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 类型 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日益重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并在第二十六中第三节专门论述“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工作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和预警预报,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认真做好排险防治工作,强化应急抢险处置,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所以,本文首先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出发,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 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

以上矿山地质灾害大至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对矿产开发方有影响的,第二类是对矿产开发方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有影响的,第三类是对开发方和非开发方都有影响的。在第一类的地质灾害中,主要包括矿井塌陷、矿井热害、岩爆(矿震)、矿井瓦斯突出、矿坑突水等。这些灾害主要是对矿产开发方产生影响,威胁生产安全,减低生产效率。这种地质灾害只危害资源开发方,不具有一般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征。在第二类的地质灾害中,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这些灾害往往是由矿产开发方引发,主要是对矿产开发方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威胁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地质环境。第三类的地质灾害中,往往是地质作用和开发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酸性矿坑水、砂土液化、水资源破坏与污染、煤田自燃、地震等。这些地质灾害既危害矿产开发方的利益,也对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伤害。

2 不同类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特征

对于内生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是矿产资源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限制条件。这类地质灾害只和一个社会主体发生关系,即资源开发方。虽然这类地质灾害部分是因为地质构造和地质应力等自然力量作用下形成的,部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引发的。但是由于这些地质灾害只危害资源开发方,不具有一般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征。

对于外生型的矿山地质灾害,往往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但是和多个社会主体发生关系,即资源开发方引起地质灾害,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一开始这个第三人直接表现为矿区居民。实际上,随着地质灾害的产生,地方政府往往也成为利益相关者,因为大量的地质灾害的治理实际上是政府买单的,这个单最终要落到所有的纳税人身上。因此,第二类矿山地质灾害具有典型的环境治理“外部性”特征。对于第三类矿山地质灾害,不仅矿产资源开发方受害,第三人也受害,所以,部分的具有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点。但是由于资源开发方受害,所有,较之于外生型矿山地质灾害,开发方有更强的治理冲动。

对于二三类矿山地质灾害,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大量地质灾害严重的闭坑矿山,这类矿山资源开发主体灭失,难以寻找到原始责任方,往往由政府承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3.1 积极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确认制度体系

对二、三类地质灾害,一定要通过立法明确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使灾害引发方承担灾害治理的责任。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行为,要建立地质环境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通过制度使责任方确实承担责任。

3.2 对于政府承担的地质灾害的治理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通过财政拨款和转移支付,积极投入到地质灾害的治理中。同时,我们要看到的是,政府的责任实际上也是每一个社会居民的责任。民主的政府实际上是群众意志的传达者和执行者。政府责任,一定程度上,就是居民责任。面对地质灾害,居民是这种“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受害者,也是“负外部性”产生的参与者,更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受益者。所以说,在确认政府与企业对于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的前提下,要让居民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也是居民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的知情责任、参与责任、监督责任等。只有确认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承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才能逐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3.3 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多元投资制度体系

(1)各地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由于许多矿区地处偏僻,土地资源的地租较低,自然地理景观吸引的消费者有限,而有的矿山预留资源禀赋低或者开采条件差,从而导致创建产权形成的地质灾害产品无利可图,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对这些地区的灾害治理进行补贴。各地各级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根据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况,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的专项经费。

(2)鼓励金融机构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地方政府要向金融机构推介地质灾害防治是重点项目、低风险项目、高回报项目的理念,鼓励金融机构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对于短期内难以获利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金融机构要提供贷款优惠,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低息贴息等优惠贷款。

(3)设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基金。建议设立“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基金”管理机构,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重大意义,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来源,缓解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压力,把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事业做好、做大、做强。如福建安溪县利用华侨众多的优势,鼓励华侨捐赠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效果良好。

3.4 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涉及矿区居民、企业和政府多方的利益。公众具有地质灾害防治的知情权,矿山地质灾害的信息公开要立体的公开,不仅灾害的情况要有权威部门予以公开,而且灾害治理的情况也要随时予以公开,公开的渠道要广泛和多元,充分利用政府公报、报纸、媒体、政府官网、微博等多种方式予以公布,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治理项目 有效措施 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24-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再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实施,要能够有效地分析出地质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在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活动的时候,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治理工作。要能够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以保障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从而推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效率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够维护国家的社会财产,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因而,我国对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地加大对此项目的资金投入予以支持。

2现阶段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其问题主要在于:

第一,未能建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没有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的实施工作,并未能够进行有效的勘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在工程监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第二,未能建立科学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体系,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还不够透明,缺乏公开性。

第三,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以致于治理工作的风险过大,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理工作。

3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效果的有效措施

3.1设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效果,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管理,要使其工作具有透明性,所有的工作行为都应当被监督,要在社会人民群众的眼前记录操作的全过程,以此来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行为,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所规定的内容来执行相关任务。为此,则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通过此机构的成立来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的国土资源系统,充分发挥结构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制定完善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度,将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使其能够明确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活动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招投标程序。鉴于这种状况,建立健全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能够使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更有保障,能够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增强地质灾害治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壮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的施工团队,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拥有较好的信誉,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

3.2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

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对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排除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由相关领导进行决策,明确各级别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通过制定集体会商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监察工作,处理好治理工作现场的工作,采用全新的工程技术。在有需要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勘察工作,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作用,排除一系列的干扰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其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监督。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监督体系,以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有效性。

3.3设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

风险管理效益要求我们在最小的风险成本中获得最大的保障和收益,设立地质灾害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有利于降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风险,确保整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目标统一,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使其治理工作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为此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时候,要充分发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作用,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的管理,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时候,就应当突破传统治理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庄晓洪,尹劲娥.浅谈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刘源泉.新形势下如何破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瓶颈--以铜仁为例[J].速读(上旬),2014,(6):323-324.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灾害 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历史上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灾害救治思想与措施实质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灾害治理模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灾害现象具有的社会经济双重属性,不能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与循环角度去理解灾害与社会经济互为影响关系,忽视致灾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制度性背景,过于依靠技术性解决措施来解决问题,即以技术性力量平衡自然―社会变异造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不平衡。

一、可持续性灾害治理的提出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环境问题造成的灾害仅仅视为技术问题,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水污染进行治理,在末端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污水处理厂等。事实证明,这种末端治理模式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往往留下二次污染的隐患,经济活动的增加又引发更多新污染源,末端处理方式陷入了“污染―投资―再污染”的循环怪圈。可见,某些防灾减灾措施仅仅是推迟了灾害的发生,而由此积累导致的灾害后果将是更具破坏力的。例如,河流修建的蓄水工程只是基于前期历史数据设计的工程技术标准,在此保护下人们将视此区域内为适宜人类居住、生产安全地带,带来密集的人口和积累庞大社会财富,但是,洪水流量与强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河水流量超过现有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堤坝崩溃将造成更大的灾难。究其原因,许多防灾减灾措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影响,仅仅满足于达到当前效益,这将导致潜在致灾因素的增多甚至加大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可持续性灾害治理模式与传统灾害救治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可承载力相适应,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的满足与福利,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们需求而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灾害问题本质是一个发展问题,降低或消除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论,灾害问题的解决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统治、管理、管制,它是指各种公共和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者得以调和,并且采取集体行动使之得以持续的过程,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他人服从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符合人们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就是约束、协调和控制。灾害的治理要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权力和权威,而要更多地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协调和行动,注重信息交流与分散决策。

二、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灾害防治

(1)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灾害是由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导致的自然―社会变异现象,它与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技术性灾害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灾害问题就是为了消除它们对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束缚,因此从终极目的来说,灾害既然产生于发展之中,也需要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解决的原则、方式、措施也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

(2)保证代内与代与代之间使用资源与环境的公平性。实现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使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不但意味着当代人消费使用资源不影响下一代人对资源环境需求能力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不合理的使用方式、消费观念,而给后代人遗留下潜在的致灾因素。可持续性减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时刻关注后代人的利益,不能将灾害防治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保持代际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平衡性。代际公平的原则还要求实现当代不同地区、文化、性别等群体之间承担灾害风险的公平性,因为当代人风险承担公平性决定着下一代人承受灾害风险的均衡状况。

(3)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下的公共治理过程。灾害产生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与循环过程中,从来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公害、产业技术公害的增多,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互为影响,界限日益模糊,灾害影响的社会经济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环境问题联系更加紧密,原来局部、个别的环境公害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它涉及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更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传统的依赖国家政府一方的减灾防灾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需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新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调整自己在传统灾害防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则单方控制转变为议程设定,创造适宜多边协调、沟通机制与平台,鼓励公众、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包括建立多维最终目标体系,设立具体的行动目标,制定实现具体目标的政策;选择政策的方式,建立执行政策的机制;建立参与机制,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黄庆旭.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J].地学前缘,2007(06).

