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XXXX村位于XXX乡政府东南方向,距县城 XX公里;幅员约XX平方公里,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XX米,相对高差XX米。全村共有耕地XX亩,水田XX亩,退耕还林XX亩,主要经济收入靠农作物种植。全村辖XX个村民组,共XX户、XX人,其中劳动力XX人;贫困户数XX户,贫困人数XX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七有建设:

一是产业发展:目前我村产业主要是发展种植和养殖,已有的产业有以三大养猪大户为基点构建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以32口鱼塘串联的淡水鱼养殖休闲带、以及15亩大棚蔬菜示范种植片、百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羊肚菌种植示范点等,并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社等。2017年,全村发展了大棚蔬菜产业园区一个,发展蔬菜大棚XX余亩,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农户”的新型管理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每亩土地以XX元的价格租赁给有资质的农业种植公司,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并收到前期租金XX万元,周边贫困群众全部参与土地流转,现在已向农户发放土地租金共计XX万余元。村党支部成员积极做好生产发动、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协调等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了三个好:一是确保贫困群众土地流转,实现利益好;二是支部参与确保园区所需用工全部使用本村贫困户及非贫困户,让贫困群众就在家门口打工,实现机会好;三是由园区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向贫困群众提供种植培训,提高本村贫困群众的技能,实现技术好。二是硬化路情况。XXXX村村级硬化路XX公里,已于2016年11月完工,大坡乡通乡公路从我村经过,经过多方努力,我村已完成征地协调工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XX工程量,使XX组受益全覆盖。二是村活动场所建设:村活动场所修建共投入项目资金XX万元,占地X平方米左右,经乡党委和村两委共同规划、统一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将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多功能为一体的村级便民服务活动场所,确保更高效服务群众。文化室面积30平方米,配备种植、养殖、健康、卫生等相关图书3000余册,打造了民俗文化坝子,安装了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丰富了全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修建厕所和厨房等基本设施,已于2017年3月投入使用。三是互联网情况:XXX乡XXXX村五个组已覆盖无线4G网络,XX组部分地段信号不佳。四是“一村一幼”情况:XXXX村依托XXX乡中心校,没有单独成立一村一幼,幼儿教育点设立在中心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无辍学学生。目前共有学生28人,教师3人。五是卫生室建设情况:拥有乡卫生院1所,医疗条件较好,目前已完成贫困户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贫困户脱贫奔康:

一是安全住房情况:2016年完成XX户住房项目验收,每户2万元补助;2017年县委政府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对农户的房屋改造建设提供2万元的补助,乡村两级干部积极督促,要求完成厕所,卫生间,太阳能,硬化坝子,入户路,房屋绿化等配套设置的建设,房屋改造工程覆盖率100%。目前,全村有85%房屋建设已完成,但由于较少部分家庭劳动力不足,资金紧张,仍然有XX户贫困群众房屋主体工程未完工。二是产业扶持方面:8月,配合县农行完成了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的资料收集,保障贫困户贷款。全村XX户均已成功申请贷款2—3万。以村合作社形式为贫困户发放金额为4000-6000元不等的产业扶持资金,借贷年限3年,到期要求按时偿还本金。三是技能培训方面:借助农民夜校、农民坝坝会开设群众大课堂21场次,帮助群众分析自身发展优势,树立信心;组织开展感恩奋进教育4次。积极争取省农科院、县农牧局专家赴我村开展木耳、羊肚菌、花椒、核桃、水产等技术培。积极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把“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的坚强信念,不断激发群众发展活力。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XXXX村位于XXX乡政府东南方向,距县城 XX公里;幅员约XX平方公里,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XX米,相对高差XX米。全村共有耕地XX亩,水田XX亩,退耕还林XX亩,主要经济收入靠农作物种植。全村辖XX个村民组,共XX户、XX人,其中劳动力XX人;贫困户数XX户,贫困人数XX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七有建设:

一是产业发展:目前我村产业主要是发展种植和养殖,已有的产业有以三大养猪大户为基点构建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以32口鱼塘串联的淡水鱼养殖休闲带、以及15亩大棚蔬菜示范种植片、百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羊肚菌种植示范点等,并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社等。2017年,全村发展了大棚蔬菜产业园区一个,发展蔬菜大棚XX余亩,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农户”的新型管理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每亩土地以XX元的价格租赁给有资质的农业种植公司,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并收到前期租金XX万元,周边贫困群众全部参与土地流转,现在已向农户发放土地租金共计XX万余元。村党支部成员积极做好生产发动、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协调等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了三个好:一是确保贫困群众土地流转,实现利益好;二是支部参与确保园区所需用工全部使用本村贫困户及非贫困户,让贫困群众就在家门口打工,实现机会好;三是由园区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向贫困群众提供种植培训,提高本村贫困群众的技能,实现技术好。二是硬化路情况。XXXX村村级硬化路XX公里,已于2016年11月完工,大坡乡通乡公路从我村经过,经过多方努力,我村已完成征地协调工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XX工程量,使XX组受益全覆盖。二是村活动场所建设:村活动场所修建共投入项目资金XX万元,占地X平方米左右,经乡党委和村两委共同规划、统一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将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多功能为一体的村级便民服务活动场所,确保更高效服务群众。文化室面积30平方米,配备种植、养殖、健康、卫生等相关图书3000余册,打造了民俗文化坝子,安装了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丰富了全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修建厕所和厨房等基本设施,已于2017年3月投入使用。三是互联网情况:XXX乡XXXX村五个组已覆盖无线4G网络,XX组部分地段信号不佳。四是“一村一幼”情况:XXXX村依托XXX乡中心校,没有单独成立一村一幼,幼儿教育点设立在中心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无辍学学生。目前共有学生28人,教师3人。五是卫生室建设情况:拥有乡卫生院1所,医疗条件较好,目前已完成贫困户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贫困户脱贫奔康:

一是安全住房情况:2016年完成XX户住房项目验收,每户2万元补助;2017年县委政府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对农户的房屋改造建设提供2万元的补助,乡村两级干部积极督促,要求完成厕所,卫生间,太阳能,硬化坝子,入户路,房屋绿化等配套设置的建设,房屋改造工程覆盖率100%。目前,全村有85%房屋建设已完成,但由于较少部分家庭劳动力不足,资金紧张,仍然有XX户贫困群众房屋主体工程未完工。二是产业扶持方面:8月,配合县农行完成了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的资料收集,保障贫困户贷款。全村XX户均已成功申请贷款2—3万。以村合作社形式为贫困户发放金额为4000-6000元不等的产业扶持资金,借贷年限3年,到期要求按时偿还本金。三是技能培训方面:借助农民夜校、农民坝坝会开设群众大课堂21场次,帮助群众分析自身发展优势,树立信心;组织开展感恩奋进教育4次。积极争取省农科院、县农牧局专家赴我村开展木耳、羊肚菌、花椒、核桃、水产等技术培。积极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把“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的坚强信念,不断激发群众发展活力。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我村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与普田回族乡比邻,南与兴义市清水河镇、威舍镇接壤,西、北与本镇上、下保田两个村相连,区划面积29.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自然寨,耕地面积13000多亩。

全村现有人口1069户,3644人,农业人口3567人。现有劳动力1923人,外出务工590人,其中贫困户92人。少数民族605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86户,大病户14人。老年户96户,210人,2018年低保户104户,易地扶贫搬迁总户数32户。2014年以来危房改造135户,特惠贷206户,惠农易贷11户。

二、贫困状况

我村属于国家一类贫困村,现在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户372户1225人,2014年脱贫82户290人;2015年脱贫72户252人;2016年脱贫47户195人;2017年脱贫117户386人;2018年2户3人;目前未能脱贫的贫困户数52户99人,贫困发生率2.81%,2017年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7.88元。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分布广,地区存在文化差异,观念落后。农户自身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思路及视野不够宽广,难以自力更生摆脱贫困。同时受地形条件制约,农业发展落后,生产经营能力较低,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都导致贫困户发展产业成本较高。

(二)单薄的普惠政策与丰厚的扶贫资助之间的矛盾催增了农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等靠要思想。

(三)农户懒散随意思想与《村规民约》的规矩约束之间的矛盾。农户长期懒散的生活习惯与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习惯容易产生“眼球贫困”。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在扶贫对象识别上精准发力,确保“应纳尽纳、应返尽返、应退尽退”。严把对象申请、入户核查、群众评议、村级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通过大排查、遍访等方式对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反复的核查和比对,对非贫困户实行动态识别和管理,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

(二)在落实好教育资助上精准发力,做好教育精准资助政策宣传和落实,对于贫困户家中有子女在校的,一定将政策宣传到户,抓好落实,教育资助极大程度缓解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在金融扶贫(特惠贷政策和惠农易贷)上精准发力。加大特惠贷和惠农易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和网格员的政策宣传方式,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申办特惠贷和惠农易贷,确保政策落实。

(四)在实施产业扶贫上精准发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切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布置新的产业。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确保全村整体发展,主要抓住产业管护,农业专家服务人员每月集中定期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解决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收集掌握的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和问题,加大了技术指导力度,提高了合作社和农户对所种产业的管理水平。

(五)在社会保障上精准发力,加大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政策的宣讲,确保社会保障落到实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达到100%,切实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六)在思想脱贫上精准发力,确保扶贫先扶志。为转变群众不同程度存在的争当贫困户、低保户,要扶贫政策和低保金的思想,通过“社情民意大交谈”、“感恩教育活动”、群众会、院坝会和火笼会等方式,大力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自力更生;引导群众树立“贫困户不可耻、争当贫困户最可耻”、“等靠要可耻、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光荣”等意识。累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会议60余场次,有力的促进了群众思想转变,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自身动力,有效的净化了社会风气。

(七)在结对帮扶上精准发力,确保帮扶出成效。明确了帮扶人责任,着重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帮扶对象家中开展走访座谈一次以上,进行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帮扶政策、引导群众规范生活行为,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

(八)在脱贫专班上精准发力,成立脱贫专班,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等脱贫攻坚重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靶向”攻坚,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确保每一名专班干部精通工作业务。

五、脱贫攻坚进展和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

1、人饮及排污工程。

全村新建蓄水池50立方米水池1个、30立方米水池1个、10立方米水池1个、维修50立方米水池2个、新建取水池30立方米水池1个,1立方米6个。人畜饮水工程的蓄水池已经全部施工结束,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全村排污管道完成De(110)MPaPE排污管5380.96米,De(300)MPaPE排污管235.2米的埋放,实现了有污可排的排污格局。

交通情况。

2017年修建组组通10.28公里,2018年修建0.63公里,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农户生产生活得到了便利。

3、教育卫生情况。

(1)有村级教学点两所,教学楼2栋,解决了300多学生的上学问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协同配合对2018年9月所有幼儿至大学建档立卡学生就读情况进行排查,确保排查工作和教育资助政策宣传不漏1户,不漏1人。

