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87-02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国内很多高校中的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及物流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它的前身是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厂布置设计”课程,二战后课程名称曾改为“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与物流”、“设施规划”、“设施规划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物流设施规划”等。

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性质

(一)设施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边缘性学科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的结果,不仅涉及到有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如:建筑、机械、通信、电气等工程专业;还涉及到经济、管理、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正是由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设施规划学科才得以发展壮大。因此,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和交叉应用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这无疑对设施规划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全都学过,这种情况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设施规划具有广泛的工程实践性

如今,“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制造系统布置扩展到仓库布置、服务系统布置,如学校、银行、医院、火车站、机场、办公室、超市商场、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同时也扩展到非传统布置,如: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布置问题、机场登机门的布置问题、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布置问题、手机键盘的布置问题、飞机驾驶舱布置问题、各种机器的操作面板上按钮布置问题等。

二、对于不同专业,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同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和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性质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导致“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中,其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对于工业工程专业而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工作步骤,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和有关技能。“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作为选修课存在的。这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物流管理专业是管理类专业,不是工科的工程类专业。它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般是:主要研究物流企业的生产或工作设施与物流企业的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系统规划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初步进行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三、物流管理专业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自身性质,考虑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反映到该课程上的要求及教学方法也不同。其中,系统布置设计(SLP)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中的重中之重。SLP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布置设计的方法。对于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来说,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是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鉴于此,下面对物流管理专业这门课程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设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这一点在工业工程专业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有的高校把该课程设为选修课,课时少,再加上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考入此专业的,完全没有理工科背景,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有的高校就弱化了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针对该课程性质而言却是必需的。即便是开设此课程设计的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这一环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开展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脱离,多数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设计,而现在设施规划已经步入软件设计阶段。这正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第一,要加大课程设计内容和企业实践的关联度,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去,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课程设计数据就从该物流企业中获取,由学生进行分析设计,进而解决设施规划方面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中尽量运用“设施规划”软件。电脑是设施规划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设施规划”软件的运用,可以减少设计过程的计算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所以要求学生熟悉Office、visio、AUTOCAD、FactoryCAD、WITNESS等布置设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另外,市场上多数流行的布置设计软件都是建立在传统设计思想基础之上的,软件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温习体会过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

物流管理专业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对某具体物流企业,如空港物流园区、货站仓库、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进行布置设计的实践,熟悉SLP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管理的物流学生掌握一点工程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初步工程素质,为未来在物流领域从事物流工程工作打下基础,促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针对给定的物流园区实例,完成下列工作:(1)绘制物流园区现有平面布置图。(2)进行物流分析。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货物流量及流向,绘制各区域间的货物流程图、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图。(3)进行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要对物流园区中的各作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可考虑针对各个不同作业单位编制相对应的问卷调查表。绘制出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4)绘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按照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3∶1、2∶1、1∶1、1∶2、1∶3),并进行合并。(5)算出各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得出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据此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6)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占地面积,将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与其区域的几何形状相结合,绘制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7)根据企业现场调查研究的情况,列出实际限制条件和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考虑调研的具体情况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此环节也可略去)。(8)产生n(n=小组成员个数)套布置方案。(9)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安全生产、可扩展性、空间利用率、人员的联系等几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10)应用陡削下降成对互换法对最佳方案进行优化。

(四)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物流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设计成果形式,它是整个设计工作历程、各阶段成果的集中全面体现。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数据表格、各布置方案图形及文字说明。

四、结语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数不多的具有工程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符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为前提。设计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不但对设施规划及运筹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程基本素质的训练,这对学管理的学生尤其重要,为其日后成为社会认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自己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团队配合、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磨砺,不断在合作中寻求更优方案,所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融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课程设计初的数据收集、整理、处理,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产生的大量图形、表格,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学校不会安排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所有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由于课程学时所限,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充分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自学,这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设施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将课上讲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耀祥,等.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扬琴,等.关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4).

[3]赵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12).

[4]周宏明,等.设施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董海,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煤矿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其最主要的生产产品。如今,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和依赖性都日趋上涨,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行业更是离不开煤炭的支援和保障。因此,物资统计分析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物资统计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满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对煤矿企业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还能够很好的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统计管理和统计工作制度。下文将重点阐述物资统计分析在煤矿企业日常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

二、物资统计分析在煤矿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概述

能够为企业相关的决策者提供良好、全面的信息咨询以及监督服务。在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实际的工作运行当中,一些相关的决策者往往都会疏忽掉物资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多数都仅凭自身的能力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经验来对其进行管理的调度,但是这种方法已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济现状。而在通过合理的使用统计分析来对企业的物资来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时,就可以将统计出的相关数据结果以及提出的建议,几者之间充分融合,这样不光能够为煤矿企业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全面、良好的信息咨询过程,还能够让他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管理上,能够做到更加具有准确、合理、科学性的决定,此外,还能够对相关煤矿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工作取得的结果,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时监督,与此同时,还能够将企业的物资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从而合理的制成数据表格的形式,以此方面企业相关的领导者,查看企业的实际生产影响的现状。

三、 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收入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日常的运营当中,对其进行物资收入以及到货分析上应用物资统计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很好的帮助煤矿企业清楚的掌握自身的物资经营状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物资供应计划组织货源的编制,然后,将整个物资的供应商、所有日常生产经营当中需要的物资都及时的输送到各个企业中去,而在这个环节过程当中,物资统计分析必不可少也不容忽视。例如:企业在到货的过程当中,利用物资统计分析,就可以对已经到货的数量、时间、预算管控上是否处于完整的状态进行统计性的分析。

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数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实际库存量的重视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货物积压的情况发生,防患于未然,还可以保障货物的数量能够满足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当中的各种要求。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的时间上,需要加强对于整个企业实际生产进度方面问题的关注度,一旦出现一些送货不及时的状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正常的运营状况,若现存库存已经过满时仍不断的被送来物资进行填充,则会出现现库存物资严重积压的情况,接踵而至的就是严重影响着整个煤矿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问题。

比如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庄煤矿2013年至2016年储备资金运行情况:2013年:收入11798.86万元,发出11683.13万元,储备额498.02万元,周转天数15.3天;2014年:收入16562.34万元,发出16036.98万元,储备额628.81万元,周转天数14.1天;2015年:收入13833.44万元,发出13862.94万元,储备额468.02万元,周转天数12.2天;2016年:收入20964.22万元,发出20532.09万元,储备额563.79万元,周转天数9.9天。经过每年统计数据分析徐庄煤矿存货变现快,存货时间短,资金利用率大幅提高。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的到货质量,若是在到货的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样直接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无论是岩巷开拓、煤巷支护,还是采煤工作面安装、生产,材料品种已从当初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上百种,它们囊括了大到采煤机,小到电话线各种矿用物资质量进行必要的统计、反馈、整合。从供应发放到领用单位使用建立跟踪反馈体系。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煤矿预算的管控上,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把好采购、计划、审批、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管控,杜绝无计划审批,执行好有旧不批新和交旧领新制度,减少非生产计划,坚持一工程一预算,对于无计划无预算的项目杜绝审批任何材料,使预算管理纳入日常化、制度化。

最后,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完整性的过程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核对到货种类,确保是否出现缺少的现象,或是查看是否缺少企业急需用到的货物材料等,这些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状况,例如:火药和雷管,在整个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物资和工具,如果仅仅只有火药的到齐,而缺少大量的雷管,那么这也会导致整个煤矿企业的开采生产工作不能够持续、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去。

