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篇

能力培养模式。能力培养模式与课堂教学机构是息息相关的。小学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全面而均衡的综合能力,这是由语文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会根据自身对于语文教学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偏重于强化或弱化学生某一种或某些能力的培养,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强化或弱化都是无意识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学生能力均衡培养的目标,即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体现。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对于解决现阶段困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若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当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及完善的个性及人格。通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解决一系列困扰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及学生能力培养水平提高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均衡培养。除此以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无疑契合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作为语文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新课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小学语文教育的教材选择也有了重大变化,急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一系列新要求。这种改变并不是零散和分散的,而是要通过系统化地整合来实现,因此说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

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综合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朗读、写作、实际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实际上实现了整合教学资源的目标,也就能够有效地弥补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培养失衡的问题,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母语语言规律特点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些建议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 内容 措施

1.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作用

从当前的小学教育状况来看,素质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结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 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综合能力的增长是素质教育的标志,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其养成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的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进行。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能够均衡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更好地巩固。

1.2 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的设备、教学的理论等都在不断变化,在新课标下,若是一成不变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则很难取得很好地成效,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跟不上时展的需求。而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等教学结构的优化,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系统地改善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获得更大的进步。

1.3 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学校各种教学资源都以学生为主体来重新组合,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这对于资源组合效应的产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提升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往教师往往偏重于一部分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失衡,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学的结构没有得到优化,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结构一旦优化,教学资源使用的科学性更加显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更好地保障。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内容分析

分析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就需要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具指向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思维

教学本身是一种互动的行为,这种互动性的发挥才能更好地更新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师和学生在思维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和双方的年龄、阅历、经验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打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停留在自我的思维空间,而应该去了解和解读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关联性,这样才能通过思维的转化来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

2.2 培养模式

知识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的产生,其和知识教育的地位变得不分伯仲,人们充分认识到学生能力均衡性的重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教学经验来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轻重调整看,这就使得学生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很大的披露,实际上教师的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在均衡的基础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3 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本身就需要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开展就是在方法计划的指引下完成的,为此,教学方法本身建立在对教学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其受到社会背景、课内外信息、信息分享等诸多方面的了解。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资源的分享和利用更加密集,只有良好的方法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教育。

3.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丰富理论认知

教育是一件理论和实践兼具的事情,当前教育理论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教学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结构内涵、作用、内容等方面的了解,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这样才能使理论迅速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3.2 更新教学方法

如今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被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此,教师应该多进行教学科研,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

3.3 均衡能力培养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写作、阅读等能力的培养并不均衡,这使得学生难以灵活的运用母语,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被动型,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教师应该转变单向传播的方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施展相应的能力培养策略,这样才能完善能力培养模式,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永卫.中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

[2]宁连华.基于数学探究的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审美

提高小学语文的审美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断培养学生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审美的培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中审美教程的相关情况。

一、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程的重要性

1.培养审美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在新课改、新形势下,培养审美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从学生开始接触语文开始,一字一句,丰富的哲理故事、吸引人的各类小寓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利于学生形成自己审美的独特性,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审美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才能不断培养出人才,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3.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语文中,通过对审美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教师对课本中名家名作的讲解,对古今中外人物的了解,优美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艺术,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审美教程的优化

1.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新课改下,小学课堂应充满活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尽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

2.提高课堂的学习审美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审美的知识,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关于审美方面的技巧,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写作能力及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熏陶学生的审美,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科学讲课,合理设计讲课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注意语文素养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的审美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步登天,

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不断培养语文的审美观。但在培养语文审美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不断积累语言、名人名言的过程中,语文素养会渐渐得到提高,对语文审美的培养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学语文审美的培养对一个人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摸索中实践各种新方法,促进小学生语文审美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因素;年龄特征

在新时代下,“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转变教师已有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从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来说,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学习、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被提出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生的感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埋下伏笔。就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不仅是我们的母语,也是学生学好众多学科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学习学科知识,使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感会有所波动,如果是消极被动的情感波动,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情感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客观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更好地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思想因素

