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控制;桥梁;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1  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城市交通压力的逐年加剧,我国日益加大了桥梁工程的建设步伐。目前,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是得到桥梁专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软地基基础部分经常发生局部开裂、整体不均匀下沉,甚至有时会出现桥体全部倒塌等现象。因此,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其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很深远的。

        ①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由于遭受桥梁工程设计部门水平和专业程度的限制,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对于持力层处理作出合理的预估,也就客观的造成了设计图纸存在某些方面的弊端与失误,进而导致施工工作难以有序的进行。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存在基底处理达不到设计要求标准的现象,以及引发承载方面等问题,都极有可能为给桥涵工程的施工留下较大的质量与安全隐患,这是必须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的。

        ②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管理和监理重点集中于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而对于以下附属工程项目,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客观的造成了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有时会忽略了附属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管控,有时会引发桥涵局部排洪不畅,或水浸泡桥梁、涵洞的严重质量问题。

        ③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对于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有误。在中原地区,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与桥梁工程施工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我国各省市及地区的桥梁工程主管部门由于人员匮乏、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对于桥梁工程勘察设计的监管力度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2  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现代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尤其是在部分跨度加大、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是施工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与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施工单位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制定相应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方法,以保障桥梁工程软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表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细节部分:

        ①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一定要特别注意保证地基部分的强度,及地面排水措施的建设,确保开挖土体不受雨水等外界流水的冲刷,并尽量减少雨水渗入坑内。如果软地基没有认真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一旦有雨水流入坑内,就必然会影响到软地基基础施工的整体作用与效果。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有效、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排除软地基内流入的雨水,确保软地基基础施工所应用的各类建筑材料减少受雨水的腐蚀与破坏程度,进而保证桥体的整体强度和荷载能力,这是桥梁工程竣工验收中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技术保障,否则很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②软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从软地基中挖掘出的土方应及时拖放倒指定的位置,并保证软地基部分土层回填有充足的软土。同时,桥梁工程中需要使用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沙子等基本建筑材料和部分大型的施工机械也不宜长时间放在软地基的坑边,施工单位要应尽量将其放置于距离软地基较远的地方,以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受到客观因素的阻碍和影响。另外,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挖掘出的土方、建筑材料与机械也会不同成都的对软地基周边的土层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应尽量减少软地基内部与周围的地面荷载,确保软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软地基基础施工对于天气条件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应尽量避开阴雨天气,以利于软地基基础的迅速凝固,进而防止软地基基础部分出现裂缝、断裂等施工质量问题。

        ③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为支护结构的建设与利用,软地基基础部分在施工中必须有一定强度的支护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否则此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是难以得到保障的,甚至会造成施工工作的终止或暂时停工等问题。目前,国内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部分的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形式,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耐腐性,而且也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作为支护结构的材料还可以循环利用。在软地基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施工的质量,并适当的添加有效地工程监理机制和质量管控体制,因为软地基基础的支护结构不但关系到桥梁工程地基部分的强度和硬度,更关系到桥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年限等问题。如果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支护结构施工难以达到相关质量标准,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甚至会酿成较大安全事故。 

        3  软弱地基桥梁、涵洞质量的控制措施

        ①强夯法加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前要根据地质状况和工程要求,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施夯时依照试夯参数,以其总下沉量和最后二击的平均下沉量作为施工控制标准。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用强夯前后静力探触或标准掼入试验检验。

        ②严格地基的检查一个牢固的基底持力层是整个桥梁、涵洞工程稳定的根本,施工中监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基坑开挖基坑位置经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监理人员复核签认后,可以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土质的变化,当与勘测资料及设计图纸不相符时,立即通知设计代表和监理人员现场确认,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③严把基底处理和地基加固的质量关基底处理及地基加固质量的好坏是桥梁、涵洞,尤其是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稳定的关键。桥梁、涵洞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是换土法,强夯法、土桩法、砂桩法应用极少。超挖处理基坑无论任何原因而超挖的部分,决不允许草率的回填虚土,处理方案须报监理、设计人员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4  如何强化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

        随着桥梁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对于现代桥梁工程无论是在施工进度,还是在建筑物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将有着更高、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桥梁工程行业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也使其成为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国内桥梁工程施工中,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其强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在我国现代桥梁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中,任何一具体环节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与保障,否则只能面临为时代和历史所淘汰的悲惨境地。在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本着科学、具体、客观的基本原则,更好的服务于桥梁工程的各项具体施工工作。

        ②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与质量控制标准的差异,对于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要求也自然有所不同。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创新,而是要结合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需要,以及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逐步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其所应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只有真正符合施工实际需要,才能有效保证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强度与硬度,以及桥梁的使用年限与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淑琴,刘鑫隆.浅谈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7).

[2]赵树明,李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百科,2004(3).

[3]刘迪菲,侯东旭.国内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东科技学报,2008(4).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n China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bring bridge engineering industry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good pro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quality problems and solution for the bridge and culvert construction of soft found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oft ground treatment method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控制;桥梁;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Key words: control;bridge;culvert;soft ground;foundation construction;quality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046-02

1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城市交通压力的逐年加剧,我国日益加大了桥梁工程的建设步伐。目前,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是得到桥梁专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软地基基础部分经常发生局部开裂、整体不均匀下沉,甚至有时会出现桥体全部倒塌等现象。因此,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其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很深远的。

①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由于遭受桥梁工程设计部门水平和专业程度的限制,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对于持力层处理作出合理的预估,也就客观的造成了设计图纸存在某些方面的弊端与失误,进而导致施工工作难以有序的进行。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存在基底处理达不到设计要求标准的现象,以及引发承载方面等问题,都极有可能为给桥涵工程的施工留下较大的质量与安全隐患,这是必须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的。

②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管理和监理重点集中于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而对于以下附属工程项目,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客观的造成了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有时会忽略了附属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管控,有时会引发桥涵局部排洪不畅,或水浸泡桥梁、涵洞的严重质量问题。

③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对于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有误。在中原地区,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与桥梁工程施工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我国各省市及地区的桥梁工程主管部门由于人员匮乏、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对于桥梁工程勘察设计的监管力度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2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现代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尤其是在部分跨度加大、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是施工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与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施工单位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制定相应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方法,以保障桥梁工程软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表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细节部分:

①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一定要特别注意保证地基部分的强度,及地面排水措施的建设,确保开挖土体不受雨水等外界流水的冲刷,并尽量减少雨水渗入坑内。如果软地基没有认真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一旦有雨水流入坑内,就必然会影响到软地基基础施工的整体作用与效果。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有效、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排除软地基内流入的雨水,确保软地基基础施工所应用的各类建筑材料减少受雨水的腐蚀与破坏程度,进而保证桥体的整体强度和荷载能力,这是桥梁工程竣工验收中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技术保障,否则很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②软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从软地基中挖掘出的土方应及时拖放倒指定的位置,并保证软地基部分土层回填有充足的软土。同时,桥梁工程中需要使用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沙子等基本建筑材料和部分大型的施工机械也不宜长时间放在软地基的坑边,施工单位要应尽量将其放置于距离软地基较远的地方,以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受到客观因素的阻碍和影响。另外,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挖掘出的土方、建筑材料与机械也会不同成都的对软地基周边的土层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应尽量减少软地基内部与周围的地面荷载,确保软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软地基基础施工对于天气条件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应尽量避开阴雨天气,以利于软地基基础的迅速凝固,进而防止软地基基础部分出现裂缝、断裂等施工质量问题。

③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为支护结构的建设与利用,软地基基础部分在施工中必须有一定强度的支护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否则此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是难以得到保障的,甚至会造成施工工作的终止或暂时停工等问题。目前,国内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部分的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形式,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耐腐性,而且也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作为支护结构的材料还可以循环利用。在软地基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施工的质量,并适当的添加有效地工程监理机制和质量管控体制,因为软地基基础的支护结构不但关系到桥梁工程地基部分的强度和硬度,更关系到桥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年限等问题。如果软地基基础施工中,支护结构施工难以达到相关质量标准,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甚至会酿成较大安全事故。

3软弱地基桥梁、涵洞质量的控制措施

①强夯法加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前要根据地质状况和工程要求,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施夯时依照试夯参数,以其总下沉量和最后二击的平均下沉量作为施工控制标准。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用强夯前后静力探触或标准掼入试验检验。

②严格地基的检查一个牢固的基底持力层是整个桥梁、涵洞工程稳定的根本,施工中监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基坑开挖基坑位置经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监理人员复核签认后,可以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土质的变化,当与勘测资料及设计图纸不相符时,立即通知设计代表和监理人员现场确认,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③严把基底处理和地基加固的质量关基底处理及地基加固质量的好坏是桥梁、涵洞,尤其是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稳定的关键。桥梁、涵洞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是换土法,强夯法、土桩法、砂桩法应用极少。超挖处理基坑无论任何原因而超挖的部分,决不允许草率的回填虚土,处理方案须报监理、设计人员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4如何强化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

随着桥梁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对于现代桥梁工程无论是在施工进度,还是在建筑物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将有着更高、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桥梁工程行业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也使其成为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国内桥梁工程施工中,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其强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在我国现代桥梁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中,任何一具体环节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与保障,否则只能面临为时代和历史所淘汰的悲惨境地。在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本着科学、具体、客观的基本原则,更好的服务于桥梁工程的各项具体施工工作。

②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与质量控制标准的差异,对于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要求也自然有所不同。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创新,而是要结合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需要,以及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逐步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其所应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只有真正符合施工实际需要,才能有效保证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强度与硬度,以及桥梁的使用年限与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淑琴,刘鑫隆.浅谈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7).

[2]赵树明,李强.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百科,2004(3).

