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

作为医学与工程学的桥梁,生物医学工程的从业人员将处在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口上,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并对生物医学伦理学问题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因此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美国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方面的素养的培养。如杜克大学、伍斯特技术学院、波士顿大学等等都对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伍斯特技术学院提出做此要求的目的是该专业不只是为创造技术,而且要评估及管理该项技术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的后果。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进行24个学分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其中9个学分是专门为工程师们设计的职业交流课程。在这些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课程里,学生们要学习技术文体的写作,与技术及非技术人员交流的技巧,团队工作的方法,并要接受一定的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教育。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医学电子工程和影像设备方面,几乎没有学校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过程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重视不够,学生对课程选择的余地比较小,主要集中在本校区所开设的有限的几门课程之上。如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规定学生选修2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16学分的“两课”国防教育课程;

清华大学该专业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规定学生要修12门35学分的人文社科类课,但是只有12学分是学生自选的,另外的学分是必修的“两课”国防教育课程;华中科技大学该专业的学生除进行“两课”国防教育外进行10学分的选修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教育。

2.学生参与课程计划的自主性不同

美国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选定主修专业后,系学生事务办公室会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个人兴趣以及系所属教师的研究方向为其指派一名指导教师,这名教师根据其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要求,指导学生选一系列的工程课程,辅导学生自学,并带领其在相关领域里进行科研实践。这种自成体系又灵活可调的课程计划,既可使学生充分自主地设计将来的学习工作方向,扬长避短、又可以使教师在授课时发挥其在某一领域基础深厚、掌握前沿的特点。如伍斯特技术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学院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本专业本科目录的具体说明、选课指导方针等由学术顾问帮助选择决定什么课程、什么项目,来制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位课程的指导规划,采取各种措施以追求学生的个人及专业的发展。其他学校也都有类似规定。

国内该专业在课程计划的设置上,主要是教师制定课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课程来学习,虽然学生在任意选修课程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性,但选择余地较小,大多还是跟着教师制定的培养计划走,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就业方向而自主制定课程计划,所以国内高校不太注重学生这种自主性的发挥。

3.实验室教学的条件和重视程度不同

美国这些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非常优越,有充足的实验室资源,且非常重视实验室教学。如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在现代工程和研究中的应用;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规定学生每3周至少上10小时的实验室的课程;伍斯特技术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本科生开放丰富的实验室资源;莱斯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实验室课程占很大比重;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必修的课程中都有对应的实验室课程,重视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等。

国内各学校该专业的实验室资源有限,且未全部对本科生完全开放,实验条件相对较差。相对较好的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程规定学生的集中实践环节必修20学分,选修至少10学分,但只占总学分的16.6%;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总学时为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的13.3%;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验学时也只有340学时。

4.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程度不同

美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多设置了职业中心以提供给学生咨询和面试的机会,给学生升学、实习或就业机会,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如杜克大学设有职业中心;伍斯特技术学院本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有很多可用资源,如职业发展中心,学生的学术顾问,以及其他教授等的帮助等等。

国内各学校该专业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也有,但没有美国高校对学生提供的指导充分。有些学校的选修课程中有类似职业指导、人生规划的课程,大多数学校也设有职业指导中心,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夕的学校招聘会。

四、培养环节上的不同

1.对学生选课的先决条件的要求不同

美国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带动了研究兴趣,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特点。三、四年级的学生要着眼于在某一传统工程领域(电子学、力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及其生物学应用方面进行学习。选修专业课前,都有十分严格的前导课程要求,以确保学生在学习高级课程之前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如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多个研究小组,学生可自主报名,各个小组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学生必须满足条件或经导师同意才有资格加入。其他学校该专业的学生在选择项目或课程时也都会有类似必要的先决条件。

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在选择项目和课题时也有类似的先决条件,但要求不是很严格。主要是因为国内该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课程都相差不多,所以在选择项目和课题时这方面的顾虑不是很多。

2.对暑假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同

美国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别重视学生的暑假实习,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把暑假实习当作必要的学分。

国内高校也有的做了此要求,如清华大学该专业就要求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一年级夏季学期6化英语训练4学分;二年级夏季学期共6周,7学分。其中包括2周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3学分(内容以宏观生物学为主,包括动、植物类群及生态),4周“DNA重组与蛋白质分析”综合实验训练,4学分,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三年级夏季学期4周,4学分。内容是“细胞、遗传与发育综合大实验”,主要涉及的课程有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完全重视到暑假实习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

3.与公司合作的密切程度不同

美国高校都同企业签有联合培养实习计划。实习多在高年级,学生在完成了大部分课程,掌握了一定实验技能之后,在公司某一部门或附属工厂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如设计、分析、生产、测试、常规事务等工作,结束后须向公司及学校分别提交实习报告,这也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部分。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获得更有价值的见识,对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将会有所帮助,经过符合行业技术需求的实践训练,学生也将更具有竞争力。

国内高校在“校企联合”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上海交通大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多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150多所院校、数十家跨国企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先后聘请了40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和客座教授。与密西根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开展了的实质性合作办学;经教育部批准在新加坡成立了国内高校在海外的第一个研究生院;与INTEL、IBM等诸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共建了50余个高水平实验室,每年举办数十个国际学术会议。但总体来说同企业的联合培养学生还不如美国高校做得深入和完善。

五、对我国开展本专业高校的一些建议

通过学习美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之后,对我国该专业提出一些意见。

1.重视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多安排一些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并对生物医学伦理学问题具有相当的敏感性。

2.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以后的就业方向,在本专业本科课程目录的大体要求下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

3.要更加注重与企业、与市场的结合

在我国,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的例子还较少,让高年级学生在企业里实习应该说是最节约也最行之有效的结合途径之一。让学生进行符合行业技术需求的实践训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经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了一些准备,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同时还较早地为公司提供了有潜质的候选人。学校与这些正在成长的生物工程行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更及时地掌握市场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研究方向,可谓一石数鸟。

参考文献:

1.网站:

(1)美国大学网站:

莱斯大学.http://riceinfo.rice.edu.

