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

展陈设计论文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本土旅游文化

中国的本土旅游文化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通过地方文化的积极因素积累和凝结、充实和完善,不断丰富和壮大,最终形成反映本土特色的文化价值,并体现在景点中,让旅客通过所展示的内容了解当地文化。

2.本土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成为旅游生命力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因素对于旅游活动的现代化也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旅游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着眼于本土旅游文化的建设。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不能反映出该国的独特的精神文明,他们将失去最大的魅力。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所有的旅游和文化被世人所知时,这个国家就是繁荣的。旅游文化的各项资源是分散的,需要对相同特质的资源提取主题并相互渗透,聚合起这些分散的文化资源,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通过采取主题形式的展示陈列,对分散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是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效率的形式之一。

二、展示陈列设计在本土旅游文化中的应用

当今本土旅游文化已属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旅游文化。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向往山清水秀、古朴风情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近年来,云南纳西文化及藏文化传播均离不开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旅游业在面向大众的大环境下,需要了解大众的文化层次或文化水平,不仅要通过综合性的展示或陈列让旅游的不同人群接触并快速了解当地文化,同时也应该注重周边商圈,在商业展示设计里,营造注重本土元素设计的商圈氛围,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进行文化宣传。

1.传播本土旅游文化的方式

去展馆参观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展馆内的展陈便是重中之重。展陈设计传播本土文化,一是通过展陈设计空间序列,让游客按设计思路进行系统有序的参观。二是通过侧重局部的展陈设计,突出重点,展现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三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展陈设计,凸显不同的本土文化层次,便于不同文化水平的游客了解当地历史人文。四是将本土的文化综合体现在所展示陈列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不同信息中,与设计风格相呼应,形成文化综合体,也给游客提供交流的平台,互相传递信息。

2.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已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旅游景点游客的消费购买力,展示陈列设计起到重大作用。首先展陈能够将分散的文化结构系列化,进行最大限度并且有包容性的归类。其次,展陈能够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将本土旅游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商业性的展示,突出产品文化优势,吸引游客消费。最后,展陈还能够将游客消费最多的具代表性的本土旅游文化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形成有代表性的商业系列旅游文化。因此,展陈设计不仅将文化归类展示传播,更能推动本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及推动本土商圈综合体的发展。

三、不同性质本土旅游文化相应的展陈设计模式

高科技陈列工具的应用,到人性化设计,再到绿色有机的环保设计,不同的内容模式应按照不同的设计方式分类。那么如何将多样化的设计方式融合,并有机统一到一个整体的空间内,让设计看起来完整并且丰富多样,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设计融入进文化之中,将文化性质或元素分类设计。因此,将本土旅游文化按文化性质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此类旅游文化为显性文化,具体表现在流传下来的物品上,因此,展陈最好方式是博物馆、展览馆为主的系列陈列模式,如:文化街区展陈,文化旅游村展陈,主题公园展陈等等,不仅具有观赏性,拉动人气,同时也不需大规模开发,只需定期保护维修。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类旅游文化为隐性文化,具体表现在一些风俗、民间艺术上。展陈方式可利用节日通过当地传统庆典活动进行文化宣传,也可用博物馆、文化馆展陈模式,再加上艺术表演、娱乐活动进行展示。这类展示手法具有较大娱乐性,也较容易被游客接受。

四、结语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这建筑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室内设计既是建设设计高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是由多种综合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而产生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的重要性也不断突出,逐渐的成为了建筑设计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室内陈设设计也开始形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在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下,陈设设计也是构成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范畴和内容

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是运用外在的表现形式,寓意设计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使室内陈设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体现其价值。在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范畴和内容上,主要以下面几点为切入点,进行风格的研究。

(一)概念认知。对室内陈设设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体现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室内设计与室内陈设设计相辅相成。

(二)形式美法则。在室内陈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的认识和利用这些法则,保障室内陈设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满足用户对室内设计舒适度、满意度的要求,体现室内陈设设计的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三)文化寓意。每一个室内陈设设计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表现的寓意。室内陈设设计作为人们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更是人们生活品质的一个具体的反映,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与人文精神联系起来,使室内陈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风格。室内陈设设计之所以运用形式美法则和表现文化寓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室内陈设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满足用户需求。

三、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本文是建立在现有的建筑学、造型学、美学、室内设计学等理论学科和对室内环境的本质及形式的研究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这一风格问题扩大到形式范畴和文化领域来讨论,避免就室内设计来讨论风格问题的狭隘设计观。风格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即 采取怎样的形式,也正体现了怎样的风格。但是风格又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大背景而独立存在,它们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艺术风格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为内容――评价风格,一为形式――描述风格。而我的这篇论文就是从形式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通过对“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风格”这个有一定深度的小着眼点展开探讨,涉及到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展开一个横断性的广泛性、立体性研究。 本论文力图在以上所述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研究,强调室内陈设设计的形式和文化寓意,并通过它们来表现风格。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室内陈设的风格不是在一般感性意义上形成的,也是有理性的规律可以依据,有法则可以判断,是理性作用于感性的,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一定的认识。希望我的努力能对于今后该领域的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作为室内设计大军中的一个小卒,我希望能在以上所述的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索,试图在搭建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风格的理论框架上做出自己的努力,并期望能对后来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力求配合设计界同仁们在设计理论趋于完善、全面的方面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室内;陈设;寓意;形式;风格

一、室内陈设设计的缘起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这建筑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室内设计既是建设设计高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是由多种综合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而产生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的重要性也不断突出,逐渐的成为了建筑设计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室内陈设设计也开始形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在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下,陈设设计也是构成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范畴和内容

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是运用外在的表现形式,寓意设计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使室内陈设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体现其价值。在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范畴和内容上,主要以下面几点为切入点,进行风格的研究。

(一)概念认知。对室内陈设设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体现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室内设计与室内陈设设计相辅相成。

(二)形式美法则。在室内陈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的认识和利用这些法则,保障室内陈设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满足用户对室内设计舒适度、满意度的要求,体现室内陈设设计的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三)文化寓意。每一个室内陈设设计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表现的寓意。室内陈设设计作为人们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更是人们生活品质的一个具体的反映,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与人文精神联系起来,使室内陈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风格。室内陈设设计之所以运用形式美法则和表现文化寓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室内陈设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满足用户需求。

三、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本文是建立在现有的建筑学、造型学、美学、室内设计学等理论学科和对室内环境的本质及形式的研究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这一风格问题扩大到形式范畴和文化领域来讨论,避免就室内设计来讨论风格问题的狭隘设计观。风格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即 采取怎样的形式,也正体现了怎样的风格。但是风格又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大背景而独立存在,它们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艺术风格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为内容――评价风格,一为形式――描述风格。而我的这篇论文就是从形式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室内陈设设计的风格。通过对“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风格”这个有一定深度的小着眼点展开探讨,涉及到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展开一个横断性的广泛性、立体性研究。 本论文力图在以上所述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研究,强调室内陈设设计的形式和文化寓意,并通过它们来表现风格。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室内陈设的风格不是在一般感性意义上形成的,也是有理性的规律可以依据,有法则可以判断,是理性作用于感性的,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一定的认识。希望我的努力能对于今后该领域的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作为室内设计大军中的一个小卒,我希望能在以上所述的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索,试图在搭建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风格的理论框架上做出自己的努力,并期望能对后来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力求配合设计界同仁们在设计理论趋于完善、全面的方面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结 语

室内陈设设计作为一个较新的课题,还缺乏具体理论概念,在具体的研究探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国的室内陈设设计应结合我国的发展特点和文化背景,以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陈列设计是一个应市场所需而产生的职业,早在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百货公司就独创了橱窗陈列。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商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服装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陈列应运而生。市场的繁荣造就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市场需求与人才空缺之间的落差也已经成为阻碍陈列设计进步的桎梏。在国内陈列设计教育的空白、需求迫切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设置了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陈列教育成为了推动陈列设计进步的原动力,必将成为整个服装行业关注与期待的焦点。

目前国内的陈列设计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部分高校设立了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可以说在全国打了头炮,但是,就大学教育本身来说,如何真正实现对陈列设计师的专业培养,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因为陈列专业是国内服装教育领域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专业,专业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必然存在种种误区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现试以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加以分析。

(一)课程设置要更加系统科学。

调查发现,目前服装教育领域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了陈列专业,但这些专业的的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科学。开设的服装类课程数量不多,大部分只开设了服装概论、男女装设计、立体裁剪、服装营销、成衣工艺等几门课程,而其中立体裁剪、成衣工艺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时量偏多。我认为对于此类课程可以改为选修类课程,陈列专业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

