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篇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开发学生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干瘪苍白的,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利用学科整合,发挥多方面优势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

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价值实现途径 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高校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要通过一定的原则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这就要求高校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文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忽视。

一、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具有重要地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美感的人文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可以引导或者约束人的行为”。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有利于其良好发展的人文环境。

1.积极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是“高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由文化营造出来的人文环境将从高层次上影响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因此,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高校应在图书馆、教室走廊、餐厅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如增加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和报刊的数量,在教室走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等。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塑造者和大学生之间营造平等和谐关系,将理想人格塑造的权威由外在强制转化为内在自觉,让大学生在理想人格塑造中真实地体会到塑造者的尊重和关怀。另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之间营造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培养大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怀,将人文关怀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从而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功效[1]。

最后,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理想的人格。大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质,锻造理想人格。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广播、校园网、板报、校报、橱窗等各种传媒,积极宣扬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以此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

2.积极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家庭人文环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因此,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家庭教育。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的实现也就离不开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家庭人文环境的营造,首先要求父母自身要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注重人文品质的提升。其次对孩子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对孩子正确的做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错误的做法要从正面进行教育和引导,讲道理,摆事实,坚决杜绝打骂现象。最后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人文教育的家庭场所。

3.积极营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网络人文环境

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给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积极营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网络人文环境,发挥网络优势体现人文关怀。高校应该实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进网络,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人文环境,同时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网络,确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网络人文环境。

二、改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对人文关怀忽视的现状

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往往忽视人文关怀,导致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缺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在大学生理想人塑造中落实以下方面:

1.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主体性是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特征,它的基本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三个方面。”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并促进自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必须引入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首先,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尊重、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大学生不仅仅是被塑造和管理的群体,而是具有能动性的群体。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实现必须在尊重大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实现能动作用的发挥。

其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大学生有权利对自身理想人格塑造的进展起着独立和自主抉择的作用,这是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引导大学生的自为性。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要求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尺度来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大学生的自为性主要是指大学生自觉、内化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为性的培养,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引导大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塑造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自我选择、内化、调控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改善自我理想人格的一种自省自律的高度自觉的活动。

2.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个体差异,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单独的个体,每个大学生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还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方式。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实效性。

首先,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科学地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地确定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科学性。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科学性取决塑造内容、目标和方法的科学性,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及变化规律即个体差异的科学认识。因此,只有科学地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人格发展状况,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其人格发展的规律,才能科学地确定塑造内容、目标和方法,科学地实施理想人格塑造,有针对性地关心人和爱护人,实现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

其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只有认识并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实施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针对性。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及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素质、性格、能力及兴趣爱好,人格也就各具其特点。因此,高校只有正确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达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效果[2-3]。

最后,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只有认识并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性。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在塑造者的影响下实现理想人格确立的过程。塑造者的塑造影响是大学生理想人格确立的必要条件。而大学生开展的自我塑造,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性则是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在根据。因此,能否增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效果,关键在于调动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性。高校只有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并善于发现并调动起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在积极性,才能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性。

3.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凸显人性化

人性化既是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价值实现的目标,又是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价值实现的具体体现,因此,实现人性化是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实现人文关怀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大学生理性人格塑造的目标要人性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侧重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协调和服务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都以此为出发点。这种目标的实现只具有工具性,突出的是政治本位,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工具化塑造。这种形式的目标塑造在一定的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合理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调整。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即将其作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出发点,以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的理想人格为归宿,最终达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的。以社会化理想人格为本位的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性化目标的确立,不但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而且要充分认识并考虑到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关照并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4]。

其次,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具有人性化。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息息相关,以此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其塑造的内容。因此构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这个中心,以人文社科、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的创建为结构,以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心的问题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大学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方式要具有人性化。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塑造者居高临下、以权压人,我说你听、我教你服的单向式、填鸭式的强制灌输方式。塑造者和大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尊重的对话关系,彼此之间做到教学相长的同时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桑春红.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理想人格[J].理论界,2006(8).

[2]李训茂.论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J].前沿,2006(9).

[3]朱湘虹,秦秀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收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9―0045―05

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和发展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也获得极大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景区已超过2万个。政府对景区资金的支持严重不足和景区已有的高度集中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病日益凸现。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部分景区转让景区经营权的改革试验。据本文的不完全统计,已有涉及22个省(市、区)的100余家景区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经营权流转试验,并有安徽、四川、湖北等11个省(市)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旅游发展条例中允许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但目前经营权价值评估这一环节缺失造成了经营权流转难以实现或盲目转让,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开发资金不均衡等不良后果。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景区经营权合理流转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有学者曾将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列为我国旅游研究前沿10大问题之一)。

1 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述

很多学者关注到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但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表1)。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旅游地全部资产评估和资产经营价值评估,前者涉及资源全部用途的收益,后者侧重于旅游经营的收益。其中,呼吁旅游资源/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重要性的研究最多,这也显示该领域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与因素研究较少,一些学者构建基本评估思路,名称还停留在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实际为景区评估。关于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因素的研究中,除了吴楚材等人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结合外,其他研究都仅是理论构建。叶浪的研究构建了影响经营权价值的框架性因素,李向明和雷蓉等人对部分因素深入细化,吴楚材和雷蓉等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评估方法。虽然部分方法和因素应用并不适宜,但已是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可贵探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地评估,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涉及因素较简单。案例研究对资产经营价值的涵盖范围也不尽相同,如王炳贵等着眼于森林公园的纯收益,程绍文从景区地值入手。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对于旅游资源,景区经营权价值认识虽不统一,但都从资产评估角度人手,方法应用中其他领域评估方法的借鉴与景区经营权的特殊性还没有很好结合。

2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基本途径对比

显然,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属于资产评估。当交易的是物的非完整的所有权,或物的产权边界不清晰,“外在性”显著时,资产评估的客体更精确的表述显然应该是“被评估资产的权利”。景区经营权价值是景区经营性资产的获利能力,因此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需要认识资产评估的基本思路。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途径)有3种,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图1)。从宏观上看,这3种总体思路着眼点不同:成本法主要关注资产的过去而不是未来,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价格反映资产价值,而收益法考虑的是未来现金流量。

具体对比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途径(表2),进一步明晰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思路的总体评估思想。市场途径依据替代原则,与近期出售的同类资产比较并调整后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适用范围较广,但对可比参照物的要求较严。成本途径通过资产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各种损耗价值确定,主要基于卖方。收益途径将资产未来的获利折算到现在,需要预测资产在可预测获利年限内的预期收益和面临风险。

3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

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3种途径给予不同的出发点,并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对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中,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成为评估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础性问题。通过对资产评估途径的对比与其他领域资产评估的梳理,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首选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其次是市场法(途径),成本法不适合作为总体基本评估思想。

3.1从评估目的与价值类型而言,收益法(途径)符合景区经营权价值类型

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3种途径从时间上是体现资产未来、现在和过去的3种维度。收益法(途径)是将未来的利益折算到现在得到资产价值,主要注重对未来收益的测算;市场法(途径)是与已交易资产价格进行对比调整后得到资产的价值,主要关注现在资产;成本法(途径)则是还原资产现在的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的方法,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价值在成本法中有决定因素,原始价值主要表征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图2)。所以收益法(途径)是测度景区资产经营价值合适的方法,市场法(途径)次之,成本法(途径)对未来收益很难测度。即使应用成本法进行加和计算,也不能体现景区经营性资产的整体获利能力。

3.2从市场状况与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而言,收益法(途径)是最合适的途径

评估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前提条件,就难以应用方法或需部分改进。通过景区经营权评估的现实状况与评估途径前提条件的满足程度分析,目前我国的现实状况可以全部满足评估途径的前提的仅有收益法(途径)(表3)。

我国大多数景区在开发前都需要进行景区规划,景区所在的区域一般也有区域旅游规划,所以基于规划与行业平均情况对景区未来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状况可以预测并可货币化。旅游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景区的获利年限根据经营权转让年限可以测算。所以,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使用收益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基本可满足。现阶段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时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公示、招商会等形式基本实现公开市场的前提条件,但是已交易的景区经营权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参照 物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已交易景区经营权的具体金额与交易合约具体情况及当时供需双方关系状况难以获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景区较多,景区的类型较多,参照景区与被评估景区可比性不足,所以市场法(途径)前提中最核心的条件――找到可比参照物(最好3个以上)很难满足。随着景区经营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与活跃,市场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将可满足。但目前市场法(途径)的应用有一定困难,即使应用也难以保证其科学性。成本法(途径)显然适合景区内一些固定资产的评估,但景区内的土地与旅游资源由于不存在旅游用途的使用对其带来必然的价值损耗,所以整体上不适宜。