杜克大学.http://bme.duke.ed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http://jhu.edu.

宾西法尼亚大学.http://upenn.edu.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ttp://gatech.edu.

University of Utah.http://utah.edu.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ttp://mit.edu.

University of Virginia.http://virginia.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http://ucsd.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http://berkeley.edu.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http://washington.ed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http://northwestern.edu.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http://cwru.edu.

Stanford University.http://stanford.edu.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http://umich.edu.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http://rpi.edu.

(2)美国新闻:

http://usnews.corn/us―news/edu/college/rankings.

http://usnews.corn/usnews/edu.

(3)教育网站:

http://education.省略/雅虎教育

http://省略(Petersons online),查询美国大学及其研究生课程的信息

2.电子期刊:

[1]邹慧玲等.美国优秀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模式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21(3):456-459.

[2]张阳德,,任力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C.

[3]晓明.中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之比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2:24-26.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0篇

1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潜心研究教学

1.1针对生物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医学内容,认真学习相关专业书籍,恶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医学知识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生命科学各专业生物化学教材相比,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同章节的案例不同,前者都是以人类疾病来举例分析,譬如在糖代谢部分,医学版生化教材则多以糖尿病为例,而后者如动物生物化学则以猪等家畜为例。二是医学版生化教材增加了一些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特殊章节,如胆汁酸的代谢、胆色素的代谢。针对医学生化教材的特点,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往往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因此在部分内容授课上存在讲述不清的短板。为此,备课时应该认真学习教材中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如讲授糖代谢部分,可阅读临床内分泌方面的书籍。

1.2通过有效听课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的课。通过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很多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老教师的授课,这样无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都有较大帮助。

1.3挖掘新知识,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死记硬背,增强学习兴趣以糖代谢为例,这一章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本章有非常多的糖代谢途径,有很多的代谢产物和酶,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容易记错和记混,这也成了历届学生头疼的地方,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如何让学生从这种错误的认识中走出来,是教师授课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发现传统的生物化学的代谢产物和酶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各类疾病中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例如,在糖酵解中,我们讲到了丙酮酸激酶(PKM),它是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的关键酶,这也是糖酵解的第三个限速步骤。近年来发现PKM在肿瘤细胞代谢,特别是Warburg效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譬如柠檬酸循环中异柠樣酸氧化脱羧生成α-戊二酸中所需要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一直以来编码IDH的基因都被看成是管家基因,但近年来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IDH在白血病、淋巴瘤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都存在基因突变,并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IDH突变后产生了一种新的酶活性,可将a-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转变为一种罕见的代谢产物-2-羟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D2HG通过调控DNA甲基化和抑制加氧酶的活性促进肿瘤的发生。目前针对其分子机制及分子诊断和药物开发正在火热研究中。因此讲授此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把相关的一些最新科研进展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有所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并增强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放弃那种认为“生物化学只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无用”的传统观念。

1.4其他常规教学技巧的加强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应当学会和掌握一些教学技巧。譬如着装应该大方得体,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努力提高ppt课件制作质量,做到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有机结合,以便于深入浅出的把知识点讲解清楚,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又让授课者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更生动同时也不能丢弃传统的板书,可适当利用板书把课堂知识点凝练,使学生通过简洁的板书回顾整个课堂内容。当然,在课堂最后应该通过板书和幻灯片对当堂内容或某一章节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并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

2利用科研优势,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

    非医学背景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工作,通常都是因为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涉及人类疾病研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重点地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培养中。

2.1通过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项目,积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通过科研训练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的理解,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临床5年制及7-8年制学生通常在大二下学期开展生物化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学习,这期间他们没有进入医院实习,因此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对于一些有志于科研训练的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及学校组织的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简称大创)等项目吸引他们加入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还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加深本科生对科研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以本人所在课题组为例,课题组3位具有副高职称的老师,按照学校规定可以带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5位学生。这样每个老师可以最多指导10个学生,三个老师可以指导30位同学。当然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周期,可以设为1年或2年。这些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来实验室做实验,平时可以阅读文献,撰写英文综述。近2年,本人所带的2个大创小组都完成了综述的撰写,而且实验完成较好。此外,我们设计的课题尽可能地要与生化教材内容相关,难度适中。譬如笔者给2013级放射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课题为乙醛脱氢酶(ALDH2)的调控机制研究,ALDH2在教材中讲述时仅仅介绍了它的突变或多态性对酒精代谢的影响。我们设计的课题从基因水平上探讨它是如何被调控的,中间涉及信号传导,又将信号转导这一章联系到课题中,最终通过这一课题将生化教材中肝脏生化、蛋白表达和信号转导等章节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对这样的课题都非常感兴趣,阅读了大量文献,写出了高质量的英文综述,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同时,大量文献的阅读也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理解,使他们更有信心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2.2科研选题注重医学领域,最好能涉及教材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再理解  近年来,代谢紊乱和肿瘤相关的疾病使传统生化理论又焕发了青春,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相关研究又重新被科学界所关注,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些内容,对阐明疾病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前面提到的Warburg效应,在生化教材里,仅仅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但它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如果科研选题以这些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为目标,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再思考和再理解,同时也会扭转过去“重临床,轻基础”的传统认识误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对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的要求一定是教学、科研和医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些医院更多面临的是如何解决疑难杂症,特别是解决临床存在的有一定难度的医学关键问题,因此医生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思维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目的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本科;教学;管理;水平