[2] 关贤军,徐波,尤建新.城市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J].灾害学,2008(01).

[3] 王绍玉,孙研.大力促进社会与公众的合作 有效应对灾害风险――2008瑞士达沃斯国际灾害风险大会综述[J].城市与减灾,2008(05).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4篇

引言

地质灾害勘察可以有效地指导其防治工作,因此,需要处理好地质灾害勘察和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却属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地质灾害勘察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地质灾害勘察阶段;第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第三,初步设计阶段;第四施工图和施工阶段。在进行这些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地质灾害勘察主要目的有:第一,查清地质灾害的灾情;第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第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第四,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第五,地质灾害的防治可能性;第六,提出一定的方案。

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1.进行勘察的地质灾害点,不必都要进行治理

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灾害点都需要进行防治,其治与不治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治理的经济效益;第二,治理的可能性。若一个地方在进行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之后,得知该地质灾害点形成的地质灾害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或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时,就没必要对此种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工作,可以另寻他法解决这一地质灾害,比如采取搬迁的措施等。

2.地质灾害勘察与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不同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工程建筑的地址构造情况,以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地质灾害勘查还承担着弄清楚地质灾害的成因、运动机制等的任务。而地质灾害勘察须特别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灾情调查;第二,灾情评估。当在填写相关报告时,应仔细填写这两方面的内容,否则,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其运动机制可以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果缺乏这种数据或资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就难以开展。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时,需要有的放矢,也就是说首先要查清其成因以及其机制,而后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3.地质灾害勘察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研究防治条件

这种防治条件指的就是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由地质构造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往往难以治理,此时,应采取躲避的措施;而其他外力造成的地质灾害,是可以进行治理的,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小或消除其危害。但是,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为治理的效益问题,有没有必要治理的问题。具体说来,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社会效益;第三,环境效益。地质灾害有无必要进行防治必须结合这三种效益进行考虑。

4.灾情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指的就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引起一定的损失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如果某一事件不会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或不对环境产生影响,则就不能称之为地质灾害。比如,深山荒林中发生泥石流等现象,但它不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这一现象就不是地质灾害,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一定会引发灾情因此,需要对灾情进行评估。第一,应全面权衡其影响,而后做出估计,列出各种损失。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5.地质灾害勘察还要密切地与灾害防治方案研究相结合

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不能不去进行勘察工作,而直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此外,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时,还应积极学习当地的灾害防治措施,以使最终的治理方案更为合理。只有采取这样的举措,才可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防治方案。同时,如难以进行工程防治工作时,可采取躲避的措施。

6.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成灾因素研究

由于地质灾害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若有必要的话,则灾害的防治工作就成为重点。制定防治方案必须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因素。只要弄清地质灾害的成因,防治方案就会很好制定。因此,在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一定要查清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地质灾害勘察不是所谓的地质调查,单纯的地质因素也不可能造成这一地质灾害。比如,引发泥石流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气降水。没有大气及降水,泥石流一般也就不会发生,因此,在仅泥石流灾害勘察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大气降水因素。

7.要注意动态监测问题

动态监测工作对于灾情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崩塌滑坡实例谈一下,现如今,一般采用的是数值计算方法来评价崩塌滑坡稳定性。这一方法往往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如重庆嘉陵江某镇石庙,在斜坡方向上出现一条裂缝,而分析结果却显示的是较稳定。此时,只有找出一些变形监测资料才能判断上述计算结果的正误。因此,需要注意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以对地质灾害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需要理清地质灾害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并做好灾情评估工作,处理好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从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灾害的成因等,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地质 灾害 预防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阻碍正常经济建设、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呢?

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二、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这项工作人命关天、意义重大,因此切实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面对性质迥异、危害程度不等的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必须制定出多套应急措施,全方位、多举措的应对地质灾害,从而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提高地质灾害预防能力的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内容可包括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地质灾害的种类、防治、预报、报告制度,如何安全选择村民住宅用地防范地质灾害,在雨季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灾害发生时如何处置及应急救灾等内容。各地可按当地实际情况,适时公开进行专题学习和培训活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张贴宣传画等效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抢险救灾能力。

2、建立气象预报预警制度。

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与强降雨有关。建立气象预报预警制度,主要起警示作用,提醒被预警区的人员在下雨的时候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降雨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其作用类似于雨天提醒大家带把伞。为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强化地质灾害监测,开展实际降雨量监测,一旦发现实际降雨量将要达到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值,立即通知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居民采取措施,及时预防避让,减少损失。

3、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也是实践证明的、现阶段我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灾减灾手段。必须动员民间力量,也就是发动群众搞好群测群防,及时发现灾情,及时上报灾情,及时处理灾情。群测群防如同在地灾危险区增加了成千上万个“灾害预警器”,有利于地灾防治工作的全方位开展,有利于提高防灾减灾效率和效果。要着手建立灾害预防体系,逐级落实责任,明确遇到什么情况要上报、报到哪儿。遇到紧急情况,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比如敲锣打鼓或高声呐喊,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不少地质灾害由降雨诱发,为此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气象部门联合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是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域性的预测预报。因此,根据降雨气象预报,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可以对那些主要由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由于气象部门的监测点多集中在市区和平原,在山区的监测点相对少。而地质灾害多发在山区,建立地质部门自己的降雨监测点迫在眉睫。

5、加强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城市规划;防治措施

1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2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1地质灾害现状; 2.2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2.3地质灾害易易发区和危险区的划定; 2.4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2.5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3结语总之,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重视, 一定会减少灾害损失, 为社会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治理 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因素非常多。地质灾害存在分布性广、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危害性最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也在日益增大,华北、华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开采阶段发展。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岩脉纵横交错等复杂情况,加之矿山日常生产中的频繁爆破振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居活动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增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直接威胁到区域城镇农村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数据资料更全、系统功能更翔实的区域地质资料。2003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体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将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将围绕居民生命、财产、以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地质灾害资料调查收集工作,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1∶50000),以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信息依据[2]。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

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较多,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的实践适用阶段,其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江河湖库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大区域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非常优良的应用效果。在地质灾害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一体化系统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程中研发应用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达到对监测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预测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前后的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动态评估功能,为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修正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方案体系。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实时监测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收集功能,并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待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性的预测评估,进而获取待调查区域详细系统的各项综合信息资料,便于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综合防治、抢险救灾等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料。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到城镇农村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矿企业可持续高效生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

3.1 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从大量地质灾害原因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矿山采区地质灾害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不顾采区地质特点进行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夺式、无序式开采模式,导致采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因此,只有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等,与建立完善系统环境保护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制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预防为主,增加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无论是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治理,还是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均需要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从大量研究表明,灾后治理费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资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增加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治理措施