3.3从方法科学性角度,收益途径相对较科学

从收益途径的支撑理论来看,庞巴维克(Bohm-Bawerk)在《资本实证论》中首先创立了资本价值理论,认为成本并不把价值给予产品,而是从产品中取得价值,并且明确提出“凡给予我们相当永久性收益的物品,我们就根据这种收益给它们某种‘资本价值’。我们估计它们的价值相等于能按当时的利率在同样长的时期内产生同量的收益的货币资本”。此后,耶鲁大学的费雪(Fisher)进一步为收益法奠定了基础,他指出,“资本价值必须由其估计的将来净收人来计算,而不是相反”。费雪并对成本决定持否定观点:“我们必须记住,在一特定时间计算价值时,只有将来成本才能进入财货的估价。过去的成本对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过去的成本在这里只能起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成本决定了财货的现有供给量,从而也就提高或降低这些财货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凯恩斯也提出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观点,再次强调资本价值与历史成本无关,说明了收益法的科学性。根据景区经营性资产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经营权价值,也容易被出让者与购买者接受。

收益法(途径)作为景区经营权价值的基本评估思路,并不排斥在评估过程中也会用到成本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思路,如机器设备可采取重置成本法评估。但需强调整体景区经营权价值基本评估思路是收益途径。

4 相关资产评估领域的评估方法选择

与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相同,已有的公路收费权、矿业权估、加油站收费权等的评估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在这些经营权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如公路经营权、采矿权、房地产的使用权等都首选收益途径,显示收益途径在评估经营权价值的广泛适用性(表4)。我国已有的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研究中3种途径学者都提出过,有学者认为收益法不适宜,应采取重置成本法,有学者认为成本法不能反映出价值,实例中采用收益法较多,总体上对评估途径选择还较模糊。结合其他领域和景区经营权特点,本文认为收益法是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首选途径。

5 结语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4篇

1.1市场社会—以GDP为核心的竞争时代

毋庸置疑,市场是is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社会改变最为深刻的力量,由它带来的伟大变革被称为“大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市场在提升经济效率中的独特作用,市场被认为是通往自由和繁荣的最佳路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也被归功于市场,而这期间我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GDP作为市场社会中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政府及公众普遍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绩效等逐渐等同,因此对公共政策甚至选票等均产生一定影响。与此类似,现代经济学以GDP和货币收入衡量社会及个人福利,被认为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门社会科学,其分析方式同样对其他学科产生极大影响。具体到公共管理学,则表现为通过P途径及B途径逐渐融合形成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1. 2和谐社会—以幸福看待发展

GDP或GDP无疑是20世纪宏观经济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因为它确实通过加强对经济指标的衡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正频繁引发人们的质疑。GDP核算将污染、犯罪、健康损害、家庭破裂、资源匮乏等统计为经济价值,但同时却忽视了自然资本、可持续性、锻炼、社会情感、志愿服务、家务劳动、生活质量等内容,被称为“经济王国中皇帝的新装”。2011年由法国牵头组建“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衡量委员会”,专门考察“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最终报告指出当前的衡量体系应该把重点从衡量经济生产转向衡量人们的幸福。

单从GDP的角度也难以对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进行全景描述,但通过构建综合性的内在价值账户IVA,则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环境状况则在恶化、政治上不断分化、社会已发生变迁。

1. 3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要求

从市场社会中单纯追求GDP到和谐社会中追求以幸福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表明公共管理实践的风向标已经发生改变,而当代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应对这个课题。联合国和哥伦比亚大学也于2012年开始共同年度“世界幸福报告”( World Happiness Report),关注经济增长及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安全感的上升和社会信任的下降。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实践从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开始向多元公共价值转变的有力证据。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现状而言,部分官员短时间内还很难从“以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中转变过来,在“看得见”的经济发展和“看不见”的环境及社会治理中首推前者。因此,如何科学地引导公共管理实践从重视“物”的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真的社会发展,更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而非经济学的角度制定公共政策,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公共管理的转向:从P途径、B途径到S途径

2. 1 P途径及B途径

波兹曼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公共管理分别在公共政策学院及商学院同时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即“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简称为P途径及B途径,以及除以上两者之外未能明确的X途径。P途径来源于偏向定量分析,且注重经济学方法的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学派,重点关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研究,重视实践者的经验,试图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代表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B途径来源于商学院,一批在商学院授课或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学者,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研究,主张政府从企业引入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关注战略管理、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许多研究都以发现和解释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存在的经验性差别为重点。P途径和B途径虽然在课程设置依据、对公私组织的观点、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态度等均不同,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和发展,以1991年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两者逐渐融合为公共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学更多地从管理学尤其是经济学的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往往被视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等。 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学,更依赖于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追求“3E”(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益、效率为目标,市场导向非常明显[D of。公共管理实践同样深受影响,当时美国、加拿大及英国政府奖励的创新项目多与新公共管理有关,且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创新总是优先于国家的创新,而美国的模式被全部或部分复制到其他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逐渐在全世界蔓延开来。由此可见,在市场社会中,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及实践上均得到普遍推广和强化,而我国无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2. 2 S途径的提出

S途径(Sociology Approach)也可称为社会学途径,指的是通过社会学及人类学学科的分析方式,着眼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属性而非管理性属性,以实现多元公共价值为目标,运用民族志方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注重社会事实而非单纯依靠数据分析的研究规范。当前社会发展观念正不断转型,公共管理面临除经济增长以外的诸多复合型目标,理论研究应增加对公众真实生活状况、社会心态、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关注,S途径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地拓展和完善公共管理研究。

将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及研究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果。社会学以更为合理的“社会人”作为人性假设前提,强调文化功能及社会结构,通过“公民”概念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及角色扮演等进行解释,考虑到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复杂性,可更好地认识公共政策及管理手段对社会各主客体的影响,能成为扩展公共政策工具的桥梁和纽带。人类学同样对公共管理研究颇具启示,它以参与观察为基础,认为必须把个体置于政治环境、观念意识甚至亲缘关系等相互作用的场域中加以认识,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求整体性描述,才能使人和事超越组织边界得到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及效果。

2. 3 S途径的研究要素

S途径重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社会学及人类学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孤立的,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公共领域,个体或集体行为都内化于各种社会互动及网络化关系中,公共管理实践应挖掘那些深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及缘由,而并非表面看到的仅被经济学逻辑所统治的“交易”。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及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分化,如何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从公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对公共管理的极大考验。S途径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具有多种机理和功能的有机系统,有助于我们在政策实践中增强公共性。

S途径以多元化的公共价值作为最终追求。1995年马克·莫尔提出公共价值概念,他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即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公共价值的灵活理解,在获得公众支持的前提下,通过相关管理职能及组织行为,创造并输出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理念至少为当代公共管理带来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公共价值作为包含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在内的一套多元价值体系,它要求政府在确保经济价值重要性的同时平衡和增进其他各类价值,更好地实现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二是公共价值管理要求公共管理者从传统的政策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寻求创新和突破,为公共管理者能在尊重当地实际及本土知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凝聚本地共识创造公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志(Ethnography)及田野调查是S途径的重要调研方法。目前,公共管理还未在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中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沟通机制,实践者不愿分享他们在工作中获取的数据且怀疑学术研究的价值,理论研究者则认为实践者没有在实务中推动他们的研究进程。S途径希望借助民族志及田野调查的经典方法有所弥补。民族志是一个多层次的方法论,强调研究者及实践者的经验及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通过“在现场”的自然主义途径获取社会认知。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社会中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尤其需要深入“公共行政田野”,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本位”,在扎实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研究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在大量可靠的社会调研后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带来实效。

2. 4 S途径的研究框架

S途径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以经济增长看待发展”到“以幸福看待发展”的深刻变革。

综上所述,S途径随时准备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究政府为什么没有如应当那样行动,与P途径和B途径在分析视角上差异明显:它将个人视为除具有“经纪人”特征外还具有“社会人”的特性,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社会心态、价值观念等影响;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断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交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社会被隐形且不易察觉的文化、制度、互动模式等共同影响和作用。

