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连星海湾;SWOT;AHP;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简介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发展模式,其最先提出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其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发展理念包含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涵。[1] 随着现在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良好环境的追求,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污染轻的特点。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发展旅游业,我国各地近来也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是旅游业的国度发展也给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些 威胁,游客数量的增多,大大超过旅游地的承载能力,对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这是符合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大连星海湾概况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所及经纬度为东经121°44’-121°49’,北纬39°01’-39°04’。处于温带地区,靠近海洋,冬冷夏热,带有海洋性的特点。

大连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旅游业比较发达,其中星海湾是到大连旅游的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星海湾附近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包括:星海广场、星海会展中心、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贝壳馆、百年纪念城雕、星海湾人工浴场等等众多的景点,其中还与滨海路相接,因此,有很多游客到此游览。

星海广场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建于1997年6月30日。中心广场面积4.5万平方米,这是一个纪念香港回归的工程。

百年城雕建于1999年9月19日,一部分是足迹浮雕,一部分是弧形似翻开的一本书的台式广场。为纪念大连开埠建市100周年而建。足迹浮雕长80米,有百岁老人,出生婴儿、老红军、老干部及各个行业有代表性人物的1000双脚印踩出。表明了大连的百年历史是由勤劳奋进的大连人民创造的。

星海湾人工浴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海水浴场。位于星海湾国际商务中心区的南部海岸,有3个小浴场组成。海滩全长约2000米。整个沙滩都是用从北戴河运进的优质沙铺垫的,厚达3米,共有45000平方米。弧形海岸两头的防波堤使湾内风平浪静。

三、大连星海湾所处的环境分析和SWOT的量化分析和AHP层次分析

(一)星海湾景区的内部环境分析:

1、星海广场的现状分析:

1)、就景区方面来说:星海湾景区是由许多景点组成的,景点数量多,分布集中。包括上面提到的星海浴场,圣亚海洋世界等等,这些景点之间的距离很近,方便游人在短时间内游览较多的景点。

2)、就交通方面来说:星海湾景区位于大连市区的南部,距离大连火车站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不远。交通便利。可以使外地到大连旅游的游客比较方便快捷的前来游览,还有,大连室内的公交线路比较发达,有多路公交车通达这里,所以,对大连本市的市民来说,到此地游览也是很方便的。

3)、就餐饮住宿方面来说:景区周围酒店很多,因此能够容纳较多的游客数量。但是在此游览的游客在此处住宿的不一定很多,因为前来游览的外地游客很有可能去其他的景点游览,在这里不会停留很长的时间,在此过夜游览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本地区的酒店比较多,游客可以在此处进餐休息,所以,在餐饮方面来说,本地区的承载能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整个景区人造景观很多,如:星海公园内的圣亚海洋世界,百年城雕广场等等都属于人造的景观,而对一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景点却不是很多,因此,对那些向往文化旅游的旅游者来说,景区的吸引力可能小一些。

(二)星海湾景区的外部环境分析[2]:

1)、就大连的区位方面来说:大连处于“东北门户”的位置,来往东北地区的很多旅客都要经过大连地区,因此说大连的地理位置优越,在旅客当中,如果在大连停留则很有可能在大连本地区进行游览,而此处是大连的一处知名景点,因此,会有很多游客前来游览。所以说景区的客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2)、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大连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当地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到景区游览,此外,大连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趋势较好,大连的治安比较稳定,因此,此地成为人们前来游览的理想场所。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本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前往国内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国外旅游,这再 一定程度上较少了本地游客游览本景区的数量。因此对本地区的旅游业有相对负面的影响。

在外部环境的负面因素方面有:1、大连地区旅游业的淡旺季明显,大连位于北方地区,冬天气温比较低,但是此地还不想哈尔滨那样具有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的良好条件,在冬季仅仅适合于滑雪之类的旅游活动,但是滑雪是本景区所不具备的。所以,本景区受到淡旺季因素的影响。#p#分页标题#e#

2)、前来游览的外地游客过多对本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造成冲击,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反感。如果到本地区的游客的数量过多,会对本地区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会引起本地人的反感。

(三)AHP层次分析法简介

AHP层次分析法是有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aaty T L)最早提出的基于数学和人的心理感知的决策模型,其有点是将难以定量化的问题进行定量化分析,基本思想是通过各因素两两相互判别达到整体比较的目的。通过建立矩阵,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各种方案或决策的重要性排序权重值,并检验各个因子是否具有一致性,一致性检验的公式为

当CRz<0.1时,具有满意一致性。[3]

(四)利用SWOT方法进行影像因素的划分

综合分析和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出关键因素如下:

优势因素:S1:星海湾景区空间面积大 S2:景区交通便利 S3:景区的资源组合较好 S4:星海湾景区的品牌效果比较好。

劣势因素:W1:景区发展与景区环境保护的矛盾 W2:景区内文化景观比较少 W3:游客人数过多对景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W4:景区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机会因素:O1:大连的区位优势 O2:大连地区经济发达 O3:当地旅游业良好的发展趋势 O4:人们的旅游医院比较强。

威胁因素:T1:相似景观的竞争 T2:出国旅游的发展对本地景观的影响 T3:旅游明显的淡旺季 T4:外来旅游者过多对本地区居民的反感。

(五):AHP层次分析法分析:

计算因素力度采用九级,个因素的具体分值采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并且构建AHP的层次模型。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得出所对用的权重

AHP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权重,并根据公式当CR=CU/RI<0.1时,各个因素具有相对一致性,根据计算得出SWOT的判断矩阵的CR=0.0831<0.1,所以具有 一致性。如表2

表1

SWOT判断矩阵 (SWOT comparison matrix) :

优势(S) 劣势(W) 机会(O) 威胁(T) Wi

优势(S) 1 5 3 3 0.5184

劣势(W) 1 1/3 2 0.1210

机会(O) 1 3 0.2634

威胁(T) 1 0.0972

表2

同时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Each impact factor weights):

影响因子 权重

优势

(S) 景区空间面积大 0.5184 0.2722

景区交通便利 0.1129

景区的资源组合比较好 0.0449

景区的品牌效果比较好 0.0884

劣势

(W) 景区发展与景区环境保护的矛盾 0.1210 0.0508

景区内文化景观较少 0.0147

游客人数过多对景区所带来的问题 0.0230

景区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0.0325

机会

(O) 大连的区位优势 0.2634 0.0959

大连地区经济发达 0.0806#p#分页标题#e#

当地旅游业良好的发展趋势 0.0354

人们的旅游意识比较强 0.0515

威胁

(T) 相似景观的竞争 0.0972 0.0198

出国旅游的发展 0.0167

旅游明显的淡旺季 0.0452

外来旅游者过多导致本地区居民的反感 0.0155

四、分析

有上面所得出的层次模型和权重可以看出,大连星海湾景区的优势和机会所站的比重比较大,劣势和威胁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是,依然存在着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所得出的权重对影响本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并且可以根据上面得出的优势和机会的因素加以利用,形成更大的优势[5-6]。

(一) 实施季节均衡策略,尽量消除淡旺季之间的差别。

在上面的劣势和威胁中,淡旺季是权重比较大的一项。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淡旺季之间的差别。具体措施可以是:1采取措施促进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联合互动,鼓励本地区企业采取走出去战略,在南方等一些地区开设分社或门店,在淡季的时候向本地区招揽客源。2开发本景区的新产品,改变冬季旅游项目单一的问题。可以设立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或者是特色海鲜品尝等独具大连特色和景区特色的产品进行销售,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3加强旅游精品景观的塑造,塑造广阔开敞的空间,发挥本的区良好的品牌优势增加辐射边缘区,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和其他方面市场的发展,活跃周边地区的经济,发挥该区积极的外部效应。

(二)大力发展文化景观,增加景区的文化含量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4],旅游者对景观的观赏、游览是本区域的劣势之一,因此,需要对本景区增加文化含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本区历史文化主题的根源,增加其历史文化内涵。

2、设计本景区的主题,并加以大力宣传和精心培育,形成本区域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这样才能增加景区的文化含量,从根本上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3、对本区域现有的文化景观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现在本区域的文化景观主要有大连现代博物馆、贝壳馆、这些景观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是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主题,可以对该区域文化景观的主题加以研究和提炼,使这些景观形成共识,并对主题加以大力宣传,突出景区的文化特性。

(四)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促使景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在影响本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因素中,景区发展与景区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1、首先我们应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景区各个景点的设计和安排上首先考虑是否符合这一理念。各个景点的设施的安排要适度,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增加设备设施,使游客人数超过本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2、加大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媒体加大这一理念的宣传,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游客自己的保护环境。此外,还可以在景点设置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工艺宣传广告牌,使这一理念深入广大旅游者所熟知。

五、结论

本论文把SWOT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结合了起来,对原本属于定性分析的SWOT方法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了起来,分析出了大连星海湾旅游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得出:本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优势明显,但是形影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是景区的淡旺季明显,景区的文化内涵不够,景区发展与景区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该景区旅游发展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季节性的影响,树立该景区的文化旅游主题定位,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加以指导和协助,大力宣传该景区的文化主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曽珍香,傅惠敏,王云峰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6月第3期

[2] 吴长年,路云霞等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85

[3] 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7:1-82

[4] 谢春山 试论中国旅游景观成名的文化因素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65-68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洋利用;海水淡化;环境保护;前景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淡水占2.5%,而海水占97.5%。海水利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显然,海水利用也是解决我国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向大海要水,要资源,是解决沿海近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

1.2研究意义

海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宝库,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分析我国海水利用技术的现状,提出我国海水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促进海水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出路。

2、海水利用现状

2.1 国际海水利用现状

海水作为水资源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海水直接利用,即不改变海水的化学成份而利用其恒温性、流体性等物理性质,直接代替淡水的使用过程,如海水直接用作冷却水、稀释水、洗涤水或大生活用水等等。其二是海水淡化,即将海水中的盐份脱掉一部分或绝大部分。海水直接利用的水量约占海水取用总量的90%以上,淡化水量不到10%,但它对满足工业用水和人类饮用水的需求则是非常重要的。

2.2 我国海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对海水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引导,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不完善。

2.2.2海水利用发展慢、规模小

我国海水淡化水日产量仅占世界的1%左右,海水作冷却水用量仅占世界的6%左右。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品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海水淡化成本仍相对较高。海水淡化吨水成本虽已降低,但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偏低的自来水价格而言,仍然偏高,这是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2.2.3关键设备、核心部件还主要依靠进口

尽管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发展较快,但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受制于人。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及耐蚀材料等主要依靠进口,这样就造成了海水淡化出的淡水成本高,大型海水利用装备自主创新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2.2.4成套化、规模化技术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针对万吨级、1O万t级海水利用工程的公益、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尚缺乏系统化开展,大型海水利用集成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大型海水利用成套化、规模化技术尚需工程化验证。

2.2.5海水利用与各种能源耦合技术需要继续探索

海水淡化与核能、海洋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耦合的技术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耦合关键技术尚需不断完善。

2.3 针对我国海水利用存在问题的建议

2.3.1技术的自主创新

要进一步强化海水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重点开展海水利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海水利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海水利用装备制造产业。其中,海水淡化的重点是大型化低温多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型反渗透工程技术和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新能源与海水淡化技术耦合等。海水直接利用的重点是超大型海水循环冷却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大规模海水冲厕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海水烟气脱硫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研发与应用。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的重点是开展海水提钾、溴、镁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与产业化示范,解决浓海水综合利用问题,探索浓海水提铀、锂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2.3.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推进海水利用技术集成创新。对引进的成套海水利用工程设备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通过引进部分关键部件,进行研发并形成自主创新的集成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实现海水利用自主创新领域的新拓展。

2.3.3强化海水利用政产学研用

加强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加快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海水利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政策环境优化、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攻关及合作研发等方式,实现海水利用自主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有机对接和融合,加快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

3、前景

海水利用业作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需求角度

海水利用业作为淡水资源的主要补充途径,其重要地位不可动摇。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陆域开发活动的不断升级,海水作为淡水的重要补充来源,将会在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3.2 技术角度

目前海水利用的各项主流技术已经成熟,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水脱硫技术等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已经进入典型示范阶段,为海水利用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3 产业政策支持角度

海水利用业是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产业,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海水利用业。国家政策的导向,为海水利用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保证了海水利用业的长期发展。

结 语

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缺水地区发展海水利用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海水作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海水利用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加快海水利用技术与设备制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步伐,认真开展海水利用示范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海水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研究相关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鼓励社会参与、拓宽融资渠道沿海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海水利用产业,优化用水结构各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海水利用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屈强,刘淑静.海水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M].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7):22.

