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广东经济出版社:XX(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远东出版社: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XX年报(l)内部刊物,XX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内部资料,XX

[5]刘大东.高效团队建设5w1h.中国管理传播网XX(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XX(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XX(6):68

[10]广告业呼唤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

[11]王军光,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

[12]XX年中国广告业统计分析报告

[13]新浪网.丁俊发,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

[14]新浪网络.郑和平,世纪之交的广告业发展方针和政策

[15]丁俊杰,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题目: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广东经济出版社:XX(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远东出版社: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XX年报(l)内部刊物,XX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内部资料,XX

[5]刘大东.高效团队建设5w1h.中国管理传播网XX(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XX(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XX(6):68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1.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一、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 潮汕地区居民饮茶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潮汕地区的民俗花钱 旅游温点地区女性目标市场旅游营销策略探讨 浅谈潮汕美食旅游的发展 微山湖旅游的SWOT分析及目标市场选择 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张掖市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潮汕地区香蕉产业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潮汕地区殡葬文化的演进与反思 鸦片战争前后潮汕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终南山地区养生旅游市场分析 四川体育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 西部地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洛阳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 对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5-29/ 2012-02-28.

[7]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76.

[8]益普索公司.2011珠三角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1.

[9]益普索公司.2010年广州市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0.

[10]尹晨.珠三角争食“自驾游”蛋糕[N].深圳商报.2008-7-10.

[11]广州市社科院.2012年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R].广州:广州市社科院,2012.

[12]钟戈鸣.2008珠三角自驾车旅游消费调研报告[R].广州: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2008.

[13]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4]蔡华锋,周人果.梅县:众人向往的客都明珠[N].南方日报.2009-12-01.

[1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2,40.

[16]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7]丁健,李林芳.广州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和出游时间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2003,

14(1):32-36.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状况与控制策略分析邱春雷徐慧芳等(7)

珠海市城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现况调查陈金娟黄彪等(11)

广东省1995-2000年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结果分析杨通钟文等(14)

应用毛细管离子分析仪测定尿液中肌酐的含量张慧敏沈珉等(1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牙膏中的镉罗振奎连晓文(20)

应用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同时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p24抗原颜瑾唐炜如等(21)

志贺氏菌的耐药性及耐药遗传特性分析钟跃星(23)

两种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效果评价万卓越何剑峰(25)

螺旋藻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黎军林旭凯等(26)

一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作用效果观察严维娜黄俊明(28)

某臭氧干衣机的杀菌效果观察林爱红饶健(30)

广东部分食品企业生产环境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欧阳友生陈仪本等(31)

酒店服务员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干预试点研究王晔黄建云等(33)

1998-2000年广州市某医院儿童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谢健屏赖桂香等(36)

深圳市某医院1997-2000年HIV/AIDS监测报告徐少妹任景慧(38)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0年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韩宁(39)

新丰县1960-199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陈逊华(41)

深圳市福田区居民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李学云宁豪丁等(43)

增城市三资企业职工HBsAg携带情况分析刘敏(45)

汕头市1994-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蔡亚军蔡咏娜等(46)

韶关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血清学监测邓俊兴胡国超等(47)

珠海市1999/2000年度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服苗情况调查分析柯建厚徐郁等(49)

佛山市1996-2000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关育青(51)

潮阳市1952-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刘健生黄小涛等(53)

茂名市1999-2000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何展邱炳光(54)

精制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和人体反应观察吴舒颖宁豪丁等(56)

汕头市金园区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建东赵汉周等(57)

汕头市正常人群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调查曾嫦谢若男等(59)

2000年茂名市少年儿童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黄伟民钟庆全等(61)

顺德市杏坛镇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梁文佳方悦怡等(62)

广东省鼠类路氏锥虫感染调查广东卫生防疫 张曼碧杨华源(64)

梅州市放射治疗频率调查王谦可李伟彬等(65)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杜琳邓小冰等(66)

深圳市青春期学生营养状况与运动能力关系的探讨吴冬娜吴广川(68)

深圳市1992-1999年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张奕梅黄坚等(70)

遂溪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朱智峰(72)

1977-2000年广州铁路地区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分析陈雪影(74)

云浮市1996-1999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陈建中(76)

毒鼠强引起一村庄集体中毒的调查分析刘志清(78)

广东省199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钟文张永慧等(79)

2000年佛山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梁筱健张锦秀(81)

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与管理对策分析陈炳耀何冬梅(83)

惠州市饮食业餐具洗消剂残留状况及消毒效果分析陈彩会张健等(85)

糕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其理化特性分析梁景涛余淑冰(87)

云浮市市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陈伟文张和快(89)

兴宁市1998-2000年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罗浩(90)

新丰县乡村卫生站消毒质量现状与分析冯环(91)

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卫生防疫事业充满活力刘光源徐承英(92)

广东省卫生防疫站1997-1999年科技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统计分析胥秋华(94)

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梁文佳何剑峰罗会明周惠琼杨芬郑夔(4)

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杨芬罗会明何剑峰梁文佳(8)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罗雷杨智聪王玉林刘秦鹏哲董智强沈纪川(11)

广东卫生防疫 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防治登革热知、信、行调查结果分析陈建东陈婉陈红英李世武赵汉周卢岱铭(15)HttP://

87例登革热住院病例不同病程的临床特征分析徐文体陈燕清梁文佳尹炽标张复春杨芬罗会明(18)

登革病毒重组膜蛋白抗原的制备与应用周惠琼江立敏郑夔顾耀亮梁文燕柯昌文(22)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早期报告及时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袁俊徐文体王玉林张世炎罗会明(26)

2006年广州市医务人员和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调查张世炎杨芬李铁钢梁文佳(29)

潮州市1995-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与防制对策探讨杨少逵刘少群许奕涛王小英(31)

郴州市居民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立冬肖洁华张红段良松刘富强戴德芳李俊华(34)

潮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刘少群杨少逵许奕涛王小英(36)

一起地铁工地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建东刘王玉林罗雷罗会明(38)

阳江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分析麦荣建罗会明李文杰康敏范子凡杨流苗(41)

从化市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冯柳芳徐焕琼李智(43)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华南预防医学》(25)

2007年《华南预防医学》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刊授)的通知(F0002)

刊授考试题(F0002)

《华南预防医学》稿约(F0003)

读者·作者·编者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28)

本刊投稿须知(42)

关于文献标识码和中国分类号的写法(44)

综述

LAMP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张如胜(综述)魏泉德(审校)(45)

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

广东省2004年城乡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宋秀玲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徐浩锋聂少萍李海康(50)

佛山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宫艳华黄祖星陈抒豪廖华乐游建文(53)

黎平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广东卫生防疫 杨科杨正培康中菊石秦璋(55)

2005年东莞市托幼儿童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析黄振宇朱建琼毛东波刘思渊(57)

汕头市护士锐器伤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张桂松欧汉宏黄小涛刘建生(59)

检验技术

生物组织中铂元素测定方法的改进谭炳炎郑琳冯翔(61)

卫生监督监测

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饮用水水质分析符立龙(63)

南宁市城乡结合部食品卫生监测结果苏萍龙兮王孔前(65)

广州市寿司和刺身卫生状况调查黄愈玲梁骏林云万(67)

继续教育园地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邓卓晖(69)

工作交流

2006年北京市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李淑波徐志鑫宋亚平黄平耿昆张淑群庞武元(71)

将乐县某中学部分学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温才金阮锡仪朱新萍(73)

广州市2003-2006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淡武强张超(74)

广东卫生防疫 重庆市彭水县碘缺乏病监测分析苏勇黄坤(75)

2004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李海康聂少萍马文军徐浩锋许燕君李剑森(77)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兰州;报业市场;SWOT分析

在现代的战略规划中,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SWOT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活动战略的重要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条件对其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战略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判断和清晰的思路。本文将以兰州市整个报业作为研究对象,遵循SWOT分析的基本原则,试着对此进行宏观判断、分析,以期对兰州市报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兰州市报业的总体形势

兰州的纸媒在长期的竞争中,势均力敌、彼此牵制,无一报纸有异军突起之势。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政策性日报类报纸;(2)消费类报纸;(3)都市类综合报纸。鉴于政策性报纸属于党报,市场化程度很低,并不适合用SWOT分析进行解读。因此其不在此次研究范围之内。我们将侧重了解消费类和都市类报纸中具有代表性报纸的市场竞争情况。

二、兰州市报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1)权威性和公信力较高是兰州报业的一大优势。由于以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的几乎是“零门槛”,这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在海量的同时质量上却参差不齐,权威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而这正是兰州报业的优势。(2)接近性较强使兰州报业具有浓厚的亲切感,贴近受众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不管是什么时代,受众都会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新闻感兴趣,特别是区域性报纸在这方面就优势明显。兰州报纸刊登的新闻都是与甘肃省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在接近性方面兰州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报业较之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而言,独具的一个优势就是携带方便,便于受众反复阅读,给予受众深入思考的平台,以不至于被泛滥的信息所淹没。(4)兰州报业集团化起步较晚,因此可借鉴的经验较多,且发展潜力较大。兰州报业集团化发展至今已有10余年,对于一个起点低、起步晚的“小弟弟”来说,自然能够从已然获得许多成功经验的“大哥哥”身上得到很多帮助。例如甘肃日报社,为了启动报业集团化改革,在2000年创刊《西部商报》。在2002年该报与西部都市类报纸尖兵《成都商报》全面合作,引进外资、外部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起步晚,其相对大的发展空间是兰州报纸潜在的优势资源。

(二)劣势。(1)体制改革缓慢,报业结构不合理。兰州报纸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竞争主体,大多数报社都是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经营体制落后。这种体制性弊病,将加重技术落后和市场变化带来的后果。兰州报业的变革明显地落后于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突出的例子就是《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几家报纸至今仍然挤在一条并不宽敞的路上厮杀。没有一家报纸谋求新的出路。如此竞争下去必将各自都奄奄一息。(2)报纸内容质量不高,媚俗化倾向严重,存在严重的趋同性。兰州报业的报道内容大都一致,甚至了为迎合受众,选择制造新闻;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报纸上往往充斥着黄色新闻和奇谈怪论。(3)新闻人才和管理人才极度短缺。兰州由于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其人才资源极度有限。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经营能力的薄弱。(4)报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科学性,最严重的是报纸广告的经营整体落后。很少为广告主提供高档次的广告设计,使得广告过多过滥,编排设计凌乱。例如,据对《兰州晨报》广告的抽样统计显示,该报广告所占版面空间占全部版面的比重达59%,并且部分广告内容低俗,质量不高。另外,广告经常“压迫”报纸内容,对广告商的不合理要求的屈从常使报纸版面不固定,理想版序常被打乱。