3 S途径研究实践—贵州访谈

3. 1访谈背景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GDP排名常年居于末位,但该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却得以保存。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后发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2011年贵州省提出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贵州所有问题的关键。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玲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 2号文件,从国家层面加快促进贵州省实现战略转型。2013年,贵州省政府指出贵州仍然肩负“赶”和“转”的双重任务,要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很明显“发展”是现今贵州省甚至国家层面对该省的价值取向,但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经济可能破坏贵州良好生态环境表示担忧,面对“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选择,我们试图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当地民众的态度。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考虑到该地区的贫困状况,成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的毕节生态试验区,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为了解当地民众对政府发展战略所持的真实态度,我们于2012年寒假赴贵州省毕节市和大方县进行深度访谈,具体内容涉及财富观、社会公平感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等方面。本次访谈形式为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共计30人,平均每人访谈时间约50分钟,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

3. 2访谈结果分析

(1)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基本判断:在变好。从与30位访谈对象的谈话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从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补助、低保政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营养餐、农村危房改造、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讯便利等方面感受到“政策好”。其中年龄偏大的受访者在对比改革开放前过的苦日子时,表示今天的生活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2)落后地区民众的财富观:钱并非一切。对财富认知的答案并不单一,其中17位认为财富就是金钱,同时也表明自己及其家庭现在最需要的也是钱、房子等,他们多数是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回报较少,无助于改善生活境况。另外13位受访者认为财富包括幸福、知识、健康、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甚至计生政策下“能生个儿子”,他们在经济上有一定保障,文化程度在受访者中偏高。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肯定必须发展经济,但注意保护环境。对于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问题,是我们本次访谈的重点。我们表达了外界对该问题的普遍担心,而他们作为当地居民最有发言权,当问及“如果经济发展会使环境变差,空气被污染,您还想要发展吗”,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都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表示欢迎。在30人中有多达27人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他们认为该举措能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渠道,从而给地方发展带来希望。但在问及是否担心影响生态环境时,大部分人表示发展的同时应保护好环境,有人提出“要经济发展才能更好保护环境”的观点。从该问题的访谈结果来看,贵州处于后发展地区,绝大多数民众对经济发展持有较高热情,对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全力拥护。

(4)对社会公平及公共服务的态度:绝大多数感到不公平,同时政府认为给得太多,民众感觉得到太少。30人中只有9人认为社会是平等的,他们从按人口分配土地、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感到社会公正,坚信个人奋斗能改变命运;其余21人均认为社会明显不平等,且“永远也不可能平等”,他们从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现象、就业机会不均等深刻感受到社会不公。此外,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国家对老百姓已经很好,政府有些不堪重负,但民众对此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这值得深思。

3. 3 S途径的相对优势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5篇

一、公共管理受到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影响

以GDP为核心的市场社会竞争时代。人类社会受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从而产生了一次社会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非常重视市场的作用。市场能够有效的提升经济效率,获得繁荣和自由。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一过程中并没有社会政策,只有经济政策。市场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衡量指标就是GDP,公众和政府普遍将政府管理绩效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同于GDP。在现代经济学中,个人和社会的福利都由货币收入和GDP来衡量,这种分析方法也影响到了其他学科。在公共管理学中,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不断融合,从而拉开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序幕。以追求幸福为目标的和谐社会时代。二十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宏观经济学成就应该是GNP或者GDP,通过衡量经济指标来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改善,但这并非一劳永逸之策。人们开始逐渐怀疑这种对经济增长过分注重的发展模式,资源匮乏、家庭破裂、健康损害、犯罪、污染等在GDP核算中都作为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活质量、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社会情感、锻炼、可持续性、自然资本的内容。法国组织其他各国于2011年成立了一个“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衡量委员会”,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应该对衡量体系进行转变,从对经济生产进行衡量转向对幸福进行衡量。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难以用GDP的角度进行全景描述,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政治分化、社会变迁和环境恶化的现象。当代公共管理受到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影响。在市场社会中,逐渐改变了单一追求GDP的发展观念,转而以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寻求综合性的发展,这也对公共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与联合国共同的“世界幸福报告”可以发现,由于过度的关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造成了社会信任的下降和不安全感的上升。这也充分说明公共管理的实践要改变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始寻求多元公共价值。但是从现实层面上来说,我国很多政府官员仍然存在着依赖GDP的惯性思维,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而且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二、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

总体而言,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主要是从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向社会学途径转变。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开始出现了公共管理的研究,因此公共管理的研究具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分别为P途径和B途径。所谓的P途径全称为PolicyApproach,也就是政策途径;B途径全称为BusinessApproach,也就是商业途径。在两者之外不能明确的均统称为X途径。从定量分析中产生了政策途径,政策途径对经济学方法的公共政策分析比较重视,对政策的管理和执行研究比较关注,对实践者的经验非常重视,力图通过对资深管理者和政治执行官的对话进行促进,这也是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的代表。商学院产生了商业途径,商业途径的学者主要是受到经济学系统训练或者在商学院授课的专家学者,其在公共部门研究中充分应用了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中的一些方法、理论和概念,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借鉴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于运行过程、组织结构和战略管理比较重视,商业途径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分析、解释私人组织空间和公共组织空间的经验性差别。尽管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态度、对公私组织的观点以及对课程设置的依据方面存在一些分歧,然而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融合,开始形成了公共管理的范式,其标志为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的成立。针对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学主要是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因此公共管理学又被看作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或者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等等。在上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强调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其追求的目标主要有效率、效益和经济3个方面,由于这3个词的英文都以字母E开头,因此其目标也被称为“3E目标”,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受到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出台了很多奖励创新项目,与其他国家的创新相比,这些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势。社会学途径的出现。社会学途径的全称为SociologyApproach,因此也被称为S途径。具体而言,社会学途径的分析方式是人类学学科和社会学,不再着眼于非管理型属性,而是对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属性进行分析,使用民族志的方法来寻求多元公共价值的实现。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不能单纯的依靠数据分析,而是要对社会事实予以重视。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型的过程中,公共管理的目标日益复杂,不仅要县经济增长,还要关注社会互动、社会形态、公众真实生活状态等方面。社会学途径的目标就在于对公共管理研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拓展。在社会学中,对人性的假设前提设置为合理的“社会人”,在解释个人的角色扮演、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时使用的是公民概念,对社会活动中比较复杂的行为进行了考虑,从而能够对社会主核心管理手段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进行更好的认识,对公共政策进行有效的扩展。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提出不仅坚定而明确的回答了“中国信仰什么”和“中国人相信什么”的疑问,也第一次凝练了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版的“自由平等博爱”。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其师生应当成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和交锋,价值观反复较量的新态势下,面对持续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和多变的新特点,让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革新具有现实紧迫性。

一、高校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传播以“两课”为主线,各种教学和学生活动为辅助,基本实现对青年学生的高度覆盖。而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高校还具有以下特殊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提炼从复杂到简单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总结和梳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脉络逐渐清晰。从复杂理论到简单词汇,不仅是内容的简化,更体现了中央价值观传播的新思路,从强调意识形态到注重普世价值;从总结理论体系到提炼基础共识这对当前高校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首次提出我们自己的“自由平等博爱”。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较量形式和内容的新变化,我国高校在长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确实面临“货比货”的困境,西方的意识形态在语言凝练这一点上的确具有很大优势。中国版“自由平等博爱”的提出不仅是首次在官方层面统一了价值认识,也为高校价值观传播存在的“货比货”疑问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二、高校传统的价值观传播途径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价值观传播途径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作为最主要途径,此外包括专题讲座,课外辅导在内的教学活动和升旗仪式,军训,素质拓展训练,校园系列文化活动等学生活动也是传播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也越发凸显。

(一)强调政治首位性与当前高校学生“去政治化”的矛盾

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特殊性,使得保证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首位性成为传播时的第一要求:宏观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微观上几乎不允许越雷池半步。但高校学生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过于陌生,总体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远不如前人敏感,甚至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环境和局势的关注度持续下降;对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更加热心,看法更直接;对政治影响和政治形势的敏锐性和分辨力不高,容易受单方面信息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等。这些都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途径的特点相矛盾。

(二)传统传播途径与当前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渐行渐远。当前高校学生受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整体思维相当活跃,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各种新事物和新思想接收程度高、更新快。因此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与前人相比变化巨大,而价值观传播途径显然未能跟上这一变化的步伐。以高校最常见的升旗仪式为例,原本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却由于在时间安排,具体流程和教育形式上墨守成规而导致很多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试想当未来某天这些国家栋梁们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却无动于衷甚至心生怨恨,那将何其残酷?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革新的建议

(一)重构价值观传播途径的语境。当前高校的传播途径存在门槛略高和自说自话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理论体系教条化,惟上惟书不惟实。当前我们非但不应该淡化价值观传播,反而要更加重视其作用,但这种重视不是继续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而是要俯下身子真正走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就体现了“接地气”,都是大白话和大实话,高校在传播途径上自然也要“接地气”,跳出“我跟你们说”的语境,真正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平台“让学生们说”,这样才有利于改变高校学生对价值观越发淡漠的困境。