基础医学部是我院规模最大、人员最多、教学任务最重的教学部门,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独特的复杂性、繁琐性和重复性,是高校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一定要先行[1]。为适应学院改革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不断研究和探索基础医学部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5年,基础医学部正式将迎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迎评促建的要求,确定了基础医学部基本工作思路:面向学院各专业,研究、实施、改革和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抓住一个契机,做到四个促进,即以评促建、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有利契机,促进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改革、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条件的改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精力向教学的投入。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医学部以“夯实医学基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工作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加强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1 领导重视确保教学工作为中心 教学工作是基础医学部的中心工作,为确保其中心地位,首先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由部主任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并指导分管副主任做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确保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顺利运行[1]。近3年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48余次。每周召开部领导例会,研究、布置、总结近期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每学期到教研室、实验室调研;巡视考场,参加教学研讨会。从思想到行动真正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近几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1.2 制度健全强化管理 (1)为了保证管理水平上层次,首先确保有一支得力的管理队伍。通过竞聘上岗选聘了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其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为医学博士,实验中心主任为医学硕士,均为高级职称。通过举办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聘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年资教研室主任介绍管理经验,使教学管理队伍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提高了管理艺术和水平。(2)教学、科研、思政、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详细的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并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3)健全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3次;期末领导巡视考场;实行各级听课制度:部领导听课>4次/每学期,专家组成员听课>3次/每学期,教研室主任、教师相互听课>3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各教研室之间交叉进行试卷评阅、成绩录入的全面检查,确保差错率低于1 %。

1.3 加强培养确保师资水平 (1)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年均90%,并保证授课质量。以教学评估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严格训练教师的授课过程,以教学名师的观摩教学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年基础医学部对新进青年教师举办岗前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请相关专家教授分别开设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何书写规范的教案、如何备好课、如何讲好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及网页制作、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等课程,安排观摩教学等。各教研室对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定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资教师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的专门培养。1~2年内主岗位在实验室,兼顾专业的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理论闭卷考试、实验技能考核。提供外出进修学习、培训机会,并鼓励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授课比赛、教案比赛等。要求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教学岗位。近几年青年教师获国家课件比赛优秀奖2人,内蒙古自治区授课及课件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优秀奖3人,学院授课比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6 人、三等奖12人,学院教案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2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2.1 学科重组调整与更名 多年以来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同在一个教研室,微生物学教学占优势,而免疫学从教学时数到师资配备等各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学科,是新知识、新理论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必须予以加强。另外,寄生虫学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则是相对萎缩学科。为此,2005年将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教研室进行调整,成立了免疫学教研室,由4名免疫学硕士组成,提高了免疫学师资力量,强化了学科特点,提高了教学水平。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师兼任微生物学课程,弥补了课时不足,改变了教师资源闲置的现象。达到了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三个学科师资积极性的目的。为顺应国际国内潮流及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2004年将生物化学学科更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特别是大型、较贵重仪器,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将原来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合并为5大实验室,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该中心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并推进课程负责人制。2005年进行的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精品课程评选,在上报的全部3门医学课程中,基础医学部的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两门课程入选;2006-2008年又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为自治区示范课程。近三年基础医学部主编或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参考书83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16部;基础医学部自己组织主编了实验教材《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和《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均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包头医学院的知名度。

3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发展

基础医学部重视开展教学研究,近五年完成自治区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13项;发表教学研究及管理论文20余篇。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8项。

3.1 加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 药理学开展PBL、SGD教学法;病理生理学开展病例教学;生理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组织了四届生理学知识竞赛,开设实验设计等,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并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病原生物学开展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实验技能竞赛。多数教研室都开设了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3.2 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基础医学部率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举办课件制作培训班,举行课件教学研讨会。现在基础医学部所有教师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积极参加课件竞赛。“生理学互动辞典式多媒体课件研发”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课件竞赛一等奖,主持人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全国课件竞赛优秀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上报教育部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

3.3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从2005年开始,在医学主干课程部分章节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共计开出12门课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开课数量和开课学时。召开了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利弊,取长补短。2008年组织编写了《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学中使用,由听课组、学生反馈意见对双语教学进行质量监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给予肯定,认为对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授课和编写教材,对授课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学连续两年开展了无人监考考试,经过严密组织,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学生诚信考试的教育;生理学开展人机对话考试、口试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其他学科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进教学

4.1 异常Hb筛查 生物化学血红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大影响。为了将科研应用于教学,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学教研室将异常血红蛋白筛查的研究课题应用于本科生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例异常血红蛋白,并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目前,学生实验已筛查近2万人次,检出异常血红蛋白 4例。该课题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4.2 血栓形成仪的应用 由药理教研室研发的血栓形成仪,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3071.6)。该仪器成为医药学领域研制止血药、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必不可少的仪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专业药理学实验课中应用,开出了“药物对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已发表3篇论文;2004年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2005年度获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3 开展创新性实验 为了鼓励各学科积极探索新实验及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基础医学部设立了“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奖励基金”,近三年有14项创新性实验得到资助,学生参与4篇。

5 加强学风建设

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学,教授、副教授硕导、博士联系学生班级,成立学风检查组,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学习情况。发出倡议书,开展签定“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承诺书,举办“无人监考”考试等各项措施,以加强学风建设,倡导优良学风。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研究生;医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47-03