在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应及时彻底清除堆积物,并将清理出的碎屑物统一堆放在固定场所,避免松散堆积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应该采取挡、减、固、排等加固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区发生二次地质灾害。根据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沟道特性和规模,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常见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1)拦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拦渣坝、拦渣堰、格栅拦沙坝等,通过拦截蓄积泥沙,从而减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2)修建淤地坝,可以用来拦泥淤地,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积平整形成的坝地又可以作为土壤肥沃的高产农田。(3)疏导分洪工程,通过修建排洪沟,导流堤等工程,将泥石流进行人工分流,疏导到荒山沟等区域,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规模,降低灾害破坏程度,达到对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的。

3.4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技术措施、以及综合整治制度体系的研究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内容,要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新增水土流失量、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加深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规律、程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和预报工作,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

4 结语

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调查、监测预防、预警评估、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实践工作中,重视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8篇

关键词:煤炭 地下开采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081-01

煤矿的地下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煤矿行业比较沉重的话题之一,伴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各种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出现,瓦斯爆炸,地面塌陷等各种事故,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煤矿地下开采的综合管理,针对各种地下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找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不仅仅可以让煤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更能够体现出对社会的关爱,对广大人们群众的责任,体现出对社会,对消费者以及相关的煤矿行业投资者的负责。因此,做好煤矿行业的地质灾害防治会和安全管理,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1 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分析

1.1 开采沉陷

煤矿由于地下开采塌陷破坏土地在全国工业系统中处于首位,而且采煤塌陷土地的一半以上在平原地区,绝大部分是优良的耕地。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开采量不断加大,由此带来采煤塌陷土地的面积将越来越大。

1.2 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是煤炭地下开采一种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具有来势汹猛,瞬时涌水量大,损失巨大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为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威胁到矿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3 瓦斯灾害

瓦斯灾害是我国煤矿地下开采的另一主要地质灾害。由于自然因素作用,我国煤层瓦斯赋存含量普遍偏高。瓦斯防治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2 煤炭地下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

2.1 加强对煤矿地下开采的沉陷治理

2.1.1 减轻地表下沉

地表下沉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比较大的破坏力。针对地表下陷,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开采方法,提高井下开采的可操作性,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找出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下沉的开采技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已经研究出一些可以有效地的减少地表下沉的开采方式,主要而言,有大条带协调式全采法,冒落条带法,充填条带法,水砂充填法,矸石风力充填法和离层带注浆充填法等。这些方式进行开采,都很大程度的让地表下沉的现象得到了抑制。

2.1.2 科学的治理地表下沉

在煤炭地下开采过程中,当当一些开采区域已经沉陷之后,针对这些稳沉区域,要结合具体的地质地貌实际情况,全面调查了解地表的坍塌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对其实施科学的,全面的综合治理。比如,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地下水位较深,一般而言,都会采用以下治理措施,首先,针对一些塌陷较为浅的区域,可以使用疏排法建立排水系统"降低潜水位"等方式使土地重新利用,而针对一些地面塌陷较深的塌陷区,结合具体的实际状况,可以采用挖深垫浅法,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浅的区域。如此,而已更好的实现矿区土地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

2.2 加强对矿井突水的防治

(1)矿井突水是煤矿地下开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之一。因此,在进行防治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对煤矿开采地区的地质地貌做出超前的分析,并通过勘察取得客观的岩石断裂分布的规律,在此过程中,要将各个工作面的开采状况和各个巷道的揭露情况综合起来,做出严密的分析探讨,将各个工作面的断裂情况在开采图纸上标注,如此,可以更好的反应出整个巷道的断裂情况,可以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放断裂出水措施。

(2)在进行煤矿的地下开采过程中,水压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进行开采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出水的情况,要结合开采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水流进行疏导,如此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水压,可以很大程度的预防出水。同时,可以通过地面的一些工作进行防治,比如,可以通过地面注浆站集中造浆,通过井下施工注浆孔向介于煤层和奥灰强含水层之间的薄层灰岩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的防治出水。

2.3 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2.3.1 加强安全预防

主要是预防瓦斯积聚和瓦斯煤尘爆炸,消除瓦斯突出,预防瓦斯积聚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减少瓦斯向采掘空间涌出。稀释采掘空间的瓦斯浓度,释放煤层中的瓦斯和矿山压力,加强矿井通风,进行瓦斯抽放,是稀释瓦斯浓度,消除瓦斯突出现象的主要技术措施。

2.3.2 开发煤层气

开发煤层气既有利于开发新能源,又有利于减少瓦斯灾害事故。因此,我国煤矿在防治瓦斯灾害方面应转变观念,投入足够人力和物力,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

3 结语

现阶段,加强对煤矿的地下开采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严格煤矿开采规范,控制风险,做好各种煤矿开采保护措施,从而实现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政策贯彻等多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管理控制体系,保证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保证煤矿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梅,曾勇.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2).

[2] 夏镛华.华北煤田东部矿区深部开采地质灾害问题的思考[M].全国煤矿地质世纪之交学术交流会,2009.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

0.前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而地质灾害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不当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的频发与地质环境的日渐恶化,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刻不容缓,有效的防治措施亟待采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地址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1.1地质灾害频发原因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常超出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使地质环境恶化,最终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地质灾害。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

1.2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虽然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某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频度、程度上都大大加强,进而导致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恶化的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土地盐碱化,冻融,地震等现象发生频繁。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再加上“三废”抛掷无度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2.2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具有许多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的地质遗迹。但由于保护不得力,开发利用粗放,管理滞后,破坏地质遗迹现象屡有发生。例如,嘉荫龙骨山的恐龙化石有的被风化破坏,有的被江水冲走;五大连池火山地貌被开辟为采石场,碎石成堆;勃力硅化木被推土机推出,弃之如粪土。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几乎省内的每个地质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遗迹的破坏不仅使地质环境改变了,同时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增强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刻不容缓,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2.3矿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矿山整体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整体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开发建设构成威胁,严重制约矿山地区的发展[1]。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量极大,出现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尤其省内许多不登记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技术落后,装备差,回采率低,布局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地质灾害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建设需要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评价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动态趋势,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技术(RS)等[2],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包括有关高等院校、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科学研究机构,对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工作,重点查明重要城市、经济带、交通干线及人口密集区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改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恶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对环境进行的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类的基本观念,增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符合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新环境文明。建立同步发展观,即应该追求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观念;建立整体效益观,即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因为惟其如此,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其所处的环境质量才会得以保障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消除了地质灾害滋生的土壤,从根源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灾害发生平率

自然界承受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地质空间里,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的消费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取自地质环境。同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地质环境中[3]。然而,地质环境系统供给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和自净力也不是无限的。地球上资源和环境有限的客观存在,迫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资源和环境无限的传统看法,改变掠夺式开采资源和利用环境的方式,必须有节制性,合理性地利用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统一,逐步改善已被人类破坏了的地质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程度。另外,对于地质遗迹也要进行合理利用,并加大保护力度。

4.结语

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人类长期以来自私地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身边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务必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不遭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翟伟峰,等.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减轻地质灾害策略分析[J].灾害学,2004,19(4):30-35.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0篇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市地质环境比较特殊,降雨量相对充沛,导致市成为一个地质灾害高发区,这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根据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的统计,近几年降雨量下降,这是否会使大家产生麻痹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我想提出的第一点,那就是要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刚才可定局长已提及今年可能由于多年的欠降会导致雨量增加。虽然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雨量过多也很容易造成,由于过量降雨导致地质灾害对市来说相对比较特殊,所以各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到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会威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高度来认识。要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扎扎实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家回去后一定要把今天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落实到位。

二、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狠抓因自然因素造成的重要地质灾害点的搬迁、治理方案的组织落实和实施工作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目前掌握有处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奋斗目标是从现在开始进行整体治理,规划通过15年的时间治理完毕。在去年的整治里,通过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里我必须强调这项工作只能向前推进,丝毫不能耽误。因为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决定我们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相对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矿山、矿区工作,由于不科学开采,滥采滥伐导致的地质灾害情况比较严重,我曾亲眼目睹降雨产生的泥石流埋没工人在沙土中的惨像。要想使工作取得实效,就要不断往前推进,我们的同志都是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觉得总有做不完的工作,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为很难见经济效益,思想上自然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所以我想强调的重点就是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里是高度重视了的,希望各区(县、市)政府和各部门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按照我们已经制定的规划方案逐步予以完成,按具体目标去实现。