[2] 杨尚宝.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J].水工业市场,2007(8):11.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水淡化 技术比较 产业前瞻

中图分类号:TP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52-02

随着淡水资源的紧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目前中东国家中的沙特、以色列等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源于海水淡化,美国、韩国等也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2011年海水淡化新开工项目投资额达到100亿美元,2012年达到120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80亿美元以上[1]。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作为确保我国淡水资源的一项战略措施,海水淡化产业将蓬勃发展。

1 主流淡化技术特点比较

目前世界上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有:多级闪蒸(MSF)、多效蒸馏(MED)和反渗透(RO)。MSF技术最成熟,单机淡水容量也最大,达到7.6×104 m3/d[2]。同时其动力消耗较大,每生产一吨淡水耗电量为3.25~4.5 kWh。因为MSF工作温度高,设备的结构和腐蚀速度快,需投入大量化学试剂或采用价格昂贵的耐腐蚀材料,因此成本高。MSF工作范围小,为其设计值的80%~110%,且由于高腐蚀性,传热管易破裂,将导致产品水受污染;MSF设备初期投资大。

MED单机产水能力为3.6×104 m3/d。其能耗极低,每生产一吨淡水耗电量仅为0.9~1.2 kWh。因为原理不同,传热系数比MSF高,所需传热面积也更少;同时MED的工作范围大,一般可以达到设计值的40% ~110%;MED设备初期投资较MSF小。

RO技术最大单机容量为2.1×104 m3/d,根据不同预处理工艺,吨水电耗在3.0~4.0 kWh之间。由于反渗透过程不存在相变,不用将水蒸发后再凝结,因此,其初期投资及造水成本均更低。RO技术主要控制压力与反渗透膜,其装置相对简单,维护方便。但RO对源海水要求较高,需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反渗透膜更是需要定期更换。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甚至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海水温度差异较大,当水温很低时,预处理需要将海水加热,如无廉价热源,RO制水成本将大幅增加。

2 国内外选用技术的差异

从各国选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对比可看出,MSF多集中在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曼等[3]。具体原因是,海湾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电厂利用廉价的油田气发电,再建立起水电联产模式,从汽轮机抽蒸汽进行海水淡化,因此能耗费用极低。同时,MSF单机容量最大,淡化产量高,技术也最成熟。另外,海湾地区夏天时的水温高达40多度,含盐量更是达到4×104 mg/L,再加上该地区石油污染严重,这些都限制了RO的应用。

RO的市场则主要分布在除海湾和南美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的海水淡化就主要采用RO,日本现有淡水技术也主要采用RO。美国在处理苦咸水方面RO技术应用最广,且一直到2025年的淡水生产规划基本上都采用膜法。如今随着纳滤、超滤、微滤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更为RO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而我国的海水淡化工程则主要选用RO和MED技术,MSF虽在国际上占有较多份额且历史悠久,但由于其高能耗和高投资等方面原因,基本不被采用。截止2012年,我国的海水淡化工程中,RO约占67%,MED约占27%[4]。

3 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差距

截止2008年,世界海水淡化总体规模已达到6 421×104 m3/d,而截止2010年10月,国内淡化装置规模也仅有50×104 m3/d。从单机规模看,国外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反渗透也分别达到7.6×104、3.6×104和2.1×104 m3/d,正在建设和酝酿的有9×104 m3/d、4.5×104 m3/d和2.7×104 m3/d的单机规模。而国内自行设计的仅为1.2×104 m3/d、1.25×104 m3/d和1.0×104 m3/d[5]。

我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自主完成建设的只占30%左右。如果以产水量计算,甚至还不到13%。我国的RO系统中,有80%的反渗透膜仍从国外进口。MED设备中的蒸汽喷射泵,至今也只有几家公司进行研究。国产的阻垢剂在使用效果上也明显劣于国外产品。

设备制造方面,我国从事海水淡化设备设计制造的企业刚刚起步,企业生成能力和规模有限,更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由于海水具有腐蚀性,设备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上与国际先进制造企业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力不足。

在水务市场上,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水务体系,自来水可以享受保护性价格优惠。但由于海水淡化产业形成规模较晚,淡化水仍被独立于现有自来水价格体系之外。虽然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处于发展期,但由于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门槛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投资者大多持观望态度。此外,我国现有的城市管网普遍为铸铁,而海水淡化生产的水普遍呈酸性,对现有的管网将造成腐蚀。因此,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4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前景

2012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开展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工程建设。2012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又联合了《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规模要达到220~260万吨/日,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占比要提高到50%以上;海水淡化设备制造自主化率提高到70%;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从《2013―2017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来看,未来十年内海水淡化市场规模有超过5倍的成长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可以预期,“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产值将达180亿元,相关工程配套产值可达90亿元,售水产值为183亿元[6]。

5 结论

经过以上对比与分析,多级闪蒸技术在海湾地区应用最广,反渗透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应用最广,我国是低温多效技术应用得最多。同时,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单机规模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海水淡化项目的规模也正在逐渐扩大。目前几种海水淡化技术都进入成熟阶段,对于技术的选择不存在唯一性,总体来说单独设计的海水淡化厂适宜采用反渗透法,如果有电厂配套,则采用低温多效技术更加经济;若作为10万吨级高需水量的厂矿企业供水水源,采用多级闪蒸则更加经济可靠。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示范项目的开展,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在未来必定会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夏运彬,张庆国,于江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我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6):27-30.

[2] 阮国岭.海水淡化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6,7(9):1-5.

[3] 解利昕,李凭力,王世昌.海水淡化技术现状及各种淡化方法评述[J].化工进展,2003,22(10):1081-1084.

[4] 刘非,杨,王建宏.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机电工业,2012(7):102-103.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早在四百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在已开发的20多种淡化技术中,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都达到了工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反渗透法诞生于1953年,最大的优点是节能,生产同等质量的淡水,能源消耗仅为蒸馏法的1/40。因此,1974年以来,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海水淡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反渗透法。蒸馏法目前在中东各国应用较多,欧美各国则多采用反渗透法。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淡水资源消耗大国,海水淡化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市场前景?带着这一话题,《新财经》记者采访了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

海水淡化项目在中国已进入产业应用

《新财经》:据说GE要在中国建设一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这个项目的选址会在哪个地区?为什么要放在那里?

周威方:GE公司与国家发改委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双方都希望GE能有机会在中国建设一个大型的海水淡化项目。具体的选址会由发改委推荐,项目会选择在水资源紧缺、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新财经》:这个项目会在渤海湾落地吗?如果是,那里的海水已经被污染,怎样才能保证取水安全?

周威方:有可能是渤海湾。因为渤海湾地区淡水资源紧缺,这里也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热点。渤海湾的特点是海床浅、含沙量大、污染严重、港口作业繁忙。我们通过采取以下三个措施,就能解决你刚才提到的问题。第一,选择水质较好的地段(如与排污口有一定的距离)与其他项目结合建立海水预沉池,降低海水的含沙量。第二,凭借GE水处理集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制订稳健可靠的预处理方案,包括使用GE专有配方的水处理药剂的澄清池和GE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超滤膜系统。(注:一般海水淡化的预处理无须超滤,超滤是解决水质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已在华能浙江玉环电厂得到利用)。第三,借鉴GE在其他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中的经验。我们在其他国家的项目中,已经遇到并成功解决了含沙量大和港口作业等问题。

《新财经》:这个项目建成后,生产出来的淡水主要供应哪类企业?

周威方:主要是工业类企业,包括石化厂、化工厂和电厂等,这些企业都是用水大户。

《新财经》:淡化后的海水,每吨价格会是多少?与目前的自来水相比,价差高不高?企业是否能接受?

周威方:在渤海湾地区进行海水淡化,由于以上原因,预处理的成本相对较高,对水价是压力。我们希望通过资源共享、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降低成本,争取做到接近于当地的工业用水价格,为用户所接受。

《新财经》:我想了解一下,目前中国海水淡化的产能大概是多少?企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占比各是多少?

周威方:根据《中国海水淡化发展2007年度报告,》中国目前已建海水淡化装置(工程)52套(个),淡化水总制水能力每日21万立方米;现役运行的装置占总装置数的60%左右,总制水量每日11万~13万立方米。从使用情况来看,大头还是工业用水。

海水淡化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新财经》:上次采访,您给我讲过一个新加坡“直接饮用处理后的污水”技术。这类技术为何难以普及?是成本原因,还是人的心理承受问题?

周威方:主要是人们的心理承受问题。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希望大家更多关注他正在使用的水的质量,而不是这些水的历史和来源。

《新财经》:据我了解,GE在海水淡化处理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化学制剂,这些化学制剂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周威方:GE所选用的化学药剂是环境友好型的, 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新的污染。

《新财经》:上次采访,您提到过一个“浓缩废水”概念,这部分废水最终将如何处理?

周威方:在工艺设计上,是先经过反渗透浓缩,大部分污水以蒸馏方式回用。剩下的少部分,会通过固体的方式处理。

《新财经》:固体废物通过什么方式处理?是填埋还是焚烧?

周威方: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经过蒸发结晶技术(称之为零液体排放)处理。填埋或是焚烧,取决于固体的热值,一般以填埋为主。

《新财经》:淡化海水后产生的浓盐水和废水问题怎么解决?

周威方:我们对浓盐水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浓盐水在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从污染源(重金属和生物污染等)来看,比原海水要干净很多,是符合中国排放标准的。尽管如此,我们会根据发改委的要求,在经济性可行的前提下,对浓盐水进行再处理,从中提取高纯盐和钾、溴等可用化学品。

期待相关政策给予更大扶持

《新财经》:目前,中国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对海水淡化项目给予扶持?

周威方:国家对海水淡化、特别是对浓海水综合利用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出台。我们认为从税收、能源价格等方面给予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调动企业投资海水淡化和对浓海水综合处理的积极性,以海水这一新水源,解决目前中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需求紧张的状况。

《新财经》: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设备和技术供应商,GE在中国的此类项目预计投资额是多少?

周威方:GE希望通过第一个示范项目的实践,再进一步制订长远的发展计划。

《新财经》:GE在选择相关的合作伙伴时,会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周威方:GE对合作方并没有硬性要求,不同种类和背景的企业都可能与GE公司形成强强互补。比如,国内大型的工程公司,可以与GE一起配套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当地的供水企业,可以与GE一起拓宽发展渠道;主要工业用户,可以与GE进行项目的联合建设以保证稳定的水源。

《新财经》: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海水淡化市场?目前尚存在哪些问题?

