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家庭心理气氛;中学生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家庭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最初的生活环境,已有研究显示出家庭因素与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联系,本项研究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心理气氛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石家庄市的2所中学选取被试,根据问卷的回答情况,剔出回答不合格被试,最后保留的有效被试405人(占初选人数的95%),其中男生169人,女生24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该量表由我国许军等人编制,包括48个项目,从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检测被试的健康状况,反映了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这一主张(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提出的健康标准)。

1.2.2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 该量表由费立鹏、郑延平等根据M0ss等人1981年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翻译、修订编成,评价了家庭10个方面的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1.3 研究方法和程序 使用问卷调查法,利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集体施测,完成问卷后统一收回,数据统计处理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主要方法为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被试分组 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3个大的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分数相加,得出每一名被试的健康总分,然后按从高到低的次序对全体被试排序,从高、低两端各取被试总数(403人)的25%(各100人)形成身心健康状况良好组和较差组,以组别为自变量,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3个大的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分数和健康总分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被试在上述各方面的差异显著(t=8.39~28.34,P<0.001)。

2.2 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被试家庭心理气氛的差异 以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组别为自变量,以家庭环境量表的10个方面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这7个方面差异显著(t=1.82~6.20,P<0.05~0.001,双尾检验)。见表1。

2.3 心理健康与家庭心理气氛的相关分析 以心理健康量表的3个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10个维度做双变量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亚健康;诊断;综述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6-1324-03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第一状态),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第二状态),75%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度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正成为威胁全球的世纪病,国内外纷纷掀起研究的热潮。由于亚健康的概念宏观,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指标往往无异常,因此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难点之一。有关亚健康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亚健康状态的界定

目前,国内专家对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标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1刘保延等专家组提出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①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②无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③尽管有明确的具有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这3条诊断标准,根据亚健康的概念提出。应用广泛,较为权威。

1.2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ZYYXH/T2-2006)对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①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②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③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以上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

1.3石鹤峰等专家组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

石鹤峰等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除了上述1.1的全部内容外,拓展和深化了“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的内容,其中包括:①躯体不适综合征;②亚临床状态综合征;③原因不明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④病原体携带状态综合征;⑤检验高、低值临界状态;⑥躯体健康处于高致病性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

以上亚健康诊断标准均根据亚健康的概念提出,准确、权威,但均未列出具体的症状指标,仅能对亚健康进行定性的判断,无法做出定量的测量。

2 量表(问卷)评估法

2.1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调查问卷

刘保延等人设计出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特征调查问卷,包括躯体状况、生活状况、情志状况、精力状况、禀赋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6个部分,共124个问题条目,采用5级评分,每个条目的分值从1分到5分,意义由好到不好。该问卷全面翔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的健康状态做出判断,揭示亚健康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课题组应用该调查问卷,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证候研究,在国内亚健康研究领域颇具代表性。但所涉及的条目多,内容复杂,又偏于中医证候研究,因此操作和推广的难度较大。王学良等人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包含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社会症状3个方面,共72个条目,内容上大大简化,易于操作。课题组运用该调查表,在广东省高校、医院进行了多次流行病学调查。

上述两种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调查问卷,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亚健康状态的特征,但无法对亚健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适用于对已经诊断为亚健康的人群进行症状和中医证候分析的研究。

2.2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美国康奈尔大学编制的CMI问卷内容包括4个部分:躯体症状、家庭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分成18个部分,共195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是”者记1分;回答“否”者记0分,全部条目相加得出CMI的总分。其中,有51个条目是与精神活动有关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称为M R部分。CMI还确定了筛查标准,在我国的筛查标准是:男性总分≥935,M-R≥15分;女性总分≥40分,M-R≥20分。达到此标准的即为筛查到的躯体和心理障碍者。周玲玲等将该量表与自制量表结合,对37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亚健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55.11%。

2.3 SCL-90自评量表

SCL-90自评量表在国外应用甚广,该量表共90个问题,包括了感觉、思维、情感、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等心理精神症状学内容。每个问题按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的程度,赋值1―5分,统计指标包括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因子分等,能反应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SCL-90是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测试的有效工具,其自评结果可作为亚健康临床心理状态判断标准。杨娉婷等采用SCL-90对820例亚健康人群进行自评,结果亚健康人群在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7个因子分均较常模高(P

2.4 MDI健康评估量法

很多学者用世界流行的MDI健康评估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它本来是WHO用于对人类死亡危害最大的疾病所提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采取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对应于WHO的健康定义,进行综合评价,其标准是: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MDI所依据的提示包括依次排列的对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及中风预报、恶性肿瘤征象提示、脏器病变提示、血液及过敏性疾病提示、体内污染测定、内分泌系统检查、肢体损害探测、服药效果探测等躯体性指标,以及近年来增加的心理、社交障碍指标MDI健康评估量表。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杀未遂;意念;心理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97-05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1]。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一项来自安徽合肥地区的监测资料表明,中学生近1年的自杀意念报告率由1998年的15.3%增加到2003年的27.7%[2]。比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成为继日本、韩国等之后的又一高自杀率亚洲国家。据报道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15~34岁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青少年自杀风险评估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继续发展、降低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蚌埠地区抽取2所大学,4所城市中学(其中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1所,中等的2所,较差的1所),3所农村中学(按教学质量好、中、差各抽取1所),所抽取的7所中学中6所为完全中学,1所为职业中学。中学按每年级抽取2~4个班,大学按不同专业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学生7 315名,回收有效问卷7 104份。其中初中生1 919名,高中生1 865名,大学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龄12~22岁。

1.2 调查内容

1.2.1 自杀意念的评定 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对1年内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发生自杀意念频率、自杀计划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自杀意念强烈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

1.2.2 自杀未遂的评定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或残害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

1.2.3 人口统计学变量 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学习阶段、家庭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

1.2.4 亚健康状况的评定 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定青少年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4]。躯体亚健康有32条评价项目,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为符合躯体亚健康状态者;心理亚健康有39条评价项目。以某项目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界定为具有该亚健康相关症状。计算研究对象亚健康症状数。

1.2.5 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评定[5] 采用Zung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按1~4分的4级评分方法评价青少年的抑郁状况,抑郁量表总评分≥41分为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青少年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焦虑量表总分≥40界定为焦虑症状。

1.2.6 述情障碍的评定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5],根据述情障碍分值,按四分位数法分4个等级对各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

1.3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和各调查中学分管领导、所调查班级班主任、校医和/或体育老师以及大学所抽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再由班主任协助调查组成员到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自愿的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统一发放、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3.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13.0)录入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 在参加调查的7 104名学生中,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共有2 017名,报告率为28.4%(2 017/7 104);报告 自杀未遂的学生有198名,报告率为2.8%(198/7 104)。

2.1.1 自杀意念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在2 017名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中,其中在调查时1年(12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学生有732名(36.3%),调查时1年前就有的有1 285名(63.7%)。对调查时1年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732名学生根据产生自杀念头最强烈的那一次的意念频率、当时自杀计划的设置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想死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意念频率63.0%为一闪而过,39.3%有自杀计划,8.5%有自杀准备,24.3%的学生想死程度大于50%。

2.1.2 自杀未遂 对198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次数、最近一次发生的时间、自杀结局和自杀实施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2.8%的自杀未遂的学生报告≥2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年内的占50%,自杀结局中达40.1%的不是本人放弃,30.3%的在当时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超过50%。

2.2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分别对学习阶段、性别、户籍、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为单亲家庭、是否为独生子女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进行χ2检验。见表1。

2.2.2 躯体亚健康状况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2 694名学生中,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7.8%(1017/2 694),高于无躯体亚健康状态的自杀意念报告率22.7%(1 000/4 410),(χ2=186.929,P=0.000)。按躯体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1.527+2.235 X,说明随着躯体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53.092, P=0.000)。

根据有无躯体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发现躯体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4.5%(121/2 694)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7% (77/4 410)(χ2=46.523,P=0.000)。