(三)机会。(1)西部大开发政策与资金的倾斜,以及国家城市化战略的实施给兰州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与资金的实质性投入得到集中释放,兰州报业要抓住这个夯实物质基础的机遇,以便加快自身的改革进程和开发潜力。(2)国家政策对传统媒体的支持,为兰州报业的发展争取生存空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报纸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这样的政策性限制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3)科技的大力发展,对兰州给报纸注入新活力提供技术保障。我们看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互动性、快捷性、便利性、丰富性等方面已经大大超过传统媒体,但内容上却有相当大的部分依赖报纸等传统媒体,这说明传统媒体仍然有它的内容优势。因此兰州报业的新生就在于将应用新技术作为突破口,把内容优势与新技术结合起来。

(四)威胁。(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致使兰州报业发展没有活力源泉。报业赖以生存的整体经济水平滞后,尤其是消费增长的滞后,使得报业发展缺乏后劲,这对报业的发展威胁很大。(2)民众的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落后。在众多媒体中,报纸对受众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由于甘肃的民众文化素养较发达地区而言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报纸的市场。其次,民众的媒介素养不高,报纸为求发行量降低格调,使得报纸的质量越来越低下。(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使报业的强势地位从根本上动摇。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小。因此,由新媒体带来的媒介格局的新形势,威胁着兰州报业的发展。(4)受众对信息快捷、全方位的需求,使得报纸力不从心。报纸是定时出版、以天更新、且容量受到版面限制。由于报纸的生产方式的落后,因此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的报纸只能在信息社会步履蹒跚。

综上分析,我认为兰州报业的总体情况是自身劣势明显,但是外部条件偏好,可以采用“弱点――机会(WO)战略”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其改劣势而获取优势。

参考文献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州委统战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20xx年4月30日转入第二阶段以来,严格按照《关于认真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西学办[20xx]20号)要求,在州委第四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召开转段动员会,统一思想。4月30日上午,州委统战部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转段动员会,会上,刀正良部长在总结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从继续深入学习调研、进一步查摆突出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和安排,通过动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为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州委第四指导检查组到会指导。

(二)继续深入学习,强化认识。在第一阶段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志在云南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11.28”

专案警示教育材料,省委书记白恩培关于领导干部要做到“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精读了科学发展观必读篇目。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全体党员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三)继续深入调研,转变作风。第二阶段,部领导班子成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边学边改,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5月20日至21日,刀正良部长组织部机关、州民宗局和市民宗局相关同志,深入到州佛教协会、州基督教协会、州伊斯兰教协会和州佛学院进行了专题调研,掌握了各宗教团体开展活动情况和相关困难问题;张卫国常务副部长前往泰国、越南、缅甸部分地区对当地华文学校开展华文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机关的同志利用“5.1”对勐海部分信教群众进行了走访。

(四)广泛征求意见,如实反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我部主要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布热线电话、开通部长信箱、个别谈话和走访群众的形式,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向各县市委统战部、州直统战系统各单位和部分代表人士发放意见征求表66份,收回60份。通过以上形式共征求到部领导班子意见建议12条,班子成员意见建议13条。活动办公室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刀正良部长对征求到的班子成员个人意见建议逐一进行了如实反馈。

(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统战部党支部6月1日下午,组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员同志从学习、生活、工作、思想和作风等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个人发言,提出了各自努力方向。6月9日下午,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上,刀正良部长代表班子对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主要问题、存在原因、努力方向、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作了发言;各班子成员分别从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方向几个方面进行了个人发言,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大家相互帮、共同找,民主氛围十分浓厚,达到了效果。

(六)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明确整改方向。州委统战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分析检查报告,报告起草后,先后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讨论,活动办公室将分析检查报告印制了66份,分别发送给各县市委统战部、州直统战系统各单位、州各宗教协会和统战工作对象代表进一步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报告凝聚了广大统战干部和群众的智慧,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准确,分析原因透彻,工作思路清析,整改方向明确。

(七)组织群众评议,公布评议结果。州委统战部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和工作措施行不行5个方面进行了群众评议。向各县委统战部、州直统战系统各单位和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发出群众评议表66份,收回66份。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不深:满意票62票,满意率达93.94%,一般4票占6.06%;查找问题准不准:满意票61票,满意率达92.42%,一般5票占7.58%;原因分析透不透:满意票61票,满意率达92.42%,一般4票占7.58%;发展思路清不清:满意票65票,满意率达98.48%,一般1票占1.52%;工作措施行不行:满意票64票,满意率达96.96%,一般2票占3.04%。总评:满意。评议结果于6月10日在州委统战部网站进行了公布。

(八)坚持边学边改,确保活动效果。州委统战部在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确保了活动效果。一是投入资金1.5万元,开发了15个工作对象软件,建立统战工作对象数据库;二是认真落实州委常委会第56次会议精神,在全州宗教活动场所中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主题实践活动;三 是加强了调研工作力度,领导下基层指导工作的次数多了。四是在全州统一战线组织开展了“走访活动”,先后走访了信教群众125人次。

二、初步成效

通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州委统战部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报告的形成,让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制约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为整改落实提供了依据,为如何领导全州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存在的不足

从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不难看出,统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还不明显,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实践。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7篇

照州委的统一部署,在州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领导和第四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紧密结合全州旅游工作实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广泛讨论,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把学习实践成果转化为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分析检查阶段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成效,安排部署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精心组织,学习调研阶段成效明显

我们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习调研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3月27日,局党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局长孙兴无同志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局党组全面负责本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为切实加强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局党组制定了《*州旅游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落实专人具体承办学习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紧抓理论学习。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学习培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理论学习贯穿活动始终。

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制订了学习计划,同时建立健全了学习培训的考勤制度和档案制度,使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有学习计划、有考勤记录、有讨论记录、有个人学习专用笔记、有心得体会文章,做到了时间、内容、人员和组织四落实。

(三)深入开展调研。为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全州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安排,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一是与州委宣传部、州文体局、州民宗委、州广播电视局共同组成调查组,于4月14至20日赴*、利川等县市对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调研报告》。二是组织专班于4月20日至27日对全州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我州重点景区建设对策与建议》调研报告,并上报州政府。三是结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调研。我们针对建议和提案的内容,分配到相关科室,由分管领导带领科室人员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要求,结合全州旅游工作实际,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四)积极开展学习测验。我们针对旅游工作的实际,精心设计了两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测题》,对全局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测试。自测题涵盖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全面掌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进行此次理论知识测试,不仅是对学习培训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有助于激发机关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五)邀请专家进行讲座。4月29日,我们邀请州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黄元山给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市旅游局党员干部以及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繁荣》的专题讲座。参加专题讲座的同志认真听取讲座,认真做好笔记。听了讲座,大家纷纷表示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六)认真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方案

>的通知》(*州学组发〔2009〕9号)文件精神,于5月12日我局牵头举办了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板块建设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活动围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旅游资源为纽带,强强联手,共谋发展;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优势企业,推动*旅游发展;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制定和用好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打造*旅游窗口形象和搭建对外交往平台,促进对外开放等主题进行。讨论会邀请了六位专家进行专题发言,州旅游局、州民宗委、州建委、州文体局、州交通局、州环保局等单位领导在会上结合各自工作职能进行了交流发言。

(七)积极为科学发展献计献策。根据州委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局组织了“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根据我局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我州旅游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局机关党员干部提出了许多关于加快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形成了爱学习、善学习、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八)发放问卷调查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兼顾做好“两提高、两满意”主题活动,我们面向州直单位、各县(市)旅游局、各旅游企业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就全州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州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进一步找准了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九)5月13日,我局组织召开全州旅游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座谈会。州旅游局、*市旅游局全体党员干部,*市城区内二十家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主要是征求各旅游企业对*州旅游发展以及对州、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各旅游企业负责人纷纷发言,对*州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

(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在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为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我局在中国*旅游网上开办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上网宣传,同时编印学习实践活动简报6期。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开展,我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州旅游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全局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展了思路,强化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做到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潜心钻研,融会贯通。二是由于业务工作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以致个别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能够做好,但自学时间与交流时间不充分。我们将在第二阶段进一步克服这些不足。

二、求真务实,认真搞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抓好了,整改落实就有了明确方向和坚实基础。为此,必须严格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州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紧密联系我局实际,继续深化学习提高、注重抓好关键环节、坚持突出实践特色,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四送四进四访工作。

分析检查阶段从2009年5月15日至6月25日,共40天左右。主要任务是:及时弥补不足,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回头看”;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查摆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民主评议,多方进行科学论证,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重点是抓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

(一)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根据我局实际,将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点分析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着重从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方法举措、制度机制等方面,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前,领导班子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做好充分准备。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提高思想认识,不搞人人过关,不纠缠历史旧账。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简明扼要的概述取得的成效,全面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举措等。初稿形成后,召开座谈会,听取行业代表意见进行修改,再报局党组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完善,达到找准问题,群众满意,整改方向明确的要求。

(三)组织群众评议。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认真组织评议,评议活动与单位开展的“两提高、两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与“树形象从我做起”活动相结合,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相关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座谈评议。参加评议人员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根据评议意见,对分析检查报告作进一步修改。

三、强化措施,确保分析检查顺利进行

(一)切实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分析检查。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开门纳谏,带头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带头组织好群众评议,率先垂范,继续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紧密结合本科室实际,精心组织好每项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党员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领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环境和氛围,确保分析检查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务求取得实效。

(二)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查摆问题时,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基层群众、服务一线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三)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督办检查。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扎实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分析检查各环节的督促指导,精心组织好每项活动。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书面评议、走访评议等方式,认真组织群众评议,并认真梳理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确保督促有力、指导有方、检查到位。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8篇