周威方:我们希望针对海水淡化、循环经济的政府鼓励政策能尽快出台。海水淡化是全球增加淡水资源的一项比较快的措施,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全球的1/4,亚洲的1/3,海水淡化的需求将很大。海水淡化会是一个很好的新型产业,但在全球刚刚起步。目前,中国已建成的装置容量非常小。按照中国的规划,到2010年海水淡化要达到100万吨/天,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中国市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推动GE海水淡化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为中国增加淡水量。

专家点评:李东军:看好,但不下注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引起了跨国公司的高度关注,国内企业又怎么看?记者采访了天津滨海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军。他从海水淡化投资价值角度分析了其发展前景,并对投资风险、资源、发展及相关政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对海水淡化的市场前景,他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企业都掌握了蒸馏法和反渗透法两大技术,已经具备产业化发展基本条件。目前,浙江、天津、青岛等地的海水淡化技术发展较快,海水淡化市场需求旺盛。”

拥有多年投资经验的李东军非常清楚,一个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不能单纯看它是否有成长价值和增值空间,同时还要看它的风险指数。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投资人总是会先看风险,非专业投资人总是先看利润,甚至忘掉了风险的存在。”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一、海水利用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产业

从去年9月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海洋局着手编制《全国海水利用中长期专项规划》,经与专家多次会商,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年内出台。专家指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是新兴朝阳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刚性规定,来推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已将海水利用技术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组织国债资金支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环境资源示范项目。据了解,目前已有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日级(其中1万吨/日采取蒸馏法、1万吨/日采取反渗透法)项目、山东威海电厂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等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10至20万吨/日级项目已在选项之中。国家海洋局近期开展了“908”工程专项招标,计划从2004年至2009年投入19.8亿元开展专项调查,其中包括海岛及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大型用水企业等专项调查。专家指出,今后国家将重点支持海水利用大型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示范项目,支持天津市建设海水利用和节水型城市示范园区。建议浙江省将海水淡化作为海岛的第一水源,建设部级的示范园区。

二、天津、青岛两市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青岛两市均位于北方沿海严重缺水地区,海水利用和节水工作受到两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已成立以戴相龙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目前该委组织有关部门加紧编制“天津市节水型城市实施计划”和“天津市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在计划安排的24个重点项目中,有一半是海水利用项目。计划到2007年使海水淡化达到20万吨/日,2010年达到50万吨/日。北京方面还在天津考察调研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天津市大力开发中水回用,节水工作也走在全国前例。今年上半年,万元产值取新水25立方米,同比下降25%,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截止去年底,山东省已建成9500吨/日的海水淡化装置,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首位。今年青岛市制订实施了“海水淡化产业化可行性方案”,除新建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外,1万吨/日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可望年底开工建设。青岛市已在10多个行业推广使用海水达10亿立方米/年,替代淡水6000多万立方米/年。国家示范工程、20万立方米的海水冲厕小区已于今年下半年在青岛开工建设。

三、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从1997年在我省嵊山岛建成全国首座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2000年分别在山东长岛县和我省嵊泗县建成1000吨/日项目,到去年底投产的山东荣城市万吨/日首期5000吨/日项目,均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科技示范项目。从天津、青岛两市考察情况来看,一个在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模式正在形成,具有竞争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

一是水价调整为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提供了空间。据天津市发改委介绍,近几年天津市的自来水价以每年0.50元的增幅调整,目前综合自来水价已达3.6元/吨。计划2005年调整到5元/吨左右,2009年调整到6.7元/吨左右。这不仅有利节约用水,也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是在目前海水淡化综合成本仍高于自来水出厂价的情况下,海水利用项目主要与火力发电、热电用水以及污水处理生产中水相结合。发电和热电企业都是用水大户,锅炉用水使用高纯度水,价格较高,而且做过功的“乏汽”可用于蒸馏法海水淡化。天津市开发区利用污水处理生产再生水,分别供工业用水、市政杂用和园林绿化。

三是科研单位与投资公司、生产企业合作,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来开拓海水利用市场。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均为国家海洋局所属的水处理技术科研开发机构,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大海水利用科研开发单位。天津淡化所与泰达控投有限公司、泰达风险投资公司、天津国水设备工程公司联合组建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和海水淡化工程。青岛市华欧集团与天津淡化所共同组建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淡化所在两家公司中均采取技术入股形式,负责提供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工作。今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和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分别由以上两公司承建。今年天津市还建立了中外合资膜生产基地,北大青鸟、清华大学与天津企业合作,准备上核能海水淡化项目,初步形成了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机制。

四、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

海水淡化有多种技术方法,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蒸馏法和反渗透两种方法。课题组实地考察了天津市大港电厂2×3000吨/日多极闪蒸和青岛市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两种蒸馏法装置,并与我国主要采用的反渗透膜法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大港电厂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唯一使用的多极闪蒸装置,1986年以500万美元/套从美国进口,至今运行良好,但投资成本和维修成本高,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该厂正在用国产设备进行更换。黄岛电厂最近建成的3000吨/日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国产低温多效蒸馏法装置,设备投资为1800万元,目前正在试运行,产水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技术专家将以上两种蒸馏法装置与我省嵊泗县反渗透法装置按统一经济指标进行成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多极闪蒸装置的运行成本4.95元/吨,综合成本如按商品价折算为7.71元/吨(由于电厂为自发电,实际运行成本可能还会低一些),成本明显偏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低温多效装置运行成本3.15元/吨,综合成本4.99元/吨。用二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电厂锅炉补给水,设备投资1570万元,生产成本3.21元/吨,综合成本4.93元/吨。也就是说,在生产电厂锅炉补给水时,以上两种方法的投资成本、生产及综合成本基本相当,都具有投资较省、成本较低的优势。用一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市政供水(优于自来水标准)或电厂大量使用的其它用水时,设备投资1200万元,生产成本2.38元/吨,综合成本3.72元/吨,反渗透法装置明显优于蒸馏法装置。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较,国产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投资成本和适用性要优于国外装置。有关专家认为,在我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论是用于市政供水还是作为电厂用水,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法均比其它方法具有优势。

五、几点思考

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以上两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我省沿海地区学习借鉴。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转变思路,将海水淡化作为我省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两市政府在“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工程引水,并将在“南水北调”中受益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作,不仅能大幅度提升水资源供给,发展节水型经济,而且将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改变完全依靠调水工程、水库工程等单一模式,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并将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解决海岛、沿海严重缺水地区和浙北平原水质性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示范,大力发展海水淡化等增水节水产业。我省海岛和沿海地区不仅严重缺水,而且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瓶颈。为此,应尽快制定一些钢性规定,如在沿海、海岛新建电厂必须通过海水淡化解决生产用水,有条件的电厂可上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实行“电水联供”,从用水大户变成供水大户。沿海大型用水企业必须用海水作冷却用水、用膜技术装置进行中水回用等。通过争取国家国债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立海水综合利用资金,重点支持嵊泗县乃至整个舟山市建设部级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大力支持2万吨/日级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污水处理企业的再生水利用工程。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6篇

一、海水利用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产业

从去年9月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海洋局着手编制《全国海水利用中长期专项规划》,经与专家多次会商,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年内出台。专家指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是新兴朝阳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刚性规定,来推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已将海水利用技术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组织国债资金支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环境资源示范项目。据了解,目前已有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日级(其中1万吨/日采取蒸馏法、1万吨/日采取反渗透法)项目、山东威海电厂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等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10至20万吨/日级项目已在选项之中。国家海洋局近期开展了“908”工程专项招标,计划从2004年至2009年投入19.8亿元开展专项调查,其中包括海岛及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大型用水企业等专项调查。专家指出,今后国家将重点支持海水利用大型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示范项目,支持天津市建设海水利用和节水型城市示范园区。建议浙江省将海水淡化作为海岛的第一水源,建设部级的示范园区。

二、天津、青岛两市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青岛两市均位于北方沿海严重缺水地区,海水利用和节水工作受到两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已成立以戴相龙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目前该委组织有关部门加紧编制“天津市节水型城市实施计划”和“天津市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在计划安排的24个重点项目中,有一半是海水利用项目。计划到2007年使海水淡化达到20万吨/日,2010年达到50万吨/日。北京方面还在天津考察调研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天津市大力开发中水回用,节水工作也走在全国前例。今年上半年,万元产值取新水25立方米,同比下降25%,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截止去年底,山东省已建成9500吨/日的海水淡化装置,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首位。今年青岛市制订实施了“海水淡化产业化可行性方案”,除新建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外,1万吨/日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可望年底开工建设。青岛市已在10多个行业推广使用海水达10亿立方米/年,替代淡水6000多万立方米/年。国家示范工程、20万立方米的海水冲厕小区已于今年下半年在青岛开工建设。

三、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从1997年在我省嵊山岛建成全国首座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2000年分别在山东长岛县和我省嵊泗县建成1000吨/日项目,到去年底投产的山东荣城市万吨/日首期5000吨/日项目,均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科技示范项目。从天津、青岛两市考察情况来看,一个在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模式正在形成,具有竞争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

一是水价调整为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提供了空间。据天津市发改委介绍,近几年天津市的自来水价以每年0.50元的增幅调整,目前综合自来水价已达3.6元/吨。计划2005年调整到5元/吨左右,2009年调整到6.7元/吨左右。这不仅有利节约用水,也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是在目前海水淡化综合成本仍高于自来水出厂价的情况下,海水利用项目主要与火力发电、热电用水以及污水处理生产中水相结合。发电和热电企业都是用水大户,锅炉用水使用高纯度水,价格较高,而且做过功的“乏汽”可用于蒸馏法海水淡化。天津市开发区利用污水处理生产再生水,分别供工业用水、市政杂用和园林绿化。

三是科研单位与投资公司、生产企业合作,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来开拓海水利用市场。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均为国家海洋局所属的水处理技术科研开发机构,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大海水利用科研开发单位。天津淡化所与泰达控投有限公司、泰达风险投资公司、天津国水设备工程公司联合组建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和海水淡化工程。青岛市华欧集团与天津淡化所共同组建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淡化所在两家公司中均采取技术入股形式,负责提供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工作。今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和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分别由以上两公司承建。今年天津市还建立了中外合资膜生产基地,北大青鸟、清华大学与天津企业合作,准备上核能海水淡化项目,初步形成了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机制。

四、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

海水淡化有多种技术方法,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蒸馏法和反渗透两种方法。课题组实地考察了天津市大港电厂2×3000吨/日多极闪蒸和青岛市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两种蒸馏法装置,并与我国主要采用的反渗透膜法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大港电厂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唯一使用的多极闪蒸装置,1986年以500万美元/套从美国进口,至今运行良好,但投资成本和维修成本高,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该厂正在用国产设备进行更换。黄岛电厂最近建成的3000吨/日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国产低温多效蒸馏法装置,设备投资为1800万元,目前正在试运行,产水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技术专家将以上两种蒸馏法装置与我省嵊泗县反渗透法装置按统一经济指标进行成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多极闪蒸装置的运行成本4.95元/吨,综合成本如按商品价折算为7.71元/吨(由于电厂为自发电,实际运行成本可能还会低一些),成本明显偏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低温多效装置运行成本3.15元/吨,综合成本4.99元/吨。用二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电厂锅炉补给水,设备投资1570万元,生产成本3.21元/吨,综合成本4.93元/吨。也就是说,在生产电厂锅炉补给水时,以上两种方法的投资成本、生产及综合成本基本相当,都具有投资较省、成本较低的优势。用一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市政供水(优于自来水标准)或电厂大量使用的其它用水时,设备投资1200万元,生产成本2.38元/吨,综合成本3.72元/吨,反渗透法装置明显优于蒸馏法装置。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较,国产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投资成本和适用性要优于国外装置。有关专家认为,在我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论是用于市政供水还是作为电厂用水,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法均比其它方法具有优势。

