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篇

摘要: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环节多,施工过程容易出现质量事故,监理人员必须重视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现着重就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的质量监理程序和关键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水工建筑和桥墩基础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既有测量工作,又有机械操作、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可谓工程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影响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位偏差过大、孔底沉渣偏多、钢筋笼上浮、桩体混凝土离析、断桩、夹泥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往往使成桩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且补救困难,不能完全通过事后检查来判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施工准备、成孔、清孔、下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才能保证或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1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目标

1.1质量控制依据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下列文件进行:①合同文件;②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③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④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当某一技术指标在上述各文件中相互不一致时,要确定一种作为工程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应优先考虑合同文件的规定。

1.2质量控制目标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成桩过程各项指标,包括桩位、桩长、桩径、孔底沉渣、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等能满足设计要求;②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规范要求;③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④桩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规定的验收指标。

2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准备

2.1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由于使用钻孔设备不同施工工艺流程也不一样,现以冲击钻或循环钻机成孔为例来展开讨论。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测定孔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提钻第一次清孔检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导管成桩。

2.2施工准备

2.2.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程序

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首先要作试桩试验报告,其监理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审批试桩申请报告;②审批试验工艺;③施工阶段验证详细勘探;④试验核定指标;⑤监理旁站,检查试桩施工;⑥施工单位编写试桩结果报告。其次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桩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其监理应包括下列内容:①人、材料自检记录、机械设备审核;②试桩总结报告审核;③设计、图纸对比试验的审核;④监理材料抽检试验。再者应做好现场开工前的准备,其监理包括下列内容:①施工单位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审核;②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监理旁站;③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④检查水泥、骨料、水质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的材料相一致;⑤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等。

2.2.2几项主要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报送施工组织文件,监理人员审核并帮助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重点指出工程的特殊性、施工方法等,应把设计参数换算成施工数据。

(2)测量定位控制

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钻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人员复检、验收相结合的措施,严格控制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5cm范围内)。在测量放线中应选用适宜精度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采用极坐标定位法,充分发挥经纬仪对角度和激光测距仪对距离控制上的优势;桩位测量后,还要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看所测距离与计算值是否一致,以杜绝错误的发生;桩位确定后,用长约300 mm的钢筋钉入地下,用油漆注明以便识别,并做好保护。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

优良的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的,而不是单纯依靠检验来获得,须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预防;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关键,应抓住其质量控制点,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有关环节和施工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3.1成孔过程质量监控

3.1.1成孔过程质量监理程序

①检查孔径、偏位、垂直度、泥浆性能并记录签认;②钻进时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与柱状图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入岩,并对入岩深度及时签认;③终孔检查孔深、孔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④清孔检查泥浆指标、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1.2成孔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1)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关规范规定,水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对端承桩不得超过100 mm(浙江要求为50 mm)、磨擦桩为300mm,但在施工过程中,常有不少桩的桩底沉渣仍满足不了此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等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比重以1.1~1.2、粘度为18~25 s为宜。钻孔结束后,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宜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若采用正循环清孔,要排出岩渣和泥团,须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钻孔完毕后监理人员必须对终孔进行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长度检查终孔深度;要严格检测钻杆和钻头或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杜绝以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

(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预先未料到的复杂的不良地质情况、钢护筒未按规定埋设、泥浆粘度不够、护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围排水不良或下钢筋笼及升降机具时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钻事故,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监理人员首先应认真审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口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层钻进应要求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来抑制不稳定段地层的坍塌;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中,换浆不要过早,可在下完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时替换掉高比重泥浆后,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灌注混凝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

(3)扩径和缩径控制

扩径、缩径都是由于成孔直径不规则出现扩孔或缩孔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引起的,扩孔一般是由钻头振动过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缩孔是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缩径会减少桩的竖向承载力,而扩径会增加成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为避免扩径的出现,监理人员应检查钻机是否固定、平稳,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为避免缩径的出现,钻孔前监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判别有无遇水膨胀等不良地质条件的土层,如有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失水率<3~5 ml/30 min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经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20~25 mm为宜。

3.2灌注过程质量监控

3.2.1灌注过程质量监理程序

①检查钢筋笼顶固定措施是否可行,其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②核实施工现场的配合比每盘材料数量是否按批准的配合比执行;③检查导管的长度及导管的水密性,核实导管底部离孔底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④检查储料斗的容积是否可以达到混凝土初灌量导管的理论埋深(埋深≥1.0 m);⑤导管下放完毕后,灌注前再一次检查井底沉渣或泥浆沉积厚度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⑥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检查导管的埋深、压浆及混凝土面上升情况,注意孔内是否有异常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企业控制好水灰比、拌和速度与灌注速度;⑦施工企业按规定随机取样做试块,监理随机抽检取样试块,浇灌完毕检查混凝土顶面标高。

3.2.2灌注过程主要环节质量控制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的坍落度对成桩质量有直接影响,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应是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性好且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一般应控制在18~22cm范围内。

(2)导管埋深控制

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达1.0 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以免因导管下口未被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反混浆现象,导致开浇失败;在浇注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计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面相对位置,及时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合理埋深,严禁将导管拨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一般应控制在1~6 m,过大或过小都会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出现不同形式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桩的质量。

(3)桩头质量控制

有关规范规定当凿除桩顶浮浆层后,应保证设计的桩顶标高及桩身混凝土质量。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要想保证桩头的质量,必须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凿出浮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这就要求灌注混凝土的高度要超过桩顶标高。在实际施工中,超灌量控制不当是经常存在的问题,超灌量过大,造成浪费,超灌量不足,桩质量不能得到满足。另外,在开挖桩头检测时发现,由于桩顶混凝土与孔内泥浆有直接接触,里面有时会裹有泥砂和浮浆等杂质,对桩头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监理人员必须重视影响桩头质量的因素,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控制措施:①严格成孔工艺,清孔彻底,采用正确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使钻渣、泥皮被顶起至桩顶,在桩头形成较厚的浮浆层;②施工中应测准混凝土上升面标高;③应确定合理的超灌量,根据浮浆层厚度及桩顶标高附近的工程地质情况,宜取0.5~1.0 m的超灌高度;④清孔泥浆要满足要求,灌注混凝土前,要进行孔底泥浆取样,孔底50 cm范围内的泥浆比重≤1.25、粘度≤28 s;⑤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尽量少上下活动导管,导管埋深要在1~6 m范围。

4质量事故处理

4.1质量事故处理监理程序

当发现钻孔灌注桩工程出现质量缺陷或事故后,监理人员首先应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停止有质量缺陷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时,还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其次,尽快组织与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确判断事故原因,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方案;再者,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对质量缺陷的处理;最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4.2质量事故处理

钻孔灌注桩施工发生质量事故,往往出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而且很难处理,有些桩基甚至无法弥补;应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分析原因,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下面就常见的易出现的施工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且提出事故处理的具体办法。

4.2.1离析处理

离析是指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中的碎石、砂子、水泥等发生分离,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断桩。产生离析有多种原因:灌桩用的混凝土灌注前本身就发生了离析;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内进水,使水泥和骨料之间发生了分离;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过小;首批混凝土中已被泥浆离析的部分混凝土没有上翻而停留在桩的内部。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对离析程度较轻的二类桩,可以不做处理;离析程度较重或严重的,必须予以处理,如离析段距桩顶<10m且桩径>1 000 mm时,可采用人工对桩心混凝土进行清除,再按立柱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桩心混凝土浇注;如离析段距桩顶>10 m或桩径<1 000 mm时,可采用钻芯机将桩心混凝土逐渐取出,再重新灌注或用岩石钻钻掉、回填重新钻孔灌注。

4.2.2堵管处理

导管堵塞多发生在开始灌注或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原因主要有:初灌时导管离孔底太近,颠管时导管底部插入沉渣中导致堵塞;级配或水灰比不正确出现混凝土离析,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混凝土中夹有较大石子,卡住导管;混凝土灌注不连续、在管中停留时间太长,使已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凝固,也会出现导管堵塞。若初灌时发生堵塞现象,不要存在迁就施工想法,应马上要求施工人员将导管提出,将导管内的混凝土取出(可采取反循环的方法将孔内的混凝土取出),及时清除导管内混凝土,并重新将导管下入孔底再次清孔,孔深经监理人员检查并符合要求后可重新灌注混凝土;若深度不太大,可用长杆冲捣;若深度较大可在允许范围内,反复提升导管插振;插振无效应将导管拨起进行清理,拨管后若灌注高度不大,可重新钻进,若灌注高度较长,则将导管清理后,重新插入混凝土内2~3m,用水泵吸出导管内泥浆、浮浆后恢复灌注。

5质量检测

5.1成桩完毕的监理程序

①检测桩位偏差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②随机无破损检测或钻探取芯试验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旁站对桩基质量检测的其它检测过程;③检查试块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与质量评定标准;④分项工程完工验收,进入中间交工计量。

5.2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可检验钻孔灌注桩成桩后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决定能否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往往会出现检验合格而实际却发生质量事故的情形,除人为因素弄虚作假外,客观来说是检验手段不当所致。目前检测钻孔灌注桩合格与否的方法有静载荷法、动测法和取芯法,实际应用时常选用上述1~2种。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顾名思义,人工挖孔灌注桩是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成桩施工,此种结构优点在于单核承载能力强,结构性能可靠,而且不需要大型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工艺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减少了因建筑施工造成的噪声污染,施工速度快。然而因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本文通过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管理中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验收的三个环节着手,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深入研究设计图纸,搞清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径、桩长、入岩深度、混凝土强度、钢筋型号、钢筋直径、桩顶标高、桩位等要求,并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编制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程序进行审批。对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编制的专项方案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论证。

1.2考察市场,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单位,考察施工单位今年所施工项目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1.3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施工材料。进场钢材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并对进场钢材根据见证取样要求进行现场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钢材复检检测结果未出前,严禁加工钢材。选择有资质、质量过硬的商品混凝土供货商,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4对施工仪器及机具设备进行校核,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根据设计图纸施放人工挖孔灌注桩桩位线,并对桩位进行校核,确保桩位位置准确,桩位线定好后,必须经现场监理复查合格,。

2.2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加工、绑扎钢筋笼。钢筋焊条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设计规定;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箍筋、加强筋位置准确,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笼搬运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

2.3根据已审批的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方案及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孔施工。采取混凝土护壁施工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挖土,在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时方可拆除护壁钢模,以防桩孔塌方;桩径1.2m以上的桩孔多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9~1.0m,厚8~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6~9mm的圆钢,混凝土采用C20或C25以防桩孔塌方;对桩径1.2m以下的桩孔,井口做高1.2m的1/4砖或1/2砖护圈,下部遇不良土体时用半砖护砌,以防桩孔塌方。对桩身穿越的各土层及桩端处持力层的土质和标高与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土质及标高对比,查看是否相符,如与地质报告不符,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及地质勘查单位到现场进行查看分析,进行设计调整,按程序出具设计变更手续。