文/本刊记者?杨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建立全国首个“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旨在发挥技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做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实践的新机构肩负了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

这个机构运行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拜访了该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研究课程规律,服务技工教育

行动之一: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合作和研究平台

挂牌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建司、广东省及广州市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研究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发挥广州市属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确定位,明确中心要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放眼全国,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着力进行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扩充研究人员。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学校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锻炼学习。三是课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广州市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专家,使其成为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研究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立足广州技工教育系统,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7人,选聘了72位兼职教研员,作为研究团队的延伸补充。

行动之二:为“国标”“课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受人社部职建司委托,课程研究中心为编制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保障了两个文件的顺利研发。一是培训编制组专家,解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并主持实践专家访谈会。二是课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人社部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围绕标准研制组织的各类全国教师研讨会、企业专家研讨会,并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两个专业的国标和课规进行质量监控,主持广州的评审会,聘请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聚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40余名,分别从总体培养目标、层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匹配度、课程体系及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并从与编制指南的符合性、内容的专业性、文本的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修订。

行动之三:关注市场需求和内涵发展,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围绕广州技工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牵头承研的重大课题有:

一是开展广州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需求调研(2014-2016),累计调研602家企业,开展5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是开展产业系建设研究。组织专家到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中期检查及调研,召开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及产业系建设研讨会,初步厘清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对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建设实证研究》报告。随后,聘请广州市发改委领导、国内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专题培训。通过半年多来课程研究中心主导的产业系建设研究,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对产业系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明晰,对产业系建设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所院校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产业系下一步的建设思路,采取行动加大推进力度。

三是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201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了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9项发展策略,成功结题。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开展了广州技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了广州技工教育开放多元、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特征,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建议,成功结题。

行动之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模式

为探索技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课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

一是调研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情况,探索学制技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管理评价等技术路径,通过组织学习等措施提高培养技师的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二是通过调研撰写“关于京、浙、苏等三地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情况报告”,对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学制技师的政策依据、专业选择的考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为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与广州市机床厂合作开展学制技师培养实践,2014年成功培养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企业认可度高的6名学制技师。

行动之五:开展技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研究中心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授权评价工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一是应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在开展2011、2012年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上,在全国首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102位教师参加的机械制造和汽修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情况为基础,形成了广州地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和102位教师的个体报告。

二是开展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按照国际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授权评价”理念,引入相关技术,开展技工院校的校企双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质量监控,在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等授权式评价、科研伴随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评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中重点项目的持续、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行动之六:推动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

课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应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并开展了大量学术交流。

一是出版《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汽车维修专业广州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辑2014》(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长主持的《广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入选《2014年广州市蓝皮书(社会卷)》,课程研究中心辜东莲主任主要参与的《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人社部组织的针对部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者的培训授课、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内蒙古等扶贫项目的培训授课。应用课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经验,为广东省人社厅“校企双制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和内涵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开题会上,辜东莲主任作为课题代表作了“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专题报告;同年4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作了“工学结合课程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12月,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广州技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报告。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任务之一:组建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专家库

2015年,计划按照《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中关于“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和《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技能人才评价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名义,在全国技工教育系统聘请一批技工教育研究专家,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课程业务精湛的骨干,组建课程专家库。在合适的时机,联合立项课题,推动全国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难问题的破解。

任务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规范等研制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职建司的统一部署,课程研究中心将协助这两个专业的评审工作,同时系统梳理总结标准与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技术,为更多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和规范在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上的推广应用,指导技工院校教师基于校本的应用实践,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任务之三:规范从专业设置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全程育人

2015年,课程研究中心将以广州技工院校为对象,以项目为载体,多方位、多渠道地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过程、出口”三关。

一是在做好新专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借助市场调查、人才测评、授权评价等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评估、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二是以服务企业和学生为中心,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举办市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规划大赛,探索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并实施职业指导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产实习管理,推动生产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产实习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管理水平和质量。

任务之四:探索技工院校毕业考试改革和毕业标准建设

2015年,中心计划重点探索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以高级工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命题依据,尝试纸笔与实操测试相结合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研究及试题开发和测评实践,促使测评合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同等层次职业资格的技术水平相当。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和数控技术等三个专业进行典型试验。预计2015年1月,建立测评模型,完成对开发组人员的培训并确定命题思路,组织专家对命题思路评审;3月完成测评样题的开发、评审与预测试;5月完成3个专业各两套正式测评试题的开发与评审;6月组织正式施测;下半年,集中力量进行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炼研究技术,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建立其毕业标准。同时,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课题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在“‘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师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考试方案,系统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之五: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根据人社部职建司领导指示,开始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文献研究,梳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最新趋势;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技工院校教师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2015年,计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维度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保障调查,研制教学能手、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资格条件,制订微教学、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开展科研伴随式的典型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的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项目等形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之六:组织并开展技工教育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交通组织 交通总量控制 车辆通行证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下称“九运会”)于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在广东隆重举行。本届全运会实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组织、一流的成绩”的目标,同时也展示了广州交通的崭新面貌。根据九运会赛程安排,广州赛区除了承担大部分的比赛项目外,开幕式及闭幕式也分别在广州市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举行,交通压力非常巨大。从九运会开闭幕式和赛事期间的广州市的交通状况来看,交通秩序井然,运动员和裁判员都能顺利到达比赛场馆,特别是参加开幕式的观众和演员人数达到了10万人,吸引交通量达7000多PCU(标准小客车),在45分钟内就基本疏散完毕。应该说广州市的交通经受住了九运会的考验。本文对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经验作一总结,希望对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能够有所启发。

一、广州市交通状况的改善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基础

最近几年广州市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对外高速公路及内环路加放射线的道路主骨架路网,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道路交通设施条件。

1999年~2000年内环路及东西南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后又相继建成黄埔大道放射线、增槎路放射线、东晓路放射线、广园东快速路等,市区的交通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中心区机动平均行程车速由1997年的15km/h,提高到2000年底的20-30 km/h。同时地铁1号线也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平日客流为17万人次,高峰日达30余万人次,也分解了很大一部分地面交通压力。

二、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小组,并开展研究工作

为做到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又能保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由广州市政府和“九运会”组委会领导,经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和广州市公安局主持立项,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课题研究主编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为副主编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广州市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珠江实业集团公司和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公室等单位为协编单位,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从2000年10月正式成立,系统全面地进行了大型运动会期间的各项研究,及早地将交通管理介入到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中去,研究期间督促交通配套设施按照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建设,对整个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个项目研究的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研究立项阶段(2000年10月)

2000年10月市建委确定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项目,由市交警支队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提交了《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大纲》。

2000年10月25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大纲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2.《初期报告书》编制阶段(2000年11月-2001年3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同时到国内有关城市学习举办大型运动会交通组织的经验,对九运会的两个主要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提出相应的交通设施建设建议和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交初期报告。本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

1) 工作小组对九运会的基本筹备情况以及各个场馆详细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重点研究场馆的周边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车场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并对两个重要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的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对整体的路网有了清晰的认识。

2) 项目小组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经验。在北京通过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交通组织、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交通组织等;在上海市学习“八运会”期间的交通组织。通过考察学习对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对制定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3) 提交道路、停车场和监控设施的建设建议。

4) 拟定开幕式和闭幕式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

2001年3月6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初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3.《中期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3月-6月)

根据初期报告评审意见,跟进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并对九运会的广州赛区各场馆进行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包括开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闭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赛事期间广州赛区各场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2001年6月7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中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4.《最终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6月-9月)

根据中期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和设施的建设情况,修改完善开幕式、闭幕式和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同时根据九运会组委会提供的最新赛事安排等,制定运动员、裁判员的往返比赛场馆路线交通保障方案。

结合相关的活动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检验和完善,如2001年7月11日、7月14日针对广州体育馆落成后的首次大型演出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广州体育馆中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并提交交通运作评估报告。2001年9月22日九运会主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成庆典晚会,是开幕式交通组织的一次演练。项目组对本次晚会的交通组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项目小组又于2001年8月到北京观摩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交通组织,为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2001年9月28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最终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5.实施、完善、评估阶段(2001年10月-11月)

本阶段主要是将《最终报告》提出的方案具体实施,并跟踪评估,加以完善;同时做好交通组织的宣传工作和编制《交通指南》手册。

结合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01年10月5日的九运会开幕式彩排、11月8日的九运会开幕式预演和11月11日的九运会开幕式3次大型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并都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对2001年11月23日和11月25日在广州体育馆举行的九运会闭幕式预演以及闭幕式进行了跟踪调查,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

1.目标

1) 确保“九运会”期间各大赛场交通的有序畅通,维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

2) 确保在60分钟内疏散“九运会”开、闭幕式散场集中的人流、车流。

3) 根据“九运会”赛程安排,预测各项赛程的交通需求,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4) 为参加“九运会”的首长、来宾、代表团、裁判员以及运动员的交通引导和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建议。

2.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研究项目,涉及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在研究工作中,不但要考虑技术--经济的因素,还要协调上述各方面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和体现出本项目的特点,以定量、定性的交通分析和规划方法为基础,从实际出发,结合和尊重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根据具体的交通需求,提出合理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和有效、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项目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不同时间、不同方式的交通需求,结合有关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九运会开、闭幕式及各项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原则和策略。

2) 将预测的交通需求分为时间、空间、方式、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供给方案(如停车场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政策等),以满足实际的交通需求。

3) 充分考虑九运会期间的各种活动和赛事安排,提出九运会开、闭幕式及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设施设置方案及交通管制措施。

4) 通过成熟的交通研究理论方法和交通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寻求最佳方案和进行方案评价。

根据上述工作方法和过程,制定如图1所示的技术路线。

3.原则

优先满足重要来宾车辆的停车需求和提供快捷的疏散线路;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依托高容量的高、快速路和主干道向外疏散交通;

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

动、静态交通结合,实行就近停车和人车分流,保证安全;

各种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向明确,管理上简单可行;

交通管制措施尽量减轻对市区正常交通的影响。

4.主要内容

1) 九运会主要交通通道整治规划和保证九运会顺利举行需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议