四、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消耗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日常的生产运营当中,对于物资消耗量的统计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需要引起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格外重视和关注,并且,这项工作也是整个煤矿企业分析工作上的基础保障和数据参考。首先在对煤矿企业物资消耗情况来进行统计分析,需要充分结合煤矿企业在以往的实际消耗情况,尤其注意的是一些投入数量较多、以及用时较长物资问题上的及时统计和数据更新。2016年度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庄煤矿通过对以往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仔细分析,50种主要材料完成定额数量46个品种,完成率为92%,比往年均有提高,事实证明运用合理的统计分析,不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企业物资浪费的状况,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物资计划的整体管理效率水平,其次,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物资使用的方面上,不仅能够很好的确保整体使用的合理性,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一些物资被私自挪用的现象发生,也是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煤矿企业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或是经济上的损失。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物资到来之后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层次的重视度,重点预防有人私自滥用企业物资的情况出现,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物资消耗的定额执行工作当中,主要是对企业所消耗的物资上,来核算一个具体的定额,并且为其制定出一个较为贴切合理的消耗额度,这样做也是为了帮助煤矿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营当中的物资以及资金上的节约。这里主要是通过计算材料的绝对借阅量或者是超支量,来对其分析出节约或者是超支率,与此同时,还要统计分析材料消耗定额的实际执行情况,从而有效的看出哪些具体的消耗是否是处于高额的状态,这样也能够一目了然,相关煤矿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运行过程当中,自身的成本消耗以及获得的利润比例的多少,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煤矿企业相关决策、管理者之后工作的展开。

五、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跟踪管理上的?用

从过去几年煤矿吨煤成本的构成来看,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跟踪管理上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成本占到吨煤成本的六分之一。所占比例非常高,经过长期的实践,除了运用科学合理的材料跟踪管理,物资统计提供数据作为提升企业降本增效手段措施效果显著。正是由于实行了材料跟踪统计,2016年徐庄煤矿全年吨煤材料成本远远低于计划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六、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存储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实际的运行工作过程当中,对于物资储备的情况也是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的,具体的内容:首先,一定要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物资,来对煤矿企业自身的库存以及定额库存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其次需要切实查看企业实际的库存,是否能够支撑企业实际的生产,在确保整体进行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其物资储备的结构以及分布上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及优化。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统计分析,所得到的一些结果,来对整个物资储备的计划方案上,进行切实的改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确保整个物资储备的计划方案是完全处于合理、科学、有效性的。在对于这其中的物资储备的情况上来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的内容则是包括了:物资库存上的实时增减变化、物资储备定额的实际执行情况、物资储备的数量对于整个生产所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物资储备所需要具体的数量以及种类等方面。

七、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统计综合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实际运行工作的过程当中,由于物资来往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以及范围性,并且在整个供应生产的过程当中,也会受到许多因素对其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对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相关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于综合统计分析的重视度。在合理的通过使用综合统计分析,不光能够很好的了解到整个煤矿企业的日常物资供应活动上的实时变化状态,还能够很好的掌握了解到相关煤矿企业在对于物资公映活动上的本质规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便于煤矿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物资供应工作的展开,以此,很好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为整个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都是要在建立不浪费物资的前提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以及经营上的重要价值。

八、有效提升物资统计分析的措施概述

1.建立一个良好统一的物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

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对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的物资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原来各个分散开的系统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就一定要加强对建立一个良好统一的物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的重视度,在通过对其进行统一集中化的管理过程时,就能够为相关的煤矿企业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参考,这种良好统一化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所提供出来的信息数据也更加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不仅如此,对于相关的决策者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其提供有效帮助。

2.完善统计分析工作的服务监督职能

在整个煤矿企业当中,在对于物资的统计分析上,是一定要优先建立一个具有专门针对性的职能部门来对其进行负责,而这样做的主要宗旨则是为了充分的体现出服务以及监督功能,所以,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物资统计分析工作,就一定要加强对于完善这个职能部门工作宗旨的重视度,例如:在当煤矿企业自身的物资超储的过程当中,就能够通过加强在物资管理过程当中的监督以及预警,采取代用其他种类物资的方式,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物资库存数量,或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其物资周转的速度,这些都是能够很好的解决煤矿企业物资超储的问题。这对于相关的煤矿企业来讲,不管是在自身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在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都能在其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分析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中图分类号:X961 文献标识码:A

铁矿厂劳动强度较大,危害因素较多,工人极易患上职业病,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对职业病的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分析法是对待识别项目所用的材料、生产流程及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方法分析最大的优点是分析的内容全面仔细,囊括项目的各个方面和细节。现今工程分析法已逐渐投入使用,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有一定的效果,是职业病控制与防治的前提,笔者以某铁矿为例,利用工程分析法对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1.工程概况

本文对某矿厂调查,厂上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矿厂地带无疫病。新进行的项目首先要进行采矿,采矿选用地下开采分阶段填空的方法,采矿后用皮带等工具传输到选矿处,选矿时使用磁选工艺及破碎磨碎工艺相结合,尾矿浆经过浓缩处理后运至用来做地下填充,其他尾矿用来生产铁精粉。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2.1 系统工程分析法

根据系统工程分析法,将整个矿厂生产流程分为采矿、选矿、尾矿和公用辅助4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条目主要有选用的材料、生产工艺、使用设备等,根据4点对矿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展开分析。

2.1.1 材料分析

收集矿厂整套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原材料,并探究材料之间可能的化学反应,对原材料、化学反应及得到的化学产物、最终得到的产品等物质的性质都进行探究,主要分析其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进而得到所有材料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比如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使用炸药,炸药主要由硝酸铵组成,关键元素为碳和氮,炸药爆炸最终得到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与氮氧化合物,其中一氧化碳由于井下空气不足,炸药未充分燃烧产生,浓度过高会使人中毒;氮氧化合物会损伤人体呼吸道,严重时会引发急性中毒。再例如此次工程中常用电焊维修,在电焊过程中由于焊条含多种元素,最终除了产生烟雾灰尘之外,还会有一氧化碳和锰的化合物等产物,锰为重金属,对人体危害较大。

2.1.2 生产工艺分析

系统工程分析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利用流程图对每个部分进行分析,避免漏掉一些重要细节。在分析生产工艺时,对工艺工程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比如对井下破碎的流程进行梳理,得到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由流程图可以很直观地得到,在破碎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仅为矿石,无其他化学物质,整个过程无化学反应,只存在物理做功,在振动、破碎等过程中时有较大的噪音;在对矿石和碎料进行运输传递过程中有较大粉尘,所以这个过程中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噪音和粉尘。同理可以用流程图梳理其他工艺过程,如磨矿及磁选过程,进而分析其中的致病因素。

2.1.3 工艺设备分析

矿厂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多且杂,每个设备在运行时有各自的特点,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整理,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病因子进行分析。

例如工程中使用的铲运机,其主要依靠柴油燃烧进行运作,而井下氧气供应不足导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还有二氧化氮生成,地下通风不足以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对人体不利。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矿山道路不够平整,易发生颠簸产生极大的噪音,也对人体产生危害。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

通过系统工程分析法得出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噪音粉尘和有毒物质3大类,将3种因素的来源进行总结归纳,得到表1。整理该厂的防护措施以验证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表2。

3.讨论

铁矿厂工作环境恶劣,由于其通风条件较差接触的化学物质及粉尘较多,极易引发职业病,因此对其职业病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有利于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概率。系统工程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病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已被许多工程所运用,能根据项目流程做出全面的分析。其主要优点有:①利用工艺流程分析更加全面详细,能保证检查到项目的每一个过程,比如在对噪音来源进行分析时,铲运机由于路面不平振动发出大的噪音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采用流程分析时可以避免这点。②除了能分析单个因素外,还能对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多种因素叠加对职业病的影响程度。例如柴油燃烧时,烟尘中同时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时,其毒性大于单一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比两者分开时的危害大得多,因此进行有毒气体的预防时不能仅考虑单一气体,还应该综合考虑,防护措施应全面兼顾。再比如在用电焊进行维修时,会产生粉尘、一氧化碳、锰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而防尘口罩只对粉尘起作用,无法抵挡锰的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入侵,故从整体考虑,目前常用的为供气式防护器。

本文通过对某矿采矿、选矿过程进行分析,利用系统工程法得出该矿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音、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来源有凿岩、挖矿、运输、爆破等多个方面,并收集该厂的主要防护措施,通过防护措施验证了该厂的主要危害因素。在利用工程分析法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时,要注意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筛选,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影响因素都需要进行控制。防护措施的制定应联合工程分析法、类比调查法,侧重对职业病危害程度较大的部分采取措施,例如该矿厂工人普遍患的职业病为耳聋和尘肺,故应重点控制噪音和粉尘。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物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教学目标;项目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24-03