[3]刘迪菲,侯东旭.国内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东科技学报,2008(4).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预制装配式桥涵技术的主要优点、技术、创新点几方面研究,预制装配式桥涵设计、施工成套技术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桥涵技术;技术路线;创新点;技术关键

Prefabricated bridg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e research

Ma Jun-hua

(Luquan Highway Design Quality Supervision Center Luquan Hebei 0502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prefabricated bridge technology,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pects of research, prefabricated bridge design, construction set of technologies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countr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Prefabricated bridge technology;Technical line; innovation;Key technology

目前,在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等地,桥涵预制技术已经得到工程界的普遍认可,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因此,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在当前阶段研制预制装配化箱涵有较大意义。它也是桥涵装配化快速施工的重要一环,实现装配化是公路建设中急需发展的施工技术。由此可见,预制装配式桥涵设计、施工成套技术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主要研究内容

1.1 预制装配桥涵拼装原理研究。详细分析预制装配混凝土桥涵拼装技术原理、预制节段拼装技术发展和研究状况、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装配式桥涵系统构造及力学性能。

1.2 预制装配式桥涵截面板的构成及拼装形式研究。通过分析涵洞的结构形式以及从预制、运输和吊装等各方面考虑, 确定涵洞截面形式、由几块板组成比较合适、各板块之间的连接及其拼装形式。

1.3 预制装配式桥涵与地基土之间受力关系研究。考虑模型自身结构的稳定及预制装配式桥涵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桥涵在路基中承受各种荷载(土压力、汽车荷载等),并且将荷载连同自身重量传递给地基土,借助于“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和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进行计算预制装配式桥涵与地基土之间受力关系。

1.4 填土对预制装配式桥涵的土压力计算。考虑涵洞的埋置深度较大时,填土压力成为最主要的荷载。此时,应特别注意涵洞土压力与填土沉降填土对涵洞的土压力可分为竖向土压力和水平土压力两种。采用“土柱法”用于高填土涵洞的荷载分析。

1.5 考虑重载影响的车辆荷载对装配式桥涵的力学分析。采用“等代法”将车辆荷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进行计算,分析涵洞的埋置深度与车辆荷载对洞压力的影响关系。

1.6 不同类型的预制装配式桥涵设计方法和指标的确定。采用有限元程序、桥梁博士软件对涵洞截面进行划分,精确地计算装配式桥涵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位移, 确定各桥涵各组成部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指标。

1.7 不同类型的预制装配式桥涵各部分尺寸的确定。计算不同工况下,不同类型预制装配式桥涵各组成部分的外形尺寸。

1.8 装配式桥涵预制与施工工艺研究。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不同类型的装配式桥涵的预制及施工工艺,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2. 预制装配式桥涵技术的主要优点。

(1)桥涵预制,施工质量好,风险小;上部结构几何线形容易控制;(2)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上部结构预制可与下部结构施工同时进行;(3)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特别适合于桥涵的快速施工:(4)桥涵养护时间长,加载龄期晚,成桥后梁体徐变上拱和预应力长期损失小;(5)对桥周围现有交通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小。

3. 技术路线

在分析涵洞的结构形式,并从构件预制、运输和吊装等方面考虑的基础上, 确定涵洞截面形式、块板组成与合理结构、各板块间的拼装形式。采用有限元程序、桥梁博士软件对涵洞截面进行划分,精确地计算涵洞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位移, 确定各块板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指标,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研究预制装配式桥涵施工工艺,编制装配式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4. 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预制装配式桥涵截面板的构成及拼装形式研究;(2) 重载车辆荷载及土压力耦合作用对装配式桥涵的力学分析;(3) 不同类型的预制装配式桥涵设计方法和指标研究;(4) 装配式桥涵预制与现场施工工艺研究

5. 技术关键

考虑涵洞、通道的侧壁是压、弯、剪受力构件,在分析和计算涵洞截面板设计参数时需解决如下技术关键问题:(1)截面的合理板块组成;(2)如何对问题进行简化以及采用何种计算方法与计算模型;(3)确定荷载形式、分布,边界条件的模拟;(4)提出设计方法与指标。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桥涵工程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后期的运营效益,工程企业在桥涵施工建设时,质量控制的措施必须严格重视,特别是对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有计划地安排质量控制的一系列工作,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等现象的发生。我国桥涵工程的建设规模大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大增加。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有效采取措施,才能使安全建设工程得以快速发展。

一、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因而其作用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保证了桥涵工程的质量。本文将结合个别实际案例,分析桥涵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桥涵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就是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性能直接决定了其在桥涵工程中的作用效果与应用性能。桥涵工程企业应对施工材料提出明确要求,如:(1)采购人员按照工程材料清单,严格预算,采购符合标准的工程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明确材料的规格与参数,明确各类材料的保存方法,所采购施工材料不出现质量问题并可长期稳定使用;(2)监督现场材料的存储、使用,施工材料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等条件的损耗,工作人员应妥善管理,确保材料的性能和基本质量;(3)采购人员先采购适量材料,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施工中不断做出完善,确定材料达标后,再按照材料采购计划,批量采购,一旦检测出质量问题,立即联系材料的供应商及相关部门,商讨解决措施;同时对材料的生产也应做到充分了解,适当监督。(4)认真如实的做好检验批,做好保证材料的去向、使用部位的记录,使之有可追溯性。

2.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

桥涵工程的工种较多,如:电工、木工、电焊工等,在每项作业中,应保证有充足的专业的施工人员,注重对专业技术与素养的选择。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力度,规范其行为与意识,培养其责任感。例如:某桥梁工程管理部门,重点管理施工人员,并做出严格的监管措施。施工人员进场前一周内,对其技术与资质等严格考核,对特殊岗位人员要求有技术证书外,更要求持证上岗。该部门还安排了一系列监督人员现场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情况,严格控制施工情况。

3.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桥涵工程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需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桥涵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按照施工要求首先进行现场交底工作,在完全确保桥涵工程施工标准后,安排相关人员了解相应技术要求。在工艺实践中,采取施工后立即验收的方法,在每一项工艺施工完成后,立即由项目负责人细致验收,提高桥梁施工工艺的质量水平,以提高施工质量。例如:某大型交通运输桥梁工程中,跟踪监督了桥梁的施工工艺。先划分组别,每5~6个管理人员为一组,对照施工方案,结合现场监督和幕后访问等形式,监控施工工艺的执行与完成情况。

二、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是增加其应用效益的重要条件。其质量的提高,手段众多,实际复杂烦琐。

1.强化意识

在桥涵施工前期,应充分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将施工质量放在工程施工的首位,将质量意识贯彻到工程的各个工序与细节中。除此之外,应设立严格的监管考核制度,使工程者清晰自身发展水平,禁止考核不达标者参与工程,鼓励积极者,营造有序和谐的工程环境。

2.严格审核工程图纸,认真对待工程交底

施工图纸是桥涵工程中的基础且主要内容,其合理性与严谨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进行与整体质量。提高图纸的严谨与细致程度,并在图纸设计完成后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使图纸更具合理性。必要时,也可聘请专家组进行会审,主要从桥涵的外观、技术水平、应用水平、安全水平等层面进行审核与完善。桥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覆盖范围广等技术特点,在某些情况下还需应用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图纸的完善工作。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切合实际,使工程的效益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采用带案招标,改善施工方案

带案招标是指参与竞标的各个单位应携带满足招投标标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竞标的一种活动,该模式能够大大降低施工风险,扩大施工方案的挑选范围,增加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尽量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以达到工程质量提高的目的。

4.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质量评估水平

在监管审查过程之中,各部门应做到一丝不苟,细心检查安装质量、审核施工方案、检验浇筑质量以及预应力的伸缩状况。质量评估作为桥梁施工的基本且重要组成内容,应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全方位评估施工质量。例如:可靠性分析,工程施工的具体判定。

三、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提升桥涵工程的质量性能。

1.细化环境管控的项目

桥涵工程管理部门,为桥涵施工提供优质的环境,主动细化环境管控的项目。首先为桥涵工程规划现场环境,特别是照明与用电环境,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度,提高现场环境质量;企业在安排施工人员作业时间时,确保人员不能在降水、高温等恶劣天气中作业,一方面使桥涵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桥涵工程企业要事先主动联系当地的气象部门,了解天气变化,做好施工环境防护工作;最后桥涵工程需要将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控制到最小化,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强化现场质量的检查

桥涵工程企业,在现场质量检查方面,需提前规划检查项目书,要求检查人T在检查时严格按照规划检查项目数作业,降低检查工作的难度的同时避免遗漏检查项目,促使质量检查与现场施工保持同步,提高质量检查的水平。现场质量检查中,不遗漏任何项目,样本采集全面,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可控范围内,严禁任何桥涵工程项目不经检查投入应用的情况发生。

3.优化控制方法的应用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按需规划控制方法的应用。桥涵工程质量控制中,可以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新设备新技术,减小施工误差。例如:管控桥涵工程质量时,可以利用视频监控技术,集中监控现场作业,同时使人员调配更加有序高效,也使工作人员作业负担有所减轻,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新设备、新技术的管理方面,将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最优化,保证桥涵工程效益的最优化,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也充分体现现代化技术信息化应用的特点优势。

结语

总之,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实践应用中,问题依旧存在,也在不断更新,根据桥涵质量控制的需求,规划相关的解决措施,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辅助提高桥涵工程质量控制的水平。质量控制在桥涵工程中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预防桥涵工程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永全.DS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2]翟向阳.浅谈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监理工作的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3):91.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5篇

1铁路桥涵施工管理的特点

由于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例如施工环境的恶劣性、施工人员众多、交通风险等,外界环境中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了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率过高,因此,加强对铁路桥涵施工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隐患,从而保障铁路桥涵施工的顺利进行。

2目前我国铁路桥涵施工管理的现状

2.1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观念淡薄

管理人员对铁路桥涵安全施工观念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受到项目工期的压力,过度的关注施工项目进度,而忽略了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一味的追赶工程进度,很容易引发各种施工事故;二是在劳务分包的情况中,常常会出现违法施工经营、违章作业的现象,为了减少劳务分包的支出成本,有意的减少铁路桥涵施工管理人员的数量,为铁路桥涵的施工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看来,项目的安全管理一般都归安全员管理,形成了对铁路桥涵施工安全意识的严重缺乏;四是对制定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

2.2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缺乏安全和技术培训

目前铁路桥涵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不仅缺乏专业的知识,而且综合素质较低,同时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一般都是先进场后进行培训,或者只有在遇到项目管理人员巡查发现之后,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而且对于培训也都比较泛泛,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也没有实质可行的内容。