五、几点思考

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以上两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我省沿海地区学习借鉴。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转变思路,将海水淡化作为我省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两市政府在“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工程引水,并将在“南水北调”中受益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作,不仅能大幅度提升水资源供给,发展节水型经济,而且将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改变完全依靠调水工程、水库工程等单一模式,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并将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解决海岛、沿海严重缺水地区和浙北平原水质性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示范,大力发展海水淡化等增水节水产业。我省海岛和沿海地区不仅严重缺水,而且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瓶颈。为此,应尽快制定一些钢性规定,如在沿海、海岛新建电厂必须通过海水淡化解决生产用水,有条件的电厂可上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实行“电水联供”,从用水大户变成供水大户。沿海大型用水企业必须用海水作冷却用水、用膜技术装置进行中水回用等。通过争取国家国债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立海水综合利用资金,重点支持嵊泗县乃至整个舟山市建设部级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大力支持2万吨/日级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污水处理企业的再生水利用工程。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结合设置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基础设施功能及布局特点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主要由给水、排水、供电等各系统工程构成,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设施,同时是建设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从功能特点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系统,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系统性和协调性不仅表现为城市电网、自来水管网、煤气输配管网等显而易见的各类设施,而且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各个分类设施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城市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不同类型且用地属性没有矛盾的市政基础设施不仅为城市提供水、电、热等必需的能源物质,提供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场所,而且其在运行过程中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能源,需要对自身运行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因此某些基础设施在功能上可以考虑结合建设。

从布局特点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都是随着各项工程系统而产生的,而这些工程系统是为整个区域服务的,并且尽量的靠近负荷中心,所以服务于不同区域系统的市政基础设施的用地布局特点呈现出一种相对分散的布局形式。但通过系统整合和布局优化,将部分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结合建设,具有节约用地,减少投资的良好效果。例如垃圾处理厂与污水处理厂,通过适度的整合、集中,可以实现整体防护用地的节约,最大限度地集约用地,而且运行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污泥可就近进行处理处置,防止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

用地布局存在的问题

(1)市政基础设施之间自为政各,缺乏联系。

在城市功能已高度集聚、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今天,各行业主体单位仍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很少与其他主体沟通或协调。依据总体规划编制的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也基本上是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内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的需求体现,很少能体现整合或集约的概念。

(2)传统的供地模式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集约用地意识。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地方式至今仍以划拨为主,由于划拨用地成本低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时,缺少集约用地的意识,存在用地铺张浪费的现象。各地为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早落地,对土地的需求量激增,也无暇顾及项目用地是否集约。

结合设置原则的提出

(1)在统筹区域的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指导下结合设置。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与区域空间发展形态已从单个城市集聚走向群体化与组团化。有必要从区域统筹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布局区域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如城市水源、城市供电供热设施等。随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视野的扩大,暴露出各行政主体在自我封闭的条件下无法发现和解决区域问题,从而可在覆盖区域范围内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整合规划,如区域范围内对供排水、供热、电力等专项进行一体化研究,集中设置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2)结合设置的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之间,应便于沟通联系、资源共享、能量互供,最大化发挥各自效能。综合考虑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工艺流程、选址要求等专业特点,将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统筹考虑,不仅能体现本行业内设施用地布局需求,还要体现整合或集约的概念,不但节约用地,还能最大化发挥各自效能。例如一些工业发展地区集中建设的集水电气供应、固废处理于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形成循环经济的体系,能充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

(3)在集约用地意识下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结合设置。目前在规划管理中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多用于商业办公、工业用地等,对市政设施用地强度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强度偏低。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人们集约用地意识不断增强,在规划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应合理制定用地标准、优化工艺布局,充分考虑结合设置同类设施,真正实现节地、节能、高效。

供电-供水-供热设施结合设置案例

4.1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不断上升的水和能源的需求,主要水源为外调水,主要能源以煤炭、油品和调入电力为主,外部能源依赖度高。若出现极端天气导致区域资源供应紧张,能源供应安全难以保证。

目前新区正在积极推进利用多种技术发展海水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其中北疆电厂是集发电—海水利用—供热—浓海水制盐一体化的高效大型电厂,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基础设施结合设置的代表工程,该电厂位于新区北部片区,占地2.2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建成2×1000MW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20万吨/天海水淡化装置、浓海水制盐等综合利用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开展建设前期工作。

4.2结合设置模式

(1) 发电项目

电厂发电采用 “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年新增发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时可以综合利用灰渣、脱硫石膏生产建筑砌块、石膏等建材,有效改善区域环境。

(2)海水利用项目

海水利用包括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两种方式。直接利用的海水主要作为发电机组的循环冷却水,并利用电厂低品位抽汽和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并外送进入滨海新区市政管网 。

循环水系统采用带逆流式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的二次循环系统,一期工程海水循环总用水量21万立方米/小时,年替代淡水7000万立方米左右。由于渤海湾海水水质泥沙含量大、悬浮物含量高,采用海区自然沉降+陆地常规絮凝沉淀二级集中预处理方式,以有效保证净化效果和水质。

淡化水厂一期工程建设2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装置,所产淡化水供电厂内部利用2万立方米/日(厂区内锅炉、生活用水),其余可对外供应。供水范围涉及汉沽城区、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和塘沽区等,用水途径既有民用、工业,又有旅游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供水方式可采取新建供水管道直接送水到大用户,也可并入自来水管网系统。

(3)供热项目

电厂一期燃煤机组提供部分抽气能力用于供热,采暖面积500万平方米。二期燃煤机组投产后可供采暖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满足汉沽城区和海滨旅游区北部采暖热负荷需求,实现清洁高效的集中供热方式,改善当地冬季采暖季的空气质量。

(4)海洋化工项目

电厂充分利用海水淡化后浓海水排入周边盐场制盐,将传统原海水滩晒制盐方式改为浓海水制盐,可增加原盐产量45万吨/年,相当于节约22平方公里盐田用地。对制盐母液进一步分离,还可提取溴素、氯化钾等产品。

结合设置优势分析

北疆电厂形成以发电和海水淡化为核心的 “ 电 - 水 - 盐 - 建 - 地 ” 一体化集成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基础设施结合设置的代表工程。工程实现浓盐水变废为宝,实现全厂淡水资源零开采和废水零排放,避免浓盐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火电厂发电副产品及废弃物全部被利用为海水淡化、制盐、建材生产的能源或原料。

图1海水淡化厂循环经济项目基本流程示意图

(1)发电优势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它比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高出约4%,与常规燃煤发电机组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的同时,由于减少总用煤量、降低污染物排放,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重要任务,二期建成后,发电量进一步满足滨海新区用电需求,缓解用电紧张状况。

(2)供水优势

海水淡化工程采用 “效率高、成本低、防腐性能好、适应性强”的低温多效淡化技术。海水作为发电厂发电机组的冷却用水后,又作为海水淡化厂原水,利用发电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相对于常规发电机组可提高10%左右的全厂热效率,这种水电联产的方式降低了淡化水生产成本,实现了海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利用效率;海水淡化水为沿海城市开辟了非传统水源,缓解地表水紧张状况,同时可作为应急水源,保证城市正常运转。

(3)供热优势

电厂远期燃煤机组投产后可供采暖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不仅可替代汉沽城区现状供热的小锅炉房,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作为海滨新区北部地区的大型热源场站之一,为该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热热源、满足区域采暖热负荷需求、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4)其它优势

包括海洋化工、土地开发和建材利用等其它优势。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引入汉沽盐场,可以提高制盐效率、节省盐田用地;通过对节省的土地进行平整和开发,可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发电环节产生的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建材,实现固废的综合利用。

结语

北疆电厂通过系统整合和布局优化,对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结合建设,将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电-供水-供热等功能集中于一身,具有节约用地,减少投资的良好效果,对于实现资源共享、能量互供、节约土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闫萍,戴慎志. 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86(1).

2、葛广宇.朱喜钢.马国强 区域和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23(2).

作者简介:

李振中 男 198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8篇

在1995年的美国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中,透过导演的大胆极端假设,公元2500年的地球由于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成一片,人类不得不漂流在海上,淡水和泥土贵比黄金。影片的第一组镜头即是海行者驾驶着一叶孤帆漂荡在无垠的蓝色海洋,依靠一种装置将人体排泄物净化来完成内外水分循环。面对触手可及、取之不尽的,竟解不了人类之渴,不禁让人深思:我们未来的水从哪里来?

联合国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未来20年世界人均淡水供应会减少三分之一,淡水危机将进一步加剧。据联合国估计,每人每天至少需要50升水,但人均用水量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差距明显。

地球表面虽然70%被水所覆盖。但淡水仅占其中3%的份额,除却凝固在冰川和冰山中的固态水,剩下只约0.3%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淡水资源不仅少而珍贵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危机之谈也非新事,上世纪50年代即有此说。当发现这块蛋糕既小还不够吃的时候,人类将目光雄心勃勃地投向海洋,计划战略性地向蓝色宝库要水。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从前只为少数有财力而缺水的沙漠地带国家所大规模应用,但随着淡水储量的不断缩减以及脱盐技术的日趋完善,海水淡化逐渐从沙漠走向城市、从热带延伸温带。

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海水淡化工作,并成为一些国家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研究所2009年的报告显示,沙特阿拉伯以日均淡化500万吨海水位列全球之首,美国、阿联酋、科威特和日本紧随其后。

海水淡化ABC

推广和大规模应用淡化海水,最大阻力来自于其昂贵的成本。在过去50年中,得益于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脱盐工艺的不断完善,淡化成本降低了约三分之二。

淡化海水最终价格形成的决定机制包含淡化厂的投资、运营及维护成本。盐分高低首先奠定了淡化的成本基础,其次淡化厂产能也是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规模越大越有利于降低成本。能源消耗则是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它占到运营成本的20%~50%,取决于燃料价格及所采用的技术。

目前,世界上海水淡化技术已达十来种,根据不同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这其中,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达到了工业化规模生产应用,多为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采用。

我们都知道,水在常规气压下,加热到100℃会沸腾成为蒸汽。蒸馏法便是利用水的液气态变化这一物理原理,如果适当加温的海水加入真空或接近真空的蒸馏室,瞬间蒸发为水蒸气后冷凝为蒸馏水,即为淡水。蒸馏法可分为多效蒸馏法(Multi-Effect)、蒸汽压缩法(Vapor Compression)和多级闪蒸法(Multi-Stage Flash)。依据MSF技术建造的淡化装置可造得较大,将多个真空蒸发室连接起来,具有产量大、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弹性大的特点,适于建设大型淡化厂。此外还能与热电厂联合建设,利用余热加热海水,水电联产降低成本。目前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世界最大规模工程位于沙特阿拉伯,日产45万吨。

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和反渗透技术(Reverse Osmosis)都属于膜分离淡化法,前者利用一种特制薄膜,在电力作用下将盐类离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成为淡水。电渗析法还可以作为水质处理手段,在污水处理中发挥功效。

反渗透技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来。其最大优点是节能,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心转向反渗透法。

RO技术进步发展速度最快,除解决沿海地区和岛屿用水紧张状况之外,还广泛用于苦咸水淡化以及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经过50多年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艺过程也逐渐成熟,使本体能耗在3千瓦时/吨淡水以下,成为从海水制取引用水最廉价的方法,具备较强竞争力。近几年来,反渗透技术由于其投资少、能耗低、成本便宜、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已多次在国际海水淡化招标中胜出。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已经达到6300多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30%的速度攀升,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和支持,成为未来解“地球之渴”的可行性方案和重要途径。