语文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素质元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

(1)借助情感目标来挖掘

以“桂林山水”为例,整篇文章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秀丽多姿的画卷,充分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特别之处,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愉快。而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素质因素,比如,审美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别之处,它具有的独特美,并充分利用课文已有的思想性,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美的感染、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挖掘

儿童的认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渐提高的,在挖掘教材具有的思想素质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接受能力。就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挖掘已有的思想因素。以“倔强的小红军”为例,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体会小红军具有的可贵精神,“自我牺牲、互相关爱”的精神,培养学生更多的优秀品质。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把新课标中提出的各种新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比如,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以此为基础,要勇于突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优化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凸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双重身份,即“引导者、参与者”等,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时间进行自学、读书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利用已有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语文教学已有的现状,通过强化朗读训练、发展学生智能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推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6篇

摘要:由于近年来华中地区涉外经贸交流频繁,小语种成为了本地区语言培训市场新的热门。在旺盛的需求之下,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进入市场,使得小语种培训日趋产业化。但由于目前政府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小语种培训机构行业准入规范和管理机制,导致该行业的各类培训机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本文从小语种主体培训机构和大学生角度出发,探索武汉地区小语种培训产业发展情况和其代表机构的差异比较,从而为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及为本地区大学生小语种培训消费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小语种 调查 培训 产业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记录等形式,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

1、武汉六所高校学生

为了提供一个科学的调查样本,我们在六所高校内发放等量问卷,以各学校在校学生的人数比例提取调查问卷,进而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

2、武汉五所小语种培训机构

我们选取了武汉市法语联盟、新东方学校、瑞得彩虹语言培训中心、星光二外和东方星外语培训中心等五所代表性小语种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访问调查。

二、调查结果

(一)市场调查需求分析

1、在400份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中,法语和日语数量相近,其总量占据了将近60%的市场需求份额。而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需求量各占14%、9%和10%。相比之下,俄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的需求量较小,均在2%-3%左右。

2、在400份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中,选择在校旁听或选修方式学习小语种的受调查者占总数的36%,其次是选择小语种培训机构,占总数的35%,20%的受调查者选择自学,只有9%的受调查者选择找老师一对一辅导。

3、在调查中,约40%的受调查者倾向于武汉市新东方学校,东方星,星光二外和法语联盟的支持率相近,占11%左右,选择瑞德彩虹的人数只占3%。其中,选择其他培训机构的受调查者占24%。

(二)机构现状调查结果

1、机构调查信息简介

2、各机构优势和特色

(1)武汉法语联盟

①官方权威性:以其自身的官方认证性为保证。

②教学内容实用性:使用法语原版教材《Alterego》和《Taxi》,内容贴近生活:注重结合法国文化。

③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听说读写)的同时兼顾多种教学形式(如戏剧演出,电影欣赏,法语角等),并设置每周教师答疑环节。

④教学环境优良:机构内部设立图书馆(提供法文原版书籍5000多册,杂志25种,法语电影500余部,并有210多种教学磁带和录像带和200多张音乐CD)并提供学生自习室。

⑤法国文化推广:定期开展法国文化(如法国厨艺课)、法语文学、留学知识讲座和法文歌曲大赛、摄影展等活动。

(2)武汉瑞德彩虹语言中心

①语种齐全:在设立之初就已经开设日、韩、法、德、西班牙、俄、意大利、葡萄牙语8个语种,近年来又新增了阿拉伯语教学,在寒暑假期间开设瑞典语教学。

②小班教学:小语种教学全部采取一对一面授教学方式。

③人性化服务:在入学前,机构会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在学习过程中配备专人学习顾问和课程顾问,全程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跟踪。

④特色教学模式:每个单元的学习都由中教辅导课、外教练习课(辅以视听扮演和文化介绍欣赏)和外教测评课三个阶段组成其自身的课程体系。

(3)武汉新东方学校

①特色授课方式:摒弃以语法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思路,开设语音课堂,由中外教同台授课。