一、前言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发展速度、高资本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要求、高经济效益的特点。由于世界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正处在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战略驱动力。江苏省委省政府经研究决定,加快培育和迅速壮大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促进全省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目前苏州地区医药工业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创新能力逐渐提高,研发平台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强。

位于苏州地区的太仓市,它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太仓市共有医药企业相关工业企业32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6家、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23家和医药中间体研发及生产外包企业3家。医药发展呈现出令人欣喜的亮点:(1)新药的临床前试验崭露头角,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正在建设10万平方米的研发试验基地,是全省在建研发试验基地总规模的40%。(2)新型医药原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裂变增长。雅本化学、和夏化学、大神医药化工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呈裂变增长态势,合作客户面向国际一流制药企业。(3)部分特色产品的生产全国领先。致君万庆药业是国内重要的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基地。

随着苏州及太仓地区新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化及药品大类的人才需求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除不断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外,本地区各企业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呈现急剧增长态势。作为苏州地区唯一的一所设有生物化工技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收到来自本地区各大、中、小型生物技术和药物制造企业合作办学的意向。为了满足人才培养要求,2010年学院开设了生物实验技术新专业、2011年开设了生化制药技术新专业,传统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也因药物分析检验岗位人才需求量的扩大,分出医药检测方向,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药物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等课程。

二、药物分析检验岗位工作内容调查

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作为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制药企业,是国内抗生素生产的重点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头孢菌素原料药、普通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剂型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产品覆盖抗生素、抗忧郁、抗病毒、抗过敏、消炎镇痛和心血管等领域。

现以定点跟踪方式调查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QC(质量控制)部门典型的药物分析检验岗位及工作任务。QC部门分为理化组、仪器组和微生物组,其中理化组负责样品的外观、各项物理常数、鉴别、检查等指标的检测;仪器组主要是使用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对样品的含量进行检测;微生物组主要是指药品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以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为例,调查得到药品质量分析检验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下。

1.接收样品。取样的工作由QA(质量监督认证)部门完成,根据药品取样原则定时定点取样送至QC部门。

2.登记,填写检验单。QC部门接样室接收样品,登记并填写检验单。接样室人员根据每个检验组需要的用量进行样品的分配。

3.各个检验组根据企业内部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企业内部标准是由QA颁布的,制定的依据是《中国药典》,但会根据产品等级进行变更。一般情况下,成品需做全指标检测,而原料、中间体及辅料只需对主要指标进行检测。以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为例,中间体为头孢西丁酸,检测指标有外观、溶液颜色、水分、纯度、单个最大杂质、干燥失重和含量;头孢西丁钠粗品的检测指标有水分和含量;成品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检测指标有性状、酸度、透光率、吸收值、水分、含量测定、细菌内霉素和无菌。在检验过程中涉及到的仪器有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液相色谱仪、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等。检验员需掌握这些分析仪器的原理,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由于不同检测指标的精密度要求不同,在检验过程中实验平行次数也不相同,如颜色和浊度的检验需平行2次,pH值的测定需平行2次,水分测定要求较高,需平行3次。平行实验精密性对检验员的分析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此外,检验员要能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

4.出具检测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将各个检验组的检验结果汇总,出具最终的检测报告。如果出现被测样品的某一指标不合格,则检验员先进行复检,若结果仍不合格,则有换一个检验员进行复测,若结果还是不合格,则将检验结果反馈回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作出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QC部门中药物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调查,笔者进一步了解了药物分析岗位的特点,掌握了药物分析检验中常用的知识和技能,为《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的开发打下基础。

三、《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目标的确定

1.与其他分析类课程的区别。《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这门课程是建立在分析检验技术基础上,侧重于药物产品分析与检验的专业课程。《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与《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这两门课程既关联又不同。《化学品分析与检验》是基础平台课程,承担着各种分析测定方法和技能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规范的操作与测定步骤[1]的教学任务。在化学分析部分着重介绍各种类型的定量分析原理和准确而规范的定量操作要点,并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锻炼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定量分析素养;在仪器分析部分全面介绍了各类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掌握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上述各类分析测定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运用合适的分析检测方法或手段进行分析检验,达到药物质量监控的目的。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质量分析控制的内在规律,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养成良好的药品质量分析控制的技能与素养。

2.《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的课程目标。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药物分析类课程基本上都是参照本科确定的,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的删减,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结构没有改变,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是通过系统地学习与研究各类药物的鉴别、含量测定、杂质检查方法及其差异性,培养学生具有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建立药物的各种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解决药物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能力,或配合生产工艺研究创新质量控制方法、制订新药质量标准等能力。参照本科的压缩形式组织高职药学类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虽然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比较系统,但是技术应用能力往往较弱,如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根据药物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以及对药物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这显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2]。

培养与医药企业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宽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或管理能力,能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高职药物分析类课程的主要任务。因此高职《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药物检验相关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学习与掌握药物质量检验有关的各项技术,能根据相应的药物质量标准,准确无误地进行检验,从而完成检验任务,并能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检验中的现象及原理,培养分析与解决药物质量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成为医药行业中从事药物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项目的设置

在对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QC部门中药物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调查中,通过多次与工作人员交谈,总结出药物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如下。

1.应具备的能力。(1)能按照药物分析采样原则进行试样的采集;(2)能利用图文资源检索相关标准,根据不同药品类型设计主要指标的检测步骤;(3)能规范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旋光仪、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进行药物的分析;(4)能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并能规范书写检验报告;(5)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验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2.应掌握的知识。(1)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2)不同剂型药品的前处理方法;(3)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4)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和液相色谱图的分析;(5)以药物主成分的结构特点为依据来制订药物分析实验方案;(6)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检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结合以上药物分析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以及《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目标,《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为: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结合工作任务构建药物检验相关理论知识,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其中的教学项目来自于企业真实的药物分析岗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项目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见表1)。其中项目1是入门项目,样品的分析检测原理及手段便于学生掌握;项目2是主导项目,其中的药品和中间体均来自于苏州致君万庆医药有限公司,且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检测;项目3是学生自主项目,药品和原料来自于校企共建的药物研发中心。项目涉及到药物质量检测中口服制剂、注射剂、片剂三种不同类型药品的检测,覆盖了药物分析岗位必备的能力和知识,使得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全面学习药物产品质量监测的技能和理论。

五、总结

通过对区域生物制药产业形势分析、药物分析检验岗位工作内容调查,掌握了目前制药企业药物分析验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选择企业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产品作为项目载体开发《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的内容,融技能操作与理论学习为一体,同时以项目教学为主实施教学过程,以过程考核为主确定考核方式。通过对课程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杭太俊.药物分析学教学特色的彰显[J].药学教育,2005,21(3):30-31.

[2]王金香,梁颖,刘浩.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4):371-373.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业工程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程,其中系统布置设计(SLP)是该课程教的主要方法。这是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它不仅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针对于此,本文研究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综合运用系统布置设计方法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程设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这一点并没有受到到广泛的重视。当前的课程的开展,多数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设计,而很多企业在进行工厂布置设计时使用的是新的设计软件。教学中存在三大问题:1.理论与实践脱节;2.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不明确;3.课程设计方法陈旧,缺乏实际应用性。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加强课程设计内容的实践性,突出工程素质教育

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第一、建立lE实验室,模拟现代制造过程;第二、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在实践中学习。因此课程设计数据可以从一个现实的企业中选取,让学生进行分析设计,进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到企业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2.明确学生的前期知识构架

工厂布置设计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课题。要求学生在此前完成以下学习:(1)修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等专业课;(2)完成生产实习,对工厂布置设计有感性认识;(3)熟悉Office、AUTOCAD等软件的操作。

3.在课程设计中结合运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软件

因为现有的很大工厂布置设计软件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设计思路之上的,通过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软件的运用,可以实践设计过程,可以减少设计过程的计算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能使课程设计有效地和实际接轨。

二、明确课程设计目的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其目的是:

