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

科研成果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成果 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系统的科研工作,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及技术后盾。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确认和评定,能够更好地弄清高校当前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改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科研发展目标,而且影响到科研的健康发展,对树立正确的学术风气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过于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缺乏对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水平的评价,尤其是对成果的创新性、产业化后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依然强调著作的数量、级别等。这一方面导致了个别教师在名利驱使下,出现了造假、抄袭等不良学术行为;另一方面,抑制了教师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许多人选择急功近利的研究课题,而放弃成功风险大,却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进而造成了科研成果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做进一步地探究。

1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内涵

1.1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

“科研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形成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速记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植物新品种等。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科研成果,当然也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核心是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可能是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也可能是专有技术,而专利、登记软件等应该是该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技术的载体。

“评价”是指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价值标准对事物及其属性做出的价值判断。其是以事实信息为主要参考,又不完全依赖于事实,是在下结论的过程中伴随着评价者个人的许多观察和思考,是一个分析和比较的过程。

我们认为,“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是指评价人员根据一定的评价目的,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并据此对高校科技人员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认定的过程。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目的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对科研人员或学校进行绩效考核的阶段,而应该向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即从评价的鉴定功能转向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1.2 高校科研成果的通用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引用评价、鉴定评价和专利评价三种科研成果评价方式。理论研究成果以论文或著作的形式公开发表后,常采用引用评价;应用技术成果常采用鉴定评价或专利评价。

引用评价是自发的、不带有主观性,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强,弊端是评价的绝对化和简单化易导致的数量性方面的压力。鉴定评价其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成果鉴定通过率很高。有利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弊端是鉴定的申请人为了保证鉴定结论符合主观意愿,经常自选鉴定专家名单,拔高评价结论,难以保证结论的公正、科学、客观。专利评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最大,具有相当强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弊端是审查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科研人员的奖励申报、年度考核等。

2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中,所列指标因素和考评标准应该尽可能是可量化的,以便能用最终的评价分值来反映不同类型成果的业绩状况。同时,由于科研成果评价自身存在着模糊性,很多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确切测量的,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为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3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高等科研成果评价缺少客观、科学、量化、直观的标准,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科研课题难易程度、科研成果转移、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科研成果市场需求性、科研成果内在价值、科研成果环境效益、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八个维度。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课题难易程度这一维度上,课题越难,该评价得分应该越高;在课题难易程度这一维度上,投入越少,这一维度上的评价得分越高。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与自然科学科研成果评价都可以使用上述指标体系,但在不同的指标上侧重点不同,需要在评价标准设置上与结果处理上区别对待。同样,不同学科、不同院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与结果处理方式。

此外,为了使该评价体系更具有操作性,还需要为各评价指标设置具体的权重、具体的测评点和评价标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开发不同的评价方法,编制一定的评价工具。例如问卷、访谈提纲、量表等,这些还有待于有识之士作进一步地探讨。

4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实施策略

4.1 评价时机

评价时机上应鼓励延时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在认识世界的广度、深度及改造世界的效用上。前者可用成果的真理性标准检验,后者可用成果的效益性标准检验。由于成果研究出来以后其成果经实践检验还需要时间,其效用不能立即显现。因此,对成果价值宜采取延时评价,即在成果发表后一定时期或验证后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过早评价而出现的误差。

4.2 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应该包括:同行评价,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除作者之外,对成果的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学科同行;专家评价,由若干名(5~7或更多)专家组成评议小组综合评议,专家评议法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才能,也便于理论上的沟通;科研评价中介机构评价,具体负责学术成果的鉴定、评奖、成果价值评估等;科研工作者自评,充分听取研究者个人的意见。

4.3 评价结果

4.3.1 评价结果的统计

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最终要形成综合判断,从总体上做出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做出优良区分或者其是否达到应有标准的结论。其次,还要进行分析诊断,对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4.3.2 评价结果的反馈

由于科研成果评价是为了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素质,并为高校和政府今后实施科研改革提供参考,因此。评价获得的信息需要向三个方面进行报告:向科研工作者进行反馈,目的是使他们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不足:向学校科研处报告,这样有利于与教师的奖惩、晋级等挂钩。也为学校今后采取措施提高本校科研水平提供了依据: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这样有利于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他们发放科研基金提供参考依据。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成果 评价 研究

1科技成果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区市县、以及行业部门进行成果鉴定、项目验收、科技奖励等等,对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体系的制定主要依据的是同家科委1994年12月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以及科技部等五部委2003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科技部2003年9月关于印发《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试行)》的通知等政策法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与科技的日益融合,对科技成果评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应该不断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用发展的观点,不断完善改进科技评价机制和科技评价工作,更好的体现“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究实效”科技成果评价的原则,促进科技成果评价健康发展。

2主要问题分析

2.1评价指标模糊,定性定量难以把握

缺乏一套科学、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规定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但是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没有对应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评价成果,未能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导致评价结论有时不能客观地反映成果的实际水平。

2.2行政权力干预,影响评价客观公评

根据需要组织评价专家委员会作为受托方对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评价完了,人员就散了,评价出了问题,没有规定评价专家应该负什么责任,很难对专家形成一种约束机制。在评价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及惩处措施的欠缺,对科技成果评价活动中各种“失范”行为的惩处便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学界的不端行为。

2.3科技成果评价主体错位,导致诸多弊端

按照《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规定,要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参加评价工作,申请评价单位不得自行聘请。但是,随着边缘学科和跨学科成果增多、现有专家库不能满足评价的需要。另外,由于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精力有限等原因,使得从专家库选出适合的专家越来越困难,由此导致这样一种现象―― 被评价单位既推荐专家,又支付评价所需费用,无形中使其成了评价工作的行为主体,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成了形式主体,科技成果评价主体的错位,导致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产生诸多弊端。

2.4监督机制缺乏,过程结果不够透明

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由于监督机制的缺失,科技成果评价的三道关卡一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科技信息单位的查新报告、广大用户的使用效益证明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难以保证,科技成果评价结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因此受到质疑。

3对策建议

3.1不断建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严谨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与不同时期的科技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据学科门类不同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着力使科技成果评价由过去的感性评价进入到理性评价, 由定性评价进入到定量评价,由模糊评价进入科学评价,做到评价的全面公平。科技成果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正确评价科技成果是促进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科学、公正、合理地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的关键。

3.2建立健全评审分离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评价的审核制度,各级组织评价机构及行政受理机关切实加强对科技成果鉴定申报资料形式及内容的审查,核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对审核把关不严的要实行过错追究。二是建立健全评价的专家评议裁量完善评价评审专家的遴选与使用管理机制。成果的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依赖于评审专家,耍建立科学化评价评审专家随机遴选机制,评价机构根据评审项目的工作需要,在专家库中选取相关专家从事和参加评审活动。专家选取应遵循随机性、权威性和回避性的原则,同时遴选候补专家若干名,并按照遴选顺序排序,依次替补。专家的组织应定期轮换,评价专家名单分级分类向社会公开,增强评价专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强化评审专家事前参与调查了解,使评价更加切入实际客观公正。

3.3建立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对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为此,要做好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管理,对取得成果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实行年检、抽查复核及质量管理体系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从而减少人情因素及行政权力干预,提高科技成果评价的权威性。

3.4建立完善公示监督制度

科技成果评价过程和标准及结果应及时在互联网及媒体公示。对公示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有权监督并提出异议,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对有争议及有问题的科技成果评价由审核机构负责凋查处理,并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及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的科技成果评价,不要撤销原有评价,还要移送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或者法律责任,维护科技成果评价的客观公正。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93-0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层次、评价的时间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成果鉴定和评奖的重要环节;是调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体育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尤为复杂和困难。不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还是近几年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阻碍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中的一个症结在于没有合理的方式来评价体育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因此,构建科学和公正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理的评价原则是整个体系构架的基础之一。