②试听制度:每期课程第一节课为公共试听课,学员根据试听效果自愿选择是否入学。

③品牌效应:由多年的教学口碑逐渐形成规模办学。

(4)武汉星光二外

①特色课程:开设“81课时精品班”,承诺全勤出席的学员可通过小语种水平认证考试。如果未通过,可继续免费参加培训课程。

②价格优势:培训学费相对较低,适应普通学生消费水平。

(5)武汉东方星外语培训中心

价格优势:平民价格,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三、问题与分析

(一)信息沟通不畅,语种需求与供给不对接,培训机构和学生消费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

(二)培训机构硬件设施不齐全。

(三)师资力量良莠不齐,行业内未建立统一的评教机制。

部分培训机构授课教师仍为在读学生,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水平尚未达到授课要求。各机构对于培训教师并无统一的资格认证和一套广泛适用的教师评价机制。

(四)教学模式单一,特色教学项目和模式的移植和推广不足。

(五)设置课程忽视语言国家文化介绍。

(六)机构人性化服务项目仍需完善。

目前仅有少数培训机构推出了优势服务化项目,如原版外文图书馆、免费公共课、设置教师答疑制度、特色文化活动,但在这些项目实际投入运行时也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七)品牌形象推广不足,市场培育有待加强。

多数小语种培训机构采用的宣传方式为平面媒体以及消费者口碑,而有声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则明显不足,且没能与学生消费者达成良好互动。

(八)机构自身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

除了个别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采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之外,大多数培训机构对于管理体制概念不清,无清晰和规范的管理分层。

(九)各培训机构之间缺乏信息交流。

武汉地区小语种培训机构之间更多强调互相竞争而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整个行业的发展无法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十)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存在漏洞。

由于小语种培训行业较低的准入门槛和可观的利润空间,致使一些不规范的培训机构进入市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干扰了小语种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正规小语种培训品牌的成长。

四、建议与展望

(一)丰富教学语种,满足市场需求

小语种培训机构应根据自身实力条件,尽可能地丰富教学语种,不断加强培训能力,完善教学体系,满足市场需求。如此可扩大培训机构自身业务,增加企业收益:也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具有复合语言能力的劳动力资源。

(二)规范完善教学设施,提供舒适学习环境

教学设施的完善可以为教学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机构教学持续完善优化,有利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同时,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各机构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来经营培训产业,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1、规范教师准入机制,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统一招聘流程,保证教师水平的专业化。

2、建立完善的教师水平审查机制,监督教师日常授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期审核,确保高水平的授课。建立在岗教师定期培训机制,实现整体教学的高质量。

3、重视教学模式多样化,细化市场分支。机构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教学形式。

(四)完善机构管理体制,建设负责高效团队

各机构应针对自己的企业规模、业务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结构设计,不断促进内部各部门职能的明晰化、专业化、规范化。细分具体职能,明晰各自责任,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团队运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保障反馈信息的向上传达的便捷性,真正使市场的有效反馈信息传达到企业的决策层。

(五)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政府须完善相应的法规,规范企业准入,保持产业的规范性与正规性:另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优秀企业进行适当的鼓励,对处于发展初期、拥有积极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六)加强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各小语种培训机构,在认真分析整体市场形势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机构进行必要的合作。共享资源以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在合作中互相促进彼此发展的效果。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案;效益

一、教学观念的最优化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培养创新意识,热爱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人应该具有知识与道德,必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个性,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应该端正教育思想,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教学的结果也不应只局限于分数的高与低,升学率的多与少。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建立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素质的教育观,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内容最优化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真、善、美的标准,所以,在语文教学上要求内容上的综合化,要认真地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建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是对于所有教育理念的实践,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一环节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