橱窗在陈列设计中是重要一环,亦是很难设计的一部分,橱窗不仅是一个品牌的窗口,而且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橱窗有一个美誉:“销售现场的立体广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橱窗,不仅在设计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映照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所以,在陈列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橱窗设计,而且要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来上。

关于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我认为,除了服装陈列设计的专业课而外,如陈列色彩设计、橱窗设计、陈列空间设计与创意、陈列平面图技法、展示材料、店铺规划与设计、服装卖场陈列设计等,还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是从服装设计专业中细分出来的专业,所以服装设计类的课程要适当设置,例如:服装概论、服装效果图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史、服装色彩设计、服装营销、服饰搭配、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消费心理学等;第二,陈列展示对艺术设计的要求比值也很大,所以艺术类课程也要适当设置,如艺术概论、电脑艺术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设计、广告设计、音乐设计、灯光设计等。陈列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了这三个模块,才会更加科学、系统,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完善、合理。

(二)应增加实践性课时分配量。

职业类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兼陈列专业的专业特性,所以实践性课程的课时量不可少。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陈列专业的实践环节课时分配量有待提高,例如,《服装陈列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某高校的设置是理论20节,实践14节,总共34节,我认为调整为实践24节、理论10节较为合适,既可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特性,又可分配出4节实践课时用于市场调研。因为,陈列设计服务于服装市场,自然离不开市场,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必须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教材选择、运用要与市场紧密结合。

教材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据调查,目前,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多是2007年以前版本,教材中相关理论陈旧滞后,与行业市场的契合度较低,难以反映市场的发展趋势,教材中许多图片只是反映了几年前的流行元素,与最前沿时尚元素严重脱节。所以服装陈列专业教育要想守住行业市场的前沿阵地,就必须解决教材问题,选用与市场契合度较高的能反映行业前沿视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合适的教材,多作市场调研也是学生接受服装市场前沿信息的重要途径,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理论放到市场中去检验,在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宽专业视野。

(四)应增设动态展示课程。

模特表演也是服装陈列设计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对服装作品的动态展示。可是我们往往注重静态展示,而忽视动态展示的重要性。而且,目前的动态展示舞台背景往往比较单调,模特从光溜溜的舞台走出来摆个造型展示一下服装就算完事,空洞、单调、乏味,缺乏对人物出场和舞台背景的包装与展示。迪奥的百年经典服装展示就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其舞台设计很新颖,模特的出场设计也很独特,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这个品牌的服装,更感受到了该品牌的文化理念、环保理念,以及其品牌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动态展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陈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设动态展示课程,而不是作为少量章节一带而过。

从目前对服装教育领域所设陈列专业的相关调查来看,不仅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陈列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需要改革创新。鉴于此,我根据数年来的专业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与陈列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理论教学:专题性讨论。

陈列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外延设计部分,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一般都是从整体的大设计理念出发来考虑陈列设计的。目前比较常见的店面设计多倾向于主题化设计,以推行某种“生活方式”的陈列设计为主,整个陈列设计形态,倾向于视觉空间的舒适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或创设有挑战性、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空间的研讨主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查询信息、思考及讨论交流,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这种教学方法极具开放性,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设计理念与开创性设计思维。

(二)技术手段:多媒体仿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立体、仿真的学习环境。

服装陈列设计是视觉设计领域的一个方面,当然也涉及到触觉、听觉等领域。很多品牌越来越重视视觉营销,视觉起到的广告效应越来越强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陈列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性强,从而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传统教法,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供一个高度仿真、多维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认知。

(三)实践教学:情境式模拟。

服装陈列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脑,而且要让学多动手操作,所以情境式教学很适用于这个专业。

以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其校内实训基地被列入江西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9年,被列入部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内设立了婚纱、女装、男装、休闲装、童装、内衣、羽绒服、舞台装、鞋子、箱包、毛绒玩具等工作室,还有服饰文化陈列馆等,这些室、馆不仅成为陈列专业教师进行情境式教学的最佳课堂,而且为陈列专业学生提供了能与市场对接的模拟操作场所和实训机会。

(四)拓展教学:聘专家讲学。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 展示 理念

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是博物馆陈列过程中呈现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直接决定着博物馆陈列的内容和形式。上世纪末,伴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陈列展示理念逐渐受到博物馆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综观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

一、实用化: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各地开始兴建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为了满足新馆的陈列展示需求,博物馆界开始关注陈列展示理念的研究,并积极进行实践。

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的特点是在沿用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国外陈列展示技术的借鉴和吸收。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的陈列理念对于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与陈列技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沿用传统方面,基本沿用了“技术+美术+实用+设计”思路;展示和陈列的主要的目的依然是展示文物,同时确保文物在展示过程中的安全。在吸收借鉴方面,陈列展示中文物保护、防紫外线、红外线处理,开始参照和引用当时所掌握的日本、德国所提供的技术参数与资料。

反思这一阶段设计理念可以发现,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和待完善的地方,最主要的表示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起来。首先,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当时的设计师多为建筑或美术专业的设计人员,博物馆人员设计过程中主要工作是提供文物的样图,便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其次,博物馆人员在设计理念上的缺失,由于处于辅助工作地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没有参与对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的感悟和建筑空间的再创造。再次,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将博物馆陈列展示等同于室内设计,致使攀比、照搬、雷同的设计屡见不鲜,因而致使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缺少实践的有力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随着博物馆界对陈列展示理念认识的不断加强,也提出了理念上更新的要求,提出设计要以改善空间品质和采用陈列展品文物元素内涵为主、调动非陈列视觉元素为辅的手法,去表现陈列主题,营造切题的空间氛围和人性化的陈列空间。

二、人性化:本世纪前10年

伴随着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完善,陈列展示理念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特别是将人性化设计引入到陈列展示理念中,使理念建设在科学性、理论性增强的同时,也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对博物馆功能的正确认识奠定了陈列展示理念发展完善的基础。这一阶段无论博物馆工作部门,还是理论研究界都充分认识到博物馆不是单纯的文物展示地,博物馆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传播平台,陈列展览的目的在于让观众了解文物所包含的历史、科技、艺术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观众文物欣赏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些都为正确定位博物馆陈列展示提供了保证,推动了人性化理念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陈列展示理念。满足观众的需求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博物馆陈列展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室内设计,也不再是满足专家学者研究需求的活动,而是服务社会的文化活动。因此,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已社会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础,以满足大众观赏行为和心理为目的,从而实现了将人性化设计贯穿于陈列主题选择、陈列内容确定和陈列形式完善的各个环节中,极大地丰富了陈列展示理念的内涵和外延。

再次,人性化陈列展示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博物馆陈列展示工作的开展。人性化陈列展示理念带动了整个博物馆陈列展示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方式。比如首都博物馆在文物陈列展示过程中,设计了文物观赏区域,将有民间争议的藏品拿出来与观众进行互动,使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亲身体验和学习了文物的鉴定。这种陈列展览方式,整合了社会资源,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数字化:2010年至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点的陈列展示理念逐渐成为指导博物馆陈列展示活动的主要理念。

首先,数字化理念的基本内容。数字化为博物馆陈列展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组合技巧,经过历史学、考古、文物、博物馆等多方面专家的对陈列展示主题的研究确定,确立需要展示的文物和相关史料(包括实物、图表、照片及辅助艺术品等表现形式),最终依靠三维物品排置的序列、情态及与其他必要的辅助材料(包括一些辅助艺术品及数字新媒体技术手段等)构成的视觉形象为媒介的传播手段和交流方式。

其次,数字化理念是建立在人性化理念的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陈列展示丰富了博物馆的表现手段和方式,但是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的基本核心,数字化为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因此数字化理念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在数字化条件下,还必须提供必要的文字说明、图标指引和人员讲解等服务,便于在数字化设备协助下,观众更加轻松愉悦地了解展览的主题、了解展品的内容及其意义。

再次,数字化理念需关注的问题。在数字化理念应用过程中,要关注以下问题的出现,一是唯技术化,单纯追求高投入、大制作,认为只要大投入、多花钱,采用最新的技术、设备就能提高展览的档次,增强展览的效果,忽视对展览内涵的挖掘和把握。二是娱乐化,展览定位和目标一味迎合所谓的市场需求,将文物沦为戏说历史的工具,偏离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功能。三是同质化,在陈列展示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同质,致使博物馆的陈列风格、展览形式,甚至陈列道具也表现出雷同,无法体现不同主题博物馆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育民.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意理念初探[N].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2).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工艺;现代陈设设计;教学规划