(二)主动适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碎片化”趋势已不可避免,人们在思维和处事上追求快速直接。当然一趋势的利弊还有待观察,但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借助“碎片化”时代的新媒介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例如借助微课和默课拓展传统两课的教学模式;借鉴部分高校开展的“打破教室”理念创新教育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等等都是有益尝试。

(三)淡化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思维,从身边和小事做起

高校应当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适当淡化意识形态争议和阶级斗争思维,减少学生过于陌生的内容比重。同时改变口号过多的务虚作风,多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引导,告诉学生“能做到什么”比“要做到什么”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髓传播和发扬到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人民出版社,2010

[3]龙静云,薛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条件 障碍 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认识、政治、道德等内容,只有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心理的能量以及个体意识和动机,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过程。

项久雨认为,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灌输”并不是强制性的硬灌,而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在现代条件下,只有正确利用灌输途径,克服“单向”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理念,才能增强灌输的有效性。“接受”时要注意认清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双向互动作用,要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与驱动之间的关系: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李江凌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他认为,在教育的目标上,坚持理想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统一;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理论教育与人格示范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坚持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的统一。

郝文军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1.确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2.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3.以文化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4.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解决利益矛盾相结合,开掘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的生成空间。

张亚丹从理解、认同、运用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理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标志;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的表现形式。理解、认同和运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导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李琼认为,“育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即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的实现。“满足价值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它表现为满足个人的道德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道德发展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价值主体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又是由价值引导的,而人的价值与需要的强度密切相关。价值主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动因。人类的任何活动总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的目的驱动下以一定的方式展开。

张能云、武晓磊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分为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中介条件。内在条件包括理论条件和有效的教育;外在条件有人的条件和社会的条件;中介条件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具体分为人的条件、物的条件和中介条件(两种契合)。就人的因素而言,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就物的条件而言,则需要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牢牢地驾驭物的因素,使之为教育的目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中介条件归根到底就是两种类型的契合:人与人之间的契合以及人与物的契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有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真善美统一律和同步递增律。

张亚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律、转化提升律和自我实现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

1.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教”与“学”相脱节的想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想象。

2.对各层次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及个人等。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服务国家、政党和社会为主,即使是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仍然具有这种倾向。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途径存在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沟通反馈所形成的障碍;其次,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所形成的障碍;最后,沟通反馈途径不通畅所形成的障碍。

4.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求及反馈表达的真实性不够。首先,沟通渠道不通畅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真实性不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媒介缺陷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障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障碍的克服路径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个人主体;再次,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完善主体意思表达的途径;最后,我们还要拓宽沟通渠道,搭建沟通平台。

五、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诚学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主轴,以“笃信之”维系个体价值生成的信念,以“躬行之”促进价值关系互动,共同促生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朱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有以下五点:1.构建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2.按需开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划分;4.注重把科学灌输与开发个体的主体能力相结合;5.将提高教育者素质与个体自我教育有效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过程中是价值实现和本身价值增进的有机统一,其价值实现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整合、沟通、调试及规范功能在高校突发事件所起的作用达到的。

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这一问题中,笔者认为,项久雨的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张亚丹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分为理解、认同、运用三个层次的观点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而郝文军的文章没有很好地将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结合,虽然也提出了个体价值,但他片面强调社会价值而缩小甚至忽视个体价值和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的意义,而在“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中,虽然说到了社会化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践的问题;周立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主要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且指导性意义不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J].江汉论坛,2006(11):110-114.

[3]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和实现[J].求实,2006(03).

[4]郝文军.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J].教育探索,2010(08):117-119.

[5]张亚丹.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和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104-106.

[6]李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64-65.

[7]田霞,李然.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6):115-117.

[8]王贤卿,赵盛润.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其克服路径[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72-77.

[9]王鹿,周琪.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现代生成及实践方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34-36.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8篇

摘 要 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各有,因此,公共行政学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本文从公共行政发展史的角度,纵观公共行政的发展脉络,分析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的冲突,并设想在未来的治理中如何规制这些冲突。

关键词 公共行政 管理途径 法律途径

一、公共行政发展的脉络及三种研究途径

1.公共行政发展的脉络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脉络虽表述不同,但大体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出与创立时期。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行政学应运而生。第二阶段是行政学的正统时期。这一时期认为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第三阶段是批判与转变时期。国家开始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干预,行政学也进入了不断深化改革的时期。第四阶段是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科技的发展也为行政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行政学由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第五阶段是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由美国青年行政学者发起的“新公共行政”运动得到发扬光大。第六阶段是总结与探索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行政学开始了对本学科历史发展的回顾和反思。一场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标志的大幅度行政改革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开展。此外,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至今仍非常值得学术界的探讨。

2.管理、政治、法律三种研究途径

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认为公共行政从来不是一个同质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途径是多元的,这产生于公共行政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存在三种途径,即管理、政治和法律。管理途径已发展为传统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两种思路。根据传统管理途径,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率、效能及经济最大化。新公共管理途径的基本价值观强调成本――效益及顾客回应性。这一途径主要是改革原有的旧模式,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强调的价值是“代表性”“政治回应”“责任”等。公共行政研究的法律途径主要是将公共行政看做特定环境中应用法律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法律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这包含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核心价值:“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权、公平、诚实。

二、公共行政中管理途径与法律途径的冲突

在公共行政的三种视角中,管理视角和法律视角的价值观最为相对,管理途径强调效率,而法律途径则强调公平,两种途径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组织结构方面的冲突

传统管理途径主张公共部门应采取官僚制组织结构,以专业化分工、统一指挥与协调达到高效目的。新公共管理途径主张组织结构应整合组织内部的各项行动并尽量授权给各分工单位,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和自主性。而在法律的视野中,公共行政研究强调行使裁决功能的行政机构必须有大的独立性,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

2.人事行政方面的冲突

管理途径的人事行政主张人事工作应促使效率、经济的最大化。其假设是公共服务应非政治化,像企业一样运作。而法律途径则高度重视求职者的权利和自由,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宪法关系置于公共机构雇佣关系之上,强调公平平等程序的必要和法律平等保护的需要。

3.预算和财政方面的冲突

传统管理观点尝试发展一种预算途径,来提升经济、管理效能的价值,寻求以预算来削弱浪费、强化对政府运作的管理控制。新公共管理以市场力量为手段,强调绩效和顾客的回应,例如新绩效预算。而法律途径则保护宪法的完整性和个人权利,确保人人在法律之下有同等保障,以及改善程序正义及公平性。

4.政策分析与执行评估的冲突

传统管理观点强调政策执行的效率、效能,偏好政策执行的评估技术并主张行政机关要控制调查过程。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应该安排公共服务的提供,而不应该自己直接提供服务。法律关注的焦点在于宪法的完整性、公平、以及个体权利的保护,主张向行政服务的接受者、行政管制的对象提供程序上的保障,以防止权益受到损害。

三、公共行政中管理途径与法律途径冲突的规制

1.整合两种研究途径,进行全面分析

罗森布鲁姆曾经说,“尽管不同途径的价值和主张是冲突的,但平衡各种矛盾和冲突正是公共行政艺术的精髓所在。”管理与法律所代表的价值对于公共行政同等重要,处于并列地位,单独强调某种价值诉求都是片面的。这种价值诉求的冲突从理论上表现了公共行政实践中的困境。这里说的整合并不是融合两者的矛盾,而是运用两种视角去全面的看问题。

2.重视法律途径的应用

以往的实践经验中,管理途径更受人们重视。管理途径强调行政理性、效率、效能等工具理性的价值。不可否认,它对公共行政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另一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管理途径忽略了民主的基本价值。因此,在以后的治理实践中要更推崇将法律途径纳入研究视角中,强调“法律继续为公共行政之核心议题”。

3.承认其根本冲突,并以权变的思想去解决具体问题

行政管理者必须承认两价值诉求的差异,不能盲目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两途径的并无高低之分,也不能做出先后的价值排序,因而整合两种途径的有效方法还在于对每一种研究途径的适用条件、背景作更详细的分析。以权变的思想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罗森布鲁姆在书中曾指出,当涉及灾难的预防时,适合管理途径;当涉及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时,适合法律途径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18 ― 02