1.教学准备最优化。教学准备包括解读课本、分析学情制定目标、准备教学资源(关于教学的评价和作业布置将会专门分类探讨)。教师在解读课本时要做到“心中有书”,教师在解读课本的时候要做到读懂教材、读透教材,最终做到“心中有书”。教师钻研语文教科书要了解语文的教材体系,基本思想,明白教材整体的和每一本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书”后,需要了解自己教授的对象,做到“心中有人”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掌握,还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兴趣和心理状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掌握还有限,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字词句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课程标准内需要掌握的字词,学会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会阅读,掌握一定的作文写作技巧。了解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计划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揠苗助长》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包括准备教学方法、电教设备、多媒体等。

2.课堂最优化。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上课的质量。教师上课的目标要明确,这些在准备环节必学做好。上课的时候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要话语清晰流畅,生动、形象且风趣。语调要抑扬顿挫,朗诵课文的时候要有充沛的感情,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应该在注重着装和风貌,上课要活泼,配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知识素养、表现素养和外在形象对于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有着很大的作用。

课堂上最重要的时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实现小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优化,必须得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效果最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合作探究法和提问法,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以求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最优化。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作业的最优化,要做到两点。一是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根据他们平时的测试水平,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作业布置要切合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求精而不是多。

作业的批改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对于作业的批改要及时,以便在最短的时间检验学习的效果,以便采取新的教学措施。对于错误的地方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在批语上要人性化,要切当和创新,以促进学生去及时改正,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即使在程度最差的学生身上,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4.教学评估与交流。教师要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评估,同侪之间要及时的交流,以便发现批彼此的长处和缺点,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教学评估来说最常见的形式是考试,关于考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一点建议,在考试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出不同标准的卷子,等分但是不同的标准,在批改卷子的时候既要看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看重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最终的成绩测定,要结合平时的综合测评,做出最后的定论。

四、结语

以上的几点探讨是笔者根据的自己多年的教学,并且借鉴前人的成果,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育学》的规律进行的浅探,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方案,还可以从心理学的知识,做出科学的探讨。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分来探讨,这些都有待笔者和同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菊霞,方萍,语文教学最优化浅论,黄山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5月,第5卷第2期. 

[2].宋苏杰,语文教学中的优化问题设计方案. 

[3].徐浩,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材教法,2014年第8期.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创新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更快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写作有一种排斥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利用丰富多变的教学素材以及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小学生对于文字的运用能力,这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让小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很多小学生对于写作抱有一种敬畏心理,认为写作具有神秘感,不敢写作文,也不知道写些什么内容,这是由于对于作文素材不了解造成的,因而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小学生学会从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为其写作提供素材基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能够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上,生活才是作文的新天地,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记录素材的习惯,将生活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这些素材可以来源于家庭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新闻报纸,在一定素材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就会拥有写作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同时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素材可以减弱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本质,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为语文写作服务。

二、加强阅读能力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充分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使人变得明智,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使人的知识得到增长,同时也可以起到开阔思维的作用。作为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阅读素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其识字、断句、语言、语法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使得学生的答题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通过阅读还可以使得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以及文字语言,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匮乏,通过加强阅读可以使得这种局面得到缓解,在写作的过程中使语言的运用以及驾驭能力提高,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于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初次接触写作,对于写作有着一种惧怕的感觉,因而教师要放松对于小学生写作的要求,利用包容的心态去进行写作教学,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阶段,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而教师要学会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进行写作教学,小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故事、成语故事等都是提升作文教学趣味性的内容,将原有的静态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四、注重对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习惯的培养

通过对于自己作文的修改可以让学生对于作文题目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对于自己作文的推敲修改能够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习惯的培养,由修改每一句话,再到修改每一段话,最终修改整篇作文,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作文的不足,这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在长期的作文修改中可以让学生增强对于语言运用的敏感度,学会对于文章的优劣进行识别,有助于小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要对于学生作文给予相应的评价

小学生在完成作文以后教师要注重后期的评价工作,在学生作文中选取较好的文章作为优秀作文,在班上进行宣读,并对其优秀的地方进行分析与讲解,并作为优秀作文展示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鼓励,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滋味,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种成功的喜悦感将会成为推动小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促使其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教师要加强对于小学生写作的引导,创新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9篇