1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有关部门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仅标准不同,规则不一致,而且具体运作过程也不相同,总的状况是存在某些不统一、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的现象,下面是我国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标准不统一首先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什么是部级学术论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的结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评价中的“马太效应”在评审过程中来自名校或名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受到重视,来自一般学校、一般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1.3评价中缺乏回避机制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有的人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1.4评价中的暗箱操作表现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评定的标准是什么,评审的过程怎样,评委的权利是什么,评委的责任是什么,评委的召集人是谁,参评者的情况怎样,参评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价机制缺乏监督机构、投诉机构和复议机构。

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不仅牵动着千万个单位和学者的心,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有评价和鉴定机制,否则,如何确定知识产品或科研成果的价值呢?知识的评价标准或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代表着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使用,必须作进一步说明和界定。

2.1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体育科学体系中,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需要强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们充分肯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差异和区别,不过在本研究中,我们更为强调的则是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相似性、共通性、统一性,强调在人文与社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保持张力,将之合称体育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育社会现象,其研究主要范围包括: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竞技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信息学、体育法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心理研究、比较体育、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在现阶段,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界定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表明,描述和论证社会科学成果特征的文献多集中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评估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但何为“社会科学成果”,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认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说明它是“成果”,判断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义内容的资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主要选取了20种相关的资料文献,具体篇目可参见参考文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献在“成果”的定义中提及了“创造性”,这是一项成果被确定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标志,还有的文献将创造性界定为:“新思想、新结论、新观点、新事实、新材料、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新概念、新发现”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性――理论不新则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则要观点新,观点不新则要资料新,资料不新则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则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则要视角新”。“那种一无新观念、二无新资料、三无新方法的东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从知识的新旧联系出发,将这种有新意的东西概括为“运用己有的知识,研究创造的新知识”。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创造性结果”己经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具有价值的”、“科学的或正确的”和“广泛占有资料”等因素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在借鉴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简析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学术质量评价体制、机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自我评价、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评奖、专家直接评审等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学术观点的制约等因素,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单纯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标准难以掌握、浮动的偏离程度大和易于受传统观念、人情关系的影响等弊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评价研究成果。譬如,将科研成果的创造性、难易复杂程度、成果的“时间效应”、对决策管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别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权数,得出该成果的分值;有的则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提出了直接或间接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观量化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评价。这些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于改变单纯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减少专家直接评审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用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4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提出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评价原则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转化为利益,主体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主体利益的丰富性,形成了主体的评价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准确、公正的评价目标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原则,方可指望奏效。这里根据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以往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和本人的课题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4.1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体育、创新理论、与服务社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但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一般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4.2重视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创新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意义。

4.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以量化的“量的差别”。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被引证、论文收录转载、获奖和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等,体现为“间接测量”。

由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4.5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应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理论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立竿见影,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4.6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牵涉人数多,过程复杂,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因此,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成果。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

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从方法论上逐步解决现行体育社会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错误导向,有利于对学术研究者、学术评议人、学术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1):56-59.

[2] 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邓毅.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4(6):21-26.

[4] 刘劲杨,刘永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55-156.

[5]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6] 陈力丹.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制的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7-90

[7] 杨植,方一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路[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8] 张国春.社会科学成果鉴定(评价)初探[J].社会科学管理,1991(3).

[9] 朱唯唯等.体育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10).

[10] 邓毅.引证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1] 解飞厚,等.也谈科技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1998,(3).

[12] 赵振宇.关于社科成果评价问题及改进的思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3] 幺大中.建立以同行评议为主,数据库查询为辅的评价机制[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5).

[14] 罗晖,刘晓军.科技评价工作兴利除弊做重大改进[N].科技日报,2002-06-06.

[15] 姜春林.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定量评价中的引文分析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

[16]邱均平,任全娥.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15.

[17] 娄策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 金武刚.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1(4).

[19] 陈广胜,王松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3 (6).

[20] 孙浩,王海鸥.论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

[21] 何培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环境及其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02,(6):107-108.

[22] 黄长.学风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2):2-31.

[23] 刘碧坚.社会科学成果转换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6):65-68.

[24] 杨家栋, 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2).

[25] 高燕云, 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6] 马俊峰.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 1999(12).

[27] 阎世铎,张岩,刘德佩,等.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02.

[28] 罗书勤,罗加冰. 体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数学模型[J].体育学刊,1996(3):93-95.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定性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指标中存在太多主观性,评价结果易偏离公正性:定量指标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SCI数据库有限及该数据库严重的语言偏见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成果价值的标准除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定性评价方法愈来愈不能满足成果评价要求,单独使用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使成果评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这里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如科研成果评价。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但是目前将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运用并不多见,本文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在决策者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做出选择。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1)在确定决策的目标后,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2)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通过计算,检验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必要时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修改,以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计算与成对比较矩阵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权重;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决策。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三、层次分析法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在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假设用三个指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来评价科研成果,并假设在三个科研成果A、B和C中进行考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模式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即为从三个备选科研成果中选出一个获奖项目,准则层设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三个指标。经济效益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衡量的,在科研成果中,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产出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效益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和先进程度,对整个科研所处学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以及项目对社会的外部效益以及社会对该项目的反馈情况等。学术效益主要指该科研成果在本领域与其他科研成果比较所处的位置,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每个准则层下面还可以包括一些子指标,如学术效益准则层下,可再列出论文被引指数、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等等。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已经确立,上一层元素支配下一层元素。现在需要对各层元素相对上层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层次分析主要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导出权重,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每个判断矩阵是同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单一准则的两两比较,因此,需要构造4个判断矩阵。首先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这三个准则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赋值过程中要注意重要性之间的连续。这里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539、0.297、0.164。因此,经济效益的权重是社会效益的1.8倍(0.539:0.297),是学术效益的3.3倍(0.539:0.164);社会效益的权重是学术效益的1.8倍(0.297:0.164)。

再接下来就是对A、B和C三个科研成果就每个指标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与建立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的步骤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比较矩阵。评价主体,首先就经济效益对科研成果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对其他两个指标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重复上述过程。由于每个评价主体两两比较的结果不尽相同,这里不再详细列示三个科研成果两两比较的结果。

最后再将每个科研成果的四种指标排序与指标的权重进行总排序,即可得出最终结果,假设根据排序总分,三个科研成果次序分别为:A>C>B;也就是说科研成果A是三个成果中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三个准则,进行权重设置后,得分最高的。

四、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在难以对科研成果的目标进行整体定性或定量评价的情况下,采用对目标系统中的多指标逐级进行两两判断,判断结果具有相对强的可信度。在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中,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运算,从而有助于评价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层次分析法擅长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科研成果的评价本身就是个多目标的问题。科研成果评价对全社会、科研管理机构以及科研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会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

传统的科研评价易采用统一的客观评价指标,如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看成果完成人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采用的计量学指标主要有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论著的公开发表与出版及出版物等级);学术论著的传播与反响程度(被转载、摘录,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引文分析(学术论著被引用的频次)。而由于现在科研成果的多样性,传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适时改进,需要新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科研成果评价中出现的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

层次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优点,能将复杂问题分解不同要素,再按性质分为不同层次,对各要素的定性关系进行两两比较,使之定量化,避免了单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缺陷,当然,层次分析法决策的正确程度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和评分;但是,层次分析法适用的领域也还不十分广泛,而且这种方法又是一种高度公式化的方法,而科研成果又带有很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不是仅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结果的。因而,科研成果中还有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考虑其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使决策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此外,尽管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人的主观性,但无论是判断矩阵的建立,还是各准则的选择和评分,都是人通过分析,主观确定,从最终的决策结果来看,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与评分,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有待完善和补充的,也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孙绍荣,吴晓伟.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成果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4,(4):33-37.

[2]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89-340.

[3]付静,杨小平.道德激励在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190-192.

[4]马健.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5,(06):49-52.