2.4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控制人工挖孔灌注桩挖孔深度,桩孔直径、桩孔垂直度,对桩底进行清渣,保证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端承桩成渣厚度小于等于50mm,摩擦桩成渣厚度小于等于150mm)。如需扩底,为防止扩底塌方,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部分作为支撑,待灌注混凝土前挖除。

2.5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地下水及流砂的处理。当桩孔开挖中有少量渗水时,可在桩孔内设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清水;有大量渗水时,在桩孔内挖较深集水井,用浅水泵将水排出桩孔,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遇涌水量很大时,如桩较密集,可超前开挖一桩,将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利用浅水泵将水排出桩孔,降低地下水位,开挖其他桩孔;渗水量较大,桩底地下水难以排干时,采用压缩空气清孔底沉渣。与流砂层时,设钢护筒,利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筒压入土中,阻止流砂。

2.6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开挖完毕,按程序验收,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对桩底形状、桩孔尺寸、土质、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孔底岩样妥善保存备查,检验合格后,迅速封底。

2.7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严格按施工方案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按规范要求留设混凝土试块(每50方混凝土留设一组试块,小于50方混凝土的桩,每根桩留设一组试块)。钢筋笼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采用工艺钢筋固定,防止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钢筋笼入孔后控制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水下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160~220之间、干施工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70~100之间;因桩孔深度一般都超过2m,浇筑混凝土时易发生离析现象,需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混凝土离析,致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分层浇筑措施,保证混凝土能振捣密实,且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歇不得超过水泥性能要求;在震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8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按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在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自检符合要求后,报工程监理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3.1按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截桩。根据混凝土试块报告强度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2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桩位进行复核,桩位偏差必须规范桩位允许偏差要求(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为50mm,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为150mm),如超出规范要求,需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处理。

3.3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桩身质量进行低应变或声波透射检验,且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当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按规范要求对受检桩进行钻芯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判断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4待人工挖孔灌注桩休止时间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按规范要求对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根据承载力检测报告判断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满足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5绘制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3.6提交完整的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资料。

4.结语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工艺,而为了提高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为此,人工挖孔灌注桩工程,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的三个环节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刘明涛.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2]郭吉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 A

市建委、质量监督站根据《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对桩基的检测强调了要做静荷载试验。通过半年来的汇总,沉管灌注桩的静载数据与勘察设计的要求相差甚远,严格地说有60%以上为不合格桩,这是自“国际会展中心”沉管灌注桩桩基静载试验检测不合格(90%以上)后,又一次集中暴露。由于沉管灌注桩的静载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施工工地已停工进行研究或在设计上采取补救措施,有的措施是很勉强的,没有根本解决沉管灌注桩的施

工质量问题。

为了沉管灌注桩应用和发展,发挥其施工简便、价格低廉、噪音较小的优势,有必要对沉管灌注桩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补救措施。现根据长春市龙铁石化联营有限公司综合楼的基础施工案例,总结几点经验: 一该综合楼地上十层,框架结构,地质条件适宜,基础采用了沉管灌注桩,设计桩长7・8米,350mm口径,钢筋楼唱4・0米,要求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875KN,总桩数629根。根据检测报告结果看,不和格率为83%,该桩后来又送进30多厘米,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很快达到500KN,后因上不工作条件失稳,而未进行下去。

二 根据以上案例,联系到“长春国际会展中心”3270根灌注桩全部报废。这是沉管灌注桩在长春市二道河子地区粉质粘土地质条件的质量通病。沉管灌注桩施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产生断桩,缩颈,桩端未进持力层,悬吊桩等

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对桩身上部完整的桩,不应报废,可采用锤击拍打,使桩身与桩尖紧密相连,根据下部素混凝土的特点,锤击拍打时适当放宽锤击贯入度,确定最后十锤(3・2t锤,落距1・5米)贯入度小雨6・00cm即可,要求对施工现场每根桩都进行锤击后,贯入度绝大部分为3・00-400cm,经荷载检测了7根桩,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可采用640KN,基本达到了700KN左右的要求,当然,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该工程应计算承台效应,以9根桩为例,承台需要外延0・3米,基本和原设计图纸相吻合。所以采取锤击拍打的补救措施,是简易可行的,拍打前的预测成功率95%以上,锤击拍打的过程和检测结果看均证明了这一点。

三 混凝土桩尖的造型和质量问题,例如直径350mm桩尖与325mm管材的外径相等,(因直径325mm管外径底部大都还包邮一层钢圈,厚度10mm),桩尖冲击面部平,有缺损,桩尖上脖子短。这样的桩尖与打桩管材是不相匹配的,沉管灌注桩的管身与桩尖的震击间距为 0・8-1・2cm,在地下水位较高,软―流塑态土层厚的地段,粗砂层上部经常有一层很明显的粉土及粉细砂层,底层内的水头压力在盖层内会充分显现出来,所以,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管壁与桩尖脖子上沿之间,由于沉管灌注桩的震动间隙及振动偏离,使得泥浆、水、砂子往往很容易切入管内底部,致使管内后灌注的混凝土再也无法和桩尖相连接,或混凝土搅拌了泥浆,造成低强度链接,形成悬桩现象,即吊脚桩。直径350的桩尖应选用直径2 77的管材,直径400的桩尖应选用直径325的管材。今后的沉管灌注桩设计时必须按地质条件明确标明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施工方法。

四 施工速度过快造成的质量问题,有些基础工程,由于采用满笼设计,因施工设备和工期催促所限,沉管灌注桩施工时从上至下空管振动至设计所要求的层位后才逐渐加混凝土料,实际上早有一定数量的泥浆、水、砂进入管内,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基本上小于1・00。拔管速度不按规范要求去做也是造成混凝土在桩身底部与桩尖脱离、混凝土强度不足,中间断条的主要原因。为此,沉管灌注桩施工一定要按工艺流程所需要的时间来精心的完成,控制好拔罐速度在每十分钟0・5米-1・0米左右,严格按规范施工。使用合格的高脖子(高100mm),宽肩膀(10mm宽的),桩尖直径375mm改良尺寸桩尖,去施工325mm灌注桩。有效防止泥、水、砂进入降低混凝土强度,除材料、混凝土构件的桩尖做好以外,还必须做到优质精心的施工,要保证严格的预灌注混凝土施工,预灌注高度应为1/2Hd*1・2(Hd-场区内最大可能的水头压力),不要时,开始就可以满灌施工。施工完成后小应变没有检测到的悬桩,经静载检测后,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与设计值相差很大,而小应变检测桩的完整新良好时,责可确定为悬桩,责应采取锤击拍打的补救措施,已达到设计要求。桩基锤击拍打的费用均小于桩基造价的1/10。

设计人员应明确以上要求,方可设计沉管灌注桩。以上要求对端承桩特别适用。桩端底部有比较坚硬的土时也是比较适用的。

五 关于沉管灌注桩的复打,复打后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可提高40%~80%,甚至100%以上,经过复打会最大限度地克服悬桩现象,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施工弊病,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单桩承载力,但由于成倍的混凝土消耗量,单桩造价也会相应提高很多。

六 现在使用的沉管灌注桩是典型的挤土桩,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对桩的最小中心距有要求,对于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的桩基,穿越饱和软土时,挤土灌注桩最小中心距为4D,桩的最小中心距在规范中哟一句明确用语:对于大面积桩群,尤其是挤压土桩,桩的最小中心距适宜按表列值适当放大,但在设计和施工实践中,因经济及施工原因,又很难真正做到。根据实践经验,密集型群桩施工时,摩擦型桩和摩擦型端承桩,均有地面大面积隆起现象,桩也隆起,对挤压土的预制桩是减小了承载力,有的可达到30%以上;对沉管灌注桩不但是减少了单桩承载力,严重时还会造成许多桩的缩颈和断桩现象,甚至导致施工的全面失败,所以对密集型裙装,对沉管灌注桩需要按桩数,分别放大桩距0・5・2・0d,当然,沉管灌注桩基础施工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质量事故及造成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七 建筑桩基必须按规范要求以做静载试验为主,以做大应变和小应变为参考,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编写吉林地区规范创造了条件。

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可靠性是建筑业的最基本要求,对于沉管灌注桩只有尽快的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才会有使用前途、才会有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施工案例。长春龙铁石化联营有限公司综合楼沉管灌注桩基础,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沉管灌注桩基础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泥浆比重清孔 导管 替代优势 混凝土坍落度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蓬勃发展,泥浆护壁灌注桩以其施工噪音低、桩长和直径变化自如、单桩承载力大、刚度大、变形小、可方便水下施工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公用建筑、铁路、桥梁的基础工程。

泥浆护壁灌注桩工艺复杂,作业环节多,施工程序性强,水下施工属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难以直观控制。施工过程中任何细小环节上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工程的失败。因此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必须严格程序化管理,从狠抓施工环节质量入手,强化施工过程动态控制。

现结合多年来在泥浆护壁灌注桩方面的施工经验和对建筑桩基技术规程的理解,对泥浆护壁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透过对规范的学习,不但要熟悉规范的规定,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规定的深刻含义,只有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控制。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成孔环节质量控制

1、成孔机械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机械,例如在淤泥和淤泥质土层、在地下水量大的土层的情况下,使用冲击钻成孔会使桩端承载力和桩身摩阻力大幅度降低,不宜采用;再如潜水电钻成孔,适用于地下水较高的软硬土层,但不得用于漂石。

2、对泥浆技术指标的要求:

[规范要求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并定期测定泥浆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胶体率不小于90%。]

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护壁作用;另一方面是排渣作用。对于泥浆的排渣作用,残渣的比重越大,就要求泥浆的比重和粘度越大,一般来讲在粘土和亚粘土中成孔时,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1-1.2之间;在风化岩中成孔时,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2-1.4之间。对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砂层、砂卵石层、软弱土层以及塌孔回填的情况下,泥浆比重应相应提高到1.3-1.5之间,以加强对孔壁的支护作用。

3、成孔过程中针对特殊地质情况的处理措施: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孔内泥浆面低于护筒下端或地下水位的情况,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桩孔内外就会形成水压差,从而造成突涌和流砂现象,特别是淤泥和砂石土层,很容易造成塌孔事故。因此规范中明确规定 :[施工期间桩孔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地下水位涨落影响时,孔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②在砂层、砂卵石层、淤泥层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层,当使用冲击钻成孔时,须采用向桩孔内投放粘土块或粘土夹小石片,通过冲击锤侧向挤入孔壁,以加强孔壁的稳定性。