一、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满堂灌”,其基本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这是传统的讲读型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相对于我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来说,各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必须从我市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建国六十年来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的经验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也符合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客观规律。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力求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是字、词、句、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识字,然后用字组词、用词造句,再用句子组成文章,即作文。教会学生识字,首先要教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学会查字典,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通过查阅字典,用拼音学会读音识字,并阅读字典上的词与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

二、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市农村小学还比较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按语言规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达到认识教材和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目的。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去,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8页)这就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革过去那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入手,充分运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来讲授教材,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讲授教材时,应讲在关键处,讲在重点上、难点上,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发展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还要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作用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所要担负的重要任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小学生谈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时过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从小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是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围绕课题、抓住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来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门路,围绕课题提问,能揭示课题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引起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结构 整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培养学生整体认知感悟能力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优化整体教学结构,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整体化结构安排,能够有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运用方法。

1.整体阅读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就是要在运用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基础上,注意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感知文本语言表达内容。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感知,能够更好地形成整体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

在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阅读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充分调动多种语言学习感官,让学生能够形成整体学习运用意识。教师可运用领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多次地朗读过程中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采用同桌互读和对话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和理解感悟运用能力水平。

在整体阅读感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感悟。在《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6B Unit 1 “Who is younger?”的A:Listen,read and say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学习发展需要,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学。可运用播放录音的形式来要求学生进行跟读,以此感悟文本中词汇短语等正确发音。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以Ben,Su Hai,Jack等角色进行有感情朗读。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指导,以此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

2.整体活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体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全面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自身的学习从而奠定基础。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活动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本表达内涵,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整体活动交流,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表达运用能力。

在整体活动交流过程中,建议学生能够根据文本表达需要,通过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主动表达交流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讲故事形式来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篇整体学习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采用对话方式进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

运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得课程的整体化教学顺利开展。在《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Asking the way”的Look,read and learn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表达对象需要,采用“模拟情景问路”的方式进行教学,创设表达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词汇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如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please?Go along this street,and then turn ...这些对话交流,更利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3.整体评价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情况,采用整体评价反思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还能够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策略思维。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运用好总结,就是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概述,以此来让学生明白在课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总结应该体现如下特征:(1)全面性,能够全面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要求。(2)主体性,多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特点和方式去概括总结。(3)生成性,通过总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能力。(4)互动性,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习自觉性。

在教学评价中,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注重民主、平等,让学生能够受到尊重信任,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话语和动作,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才华受到别人的认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思维等方面进行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整体结构安排的形式来优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运用能力。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合理优化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2)关注学生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张春华.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0,(02).

[3]号仕宏.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教师版,2010,(08).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农科专业 发展 考核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使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成为目前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双语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经之路。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10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10%。在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设双语课程。

1.在农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农业院校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各地院校根据学校情况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双语教学[1,2]。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必需的[3]。由于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原因,来自城市的学生很少填报农林院校。虽然农科专业的学生具有优先录取的政策,但农村生源的学生又迫切希望跳出农门,所以一般的农科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都比同等批次录取院校其他学科的学生质量差,基础相对薄弱。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农科专业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水平,扩大学生视野,尽量与国际接轨,所以在农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农林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4,5]。如通过引进“海归”型教师扩充师资,或对高学历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改善教学条件如增加多媒体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引进原版教材的力度,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专业英文表达方法;不少院校还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如通过支持研究项目、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给予优先等。

2.双语教学专业课程考核办法

在双语教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同农林院校都摸索出适应自己学生的方法[6,7,8]。但是目前对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的考核办法还没有较好地解决。笔者通过探索,对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办法不断进行改进,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加以比较,为同类课程考核提供借鉴。

课程考核可以通过开卷或闭卷。目前对必修课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采用闭卷,而选修课以开卷为主,把平时成绩比重适当提高,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给学生布置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农科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待培养。通过布置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的掌握能力。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学生提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

让学生尽量选择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的文献,地道的英文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会有帮助。