2.3施工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由于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很多建立起来的项目管理制度如同虚设,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位,而身为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对其工作的责任也不是很清晰,从而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造成了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混乱,为施工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没有正确的认识与汇报,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着铁路桥涵施工的工期与工程质量。

3影响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的因素

3.1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3.1.1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的影响,对铁路桥涵的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施工之前对地质环境没有进行全面的勘探,很容易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全面的勘探,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3.1.2周围环境

铁路桥涵周围环境中的泥石流、暴雨等很容易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要关注周围环境以及天气的变化,以免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3.1.3不合格的施工设备与材

料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使用寿命与安全,为铁路桥涵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2施工项目的进度

3.2.1内部管理因素

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大不、性质成立相应的项目部,并确定各专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求相关的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管理,从而有效的确保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

3.2.2外部因素

例如与业主的配合、协调,对原设计方案的变更等,以及受到施工现场天气环境的影响,都将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与进度。

4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

4.1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意识,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企业领导对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通过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树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意识,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出现的铁路桥涵施工项目事故的相关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劳务分包的管理,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管理职责,并对操作的要求与规范进行管理与控制,通过对劳务分包的监督,有效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效果。

4.2做好项目进度安排与质量管理

铁路桥涵的施工项目管理中,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中,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把关,而不能过分的强调进度而忽略了项目质量,只有把质量与进度相结合,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管理的完成。例如可以通过对计划部门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有助于对施工项目动态的及时掌握,与此同时,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3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对铁路桥涵的施工人员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要结合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织,具有重点性、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在进行一般安全性的教育之外,还要进行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在通过资格考核取得相关证件之后方可施工作业。另外,可以在铁路桥涵施工现场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通过对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4建立完善的项目质检制度

建立完善的项目质检制度,可以为施工项目质量的达标提供一份保障,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机制,从而把施工项目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把控。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长期的工作,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因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增加,因此,为保障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对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进行科学合理化的铁路桥涵施工,从而有效的减少铁路桥涵施工安全隐患,提高铁路桥涵施工质量。

作者:徐广杰 徐鹏 单位:山东济铁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莉娜.基于桥涵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铁路;地道桥;中继间;顶进;施工;纠偏;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加大了公路主干道的修建。同时,既有铁路平交道口已严重影响城市公路交通运输能力,在不中断既有铁路正常行车的前提下,用顶进法在铁路线下修建立交桥(又称地道桥)已被广泛采用。

1.工程概况

沈阳市南北干道新建工程,桥址位于沈阳市大成火车站东侧咽喉区,该处有沈山上、下行线、沈北干行、电场专用线和牵出线等共7条铁路线。新建铁路地道桥为一座跨度2―14.5m、宽55.56m框构桥。桥梁设计荷载:铁路“中~活载”,汽车―20级,挂―l00级。净高4.5m。基础埋置深度2m。

结合桥涵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中继间顶进法施工,其主要工序包括工作坑开挖和滑板 后背等施工、桥涵主体预制及防水层制作、施工降水、线路加固和桥体顶进等,施工工艺与其他顶进桥涵大致相同。本文仅就地道桥的关键(或特殊)环节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加以论述。

2.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2.1桥涵主体分节预制

由于场地不足,经设计院同意由三节一次浇筑预制顶进施工改为两节分别浇筑预制顶进施工,先预制、加固、顶进一节到预计位置,然后预制、加固、顶进第二节和前一节合龙,两节桥体的长度分别是22.55m、30m,总长55.56m。

2.2 线路加固

因本桥顶进时穿越线路较多,经计算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线路采用I55C工字钢横抬梁进行加固。所有加固线路,将砼轨枕换成I类木枕,并调整线路标高。线路使用三根组二束、五根组一束扣轨梁防护,横抬梁在线路两侧(或股道间)布置I55c三根组纵梁,纵梁与横梁、横梁与枕木及扣轨之间采用U型螺栓扣板联结,保证整体稳定性。

为减少地道桥顶进时的阻力,在地道桥范围内的每组横梁下加自制滚杠滑车减少摩擦,其余空间用木楔子或枕木头塞紧。横梁的一端支承在框构顶上,另一端则支承在路基枕木垛上。在顶镐的方向的桥顶顺线路每2m设置1个拉环,顶进时用导链或手扳葫芦固定线路方向,同时桥上备用足够的50T油镐,以备线路沉落整修所用。

2.3 施工降水

由于桥涵处东侧有卫工明渠,渠底高出桥框构底板以上3m,桥涵施工需降水。桥涵顶进的成败主要又取决于降水效果的好坏,所以顶进前必须进行充分降水。为此采用轻型井点与集水井结合方法,使工作坑和铁路施工期间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不小于0.5m,经计算在工作坑内设6眼井点,间距10m。桥涵顶进期间作业坑范围井点降水排入工作坑东侧卫工明渠内,线路上桥范围内井点降水排入路基东侧沟内。

2.4 桥体顶进

顶进采用双孔中继间正顶的方法整体施工,工作坑设在桥址南侧,桥体顶进施工时采用24小时连续作业。在地道桥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先将第一节顶入一定位置,接长滑板,预制第二节桥体,强度达到100%后,安装中继间,第一节顶进时以第二节桥体为后背,中继间千斤顶达到一定进程时,进行第二节桥体顶进,两节桥体交替顶进至全部就位。

挖运土方与顶进工作循环交替进行,每顶进一顶程即应切断油路,并将千斤顶活塞拉回复原,补放小顶铁。每次顶进的顶程应控制的小一些(0.2~0.3 m);对于中继间法顶进施工来说,此点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剪力力臂可以缩短,使剪力楔能发挥较大的抗剪能力,有效地防止错牙。

2.5 中线与高程控制

在每节4个角设置水准观测点,在桥涵顶板前后端中心线上设置中线观测点。在顶进过程中,桥体每前进一个顶程,即对桥体的轴线和高程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偏差及时通知指挥人员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后背变形情况的观测,在横向位置设观测点。

3.顶进施工控制措施

顶进过程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顶进施工中经常遇到桥体中线偏移及扎(抬)头现象,由于该地道桥每节涵洞顶程长度达到30m,若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缺陷,针对该工程采取如下措施:

3.1 “左右偏差”控制措施

在顶进过程中,及时进行中线测量,两侧挖土宽度和进度应基本相同。当发现左右偏差较大时,采用增减一侧顶力或挖一侧土方的方法进行调整。左右偏移应尽可能在滑板上进行,否则调整困难。在纠偏时坚持勤纠、早纠、缓纠的原则,随顶进随观测, 及时指挥油泵控制台操作人员进行纠正。

3.2 “箱体抬头”控制措施

1)当底刃角前端超挖略低于底板,逐渐调整。2)当挖土不够宽、吃土量太大而抬高桥身时,在两侧适当超挖。超挖土方量由计算来确定。防止顶到一定距离后又造成“扎头”。

3.3 “箱体扎头”控制措施

1)在桥涵的底板前端设置“船头坡”,“船头坡”一般宽1m,高0 . 1m ~0. 2 m。“船头坡”可以产生欠挖效果、减少基底原土层扰动, 减少顶进“扎头”现象。2)在预制滑板时,顶进方向做成一定坡度的上坡,预留坡度的大小应根据基底土质条件和桥体线路条件确定。设想在出现“扎头”时,桥体能落到预期位置,一般可按1%~5 %预留。3)根据每次顶进时的高程变化,在开挖时控制地基面坡度,尽可能不破坏坡面原状土,严禁超挖后再回填。4)减少顶进前端的附加重量对高程的影响,及时运出顶进切土时的坍塌土方和未运出去的土方,机械作业完毕后及时退出框构。5)及时准确掌握顶推时高程的变化,在每个顶进间隔时间内进行测量并分析,及时掌握框构在顶进过程中的高程变化,为箱体前端土方的超挖、欠挖做出准确的判断。6)该桥涵跨度较大,顶进时如发生“扎头”,通过打混凝土带来调整。当发现“扎头”时涵体尚离到位还有一段距离,采用打混凝土带来逐渐调整;而当距离很短时采用打混凝土通带方法来调节。混凝土带一般为3×2m、厚度在5 0cm左右的混凝土带。一般分别设置在涵头两边,中间用碎石换填。在混凝土薄带中设置两根短轨( 长度深入涵体内50c m,轨底朝上) 来减小混凝土带与涵底的摩擦,防止顶进中混凝土带跟随涵体一起向前移动。根据情况在混凝土带中增加锚固墩来加强带与土的结合。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有变化,混凝土带的厚度和大小可以做调整。

4.结语和体会

通过采用中继间法顶进施工铁路地道桥,在施工中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加强跟踪测量,及时准确分析、有效控制了中线偏差及“抬(扎)头”现象,并用较短时间完成了桥涵的预制和顶进,完全达到设计技术指标,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桥隧处书名编.桥涵顶进设计与施工[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2]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桥涵)[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字:公路工程 桥梁涵洞 施工质量 质量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价值的最好体现在于质量,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包含于其中。结果表明,公路工程的施工是否可行、项目勘察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和竣工阶段的顺利进行都要以高质量的管理为基础,也就是说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贯穿于公路桥梁建设的全部过程。因此,探寻哪些因素对公路工程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大可行性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桥梁涵洞在公路工程中的作用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的,但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给公路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城市中的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碰到地下水网和市内的供暖管网,针对这种情况,要建设桥梁或涵洞来实现公路跨越。公路工程中桥梁和涵洞可作如下分类:跨河桥、立交桥以及高架桥,总的说来,还是由上下部结构结合构成。按照不同的构造形式又可以将涵洞分为管涵、拱涵、盖板涵与箱涵四大类。

桥梁与涵洞的作用基本相同,桥梁多在地表使用,跨度较大,不仅具有跨越水流等地表径流的功能,而且还可以跨越铁路干线与其他人为障碍的功能,桥梁一般较为方便于交通,如天桥可以便于行走,直接性地缩短了两地的距离,某些临时性栈桥可以很好地辅助大桥施工,一些景观性桥梁还可以美化环境;涵洞处于地下、孔径很小,最大不过6m的直径,也是一种洞穴式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设置闸门对其内的流体的流速加以控制,涵洞具有排水泄洪的作用,保证汛情来临时可以快速泄洪。