4、桩孔垂直度的控制: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常会遇到孤石、土质软硬变层和其他容易引向倾斜面的情况,因此在[钻进过程中应每隔1-2m检查一次桩孔的垂直度],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线坠或导向杆,目测钻杆或冲击锤钢丝绳的垂直度,如发现偏移应立即停机,通常处理桩孔偏移的方法是向孔内抛入20-30cm石块找平,然后先低锤快击成平台后再转入正常施工。

5、对嵌岩桩入岩条件的判断:对以桩尖端承力为主的嵌岩桩,根据设计有入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岩石之分,施工中准确判断入岩界面是确保桩基承载力的关键。对于中、小直径嵌岩桩,通常参照以下方面进行判断:第一桩长必须满足设计规定的有效桩长;第二岩石界面标高不得高于地勘报告就近探孔岩石界面高度,一般取桩四邻探孔岩石界面最低标高;第三界面处所取岩样符合设计要求,此外通过钻头进尺的明显变化也可作为参考,间接判断是否达到岩石界面。对大承载力、大口径嵌岩桩,为确保准确入岩,通常使用地勘钻机钻取岩芯的方法确定岩石界面。

(二)对泥浆护壁灌注桩清孔的质量控制:当泥浆护壁灌注桩达到终孔条件后,要及时通过泥浆循环等工艺进行排渣清孔,使桩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要求,在清孔结束时,要尽量调稀泥浆比重,为水下灌注混凝土创造条件。一般黏土土层,清孔结束时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当土质较差时,为防止塌孔泥浆比重可放宽至1.15-1.25。第一次清孔完成后,要进行钢筋笼吊装等作业,过程中泥浆中的残渣会再次沉积桩底,同时过程中钢筋笼扰动泥浆、碰撞孔壁可能会造成孔壁局部坍塌,因此规范规定:[泥浆护壁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前必须二次清孔]。

(三)对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规范要求:[水下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砂率40%-45%]。水下混凝土必须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其中流动性和粘聚性两指标尤为重要。混凝土流动性越大,混凝土在导管中的冲击力就越大,混凝土自导管底部顶升泥浆的效果就越好 ;粘聚性的作用是确保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不发生离析、不与泥浆混合的关键。坍落度是代表流动性的指标,水泥最小用量和砂率要求是粘聚性的保障,两者对立统一,既要确保流动性又要有良好的粘聚性。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坍落度不达标、粘聚性不良的混凝土坚决不允许浇灌,这是保证桩基质量必须达到的的最基本条件。

2、对导管的技术要求:导管在水下混凝土浇注中起着隔离泥浆和输送混凝土的作用。规范规定:[导管接头宜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灌注桩施工要求导管接头必须有良好的水密、承压和抗拉性能。导管底部在整个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始终埋入混凝土中,确保混凝土和泥浆始终相互隔离。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导管的密封情况,要倾听导管内混凝土下落声音,要观察上拔拆卸的导管内壁是否挂有泥浆,如有异常必须果断处理,防止发生由于导管接头密封不严造成泥浆渗入导管,与管内混凝土混合而发生的断桩和夹渣的情况。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地质,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TV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串场河大桥的中心桩号为K42+601.0,串场河航道等级为V级,通航净空(45*5)m,最高通航水位为2.34m,桥梁与河道交角为50度。本项目经钻探资料表明,桥位区地貌单元单一,岩土层类别较多,层厚变化较大。根据土层沉积时代、韵律、颜色和颗粒粗细,在钻探深度内共划分工程地质层19个亚层。土层岩性大多为粘土,亚粘土和亚砂土。由于高速公路的高平顺性和持久稳定性的特点,对桩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针对该标段内地质状况,经过技术及经济方面的综合考虑,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做基础。

2、钻孔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钻孔灌注桩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同时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

钻孔灌注桩主要应用于城市工业、民用建筑和公路桥梁基础;适用于各种地层并可根据不同的地层选择适当的成孔方法,而且不受地下水位高低的限制,均可应用于岸滩、浅水及深水处。

3.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本工程的钻孔灌注桩,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的施工方案。钻孔施工工艺以冲击成孔为主。

3.1准备工作:

内容包括施工放样,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和埋设护筒,等施工项目。

3.2钻孔就位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采用枕木、钢轨作为钻机运行轨道,钢轨枕木连接紧寄存牢靠,确保钻机在钢轨上运行平稳。钻机安装就位必须做到天车中心、转盘中心、钻孔中心在一垂直线上。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3.3泥浆及泥浆循环系统本工程地层上部为亚粘土,地层造浆困难,孔壁不易稳定可能出现漏浆,故施工中孔内泥浆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指针。施工中孔内泥浆以黄粘土或膨润土人工造浆为主。

3.5钻孔施工

根据本工程及地层特点,拟采用冲击钻成孔为主要施工工艺。钻孔前应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后方可开始钻进。开钻时应稍提冲击钻头,在护筒内加入黄粘土打浆,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方可开始钻进。在钻进过程中,要严防各类事故,并要防止异物掉入孔内,损坏钻机钻头。冲击锥每冲击一次应转动一个角度以保证成孔时得到圆桩孔。在砂层和园砾层中使用较大粘度和比重的泥浆,以防止垮孔和漏浆等事故。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详细交待本班钻进情况及下一班需注意的事项。3.6清孔

钻孔至设计标高后,稍提起钻具,离孔底20厘米处反复冲击,采用正循环进行换浆清孔,并保持一定水头高度,以防止塌孔。砼灌注前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碴和泥浆参数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清孔后的孔底沉渣应小于5cm,泥浆指针:相对密度为1.03-1.1,粘度为17-20s,含砂率小于2%。可利用压风机配合风管清孔,以满足嵌岩桩设计和规范要求。3.7钢筋笼安装清孔完毕,经检查孔深、孔径和竖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采用在岸上分节制作,孔口吊装准确定位后焊接成整体。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钢筋笼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各项指针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上设置“耳环”,串上混凝土滚轮,焊接在钢筋骨架上,每隔四米设置一组,每组四块对称安装。护筒内的上部钢筋骨架,由于与护筒间隙较大,必须在其顶圈上对称焊四个与之间距相匹配的“耳环”以保证钢筋骨架定位准确。钢筋骨架在下放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不得强行插入,应查明原因,排除阻力后再下入。钢筋骨架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3.8灌注水下砼A、根据现场条件及水上施工方案,水下砼采用砼运输车或拖式砼泵输送至孔口漏斗的水下导管灌注成桩工艺。B、现场采用直径275mm壁厚5mm的法兰连接导管灌浆。下管时,做到导管内涂油光滑,导管之间连接处放置橡胶密封圈,确保密封。导管使用前必须做水密试验和抗拉试验。C、砼的搅拌应均匀、和易性好,其塌落度满足设计规范及现场施工要求。砼的灌注应快速连续进行,避免中断。灌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保证用电供应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等均处于正常状态。砼的初灌量约6m3。D、灌注过程埋管深度必须严格控制在2~6米之间,经常用测绳量取桩砼面高度,以便控制埋管深度。起拨导管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导管提出砼面而造成断桩。砼灌注完毕及时清除桩顶浮浆。

4、质量要求

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隐蔽在河床底下,属于特殊过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特殊过程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实行严格监控,确保大桥钻孔灌注桩这一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等级标准。

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有关规范规定,质量要求如下。

孔的中心位置,群桩允许偏差为100mm,单排桩允许偏差为50mm;

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1%;

孔深允许偏差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沉淀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设计规定.

5、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后,由检测单位对桩进行检测。3根进行了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标准值大于设计要求值;同时用低应变动力对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完整桩占97%,轻微缺陷桩(不影响正常使用),加固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bridge piles; a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关键词:桥梁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Key words: Bridge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以下将从施工前、施工过程的工序环节进行论述。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现场勘查结果,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安全措施等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类似工程业绩及信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及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岗位持证上岗情况及施工质量控制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等相关技术资料是否符合要求。特殊复杂的施工技术方案应交有关专家汇审,最终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桩置准确是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按设计文件及测量控制基准资料进行桩位的放样,放样的精度要满足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全桥控制网的复核及对桩基坐标的复核。对有关测量和放样资料要及时进行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检查灌注桩使用水源,泥浆循环系统应设置沉淀池、泥浆池;导管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做水密性承压试验;灌注混凝土的料斗尺寸应与方案中初灌量的要求相符合;原材料应按规范要求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于工程;督促承包商按照一放二复的测量程序实施放样复核工作。确保桩位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钻机就位前,检查护筒埋设高度、位置是否满足设汁要求;钻机就位后,检查其水平、稳固情况;钻杆应保持铅锤线,成孔时应适当抽检进、出泥浆指标,发现超标时及时调整:施工单位须配备专职记录人员,及时记录成孔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记录必须真实、准确。使用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并提供相关检验资料,禁止使用非工程施工用钻机和自行改装钻机。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应配以强制式搅拌机生产水泥混凝土。同时为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施工现场应有备用设备,以防施工中途发生机械故障而导致灌注中断。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质量,在施工前应对所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的方法、频率及原材料质量应达到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材料检验程序,首先应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再进行抽检。务必使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合格,对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入场使用。施工作业环境情况要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 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应防止坍孔、孔形扭歪或孔偏斜,甚至把钻头埋住或掉进孔内等事故。作业时应注意控制以下几点:钻机应挂牌进行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应齐全,检测泥浆指标的仪器应置于现场,应备有用于检查钻孔直径和垂直度的探孔器以及检测钻孔深度的测绳;在钻孔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验收规范进行相关参数控制并应根据土质等控制钻进速度、调整泥浆稠度,以防止坍孔及钻孔偏斜、卡钻和旋转钻机负荷超载等情况发生;钻孔宜一气呵成,不宜中途停钻以避免坍孔,若坍孔严重应回填重钻。当因故停机时,应保持孔内水位和泥浆比重,防止塌孔;在钻孔过程中应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的检查工作。终孔后应对桩位、孔径、形状、深度、倾斜度及孔底土质等情况进行检验,合格后立即清孔,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

(二)清孔

清孔目的是除去孔底沉淀的钻渣和泥浆,以保证灌注的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桩体的承载力。清孔时应注意控制以下几点:清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能用清水换浆清孔;保持孔内水位高度,防止坍孔;清孔后,应从孔内循环泥浆中取样,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清孔应达到的要求是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c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