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规划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阶段:一是问题分析阶段;二是给定工厂布置设计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分析

在此阶段需要学生根据设计题目完成以下工作:(1)分析产品构成,明确主要产品零部件明细;(2)绘制主要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图,明确各工序间的物料搬运量;(3)绘制各车间、仓库之间的物料流程图;(4)作业单位调查,针对各种不同的部门编制相应内容的调查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占地面积;(5)绘制工厂现有平面布置图;(6)对现有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本阶段需要学生完成的设计成果有:1.产品零部件明细表、2.详细工艺过程图、3.物料流程图、4.工厂平面布置图。

2.工厂布置设计

针对给定的工厂实例,结合问题分析阶段的成果完成下列工作:1.通过产品―产最分析,确定生产类型;2.进行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3.进行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4.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5.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8.参考现场调研的情况,列出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9.产生三套布置方案;10.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工艺流程要求及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四、明确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在完成上述两个阶段的设计任务的同时,需要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样,记录相关的分析设计过程;这就构成了课程设计的两大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样。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也应该包括问题分析以及工厂布罩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1.问题分析应包括必要的图表与文字说明;2.工厂布置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各阶段工作数据表格、各布置方案简图及文字说明。

图样是工厂布置设计的阶段成果与最终成果包括:1.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2.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3.布置方案图。

参考文献:

[1]齐二石 周刚编:物流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化工分析 化工生产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我国现代产业的整体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会被化工行业的发展所影响。随着人们对化工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在无形中引导着化工产品的生产样式和方式均趋于多样化。因此,技术分析等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化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化工分析技术问题的重视程度,因为没有化工分析就不能对化工生产过程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一、化工分析的组成结构

化工分析是由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组成的,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应用。化学分析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对物质的组成进行的检测及有关原理的科学方法予以分析,分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大类。分类的标准是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被测定的物质含有哪些离子、元素、原子或者是有机物质组成的化学分析。也就是主要研究待测物质中是否存在某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方法,即鉴定物质的组成。定量分析是指待测定物质中的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是鉴定物质的含量的方法。仪器分析是指化工分析过程采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被测试样品的某种组分存在状态以及对含有的组分的含量进行分析检测。

二、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策

1.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化工分析能够对化工生产过程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对化工生产情况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指导工作,进而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体现在降低能耗还有消除污染这两个方面。

在消除污染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能源燃料及化工原料等物质进行分析,可最大化的减少物料及动力消耗。从而实现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另外,对原料、中间物质、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及时的对发现问题,减少品或废品的生产量,从而使得生产效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消除污染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对废水、废气、废渣、泄漏介质及动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消除污染,消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隐患,更重要是,可以达到保护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与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出优质合格的化工产品的目的。

2.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下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分析的原因所引发的问题。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化工员工素质偏低、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

如果使化工分析行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化工企业的信誉得到良好的肯定,化工分析工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极强的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化工分析企业的化工分析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丰富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思想态度来担任这个岗位,甚至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白。也有的化工分析师在分析过程中总是出现如操作失误、操作程序不完善等一些问题,化工分析过程中由于多种人为原因从而导致化学分析的结果失误,以上这些问题都将导致了化工产品质量偏低,企业信誉不高。

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例如:高科技的分析仪器用法不当,还有人为差异,这些都会影响了化工产品的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化工分析带来了光明,同时也给化工分析带来了问题,化工自动化技术就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所产生的一项新内容。高科技的分析仪器解决了很多从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很方便快捷。但由于员工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很难很好的运用高科技的分析仪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3.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改进方法:培养专业型人才还有降低化学操作的失误。

随着国内化工行业的深入发展,化工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就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而言,化工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化工分析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的技能越来越高,就可以减少可能遭遇的各种损失。因此化工分析人员必须加强培训,熟练掌握化工分析的理论基础知识、化工工艺的操作技术及化工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此外化工分析人员还要树立科学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一些马大哈、不负责任的糊涂虫出现[3]。综上所述,一定要建立一支一流的专业性强的化工分析人才,不仅包括综合利用素质还包括专业素质。

对于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这一问题,需要严格控制重点误差,严谨化工分析过程。严格控制重点误差就要科学情况下滴定分析的误差控制在0.1%左右,还要选择正确的指示剂,控制用量,提高待测物质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等。严谨化工分析过程,主要目的是减少化工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就需要力求化工分析严密。

三、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化工产业仍然是我国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就迫使化工产业不断寻求新的低能耗、高效率的发展道路。而在整个化工生产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化工分析作为基础性环节,就要得到重视,并且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调整产业的结构,从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金吉,王峰,张雪等.化工生产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8):35-39.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7篇

1 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微观物流管理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1年教育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培养物流高素质人才。鉴于物流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及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经管类非物流管理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为了配合专业调整后的需求,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性质为专业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其教学体系应区别于物流专业,要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色来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要重点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紧跟市场发展,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

2 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有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运筹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该课程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为目标,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及控制。经管类专业虽然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硬件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实践型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没有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

高校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介绍不同功能要素(运输、仓储、配送、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及功能实施方法为主,该体系虽然促进了单项物流功能的深入学习,但忽略了各功能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物流系统整体的运作缺乏认识。此外教学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其所属专业的特点以及该课程与整体专业体系的融合。

(2)教学方法方面

经管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大多为非物流专业毕业且缺乏物流企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为主,且过多介绍理论,缺乏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必须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及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的选取也很关键,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多为新闻报道、公司报告,且存在滞后、缺乏从专业的角度对物流过程进行审视,这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化分析。此外,案例教学基本是在各教学知识点中融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讨论案例情节,忽略了包括物流综合知识的案例的引入。

(3)实践教学方面

物流学科在国内发展较晚,物流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中。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受教学硬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比重较小,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为56学时,但实践教学环节仅10学时。此外,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大多为上机实验,学生被动按照软件流程进行操作,缺乏企业环境的模拟,实践教学远远未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 基于专业特色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对《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进行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

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为了体现物流课程辅助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教学内容应与专业高度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物流功能的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堂讲授则侧重于企业物流的相关知识,将物流功能的知识融于采购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的讲解中。高校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教学内容特色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例如基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地区企业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物流知识在钢铁企业、稀土企业的应用,重点突出生产物流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将生产物流与钢材生产工艺、稀土萃取生产工艺相结合;而市场营销专业则侧重于有关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知识在流通企业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将包头苏宁、国美、包百、王府井等企业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设计环节

物流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基于此目标,物流课程设计以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选址分析、设施布局分析、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以及综合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在选址分析中,将营销专业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对包头市永盛成连锁超市的4个昆区店作为分析目标,进行位置、商圈、交通、竞争、商品线设计以及管理体系的调研和分析;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为2个小组,对包头乐园及包头体育馆选址作为分析目标,进行自然条件、市场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的调研及分析。在设施布局分析中,选择包头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宁作为分析目标。包钢为大型工业企业,其厂区总平面布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组织学生从场地地形条件、工艺流程、各作业单位相关关系、外部运输、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其厂区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对于苏宁,则主要研究其卖场布局及商品陈列特点。在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中,选择北方重工的装配车间作为分析目标,进行物料分类、集装器具规划、装配场地零部件存放区规划、车间平面布置等物流分析,该分析中因要处理的数据、表格相当多,因此必须与计算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进数据库软件,把物流分析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综合物流系统分析中,选择国美作为分析目标,对其选址、布局、采购、仓储、配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在物流系统方面的成功之处。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调研及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物流课程设计环节增强了学生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都有较大帮助。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实现《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方法要突出案例教学,并建立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应避免案例的滞后性及非专业性,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尽可能充分地表现物流学科与物流发展的水平与进展。物流管理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因此组织专业教师成立小组,建设案例库。案例库中的案例按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行业的物流特点,对当地企业按行业进行调研并整理,具体包括钢铁物流、稀土物流、超市物流、食品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等方面的经典案例,此外也搜集了物流方面成就非常突出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实践,如海尔的“三网一流”、沃尔玛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案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前布置案例,各小组将分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演示,其余小组及教师根据课件效果及内容分析的深度对该组进行打分,此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该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启发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真正掌握并升华所学知识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建成校内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案例库、作业等上传及进行在线考试;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问、讨论、提交实验报告等。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4)实践性教学 ①校内建立物流实验室