二、影响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质量的因素

经济和技术正在经历着突飞猛进地发展,桥梁与涵洞工程的实施已成了公路工程项目中的较为普遍的项目,其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引起很多施工单位和部门的广泛重视。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仅对公路工程的性质和属性来说,影响因素就有人员、材料、环境、设备和方法等五个方面。人员因素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和一切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系的员工;材料因素是指项目所需要的半成品、混合材料或其他材料的成品;设备因素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设备;方法因素包括施工项目中使用的一切工艺、方法和技术;环境因素是指与施工项目有关系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结果显示,人员、材料、环境、设备及方法等五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施工的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大小不一,需指出的是材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这一点必须引起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员工的质量意识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可知,我国的建筑、公路和铁路等工程的建设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这是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国情。他们因为没有经过严格而专业的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缺少充分的认识,这就决定了质量意识薄弱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应该加大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的宣传力度,且以此为主要手段,把施工质量广泛普及于施工队伍之中,提高桥梁涵洞的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大力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相对管理水平。

公路工程桥梁涵洞的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施工的具体环节和施工内容,按照分层方式,将质量管理意识认真落实于工程施工的企业部门与个人之中。同时,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在全部工作人员中成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并将奖惩机制和工资计算建立关联,保证施工质量意识深人全员心中。另外,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健全责任制,为每一道工序配备适宜的负责人。若任何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问题,都必须有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此机制的成立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工期的一致性;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的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增强施工企业全员的责任和质量意识。

(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质监基础工作

就公路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征来说,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繁杂性和艰巨性,同时,桥梁工程和涵洞工程是公路工程的两大分支,这二者的特征尤为显著。因此,桥梁和涵洞两大分支工程的基础工作,须具备明显的目的性、明确的步骤性和计划性,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桥梁和涵洞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相对管理水平,实现总体目标。这两大分支工程的施工质监等基础性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要求,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原则即“施工的标准和方法并存、施工的目标和管理制度统一、人员操作和施工技术契合、工程管理和监测数据相符”。研究结果显示,项目的质检基础工作对施工质量和优劣、施工进度的快慢、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度都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强化公路的桥梁和涵洞工程的质检工作、保障桥梁和涵洞的施工质量是一项艰巨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做好工程建设项目质监基础工作势在必行。

(三)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要靠制度来保障,因此健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公路桥梁和涵洞建设具有繁杂性和艰巨性,所以一定要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的施工管理层人员必须以“优先实现分层次职能,强化分层次控制”为原则,实现工程建设的项目监理、政府督查和施工单位自检体制与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体系的有机结合。另外,施工企业要针对监理。建设和承包单位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三者协调发展,力争使桥梁涵洞的施工周期得以有效控制,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

(四)严格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质量关

工程建设的项目材料可以分为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和成品材料。基于桥梁涵洞工程的特殊性,其使用材料要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市场采购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验收,在进场之前还要经过检测。就工程建设所用材料而言,材料的采购分支部门要事先做好市场调查,查明材料供应商的市场信誉如何,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货源配备。材料进场以后,施工单位要配备专业人员来对进场的材料的外观和数量进行进行核实,保障所用进场材料的合格性,且具有出厂合格证;对于那些特殊材料来说,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特殊材料的验收制度,保证材料完全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与规范。此外,还要尽可能地保证桥梁涵洞的工程主体结构的良好质量,因为这是关乎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

(五)改善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加强地质勘探

桥梁涵洞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着,施工技艺也得到了不断完善,这就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具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基于我们国家的复杂地形,我国的桥梁涵洞建设的难度更大,为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废弃那些落后的施工技术与设备,并不断完善施工的相关工艺流程。笔者认为施工单位要按照“自主研发为主、适当引进为辅”的原则来进行工作。另外,若要进行桥梁涵洞施工方案的设计,就必须由设计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协调合作来完成,保障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的技术协调统一。同时,对于那些大型且复杂工程而言,其施工方案要由专家会审通过才能投入使用。

除此以外,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以前,要对工程的地质进行勘探,且将勘探到的地质状况作为依据,精确预知哪些部位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为桥梁涵洞的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影响公路工程的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员、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等,其中以材料和方法的影响最大。基于此五个影响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提出了增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督等基础工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把握好材料质量等关键环节、改善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与工艺并加强地质勘探等措施并进行探讨,保障我们国家的公路工程的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祁海涛,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1,(09)

[2]孙万侠,关于公路桥梁涵洞施工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03)

[3]孟冬玲,关于公路桥梁涵洞施工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5)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桥涵顶进;施工;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60年代初期,我国各铁路局及市政建设单位开始采用顶进方法进行桥涵的设计与施工,以满足道路、管线与铁路的立体交叉。随着我国经济、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顶进法增设桥涵具有占地拆迁少,对行车干扰小,施工进度快质量好的优点,桥涵顶进施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增建铁路新线、通航线路、处理桥涵病害以及城市政造中。

1桥涵顶进主要施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1.1顶入法

这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桥涵顶进方法,就是先开挖工作坑,筑起顶进后座,在工作坑内施工顶进结构的节段(或吊入预制顶进结构节段),铁路的线路加固(轨道及路基边坡),安装顶进的机械设备,挖土顶进,直至设计位置。顶进法可分下列几种:

⑴一次顶入:一次顶入法施工设备及工艺都比较简单,被普遍采用。主体结构要一次过制好,要求工作坑较大、传力柱较长、顶力较大、后背强度也相应较强。适用于顶进端有足够的场地设置工作坑和后背、地形及地质条件能满足后座的场所。

⑵分段顶入:当桥涵长度较大,一次顶入有困难时,可采用分段顶入法,即逐段制作,逐段顶进。这样可以压缩工作坑长度、传力柱长度。此法比一次顶进法施工速度慢,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的场所。

⑶中继顶入:多节段桥涵逐节顶进,每一节的顶进均以后一节为后背,最后一节则以预先建好的构筑物为后座背。每一节缝间均要安装千斤顶,千斤顶两端支撑于节段底板的齿墩。此法顶力小、后背简单、传力柱短,但千斤顶用量较多,施工速度较慢,适用于多节段顶进、后背条件差的场所。齿墩需凿除,节缝需填塞并防水处理, 颇为麻烦。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对顶,因极少有人尝试此法,在此不做详述。

1.2顶拉法

不少于四个节段的桥涵顶进,节段内净宽不小于3m,可以设置传力拉杆(两侧)和齿墩。在顶某一节段时,其余各节段共同作为组合后背,这种逐节顶进、互为后座的顶进方法称为顶拉法。此法适用于桥涵节段四个以上,结构内宽3m以上,路基外侧能设置足够长大的工作坑,而设立后座又特别难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此法有个独一无二的特性———桥涵节段可以逐一顶进,也可以逐一后退。这对顶进中碰到某些问题,比如遇到软土而严重低头、土质不均匀而发生较大的歪斜、碰到难于逾越的地下障碍物、水准或方向严重失控等等,可以整体退回一定距离,待问题处理后,重新一起向前顶进。

1.3牵引法

牵引法是先压路基内用专门设备钻水平孔,然后穿入钢绞线束,一端系于制好的桥涵上,另一端系于穿心式千斤顶上,并以路基或其他构筑物为后座,通过千斤顶的张拉,钢绞线使牵引桥涵节段前进。此法不必设置重型的后背,以拉代顶,钢绞线也有一定的导向性。

2桥涵顶进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

在桥涵顶进过程中质量问题有如下几种:后背强度不够,施工质量差,钢轨桩后背未打入设计深度;滑板、隔离层破坏;地下水位没有降到要求标高;线路架空的刚度不够;桥涵底板前端未按规定设置船头坡;桥涵本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①后背变形过大,开裂、破坏,终止顶进桥涵,制作二次后背;②桥涵底板与滑板粘连,滑板下沉断裂;③桥涵扎头,涵身开裂;④线路发生横移,影响行车。

以上事故可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来减少、避免事故发生,由于桥涵顶进的特殊性,顶进桥涵一般体积庞大、笨重,特别对处理桥涵扎头就非常困难。

3事故的预防

桥涵顶进的事故预防应从三个方面来解决,其一是严格方案论证与制定,其二是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严格过程控制,最后是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减少人为差错。常见的事故预防措施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减轻顶进时对后背的压力,可将滑板与后背分配梁连在一起,以增加后背的抗力,通常做法是在滑板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以承受拉应力,并将这些钢筋深入后背梁内焊接锚固。墙背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密,以保证填土内摩擦角大于30°。在后背施工时,对圬工砌筑一定要严格控制,确保圬工的强度;钢轨桩后背钢轨应打入到设计深度。另外,在施工中有时因地质情况不佳,后背强度不够而需要加固时,可加打钢轨桩进行处理,否则如果后背不牢靠,不仅影响到顶进质量,甚至不能继续顶进的严重事故。

其次,为了防止在顶进中线路的横移,在无覆土顶进大跨度桥涵时,采用工钢及横梁加固线路,由于顶进桥涵顶面与线路设备间的摩擦,防止的办法除在横梁下垫钢板外,每3~5根横梁安装一组倒链,如线路发生横移时用倒链加以调整,亦可以在顶进的前方,设置一排钢板地锚桩,用方木支撑将横梁顶住,在现场实践中,为了防止线路横移,还可用钢轨桩将纵梁固定,另外,在顶进中,要控制好挖土的坡度,中间支点桩周围的土体要及时挖掉,防止支点桩受土体侧压力倾斜而造成线路横移。

再次,滑板是施工时的临时设施,为了避免在顶进桥涵时桥涵与滑板一起滑动,在滑板施工时通常在滑板下设置几道抗滑横梁,滑板施工完毕后要在其顶面上铺设层与隔离层,层一般用机油、石蜡和滑石粉,隔离层用塑料薄膜、油毡,根据我公司经验,层采用撒铺石蜡和滑石粉,厚度5mm,隔离层用塑料薄膜效果比较好,另外在桥涵底板钢筋绑扎及混凝土震捣时严防隔离层及层被破坏而造成滑板粘连。