现代陈设设计是当下设计院校,尤其是高职类艺术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高校、高职开设现代陈设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陈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活用陈设艺术设计能力。实际上,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在整体的室内环境装修后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收尾工作。陈设设计除了要求设计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外,还要具备对时尚的敏感度。因此,现代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的导向,认识生活的诉求趋势,及时地融入新的设计思维,与时俱进。之所以主张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陈设设计是基于如下考虑。首先,我校为传统工艺美术院校,在传统工艺的研究和教学方面累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陈设设计结合起来予以教育、教学上的考量,既延续了学院的历史文脉,又提升了学科教学发展的未来空间其次,我们这样的教学规划旨在培养有特色的室内设计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更为多元的需求。我们认为,有特色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具个性的设计人才,相信我们的教学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意识,激发其创造潜能。再次,能够唤起公众对传统工艺的审美记忆,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天趣”与“生机”,在美的轮回中呈现新的时尚魅力,成为现代陈设设计的新亮点。基于此,我们的总体教学规划方案如下。

一、人文性通识课程必不可少

我国的陈设设计多起源于工业造型设计,注重加工与技术,偏向于工科类;而艺术院校的陈设设计专业隶属于室内装潢与环境设计,涉及美学、色彩学、心理学、装饰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虽文理交叉,艺技结合,但明显侧重于艺术型。因此,陈设艺术可以说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化。虽然现代陈设设计专业在我国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已从早期的建筑设计脱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专业体系,在高校、高职教学中深受欢迎且初具成效,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陈设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向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亟须改革与完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也是培养一名合格的设计师的基本条件。因此,开设美学、心理学、文学,乃至音乐、艺术鉴赏课程是课程规划中通识教育必须予以重视的地方。

二、核心课程侧重“理论+技巧+实践”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陈设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陈设设计已成为当今的流行趋势,不再单纯地作为一门高校基础理论教育课程,而是要直面社会,服务于生活。无论从哪个方面,陈设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高品位、高舒适度与高工作效率的生活、工作场所,以达到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焕发视觉激情的作用,甚至能够满足与人“对话”的精神需求。但这并不是说陈设设计在环境、空间的组合与分配上毫无章法可循。在现代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中,大到风格、形式形态的搭配,小到饰品的摆设、布局等,都有一系列供以参考的美学准则和禁忌,而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经济性与时尚性相结合为最佳效果。因此,我们的相关核心课程规划将本着“理论+技巧+实践”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自身专业优势的确立,将理论、技巧、实践作为核心课程设计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特色课程,引入传统工艺

就目前的流行趋势来看,室内空间的布置大致可分为新中式风格、西方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以及混搭风格。一般来说,新中式风格的陈设设计多选用具有中式古典风格的家具和装饰品来营造古朴、文雅的艺术氛围,陈设品以观赏性与功能性的器皿、家具、灯具、织物为主。这些传统工艺品通常拥有大气、美观的造型,被看作文化与品位的象征,同时,部分工艺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无疑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古典风格的首选。例如近年来在古典陈设设计风格中颇受设计师喜爱的实木家具,无论“型”“艺”还是“材”“韵”,都不愧为传统家具中的精粹。首先,高端木料价格高昂、稀缺程度决定其除了供赏、把玩以外还具有增值、保值的特性,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红木爱好者的追捧,在古典风格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好木料与文人生活关系密切,在读书、写字、抚琴、饮茶等诸多文人活动中多选用红木制的书桌、香几等,以增加书香韵味。无论是品茗聊天还是以墨会友,拥有一件好的实木家具,总能给繁忙、紧张的都市生活带来一丝静穆。不过就材质而言,并非红木等高端木料才是家具的首要选择。价廉物美的替代品尚有很多,况且,即便是红木也有许多品种,有的价格十分低廉。关键是我们能否将各种木料物尽其用,以此装点我们的现代生活。其次,本着轻装修重装饰的现代流行理念,我们还考虑将陶瓷、雕刻等传统手工艺引入现代陈设设计,使之成为我校此类教学一大特色。古时候的文人爱好雅集吟诗,并使用精致的“美器”,这是他们生活品位的象征。而青花瓷“空灵”“素雅”“韵味”的美学特质处处洋溢着简单而有情调的韵味,完全契合现代设计美学,将会在整体陈设设计中大放光彩。时尚往往是一种美学的轮回,过去的传统工艺陈设品在现代的生活时空中同样不乏时尚的气息。在这方面,仿古家具、雕刻、漆艺等同样如此。每个设计院校则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目前来说,我们在木艺、陶瓷、雕刻均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相关课程规划的论证、落实正在进行中。

结语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10-03

陈云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社会主义经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其中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立足中国实际,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上,他总是牢牢抓住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经济政策,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经济的依据。针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生的“冒进”现象,1957年1月18日,陈云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1] 44对于如何防止经济规模超国力,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等等。这些都是陈云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对解决当时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性质的经济一直是陈云思考的问题。针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只顾产值和利润”的现象,陈云指出:“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不是相反,”并进一步指出,“要把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这样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1] 12-13在陈云看来,中国的经济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能够帮助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陈云主持中央财政工作时提出的基本理财方针。他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1] 30 “人民生活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政治问题。”[2] 在参与重大经济决策问题时,陈云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

(二)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这是陈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经济规律,同时也是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1954年6月30日,陈云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有关问题时提出了“三大平衡”的思想。他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和综合平衡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平衡应该是全局的、整体的平衡;制定计划不仅要看当年,还要看长远;搞好“三大平衡”就是搞好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和物资供应平衡。“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1] 202 “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1] 241为此,陈云提出在发展国民经济时,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生产,实现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以及每个部类中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 重视市场调节,保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建国以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财经统一,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这对解决当时存在的经济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计划太死,又时常脱节,这就使得“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1] 221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实行计划,要加强市场的调节,保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956年9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中,陈云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1] 13简单地说,他的这种思想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陈云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二是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有计划按比例的,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则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1982年12月,陈云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1] 287 历史和现实均证明,只强调计划而忽视市场或者只强调市场而忽视计划,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 坚持经济建设,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节制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陈云同志综合平衡思想的延伸和扩大。

1957年8月,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节制生育的措施,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见效。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1] 59可见,陈云早就看到人口过快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关于资源、环境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云就有所关注,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陈云越来越重视。1979年6月17日,陈云在写给李先念、姚依林的信中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全国各地的水力资源情况,二是工业污染问题。他指出:“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1] 235后来,他又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 414 陈云的经济建设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贵财富,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4]。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理论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在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中找到,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长期从事我国的财政经济工作。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和同志的指示,“摸索、总结和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大大突破了前人之说与外国现成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5]比如,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陈云早就提出了要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市场调节,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大影响。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最早的宏观调控理论”[6]。这一理论一直被用来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库。

(二)现实意义: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同志虽然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但他的诸多经济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陈云同志在主持中央财经工作时,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国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陈云向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这与“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是相同的。此外,陈云同志提倡综合平衡,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也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相一致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研究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方法论意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当前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云的经济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在陈云的诸多经济理论中都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陈云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的观点,并一直用这一思想去指导他的经济工作。到了50年代,陈云又提出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即“全面、比较、反复”。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实事求是。他说:“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1] 38 “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决策。”[1] 3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严重。在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和领导片面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决策。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重新研究和学习陈云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方法,对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 曾长秋.论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王广信,杨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J].理论学刊,2008,(9).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地域性;陈列艺术设计

一、新乐遗址博物馆的地域文化表达

1.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遗址类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博物馆的大家族中有其特殊的分类。遗址类博物馆是在古代文化遗址上建立的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发掘、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在1958年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建成后,遗址类博物馆从此有了长足的发展。

2.新乐遗址的概况

新乐遗址作为遗址类博物馆的代表,于1977年首次发掘,是在黄土高台上建造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新乐遗址记录着沈阳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确定这一地区分为上、中、下三层文化类型。新乐遗址出土的筒形陶罐、斜口器、煤精、磨制石斧等更加引人注目,其中新乐遗址里的太阳鸟雕塑是依据出土的木雕鸟的原型设计创造出来的,象征着沈阳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新乐遗址博物馆的地域文化表达

新乐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辽宁地区各个人类群体开始形成并发展着个性文化,在总体上与东北的区域文化具有共同特点,即以渔猎文化为本,以饰压印纹筒形陶器为日常用具和主要文化特征。新乐遗址的选址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所以作为可移动文物的原生载体和不可移动文物本体,新乐遗址就植根于沈阳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艺术宗教文化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特色,新乐遗址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上着重体现了沈阳的地域文化,将沈阳的历史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和意境构建出来。新乐遗址博物馆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深刻印证了当地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新乐遗址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