[5]任全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工作者,2007,(3):1-8.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5篇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即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具体研究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方面,并把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等等。

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很多方面的因素,还要假设某些前提条件,从理性上认识并揭示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此研究过程的本身也就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人们通常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可变换的中介来完成“具体抽象”这一过程,而不能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如价值判断、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环境等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检验错误并对其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

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实践价值。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应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能够被人们理解、接受、掌握、应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新程度。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创新程度。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一项没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的。所以,不同范围、层面、角度的创新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3.影响力度。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旦进入社会,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或方案,为社会带来影响。研究成果的大小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更重要的是其方向,所以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就是有价值的。

4.效益评价。社会研究成果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途径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各类效益之间可以量化。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增加各个成果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以定量为主,采用量化指标。二是形式评价与内容评价相结合。“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来源、类型与成果发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档次);“内容”则是指成果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以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原则。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上的创新性,又要重视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原则,初步设想采用10类具体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单项评价,然后再加以汇总,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1.成果属性。成果类别指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的成果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大小、评价的高低也会不同。我们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作出恰当的评价,给予不同的评分范围。(1)数据资料类。此类是指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的搜索、整理、汇总,所取得的能够反映现象基本情况的成果。此类成果的评分标准不高,评分范围在20分~60分。(2)实践类。此类成果是指通过对各种门类社会科学的研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这类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研究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获得这类成果所进行的研究难度不是很大,创新的成分也不多,故评分不宜过高,评分范围为30分~70分。此类成果还包括根据某一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的任务,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对影响社会组织的各种变量进行测算,能指挥和协调全局性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完成任务规划、决策、方案等成果。在工作进展过程中,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的合理调度,最大程度地将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而提出的策略、意见和方法等成果。这类成果通常应用于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价值的大小及应用的范围和转化的力度也不同。评分范围一般为40分~80分,但有些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和决策,评分可提高至80分~100分。(3)理论性成果。理论性成果是指在各种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理论性成果的效应是巨大的,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获得理论性成果的过程是艰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因此评分较高,评分范围为60分~100分。(4)综合性成果。综合性成果是指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属性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因而成果的属性不是单一的。综合性成果具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综合性成果全面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各种特性,这些成果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综合性成果的评分一般较高,没有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60分~90分,包含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70分~100分。

2.成果背景。成果背景是从形式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分类指标。形式是内容的反映,形式评价是成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形式评价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处于次要地位。形式评价主要是对成果的来源、项目的级别和成果发表(出版)刊物(著作)的级别、档次以及获奖等级进行评价。(1)项目来源。项目来源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来自哪一级立项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来源可分为部级、部省级、厅局级、其他级、非立项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根据这些不同等级的评分,对科研成果进行形式评价,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课题可参照其研究的难度和范围来评定相应的等级,国际合作项目可视同部级。(2)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是指科研项目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课题,是否具有高水平、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在学术界评价如何。我们将科研项目分为重点工程项目、重大项目、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自选项目5类,根据以上这种分类可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3)发表(出版)等级。发表(出版)等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刊物或出版的出版社的等级。一般情况下,刊物或出版社的等级越高,其价值也越大。我们将刊物分成国内外权威刊物、国内核心刊物、省内一级刊物、其他公开刊物、内部刊物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将出版机构分为中央级出版社、省级出版社、其他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内部印刷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4)获奖等级。获奖等级是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的奖励等级。一般分为国际奖、国家奖、部省级奖、厅局级奖、其他奖,由于每种奖励中又分为一、二、三(或更多)等级,故其评分也应是一个区间,拟分别给以100分~70分、80分~50分、70分~40分、50分~30分、40分~20分评分。

3.创新力度。创新力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评价。一项没有新意的成果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只有使科学成果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广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说明这项科技成果具有创新力度。我们拟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其创新力度。(1)惟一性。惟一性是指在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或方法,在古今、在国内外绝无仅有,第一次提出来。惟一性又分为国际惟一性和国内惟一性。国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100分,国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50分。(2)新颖度。新颖度是指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虽然不是惟一的,但属于较早提出或较早对其进行阐述、解释、论证的以及较早应用这些理论、思想、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具有的科学性较强,有可能较早的应用于实践,产生社会效益。我们可根据其在国际或国内出现的时序,根据填补空白、国际领先、国内领先、部分创新、较早应用等5种类型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3)转引率。转引率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引证其他成果的理论、观点、方法的次数与本成果中的理论、观点、方法被其他文章所引用次数的比率。如果转引率越大,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多,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少,创新力度不强;转引率越小,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少,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多,创新力度强。我们可以根据转引比率的数值大小分别给以0分~100的评分。

4.影响广度。影响广度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问世后,在理论界和实践中所带来影响的范围和广度。影响越大,价值也越大。影响广度包括被引用强度和被引用比率。被引用强度指被引用的广度、被引用频度和被引用深度三个指标的得分简单相加。被引用比率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次数占同期同学科全部被引用次数的比率。

5.系统性。阐述全面、精当、知识结构系统完整可打100分、90分。主要方面全面阐述,次要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主要方面基本阐述,初步建立知识结构基本框架可打60分、50分;主要方面有遗漏或知识结构混乱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6.可靠性。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准确、充实,研究方法科学、深究、适当,可打100分、9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个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欠缺可打60分、50分;理论前提、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严重欠缺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7.引证规范性。引证规范,所有引用资料、观点来源清楚可打100分、90分;引证较规范可打80分、70分;引证基本规范可打60分、50分;引证不规范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8.研究难度。问题十分复杂,或理论难点多,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100分、90分;问题复杂或有理论难度,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80分、70分;问题较复杂,有一定难度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9.资料搜集处理难度。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很大可打100分、9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有难度可打80分、7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不大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10.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发展有奠基作用,可打100分、90分。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可打80分、70分。对解决理论或现实中的一般性问题有推动作用,可打60分、50分;对学术研究或社会发展作用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三、社会科学成果及其常用的评价方法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索未知、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深化认识为目的,对所研究的问题经过周密的分析、论证,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著作、论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咨询建议、方案论证、工具书、译著、译文等。

1.定性评价法

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间接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社科成果自身所具有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点,它难以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反复的科学实验来加以验证,也无法用数据或指标来作简单的测定。因此,目前对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大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即同行的专家进行评定。定性评价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同行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调查分析能力,对要进行的评定成果进行定性评价。这种方法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定性评价分为会议评价和通讯评价,前者为会议组织者聘请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听取被评人员对其成果的汇报,进行面对面的质询、答问,然后给出评定;后者是以信函形式送审成果,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背靠背的评价。

定性评价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对信息资料的数据需求程度比较小,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精确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定性评价法特别适用于某些因素难以量化的情况,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专家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使评价结果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因而评价结果有可能不是很客观、准确的。此外,评价成果通常没有经历被检验和被认识的过程,因此可信度和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定量评价法

许多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为了使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定结论尽可能地符合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始不断探索如何借助科学计量分析指标来评价社会科学成果。目前,常用的计量分析指标包括主体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获奖情况等。

定量指标分析法的优点是,由于它是根据登载成果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被转载、引用次数来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然而,对于以著作和科学论文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社科成果来说,采用计量分析法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由于或著作出版通常要等若干年才能验证其真正价值,因此不可能对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其次,定量分析指标只适用于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著作等科研成果,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已被有关部门采用,并已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无能为力。

目前,定量分析指标法已在我国自然科学界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工作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工作还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信息系统还很不完善,无法使成果的引用情况和引用次数被及时、准确地检索出来。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6篇

关键词:指标体系;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模型;成果培育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57—03

“科技成果”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目前大体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软件学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软件。科技成果是企业的重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衡量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贡献大小的标志,更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增加科技人员的研发动力,为社会和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科技成果评价指标方面,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型,一般都是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欧美国家,衡量科技成果的两项主要标准主要表现为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占有地位以及能否产生经济效益两方面。美国学术界专家在对联邦政府支持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价时,对于应用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其研究成果开发过程、本产品领域或本部门内共同的标准进行年度评价;而对于基础研究项目则就其质量、领先性、有关机构的预定目标进行年度报告。在英国,科技成果评估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同时有一些统计上的定量分析,应用性研究成果一般通过申请专利、企业认证等形式得到评价。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评价领域进行了不少评价方法的研究。不过由于我国科技成果评价还处于起始阶段,在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多数地方仍旧普遍采用以定性为主的专家手工评议方法,即建立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们对所规定硬性指标进行经验化、定型化的判断来完成选拔优秀科技成果的工作。