(2)卫生室情况,鲁楚坡村现有卫生室两个,分别在田坝头、狗场营,地处交通要塞,给我村村民看病提供了便利。

4、信息化建设情况。我村十二个自然寨宽带、手机信号通讯全覆盖。“广电云”网络电视线路安装完毕,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二)人居环境改造情况

1、庭院、串户路及入户路硬化。已完成庭院硬化2302.75立方米米,串户路7093.38立方米米。

2、三改工程。三改工程情况:已完成厨房橱柜安装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代表加木布勒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代表全村村民,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现在,我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木布勒村基本情况

托里县库普乡加木布勒村现有201户600人,是一个全部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农业村,村阵地周边定居户为89户345人,牧场面积8万亩,耕地 5200 亩,种植面积3300亩,牲畜5300(头)只,劳动力380人,残疾25人,2017年农牧民人均年收入10710元。村委会办公场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办公室建于 2013年 7月,建筑面积 251 平方米,内设机构(5+2情况)有村委会办公场所、警务室、村民小组活动室、村卫生室。村民主要居住区分为3个片区:县城区、库普乡阵地片区、村阵地周边片区(冬天居住、夏天搬迁至夏牧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94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促脱贫。把深入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自治区、地区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村党组织主动承担主体责任,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村党组织第一时间成立以第一书记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党员干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动部署相关工作,确保了上级决策在加木布勒的顺利落实。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办法措施,并逐人分配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了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够聚焦脱贫攻坚引导群众致富。二是制定计划,明确方向。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全村脱贫工作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将贫困户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为每一户都科学制定个性化的脱贫计划,为贫困户按期脱贫指明了方向。三是多方协调,凝聚力量。利用村村通广播、公示栏、微信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脱贫计划和每户贫困户的脱贫进度,为引导全村党员群众参与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走访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靠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村“两委”班子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重点登记解村民家庭人口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收入情况、村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更准确掌握农户家庭的真实情况,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把走访入户面对面了解与村干部掌握的情况相结合;把农牧民个人口述与家庭实际情况对应相结合;把了解掌握的基本情况与农户档案情况相结合。 一是识别精准。加木布勒村村委会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村民大会、走访慰问、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摸底、精准识别,同时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监测,跟踪了解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因贫施策,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贫困人员帮扶计划,实现一帮五年、不脱贫不脱钩。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流程,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措施精准。一是医疗救助全覆盖。采取县财政保底、帮扶单位干部帮缴、个人自筹的方式,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85户贫困户294人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缴纳100元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实施免费体检全覆盖,解决了贫困家庭看病就医问题,避免因病返贫。二是安全住房全覆盖。通过异地搬迁在金准区安置1户、村阵地周边建设安居房119套,实现了贫困户住房保障全覆盖。三是教育保障全覆盖。适龄儿童全部就学,无辍学儿童,对于疆内、疆外中专(含中职)、大专本科设立“教育扶智精准脱贫”政府助学金,全村现有学生120人,全部实现免费教育,85户贫困户中有9名孩子就读大中专,享受助学金。缓解了家庭压力,避免了困难家庭因学返贫。四是财政贴息助力脱贫。85户其中33户享受贴息贷款资金30.5万元,帮助贫困户购买牛、羊,发展养殖生产。五是对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人员,聘请专业老师进行劳动转移技术专职培训,帮助掌握一门技术。六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建立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既: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七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动员组织开展春耕春播,协调农资供应商,并出面担保,确保贫困户春耕、春播顺利进行;按照政策规定及时上报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帮扶资金、积极申报贫困户大病救助和医疗补贴等。 三是宣传精准。充分调动党员、联户长、草根宣讲员的作用,抓好政策宣传。组织宣传队深入牧区宣讲政策,利用牧民大会、文体活动等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政策的宣传,让贫困人员100%充分了解掌握国家九项惠民政策,确保把惠民政策作为脱贫工作的精准钥匙。

(三)政策扶持精准到户,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2013年至2016年项目开展情况。一是投入惠民生项目及阵地资金1500.8万元(专项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克拉玛依市帮扶资金),2013年至今累计完成村级阵地周边房屋119套,暖圈、围墙、庭院经济50户、安装暖气56户建设项目。二是投入基础设施资金3800万元,完成村庄安全饮水工程、电网改造、村内三纵三横道路3.65公里、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三是2016年“访惠聚”建行塔城分行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投入资金16.34万元,实施完成了全村电网入户项目,进一步确保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四是投入扶贫攻坚专项资金110万元,购买生产母羊1432只,共计发放91户贫困户家庭;五是投入资金,完成地罐安装工程1200亩。 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情况。一是投资56万元(农发行贷款)。新建1万亩草原整治水利项目,待水资源丰富可带动庭院经济;二是50万元惠民项目,修建2公里渠道,为村庄百姓解决5000亩耕地用水困难的问题;三是新建农村道路13公里,实现道路村村通;四是投入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53万元。进行村级连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道路绿化,种植树木2000棵;五是续建双语幼儿园、周转房、服务中心,已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六是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6万元资金,用于村庄路灯新装项目。七是投入3万元资金,用于村庄新建招呼站项目。八是投入8万元资金,用于村庄新建百信大舞台项目,让村民文化生活得到发展空间。 2018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进行村级连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道路绿化,种植树木1000余棵。利用2017年申报的15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壮大加木布勒村集体收入;2018年光伏项目已立项,即将实施,重点扶持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坐在家里享受“阳光收入”。

(四)推动“五个一批”落地落实,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工作队积极主动作为,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积极采取“五个一批”措施,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脱贫户也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68户有养殖收入、55户有种植收入、46户外出务工、71户享受生态补偿金、23户享受政府购买岗位、16户享受低保、1户五保户、30户享受计生补贴(1200元2户、2400元28户)、6户8人享受残疾补贴。 

三、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自然地理条件导致村庄内缺水,无法量种植高产农作物;二是人口综合素质偏低。由于贫困导致村民上学少,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科学技术和脱贫致富的职业技能;三是畜牧业养殖仍然依靠传统模式,发展缓慢;四是85户贫困户中有16户享受低保户政策,致贫原因是分别是:因残致贫:12户、因病致贫28户、因缺资金21户、因缺技术19户、因缺劳动能力6户。

 四、下一步工作发展方向。

 (一)发展多种经营。改变加木布勒村村民多年形成的只种苜蓿养牛羊的单一生产方式,例如:种植耐旱经济作物鹰嘴豆等,让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旅游服务、市场经营、多样种植、交通运输等多种经营方式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产业扶贫类建设。结合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因地制宜,通过包户帮扶,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加大扶贫开发造血功能,带动全村畜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畜产业带动的整体发展局面。

 (三)加大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管理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训;二是利用农牧民夜校,提高农牧民的国语水平;三是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部分实用的致富技术,同时也把先进的思路和理念带过来。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代表加木布勒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代表全村村民,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现在,我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木布勒村基本情况

托里县库普乡加木布勒村现有201户600人,是一个全部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农业村,村阵地周边定居户为89户345人,牧场面积8万亩,耕地 5200 亩,种植面积3300亩,牲畜5300(头)只,劳动力380人,残疾25人,2017年农牧民人均年收入10710元。村委会办公场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办公室建于 2013年 7月,建筑面积 251 平方米,内设机构(5+2情况)有村委会办公场所、警务室、村民小组活动室、村卫生室。村民主要居住区分为3个片区:县城区、库普乡阵地片区、村阵地周边片区(冬天居住、夏天搬迁至夏牧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94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促脱贫。把深入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自治区、地区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村党组织主动承担主体责任,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村党组织第一时间成立以第一书记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党员干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动部署相关工作,确保了上级决策在加木布勒的顺利落实。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办法措施,并逐人分配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了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够聚焦脱贫攻坚引导群众致富。二是制定计划,明确方向。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全村脱贫工作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将贫困户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为每一户都科学制定个性化的脱贫计划,为贫困户按期脱贫指明了方向。三是多方协调,凝聚力量。利用村村通广播、公示栏、微信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脱贫计划和每户贫困户的脱贫进度,为引导全村党员群众参与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走访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靠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村“两委”班子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重点登记解村民家庭人口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收入情况、村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更准确掌握农户家庭的真实情况,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把走访入户面对面了解与村干部掌握的情况相结合;把农牧民个人口述与家庭实际情况对应相结合;把了解掌握的基本情况与农户档案情况相结合。 一是识别精准。加木布勒村村委会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村民大会、走访慰问、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摸底、精准识别,同时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监测,跟踪了解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因贫施策,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贫困人员帮扶计划,实现一帮五年、不脱贫不脱钩。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流程,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措施精准。一是医疗救助全覆盖。采取县财政保底、帮扶单位干部帮缴、个人自筹的方式,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85户贫困户294人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缴纳100元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实施免费体检全覆盖,解决了贫困家庭看病就医问题,避免因病返贫。二是安全住房全覆盖。通过异地搬迁在金准区安置1户、村阵地周边建设安居房119套,实现了贫困户住房保障全覆盖。三是教育保障全覆盖。适龄儿童全部就学,无辍学儿童,对于疆内、疆外中专(含中职)、大专本科设立“教育扶智精准脱贫”政府助学金,全村现有学生120人,全部实现免费教育,85户贫困户中有9名孩子就读大中专,享受助学金。缓解了家庭压力,避免了困难家庭因学返贫。四是财政贴息助力脱贫。85户其中33户享受贴息贷款资金30.5万元,帮助贫困户购买牛、羊,发展养殖生产。五是对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人员,聘请专业老师进行劳动转移技术专职培训,帮助掌握一门技术。六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建立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既: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七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动员组织开展春耕春播,协调农资供应商,并出面担保,确保贫困户春耕、春播顺利进行;按照政策规定及时上报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帮扶资金、积极申报贫困户大病救助和医疗补贴等。 三是宣传精准。充分调动党员、联户长、草根宣讲员的作用,抓好政策宣传。组织宣传队深入牧区宣讲政策,利用牧民大会、文体活动等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政策的宣传,让贫困人员100%充分了解掌握国家九项惠民政策,确保把惠民政策作为脱贫工作的精准钥匙。

(三)政策扶持精准到户,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2013年至2016年项目开展情况。一是投入惠民生项目及阵地资金1500.8万元(专项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克拉玛依市帮扶资金),2013年至今累计完成村级阵地周边房屋119套,暖圈、围墙、庭院经济50户、安装暖气56户建设项目。二是投入基础设施资金3800万元,完成村庄安全饮水工程、电网改造、村内三纵三横道路3.65公里、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三是2016年“访惠聚”建行塔城分行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投入资金16.34万元,实施完成了全村电网入户项目,进一步确保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四是投入扶贫攻坚专项资金110万元,购买生产母羊1432只,共计发放91户贫困户家庭;五是投入资金,完成地罐安装工程1200亩。 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情况。一是投资56万元(农发行贷款)。新建1万亩草原整治水利项目,待水资源丰富可带动庭院经济;二是50万元惠民项目,修建2公里渠道,为村庄百姓解决5000亩耕地用水困难的问题;三是新建农村道路13公里,实现道路村村通;四是投入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53万元。进行村级连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道路绿化,种植树木2000棵;五是续建双语幼儿园、周转房、服务中心,已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六是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6万元资金,用于村庄路灯新装项目。七是投入3万元资金,用于村庄新建招呼站项目。八是投入8万元资金,用于村庄新建百信大舞台项目,让村民文化生活得到发展空间。 2018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进行村级连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道路绿化,种植树木1000余棵。利用2017年申报的15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壮大加木布勒村集体收入;2018年光伏项目已立项,即将实施,重点扶持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坐在家里享受“阳光收入”。