4桥涵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4.1后背变形过大,开裂、破坏后背虽是桥涵顶进中的临时设施,但确是整个桥涵顶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背的施工质量好坏对桥涵顶进施工顺利与否关系极大。

当在顶进中发现桥涵不前进,后背压缩位移,或纵向传力柱向上隆起外崩,这都是后背破坏的征兆。对于在顶进过程中发生的后背破坏,要制作二次后背,在试顶时发生的后背破坏,要拆除进行加固。

4.2 桥涵顶进线路发生横移

在桥涵顶进过程中,如发生线路横移,用千斤顶整体抬起线路,加强横梁支撑,并迅速挖掉中间支点桩周围土体,消除土体对桩的侧压力。

4.3 桥涵底板与滑板粘连

当发生滑板粘连时,要把桥涵端部底板的两角挖开,放置千斤顶顶起桥涵,然后继续顶进桥涵,使桥涵与滑板脱离。在新月线5m-9m-5m立交桥顶进时,由于滑板基底抗滑措施不到位,层及隔离层未按规定施工,再顶进时发生滑板粘连,采用上述办法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4.4 桥涵扎头

桥涵顶进扎头分为顶进过程中和顶进就位后,如果在顶进过程中出现扎头,通常做法是在滑板前端设过渡段,换填砂卵石、泥结碎石,或打入挤实桩,以增强滑板前端土壤承载力减少“扎头”。“扎头”较严重时可在“船头坡”下铺垫混凝土预制板抬坡顶进,或将地基超挖20cm~30cm,然后回填碎石并铺砂取平,在砂面上铺垫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板面高出桥涵底3cm~5 cm,作为仰坡顶进。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又推出了不少新的整治桥涵顶进扎头的办法。

如果在桥涵顶进就位后结构沉陷量较大,可考虑在结构内穿梁,用千斤顶上抬。"扎头”过大,调整困难,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线路架空,凿除顶板,接高重做。

4.5 桥涵涵体开裂

当桥涵涵体发生开裂时,可在桥涵内沿墙(顶)表面裂缝处凿成20mm×15mm的V型槽口,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槽口,沿缝长每隔0. 9m~1. 0m预留一处压浆管口。自下而上从压浆管口向缝内压入水泥浆或树脂水泥浆。

结束语

桥涵顶进施工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了,应该说我们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工程情况千变万化,我们应该更加深人的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完善施工工艺,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福刚.铁路桥涵顶进施工事故的预防及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4)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路桥涵质量隐患

我省公路桥涵随着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已建在建的桥涵也成倍地增加,载重能力明显下降,这与日益增长的公路客货运输量,需要提供安全、快速、重载行驶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中,对小桥涵的要求越来越高,引起广大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对小桥涵质量隐患问题的极大重视。桥涵施工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公路主干线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桥涵如设计、施工不当,质量不好,建成后很快损坏,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影响,而且给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还要投入较高的维修费用。笔者经过对近年来修建的小桥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了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并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了解决“质量通病”的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保证桥涵构造物的施工质量。

1 桥涵的设计

大量实践表明,只有提高小桥涵的设计质量,尽量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才能使之更好地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1)关于小桥涵的位置确定

小桥涵的位置确定,往往不被注意,一般设计人员在现场走一次就确定下来。小桥涵的位置变更比较多,有些路段甚至达到50%以上。位置变更少则几米,多则几十米,有些还涉及到跨径、斜交角度甚至结构型式的变化。因此正确地确定小桥涵的位置、尽量减少变更,给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2)桥涵的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处理

小桥涵的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处理问题,在不少工程设计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使小桥涵位置、结构型式发生重大变更,而且还引起投资的大量增加,严重耽误了工期,有的还酿成工程事故,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小桥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基础的正确设计。为此,设计部门应注意提高对基础设计要多做方案比较,牢固树立优良设计的思想,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要高度重视地质不良地段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加强外业调查,加大投入,充实地质专业人才,逐一对小桥涵进行仔细勘测。

(3)小桥涵的台背处理

小桥涵的台背处理,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修建,小桥涵设置密度的加大,致使三步一摇晃,给人留下不良印象。从设计单位来讲,在设计文件中,应将台背做特殊处理这一问题列出来,从填筑范围、填筑材料、台背排水、分层及压实度等方面都有详细、具体的要求,处理费用计入公路基本造价中。

(4)小桥涵的工期安排

小桥涵的工期安排在过去低等级公路施工中没有过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大部分可以采取先填好路基,后再开挖路基修桥涵的施工方法。但在高等级公路上,除极少数外,大部分不能这样做因为小桥涵不仅数量多,而且工程量巨大,这样做既不经济,也影响工期。在设计上,应该多从小桥涵的结构形式上去考虑工期。

2 小桥涵的施工、管理

(1)桥面及铺装层施工、管理

桥面施工,除严格把好材料质量,按操作规程施工外,首先要认真搞好骨架就位与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箱梁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并达到设计要求,这就要认真搞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后还应重视防水层施工,保证防水层及防水铺装层的质量。面铺装层施工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与含砂率。

(2)桥梁墩台施工、管理

公路常用的桥梁墩台,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几何尺寸和断面厚度。施工中如用厚层浇注,水化热基本不能通过侧面散发,同时又容易受到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施工期和使用期都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因此对于桥梁墩台应根据工程条件,把组织规范化施工与预防开裂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采取简便、实用、经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有害裂缝,抑制表面裂缝,具体措施有:①合理选择原材料;②加强质量控制;③采用薄层浇注;④设置沉降缝;⑤保持基底平整。

(3)桥梁伸缩缝施工、管理

在桥梁伸缩缝施工前,最重要的是伸缩装置产品的质量,理想的伸缩缝装置必须满足以下几点:①满足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要求。②和上部结构之间的锚固是牢固的,耐久的,能够抵抗机械磨损,碰撞、并且耐化学物质的腐蚀。③气候稳定性好,在常温(地面气温-15~+60℃)应保持其延伸性能不变。④行车平稳、舒适。⑤安装方便,简单,便于养路工操作。

(4)桥涵施工跟踪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桥涵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监理和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使质量管理作科学化、监控工作数据化,进而体现检测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

多年来,有些桥涵工程没有按建设程序办事,往往是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工程结束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还没有完成,而施工单位往往着重于经济指标,对质量标准考虑不够,甚至当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后不是认真总结教训而是种种理由推卸责任,致使桥梁工程造价年年提高,而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质量监控,增强施工中的自控能力,把住材料进场质量关。施工初期搞好标准试验,施工中深入工地跟踪检测,坚持工序间的质量交接,行使质量否决权,使工程施工过程始终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3 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是从根本上解决小桥涵病害的关键

小桥涵结构物施工质量虽然可以通过设计上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严格操作来提高,但要从根本上避免其病害,还要充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1)桥面防水层材料:①聚丙烯、聚氨酯等防水薄膜喷淋工艺,已在欧洲研制成功。由于这种薄膜防水层长期有效的防护性能,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很快。②沥青玻璃布。③氯磺化聚乙稀密封膏。桥面行车道伸缩缝,各部构件工作缝,往往填塞沥青麻絮,而沥青冷脆热淌,很难随构件伸缩保持结构缝充满而不漏水,这是桥面漏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氯磺化聚乙稀密封膏可以弥补普通沥青的弱点。④膨胀防水混凝土。它能取代油毡沥青或其它外防水材料防水,裂缝自行愈合,水热低,膨胀持续时间长,后期强度高等优点和对混凝土有干缩、冷缩联合补偿的作用。⑤再生胶油毡。⑥“M1500”系水性水泥密封防水剂。⑦聚乙稀薄膜。⑧砖橡胶防水涂料。⑨CB聚合物石英粉浆。

(2)桥面铺装层新材料、新技术

以前我国桥面铺装层大多数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造成抗剪能力较差,易开裂等,严重地影响桥梁正常运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沥青材料,水泥材料认识深化,不同类型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已广泛地用于桥面铺装,由于聚合物类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温度敏感性,其性能也更优越。

参考文献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桥涵施工 顶进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桥涵顶进施工程序性强, 对既有线运行干扰相对较少, 同时框架涵整体性能好, 刚度大, 抗震性能好,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操作方法或技术措施不当,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本文对桥涵顶进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 对桥涵顶进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顶进施工在桥涵施工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二.桥涵顶进施工方法

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在 既有铁路线 下 用 顶 进 法施工桥 涵 的主 要 过 程为,首先在铁路线一侧开挖工作坑,制作滑板,在滑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预制圆管。滑板尾部修筑后背,在后背与桥涵间安放千斤顶,同时对铁路轨道、轨枕的支承进行加固。最后,用高压 油泵带 动千斤顶将桥涵顶 进铁路路基内。顶进时,要边挖土边顶进,直至桥涵按设计要求全部顶人路基内。在顶进的过程中,为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列车要慢行通过。

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桥涵 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一次顶人法、对顶法、中继 间法、对拉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人法等,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为一次顶人法,中继间法是在桥涵长度太长顶力不够的情况下,增加桥涵节间中继间千斤顶。

用顶进法所需的主要设备及施工临时措施为:滑板、后背结构、顶进吊装设备以及线路的加固。

顶进桥涵中必不可少的传力设备有传力柱、分配横梁,为便于吊装安放,传力柱 的长度 通 常分节 制作,长度从 0.2 m、0.7 m、lm、l.4 m、2.8 m、3.5 m 不等。在起吊设备齐全的情况下,也可做成8m 长,传力柱可用旧钢轨钢板组焊,但缺点是在顶力过大时容易散架,施工中常采用型钢组焊成30~4 0cm方形断面柱。分配横梁是传力 柱的横向连接梁,通常每隔8 m 传力柱设置一道,它是为 了保持千斤顶顶力均匀传递到后背与桥涵身上,保持传力柱的受压稳定。分配横梁一般用钢轨扣轨后夹板联结而成

在桥涵顶进之前要进行设备调试、试顶工作。试顶工作一般以顶动桥涵为止。试顶完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是后背及顶进设备,线路加固情况。

在顶进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桥涵在滑板上 空顶时,应特别注意桥涵 的轴线方向,作业要保持三班倒连续进行。每班交接前,对千 斤顶、油泵液压 系统、传力柱、后背等设备,要经 过检查保持设备状况 良好。顶 进工 程中,要始终做好记录,随班交接。顶 进桥涵 应在列车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时顶进。