1 现有指标体系的不足

国家科技进步奖主要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公民和组织。主要包括技术开发类、新技术集成类、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类、社会公益类、重大工程类、经济技术与管理类六个方面的奖项。国家电网公司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依据进行设置,下面以技术开发类项目为例,对具体指标项及指标相关描述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

对表1所列的各项指标及相应指标描述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公司现有的指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①现有指标体系仅包含五项指标,评价指标的设置比较粗化。

②现有各项指标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定量的指标限制,专家仅仅根据对指标的理解和以往的经验对科技项目做出评价。在依据此指标体系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的过程中,专家的主观意愿或多或少地影响评价结果,使评价结果可信度下降。

③现有体系在不同的成果各指标之间缺乏量化的综合关联权重分配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项目其成果评价侧重指标并不相同,若科技成果着重于体现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所具备的科技水平,则这种情况应以创新度和先进度为主要指标;若科技成果着重于转化、推广应用价值,则应以市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指标。目前主要是通过评判者依据以往经验形成相关结论,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实际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细化并增加定量分析过程,使得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根据科技成果的具体特点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得科技项目的评价更加公正、公平。

2 重大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模型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对科技成果按照科学、完整、简便的评价指标,进行公正、准确、客观的评价。因此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科学性、系统化、通用可比、实用可比、目标导向的指标设计原则。

本文在构建公司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为设计依据,秉承科学,突出不同类别科技成果的原则。力求做到通过此评价体系对科技成果进行整体评价,确定科技成果所处奖项及下一步要努力实现的方向,以引导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发展方向,力求培育出一批与公司实力相匹配的特、重大成果。

2.2 评价指标细化

将现有指标称为一级指标,针对它的不足,考虑制定多级指标体系逐级予以细化。以一级指标“技术创新程度”为例,一个项目的创新程度主要考虑项目的核心技术水平。针对项目的核心技术水平定量指标如图1所示。

经过细化形成的二级指标已经具备量化的可能,但是否需要继续针对二级指标继续进行细化,这是由不同二级指标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根据二级指标的性质完成指标细化。

①专利。项目获得的专利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其创新性,但项目拥有的专利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属性,例如:涉外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性程度显然比国内专利要高,发明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性程度要比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要高,获奖专利要比未获奖专利的创新性程度要高。从这方面考虑必须对专利这一指标进行三级四级甚至五级指标的细化。

②技术标准。与专利情况相同,技术标准的不同属性也会代表不同的技术创新程度,所以针对技术标准进行下一级的指标细化也同样重要。其细化结果如图2所示。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7篇

1评价原则

1.1现实性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现实意义,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成果才能被人们理解、接受、掌握、应用,才能有生命力,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将社会科学发展目标与国家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国家亟须研究和解决的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或者为培养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提出创新性方案和策略。

1.2价值性原则

(1)学术理论价值。社会科学就是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前进的,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找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真谛,因此对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学术理论价值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2)伦理道德价值。在人们的价值观中,伦理道德价值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之中以后,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果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违背了社会大众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那么该项成果是很难被接受的。因此,一项成果所蕴含的伦理观、价值观是要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经过历史积淀的、已经约定俗成的规范相一致,这样才能适用,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3)社会经济价值。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可以通过给相关机构或部门提供建议、方案、方法,解决实际社会生产、生活问题而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对于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量化的部分,可用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难以量化的部分,则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和贡献大小加以评判。

(4)生态环境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社会、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自然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以通过影响组织机构的经济行为来影响生态系统,也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会对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应该是推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人、社会、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价值标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评价标准。

1.3创新性原则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创新程度。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一项没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的。所以,不同范围、层面、角度的创新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2评级系统的构成要素

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评价制度、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等。

2.1评价制度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评价制度就是评价工作应当共同遵守的评价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评价制度是保障评价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是评价工作科学、公正、客观的基石。因此在评价系统中评价制度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评价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它包括评价准则的制定,评价程序的规范和监督体系的建立。评价准则就是要由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评价主体的职责和权利、规范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建立严格的评价监督体系。

评价程序就是涉及评价工作各个环节的要点、工作步骤。从选择评价专家、评价方法,以及使用何种评价体系等等多方面体现评价程序的科学、规范与可操作性。

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应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首先应明确监督什么,即监督的对象。在这里,我们认为包括对专家的监督、对评价机构(包括政府评价机构和非政府评价机构)的监督,对评价程序的监督这三个方面。对专家的监督应当包括在评价结束之后公开专家组名单,对专家评价意见予以匿名公开,目的是使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对专家评价的再评价,应建立如下监督机制:一是保持评审记录;二是对投票负责,正式签署投票意见;三是向社会公开评价意见;四是应集中发表评优成果;五是要充分重视专业协会、专业刊物的监督作用。对机构评价的再评价,也应鼓励评价机构的多元化与良性竞争,例如增加“学术声望”评价,以弥补其它刚性指标的不足。

2.2评价主体

从哲学角度讲,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对象,为属性所依附的实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就是实施评价行为的机构组织,包括政府,也包括非政府评价机构。也就是说,评价主体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可以杜绝行政垄断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但是多元化也可能造成学科之间各自为阵,各种评价层出不穷、口径不一的局面。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就需要对各种非政府评价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予以统一管理;第二接受社会的监督,对评价活动和评价专家通过专业协会、专业刊物和网络的影响力予以监督;第三鼓励评价机构的多元化与良性竞争,例如增加“学术声望”评价,以弥补其它刚性指标的不足。

2.3评价客体

客体是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和活动对象。那么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客体就是各类型研究成果。包括书、论文、调研报告等。为了评价方便,一般将其划分成基础类研究成果和应用类研究成果,基础研究总体上是以主攻学科前沿的重大难题、探索创新知识、创建新理论的理性追求为其目标,这也是学科主体性的根基所在。评价基础类研究的主要标准主要是突出学术性和创新性;评价应用类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是研究成果能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否为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等。基础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当下的,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应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

2.4评价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总体讲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主,它是国内外学术界和行政管理部门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广泛使用,主要在于它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相适应,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表象都是与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观、道德观息息相关,因此评价一项社会科学成果质量的高低,内容的优劣,需要由从事同一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对成果的研读,感悟成果背后作者的价值世界、精神世界,由此判断成果真正蕴涵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然而同行评价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受评价者个体认识的局限,评价结果可能出现偏颇;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学术评价腐败问题。为了弥补同行评议的不足,又纷纷出现了各种定量评价方法,如引文分析法、文摘法等,它们都是对同行评价的有益补充,目的是增加评价的量化成分,减少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要想做到评价结果科学、公正、客观,就必须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辅以引文分析等定量评价方法,综合使用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才能获得比较客观公正的效果。

3评价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层次、评价的时间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成果鉴定和评奖的重要环节;是调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体育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尤为复杂和困难。不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还是近几年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阻碍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中的一个症结在于没有合理的方式来评价体育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因此,构建科学和公正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理的评价原则是整个体系构架的基础之一。

1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有关部门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仅标准不同,规则不一致,而且具体运作过程也不相同,总的状况是存在某些不统一、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的现象,下面是我国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标准不统一 首先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什么是部级学术论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的结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评价中的“马太效应” 在评审过程中来自名校或名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受到重视,来自一般学校、一般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1.3评价中缺乏回避机制 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有的人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1.4评价中的暗箱操作 表现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评定的标准是仲么,评审的过程怎样,评委的权利是什么,评委的责任是什么,评委的召集人是谁,参评者的情况怎样,参评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价机制缺乏监督机构、投诉机构和复议机构。