一、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及运用正确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来认识、理解、揭示和评价本学科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全面提高素质的关系,突出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为学位论文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由于浓厚的功利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研究、轻教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重基础理论课程、轻技术实践类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研究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研究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深厚的综合性学科知识和专业个性。同时,课程设置跟不上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甚至可能成为限制学生视野和思维拓展的桎梏,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南通大学研究生扩招初期也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如选修课程以基础理论课程居多,实践类课程设置偏少,整个教学过程属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模式。部分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对许多实验技术仍闻所未闻,只能边干边学,这样就会造成研究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缺乏系统性,严重影响整个科研课题研究的进度和深度。研究生学位论文表现为较低级的重复工作,学术文章仅能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科研创新及学科发展,使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通过对本校382名在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问卷调查(图1),在被调查者中59.8%认为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课程过多而技术类课程过少,31.5%的学生认为公共课程过多而专业课程设置偏少,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学生在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方面的诉求[1]。

图1

二、以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符合研究生培养工作要求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的高低以及课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对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今以数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应再作为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应把技术方法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这也是顺应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改革必然趋势的要求。通过对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就何种学习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最有帮助这一问题,57.89%的研究生认为是实验技术类课程,28.72%的研究生认为是学术讲座,仅12.78%的研究生认为是基础理论课程(图2)。这反映出研究生对实验技术方面课程学习的渴望,也迫使我们去不断改革和优化现阶段符合医学研究生培养特点要求的课程体系,从而保证医学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针对当今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生源情况,组织相关学科长期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工作的高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就如何应对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和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开展相关研讨工作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强化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科研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得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整体水平具有竞争力,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现有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大幅度增加医学类实验技术的选修课程。

图2

(二)调整研究生课程培养目标,重在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以掌握研究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2]。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研究生课程多数以基础理论公共课程为主,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课程明显不足,研究生应用研究方法和技术素养培养方面相对欠缺,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研究方法相对陈旧、手段比较落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很难体现在研究工作中。在医学研究生中就教学环节中最应改进方面的调查显示,76.5%的研究生认为需要对实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只有18.6%的研究生认为需要进行基础理论公共课程教学方面改革。这就要求我们从培养本学科合格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到“按需设课”,整合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把握好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术教学类课程的比例,尤其是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在课程设置中除按医学一级学科设置各专业学位课程外, 适当减少些必修课比例, 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尤其是发展迅速的生物医学相关技术类选修课,如加强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组织工程、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为研究生掌握宽广基础专业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良好的基础。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些归根究底都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我们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组织长期在相关学科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的高年资教师着手开设多门研究生实验技术类的选修课程。经过几年努力,从最初仅有3门技术类选修课的基础上,相继新增开设了“生物光镜标本技术”、“生物科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脑立体定位”、“电生理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神经生物学基础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技术”、“神经科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等十多门技术类选修课,从而建立起以学科核心课程为主体, 公共必修课、专业技术类选修课为配套的科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也根据医学类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科学制定了课程授课和规范的课程标准,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与课程配套、反映生物医学新进展、新方法和新技术、体现教学改革新理念的研究生教材,同时积极选用外文原版的先进教材进行教学, 及时跟踪学科前沿, 开拓研究生的视野。

(四)搭建研究生科研工作平台,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对相应的实验室进行了改建和扩充,目前已有形态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外科学综合实验室、内科学综合实验室、眼科学实验室、神经病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学实验室等在内的教学和科研用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作为创新实践的开放式管理实验室,使研究生在课上及课后均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科研训练或学术研究,全面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内容。新课程体系中的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随时能够为研究生在实验课及学位论文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高水平的基础医学优势学科、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全方位的开放模式,为研究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软”“硬”环境,建成了符合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支撑平台。

(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研究生能力培养

研究生课堂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此,我们针对以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思维空间及批判性的思维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力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能力的空间,在课程教学形式上采用知识传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要求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着重讲述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等,对于课题的解决方法、研究进展及最新动态,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独立完成查阅准备工作,然后大家课堂集体讨论,通过研讨的形式来更直观有效地理解掌握好课程内容。通过运用课程内容传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既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5]。在研究生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克服了学生为理论学习而学习的思维定式,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同时,积极推进以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体系来评价研究生学业方面的表现,取代传统的理论考试成绩至上的评价内容,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践运用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水平,要求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把所学基础理论积极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的能力是学生学业能力掌握的关键,这对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倡导创新笃实的学术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医学研究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意义及成果

自实施研究生课程结构改革以来,着力构建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新体系,以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加强医学研究生技术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逐步创建了一套与时代相适应,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及自身特色的医学研究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新体系,覆盖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材建设、多媒体教案、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教学内容,以反映生物医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宗旨,将学科前沿延伸到课堂。积极将自身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优秀技术类选修课程和相应精品教材,结合实验室建设和全方位开放,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自课程体系再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后,研究生掌握和应用生物医学的先进技术能力明显提高,科研思路更加开阔,所完成的学位论文质量也快速提升,在校外及国际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杂志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其中不乏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生物光镜标本技术”、“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生物科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等多门课程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研究生课程。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也在校园网上公开,学生及相关人员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随时观看和学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碰到技术方面困难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与相关教师进行咨询以获取解决方案。

总之,通过加强以医学技术类课程为核心的选修课程建设,构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了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工作水平,使得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花玲.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

[2]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

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3]章晓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

考[J].教育探索,2010,(7).