三.桥涵顶进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主要质量问题:

(一)后背变形过大, 开裂、 破坏

(二)线路发生横移

(三)桥涵底板与滑板粘连

(四)桥涵扎头

(五)桥涵涵体开裂。

2. 主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为减轻顶进时对后背的压力, 可将滑板与后背分配梁连在一起, 以增加后背的抗力。通常做法是在滑板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以承受拉应力, 并将这些钢筋深入后背梁内焊接锚固。墙背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密, 以保证填土内摩擦角大于 30b 。后背施工时, 应严格控制圬工砌筑质量, 确保圬工的强度;钢轨桩后背钢轨应打入到设计深度。另外, 在施工中有时因地质情况不佳, 后背强度不够而需要加固时, 可打钢轨桩进行加强处理 , 如果后背不牢靠, 不仅影响到顶进质量, 甚至不能保证继续顶进到位的质量事故。

(二)为了防止在顶进中线路的横移, 在无覆土顶进大跨度桥涵时, 采用米钢及横梁加固线路, 产生横移是由于顶进桥涵顶面与线路设备间的摩擦。防止的办法除在横梁下垫钢板外, 每 3~ 5根横梁安装一组倒链, 如线路发生横移时用倒链加以调整 。亦可以在顶进的前方, 设置一排钢轨地锚桩, 用方木支撑将横梁顶住。在现场实践中, 为了防止线路横移,还可用钢轨桩将纵梁固定。另外, 在顶进中, 要控制好挖土的坡度, 中间支点桩周围的土体要及时挖掉,防止支点桩受土体侧压力倾斜而造成线路横移。

(三)为了避免在顶进桥涵时桥涵与滑板一起滑动,通常在滑板下设置几道抗滑横梁, 滑板施工完毕后在其顶面上铺设层与隔离层。层一般用机油、 石蜡和滑石粉; 隔离层用塑料薄膜、 油毡, 根据经验, 采用撒铺厚度 5mm 的石蜡和滑石粉作为层, 隔离层铺设塑料薄膜效果比较好, 另外, 在桥涵底板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振捣时严防隔离层及层被破坏而造成滑板粘连。

(四)桥涵涵体有时在拆模后出现水平裂缝, 一般多系底板与墙体分次灌注混凝土造成的。由于先灌的底板已经收缩, 而后灌的墙体收缩时则受到底板的约束而开裂; 如果墙体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较大时, 则促成与底板的温差增大更易造成墙体的裂缝出现。

设计桥涵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附加内力, 如增设温度钢筋等。施工中应做到:

(1)选择骨料时要求混凝土有最大的密实度, 拌合时严格控制用水量。捣固时除用振捣器外, 在角隅及钢筋较密处还要用插钎捣实。总之要做到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2)精心养生。及时浇水, 蒸汽养生升温和降温,每小时控制在 5e 左右, 不可太快。养生的恒温控制在 30e ~ 40e , 使混凝土内部蓄热温度接近, 以消除内外温差的影响

(3)低温入模。冬季一般控制在 5e ~ 7e 入模,灌注后应注意抑制混凝土中水化热的增长速度, 在24h内不加温。夏季高温时, 可预冷骨料, 如用地下水冲洗碎石, 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以及加冰拌合或夜间气温低时施工等

(4)保证水泥具有稳定的性质。要尽量采用同一个厂、 同标号、 同牌号、 同时期出厂的水泥

(5)拆模时间宜晚不宜早。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 后才能顶进。如果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而进行桥涵顶进, 将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四. 桥涵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1. 后背变形过大, 开裂、 破坏

后背虽是桥涵顶进中的临时设施, 但确是整个桥涵顶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背的施工质量好坏对桥涵顶进施工顺利与否关系极大。当在顶进中发现桥涵不前进, 后背压缩位移, 或纵向传力柱向上隆起外崩, 这都是后背破坏的征兆。对于在顶进过程中发生的后背破坏, 要制作二次后背, 在试顶时发生的后背破坏, 要拆除进行加固。

2. 桥涵顶进线路发生横移

在桥涵顶进过程中, 如发生线路横移, 用千斤顶整体抬起线路, 加强横梁支撑, 并迅速挖掉中间支点桩周围土体, 消除土体对桩的侧压力。

3.桥涵底板与滑板粘连

当发生滑板粘连时, 要把桥涵端部底板的两角挖开, 放置千斤顶顶起桥涵, 然后继续顶进桥涵, 使桥涵与滑板脱离。在新月线 5m - 9m - 5m 立交桥顶进时, 由于滑板基底抗滑措施不到位, 层及隔离层未按规定施工, 再顶进时发生滑板粘连, 采用上述办法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4.桥涵涵体开裂

当桥涵涵体发生开裂时, 可在桥涵内沿墙 (顶 )表面裂缝处凿成 20mm ×15mm的 V型槽口, 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槽口, 沿缝长每隔 0 . 9 m ~ 1 . 0m 预留一处压浆管口。自下而上从压浆管口向缝内压入水泥浆或树脂水泥浆。

五.结束语

顶进桥涵施工, 专业性很强, 技术要求高,必须由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要注重施工中的程序管理, 制度落实, 确保了顶进桥涵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冯卫星, 王克丽. 地道桥设计与施工[ M] .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74 -205

[2] 江荣丰. 大孔径管棚支护顶进技术研究[ J]. 交通科技,2004, (4): 29 -31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桥涵;施工;质量管理

1、引言

目前在桥涵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差,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美观;桥涵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各种质量通病并未有效得到缓解;高速公路施工中桥涵结构物较多且中小桥涵多采取分包的形式。长期以来,这些施工队的承包者职业道德观念淡漠----为追求经济利益,施工工作中、丧失原则、弄虚造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等对市场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害。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桥涵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对于重载车辆多,交通量大,工作条件恶劣的桥梁,容易造成损坏。因此,除要求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工程内在质量高以外,对其外观质量也应重视,达到内外质量的统一。

2.1涵身、桥台台身裂缝病害

造成涵身、桥台出现裂缝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1现场实际施工原因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轻台必须在安装梁板后才可以进行台背填土,且在梁板安装前振动压路机不得靠近台身位置。但是在施工中由于某种原因在梁板未安装时,就进行台背填土,用振动压路机靠近台身碾压,并且填土达到1 ~ 2m后才进行梁板安装。这种违规操作消弱台身抵抗填土及振动压路机产生的荷载效应的能力,已给台身留下隐患。

2.1.2实际运营中的荷载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流量增大,大型超载、超限车辆增多,远远大于设计荷载,荷载引起竖向压力、冲击力及台后土压力增大,从而引起台身开裂。又由于桥台与路基连接处处理不当,导致桥台与路基连接处伸缩缝位置面层开裂,路面水渗入路面基层,对路面基层、垫层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加大台后填土对桥台的压力。搞清楚了裂缝出现的原因,建议对存在超限裂缝的桥台,进行灌缝处理,对其它存在桥台裂缝的桥涵,观察其裂缝发展情况再进行治理。

2.2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处理不彻底;②压实度达不到工程标准;③路面渗水。路面积水沿台背渗入路基,造成路基土软化,引起桥头引道路基下沉,造成跳车;④台后填土含水量大。此外,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也有设计上的不足(如特殊地基、路基处理) 、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管理问题等等。针对桥头跳车病害的处治,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2.1地基处理方法

采取挖除桥头路堤边坡及护坡坡脚的腐殖土、耕植土、淤泥等。对基底进行压实的方法:针对软土地基,我们要在了解软土层的厚度和软弱程度上来采用不同的处治方法。当浅层软土厚度小于2m时宜全部挖除,再进行基底压实,换填颗粒较粗的填料,如天然砂砾、碎石、工业废渣等。当软土层较厚时,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应采用粉喷桩、旋喷桩、碎石桩、排水板等方法进行处治并设置砂砾垫层;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对桥头路堤边坡和锥坡坡脚外2m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强夯处理的办法;对季节性冻融地区的桥头地基遇有饱和细粒土或含水土层时,应全部挖除换填透水性土,压实后再填路基。

2.2.2合理选择路堤填料

对软土地段采用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路堤;选用透水性良好、易压实、沉降完成快、后期变形小的砂砾填筑路堤或用石灰稳定土处理桥头路堤;不准采用高塑性粘土填筑桥头路段;在桥头路堤任一高度的平面内不应采用不同填料填筑;季节性冻融地区的桥头路基上部采用水稳性好、冻融性好强度高的粗粒土填筑,填筑深度应不小于最大冻深。

2.2.3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筑施工

控制填料质量,其细料含量不宜过大;台背填筑前,在地基处理后的土拱上须设置泄水管或盲沟;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前,应完成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应注意结构物两端对称填筑施工;严格按有关规程作业,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和碾压遍数。

2.2.4其他有效措施

一是对桥头路面作特殊结构处理。包括设置枕梁和搭板、变厚式埋板、路面类型过渡等;二是对桥头路面接缝进行处理;三是严格控制桥头路堤的压实度;四是设置桥头搭板。

2.3伸缩缝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伸缩缝破坏主要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交通量的增大,特别是重型车辆的不断增多,对桥梁伸缩缝的车辆冲击力明显加大;二是设计方面的原因,如桥面板刚度不足,伸缩量计算不准确等;三是施工方面的原因,如在伸缩缝的施工中未严格按伸缩装置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和安装工序进行施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对安装混凝土破坏的予以维修,橡胶止水带破损的更换;同时,建议加强对伸缩装置的日常管理、维护。异型钢伸缩缝橡胶条破坏主要是由于橡胶老化引起的,缝内残留物不及时清理,也是橡胶条破坏的原因之一。伸缩缝安装导致混凝土开裂、破损是由于交通量大、超载车辆多及安装混凝土表面与沥青路面衔接不良造成。