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不仅牵动着千万个单位和学者的心,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有评价和鉴定机制,否则,如何确定知识产品或科研成果的价值呢?知识的评价标准或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代表着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使用,必须作进一步说明和界定。

2.1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体育科学体系中,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需要强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们充分肯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差异和区别,不过在本研究中,我们更为强调的则是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相似性、共通性、统一性,强调在人文与社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保持张力,将之合称体育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育社会现象,其研究主要范围包括: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竞技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信息学、体育法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心理研究、比较体育、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在现阶段,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界定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表明,描述和论证社会科学成果特征的文献多集中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评估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但何为“社会科学成果”,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认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说明它是“成果”,判断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义内容的资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主要选取了20种相关的资料文献,具体篇目可参见参考文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献在“成果”的定义中提及了“创造性”,这是一项成果被确定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标志,还有的文献将创造性界定为:“新思想、新结论、新观点、新事实、新材料、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新概念、新发现”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性——理论不新则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则要观点新,观点不新则要资料新,资料不新则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则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则要视角新”。“那种一无新观念、二无新资料、三无新方法的东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从知识的新旧联系出发,将这种有新意的东西概括为“运用己有的知识,研究创造的新知识”。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创造性结果”己经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具有价值的”、“科学的或正确的”和“广泛占有资料”等因素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在借鉴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简析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学术质量评价体制、机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自我评价、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评奖、专家直接评审等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学术观点的制约等因素,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单纯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标准难以掌握、浮动的偏离程度大和易于受传统观念、人情关系的影响等弊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评价研究成果。譬如,将科研成果的创造性、难易复杂程度、成果的“时间效应”、对决策管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别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权数,得出该成果的分值;有的则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提出了直接或间接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观量化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评价。这些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于改变单纯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减少专家直接评审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用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4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提出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评价原则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转化为利益,主体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主体利益的丰富性,形成了主体的评价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准确、公正的评价目标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原则,方可指望奏效。这里根据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以往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和本人的课题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4.1社会效益优先 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体育、创新理论、与服务社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但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一般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4.2重视创新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创新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意义。

4.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以量化的“量的差别”。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被引证、论文收录转载、获奖和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等,体现为“间接测量”。

由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4.4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 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应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理论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立竿见影,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9篇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实践检验的不统一性和间接性, 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客观、科学、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 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是科研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识。如果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评价模式,即职称评定、博士点、硕士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要看申报者已发论文的数量,这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须把创新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并且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上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康庄大道,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1.2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点是评价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好恶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

而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强量化后,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换算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它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其次, 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言,主要采用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间接方法测量。间接测量时采用的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以完全确定。再次,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 一定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3 评价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这是首要条件,但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因此,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又要简化操作程序, 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

2.1 评价机制的内涵。

《辞海》对机制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用来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生物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可见,当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用于社会科学,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可以定义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正常运行有关的各部分(即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强调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及如何相互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2.2 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和计量评价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在同行评议中,专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行评议的优势是,专家代替了科学外行拥有了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能够对科学研究发挥巨大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计量评价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数值化,通过对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各种文献及文献间关系的“计量”来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观数据部分取代了主观判断,利用计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质量,但计量评价方法也有缺点:一是过分依赖于数据, 二是易产生投机取巧, 三是易引发学术不端。

2.3 评价程序。

"所谓评价程序, 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过程或步骤。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众多学者对评价程序论述不多, 侧重于说明评价程序的重要性。相对实质评价来说,评价程序更易把握, 可操作性更强,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达到实质上和理想上的公正、公平, 光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难以保证的,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法制”比“人治”更可靠。合理可靠的程序是制度的基石, 因此,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公正、公平, 就应该制定公正、公平的评价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工作实际来看, 如何制定学人公认的评价程序, 诸如专家的选择程序、评审的步骤、异议的处理程序、成果的报奖程序等, 应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重中之重。 [1]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0篇

一、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构成

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量化评价体系就是将学院各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换算为等量分值,以教师各项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为认定标准进行综合衡量、考评教师科研状况的一种管理办法。评价体系由统计表格、分值说明、参考目录三部分组成。统计表格和分值说明依次对应,分别包括10项内容。教师先按表格要求填写当年成果内容,在表格分值空格处根据分值说明填写分值,最后合计当年获得的科研成果总分值。其中5和7项的分值计算配有参考目录。将5项学术论文分成三级:A级核心论文,B级重点论文,C级一般论文。将7项展览等级分成四级:A级为国际大型展览、部级展览;B、C级为国外专业性展览、全国美术家协会各专业美术委员会举办的单项展览;D级为各省市美协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联展、邀请展。根据级别分别将历年的展览名录逐条列出,教师可以清楚地查找到自己参展应给予的分值。管理方式以整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年底根据上一年的经验,将评价体系进行修改,兼顾公平与合理。同时设有必须及格分值,助教8分、讲师10分、副教授与教授15分,如未完成,5年累计为一个奖惩周期。

二、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核心问题

评价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分值量化的科学性。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视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公共美术、多媒体艺术、动画、摄影、油画、版画、雕塑、国画、史论等所有专业产生出的成果千差万别,作为一个学院的科研管理与统计部门,如何将所有教师科研成果的工作量进行比较,一直是本项研究的重点。美术学与设计学两大学科差别较为明显,这种因专业不同而出现的局部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分值量化在本专业内能有效地评估教师科研工作成果,但在跨专业评估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三、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难点

科研成果质量的认定是评价体系的难点,学术浮躁现象已为整个学界所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取向有关。一些出版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让所谓的核心论文、学术著作掺杂了太多的水分;一些展览的邀请与评奖方案由于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地位、作品炒作而真假难辨;一些设计被采用变成了赚钱的生意而失去了对艺术价值的追求。当代美术的市场化和资本化导致美术语言逐渐缺乏原创性和生命力;有些美术家创作急功近利;美术批评失语;美术史写作状况混乱,缺乏学理性标准。当然客观原因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无法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而且一般科研课题的要求完成周期是2至3年,有悖于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这些因素同样为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增添了难度。但主观原因更应引起重视,从事科学研究,甘于寂寞的心态与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考评体系的构建而言,在数量与质量认定中仍需要进一步实践与研究。以下是评价体系的分值说明,供教师参考。

1.出版教材

教学用书或出版教材应为当年新编(5万字以上)20—30分。

2.教学成果奖

精品课、教材、其他教改项目获部级成果奖40—50分,获省部级30分,获校级15—20分。

3.科研项目

为当年正式结题项目。承担部级项目40—50分,市级20—30分,院级15分。

4.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8万字以上)40—50分,学术论著(6万字以上)25—35分,译著(5万字以上)10—20分,编著(5万字以上)10—15分,个人论文集、个人作品专集10—20分。

5.学术论文

核心刊物(被A&HCI收录)15分,重要刊物6分,一般论文4分。

6. 作品发表

发表于正式出版社的大型画册一次2—4分,一般画册刊物一次1—2分。

7.作品参展(设计参赛)

国际大型展览、部级展览25分,国外专业性展览、全国美术家协会各专业艺术委员会、专业学会举办的单项展览或赛事4—6分,各省市美协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联展、邀请展2分。

8.设计(创作)作品被采用

与教学或学术研究有关的设计(创作)作品被国家大型活动或场馆采用15—20分,被省市级大型活动采用5—10分,被一般场地或活动采用2—5分。

9.个人展览

在部级美术馆展出为30分,地区性或专业院校为15—20分。

10.个人作品收藏

部级博物馆、美术家协会收藏10分,省市级美术馆5分,院级收藏3分。

美术学科的开放自由与科研管理的系统性是科研评价体系的双生面,教师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并非仅仅是监督机制、考评手段、激励措施,其核心目的应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大的研究空间及更多种可能性。但现实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这种体系下会有紧迫感,仅仅为了考评分数而努力,忽视了科研本身。这种现象看到了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但在数量达到要求的同时,如何真正提升内在质量,还需要教师及管理者共同努力。

(注: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资助项目和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2130)

参考文献:

[1]孙海垠,纵深.从文化公德自律理论阈阐释艺术管理及其孵化教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1篇

Abstrac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s our country stratagem,but it's evaluation factor is not adapted to subject development which is co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dopted fuzzy d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which is based on subject development, introduces appropriate factor,and finally verif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It can provide a relative balanced appraisal and guide practical work.