(四)推动“五个一批”落地落实,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工作队积极主动作为,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积极采取“五个一批”措施,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脱贫户也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68户有养殖收入、55户有种植收入、46户外出务工、71户享受生态补偿金、23户享受政府购买岗位、16户享受低保、1户五保户、30户享受计生补贴(1200元2户、2400元28户)、6户8人享受残疾补贴。 

三、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自然地理条件导致村庄内缺水,无法量种植高产农作物;二是人口综合素质偏低。由于贫困导致村民上学少,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科学技术和脱贫致富的职业技能;三是畜牧业养殖仍然依靠传统模式,发展缓慢;四是85户贫困户中有16户享受低保户政策,致贫原因是分别是:因残致贫:12户、因病致贫28户、因缺资金21户、因缺技术19户、因缺劳动能力6户。

 四、下一步工作发展方向。

 (一)发展多种经营。改变加木布勒村村民多年形成的只种苜蓿养牛羊的单一生产方式,例如:种植耐旱经济作物鹰嘴豆等,让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旅游服务、市场经营、多样种植、交通运输等多种经营方式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产业扶贫类建设。结合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因地制宜,通过包户帮扶,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加大扶贫开发造血功能,带动全村畜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畜产业带动的整体发展局面。

 (三)加大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管理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训;二是利用农牧民夜校,提高农牧民的国语水平;三是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部分实用的致富技术,同时也把先进的思路和理念带过来。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在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在镇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大力推进精准扶贫,阶段性工作成效初显。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泉村位于***镇政府南部,距离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面积共2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11亩,林地草地面积18150亩。全村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为主,耕地由于都是山坡地,生产能力较差,遇有灾年亩产350公斤左右,仅能维持基本口粮。

辖区内7个村民小组,550户,1596口人,民政救济五保户15户,17人(其中有哥俩在一个户口本上),低保户156口人,未脱贫贫困人口45户127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和因学,占贫困户总户数的48%。

二、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

2015年识别贫困户以来,经过识别、回头看、再核查、动态调整,尤其是2017年末动态调整,我村按照镇政府制定的收入计算方法、刚性支出计算方法、危房签定方法、研判细则,新纳入的4户贫困户没有一户被群众反映。截至2017年末,全村贫困人口共93户277人,其中未脱贫45户127人,返贫2户7人,正常脱贫35户110人,正常脱贫村组不享受政策2户4人,稳定脱贫13户40人,做到了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清尽清。

1、2014年纳入73户304人,正常脱贫42户210人;

2、2015年正常脱贫171户589人;

3、2016年1月回头看新识别85户234人,2016年12月正常脱贫16户51人。

5、2017年8月再核查新识别6户17人,删除1户2人;2017年末动态调整新识别4户20人,返贫1户2人,正常脱贫19户59人,正常脱贫村组不享受政策2户4人,稳定脱贫13户40人,自然增加5人,自然减少6人。

三、精准施策

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针对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做到科学施策、精准施策,到户项目落实率100%,补贴资金贫困村人均6000元全部发放到位。

1、发展产业。落实到户产业项目46户127人,发放补贴资金76.2万元。其中养殖基础母牛14户43头,养殖基础母驴32户84头。落实以奖代补项目35户110人发放补贴资金27.5万元。

2、危房改造。实施危房改造7户,补贴资金14万元。

4、社保兜底。纳入低保贫困人口74人,其中整户低保16户31人。

5、生态补偿。安置生态护林员1人,发放补贴资金1万元。

6、就业转移。鑫马铸业就业贫困人口21人,月工资3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5户61人。

8、资产收益。实施资产收益47户103人,拨付扶贫资金61.8万元。

9、教育扶贫。实施雨露计划5人0.75万元,金秋助学18人10.8万元,泛海助学21人10.5万元。

10、金融扶贫。惠及贫困户4户,发放金融贴息资金17万元。

11、医疗扶贫。2017年医疗救助79人次,救助资金296904元,截止到2018年四月份慢病送药194人次。

12、基础设施建设。2016-2017年,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个,村庄道路硬化16.29公里,打水源井10眼,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低产田改造3600亩。

四、脱贫攻坚成效

三年来,我村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紧盯脱贫短板,狠抓关键环节,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1、2016年完成减贫任务16户49人。其中实施种植、养殖产业增收脱贫15户57人、安置生态护林员脱贫1户2人。

2、2017年完成减贫任务32户99人。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脱贫19户59人,“产业+自身发展”变化为八类人员脱贫11户36人,正常脱贫村组不享受政策2户4人。

五、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标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贫困户教育引导不够,导致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

2、弱势群体落实产业项目难,资产收益增收不明显,脱贫难度大。

3、“两项制度”衔接不够充分,还有符合社会兜底的贫困户15户26人没能纳入低保。

4、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带动贫困户脱贫。

六、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进度

1、2017年末新增的4户20人、自然增加的5人全部施策。现在已完成意愿调查,正在实施到户项目。计划落实基础母驴养殖5户17人,基础母牛养殖3户8人。

2、2017年末实施资产收益50户103口人,2018年36户78口人申请收回46.8万元资金实施产业,目前产业正在实施中,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成。

3、根据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补充方案(试行)要求,全村未脱贫44户126口人中纳入低保41户78口人(整户纳入低保26户50口人,部分人口纳入低保15户28口人),没纳入低保48口人(整户没有低保的3户12口人)。年末脱贫压力不大。

4、七家南沟季节性缺水问题,已经通过镇政府水站向水利局申报集中取水点2个,每个取水点补助资金10万元,此项目等待上级部门批复。

5、贫困人口中正常劳动力42人实施转移就业。日前已在鑫马铸业就业21人,计划在鑫马扩建和硅锰合金钢建成后正常劳动力贫困人口全部就业。

6、2019年贫困户28户危房户实施改造或加固,目前已动工20户,此项目预计7月末全部完工。

7、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18计划投资100万,建设保鲜库1000平方米,项目目前正在申报。

8、加强对贫困户扶心、扶志。帮扶责任入户落实增收项目的同时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引导,从搞好个人及家庭卫生开始,改变精神面貌,增强发展动力。

9、2019年我村计划减贫12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党支部、村委会以及驻村工作队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升全民幸福感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部署,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强化脱贫举措,狠抓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提升政治站位,构筑坚强的组织保障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始终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地区以及托里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脱贫攻坚上来,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精准扶贫上来,专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工作队第一书记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 1+3”(以党支部为核心、工作队+派出单位+帮扶人)的工作机制,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政策、文件精神,确保贯彻落实政策、精神不偏差、不走样,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准施策,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

实施转移就业促进工程,提升发展能力。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村两委、工作队积极协调组织开展了建筑、手套编织、科学养殖等培训班,进一步提升贫困户市场综合竞争力。大力支持有意愿在工地、公交车站和养殖场、玛纳斯铁路局、阿拉山口等打工的贫困户,引导贫困户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截止目前我村共有7户13人在阿拉山口当护边员;红花采收时节输出劳务200余人;输出116余人长期在乌鲁木齐、玛纳斯、乌苏以及裕民等地外出打工,进一步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了脱贫增收。

实施产业扶持带动工程,促进增收脱贫。一是2016年利用扶贫资金160万元,为160户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赠送扶贫羊2880只,2017年为41户贫困户发放了扶贫羊492只,提高了贫困家庭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科学养殖,根据牧业村队的特点,充分利用升国旗、农牧民夜校聘请了畜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和授课,传授技能,提高牲畜的繁殖率;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出栏率,增加牧民家庭收入。

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均衡发展潜力。针对以往土地分配不均的现象,经村党支部认真研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对老定居点98户居民的3500亩土地进行了再分配,有效的化解了矛盾。

实施易地搬迁安居工程,改善生存发展条件。截止目前,我村先后有85户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项目、43户享受牧民定居项目,彻底解决了贫困户住有所居的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出资3万元,重新更换了深水泵,保证了工程用水和定居点的居民用水需求。

实施最低保障兜底工程,织密安全保障网。一是加大教育、社保、民政、生态等有关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先后为16名学生发放教育扶智补助资金50000元;将符合低保条件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全覆盖,我村现有扶贫兜底对象7户20人,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

(三)以党支部为主导,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作用,构建扶贫帮困大格局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切实解决村民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筹资50万元给定居点109户贫困牧民群众铺设了彩钢屋顶,改善了牧民生活环境;筹资13余万元用于村委会阵地围栏安装,杜绝了安全隐患;筹资20余万元在村内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美化生活环境;筹资1万余元购置了40套桌椅板凳,改善了教学点的设施。为了做好牧民春秋季转场工作,提前勘察转场道路,筹集资金4万余元对冲毁牧道进行修缮,组织工作队、村两委、下沉干部、协警、村医、牧医成立服务队,设立服务站,为牧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程跟进牧民转场,保障了200多户牧民、近三万头牲畜的顺利转场,将转场损失降到了最低。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面累计投入资金已达到了百万余元。

(四)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作用,为巩固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将开展干部包户住户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扶贫帮困帮扶人与包户住户干部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定期入户走访,随时了解掌握贫困户动态信息,做到“三清”。一是核准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核准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完善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核准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我村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国语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出发展机会。三是就业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鼓起“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一、加强政策宣传,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等各项决策部署和扶贫惠民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发放“明白卡”、入户宣传、政策解读等方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宣传脱贫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转变扶贫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消除或逐步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主观能动性。

二、分类施策,促进多元增收。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无固定收入的人员,依据人员持有A2驾照、具有建筑施工技能等人员,采取主动联系劳动力市场方式,力促更多贫困户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针对因病、年老等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缺乏人员,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家禽饲养能力、蔬菜种植能力等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副业收入。

三、加大国语培训力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人群,合理设置国语学习课程,量化学习内容,通过开展集中式学习、小手拉大手、帮扶干部教国语等形式,不断拓宽形式,丰富学习成效,进一步提高村民国语水平,为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周一升国旗宣讲、农牧民夜校、村委会大喇叭等契机,积极向群众宣讲学习国语的重要性,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现就底母落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底母落村,位于双戛街道东南部,距街道约10公里,距城中心区约5公里。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林地面积1000亩,平均海拔1830米,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全村共三个组,387户1835人。有贫困户45户160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7200元。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电视普及率达100%。