一、大学生价值观需要构建的原因

从国家政治层面来看,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其阶级统治和利益,最大化地统一本阶级成员及相关社会各方的思想和行为,协调、组织、团结、带领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在国家的名义下围绕其阶级统治的事业和目标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绩,他们一定会在价值观多元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培育、构建属于本阶级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并会动用一切宣传教育和渗透资源将这种主流或核心价值观确立为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注定要成为将来社会主人的大学生们,毫无疑义将会是包括统治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激烈争夺的对象。而处于价值观嬗变阶段的当代大学生们是否认同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则成为考验统治阶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发挥并传承其特定的精神凝聚和文化育人功能,保持并促进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它们在运转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遵循其早前积累或沉淀下来的一些各自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指引。作为组织成员的大学生个体,在单位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面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接受并适应,二是拒绝或离开,三是突破或创新。第一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第二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至少在某个特定的单位文化内核面前已经基本定型、不再能够被构建了,第三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已成为一种超脱了原单位的文化内核、一旦有机会便能够引领并建构原单位文化的相对先进的价值观。与上述三种选择相适应,社会组织为更好、更稳妥地完成其组织目标和使命,帮助大学生个体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接受并能适应其组织文化要求的个体(即那些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的个体)作为其重点培养和拔高的对象。

从大学生个人层面来看,其存在与发展始终都要解决一个他(她)与他(她)人、集体(团队)、社会、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活着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也即价值观的问题。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为了更好地适应或主导生活,需要在社会实践的指导下主动地将他律(外化)的价值观升华构建为自律(内化)的价值观,并要能够用这种价值观实实在在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二、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

从现实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管理与服务、环境熏染等。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我国高校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它是我国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构建的主渠道和基础。作为中共中央在高校为大学生所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保障高校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社会预期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精神塑造和文化引领作用。社会实践是促进和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由感性向理性、理论化向鲜活化、外化向内化转变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和过程,主要包括军训、勤工俭学、家教、打零工、做义工、假期“三下乡”活动、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等形式,它在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锻炼品性、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及推动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的有机融合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管理与服务,尤其是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一线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服务,由于其蕴含的价值观能够通过这些教职员工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待人接物、行事风格等表现出来并被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所直接感知和体会,因此其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一般而言,该项途径若用好了,其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到一个正向强化和固化的作用。环境熏染指的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影响和隐性教育功能,它由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支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形成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磁场育人效用。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它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使广大师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渗透的过程中自觉地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1〕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

创新源于对既有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的不满,其目的在于改进或创造,并籍此收获一定的有益效果。尽管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培育和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际运行中毕竟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亟需完善、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完成其合力育人的功能和使命。在笔者看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各个常规途径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而言,主要需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表达或呈现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就社会实践而言,主要需进一步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甚至是家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效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平台和载体,并在强化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功效。就管理与服务而言,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高校,一定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而服务的思想和宗旨,将管理作为服务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并通过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就环境熏染而言,主要需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将有意规划、设计和布置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虽置身其中但却浑然不知其中深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开发并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育人功效。

二是要打破各个常规途径间的藩篱,整合发挥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和整体功效。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下,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管理,具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般由高校的社科部(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管理;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的团委、分团委及专业系(学院)在具体操作和管理;对学生的具体管理与服务主要涉及到学工处、团委、专业系(学院)、宿舍管理等部门,而对学生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则涉及高校几乎所有的部门;校园文化环境,根据其构成的不同,则分别由大学的后勤处(物质文化)、宣传部(精神文化)、学生管理部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在具体构建和维护。这种现行的模块化管理的现状,虽有利于归口部门的精细化管理,但不足之处是容易形成本位主义,影响上述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与合力作用的正常发挥。要克服这种本位主义的影响,高校必须建立起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领导与协调机制和相关保障机制并要确立牵头部门,以有效打破各个常规途径各自为政、各自发挥作用但集合整体功效却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是要建立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和管控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要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调上确立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2〕 既要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也要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控。具体而言,高校党委要成立或指定相应的机构或部门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控的责任,定期不定期地(每学期至少一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以全面监控和掌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正能量与负能量、优势与不足,并在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引导教育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及对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活动中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活动载体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四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竞争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为了试图继续维持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人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制度展开了或激烈或缓和、或热战或冷战、或遏制或接触对话合作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青年群体及其价值观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对象。即使是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双方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停滞或消亡,而是以“和平演变”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方式在“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社会主义要在这场斗争中胜出,关键还是要靠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培养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人才队伍在争取决定未来社会走向的青年群体支持方面所作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佼佼者和代表,其价值观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争夺青年群体方面的胜败。由此可见,要对作为意识形态内核的价值观进行构建,我国高校必须做好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工作。

〔参 考 文 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基本原则

产品的价值由主体价值和附加值构成,产品主体价值(由产品核心功能带来的效用)之外的价值即为附加值。具体而言,产品附加值是一种能够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效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价值,有助于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因而它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需求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现代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对旅游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界定

1.1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有多种,本文以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的观点为基础,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个特定的旅游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司法框架,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这个区域不是指地域广阔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圈,而是指地域较小或是旅游要素资源在地理上没有割裂的旅游区,如某一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村、主题公园。

1.2旅游产品附加值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凭借环境条件和旅游设施所提供的全部服务要素之和。旅游产品大多属于服务型产品,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价值同样有主体价值和附加值之分。其主体价值是指由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服务项目(用以满足旅游者来该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主要目的)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主要身心满足的一种效用。其附加值则是指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辅助服务项目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其他效用。例如,九寨沟旅游,风景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娱乐、休闲等则属于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主体价值只有一种,而提供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则可以有多种。

2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可能途径

2.1横向一体化途径

横向一体化途径也可称之为同心一体化途径。这种途径的出发点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新增加与核心服务项目相类似的服务项目。例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农艺园、植物园、园林、花园等途径来增加观光服务项目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旅游度假村的静养休闲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增加自娱自乐(如垂钓、、吹拉弹唱)、农作与手工(如由旅游者动手参加的种植、收摘、陶艺品制作活动)、返朴归真生活(如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露营)、疗养(如日光浴、泥浴、理疗)等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增加休闲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2差异多样化途径

差异多样化途径的出发点是增加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主体价值的核心服务项目关联性不强或显著不同的多样服务项目。例如,森林公园的林木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如树木、花卉品名标签,介绍当地地理、气候、历史的宣传板牌)、运动健身性设施(如滑草场、旱冰场、无线电定向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保健疗养性设施(如森林氧吧、健身房、理疗室)等途径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游乐园的娱乐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亦可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运动健身性设施、保健疗养性设施、园林等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营业促销性途径

营业促销性途径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旅游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促销活动来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参与性促销

其方式可有多种,如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游览过程中,由导游提出与旅游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让旅游者回答,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情趣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经营者组织旅游者参加娱乐、游戏和“夺标”等集体活动,使旅游者获得成就感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目的地配备的专业人员指导旅游者参加农作、手工、体育等活动,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这些心理满足来创造出附加值。

2.3.2提供优质与超值服务

旅游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代购交通机车船票、代订住宿客房、宾馆到旅游目的地的免费接送、温馨的导游、旅游过程对旅游者的关爱与帮助等方面的热情、便捷、周到、细微的优质与超值服务,使旅游者获得方便、安全、温馨、划算、舒适与愉快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

2.3.3优惠与馈赠

旅游经营者通过提供优惠的交易条件、馈赠旅游纪念品等途径来产生价值效用,满足旅游者的经济实惠、值得、划算与纪念意义的心理需要,从而创造出附加值。这些价值创造方式可以有:团体旅游门票折扣;旅游目的地住宿费打折;消费数量折扣(如一票通)、免费停车(对自备交通工具的旅游者而言)、赠送旅游纪念品(如,旅游宣传册、画册、小工艺品)、免费演出文艺节目等。

2.3.4品牌塑造与品牌公关

旅游经营者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可有两种。其一,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经营,使之成为国内或国际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美誉,使旅游者获得到过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优越感和消费过名牌旅游产品的心理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其二,在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关活动,使旅游目的地成为举办某一重要活动,如会事、仪式、赛事、人造节(如荔枝节、桃花节、啤酒节)的场所,邀请到国内外政要、著名人士到旅游目的地来旅游,从而大大提升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声誉与形象,并借此使旅游者获得时尚、有品位与优越的心理满足,由此创造出附加值。

2.4混合多样化途径

混合多样化途径的做法是根据旅游目的地资源、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将上述3种途径的2种以上混合起来一并采用,其出发点是寻求增值途径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及产品整体附加值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上述3种途径各有其子途径,子途径相互之间又可有不同的组合,所以混合多样化途径也有多种子途径(经组合形成的)可供选择。