2.2.3 心理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量表有50条心理、社会、活力等不适的症状,根据个人近3个月来对每条症状的实际感受划分6种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情况,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就定义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结果发现有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1 297名,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9.9%(1 297/3 233),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3 881名)的自杀意念报告率18.8%(730/3 881)(χ2=393.035, P=0.000)。按心理亚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28.651+1.757 X,说明随着心理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128.618, P=0.000)。

根据有无心理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显示心理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为4.5%,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3%(χ2=66.133, P=0.000)。

2.2.4 抑郁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抑郁评定量表采用1~4分4等级评分方法,对个人20条的得分进行累加,凡总分≥41分,即认定为处于抑郁状态。 对有、无抑郁状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抑郁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抑郁状态学生(χ2=105.234,P=0.000;χ2=129.905,P=0.000)。见表2。

2.2.5 焦虑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焦虑评定方法同抑郁。对有、无焦虑状态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焦虑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焦虑状态学生(χ2=121.51,P=0.000;χ2=122.05, P=0.000)。见表3。

2.2.6 述情障碍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述情障碍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根据述情障碍得分,计算四分位数,将得分在第0~25百分位数计为1级,将得分在第26~50百分位数计为2级,将得分在第51~75分百分位数计为3级,将得分在第76百分位数以上计为4级,对不同级别述情障碍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随着述情障碍级别的增加而升高(χ2=394.335,P=0.000;χ2=69.929,P=0.000)。见表4。

2.3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3.1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5。

以自杀意念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男=1,女=2)、学习阶段(初中=1,高中=2,大学=3)、父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躯体亚健康条数(0条阳性项=1, 1~3条阳性项目=2,4~6条阳性项目=3,7~9条阳性项目=4,≥10条阳性项目=5)、心理亚健康条数(赋值方法与躯体亚健康同)、抑郁分数(<40分=1,≥40=2)、焦虑分数(赋值方法与抑郁同)和述情障碍分数(赋值与等级相同)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习阶段、心理亚健康、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自述障碍6个变量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单因素相比,剔除了母亲文化程度和躯体亚健康2个变量。见表5。

2.3.2 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未遂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学习阶段、躯体亚健康分数、心理亚健康分数、抑郁分数、焦虑分数和自述障碍分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的赋值方法与自杀意念相同。结果显示,性别、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和焦虑状态、自述障碍均是自杀未遂产生的影响因素。见表6。

3 讨论

3.1 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偏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8.4%,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6-7],与冯珊珊[8]报道的广州市结果(33.2%)接近。结果高于国内某些地区的原因可能为:一是调查时间不同的结果。本调查时间为2007年12月份,而文献[6-7]调查时间为2003年和2004年,时间相差较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日益增强有关;而冯珊珊报道的广州市的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与本调查时间接近,因而结果也较为接近。二是调查对象虽然都是青少年学生,但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群比例不同可能对结果也有影响。本调查样本中初中生占27.0%、高中生占26.3%、 大学生占46.7%,而文献[6-8]调查对象中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大学生占的比例较小,由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不同,所以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影响。

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可从其计划、准备和意念等级来反映,严重自杀意念者只占小部分,且自杀意念越严重,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Turvey[9]报道,有过1次或2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2.4倍;有过多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13.7倍。本次调查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8%, 其中32.8%的人自杀次数≥2次。重复自杀未遂也是自杀死亡重要的预测因素。有学者报道,曾有过非致死性自杀未遂的人,10%~15%最终自杀死亡[10]。WHO多中心青少年研究显示:重复自杀未遂后一年是成功自杀最强的预示因素[11]。Cedereke等[12]于2005年提出:在1年的随访中,早期(即前一次自杀未遂后0~1个月)重复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关注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女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性 在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结果提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的发生则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13-14]。国外的研究则显示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而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低于男生[15]。本次调查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性对压力的感知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想法有关。

3.3 学习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本调查显示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初、高中生均高于大学生。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心理日趋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另外,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其学习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越差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1]。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面临中考和高考的考验,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在我国,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高考不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高度重视,从而给高中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遭遇意外的学习和生活事件,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大学生经历过了高考,初中生距离高考的时间较长,学习压力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却小得多,因而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

3.4 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国内外研究显示,有自杀相关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国外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是抑郁症患者,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16]。对自己通常有较多否定评价的人,相对会产生较多的抑郁情绪。此次调查证实,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其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抑郁与焦虑程度都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可能与这些青少年受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学习及其他活动的能力较差,常有更多失败的体验,内心脆弱、敏感、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当遭遇意外事件时,更易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如自杀。

3.5 述情障碍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重要因子述情障碍(alexitymia) 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 即自身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不能主动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17]。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一些躯体疾病中伴有述情障碍症状较多[18],在正常人群中也发现约有10%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不善于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情绪感受[19]。述情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20],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区分焦虑与抑郁,不能区分兴奋与疲劳,不能区分生气与饥饿[21]。不能准确地描述感受妨碍了患者情绪压力的释放[22]。相反,这些压力存在于体内,最终表现为躯体的疾病。内部的痛苦通过躯体的疼痛或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述情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识别、表述情绪的能力,所以在应激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常出现情绪失调,及情绪的困感。这样的失调进一步改变通过认知来处理情绪的能力[23]。本调查结果显示述情障碍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可能与有述情障碍对学生产生上述身心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述情障碍本身可以加重学生躯体和心理亚健康有关。

(致谢:本课题得到了蚌埠市教育局、怀远县教育局以及调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 TAO FB, GAO M, SU PY, et al. Trends of Health-risk Behaviors and Their Risk or Protective Factors on Adolescent Students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China, 1998-2003:Study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Rinton Press, 2005:180-189.

[3] 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378-381.

[6]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7]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29-431.

[8] 冯珊珊,张雪琴.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14-416.

[9] TURVEY C, STROMQUISTA,KELLY K. Financial lo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ample.Acta PsychiatrScand, 2002, 106(5): 373-380.

[10]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 728-1 736.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WHO,1999:104-109.

[12]CEDEREK M,OJEHAGEN A. Prediction of repeated parasuicied after 1-12 months. European Psychiatry, 2005,20: 101-109.

[13]高茗,徐放,沈庆凤,等.合肥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43-244.

[14]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15]GOULD MS, GREENBERG T, VELTING DM, et al.Youth suicide risk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4): 386-405.

[16]CHARLES Lr, JOANNE Er, RICHARD C,et al.Some differences betweenmen and women who commit suicide.Am J Psych,1988,145(6):718-722.

[17]SALMINEN JK,SAARIJARVI S ,AARELA E ,et al .Two decades of alexithymia.J Psychosom Res,1995,39(7):803-807.

[18]BLILEY PE,HENRY JD .Alexithyria,somatization and negative affect In acommunitys ample. Psychiatry Res,2007,150(1):13-20.

[19]JOUKAMAA M ,TAANILA A ,MIETTUNEN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lexithymia among adolescents. J Psychosom Res, 2007,63 ( 4 ) :373- 376 .

[20]WOUTA M ,ALEMANC A ,BENNOND B ,et al .No words for feelings: Alexithymia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first-degere relatives. Compr Psychiatry,2007,48(l):27-33.

[21]MCDOUGALL J. Thertres of the body: 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to psychosomatic illness.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9.