[4]温静,胡显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

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3篇

1.1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

新中国建立较长时期内,医学教育沿袭前苏联的教育和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医学课程按照“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的渐进方式进行设置。这种教学方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科界限分明,教师不注重将各类课程、同类课程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讲解课程,难以做到融会贯通。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丰富和扩展了各学科的前瞻性知识,同时衍生和发展出许多的交叉和边缘性医学学科。这导致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数量和内容越来越多,医学教育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践,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见,目前的医学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医学科学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这要求高职高专任课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新型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较好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1.2“衔接式”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作用

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联,是从事基础科研的重要工具,有必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衔接式”教学法。“衔接式”教学法不仅要使初学者收获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衔接相关学科知识点,强化相互联系和渗透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强化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及其他医学课程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职业发展能力。“衔接式”教学法始终紧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能有效地架起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体会到医学知识联系的普遍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层面。该课题将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知识衔接,挖掘、探讨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在临床医学学生中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合理应用医学知识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衔接式”教学法的实施、教学重点和注意问题

2.1生物化学

“衔接式”教学法的实施①学生切实了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衔接的知识点,见表1;②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10min左右的时间讲解和分析表1的相关内容;③学生利用第二课堂或其他课余时间通过因特网、图书馆等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书写并提出有关理解和运用知识点衔接内容的的书面报告和实际问题,以便课堂讨论或请教师生解决问题;④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简单病例,以每组20~25名学生讨论和分析病历资料以解决问题;⑤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书面报告,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满分为10分,计入总评成绩;⑥学生和教师综合评价“衔接式”教学法。

2.2教学重点

在运用“衔接式”教学法开展生物化学时,教师要转变观念,精选备课内容,即选择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学科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基本和重点内容,适当删减深奥抽象理论性较强和与临床实践不甚相关的内容,适当增加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的前瞻性生物化学知识。在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点进行衔接,将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联系和交叉渗透到疾病状态时机体的异常物质代谢,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层层展开并分析推导出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物化学在其他学科学习和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2.3注意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衔接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明确学习目标与自身责任及其好奇心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紧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将生物化学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有效架起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体会到医学知识联系的普遍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层面。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第二课堂,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布置学生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生物化学知识点衔接内容的有关资料,在此过程中记录并提出有关理解和运用知识点衔接内容的的书面报告和实际问题,为其留下一定思维空间,培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3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结果

3.1研究思路

3.1.1前期发动工作①概括介绍并印发给学生“衔接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内容和意义,使之了解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②开展“衔接式”教学法实施前问卷调查,这可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心理准备、参与意识,为完成《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学与生物化学运用“衔接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课题和“衔接式”教学法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1.2按照“衔接式”教学法执行教学工作①在运用“衔接式”教学法时,教师要转变观念,精选授课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②在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点进行衔接,将机体正常和异常的物质代谢相互联系、交叉渗透,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层层展开并分析推导出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通过这个环环相扣的启发式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生物化学知识在其他学科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3.1.3做好评价工作课程教学结束后,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和教训,评价该教学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3.2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生物化学教学及其衔接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扩大学术眼界,理清研究思路,明确该课题研究的“点”或角度,寻找创新空间,增强研究品位,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探索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兴趣与动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方案提供信息和方法。经验总结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实施、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方案总结、研究结题报告、组织结题。经过总结和提高,使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教学研究完美结合,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3.3预期研究成果

该课题研究人员均为教学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教师完全有能力合理应用“衔接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加强衔接相关学科知识点,强化相互联系和渗透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强化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及其他医学课程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职业发展能力。课题组教师完全有能力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衔接式”教学法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和教训,并将其推广至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

作者:王燕嬉 孟祥英 单位: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联勤部第五干休所

[参考文献]

[1]申亮亮,曲璇,张健,等.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6,27(4):563-565.

[2]李建萍,张小清,左克强,等.“衔接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中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70-71.

[3]武慧敏,郑晓珂,黄睿,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衔接的探索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56-57.

[4]陈芳.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42-143.

[5]王颖.对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70.

[6]汤颖.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173-174.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4篇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容特色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医学影像技术

即通过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红外线等手段及相应设备进行成像的技术,现还有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1.2医用电子仪器装备

分为诊断仪器和治疗仪器两大类。诊断仪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处理人体生理信号,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心脑电、肌电图仪和多参数的监护仪等,而通过体液来了解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动化。治疗仪器设备则是采用X射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超声、微波和红外线等仪器设备,如X射线深部治疗机、体外碎石机、人工呼吸机等。手术设备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等。现代化医疗技术中还将设备功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1.3生物力学

主要是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人体力学特性和其功能的关系。其中包括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学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组织工程所需要的物质与材料,其大多数是需要植入人体,需要具备耐腐蚀、化学稳定性,需要具有与机体组织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无毒性。作为材料,根据所需还应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和表征、成型制备、性能等。

1.5生物效应与生物控制

生物效应是指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分布、变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则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控制现象。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这些情况加以认识。其他还有介入式诊断、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最为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医学成像技术上,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而对医学信号的处理分析,包括心脑电、五官、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的研究处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与学习的热点。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将从业于该领域的研究、设备研发及制造、使用、维修养护等。所具备的知识体系是从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学到医学,十分广泛,仅四年内进行如此庞大的知识学习,学生将会呈现基础知识欠缺而专业知识也不深入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医科大学、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各自特点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习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的见解。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的研讨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分别在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中均有设置。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运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医学信息学技术等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有运用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更多的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设备装备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管理等。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庞大的知识体系,无法由某一个从业人员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协作与合作,由此认为,设置于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有各自的特色。