英伦篇――

温带岛国始踏淡化之路

雾都亦缺水

位于英国东南部地区的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雾天气。这座被称为“雾都”的城市,坐拥泰晤士河,面朝北海,似乎与缺水扯不上干系。在很多人看来这里理应降雨丰沛、水源充足,但据英国最大的供水机构泰晤士水务公司说,其实伦敦的年均降水量仅为600多毫米,大体上与北京相差无异。

伦敦现有人口755万,过去20年间增长约60多万,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20万,由此可见,居民日常用水将是城市供水一笔不小的开支。而2005~2006年,英国各地发生持续干旱,伦敦更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政府实行限水措施、加强用水管制,草坪喷洒、游泳池、洗车等均受到限制。当人工降雨、淡水陆运已不能缓解用水紧张时,伦敦供水机构甚至拟从北冰洋引冰山解“伦敦之渴”。

英国环保局指出,近年来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偶发的旱情,是使城市常常面临供水压力的重要原因。

伦敦人的后备水源

这座英伦岛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厂位于伦敦东部贝克顿,两年前开建并于今年6月竣工,可在需要时随时启动,为伦敦和英国东南地区的居民供应自来水。

泰晤士水务公司说,现在全球已有约14000座海水淡化厂,但大部分使用两阶段反渗透,而这座厂首次采用改进后的四级反渗透技术,能将85%的盐水淡化为饮用水,效率和产能都得到提高。

该公司修建的淡化设施耗资270万英镑,以可再生能源――提炼自废弃食用油的“生物柴油”为燃料,日淡化能力达14万吨水,可以满足100万人口的日均需求。据悉,只有在极端热旱天气,淡化设备才会启动,用以补充伦敦地区供水不足。

海水淡化与水管防漏并行

这个名为“泰晤士门户”的海水淡化项目曾在2006年的审批中半路流产,当时遭到伦敦市长的坚决反对,认为这项工程投入高、能耗大,且污染环境,不如修复水管来得直接。

泰晤士水务公司作为英国最大的供水机构,拥有380座水库、100家水处理厂、228个水泵站、3.1万千米管道设施,在伦敦及泰晤士河流域的用户超过1360万。水务处主任约翰・哈尔索尔说,这些建于19世纪晚期的供水管道历经百年沧桑,三分之一的水管在“二战”德军空袭轰炸下和酸性土壤腐蚀后发生严重破损。目前,公司已经更换了超过2000公里的水管,每米花费约600英镑。但漏水状况仍令人担忧,据统计去年的日均漏水量达到89.4万吨,占日供水量的34%左右,相当于34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总水量。

谈到工厂的建成,公司总裁马丁・贝格斯说,4年前的那场旱灾还历历在目,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自我安慰,而应努力避免灾难重现。在大力解决管道漏水问题的同时,海水淡化厂将为伦敦地区的用水安全提供双重保障,全面提升城市的供水系统能力。

北美篇――

在太平洋中插一根吸管

西海岸水危机日益突出

1952年,美国设立盐水局进行淡化技术研究,1974年转为资源技术局,致力于推动脱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于1954年建于美国得克萨斯的弗里波特,主要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浓缩的海水有时也用于生产食用盐。

位于太平洋南岸的加利福尼亚的历史是用金矿、铁路和水写成的。水资源开发在美国加州历史上举足轻重,特别是对于该州的农业生产。加州的农业在过去60年一直处于美国的领先地位,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在加州的水源利用中,农业灌溉占了80%,其余20%为城市用水。其中商业用水、城市工业和市政机构用水占城市用水的1/3,另外2/3是城市居民用水。近些年,气候变化和人口急剧增长所带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水源短缺成为加州发展的突出问题。

加州的水危机可追溯至百年前,甚至出现在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以30年代的洛杉矶为背景的电影《唐人街》里。尽管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前后修建的许多大型水泵和数千公里水管与运河所构成的先进供水系统为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淡水,但加州仍然焦渴得像困在海上极度缺水的船员。过去几年中的持续干旱与高温天气,使得加州的主要水库降到了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州政府被迫对多数居民实施强制性用水管制,而加州最主要的地表水仓库――位于内华达山脉的积雪场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人口稠密的南加州地区仍以每年20多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着。

饮“海”能否止渴

在加州1000多公里南北绵延的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海水淡化工程备受关注。加州海岸现约有21个海水淡化工厂,大部分利用美国目前技术领先的反渗透淡化技术。

洛杉矶以北150公里的圣巴巴拉市城区有一座海水淡化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耗资3400万美元,起初是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紧急供水站应对当时严重的旱情。一根760米长的管道从工厂延伸到太平洋,将海水以低压泵入过滤器中进行预处理,初级和二级过滤器首先除去了海水里的颗粒物质。接着水泵再将只剩盐分的海水加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饮用水直接导入自来水管。1996年加州海岸委员会批准工厂投入长期使用,除在干旱时期为城市供水外,还将以备加州其他地区不时之需。

很多人将海水淡化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最终途径,但似乎目前海水淡化的规模还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据加州太平洋机构报道,即便再建8座海水淡化工厂,也只能满足南加州7%的水需求。

面对日益严峻的用水形势,加州政府于2009年批准在圣地亚哥市建设一座西半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预计2011年项目完工后可日供饮用水约18900吨,满足30万人每日需要量,相当于当地10%的饮用水需求。

环保与发展的博弈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水资源专家仍然认为节约用水是解决加州水资源危机最廉价、最便捷、最环保的措施,而非增加水量。

而环保主义者批评,海水淡化厂不仅耗费大量能源,还会把海洋中的鱼虾、浮游生物卷入机器中;高盐度的卤水直接排放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威胁,而且大型的淡化设备还影响了海岸的美观。

“显然对于淡水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当前出现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全然不顾及环境保护的问题。”旧金山著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海岸项目主任说。

这些抗议声,也促使了当地水务机构对项目开发者提出了建设湿地和处理废水有毒物质的要求。在这场关乎生存的博弈中,希望结果可以是双赢。

这一根根插入太平洋的吸管,但愿不是人类在饮鸩止渴。

中东篇――

水比油贵的沙漠王国

“幸福的沙漠”

一半以上国土被沙漠覆盖,气候炎热干燥,年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然而就是这个神奇的地方演绎着一个悖论般的传奇:水资源极度匮乏,但农业却发展迅速,不仅千亩荒漠化为绿洲良田,粮食自给有余还出口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其国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幸福的沙漠”,似乎是应验着先辈的愿景和祝福,这个国家就是沙特阿拉伯。

石油换淡水

石油储量位居全球首位,海水淡化产量也出人意料居世界第一,沙特阿拉伯用黑色的液体黄金换取生命之源,形成这样一个奇特的循环:淡水鲜见沙漠,沙漠富含石油,石油助产淡水。

沙特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沙特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多元化发展计划的实施,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沙特制定计划在沿海地区建立海水淡化厂,利用多级闪蒸法,在淡化的同时以蒸汽带动涡轮机发电,以降低高昂的能耗成本。

目前,东部的阿拉伯湾和西部的红海沿岸共有30多个大规模海水淡化和发电一体化工厂,日产淡水约500万吨,为全国70%左右的城市居民提供用水的同时,还可供电280万千瓦。

沙特财政部长说,每天大约有150万桶原油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海水淡化,一旦能源价格走高,也将带动水价随之上涨。

新能源涉水淡化技术

为了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沙特积极寻找着海水淡化的替代能源和新技术。今年年初,沙特公布了一项与IBM合作的研究发展计划,利用太阳能和纳米技术来淡化海水,有望将能源成本降低40%,进一步提高产效。

该厂将建于沙特东北部城市阿尔卡夫及(Al-khafji),为淡化提供电力的超高聚光光伏发电技术,能效是目前一般光电设备的3倍。考虑到沙漠地带的高温状况,IBM研究人员设计的特殊工艺将使光电板在炙烤下也能长效抗热运行自如。

这座沙漠中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厂预计2012年建成,届时将可为本城10万户居民每日供应3万吨净化水。据悉,沙特另有8座海水淡化厂计划在建,新能源将在沙漠王国的未来水源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化危机为契机 开源也要节流

今天,淡化水约占全世界饮用水总量的1%。不管是先行者还是后进生,各国政府对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专家称,海水淡化的国际市场容量已经达到20多亿美元,未来20年淡化领域有近700亿美元商机,“朝阳产业”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阳光背后总会有阴影。巨大的能耗以及淡化产生的废水,不仅是成本因素,更是需要着重考虑的环境因素。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9篇

1我国海岛现行淡水解决方式及不足

如上所述,自然区位等条件限制导致了绝大部分海岛无法实现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自给。淡水、粮食需由大陆供应,补给线长,限制了岛屿人口数量的增加[13]。目前通过传统方式,如开采地下水、抽取河流水等已难以满足海岛现在及未来的淡水需求[14]。在极度缺乏淡水的情况下,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这种状况多有改善④[14],在现代化的雨水收集设施、新增加的一次中途补给以及先进的海水淡化设备的帮助下,让淡水供给变得更加充裕[15],却没有足够的自给淡水无限量供应。此外,由于南沙诸岛等淡水匮乏⑤[16],无法形成一个有效供给链,使得我国岛上渔民只能望洋兴叹,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极为不利。另外,海水淡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淡水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其过于“干净”,同时缺乏基于大规模数据合理论证,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值得重视和研究[18]。且我国淡化水主要为工业用途,尚未大规模进入市政供水系统[18]。并且相对而言,其占地面积较大、成本高[19]的问题无法灵活有效地应对面积较小的岛屿的自然区位限制。除此之外,通过船舶运输淡水进行补给,具有运输高成本、补给不稳定等问题⑥。所以面对淡水匮乏,应利用更为先进的、更适应在面积狭小的岛礁开展的造水技术,来化解这一难题,以保证海岛常住及非常住居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空气的取水技术是下一步亟需发展的方向,也是长久解决我国南海缺水的关键所在。

2新绿色科技:风力制水机

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其中68.7%源于固体冰川。而人类所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日益稀缺。对于海岛和沿海淡水匮乏地区而言,解决淡水供应问题的传统方法包括交通运输和海水淡化两种途径[20]。但以上两种方式,都未能解完全决缺水这一瓶颈问题。而富含水蒸气的空气则无处不在,为空气取水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空气作为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水蒸气存在的一种介质,携带水蒸气完成循环[20]。而空气取水技术,简言之,即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空气中的水分加以吸收利用。因此为改变淡水匮乏的现状,必须结合我国海岛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从空气中提取水(fromairtowate)r———空气制水。传统的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发电机发电,而风力制水机为新的创造,主要通过风力机叶片驱动热泵(制冷),然后由热泵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制冷凝结成水,净化过滤后,就可以直接用于饮用和灌溉[21]。就其工作原理而言,风力制水机仅依赖当地的气温以及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因此,在运用上几乎不受限制。风力制水机已经在荷兰[22]和科威特[23]成功实现造水(风力制水机AW75荷兰吕伐登地区产水数据如表1所示)。其也有别于之前通过风力发电,然后通过电制水的技术。目前,中国已经有一家公司申请了风力制水机的实用新型专利[24],某个体研究者也申请了直联式风力制水机专利⑦。其工作原理简单,湿度为50%的20℃空气中,每千米空气蕴含7克左右的水;湿度为50%的30℃空气中,储藏近14克的水。风力机迫使空气流经热换器,使空气制冷并凝结。当温度达至露点,将形成水滴并为蓄水仓所收集。除了工作原理简单,风力制水机还具有以下优势:(1)占地面积小,对地域面积的要求极低;(2)环保且能够持续利用,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不需要外部能源(电力),仅仅风力就足够⑧;(3)一个小型的风车能为500~1000人⑨[26]的小村庄提供充足的饮用水;(4)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和地质环境———海岛、荒漠、环境恶劣地区、水源已被污染的地区。当然,风力制水机因为其特殊结构,并不是适用于任何自然环境。当气温低于15℃时,不能顺利提取水;并且,较适合于少雨的地方[21]。