沈阳新乐遗址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以景观复原、遗址复原为特殊化设计,达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整体的设计上,运用中国画中的留白技法,遗址复原的区域不是紧紧相连,而是空留出许多人行道,并将游园式地参观作为路线,增加参观者的亲近感和回归感。遗址区内将有规律的文物摆放和和谐的模拟场景相结合的设计手段,通过恢复和复原遗址原貌,将原始母系氏族时代的优美、宁静而含蓄生动的情景带给参观者。新乐遗址博物馆在陈列艺术上突出体现了整体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设计。

1.陈列内容多样性,突出整体化设计

新乐遗址博物馆注重整体化的陈列展示设计,以大遗址保护和大陈列展览为观念,将陈列展览不拘泥于展厅内,把整个遗址作为整体的设计规划,形成一个更大的空间表达。在把握原有出土文物的基础上,将太阳鸟公园、斜口器雕塑、遗址古房址场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陈列展览区―博物馆,文物遗址区―古房址,景观展示区―太阳鸟广场这三大展区,形成了整体化、综合性的陈列方式。这种方式是对陈列空间设计的拓展,将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深深地映照在此空间中。此外在展板的设计上也体现了整体化的设计理念,陈列中将新乐同时期出土的陶器比较,早期各地陶窑的比较加入展览中,在第一展厅中收藏展出了半坡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罐,和周围的新乐遗址出土的陶罐有了对比,有了联系,这种展陈方式既充实了展览效果,又丰富了展览内容。在2013年和2014年从青海征集了一些与新乐文化相近时期的文物,如这次展出的马家窑文化的陶器,这种临时的展览形式使博物馆在展陈内容更加丰富,而不单调。着重突出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综合的表达。

2.展览注重细节性,突出人性化设计

这次展览不但注重整体化设计,而且也特别注重细节。博物馆内的展墙上,图片设计平易近人,运用大量的卡通图像来说明文物用途。例如磨石的用法以及原始人类捕猎和捕鱼的方法等,这种卡通图片的运用体现了观众至上的观念,让观众更能通俗优美地观展。在吸引观众注重陈列的细节的同时,加深观众对于展品的理解。博物馆在运用当今数字化网络的条件下,新增加了扫微信听讲解的功能,这种细节的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参观需要。在介绍新乐人一天的生活中,运用现代化的辅助手段,如声、光、电并结合多媒体的运用,将“小电影”搬进博物馆,人们可以趴在石阶上观看视频,有了俯首观看地支撑,使观众集中注意力。背景音乐和视频图像的默契配合,影片在内容中将现代人的挥手鞠躬礼仪融入到母系氏族的社会中,将文明和谐的中华文化带给每一位观众,营造出展厅内温馨祥和的氛围。从而使得陈列更加形象、生动、直观,使得观众能身临其境并产生共鸣。在展示太阳鸟的文物时,展柜四棱形的构造可以让多个角度参观文物的来龙去脉,并尽可能地容纳更多围观的观众,形成空间的开放模式。

3.主题依据地域性,突出个性化设计

新乐遗址的陈列展览是特别的,在主题的选择上体现了专题性和唯一性,依据自身出土的文物办展览,体现了沈阳地域文化的特点,表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走进遗址区,将自动讲解的模式融入到展览介绍中,通过将微弱地灯光运用在原始社会复杂的生活状态,既能够解决复原场景太暗而不清晰辨别,又能营造出原始先民恶劣的生活环境。 多个古房址复原的三角形房屋模型,半地穴式构造,组成了新乐遗址特有的三角形文化符号,并在四周围墙上体现出来。在遗址陈列上放置标识亭,在遗址上覆盖草亭,让游客可以乘凉的同时享受遗址内的自然景色。在整个新乐遗址的陈列上,细微观察可以发现许多有关新乐文化的符号,将新乐的太阳鸟标识印在新乐遗址展馆的牌匾上,展厅墙顶上,制作成杯垫上的纪念品和明信片上,将斜口器的标识用在说明性展板上和新乐遗址雕塑上。到处可见新乐文化的符号,体现了新乐遗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陈列方式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

三、结论

新乐遗址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上以展现沈阳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反映出沈阳先民们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智慧。该馆在陈列艺术设计上富有寓意,深刻体现了遗址类博物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新乐遗址博物馆的陈列方法对整个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陈设 艺术设计 发展 问题 剖析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14-01

相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陈设设计是专业进一步细化的必然结果,在我国陈设设计作为独立的行业或者专业也仅20年左右时间,可以说目前也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市场的生机活力,同时也能明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陈设设计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首先是概念杂,目前陈设设计的概念仍旧缺乏广泛共识,对于专业的发展这是相当危险的,就国内市场而言,就有诸如:软装设计、装饰设计、展示设计等多个交织的概念,尽管这些不同的称谓对应的实际工作大同小异,但概念的细微出入会导致行业长远发展的巨大差异。软装设计的概念是相对于所谓的硬装而提出的,作为传统室内设计的辅助分支,这样的理解是基于认可硬装主导,软装次之的观念之下,显然对于陈设设计的发展是不妥当的;装饰设计或者室内装饰设计侧重“装饰”的动机,随着陈设的专业化程度加强,我们很容易发现,“装饰”的概念只是陈设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展示设计与陈设设计渊源已久,展示设计对陈设设计作为独立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在陈设设计走入大众居家之前,主要应用与商业环境的营造,目前部分资历较深的陈设设计师大多都有展示设计的行业背景。总之,目前陈设设计作为较为完善准确的概念希望能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而形成更普遍的共识。

其次是体系多元,这既是陈设设计的特点,也是其发展的难点。就以目前市场分工的主要内容来看,陈设设计涉及了艺术学领域(如美术史、美术批评、绘画、雕塑等)、设计学领域(设计史、设计批评、设计理论)、室内或建筑设计基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陈设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国外对应的职业名称是艺术品顾问或专设施设备顾问(FFE)。无论对培养教育机构还是从业者都是巨大的挑战,可以将其视作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被要求整体设计创意和提案,熟悉工程项目的运作流程和规律,了解相关产业板块的市场状况和发展动向,如业内所熟知的六大板块要素:布艺、家私、灯具、饰品、绘画、地毯。部分高端设计机构甚至还要求陈设设计师对以上要素的材料、工艺、价格知名品牌有广泛的了解。

再次是标准问题,标准既是行业发展的结果,也是行业成熟健康的约束力,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规则不能成方圆,陈设艺术设计的行业标准正处于“发育”过程中,专业标准不能过于泛化,也不能过于机械,泛化无异于没有标准,机械狭隘对专业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反而是阻碍。鉴于陈设艺术设计内涵广泛多元,其标准也难以形成完全一致定论,标准的建立与客主双方的供需关系密切相关,是客户真实需要的现实反映和预想目标的全面优化,兼顾功能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特征,当然,过于主观化的评价标准是缺乏普遍说服力的,市场或许在优胜劣汰的选择中会逐渐使其明晰起来,不可否认,标准的建立需要时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目前市场中从事陈设设计工作的人员背景复杂,严格讲来没有根正苗红的陈设设计专业人员,大多是由相近专业转向入行的,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雕塑、优化甚至工程类、商业类专业。之所以市场有如此大的包容度和接纳能力,主要原因还是行业本身就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暂且门槛很低,给予从业者较大的空间。尽管鱼龙混杂的职业构成让人心生忧虑,但从当前的活力和发展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届届新生代设计师加入和资深前辈的经验积累,我们值得乐观和自信。

总而言之,摆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教育,而教育的关键是系统,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行业要求的逐步提升,一方面是知识体系化,另一方面是评价体系化,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乔国玲.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室内陈设艺术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3.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陈设;建设过程;合理规范;问题

1、引言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其中,国有博物馆3054个,民办博物馆535个。伴随着大量博物馆新馆及改扩建的需要,如何依附现有建设项目程序体系,合理规范地完成文化陈设项目的建设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笔者以杭州岳王庙文化陈设改造工程的建设过程为例,对合理规范文化陈设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2、杭州岳王庙文化陈设改造的背景

杭州岳王庙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墓所在,是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佐证了中国血缘社会的传统忠孝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目前全国各地共有100多家形式各异的纪念岳飞的场所,杭州岳王庙是全国唯一以“官祠”形制存在。1984年作为岳飞纪念馆以来,原有的文化陈设一直延续至今,未有大的变动,不少游客反映“没有看头”,导致客流量逐年下降。据统计,杭州岳王庙2002年参观量为170.2万人次,2012年只有116.5万人次,下降了32.6%。由此可见,岳王庙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小,通过进行陈设改造来提升杭州岳王庙文化内涵的品味,从而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已迫在眉睫。