(三)钢筋笼的加工与安装

钻孔桩的钢筋应按设计要求预先焊成钢筋笼,整体或分段就位,吊入钻孔。在钢筋笼的加工与安装时要控制以下内容:钢筋焊接前应试焊,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笼的正确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钢筋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进行加工。焊条型号应与钢筋规格相适应;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的搭接端应先折向一侧,使两焊接筋轴线一致。焊接接头数量及其安放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加强钢筋焊接控制,随时从钢筋焊接成品上截取焊接试样进行相应试验;钢筋笼的混凝土垫块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少放或漏放;钢筋笼吊放安装前应检查孔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孔壁有无妨碍钢筋笼吊入和正确就位的情况;钢筋笼吊放时应避免碰撞孔壁,并保证钢筋笼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随时校正钢筋笼的位置;钢筋笼中心应与护筒中心重合,且用4个以上的吊环固定牢靠。分段安装的钢筋笼应保证在吊入的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弯曲、变形;钢筋笼安装完毕后,须再次进行孔底检查,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孔,达到要求后即可灌注混凝土。

(四)导管安放浇筑混凝土控制措施

1、灌注前应检测孔底的沉渣厚度,如大于规范或设计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清孔,直到合乎要求;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灌量,确保导管首次埋深<1.0m;

3、经常检测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宜在180-220mm范围内;

4、准确测量孔内混凝土面位置,控制导管埋深2-6m;

5、控制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1.0m时,须降低灌注速度,待导管底位于钢筋笼底端以上2.0m时,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6、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的中断灌注,因此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应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

7、提管时控制和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防止导管内进水造成断桩夹泥或断桩;

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值高出0.5-1.0m,此范围内的浮浆和混凝土应凿除,以确保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9、灌注位置,对于群桩,桩位允许偏差<10.0cm;对于单桩,桩位平面允许偏差<5.0cm。

(五)桩体的检测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桩体进行无破损检测,并结合成孔和混凝土灌注过程的原始记录试块报告等综合加以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有异议的桩应作整体检验;综合评定。

本文对桥梁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旨在使大家对施工过程各个工序进行控制就能降低或减少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从而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满足灌注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作者简介:

孟庆伟(1984-),男,汉族,山东诸城人,青岛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桥梁工程。

魏春莉(1985-),女,汉族,吉林通化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工程管理(造价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浅谈桥梁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陶小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10期刊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灌注桩;注浆;应用

一、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钻工灌注桩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成孔——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养护——开塞——注浆

1.2钻孔灌注桩注浆的施工的安装施工过程

在注浆管的安装过程中,使用两根注浆管,然后进行分段的进行固定在钢筋笼上面,通常是使用细铁丝进行绑扎,然后分别放在钢筋笼的两边。注意的位置是,在注浆管的底部位置上,其长度要超过钢筋笼20厘米左右,施工中,要对注浆管超出底部的位置进行密封,其边上位置要按照梅花的形状规则进行钻孔,其大小在7毫米左右为宜,在注浆管的外部要进行包扎。对于施工中注浆管的下放问题上,因为注浆管的管道壁比较厚,所以进行焊接连接施工,其质量难以控制,为此通常使注浆管道形成开丝,然后进行连接,其质量也比较可靠。注浆施工安装过程中,对于注浆管进行开丝,要对开丝的情况以及开始质量和螺纹数量进行仔细的检查,其开丝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格后才可进行连接,在对注浆管开丝工作完成后,必须使用螺纹塑料帽拧进行保护注浆管开丝质量。在灌注混凝土成桩后,要对其进行养护。1.3压浆参数的确定

首先注浆的浆液材料的配合比,浆液通常情况下是使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搅拌配置,其水灰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工程项目现场土体的渗透性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情况进行试验确定。施工中一般压浆浆液具有稠密的特点。施工中如遇到在钻探成孔中,有浆液漏浆的情况,进行注浆的浆液材料之中,可以适宜的放入少量的活性粉煤灰,这样可以进行控制浆液的渗透范围,以确保浆液的利用效果。如果同时加入适宜的外加剂,则是提高浆液的利用效率。注浆施工中,还要对注浆的压力进行控制,压力要适当,因为压力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注浆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注浆的压力过大,则会发生冒浆和跑浆的情况;如果压力过小,注浆浆液将会在地基土体之中,难以实现土体的挤压以及渗透,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注浆的压力是与桩长和地基岩土土体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相关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2.1注浆技术的控制指标与灌注桩承载力的关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进行压力压浆施工工艺的控制指标,其主要是包括进行压浆的数量,其灌注桩桩头的压力以及灌注桩压浆施工其发生位移等指标。其中压浆量又是其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压浆量与灌注桩的底部虚土和灌注桩桩头受压力都成正比。灌注桩桩头的压力,在进行灌注桩注浆技术施工过程中,注浆的浆液,水泥浆液在通常注浆管头时收到的压力,这个指标不能进行硬性的规定,应该灵活的进行认识,在桩头的压力可以根据项目工程的桩基土质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控制。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只有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确保一定程度上持有相对稳定的压力,这才能够充分的满足灌注桩成型后注浆技术施工的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要求的压浆数量。灌注桩桩体的位移量,主要是指灌注桩上抬的位移量,其实从理论上进行论述,灌注桩的上抬的位移量与灌注桩桩头承受的压力成正比关系。但是现实的施工情况和理论上存在差异,现实情况是其受压力越大,其上抬位的移量呈不规则的运动。造成的原因是因不同灌注桩的桩体收到侧面的摩阻力和灌注桩载承力不相各异。这类的指标划分为次要控制指标。

2.2灌注桩压浆技术施工的压力及闭浆工作

在项目工程施工中,对于灌注桩进行压浆技术施工,其关于在压力上的适当选定,是个设计上的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施工中获得灌注桩地基的最好质量,在压力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其主要有,首先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要充分的了解,土体性质等,然后设计灌注桩注浆孔隙的尺寸大小以及进行灌注桩注浆施工的位置,注浆施工浆液会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浆液的粘度会发生改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在注浆施工技术上的要求,在进行注浆施工的阶段,注浆过程的高程等,为了防止灌注桩在地面发生冒浆现象,灌注桩桩体上抬等,可以利用注浆压力把桩体进行适当的增高,同时保证注浆量不变。

2.3灌注桩注浆施工中提高注浆效果的措施

灌注桩注浆可以使用多次压浆法,有效的利用埋设在灌注桩桩体的压浆管道,不断的对灌注桩桩侧进行多次的注浆施工,直到达到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要求的压浆量。注浆的浆液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注浆的浆液不断的在灌注桩四周的岩土土体内,向四周进行不均渗透。理论上说,注浆的水泥浆液材料会沿着压力相对较小的方向进行渗透。注浆压力腔法进行注浆施工,把注浆的水泥浆液材料通过预先设置在灌注桩内的压浆管压入到灌注桩底部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注浆施工技术的压力腔通常是圆形的,其直径一般设计为灌注桩桩径的两倍,材料商通常使用高弹性橡胶材料,预先进行埋设与注浆管相连结。

2.4关在灌注桩注浆技术施工发生串桩的处理

在建筑项目灌注桩注浆施工过程中,当正在注浆施工的水泥浆的灌注桩,在进行注浆的过程中,水泥注浆材料从另外的灌注桩的桩体上喷出的情况,称之位串桩。产生串桩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注浆的水泥浆液材料的压力过大或者在灌注桩底部的土体有空洞等,所以发生串桩的情况就理所当然的。对于发生串桩,进行处理时,首先应该立刻的停止进行注浆工作,然后把发生串桩并且冒浆的导管进行封堵,然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注浆施工,首先应该把发生串桩情况的冒浆位置进行施工。

2.5灌注桩进行注浆压浆的顺序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对于灌注桩压浆技术施工其压浆的顺序,一般是根据先进行周边灌注桩的注浆施工,最后再进行中间灌注桩施工的次序。对于最后的中间的成片的灌注桩注浆施工时,一般是采用呈梅花状的间隔进行灌注桩压浆技术施工的顺序。采用这种顺序的优点在于,使得每根灌注桩的桩底底部有效的压浆量均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地基范围内内形成一个整体。

结束语: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对于钻孔灌注桩后进行压浆技术处理,这种施工方法,可以使得在桩体底部的虚土结构发生改变,提高灌注桩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这从根本上使得普通的灌注桩在成桩后,其底部有虚土结构的困难。这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招文东.关于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探析[X],2007,(10);

[2]彭罗生.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0,(6);

[3]郭丽芳.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3);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8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引言

钻孔灌注桩隐藏于地下,技术复杂。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桩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技术要求施工,加强质量管理,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施工前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并核查该地区地质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中真实记载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质量进行控制,要做好文字记录,以留查证。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成桩过程各项指标,包括桩位、桩长、桩径、孔底沉渣、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等能满足设计要求;二是: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三是: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④桩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规定的验收指标。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准备阶段

在明确了施工工艺流程滞后。首先要作试桩试验报告,应做好下列内容:报批试桩申请报告;报批试验工艺;施工阶段验证详细勘探;试验核定指标;检查试桩施工;编写试桩结果报告。其次桩基分项工程开工,应包括下列内容:人、材料自检记录、机械设备;试桩总结报告;设计、图纸对比试验。再者应做好现场开工前的准备,包括下列内容: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审核;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监理旁站;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检查水泥、骨料、水质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的材料相一致;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等。

(二)、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1、安排好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在开工前,应向监理方报送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审核并帮助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测量定位的质量控制

测量定位,是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钻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人员复检、验收相结合的措施,严格控制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5cm范围内)。在测量放线中应选用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采用极坐标定位法,桩位测量后,还要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以杜绝错误的发生;桩位确定后,用长约300 mm的钢筋钉入地下,用油漆注明以便识别,并做好桩位固定。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成孔过程质量监控

成孔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检查孔径、偏位、垂直度、泥浆性能并记录签认。钻进时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与柱状图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入岩,并对入岩深度及时签认。终孔检查孔深、孔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清孔检查泥浆指标、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1成孔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1)、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关规范对水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有具体规定,但在施工过程中,常有不少桩的桩底沉渣仍满足不了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泥浆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比重和粘度,若泥浆过稀,则携渣能力不够,若泥浆过稠,则孔壁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泥皮,无形之中减少了桩径降低了摩阻力。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等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比重以1.1~1.2、粘度为18~25 s为宜。

(2)、成孔壁坍塌的控制

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预先未料到的复杂的不良地质情况、钢护筒未按规定埋设、泥浆粘度不够、护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围排水不良或下钢筋笼及升降机具时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钻事故,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首先应认真审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严格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口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层钻进应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来抑制不稳定段地层的坍塌。

2、灌注过程质量监控

灌注过程质量监控程序。检查钢筋笼顶固定措施是否可行,其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核实施工现场的配合比每盘材料数量是否按批准的配合比执行。检查导管的长度及导管的水密性,核实导管底部离孔底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储料斗的容积是否可以达到混凝土初灌量导管的理论埋深。导管下放完毕后,灌注前再一次检查井底沉渣或泥浆沉积厚度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检查导管的埋深、压浆及混凝土面上升情况,注意孔内是否有异常情况,控制好水灰比、拌和速度与灌注速度;按规定随机取样做试块,浇灌完毕检查混凝土顶面标高。