3我国海岛应用风力制水机效益分析

我国海岛众多,承担着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落实海洋战略,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风力制水机应用于海岛需要有比较明确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1技术发展方向海水淡化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有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专门从事此方面的研究。据最新介绍⑩,各沿海城市将来会有一定比例的淡水供应是来自海水淡化。由于其出产淡水规模大,应用方面应着重于在需求量大且地域面积并不紧张的地区进行推广,其中也包括面积较大的海岛。而风力制水机则可作为海水淡化技术的补充,在面积较小海岛、地下水污染严重以及人均密度较低且缺水的农村地区应用,以保证可饮用淡水的供应。风力制水机与海洋淡化工程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其目标一致,但应用区域却各有不同。鉴于我国海水淡化当下的主要功用为工业用水,因而使用海水淡化与风力制水机的目标群体也有所差别,海水淡化可以朝向工业用水为主、饮用水为辅的技术方向大力发展,而风力制水机则可单纯向保障人群饮用水安全的技术方向发展,形成差异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3.2效益分析

3.2.1成本竞争方面的经济效益分析风力制水机的占地面积小,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和包括海岛、荒漠、环境恶劣地区、水源已被污染的地区,制出的水可直接饮用,市场潜力巨大,但首先要考虑其市场化的可行性。本文具体针对海岛,分析风力制水机与陆地淡水供应、海水淡化和船舶运输淡水及海岛自打井相比均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首先,陆地淡水供应方面,以近岸大岛平潭为例,其自身供水不足,主要从福清购买淡水依靠海峡大桥运输补给,平均每吨水的价格为人民币3元左右。价格相比而言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据笔者调查,平潭水务网线工程设备基本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到普通居民家中的水呈现有色状态,可饮用的安全度存在疑问。同时,平潭作为综合实验区、福建自贸区所在地,人口增加已成必然。现在的福清供水仅能满足平潭综合实验区主岛的主城区供水,其它地方的供水并没有保障。而作为饮用水,一般家庭都额外付费加装净水器或直接购买桶装水(以每桶19升为计算标准,价格12元至50元皆有)。办公场所都不直接饮用自来水,饮用的是桶装水或瓶装水(以500毫升计算,每瓶大约1.5元至5元),因而单纯以自来水出厂价格来计算饮用水成本,并不合理。此外,我国自来水价格由于管制原因,明显低于市场应有的价格。其次,海水淡化供应方面,我国除了在沿海地区有海水淡化设施外,在很多海岛上也有海水淡化设施,其中就包括我国三沙市的较大海岛,海水淡化成为这些海岛饮用水的主要来源。虽然我国海水淡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迅速,但实际上,我国至今的海水淡化主要是工业用水,北京因为极端缺水,河北曹妃日产百万吨淡化海水项目于近期获批,预计2019年开始向北京输水。同时长期饮用淡化海水对于身体的影响还有待继续观察,此因素也进而限制了海水淡化饮用的市场规模。海水淡化每吨成本5~8元[27],而以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的新产品“中盐海露”海水淡化纯净水为例,其一般售价为每瓶3元(350毫升)。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来讲,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拥有极高竞争力。再者,船舶运输淡水及海岛自打井供应方面,我国南沙群岛中无天然淡水供应的较小海岛主要是通过雨水收集,更多是船舶运输方式补给淡水资源,其成本非常高,并且很不稳定,申请船补水提前时间约为61天[29]。遇到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守岛官兵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而近岸岛的自打井取淡水,适用范围小,可供给人数也少,并且我国很多岛屿根本不适合提取地下水资源。相对而言,这两种方式都不是解决海岛保护与开发要求的淡水供应的长久之计。而以风力制水机AW75型为例,其可饮用水制水成本为每升0.01欧元(约为人民币0.07元)[21],相对而言,对于一些海岛,特别是要进行开发,需要保障海岛居民饮水安全和生活品质的海岛,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同时风力制水机属于海洋绿色新科技,其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良和提升空间。除了风力驱动之外,还可以采用太阳能双种动力驱动,法国WMS1000混合动力风力制水机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驱动制水,而这样的混合动力,使得风力制水机在新疆、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甘肃等内地也具有市场。在剔除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不同光照资源区,目前装机规模0~50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在1.13~1.94元/千瓦时,在2015年将下降到0.74~1.28元/千瓦时,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0.58~1.00元/千瓦时[30]。各项成本的降低,意味着风力制水机在混合动力系统下的产水成本的降低。而且,国外对于太阳能的产业化发展并不比中国好,中国在此方面具有优势,换言之,中国对于风力制水机的未来运用占有较大优势,具备抢占国外市场的可能性。

3.2.2维护国家权益方面的效益分析我国南海权益维护已上升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维护我国的海岛。作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对岛屿这一概念的面积大小有明确规定。只是在第121条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对于南沙岛礁中存在的半人工半自然的混合岛礁,国际法并没有明确界定其法律地位[31]。此时,如何快速完成岛礁上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同时使其变得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单纯从GDP或绩效考核来看,对于岛屿的各种建设经济成本巨大,但从岛屿主张经济专属区、大陆架等权利获得的社会效益等出发,这些投入意义重大。南沙诸岛面积小,寸土寸金,风力制水机应是其经济计算之下解决生存和发展困难的优先选择。

4结论与建议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仍属于淡水资源缺乏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600多座城市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严重缺水城市有110个。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32]。这样的情况在海岛、地下水污染严重等地区更为严重,因而借助新技术解决面临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海水淡化作为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可观,《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海水利用标准发展计划》《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浙江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继。在各个层级、不同部门齐心合力推动之下,在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促进保障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成本也从最初的基本无法接受到现在的可以逐步推广。风力制水机是除海水淡化以外,又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技术,应用前景甚至可能比海水淡化更为广阔,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以期在实现产业化的同时,极大的改善海岛生活条件,实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目标。就具体落实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逐步纠正水价非正常低价现象,实现淡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由于特殊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淡水资源市场购买价处于较低价格,且在供应相对垄断的情况下,政府一直强调利用工程增加淡水供应,普通人无法亲身直接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在低价情况下,水资源除了被大量浪费,还产生了很多额外成本。比如,由于现在很多饮用水水质相比以前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以北京一些酒店为例,已开始区别可饮用水和一般水。增加了运营的成本,而各企业单位日常都购买桶装水,而非直接饮用自来水厂供水,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额外成本一直未纳入水价计量之中。同时,鉴于水资源品质的日益降低,家庭用的净水设备已开始大量装备,以求保证水质的可饮用。形成了低水价、低品质、浪费大,隐形成本不断增加的中国特有局面。同时,在这样的低水价之下,相关淡水资源绿色科技产品相对而言就显得成本比较高,不具有市场竞争性。而适时推动淡水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则显得更为必要,在淡水实际成本居高的情况下,才有绿色科技应用的市场保证。

4.2政府应为风力制水机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其试点和推广运用由于市场暂时失灵,风力制水机的市场受限,但其需求仍在,且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改善海岛居民的落后基础设施有极大的益处。我国在制定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中应对这一新兴科技给予足够的重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其试点和推广,为我国海岛及亟需淡水的地方提供新的选择,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给予风力制水机以海水淡化同样的政策支持,在提及促进海水淡化的公共政策文件中,除了明确提及海水淡化之外,补充包括风力制水等其它技术应加速推广运用试点。在新经济常态要求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出台政策和投入资金支持创新,鼓励包括风力制水机在内的海洋经济绿色科技的发展,领先一步,形成产业化,形成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风力制水机已是成熟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可成套购买。国内有公司也已就相关技术申请了专利,但因无广大市场保证和政策鼓励,处于暂停状态。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中单列淡水资源新科技应用经费,保障其推广与运用。只有在大力推广的前提下,才存在产业化的可能性,同时降低购买成本。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0篇

这“过年关”似乎是在年代久远才有的事儿。但现在的确就有很多人的处境如同“过年关”:先是有百年难得一遇的“寒流”,交通不通,物价飞涨,原本预备好的过节费不得不紧张一点了。而接着的事比天气更糟糕,连日来大盘疯狂跳水给广大投资者来了个“透心凉”。这回头一想,2007年原来就只干了那么一件事――坐了回电梯。不过凡事都得两面来看,总有人在暗自喜悦,至少在大冷天卖羽绒服的商家会这么想。而目光放得更长远的投资者也已经在打了疯狂折扣的股票堆里收集宝贝了。

但问题是什么才是宝贝?

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是见仁见智。石磊,安信证券建材行业高级分析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认为水泥板块里就有他心中的宝贝。他在最近一则行业研究报告中谈到,由于水泥需求进入淡季,水泥价格环比将出现正常性回调。再加上近期股市大跳水,很多水泥个股的估值已经大幅降低,而“受制于煤炭涨价的成本压力,水泥价格同比有一定上涨”。此外,石磊还预计,由于多种因素,水泥在我国部分地区还会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他认为水泥行业景气度会继续看好。所以这个时候出手应该可以掏到宝贝。

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是目前制造混凝土最主要和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之中,而建筑工程量与投资密不可分。因此,水泥的需求量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并进而与宏观经济的增长以及所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早在2005年下半年时,水泥价格就开始恢复性上涨,水泥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到2006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泥行业开始步入景气通道。与此同时,自2006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条针对水泥行业发展的政策,国家明确了新型干法水泥的主导地位,鼓励水泥企业建设余热发电来降低能耗,重点支持的企业名单则从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的角度出发,通过土地审批、银行贷款等方面对大型水泥企业进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石磊在经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后认为水泥行业的投资机会已经到来,于是他于2006年2月26发表研究报告《规模扩张和外资并购构筑华中水泥市场龙头――华新水泥深度研究报告》,他以大量、详实的数据对水泥行业的前景做出分析,他提出水泥行业必将“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他断言水泥行业的景气周期已经到来。后来石磊又陆续推荐了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

大家知道,在2006年时水泥行业由于刚走出低谷,盈利水平较低,很多投资者并不看好水泥行业的投资价值的。而水泥板块几乎也没有过像样的表现。有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水泥行业由于企业众多,市场进入壁垒低,恶性竞争突出,在加上国家政策的种种限制,水泥行业注定是没有希望的行业。但石磊认为周期行业的价值判断是根据行业所处的景气位置而不是固定于某一点。行业景气度是在变化的,所以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坚信水泥行业的景气周期已经到来,他认为水泥行业是值得投资的。事实证明,石磊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回到2006年,姑且按2006年最后一天收盘价格计算,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三支行业龙头的价格分别为8.98元、30元、4.99元。此后一年时间里,我们知道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以及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调控水泥行业迎来景气上升,而作为行业龙头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获益匪浅。于是市场开始对水泥板块展开热烈“追求”,以往默默无闻的水泥顿时成了大家的香馍馍。如果以2007年最后一个收盘日计算,一年里,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分别上涨了314%、143%、191%,这远远高于同期大盘的表现。

估值回落景气度仍在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大盘出现深幅回调,个股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但我们观察水泥板块后发现板块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前面已经提到,由于马上进入水泥需求的淡季,水泥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所以水泥板块出现回调时很正常的,也就是说水泥板块本身有自我修正的需要。但相比最近大盘的深度跳水,水泥板块整体还是处于高位。所以石磊认为,股价回落正是提前布局的良机。