[22]MARTIN JB, PIHL RO. The stress-alexithymia hypothesis: Theor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 tions. Psychother Psychosom,1985,43:169-176.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4篇

一、传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缺陷

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六种依据。即统计学的标准、社会规范的标准、医学上的标准、学习生活适应的标准、个人主观经验的标准、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的标准等六个方面。总体来说,这六个依据中除了医学标准外,其他依据都存在较大争议。而且,这六种依据都是各自从单一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所以现在支持这种区分标准的人越来越少。

(二)两种思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思路: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和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众数原则”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同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比较和判断;“精英思路”提出的是一种绝对标准,即心理健康程度应以个人内在天性发展的程度来确定。这两种思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众数原则”是相对标准,难以确定,“精英原则”是绝对标准,难以操作。

(三)两种倾向。目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两种研究倾向。生存标准强调保存与延长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尤为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标准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但是,单纯的“生存性标准”过于消极,强调了社会适应,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而单纯的“发展性标准”又不切实际,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规范作用,同样也存在着难以客观化,不易操作等缺陷。

二、未来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对策

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对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我认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建立整体观。目前心理学健康标准研究缺乏整体观。总的看来,虽然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种类繁多,但仔细分析它们仍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一个系统的视野来考察上述几种标准可以发现,它们实质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例如,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都遵从同一原则,即“众数原则”。而且,由“众数原则”思路发展而来的生存性标准,以及由“精英思路”发展而来的发展性标准,它们所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些从表面看来不同的标准,其实质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建构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统一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如果以科学的系统观和辨证观作为方法论指导,相信其中所遇到的争论会更少,也更加容易达成共识的局面。其次要注重发展观。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体现毕生的发展观。在人的一生中。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其相应的心理健康要求应该也是不同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应是动态的,不是固态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二)认清学科的本身性质

当前,在心理学领域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都还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例如,智力、情绪、人格的实质甚至是心理这一最基本的概念。我们目前在心理健康上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这有关系。在一些基本概念都还未很好建构起来时,我们企图在这些模糊的概念基础上再去建立或发展一个新的概念或理论,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基础概念体系尤为重要。其次,从研究对象来分析。心理学研究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即心理现象,很难对它进行客观和直接的描述,一般只能是间接的描述,免不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强调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便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些都会导致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引起诸多困难和争论。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学界对这一研究达成共识的过程。再次,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要真正建构科学的、全面的心理健康观必须对人要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认识人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课题,对人的认识上所存在的种种的困惑必将影响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人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对心理健康标准深入探讨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问题,它还将涉及到社会学、人学、教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因此,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标准建立,心理家和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家的合作是必要的。从目前情况来看,这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

(三)注重理论的买证研究

要明确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既是一项理论研究,同时也是一项实证研究。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标准在注重理论建构的同时更应注意实践的探索。心理健康研究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指导意义的研究,最终的标准应该是一项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而不单是心理学家自己停留在思辩层面上的成果。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其结论主要是研究者从自身认识出发,列出一系列的评价维度来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作出描述和评估,而忽略对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对象进行实证调查。而且,加之受知识背景等差异的影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很多情况下难于处在同一认识和对话的层面上,心理健康主体几乎成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局外人”。这造成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严重“脱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标准的普适性和存在的意义;同时也因为实践研究的缺乏而导致理论研究过多的争鸣。其实,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在理论上建构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上作深入的检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开展理论探讨的同时开展实证研究,走到研究对象中去体察他们的心理实际状况,了解他们的健康意识,这样的标准才有它的存在价值。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教育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81

Review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ZOU Yan, DENG Li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there are mor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how effective vocational colleges condu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l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level, or depth level there is a big shortag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ore serious Higher Colleges of circumstances,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nalysis, hoping to clear the status quo of existing research, a good grasp of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rends, enabling it to better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view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晚一些,笔者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21世纪之后,具体到高职院校这一细分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工作以后,都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客观上要求学者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之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就是这些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学者开始关注以及研究这一课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有学者侧重于主观经验层面的总结归纳,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调查。学者张兵、谢德光等,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分析,通过选择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1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非较低,但是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又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高职学生个体特征来看,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女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的双亲家庭。学者武媛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了高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即普遍上都处于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刘瑞玲选择了潍坊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这两个高职院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基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抑郁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等排在首位。张晓冰,王丽霞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学生有10%左右具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学生中在敌对以及恐惧两个因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维度呈现出来明显的差异性。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广泛研究深刻地揭示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凸显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把握,这是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前提性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定量研究以及定性研究都有,定性研究方面,学者胡华北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满意情况、个人的自我认知、家庭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那些专业满意度差、个人认知水平低,家庭状况不良、生活能力较差、人交际关系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了上述影响因素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学者刘俊娉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2级五年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因素、生源地、家庭条件、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定性方面的研究,学者周婷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人口特征以及自身性格层面的缺陷,举例而言,自我评价的缺陷、自卑、缺少交际能力等等,除了性格层面的缺陷之外,还有学校教学环境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家庭教育滞后等等。从上述分析来看,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这些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以及策略,力争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策略研究

针对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视角进行了探讨,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来看,国外在此方面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同时在具体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理论研究方面,学者莫里斯、利夫顿等学者编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大学生心理学》等书籍以及期刊,全面而具体地探讨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实践方面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属于学校的常设机构,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负责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对规范,建立起来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上岗制度。国内学者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学者黄天贵、蔡小丽认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及保障;围绕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完善,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作用。学者朱昆阳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学者余庆兰探讨了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利用好拓展训练这一手段,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定拓展训练内容以及形式,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治愈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林琳,柯晓扬,袁忠霞等认为高职学校心理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心理健康预防保健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多个方面着手,综合运用好这些手段来全面的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者刘淑霞,周兰桂,曾郁林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运用好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平等、开放、发展的理念来看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开展真诚的沟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要破除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帮助高职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也有学者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角度进行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等多个主体的不断努力,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研究、定性研究、微观研究比较少,既有研究依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既有研究的不足凸显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现有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综述,总结了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分析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希望能够给学者未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提升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 陈桂兰,张秋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 武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5(9).

[4] 张晓冰,王丽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 胡华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3(27).

[6] 刘俊娉.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2).

[7] 聂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8] 周婷.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J].才智,2014(9).

[9] 刘瑞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潍坊高职院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2015(8).

[10] 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 论坛,2014(18).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6篇

一、传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缺陷

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六种依据。即统计学的标准、社会规范的标准、医学上的标准、学习生活适应的标准、个人主观经验的标准、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的标准等六个方面。总体来说,这六个依据中除了医学标准外,其他依据都存在较大争议。而且,这六种依据都是各自从单一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所以现在支持这种区分标准的人越来越少。

(二)两种思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思路: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和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众数原则”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同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比较和判断;“精英思路”提出的是一种绝对标准,即心理健康程度应以个人内在天性发展的程度来确定。这两种思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众数原则”是相对标准,难以确定,“精英原则”是绝对标准,难以操作。

(三)两种倾向。目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两种研究倾向。生存标准强调保存与延长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尤为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标准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但是,单纯的“生存性标准”过于消极,强调了社会适应,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而单纯的“发展性标准”又不切实际,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规范作用,同样也存在着难以客观化,不易操作等缺陷。

二、未来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对策

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对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我认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建立整体观。目前心理学健康标准研究缺乏整体观。总的看来,虽然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种类繁多,但仔细分析它们仍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一个系统的视野来考察上述几种标准可以发现,它们实质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例如,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都遵从同一原则,即“众数原则”。而且,由“众数原则”思路发展而来的生存性标准,以及由“精英思路”发展而来的发展性标准,它们所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些从表面看来不同的标准,其实质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建构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统一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如果以科学的系统观和辨证观作为方法论指导,相信其中所遇到的争论会更少,也更加容易达成共识的局面。其次要注重发展观。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体现毕生的发展观。在人的一生中。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其相应的心理健康要求应该也是不同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应是动态的,不是固态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二)认清学科的本身性质

当前,在心理学领域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都还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例如,智力、情绪、人格的实质甚至是心理这一最基本的概念。我们目前在心理健康上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这有关系。在一些基本概念都还未很好建构起来时,我们企图在这些模糊的概念基础上再去建立或发展一个新的概念或理论,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基础概念体系尤为重要。其次,从研究对象来分析。心理学研究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即心理现象,很难对它进行客观和直接的描述,一般只能是间接的描述,免不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强调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便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些都会导致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引起诸多困难和争论。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学界对这一研究达成共识的过程。再次,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要真正建构科学的、全面的心理健康观必须对人要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认识人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课题,对人的认识上所存在的种种的困惑必将影响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人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对心理健康标准深入探讨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问题,它还将涉及到社会学、人学、教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因此,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标准建立,心理家和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家的合作是必要的。从目前情况来看,这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