关键词: 学科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决策;评价方法

Key words: subject development;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uzzy decision;evaluation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10-03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要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柴国荣等运用Delphi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1];刘威等运用ANP方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研究[2];尹航等采用熵值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模型[3];石善冲等采用综合分析法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4]。而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特点,评价因素多,不确定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同时存在,具备显著的模糊性,这使得一些学者开始采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如阎为民等建立“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指标体系”[5],白利娟等以陕西高校为例开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6]。但是这些方面的研究中评价因素仍然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并没有从学科发展这一大学建设的核心的视角开展研究,使得评价因素不全面,无法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真正与高校自身发展完全融合,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内生动力,从而

持续促进高校科技与国家、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协同发展。本文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运用模糊决策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开展分析研究,合理选取评价因素,为形成具有实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重要的借鉴。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模糊性

事物形态和类属的模糊性是现实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对多个相对独立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这些影响因素有的以具体量化标准实现比较,但也有很多以好、较好、一般或高、中、低等类似的定性方式进行评价,很难进行具体而准确的量化,我们称之为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特征的因素,研究的对象正是由于概念的外延的模糊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模糊性。而模糊数学就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方法,经过数学处理,使其具有量化的表达形式,从而为决策提供可以进行比较和判别的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于各高校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用模糊综合评判发发所得出的结果,即可直接用于决策,也可作为重要依据,供最终的决策者参考[7-10]。

2 基于学科发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

学科是大学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单元,学科发展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是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学科三大功能对立统一,从不同角度彰显大学学科的价值。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科培育和储备学科新人;科学研究成果是学科成熟和发展的支点,是目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最受关照之处;服务社会是学科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11]。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校学科发展必须实现融合发展,而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其评价体系与高校学科发展核心要素吻合。因此,高校对各技术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评价与目前社会对成果转化唯经济效益的单一评价方式有所区别,高校更关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就是说,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还要形成深远的学科影响,具备较高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有利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自身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 产业化成效(U1)

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①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②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2 获得重大项目支持(U2)

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①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②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2.3 人才培养(U3)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②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③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2.4 重要科研产出(U4)

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否能促进这些方面的产出,将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实质性贡献,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科实力增强,回归大学的本质。目前体制下,科研产出主要包括:①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②。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③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5 反哺基础研究(U5)

对于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对基础研究的反哺。相关内容是否形成了新的基础研究的延续[12,13]。

3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设定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评分段。所考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有部分评价因素有量化的指标和参考,可设定模糊评价的量化区间。例如重大项目和科研产出中,可设定每个评分段的具体数量。

例如,某高校群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的数据评语集为:

U1={较好,很好}

U2={很好,很好}

U3={较好,很好,较好}

U4={较好,很好,较好}

U5={较好}

各分数段评分的隶属度[14]:

权重分配:

q1={0.5,0.5}

q2={0.5,0.5}

q3={0.3,0.4,0.3}

q4={0.3,0.4,0.3}

q5=1

总体权重分配:

q0={0.2,0.2,0.2,0.2,0.2}

得单因素评价结果:

x1=q1·R1

=(0.5 0.5)■

=(0 0 0.25 0.5 0.25)

x2=q2·R2

=(0.5 0.5)■

=(0 0 0 0.25 0.75)

x3=q3·R3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4=q4·R4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5=q5·R5

=(0 0 0.25 0.5 0.25)

x0=q0·R0

=(0.2 0.2 0.2 0.2 0.2)■

=(0 0 0.16 0.41 0.43)

最终得到该群体的测评结果:

F=(0 0 0.16 0.41 0.43)20406080100=85.4分

4 结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实现与高校学科融合发展,必须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与学科发展要素相适应。从学科发展的视角,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这对高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工作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4(2):1-5.

[2]刘威,陈艾菊.基于ANP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92-194.

[3]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4]石善冲,韩款.基区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0,21(2):75-81.

[5]阎为民,周飞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29-133.

[6]白利娟,汪小梅.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析,2006,7:46-48.

[7]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83.

[8]吴望名.应用模糊集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9]肖位枢.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10]叶茂林.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王晓红,陈浩.1999-2006年我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科技成果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科[J].科研管理,2011,32(4):94-101.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78-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任务,以提升其个人业务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公开、纵向与横向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数量激增,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造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效用,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资源两个过程[1]。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即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现实与有效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中,专职的科研人员配置甚少。因此,从高校类型上说,高职院校是应该划归教学类高校范畴之内。这样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而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2]。据此,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很短,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存在怀疑,企业既不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商洽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开发,也常常会拒绝高职院校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实现科研社会化服务的路途还较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千方百计寻找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路径的同时,必须转变科研成果转化思路,寻求成果的“内部消化”,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避免教师科研成果的闲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可行性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压力极大,因此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大多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思维和研究命题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产生和形成的,科研本身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研的运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并行甚至是重复的,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由教改项目衍生而来。监管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着科研与教研重复立项的现象,说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交集甚多,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存在形式上的束缚。

作为科研的开发者与教学的实践者,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着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极大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作为科研题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转化程序极其快捷,过渡环节少,管理流程简约,成效明显。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虽然存在必然性与便利性,但是这个转化不是教师简单的自为活动。就现实而言,科研成果常常只用来完成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然后就被归入教师档案。因此,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教师自觉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

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行独立的,二者之间交互很少。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管理、科研成果奖申报、级别界定、全校科研业绩年终统计与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只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关联,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科研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形成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彰显科研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部门增加教学资源,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结题之外,学校还会为获得立项的课题进行经费配套。这些课题的取得,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课题负责人晋升职称时能够提供科研业绩帮助之外,在转化方面实际建树不多。虽然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客观上充实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但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实际效能上的这种巨大反差,也确实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不做亏本生意”的科研课题申报原则[3],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论证,严把课题申报质量关。第一,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除了一部分课题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具备社会化转化成熟条件之外,将大部分课题导向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以及对专项教学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第二,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校内评审专家一般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学术委员会成员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程度上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创新,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教师把这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扩大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既能够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又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百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细致研究学校校史、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精致大气、美观舒适的校园景观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完工后,学校的校园环境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庆结束后,该教师将这次成功的景观改造方案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方案所涉及内容就是身边的校园,所以学生反映强烈,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被突然性地激发了。该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自己正在从事的设计项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表现出参与兴趣。因势利导,该教师就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四)建立科研成果校内共享平台,拓宽成果的教学转化渠道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获奖成果、专著、教材、专利与课题材料(立项申请书、结题研究报告等),如果单通过成果拥有者个人的教学转化,则很难实现服务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目前师资引进力度很大,一批企业人员进入教师岗位。但是,这些人未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了解高职教育现状,不熟悉教学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亟需得到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完全可以引用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科研成果拥有者将其成果在校内进行共享,以利于其他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快速提高。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应该先由科研管理部门搭建,比如在科研处网站上专门设立成果展示栏目,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材料、专利等成果相关内容出去,然后教学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的成果材料,可以委托图书馆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与共享。

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评价体系建构

效果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全面地开展转化效果评价是保障成果教学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激励机制

评价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有意识的转化行为基础上的,教师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转化的意识,任何评价都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转化,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完成后,获得较高评价的教师将优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并根据评价等级,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追加奖励。

(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根据教师科研成果中关于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阐述,例如课题立项与结题时关于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承诺,检查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在检查情况不佳时进行及时督促。二是结合科研处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清单,评价小组定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是否将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转化,以及转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着重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倾斜。三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评价小组检验科研成果在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辐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就可以判定成果的教学转化效果与教学辐射作用得到实现。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业务能力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避免成果“睡大觉”以及科研经费浪费的同时,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充分调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转化合力,为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教学转化创设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虹,刘楚达,肖贻杰.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7.