在谈到目前水泥行业的状况时,石磊认为今年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偏紧的状况仍将持续,他认为这主要有个三因素:1、2007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全行业完成了淘汰50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的指标。国家发改委公布2007年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企业名单以及《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虽然水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增长,但水泥产能的净增长速度并不快。2、南方多数省市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将对水泥的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水泥企业产能不能够完全释放,并进而对水泥供应产生影响。3、进入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多数省市出现了持续的强降雪天气,水泥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以及产品的运输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就水泥价格而言,石磊认为,一季度通常是水泥需求的淡季。由于2月份春节放假,实际上2月份是全年水泥需求量最低的月份。自1月中下旬开始水泥行业进入阶段性淡季。石磊认为,考虑到天气因素导致的工程停工以及电力供应短缺的影响,水泥产量的增长将低于预期,水泥企业将更多地利用需求淡季进行设备检修。2007年四季度,南方多数地区的水泥涨价如期而至。由于水泥需求进入全年最旺的季节以及前述供应偏紧的原因,华南和西南多数城市水泥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涨价幅度超过了20%。华东地区水泥价格相比较为平淡,涨价情况低于预期,主要与部分出口水泥回流造成供应量增加以及上海市水泥需求量偏弱有较大关系。而目前由于水泥需求进入淡季,石磊认为,水泥价格环比将出现正常性回调。但考虑到南方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偏紧的因素,这些地区的水泥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他地区则受制于煤炭涨价的成本压力,水泥价格同比有一定上涨。所以石磊判断,水泥价格环比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同时,石磊也提示,就水泥企业盈利层面而言,目前最大的负面因素还是煤炭价格的上涨。一季度通常是煤炭需求的旺季,而今年煤炭的供求形势更加严峻。进入2008年之后,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急速上涨。所以这需要投资者引起注意。即便如此,石磊还是乐观认为,对水泥企业而言,煤价上涨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价格转移,而从目前行业供需状况而言完全具备这种能力。此外就是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降低电力成本来平抑煤价的上涨压力。石磊认为水泥企业建设余热发电的进度值得关注。

行业整合迎来新投资机遇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供水公司 环境分析 战略 决策

企业与其外部客观的经营条件、经济组织及其他外部经营因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影响企业成败,但又在企业外部非企业能完全控制的外部因素就形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曹妃甸供水公司的外部环境,探寻发展机会及威胁,对公司制定发展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宏观环境分析

PEST分析法是一种研究公司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工具。它主要通过分析环境的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文化(Society)以及科技等方面(Technology)的特点,了解公司制定战略的背景。

(一)政治法律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类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运营管理法规的实行,供水行业的特许经营方面的法规、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实施,为中国的供水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经济环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制定的“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仍在发挥功效,而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十二五”期间唐山市仍坚持水务优先发展,以便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可靠保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曹妃甸工业区依托自身优势,区内企业与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工业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仍将不断增加,这将为曹妃甸供水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社会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供水水质和供水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外大企业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不仅带来了产品、技术和管理,也将国外企业对服务和质量的高要求带到了我国,这必将给我国供水行业带来新的压力和动力。

(四)技术环境

从供水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程度方面,GIS系统广泛应用。第一,数据分析方面基本实现了供水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二,趋势预测方面:通过GIS系统的模型分析、空间分析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对自然过程或决策方案进行模拟和趋势预测,以便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为管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各种运行状态下的优化调度以及事故抢修等提供决策支持。

二、行业环境分析

按照迈克尔・波特提出行业竞争分析的五种力量模型,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现状、消长趋势以及综合强度,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的获利能力。

(一)潜在的新进入者威胁

由于供水行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受当地政府程度大小不一的保护,因此供水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外部供水企业要进入其他供水区域是非常困难的。而供水公司的成立必须由发改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立项审批,因此作为政府批准的曹妃甸工业区独家供水单位,曹妃甸供水公司面对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

(二)替代品的威胁

供水行业的替代品指的是不再利用淡水,而是应用推广海水淡化技术,以淡化海水来替代原来的淡水供应。2010年5月,北控水务与曹妃甸海水淡化基地签约进行战略性合作,协议计划一期规模每日淡化5万m3海水,这不仅是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新起点,也势必对曹妃甸供水公司构成竞争威胁。因此曹妃甸供水公司的替代品的威胁正在不断增大。

(三)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水行业是涉及国际民生的基础产业,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各地政府物价管理部门控制,调价程序严格,价格一旦确定,各类用户必须执行,用户只能控制自己用水量,平时对水价不能产生任何影响。顾客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四)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目前供水企业虽然是垄断行业,作为供水企业原料供应者的水源单位,水源价格也受到政府的控制,在水源价格确定后,水源供应者不能擅自改变水源价格,因为水源水费的提高将会对供水公司产生巨大影响,影响公司收益,进而影响供水公司的销量。因此,在我国水务市场现行制度下,供水公司作为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几乎为零。

(五)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

尽管曹妃甸供水公司目前是曹妃甸工业区独家供水单位,但曹妃甸海水淡化基地仍然会对供水公司形成竞争威胁。自2010年5月北控水务与曹妃甸海水淡化基地签约以来,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进展顺利。2011年1月,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供货协议,为曹妃甸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项目提供脱盐用的核心元件――反渗透膜。这将有助于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计划2011年9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可日产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淡水5万m3。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一旦投产,势必会与曹妃甸供水公司形成竞争。与此同时,工业区内部企业自身发展的海水淡化项目,也会构成与供水公司的竞争。

三、结束语

通过对公司外部环境的分析,曹妃甸供水公司应充分利用政策、经济、行业等优势,采用多种经营战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投资发展水业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及相关利润相对丰厚的产业,提高利润率,分散风险,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2篇

1 淡水螯虾的生物学

1.1 栖息环境

淡水螯虾生活适应性强,从河流到小溪,从湖泊到池塘以及沼泽、稻田均可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也不高,浅水深水,肥水瘦水皆能生存,耐旱力较强,离水生活数天或数周仍能较好存活。

1.2 食性和生长

杂食性,大量摄食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相比之下,更喜欢动物性饵料如水生蠕虫、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的螺蚬蚌肉、蝌蚪以及鱼肉、屠宰场的下角料等。小麦、玉米面、菜饼、豆饼等谷物饲料以及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嫩叶,也是淡水螯虾的重要饵料来源。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更是淡水螯虾的优质饵料。淡水螯虾一般生长很快,但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春季繁殖的克氏原螯虾虾苗经3―4个月的生长,其规格可达到50克,符合上市要求。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温度为14―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8℃。

1.3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因种类的不同而异,但大多数是夏末秋初,有些种类却是在秋季,冬季产卵,春季孵化。一般为一年性成熟,大部分种类一年繁殖一代,有的种类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产生两代。淡水螯虾为雌雄异体,抱卵的母体一般多隐居石下或洞穴中,不爱活动。时雄性抓住雌体,将精排至雌体腹部腹面,卵产出后附于附肢上,腹部弯曲,保护卵子,又不停地扇动腹肢,造成水流,保障胚胎发育的供氧,经2―3周孵化,幼体孵化后不经任何变态即与成体相似,攀附母体附肢上1―2周,两次脱皮后才独立生活。

2国外对淡水螯虾作为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

北美是淡水螯虾种类最多的地区,约有300多种,它已成为重要的水产资源。早在1880年美国就已从事淡水螯虾的捕捞生产,捕捞产量连年增加。到1960年美国就开始了养殖业,并且发展迅速,现养殖产量已占美国甲壳类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养殖种类主要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此外,还有原螯虾属Pacistacus、太平螯虾属Pacifstacus和叉肢螯虾属Orcenectes的一些种类。养殖方式有大水面粗养,池塘精养,虾鱼混养和稻田轮养等。单产水平一般为:稻田养殖1000公斤/公顷,大水面粗养1000~2000公斤/公顷,精养4000公斤/公顷。淡水螯虾售价随质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异。在美国,每公斤鲜虾约为0.9~3.3美元,去壳虾肉的售价为鲜虾的10倍左右。

欧洲开发淡水螯虾的资源也很早,早在1870年,芬兰便开始出口螯虾。60年代后,瑞典、芬兰、法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波兰和苏联等国家都从国外引进抗病力强的优良种类,还大力恢复本国的淡水螯虾资源。70年代初,波兰淡水螯虾的年产量超过5万公斤。80年代初,西班牙的年产量已达到200万公斤,西德和法国的年产量也都在100万公斤以上。由于欧州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故每年仍要进口5000吨以上。1987年,仅瑞典就进口了3000多吨。

3 国内开发淡水螯虾养殖的目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1 提供优质的蛋白食品,改善人们生活水平

虾历来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我国人口众多,对虾的需求量很大,但水产养殖虾类却很少,主要有南美白对虾、青虾和罗氏沼虾,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淡水螯虾是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地处北纬46°-48°)较重要的水生甲壳动物,其味道、营养均可与著名的河蟹相媲美,是当地群众喜食的水产品。虽然可食部分比例少,但蛋白质含量高。有报道,100g螯虾肉中含蛋白质达58.5%,且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因此,开发淡水螯虾的养殖可以改善人们的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是高值经济鱼类和野生动物(如水禽等)的优质饵料与动物饲料蛋白源,这在特种养殖业日益发展,动物饲料蛋白源又显不足的今天,开展淡水螯虾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3.2 有效利用渔业后备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维持生态平衡

淡水螯虾个体大,适性强,生长快,繁殖率高,其生活适应性非常广,从溪沟、河流、湖泊、池塘到沼泽都能生长。淡水螯虾食性很广,饵料极易解决。1978年Monot等学者认为,淡水螯虾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能直接将水草和外源有机碎屑转变成动物蛋白,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率。华中农业大学魏青山(1985)指出,武汉地区克氏原螯虾的食物中植物性成份占98%,其中主要是高等水生植物及丝状藻类。我国平原地区的湖泊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如能合理放养和捕捞,有利于生态平衡,可提高湖泊渔产量。

3.3 市场前景分析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反季旅游;淡季旅游;季节性;旅游季节性

一直以来,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甚至高于假期集中化趋势所导致的客流波动。旺季游客出游过强的集中性以及淡季资源的过分闲置造成了旅游业的产业失衡问题。在旺季高需求情况下,旅游接待的拥堵和饱和现象经常发生,集中在较短时期内的客流将大大降低产业效率,同时对目的地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产生沉重压力,对旅游地的承载力造成巨大的考验。

一、反季旅游的综述

(一)季节性旅游与反季旅游的概念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旅游旺季、淡季。旅游季节性是旅游现象的短暂不平衡,主要以游客数量、游客花费、旅游交通、旅游就业、景点客流量等关键因素的波动为具体体现。季节性直接造成旅游业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波动,根据淡旺季的不同,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旅游服务提供商会对资源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反季旅游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季节旅游(或应季旅游)而言的,目的是打破旺季和淡季的界限,以缓解季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反季旅游可以使旅游者打破季节束缚,有效规避旅游旺季带来的吃、住、行、游、购、娱难题,从而更加从容地体验户外休闲和旅游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淡季时期,景区、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往往具有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的出游效用。

(二)反季旅游的特点

由于旅游活动是以游客为中心的一种由客源地和旅游目的为节点构成的OD模式因此,反季旅游可以分别从旅游者和目的地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对于旅游者来说,反季旅游也可称为淡季旅游,是指避开旅游高峰时节而开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比如在我国夏季的旅游旺季,旅游者选择去澳洲体验冬季的凉爽。即使大多数旅游者的假期一般是固定的,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其经营活动仍然是可选择的,因此其旅游季节性的成因可以分为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其中,推力因素主要来自客源地(旅游者)的制度、日历、习惯、传统、社交、时尚、交通和时间成本以及气候等;拉力因素则来自目的地的气候、户外运动项目和旅游事件等。