3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市场需求

与一般产品附加值一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不应是盲目的,其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即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因为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需要有投入,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就将蒙受经济损失。为此,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必须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些需求来合理选择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的途径。

3.2效益最佳化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并非越大越好,因为产品附加值越大,对企业的资金等资源要素的耗用就越多,企业的组织管理就越复杂。跟所有经济事项都需要讲求效益一样,这里存在一个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的问题。为了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就必须运用价值工程、边际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对旅游产品选用的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每一途径的实施强度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以效益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用那些效益大的途径,果断撤出那些已采用的效益小的途径。

3.3量力而行

附加值的增加需要耗用企业的资金、物力与人力等资源,需要有企业的经济(经营、资本与资本运作)、技术、生产、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实力要素的后援。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的实力大小、实力特点(含自然环境条件)、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其企业在选用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时,必须量力而行,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地去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选用那些对适销对路的、有实力作保障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一句话,就是要以实力为基础,在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选用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盲目攀比。

3.4遵规守法

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设置必须符合商业道德、行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以假广告、假承诺、假优惠等欺诈、蒙骗的行为,以恶性杀价倾销、诋毁他企业及其产品形象的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以增加黄、赌等非法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创造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黄聚河.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J].价格月刊,2001(5)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产品附加值 增加途径 基本原则

产品的价值由主体价值和附加值构成,产品主体价值(由产品核心功能带来的效用)之外的价值即为附加值。具体而言,产品附加值是一种能够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效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价值,有助于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因而它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需求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现代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旅游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界定

1.1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有多种,本文以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的观点为基础,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个特定的旅游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司法框架,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这个区域不是指地域广阔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圈,而是指地域较小或是旅游要素资源在地理上没有割裂的旅游区,如某一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村、主题公园。

1.2 旅游产品附加值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凭借环境条件和旅游设施所提供的全部服务要素之和。旅游产品大多属于服务型产品,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价值同样有主体价值和附加值之分。其主体价值是指由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服务项目(用以满足旅游者来该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主要目的)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主要身心满足的一种效用。其附加值则是指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辅助服务项目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其他效用。例如,九寨沟旅游,风景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娱乐、休闲等则属于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主体价值只有一种,而提供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则可以有多种。

2 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可能途径

2.1 横向一体化途径

横向一体化途径也可称之为同心一体化途径。这种途径的出发点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新增加与核心服务项目相类似的服务项目。例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农艺园、植物园、园林、花园等途径来增加观光服务项目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旅游度假村的静养休闲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增加自娱自乐(如垂钓、、吹拉弹唱)、农作与手工(如由旅游者动手参加的种植、收摘、陶艺品制作活动)、返朴归真生活(如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露营)、疗养(如日光浴、泥浴、理疗)等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增加休闲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2 差异多样化途径

差异多样化途径的出发点是增加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主体价值的核心服务项目关联性不强或显著不同的多样服务项目。例如,森林公园的林木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如树木、花卉品名标签,介绍当地地理、气候、历史的宣传板牌)、运动健身性设施(如滑草场、旱冰场、无线电定向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保健疗养性设施(如森林氧吧、健身房、理疗室)等途径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游乐园的娱乐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亦可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运动健身性设施、保健疗养性设施、园林等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 营业促销性途径

营业促销性途径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旅游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促销活动来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参与性促销

其方式可有多种,如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游览过程中,由导游提出与旅游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让旅游者回答,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情趣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经营者组织旅游者参加娱乐、游戏和“夺标”等集体活动,使旅游者获得成就感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目的地配备的专业人员指导旅游者参加农作、手工、体育等活动,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这些心理满足来创造出附加值。

2.3.2 提供优质与超值服务

旅游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代购交通机车船票、代订住宿客房、宾馆到旅游目的地的免费接送、温馨的导游、旅游过程对旅游者的关爱与帮助等方面的热情、便捷、周到、细微的优质与超值服务,使旅游者获得方便、安全、温馨、划算、舒适与愉快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2.3.3 优惠与馈赠

旅游经营者通过提供优惠的交易条件、馈赠旅游纪念品等途径来产生价值效用,满足旅游者的经济实惠、值得、划算与纪念意义的心理需要,从而创造出附加值。这些价值创造方式可以有:团体旅游门票折扣;旅游目的地住宿费打折;消费数量折扣(如一票通)、免费停车(对自备交通工具的旅游者而言)、赠送旅游纪念品(如,旅游宣传册、画册、小工艺品)、免费演出文艺节目等。

2.3.4 品牌塑造与品牌公关

旅游经营者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可有两种。其一,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经营,使之成为国内或国际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美誉,使旅游者获得到过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优越感和消费过名牌旅游产品的心理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其二,在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关活动,使旅游目的地成为举办某一重要活动,如会事、仪式、赛事、人造节(如荔枝节、桃花节、啤酒节)的场所,邀请到国内外政要、著名人士到旅游目的地来旅游,从而大大提升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声誉与形象,并借此使旅游者获得时尚、有品位与优越的心理满足,由此创造出附加值。

2.4 混合多样化途径

混合多样化途径的做法是根据旅游目的地资源、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将上述3种途径的2种以上混合起来一并采用,其出发点是寻求增值途径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及产品整体附加值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上述3种途径各有其子途径,子途径相互之间又可有不同的组合,所以混合多样化途径也有多种子途径(经组合形成的)可供选择。

3 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市场需求

与一般产品附加值一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不应是盲目的,其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即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因为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需要有投入,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就将蒙受经济损失。为此,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必须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些需求来合理选择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的途径。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产品附加值 增加途径 基本原则

产品的价值由主体价值和附加值构成,产品主体价值(由产品核心功能带来的效用)之外的价值即为附加值。具体而言,产品附加值是一种能够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效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价值,有助于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因而它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需求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现代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旅游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界定

1.1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有多种,本文以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的观点为基础,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个特定的旅游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司法框架,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这个区域不是指地域广阔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圈,而是指地域较小或是旅游要素资源在地理上没有割裂的旅游区,如某一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村、主题公园。

1.2 旅游产品附加值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凭借环境条件和旅游设施所提供的全部服务要素之和。旅游产品大多属于服务型产品,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价值同样有主体价值和附加值之分。其主体价值是指由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服务项目(用以满足旅游者来该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主要目的)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主要身心满足的一种效用。其附加值则是指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辅助服务项目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其他效用。例如,九寨沟旅游,风景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娱乐、休闲等则属于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主体价值只有一种,而提供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则可以有多种。

2 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可能途径

2.1 横向一体化途径

横向一体化途径也可称之为同心一体化途径。这种途径的出发点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新增加与核心服务项目相类似的服务项目。例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农艺园、植物园、园林、花园等途径来增加观光服务项目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旅游度假村的静养休闲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增加自娱自乐(如垂钓、、吹拉弹唱)、农作与手工(如由旅游者动手参加的种植、收摘、陶艺品制作活动)、返朴归真生活(如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露营)、疗养(如日光浴、泥浴、理疗)等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增加休闲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2 差异多样化途径

差异多样化途径的出发点是增加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主体价值的核心服务项目关联性不强或显著不同的多样服务项目。例如,森林公园的林木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如树木、花卉品名标签,介绍当地地理、气候、历史的宣传板牌)、运动健身性设施(如滑草场、旱冰场、无线电定向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保健疗养性设施(如森林氧吧、健身房、理疗室)等途径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游乐园的娱乐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亦可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运动健身性设施、保健疗养性设施、园林等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 营业促销性途径

营业促销性途径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旅游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促销活动来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参与性促销

其方式可有多种,如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游览过程中,由导游提出与旅游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让旅游者回答,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情趣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经营者组织旅游者参加娱乐、游戏和“夺标”等集体活动,使旅游者获得成就感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目的地配备的专业人员指导旅游者参加农作、手工、体育等活动,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这些心理满足来创造出附加值。

2.3.2 提供优质与超值服务

旅游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代购交通机车船票、代订住宿客房、宾馆到旅游目的地的免费接送、温馨的导游、旅游过程对旅游者的关爱与帮助等方面的热情、便捷、周到、细微的优质与超值服务,使旅游者获得方便、安全、温馨、划算、舒适与愉快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

2.3.3 优惠与馈赠

旅游经营者通过提供优惠的交易条件、馈赠旅游纪念品等途径来产生价值效用,满足旅游者的经济实惠、值得、划算与纪念意义的心理需要,从而创造出附加值。这些价值创造方式可以有:团体旅游门票折扣;旅游目的地住宿费打折;消费数量折扣(如一票通)、免费停车(对自备交通工具的旅游者而言)、赠送旅游纪念品(如,旅游宣传册、画册、小工艺品)、免费演出文艺节目等。