基于物流的核心流程,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引进相关物流管理模拟软件。物流软件模拟,分为单项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购进了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物流模拟软件,该软件是通过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物流的实验教学。根据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软件设定了4个公司内部的角色分别为: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和运输中心。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担任公司的不同角色并进行工作轮换,来了解和熟悉软件中实际的物流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所在公司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教师可增设不同的班级,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实验,在实验进行中调整整个实验的各项市场的资源来增强学生操作的难度和竞争性。此外,还引进了中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模拟软件,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并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软件包含模块有:情景数据、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该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对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个软件都配有较详细的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内容,教师仅在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指导。教师可以针对软件中的内容设计设计实验考核,考核成绩及实验报告都作为物流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校内实验内容,如ERP沙盘模拟、仿真模拟、报关及报检、集装箱码头及堆场管理、国际货运等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8篇

K3系统是一种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系统,它包含了企业产品生产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工作细化管理内容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探讨K3系统的主要内涵和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工作的内容,把K3系统应用于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应用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促进细胞分析仪的产生效率和生产质量。

【关键词】K3系统 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 应用

1 K3系统的含义和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K3系统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生产物资的主要应用规划之中。其经营管理思想既吸收了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也顺应了中国企业的管理特点,从而为科学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方式的指导。K3系统以下几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是互为基础,相互密切联系的。

1.1 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就是企业在为其采集生产物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采购行动的总称,是生产物资在企业流通过程中的起点。采购系统运作是通过在确立完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基础上,从而获得相应的产品生产需求信息,以与供货商和采购商订立的销售合同为生产标准,把相应的订单信息和物资材料的采购情况传送到需求系统。

1.2 仓存系统

仓存系统是进行物资运转的主要的中心,为企业的物资管理提供重要的借鉴经验。

1.3 核算系统

核算系统是通过生产物料在企业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变动和账户信息进行财务核算。

1.4 成本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费用归集与分配,生产物资的成本管理等进行相关的规划。

1.5 计划系统

计划系统是为整个企业提品生产活动的供求平衡信息,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内部提供相应的客户订货需求信息和为企业对预测数据的任务分解提供工作上的便利,最终把供需变化结果反映到产品生产的生产和采购过程当中,为企业的灵活化生产和经营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

1.6 销售系统

销售系统是生产物料在企业流通环节当中的终点。这个环节是把销售客户和订货方的产品需求进行细化管理,从而把相应的信息传递给采购、仓存、核算、成本管理、计划系统等获取相应的销售货物,以此来提供给购物机构,最终完成企业对于生产物资的完整化管理。

2 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工作的内容

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是指在生产细胞分析仪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相应的技术型生产工具。在生产细胞分析仪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种类的生产物料都有其主要的应用特点和管理特征,在进行生产物料管控当中,必须结合各个管控过程的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把相关的生产物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管理,从而为细胞分析仪的物料管控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持。

2.1 在采购物料方面

细胞分析仪的所需要的各种钣金件机加工件等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塑料件等物资构成部分都是其采购的主要对象。采购需对这些物资材料建立一个完善和详细的采购计划;这些物料都会有单独的原辅料CODE,仓库会根据库位进行存贮。各个生产部门也可以根据仓存系统所提供的物资管理信息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和细化管理,从而为提高物料使用的使用效率和促进工作进度的完成质量提供重要的保证。

2.2 在物料核算方面

细胞分析仪在生产材料方面不仅涉及到的相关原辅料,还包括细胞分析仪的半成品及成品核算,因此可以建立一个完备化的物料核算系统。在该物料核算系统中,产品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核算的项目类型和相应类型的核算特点去为后期的生产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在物料的成本管理和计划控制方面,细胞分析仪的生产部件都应该在相应的成本控制的管理当中实现对物料费用的恰当分配,从而在计划过程里得到生产物料的管控变更信息,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于细胞分析仪的生产质量的要求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途径。在最后的销售阶段,也是细胞分析仪的物料管控的最后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原定的销售计划把产成品投交给订货客户,实现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

3 K3系统应用于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应用过程

在细胞分析仪的生产过程中,运用K3系统对其物料进行管控的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很多细胞分析仪生产公司都运用K3系统对自身的物料管控和生产管理作为其主要的管理手段和形式,以下将分析K3系统应用于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应用过程,从而为促进细胞分析仪的生产工作提供管理上的保障。

K3系统的采购系统可以在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把钣金件机加工件等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及塑料件等纳入到采购系统的管理体系中,为后期的生产做出必要的准备;K3系统的仓存系统可以在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当中起着重要的材料储存作用,从而保证物资材料的使用质量,为细胞分析仪的顺利生产和按时提供配件的安装奠定重要的基础。K3系统的核算和成本管理体统可以在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当中发挥对相关的物料账目内容的详细核算和成本控制,提高账户记录工作的工作效率,从而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明细化的细胞分析仪生产费用管理系统。K3系统的计划管理系统为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过程提供重要的生产信息的变更反馈。在计划系统的指导下,企业可以对客户的订货需求的变化和市场情况的变更,从而预测相关的销售数据来为企业内部的任务进行合理化的再分工,并把客户的需要变更情况和市场的销售信息的需求变化传送到相关的生产和销售部门当中,最终提供一系列的可行性高的信息。K3系统中的销售系统在细胞分析仪生产物料管控中起到了为采购、存储、生产和宣传等各个部门的指导作用,在销售系统管理中可以把在K3系统中所采纳得到的信息集合到企业的决策部门当中,从而为生产出最符合购货单位的细胞分析仪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小明.应用K3软件进行物资采购管理的方法[J].企业管理与生产,2010.

[2]王万顺.K3系统中的仓存管理中的生产领料[J].软件应用与管理,2011.

[3]陈伟平.K3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培训管理课程[J].软件信息工程,2011.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制药工程;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1-02

制药工程是一门将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进行有机结合与交叉的工程技术科学,主要通过讲授现代制药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理论和知识,使毕业生具备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工作[1]。据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200所高校开设有制药工程专业,一方面大量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又为不能找到足够数量真正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而苦恼。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医药产业日益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贵州省为例,全省制药企业近150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民族药(苗药)生产企业,医药工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五大主力之一。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人才引进上不具有优势,因此立足于自主培养所需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如何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要的毕业生也成为西部地方院校的重要职责。

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念,使学生具备在药品生产、供应、开发等工作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能力和相应的操作技能[2]。目前,民族地区医药企业基本以生产民族药物为主,如苗药、藏药、蒙药等,在药物分析实际工作中有其自身特点。针对这一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真探讨如何组织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通过优化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训实践,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知识适用性

药物分析课程所涉及内容众多,各版教材基本都包括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典型药物分析、药物制剂、中药制剂及生化药物分析基本方法、药品质量标准等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基本上按照药理活性来分类讲解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和前人经验[3,4],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在药物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有针对性地优化精选了教学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和少数民族地区医药产业以中药、民族药物生产为主的实际,适当增加了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教学比重,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适当地减少了化学药物分析比重。同时,随着中药材成分分析、中药制剂等新型药物分析任务和分析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药品分析任务的需求,有必要注意加强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部分仪器分析的知识内容,将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穿插,互为补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检测中药材及其成方制剂的能力,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法鉴别、气相色谱法检查农药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及中药指纹图谱等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均有重点讲解。

二、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信息量大,系统性较差,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4]。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改简单地传授和示教,将过去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理论课授课模式改以专业教材为基础,结合实用药物检测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授课过程中较多地采用讨论方式讲授课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特别注重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通过三聚氰胺事件提出对传统凯氏定氮法优缺点的讨论,进而引入高选择性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对某刑事案件受害人死因的鉴定,引出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由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引出LC-MS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通过对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讲解,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也促使学生有了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意愿。针对学生对大型分析仪器兴趣较高的实际,就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并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让学生更好的将分析化学的知识与药物分析知识融会贯通。