(三)注重理论的买证研究

要明确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既是一项理论研究,同时也是一项实证研究。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标准在注重理论建构的同时更应注意实践的探索。心理健康研究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指导意义的研究,最终的标准应该是一项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而不单是心理学家自己停留在思辩层面上的成果。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其结论主要是研究者从自身认识出发,列出一系列的评价维度来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作出描述和评估,而忽略对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对象进行实证调查。而且,加之受知识背景等差异的影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很多情况下难于处在同一认识和对话的层面上,心理健康主体几乎成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局外人”。这造成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严重“脱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标准的普适性和存在的意义;同时也因为实践研究的缺乏而导致理论研究过多的争鸣。其实,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在理论上建构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上作深入的检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开展理论探讨的同时开展实证研究,走到研究对象中去体察他们的心理实际状况,了解他们的健康意识,这样的标准才有它的存在价值。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围绝经期 生殖健康 保健

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多系统变化[1-2],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为制定科学的围绝经期女性保健措施,笔者对572例围绝经期女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围绝经期女性572例,年龄44-62岁,平均年龄(53.2±10.1)岁。所有调查对象均无子宫、卵巢手术切除史,无精神疾病病史,所均处于围绝经期,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 向所有调查对象发放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设计的《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表,如难以自行填写,则由本人口述,家属代填。

1.3 调查内容

1.3.1 月经婚育:月经初潮年龄、行经及痛经、婚育状况、分娩及流产次数、避孕措施及绝经年龄、绝经前月经情况,月经停止≥1年判断为绝经。

1.3.2 围绝经期表现: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相应症状、诊疗情况。

2 结果

共产生有效调查表572份。

2.1 月经婚育情况:572例围绝经期女性的月经婚育情况见表-1,379例已绝经,占66.3%,绝经前61.5%(233/379)出现月经紊乱,未绝经者中有49.7%(96/193)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周期或经期延长、点滴状出血等,月经紊乱持续时间平均为(8.5±3.1)个月。

表-1 572例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婚育情况

2.2 围绝经期症状及其分布:572例围绝经期女性均不同程度出现不适,主要有潮热多汗、情绪波动、失眠、抑郁焦虑、心悸乏力、眩晕、头痛、骨关节不适、感觉异常、泌尿系感染以及性生活异常。以潮热多汗及情绪波动为主,性生活异常发生率也较高,感觉异常发生率最低,详见表-2。仅56.1%(321/572)因上述症状就医,雌激素治疗<1年者占69.5%(223/321),1-2年者占17.8%(57/321),≥2年者占12.8%(41/321),其中55.5%(178/321)并未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转贴于

表-2 572例围绝经期女性症状分布情况

3 讨论

围绝经期指的是自卵巢功能衰退征兆出现时起,到绝经后一年的时间[3]。绝经是女性一生中毕经的一个过程,在此时期,卵巢功能降低,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或功血等。卵巢功能持续降低,导致卵泡活动停止时,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量极少,难以刺激子宫内膜增殖出血,临床表现为绝经。部分女性在这段时期可出现潮热多汗、情绪波动、失眠、抑郁焦虑、心悸乏力、眩晕、头痛、感觉异常、骨质疏松、心血管问题、性生活异常等全身各系统及精神心理方面的病理变化,导致此时期女性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本组中379例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7.3±4.2)岁,与黄薇等[4]报道相似。因围绝经期的具体年龄及持续时间难以准确预测,故绝经诊断只能进行回顾性确定。在绝经前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可出现月经改变,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减少或增多,随后即为停经,仅有少数女性无月经紊乱而直接表现为停经[5]。本组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者占61.5%,未绝经者中已有49.7%出现月经紊乱,持续时间平均为(8.5±3.1)个月。本组所有对象均不同程度出现潮热多汗、情绪波动、失眠、抑郁焦虑、心悸乏力、眩晕、头痛、骨关节不适、感觉异常、泌尿系感染以及性生活异常等不适症状,以潮热多汗(47.4%)及情绪波动(41.4%)为主,性生活异常发生率较高(35.5%),感觉异常发生率最低(11.7%),总体症状出现率较高。但仅56.1%因上述症状而就医,且治疗时间<1年者占69.5%,对骨质疏松症等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预防极为不利,更让人担忧的是有高达55.5%(178/321)的女性未在医师指导下用药,用药前也未接受相关专业检查,说明围绝经期妇女对该时期的生殖健康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问题主要存在于绝经前期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症状、对围绝经期保健认知较低。了解这些现状,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和服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参 考 文 献

[1]董杰,黄振武,李剑虹,等.绝经妇女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543-545.

[2]王晓明,修新红,袁丽,等.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03-2707.

[3]葛静,鲁永鲜,刘艳霞,等.北京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622-623.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中国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5-01

医护人员每天直接面对患者,在对患者实施诊治和护理的过程中,他们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并且工作压力是压力的主要来源[1]。压力能导致负性情绪及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诊疗水平的下降[2]。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自身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患者的诊疗及康复。本次调查旨在探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打下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2011年0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对保定市北市区市4所二级甲等医院正常在岗、不存在精神疾病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4份,回收有效问卷334份。

2.心理健康评估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填表前给予被调查者统一的指导语并嘱其各自独立答卷,为了填写真实问卷,用无记名形式。该量表具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有无及严重程度依次记为0、1、2、3、4分,分别表示无、轻、中、重、极重,然后统计各因子分和总分;对符合SCL.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芝3视为有心理卫生问题。SCL-90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测信度大于O.7,内容效应和结构效应也较好[3]。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 6.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1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2.1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参与本次调查的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三、讨论:

20世纪40年代召开的世界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是指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自己的个人心境调整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客观,个性结构完整,活动效能吻龄”.医生这个特殊职业,对心理健康要求高于其它行业,除此外还有自己职业特殊要求,具体为:①热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乐观,心境愉快;②胜任医生工作,对于复杂病情有独到见解和处理能力;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善于协调医患关系;④具有健康的人格,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⑤善于总结经验,有开拓创新精神。最近研究发现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医生各年龄段的平均预期寿命均低于当地居民,随年龄增长医生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当地居民的幅度也在增大[5]。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心理健康是全面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一项相关调查显示75.56%的医生认为心理压力增大,41.69%的医生认为做医疗工作自信心下降[6]。另一项有关压力源和医师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多数医师都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66/98),存在压力的医师在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7]。在本次调查中26.6%的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3,显示其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国内有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压力下更易出现抑郁、焦虑状态,过度疲劳下更易出现躯体化症状[6],同时,本调查结果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医生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过重,产生抑郁感 医生每天面对心情不好的病人,在超时工作状态下,病人把自己病情反复扩大的描述的负面心情,是希望引起医生的重视和得到合理解释,医生在这种互动的状态下,自己的心情也会产生负反应,行为上出现反应差、呆滞、遗忘,产生抑郁感.医生之所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来自于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所致,除此之外,医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性格和家庭的影响也是主要原因.这些负面心理和情绪长期积淀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倾诉,或使情绪能有缓解的渠道,日趋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可使医生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或下降,也极容易产生身心疾病[9].这些压力导致了医护人员中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比率。不同科室医护人员的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在对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发现,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尤其是急诊科护士,他们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等问题上的严重程度在临床各个科室最为突出[10]。综合上述医院应对医生普及心理知识,在专科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坚持原则和协调医患关系.培养医生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化解负面心理情绪,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总之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天平,健康也是标志一个民族强盛的皇冠[11]。医生的心理健康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水银柱.我们今天提出和研究医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一个侧面,意在提高医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呼吁全社会都关注和重视.并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辐射到我们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其目的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保京.压力源与医师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02):13l一132

[2]曹岚,唐春炫,蒋冬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研究论文析及应对方式[J].护理杂志,2008(06):33—34