3、灌注过程主要环节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坍落度对成桩质量有直接影响,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应是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性好且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一般应控制在18~22cm范围内。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在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达1.0 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

4、钢筋笼上浮控制

在灌注混凝土前,钢筋笼自重与悬吊力形成平衡状态,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引起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在孔口固定不牢固或提升导管用力过猛,将钢筋笼钩挂;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面时,导管埋深过浅,灌注量过大或混凝土面超过钢筋笼底一定高度时,导管埋深过大;混凝土质量差,对于易离析、坍落度损失大的混凝土,都易使钢筋笼上浮,解决的办法是操作要正确、确保混凝土质量及加快混凝土灌注。

五、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

(一)、成桩完毕的监控程序

检测桩位偏差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随机无破损检测或钻探取芯试验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检查试块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与质量评定标准。分项工程完工验收,进入中间交工计量。

(二)、工程质量的检测

质量检测可检验钻孔灌注桩成桩后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决定能否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往往会出现检验合格而实际却发生质量事故的情形,除人为因素弄虚作假外,客观来说是检验手段不当所致。目前检测钻孔灌注桩合格与否的方法有静载荷法、动测法和取芯法,实际应用时常选用上述1~2种。静载荷法比较直观,得出的数据容易让人信服,但缺点是加载影响深度有限;动测法可通过波速检测出桩身的完整性及桩的长度,测出长度的误差一般在±300 mm;取芯法通过取芯可看出桩身完整性,芯样还可做室内试验,但取芯深度也有限。

六、结语

钻孔灌注桩的工程隐蔽,质量控制检验难度大。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就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还要凭借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读实测的结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随时监控。若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现场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以防为主,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汪令辉 李岩,刘清民钻孔灌注桩常遇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2)

[2]叶立青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

[3]胡立志.浅谈钻孔灌注桩钻孔工艺[J]甘肃科技纵横,2010.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9篇

关键词:监理,质量控制,断桩处理,试桩验收资料

高层建筑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较多。地基处理工程属于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工程,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技术环节较多,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在质量方面的重点控制环节进行一些研究。

1监理方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地基处理一般是监理进场后的一项首要施工监理工作。监理方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这里仅列出做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监理的主要准备工作。一是监理人员熟悉图纸、地质报告、规范规程等文件。对于这些工程资料要研究透彻,这是开展监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二是审批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钢筋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案。监理批准后施工方才可按方案施工。三是编制监理细则。监理细则是根据监理规划编制的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监理方案,监理细则应包括工程概况及特点、编制依据、监理工程流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2监理方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监理,重点应控制好以下环节:1)抓好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种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必须有国家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和性能测试报告,有的材料还需有生产许可证。重点把好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关。需复试的材料要进行抽样送检复试,抽样送检要符合见证取样规定。2)检查机械设备的质量。设备的品种、规格、性能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设备要有合格证,并需有定期检测合格证明。操作人员需要有合格的上岗证件。3)严格桩位控制。对水平网放线成果监理方要复核验收,确保定位准确。对高程放线,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把高程数值准确地引至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每个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桩位和高程的复核。对各桩位进行编号,按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的顺序打桩。4)对桩径、桩体长度进行控制。对桩径的控制首先要检查桩机桩头的直径尺寸,同时要检查所成桩孔的直径,使直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对桩体长度的控制现在一般采取线锤测量法对桩孔深度进行控制,对每根桩都必须实测实量。5)对桩的垂直度的控制。垂直度的控制主要靠调整设备来控制。在设备上设置好控制的指示仪,使设备钻杆或冲击钻头保持垂直。6)对钢筋笼安装质量的控制。钢筋笼安装质量重点控制钢筋笼的直径,主筋的间距、数量,箍筋的间距,主筋与箍筋的焊接质量。主筋连接时要保持同轴心焊接,且搭接焊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质量要达到规范要求。7)对泥浆护壁成孔的工艺,要控制泥浆的比重,检查水中添加物料的质量,使泥浆护壁达到工艺要求的效果,防止塌孔情况发生。8)对钢筋笼入孔的定位和安装要进行控制,要检查多节钢筋笼对接时的焊接质量,检查钢筋笼保护层是否符合设计,对控制保护层的控制件的安装,应预先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按施工方案执行。9)对灌注混凝土的控制。一是要安装导管,使导管底端距桩孔底的距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原则是既要使混凝土挤排走孔底的水,又不可使导管中的混凝土受堵排不出来。二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将导管上下抽动,使混凝土密实。对桩顶以下5m以内的混凝土用振捣棒振捣。三是浇筑过程中,注意浇筑的连续性,防止形成已浇混凝土凝固,造成施工缝;也防止导管在混凝土中停留太长,造成导管拔不出来,形成浇筑失败。此外,需做好混凝土强度试块,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温度等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浇筑后的桩孔进行覆盖,避免混凝土受冻并防止人员坠落孔中。10)对后压浆的控制,目前多数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了增加后压浆工艺。对后压浆要做好压力、压入水泥量、压浆起始时间等环节的控制,使之符合图纸、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后压浆管的安装要按设计和工艺要求进行。11)地基处理属监理旁站项目,监理方安排监理人员全程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旁站记录。

3关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处理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在钢筋笼安装、成孔、浇筑等工艺环节中都可能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一般都是容易整改的,而且整改后能够达到合格水平。但是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断桩问题,则既不容易整改,一般的整改措施也不容易达到合格水平。对整改措施,多年来各施工单位各有千秋,但近年来逐步趋同。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监理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所谓的断桩,是指泥浆护壁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桩孔中的水进入导管中,再灌注的混凝土与原灌注的混凝土之间渗入了水,而使混凝土桩体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造成断桩的原因,主要是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在边拔导管边上下抽动导管振动混凝土时,将导管拔出了混凝土外,造成水进入导管。多年来,处理这一问题时,有些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导管再次插入桩孔内混凝土中进行浇筑,使导管中的水通过再注入的混凝土从管内向上将水挤出。这种方法由于导管内留存的水不易全部挤出,经多年实践,在仪器检测时,桩体有60%以上的比例不合格。第二种方法是,把导管再次插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中,用抽水机或者塑料管将导管中的水抽出,然后再灌注混凝土。这种方法,经统计,桩体不合格率仍在50%左右,也不可取。第三种方法,笔者认为最可靠,也是近年来多数施工方采取的方法,即用冲击钻将桩孔中的钢筋笼及已灌混凝土砸碎(如已凝固)取出,重新安装钢筋笼,重新浇筑。这种方法可确保桩体合格。当然经过设计方同意,移位重新打桩也是一种方法,但可能造成布桩结构不合理,不能采取此方法。

4做好试桩、验收、资料工作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0篇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项技术通过注浆管的制作、安装和下放,运用水泥、水和浆液水灰的准确配比,完成灌注桩的注浆和浇筑[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技术下存在的桩基沉渣和泥皮现象,使得桩基的稳固性和承压能力大大提高,改变过去桩基严重沉降的问题。建筑的基础稳固性增强,其整体的安全性也就大大增强,有效满足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拥有显著的优势和不足。就其优势而言,其施工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既能运用于多种地质当中,还能结合建筑工程特点,进行技术转用。同时,其使得注桩的沉渣和泥皮得以固化,避免桩基稳固性下降,保证了其较强的承受能力。此外,工程造价较低,建筑成本较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技术使用不当,导致灌注混凝土质量不强,造成钻孔灌注板承载力下降,严重时影响整体建筑质量。

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注浆管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首先,注浆管的制作于与安装,是该项技术应用于施工中的重要一步。注浆管的制作需要以镀锌管或无缝焊管为材料,结合建筑工程特点,进行三段式制作。运用塑料膜或胶带将花管段包好,确保注浆管的严密性,避免其在施工应用中出现渗漏现象[2]。在安装施工当中,以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确保注浆管安装符合设计施工方案标准,保证施工操作质量。

3.2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压水试验施工操作是在灌注桩浇筑施工完毕后的一道重要工序,一方面保证注浆管路和单向阀的畅通,另一方面则是确保将单向阀周边的泥浆和沉渣清除,使得混凝土的纯度得以提升,硬度和强度增强。压水试验施工操作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把控下,对于灌注桩管路的疏通进行规范化和专业化操作,如发现灌注桩出现塌孔或扩孔,则需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使得混凝土的覆盖层得以冲开。

3.3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要求注浆管的每个管段能够在相互之间的对接和配合上完美契合,确保整体注浆管的稳固性和严密性。在焊接过程中,应当确保焊接端口的饱满度,保证焊接处无缝隙,且在连续无间断的焊接操作后,实现注浆管焊接口的整体性[3]。此外,在下放过程中,应当依照施工规范,按照施工程序进行程序化操作,在确保注浆管不受损坏的基础上,确保其密闭性,防止渗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3.4灌注桩注浆工艺

灌注桩注浆施工工艺,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体施工过程的收尾环节。灌注桩注浆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此,该项环节的重要性极为突出。在灌注桩注浆施工之前,对于前面施工环节予以充足保障,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在注浆的配比上进行严格把控。在注浆过程中,控制好注浆的压力和施工连续性,一次性完成灌注桩注浆工作。注重每项施工细节,才能将注浆工艺发挥到最佳。

3.5灌注桩注浆顺序和时间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要求,甚至在施工的顺序好时间上也要严格遵循施工要求。一般而言,灌注桩注浆施工需要在成桩后两天才能进行注浆操作,但应控制在一个月内,既保证成桩的稳固性,又避免错过最佳注浆时机,导致注浆环境变化而影响最后的施工质量。在注浆顺序上,先完成桩端注浆,再进行桩侧注浆。如注浆桩为多断面桩,则应先上后下。控制好注浆施工的时间间隔,以两小时或两小时以上为佳。

3.6灌注桩注浆参数与终注条件

灌注桩注浆参数和终注条件,对于注浆施工效果的影响也颇为显著。在注浆参数的控制上,应当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标准,在进行科学准确的计算之后,方能确定最终的注浆参数。结合地质情况,如其以卵石层或砾石为主,则应当选择压浆压力强且压浆量大的设备和浆液;如地质条件为砂土层,则应当适当控制压浆压力和压浆量,结合地质条件测算出的注浆参数,进行合理化的注浆指标选择[4]。

4结语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具有不可见的特性,所以经常会出现断桩导致桩基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断桩情况时,就必须重新钻孔,浇筑桩基础,不但耽误工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因此影响声誉,给企业带来很不好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处治措施进行简析。