三、要建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地财政预算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资金已经列入市级预算的,各区(县、市)也应列入。如何来认识资金投入问题,按原则上讲应是“谁制造谁治理”,但这只是总体原则,有的地方矿挖完了,地质灾害造成了,老板也都跑完了,再说政府在过去的一些工作中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无疏漏,客观上地质灾害已经造成了,那政府不去治理谁去治理呢?刚说过经费投入很难立马见效益,往往事后已形成地质灾害才去投入。现在有的政府这样想:与其预先投入这经费,还不如投入有效益的经费,但没有意识到现在不投入经费,一旦发生事故,抢救上所花经费可能会更多,不光让老百姓生命财产蒙受损失,财政上的投入也会更大,所以管理上必须加强。在处理这一关系时,特别是政府各级官员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大家要克服侥幸心理,否则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阻碍。一定要舍得预先投入经费,绝不能不辨证地思考问题,要事先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经费预算,避免造成地质灾害。

四、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地质环境条例》

《省地质环境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年月号已经开始施行,本条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法律意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既然国家、省已下发了正式条例,那么在有关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依法办事,不能牺牲环境利益去满足当前的经济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血的教训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行政,依法办事。

五、强化领导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这里我再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康。这里就是要强化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是明确的”,刚才沈可定局长的工作报告里已阐述了哪级责任是什么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且作出明确的安排。年初我们已签定责任书,希望有关单位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责任认真抓好落实。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公平;效率;邀请招标

[作者简介]卢以品,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P694;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10-03

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库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因此,国家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该工程的进程规划分三期用10年时间对库区地质灾害投入100多亿元进行系统的防治。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资金来源于三峡工程专项资金,属于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根据招投标法应采取招投标形式进行工程建设。

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之价值目标

1、公平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公平、公开、公正也是我国招投标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因此,公平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对于招投标来说,公平是指竞争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监管公平等。其中,机会公平是根本,机会公平才能产生结果的公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国家出资建设,招标单位是代表国家进行招标、评标、定标活动的,选择合适的承包单位就是招投标的目的。一方面,地质灾害是区域性的,代表国家进行招标的招标单位是地区性的;另一方面,参加投标的主体将来自全国各地,这很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因此,要坚持公平价值目标,给予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以公平的竞争机会,抑制有的地方政府为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授意招标单位排斥外地投标单位到本地投标,或者给本地投标单位以优惠等不公平行为。此外,各级监管机构要大公无私地制定招投标游戏规则,并带头执行这些游戏规则。招标人、招标机构和投标人都应在游戏规则内从事公平的竞争活动,公平对待每一方,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目标的实现。

2、效率

招投标行为本身是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据有关统计,我国实施招投标制度以来,工程项目的节资率平均在3%左右,工期还可缩短10%,大大提高了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使工程造价、建设周期趋于合理,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由国家投资大规模、系统地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在我国是首例,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经济的效率价值同样决定了法律的效率价值,法律正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益的制度。虽然我国招投标法没有明确效率原则,但效率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中必须考虑的价值目标之一。

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效率具体体现为:(1)实际效果的优化。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严重,治理资金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不会直接创造财富,不能以现在的投资换取将来直接的经济回报,这就要求我们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也就是资金的使用量尽量最小,但前提是能够达到稳定地质体的作用,这就需要降低工程费用。通过招投标可以让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竞争,使招标人能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以最低或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工程项目和服务,从而能够合理地使用投资、节约资金,维护国家的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社会代价的减少。主要是指我们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时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时间、人力、知识等。地质灾害有渐进性的特点,早发现一天,治理的难度就小一些;早一天完成工程,稳固地质体的目标就能尽快达到,从而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因此,三峡防灾工程要求用最短的时间选出合适的施工单位,为防治地质灾害争取时间,实现防治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是在践行招投标法。招投标法以其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著称,透明化的程序使最优秀的施工单位脱颖而出,平等竞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发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进度获得高质量的招标标的,这既符合效率价值,又满足公平的目标,达到二者的共赢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没有公平,就不会有可持续的效率;没有效率,任何公平都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国家出资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省成本是我们进行政府采购的宗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减少招投标的时间消耗就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对时间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特性要求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对经济效率提出了高要求。工程的作用不仅关系到三峡蓄水顺利实现,保证工程效用的发挥,而且对三峡库区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这又对生态效率提出了要求。综上,在三峡防灾工程招投标中,当公平与效率价值发生冲突时,要把效率作为首要的价值目标,也就是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之比较

根据招投标法,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但二者在实现公平和效率价值上有所差异:

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是最具竞争性的招标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一切有能力的承包商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招标人也有最大容量的选择范围,可以在为数众多的投标人之间择优选择一个报价合理、工期较短、信誉良好的承包商。它是程度最完整、最规范、最典型的招标方式。它形式严密,步骤完整,运作环环入扣。因此,公开招标被视为最公平的招标方式。但同时,公开招标的招标成本高、效率偏低。招标人方面,需要支付招标文件编制、招标、评标场所、评标专家报酬等费用;投标人方面,需要支付报名、差旅、投标文件编制等费用。在公开招标情形下,投标人少则一二十家,多则上百家,每个投标人都付出了较大的投标成本,而最终中标的只有一家,因此,实践中经常出现招标投标费用总和大于招标节省的投资额的情形。这无疑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可以说,参与投标的企业越多,社会财富浪费的可能就越多。而且,公开招标的程序复杂,所需要的时间多,造成了招投标的低效率。

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是指由招标人向三家以上具备承接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潜在投标人发送投标邀请书,邀请其参与投标的一种招标形式。邀请招标的优点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招标人可以直接选择确定资质等级高、

技术力量雄厚、各方面信誉好的投标人参与竞标,如果操作得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有限的竞争可能比公开招标的竞争更为激烈。(2)由于被邀请参加投标的竞争者有限,不仅可以节约招标费用,还可以提高每个投标者的中标机会。(3)技术要求复杂或有特殊专业要求的项目发包,只有少数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采用邀请招标,可以缩短招标时间,提前带来效益。但邀请招标也存在着不足,由于邀请招标参加人数相对较少,易于人为控制,其竞争范围没有公开招标大,竞争程度也明显不如公开招标强,有可能产生暗箱操作的情况,对公平价值提出挑战。

因此,理论上说,公开招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竞争,杜绝腐败,但其低效率让人对这种招标方式褒贬不一。纵观国际市场,近10年来,国际上225家大承包公司每年的成交额约占世界总发包额的40%,而他们90%的合同是通过议标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合同条件常设委员会认为,国际竞争性招标浪费时间和资金,效率低下,导致很多承包商白白浪费钱财和人力。相比之下,选择性招标,即国际有限招标则在各方面都能产生最高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英联邦地区所实行的主要招标方式是国际有限招标。

根据我国国情,为保证公平实施强制公开招标等制度是必要的,但招投标的效率更不容小视,否则也不会有公平可言。当招标的费用大于招标所能节省的费用时,招标便显得没有效率。若此时还要强制招标,虚假招标也就有了内在动因。同时,很多项目都要赶市场机会、政策机会等,漫长的审批和招投标过程常常难以契合这种机会。一些发包人和特定承包商之间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见得就一定会对工程产生负面影响,这时的强制公开招标难免要在发包人心中产生抵触情绪,明招暗定也就不难理解了。而邀请招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很灵活,所需要花费的招标成本相对较低,对招投标双方来说是双赢的方式。因此,应适当扩大邀请招标的范围。对于采购标的较小的项目,或者由于专业性较强而有资格承接的潜在投标人较少的项目,或者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等,最好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