2.1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1.1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医科大学,其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医学特色与优势。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就业方向更多应以进入医院从事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计算机操作,运用各种影像、信息等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所以其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学习并具备医学的专业知识,然后才是具备基于医学专业领域需要的现代医疗仪器的研发与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成为拥有工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医学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仍是医药卫生领域工作,在医院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工科类生物医学工程侧重点不同。如在一般医科大学中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信息学专业等,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影像学、信息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诊断、治疗(或信息管理等)和医学成像(或医学信息等)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在于“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或信息学、医学超声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核医学影像学、信息学、医学超声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超声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仪器(装备)维修保养能力”上。

2.1.2课程设置

基于医科大学的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同时开设基于医学特色的工学、工程学课程。具体如基础类的基础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卫生管理等课程,然后按照各高校侧重设置传统生物医学工程的工学类、工程类课程,如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用仪器原理、医学影像仪器、检验分析仪器、临床工程学、人体形态学等,部分专业可设置如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类课程。虽然是同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来设置课程,切忌大而全无特色,或各高校均设置同样课程。这是违背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度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色的。

2.2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2.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基本上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北京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具特色。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的科学研究及学生培养方向就是强调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应用电子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发展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分析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方法,并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的工医结合复合型优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养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从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维护等上面。而四川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其特色制定为“以工程为主,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科研的相关学科为依据,培养从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学。由此可知,在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更注重工学、工程学内容,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设备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备(或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更多的学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医疗装备、设备等设计、研发、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具有相应能力”上。

2.1.2课程设置

基于工科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工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应用于医学中而派生的专业课程。如将特色定在医疗设备制造等方向上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基础类课程更加强了基础数学、物理的学习,设置了较多学分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实验等,医学类课程设置了基础医学与实验,涵盖人体解剖学知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了生物医学数学基础、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验、VisualC++程序设计及实验、信号与系统、EDA技术、计算机硬件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影像系统、生理信号检测、生理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设计与实现、医学传感器、医学光学、医学超声、医学材料等,同样,课程设置也应按照本校特色加以取舍。

生物医学科研课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分子生药学;教学;问卷调研

nalysis and outlook on teaching status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BI Yu-xia1, XU Hai-yu2, TONG Yan1, CUI Shu-zhen1, LI Hai-yan3, LIU Chang-xiao4*

(1.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3.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Delivery Techn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status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in 28 institution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survey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d course beginning years, majors, class hour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way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contents, evaluation modes,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achievements, teachers and so on for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s.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20 years' development,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had been offered for bot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at least 2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education in China showed good development momentum.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further, investment for it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ondition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teaching status; questionnaire survey

doi:10.4268/cjcmm20151706

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分类与鉴定、栽培与保护及有效成分生产的一门科学,是生药学的一个分支。随着1995年,黄璐琦提出“分子生药学”这一概念以及2000年《分子生药学》第一本专著出版以来,国内的一些中医药学院校开始尝试了在本科生或研究生中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分子生药学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与分析,以促进我国分子生药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问卷回收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沟通的方式,以我国可能开展分子生药学教学的28家高等院校及研究所为调研对象。以电子邮件方式向调研单位发放问卷28份,其中有23家单位对调查问卷进行回复,问卷回收率为82.14%,在23份问卷中,有3份问卷由于信息不完整未纳入统计,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已开课;甘肃中医学院,计划于2016年开课;海南医学院,尚未有开课计划。 另有1家(河北中医学院)计划于2017年开课,由于河北中医学院的整个教学安排已经确定且问卷信息完整,故列入该课题统计范围,因此共有20份完整的调研问卷,组成本研究的样本数据。

1.2 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内容共包括问题50项,其中单项选择题21项;多项选择题16项;开放性问题13项。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该课题研究所需,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频数分析等。

2 调研结果

2.1 “分子生药学”课程的总体开课情况

由调研结果可知,在列入本研究统计范围的20所院校中,开展了分子生药学的教学工作,其中有7所院校只针对本科生开设该课程,9所院校只针对研究生开课,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开课的有4家。

2.1.1 本科生开课情况

2.1.1.1 开课时间 国内本科生分子生药学教育始于2001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紧跟其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分别于2002,2005年开设该课程,经过6年的积累与沉淀,进入分子生药学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期,河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相继于2011,2012年开课。2014年为开课的高峰期,这一年有3所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和内蒙古中医药大学)开始了分子生药学的本科生教育,陕西中医学院于2015年开设该课程,另外,甘肃中医学院计划于2016年、河北中医学院计划于2017年开设本科生的分子生药学课程。

2.1.1.2 开课专业 在反馈问卷的11所高校均针对中药类专业(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等)开设了分子生药学课程;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对药学专业、广东药学院针对生物药学开设了该课程。

2.1.1.3 学时 调研结果显示,本科生总学时最少为28学时,最多为76学时,平均为44.54学时;调研的院校中均开设有分子生药学理论课程,学时最多的为54学时,最少的为27学时,均值为35.6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河北中医学院5所院校开设有分子生药学实验课程,学时分配较少,均值为8.85。

2.1.1.4 课程性质 4所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的5个专业开设为必修课,占38.5%;其余7所院校的8个专业(61.5%)开设为选修课。

2.1.1.5 授课方式 11所院校均未采用双语教学,只有1所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网络教学。案例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是最常应用的方法,有72.7%的院校采用;其次为研究性教学法(63.6%),其中有1所院校(内蒙古医科大学)采用了PBL教学法;1所计划开课的院校(河北中医学院)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2.1.1.6 理论及实验课内容 调研结果显示,11所院校的授课内容均包括中药分子鉴定、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90.9%(10所)院校教学内容包括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珍稀濒危药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保护;天津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以及河北中医学院5所院校教学内容包括中药材分子育种;除上述内容外,部分院校在分子生药学教学中包括其他内容,如山东中医药大学讲授分子生药学理论基础――基因;陕西中医学院讲授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在生药中的应用等理论内容;河北中医学院讲授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生产的内容。