[2]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3]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4]李飞.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7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Transla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U Xiao-feng

(Zhe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 教师 科研 评价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06

近年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各高校都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借鉴国内外科研评价的经验,纷纷出台了教师科研考核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现有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过程中非学术性因素影响公正性

公正、公平地对待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执行教师科研评价的根本。目前在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学术性因素影响结果公正性:

1、评价主体错位。科研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和规律的探索,对它的评价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进行。目前许多高校科研评价不是由学术界而是由行政部门来操纵。行政管理追求的是照章办事和利益分配均衡,其执行者并没有能力进行科研评价,只是单纯地以论文刊登期刊、著作出版部门和课题立项单位的级别来认定,并据此做些统计评比工作,最终权衡给出科研成绩评定。

2、学术“光环”造成“马太效应”。科研评价的结果往往是做为科研经费、教师的收入和晋职、福利待遇等资源分配的直接依据。对于科研能力强、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凭借着已有科研成果获得一系列名誉光环,而这些光环会在评价过程中影响指标向其倾斜,帮助其轻易获得经费、课题等科研资源,为他取得更大成就奠定基础,周而复始,形成正反馈。相反,在可分配利益业绩有名额、数量限制的情况下,很多青年教师面对的是负反馈,没有足够的启动资源,缺失经费支持,科研能力无法提高,出不了高水平成果,进入恶性循环。渐渐地高校中形成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此外,另外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与权益关系也是影响评定结果不容忽视的重要消极因素。在涉及到切身权力、利益和人情世故的时候,评委在自身的操守和利益之间如何决策,这些都会导致对教师的学术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有失公允。

(二)评价方法不完善,重数量、形式轻质量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活动普遍采用定量评价。从理论上而言,数量化、等级化,可以简化操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并且做到客观公正。但是,通过对实际现状调查发现,定量评价容易产生重形式、数量轻质量的错误导向。科研评价主要是对科研业绩数量和质量衡量。在定量评价体制下,通常是以论文、著作及课题、专利、科研经费等的多少作为“量”的标准,以期刊杂志、出版机构和立项单位、获奖单位的级别作为“质”的标准来认定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高低。但我们知道这种“量”与“质”的标准都是并不完全正确的,论著字数与其本身质量的好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不少学术期刊、出版社的级别都是与行政级别挂钩的,行政级别高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术水平高。指标数据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核心期刊、CSCD检索、CSSCI检索的论文刊物每年都在变更。最致命的是,定量评价不能将复杂的、隐性的、涉及教师思想与情感、需要与动机、感受与体验、道德与人格等反映出来,很难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丰富的有价值的工作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

1、指标选取简单绝对化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是科研评价标准的量化,它是通过对各种评价标准设置不同权重而实现的。现在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不管学科是否相同均采用论文、著作、专利及项目等源生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我们知道,理、工、农、医、文、史、法、经等学科性质不同,特色各异。不同学科其学术研究具有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可比性,并且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也存在个体差异,面对这样的评价对象使用单一化评价标准明显是不科学的,难以实现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2、指标权重忽略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目前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只追求学术效益,不重视实际效益,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者文艺作品类、决策咨询类报告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只赋予该类指标很小的权重,甚至对其置之不理。这种评价体系使得我国投资产出的智力成果大部分以科研成果形式保持其知识形态,无法激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实现科研社会服务发展服务的宗旨。

3、某些评价指标的内涵重复。一是论文和著作之前存在一定重复性,有相当一部分著作的雏形都是以系列论文形式表达的;二是成果获奖和成果(著作、论文、研究报告、专利等)重复计算上,通常成果获奖都是以某一研究领域中以各种形式(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专利、图纸等)表现出来的成果为基础申报的。

(四)评价观念存在偏差

大学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特有的素质与修养决定了他们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同行的认可、社会的接受,更看重自我价值实现。而在我们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评价观念存在明显偏差,缺乏对高校教师的人性关怀,只是单纯强化教师的工具价值而漠视教师的主体价值,将高校教师评价仅视为对教师的管理环节和手段,忽视了高校教师作为完整生命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二、关于完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由于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差异,科研类型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用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对教师科研进行评价。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适合各专业与学科发展特色的教师科研评价制度,形成一个良性的运作与竞争机制,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是科研评价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 端正评价思想,淡化成果指标,激励潜心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科研评价主要是通过将教师的科研业绩与科研选题确定、科研经费拨付及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确定岗位津贴等利益挂钩,以激发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这种功利性的评价思想与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极其不相吻合,产生诸如:教师重视为人之学,忽视为己之学;受利益驱动,降低人格;学科无法均衡发展等问题。因此,需要端正评价目的,让教师为己之学,淡化成果指标,激励潜心研究。只有注重学术成果的水平和质量,关注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者潜心研究与深入探索的独立精神,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遵循高校学术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科研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1、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高校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层次分析法――专家评议”分层综合评价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在小同行(研究领域基本相同的专家)评价过程中,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然后, 大同行(研究领域相近或相关的专家)对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不同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分析,可得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系数。最后,利用指标权重系数,实现对高校教师科研不同方面的初步量化。

2、制定与研究类型、学科领域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科研评价。

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均采用单一化评价标准,无法完全反映科研活动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可比性等特点。科研评价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学科领域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研究类型主要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产业化。基础研究重在原始性创新,依靠的是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因此评价标准应重在创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注重发现、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应用研究则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成果的转化、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标准。科技产业化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评价重点,以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及其未来的产业化水平和发展前景为主要评价标准。

在学科领域方面,对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其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社会科学类可以通过发表成果被引用、被收录的情况以及专家评议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医学、农学及实脸性的自然科学类可分阶段进行评估,先期定性评价实验主要成果水平,后期结合实验投入生产后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小来定量指标确定该成果最终水平;工程与技术等应用型学科,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类成果可通过其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定量评价。

3、结合教师个体差异,实施分级评价

分级评价即根据教师所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按照学术发展阶段,将教师分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一般教师三种类型,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对于一般教师而言,此阶段关键要形成教学科研能力,评价重点应是鼓励他们做好基础性的教学科研,结合学科专业开展教学性科研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形成潜心科研、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于学术骨干而言,在科研方法和路径、科研知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承担起相对重要的科研项目的能力,科研评价的重点应是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考核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学科带头人而言,大多是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把握前沿问题、熟识科研方法的专家,而且可能领导着一个科研团队,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和经费,具有取得重大成果的条件。对他们的科研评价要重点考察其取得重大成果的能力,以及他们在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社会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成果,给予他们相对宽松的空间,不必每年对其考核,允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对其要求工作量,包括教学和科研,让其专事研究工作,以求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

(三)加强监督机制,促进公平竞争

科研评价机制要能够有效地运行,不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执行过程也要做到客观公正。尤其是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监督:一严格考察评价主体的学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对其是否具备胜任资格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二是要回避亲友关系、师徒关系和社会裙带关系;三是要防止行政权力在学术领域的渗透和学术权力的垄断;四是建立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参考文献

【1】魏艳.对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8月号上旬刊,22-23

【2】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 [D].中南大学, 2009.