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将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与动态的多媒体资料相结合,减少大段定义和原理的罗列,尽量把枯燥烦琐的药物化学结构和分析反应过程用生动形象的立体构型和动画形式展现,同时利用颜色、字体、标注、强调等多种方式突出课程重点,从而帮助学生达到理解难点、浓缩重点的目的。充分利用专业数据库和其他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药物分析应用与发展趋势。通过对《药品管理法》、新版GMP和GSP等法规的查阅和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恰当的考核评估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体现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意图,我们在实际考核中将实验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设定为30%。实验课成绩评定分为常规实验操作和自主设计实验两个方面,常规实验操作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情况判分,客观看待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重点考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自主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根据小组所制订实验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判定分数,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加强校企联合

具备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做好药物分析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制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要具有尽快独当一面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把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验”和“综合工程实践”几个层次。“认知实践”主要通过参观实体企业等形式完成,让学生对工业化生产有直观的认识。我们与省内外十余家医药生产、销售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教学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部门参观学习,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协助参与原料药、半成品和成品药物的检验工作。“专业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优选实验项目的操作,使学生具备基本实验仪器装置的操作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了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出现,所有学生实验都做到1人1组,独立操作。为使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实际,我们还自编实验教材,将一些研究热点及最新版药典中的新内容引入实验,以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5]。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药物开展验证分析,打破了过去基础性实验过多、设计性实验偏少的格局,并剔除了部分老化、过时的药物分析检测项目。分析方法涵盖了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以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作为药物分析的主线,加深了学生对药物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之间规律的理解。“综合工程实践”是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心、中试基地和科研平台进行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入教师的课题组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和具象的生产实践结合。

四、结语

将传统的以授业解惑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两者并重的新型教育理念,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5]。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教材和实验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由于医药企业生产的特点,使得企业定期安排大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尚有一定困难;与此同时,高相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等药物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大型分析仪器由于价格昂贵,配备的数量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为此,我们也正在尝试采用仿真系统结合实践操作来缓解实践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对少数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家骊.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0,38(11):236-237.

[2]杭太俊.药物分析[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3]冯学花,胡铭浩,陶阿丽,等.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1,38(8):185.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化工生产过程化工分析

化工分析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顺利高效,同时还可以节约相应的生产成本与时间。化工分析对化工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在化工生产中加入化工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然后相应的反馈给予科学的处理与分析,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一、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的具体运用

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运用,一个是仪器分析技术的运用,另一个是化学分析技术的运用。只有把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把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妥善解决,进行科学、环保、节能的化工生产。

仪器分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主要运用是对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或其他物质进行样品检测,以确定其组成成分,以对其组成成分进行相关分析,来确定其运用方向。还有就是,用来检测其是否存在所要求的某种成分,进而满足生产中的不同需求。

化学分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检测物质组成成分及对生产原理进行相关分析两个方面,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不同的分析任务而采用最适合的分析方法,尽量使分析结果准确真实。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 不同的检测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

对于物质中的某种成分的测定主要是用定性分析技术,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化学方法来对物质的组成成分或构成元素,甚至分子、离子来进行分子,来达到详细检测的目的。而要对组成该物质的所有成分都有一个具体了解的话,就会用到定量分析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整个生产流程及与这个流程有关的辅助物来对各种材料的各种成分进行准确的分析。

二、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

化工分析通过应用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进行分析和解决。因此,化工分析能够对化工生产过程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对化工生产情况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指导工作,进而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通过对化工原料以及能源燃料等物质的分析,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动力的消耗以及物料的消耗,进而降低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大大的提高其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对于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以及原料的质量分析,对生产工艺情况的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控,进而家少废品以及次品的生产,做到提高化工生产的效能,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通过对泄漏介质以及“三废”物料的分析,能够及时、有效地消除污染,对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要大大的消除事故的隐患,避免发生爆炸或者是火灾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延长化工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能够生产出较为合格的化工产品,同时进行文明、有效的生产。

三、提高化工分析质量、加强环境保护

化工分析对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工企业应该保证与时惧进,对化工分析加强重视,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提升化工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化工行业也是在不断的进步,化工自动化技术更是得到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在进行化工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更是不断的提高了对化工分析工作的要求。但是,人力的发展却并没有完全跟上化工企业化工分析工作的要求,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化工分析工作,及时避免可能出现的不便,减少可能遭遇的各种各样的损失。

纵现整个未来的发展形式,国家对于化工分析人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化工分析人员来说.不仅仅要对化工分析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扎实的学习,同时还应该要对化工工艺的操作技术进行掌握和规范,对化工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做到熟识于心,要树立强烈的学习观念,并且不断强化工作中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要牢固树立“量”的概念,对化工生产中的数据进行认真负责、及时有效的提供。

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问题越加的关注,而我国的化工产业作为耗能最大、污染最高的产业也自然的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目标,因此要对化工分析引起重视。作为化工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明显的。要对化工分析工作进行合理的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加强化工产业的优化生产工作,使化工产业的生产更加环保.更加趋于原生态,为环境保护贡献出一点力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小结

化工分析方法运用于化工生产当中,对改善化工生产中的不足,完善化工生产流程有很大帮助。同时,化工分析的运用也使化工生产更加环保、节能、绿色,完全符合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是我国未来化工企业长足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宁.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7):57.

[2] 李淑英.浅析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88-88.

[3] 陈素云.小议化工生产中进行化工分析的重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 ,2013,(6):255-255.

[4] 董明云.分析工作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

[5] 王绍东.化工分析技术应用和发展探讨[J].化工管理 ,2013,(14):119-119.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药物分析 产业人才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81-0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我院制定了生物工程产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药物分析课程为本院生物工程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强应用型课程,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改革以往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以传统“重知识、重形式、重验证”为主、制约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既然药物分析是药学科学研究中的“眼睛”,那么就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让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既然是生物产业化人才,就需要培养学生强应用、复合型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速地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等相关工作,以更好服务生物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教育经费有限,普遍存在实验室数量紧缺,实验仪器陈旧、缺乏、使用率不高诸多情况,对新型大型、高精密度仪器的使用需求虽然越来越大,但仪器昂贵、数量有限,仍然难以满足学生对现代高新仪器的使用;在实验教学上,方法较为单一传统,往往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重视理论验证,而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脱节,且验证性实验占据主要份额,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观能力性缺乏、设计和操作实验的独立能力非常欠缺,难以适应社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以药物分析高标准严格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管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我国现行最高标准是国家药典,而对药典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典和规范的学习和了解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能够将课程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必备前提。

首先,将药典贯穿于药物分析课程全过程。国家药典的概况介绍使学生对药典有一个规范性了解,让其明白从事与药品有关工作的神圣使命。因国家药典每5年更新一次,随着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药典中部分药品的检验方法也会随之更新,故有必要将最新更新部分典型的药品及检验方法进行介绍,可采取先让学生自行比较更新前后的特点及优劣,教师再集中分析讲解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国家药典的总体把握并树立起创新的意识。

其次,以药典为前提要求,开设实践型教学与实验。可结合制药企业的工作过程和药品检验部门的工作岗位需要,以药典为依据作为核心内容,开展药品检验工作程序相对应的内容:取样、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及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基本药品检验工作流程,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控制观念;进而以具体实例如阿司匹林的检验作为综合实验内容,从取样到鉴别,从杂质检查到含量的测定,均涉及方法的选择、应用及标准的判定,故而以学生小组(小团体)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逻辑性、严谨性;之后对给定的药品样本进行具体检验,样本采用盲给(即事先不告诉样本生产商及是否为合格药品),分别设立一半合格样本组和一半不合格样本组,进行对比,在实验结束后进行相互交流,探究检验结果出现差异或异常的原因;最后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出具药品检验报告的流程,虽然只是总结性书写,但此报告具有法律效应,因此不仅考查了学生的企业报告撰写能力,也强化了学生对药品检验的法律观念。