2) 开、闭幕式及各项赛程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

根据“九运会”的赛程安排,预测开、闭幕式及各赛项相关道路的交通需求。

3) 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制定的原则与策略

明确交通组织原则、交通分流与交通调整改善策略。

4) 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

根据组委会的赛程安排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提出机动车、非机车与行人交通组织方案;

提出受影响范围内交通管制措施;

提出公交车交通组织及其站场布设方案;

提出交通调整、改善方案

包括交通指挥人员和公交车临时调配计划;

提出交通设施设置方案

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指示以及交通诱导系统等;

提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提出交通管理模式和管理组织形式。

5) 交通组织方案模型仿真测试、评价

通过计算机交通模型仿真测试,并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6) 编制研究报告书及《九运会交通指南》手册

7) 公众宣传策划

8) 跟进、完善评审后的方案

方案评审通过后,因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需对方案不断完善。

9) 评价方案实施效果

在运动会完成后,及时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及可借鉴经验。

四、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做好九运会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1.进行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

为了确保九运会期间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九运会的召开,并提高九运会必经道路的车速,进行了连接九运会场馆和运动员裁判员驻地的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包括交通秩序、道路景观、绿化、标志、标线、照明等,尽可能做到道路周边环境优美、路面平顺、路灯明亮、标志和标线清晰。

2.建设九运会场馆配套道路交通设施

对九运会场馆,特别是新建场馆进行相应的道路配套和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以及周边道路的改造。

如修建了进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专用车行隧道和一座人行隧道,以及进出广州体育馆的两条车行隧道、一座人行隧道和一座人行天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环场路和广州体育馆的环场路。这都为车辆顺利进出场馆提供了保证。

3.做好九运会停车场的建设

为满足九运会车辆停放的需要,针对九运会场馆普遍存在的停车场不足的矛盾,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规划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对开闭幕式的两个场馆,进行了临时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如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满足开幕式停车需要,提供了14个停车场,提供小汽车泊位4598个,公交车位800个,大客车泊位1328个,合计6726个,详见表1和图2。开幕式实际停放车辆5232辆,其中小客车3580辆,大客车1050辆,公交车602辆。

广州体育馆为满足闭幕式观众、表演人员、运动员代表及工作人员等1.1万人的停车需要,提供了小汽车位1635个,大客车位65个,公交车位40个,合计1740个泊位,详见表2和图3。实际停放车辆1151辆,其中小客车1008辆,大客车102辆,公交车41辆(部分大客车通过路边停车解决)。

五、九运会期间实行交通总量控制,均衡路网流量

九运会期间尽量减少外市籍的机动车辆进入广州市区,安排途经广州市的车辆绕道行驶;在九运会开幕前,由九运组委会与广州市相邻的地市协调,利用当地的电视台、报刊向群众、司机进行反复宣传、张帖告示,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在广州市十五大进出口及高速公路主要进出口设置文字标志牌,提示司机绕道行驶。

在保证比赛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干扰,制定相关的强制性交通管制措施:

表1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配置表

图2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分布

表2 广州体育馆停车场配置表

图3 广州体育馆停车场分布

1) 延长货车禁行时间:九运会赛事期间在目前货运车辆禁行范围、车辆类型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货车禁行时间,禁行时间由19:00时延长至21:00时,以减少货运车辆对交通的影响。

2) 针对开闭幕式和大型比赛项目制定专门的临时交通管制方案。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保证九运会赛事期间的交通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充分依靠高载客率的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输送

九运会交通组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针对开幕式10万人的规模,充分依靠高载客率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疏送,车辆凭车辆通行证进入管制区域,禁止出租车和摩托车、自行车进入管制区域,进场交通组织见图4。

图4 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

同时,公交部门为确保九运会开幕式大量人流的集散,专门开出了12条临时公交线路,闭幕式也开出了4 条临时公交线路。利用公交可方便地到达各区,也可接驳地铁换乘,同时开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交车的收车时间。赛事期间,专门开出了连接市中心和九运会场馆的公交路线,方便观众观看比赛。铁路部门也专门为九运会开幕式开通了连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东站的市郊列车。

九运会开幕式的交通方式构成见表3。公交车、团体大客车和市郊列车占到了76%的交 通分担率,对快速疏散人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3 九运会开幕式交通方式构成

七、发放车辆通行证,保证九运会车辆的交通顺畅

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交通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对九运会用车和几次大型活动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方式进行管理。车证分为:组委会车证、赛区车证、专用车证和专场车证四类。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证各种参加活动车辆进出的需要,车种构成容易控制;根据调查,使用车辆通行证后,车辆的平均载客率提高,同时起到诱导交通,均衡路网流量的作用。

1.车证的制作

为了严格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停车、行车管理和有效控制开幕式的交通车辆,采用发放车证的方式进行管理。分别制作彩排、预演和开闭幕式等不同场次的车证。车证正面用文字注明有效使用的场次,并以编号区分种类,对应相应的停车场,每场使用一种底色,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场次。背面印有进场、散场行驶路线及停车场位置的示意图。

2.车证的管理

1) 车证的发放数量按实际停车位控制。

2) 所有车辆(包括各类特种车辆)都应凭车证进入停车场地,并按规定地点停放。观众车证由主办单位负责发放。公交车辆也要凭车证进场,由公安交警部门核发。参加保卫工作的公安车辆使用工作车证,由省、市安保部门核发。

3) 车证的发放与门票销售相联系,建议采取以下原则:

团体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外地观众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一般观众根据购票数量按一定比例领取车证,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4) 持证车辆的驾驶员须将车证放置在前挡风玻璃左下角,按停车证背面规定的行车路线进入指定停车场停放。

5) 车辆进入停车场停好后方可落客,司机停车后要熟悉停车方向和位置,散场时,观众必须在原停车位上车。司机要严格按照现场交通指示标志和停车证背面的散场路线行驶。行人进出停车场按指定的人行通道行走,不要随意横穿马路。

八、结合开闭幕式前的多场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按照九运会开闭幕式的交通组织方案组织开闭幕式前的多场大型活动,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检验和完善。如对2001年7月11日、7月14日针对广州体育馆落成后的大型演出活动和9月22日九运会主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成庆典晚会,项目组均对交通组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如根据广州体育馆车库天桥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加连接新体育馆主场馆和西南角停车场的临时行人专用通道;针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交通指示不足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增加交通指示标志。

九、做好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工作

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支持与配合。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包括向交通管理者和公众的宣传。

通过编制供民警使用的《九运会交通保卫工作手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交通保卫专项工作方案》,做好交通管理者的宣传工作。同时,在每次大型交通管制之前,提前几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进行交通管制措施的公众宣传。另外,针对开幕式公交线路比较多,乘客比较陌生的情况,公交部门专门印制发放了公交车乘车指南。

十、对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的启示

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规划科学、方案缜密,实施严谨、宣传得力”。整个交通组织方案制定的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对方案给予了高度的配合;同时交通组织方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加大方案的宣传力度,组织方案得到了交通参与者的大力配合。希望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经验能够为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提供借鉴。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户外广告;户外广告规划;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

Abstract: The urban outdoor advertising involves many interests, so everywhere and disorganized multifaceted impact on citi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planning, focusing on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urban outdoor advertising preparation of detailed planning.Key words: outdoor advertising; outdoor advertising planning; the detailed planning of outdoor advertisement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户外广告涉及多方面利益,因此遍地开花和杂乱无章对城市带来了多方面影响。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各个城市也都在积极的编制户外广告规划。北京、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在户外广告规划研究和实践方面走在了前面,也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面:城市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和城市重要区域路段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确定城市户外广告总体布局、明确广告特色分区、提出不同地段广告规划布局、设置原则指引、为进行更深入的详细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详细规划是制定重点区域和路段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方案,确定户外广告的位置、数量、尺寸和设计风格,并在技术加以指引,最终成果以文字结合图纸,效果图等方式将规划意图直观的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的研究,重点探讨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编制时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

一、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管理部门职能怎样分工?

很多中小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管理涉及多单位、多部门,缺少统一的权威的管理,致使户外广告设置混乱,管理无序。参考国内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成熟的户外广告管理经验,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管理主要涉及三个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审核(核发户外广告设置证)、维护保养与安全检测的监督管理、公共阵地拍卖的组织实施、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置的经营资质审核和广告内容登记及其监督管理(核发户外广告登记证);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规划建设审核及其监督管理;另外,市政、园林、公安、公用、房地、财政、物价、广播电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相关规划。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没有强行规定由哪个部门负责,但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的审批、审核和广告点位设置的审批、审核应由不同部门负责,这样才能避免管理部门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

二、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的对象是什么?

根据国家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CJJ149-2010)(2011),户外广告包括在城市建(构)筑物、交通工具等载体的外部空间,城市道路及各类公共场地,以及城市之间的交通干道边设置(安装、悬挂、张贴、绘制、放送、投映等)的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公益广告。 按照设置位置与形式的不同分为:户外广告分为建(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公共设施上的户外广告、地面上的户外广告、移动式户外广告四类。一般来说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主要对前三类提出规划设置要求。也可根据规划要求对某类户外广告进行详细规划,如广州只是对道路两侧一线建筑上设置的户外广告进行规划。

在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户外广告、户外招牌、公共导向标识概念上常常容易被混淆。户外招牌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在其用地范围内,在户外设置与其注册登记名称相符的标识、字、招牌、灯箱、霓虹灯等;公共导向标识是指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具有场所识别和场所导向指示作用的设施。规划时应准确归类,不可将三者混为一谈。

三、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需要分析哪方面的要素?

户外广告设置影响要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多个学科。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应对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规划方案。建筑功能分析: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分析,确定户外广告适宜设置的建筑。如居住、行政办公等建筑应禁止设置户外广告。视线分析:根据对道路两侧视觉空间的研究分析得出车行、人行看两侧建筑最佳视觉高度范围。景观特色分析:对道路空间形象、景观特点、景观要素等内容进行分析,户外广告设置不得破坏街道景观形象,并且应与景观特点相协调。广告价值分析:对户外广告价值高、中、低区域进行分析,并分析广告对周边的影响。广告照明分析:广告照明应符合景观照明规划要求,并应结合建筑光亮工程统一设计,广告照明不得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色彩分析:对道路环境色彩进行调查分析,收集、总结道路环境主体色和环境辅助色,提出广告色彩选用指引。建筑立面分析:去除现状建筑上设置的户外广告、招牌,恢复建筑原有立面。结合相关规范、建筑美学等要求对建筑立面户外广告重新设置。

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不能单纯的依据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对现状户外广告进行整治规划。应该对影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规划路段的户外广告政策分区;明确不同分段中户外广告设置密度、设置要求、广告景观特色、集中设置节点等;然后再根据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明确广告在建筑上的设置位置、规格等要求。

四、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容易忽略的内容有哪些?