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模式之选择

如前所述,公开招标公平但效率欠佳,而邀请招标虽然公平竞争性略差,却更有效率,因此,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目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宜多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理由如下: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主要表现在其生成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崩塌滑坡的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其极具个性化的特征,动力影响因素众多且具动态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及变形破坏过程十分复杂、多变等诸多方面。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使其变形破坏难以寻求确定性规律而往往出现混沌特征,为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其发展方向不具确定性,某些随机性小的变化却可引起整个系统的巨大突变。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给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够满足防灾工程要求的单位数量有限,邀请招标可以直接从符合条件的优秀单位中作出选择,保证工程尽快投入建设,实现招投标的经济效益。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要求的时间紧、任务重,早立项、早施工,早一天进行防治,就可能防止一场灾难的发生;早一天治理,就可能避免更严重的损失,正是工程的这一特殊性对时间要求的紧迫性而使得公开招标在效率方面显得略逊于邀请招标,邀请招标满足了这一时间要求,实现招投标的时间效益。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现状和趋势让我们看到了库区防灾工程任务的艰巨性。工程所需资金的数额是巨大的,而资金的来源只有从国家的三峡工程建设资金中提取,资金上的短缺是困难之一,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工程成本,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换取最大的防治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邀请招标不管是在节省时间方面,还是在节约资金方面,都比公开招标有优势。进行防灾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保证工程效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建设任务,以最少的资金投入保证工程质量。邀请招标在节省资金和保证招标公平、公正性两方面做到了更好。

总之,三峡防灾工程的特点要求我们应该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这既没有违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又能实现效率,实现业主和投标人双方的共赢。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相比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付出的法律成本和监督成本更高。针对邀请招标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予以规范和完善。一要扩大邀标对象的普及面,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扩大信息库容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实行信息库资源共享。二是要保障充分的信息公布,以提高邀请招标的公开性,这是实现邀请招标公平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三要加强资格预审,结合信誉、供货质量、售后服务、不良记录等考核内容,有选择性地选取邀标对象。四要规范操作行为。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惯例,适当使用议标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忠荣,等,价值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运用[J],矿业工程,2005,(3)。

[2]李建民,浅谈邀请招标[J],山西建筑,2008,(1),[3]刘芳,等,浅谈水利工程中的邀请招标[J],工程招标投标,2007年,(8)。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2篇

一、防灾减灾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一直使用“社会管理”的概念,如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政府的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使用多年的“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这是一大进步。

联合国下属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予以明确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的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不同的利益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①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治理与管理之间存在如下区别:第一,管理的主体只有一个,其他相关者都是管理的对象;治理的主体则有多个,可以说凡利益相关者都是治理的主体。第二,管理的手段限于正式制度和规则,即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治理的手段则不仅限于此,还包括一系列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即合情、合理。第三,管理的信息传送以自上而下的指令为主,自下而上的反馈为辅;治理的信息传送则是呈网络状的互联互通。第四,管理的实质是控制,治理的实质则是协调。当然治理同管理也有一致之处:社会治理中政府这一主体的所作所为即政府职能就是社会管理,治理也是更有效的管理。

《决定》明确指出,社会治理的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显然,社会治理包括防灾减灾。一方面,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摆脱了贫困状态,先后实现了温饱、小康,现在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也就是说,较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最迫切需求转为较高层次的“安全需求”,包括免于灾害威胁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社

会风险的高发期,同时也与世界各国一样,开始进入高风险社会,包括自然灾害和环境灾难在内的各种风险灾害危机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民群众迫切的安全需求和风险社会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就在于民众平安、社会安定、国家安全。所以,防灾减灾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

二、以社会治理的方式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既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就应当以社会治理的方式予以实施。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域的关系,实现防灾减灾主体的多元化

凡现代国家都有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这三者之间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同时还相互制衡。社会治理是如此,防灾减灾也是如此,具体表现为政府机构、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包括相对于政府而言的非政府组织与相对于企业而言的非营利组织)在防灾减灾中各自扮演必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功能,并进行良性互动。从世界各国防灾减灾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倡导政府机构、私人部门、社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只是不同国家各自占比有所不同。中国一直是“强政府”国家,政府在防灾减灾(特别是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积极作用,其典型范例就是汶川特大地震的应对。但是,这并不意味防灾减灾就不需要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二:一是从风险起因来看,许多灾害并非全部源于自然,而是由于人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热衷于“改天换地”“开山截流”,结果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些人损人利己,偷工减料,污染环境,损坏公共安全设施,导致灾害发生;有些人不负责任,放弃职守,造成大量安全隐患,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社会后果。这些问题涉及到政府机构、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尤其是私人部门风险的公共化已经相当普遍。因此,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风险共担,从而最终实现风险治理。二是市场和社会的参与意味着资源的异质性,有利于满足灾害中不同群体的异质性需求或同一群体不同时期的差异性需求。②即便政府力量再强大,职责覆盖范围再广泛,也无法满足受灾群体的所有需求,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作为“涌现的组织(emergent organizations)”来主动满足受灾群体的需求③,在本质上是复杂系统中结构要素以信息交互为基础的“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参与④,政府灾害管理要容纳这种“自组织”参与。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大量的私人部门在应急响应阶段以捐款的方式参与应急管理,在灾后恢复的“对口支援”中创造了产业支援、产业合作的参与形式,显示出市场力量以政治动员和利益驱动的方式对救灾减灾的有效参与。⑤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腾讯、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提供应急寻人服务,也显示出私人部门开始以“自组织”形式参与灾害治理。⑥社会力量尽管相对弱小,也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中。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前往灾区一线的社会组织超过300家,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的志愿者则超过1000万人。⑦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在普通志愿者参与救援受到约束、社会组织参与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明显增加,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等“接点组织(hub organization)”积极参与救灾,显示出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减灾趋向有序。⑧

2.综合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则的积极功能,实现防灾减灾手段的多样化

《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要增强活力,就必须不仅依靠正式的制度、规则和专业队伍,还应发挥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专业人员的积极作用。落实到防灾减灾领域,在预防与准备阶段,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结构性减灾工程项目建设和非结构性减灾政策工具开发,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灾害保险业务,同时还要培养和提升民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在预警与监测阶段,实行领导、专家和民众共治,既要广排、深挖、细找,将所有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进行一一排查和识别,落实专人(根据需要可专职、也可兼职)监测,又要加强社会脆弱性的调查研究,注重对生命线设施和社会弱势群体、易遭伤害群体的积极保护;在处置与救援(及其准备)阶段,对于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要统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军队应急专业队伍和志愿者救援队伍,对于应急救援物资则既要有数量充足、体系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又要有后备的生产基地,保存生产更多物资的能力;在善后与恢复阶段,既要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原则,又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格,在灾区内外形成合力,更好地消除灾害的消极后果。

3.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实现防灾减灾过程的人性化

治理的实质不是控制而是协调。因此,在防灾减灾领域进行社会治理,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民主参与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党政主导群众维权机制以及群众工作机制,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目前这方面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受灾补偿费的分配与分担机制不健全、不公平。例如,从灾害补偿款的分配来看,地震等地质灾害的补偿标准相对较高,洪水灾害的补偿标准相对较低,干旱灾害则基本没有任何补偿,不同灾种受灾群众得到的救助和补偿不公平;就灾害补偿款的分担而言,中央财政承担的责任较大,地方财政承担的责任相对过小,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往往瞒报、缓报、少报事故灾难、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实情与损失,而对于自然灾害的灾情与损失则常常予以夸大,甚至漫天要价,这与其他公共突发事件存在明显不同。另外,财政在救灾救援上的支出明显多于在防灾减灾上的支出,往往默默无闻避免灾害发生的得不到奖励,轰轰烈烈救灾救援的成为英雄。二是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评估存在较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相当一部分灾害的产生源于人们对自然的不当改造,这些不适当的改造引起环境的恶化和社会脆弱性的增加,从而导致群众受到灾害的侵袭。对此,需要对某些建设项目开展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评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十分强调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评估工作,但在这两个评估究竟“是具有‘战略地位’还是‘略占地位’⑨”“评估客体如何确定”“评估主体选哪些比较合适”“评估的方法有哪些”“评估者与决策者各自的职责划分和问责的确定”等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选项。同时,在环境风险评估和社会风险评估二者之间孰先孰后的问题上也存有较大的争议。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真正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社会风险评估,也就不可能防止人为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社会脆弱性的增加。