(二)集体经济。合作社3个,有限公司2个。

(三)贫困人口情况。2015年脱贫22户97人。2016年脱贫5户15人,2017年脱贫5户17人,2018年2户8人,2019年脱贫11户23人。

二、取得的成绩

(一)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主体责任落实。成立以市、区帮扶单位、双戛街道办(原双戛社区)、底母落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为主的“底母落村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3+N扶贫专班,明确职责,对底母落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包到底,确保实效。二是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促脱贫。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始终定位于把加强基层组织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抓班子建设、抓思想教育、抓日常管理、抓制度建设、抓流动党员管理等措施,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逐步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脱贫攻坚攻坚克难的堡垒。同时,借助“底母落村微支部”微信群,方便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四是积极培养党员队伍,不断为支部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2014年以来,发展党员、积极分子7名;现村支两委人员共有1人(其中,支书、副支书、主任、副主任各1名,),驻村工作组5名;党员48人,以建设“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全力抓好整顿工作,经群众代表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0%;五是狠抓扫黑除恶,围绕政治站位、围绕依法严惩、围绕综合治理、围绕深挖彻查、围绕组织建设、围绕组织领导六个方面,通过集中宣讲、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院坝会、广播宣传、宣传标语宣传等方式,落小落细落实相关责任。班子成员通过签署承诺书、背景审查等方式,深挖彻查黑恶势力,截止目前,底母落村无涉黑涉恶事件发生。

(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底母落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要求,大力推进各项惠民政策,在工作中没有发生违反“四要五严禁”、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一是帮助贫困户30户进行危房改造、维修,补助资金52.48万元。二是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三是在教育资助方面,贫困户无辍学学生,就读学生享受政策全部得到落实。四是大力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就业,实用技能培训3次,共36人次,推荐就业15人。五是狠抓产业项目到位,不断完善“云端上的蓝莓”农业观光园附属设施建设,2019年,发放土地入股分红金10万余元。六是全力开展全域产业调整。“春风行动令”和“夏秋攻势”下达后,我们成立了“全域产业调整工作专班”,通过“三变”入股形式,给予农民整地补助,以全域产业调整流转金为保障,全力推动全域产业调整工作。完成整地1823.62亩(包含非小班图外土地),完成玉米调减2461余亩,土豆种植300余亩,大豆种植500余亩,蔬菜种植300余亩,果树500余亩,其他经济作物500余亩,全村涉及农户288户,流转金已发放完毕。七是花椒种植项目。按照“三变+区级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的模式,引导二组村民86户(含7户贫困户27人)以374.9亩的土地,签订“三变”入股合同种植花椒,实现240元/亩/年的保底分红。

(三)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底母落村班子成员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无贪污贿赂、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一是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基层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并立即整改,思想认识得到较大提高。二是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向群众展示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做到群众事事知道、件件晓得。三是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班子成员间互相监督、群众监督双重监督方式发挥监督作用,做到基层工作样样透明。

三、存在问题

(一)在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够,学习形式单一,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如何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及教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在群众利益方面:底母落村在双嘎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上下戮力同心,在群众利益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比得到的政策多,而不是比干事创业的干劲。二是推荐就业难问题,目前企业用工普遍趋于能力化、技能化,群众普遍综合技能较差,收入高的企业群众难以就业,不要农民群众,收入低的岗位群众不愿意去,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三)在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班子成员虽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干部综合业务能力问题,目前工作趋于智能化办公,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强,虽多次组织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但班子成员接收水平有限,成效不明显,综合业务能力偏低,履行职责吃力,部分工作推进缓慢。二是“老好人”现象时有存在,班子成员大多是乡里乡亲,部分工作满足于存在过得去就行,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组织生活会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不够,很多问题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上得到解决。如: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理论学习不够的问题较多,没具体到工作上。如:虽在组织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部分同志存在依然一如既往,对自身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没有提上日程。

四、下一步工作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结合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我村距中心城区近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农业、休闲农业,以云端上的蓝莓基地为依托,全力打造休闲农业的样板,力争在明年把我村的休闲农业打造成凉都市民的休闲乐园,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好去处。

(二)加大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管理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训;二是利用新时代学习讲习所,大力培训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有机生态食品。以村公司为依托,拓宽销售渠道,使底母落村的蔬菜和家禽,成为中心城区市民餐桌的一道安全食品。

(四)注重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关心关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提炼升华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全面宣传钟山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解读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大力宣传贫困户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先进典型、社会各界互帮互助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扶贫系统勇于担当辛勤工作的先进典型、精准脱贫的成功案例,持续不断地挖掘、总结、推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现就底母落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底母落村,位于双戛街道东南部,距街道约10公里,距城中心区约5公里。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林地面积1000亩,平均海拔1830米,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全村共三个组,387户1835人。有贫困户45户160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7200元。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电视普及率达100%。

(二)集体经济。合作社3个,有限公司2个。

(三)贫困人口情况。2015年脱贫22户97人。2016年脱贫5户15人,2017年脱贫5户17人,2018年2户8人,2019年脱贫11户23人。

二、取得的成绩

(一)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主体责任落实。成立以市、区帮扶单位、双戛街道办(原双戛社区)、底母落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为主的“底母落村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3+N扶贫专班,明确职责,对底母落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包到底,确保实效。二是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促脱贫。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始终定位于把加强基层组织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抓班子建设、抓思想教育、抓日常管理、抓制度建设、抓流动党员管理等措施,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逐步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脱贫攻坚攻坚克难的堡垒。同时,借助“底母落村微支部”微信群,方便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四是积极培养党员队伍,不断为支部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2014年以来,发展党员、积极分子7名;现村支两委人员共有1人(其中,支书、副支书、主任、副主任各1名,),驻村工作组5名;党员48人,以建设“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全力抓好整顿工作,经群众代表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0%;五是狠抓扫黑除恶,围绕政治站位、围绕依法严惩、围绕综合治理、围绕深挖彻查、围绕组织建设、围绕组织领导六个方面,通过集中宣讲、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院坝会、广播宣传、宣传标语宣传等方式,落小落细落实相关责任。班子成员通过签署承诺书、背景审查等方式,深挖彻查黑恶势力,截止目前,底母落村无涉黑涉恶事件发生。

(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底母落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要求,大力推进各项惠民政策,在工作中没有发生违反“四要五严禁”、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一是帮助贫困户30户进行危房改造、维修,补助资金52.48万元。二是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三是在教育资助方面,贫困户无辍学学生,就读学生享受政策全部得到落实。四是大力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就业,实用技能培训3次,共36人次,推荐就业15人。五是狠抓产业项目到位,不断完善“云端上的蓝莓”农业观光园附属设施建设,2019年,发放土地入股分红金10万余元。六是全力开展全域产业调整。“春风行动令”和“夏秋攻势”下达后,我们成立了“全域产业调整工作专班”,通过“三变”入股形式,给予农民整地补助,以全域产业调整流转金为保障,全力推动全域产业调整工作。完成整地1823.62亩(包含非小班图外土地),完成玉米调减2461余亩,土豆种植300余亩,大豆种植500余亩,蔬菜种植300余亩,果树500余亩,其他经济作物500余亩,全村涉及农户288户,流转金已发放完毕。七是花椒种植项目。按照“三变+区级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的模式,引导二组村民86户(含7户贫困户27人)以374.9亩的土地,签订“三变”入股合同种植花椒,实现240元/亩/年的保底分红。

(三)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底母落村班子成员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无贪污贿赂、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一是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基层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并立即整改,思想认识得到较大提高。二是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向群众展示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做到群众事事知道、件件晓得。三是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班子成员间互相监督、群众监督双重监督方式发挥监督作用,做到基层工作样样透明。

三、存在问题

(一)在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够,学习形式单一,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如何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及教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在群众利益方面:底母落村在双嘎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上下戮力同心,在群众利益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比得到的政策多,而不是比干事创业的干劲。二是推荐就业难问题,目前企业用工普遍趋于能力化、技能化,群众普遍综合技能较差,收入高的企业群众难以就业,不要农民群众,收入低的岗位群众不愿意去,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三)在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班子成员虽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干部综合业务能力问题,目前工作趋于智能化办公,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强,虽多次组织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但班子成员接收水平有限,成效不明显,综合业务能力偏低,履行职责吃力,部分工作推进缓慢。二是“老好人”现象时有存在,班子成员大多是乡里乡亲,部分工作满足于存在过得去就行,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组织生活会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不够,很多问题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上得到解决。如: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理论学习不够的问题较多,没具体到工作上。如:虽在组织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部分同志存在依然一如既往,对自身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没有提上日程。

四、下一步工作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结合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我村距中心城区近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农业、休闲农业,以云端上的蓝莓基地为依托,全力打造休闲农业的样板,力争在明年把我村的休闲农业打造成凉都市民的休闲乐园,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好去处。

(二)加大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管理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训;二是利用新时代学习讲习所,大力培训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有机生态食品。以村公司为依托,拓宽销售渠道,使底母落村的蔬菜和家禽,成为中心城区市民餐桌的一道安全食品。

(四)注重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关心关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提炼升华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全面宣传钟山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解读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大力宣传贫困户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先进典型、社会各界互帮互助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扶贫系统勇于担当辛勤工作的先进典型、精准脱贫的成功案例,持续不断地挖掘、总结、推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11)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自治区党委“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精神“扶贫”为精准脱贫加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基本情况

乌塔克其村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332户1405人;全村有富裕户5户,一般户156户,边缘户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642人。2014年到2016年脱贫46户220人,未脱贫115户420人。截止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30.03%,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3081.5亩,人均耕地2.1亩;林业面积2470亩(巴旦母2133亩,经济核桃林337亩);蔬菜大棚90座,牲畜存栏量7540头(只、羽);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全村低保户190户,低保贫困户120户。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乌塔克其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脱贫工作,成立了“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第一书记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扶贫工作站站长,工作队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配备大学老师、村委会主任、工作队员、村干部等七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并对每一名干部制定了工作职责,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到人;制定出台《乌塔克其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乌塔克其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认真开展“解剖麻雀”工作,分析致贫原因

一是摸清致贫原因,算准贫困人口帐,做到“底子清”。以“大走访”为引领,破解访贫问苦难题。通过走访遍访,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对贫困群众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找准致贫原因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少。在精确分类、因地制宜,在靶向上下功夫,确保数据精确、情况属实。按照“四统一”(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采集表、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要求逐一确认,确保达到四个一百;三是精心把脉,确保建档立卡不落一户一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采取户申请、村审核、队把关、乡复核、村公示“五步工作法”确定扶贫对象,分3批6轮对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反分析研究、“点对点”精准核算,对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排查、逐人建档,对贫困户收入情况动态跟踪、全面掌握,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为128户261人,致贫原因主要有六类:

缺技术

94户438人,占贫困人口的68.2%;困缺劳动力33户72人,占贫困人口的11.2%;因缺土地11户58人,占贫困人口的9.3%;因病致贫9户25人,占贫困人口的3.8%;因残致贫8户17人,占贫困人口的2.6%;因学致贫6户32人,占贫困人口的4.9%。

四、脱贫计划及脱贫措施

(一)脱贫计划:根据乌塔克其村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和分析,计划2018年整村退出。

(二)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因缺技术致贫94户438人。具体措施:一是实施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结合每周一“三结合”活动和夜校活动,对村民大力宣讲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知识。邀请农、牧、畜专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讲解各方面技术知识。组织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等35人到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依托县、乡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37人)、美容美发培训基地学习技能知识(1人)等实用技术。赴发达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小加工做坊、合作社经营情况等等,提高村民实用技术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二是实施“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鼓励村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外出务工学习,根据成绩进行奖励,提高村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三是以“树典型”为标杆,破解精神感召难题。选树“致富能手”、“脱贫光荣”“互帮互助”等典型人物,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用正面典型激扬正气,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做到扶贫先扶智。一大批(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贫困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玉素甫·托合提库尔班,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又考取了驾驶证,学会了烧烤,有了一技之长,还鼓励妻子参加了技能培训,学会了凉皮制作,在村委会附近开了一家凉皮烧烤店,一个月的纯收入达3千元,解决带动了2户贫困户就业。

2、因缺劳动力致贫33户7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坚持把“扶贫先扶志”做为宣传工作导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引导,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消除群众“等、靠、要”错误思想和自助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强化群众脱贫动力,增强脱贫自信,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组建30人的“乌塔克其村愿志者服务队”,帮扶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将符合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贫困户纳入兜底(已将整户无劳动力的28户贫困户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将贫困户原有电动车改装成流动爱心超市车15辆,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灵活经营,农忙下地干活,农闲经营流动超市,每天有100-400元不等的销售收入,实现缺劳动力也能灵活就业,实现脱贫。

3、困缺土地致贫11户58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学习,实现转移就业。如,三组村民麦麦提尼亚孜·艾麦尔因家中无土地,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会了建筑技术,目前在建筑工地务工,月收入2000元。三组吐拉甫·艾麦尔家中6口人,无土地,协调流动爱心超市车一辆提供给吐拉甫·艾麦尔经营,每天有200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二是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10万元,利用临街的房屋进行改造,精心打造打字复印店、精品馕店、理发店、裁缝店、轮胎修理店、五金店等“十小工程”,采取“一帮一”(一般户带一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如,四组一般户库尔班尼沙·吐尔逊带着六组贫困户布阿西·沙吾提经营裁缝店,每天有100--500元不等的收入。

4、因病致贫9户25人。采取的措施:一是采取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措施,有8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全部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采取医疗保险全覆盖,实行全民免费体检,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对肺结核等地方病,落实在卫生院或卫生室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督促其按时喝药,使其早日康复;四是对慢性病进行跟踪管理,办理慢性病卡(2000元),实施扶助治疗;五是给群众大力宣传,贫困户到医院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措施,群众知晓率达100%。

5、因残致贫8户17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目前有3户已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申请政府实施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全部实施;三是为符合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创造条件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布阿西·麦麦提,身残志坚,主动要求创业,采取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单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一部分(购买设备、装修),个人自筹一部分(冰柜、饮料)的方式,在广场开了一家台球桌室,每天收入100元左右。

6、因学致贫6户3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申请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资助专项资金,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3名大学生进行了10000元的补助。二是为235人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困境学生关爱资金4.5万元。三是发挥工作组各方面力量,协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13名大(中、职)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直到毕业。一组村民麦麦提吐尔孙·吐拉甫家中2个孩子,都享受了5000元的爱心补助;四是发放流动爱心超市车,自主经营加政府补贴,实现灵活就业脱贫。

7、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中无土地(有土地无能力种)的贫困户1户3人,采取的措施:资产性收益分红进行补偿,每人每年1000元。如,一组贫困户麦合木提·卡地尔家中3口人(有地无能力种精神异常),享受农村低保,每月260元,全年3120元,按去年的标准兜不住。从卫星工厂资产性收益里每年每人给予1000元的补助,实现脱贫。

8、针对已脱贫的贫困户(46户220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依托夜校、周一升国旗“三结合活动”和走访入户,积极向群众大力宣传“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扶贫政策,让已脱贫群众吃下定心丸。二是协调帮扶单位包户到人,制定长期帮扶计划,要求帮扶干部多关心已脱贫群众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9、针对边缘户采取的措施(10户):一是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进行学习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一组村民热比亚·孜日普家中3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学习,目前在乌塔克其村“追梦”服装加工厂就业。二是安排在“十小工程”就业,采取“一帮一”模式。如,五组村民阿不都热西提·阿塔吾拉,家中有1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在精品馕店就业,与一般户共同经营馕店,增加收入。

10、针对一般群众采取的措施:一是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人参与做脱贫攻坚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可在村中所有店铺等额消费)管理平台,以积分的形式对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时奖惩,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四、“七个一批”开展情况

1、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90户428人)。把“一户一人”稳定就业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制度保障。在县、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35名(贫困户17名)在本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多方协调解决38户贫困户在附近的沙石料石、砖厂、建筑工地务工(劳务合同);在疆内外自主创业贫困户24人。

2、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12户54人)。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不同贫困户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发展措施,帮扶做到先规划后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果则果。目前已发展万寿菊种植214亩,受益66户,种植巴旦亩2133亩,种植核桃337亩;发展家禽养殖85户,畜牧业养殖受益86户(配套牲畜棚卷建设76户)。有79户同时受益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2018年计划投入10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蔬菜脱水车间,可解决50名就业岗位。目前,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

3、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17户81人)。制定了《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在莎车县和恰尔巴格乡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有17户贫困户在附近的乡、村当护林员,每人每月补偿1000-2000元。

4、通过综合社会保障兜底扶持一批(37户70人)。自3月以来,扎实开展了低保和综合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彻底杜绝“富人保”、“懒人保”的现象,实现了精准识别、精确保障,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将符合条件、整户无劳动能力的28户38人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落实“双集中”政策,全村集中供养建档立卡“五保户”老人12人,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2户7人稳定脱贫、3户3人整户死亡)

五、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扶贫工程。依法依规实施土地清理工作。清理土地273.7亩,通过公开竞标统一发包,用好土地清理收益的“七个专项资金”。目前273.7亩土地已发包完毕,发包资金8.5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经测算,在“七个专项资金”补助方面共需要资金47万元。

六、“四个一工程”乌塔克其村建有500平方米的卫星工厂一座,已解决本村35名群众就业(贫困户17人、一般户人),辐射带动周边村85名群众(一般户、贫困户)就业;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全年带动1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20000元,4名理事每人每年分红达3万元;保鲜库一座,投入使用可解决就业5-10人。

七、扎实推进“三个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15年免费教育要求,扎实做好思想帮教、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全村现有235名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到校率均达到100%。通过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关注帮扶力度,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目前已有2名大学生享受到了各2000元的补助。为44户家庭困境学生申请关爱资金4.5万元。

二是加大健康扶持力度。对所有村民进行免费体检一次,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结束;大病救助5人,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解决看病难问题,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五级报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地区医疗附加险、土地清理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95%;切实有效的落实全民健康体检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受益332户1405人;受享计生补助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100%。

三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村全部通水、通电(动力电)、通路(硬化)、通广播电视、通宽带(通讯)。村“两委”班子人员齐全且积极发挥作用;有2000平米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卫星工厂、巴旦木、核桃、蔬菜大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包括中村转移性收入经费10万;访惠聚阵地建设经费12万;七项资金中村集体奖补资金5万);有中心幼儿园;有卫生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有惠民超市。与相邻村通柏油路,巷道与巷道通水泥硬化路。投入20多万元对村极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一系列的脱贫措施,目前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128户,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107户(其中21户全部为SL人员家庭,现家中有劳动力人员一人,有劳动力人员有身体健康不佳,有的家中有精神、肢体残疾人员需要照顾,有的家中孩子多需要照顾孩子入学,还有5户家中有劳动力人员全部被收教)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一就业目标。全村327户(规划建房数332户)村民不愁吃,不愁穿,每一户都享有一套安居房,每人都有医疗保险,教育有保障,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八、巩固提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在原有卫星工厂的基础上,在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蔬菜脱水厂”(已立项),解决50个就业岗位。厂房建成投产后,使二产就业人数上升至80人(兼顾周边村就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二是成立“建筑行业”合作社、“养殖行业”合作社、“农业服务队”合作社,吸纳解决30个就业岗位(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稳定就业;

三是进一步提升群众自主创业能力。使24户自主创业者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树立和打造品牌意识,提效增质,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四是进一步扩大做强产业。巩固提高林果业(巴旦木、核桃)和种植业(大棚蔬菜、庭院经济)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引进和种植杏李200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尤其是卫星工厂、蔬菜脱水厂附属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丰富群众生活,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改善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乌塔克其村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聚焦聚牢总目标,以“绣花”的功夫,带领乌塔克其村全体村民坚决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1篇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11)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自治区党委“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精神“扶贫”为精准脱贫加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基本情况

乌塔克其村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332户1405人;全村有富裕户5户,一般户156户,边缘户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642人。2014年到2016年脱贫46户220人,未脱贫115户420人。截止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30.03%,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3081.5亩,人均耕地2.1亩;林业面积2470亩(巴旦母2133亩,经济核桃林337亩);蔬菜大棚90座,牲畜存栏量7540头(只、羽);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全村低保户190户,低保贫困户120户。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乌塔克其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脱贫工作,成立了“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第一书记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扶贫工作站站长,工作队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配备大学老师、村委会主任、工作队员、村干部等七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并对每一名干部制定了工作职责,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到人;制定出台《乌塔克其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乌塔克其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认真开展“解剖麻雀”工作,分析致贫原因

一是摸清致贫原因,算准贫困人口帐,做到“底子清”。以“大走访”为引领,破解访贫问苦难题。通过走访遍访,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对贫困群众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找准致贫原因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少。在精确分类、因地制宜,在靶向上下功夫,确保数据精确、情况属实。按照“四统一”(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采集表、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要求逐一确认,确保达到四个一百;三是精心把脉,确保建档立卡不落一户一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采取户申请、村审核、队把关、乡复核、村公示“五步工作法”确定扶贫对象,分3批6轮对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反分析研究、“点对点”精准核算,对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排查、逐人建档,对贫困户收入情况动态跟踪、全面掌握,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为128户261人,致贫原因主要有六类:

缺技术

94户438人,占贫困人口的68.2%;困缺劳动力33户72人,占贫困人口的11.2%;因缺土地11户58人,占贫困人口的9.3%;因病致贫9户25人,占贫困人口的3.8%;因残致贫8户17人,占贫困人口的2.6%;因学致贫6户32人,占贫困人口的4.9%。