在内容选择上,让学生尽量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特别是选择与中文专业知识背景相近或相关的外文文献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成就感,经过这样的考察,学生自己感觉英语进步比较快,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笔者的一次教学中学生曾这样反映:“老师,我通过阅读这篇文献收获很多,掌握了很多生词,语感也增强了很多,英语进步非常快,对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以后自己会主动加强这方面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语学习。”

在查阅文献的时候学生需对现有文献进行比较鉴别和筛选,此过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既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其优点如下:(a)扩大学生的知识面;(b)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c)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d)了解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e)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f)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对教师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翻译结果等进行认真校对,指出存在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进一步校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以小组形式完成布置的专业英文阅读任务。任课教师可以将课程的某些内容定义为双语教学的重点,班级分小组,每一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任课教师给每一小组指定主题或学生任选主题。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通过查阅外文文献,查找关于这个主题内容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研究趋势等。然后集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针对该小组的汇报提出问题。对能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比较好的小组适当加分,对于小组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适当鼓励。对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是:(a)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在学习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c)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在毕业论文准备中查找文献、综合文献的能力;(d)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e)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3)考试的部分试题可以用英文出,学生用中文形式作答;部分试题可用英文出题同时用英文作答。但这类题目既要兼顾专业性又要兼顾通俗性,使学生能在理解和综合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用英语答题,达到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同时学习的良好效果。优点是可以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缺点是是灵活度稍差,对学生快速应对能力要求较高,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这种方法对农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该考核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这些相关方向的知识要详细了解。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扩大教师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总之在考核过程中应尽量促进学生主动意识,培养主动思维习惯,掌握知识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边秀举,李瑞奇.双语教学在草坪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4:67-68.

[2]林晗.农科院校双语教学功能与实践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7(3):86-88.

[3]黄瑞华,班宏,周波等.浅谈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中国农业教育,2007.2:42-43.

[4]何如海,陈涛.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13(6):85-87.

[5]杜凤国.农林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发展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8:53-56.

[6]赵万菊,张小平,廖德聪等.农业院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32-135.

[7]孙群,吴羽纺.“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课堂实践及评估[J].高等理科教育,2005,(1):71-75.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语文;现状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89-01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成功的衡量点,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新课程和新教学、新标准与新方法均得到有效运用。而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仅为教学设计创造理论依据,还为教师深层次剖析课程标准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实际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阐述课程标准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来讲,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对课程标准理念的渗透,而形成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总称,其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作为基准点,利用对师生间全面协调的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与体验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运用。另外,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点特性:多元化教学主体;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模式;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强调。

二、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标准重视度缺失

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决定性优势。对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在关注课程标准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细致化学习,将其理念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但是,笔者对本市小学调查工作的开展,可知多数语文教师在针对课程标准解析中仅停留在表层,并未深刻解读其内在教学理念、课程是指,同时在教学方案编写中,未将课程标准纳入材料参考范畴,从而丧失课程标准自身价值。

2、“消化不良”

关于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消化不良”问题,可从语文素养、基本特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予以分析。首先,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涉及全体学生素养和学生全面素养,具体通过学习能力和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与知识积累等层面进行表述,但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的限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少,使其体验经历、情感态度无法实现融合。其次,基本特点。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特点,精准化语言课程基本特点的把控,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师生对话、课程和生活的关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情感态度的表达。然而,实际教学工作却恰恰相反,一言式教学课堂比例过多,致使师生沟通存在障碍,加之学生与外界联系度的缺失,使学生思想情感无法得到熏陶。最后,教学方法。学生作为教学生命体,自我需求、主体意识的形成,对自身学习质量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但在实际调查中,仅有23%教师选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虽然可促进部分学生成绩的提升,但其具体实施程度尚未得到深入。

三、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建议

1、定期开展课程标准培训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化,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参与。若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部门可通过课程标准培训开展的方式,将其理念与标准纳入实际教学范畴。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化,不仅是对传统教材内容的变革,也是对教学模式的更改,倘若教师未熟悉课程标准理念,对其标准一知半解,则实际教学工作往往不会呈现明显改变。针对此,教育部门可通过培训力度强化的方式,为各个职称、等级教师提供公平培训空间,即轮流培训制度的选择,使其能够在培训的同时,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加大课程标准理念的关注度。