4.发挥技术与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实现防灾减灾基础的科学化

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防灾减灾同样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近年来,计划生育、交通车辆管理、城市和新小区治安监控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有相关的科技与信息化基础做支撑;而“史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史上最严格的污染排放管理”等目标要求之所以一再落空,也是因为缺乏科技手段与信息化基础。在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去灾区的飞机上所用的工作照片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这种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手段必然影响政府在大灾来临最初几天的处置救援效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减灾中心等相关部门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必须承认,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水平还不高,即便是台风、洪水、冰雪等灾害的预报相对较好,这些灾害对社会破坏性影响的预警依然相对较差。因为自然灾害并非纯粹的自然问题,它是自然力和社会脆弱性合力作用的结果,对其预报预警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也需要不同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例如,在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中,气象部门准确预报了雨雪冰冻发生的持续时段、空间范围、强度烈度,但它们没有也无能力预测雨雪冰冻对输电系统产生何种危害;而电力部门有能力预测输电系统面临雨雪冰冻时的脆弱性,但没有也无能力预报雨雪冰冻发生的持续时段、空间范围、强度烈度,部门职能的分割和专家配备的脱节直接造成预报和预警的分离,最终导致雨雪冰冻灾害社会后果的不断放大。这样的教训必须记取,并应在今后努力避免。

5.统筹治理创新与体制改革,实现防灾减灾路径的合理化

《决定》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治理创新是自下而上的,必然会摸着石头过河;体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不能没有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社会治理创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推动自上而下的社会体制改革。但是,上级党委政府的态度和作为将对由治理创新向体制改革转变的进程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在防灾减灾领域,中央和地方要上下结合,创新与改革互动,既要贯彻《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抓好关系全局的大项目、大工程,又要落实《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推进基层“安全社区”“防灾型社区”的建设。在抗旱防汛方面,应将中央管大江大河、地方管中小河流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水利体系,从源头降低干旱和洪水发生的风险。目前,鉴于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一同被列为公共突发事件并统一纳入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治理的现实,国家依据“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体制,在各级政府分别设立“一办”(应急)和“五委”(防灾减灾、安全监督、疾病防控、食品安全、治安维稳)等机构。相比于其他“四委”而言,减灾委员会在基层的机构设置不健全,力量配备较薄弱,尚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三、以改革推进防灾减灾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决定》将治理的现代化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起来,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防灾减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所包含的一个子系统,本身也要求以改革为动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1.要破除重经济发展、轻防灾减灾的旧观念

应当承认,将经济建设放到首位,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这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和历史功勋。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使用的规制,忽视了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结果在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灾害及其损失的不断增长。可见,发展和灾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发展可能导致灾害,灾害阻滞发展,更好的发展措施可以防止灾害。⑩所以,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非社会脆弱性发展(invulnerability development)。一方面,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坚决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另一方面,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权利资源公平分配结合起来,坚持共建共享,防止弱势群体出现生活困难或更多地暴露于灾害风险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同时,实现防灾减灾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脱离防灾减灾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防灾减灾,都不符合国家现代化的要求。

2.要改变重救灾、轻防灾的老套路

在社会治理上,“预防为主”十分重要,在预防上花一元钱相当于在应急处置中花100元钱,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得。但在实际中,人们的做法却往往并非如此。正如学者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所说:“在消防部门专业化时,他们发展了扑灭火灾的技术,而不是预防。在警察部门专业化时,他们集中注意力于追捕罪犯,而不是帮助社区预防犯罪。甚至环保机构虽然很快懂得预防的优越性,不知怎么的却发现自己把大部分钱花在了清理污染方面。”可见,专业化分工、经费划拨与绩效考核制度等并不必然导致人们采取正确的行为,人们往往忽略预防的重要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财税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决定》的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同时,还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和管理行为,改善人口分布结构,推动灾害文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生命线的安全保障,降低社会脆弱性。

3.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转变资源配置的重点绝对能力是指政府将自己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相对能力则是指政府适应环境的能力。通常情况下,相对能力比绝对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基层而言,防灾减灾能力只有针对当地特定的灾害风险和社会脆弱性程度才是有意义的。现实能力是指那些与防灾减灾直接有关的能力,潜在能力则是指那些与防灾减灾间接相关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潜在能力的使用效率要低于现实能力,成本却要高于现实能力,因此合理的顺序是优先使用现实能力,只有当现实能力无法满足需要时,才动用潜在能力。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相对―现实”能力就成为建设的重点,其评估指标包括灾害危险性评价、社会易损性评价、承受灾害能力三个方面。其中,灾害危险性包括当地主要灾害的危险性,社会易损性包括人口、经济、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易损性,承受灾害能力包括预测能力、防灾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其具体指标有: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火警线达标率、建筑物防震达标率、城市下水管道长度、城市防洪标准、工程消防设施达标率、城市消防布局达标率、减灾知识教育普及率、减灾法规完善率、电话手机普及率、道路面积比例、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承保额等。与此相适应,防灾减灾资源配置必须向基层倾斜,因为灾害及其带来的直接损失和伤害往往都在基层。需要指出的是,“举国体制”是我国防灾减灾的重大优势,但“举国体制”并不意味着资源都要集中在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手中,这里的“国”应理解为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在内的整个国力。

4.按照“顶层设计、资源共享”的原则,改革并完善包括防灾减灾在内的社会治理信息系统

要提升应急、减灾、维稳的效能,就必须规范各类危险源数据库、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指挥系统的建设标准,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和部门业务系统,建立各地应急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地应急平台与其他相关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目前,许多部门(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等)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也都拥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但往往各自为政,相互封锁,没有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这大大降低了它们的效能。应当通过改革来改变这种状况,以信息网络弥补科层组织在应对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时的不足。此外,还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制作并张贴、发放包括危险源、物资储备点、消防、警务、医院、安全通道、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应急地图”和各类风险提示牌、应急手册,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方便群众。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3篇

为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理》(国务院394号令)和《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责任重大。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开采工艺、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加之人们对煤炭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店头矿区和仓村塬区已表现的较为突出,由此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危害较大。对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坚持长抓不懈。要坚持按照“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决防止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努力减轻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采取预防与避让相结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逐步建立矿山环境保护机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矿区、塬区和不同灾害防治区域各有侧重的原则;

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5、坚持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的原则;

6、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由政府组织实施治理和受益者合理分担的原则;

7、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从*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基本掌握我县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对重大地质灾害作出评价和预测,提出防治对策;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提高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能力,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得到整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损失,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的应急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安全的地质环境。

近期目标:(*-2010)

1、开展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2、建立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技术支撑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网络体系,开展地质环境的预测预报,对18处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点做到监测有记录、避让有预案、治理有方案;

3、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降到最低;

4、建成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5、对威胁矿区及周边地区群众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察治理,对店头矿区南川、北川进行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对仓村塬区13处灾害点附近的群众实施搬迁避让或加固维修。

远期目标:(2010-2015年)

1、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2、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并建立长期的环境保护检测机制,使矿山开采导致或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遏制;

3、矿区废渣堆放,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矿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50%,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