四、脱贫计划及脱贫措施

(一)脱贫计划:根据乌塔克其村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和分析,计划2018年整村退出。

(二)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因缺技术致贫94户438人。具体措施:一是实施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结合每周一“三结合”活动和夜校活动,对村民大力宣讲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知识。邀请农、牧、畜专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讲解各方面技术知识。组织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等35人到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依托县、乡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37人)、美容美发培训基地学习技能知识(1人)等实用技术。赴发达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小加工做坊、合作社经营情况等等,提高村民实用技术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二是实施“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鼓励村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外出务工学习,根据成绩进行奖励,提高村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三是以“树典型”为标杆,破解精神感召难题。选树“致富能手”、“脱贫光荣”“互帮互助”等典型人物,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用正面典型激扬正气,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做到扶贫先扶智。一大批(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贫困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玉素甫·托合提库尔班,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又考取了驾驶证,学会了烧烤,有了一技之长,还鼓励妻子参加了技能培训,学会了凉皮制作,在村委会附近开了一家凉皮烧烤店,一个月的纯收入达3千元,解决带动了2户贫困户就业。

2、因缺劳动力致贫33户7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坚持把“扶贫先扶志”做为宣传工作导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引导,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消除群众“等、靠、要”错误思想和自助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强化群众脱贫动力,增强脱贫自信,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组建30人的“乌塔克其村愿志者服务队”,帮扶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将符合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贫困户纳入兜底(已将整户无劳动力的28户贫困户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将贫困户原有电动车改装成流动爱心超市车15辆,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灵活经营,农忙下地干活,农闲经营流动超市,每天有100-400元不等的销售收入,实现缺劳动力也能灵活就业,实现脱贫。

3、困缺土地致贫11户58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学习,实现转移就业。如,三组村民麦麦提尼亚孜·艾麦尔因家中无土地,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会了建筑技术,目前在建筑工地务工,月收入2000元。三组吐拉甫·艾麦尔家中6口人,无土地,协调流动爱心超市车一辆提供给吐拉甫·艾麦尔经营,每天有200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二是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10万元,利用临街的房屋进行改造,精心打造打字复印店、精品馕店、理发店、裁缝店、轮胎修理店、五金店等“十小工程”,采取“一帮一”(一般户带一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如,四组一般户库尔班尼沙·吐尔逊带着六组贫困户布阿西·沙吾提经营裁缝店,每天有100--500元不等的收入。

4、因病致贫9户25人。采取的措施:一是采取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措施,有8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全部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采取医疗保险全覆盖,实行全民免费体检,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对肺结核等地方病,落实在卫生院或卫生室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督促其按时喝药,使其早日康复;四是对慢性病进行跟踪管理,办理慢性病卡(2000元),实施扶助治疗;五是给群众大力宣传,贫困户到医院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措施,群众知晓率达100%。

5、因残致贫8户17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目前有3户已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申请政府实施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全部实施;三是为符合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创造条件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布阿西·麦麦提,身残志坚,主动要求创业,采取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单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一部分(购买设备、装修),个人自筹一部分(冰柜、饮料)的方式,在广场开了一家台球桌室,每天收入100元左右。

6、因学致贫6户3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申请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资助专项资金,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3名大学生进行了10000元的补助。二是为235人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困境学生关爱资金4.5万元。三是发挥工作组各方面力量,协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13名大(中、职)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直到毕业。一组村民麦麦提吐尔孙·吐拉甫家中2个孩子,都享受了5000元的爱心补助;四是发放流动爱心超市车,自主经营加政府补贴,实现灵活就业脱贫。

7、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中无土地(有土地无能力种)的贫困户1户3人,采取的措施:资产性收益分红进行补偿,每人每年1000元。如,一组贫困户麦合木提·卡地尔家中3口人(有地无能力种精神异常),享受农村低保,每月260元,全年3120元,按去年的标准兜不住。从卫星工厂资产性收益里每年每人给予1000元的补助,实现脱贫。

8、针对已脱贫的贫困户(46户220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依托夜校、周一升国旗“三结合活动”和走访入户,积极向群众大力宣传“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扶贫政策,让已脱贫群众吃下定心丸。二是协调帮扶单位包户到人,制定长期帮扶计划,要求帮扶干部多关心已脱贫群众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9、针对边缘户采取的措施(10户):一是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进行学习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一组村民热比亚·孜日普家中3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学习,目前在乌塔克其村“追梦”服装加工厂就业。二是安排在“十小工程”就业,采取“一帮一”模式。如,五组村民阿不都热西提·阿塔吾拉,家中有1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在精品馕店就业,与一般户共同经营馕店,增加收入。

10、针对一般群众采取的措施:一是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人参与做脱贫攻坚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可在村中所有店铺等额消费)管理平台,以积分的形式对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时奖惩,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四、“七个一批”开展情况

1、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90户428人)。把“一户一人”稳定就业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制度保障。在县、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35名(贫困户17名)在本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多方协调解决38户贫困户在附近的沙石料石、砖厂、建筑工地务工(劳务合同);在疆内外自主创业贫困户24人。

2、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12户54人)。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不同贫困户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发展措施,帮扶做到先规划后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果则果。目前已发展万寿菊种植214亩,受益66户,种植巴旦亩2133亩,种植核桃337亩;发展家禽养殖85户,畜牧业养殖受益86户(配套牲畜棚卷建设76户)。有79户同时受益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2018年计划投入10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蔬菜脱水车间,可解决50名就业岗位。目前,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

3、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17户81人)。制定了《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在莎车县和恰尔巴格乡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有17户贫困户在附近的乡、村当护林员,每人每月补偿1000-2000元。

4、通过综合社会保障兜底扶持一批(37户70人)。自3月以来,扎实开展了低保和综合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彻底杜绝“富人保”、“懒人保”的现象,实现了精准识别、精确保障,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将符合条件、整户无劳动能力的28户38人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落实“双集中”政策,全村集中供养建档立卡“五保户”老人12人,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2户7人稳定脱贫、3户3人整户死亡)

五、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扶贫工程。依法依规实施土地清理工作。清理土地273.7亩,通过公开竞标统一发包,用好土地清理收益的“七个专项资金”。目前273.7亩土地已发包完毕,发包资金8.5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经测算,在“七个专项资金”补助方面共需要资金47万元。

六、“四个一工程”乌塔克其村建有500平方米的卫星工厂一座,已解决本村35名群众就业(贫困户17人、一般户人),辐射带动周边村85名群众(一般户、贫困户)就业;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全年带动1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20000元,4名理事每人每年分红达3万元;保鲜库一座,投入使用可解决就业5-10人。

七、扎实推进“三个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15年免费教育要求,扎实做好思想帮教、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全村现有235名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到校率均达到100%。通过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关注帮扶力度,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目前已有2名大学生享受到了各2000元的补助。为44户家庭困境学生申请关爱资金4.5万元。

二是加大健康扶持力度。对所有村民进行免费体检一次,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结束;大病救助5人,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解决看病难问题,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五级报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地区医疗附加险、土地清理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95%;切实有效的落实全民健康体检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受益332户1405人;受享计生补助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100%。

三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村全部通水、通电(动力电)、通路(硬化)、通广播电视、通宽带(通讯)。村“两委”班子人员齐全且积极发挥作用;有2000平米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卫星工厂、巴旦木、核桃、蔬菜大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包括中村转移性收入经费10万;访惠聚阵地建设经费12万;七项资金中村集体奖补资金5万);有中心幼儿园;有卫生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有惠民超市。与相邻村通柏油路,巷道与巷道通水泥硬化路。投入20多万元对村极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一系列的脱贫措施,目前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128户,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107户(其中21户全部为SL人员家庭,现家中有劳动力人员一人,有劳动力人员有身体健康不佳,有的家中有精神、肢体残疾人员需要照顾,有的家中孩子多需要照顾孩子入学,还有5户家中有劳动力人员全部被收教)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一就业目标。全村327户(规划建房数332户)村民不愁吃,不愁穿,每一户都享有一套安居房,每人都有医疗保险,教育有保障,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八、巩固提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在原有卫星工厂的基础上,在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蔬菜脱水厂”(已立项),解决50个就业岗位。厂房建成投产后,使二产就业人数上升至80人(兼顾周边村就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二是成立“建筑行业”合作社、“养殖行业”合作社、“农业服务队”合作社,吸纳解决30个就业岗位(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稳定就业;

三是进一步提升群众自主创业能力。使24户自主创业者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树立和打造品牌意识,提效增质,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四是进一步扩大做强产业。巩固提高林果业(巴旦木、核桃)和种植业(大棚蔬菜、庭院经济)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引进和种植杏李200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尤其是卫星工厂、蔬菜脱水厂附属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丰富群众生活,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改善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乌塔克其村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聚焦聚牢总目标,以“绣花”的功夫,带领乌塔克其村全体村民坚决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2篇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11)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自治区党委“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精神“扶贫”为精准脱贫加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基本情况

乌塔克其村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332户1405人;全村有富裕户5户,一般户156户,边缘户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642人。2014年到2016年脱贫46户220人,未脱贫115户420人。截止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30.03%,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3081.5亩,人均耕地2.1亩;林业面积2470亩(巴旦母2133亩,经济核桃林337亩);蔬菜大棚90座,牲畜存栏量7540头(只、羽);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全村低保户190户,低保贫困户120户。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乌塔克其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脱贫工作,成立了“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第一书记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扶贫工作站站长,工作队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配备大学老师、村委会主任、工作队员、村干部等七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并对每一名干部制定了工作职责,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到人;制定出台《乌塔克其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乌塔克其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认真开展“解剖麻雀”工作,分析致贫原因

一是摸清致贫原因,算准贫困人口帐,做到“底子清”。以“大走访”为引领,破解访贫问苦难题。通过走访遍访,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对贫困群众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找准致贫原因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少。在精确分类、因地制宜,在靶向上下功夫,确保数据精确、情况属实。按照“四统一”(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采集表、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要求逐一确认,确保达到四个一百;三是精心把脉,确保建档立卡不落一户一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采取户申请、村审核、队把关、乡复核、村公示“五步工作法”确定扶贫对象,分3批6轮对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反分析研究、“点对点”精准核算,对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排查、逐人建档,对贫困户收入情况动态跟踪、全面掌握,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为128户261人,致贫原因主要有六类:

缺技术

94户438人,占贫困人口的68.2%;困缺劳动力33户72人,占贫困人口的11.2%;因缺土地11户58人,占贫困人口的9.3%;因病致贫9户25人,占贫困人口的3.8%;因残致贫8户17人,占贫困人口的2.6%;因学致贫6户32人,占贫困人口的4.9%。

四、脱贫计划及脱贫措施

(一)脱贫计划:根据乌塔克其村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和分析,计划2018年整村退出。