3、合理规范项目建设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进行充分地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

本项目花了15个月的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先后编制了四稿设计方案.经过数次专家论证后,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有利于建设单位梳理建设思路和预期目标,并进行有效地投资估算。这个过程要注意两点:

3.1.1通过竞争选择设计单位

本项目通过对两家设计单位初步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了对历史文化和古建筑形制研究上具有优势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从国内几处重要岳庙的考察与分析、杭州岳王庙陈设现状分析、杭州岳王庙修建奉祀历史的探讨、杭州岳王庙陈设改造设计的定位探讨、对营造杭州岳王庙传统祠庙氛围的探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同设计单位的设计专攻有所不同,对于文化陈设项目背后的历史研究和建筑形制掌握等方面内容的把握和研究程度也有差异,通过比选可以选择更适合本项目的设计单位,编制符合项目特点和需要的可行性研究方案。

3.1.2 通过论证形成统一指导性意见

本项目在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时,由于杭州岳王庙的敏感性和学术争论性较大,论证会上专家评审意见的指导性不够清晰,致使后续建设过程绕了弯路。可行性研究方案在编制时可以广泛地吸纳参考各方意见,但最终进行论证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形成统一鲜明的指导性意见,模棱两可或者分歧较大的论证意见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文化陈设脚本与可行性研究同步进行

文化陈设脚本是对项目更深层次文化脉络进行挖掘和编排,其地位就如同电影剧本,是整个项目的灵魂所在。陈设脚本内容包括:文化陈设的内容逻辑结构、前言;各部分和单元的传播目的;各部分(单元、组合、小组)说明;展品展项说明;展品组合镜头、重点和亮点提示;形式设计的要求、辅助展品制作的依据和要求等。

本项目前后共编制了两次陈设脚本。第一稿是以可行性研究方案为蓝本,对原有陈设脚本进行调整后编制而成,作为施工设计方案招投标的设计依据使用。由于论证不够充分,形式设计时把握不足,在2011年4月19日“岳飞墓庙陈设改造设计深化方案专家讨论会”上,第一稿脚本被专家否定。建设单位与多位专业学者重新洽谈和比选后,用一年半时间编制完成了新的第二稿脚本。脚本的更替不仅导致深化设计工作停滞了一年,而且方案变更较大,直接影响了建设进度。因此在项目前期研究阶段,要同步进行脚本的研究、编制及论证工作,条件允许甚至要先行。

3.3 方案设计与施工招标应分开实施

本项目由于客观因素采取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招投标模式,加上陈设脚本的变更,直接导致施工设计方案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后十易其稿,设计内容变更率达60%以上。在后续建设管理过程中不仅设计修改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建设单位不得不与财政审计部门不断进行沟通和协调,增加了建设单位施工管理和投资控制的难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委托或者费率公开招标等方式先进行方案设计,待设计方案完全成熟后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施工招标。

3.4施工管理既要注重效果又要控制投资

文化陈设项目除需按照一般建设工程的相应规范进行管理外,在艺术形式展现部分注意景观效果和投资控制两个方面的问题:

3.4.1 对艺术形态部分内容进行专业把关。

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聘请陈设脚本的作者担任本项目艺术总监,为工程展陈部分提供技术、艺术方面的指导、咨询和决策建议。艺术总监主要承担:艺术表现与展陈主题和内容吻合度监理;展品展项的艺术表现效果和工艺技术质量监理等工作任务。脚本作者参与艺术形态部分内容的专业把关,使施工制作人员能充分理解设计构思和内涵,对于施工中多为艺术性作品的陈设内容,尽可能做到“匠人”与“匠心”合一。

3.4.2 内容变更程序要合理规范。

本项目由于方案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更,因此,在现场施工经采取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的管理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所带来再次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所有壁画、泥塑、摆设、图文等资料都经过相关专家审核后再施工。

对于已经产生的重大设计、工程变更以及艺术创作等内容,通过建立询价机制,会同财政审价和纪监部门对这些内容进行询价控制,并留存相应的资料和依据,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4、杭州岳王庙陈设改造后的效果

本项目通过历时五年的建设,有四大亮点呈现:一是在岳湖广场中岳庙门楼与碧血丹心牌坊间甬道处设立岳飞铜像,让岳飞从庙里“走”出来,使广大游客能够更亲密地接触到岳飞,有利于更广泛地宣扬岳飞精神;二是启忠祠及东西庑三个建筑形成纪念馆区域信息容量增加,展示方式也推陈出新。本次提升改造中,对展示空间进行了重新布局,表现手段在传统的图文展板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沙盘、微缩模型、场景造型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用英雄初起、威名初振、风云突变和英星陨落4个单元共计9个章节的脚本内容,相对完整地展现了岳飞戎马一生的主要事迹,让游客感到比原来更有“看头”;三是展示的方式更全面、立体。既有多媒体影像、视频资料播放,也有仿南宋兵器、兵将场景。有静有动,有听有看,让游客入耳入目入心;四是通过增加拜将台、壁龛、飞罩和帐幔等软装饰,进一步提升忠烈祠大殿区域的祭祀氛围,使游客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观众心理

我国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一直在与时俱进,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只注重博物馆内物品的逻辑性和美感过渡到注重观众心理,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重点研究,从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观众的心理,使最终的陈列可以激发观众浏览、学习的兴趣。

一、设计博物馆的陈列摆设的基本特点

第一,博物馆的陈列摆设不仅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还要有审美性,这也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其他设计类型相区别的具体表现,因为博物馆是文化属性的教育机构,要让人们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有所感受;第二,博物馆中的物品类型多、数量多,这就决定陈列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那么设计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视角和理念,不能雷同,而且总体上要相统一,如安徽省宿州市的宿州博物馆,建设之前就确定了“弘扬宿州文化”的目标,整个馆内的陈列设计在这个主要目标的要求下,设立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雨、人杰地灵七个部分,再现了宿州市从古至今的风貌和成就;第三,博物馆的设计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结合灯光、玻璃罩的形状等,衬托陈列的物品。

二、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和观众的心理有必要的联系

明确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特点都与观众的心理相关,所以两者之间有必要的联系。第一,博物馆主要的对象就是人,所以馆内各物品的陈列都需要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并且对观众起到正面影响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博物馆符合逻辑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要求,如设计人员按照展览品的特性设计周边的环境和展览柜台的形状,可以吸引观众驻足,从而让他们浏览展览品的文字介绍,得到深刻的体会;第二,陈列设计中走廊等通道的设计,需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再加上灯光、颜色搭配等,不同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整体上可以实现博物馆的功能;第三,在进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时候,认真学习观众心理的理论和知识,做好调查分析,根据结果制定设计方案,那么博物馆将更具有艺术气息,反过来也可以感染观众,陶冶观众的情操,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1]。

三、关于博物馆设计符合观众心理的陈列摆设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在设计陈列内容的时候结合观众的浏览和参观的心理特点

第一,在设计之前,设计师做好调查分析,将博物馆内陈列的物品整理成册,并进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统计观众的心理,可以保证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目标群体;第二,遵循清楚、直观的原则摆放陈列物品。让观众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明确陈列品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路线的设计,使陈列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第三,按照观众的类型进行设计,将他们分为专业学者型、到馆内学习型、普通浏览观赏型,加上博物馆的类型进行陈列的设计和分布,使展览品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心理需求,以安徽博物院为例,馆内的社会历史类陈列区,将陈列的物品按照古代、近现代和革命时期进行排列,物品陈列的设计将地方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与陈列品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具有系统性和顺序性,那么专业学者型通过参观和浏览,可以探究学科理论的知识,如通过观看古代农耕用具研究安徽省在古代的自然风情和农业情况,而到馆内学习的观众可以学习到历史的发展顺序和历史事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求,普通浏览型的观众可以在参考的过程中体会民族风情和历史风韵[2]。

(二)设计博物馆陈列摆设的具体方式时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为准则

一方面,展览品陈列摆设的方式也需要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注意角色转换,将自己作为观众来进行设计,让陈列品具有美感和由浅到深的感觉,层次分明,而且要注意以人为本,在尊重展览品的基础上添加生活化的因素,而且以展览品为中心,不能让周边的配件“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将博物馆内各个设施细节化,包括灯光、颜色搭配、馆内工作人员的服装仪表和专业能力等,如安徽宿州博物馆,整体理念是保护环境,所以选用金黄色和白色为主的灯光,馆内采用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节能灯,有独特性,而且这两种颜色的灯光更加突出馆内浮雕的图案效果,使博物馆内有艺术气息,通过调查2016年5月到馆内浏览和参考的近七万人数的观众可以发现,95.6%的观众对博物馆内的陈列摆设有很大的兴趣,其中28.2%原来不喜欢人文历史的观众开始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超过半数的观众在短期内还有再次到馆内浏览和参观的意愿[3]。