在5家开展分子生药学实验教学的院校中,均将“中药分子鉴定”列为实验课内容;有2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实验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分别有1所院校将“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珍稀濒危药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保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解析及合成生物学”(河北中医学院)作为实验课的内容;对于“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中药材分子育种”各院校均未有涉及。

2.1.1.7 课程考核方式 关于本科生分子生药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亦为多项选择题,传统的期末理论试卷是被广为采用的考核方式(10家),其次是平时作业,有8所院校采用;有5家在课程考核中包含了实验的考核;只有2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采用了研究论文撰写的考核方式。

2.1.2 研究生开课情况

2.1.2.1 开课时间 国内研究生分子生药学教育始于2001年的沈阳药科大学,紧跟其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开课,之后从2009年至2014年,分子生药学研究生教育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每年均有1~2所院校开课,截止到目前,共计有13所院校针对研究生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

2.1.2.2 开课专业 在反馈问卷的13所院校中有12所针对中药学或生药学专业开设了分子生药学课程;只有武汉轻工大学针对药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该课程。

2.1.2.3 学时 由调研数据可知,不同学校的学时差异较大,研究生总学时最少的为6学时,最多的为64学时,平均为34.6时;调研的院校中均开设有分子生药学理论课程,学时最多的为60学时,最少的为3学时,平均为28.08学时;贵阳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泰安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江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共7所院校开设有分子生药学实验课程,学时从4学时至32学时不等,武汉轻工大学的实验课时最多,为32学时,实验课时的均值为6.62。

2.1.2.4 课程性质 46.2%的院校将分子生药学设置为必修课程,这些院校分别是贵阳中医学院、泰安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包头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大学。其他院校均设置为选修课。

2.1.2.5 授课方式 13所院校中有3所院校(首都医科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江苏大学)采用双语教学,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只有1所院校(包头医学院)。案例式教学法是最常应用的方法,有84.6%的院校采用;其次为研究性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有7所院校(53.8%)采用。采用PBL教学法的有1所院校(泰安医学院)。

2.1.2.6 理论及实验课内容 该项调研结果显示,13所院校的授课内容均包括中药分子鉴定;92.3%(12所)院校教学内容包括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61.5%的院校教学内容包括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和珍稀濒危药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保护;53.8%的院校理论教学内容讲授有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解析及合成生物学;6所院校(46.2%)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了中药材分子育种;除上述内容外,泰安医学院的教学内容中还包括了中药生物技术的内容、武汉轻工大学讲授中药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础等理论内容。

在7所开展研究生分子生药学实验教学的院校中,有6所将“中药分子鉴定”列为实验课内容;有2所(泰安医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的实验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解析及合成生物学”;只有1所院校(武汉轻工大学)将中药材分子育种作为实验课的内容。

2.1.2.7 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期末理论试卷是被广为采用的考核方式(8家),其次是研究论文,有38.5%院校采用;有3所院校在课程考核中包含了实验考核和平时作业的考核;另外有2所院校选择了其他考核方式。

2.2 师资状况

2.2.1 年龄

20所院校的47名教师参与了调研,由调研结果可知,从事分子生药学的教师中,以中青年为主,35~46岁的最多,占一半以上(51.1%),35岁(含)以下和45~55(含)岁以下的均为11人,各占23.4%,55岁以上的只有1人。

2.2.2 学历

从事分子生药学教育的教师是一支高学历的队伍,40人(85.1%)具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士后有13人,硕士研究生5人(10.6%),本科生2人(4.3%),大专及以下的没有。

毕玉侠等:分子生药学教学调研分析及展望

2.2.3 职称

从事分子生药学教学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职称,47人中有38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级的达到12人,占25.5%,副高级职称26人(55.3%),中级职称的9人,无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者没有。

2.2.4 专业

47名教师的本科专业较集中,以中药学和生物学为主,各占48.9%,31.9%,有4名教师为药学专业,5名为其他专业,其他专业主要涉及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和食品药学等专业。研究生专业以中药学、生药学及生物学为主,三者占到了73.4%,药学专业的有2人,占4.3%,其他专业10人。

2.2.5 特殊人才称号或荣誉

被调研的47名教师中,有19人次获得各种特殊人才称号或荣誉称号。1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次获“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次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次获“高校青年教师奖”;3人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6人次为“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4人次获得“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另外,有1人次获“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选项中未设计该项,故单独列出。

2.3 教学条件

该课程的教学投入情况显示,有17所(85.0%)院校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经与部分校院沟通,有的院校投入几乎为0;有2所院校对分子生药学的投入较好(5万~20万元),分别是安徽中医药大学和河北中医学院;包头医学院对分子生药学的年投入最多,为20万~100万元。

有13所院校拥有分子生药学实验室,除河北中医学院拥有3个实验室外,其余均是1个;有7所院校尚无分子生药学实验室,20所院校平均拥有实验室0.75个;13个实验室可容纳人数8~80,平均为18.65。

2.4 教学管理

60.0%的院校拥有教学管理人员,其中有8所院校拥有1名教学管理人员,2所院校配备有2名教学管理人员,拥有教学管理人员最多的是3名,为武汉轻工大学和河北中医学院。而目前尚有40.0%的院校无教学管理人员。