二、反季旅游中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一)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依托

众所周知,气候和旅游紧密相连。气候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大众旅游,特别是冬季旅游最大的威胁。众多传统旅游胜地都因宜人的气候闻名于世。特别地,日照时长、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海洋表面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海洋旅游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滨海旅游业的供需关系,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二)气候与环境是季节性旅游的成因

环境与气候也是旅游季节性的重要成因之一。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有关气候与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方面。旅游与气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性方面。旅游气候的舒适性及持续时间直接影响旅游季节的长短和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是旅游项目开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以五台山为例,对五台山的气候状况和气象景观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年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进行了测算,继而对五台山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旅游规划和游客出游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三)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成为热点

近年来,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比如气候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气候对旅游流的影响、气候对游客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气候对旅游产业系统的影响等。例如,黑海地区的土耳其进行研究后发现,较高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短的日照时长和较低的温度是制约该区域海洋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候在消费者目的地和旅行类型选择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在目的地选择和时间安排方面具有很强的弹性。为此,充分理解旅游者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反应既能有效预测旅游需求,又能识别特定旅游市场中地理性和季节性的模式和波动。

三、旅游与旅游季节性的相互依存

季节性是旅游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旅游季节性是一个旅游研究的常态问题,国内学者主要进行的工作是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利用2006~2015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虽然季节性是旅游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但目前季节性却没有唯一和清晰的定义。季节性直接造成旅游业的需求波动,这种波动往往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气候条件、个人决策、惯性或者传统观念以及供给限制或约束等。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因此,季节性成为影响旅游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旅游政策关注的中心主题之一,受到了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旅游季节性的产生原因来看,一般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体制因素。自然因素超出了决策者的控制,比如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降水等气候因素;体制因素通常是宗教、社会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受决策者的自我控制,比如学校假期、旅游目的地节日和文化活动、城市的公共和私人旅游服务供给等,其中,公共节假日是体制季节性最一般性的表现。而对于时间不固定的假日时期(比如复活节),会对不同年份某个固定月份的季节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地,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的某些事件(比如节庆活动),也会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产生影响。

四、旅游季节性平衡的措

(一)结合不同地区差异来设置旅游

长久以来,季节性一直困扰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正是旺季容量超载和淡季客源不足导致了旅游业诸多的季节性问题。因此,深入理解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及变化特征,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消除淡、旺季之间的巨大差异,将是克服旅游季节性问题的关键。而淡季旅游可能成为缓解旅游季节性的有效措施。更进一步,将淡季出游常态化,并形成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出游现象,将有助于克服季节性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全面了解旅游市场特征

淡季旅游常态化是反季旅游的精髓和意义所在为了缓解季节性对旅游业的不良影响,吸引非旺季时期的需求尤为重要,而前提必须是深刻理解淡季市场的特征。只有更好地理解淡季旅游市场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处理季节性问题。作为削弱旅游季节性、提升旅游整体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通过对文献的了解的,普遍注意到了通过提高淡季需求来减小全年的旅游季节性及其负面影响,但这只能暂时的被动的缓解压力,缺乏对目的地供给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我国各区域反季旅游供给的空间差异和市场潜力研究,难以实现“淡季旅游常态化”的突破和供需匹配。

(三)合理划分旅游区域

现有研究多集中与划分旅游季节性因素和地理区位分析,对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形成因素、供需要素配置和开发路径尚缺乏成熟的定性剖析框架和定量的测度体系;对我国不同区域开发反季旅游潜力的空间差异缺乏横向比较性测度和协调性均衡研究。因此,要有效消除季节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剖析特定区域是否具有反季旅游的潜力,科学界定反季旅游潜力的构成要素,全面对比不同资源禀赋下区域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差异性,充分探索反季旅游开发的协调均衡策略,最终实现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季节性是旅游业所固有的,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明显,对我国不同区域旅游季节性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地区发展反季旅游的潜力,从而因地制宜地发展反季旅游,将是我国旅游产业克服季节性带来的旺季“拥堵”、“爆满”、“井喷”和服务水平低下以及淡季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投资吸引力缺乏等问题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季节性因素对新疆旅行社的影响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1(2):35-37,63.

[2] 冯学钢,孙晓东,于秋阳等.反季旅游与旅游季节性平衡:研究述评与启示[J].旅游学刊,2014,29(1):92-100.

[3] 林德荣,张军洲.旅游时间序列的季节性特征研究――以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1):63-71.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秦皇岛旅游业;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秦皇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基础交通方面,京津冀主要城市间高铁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各城市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一日旅游圈的范围继续扩大。区域边缘城市的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来秦皇岛休闲度假,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得到了优化;承接北京部分产业方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功能,如北戴河新区将集中承接北京教育产业。

二、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连接着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交通设施齐全。秦皇岛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设施涵盖了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等,交通非常便利。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秦皇岛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闻名国内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4.旅游资源丰富。秦皇岛有海、有山、有长城,旅游资源众多,其中长城旅游资源作为历史资源最具代表性。山海关、老龙头作为秦皇岛市历史旅游资源的标志性景观,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是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独特资源,享誉海内外。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秦皇岛的旅游旺季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剩余的时间属于旅游淡季,在旅游淡季来秦皇岛的游客少之又少,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虽然近些年市委市政府在旅游产品开发及宣传促销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冬季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淡季时设施闲置、资源浪费情况仍很严重,旅游淡旺季特征未得到根本改变。2.旅游业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开发层次较低。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旅游仍处在分散经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规划格局。多数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在“游览观光”层面。部分新建景点存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现象。旅游资源规划随意性较强,旅游产品单一,导致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3.旅游业还存在着旅游管理混乱,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2015年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取消5A级资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管理体制却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旅游业与服务业专业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水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专业因素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及秦皇岛旅游业对外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针对秦皇岛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这一突出问题。秦皇岛应对产品结构重新进行整合,要将适合淡季旅游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合起来,推出不同主题的适合淡季游玩的线路。另外要对原有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完善,提高其淡季旅游的适用性。如开发长城健身游、秋冬观海游等。要重视开发多元化的淡季旅游产品,如利用昌黎葡萄酒产业,设计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重视发展淡季商务会议旅游。此外,应重新定位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加强淡季旅游宣传力度,消除旅游淡旺季在游客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定位。2.秦皇岛市政府应在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在整体规划和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在旅游业的投资、新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市政府应借鉴青岛等地的成功经验,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明确秦皇岛在一体化中的城市定位,利用好一体化这一机遇,打造一批新的重大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提高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影响力。3.秦皇岛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多有关旅游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营等方面。对于监管失职者要启动问责制。相关部门要坚决打击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时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4.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并留住国内外旅游业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产业规划设计人才及资源调查研究人才等。同时还应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其旅游业主力军的作用。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秦皇岛当地的高校资源,与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驻地高校联合培养旅游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市旅游局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海水淡化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5篇

摘 要:以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崛起和河北省大力实施沿海战略为背景,以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依据,按照“以港兴城、以城促农”发展思路,对加快河北滨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滨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0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07

河北滨海平原位于渤海沿岸,包括唐山市的丰南(含芦台、汉沽农场)、滦南、唐海、乐亭和沧州市的黄骅(含中捷、南大港农场)、海兴、盐山、孟村[1]。因中间嵌有天津市,习惯上前者称为冀东滨海平原,后者称为运东滨海平原。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5.5%,耕地面积占全省的5.8%,人口占全省的4.4%[2]。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崛起和河北省大力实施沿海战略的背景下,在曹妃甸港、黄骅港及其临港新城建设的形势下,认真研究港口、港城建设给该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以港兴城、以城促农”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不断增强该地区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和接受辐射能力,对于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现状

按照《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研究》[3]评价方法,对河北滨海平原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子系统和21个具体指标进行了测度。目前,冀东滨海平原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时期,运东滨海平原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时期,而同期全省处于现代农业由起步向发展的过渡时期,呈现出“冀东滨海平原>全省平均>运东滨海平原”的规律。

 

从数据分析来看,影响河北省滨海平原特别是运东滨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农业劳均获得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农林牧渔业投资,以及农民自身投资的水平比较低;(2) 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4)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5)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6)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大;(7)森林覆盖率低,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50%;(8)农业成灾率高,防灾、减灾能力差。努力改善这些方面,是加快河北滨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2 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突出。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大北京都市圈的辐射范围。随着曹妃甸新区和黄骅港城的建设,使该区域具备了城郊农业的特点,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2)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资源37万 hm2,人均耕地面积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另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近海滩涂和湿地资源,为发展盐业生产、海水养殖和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

 

(3)光热条件较好。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适合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积累,瓜果品质较好。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海水含盐量高,是发展盐业生产的理想基地。

 

(4)淡水资源缺乏。多数地方浅层地下水含盐量高,不宜用于农业灌溉。有浅层地下淡水的地方超采比较严重。随着港口、港城的建设与发展,淡水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5)耕地质量较差。冀东滨海平原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南部,约占30%;运东滨海平原几乎全部为盐渍化土壤,其中70%为重度盐渍化。

(6)生态环境脆弱。一是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多,运东滨海平原年均成灾面积30%左右;二是森林覆盖率低(仅10%),尚不及一般平原县的50%。

(7)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万名农民平均拥有的专业协会数不足6个,仅相当于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时期最低门槛的1/4。

3 农业分区

实行农业分区发展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根据水土资源不同组合,结合生产实践,将河北滨海平原划分为8个农业生产生态类型区[4-5]。

(1)滨海渔盐区。该区域土壤盐碱严重,地下水含盐量高,利用滨海滩涂发展海淡水养殖和盐业化工具有优势。

(2)湿地农业区。在洼淀沼泽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芦苇田,冀东滨海平原有部分稻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加大对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力度。

(3)运东滨海旱地重度盐碱区。应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发展耐盐碱的作物、牧草、林木、盐生蔬菜和食用菌等“盐碱农业”[6]。

(4)运东滨海旱地中度盐碱区。适合发展抗旱、耐盐碱农作物,如大豆、棉花、高粱、设施蔬菜及果树等。近年发展起来的冬枣园,应进一步合理规划,使之成为旅游和“观光采摘”的重要内容[7]。

 

(5)运东滨海半水浇地轻度盐碱区。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重点区域,适合发展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生产。

(6)冀东滨海低洼盐碱区。应适度发展大豆、玉米生产,重点发展棉花、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7)冀东滨海瘠薄沙壤区。应加速营建生态防护林,开辟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配合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发展以梨、葡萄等为主的经济林。

(8)冀东滨海高效农业生产区。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应建成高产高效粮食生产基地,设施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优质特色果品生产基地。

4 发展重点

在河北滨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坚持“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发展生产、改善环境”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功能多元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4.1 高效设施农业

随着港口、港城的建设与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发展“瓜、果、菜、菌”等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农业。采用新型节能设施,推广优良品种,推行绿色有机种养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现代滨海农业园区,形成名特优、鲜活嫩等安全健康农产品供给基地,不断适应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国内市场需要。

4.2 休闲观光农业。

本区域有广阔的海岸和滩涂,沙滩、沙丘、泻湖、沼泽湿地、沙岛、离岸沙堤构成特有的海岸景观。充分利用区域内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区域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开辟湿地公园、采摘果园和设施菜园等,展示浓郁的农业文化,提供体验农业、融入自然、健康身心的平台,以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4.3 海洋特色农业

随着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把传统的海洋捕捞等直接利用海洋资源与为陆地农业服务的海水灌溉农业、滩涂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结合,发挥渤海海岸带区位和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农业,已成为有效缓解资源短缺、拓宽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