三、把药物分析当“眼睛”,注重实践分析方法的掌握

对药品进行各种分析,离不开现行各种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一些大型、高精密、自动分析仪器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等。这些仪器除了在药物分析中广泛使用外,在其它课程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在其它学科如酿造领域也广泛使用。因这类仪器昂贵,难以实现学生多次操作使用的目的,为克服这一难题,可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其它运用此类仪器的课程,同步开课,这样即具备开设综合型大实验的环境与条件,围绕药物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精心挑选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实验内容,开设综合型实验,既可节省经费,又可达到学生多次使用此类仪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院现拥有省重点实验平台、实验中心平台,为改变以往脱离实际工作的教学现状,可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加大高效液相色谱等实验的开设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开设,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开设为综合型大实验(综合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课程的实验),加长实验教学时数,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选择、确立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的能力,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操作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大型仪器的能力。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中均为常用的仪器,因此可考虑开设药物分析中典型药物,如头孢呋辛酯中有关物质和异构体的检查,天然药物化学中提取分离所得的芦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仪器分析中开设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技能实验,将三者相结合,尝试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探索,使相近课程的专业知识交叉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既让学生掌握了该仪器操作及分析技能,也兼顾了药物的检查、鉴别、含量测定知识的运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药物分析的“眼睛”作用。

另外,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或药品检验单位的支持与合作,所谓校企合作模式,即高校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实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完生物工程基础课程后,会继而选择制药方向的专业拓展课,这部分学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拓展课后,则深入到当地合作企业进行较长时间(一年)上岗式培养,即让学生以企业职工的角色,按职工的要求,参与到制药企业研发、生产、供应、检验等流程中去,让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生物产业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在企业药物分析中的专业素养,亦弥补了因实验教学课时有限而难以实现综合性技能实验教学带来的缺憾。在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也是一种订单式培养,毕业生主要在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单位就业,既满足了企业对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结语

随着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现代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是以培养社会实际所需的具有生物专业综合能力的人才。药物分析作为本专业拓展课程和应用型课程,迫切需要以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案以更好顺应产业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现行企业中常规质量控制手段和技术,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电泳方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的不同岗位包括技术与管理岗位,用专业的眼光整体把握企业的发展态势,为社会培养所需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后备军;同时,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将为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熊魏,廖夫生,韦国兵.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

[2] 宋爱军,余环虎.多层次实验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2,(8).

[3] 阳丽,谢蒋平.提高学生学习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兴趣的实践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3,(3).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2篇

    随着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微观物流管理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1年教育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培养物流高素质人才。鉴于物流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及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经管类非物流管理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为了配合专业调整后的需求,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性质为专业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其教学体系应区别于物流专业,要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色来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要重点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紧跟市场发展,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

    2 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有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运筹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该课程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为目标,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及控制。经管类专业虽然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硬件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实践型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没有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

    高校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介绍不同功能要素(运输、仓储、配送、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及功能实施方法为主,该体系虽然促进了单项物流功能的深入学习,但忽略了各功能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物流系统整体的运作缺乏认识。此外教学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其所属专业的特点以及该课程与整体专业体系的融合。

    (2)教学方法方面

    经管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大多为非物流专业毕业且缺乏物流企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为主,且过多介绍理论,缺乏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必须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及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的选取也很关键,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多为新闻报道、公司报告,且存在滞后、缺乏从专业的角度对物流过程进行审视,这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化分析。此外,案例教学基本是在各教学知识点中融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讨论案例情节,忽略了包括物流综合知识的案例的引入。

    (3)实践教学方面

    物流学科在国内发展较晚,物流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中。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受教学硬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比重较小,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为56学时,但实践教学环节仅10学时。此外,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大多为上机实验,学生被动按照软件流程进行操作,缺乏企业环境的模拟,实践教学远远未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 基于专业特色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对《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进行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

    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为了体现物流课程辅助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教学内容应与专业高度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物流功能的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堂讲授则侧重于企业物流的相关知识,将物流功能的知识融于采购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的讲解中。高校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教学内容特色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例如基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地区企业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物流知识在钢铁企业、稀土企业的应用,重点突出生产物流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将生产物流与钢材生产工艺、稀土萃取生产工艺相结合;而市场营销专业则侧重于有关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知识在流通企业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将包头苏宁、国美、包百、王府井等企业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设计环节

    物流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基于此目标,物流课程设计以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选址分析、设施布局分析、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以及综合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在选址分析中,将营销专业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对包头市永盛成连锁超市的4个昆区店作为分析目标,进行位置、商圈、交通、竞争、商品线设计以及管理体系的调研和分析;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为2个小组,对包头乐园及包头体育馆选址作为分析目标,进行自然条件、市场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的调研及分析。在设施布局分析中,选择包头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宁作为分析目标。包钢为大型工业企业,其厂区总平面布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组织学生从场地地形条件、工艺流程、各作业单位相关关系、外部运输、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其厂区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对于苏宁,则主要研究其卖场布局及商品陈列特点。在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中,选择北方重工的装配车间作为分析目标,进行物料分类、集装器具规划、装配场地零部件存放区规划、车间平面布置等物流分析,该分析中因要处理的数据、表格相当多,因此必须与计算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进数据库软件,把物流分析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综合物流系统分析中,选择国美作为分析目标,对其选址、布局、采购、仓储、配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在物流系统方面的成功之处。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调研及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物流课程设计环节增强了学生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都有较大帮助。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实现《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方法要突出案例教学,并建立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应避免案例的滞后性及非专业性,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尽可能充分地表现物流学科与物流发展的水平与进展。物流管理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因此组织专业教师成立小组,建设案例库。案例库中的案例按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行业的物流特点,对当地企业按行业进行调研并整理,具体包括钢铁物流、稀土物流、超市物流、食品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等方面的经典案例,此外也搜集了物流方面成就非常突出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实践,如海尔的“三网一流”、沃尔玛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案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前布置案例,各小组将分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演示,其余小组及教师根据课件效果及内容分析的深度对该组进行打分,此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该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启发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真正掌握并升华所学知识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建成校内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案例库、作业等上传及进行在线考试;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问、讨论、提交实验报告等。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4)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教学需要,将实验课时由原来的10学时增加到26课时,实验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①校内建立物流实验室

    基于物流的核心流程,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引进相关物流管理模拟软件。物流软件模拟,分为单项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购进了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物流模拟软件,该软件是通过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物流的实验教学。根据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软件设定了4个公司内部的角色分别为: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和运输中心。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担任公司的不同角色并进行工作轮换,来了解和熟悉软件中实际的物流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所在公司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教师可增设不同的班级,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实验,在实验进行中调整整个实验的各项市场的资源来增强学生操作的难度和竞争性。此外,还引进了中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模拟软件,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并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软件包含模块有:情景数据、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该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对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个软件都配有较详细的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内容,教师仅在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指导。教师可以针对软件中的内容设计设计实验考核,考核成绩及实验报告都作为物流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校内实验内容,如ERP沙盘模拟、仿真模拟、报关及报检、集装箱码头及堆场管理、国际货运等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3篇

一、现代煤炭企业物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知,物流(物资)统计分析工作在煤炭在保障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状态,确保企业正常、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物资统计分析工作,从物资的采购、存储、消耗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分析物资影响经济性的诸多要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物资采购阶段存在的统计分析问题及应对策略

企业的物资采购业务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供应需求,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通常,采购工作可以通过现金、汇票、银行转账(预付款、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等方式进行采购。虽然物资采购的方式较多,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都必须根据对应的统计分析流程进行。当前,部分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应的会计统计工作没有跟上,导致采购物资遗失、非法(不当)使用等内部损耗问题增加,不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还使得企业运作成本增加,有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对物资交货时间、种类、数量等进行统计,充分反映出该时间段内物资的购进数量和金额。同时,要定期的对各个阶段的物资采购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物资采购数量或者采购金额的变化速度与物资整体结构种类的变化,综合分析物资质量的最佳状况。同时,还应该控制物资订购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诸如计划内物资购入没有按期到货(到货率)、大宗物资质量状况、物资采购价格跟踪等问题。