分子生药学采用的教学大纲的调研显示,有12所(60.0%)院校采用自编的教学大纲;3所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武汉轻工大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另有4所院校无教学大纲;另外,贵阳医学院采用《分子生药学》、《中药分子鉴定操作指南》作为教学大纲。

2.5 教材建设及使用情况

调研的20所院校共使用了分子生药学教材5部,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编。2000年,由黄璐琦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分子生药学》教材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分子生药学教材;该教材的第2和第3版分别于2006年和2015年面世(2015年版尚未使用),除该套教材外,2008年11月,由黄璐琦、肖培根主编的,贵阳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参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药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药分子鉴定操作指南》2014年4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黄璐琦任主编,袁媛任副主编,由贵阳中医学院、包头医学院等院校参编;此外,首都医科大学参编了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 《分子生药学》,该教材于2012年出版。

2013年,刘昌孝在RAMP出版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一书(recent progress in medicinal plants)第35章中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尤其是,系统比较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对分子生药学研究的不同之处以及优势创新之点;河北中医学院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分子生药学》,该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调研的10所院校的本科生教材主要有2种,一种是2008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璐琦和肖培根主编的《分子生药学》,另一种是由黄璐琦主编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分子生药学》(第1版)作为本科生教材,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2011年)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200―2008年)使用《分子生药学》(第1版)外,其余均采用2008年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药学》(从2009年的2所增至目前的10所),见图1。

调研的13所院校中,沈阳药科大学采用自编教材,另有4所院校无固定教材,有1所院校曾采用《分子生药学》第1版为研究生教材,目前有1所院校(包头医学院)采用《中药分子鉴定操作指南》;2所院校采用《分子生药学》第2版;其余6所院校采用2008年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药学》。

另外,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选用的差异,目前所有院校的本科生均选用2008年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药学》为教材。而研究生中目前有7.14%采用自编教材;28.57%无固定教材;7.14%采用《中药分子鉴定操作指南》;14.29%采用《分子生药学》第2版;采用2008年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药学》只占42.86%,可见研究生的教材选用各院校情况有较大差异,见图2。

2.6 教学改革与成果

2.6.1 教改项目

调研的20所高校中,共承担分子生药学教学改革项目7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1项、校级5项。

2.6.2 教学成果奖

调研的20所高校中,共获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8项,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获。

2.7 教师对“分子生药学”教学的满意度

本研究围绕分子生药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设计调研问题7题来调研教师对分子生药学教学的满意程度,应用李克特式多选项量表(liken-type rating scale)法,采用内部一致性较好的五点式量表编制而成。

44名教师对分子生药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总分为160,个案最低分为2(不满意),最高分为5(非常满意),均值为3.64,介于满意和比较满意之间。

对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考核方式、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条件的满意度均值为3~4,介于满意和比较满意之间。

广大教师对教学投入是否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的满意度最低,教师的回答从非常能满足、比较能满足、能满足、不能满足以及非常不能满足均有,满意度均值为2.82,介于能满足和不能满足之间。

2.8 教学中碰到的困难

在对教学困难的调研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生的知识面不够”,有28位教师(63.6%)如是认为;15位教师(34.1%)觉得“课时受限”和“学校不重视”是他们教学中的困难所在,22.7%的教师则认为“教材不适用”;只有8名教师(18.2%)认为“教师的知识不足”是制约他们的困难。

3 结论

1995年,黄璐琦在“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分子生药学”这一概念,2000年,黄璐琦主编的《分子生药学》由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标志着分子生药学这一学科在国内诞生,到目前为止,分子生药学学科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本课题的调研可知,目前全国已有20余所高等院校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该课程,亦有几所院校即将开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约有一半的院校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涵盖了分子生药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从分子生药学的师资状况的调研可以看出,分子生药学教师大多具有生药学、生物学或中药学学科背景,是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及科研队伍,为分子生药学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围绕分子生药学的各项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均稳步推进。从本次调研数据不难看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在分子生药学的教学中发挥了领头军的作用,带领众多医药类院校参与到分子生药学的教改课题研究及教材编写之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通过本次调研,也不难发现制约分子生药学发展的一些因素,如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和投入过少等,因此,为促进分子生药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建议如下:一是增加分子生药学的实验学时和改善实验条件。分子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分子生药学的实践教学是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分子生药学知识和技能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该学科知识并且灵活运用;二是应增加对分子生药学的教学投入,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并未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因此,各高校对分子生药学的投入十分有限,而足够的资金与软硬件设施是满足正常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分子生药学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应积极争取条件,增加对分子生药学课程的投入,促进分子生药学学科的纵深发展。

4 展望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优秀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分子生药学》第1版就被多家高等院校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特别是2008年,《分子生药学》本科生教材出版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该学科的教学发展。分子生药学是一门年轻又富有生命力的学科,中药的分子鉴定是分子生药学的基础,道地药材的形成分子机制也已经成为分子生药学的特色,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及其合成是分子生药学的前沿,为此,2015年出版《分子生药学》第3版。分子生药学的教学需要把握方向,紧跟前沿,注重应用等原则,服务于学科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吸引和鼓励具备分子生物学和生药学等相关的多学科教材优秀人才从事分子生药学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分子生药学的暑期班、兴趣班等;组织师资力量,创造教学条件,让分子生药学的最新成果、前沿内容尽早走进研究生和本科生课堂,满足广大师生学习前沿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璐琦,刘昌孝.分子生药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等.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12):1101.

[3] 刘春生,王学勇.《分子生药学》教学体系构建及开设课程的必要性探讨[C].咸阳: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2010.

[4] 黄璐琦,肖培根.分子生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