4、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把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降低到30%以内;

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快捷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6、对威胁安全的危险地段及时进行勘察治理;对新出现的地面塌陷进行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对不宜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及新增灾害点周围群众实施搬迁或加固维修,全县各类需要治理与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90%要得到基本治理。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及具体措施

根据地质环境对生态、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治理难易程度等因素,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可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一)重点防治区

面积229.2km2,占全县面积的10%。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差,城镇、居民点密集,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密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现分布有地质灾害点35处,占灾害点总数的44%。主要包括:黄陵县城重点防治段和店头、仓村重点防治段。

1、黄陵县城重点防治段

该段面积约为9.3km2,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道路建设、采矿和城镇建设。西延铁路、黄延高速公路、210国道贯穿本区。重点建设项目延炼化区正在施工。国家5A级旅游景点黄帝陵位于该区。目前有地质灾害点13处,其中滑坡4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6处、地面塌陷1处。重点防治点为东门口西坡、环城路不稳定斜坡、王庄科北坡崩塌、寇家洼滑坡、阳洼坡底滑坡。该段的保护治理应以城乡规划控制区,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及周边、铁路、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为重点,建立规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运行、保障长效机智,开展集中整顿、重点治理,使该区的地质环境得到全面的保护与治理。

2、店头、仓村重点防治段

该段主要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黄土滑坡、崩塌次之。店头镇、仓村乡因煤矿采空区形成的地面塌陷较为严重。目前有地质灾害点22处,其中滑坡5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3处、地面塌陷13处。危害程度重大级1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15处。重点防治点有曹家峪地面塌陷、张湾村东北坡不稳定斜坡、鲁寺村地面塌陷、仓村一组地面塌陷、联庄一组地面塌陷、杨岭地面塌陷、沟西姜咀土地塌陷、店头南川公路滑坡。该段的治理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融合各方力量,加大治理力度,遏制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势头。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搬迁避让。对店头矿区、仓村塬区的地面塌陷要按照规划进行恢复治理。

(二)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包括腰坪案角、阳坪,双龙南峪口、西峪,该区面积1180.6km2,占全县面积的51.7%。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人口相对较为集中,乡镇驻地及主要交通干线密布,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目前有地质灾害点8处,占总数的10.2%。其中滑坡2处、崩塌1处、泥石流沟1条、地面塌陷4处。危害程度特大级1处、较大级2处、一般级5处。该区的治理应以严格矿山法规,禁止乱挖边坡、乱堆乱倒废弃矿渣为重点,对个别威胁人身安全的以避让为主。同时,要加强监测预报工作,严防出现新的地质灾害。

(三)一般防治区

主要包括隆太塬、田候塬及桥山镇,该区面积865.2km2,区内仅少量零星分布非煤矿山,总体上地质环境问题较少,主要表现为占用与破坏土地。这一地区应重点做好日常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的建立,规范各类采石场、砖场生产行为,严禁乱挖乱采,破坏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县上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确保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各乡镇(街道办)成立由乡镇长(主任)为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各村村长作为监测责任人,负责本行政村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工作。

(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县国土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健全和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查、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报告、灾情速报等制度。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旦出现险情和灾情,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要协助国土资源部门尽快查明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做好灾民安置、医疗救护、治安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信息服务;通讯、交通要做好通讯保障和救灾物资的运送工作。危及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等重要设施、旅游景点、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主管部门或受威胁单位负责监测治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领会精神,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四)预防为主,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技术指导,积极搞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与业务培训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制本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成立精干的防灾抢险队伍。建立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信息系统。

(五)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管理。地质灾害责任界定与鉴定工作要以专家为技术支撑,相关部门参与,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进行,落实责任主体。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治理;对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诱发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出资治理;治理工程必须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各项工作,治理方案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工程竣工后,属政府出资治理的,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单位或个人出资治理的必须由国土资源部门参与验收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督促检查和监督管理。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警 工程项目 经济效益 评价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投入产出与生产项目是不一致的,所以以简单的定性方法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效果是片面的,不合理的。进而,寻求一种更合理、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地质灾害预警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评价意义

1.1、开展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各国项目决策的普遍趋势。通过地质调查项目评价,能识别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及对社会影响的范围,为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保障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提供依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政策,进行国土资源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1.2、项目的评价有利于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新的运行机制,完善地质调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监理和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提高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使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操作规范和成果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1.3、项目评价在商业性投资项目中应用广泛,但在我国开展地质调查项目评价及其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可供直接利用。因此,进行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也对公益性投资项目的评价产生重大的影响。

2、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1、评价内容、指标及评价标准

2.1.1、评价内容、指标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实质是开展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监测、预报系统,为治理规划、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国民经济和城乡发展规划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供参考。因此,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即指成果被经济活动所采纳,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产生的效益。既包括因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实施而使受灾体直接避免经济损失而产生的直接效益,又包括因受灾体免遭破坏而避免的关联性损失所产生的间接效益。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根据“替换理论”,从工作区预期地质灾害损失的关系中通过替换计算获得。即将计算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替换为计算工作区预期灾害经济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法,计算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效益与投资(费用)的比值。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级及评估标准,按效益费用比的大小分别设定如表2-1。

2.2、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根据“替换理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采用预期直接经济损失替换计算。因此,首先研究工作区预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预期直接经济损失计算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突发性地质灾害多采用此方法

首先设定评价标准,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受国家经贸委的委托,曾承担制定了一个全国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略)。

上表中增加第Ⅵ级灾害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大量存在这个级别的地质灾害。表中损失率(ρ)的含义是,灾区在灾前的所有可能成为受灾的对象(有形资产)在灾后的总实际损值(VL)与灾前的总经济净值(VP)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其次,确定预期灾害灾级及计算损失值。假如不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肯定会发生灾害。可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损失值。

一是采用经验取值法,对评价地面变形、岩土位移等灾害来讲,一般习惯于保险的做法,只设定发生了一次小型灾害(以求得最小损值)。其直接经济损失量、值从表2-2、2-3均可查到一个从0.01―

二是计算预期直接经济损失,除了查表2-2、2-3可找到灾级损失概估数外,尚可采取计算的办法求出比较接近实际的评估数。

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包括资本损失、产品损失、生产损失三部分。此三方面的损失项目在未损前的净值于我国的各级统计年鉴中均有反映。前两项(资本和产品)主要是有形资产,在年鉴的固定资产及流动有形资产统计中有所反映,后一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所反映。根据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灾区单位面积内的有形资产净值、单位面积及单位时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它们作为基础,再和灾区面积、灾害损失率、灾害时间(平均恢复期)发生关系,即可预估出有形资产的预期损失值及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损失。估算步骤如下:

(1)求预期灾区有形资产净值

第一步,求预期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有形资产净值

根据统计年鉴及有关报表,求出预期灾区(一般是预测的危险区)的所在行政单元(如市、市区、县城、小镇、乡村等)内所有有形资产的总经济净值(VP),除以行政单元面积(m),即得行政单元每平方公里的有形资产净值VP1。

式中,DLi为第i种地质灾害对受灾地区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

方法二:缓发性地质灾害多采用此方法

采用类比法进行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

根据目前地质灾害实际情况所统计的资料进行估算预期直接经济损失。

若有些地区的灾害形成机制和灾害形成过程相似;其社会经济结构,也具有相似的统一性,即可利用类比法来根据已知地区的地面沉降有关数据,估算未知地区的地面沉降的有关数据和所造成的损失。估算公式如下:

3、结语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一项牵涉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长期任务,希望针对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特点,设计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期为该类项目的立项、成果验收、成果使用效果的评价提供系统的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明确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找出差距与不足,保证国家专项资金最大效益为社会经济及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5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has achieved long-term development. Slope excavation is very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disaster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of slope disaster in Huanglugou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plan, and proposes the safeguard measures and benefit analysis. Finally, the relevant issues and suggestions on slope treatment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is type of project.