二、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

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泥浆或沙砾进入桩基混凝土中,使桩基混凝土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分成两段或几段,导致混凝土变质或截面受损,从而使桩基础不能满足受力要求,断桩是比较严重的质量事故。造成钻孔灌注桩基础断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质量:可以说断桩的原因就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引起的。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作,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桩基的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做好原材料试验,所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2)认真做好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于水下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坍落度,《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经实际工地施工情况来看,坍落度控制在20~22之间更能保证灌注桩混凝土的施工;3)灌注混凝土做好现场配合比的调整工作,对现场材料进行试验,同标准配合比对比后,对施工现场配合比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4)必须保证首批混凝土数量,为了保证首批混凝土能将导管内水全部压出并满足导管初次埋入深度的要求,应计算确定漏斗的最小容积,混凝土必须拌合均匀,尽可能缩短运距和减少颠簸,防止混凝土离析而发生卡管事故,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避免任何原因中断灌注。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必须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

2、浇筑高度控制:在灌注过程中,由于没有控制好导管深度和孔内混凝土高度的关系,导管高程比混凝土面高而使孔内泥浆进入导管内,混凝土内形成夹层而导致断桩。这种情况主要是工地施工技术人员控制失误造成,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容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这就要求在施工时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随时注意测量和记录孔内混凝土高度和导管入孔深度,以控制和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有适当的深度,防止导管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进水造成夹泥断桩,也要防止导管埋入过深,造成管内混凝土压不出或导管被混凝土埋住不能提升,导致中止灌注而断桩。埋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4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注的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经较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3、卡管:卡管是指在浇筑混凝土时输送管道被堵混凝土无法下到桩孔内造成卡管而导致断桩,在灌注混凝土时,卡管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形成卡管,要迅速找出原因,按照相应的措施尽快排除故障。卡管形成的原因一般是导管埋置深度和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在终孔后待钢筋笼安装就位,接着安装导管。导管应根据孔深确定导管长度。导管两端用法兰盘及螺栓连接,并垫橡皮圈保证不漏水。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导管的密封性,确保导管密封不渗水。还要注意检查导管之间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连接螺栓是否紧密可靠,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导管突然断裂而形成断桩。将导管居中插入到离孔底0.2~0.3m(不得插入孔底沉淀的泥浆中),导管上口接漏斗,并设隔水栓。待漏斗中混凝土储备量足够后,放开隔水栓,混凝土从漏斗底迅速下落,孔内水位骤涨外溢,说明混凝土灌入孔内。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将导管内水全部压出,并使导管下口埋入孔内混凝土内1.0m以上,随着混凝土不断通过导管灌入孔内,孔内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上面的水、泥浆不断被顶托升高,不断提升导管和拆除导管,直至钻孔灌注混凝土完毕。

4、坍孔:坍孔也是形成断桩的原因之一,在柱基础灌注混凝土时如果发生坍孔,坍入孔内的泥沙等就会进入桩基混凝土中而形成断桩,造成坍孔的因素也很多,其主要原因还是孔内泥浆造成的,因此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孔内泥浆的比重,《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各种土质的泥浆比重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工程技术人员能有一个技术指标,指导桥梁桩基础施工,以防止坍孔的发生,对桩孔来说,泥浆比重大一点,可以很好的保护孔壁,但泥浆比重太大,又会造成导管内混凝土无法顺利下到孔底,反而容易形成断桩,因此规范中对泥浆比重的规定是比较硬性的指标。泥浆最好采用优质纯粘土或膨润土;若没有好的纯粘土或膨润土,或者远运都困难,可掺配少量添加剂改善泥浆的性能。泥浆在钻孔中的作用:在孔内产生较大的静水压力,可防止坍孔;泥浆向孔外土层渗漏,在钻进过程中,因钻头的作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具有护壁作用,同时将孔外水流切断,能稳定孔内水位,防止坍孔的发生。

5、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导管的位置移动到孔边缘连接处法兰盘挂在钢筋笼上,使导管不能在混凝土中提升而形成断桩,此类情况一般在小直径的桩基础施工中比较常见,其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提升导管时用力过猛,导管在桩孔内晃动引起,或是因为导管插入时的位置过于靠近孔壁引起,因此,在施工前,首先要检查导管是否处于桩孔的中心位置,并做提升下降以检验导管是否能自由上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导管的位置,并交待机械操作人员在提升导管时不能猛提猛放,以防止导管被钢筋笼挂住的事故发生。

6、导管接头漏水和导管隔水塞下滑:

1)导管分节接头胶垫垫的不平整或胶垫老化,导管接头法兰盘变形或连接不牢固,以及导管在使用前没有经过过水试压,导致在灌注混凝土期间导管漏水,水下混凝土只有首批混凝土与水接触,其他部分的灌注只要发生与水接触就形成断桩;2)浮球直径较小不规格或未挂牢固,首盘混凝土在料斗还没有装够混凝土(容量不够)的情况下,隔水塞滑落桩孔内,混凝土没有埋住导管,而造成导管进水断桩;3)施工中首先应做好设备检查试运行工作。选用250—300mm直径的导管,导管在使用前要经过过水试压,保证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漏水。

7、其他原因:在工程施工中,还应该注意一些不可预见的的影响因素,如停电、机械故障、安全问题等等也会导致施工过程终止而引起断桩的情况。在施工中我们应做足施工准备,做好施工预案,加强现场管理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断桩的处治办法

1、及时处治法:及时处治可分为两种方法,具体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一是对灌注过程中发现断桩情况的,必须迅速查明断桩部位和断桩时间,如果断桩部位离混凝土面较近,且导管可插入断桩部位以下的,可将导管插入断桩部位,继续灌注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至桩顶面时继续灌注,使断桩部位以上的混凝土全部排出桩孔外,此种方法在施工中比较适用,但断桩部位较难查明,没有确实根据时不宜采用。二是在无法查明断桩位置且导管无法插入到桩孔底部时,迅速提出导管,并用钻机将钢筋笼拔出,如果钢筋笼无法整体拔出的,可采用单根钢筋拔出,钢筋笼拔出后,马上对孔内灌注泥浆,重新进行钻孔作业,清除孔内的混凝土,采用此种办法的依据是:因为水下混凝土的配制都会添加缓凝剂,孔内混凝土在12小时之内不会凝固,如果钻孔及时,可在混凝土凝固前将孔内大部分混凝土清除,将工期,经济损失方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2、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之中及时发现或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较好,但是难度较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3、接桩法:发生断桩后,应准确测量到桩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为处理事故提供可靠的数据。将导管提出桩孔外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并检查接头是否变形,胶垫是否老化,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和更换。在桩内原有混凝土初凝之前,重新下入导管,导管底部距原有混凝土面0.6-0.8 m,测量准确混凝土面位置。先用泥浆泵抽排孔内混凝土面上的泥浆沉淀物,同时向孔内注入清水,减少已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上的浓度。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的灌注数量根据桩的直径计算容量,确定埋管深度,导管至少埋入混凝土中1.0 m以上。混凝土经导管输送到桩孔向孔底扩散,并迅速将导管下端埋设,同时由于混凝土的重量加下落速度,将导管内的水和泥浆压向孔底,对已灌注的混凝土结合面冲洗起到一定的作用,随后混凝土不断地输送到被埋设的导管下端,从而迫使先前关注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向上和四周推移,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始终处于最上层。待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再用人工凿除接桩结合面以上的混凝土,并凿毛结合面。采用二次灌注法处理接(断)桩施工时,必须一次多灌注混凝土,以保证发生断桩事故混凝土结合处的质量。

4、废桩法:就是废除断桩,在断桩左右或前后位置同时钻孔,重新灌注2根和原桩同样直径、长度的桩基础,并在2根桩基础上面设置承台连接2根新桩,承台中心位置为废桩的中心位置。此种办法对工期,经济损失的影响较大,还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一般情况下尽量不采用。

5、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四、结束语

要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预防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只要注意断桩形成的原因,并按操作规程和规范要求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病害成因;处理措施;过程控制;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虽然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极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小到塌孔、缩孔,大到断桩报废,直至影响工期并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农村公路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 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里程逐年快速增加,养护和维修加固相对跟不上,这就是农村公路的现状,而处于农村公路中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桥梁结构,相当一部分由于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病害得不到及时、全面、有效的检测评估,运营存在安全隐患。文章结合我县2014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际,论述了提高灌注桩成桩质量种种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进展。

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简述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施工的关键部位,对桩基的质量控制应尽量做到事先控制,避免事后控制给桩基施工带来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

2.1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控制不同土层中泥浆的指标,确保泥浆既要能悬浮钻渣,又要使钻渣在泥浆池中循环时迅速下沉。

2.2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平面位置和倾斜度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为此成孔后应立即清孔。清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孔内泥浆的比重,避免塌孔,并且按照规范要求对桩位、孔径、倾斜度、孔深、孔底沉渣厚度以及泥浆指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2.3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下料、焊接及绑扎要严格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在钢筋笼下沉过程中,应检查钢筋笼各段对接的质量。所有焊缝要满足规范的要求,钢筋笼的上下段应在同一轴线上。下沉过程中应掌握钢筋笼的垂直和对中及周围保护层的情况。

2.4灌注水下砼

在控制砼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合理加快灌注速度,这对提高砼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密切配合工作。根据灌注速度和砼性质调整导管埋深满足施工需求及规范要求,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断桩。

3、钻孔灌注桩常见病害成因及处理措施

灌注桩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因其工序繁多、工艺复杂等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质量事故,如坍孔、桩底沉渣过厚、护筒失效、孔斜、缩孔、钢筋笼偏位、断桩等。工程施工中,应根据缺陷产生原因及缺陷类型不同,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1坍孔

施工过程中应参照施工规范合理使用高比重、高粘度优质泥浆,确保孔内泥浆位高于水位2m以上。根据地质情况并参照施工规范控制成孔速度。控制砼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3.2桩底沉渣过厚

清孔是灌注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条件,必须通过清孔控制桩底沉渣厚度,使砼与地基结合良好,提高桩基承载力。合理控制泥浆技术指标,钢筋笼吊放时应避免碰撞孔壁减少沉渣,清孔后尽量缩短待灌时间,避免泥浆沉积而使桩底沉渣过厚。

3.3护筒失效

尽量加大护筒埋深深度,增加其稳定性和抵抗局部冲刷的能力。护筒下沉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泥浆密度和粘度的方法矫正下沉指标。护筒变形处理可以根据其变形的部位进行灵活处理。

3.4钻孔偏斜

施工中强调成孔前预控与成孔过程中监控。随时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施工前做好应急预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孔垂直精度。