(一)重点考虑户外广告对交通的影响

户外广告除了不得遮挡建筑正常采光和通风,夜晚户外广告灯光不得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以外重要的就是不得影响交通。因此户外广告设置不得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夜晚户外广告灯光不得影响司机视线,尤其是应注意道路交叉口户外广告的设置,一般交通信号灯周围10米以内及其背景空间内的广告照明不得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及闪光方式。另外LED电子显示屏设置规划也应该慎重,一般在交叉口、正对车行方向处都不应设置。

(二)核查清楚现状建筑情况

对现状道路两侧建筑的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多数是对现状广告牌的整治,因此需要对现状建筑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建筑原始立面是窗还是墙体、是否建筑设计时就考虑了广告预留位置、建筑立面是否进行过更改、立面更改是否通过审批等问题都应清楚的知道。这样才能准确有效的提出广告整改措施。另外,对临时建筑、违法建筑都应调查清楚,原则上这些建筑是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

(三)公益广告规划

公益广告的规划往往是被忽略的。公益广告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公益广告的档次又提升了城市的品位,通过公益广告可以使游客感受到一个城市文化上的个性与特点。因此在广场、交叉口等城市公共空间内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另外如有新建筑施工,施工工地围墙、围挡需要遮挡时可以考虑设置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内容以宣传城市为主,也可以设置例如天气预报、导游、提醒等便民利民的动态公益内容。

(四)违规广告牌的论证

规划中常遇到一些商业建筑立面的户外广告违反了相关法规、规范(如遮窗等),或者是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广告位的预留,而现在为了设置户外广告进行了建筑立面改造,这种情况应编制户外广告设置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以个案的形式上报审批。由户外广告规划审批部门和建筑审批部门联合审批(建筑审批部门负责建筑立面更改审批)。

(五)未建设用地广告规划指引

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一般都针对的是现状建筑,往往忽略了一些在建、未建项目。这些地块可以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指引,明确地块的规划主导功能、广告控制政策分区、广告景观特色规划要求、建筑物附设广告设置要求、道路设施附设广告设置要求、临时广告设置要求、广告照明规划要求等内容。新建的建筑如需设置广告可以依据指引要求进行规划,并以个案的形式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单独审批。

(六)户外广告与户外招牌相协调

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主要的目的是户外广告设置的合规和合法化,另一个就是创造一个美化市容市貌,塑造文明城市形象。从美化市容市貌上来说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都是很重要影响因素。有些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往往就广告规划广告,完全不考虑建筑物上还有招牌的存在。因此最好方法就是去除现状建筑上设置的户外广告、户外招牌,恢复原有立面,在此基础上重新规划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而从项目组织编制方的角度来说最好是对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统一进行规划委托,这样才能更好的协调建筑整体立面形象。

(七)新材料、新形式的运用

户外广告往往被认为对城市和街道景观有严重的破坏性,也是城市视觉污染整治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户外广告制作工艺档次较低所带来的问题。户外广告业主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只用一些低成本的材料,所以大部分户外广告都是简易喷画,像一块膏药贴在建筑上,效果差、档次低,不免让人厌恶。参考国外先进城市户外广告的做法,从广告材料、广告创意等方面都能与建筑、与街道景观相融合,并成为亮点。因此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应鼓励运用一些新材料、新形式的广告类型,必要时应做为硬性控制指标。

五、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怎样做才利于实施?

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应明确户外广告设置的具置、规格等控制要求,还应直观的表达出现状和规划后效果对比,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规划实施。各个城市规划成果表达也各不相同。其中做的比较规范也值得推荐的是广州的做法。广州市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提出了“操作手册”:“一图、一表、一图则”。分别为“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图”、“规划信息表”、“规划管理图则”。其中规划管理图则是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规划管理部门用以审批户外广告个体申报的主要依据。规划管理图则内容包括户外广告现状信息和规划控制指标要求,以及现状照片和规划实施效果图。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大类。规定性指标是在规划设计、设置管理时必须执行的,包括位置、形式、规格;指导性指标是指供规划设计、设置管理时参照执行的,包括色彩、材料、照明等。

结语:户外广告已经成为城市不可分割、使城市增色的一道风景线。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应该更有效和全面的解决好户外广告相关问题。我国现阶段只有在大城市陆续开展了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随着中小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也将会慢慢的被重视起来。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编制规范、研究方法势必会慢慢完善、成熟,在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人民路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2011年)

一图

一表

一图则

参考文献

1、宋金民、刘延民,城市户外广告规划初探,规划师,2000(3)

2、史群,户外广告规划实践与思考,当代建设,1999(5)

3、黄渊,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方法体系,规划师,2006(10)

4、刘龙、毛伟民,浅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科技信息,2008(33)

5、杨建军、王建辉,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城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为例,规划师,2006(11)

6、赵玮,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广州市人民路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2011)

8、广州市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编制指引(2009)

作者简介: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1篇

郑州开元寺塔建筑分析

鸿庆寺石窟调查的新收获

鹤壁王家辿传统村落研究

卫辉小店河传统村落研究

博爱贵屯清代民居调查简报

试析洛阳金谷园新莽墓的建筑特征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特征分析

从洛阳关林谈祭祀关羽的建筑

浚县云溪桥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试析日本古建筑的保护理念

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关于城墙遗址保护的思考

东北大学旧址理工大楼的保护

文物保护原则在保护规划中的运用

万里茶道汝州段文化遗存调查

浅谈中原地区文庙建筑

济源阳台宫玉皇阁维修设计之收获

焦作市区两处清代民居迁建报告

浅议邢台天宁寺前殿的斗栱

北朝至两宋时期河南古塔研究

西安户县化羊庙献殿研究

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初探

南阳地区仿木构墓葬建筑形制研究

略论河南佛教石窟的艺术特色

新密市老城重点历史建筑调查

方顶村乡土建筑保护管理探析

济源市文物建筑的优势和保护思路

濮阳市文物建筑现状与保护

浚县古城研究及其保护与发展构想

百家岩寺塔保护规划评估内容与研究

连云港碉楼民居的调查与保护思考

焦作恩村玉帝庙、祖师庙调查简报

临海古城墙的建筑特点和保存状况

张氏帅府——沈阳建筑近代化的历史缩影

重庆木鱼山区防御性民居建筑浅析

汉代画像砖石墓地上建筑现象简析

从薛村吕氏老宅谈新安典型民居的特点

鹤壁五岩寺石窟化学保护材料选择试验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以党家村为例

谈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的建筑与历史

河南许昌襄城县湛北乡坡李村清代民居报告

郑州纺织工业遗产刍议——以郑州第三纺织厂为例

武陟嘉应观中大殿历史遗存彩画的保护研究

河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其保护利用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甘肃徽县栗川白塔勘察及维修加固设计报告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的建造技术研究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交通组织 交通总量控制 车辆通行证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下称“九运会”)于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在广东隆重举行。本届全运会实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组织、一流的成绩”的目标,同时也展示了广州交通的崭新面貌。根据九运会赛程安排,广州赛区除了承担大部分的比赛项目外,开幕式及闭幕式也分别在广州市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举行,交通压力非常巨大。从九运会开闭幕式和赛事期间的广州市的交通状况来看,交通秩序井然,运动员和裁判员都能顺利到达比赛场馆,特别是参加开幕式的观众和演员人数达到了10万人,吸引交通量达7000多PCU(标准小客车),在45分钟内就基本疏散完毕。应该说广州市的交通经受住了九运会的考验。本文对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经验作一总结,希望对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能够有所启发。

一、广州市交通状况的改善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基础

最近几年广州市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对外高速公路及内环路加放射线的道路主骨架路网,为九运会交通组织提供了道路交通设施条件。

1999年~2000年内环路及东西南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后又相继建成黄埔大道放射线、增槎路放射线、东晓路放射线、广园东快速路等,市区的交通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中心区机动平均行程车速由1997年的15km/h,提高到2000年底的20-30 km/h。同时地铁1号线也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平日客流为17万人次,高峰日达30余万人次,也分解了很大一部分地面交通压力。

二、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小组,并开展研究工作

为做到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又能保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由广州市政府和“九运会”组委会领导,经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和广州市公安局主持立项,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课题研究主编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为副主编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广州市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珠江实业集团公司和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公室等单位为协编单位,成立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从2000年10月正式成立,系统全面地进行了大型运动会期间的各项研究,及早地将交通管理介入到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中去,研究期间督促交通配套设施按照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建设,对整个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个项目研究的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研究立项阶段(2000年10月)

2000年10月市建委确定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项目,由市交警支队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提交了《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大纲》。

2000年10月25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大纲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2.《初期报告书》编制阶段(2000年11月-2001年3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同时到国内有关城市学习举办大型运动会交通组织的经验,对九运会的两个主要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提出相应的交通设施建设建议和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交初期报告。本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

1) 工作小组对九运会的基本筹备情况以及各个场馆详细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重点研究场馆的周边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车场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并对两个重要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体育馆的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对整体的路网有了清晰的认识。 

2) 项目小组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经验。在北京通过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交通组织、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交通组织等;在上海市学习“八运会”期间的交通组织。通过考察学习对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对制定九运会交通组织方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3) 提交道路、停车场和监控设施的建设建议。 

4) 拟定开幕式和闭幕式初步的交通组织方案。 

2001年3月6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初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3.《中期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3月-6月)

根据初期报告评审意见,跟进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并对九运会的广州赛区各场馆进行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包括开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闭幕式场馆内部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赛事期间广州赛区各场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2001年6月7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中期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4.《最终报告书》编制阶段(2001年6月-9月)

根据中期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和设施的建设情况,修改完善开幕式、闭幕式和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同时根据九运会组委会提供的最新赛事安排等,制定运动员、裁判员的往返比赛场馆路线交通保障方案。