(二)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因缺技术致贫94户438人。具体措施:一是实施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结合每周一“三结合”活动和夜校活动,对村民大力宣讲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知识。邀请农、牧、畜专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讲解各方面技术知识。组织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等35人到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依托县、乡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37人)、美容美发培训基地学习技能知识(1人)等实用技术。赴发达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兵团41团场)参观小加工做坊、合作社经营情况等等,提高村民实用技术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二是实施“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鼓励村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外出务工学习,根据成绩进行奖励,提高村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三是以“树典型”为标杆,破解精神感召难题。选树“致富能手”、“脱贫光荣”“互帮互助”等典型人物,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用正面典型激扬正气,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做到扶贫先扶智。一大批(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贫困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玉素甫·托合提库尔班,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又考取了驾驶证,学会了烧烤,有了一技之长,还鼓励妻子参加了技能培训,学会了凉皮制作,在村委会附近开了一家凉皮烧烤店,一个月的纯收入达3千元,解决带动了2户贫困户就业。

2、因缺劳动力致贫33户7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坚持把“扶贫先扶志”做为宣传工作导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引导,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消除群众“等、靠、要”错误思想和自助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强化群众脱贫动力,增强脱贫自信,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组建30人的“乌塔克其村愿志者服务队”,帮扶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将符合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贫困户纳入兜底(已将整户无劳动力的28户贫困户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将贫困户原有电动车改装成流动爱心超市车15辆,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灵活经营,农忙下地干活,农闲经营流动超市,每天有100-400元不等的销售收入,实现缺劳动力也能灵活就业,实现脱贫。

3、困缺土地致贫11户58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学习,实现转移就业。如,三组村民麦麦提尼亚孜·艾麦尔因家中无土地,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会了建筑技术,目前在建筑工地务工,月收入2000元。三组吐拉甫·艾麦尔家中6口人,无土地,协调流动爱心超市车一辆提供给吐拉甫·艾麦尔经营,每天有200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二是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10万元,利用临街的房屋进行改造,精心打造打字复印店、精品馕店、理发店、裁缝店、轮胎修理店、五金店等“十小工程”,采取“一帮一”(一般户带一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如,四组一般户库尔班尼沙·吐尔逊带着六组贫困户布阿西·沙吾提经营裁缝店,每天有100--500元不等的收入。

4、因病致贫9户25人。采取的措施:一是采取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措施,有8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全部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采取医疗保险全覆盖,实行全民免费体检,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对肺结核等地方病,落实在卫生院或卫生室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督促其按时喝药,使其早日康复;四是对慢性病进行跟踪管理,办理慢性病卡(2000元),实施扶助治疗;五是给群众大力宣传,贫困户到医院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措施,群众知晓率达100%。

5、因残致贫8户17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目前有3户已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申请政府实施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全部实施;三是为符合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创造条件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布阿西·麦麦提,身残志坚,主动要求创业,采取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单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一部分(购买设备、装修),个人自筹一部分(冰柜、饮料)的方式,在广场开了一家台球桌室,每天收入100元左右。

6、因学致贫6户32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申请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资助专项资金,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3名大学生进行了10000元的补助。二是为235人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困境学生关爱资金4.5万元。三是发挥工作组各方面力量,协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13名大(中、职)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直到毕业。一组村民麦麦提吐尔孙·吐拉甫家中2个孩子,都享受了5000元的爱心补助;四是发放流动爱心超市车,自主经营加政府补贴,实现灵活就业脱贫。

7、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中无土地(有土地无能力种)的贫困户1户3人,采取的措施:资产性收益分红进行补偿,每人每年1000元。如,一组贫困户麦合木提·卡地尔家中3口人(有地无能力种精神异常),享受农村低保,每月260元,全年3120元,按去年的标准兜不住。从卫星工厂资产性收益里每年每人给予1000元的补助,实现脱贫。

8、针对已脱贫的贫困户(46户220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依托夜校、周一升国旗“三结合活动”和走访入户,积极向群众大力宣传“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扶贫政策,让已脱贫群众吃下定心丸。二是协调帮扶单位包户到人,制定长期帮扶计划,要求帮扶干部多关心已脱贫群众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9、针对边缘户采取的措施(10户):一是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进行学习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一组村民热比亚·孜日普家中3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学习,目前在乌塔克其村“追梦”服装加工厂就业。二是安排在“十小工程”就业,采取“一帮一”模式。如,五组村民阿不都热西提·阿塔吾拉,家中有1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在精品馕店就业,与一般户共同经营馕店,增加收入。

10、针对一般群众采取的措施:一是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人参与做脱贫攻坚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可在村中所有店铺等额消费)管理平台,以积分的形式对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时奖惩,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四、“七个一批”开展情况

1、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90户428人)。把“一户一人”稳定就业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制度保障。在县、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35名(贫困户17名)在本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多方协调解决38户贫困户在附近的沙石料石、砖厂、建筑工地务工(劳务合同);在疆内外自主创业贫困户24人。

2、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12户54人)。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不同贫困户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发展措施,帮扶做到先规划后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果则果。目前已发展万寿菊种植214亩,受益66户,种植巴旦亩2133亩,种植核桃337亩;发展家禽养殖85户,畜牧业养殖受益86户(配套牲畜棚卷建设76户)。有79户同时受益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2018年计划投入10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蔬菜脱水车间,可解决50名就业岗位。目前,一产1人,二产17人,三产38人,自主创业24人。

3、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17户81人)。制定了《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在莎车县和恰尔巴格乡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有17户贫困户在附近的乡、村当护林员,每人每月补偿1000-2000元。

4、通过综合社会保障兜底扶持一批(37户70人)。自3月以来,扎实开展了低保和综合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彻底杜绝“富人保”、“懒人保”的现象,实现了精准识别、精确保障,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将符合条件、整户无劳动能力的28户38人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落实“双集中”政策,全村集中供养建档立卡“五保户”老人12人,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2户7人稳定脱贫、3户3人整户死亡)

五、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扶贫工程。依法依规实施土地清理工作。清理土地273.7亩,通过公开竞标统一发包,用好土地清理收益的“七个专项资金”。目前273.7亩土地已发包完毕,发包资金8.5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经测算,在“七个专项资金”补助方面共需要资金47万元。

六、“四个一工程”乌塔克其村建有500平方米的卫星工厂一座,已解决本村35名群众就业(贫困户17人、一般户人),辐射带动周边村85名群众(一般户、贫困户)就业;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全年带动1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20000元,4名理事每人每年分红达3万元;保鲜库一座,投入使用可解决就业5-10人。

七、扎实推进“三个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15年免费教育要求,扎实做好思想帮教、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全村现有235名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到校率均达到100%。通过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关注帮扶力度,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元(大专2000元),疆外一次性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目前已有2名大学生享受到了各2000元的补助。为44户家庭困境学生申请关爱资金4.5万元。

二是加大健康扶持力度。对所有村民进行免费体检一次,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结束;大病救助5人,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解决看病难问题,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五级报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地区医疗附加险、土地清理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95%;切实有效的落实全民健康体检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受益332户1405人;受享计生补助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100%。

三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村全部通水、通电(动力电)、通路(硬化)、通广播电视、通宽带(通讯)。村“两委”班子人员齐全且积极发挥作用;有2000平米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卫星工厂、巴旦木、核桃、蔬菜大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包括中村转移性收入经费10万;访惠聚阵地建设经费12万;七项资金中村集体奖补资金5万);有中心幼儿园;有卫生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有惠民超市。与相邻村通柏油路,巷道与巷道通水泥硬化路。投入20多万元对村极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一系列的脱贫措施,目前全村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128户,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107户(其中21户全部为SL人员家庭,现家中有劳动力人员一人,有劳动力人员有身体健康不佳,有的家中有精神、肢体残疾人员需要照顾,有的家中孩子多需要照顾孩子入学,还有5户家中有劳动力人员全部被收教)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一就业目标。全村327户(规划建房数332户)村民不愁吃,不愁穿,每一户都享有一套安居房,每人都有医疗保险,教育有保障,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八、巩固提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在原有卫星工厂的基础上,在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蔬菜脱水厂”(已立项),解决50个就业岗位。厂房建成投产后,使二产就业人数上升至80人(兼顾周边村就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二是成立“建筑行业”合作社、“养殖行业”合作社、“农业服务队”合作社,吸纳解决30个就业岗位(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稳定就业;

三是进一步提升群众自主创业能力。使24户自主创业者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树立和打造品牌意识,提效增质,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四是进一步扩大做强产业。巩固提高林果业(巴旦木、核桃)和种植业(大棚蔬菜、庭院经济)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引进和种植杏李200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尤其是卫星工厂、蔬菜脱水厂附属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丰富群众生活,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改善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乌塔克其村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聚焦聚牢总目标,以“绣花”的功夫,带领乌塔克其村全体村民坚决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3篇

按照会议要求会前我认真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联系实际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深厚情怀。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硬任务。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使命感、紧迫感、荣誉感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把绝对贫困堡垒攻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这一目标,标志着我国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

一、狠抓脱贫攻坚核心问题

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狠抓工作部署。今年先后召开了扶贫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等5次会议,制定印发了《鹤岗市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鹤岗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鹤岗市贯彻落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重要讲话精神责任分工方案》等5个方案,就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加强问题整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二)狠抓问题整改。把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作为对脱贫攻坚全时段、全过程、各环节的一次全方位检视。在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整改方面,今年全市在“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10个方面排查发现的841个具体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成。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发现问题和中办通报指出需要我省举一反三整改问题方面,我市经举一反三,认真查摆,排查出的4类52个具体见人见事的问题也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狠抓产业扶贫。依据我市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扶持发展了光伏发电、大鹅养殖、菜园经济、水产养殖、中草药、食用菌、长毛兔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扶贫产业。截止目前,全市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到10余项,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项扶贫产业项目与之精准链接,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2020年,在继续巩固“大鹅养殖”、“小菜园”、特色种养殖等原有产业项目的同时,我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了扶贫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培育,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共安排扶贫项目数49个,项目投资总额1.39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7744万元。

四是狠抓就业扶贫。以企业复工复产为契机,通过就业培训、发放补贴、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等方式,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全力抓好贫困人口的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2020年以来,已经安排外出务工就业贫困人口2448人。两县14个扶贫车间已经全部开工,共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4人。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给予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扶贫车间等发放各类补贴50余万元。全市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基本实现了就业,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务工难题,增加了工资性收益,预计户均收益5000元以上。

五是狠抓脱贫普查工作。制定了《鹤岗市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方案》,细化了普查细则要求和工作步骤,从市县两个层面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成立了90余人的市县普查队伍。普查工作总体上分为“清查摸底”和“实地普查登记”两个阶段任务,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清查摸底培训和清查摸底阶段工作任务,普查工作进入实地普查登记阶段,预计8月10日左右完成全部普查工作。

(六)狠抓返贫防范工作。制定印发了《鹤岗市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对全市年均收入不高于5000元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进行动态监测,截止目前,经认真排查和动态调整,我市现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197户466人,通过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扶贫政策,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织密筑牢了防止返贫致贫保障网。