2.4单板受力问题

简支梁板式桥因为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高速公路小跨径桥涵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大吨位货物运输车辆的增多,给高速公路桥梁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针对小桥涵单板受力现象,我们主要采取加固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是凿除桥面铺装层重新铺筑,去掉沥青混凝土铺装,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设两层桥面钢筋网,加粗铺装层钢筋网;②是提高防水混凝土标号,并在其中适量掺加聚丙烯纤维,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③是在梁板顶面植筋,锚固筋顶部与上层铺装钢筋网焊接,以加强桥面铺装与梁板的共同作用。

2.5其他问题

在实践运营中,桥涵还会产生诸如桥栏杆不完整、桥面不平、桥孔不畅、小坏不修、桥面不洁、桥标混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桥涵防护工作的好坏。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处、专业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企业要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于是我们在桥涵施工过程中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更要不断的探索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使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有一个新得发展。

参考文献: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桥涵顶进;技术要点;铁路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列车行驶速度与城市安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桥涵顶进工程在铁路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列车与气象会对开挖路基形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桥涵顶进工程中协调列车安全运行与保障施工顺利间的关系成为重要课题。

1 桥涵顶进工程概述

桥涵顶进工程是铁路修建中对于立交桥建造质量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其工作原理是在运营的铁路或公路的上坡段开挖工作坑,现浇滑板,然后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框架,修筑后背,同时加固既有线路,安装顶进设备,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开启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顶铁、顶柱、横梁等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预制结构向前推进,顶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档处安防顶铁,挖运出土另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如此循环,直到整个预制结构顶进结束为止。

桥涵顶进工程具有对铁路运营干扰时间短、拆迁占地少、保持路基完好稳定、预制结构整体好、基底反应力小的特点。

2 铁路桥涵顶进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 为施工所作准备方面

施工前的准备方面一定要做到精细具体,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安排,施工机具准备,有关施工方面的材料的准备,做好外协工作,轴线以及高程测量与复核,顶进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场地“三通一平”的安排,降水安排,对既有线路的临时加固,调查施工区域的障碍物、列车通过情况、岔道及其使用等方面的准备。

2.2 开挖工作坑

首先是工作坑位置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地的具体情况,比如地貌、场地大小、土质等在框架涵的轴线上进行选择,尽量选取开挖量小、顶进距离短的既有路线的一旁作为工作坑的平面位置。

其次是开挖前的降水准备与排水措施准备。工作坑如果高于地下水位,在工作坑开挖前,一般采用井点降水的方式,要在保证附近建筑物稳定的前提下对地下水位适度降低,在降水较多的环境中要具备防洪以及抢修路面的措施。

2.3 修筑滑板

滑板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滑板与后背梁连成整体、滑板与后背梁分离两种情况,主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顶进距离将滑板做成前高后低的形式,并且要注意在滑板与地基接触面间应设置防滑设施或者在滑板下方设置锚梁。另外,滑板需要满足桥涵主体结构与顶进所需的强度与稳定性,中心线要与桥涵中心线一致,滑板两侧需要设置导向支墩。

2.4 框架桥涵的预制

框架桥涵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相应的规则,要注意框架预制施工前在滑板上设置隔离层;在框架涵预制与刃角安装完成后应对外表进行处理;宜将框架桥涵底板前段底部设置成船头状;在桥涵框架的设置过程中严禁出现前窄后宽的形状。

2.5 修筑后背

后背是保证桥涵顶进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一定要保证后背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并且需要具备最大顶力环境下的安全储备。后背的主要分类有板桩式、重力式与拼装式,其中,板桩式与重力式的后背应用相对广泛。

2.6 顶进施工阶段

顶进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采用机械挖土、运土,采用两套液压系统进行顶进,每次挖土的深度一定要根据土质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禁超挖。

第一阶段:在滑板空顶至刃角接触路基边坡时要停止顶进;

第二阶段:挖土运作,根据顶镐行程的长度确立一个顶程的长度。当刃角前方挖土达到一个顶程的长度时,用油泵推动框架桥涵前进一个顶程,停止顶进,安放顶铁,按此过程不断循环,直到框架桥涵到位;

第三阶段,桥涵主题顶进就位以后,及时进行端翼墙和防护工程的建造,以恢复行车路线。

3 顶进工作中对工程事故的预防

3.1 将后背分配梁与滑板连在一起

这样有利于提高后背的抗力。其具体做法是在滑板建造中加入钢筋,并且对这些钢筋进行焊接锚固,以增强后背承受拉应的能力。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后背产生变形、位移或者隆起外崩,要进行二次后背的制作。如果在试顶时后背遭到破坏,则要进行拆除并且进行加固。

3.2 无覆土顶进大跨度桥涵施工中采用米钢加固、横梁加固路线

在无覆土顶进大跨度桥涵时,顶进线路容易出现横移,应对方法可以在横梁下方安置钢板,也可以在顶进前方设置锚桩,还可以利用钢轨桩对纵梁进行加固。另外,对挖土的坡度要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顶进路线发生横向移动。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线路横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用千斤顶抬起线路,用横梁进行支撑,清理中央支撑点周围的土体,以减少土体对支撑桩形成的侧压力。

3.3 采取措施防止桥涵断裂

在桥涵施工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造成桥涵断裂的因素,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选取密实度大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时要控制好用水量,及时浇,低温入膜,保证水泥性质的稳定,尽量选取同一厂家在同一时期生产的同一品牌的水泥,另外,拆模时间宜晚不宜早。

3.4 注意检查施工设备,在行车空隙进行顶进

要注意桥涵的轴线方向,注意对传力柱、千斤顶、后背、油泵液压系统的检查并且做好记录,保证工作在设备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另外,严禁在列车通过时实施桥涵顶进工程。

4 结束语

桥涵顶进工程首次使用推广是在苏家屯北路7号铁路框架立交桥的施工中。如今,桥涵顶进工程已经在我国的铁路修建过程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由于桥涵顶进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铁路修建部门应了解掌握桥涵顶进工程中的技术要点,根据技术要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方案,注意并预防桥涵顶进工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高桥涵顶进工程的质量,以更好地提高我国铁路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波.D型施工便梁在多跨框架桥涵顶进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8(3).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注浆施工;公路桥涵;公路桥涵路基加固

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的路基加固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地基防渗加固等工程使用的也较为普遍。公路桥涵注浆施工过程涉及工程技术的多个方面,问题较为复杂,注浆施工,最重要的是系列的工程系统控制,关键是的工程质量控制,包括钻孔控制、桩位控制、钢筋笼制作、混凝土灌注等方面。注浆施工程序具有不可逆和隐蔽的特性表现在工程监理的必要。注浆施工过程不同的注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与局限,注浆施工根据地基情况,使用注浆技术措施也有所不同,在工程数据的研判中进行设计,选择适宜的注浆方法。确保注浆施工控制。

1 注浆施工技术的灌注桩工序

注浆施工建设使用注浆管将浆液灌注板底缝隙,保证板底与基底之间的裂隙不存在积水,均匀注入浆液导致板底原受力情形,连接地基和板体相接,进而加固基础。通常情况下,面板均匀受力,荷载的位置作用如何,应力显示较小。施工钻孔前期应视具体情形检查复核桩位与标高的精确性;检测终孔的深度、面积、角度及再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与沉渣厚度。施工建设工程钻不同的注浆段都要进行注浆,这样保证钻孔中涌出的岩粉导致对裂隙的堵塞减轻,因此不进行洗冲并直接施工采取灌前注浆的方式。对岩溶区路基施工时注意岩溶软基注浆的不同情况而定,例如加深0.5m~1.5m,保证应沉浆密度在合适的规范要求,确保设计工程中的承载力。软基监控时间从软基处理施工完成时开始到预压期结束、路基卸载为止。监测工期暂定3年,如因工程需要,监控期限可适当延长。

2 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裂缝注浆技术混凝土裂缝注浆技术应用在公路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路基加固及防渗工程中广泛的使用,如公路桥涵的修缮等。混凝土板具有抗压强度高,而抗弯拉性能差的特性材料。灌注前应查验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混凝土应用浇筑时,应检查是否均匀性等规范要求。注浆技术运用在公路桥涵注浆工程设计中,混凝土要具有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具有良好的抗离析作用,进而控制浆液范围,有效的加固的基础工程。

2.1 路基软基处理注浆

灌注施工在不良的地质情况,应视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例如:高压旋喷桩、桩网、CFG桩、注浆等处理措施,快速的进行连续浇筑,以防混凝土出现坍落或者夹泥情况的出现发生事故。在如对淤泥层、流砂等软基的处理注浆问题,应视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当混凝土下落以后,混凝土会进行连续浇筑,防止坍孔发生,通常使用商品混凝土最好。预防钢筋笼上浮的工序:在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的2m~3m,混凝土层面在钢筋笼下的1m附近时,应缓慢的下降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在混凝土面提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速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的2m以上,进行正常速度的灌注作业。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过程实施监理工程,应先进行检查施工机械的性能、建筑材料、混凝土的质量、比例是否均匀及浇注质量控制情况。施工工程需熟悉整个施工技术流程,特别是事先的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的,为上部结构的工程施工提供打好基础。例如:

2.2 桥台处路堤注浆加固

灌浆加固方法是混凝土构筑物加固的重要的使用方法之一。通过灌浆法对于洞身不大的情况来说,由于洞壁起伏较大,离路基中线有些远的小陷穴,施工建设中应考虑在陷穴出处采用草袋装土进行堵塞,在陷穴顶部间隔3-4m钻孔进行灌浆,待灌浆收缩加固,在补充灌浆,一般反复3次左右效果较好。当桥台处路堤水率过大,应将孔内填干石灰粉,在成孔边下套管处理;如果含水率小,应先浸湿土层进行加固,成孔工序先外后里进行隔断;对已成孔,应预防受水浸湿;在桩孔较密处,土质较为松软,应实施隔断灌注。对桥台处路堤注浆加固处理的软土地基,解决软土地基路面的关键施工技术难题。

3 总结

公路桥涵注浆施工过程是较为复杂的控制工序,注浆技术是新型的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公路施工、桥涵加固及软土地基处理等方面。应用灌浆法措施进行混凝土路面处理,其特点是效果快,成本低,操作工序较为简单,对车辆的行驶影响较小,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等。通常在公路施工和桥涵建设中,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良奎.岩土加固实用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技术应用