(三)用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文字编写博物馆陈列品的介绍

除了物品的陈列设计要符合观众的心理外,对展览品的描述性文字和图片也要注重这个方面。用符合观众需求的文字编写陈列展览品的介绍,可以让观众通过阅读,了解展览品的基本信息,如年份、用途等,编写的标准就是既要有文学性又能让大多数观众快速理解,如宿州博物馆在编写介绍的时候,依据史实、图文并茂,而且文字的艺术水平高,浏览的观众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宿州的历史和文化。

四、结论

总之,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这项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决定博物馆是否可以实现其文化、教育、体验等功能,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重点研究。此外,在陈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先进的技术,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受众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为做好陈列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永军.交互式展示方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盱眙龙虾博物馆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5:156-158.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陈列设计 创新实践环节 校企实践基地

当今我国服装行业、时尚产业以及零售业中,国际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日益繁盛的消费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纵观名牌卖场店面,除了商品本身,商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都以一种强大的视觉表现力俘获着消费者的内心,刺激着消费的欲望。在当前国内外对陈列设计师需求迫切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高校设置了服装陈列设计、陈列展示等相关课程,培养陈列设计人才。

一、模块化陈列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和实践探索

在以往艺术类院校开设的陈列或展示设计课程中,大多是将陈列设计纳入艺术设计这一领域,主要强化学生的设计创意构思和效果图展现。如今,不仅是零售商业和服装企业,也包括了日用家居、快速消费品等各行各业对陈列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以市场需求为目的,以企业人才所需为核心的陈列设计教学课程,依托设计、营销管理等专业平台,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

首先,课程内容模块化,将陈列设计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即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市场调研教学模块、模拟卖场教学模块、创新设计实施模块、校企实践基地模块。五个模块教学内容相互关联、依次递进。基础理论教学模块中,学生掌握陈列设计基础知识后,随之而来的是完成大量的市场调研报告,进入到市场调研教学模块。通过对市场商圈、品牌风格的分析研讨,使学生切实体会商品陈列如何影响行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形象和定位。

为了使学生切身感受商业消费氛围,精心设置的模拟卖场教学模块,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的陈列实验室进行卖场体验式教学。学生互相扮演消费者和销售服务人员,通过对消费者购物心理活动系列分析,明确了陈列设计对终端卖场的重要性。陈列实验室是以各种陈列展具展架、壁柜、橱窗、顾客通道、休息区、收银服务区,以及人形模特和由校企提供的大量服装服饰商品组成,便于学生学习认知和理解实践操作。

在创新设计实施模块中,以创意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工艺为教学要点,要求学生对市场某服装品牌从视觉规划到创意设计,完成最终主题性橱窗设计方案。从草图手稿到最终制作1:10的三维橱窗模型,所有道具设计、商品都缩小到1:10后放置到小橱窗内,几经讨论筛选、完善调整,再对所有即将实施制作的道具进行1:1放样,画出图纸计算用料。学生对所需材料与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到建筑材料市场选料,亲自动手施工完成橱窗陈列,可以说,这个模块是针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是一场“艰辛”的教学实战环节。

经过大量的校内实验和实践教学后,让学生真正走进商场店铺,进行最终的教学环节是陈列设计中最重要的体验课程设置。笔者和一些服装企业、大型零售业达成共识,形成了校企实践基地,同时教师按照商场的需求,带领学生一起为企业品牌进行卖场商品陈列诊断和陈列规划,将实操案例融入教学。不仅培养学生心、脑、手的配合,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体验式教学过程,按照美国课程理论学者古德莱德的理论,任何层次的课程最终只有转化成学生在课堂中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性存在。①

二、实践环节设置对陈列设计课程的有效推动

陈列设计课程与社会企业合作将商场、品牌卖场作为课堂实践的教学基地,加强了多元化的实践内容,延伸了陈列设计课程本身的深度,这也是整个教学模块中分量最重的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设置中,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要具备大量的先期实战经验,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品牌在卖场中的整体形象和实际销售。

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卖场管理者的统一部署下,在销售现场首先对品牌卖场进行陈列商品色彩诊断、卖场布局合理性诊断、卖场陈列道具设置诊断,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调整措施,形成卖场陈列调整实施方案,提交给卖场管理者进行评估,以确保对该卖场实施调整的正确性。为了不影响店铺正常的销售,通常选择实施的时间在客流相对较少的周一到周三上午,学生以团队的形式,3—4人一组进行,在销售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每个品牌的陈列实践。

校企实践基地教学模块的内容设置对陈列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了推动。学生从企业陈列设计师的角度得到了全面的职业感受,体验了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陈列实践能力。由于学生在实践中对品牌卖场进行了专业的陈列调整和设计,提升了店铺视觉冲击力,引导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了消费几率,学生也从校企实践基地教学模块的教学中,深深感受专业知识转化成劳动成果后获得的社会认同和成就感。

从课程的理论内容到实践环节的铺设,陈列设计的教学突破了教室、学校的范围,真正达到了与社会之间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互动,并形成了多赢的教学改革之路。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证明,基于实践环节的陈列设计教学效果显著,通过举办“创意橱窗陈列设计”“品牌陈列实践案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成果汇报展览,面向企业、社会,以实践成果的直观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得到了校内外的高度评价。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的不断加快,时尚产业服装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社会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性、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大量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其有效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形成了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其成为陈列设计本科教学的核心教学重点。创新是成功之源,针对创新实践教学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开发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确立了以校企实践基地作为教学资源的“创新实践环节”是陈列设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注释:

①吴支奎.论体验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2):8.

参考文献:

[1](韩)金顺九,(韩)李美荣,穆芸.视觉·服装——终端卖场陈列规划[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师;职业素养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它不仅综合了多种学科艺术,还涉及到各种学科,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社会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视觉环境学、技术美学等[1]。一名合格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师在专攻自己专业领域的同时,也必须贯通以上学科并用于展览设计中。陈列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展览的内容,对展出的展品有充分地认识,同时考虑如何将内容文本用形式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参观者对展览的兴趣,使其有所好, 有所乐,有所学。笔者欲跟大家探讨博物馆陈列设计师们应有的职业素养并用实例来论证,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概括如下:

(一)具备室内设计师的专业素养

室内设计包括对建筑内部硬装和软装的设计。设计师需要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色彩、材料、光影、装饰、绿化等做相应设计。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师需要掌握室内设计中的设计要素来设计展览,从空间布局到材料的选择,从灯光设计到氛围的营造,从细部装修到展柜布置,从园林布置到雕塑场景。这些要素在陈列设计中都广泛应用并贯穿其中。因此,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是一位合格陈列设计师必须具备的。

(二)具备平面设计师的专业素养

平面设计又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所谓传达设计,主要指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种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和摄影的采用等;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和劝说等等,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印刷技术达到的[2]。一般而言,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平面设计占较大工作内容,例如说明牌设计、图文版设计、一级、二级标题的设计以及多媒体版面设计等等。尽管平面通常在整个展览工程中的预算所占比例很小,但展览中大部分信息传达都是靠平面设计来完成的。例如说明牌中可以包括展品的名称、体量、年代、用途、特性等内容。图文版中包括具体的展品内容,可以是由插画、照片、文字等不同形式组成。平面设计中的总体设计则要符合整个展览的基调、色调、特性,这就需要设计师全面把关。

(三)了解多媒体设计相关知识

我们生活在多元空间中,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非物质展示设计的多媒体技术使用,创造出声、光、电、影像、气味等,进而对观众对象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让人们处于梦幻般奇妙的世界中[3]。比如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渔船场景,当人们走过渔船的时候,船上会传来阵阵的渔歌,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渔民打鱼的情景,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声音与环境巧妙结合应用的一个范例。

(四)充分掌握人体工程学理论

人体工程学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广泛涉及并贯穿始终。设计师需要把展品视点放在科学范围内。博物馆陈列设计师根据展品的体量、材质、构造的不同而设计展柜、体块、托架;图文的安装等都要遵循此规律。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位博物馆陈列设计师不懂得人体工程学,就无法设计出能让观众舒适参观的展览,那么就算展览营造出再好的氛围,设计出再好的效果也无济于事。若每件展品都需要观众抬头欣赏或者弯腰看,显然都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当然想要做出完美的作品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五)熟练运用力学相关知识