结合相关的活动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检验和完善,如2001年7月11日、7月14日针对广州体育馆落成后的首次大型演出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广州体育馆中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并提交交通运作评估报告。2001年9月22日九运会主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成庆典晚会,是开幕式交通组织的一次演练。项目组对本次晚会的交通组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项目小组又于2001年8月到北京观摩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交通组织,为九运会的交通组织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2001年9月28日,《九运会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最终报告)》通过了市建设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5.实施、完善、评估阶段(2001年10月-11月)

本阶段主要是将《最终报告》提出的方案具体实施,并跟踪评估,加以完善;同时做好交通组织的宣传工作和编制《交通指南》手册。

结合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01年10月5日的九运会开幕式彩排、11月8日的九运会开幕式预演和11月11日的九运会开幕式3次大型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并都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对2001年11月23日和11月25日在广州体育馆举行的九运会闭幕式预演以及闭幕式进行了跟踪调查,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

1.目标

1) 确保“九运会”期间各大赛场交通的有序畅通,维持广州市正常的交通秩序。 

2) 确保在60分钟内疏散“九运会”开、闭幕式散场集中的人流、车流。 

3) 根据“九运会”赛程安排,预测各项赛程的交通需求,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4) 为参加“九运会”的首长、来宾、代表团、裁判员以及运动员的交通引导和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建议。 

2.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研究项目,涉及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在研究工作中,不但要考虑技术--经济的因素,还要协调上述各方面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和体现出本项目的特点,以定量、定性的交通分析和规划方法为基础,从实际出发,结合和尊重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根据具体的交通需求,提出合理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和有效、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项目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不同时间、不同方式的交通需求,结合有关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九运会开、闭幕式及各项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原则和策略。

2) 将预测的交通需求分为时间、空间、方式、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供给方案(如停车场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政策等),以满足实际的交通需求。 

3) 充分考虑九运会期间的各种活动和赛事安排,提出九运会开、闭幕式及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设施设置方案及交通管制措施。 

4) 通过成熟的交通研究理论方法和交通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寻求最佳方案和进行方案评价。 

根据上述工作方法和过程,制定如图1所示的技术路线。

3.原则

优先满足重要来宾车辆的停车需求和提供快捷的疏散线路;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依托高容量的高、快速路和主干道向外疏散交通; 

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 

动、静态交通结合,实行就近停车和人车分流,保证安全; 

各种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向明确,管理上简单可行; 

交通管制措施尽量减轻对市区正常交通的影响。 

4.主要内容

1) 九运会主要交通通道整治规划和保证九运会顺利举行需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议

2) 开、闭幕式及各项赛程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 

根据“九运会”的赛程安排,预测开、闭幕式及各赛项相关道路的交通需求。

3) 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制定的原则与策略

明确交通组织原则、交通分流与交通调整改善策略。

4) 开、闭幕式及各赛项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研究

根据组委会的赛程安排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提出机动车、非机车与行人交通组织方案; 

提出受影响范围内交通管制措施; 

提出公交车交通组织及其站场布设方案; 

提出交通调整、改善方案 

包括交通指挥人员和公交车临时调配计划;

提出交通设施设置方案 

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指示以及交通诱导系统等;

提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提出交通管理模式和管理组织形式。 

5) 交通组织方案模型仿真测试、评价

通过计算机交通模型仿真测试,并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6) 编制研究报告书及《九运会交通指南》手册

7) 公众宣传策划

8) 跟进、完善评审后的方案

方案评审通过后,因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需对方案不断完善。

9) 评价方案实施效果

在运动会完成后,及时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及可借鉴经验。

四、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做好九运会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1.进行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

为了确保九运会期间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九运会的召开,并提高九运会必经道路的车速,进行了连接九运会场馆和运动员裁判员驻地的九运会必经道路的整治工作。包括交通秩序、道路景观、绿化、标志、标线、照明等,尽可能做到道路周边环境优美、路面平顺、路灯明亮、标志和标线清晰。

2.建设九运会场馆配套道路交通设施

对九运会场馆,特别是新建场馆进行相应的道路配套和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以及周边道路的改造。

如修建了进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专用车行隧道和一座人行隧道,以及进出广州体育馆的两条车行隧道、一座人行隧道和一座人行天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环场路和广州体育馆的环场路。这都为车辆顺利进出场馆提供了保证。

3.做好九运会停车场的建设

为满足九运会车辆停放的需要,针对九运会场馆普遍存在的停车场不足的矛盾,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规划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对开闭幕式的两个场馆,进行了临时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如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满足开幕式停车需要,提供了14个停车场,提供小汽车泊位4598个,公交车位800个,大客车泊位1328个,合计6726个,详见表1和图2。开幕式实际停放车辆5232辆,其中小客车3580辆,大客车1050辆,公交车602辆。

广州体育馆为满足闭幕式观众、表演人员、运动员代表及工作人员等1.1万人的停车需要,提供了小汽车位1635个,大客车位65个,公交车位40个,合计1740个泊位,详见表2和图3。实际停放车辆1151辆,其中小客车1008辆,大客车102辆,公交车41辆(部分大客车通过路边停车解决)。

五、九运会期间实行交通总量控制,均衡路网流量

九运会期间尽量减少外市籍的机动车辆进入广州市区,安排途经广州市的车辆绕道行驶;在九运会开幕前,由九运组委会与广州市相邻的地市协调,利用当地的电视台、报刊向群众、司机进行反复宣传、张帖告示,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在广州市十五大进出口及高速公路主要进出口设置文字标志牌,提示司机绕道行驶。

在保证比赛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干扰,制定相关的强制性交通管制措施:

表1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配置表

图2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停车场分布

表2 广州体育馆停车场配置表

图3 广州体育馆停车场分布

1) 延长货车禁行时间:九运会赛事期间在目前货运车辆禁行范围、车辆类型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货车禁行时间,禁行时间由19:00时延长至21:00时,以减少货运车辆对交通的影响。 

2) 针对开闭幕式和大型比赛项目制定专门的临时交通管制方案。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保证九运会赛事期间的交通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充分依靠高载客率的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输送

九运会交通组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优先选择大运量的集体交通和公共交通疏散人流。针对开幕式10万人的规模,充分依靠高载客率交通工具进行大量人流的疏送,车辆凭车辆通行证进入管制区域,禁止出租车和摩托车、自行车进入管制区域,进场交通组织见图4。

图4 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

同时,公交部门为确保九运会开幕式大量人流的集散,专门开出了12条临时公交线路,闭幕式也开出了4 条临时公交线路。利用公交可方便地到达各区,也可接驳地铁换乘,同时开幕式和闭幕式均相应延长市区公交车的收车时间。赛事期间,专门开出了连接市中心和九运会场馆的公交路线,方便观众观看比赛。铁路部门也专门为九运会开幕式开通了连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东站的市郊列车。 

九运会开幕式的交通方式构成见表3。公交车、团体大客车和市郊列车占到了76%的交 通分担率,对快速疏散人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3 九运会开幕式交通方式构成

七、发放车辆通行证,保证九运会车辆的交通顺畅

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交通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对九运会用车和几次大型活动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方式进行管理。车证分为:组委会车证、赛区车证、专用车证和专场车证四类。采用发放车辆通行证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证各种参加活动车辆进出的需要,车种构成容易控制;根据调查,使用车辆通行证后,车辆的平均载客率提高,同时起到诱导交通,均衡路网流量的作用。

1.车证的制作

为了严格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停车、行车管理和有效控制开幕式的交通车辆,采用发放车证的方式进行管理。分别制作彩排、预演和开闭幕式等不同场次的车证。车证正面用文字注明有效使用的场次,并以编号区分种类,对应相应的停车场,每场使用一种底色,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场次。背面印有进场、散场行驶路线及停车场位置的示意图。

2.车证的管理

1) 车证的发放数量按实际停车位控制。 

2) 所有车辆(包括各类特种车辆)都应凭车证进入停车场地,并按规定地点停放。观众车证由主办单位负责发放。公交车辆也要凭车证进场,由公安交警部门核发。参加保卫工作的公安车辆使用工作车证,由省、市安保部门核发。

3) 车证的发放与门票销售相联系,建议采取以下原则: 

团体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外地观众购票优先发放车证; 

一般观众根据购票数量按一定比例领取车证,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4) 持证车辆的驾驶员须将车证放置在前挡风玻璃左下角,按停车证背面规定的行车路线进入指定停车场停放。 

5) 车辆进入停车场停好后方可落客,司机停车后要熟悉停车方向和位置,散场时,观众必须在原停车位上车。司机要严格按照现场交通指示标志和停车证背面的散场路线行驶。行人进出停车场按指定的人行通道行走,不要随意横穿马路。 

八、结合开闭幕式前的多场活动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按照九运会开闭幕式的交通组织方案组织开闭幕式前的多场大型活动,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检验和完善。如对2001年7月11日、7月14日针对广州体育馆落成后的大型演出活动和9月22日九运会主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成庆典晚会,项目组均对交通组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交了交通运作评估报告,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如根据广州体育馆车库天桥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加连接新体育馆主场馆和西南角停车场的临时行人专用通道;针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交通指示不足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增加交通指示标志。

九、做好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工作

交通组织方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支持与配合。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包括向交通管理者和公众的宣传。

通过编制供民警使用的《九运会交通保卫工作手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交通保卫专项工作方案》,做好交通管理者的宣传工作。同时,在每次大型交通管制之前,提前几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进行交通管制措施的公众宣传。另外,针对开幕式公交线路比较多,乘客比较陌生的情况,公交部门专门印制发放了公交车乘车指南。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81.37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24-03

由于学生群体聚集性强,相互之间接触频繁,学校极易成为传染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师生身心健康和学校教学秩序,还会间接影响到学生家庭,及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广州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进一步掌握广州市学校突发事件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和调整学校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事件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数量资料来自广州市统计年鉴和广州市教育局年度教育事业报告。

1.2 判定标准 以卫生部2005年制订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标准。2009年所报告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中,病例达到10例及以上的暴发疫情直接纳入统计分析;个案报告和散发疫情则按要求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归并处理。