3.5缩孔

施工中应加强对孔径的检测与控制,提高泥浆质量,严格控制泥浆失水率、密度、粘度等各项性能指标。钻头直径适当加大,在导正器上焊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的过程中起扫孔作用。

3.6钢筋笼偏位

注意提高钢筋笼加工、组装的精度,在沉放笼时要确认钢筋笼的轴向准确度,将吊筋固定于灌注底座。合理控制砼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同时应做到清孔彻底,控制埋管深度。

3.7断桩

断桩是较为严重且常见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对策,预防事故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钻孔后必须认真清孔并做好孔径测量,符合要求后及时灌注砼,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做好原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严格按程序确定砼配合比,确保初凝时间与坍落度满足灌注要求。合理控制砼中途运输时间,确保在砼初凝时间内连续、快速浇注。

4、钻孔灌注桩过程质量控制关键点

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稳定与安全。通过事前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关键部位,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将其设置为质量控制点,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规程施工,以实现灌注桩施工质量的主动控制。

4.1确保桩位控制准确性

桩位控制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细致操作。根据设计图纸标定桩位和高程,测量数据及控制网点应进行多次复核,严格控制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钻机就位前,必须认真复核桩位,护筒埋设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钻进过程中,确保钻架垂直地面,钻头中心对正桩位中心。

4.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在钻机就位时将其调整平整、垂直,在钻进过程中作必要的检测。特别是钻进过程中碰到孤石、坚土时及时复查。

4.3严格控制钻孔桩孔径

做好地质观测,保证泥浆质量,防止孔壁坍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钻锥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补焊。已发生缩孔时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保证孔径满足设计要求。

4.4重视钻孔深度和孔底沉渣厚度检测

钻孔深度和孔底沉渣情况需要精确测定。准确丈量钻具长度,准确测量孔位或桩基标高,严格按钻具长度进行孔深控制。使用优质泥浆,提高携砂、排渣能力,终孔采取净浆置换孔底沉淀泥浆。砼浇筑前30min内,必须测量孔底沉渣厚度,若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应再次清渣,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浇注砼。

4.5确保钻孔桩地基承载力

桩基施工在每一根桩位处进行地质补充勘探,复核桩长。成孔检查时从设计深度、钻速及浮渣取样的情况来综合判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减少对摩擦桩周边土体的扰动,缩短成孔时间,确保摩擦桩的承载力。

5、结束语

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过程质量控制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由于其隐蔽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施工技术人员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严把工序检验关,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施工进度稳中求快,桩基成孔率显著提高,为后续承台、墩柱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朱伟强.浅析钻孔灌注桩成桩缺陷及预防措施[J].施工技术.2006.

[2] 李照中.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成因及处理[J].铁道建筑.2007.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resources to river "meixi river" longsheng XiangGui road junction to river "meixi river" perio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s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guangxi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important project, the river "meixi river" one, tw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is the project of the key project, and the underwater concrete pil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it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auth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number one bridge river "meixi river" talk about underwater concrete pil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underwater concrete pil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运用广泛,但由于施工在水下进行,隐蔽性强,且施工环节多,质量控制要求严的特点,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分工明确,各项工作密切配合,做到统一协调指挥,迅速、均衡连续施工,确保水下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本文结合梅溪一号大桥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实践,就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作简要的论述。

工程概况

梅溪一号大桥全长131米,采用6跨20米后张法预力混凝土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0#桥台及1#、2#、3#墩的基础均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共有126米,其中灌注桩采用冲孔桩机成孔技术。

根据地质钻探表明:上覆土层为砂性土(或人工填土)、圆砾,下伏基岩为砾岩,砂性土(或人工填土)、圆砾层的厚度为4~12米不等。

冲孔桩机成孔施工技术控制

1、施工准备

⑴、修筑施工便道,围堰筑岛,平整场地。筑岛面积要满足冲孔桩机和其它施工机具等施工占地的要求,筑岛高度要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m;冲孔桩机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加以平整,按照设计桩位精确放样,准确定出每个桩基的平面位置。

⑵、机械设备的检查。对进场的冲孔桩机和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设备的使用性能、完好率等进行检查,对存在故障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水下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设备要求配套并且完好,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备用发电机,这是保证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前提。

⑶、埋设钢护筒。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埋设钢护筒,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护筒直径比桩径大300mm,钢护筒中心坚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控制在50mm以内,护筒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

⑷、冲孔桩机安装就位。桩位放样定位后,便可安装冲孔桩机,冲锤应对准桩基中心桩位就位。

2、冲孔

⑴、泥浆调制和注入。冲孔桩机、钢护筒安装就位好后,设置泥浆池,制备、调配泥浆。泥浆采用水、粘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应视冲孔桩的地质情况、冲孔方法、泥浆材料条件等来调制出符合要求的泥浆。在桩孔施工作业过程中及时注入泥浆护壁。

⑵、冲孔施工。冲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机冲孔,采用冲孔桩机吃进,正循法施工。冲孔作业要分班连续进行,冲孔过程中须及时填写冲孔记录和做好交接班记录。冲孔过程中要注意地质变化,时常捞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设计图纸的地质剖面图进行核对。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冲孔桩机速度和冲击冲程。冲孔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孔内泥浆比重和粘度,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3~1.4之间,粘度控制在19~28之间,并根据地质变化与冲进速度及时调整泥浆比重,以保证孔内钻渣的悬浮和孔壁护壁。在冲孔排渣或因故停冲时,应保持孔内水位规定的高度和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冲时,必须将冲锤提出孔外。

⑶、清孔。当冲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桩孔的深度、孔径、孔位、倾斜度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在清孔时,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孔内水位要高出河流水位1.5~2米,以防止坍孔。

3、安放钢筋骨架

在成孔检验合格后,就可往桩孔内吊装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吊装前,应对钢筋骨架进行检查验收,钢筋骨架的各项检验项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吊装采用吊车进行作业,长桩钢筋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桩长、吊装条件确定,钢筋接头按50%错开,并保持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外侧应事先设置好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以保证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达到要求。做好钢筋骨架的定位,保证钢筋骨架安放位置准确,骨架中心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骨架倾斜度控制在±0.5%之间。在钢筋骨架顶面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做到固定牢固,以防止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4、灌注水下混凝土

⑴、安放导管。导管使用前要进行水密性试验,保证导管不漏水、渗水,方可使用。安放导管时,导管接头卡口要旋紧、连接牢固,导管底与孔底要保证有30cm左右的空隙。

⑵、二次清孔。在钢筋骨架和导管安放好后,应进行二次清孔,因为吊装钢筋骨架和安放导管过程中,桩孔内泥浆循环停止,泥浆里面的浮渣有所沉淀。二次清孔后提取泥浆试样,进行泥浆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要符合规范要求,泥浆比重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小于2%。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⑶、水下混凝土施工控制。在孔内泥浆各检测指标检验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为C25水下混凝土。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一定量的高效缓凝减水剂和粉煤灰,灌注时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首批灌注混凝土应根据设计桩径计算好数量,首批混凝土灌入后,应能满足导管首次的埋置深度≥1米和填充满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首批混凝土灌入桩孔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米之间;要经常测探桩孔内混凝土灌注高度和准确推算导管的埋置深度,以便及时调整导管的埋置深度,保证混凝土顺利灌入和灌注质量。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搅拌能力,必须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的要求,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灌注的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高0.5m~1.0m,以保证桩基混凝土强度。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要尽快查明原因,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并以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实践证明,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关键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控制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所以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快速、连续施工。派遣的桥梁工程师和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同时,成桩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参建各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监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 A

钻孔灌注桩由于具有承载力高,可以穿越软弱土层、对施工场地要求小,便于水下作业,沉降量小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及公路桥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施工应用。但因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施工中如出现差错,将会给工程质量和进度带来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为此必须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实行严格的监理,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验收,通过对桩基定位、护筒埋设、成孔、清孔、钢筋制作和安放、对水下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进行跟踪旁站,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本文将通过对某桥梁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的监理,明确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梁为三跨(8+13+8m)简支板梁桥,全长42m,宽度为38.7m。本工程桥台为重力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为桩柱盖梁,设置地系梁。每个桥台设计24根灌注桩,每个桥墩设计9根灌注桩,总计66根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2m,长度为28/32m,C30水下混凝土。

二、监理依据

1、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相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桩基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技术变更单;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本工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5、本工程监理规划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专项实施细则。

三、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GPS1500回转钻机,泥浆护壁、正循环钻孔、反循环清孔,导管法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具体施工流程详见如下流程图:

四、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1、认真踏勘现场,仔细查阅施工图设计文件、地质勘查资料,及时了解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地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2、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机构组成名单及人员证件,确保持证上岗;

3、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约定及时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上报我监理部审核,对桩基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主要应注意如下重点内容:

1)施工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泥浆池的池壁、隔墙应采用砖砌并能承受一定压力,排浆泥槽坡度合理,泥浆供应量应能满足钻进和清孔的需要;泥浆的排放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

2)钻机的造型是否合理,钻头直径应取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尖角应取120,并检查是否有备用;

3)核查成桩施工顺序和流程图,保证相邻施工桩的间距大于4d或间歇时间隔应不小于36小时;桩机的数量能否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4)防止缩径、塌孔和沉渣过厚的技术措施是否可行;

5)是否有针对坑内暗浜处理和加固体区域套打的技术措施;

6)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做好桩位复测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导线闭合,并进一步做好桥梁平面控制网与相接道路控制网的衔接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桩基桩位的复核工作,桩位的平面偏差应控制在1cm以内。

5、做好对桩基工程原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

1)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严禁使用两证不齐全的材料;

2)每批钢材使用前必须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附上钢材的出厂合格证、质保单和由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的试验报告,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3)审查电焊条的质保书和出厂合格证;

4)督促施工单位对钢筋焊接接头做好工艺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正式施焊;同时对钢筋焊接接头按300个接头为一批,由监理见证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隐蔽。

6、审查开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审查和考察商品砼供应站的生产能力、质保体系和计量精度以及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砼原材料的质保资料及砼配合比的试配及验证情况,严禁使用未经监理认可的搅拌站的商品砼。

2)审查砼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砼的坍落度应在18~22cm范围,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h(至少为单桩砼正常灌注时间的2倍),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水泥与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50kg/m3),细骨料为中粗砂,含砂率40~45%,水胶比宜采用0.5~0.6,粗骨料宜采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

3)审查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技术交底清楚,施工方案经各方认可,施工场地硬化符合要求,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并准备到位,各种检测器具计量检验合格且准备就绪,钻杆和钻机上控制标高的标尺标定清晰,特殊工种上岗证齐全,测量基准点线明确,钻机试运转良好,各种安全技术规程健全等。