陈列设计师在布展的时候往往会对展品的固定方式动足脑筋,如何在不影响展品展示效果的同时又要保护好展品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当然托架的制作在布展前已经设计完成,设计师在看到展品的时候就要考虑展品挂、站、吊等方式,这就要考虑用什么托架来托展品,展品的吃力点在哪里,展品是否站得住,展品的展示效果如何等诸多问题及解决办法。这就要调动陈列设计师力学这方面的知识。当展品的重量太重而又担心壁龛的承重不够的话就可以考虑把展品与壁龛的接触面放大,增加接触面积,从而来增加承重力。再如挂墙上展品超过25kg的展品(一般木龙骨墙承重为25KG每点),就需要在墙的龙骨中加固,或者增加展品与墙面的受力点使墙面分力增大也是可以的。坦率地讲,力学知识的应用在陈展设计中几乎无处不在,这需要设计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去应用、探索。

(六)掌握照明设计相关知识

陈列照明包括整体照明、局部照明、气氛照明等几个方面。整体照明不能太强,局部照明需要高于整体照明,气氛照明可以由设计师自由发挥。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照明不仅仅在照度上提出要求,还需要在展品的材质上考虑,有些展品对光特别敏感,如字画、标本、丝织品等,光照不大于50Lux,而实际达到此照度很难,博物馆可以应用感应灯的方式处理;对光比较敏感的纸类书画、竹器、木器制品、动物标本等,光照应控制在150—180Lux,对光不敏感的陶器、玻璃制品、金属等,光照可以控制在300Lux左右。

(七)了解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

博物馆陈列设计需要想观众所想,抓住观众的兴趣点、考虑到观众的注意力、想象力、参观动向和对展览态度等方面。陈列设计师在做展览前,首先要对展览进行定位,考虑好所做的展览针对哪类社会人群来参观或学习之用,是面向艺术爱好者,还是面向大众,找到该人群的兴趣点,并挖掘出相关信息,再匹配相关要素设计。这个过程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也决定了它在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师应有敬业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

作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创造的过程中积极的态度、活跃的思维,对待工作时刻保持激情的一种状态,在工作中还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心扑在设计中才能做好相关设计。对作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与扶持。

首先,陈列设计师需尊重展品。陈列设计师应该对展品有敬畏之情,因为今天的展品或藏品可能就是明天的文物,很多展品又是独一无二的,这点对于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展品在搬运、布展过程中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陈列设计师需要对自己的展览负责。每次做展览都是对设计师一次历练的过程,而每次展览都会碰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设计师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本着对自己展览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放松任何环节,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把展览做好。

从思想层面上来说,陈列设计师应该高瞻远瞩,把每一次展览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从整个概念设计到深化直至最终布展都要亲力亲为,即使是有招标商介入的话,陈列设计师同样也要把自己当做展览的主人。

另外要有对观众负责的态度。设计师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挖掘展览兴趣点,必要时可以运用各种展览手段与观众有充分交流,使观众能真正看懂展览,并对展览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实践出真知,博物馆陈列设计重在实践

在设计师精通诸多理论知识之后,实践才是检验真知唯一的途径。一个展览往往从概念设计开始,要经过不断修改直至完成这样一系列繁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会遇到各种问题,从托架体块到柜内设计,从平面设计到空间设计以及从色彩感觉到照明设计。任何一个设计概念都要通过最终的展览效果呈现出来。作为设计师,只有经历从概念设计到布展工作期间的各种历练,才能最终成为一位合格或优秀的陈列设计师。

因此,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对陈列设计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只有多多吸取国内外博物馆设计的优点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才能更好地去胜任或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保国 郑广荣:《博物馆形式设计的艺术特征与美学追求》,《中国博物馆》,1994年 01。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革命史;陈列;理念;文化;历史;纪念;文物

引言

革命史陈列馆在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当中有着标志性的象征作用,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汕头市的红色文化的继承和象征,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窗口,见证着汕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变化。目前,各行各业的学者采用历史与理论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发展过程及设计理念进行研究,这对于陈列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陈列馆通过对革命资料的大量收集和整理,运用图片和文字以及动态视频等形式,全方位的向观众展示还原革命历史事件,从而使观众接受革命的传统教育,以达到向观众传递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的正能量的目的。

一、革命史陈列馆动态陈列理念的概念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所谓动态陈列,是指博物馆中的展品以运动的形式向观众演示历史,还原历史人物,事件,让观众亲身参与,现实操作,以获得切身的体验。荷兰著名博物馆学专家冯・门施曾经指出:“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动态陈列中展品所负载的信息,需要观众触摸和操纵展品,参与到动态陈列中来,实现与展品的互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展品运动中接受所传递的信息。”诚如其所言,博物馆、陈列馆在动态陈列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形象的力、热、电、光、声等高新科技手段,给厚重、晦涩、难懂的各时期历史文物披上了现代的外衣,使展览增添了更多的诠释手段。这种陈列形式是相对于静态陈列而言的,而静态陈列仅能够被动的让观众参观,单一的传递某种信息,无法调动观众的积极性,无法让观众主动去获取信息,无法给观众以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动态陈列设计在革命史陈列馆中的应用,改变了观众和陈列馆之间的关系,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在还原了的历史场景下,历史的创造者。动态陈列,其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传统意义上的陈列基本是以“静态陈列”为主。但是从现在博物馆现实看,静态陈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动态陈列”是相对于静态陈列的一种陈列方式。它的特点是在运动中向观众演示某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或某种功能,而改变原来在静态中参观、感受某种信息的状态。动态陈列演示中大都需要观众参与进来,自己触摸,自己操作,亲身实验。美国已故学者弗兰克・奥本海默在《科学博物馆基础理论》中曾说过:“人类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虽然有些机构利用科普性的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但是这些努力虽然很有价值,但因缺乏辅助设备而难以奏效。”那么推而广之,在历史博物馆,要想让观众深刻的理解历史现象。如果只让观众看而不给观众感受体验的机会。那么观众参观博物馆与阅览书籍没有什么区别。动态陈列设计正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图像,声音,实物等等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原革命场景,使得观众在面对厚重的史实之时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时展至今,在革命史迹陈列馆,要想让观众深刻的理解革命史迹,必须让观众动态的去观摩并参与。如果只让观众看而不给观众感受体验的机会,那么观众参观革命史迹陈列馆与阅览革命书籍真的是没有什么区别。

在陈列设计中,借助辅助工具配合藏品进行动态展示,藏品展示环境的动态演示,观众与藏品及藏品所在展示环境之间的动态接触与交流,这些都是动态陈列艺术涉及的方面。让观众在这种动态的环境中体验参与文化交流的愉悦,这是动态陈列理念的目的所在,也是“以人为本”原则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的最好体现。

二、陈列馆的动态陈列理念的基本要求

1、为了深入分析理解以及把握陈列馆的具体动态陈列理念及其参观者和管理者的个性特点,陈列方案构思之前,应该对于革命史陈列馆的的基本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仔细研究动态陈列理念的计划书,最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计划落实。例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其对八一南昌起义的陈列设计中,就采用场景加绘画形式加一体现。前景中的环境布置和人物雕塑与背景画自然衔接和过渡,结合声、光、电、视频演示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风采。侧面墙上的液晶电视循环播放相关的资料片。画外音解说向观众讲述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同时,利用灯光、音效的变化体现所要表达的效果。是一个舞台剧的效果设计。

2、陈列馆的动态陈列理念应与相应的环境相符合,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利用环境,例如利用红色革命基地发展设计革命陈列馆动态陈列理念,使革命历史与当地现实相结合,增加陈列馆的吸引力。因此,在设计陈列馆陈列方案的时候要注重对环境的深入而科学的研究探索。

3、陈列馆设计方案应具有个性,带有时代性气息。革命陈列馆陈列时既要突出结构、构造等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给人造成视觉冲击。把陈列馆的设计方案落实为具有现代美和历史感双重结构的,时间和空间相映衬的一般审美设计。尽可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例如:1927年9月29日,红军部队到达永新三湾,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部队将原三个团缩编成一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一级,营团设党委,连以上设立党代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其对三湾改编这一场景进行布展时,采用复原枫树坪的环境气氛,着重营造枫树坪原址的气氛,反映改编的过程和党支部在军队中的作用。在主题墙面前放置一块可以让观众点击触摸的三个主题按钮,并在主体墙面上用背投屏幕同步展现三个主题画面,内容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生动地反映了改编的过程和党支部在军队中的作用,告诉人们我们党在这里对军队的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改编。