1.3 统计分析使用Exeel 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年平均事件发生率(年平均报告事件数/学校平均数),用以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罹患率和年平均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06—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事件461起,占全市同期事件总起数(592起)的77.87%;发病17 996例,无死亡病例,共波及615747人,平均罹患率为2.92%。见表1。

2.2 事件等级未报告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和重大事件(Ⅱ级);报告较大事件(Ⅲ级)3起,占学校突发事件总起数的0.65%;一般事件(Ⅳ级)137起(29.72%);未分级事件321起(69.63%)。较大事件的平均罹患率为6.90%(396/5735),一般事件为3.23%(6 785/210 248),未分级事件为2.71%(10815/399 764),不同等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80,P

2.3 事件分类学校突发事件以传染病类为主,占学校突发事件总起数的83.51%;其余依次为流感样病例暴发、食物中毒、其他化学中毒和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主要病种为水痘、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见表2。

传染病类事件中,以丙类传染病(49.09%)和其他类传染病(39.48%)为主,乙类传染病次之(11.17%),甲类传染病仅1起;呼吸道传染病所致事件达301起,占78.18%。见表3。

传染病类事件中,以丙类传染病(49.09%)和其他类传染病(39.48%)为主,乙类传染病次之(11.17%),甲类传染病仅1起;呼吸道传染病所致事件达301起,占78.18%。见表3。

2.4 流行特征

2.4.1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报告,3,4,6,9,12月高发,共报告290起,占总数的62.91%;5,10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回落;2,7,8月报告的事件数最少,共报告15起,占3.25%。其中3—6月主要报告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类事件,9月主要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月和12月主要为水痘、流感;食物中毒则多在6,7,9月。

2.4.2 学校分布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小学,尤以乡小学最为突出(123起,占26.68%);其次为托幼机构和中学,3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累计报告突发事件421起,占91.32%。普通高校和中专技校报告事件最少,仅占8.68%。不同类型学校的年平均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94,P

2.4.3 地区分布全市12个区县均有学校突发事件报告,报告较多的为越秀(74起)、天河(72起)和黄埔(71起),合计占47.07%;报告较少的是萝岗区(19起)、荔湾区(13起)和增城市(8起)。结合教育部门提供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资料发现,黄埔区的年平均事件发生率最高,达10.35%(71/7/98);其次是越秀区,为5.26%(74/7/201);增城最低,仅为0.45%(8/7/253),各区县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53,P

2.4.4 致病因素分布 托幼机构突发事件的致病因素中,手足口病占首位(45起,59.21%),其次是水痘(22起,28.95%);小学主要为水痘(113起,39.79%),其次是流感(55起,19.37%);中学阶段以水痘(17起,27.87%)和甲型H1N1流感(13起,21.31%)为主;中专技校主要为食物中毒(9起,47.37%)和甲型H1N1流感(4起,21.05%);普通高校主要为食物中毒(8起,34.78%)和流感(7起,30.43%)。

3 讨论

研究发现,广州市学校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有:(1)事件多发生在正常教学月份,寒暑假期间大幅减少;提示学校突发事件与学校教学周期密切相关。(2)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突发事件多发,尤其是乡级小学;从年平均事件发生率看,普通高校和小学相对高发。提示多发和高发学校均应作为防控重点对象。(3)地区分布上,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密集及民办学校较多的区县;个别区县年平均事件发生率较高,提示学校卫生工作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4)不同类型学校突发事件的构成特征不尽相同。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中专技校和普通高校则以食物中毒为主。

研究显示,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导致学校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居各类事件首位;病种分类上以丙类和其他传染病为主,其中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最多;位居前3位的重点传染病为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此外,流感样病例暴发事件也占据了一定比例,提示应尽可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测来核实是否为流感疫情。

分析发现,与广州市以往研究相比,7a中传染病类事件的疾病顺位在不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自2010年开始,手足口病在学校突发事件中所占比例大幅增长并成为最近3 a的主要传染病;水痘则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12年仅报告5起事件(12.50%),远低于前6a水平(147起),可能与广州从2012年开始启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有关。

接种疫苗是公认的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水痘和流感疫苗尽管上市多年,但因未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尚需自愿自费接种,且价格偏高,导致实际接种率不高;手足口病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上市后短期内难以纳入免疫规划,其保护效果也有待观察。因此,现阶段学校突发事件防控过程中,位居前3位的重点传染病均缺少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手段。提示应以加强疫情监测和采取隔离病例等常规防控措施为主,同时尽可能提高疫苗接种率或适时开展应急接种,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防护屏障。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结果也显示学校突发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除外,因流感大流行导致事件数增多),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尽管如此,广州市学校突发事件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2009,2011,2012年甚至超过85%,且高于全国。和周边城市水平。提示仍需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学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以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建议:继续深化教育与卫生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根据防控对象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继续强化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4 参考文献

[1]韩俊锋,王子军.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l(4):463-465.

[2]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3]顾昉,章荣华,陈卫平,等.2004-2010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ll,26(5):383-385.

[4]李铁钢,杨智聪,王玉林,等.广州市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40-941.

[5]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EB/OL].[2013-5-12].http:∥moh.gov.on/toohjbyrfkzj/s3577/2012/11/56264.shtml.

[6]肖新才,许信红,蔡文锋,等.广州市2001-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204-1205.

[7]马蕊,孙美平,孙木,等.北京市小学生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6):559-563.

[8]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5.

[9]FU C,WANG M,HANG J,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cella vaccine in China[J].Pediatr Infect Dis J.2010,29(8):690-693.

[10]李铁钢,刘维斯,杨智聪,等。广州市2007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540-2542.

[11]李欢,李薇.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40(2):89-94.

[12]李铁钢,王鸣,杨智聪,等.广州市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81-282.

[13]许建雄,陈健,吴德平,等.2001-2010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7):881-883.

[14]方艳,宋铁,代吉亚,等.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质量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2):25-28.

[15]梁浩,刘建平,李思果.深圳市2010-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13-1814.

[16]陈茂余,杨玉芳,王立华,等.2005-2011年广东省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学校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2):1003-1006.

[17]杜琳.实用学校公共卫生指南[M].广州: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6-7.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4篇

一、工作进展情况

1.高度重视,行动迅速

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州科技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出《__州科技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和《__州科技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和大波担任,副组长由班子成员担任;制定出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学习计划,明确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使每位党员干部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和贯彻落实。3月26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宣传发动和全面部署,邀请州第三指导检查组副组长熊光扬、成员康家磊到会作指示,同时还邀请了相关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参加大会,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动员大会。局长和大波在会上作了动员部署讲话,对如何开展好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工作上来。

2.抓好学习,提高认识

根据中央、省委、州委的安排部署及要求,我局充分利用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个人学习、参加专题讲座、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州委领导同志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以及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及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文件等学习材料,还组织我局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共6人参加了__州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讲座,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努力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体认识。同时,全体党员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还学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__政府信息门户网站—__州科技局网页上建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积极利用网站、文字信息等形式对我局学习情况及时宣传报道,在全局营造了一个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4.结合活动,抓好工作

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是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加大科技投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组织申报省、州两级科技计划项目,截止目前共组织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13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二是认真组织筹备新一轮“党政‘一把手’科技创新工程”,为将“建设创新型__行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郑毅副州长的带领下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深入相关企业走访调研,立足企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凝练出了“老窝火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该项目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前期工作基础扎实、突出地方特色,确定为20__年党政“一把手”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申报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实施“__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今年是我州实施“解学科技难”工作的第三年,是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年,州、县科技局认真按照省科技厅“六个一”工作部署和我州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中“产业培育、素质提高”等6个内容要求,在三个边境县9个乡镇(六库镇、古登乡、洛本卓乡、老窝乡;子里甲乡、上帕镇;茨开镇、独龙江乡、普拉底乡)组织实施,通过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应用,在省级项目经费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州、县积极创造条件,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有计划分步骤的顺利实施。四是局长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到四县科技局调研,了解四县科技局工作的进展情况,20__年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情况,还深入部分企业了解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五是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工作。为规范州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引导和推动我州科技进步与创新,保证项目实施质量,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__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__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州实际,我局制定了《__州州级科技三项经费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截止3月底已按程序与州政府法制局办理了相关手续,经州政府法制局审定后,该《办法》从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制定和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州

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加强科技依法行政,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使我州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做到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组织实施好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的科技示范项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支撑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局起草了《__州科技局关于州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请示》,并上报州人民政府,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将我州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相关事宜在我局网页上,整个项目管理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三个环节出发,以8个规范性文本格式确定管理模式,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州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5.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领导班子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到四个县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认真调查研究全州科技工作情况。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职责和业务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分别撰写出调研报告,并于4月28日召集全局党员及副科以上干部职工进行研讨交流,单位主要领导和局党组成员分别发言,为其他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通过讨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探索。

6.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家谈”活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应当是重点发展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质量和速度并重,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坚持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

一是开展“大家谈”活动,要求在思想观念更新上下功夫。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在头脑中深入扎根。也就是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作为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开展“大家谈”活动,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是无止境的,是充满活力的。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坚持不断探讨新的科技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大改革力度,在制度的框架内,使工作更有序、更高效运行。

三是开展“大家谈”活动,要在履行岗位职责上下功夫。把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科技管理工作过程中,体现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科技成果申请及登记、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中体现高效、规范、公平、公正,使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适应科技管理职能的履行,有利于我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认真开展案例分析,深刻反思促发展

根据州委及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于20__年4月27日下午,我局召集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案例分析会,会上我局就“阳宗海水体污染事件” 、“孟连县‘7.19’事件”、“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普发兴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正反案例分析。通过正反案例分析,应认真思考和弄清三个问题:一是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我们对人民应负什么样的责任;二是我们应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执政为民;三是如何结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执行力;一定要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办实事,勤政为民;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执政为民。

8. 认真开展回头看,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实践活动

我局通过抓好开展“三个回头看”,认真回顾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各项工作,查漏补缺,狠抓落实。

一看是否把学习贯穿始终,扎实推进理论学习。认真检查党员的学习情况,查一查党支部的学习记录,看一看支部是否深入开展了学习交流,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根本要求的理解是否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坚持科学发展、加强机关党建的认识是否有了进一步深化;查一查党员干部是否认真通读了指定的学习书目,看一看是否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抓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抓好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等会议精神的学习。对没有达到学习要求的党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进行补课。