【3】 林继志,张向前.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2月,第10卷第2期,119-121

【4】王 巍,马二军。建构高校科研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17卷第1期,68―71

【5】熊彩纯.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革新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178-181。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40-03

高校科研评价的目的是基于一定科研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科研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科研积极性,提高科技能力和水平,并为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高校科研评价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同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随着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深入,在实际工作中其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1-3]。

教学型高校以承担大学教育为主要任务,其科研目标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教学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类高校大多是由专科学校发展起来的,本科办学时间较短,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科研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一些这类学校特有的问题。本文以教学型高校为背景,探讨了这类高校科研评价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问题

教学型高校软硬件基础比较差,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稳定的科研团队很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类高校在科研评价中往往照搬研究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指标,科研评价办法和实际科研工作存在较大偏离,存在如下问题。

(一)割裂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型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中,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教学是中心,科研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促进教学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科学研究一般通过如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其次,通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最后,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其创造和创新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实际工作中,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等被量化为一定科研分值,并和科研资源的分配、职称聘任和职务升迁等相关联。教学内容由于不易量化,一般以完成一定教学工作量为依据,不进行深入考核。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当数量的教师追求科研分值的最大化,科研成为一种不计代价的行为,很多教师牺牲教学时间从事一些“短时间内容易出成果”的科学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科研内容一般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对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指标,科研成果也很少被用于教学实践,科研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科研评价指标化与行政化倾向严重

目前,教学型高校采取的是同行评议和指标量化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以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评价为例,首先将参评者的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量化打分,以此分值做参考,组织专家对参评材料进行评议。评委一般由参评者所在二级学院的院长或教授代表担任,有时也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一方面,科研评价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级别、著作出版社的等级、刊物的级别、获奖等级和专利类别等一些指标化的、表面的东西,很少涉及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内容和水平的实质评价;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专业的专家不了解另一个专业的科研成果,实际上评委会变成了扩大化的科研管理部门,最后评审的依据实际上还是量化打分的分值以及一些个人主观因素,这并不能真正评出参评者的实际科研水平。

(三)科研评价指标不科学

指标量化的评价方法在一定时期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出原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家把科研评价的门槛抬高,将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或专利才能纳入评价体系。现在最为流行的是“代表作考核制度”,规定衡量教师科学研究贡献的大小只看三篇代表作。这无疑对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创新型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教学型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一部分教师在学校专科阶段多年不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非常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科研评价的最低门槛,无奈之下完全放弃了科学研究,这样就失去了通过科研评价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同时,现行科研评价指标中缺乏对科研成果长期贡献的考核。著作、后根据出版社或刊物的级别评定论文的层次,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根据验收意见和课题级别评定其层次,科研获奖根据授予奖项的部门的级别评定级别,专利授权后根据其专利种类确定其层次。科研评价成为一次性的行为,不能真正衡量出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

最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考核。例如有的教师在考核的几个周期里面总体上科研成果的水平较高,科研的贡献较大,但其成果和贡献呈迅速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能是其研究内容的发展前景和生存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如果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其发展趋势的考核,就会引起误导,造成学校决策的失误。

(四)缺乏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艰苦求索的过程,与科研评价的短期性和时效性是相矛盾的。但创新性强、难度大的科研项目往往风险性也很大,一般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有的经过无数次尝试之后证明想法是错误的,只能重新确立科研思路。这种勤勤恳恳、孜孜求索、屡败屡战的精神是潜心科学所具有的难能可贵的优秀素质,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本身也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成功往往以无数次失败为基础,在目前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由于缺少对科研过程的评价,一项科学研究无论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没有取得论文、著作、专利等指标性的成果,便很难得到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原始性创新的积极性。

(五)忽视个人对科研团队与学科建设贡献的评价

现代科学已处于“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必须形成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才能有所突破和有所建树[4]。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是大学各种功能的具体承担者。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和没有凝练出合理的学科梯队是教学型院校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现行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偏重对个人科研水平和贡献的考核,鲜有个人对科研团队和学科发展贡献的考核,造就了很多科研个体户。这些个体户各自为战,处于无政府状态,不能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原始性创新研究。

(六)未将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纳入评价体系

教学型高校由于科研软硬件基础都比较差,科学研究的能力偏低,只有在为地方和行业发展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凝练出自己的特色,其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与行业发展服务。但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学型高校盲目学习研究型大学去赶超世界领先科学水平,科研评价中强调“高水平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和“高水平成果获奖”,追求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本来可以做出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方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却很少涉及,结果贻误了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改进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对策

(一)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与跟踪,将其对教学、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纳入评价体系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个人科学研究对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贡献加入科研评价体系,只有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真正算作科学研究服务于教学工作。将个人对团队建设的贡献纳入科研评价的内容,以利于形成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促进科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基础研究成果还要长期紧密追踪其以被引用率为代表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型研究成果,要考察其实际转化率,把对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内容。

(二)强化对科研内容的评价

现行的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就其实质是行政评价和指标量化相结合,具有评价内容指标化和评价工作行政化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该采取同行评议为主,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职称评审为例,可以首先由学校组织小方向一致的国内知名专家对各参评学院教师的成果进行同行评议,为了确保公正性专家人数要足够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地域跨度。同时,除了项目、著作、论文、获奖、专利外,科研评价的内容还要包括参评者科学研究的实际内容,这部分工作参评者可以采取科技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基于各学院教师同行评议的科研分值加总确定各个学院的申报配额。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再根据自己的相关标准以及各个申报者对学院教学、科研等的总贡献确定人选。这样,学校层面上组织专家评审主要从对学校科学研究的贡献上对各个学院进行区分,学院内部的评审主要是将不同的人对学院发展的贡献进行区分。项目、获奖等其他方面的科研评价,均可参照这种学校和二级学院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式。

(三)构建与教学型高校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针对教学型院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比较差,个体差异比较大,发展变化比较快”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动态评价标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评价应该鼓励其多做出一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考核其一个评价周期内不超过3件代表性成果,科研评价的周期应该适当延长,由时下的1年延长为3―5年。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但还没有形成自己团队的科研人员,应该鼓励其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科研评价指标中既要强调质量的提高,又要强调科研团队的形成,考核的周期以3年为宜。对于刚刚从事科研工作还没有成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的教师,科研评价应该以鼓励其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找到稳定的科研方向为主,成果质量整体不下降的前提下鼓励数量的适当增长,这类教师的科研评价周期可以维持1年不变。

对于论文和著作等基础研究成果要以考核其在同行内的学术影响为主,这方面主要考察其被引用率。对于专利等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要考察其类别和数量,还要考察其转化率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后者应该作为主要的考察内容。

同时,鉴于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科研评价指标中还应该包括对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发展趋势的考核。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将其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考核周期的科研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科研工作所表现出的连续性和上升、稳定和下降趋势,供学校在科研决策时做参考。

(四)突出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原创性越强的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宽容失败,能够科学、合理地对科研过程进行评价。科研过程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原创性和风险性比较强的项目,根据其学科范围聘请小方向一致的权威专家,采取现场答辩和审查科技报告等方式对其科研内容进行评价,给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以利于下一步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目的不是审核,而是对其下一步工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五)增强科研评价过程的严肃性与透明度

不管科研评价的程序多么合理,指标多么完美,如果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切都是空谈。在实际科研评价过程中要加强科研评价过程的纪律性和严肃性,严格评审专家的选择和评审工作的程序,评审专家的选择要坚持“小方向一致”的原则,遵守回避制度,要有足够的地域跨度和数量。建立评审专家信誉档案,对于弄虚作假、和搞人情关系的评审专家将其行为记入信誉档案并向其工作单位通报。同时,建立透明的考评程序[5],整个过程包括评审专家的选择及其原则、评审过程的工作程序以及评审结果都要对外公示,公示期要足够长,使有疑问者能够有时间申诉,让赢者赢得心安理得,让输者输得心服口服。

同时,要积极探索以中介组织为基础的独立的社会化评价方法,中介组织以为相关单位从事科研评价收取一定报酬维持其运转,要想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就必须确保其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科研评价机构,和政府不具隶属关系,避免了政府和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科研评价所引起的权力干预弊端。但目前这种评价方法推行的时间还不长,其评审结果也有待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大程度的认可,政府也应该对其发展进行引导,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规范其行为,克服单纯追逐盈利造成的弊端。

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如今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指标量化评价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质量优先的“代表作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促进科研转型。但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利于科研评价工作的开展。只有时刻牢记教学型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学校和二级学院两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坚持科研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积极探索以社会中介为基础的社会化评价方法,才能实现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的目的,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燕.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首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2]段洪波.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探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3]罗晓燕,欧阳克氙.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

价机制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3,(5).

[4]杨忠泰.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3,(3).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