[3]韩金红,孙-龙r1_ip玉,韩金香.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04)

[4]马长永.对医务人员所承受的不良压力及其医德退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02):121—123

[5]Smyth K A,Williams P D.Patterns of coping in blackworking women.[J].Behav Med,1991,17(1):40—46

[6]Vaillant G E,Bond M,Vaillant C O.An empiricallyvalidated hierarchy of defense mechanisms.[J].Arch GenPsychiatry,1 986,43(8):786—794

[7]Compas B E,Worsham N L,Ey S,et a1.When mom or dadhas cancer: Ii. Coping,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psychological distl’(2SS in children of cancer patients.[J].Health Psychol,1996,15(3):167—175

[8]余欣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 1(05)

[9]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心理状况;T细胞亚群

【摘要】 目的 探讨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测量表(SCL90)分别测定受试者的心理状况并加以比较;根据EPQ结果,再将病人组分为高神经质维度(高N)组和低神经质维度(低N)组各30例,比较其心理状况的差异。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别比较患者和对照组、高N组和低N组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后者(P<001);其中CD3+、CD4+及CD4+/CD8+显著低于后者(P<001);高N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低N组(P<001),其CD3+、CD4+及CD4+/CD8+亦明显低于低N组(P<001,P<005)。结论 性病病人多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机体免疫力存在平行关系。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心理状况;T细胞亚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and the cellular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STD.Methods EPQ and SCL90 were used to detect and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in 60 patients and 30 controlsOn the basis of EPQ results,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higher neuroticism group and lower neuroticism groupCD3,CD4,CD8,CD4/CD8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patients have a wors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and lower level of CD3+,CD4+and CD4+/CD8+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P<001)In high N group,patients have a wors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and lower level of CD3+,CD4+and CD4+/CD8+ than lower N group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STD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and cellular immunity.

【Key words】 STD,psychological situation,T lymphocytes

性传播疾病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原因特殊,这类病人承受着来自精神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许多病人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传统的只见病不见人的治疗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为了明确这类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我们对部分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①选择2000年至今在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性传播疾病患者60例。均经临床及实验检查确诊。男36例,女24例;年龄25~59岁,平均315岁。病程9 d~25个月。其中淋病1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16例(非淋),尖锐湿疣8例(湿疣),淋+非淋4例,非淋+湿疣3例,淋+湿疣8例,梅毒2例。②上述病例部分经多次治疗,应用多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③所有病例均不伴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④患者文化程度:中专以上9例,高中13例,初中8例,小学15例,小学以下5例。所有患者均无智力和认知障碍,能自己回答量表问题。对照组:选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与病例组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和症状自测量表(SCL90)评定。要求:测前所有被测对象禁药物及烟酒3 d,让其不受任何干扰,情绪放松,由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按标准指导语指导后,仔细阅读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每一项,选出自己近1周内存在的相应症状及程度。每一份表填好后,由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分析、总结、评定。

122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

1221 试剂和仪器: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红细胞裂解液及空白对照鼠抗体均购自法国Immunotech公司。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CYTOMICS FC 500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222 标本处理: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 ml,肝素抗凝处理,置2个试管中,每管含抗凝全血100 μl,分别加入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20 μl和空白对照鼠抗体20 μl,充分混匀,室温下避光孵育15 min,然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500 μl,充分混匀,避光孵育15 min后,再加入PBS缓冲液500 μl,避光孵育10 min后上机。

1223 流式细胞检测:用Flow Check荧光微球调整仪器,使用放大器接收信号的HCV值小于2%,对照管作为空白定标,淋巴细胞设门,计算5000个淋巴细胞,分别得出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

123 比较分析:根据EPQ测试结果,将病人组分为高神经质维度组(高N组)和低神经质维度组(低N组),对病人组和对照组、高N组和低N组的SCL90因子分及CD3,CD4,CD8,CD4/CD8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和分析其差异,找出其相关性。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测定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测得病人组的SCL90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10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二者对比见表1。另外,根据EPQ测试结果,又将病 表1 病人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比较项目病人人组分为高神经质维度组(高N组)和低神经质维度组(低N组)各30人,测得高N组病人的SCL90因子分在上述10个方面均高于低N组病人(P<001或P<005),二者对比见表2。表2 病人高N组与低N组SCL90因子分比较项目高N组

22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测定结果 病人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病人组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虽略有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N组和低N组比较,高N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亦明显降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但CD8+淋巴细胞百分率两组无差异(P>005)。见表3、4。 表3 病人组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组别表4 高N组与低N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组别

本试验应用SCL90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10个方面分别对60例性传播疾病病人进行测定,发现病人组在上述10个方面的SCL90因子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支持上述观点。同时,根据EPQ测定结果,将病人组分为高N组和低N组各30人,测得高N组病人的SCL90因子分在上述10个方面均显著高于低N组。这可能是因为高N组的病人对外界反应敏感,多表现有焦虑、紧张、担忧、情绪起伏大等特点,一旦遇到刺激或疾病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类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差,所以表现为SCL90因子分明显增高。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二者都可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即不仅心理因素可影响免疫功能和健康,而且免疫功能的改变同样引起心理或行为特征的改变[4]。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紧张、恐惧、多疑、担心、孤独、挫败感……等等,不管是短期的急性刺激、还是长期的慢性刺激,均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显著降低[5]。而免疫功能的降低与紊乱,同样可以改变心理或行为特征,使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精神功能紊乱、抑郁或焦虑情绪加剧[4],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本试验所测定的T细胞亚群显示,病人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病人组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病人组内,高神经质维度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低神经质维度组,表明高N组病人的细胞免疫水平低于低N组,支持上述观点,即心理异常者(病人组)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者;心理异常严重者(高N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轻者(低N组)。上述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这类患者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同时适当调节免疫,以避免免疫功能低下引起进一步的心理异常;且要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治,以期取得最佳疗效。

参 考 文 献

1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3

2顾昌林性病患者与精神焦虑调查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16(2):100

3李德宪,陆富水,胡继荣,等万拉法新治疗68例性病所致抑郁症状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9):585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0篇

1 对象方法

1.1 对象。来我院疗养的在职师、团干部,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35岁,最大55岁,平均(45.19±5.12)岁,其中35岁~45岁224例,45岁~55岁112例。

1.2 方法。入院后详细了解病史:包括既往身体状况,既往查体情况,生活方式;细致的全面体格检查;监测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4项,乙肝五项,心电图,胸部透视,颈椎、腰椎拍片,腹部B超。根据病情进一步其它检查:胃镜等。统计疾病以疗养病历为准。

1.3 诊断标准:①高血压按1999年WHO/ISH的诊断标准。②糖尿病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糖尿病诊断新标准。③血脂按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血脂胆固醇(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其中一项达标准或两项均升高。④肥胖按1998年WHO诊断标准――亚太地区体重指数(BMI),25≤ BMI≤27为超重,BMI>27为肥胖,腰围男性≥85cm。代谢综合征按1999年WHO的工作定义[1]。其余疾病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1.4 统计分析。对受测者年龄分层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比例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在职师、团干部总人数为336人,发现患病人数189人,占56.25%,未查出明显疾病诊断基本健康人数为147人,占43.75%。健康或基本健康是指在现有检测条件下,未检出任何身心疾病:完全健康13例,占3.87%,平均年龄36.92岁,基本健康134例,占39.88%,平均年龄40.12岁。健康平均年龄、基本健康平均年龄与总体样本平均年龄45.19岁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职干部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2.2 主要疾病诊断率(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检出主要疾病依次排列为:体重超重158例,高脂血症128例,脂肪肝119例,高血压76例。336例中同时伴有四种疾病的35例,其中同时伴有高血压、脂肪肝、体重超重和高血脂的23例,占65.71%,同时伴有三种疾病的72例,其中同时伴有脂肪肝、体重超重和高脂血症的43例,占59.72%,同时伴有二种疾病的132例,其中同时伴有体重超重和高脂血症的68例,占51.51%。

