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科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外科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科临床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外科临床护理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2例外科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5.2±1.3)岁。其中普外科患者22例,脑外科患者15例,骨外科患者18例,胸外科患者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熟悉外科疾病治疗及检查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病情实行严密观察,谨防出现意外情况。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本院自拟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包括:①首先对外科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指导护理人员掌握临床路径的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程序。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责任护士将有关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相应的护理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说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以此获取到其理解合作,从而帮助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的内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且未朝着临床路径方向发生改变,需做好认真记录,以此提醒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在护理记录中体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促使患者病情朝正常路径发展。③患者在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热情迎接,进行入院环境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做好饮食指导,做好疾病康复知识的宣教,患者提出疑问时应耐心解答,做到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3评价指标

在所有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表中满分总计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30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中25例满意,1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83.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分为(9.7±0.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分为(8.1±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2篇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校统招2010级护理专科两个班级的131名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63人)和对照组(68人)。两组均已完成基础医学课程(护用解剖、生理、药理、病理、基础护理技术及健康评估等)的学习,年龄、前期课程授课教师以及学生考核成绩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按照教材顺序,精讲与略讲相结合的方法从疾病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以及健康教育等全程讲解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辅助于挂图、投影仪等教学手段。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教学,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学案编制。

深入研究外科护士的职业标准、《外科护理课程标准》教材,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结合护理职业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结构,确定学习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编制学案。内容主要包括案例导入、学习任务描述、课前准备、课前实践、工作任务、能力拓展以及自我评价等环节。其中“学习任务描述”参考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为轴线提出工作任务;“课前准备”以回忆、复习学习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为主,加入图片、文字资料,采用简述、填空、连线、选择及绘图等形式考查知识准备情况;“工作任务”是学案的“重头戏”,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依据将时间变为纵轴,编制护理工作任务流程图,向学生提出护理工作任务;“能力拓展”主要提高工作任务难度,拓展学习空间;“自我评价”包括个人对完成任务情况的描述性评价及护士资格考试的客观评价。

(2)学习过程。

教师提前1周发放学案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同时提供教学录像、PPT课件,如有条件最好提供临床和(或)社区见习机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查阅资料及临床见习等填写学案的有关内容,在外科模拟病房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完成工作任务;在课堂上,展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展开充分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将学生工作任务展示质量、表现,学案完成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1.3评价方法

(1)学生学习态度评价。

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学习态度。

(2)理论测试评价。

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主要参考课程标准和护士资格考试,包括客观题(占60%)和主观题(占40%)两部分,客观题主要为护士资格考试题型,主观题以描述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为主,如你如何指导胃大部切除患者恢复饮食?

(3)学生评价。

教学效果采用自制的《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共6项。选择“达到”“基本达到”或“未达到”的唯一答案。发放问卷63份,收回63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分析。

2结果

2.1学习态度的比较

对照组学生课堂气氛平静,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依赖教材才能解决,无主动讨论、争论问题的情况,课下预习复习完成情况较差,难以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联系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环节。而实验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团队合作能力强,自学能力显著调高,能够提出有针对性问题,并有一定的见解,初步具备临床思维。

2.2理论测试成绩比较与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P<0.05)。

3讨论

该教学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依据,以学案为载体,学生通过完成学案,进入护理路径完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这种将融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方法、程序,践行“以患者为本”的医护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以学生自学、教师导学为手段,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师生交流的机会增加、反馈及时,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为以后较快地胜任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学习任务都适合学案导学,其原因为:①受到学时、学生课余时间、学生的适应性与积极性等多方面的影响;②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目前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病种。因此,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选择2~3个有代表性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组织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编制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可拓展性的学案并试行该种教学。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4结语

第3篇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骨创伤病例共159例(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病例),根据数字随机法经所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79例。观察组男49例,女31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40.3±6.1)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1例、32例和17例。对照组男46例,女33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39.4±4.7)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3例、30例和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在其带领下,对本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制定并实施,护理人员要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实施。②制定相应的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根据骨外科风险管理评估情况,在风险管理小组带领下对骨外科可能出现的疾病及并发症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便风险管理中出现对紧急事件能够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导致不良后果发生。③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让护理人员学习国家颁布的卫生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在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要维护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通过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4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计算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所得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1例(1.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9例(11.3%);观察组患者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2例(2.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10例(1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76例;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5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68.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

3讨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