二看是否突出实践特色,切实抓好调研成果落实。看一看领导干部是否深入到基层和联系点开展调研,是否围绕机关党建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看一看调研报告是否详实,是否紧紧围绕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再调研、再思考,力求情况掌握得更详尽一些,问题查找得更准确一些,原因分析得更透彻一些,对策提得更到位一些;看一看调研成果是否转化,撰写的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是否充分体现调研的成果,调研查找出的问题是否有了解决方案。

三看党员是否广泛参与,为创新局机关的党建工作建言、献计、出力。要牢固树立围绕和服务中央、州委的中心工作来抓党建,为当前工作提供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的工作理念,努力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局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之中;是否在调研报告讨论会上结合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讨论;是否在征求领导班子调研报告时,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动性。

二、存在的问题

广州调研分析报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郑州 旅游形象 传播策略 形象传播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都之一、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在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郑州市的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要对郑州市旅游形象的传播进行研究。

一、郑州旅游形象传播要素的分析

传播对象――受众分析

受众是接受大众传播信息的人,也就是传播的对象(包括现实和潜在的游客)。受众对旅游地形象认知和市场需求是形象传播的重要依据。研究旅游者对郑州旅游形象认知和需求须做到:1.根据郑州形象等级和区位条件,确定主要客源市场;2.分析客源地文化和旅游者素质、欣赏习惯、游憩和消费行为等特点,划分不同等级的客源市场和消费群;3.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实施不同的形象传播策略;4.研究旅游者的需求,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形象传播的目的是促使现实的和潜在的游客了解和信赖本区域旅游产品,提高区域旅游产品形象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和谐度;帮助旅游目的地旅行商识别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提供对服务投递和旅游产品的关键认知;扩大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销售。对此笔者采取随机面访的方式,进行了郑州旅游形象问卷调查。

1 形象认知调查分析

上述结果显示,游客对郑州的印象分散而不鲜明,缺乏明确一致的认同,但现代、交通拥挤在游客印象中相对集中。被调查景点中,少林寺、黄帝故里、二七纪念塔为游客必到之处。这说明:少林文化、黄帝文化是郑州形象的基础,郑州旅游形象传播要以此为依托进行传播。

2 获取信息途径调查分析

由上表可见主流媒体是游客了解郑州的主要途径。作为古都,郑州频现于电视及各种艺术传播形式,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另外,商贸活动、会展等信息扩散方式的价值也日益显现。

3 受众基础调查分析

本次被调查者中,国外游客较少,但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分析归纳如下:海外游客主要来自受汉文化影响较大或华侨、华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如东亚、东南亚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国内客源市场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是由东部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组成的外埠客源市场;二是由本市及周边城镇居民组成的本省旅游、游憩客源市场。不同客源市场和受众的欣赏、消费习惯不同,宜采取相应的形象推广策略,如宣传历史文化游、宗教文化游、中原文化游、风土民情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不同层次的促销热点。

传播信息――传播载体分析

宣传口号。郑州旅游形象的传播信息应以地方文化和地理环境为背景,以景观资源为基础,形成个性鲜明的宣传口号。主打宣传口号:商城,古都。系列宣传口号:走近商城,感受古都之风韵;访少林,拜始祖;领略黄河风情,感受现代文明。

视觉形象特征。旅游视觉形象信息包括视觉景观和视觉符号两大类:视觉景观是形象传播的重要依托,包括城市空间格局、道路、城墙、城市生态环境、主要景区、街区、城市入门景、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地方标志物等要素,对此要精心设计,传播鲜明、富有感召力的形象,对游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视觉符号是一种符号解释系统,要清晰、易懂,传达和强化旅游者对旅游地所形成的决策感知形象,包括郑州旅游徽标、标准字体、象征人物、市花、象征性吉祥物、纪念品、户外广告、交通工具、公众视觉形象和旅游企业视觉形象。

传播者分析。城市旅游形象传播需要城建、交通、文化、媒体、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参与,旅游形象传播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多部门广泛合作的过程。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行政指导和干预作用,注重郑州旅游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部门参与旅游形象的联合推广。加强域外协作,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发挥资金、资源和经验的合力,形成竞争优势。建立专家型的旅游管理队伍,对郑州旅游形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确定形象传播的实施方案。遵循认知规律,区别不同受众,结合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实际,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资金,多层次、低成本、高效益地实施传播策略。

二、郑州旅游形象传播的一般策略

旅游形象传播主要依据旅游形象的时空规律,特别是信息的内容和渠道对形象认知的影响,分区、分期地将目的地形象信息传播给受众。

形象广告传播策略

实施广告策略要注意广告战略、主题、口号、活动设计、媒介投放策划、费用预算、效果评估等。根据受众对象,形象广告媒体分为大众传媒(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和特定媒体(户外媒体、电波媒体、印刷媒体等)两类。形象广告力求通过广告技巧,以郑州独特的少林文化、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形象吸引游客,促使其产生出游动机。郑州旅游形象的传播应以大众媒体广告为主、特定媒体广告为辅。电视媒体以其直观性、实时性、普及性而成为当前效果最好的形象广告载体。但电视媒体费用昂贵,限于资金,可考虑选择几个主要的出游地,如省内各市地,省外以北京、上海、广东和其他沿海省份或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在适当时期进行电视广告宣传。旅游形象的宣传不仅要注重现实的游客,更要注重潜在的游客。除电视外,还可利用广播(如各城市电台的旅游互动节目)、报纸、杂志、旅游形象核心区的多媒体展示系统、电子滚动屏幕和路牌形象广告、礼品广告、工地形象广告、纪念品及旅游商品广告、交通及旅游点票据广告、直邮广告(向旅行商、会展旅游管理机构投递推广邮件)等相对较廉价的媒介进行旅游形象宣传。其他形象广告宣传途径有:在重要目标市场设立郑州旅游办事处,散发宣传广告;委托前往国内外其他城市进行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的团体协助宣传。如2008年9月,舞剧《风中少林》曾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澳亚艺术节”演出并引起巨大轰动,澳方极其重视这次巡演,悉尼、墨尔本、堪培拉等地的主流媒体已启动对《风中少林》的宣传报道,这对郑州和少林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公共关系传播策略

公共关系传播策略是一种协调旅游地与公众关系,使旅游地达到所希望的形象状态和标准的方法和手段。公共关系策略的实施可考虑:①邀请旅行社主管,国

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体记者和旅游专栏作家或名人、投资考察团、旅游商和批发商等到郑州访问、采访,发挥其中介作用。②邀请国内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著名英雄人物和劳模、当年在国内引起广泛影响的其他人士(如奥运会金牌得主等)来郑度假。③授予代表性游客(名人、专家)旅游形象大使、“荣誉游客”、“荣誉市民”称号。④在其他部门招商引资会上将旅游形象作为投资环境的一部分介绍。⑤举办专题文艺晚会、大型演出、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专题报道、播放专题片。⑥尽快将郑州旅游景区纳入全国旅游黄金周假日预报体系。

网络传播策略

郑州应努力从设计的数字化、标准的数字化和实施的数字化三方面营造自己的数字化旅游形象。运用网络资源制作理想的图案文字,以其高精度性能使标准色、标准字真正标准化。充分发挥信息广、传输快、内容新的网络优势,设立拥有独立网址的旅游信息网站,从“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对郑州旅游进行全方位介绍,及时和更新信息,并链接到相关网站,努力营造包括各旅游企业在内的郑州旅游营销网络系统。各主要景区、各大旅行社及各大饭店也要建立自己的主页并进入各主要网络搜索引擎和一些热门站点的友情链接。通过互联网的转账支付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网上交易。制作郑州旅游景点的三维动画,使网民进行虚拟现实的旅游体验,促使其产生真正的出游动机。建立网上预订服务系统,包括预订机票、车票、景点门票,这样不仅能直接促成游客成行,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还便于对游客个人资料储存,进行个性化服务,提高游客的回头率。

三、郑州旅游形象的空间传播策略

根据旅游者对郑州旅游地形象的空间感知过程和规律,以及旅游地的空间等级层次结构,可以建立旅游形象传播的空间策略,即选择最能展现旅游地形象,且旅游形象传播效果最佳的地方、区位或空间。郑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其形象传播的重点区位是出入郑州的门户和对外交通干道,如新郑国际机场、郑州火车站、郑州长途汽车站等。

如果在郑州内部,面对实地观光游览的旅游者就地进行旅游形象的直接传播,则必须利用旅游地内部各区位之形象传播力的差异,分别实行不同的传播策略。具体来说,旅游地内部的形象分区可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和地标区。不同区位对形象传播的意义不同,因而可采取的传播策略也不同。其中在第一印象区,旅游者最先到达(进入)目的地的场所,例如新郑国际机场、郑州火车站、少林寺、黄帝故里等,第一印象区对于初次旅游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对随后的旅游期望具有关键的意义。最后印象区是旅游者离开郑州时最后与目的地接触的场所,例如,最后一个旅游观光点,以前没有的、新开发的景区,旅游者离开郑州时经过的边界区,等等;最后印象区对于重游者而言其形象意义比第一印象区大,最后印象将会成为旅游者返回后的口头传播信息。光环效应区在旅游目的地中,具有决定该目的地整体形象的关键意义,这些地点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区,例如,郑州市二七商圈、少林寺、黄帝故里、黄河风景名胜区等,都是光环效应区,只要这些地点具备良好的形象,旅游者就容易认为整个郑州都具有良好的形象,反之,如果旅游者对这些地点产生不良的认知,那么,即便其他地点的形象良好,旅游者仍然会形成对整个郑州的不良印象。地标区是旅游地中唯其独有的、体现标志性形象的区域,例如,老郑州则以二七纪念塔为标志,而现代化的郑州则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代表的郑东新区CBD为标志;旅游者心中目的地的这些代表性区域,是旅游者必到的地方,旅游者在此实地检验他心中所认知的这个地标。地标区往往成为目的地形象指代和传播的象征,没有地标区的旅游地就是没有鲜明形象的旅游地,也难以进行形象传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