3 讨论

3.1 在职师、团干部疗养员的患病率依次为体重超重、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结石疾患、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冠心病、胃肠道疾病。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在职师、团干部是以代谢综合症(体重超重、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和高血压)、运动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心身疾病(冠心病、胃肠道疾病)为主。尤其是代谢紊乱综合症(MS)值得我们注意,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风险因素及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引起上述成人常见代谢病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关于MS的研究已从对疾病危害的认识向可行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面进一步发展。其次,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仅次于MS,主要是每天坐办公室时间较多,长期坐立、低头使用电脑易导致颈椎病及椎间盘突出,另外体育煅练也不够。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为:①自我保健意识较差,自我保健知识缺乏:大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保健知识教育,对每年的例行体检不够重视,部分人员没有全面查体,有些干部即使查出上述疾病也不重视,没有进行及时的干预及治疗。②膳食结构不合理,配餐不科学:高脂饮食热量超标,吸烟人数达65%,过度饮酒。③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中:连续工作、熬夜、生活节律紊乱。④社会心理因素:长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工作,责任重,突击性任务多,特殊职业要求能力素质必须持续提高,才能胜任本职工作。⑤体力活动减少:没有规律和适量的体育运动。

4 保健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1]。21世纪卫生工作的重点将向预防及保健医学转移。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在职师、团干部的健康状况的最大威胁也是生活方式病。应引起我们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1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宣告[1]: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永恒的课题。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是自我保健的核心。追求健康、增进健康是二十世纪现代社会文明人们优先实现的理想目标之一。健康是指躯体的、精神的及社会适应状态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自我保健是指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养生保健手段,依靠自己和家庭、社区的简易条件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诊治和预防等工作而达到健身防病、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4.2 坚持个体化原则指导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技能。疗养员入院后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疗养计划。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可围绕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性病康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全面进行。通过查房、整体护理过程,给予一对一的指导,接受咨询,讲清道理,使疗养员明白自身健康状况,存在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拟订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疗养员的自我保健水平,更好的预防疾病或控制病情。

4.3 给予生活行为干预,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疗养期间医务人员要详细了解疗养员身体、心理情况、生活习惯、个性特点、遗传情况、社会环境情况等。帮助疗养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规律睡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指那些不懂得养生、不懂得营养、不讲卫生、性格不健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2]。如吸烟、酗酒、吃盐过多、吃糖过多、喜欢吃肥肉、吃滚烫的食物,暴饮暴食,不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爱吃熏烤食物,偏食,挑食,不爱运动,性格过于内向,过度急躁,忧郁,紧张,生活不规律,贪图舒服,滥用药物等。在慢性病康复治疗中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治疗要达标,要随访病情。纠正慢性病治疗用药依从性不好、随意性大的问题。

4.4 建立个人保健档案,实施个人健康管理。疗养员出院时主管医生为每位疗养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定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保健处方,给予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向疗养员报告自身健康状况、疗养效果、出院后注意事项和疾病防治等。内容要求详细,便于掌握和操作。达到一次疗养,终身受益的效果。部队医疗机构加强健康管理,将师、团干部的身心健康作为重点工程来实施,以确保我军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4.5 坚持每年全面查体,对发现的疾病早期干预及治疗。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consultations Part I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 betesbetes mellitus [M].Geneva,WHO,1999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健康传播 同性恋沟通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媒介健康传播与社会促进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IID860213

健康传播是指媒体利用相关内容的新闻报道,帮助公民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或摆脱健康问题对其的困扰和威胁。促进公民健康。

“同性恋”问题在中国一直以来处于健康领域的敏感问题。从健康传播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对于同性恋现象的误读其实也就是模糊了健康与疾病的界限,是对健康涵义的误解。这种误解给同性恋群体带来了伤害,也为社会的整体健康心理的建构制造了障碍。在这种情形下。媒体的相关报道在健康传播中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媒体的同性恋报道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出对我国媒体健康传播模式的深入反思。

一、案例分析:“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1月3日,成都一对男同性恋者――曾安全和潘文杰在一家“同志”酒吧里举行“婚礼”,宣布结婚。事件一出便在媒体中掀起舆论热潮,各大媒体纷纷打出“首例同性恋结婚”的新闻牌。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持续一段时间的关注和报道。在这起同性恋者为主角的事件中,媒体的报道为公众呈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观呢?

1.报道同质化

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成都同性恋结婚”的关键词,可以获得约1,230,000条结果。可见这一事件的舆论影响力之大。排除掉无关信息,统计分析这一庞大检索结果数据中的新闻信息。才发现这只是一场同质化报道的数量大战而已。

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制作醒目、惊悚的标题就成为了各大网络媒体转载报道时争抢点击量的法宝。下表呈现了在这一事件的转载报道中部分网络媒体的标题:《曾哥举办同志婚礼宾客惊呼新娘是男人》《曾哥:和女性亲密想呕吐》

《成都同性恋结婚者遭围观小伙曾是》《男同性恋夫妻天天遭人围观》,这些花哨的标题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歧视。甚至带有不尊重的负面的情感倾向。比如《对话成都同性恋结婚者:和女性亲密想呕吐》这样的标题,歪曲原本报道的主题思想,抓住报道细节做文章,用同性恋者性趋向的特殊性作为“卖点”制造噱头,不仅伤害了同性恋者的尊严。也是对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的蔑视。

另外,这些转载标题中,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滥用、误用引号。超过1/3的转载报道在标题中使用引号,将“同志?”“结婚”、“婚礼”等词用引号突出。制造出同性恋者与常人的二元对立感,加深了公众对同性恋的刻板成见。

2.信源单一化

媒体报道通篇都是对结婚的同性恋当事者进行的采访,来自心理学家、法律专家、政府官员的采访甚少。对所有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被采访到的相关专业人士只有三位:社会性学家李银河在《真相30分》节目最后发表了对同性恋结婚的态度,内容简单,时长不足一分钟;《天府早报》通过对律师蒲葵的采访,解释了我国同性恋结婚的法律困境,内容不足两百字;《中国日报》采访了同性恋专家张北川,描述了同性恋者在中国的艰难处境,但并未分析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

医学、法律、政治等专业领域信源在报道中的缺失,使得“同性恋结婚”这一事件变成了一起用以满足受众猎奇心理的单纯的“奇闻异事”。公众在分享故事之后,未能得到对于同性恋这一健康问题的专业解释和分析,理解和认可也就无从谈起。

3.叙述污名化

故事的叙述是媒体进行健康传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推理模式和表述模式,个人通过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故事叙述,可以确立自己的身份认知,而媒体通过倾听和转述别人的健康故事,使公众得以感受、理解或领会这个世界,从而对健康的话题有更深入地思考。’

“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事件中的当事人之所以愿意勇敢地直面媒体,正如他们自己叙述的那样。“干脆不躲了,不藏了”,通过媒体把自己的故事叙述出来。改变以往消极的认知,也对个人生活的决定进行协调和适应。

而媒体向公众在转述故事时是否做到了公正客观呢?事实证明,媒体对同性恋者的污名化倾向仍然存在。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fEtying Goffman)把污名论述为“一种社会性状,该种社会性状将使得其拥有者在其他人眼中丧失其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在“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污名化主要从两个层面体现出来:

(1)对同性恋者社会身份的否认。

(2)对同性恋者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的质疑。

二、从健康传播视角分析媒体偏见报道带来的危害

报道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媒体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而偏见的形成归因于同性恋群体和常人分属于健康领域的不同文化群落。不同的健康观、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造成和加剧了群落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媒体将自己定位在不同于同性恋的文化群落中,依据自己文化群落的成员身份对他者的故事进行叙述和传播,于是标签化和污名化的传播方式也就形成。这种偏见化的传播带来的危害是极其深远的。

1.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健康状况处于边缘化的文化群落通常觉得自己悬在破碎的过去和没有保障的未来之间。生活在边缘生活的边缘。“同性恋结婚”事件中的两位当事人就属于这种边缘化的文化群落。他们希望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得到社会的理解。治愈长期的心理压抑状况。当事人曾安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解释过他们的这种期待,“我们上电视做节目也是为了呼吁社会认可我们。”