2、完善教学设施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运用,不仅可促进教学容量的扩增,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在师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增加其社会适应力。对此,小学学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化设备和电子阅览室、免费WiFi与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教学设施予以完善。其原因在于:信息化和智能化、规范化与开放化教学设备的运用,可实现学习无缝链接、知识点破碎处理的目的,从而对学生思想情感表达中起到渲染作用。另外,学校还可通过纸质教学材料的选择,如课外书、教学模型和科幻书的购置,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宽。

3、提升教学素质

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基本素质、组织优化、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创新等能力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教师素质偏低、能力偏低等问题,不仅无法紧跟课程标准的脚步,还会导致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从而出现教学质量稳步不前的局面。对此,教师应在全面掌握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运用,并通过扬长避短和兼容并包等优势的体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单一性教学方法的x择,并不适用于任何教学情境,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在全面解析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组合定位,方可在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此落实师生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靳军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优化建议[J].学周刊,2017(3):29-30.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3篇

摘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历来为各大教育家所争议,笔者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创新

新一轮课改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性本质的尊重,遵循人类个性发展的自然规律。延续300多年的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学校教学的一种最基本形式。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对其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总书记就指出:“创新是民族的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也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教育目标升级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自然而然要更新,与时俱进。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亲其师,信其道”。小学语文正是小学生刚刚接受规范化、系统化母语教学的起跑线,塑造自身个性的开端,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扮演得好不好,关系到中华民族下一代文化素养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也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展示了应有的途径。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常常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对文本解读能力的唯一尺度,这严重地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及宗旨;这种做法忽视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漠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吸收语文元素的个性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了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目前,课堂教学方法异彩纷呈,整个课堂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极少,大家都知道,语文学科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教材的选文文本几乎都用汉语言文字写成,据研究,汉语中的虚词除外,实词中的每个汉字一般至少有三种含义。正是语言文字的模糊性,造就了每位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形成了“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结果。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殊性。自从孔子创办私塾以来,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谈话法为主,讲究因材施教。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提倡“教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等新的教学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手段已经从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个黑板,慢慢地增添了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创建一个有活力、高效化的课堂教学结构,都离不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是否相适应;课堂信息反馈是否畅通与及时;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效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出身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因此他们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例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笔者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查阅鲁迅相关资料,包括鲁迅生活的年代,以及叙写有关青少年时候的其他的文章,并进行整理,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时,笔者对教师的讲课时间和学生交流的时间进行调控,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重点突出,疑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最后,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去辨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通过外貌,可以理解语言知识特点;分析动作,可以体会人物的心理特点;通过对比,可以区别人物的性格。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就会理解闰土这个丰满的文学艺术形象——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

四、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古语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要指导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学会寻求获取知识的最优化途径;学会选择合适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学会对自己学习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确实有非常大的难度。小学生人生阅历比较浅,思想单纯,天真,爱幻想,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好。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质疑,培养能力)逐步指导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会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由于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使用教学方法的不同,当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会不同,导致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临场指导;座谈会,调查访问,个别谈话,班组交流,印发学法规程和有关资料等等。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总而言之,优化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转换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还给学生一片蓝天,才能更好地构建理想与有效性兼容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PEP教材;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74-02

1 前言

英语是小学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教学课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处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夯实和日后的英语学习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PEP教材即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它是根据我国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英语学习需求而设计的一种非常科学和实用的英语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系统严谨、逻辑准确等特点。PEP教材在现代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书本的内容和知识,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好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优势,科学地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2 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英语知识和语法等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法。这些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教学情境所对应联系,而优美、形象的教学情境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PEP教材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应当深刻认识到PEP教材的这一特点,并且积极利用好,帮助小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创设优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具有虚拟情境、动态模拟和动画播放等功能,可以很好地将小学英语PEP教材中包含英语知识的图片、文字、语言对话等教学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动态、直观的模拟情境播放,从而更为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相关英语知识点。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地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气氛,为小学生营造优秀的课堂学习环境,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达到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效果。