关键词: 边坡灾害;边坡治理设计;效益;方案探讨

Key words: slope disaster;slope treatment design;benefit;scheme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U4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63-03

0 引言

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黄楼沟西距晋源区政府约11km。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姚村镇黄楼沟枣杜路(枣元头―杜里坪),地理坐标东经112°21′52.27″,北纬37°41′50.28″。随着黄楼沟的清太徐抗日红色景区成为晋源区重点旅游区项目,该路段是黄楼沟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在持续的降雨下,极有可能发生崩塌地质灾害,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现枣杜路黑石头梁段崩塌隐患点处上部常有落石滚落到道路上堵塞公路,且上方还会有石块滑落的可能,在持续的降雨下,该地段极有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1-2],威胁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崩塌继续发展,保证道路的安全通行,必须对该处崩塌进行应急治理。

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1 工程地质条件

晋源区姚村镇黄楼沟所处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区,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该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沿姚村镇黄楼沟枣杜路两侧基岩陡坎分布。陡坎顶部海拔最高约1100m,底部最低约1040m,最大相对高差约60m。项目区位于上古生界二B系地层内,新生界地层不规则散布于山顶地带以及沟谷之中。据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地层特征如下:

二叠系(P)山西组(P1s):主要分布于项目区东部,为一套陆相及过渡相含煤地层。由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灰白色细~粗粒石英杂砂岩组成。砂岩分布于山体中部和顶部,各厚2m。

1.2 水文地质条件

黄楼沟区域内无河流发育,仅有季节性排洪冲沟发育,冲沟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除雨季汇集冲沟洪水外,平时干涸无水,冲沟洪水由西北向东南排出,向东南方向汇入汾河。该地区主要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其水性较好[3]。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顺坡体倾斜方向运移到支沟,再流入涧河,最后汇入汾河。

2 黄楼沟边坡设计

2.1 边坡灾害概况及形成原因

黄楼沟崩塌平面投影东西平均长约96m,南北厚度1-2m,崩塌体高度约60m,崩塌体总量约10000m3,该崩塌属小型崩塌(图1)。

坡体下临道路。坡体砂岩与泥岩互层,砂岩突出,悬于泥岩之上,泥岩风化严重,岩体结构疏松,多处已脱离母体。

灾害区边坡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并伴有滑坡发生[4],山体岩石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或地震应力的驱动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母体向下滑落形成崩塌灾害。坡体自身由软硬相间的粉砂岩与砂岩组成,由于二者抗风化能力不同,粉砂岩的风化剥蚀速度远大于砂岩,因此,经过较长的地史时期,砂岩底部将形成凹腔,随着凹腔的不断增长,上部砂岩在失去支撑的情况下,将会坍塌,进而形成崩塌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包括在道路的修建过程中,地下采空、水库 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工程建设中对坡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挖,从而导致坡体应力的重新分布。由于下滑力超过了坡体自身应力调整极限,便出现了向下的垮落,形成地质灾害[5]。另外当地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也极大的引发了边坡灾害的产生。

2.2 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2.2.1 格构工程

对平台下部的斜坡坡面采用格构护坡工程。首先对自然坡面进行清坡,清除坡面危石、松土,填补凹坑等,坡率控制在1:1.00。采用浆砌片石在坡面构筑框架,进行格构护坡。格构形式为正菱形,边长4m,浆砌石宽0.5m,坡内嵌深0.3m,露出地表0.4m,水泥标号为M10。各边与水平面呈45°交角。在框架周界做浆砌片石镶边加固。在基岩发育部分,可以不进行此项工程。格构梁采用C25砼现场浇筑,浇筑时以每片框架为一单元,整体浇灌,一次完成。每片格构梁10.0m,两片格构梁之间设置2cm伸缩缝,内填浸沥青麻筋。格构梁每间隔一定距离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竖向布置,间隔距离一般10m左右(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变形缝宽度以20mm左右为宜,缝中填塞沥青麻筋[6]。格构梁水平间距为2m,垂直间距2m,格构梁外表面要进行砂浆抹面,抹面厚20mm。格构梁内砌筑MU30毛石,厚度与格构梁同厚,且表面勾虎皮缝处理。

本项工程约清方5625m3。挖方600m3。浆砌石1350 m3。

2.2.2 拦挡工程

在坡_修筑浆砌片石重力挡土墙。挡土墙全高1.5m,其中埋深0.5m,出露地表高度1m。墙顶部宽0.8m,底部宽约1.4m,墙体内外两侧的斜率分别为1:0.2,与1:0.6。全长95m。挡墙顶部砼压顶。边坡挡土墙顶部标高916.96m,挡土墙基底埋深≥2m,挡土墙墙背处布设反滤层,底部加毛石基础:泄水孔采用PVC-U管,直径为110mm,水平间距为3m,行距为1.5m,排水管进入土层内30cm处;在坡顶1.5m处设置栏杆。

本项工程约挖方145m3,浆砌石230m3。

2.2.3 锚杆工程

锚杆钻孔直径150mm,水平间距2m,垂直间距2m,锚杆长度可分为10m、15m、20m;插入锚杆时应将灌浆管同时放至钻孔底部,锚杆端头留长为450mm、90°~100°的弯头以便与格构梁钢筋笼搭接。钻孔定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锚杆偏斜率不应大于3%,钻孔应保证干作业;锚杆采用一次注浆,应保证注浆饱满,必要时进行补给浆, 注浆材料采用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0.5。

2.2.4 绿化工程

在格构内种植草籽,约4500m2。

2.3 效益分析

对该地区边坡治理中的方案进行施工,将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不尽相同,他们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经济效益

地灾治理工程实质上就是对灾害防治工程,防灾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由减灾效益。

减灾经济效益:晋源区姚村镇黄楼沟崩塌地质灾害威胁不仅对来往黄楼沟枣杜公路车辆人身安全,而且随着清太徐抗日红色景区成为我区重点旅游区项目,对兴坪村村民收入带来直接影响。

2.3.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以保障来往黄楼沟枣杜公路车辆人身安全,使人们有一个安心、稳定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和谐发展。其次,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对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安定团结、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目标发展,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3.3 环境效益

本项目实施以后,不仅坡体植被得到恢复,增加防风固沙能力,提高土壤的含蓄水能力,减弱地表水侵蚀强度[7],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改善区内生态环境质量,重塑生态良性循环,美化地形地貌景观,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生态系统承载力,使人民有一个安心、稳定的生活环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综合考虑,据此方案对边坡进行治理,可以消除灾害隐患,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发展当地旅游业服务。同时对方案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可以看出此方案对晋源区姚村镇崩塌灾害综合治理效果最佳。这个方案能更好地保护自然景观,与灾害点周围景观协调一致,降低治理过程中的难度,大大减小投资费用、节省开支。

3.2 建议

①工前应做好坡顶、坡面、坡底的人工修整及排水处理;退台及坡脚部分应分层打夯,使其较为坚实。

②本项目的绿化景观方案尽量以简洁自然的绿化形式,达到融入灾害点周围自然环境的景观效果,并在绿化物种的选择,边坡植被恢复方案上尽量采用工程造价最省,后期养护最少,景观效果最优的优化组合,绿化物种应尽量以本土植物为主且物种不要过于单一。

③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目前节约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的大形势。

④治理工程竣工后,仍需在极端天气加强巡视。

参考文献:

[1]邓钦.滑坡的防治理论与实践[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6(1):50-54.

[2]冯晓,王路,肖盛燮.三峡库区高陡边坡崩塌机理分析与治理研究[J].路基工程,2012(2):69-73.

[3]何子明,尹振华.谈雨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4(8).

[4]李玉銮.边坡变形及其失稳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建筑,2006(3):67-69.

[5]陈新明.滑坡产生的原理和治理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