而在向公众和媒体公开自己的生活后,他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反馈呢?曾安全这样描述生活被媒体曝光后的生活:“随后采访的人越来越多,买菜,逛街,吃饭,总跟着一大群记者。连在外上厕所,后面都有人间,‘曾先生我想问你一下。你们公开结婚到底出于什么想法和看法?’回到家我们就哭了。还有人说我们炒作。亲人打电话骂我们。”

可见,带有偏见的媒体报道并未能改善当事人的心理压抑状况。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深的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造成了更严重的心理创伤。

2.对同性恋群体的健康教育造成了干扰

媒体的同性恋报道原本担负着对这一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社会理解同性恋群体的文化信仰。帮助同性恋群体正确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同性恋群体来说,在“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事件报道中,两位

当事人的勇敢行为像是一块试路石,为他们心中的问号寻找解答:媒体是否值得信任?同性恋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境遇是否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更好地改善?而这次的媒体报道以及引起的社会反馈给了他们否定的答案。报道内容上,媒体忽视了对同性恋群体的整体关注。只顾用故事的离奇性和情节性来吸引主流文化群落公众的眼球。报道效果上,偏见化的报道未引起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健康状况的理性思考,反而掀起了新的一阵社会歧视和排斥。同性恋群体对于媒体和公众的信任度逐渐丧失,可能导致更深的自卑、焦虑的阴暗心理,转而选择更封闭和隐匿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会加剧同性恋群体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也可能导致少数同性恋者自暴自弃,走向极端。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3.不利于公众正确的健康意识的树立

健康传播的一大目的就是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公民。健康公民传达出这样的意义: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参与到与健康相关的活动中来,完成不同的文化群落间的理解和互动,达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媒体在进行健康领域的报道时,在叙述相关者的健康故事时,需要专业、深刻地分析和解释不同的文化群落的健康状况和文化信仰,只有这样,公众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群落中的多元健康观。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思考整个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在这一次的同性恋事件报道中。两个文化群落间的对话只停留在故事的分享这一表层,同性恋群体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得到深入和专业地解释。这对树立公众全面、正确的健康意识是极为不利的。

三、结语:跨越不同健康群落间的沟通屏障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精神卫生;普查;研究对象;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63-02

心理健康普查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掌握当前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对北京市16所普通高校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共调查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16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10所,北京市属院校6所。

1.2 方法 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高校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和对象进行调查。利用SPSS 11.5进行数据录入及整理,并对数据进行频数、百分比计算。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普查对象状况 16所高校均开展了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只有3所北京高校开展了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 心理健康普查量表使用状况 16所北京高校使用的心理普查量表有UPI、SCL-9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16PF,按照使用次数排列顺序分别为UPI(14次)、SCL-90(9次)、《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7次)、16PF(6次)。教育部直属10所高校的使用次数排列顺序分别为UPI(8次)、SCL-90(5次)、《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5次)、16PF(4次),北京市属6所高校的使用次数排列顺序分别为UPI(6次)、SCL-90(4次)、《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2次)和16PF(2次)。16所学校均未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2种量表。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高校均广泛应用心理测量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奠定了基础,同时能够有效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心理档案提供了依据。北京市高校心理健康普查常用的测量量表有4种,分别是UPI、SCL-9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16PF。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是,4个量表中以UPI的使用次数最高,其次是SCL-90,再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16PF,MMPI和EPQ无使用[1-2]。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上述4种测量量表的使用频率基本上和总体状况一致。但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高校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3.1 心理测评工具的多重性问题 在实践中,大学生心理普查多采用UPI和SCL-90。UPI是较早引入我国的心理健康量表,因操作较为简单,能较快地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常用量表。SCL-90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的一种检查心理健康的量表,具有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的优点。在心理健康普查中,高校心理工作者普遍习惯选用16PF,且全部同时使用SCL-90,以期在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而上述3个量表均来自于西方国家,尽管作了某些修订,制定了中国人的常模,但有些部分仍不完全适应中国被试。特别是SCL-90,国内的常摸样本小、没有及时更新[4]。有的学者认为,SCL-90偏重精神病人检查,用于心理状态普遍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太合适[4-5]。《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仅排在UPI和SCL-90之后,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普查中第3种常用的测评量表。它是由我国多位心理学家研发的,符合中国社会文化特征,针对大学生编制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并建立了中国大学生常模[6]。提示:一方面我国研制的量表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由于该量表测试题目较多、耗时较长,其研究制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反复取样、修订过程。

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各高校使用的量表各异,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成熟的心理测评系统。由于各高校使用的量表不同,没有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缺乏统一的常模,各校测量的结果差距很大,从而造成相互比较的困难。因此,今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结合我国正常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套科学、信度效度高、易行的心理普查量表,并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普查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反馈信息的工具。

3.2 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开展不够 与本科生一样,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好的[7]。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作为学历层次更高的研究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更令人担忧。不完全统计,2005-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有38起,其中15名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大学生。2008年2月至8月,北京市高校有3名研究生自杀,其中1所高校有2名研究生自杀身亡。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衔接起来,从而建构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 参考文献

[1] 吴晓玮,葛明贵.近十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述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74-76.

[2] 师晓宁,刘晓红,徐燕,等.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81-283.

[3] 张晓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2):36.

[4] 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51-52.

[5] 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心理科学,2003,26(4):704-708.

[6] 沈德力,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心理科学,2006,29(6):1 282-1 286.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综述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工具以及护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普遍性,护士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不同性别、学历、护龄、性格特质、医院性质、科室以及所处的应激状态者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提出应重视护士心理健康,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

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帮助患者维护生命,促进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国内外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表明,护士正体验较高的职业压力,而且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持续高水平的压力能使机体内用以适应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近年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综述相关文献,旨在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以期更好地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共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者多采用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常用的评定工具,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如常用9O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抑郁症自评量表(CES·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T)、MARKS恐惧/强迫量表、人体评定量表(GAS)、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情感平衡量表等,也有采用自制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量表和问卷。

2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身体健康,而有15呈非健康、70呈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尤其在护士中,其亚健康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护士存在超重和慢性疲劳为主要状态的亚健康比重占75以上。很多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刮,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如运用SCL一90量表评定,护士普遍表现异常的因子多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有的因子得分甚至显著高于常模。但也有研究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般人群,这可能与护士接受的教育背景有关,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如了解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等,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2.2不同年龄、工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健康水平及其表现方式不同,自我肯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工作年限长、职称较高的护士自我肯定程度更低,年龄大的护士有更多的工作压力,年轻的护士心理更健康。工龄在10~20年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工龄段的护士差,工龄较长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工龄较短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也有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其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可能与她们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少,专业技术操作欠熟练,理论与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不强,又担心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护理文件书写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以致心理压力较大。而30~39岁年龄段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可能与年长护士技术娴熟,精力充沛,受重视及处事较安详机警、独立性强,较自信有关。