以小学英语PEP教材中的“一般现在时”这一英语知识点的教学情境创设为例,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现实的语法对话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模拟现实的多媒体视频情境对话,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建立对于该知识点的知识结构理解。

3 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学习

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欢尝试和探索新鲜的事物,而小学英语学习相对较为古板,那么如何才能够降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开展小学英语学习?这关键在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W方法上。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融合教学与娱乐于一身的快乐学习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英语教师贯彻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育观念,以及现代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小学生更加快乐、更加高效地开展小学英语PEP教材的学习。

小学生由于本身的特点,比起枯燥无味的书面文字,他们更容易被游戏一类的教学活动所吸引。游戏教学法紧抓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将小学英语PEP教材知识融于游戏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PEP教材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小学英语教师及时了解小学生英语课堂听课的质量和小学生学习进度,以及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案变得更为合理。

4 强化小学英语课堂表达能力

在小学生进行基础英语知识学习和巩固的同时,同步做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英语PEP教材的科学教学目标之一。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英语表达方法,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交流中灵活运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PEP教材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还应当同步做好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工作。而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小学生愿意开口,敢于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关键还在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自信。小学英语教师只有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敢于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学习,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两个细微之处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自信。

1)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和答疑时应当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来教学。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基础较为薄弱,在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交流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发音上的不准确和语法、词汇上运用的错误,这时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不可打击小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多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他们。

2)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英语口语教学,很好地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标准的口语学习环境[1]。

5 小学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小学英语PEP教材设计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原则,它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PEP教材的教学中,应当首先重视小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培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固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原则和顺序,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很好地在小学生心中建立起科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帮助他们有效地加强书写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双向培养。

首先,对于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PEP教材将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部分提前到每一英语教学单元的最前面,后面同时配备相应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教学光盘或者磁带,用于小学生课前预习。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科学地利用PEP教材的这些教学设计资料,辅助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先提问的教学方式,鼓励小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和对话,从而有效锻炼小学生听力能力,很好地帮助其解决学习问题和困扰。

其次,对于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PEP教材中专门为其设计了语法教学、作文训练教学、短文训练教学等多个教学部分,通过科学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升英语读写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对于小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等具有非常高效的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小学英语PEP教材的优势,科学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培优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待优生;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待优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要待优生愿意学习、愿意阅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短小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应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全面、低效率之处,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指导方法,帮助小学生解决阅读这一难题,尤其是待优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乐于读书,精于思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特指5~6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阅读的品位,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过于在意学生应试成绩的错误,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阅读的魅力就是不限制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思维最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自由地想象,以此,让学生真正地认识阅读的奥妙,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实现对待优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过,在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教师给予建议,给予指导,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底蕴与具有启发性的书籍,只要是这一类别的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慢慢地让学生喜欢上读书的感觉,喜欢上思考的感觉,养成每天必须读书1~2个小时的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待优生。例如,在每天的阅读中,学生可以选择的不仅仅是书籍,还可以是广播,还可以是电视节目,像《小小智慧树》,相信其中肯定会有一种阅读方式适合待优生,可以有效地帮助待优生扫除阅读方面的障

碍,拓宽知识面。久而久之,待优生也会喜欢上阅读,也会对阅读有所感悟,理解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

1.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中,一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眼、嘴、脑并用,提高阅读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阅读内容的难度、长度,有层次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待优生跟上阅读的脚步,增强阅读耐心,形成坚定不移的阅读计划。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含义。在课文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优美、难理解的片段,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词语、句子,启发学生理解最准确的课文含义。

3.结合生活实际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文章。在课文的学习中,由于内容涉及的很广,学生做不到面面俱到,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寻找与课文类似的情况,降低课文理解的难度,更方便学生理解,给予待优生阅读的自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

总之,阅读对于小学来讲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待优生,不过,世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只要教师把握好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喜欢上思考,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那么,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