五、成桩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

1、成孔用护筒埋设监控

根据桩位小样桩,由施工单位放置成孔护筒,其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200mm,护筒埋设后的中心竖直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并应保证筒垂直,竖直线倾斜度不大于1%。同时护筒底口埋进原土深度不应小于1.2m,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0.3m,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埋设完后,必须经监理复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成孔监控

1)成孔时钻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定位后,监理用水平尺和线锤复测钻机的水平度(2mm)和垂直度(1/100),复查钻机钻头是否有变动(-2mm)(首次开钻前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上报采用钻头的尺寸与草图)和复测钻机钻杆的总长度与根数(钻杆固定并编号备查,钻杆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经监理人员检查钻头钻杆连接、钻机各项性能符合要求后,可同意开钻。施工时先连接泥浆制作系统,开动泥浆泵使泥浆循环2~3min,然后开始钻孔,在护筒底处应低压慢速钻进,待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开始正常钻进,钻进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泥浆,确保水头高度。

2)施工单位对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成桩完毕至混凝土灌注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3)成孔过程中,孔内泥浆液面应保持稳定,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测注入孔口和排出孔口的泥浆比重,分别应满足1.15和1.30(正循环成孔)或1.10与1.15(反循环成孔)。

4)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复测孔深(孔深=钻杆总长度-钻机标高-机上钻杆余长),其允许偏差为-0~+300mm,当检查合格后,监理签署成孔验收记录。

5)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临近施工桩与已浇混凝土的桩距离不小于4d或最小间隔时间不小于36小时。

6)钻进过程发生斜孔、缩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施工单位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钻进。

7)督促和配合施工单位,抽取10%的桩孔进行桩径、垂直度和孔壁形状的检测,核查成孔质量情况,孔径偏差控制在-0,+0.20d范围内。

3、第一次清孔监控

当孔深经监理复验合格后,通过提升钻机离孔底20~30cm后,用钻杆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时间一般要清30~40分钟,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5,用测绳测得的沉渣厚度应不大于100mm。当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进行复验,经监理认可后才允许提升,拆钻杆。在进行孔深测量时,应防止测锤落在钻头锥尖部位而计算出孔底沉渣为负值的情况。同时应注意严禁用超钻的方法来代替清孔。

4、钢筋笼制作和安放监控

1)钢筋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筋焊接、箍筋的固定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焊缝长度和外观质量均符合要求。

2)钢筋笼制作质量必须符合:主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10mm,保护层厚度5mm,钢筋笼直径5mm,骨架长度10mm,并由监理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方可下钢筋笼。

3)施工单位下钢筋笼时必须垂直下放,不碰撞孔壁,钢筋笼的安装宜采用吊机起吊安装,在钢筋笼的安放过程中,监理应督促施工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钢筋笼的垂直度进行观察,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应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定位,以确保钢筋笼的垂直度及安放完毕时钢筋笼位于桩孔中心、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两节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现场焊接,当施焊时必须保持垂直状态,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钢筋笼全部安装入孔后经监理检查安装位置准确,其允许深度偏差为100mm以内,确认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固定工作,避免灌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

5、下导管监控

1)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大于4米,不得漏水,标准节长度宜为3米/节,导管连接应平直可靠,密封性较好。并保证导管位置居中和导管底口离孔底30~50cm左右,满足要求后,督促施工单位固定好导管位置,防止导管跌入孔底内。

2)导管使用后应及时清除管壁内外粘结的砼残浆;对导管的壁厚、连接部位丝口应定期检查、测定,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处理。

6、第二次清孔监控

导管安装好后,在其顶上装好闷头,用导管开始第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时间一般应>30分钟,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的比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15,反循环法宜为1.05~1.1,正循环法为1.1~1.15),当符合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用测锤实量第二次清孔后的孔深,计算沉渣厚度应小于100mm时认为合格,此时可拆除闷头,装上浇灌混凝土的漏斗,并由监理办理清孔质量验收签证手续。第二次清孔合格后必须在30分钟内浇灌砼,否则应重新清孔。

7、水下混凝土浇注质量监控

1)检查施工单位送交的商品砼送料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砼灌注用的隔水塞和漏斗的材质、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留置砼试块和测量砼坍落度,监理也按规定进行抽测砼坍落度和见证砼试块的留置;

3)监控砼的初灌量,保证导管埋入砼深度足有1米左右。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砼的初灌量,当漏斗内初灌足量后,方可截断隔水塞的系结铁丝,将砼灌至孔底。

4)跟踪监控水下砼浇筑全过程,严格监控导管的起拔长度和速度,保证导管埋入砼深度始终不小于2m,并做到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

5)当砼浇筑完后,复测砼的实际灌注高度,保证其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米,并记录好每根桩的砼浇筑方量。

6)统计每根桩的充盈系数和浇灌时间,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方量/按设计桩身计算体积+予留长度,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也不宜大于1.3,单根桩砼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并不得超过初盘砼的初凝时间。

7)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做好水下砼浇筑和导管拔升全过程的施工记录。

六、工程桩质量验收的监理

1、钻孔灌柱桩成桩完后,必须按设计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测,用以检测单桩承载力和成桩桩身完整性。本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100%低应变测试,按质监站的要求做4根基桩的静载试桩试验。低应变检测66根桩,Ⅰ类桩64根,占总检测数的96.9%;Ⅱ类桩2根,占总检测数的3.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共检测4根,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2、满足龄期后将桩头挖出,对桩位进行实测实量,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0.7.4规定,其桩位允许偏差为:群桩为100mm,排架桩为50mm,本工程按50mm控制;本工程桩位偏差均在30以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七、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文明的监理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特点,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1、开工前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对涉及的安全措施予以审核确认。

2、督促施工单位按现场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临时用电方案,并认真按方案做好临时用电的管理。

3、做好对特殊工种持证情况的动态检查:成孔机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凡上岗者均应持有有效操作合格证。

4、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松软地段应铺垫碾压平,临边应做好防护,并设置相应警示标志;上下基坑应按规定做好通道。

5、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有效可靠。

6、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件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

7、采用泥浆护壁时,对泥浆循环系统要认真管理,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浆液,做好现场防滑工作。

8、钻孔后,砼浇灌后的顶标高比地面低时,应在孔口加盖板封挡,以免人或工具掉入孔中。

9、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宜在加强箍筋处),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吊机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证件。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价值

1.前言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随之对道路桥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孔灌注桩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有适应能力强、操作便捷等特点,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的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降低了道路桥梁的质量,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道路桥梁的施工人员应该不断改进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严格遵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规范施工,进而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2.1钻孔灌注桩技术简介

钻孔灌注桩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传统的道路桥梁工程依赖于人工挖掘,而钻孔灌注桩利用机械钻孔形成一个桩孔,然后把钢筋和灌注桩的材料浇筑在桩孔里面,形成一个混凝土土桩。

2.2钻孔灌注桩特点简介

钻孔灌注桩被广泛应用与道路桥梁施工中,主要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1)抗震能力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小。(2)利用钻孔灌注桩建筑出来的灌注桩直径较大,承载能力较强。(3)适用于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地基施工中,具有高效、实用等优点。(4)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高。

2.3主要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简介

根据不同的护臂形式,钻孔灌注桩技术有两种类型:第一,泥浆壁钻孔灌注桩技术。此技术不但可以保护砖具、使器械更加,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道路桥梁坍塌。第二,全套管灌注桩技术,此技术可以把钻孔清理忽然制备泥浆两个环节省略,完成钻孔机安装工作之后可以直接在全套图中钻孔,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全套灌注桩技术施工简便、施工更加安全、施工质量更高。

3.钻孔灌注桩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桩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技术,道路桥梁施工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于道路桥梁施工的准备工作中。在道路桥梁施工设置桩位埋设护筒的环节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测定桩位,确保桩位的精确性。(2)在道路桥梁的钻孔施工环节,施工人员经常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来协助勘察施工现场,以了解现场的地质、水文等情况,然后选择施工砖头、准备泥浆池,以便于后续施工的清理和排渣工作。(3)在道路桥梁的清孔施工环节,施工人员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孔内和孔底进行清理,保证孔内泥浆在百分之八以下。(4)在安放钢筋骨架的环节,施工人员应用钻孔灌注桩制作出合格的钢筋笼,确保钢筋安放位置的正确性。(5)在混凝土灌注施工环节,施工人员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来检测终孔内的沉渣,再利用钢钎探测孔底,了解孔底的地质情况,合理配制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符合道路桥梁的施工要求,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2]。

4.钻孔灌注桩在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钻孔偏斜、管道被堵塞、钢筋上浮等,为了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规范施工。

4.1防止桩偏斜

首先,在道路桥梁施工的钻孔工作中,施工人员应该提前对施工现象进行详详细的勘察,避开有较多石块、且石块比较坚硬的地方。若是在遇到孤石,则可以用钻机和冲击钻把它击碎,然后再进行常规的施工。其次,钻孔设备应该保持垂直,在安装设备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让转盘、底座、固定钻杆的卡控、起重滑轮的边缘、护筒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并规范控制钻杆的街头,让其保持在准确的位置上,若是钻杆出现弯曲的情况,则需要用千斤顶把钻杆调正。最后,形成钻孔以后,施工人员应该用检孔器对钻孔进行检测,检查钻孔有没有偏斜,如果出现偏斜,则应该确定偏斜的位置,并用钻孔机反复扫孔,让钻孔保持垂直。

4.2防止导管堵塞

第一,施工人员在制作道路桥梁施工导管时,应该合理处理焊接缝,让法兰盘的平面垂直于导管的轴线,其中,施工人员可以在特殊材质的胎具上焊接,以防止法兰盘焊接出现变形的现象。新制作出导管以后,施工人员应该详细检查钻孔,如果发现有些部位比较薄弱,则应该及时处理,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第二,为了让混凝土能够连续流动,施工人员应该对导管中的气泡进行控制。第三,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首先,施工人员应该合理选择骨料,骨料应该不容易离析或者泌水,根据管道的直径和钢筋笼来骨料的粒径,保证骨料能够顺利流过导管、不会在钢筋笼内堵塞。其次,根据道路桥梁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强度来选择水泥,保证水灰比例符合标准,防止因为水灰比例不符合标准导致搅拌松散或者粘度过大的现象发生,保证灌注施工顺利进行。

4.3防止钢筋笼上浮

一方面,施工人员应该保证泥浆的性能与道路桥梁的建设要求相符合,入孔泥浆的粘度应该在一定的标准内,并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沙粒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脱离法兰盘钩挂的钢筋笼时,施工人员则应该控制好放料的速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钻孔灌注桩技术不仅可以提到道路桥梁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进而提高道路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施工水平,避免不规范施工造成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出现,充分发挥钻孔灌注桩的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优势,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