2.3.4 品牌塑造与品牌公关

旅游经营者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可有两种。其一,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经营,使之成为国内或国际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美誉,使旅游者获得到过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优越感和消费过名牌旅游产品的心理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其二,在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关活动,使旅游目的地成为举办某一重要活动,如会事、仪式、赛事、人造节(如荔枝节、桃花节、啤酒节)的场所,邀请到国内外政要、著名人士到旅游目的地来旅游,从而大大提升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声誉与形象,并借此使旅游者获得时尚、有品位与优越的心理满足,由此创造出附加值。

2.4 混合多样化途径

混合多样化途径的做法是根据旅游目的地资源、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将上述3种途径的2种以上混合起来一并采用,其出发点是寻求增值途径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及产品整体附加值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上述3种途径各有其子途径,子途径相互之间又可有不同的组合,所以混合多样化途径也有多种子途径(经组合形成的)可供选择。

3 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市场需求

与一般产品附加值一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不应是盲目的,其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即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因为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需要有投入,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就将蒙受经济损失。为此,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必须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些需求来合理选择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的途径。

3.2 效益最佳化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并非越大越好,因为产品附加值越大,对企业的资金等资源要素的耗用就越多,企业的组织管理就越复杂。跟所有经济事项都需要讲求效益一样,这里存在一个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的问题。为了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就必须运用价值工程、边际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对旅游产品选用的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每一途径的实施强度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以效益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用那些效益大的途径,果断撤出那些已采用的效益小的途径。

3.3 量力而行

附加值的增加需要耗用企业的资金、物力与人力等资源,需要有企业的经济(经营、资本与资本运作)、技术、生产、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实力要素的后援。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的实力大小、实力特点(含自然环境条件)、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其企业在选用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时,必须量力而行,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地去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选用那些对适销对路的、有实力作保障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一句话,就是要以实力为基础,在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选用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盲目攀比。

3.4 遵规守法

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设置必须符合商业道德、行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以假广告、假承诺、假优惠等欺诈、蒙骗的行为,以恶性杀价倾销、诋毁他企业及其产品形象的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以增加黄、赌等非法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创造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黄聚河.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J].价格月刊,2001(5)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3篇

所谓传播学视角是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传播学研究信息传播内容、形式以及传播过程等问题。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或规避特定的问题,需要就信息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策略等等作出合理的计划和调整,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网络伦理道德就是研究网络伦理道德传播的过程及其问题,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指的是网络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学习问题;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指的是网络道德规范的社会传播问题。在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过程中,个体的选择和学习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主流道德价值观也会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挑战。

一、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播过程

(一)网络道德规范是维护网络秩序的需要。网络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依据确立道德的社会生活内容,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道德规范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行动价值规范,它对于约束个人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道德规范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也是规范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网络道德的存在和要求紧紧伴随着人们的网络生活。在这种趋势下,网络道德规范就成为一种广泛的需求,以发挥约束网络用户的行为,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网络道德规范的两条传播途径。(1)社会途径。当下人们在网络生活中达成了一种共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网络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文明公约是比较具体的行为规范,它要求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使用礼貌用语,维护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这体现了网络道德传播的一条途径即社会途径。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社会途径的特点是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准则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国家或社会通过制定恰当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社会成员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这体现的是国家或社会意识,代表着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外化途径或社会途径。这表现为网络道德规范的制定者不是单个的社会人,而是广泛的社会群体及其代表,其传播的途径是自上而下的,对社会大众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和号召性。在社会途径上,网络道德规范可以采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形式,它们的覆盖面比较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先进事迹、道德楷模学习活动,能够发挥很好的舆论效果;在用语的选择上,注意文本话语范式的灵活性。这种垂直传播形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2)个体途径。网络道德传播的个体途径指的是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学习过程,这是外在的价值规范内化为价值观及品格的过程。个体途径的传播是社会途径传播的道德观念能否被认同的关键。个体途径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而进行。由于个人网络生活存在一定的私密性,学校道德教育能否起到约束个体行为的作用还要取决于个体的认同程度。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个体在网络生活中通过内化的道德思考和评价方法以调节自己的行为。网络自律同道德修养中的自我修养是一致的,这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思维方式。

二、网络媒体背景下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冲突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社会途径与个体途径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外在的传播途径有垂直式传播的特点,而个体途径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思维模式的培养。在网络生活中,借由社会途径传播的主流价值观是比较强势的。网络生活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虚拟性,这使得网络生活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区别。即便如此,个体的网络生活其实是借由网络而与他人发生联系。在缺乏必要引导的情况下,个体就可能面临不良内容的影响或作出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一)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的异化风险。个体对主流网络道德规范是否认同将导致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的异化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行为价值规范与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相抵触或矛盾,个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如网络上的匿名人身攻击行为或诋毁他人的言论。这种异化风险可能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二)个人的不自律行为。个体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接触不良信息,危及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网络生活中,一些个体并不会作出违反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行为而是被动或主动接受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种不自律的行为实质上是个体缺乏道德实践的意志和能力。在个体选择和学习网络道德规范的过程中,由于意志不够坚定或是缺乏必要的道德知识,就容易出现不自律行为风险。

三、应对策略

(一)注意传播途径的选择。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选择恰当的传播途径。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社会途径和个人途径两种,二者相辅相成。在不同的传播阶段,也需要注意传播内容和形式,以增强主体的认同程度,从而内在地提高网络道德水平。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4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成熟,企业为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其必由之路。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巨大的无形资产所决定的。无形资产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跨国企业的主要运营方式,而有形财富的积累,则需要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大力推动。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各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注重R&D的投入,保证了充足的研发人才、财力,在此过程中的创造了很多知识产权范围内的智力成果。从系统角度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营和管理。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企业管理思想,所有知识产权内容较多的企业也都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然而,知识产权开发只是基础,我们的大多数知识产权的效应非常低,能否管理好知识产权资产,使企业所拥有的达到最大化是企业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价值效益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Tak-WingLiu等[1]从审计学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深入分配提出了详细措施。BethYounga等[2]对比研究了18个大学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知识产权管理实践,进而总结了实际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PetrHanel[3]通过实例,研究了知识产权利用和管理问题,主要阐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政策的演变,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知识产权的评估方面。李振亚等构建了专利评价的三维指标体系[4]。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不高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流程,细述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运营手段,最终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构思,以此对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价值效益不高的原因

2.1企业管理者对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公约不熟悉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大都未能做到对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的完全熟悉与掌握,尤其是对国外知识产权法律的信息的掌握很不足,导致自己的技术未能及时的申请专利,而引进的一些即将到期的技术,或将不受中国保护的专利买回来,造成本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对技术更新后已无市场价值的专利未能果断地放弃,对这些已被更新技术所取代的技术秘密采取解密措施,结果加大了知识产权的维护成本,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提高。

2.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都未设置专门的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有的企业就一个人负责企业的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事情,从管理层的态度上就显现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不重视。大多数企业未能以实现科技成果最佳效益为战略目标运筹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重视自由知识产权的技术或项目在内部的实施和运用,以此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其他企业未经许可下的非法使用却限制不力,出现侵犯自己技术秘密的不法企业,只是警告了事,而未能积极地诉诸法院。

2.3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单一,缺乏经营理念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通过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等途径,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权利的经营。知识产权运营形式主要包括:自行实施、转让、许可、特许经营、质押。基于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具体的看到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集中在自行实施上面。虽然自行实施在很多情况下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企业某些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如果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能进行灵活的组合运营,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3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途径实现过程

为实现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构建了所示的工作流程(如图1)。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其次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参与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来,当然这其中也有主次之分。法律部门应为知识产权从开发、运营、保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提供法律支持。对于国家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来看,这是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我们企业加强的最需加强的一点。然后进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正式环节,R&D积极研发有价值的新技术,考察其是否可能成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核算企业自行实施该技术的成本;知识产权部门为研发部门的新专利及时申请专利,策划每项知识产权的具体运营策略;财务部门核算知识产权成本及其不同运营途径下的收益,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市场部门为应用企业新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市场,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涉及的3个核心环节就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途径选择和价值最大化途径选择。