4、陈列馆的方案设计理应考虑到费用的问题,要尽可能的降低花销,选择实行经济可行而且能够达到效果最优的方案。

三、充分认识陈列馆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陈列馆发挥什么样功能定位作用取决于该陈列馆的根本性质。举个例子,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对于历史革命者的风雨历程和发展轨迹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定位,从正面和侧面俩个方面反映我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历程,使革命史陈列馆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红色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所以说,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因其独具特色的独特功能而成为了为革命历史做宣传的专题性陈列馆。

另一方面,陈列馆的部分可以按照革命历程分成几个部分,最大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严谨、全面地展示革命党人在革命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我们今天的重大影响,生动的还原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的不怕艰苦、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例如汕头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的展示内容主就通过对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史迹的划分,清晰明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艰苦过程,并结合以图片、视频、文字以及实物还有历史场景的大致还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重大了历史事件和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人物的流芳百世的英雄事迹。

四、动态陈列理念的作用和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中,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历史科学的不同形式和种类必须在运动中体验才能够认识。动态陈列理念真是从这一理论之中衍生出的新的认识。关于动态陈列应用方面极有代表性的国内博物馆简单介绍2个例子:

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有7个展厅和一个影视厅,文献、实物、图片和辅助展品近600件,建立之初以静态陈列为主,后几十年来,馆内陈列先后作过四次修改。1987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修改,采用图、文、物、声、光、电动态陈列表现手法,并制作了逼真的仿实景物和塑像,还原历史事件的原貌,全面介绍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的英勇业绩。

2、红军长征纪念馆。1996年9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建成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陈列革命文物,并修复了区苏维埃遗址,新建了上山公路、餐饮娱乐设施和停车场。1998年11月,该馆被命名为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景点熔革命文物、历史文物于一炉,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巧妙的运用现代科技,将自然风貌和长征历史结合在一起,参观者可以如同红军战士一样体验长征路上的真实生活,是动态陈列的成功典范,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

从这些例子和上文对动态陈列理念的论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动态陈列理念对革命史陈列馆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1、动态陈列的展品,有些是无法搜集到的非现成文物或标本,而是为了向人们展示某一现象,事件,运用科学技术并结合艺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设计创作出的展品。这种展品是我国革命历史的见证物,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也可以转化成为文物。

2、革命史陈列馆的的存在意义在于进行直观的革命教育和革命历史的信息传播。从信息的观点看,观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在静态陈列的展厅中获得的仅仅是视觉体验,而在动态展览中,获得的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全方位的体验。动态陈列的展品其传递信息的功效大大增强。

3、在动态陈列中,观众不再是客观的旁观者,而是陈列的主动参与者。所谓“贵在参与”,人的自主意识结合现实操作带来的兴趣和感悟要远远强于观看。

五、结论

从某个角度上来看,陈列馆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漫长历史的缩影,从陈列馆入手去,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和现状分析以及未来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观者在参观陈列馆中的文物资料和场景还原的时候,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浏览历史的艰难坎坷。从侧面讲,这也是了解历史之精髓之关键。革命史陈列馆通过对文物的展出、浏览等环节实现现代人们与历史人物的直接对话,而且革命史陈列馆在记录革命历史和见证革命精神以及继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起着极大地推动促进作用。革命史陈列馆是一个将革命史的纪念性和现代的教育作用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个方面,在启发群众爱国精神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着积极地影响。

参考文献:

[1]《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周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是以历史为主题进行的展品陈列布置,目的是通过展示陈列对观众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设计师要认识到气氛控制在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展厅设计理念,重视气氛在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的烘托作用,对整个展厅起到渲染效果。同时,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真正体会到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的相关内涵。笔者通过论述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的气氛控制,以期提升整体展示陈列设计水平。

关键词:历史题材;展示陈列;气氛控制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的主题性很强。其往往是通过对展品进行展示,对观众进行教育,引导人们关注历史,了解历史。不同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所传达的主题也是不同的。设计师要认识到气氛控制在展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展厅主题和内容,对展厅气氛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良好的展示陈列效果,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进行展厅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展厅内展品的摆放设计,认识不到气氛控制对提升展厅设计效果的重要性,导致整体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很难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1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相关概述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是以历史为主题进行的展厅规划和展品布置。无论是其内涵,还是想要阐述的问题都相对比较丰富。一般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都蕴含了政治因素和教育功能等。在进行展示陈列设计的时候,设计师要通过展厅的气氛控制,让其达到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期许的效果。当观众的认知与历史题材展示大纲的思想要求和设计师的再创造达成一致,并受到了思想影响,即表明展示陈列设计的成功。历史题材展示设计并不是盲目的将展品进行堆砌,或者一味地要求美观,而是要有逻辑性,并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主题。让观众通过感知上的共鸣,无形中融入到展厅的氛围中。气氛控制在历史题材展示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师要学会结合展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气氛控制,以增强展厅效果[1]。

2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的气氛控制

2.1 改变传统设计理念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到的设计要素也相对比较多。气氛控制是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的重要方面。气氛控制效果与设计师的个人素养、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它能够增强整个陈列设计的表现力,使其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同时,在无形中提升了展示设计的整体效果和感染力。年龄、喜好和文化构成等,决定了观众对展厅的关注度不同。但是气氛控制能够在无形中引导观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传统的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设计者没有认识到气氛设计对提升整体设计效果的重要作用。他们只通过单一的文字、图像和历史文物的简单摆放和陈列来进行展示,导致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缺乏感染力。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认识到立体性和综合手段在历史题材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展示陈列主题,对展厅的气氛进行合理的营造和控制,确保气氛与展厅主题统一,以强化整体历史题材的展示陈列效果。比如,设计师在进行展厅陈列设计的时候,要与展厅相关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沟通,对展示主题和展示内容具有明确的了解。结合展厅主题和内容,选择与展厅主题相协调的音乐,并进行展厅色彩的搭配和灯光的变换,以及造型设计等。让观众真正融入到设计师所营造的氛围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和音响等,真正感知到历史题材展示陈列所要表现的主题,以达到良好的陈列设计效果[2]。

2.2 空间和设计表现手段

气氛对人的感知有很大的影响,能够让人真正融入到所要渲染的主题中。在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认识到空间表现力和设计手段在展厅气氛营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师要结合历史题材展示设计的主题,对展厅灯光、布置和设计材料等进行合理选择和规划,以确保其与所要表达的问题和阐释的内容相吻合,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重视对展厅的空间布置和设计,加之气氛的渲染和控制,能够加深人们对陈列设计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特定时代的文化内蕴。设计师要结合展厅的具体情况,将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应用于展厅的设计中,时刻为观众营造与展厅主体契合的氛围。目前,我国很多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设计师不重视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应用,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整体设计效果都缺乏创新,影响历史题材陈列设计的整体效果。设计构思和氛围控制也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师要针对不同的展厅主题,进行不同的规划和设计[3]。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其展厅陈列设计过程中所渲染的气氛也是不同的。春秋战国时期,标志性的符号是竹简、青铜器、兽骨等。而唐朝时期,标志性的符号则是诗歌、服饰、马球等。设计师要结合历史题材的展厅主题进行陈列设计布置,在对展厅进行布置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展厅素材的选择,又要突出不同时代的个性化特征,加之空间氛围的渲染,以达到文物展示和宣传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服饰陈列设计展示的时候,设计者既要注重空间的布置和灯光的设置,同时,也要注重音乐的渲染。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和视频、图案等,将不同时代的着衣特色展示出来,并配以音乐,让人们对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和文化风俗具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以达到展示陈列设计的目的[4]。

2.3 社会文化

设计师在进行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应用。同时,设计师也要对社会文化和社会哲学具有明确的认识,以确保从整体上促进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和完善。社会文化既能够彰显一个时期的特色,也具有教育意义。在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中,重视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才能确保展品主题和内容搭配设计的合理性。历史陈列展示设计要通过不同的展品,表现不同的文化主题和历史内涵。设计者要让观众通过展品,看到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领会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层次内蕴。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冲击,人们的心灵感官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设计师要结合展厅主题和历史人文脉络等,以确保展示的艺术成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引导人们真正认识到社会文化内涵,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5]。

3 结语

历史题材展示陈列设计,是我国陈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要认识到历史题材陈列设计的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将全新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历史题材展示陈列中,重视气氛控制对历史题材展示陈列的重要作用。结合展厅主题,进行合理的音乐、色彩搭配和气氛控制等,以提升展示陈列设计效果的同时,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丁津津.浅谈博物馆展示空间意境营造中的符号学运用[J].东南文化,2015,(04):118-121.

[2] 黎亦准.浅谈纪念类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走出“千馆一面”的困局[J].文物世界,2015,(06):61-64.

[3] 王炯.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49-150+1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