(二)物资储备阶段统计分析工作存在的统计分析问题及应对策略

煤炭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以确保物资得到正常供应、生产得以正常运作,对应的基础建设能够正常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发现物资储备阶段存在着大量储备资金占用流动资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缺少严格统一的规章制度、计划不够准确、盲目采购、库房使用条件差造成物资因保管保养不到位变质等问题造成的。基于此,统计分析工作要加强物资存储阶段工作的计划性,在综合分析企业消耗定额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物资储备量,合理确定物资采购量,以达到减少物资资金占用,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的目的。

(三)物资消耗阶段统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物资消耗阶段统计分析工作的目的在满足企业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单位产值的物资消耗,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物资消耗标准体系,对单位物资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标准不够健全。通过统计分析工作,认为其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定额配置偏低、用料计划不周详、管理不够严格造成物资浪费现象,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造成物资损失严重。

二、结束语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工作过程;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期,各高职院校都在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建立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和建设各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课程体系新型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出版发行行业的职业岗位,也是必需的典型工作任务,因此高校的出版发行专业大部分都开设了“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

“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高职院校出版与发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是介绍出版物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应用情况,是了解出版物读者、分析出版物市场现象、探索出版物市场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必不可少的技能。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实施出版物市场调查的基本技能,以便能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出版物市场调研活动,收集有关信息,为出版发行行业、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

一、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校企合作

在出版发行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设计“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强调岗位需要、兼顾未来发展、融合职业要求,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出版物市场调查应该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流程是:明确出版物市场的调查目标―制定出版物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出版物市场调查的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出版物市场调查问卷或提纲―收集所需出版物市场信息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是以此为依据,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对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四个教学情境: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出版物产品调查、出版物消费者调查、出版物宣传与推广调查。每个教学情境都应是从工作实践的整体性出发,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紧紧地联系起来,把“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在知识的应用中加以学习,在成果的形成中磨炼自己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能较快地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二、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校内外相结合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是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教学不能缺少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两大教学平台。校内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以能力为本位,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例如可以利用校园报刊亭,实施校园报刊亭所售书刊品种、读者情况等的调查;可以利用校园报刊,设计读者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读者的喜好,提升校园报刊的质量,等等。

校外的实践教学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种认知实习、学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活动。这些出版发行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不仅让学生了解出版物市场调查工作的流程,而且也为学生真正掌握工作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共同商榷教学内容,提供教学项目,并提供实际工作模板。学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实际训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切实保证了课程教学效果。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统筹规划,可以使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模拟操作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复演练,从而逐步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并通过了解企业实际,感受企业文化和行业特征,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组织实施项目化运作

本课程的教学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实践,共设计了四个大的综合实训项目: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出版物产品调查、出版物消费者调查、出版物宣传与推广调查。四个教学实训项目之间承接相连,又相互独立。前一个实训项目的成果可以作为下个实训项目的资源利用,同时各个实训项目最后可以综合运作,形成综合实训成果。四个大的综合实训项目又由小的分项目组成,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形成具备内在逻辑关系的实训体系,例如“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这个大的综合项目又由“制定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问卷”“实施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分析和整理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方案”“撰写出版物市场环境调查报告”五个分项目组成,通过系统的实训项目逐步培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程的实训项目由课程教学团队与出版发行企业以实际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共同设计和建设。具体形式就是将学生组建为每组4~8人的项目团队,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学生选择的某个项目的调查工作任务和流程为序,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工作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学生组建的每个项目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对应的具体工作任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过程融入实际工作任务

本课程教学过程与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教育书店、湖南地理地图网等出版发行企业的真实的调查活动结合起来,以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中的典型任务,例如制定读者调查方案、设计读者调查问卷、选择读者调查的方法等设置能力点、知识点,突出学生市场调查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既有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教育书店等出版发行企业一起合作进行教学的设计和建设,也会为这些出版发行企业的真实任务进行真实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调查活动中承担具体任务,例如为地理地图网公司进行网站市场定位调查等,通过真实项目的培训、指导和实际参与,达到职业技能要求,使教师和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了解教学的缺陷,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实践性和职业性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

五、实践教学方法凸显多元化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共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就是四个大的综合项目,其中穿插出版发行企业市场环境的调查、书店的商圈调查、出版选题调查、图书阅读和购买情况的调查、读者调查、书报刊零售店调查、书报刊宣传与推广调查等小项目。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操作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让学生边学边做,逐步提高。

(2)任务驱动法。在本课程的大部分教学项目中,教师会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先感性后认知,例如让学生设计读者调查问卷等,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围绕完成任务中出现的问题、难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

(3)头脑风暴法。针对项目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应用所学知识,畅所欲言,例如设计“图书阅读和购买情况”讨论应调查的内容,各抒己见,大胆分析,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本课程所选案例都是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或者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的集中形式进行。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不是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提升。

(5)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有些教学项目中,教学班即虚拟为项目合作企业的市场调研部门,教师担任经理,学生结成项目组扮演基层调研人员。教师掌控各项目组的行动方向与进程,学生分组边学边操作,分工合作完成规定的调研任务。

六、实践教学手段现代化

本课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利用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对学生而言,互联网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实际的窗口。根据教学进度需要,课程组教师引导学生登录有关网站,了解现实企业状况,搜集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问题。

另外还可借用QQ、个人空间等进行教学。教师向学生公布了自己的邮箱,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公共邮箱,各教学班的学生还建立了QQ群、论坛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邮箱、QQ群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也可随时答疑。可以通过论坛上交作业,老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上交作业的时间、次数及内容,非常方便批阅。网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高效、快捷,使教学双方的交流更为方便。

总之,本课程的设计是在出版发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以出版物市场调查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具体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科学地设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教、学、做”相结合,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展现实际任务的工作对象、工作主体、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与工作要求等实际状态运作,以此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药物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改革

1 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药物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物理常数的测定、药物仪器分析方法、药物杂质检查法、药物制剂的主要检查项目、药物含量的化学测定法、药品生物测定、药物质量检验、检验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书,培养学生运用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样品分析测试的能力,和客观、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能达到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并能适应药物质量监测部门、企业药品质检员等岗位的工作要求。

该课程要以《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分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药物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尤其着重训练药物分析的操作能力,为岗位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药物检验工岗位的任职要求设置的。药物分析技术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用任务引领课程授课内容的课程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和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本课程是根据药物质量控制中常用分析仪器与分析手段,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利用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将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不仅有利于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按照药物分析工作过程的要求,结合教学目的,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药物常用物理常数的测定、药物鉴别、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制剂分析和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然后在这几个模块中采用项目教学的形式进行实施。不再独立开设醇、酚、酮、醚类药物、芳酸及其酯类药物、胺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黄胺类药物、杂环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糖类和苷类药物、甾体激素类药物、维生素药物、抗生素药物等不同类型药物分析的具体章节,而将这些内容结合项目教学融进各个模块,在模块教学中以具体药物分析进行项目驱动,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也可以避免以往章节过多、学生头绪不清、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药物检验工岗位需要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样品分析操作能力,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项目化设计,以具体的工作任务引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训练仪器。

2 教学内容的确定

通过任务引领的6个分析项目的完成,使学生理解药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药物杂质检查法、药物制剂的主要检查项目、药物含量的化学测定法、药品生物测定、药物质量检验,掌握电位滴定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各种仪器操作步骤;会处理检测数据并写出检测报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爱护仪器的良好习惯,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评价

采用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多元性。将考勤、作业、项目完成情况、课堂纪律等纳入平时成绩,总成绩的50%,期末考核占50%。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期末考核以实际操作为主,按高级药物检验工技能标准进行考核。

4 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法,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实训并且积极性提高,学生方向较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方案设计有一定难度;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思考的能力有限,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雷同现象较多;分组实训中有学生存在浑水摸鱼现象。这些问题将在下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中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和改善。

5 总结与建议

5.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教学应采用“教学做一体”的现场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教师讲解、操作演示、现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有机结构,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5.2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企业、检测机构真实检测项目,创设真实工作情景,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一般步骤和仪器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技能考证需要,加强考证项目操作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对检测数据负责的职业品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炳强.《药物分析》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