0.引言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会涉及到诸多的应用技术,对这些技术科学的使用,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就显得比较重要。工程中,涵洞和公路桥梁的作用是相同的,在施工中就要能从细节出发,在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强化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对实际工程施工就有着积极意义。

1.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病害控制和注意事项

1.1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病害控制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在施工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对此就要能结合实际的病害质量问题,加以针对性的解决。在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水文资料进行详细的计算,对涵洞的宣泄能力要加强,使得洪水的排泄正常进行。实际的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在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结构设计没有满足实际的应用标准[1]。在结构设计中,就要按照经验对孔径和形式进行选择,在纵向连接构造方面得以充分重视,不能产生锚口以及沉陷。可通过钢筋混凝土板代替浆砌块石。结合基础抗滑动力作为控制数据,采用简易有效的铺砌方法进行防护。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病害控制方面中,对新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可通过耐磨以及抗压橡胶填塞管节接口的缝隙,对缝隙的密实度要能对保证。这是对工程施工中的裂缝病害控制的重要方法。或者是采用涂玻璃纤维布防水层和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这些新材料加以应用,在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延伸性能比较好,也有着良好的防水性,对裂缝质量病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1.2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几个重要的事项,在对工程施工的设计方案审查方面要加强重视。具体的工程施工中,都要能够和设计方案相结合,保障施工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案的需求能得到紧密的结合,保障设计方案的有效落实,在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方面要加强重视。设计方案要和实际的施工状况紧密结合,能充分了解设计方案落实中的一些阻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保障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审查工作要得以落实,施工中对各种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要加强[2]。在施工人员的审查控制等层面强化实施,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实际工程的施工要求相契合,对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可靠性要能保证。在施工人员的入场方面加强资质审查的力度,对施工人员的高素质以及能力要能保证,避免存在不合格得人员进入到工程施工场地当中。另外,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质量验收等工作环节要加强重视。为能有效保障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就要在施工后的质量验收工作层面加强重视,对技术应用的效果能及时了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的汇报以及解决,避免造成严重的问题影响。

2.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第一,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测量放线技术应用。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会应用到诸多的技术,其中测量放线技术就是比较基础性的应用技术。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保障前期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对施工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不只是要选择合理测量设备加以应用,其中有全站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等测量设备仪器,在具体的测量放线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加以应用,保障测量放线的准确性,把握好放线的要点内容,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工程施工的质量保障。第二,公路桥梁涵洞隧道钢筋绑扎处理技术应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钢筋材料的应用是较为关键的,这也是施工的重点内容。钢筋材料的应用要进行绑扎处理,对钢筋材料的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保障钢筋材料的性能,可通过相应的试验检测来保障钢筋材料的质量。钢筋的绑扎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焊接的环境有效控制,最大化的降低对钢筋焊接的缺陷几率[3]。在对钢筋绑扎的整体结构得到了有效提高后,就能进行下一步的实施。第三,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具体施工当中,在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的环节。所以在这一施工中,就要充分重视基础的稳定性。在基础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技术比较多,在基础结构的开挖方面是施工要点,要保证开挖和实际设计的要求能紧密结合,对开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意保证。施工中也要能在地基的结构方面充分重视其承载力,保障基础的安全稳定性能满足实际的工程施工需要。第四,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关键的,这也是工程施工中必要的应用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等要充分重视,加强质量的审查力度。在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面,注重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对工程的结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处理方面也要充分重视,对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周期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质量问题。第五,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具体工程施工当中,在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层面也比较重要,要结合模板的材料加以处理,对其稳定性效果要能得意呈现。在模板施工技术中对脚手架和定型钢模的实际应用要加强重视,做好质量审查的工作,对模板的材料和规格尺寸的把握要严格。在模板的安装应用施工中,可通过合理技术手段实施,如模板吊车吊装,在施工中对精确性要保证,如此就能提高模板施工的质量水平。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案例:某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中项目起点与某大道平交,终点桩号ZK15+886.095。全长约1.8km。设有圆管涵88m/4道、箱涵117m/2道、圆管涵倒虹吸62m/1道钢筋混凝土箱涵,本箱涵为过水涵;洞与线路交角90°,涵洞墙身长69m,每隔7—10m设一道沉降缝,进出口形式均为一字进出口。洞身净高3m。洞口采用C30混凝土,洞身垫层采用碎石垫层,洞身采用C30混凝土,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洞口一字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如在进行混凝土的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商混凝土加以应用,用罐车进行运输,并在途中不断的搅动。在混凝土的浇筑中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2.5MPa之后进行拆模。通过混凝土的基础科学施工方法的应用,就能保障施工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应用,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重视,就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通过加强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理论研究,希望能对实际的工程施工有一定启示作用,从而促进实际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庆湖.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J].江西建材.2015(19)

[2]周金邦.高速公路瓦斯隧道的施工技术探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

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桥涵工程:工程施工:缺陷: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桥涵施工中常见的缺陷

(一)基础与台身施工中的缺陷

在对桥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台身与基础的施工,对于它们施工的质量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土影响着整体的桥涵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也会对日后桥涵投入使用带来影响。桥涵台身与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桥涵本身存在承载力不均匀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在对桥涵的基础和台身施工之前,工程的施工人员并没有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施工地基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承载力进行仔细、认真的测量。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地基在施工完毕投入使用之后,并不能均匀的承载压力,长些以往,就会出现不均匀下沉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桥涵的使用效果,使其功能不能得以发挥。第二,桥涵修建工程的施工人员在确保桥涵基础的承载力可以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当中,主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桥涵基础材料的压实情况以及桥涵地基的深埋情况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在这二者之中有一个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桥涵的承载力以及基础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三,在桥涵修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原因导致桥涵的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其中,对桥涵的地基进行局部超挖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桥涵地基的夯实情况不仅会对整个桥涵的稳定性带来

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桥涵日后的使用性能,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那么,桥涵地基所出现的不均匀下沉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第四,在完成对桥涵基础以及台身的施工之后,针对出现的沉降缝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致使在桥涵周边的水沿着沉降缝渗入到桥涵的基础当中,这样无疑会造成桥涵的基础部位出现严重的沉降。除些之外,在对桥涵的台身以及基础部位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以上由于桥涵承载力的不均匀而影响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以外,还会由于一些其它因素给桥涵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例如,在对台身进行测量时,几何尺寸把握的不准确。出现这种测量上不能达到精准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工人施工以及对台身模板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施工或施工人员的个人经验不足,进而导致对尺寸的测量出现偏差。另外,在一些桥涵涵洞的施工过程中,工人往往会选择竹胶板,这种材料在安装的过程中,与之前的模板相比较而言,自身会具备明泉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做到安装面积大、施工表面平整、接缝处的缝隙小,使整体看土去十分美观、大方。不过,在使用这种材料的时候,对工人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施工中工人出现失误,就会直接导致模板的表面出现膨胀或者鼓胀的现象。

(二)桥涵的软弱地基缺陷

桥涵的软弱地基现象主要是存在于在既有线下修建的铁路桥涵。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桥涵修建时,通常情况下,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地基的处理和对铁路桥涵的设计与建设。就目前来看,施工人员大多数采取的措施都是采用在框架顶板的土方预埋反力梁,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会使在桥涵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间接的产生一些静压力。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难度,使其不能有效的展开。由于施工地点的软土厚度较厚,如果长时间受到桩与桩之间间隔以及桩的长度影响的话,就会使接桩的次数较之前相比增多,进而增加了桥涵施工的成本,这样也会导致桥涵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由此可见,在针对既有线下的铁路桥涵施工中,处理好地基的问题是关键,采用这种压入小方桩的形式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桥涵地基的加固与吻合等问题。这也是桥涵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缺陷之一。

(三)桥涵的盖板预制与安装过程中的缺陷

在桥涵的施工过程中,还会遇到在盖板的底部出现裂缝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工人施工时并没有确保钢筋可以均匀的受力。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对桥涵的盖板进行预制时,整体构架当中的主受力钢筋自身的保护层厚度不符合标准,使它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第二,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遵守盖板预制的施工要求,盲目施工,使主受力钢筋不能得到稳固。在安装时,往往会因为桥涵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存在缺陷,不能完全达到预计的施工标准,使台身与盖板之间存在错位或者沉降的现象。另外,二者之间出现沉降错位还因为在工人施工的时候,对盖板的尺寸以及棱角的控制

不到位,安装时存在一定的间隙,由些造成桥涵的台身扭曲沉降。

(四)台背填土施工中存在的缺陷

在对桥涵的台背填土施工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台背的回填材料、回填范围、回填的压实度等不能达到施工标准,进而导致桥涵的整体质量不能得到保障。首先,台背的回填材料不符合标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考虑施工成本,施工单位用一些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顶替优质材料。这样虽然表面节约了工程的成本,但是,由于这些材料的质量不过关,不能确保桥涵地基的稳定,因此,为后期桥涵的应用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回填的范围没有合乎标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台背的宽度不符合标准。第二,台背的压实度不符合标准。第三,台背回填的土方和与路基相连部分的材料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第四,并没有将基坑做成台阶状,连接不好。

二、解决桥涵施工缺陷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要想提高桥涵地基的承载能力,必须要使地基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较弱的压缩性。不过,这两个条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往往很难达到,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地基性质,几乎都不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想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就必须要针对桥涵的地基进行处理。对地基的处理工作主要包含对地基的改良或者加固,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涵地基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土减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施工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换土垫层、振冲、挤密、砂桩、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

(二)工程施工中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

提高桥涵的施工质量,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可以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了三种形式,分别为:在架空便梁的前提下,挖除厚度为2.5米的土,为钻孔注浆打好基础;如果个别路线的条件不允许的话,则需要采用偏斜的方向来对其进行注浆,等到浆液达到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顶进施工;第三种施工形式采用的是在进行预制箱身的时候,将底板土面预留出注浆的孔位,当箱身被顶进到标准位置时,才可以对其进行注浆。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才会确保整个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它在日后的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涵工程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交通建设事业的核心。针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采取措施及时的给予解决,是确保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标准,规范施工,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土述问题,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晓东.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J].科技传播,2010(12)

[2]张超.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修订技术要点[J].铁道标准设计,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