3.1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许可交易、质押或知识产权转让等任何知识产权运营中都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5]。由于本文倾向于以企业资产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所以本文选择后者来阐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作为一类特殊的无形资产,在进行其价值评价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根据其拥有某种知识产权的目的,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价值分为两种形式:现时盈利型和未来战略型。对于这两种不同持有目的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价值是通过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格来体现的。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评价方法可参考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评价的方法进行。目前,比较普遍的有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市场价值法和价值增值法。运用成本法评价知识产权价值时,可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做到对知识价值的最接近评价。而市场价值法和收益法则需侧重于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未来战略型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知识产权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所有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出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考虑而持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应有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市场条件及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做出其价值的估计。综合知识产权评价方法(见表1)所示,企业应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3.2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途径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被闲置就不能为企业创造某种竞争优势,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扩散效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对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增运营效益、产业化,使企业创新获得的智力成果产出最佳的经济运营效益。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益实现途径主要有企业自行实施、转让给他人实施、与其他企业合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将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将知识产权许可经营、许可证经营等。

3.3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效益最大化选择

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运营途径详细了解之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针对企业所拥有的各项知识产权做出具体运营途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选择原则。本文认为企业应采取设置“企业专利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形式,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类别细分的基础上对其运营途径的经济效益可行性进行全面衡量。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可以按照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别来设计。

4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对策

4.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一定高度,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制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6]。同时,企业管理层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效益,根据本文的研究,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运营的途径选择,对每种知识产权资源的各种运营途径在可行性分析表中体现,达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实现的运营途径。

4.2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量

从企业研发部门角度讲,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能量[7]。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基础在于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国际化经营的我国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研发方面有所建树,开发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以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来讲,其中包括3类,即发明、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虽然我国每年授权的专利不在少数,但发明专利的比例却很低。

4.3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投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构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文第15篇

一、战略导向平衡计分卡(SOBSC)的构建

其一,战略管理目的在于提升企业价值。这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从单项资产评估值加总到企业未来各期净现金流量现值和,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对企业本质的不同见解。现在被认同的企业价值已经成为对现有盈利能力、盈利增长能力和盈利持续能力的评价结果。以投资方式介入企业运作的利益相关者更关注企业的发展潜力,即对长期盈利能力的关注。由这些投资人所组成的股东(大)会为了能有效地保持企业的发展潜力,各种发展战略便应运而生。于是,战略管理成为保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价值的重中之重。战略的管理在于提升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冯春丽,2005)。将战略管理与企业价值评估结合起来,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需要和途径,对战略的关注是内部途径价值评估的核心。

其二,平衡计分卡两大功能的演进―一从绩效评估到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Bsc)于1992年由哈佛大学Roberts,Kaplan及David Norton首度提出。BSC的提出,使企业在衡量其绩效时兼顾财务与非财务、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的指标,被誉为是“企业绩效的驱动”。然而,仅对绩效进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复杂的管理需要,于是,更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主张将企业的战略主题纳入BSC体系。Kaplan(1992)认为,Bsc通过引入非财务指标,将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四个基本维度的目标和指标,来贯彻企业的战略,它强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均衡发展。伴随着Bsc的管理功能演进,我们将传统BSC中的“客户”维度修改为代表所有外部利益的“外部”维度,将“内部经营”维度修改为内部所有活动的“内部”维度。从而成为战略导向BSC(SOBSC)。

其三,应将SOBSC应用于内部途径价值评估―一从战略管理到价值提升。结合战略管理对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可以将管理工具SOBSC用于内部途径价值评估。在价值评估过程中,SOBSC着眼于战略管理,能够全面、相关且可靠地评估企业价值,为治理层和管理层提供价值信息,从而实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

其四,SOBS(:在内部途径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如果会计控制系统中指标选择与企业战略联系越紧密,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就会越高(Simons,1987)。在众多价值提升的驱动因素中,非财务因素和长期因素能充分体现企业发展的潜力,它们与战略的结合最为紧密。我们选择内部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CSR)分别作为非财务因素和长期因素,并将其纳入内部途径价值评估体系中。建立SOBSC与内部控制的联动机制并与CSR活动相融合,是评估内部控制和CSR活动的前提。只有联动的SOBSC和内部控制,才能将SOBSC的评估指标运用到内部控制的评估中;也只有通过资产细分与重组,达到对SOBSC四个层面的融合,才可以有效地评估CSR活动在提升企业价值过程中的作用。

二、SOBSC与内部控制联动机制的建立

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是实现发展战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报表可靠和经营效率与效果,其中战略目标是内部控制最终的目的和最根本的目标,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战略定位与战略实施控制(池国华,2009)。李心合(2007)提出:内部控制应该从财务报告导向转到价值创造导向。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保证,是企业价值提升的非财务因素。要将内部控制纳入基于价值提升的内部途径价值评估过程中,就需要建立SOBSC与内部控制的联动机制。

内部控制的各要素之间是存在循环关系的。在既定控制环境的干预下,根据企业的五大目标评估风险,依据评估的结果设计并实施控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加以监督,通过信息技术与沟通机制的反馈营造更加适当的控制环境,重新评估风险,并修正控制活动。但是,内部控制要素的循环有其自身缺陷:风险评估依据的目标太多,难以合理针对关键目标实施详细评估;控制活动的执行没有可量化的结果,只能根据定性的结果作为判断;改进措施的信息来源较狭窄,没有具体的改进步骤,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完善。

针对内部控制要素循环存在的缺陷,建立SOBSC与要素循环的联动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治理层应当为企业树立特有的企业愿景,企业愿景的设定不考虑时间的限制,但要符合实际,不能脱离现实。第二,治理层确定达到所需愿景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是对某事项的定性描述,战略目标是对关键成功因素的量化描述。第三,管理层依据战略目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详细评估分析,各层级管理员再细分到其他目标实施风险评估。因为战略目标是五大目标中层次最高、最核心的目标,所以这样就克服了对非核心目标的详细评估,节约了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第四,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与执行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第五,在执行控制活动的过程中,各层级管理员不断评价各项相关指标和具体目标的实现情况。相关指标是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程进行评测的标准,而具体目标是对指标的量化,是变化的数值。需要注意的是,应由多项指标共同来评测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具体目标则是更短期间的目标。相关指标和具体目标的设定,使控制活动得到量化评价,有利于控制活动的修正。第六,各层级管理员利用信息技术与沟通机制,将控制活动过程的监督情况和具体目标实现情况反馈给管理层,管理层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改进措施。提请治理层营造适合的控制环境,并重新评估风险,修正控制活动。

三、SOBSC与CSR评价的融合

CSR活动与企业价值是有相关性的,CSR风险通过对资产结构变迁来影响企业价值(冯巧根,2009)。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其2005年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中指出,CSR越来越被企业看

作企业核心价值和战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组织内部应对负面新闻才履行的一种临时功能(温兴琦,2005)。CSR回应必须融入公司战略,CsR政策应该由公司战略思想所引导。冯巧根还认为:BSC是基于多项利益均衡的控制系统,csR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有关利益相关者的控制系统,应该对Bsc进行局部调整来整合二者,充分利用Bsc系统优势。笔者认为,csR活动影响的是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是长期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应该将CSR评价纳入基于价值提升的内部途径价值评估中来,将其与SOBSc融合。

公司的成功依赖于对企业内外的各种要素,根据CSR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以将企业资产进行重分类为五个子目:实物资产、顾客资产、员工与供应方资产、组织资产、金融资产等。研究CSR活动,必须同时对这些资产项目加以关注。在CSR活动下的五类资产又可分为实线资产和虚线资产。其中,实线资产是可见的作用于短期的资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是现在拥有或只影响较短时期的资产,部分组织(如系统、环节、知识产权等)也偏向于短期影响,所以它们是实线资产;虚线资产是不可见的作用于长期的资产,顾客资产和员工与供应方资产是对未来长期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资产,它们与剩余部分组织资产(如战略、文化、创新等)是虚线资产。在SOBsc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和内部经营维度是面向短期"的,可以用来评估实线资产的价值;而外部维度和学习创新维度是面向长期的,用来评估虚线资产是恰当的。

四、基于-SOBSC的内部控制与CSR活动评估

由于内部途径评估价值存在特殊性,利用SOBSc对内部控制和CSR活动进行评估应当注意以下原则:第一,明确评估者和使用者。内部途径价值评估的评估方和使用方都是治理层和管理层,所以要确定评估职责,在SOBsc中建立不同层级的目标、指标。第二,建立独特的指标体系。内部途径价值评估建立的评价指标除了传统的价值评估指标外,更加注重的是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CSR活动价值创造效果紧密相连的指标。不同的企业也应该不同的指标体系,来适应企业特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和CSR活动计划。第三,科学地分配指标权重。可以利用鱼刺图,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将相关因素赋权。第四,运用价值时间序列的对比。内部途径价值评估关注价值在时间上的变化,不强调具体的价值量,这也是内部途径评估和外部途径评估的最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