2.3地方护士与军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士个性人格有关,有研究发现,军队护士与地方合同护士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军队护士由于长期受军事化管理,其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而成熟,独立性、自律性较高,富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而地方合同护士在其成长过程中,较少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其性格轻松活泼、热情,且做事尽职,有恒负责。由于军队护理人员担负着军人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特点,有双重责任与工作应激,军队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护理人员普遍的压力源等造成了其某些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军队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我国常模,且抑郁状态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军队护士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特征是:25~35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A型行为者口。。也有研究表明,军事应激条件下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2.4不同科别及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关于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多,尤其是精神科、急诊科、ICU、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及手术室等特殊部门的护理人员,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及其他综合科护理人员,可能与其特殊职业环境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的偏见有关。也有报道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科室人员,可能与其接受较多的心理知识有关。另外,手术室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员,且其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外科病房护士;而急诊、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的护士较一般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护士更容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等。ICU护士具有更多的应激源,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低于普通内科护士,分析原因其相关性较大的不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而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价值体现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_2。而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值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造成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艾滋病预后不良和传染性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护理难度大,家庭和社会支持理解不够。不同性质医院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张丽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整群抽样的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士较肿瘤医院护士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肿瘤医院护士表现为强迫和恐怖。其原因可能为综合医院较肿瘤医院患者病情复杂,病程变化快、危重患者相对较多、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心理压力大;而肿瘤医院患者病情相对单一,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死亡有心理准备,相对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5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现代认知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发生异常。在突发SARS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SCL一90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及常模,其中躯体化、精神病性、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焦虑、强迫等均有显著差异,可能与SARS疾病的特殊性、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角色冲突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魏丽丽等研究发现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SCL一90的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低;其中护士SCL一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个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除偏执、精神病性外,均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的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除了与心理应激源的大小有关以外,还受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会加重应激反应,采用此应对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成熟型应对方式者低。

2.6不同人格特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格是一个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应对时依其性格特征以习惯化的方式来面对出现的问题。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环境应激中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护士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护士对压力的感受,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的压力更大,A型人格作为压力作用于人的重要中介变量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A型人格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差。邹志方等研究发现,A型性格护士SCL一90总均分和其余9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和全国常模,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54.8,主要分布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偏执、焦虑;且A型性格护士的不良心理作用超过了专业训练对心理的调适作用,其可能起到紧张“增敏”作用,故对紧张较敏感,在紧张源作用下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A型人格的人恰好可以成为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帮助护士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做到扬长避短非常重要。

2.7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性别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流力量,其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必会影响护士角色适应过程,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甚至护理事业发展的稳定。有研究显示,高护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体现出一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如合群性差,聪慧性低,情绪不稳定,缺乏恒心,世故,保守,紧张激动,好强固执,多疑,忧虑,自持等,在应激事件面前常倾向于采取不成熟防御方式和过多的进行掩饰,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在1份有关不同学历层次临床护生的调查中显示_l3,大专与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科护生学制5年,毕业时年龄较大,相对于整体工作年龄较小的护士群体来说其自我调节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反而较大专生差,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心理矛盾。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校男护生和临床男护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护士,这可能与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有关。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4篇

失衡是心理结构诸因素关系态势上的混乱;昏乱则是心理功能范畴的失衡,昏乱失衡的统一,统一为不同的心理疾病。<BR><BR>主要概念;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平衡心理病变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失衡心理昏乱<BR><BR>一心理健康<BR><BR>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BR><BR>“心理健康(xmental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BR><BR>下面再看(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BR><BR>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BR><BR>(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BR><BR>(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BR><BR>(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BR><BR>(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BR><BR>概念上,上述文献末分心理与意识,其所谓心理健康,实际所指的就是意识健康。下而论述笔者的心理健康观。笔者的心理健康观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BR><BR>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矛盾概念是心理病变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以下三点内容来揭示的。<BR><BR>第二,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就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自觉、平衡与统一这三个规定因素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概括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以统一为核心的内在联系。“统一”是从心理的全局说的;“自觉”是人心理的统一形成的高层次的综合功能;“平衡则是心理各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态势。下面,我们先看心理的统一。<BR><BR>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下的根源于各心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整合状态。心理作为人整个机体的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它也是由各系列,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心理作为一个第一层次。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综述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工具以及护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普遍性,护士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不同性别、学历、护龄、性格特质、医院性质、科室以及所处的应激状态者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提出应重视护士心理健康,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

    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帮助患者维护生命,促进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国内外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表明,护士正体验较高的职业压力,而且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持续高水平的压力能使机体内用以适应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近年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综述相关文献,旨在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以期更好地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共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者多采用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常用的评定工具,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如常用9O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抑郁症自评量表(CES·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T)、MARKS恐惧/强迫量表、人体评定量表(GAS)、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情感平衡量表等,也有采用自制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量表和问卷。

    2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身体健康,而有15呈非健康、70呈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尤其在护士中,其亚健康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护士存在超重和慢性疲劳为主要状态的亚健康比重占75以上。很多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刮,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如运用SCL一90量表评定,护士普遍表现异常的因子多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有的因子得分甚至显着高于常模。但也有研究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般人群,这可能与护士接受的教育背景有关,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如了解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等,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2.2不同年龄、工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健康水平及其表现方式不同,自我肯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工作年限长、职称较高的护士自我肯定程度更低,年龄大的护士有更多的工作压力,年轻的护士心理更健康。工龄在10~20年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工龄段的护士差,工龄较长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工龄较短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也有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其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可能与她们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少,专业技术操作欠熟练,理论与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不强,又担心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护理文件书写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以致心理压力较大。而30~39岁年龄段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可能与年长护士技术娴熟,精力充沛,受重视及处事较安详机警、独立性强,较自信有关。

    2.3地方护士与军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士个性人格有关,有研究发现,军队护士与地方合同护士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军队护士由于长期受军事化管理,其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而成熟,独立性、自律性较高,富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而地方合同护士在其成长过程中,较少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其性格轻松活泼、热情,且做事尽职,有恒负责。由于军队护理人员担负着军人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特点,有双重责任与工作应激,军队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护理人员普遍的压力源等造成了其某些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军队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我国常模,且抑郁状态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军队护士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特征是:25~35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A型行为者口。。也有研究表明,军事应激条件下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4不同科别及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关于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多,尤其是精神科、急诊科、ICU、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及手术室等特殊部门的护理人员,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及其他综合科护理人员,可能与其特殊职业环境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的偏见有关。也有报道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科室人员,可能与其接受较多的心理知识有关。另外,手术室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员,且其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外科病房护士;而急诊、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的护士较一般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护士更容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等。ICU护士具有更多的应激源,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低于普通内科护士,分析原因其相关性较大的不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而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价值体现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_2。而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值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造成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艾滋病预后不良和传染性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护理难度大,家庭和社会支持理解不够。不同性质医院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张丽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整群抽样的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士较肿瘤医院护士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肿瘤医院护士表现为强迫和恐怖。其原因可能为综合医院较肿瘤医院患者病情复杂,病程变化快、危重患者相对较多、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心理压力大;而肿瘤医院患者病情相对单一,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死亡有心理准备,相对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5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现代认知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发生异常。在突发SARS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SCL一90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及常模,其中躯体化、精神病性、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焦虑、强迫等均有显着差异,可能与SARS疾病的特殊性、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角色冲突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魏丽丽等研究发现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SCL一90的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着高于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低;其中护士SCL一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显着正相关,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个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除偏执、精神病性外,均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的4个因子呈显着负相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除了与心理应激源的大小有关以外,还受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会加重应激反应,采用此应对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成熟型应对方式者低。

    2.6不同人格特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格是一个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应对时依其性格特征以习惯化的方式来面对出现的问题。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环境应激中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护士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护士对压力的感受,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的压力更大,A型人格作为压力作用于人的重要中介变量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A型人格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差。邹志方等研究发现,A型性格护士SCL一90总均分和其余9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和全国常模,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54.8,主要分布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偏执、焦虑;且A型性格护士的不良心理作用超过了专业训练对心理的调适作用,其可能起到紧张“增敏”作用,故对紧张较敏感,在紧张源作用下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A型人格的人恰好可以成为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帮助护士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做到扬长避短非常重要。

    2.7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性别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流力量,其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必会影响护士角色适应过程,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甚至护理事业发展的稳定。有研究显示,高护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体现出一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如合群性差,聪慧性低,情绪不稳定,缺乏恒心,世故,保守,紧张激动,好强固执,多疑,忧虑,自持等,在应激事件面前常倾向于采取不成熟防御方式和过多的进行掩饰,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在1份有关不同学历层次临床护生的调查中显示_l3,大专与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科护生学制5年,毕业时年龄较大,相对于整体工作年龄较小的护士群体来说其自我调节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反而较大专生差,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心理矛盾。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校男护生和临床男护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护士,这可能与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