我市贫困群众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对一些帮扶政策有较大依赖性。一些脱贫群众对脱贫攻坚收官之后的产业发展、生活水平等方面仍存担忧,防止返贫工作存在隐患。一是担忧扶贫产业后续发展跟不上。二是部分贫困户收入不稳定,对未来缺少谋划。三是帮扶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谋划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完胜。

首先我们要动态化、常态化跟踪管理,强化脱贫质量监测及返贫风险预警,构建防范返贫“前哨站”。

一是强化动态管理。全市应始终坚持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严把“进出关口”,对贫困户实行精准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二是建立完善防止返贫机制。对全市排查出的197户466人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跟踪监测,持续跟进保障措施;对遭遇疫情、疾病、灾害等意外,收入明显下降、支出大幅提高等情况的农业人口,随时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防止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兜底政策也需“换挡升级”,集中资源精准发力,着力织密兜底网,提升脱贫不稳定户抗风险能力。

一是继续织密兜底保障网。应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部门帮扶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

二是持续抓好政策落实。坚持“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标准,保持政策延续性,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不断完善贫困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的控辍保学机制和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围绕各项扶贫政策,继续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政策质量,减少政策落实上的中梗阻,让扶贫政策落实更有力有效,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加强脱贫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在持续落实扶贫政策、覆盖产业项目、加强帮扶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贫困群众发现自身潜力、寻找发展路子、多想致富点子;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共同努力,一起奋斗,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

再次针对脱贫不稳定户,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户,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红利共享。

一是不断做强村集体经济。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整合用好各类扶贫资金,帮助村级制定发展方向,发展建立一批村级产业项目。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持续带动脱贫不稳定户融入产业链条。继续多渠道开发扶贫产业,强化脱贫不稳定户收入保障。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项目,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完善扶贫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个性化特色产业,确保产业项目精准“进村入户”, 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加快发展优质特色种养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立体高效特色粮食作物,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村(户)”模式,完善种养业与贫困村(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明显的五味子、中草药等高值高效作物。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菜园革命”,实现贫困村“一村一品”,全面提升“菜园”效益产出率,带动精准脱贫。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建立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股份合作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健全特色产业防灾减灾体系,尽可能避免因灾返贫。

二、逐步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渡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下一步农村工作的重点将转向乡村振兴,在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内,还需要突破产业、干部、思想三个方面存在的“梗阻”,以顺利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民奔向共同富裕的新生活。鹤岗市将以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为重点,把防止返贫、巩固成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关注收入略高于贫困标准线的边缘户,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问题导向,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杜绝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不断健全脱贫巩固长效机制,推动精准脱贫更加稳定持久,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完胜。

(一)突破产业“梗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贯彻落实庆伟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要求,我们制定下发了《乡村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畜牧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建设中药材基地10个,新申报“萝北五味子”“绥滨鲤鱼”两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标志达到10个,萝北县被评为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萝北县豆萁缘牌“红小豆”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建设“两江一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集中打造了稻、米、豆、肉、酒五条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中粮贸易(绥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米家乐绿色方便米饭、高尔夫营养配餐等项目建成投产,东方希望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项目一期工程4个基地建成使用,龙门福地酒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海宇米业晋升为农业产业化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0户,实现收入50亿元以上,绥滨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狠抓聚力融合发展,绥滨县被评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萝北县部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绥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东山区和绥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二)突破干部“梗阻”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三农”队伍建设。顺利完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从年初的5.2%提升到100%。开展了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55次,法治宣传教育信息29篇,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建立法律顾问微信群64个,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能力。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大排查大化解,有效防范了社会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隐患。推进农村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综治视联网已实现市、县(区)互联互通,全市21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综治工作站(室)。

(三)突破思想“梗阻”抓好乡风文明创建。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庆伟书记提出的“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要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龙江有美村”乡风文明随手拍等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四会”实现全覆盖。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推广“爱国护村净家,敬老爱幼睦邻,认真肯干守法”村规民约,20个乡(镇)、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省级文明村镇。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全年创作书画、诗歌、歌曲等各类乡村文化特色文艺作品2000余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600余次。二是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534户、11420人全部脱贫退出,今年5月份绥滨县顺利实现脱贫退出,7月份代表我省迎接了国家贫困县退出评估抽查。深入推进新增地源收费工作,累积收费5600余万元,村均增收26余万元,实现全区域村集体普惠性增收,全部消灭了无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63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45个、专业大户5230个、家庭农场310个。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累计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6.8万人,占应确认总数的99%。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赴俄农业种植56.85万亩,外贸交易额达到1660万元;打造全域旅游特色区,启动建设17个旅游项目;推动电商产业做大做强,今年线上交易额预计突破2亿元。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4篇

党的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并首次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文以农商银行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为例,就新时期农商银行如何更好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

做法与成效:

“四个坚持”助力全面脱贫

坚持目标导向,做精准扶贫“先行者”。一是明确专项任务。制订《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工作方案》,对扶贫贷款单列计划、单独考核,做到应贷尽贷。二是成立专项小组。落实包村包点包户“三包”责任,明确“三长”分别为扶贫“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监督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助推“贫困户出表、贫困村出列、贫困县脱帽”战略目标实现。三是开展专项合作。与政府全面签订精准扶贫协议,落实包点联系人员人,成立专班个,做到参与面达%。

坚持任务导向,做精准扶贫“主办行”。一是强力部署。制订全行精准扶贫工作三年规划,被市委、市政府以文件转发实施,先后开展现场调研督办余次、督办会余次、现场会次、展评会次。二是强力创新。开发“农基贷”“农保贷”等通用信贷产品个,首创“托起梦想·小康贷”专项信贷产品个,总结推出金融扶贫“十大模式”并向全市推广。三是强力推进。出台“八快四有”举措,与市县行领导班子绩效工资、评先及个人晋升挂钩。

坚持考评导向,做精准扶贫“领头羊”。一是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基准利率”的专属信贷业务流程。二是便民服务落实到位。借力“村银共建”,加强“四站合一”建设,全面落实无抵押、免担保的政策,不让贫困户多跑腿,并印制统一格式化信贷档案。三是风险管控措施到位。经常开展对金融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贷款合规操作、扶贫领域工作作风和监督执纪等方面检查,及时规范整改。目前,扶贫小额贷款函证面达到%,逾期率始终控制在%以下。

坚持效果导向,做精准扶贫“排头兵”。一是党委政府满意。市政府全文转发《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连续六年授予“支持经济发展突出贡献金融机构”,把农商银行视为“地方政府自己的银行”。二是广大群众满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有需求、能致富、扶贫办签字都百分百满足。特别是领导包片督办推进、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贷款意愿高涨。三是社会各界满意。取得人行、银保监局等部门支持,人行为农商银行给予扶贫再贷款支持.亿元。

问题与症结:

“四个短板”制约协同推进

市场机制运用不够到位。一是金融扶贫政策协同有待加强。受各种因素制约,农商银行获取政府扶贫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渠道信息不畅。二是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建设滞后。税收减免、财政奖励、费用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金融扶贫可持续能力略显不足。受金融扶贫政策驱使,农商银行为贫困地区提供差异化服务,但随着贫困地区摘帽、贫困户脱贫,特色化扶贫产品的适用面、适用对象逐步减少。

信贷资金需求不够旺盛。一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每年外出务工人口万人,基本农区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二是扶贫小额贷款基本满足农户经营需求。自年以来,全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支持.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农户资金需求基本满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受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由财政全额投资,或由国有银行投资建设,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受阻。四是贫困户金融素质培养不足。贫困地区农户的知识和素养难以适应新金融业态,存在“等资金”“等服务”问题。

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一是经营主体自身条件难以满足信贷要求。受限于信用等级低、合规抵质押物少、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相关信息不规范等因素,这些企业融资可得性不高。二是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政府补偿机制。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易受到季节、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信用风险较高,目前政府牵头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弱。三是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受限。目前合作的担保公司共家,政府性担保公司仅有家,、还没有政府性担保公司,县域融资性担保公司缺失。

金融支持范围不够深入。一是农区金融服务力量不足。虽然辖内乡镇基本实现物理网点全覆盖,但由于部分乡镇地域广、所属行政村较多、人口分布分散,多数乡镇网点仅有—名客户经理,且年龄普遍偏大,难以保证每个行政村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二是农户授信覆盖面不够。以年为例,全行贷款.万户.亿元,其中农区支行贷款.万户.亿元,余额仅占全行贷款余额的.%,户数占全市农户总数的.%。三是农户对物理网点依耐性较强。多数农户认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产品不够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等持有戒备心理,乡镇网点往往出现排长队现象,农户金融服务习惯有待改变。

思考与建议:

“四个衔接”服务乡村振兴

做好金融政策衔接,为乡村振兴把握服务导向。一是增强金融扶贫可持续能力。加强对现有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梳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确保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二是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贫困治理体制机制,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采用市场化金融手段,破解金融扶贫对财政补贴依赖问题,建立商业可持续金融扶贫模式。三是做好多方协同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完善财政贴息、奖补、保费补贴等机制,形成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手段的组合运用,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

做好信贷投放衔接,为乡村振兴夯实资金保障。一是加强对接建档,倾斜信贷资源。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对接建档,重点满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二是创新授信模式,满足融资需求。全面对接辖内农业供销市场、农产品生产园区和农业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农业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联盟等支持模式,支持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是量身定制产品,促进联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根据农民合作社生产项目及资金需求特点,量身定制信贷产品。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范文第15篇

XX村位于XX工业路中段,全村现有275户,1330口人,全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50亩,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0人,村民代表30名。

交通十分便利,城区内公交1路车途径村口,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0%。村内现有小学1所,在校师生40余名。学校占地面积约为5亩,卫生室一个,健身场所一处。村内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村内有养殖场10余户。

二、精准识别动态调整情况

XX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2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69%。其中低保贫困户5户19人,五保贫困户3户3人。2018年动态调整中减少1户6人,其中脱贫1户4人,嫁出1人,死亡1人。截止2018年11月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16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20%。其中低保贫困户4户13人,五保贫困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1户1人。

三、问题整改情况

根据《XX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标国家、省、市、县四级问题清单,坚持重点查摆与全面查摆相结合、重点整改与全面整改相结合开展全面自查。通过对问题清单逐条研判,我村共自查发现问题16条,村整改领导小组切实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对自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逐一整改销号,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四、近期对贫困户帮扶工作成效表现

XX村驻村工作队目前共有帮扶责任人4人,每人分包2户,村党支部成员与驻村工作队共同结队帮扶,确保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因户因人施策,通过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和社会救助等措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目前已享受的扶贫政策有:

1、教育扶贫:

XX村的3名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补助、寄宿生补助均已到位。

2名中高职教育学生的雨露计划中、高职教育补助第一、二学期已申请补助到位。

2、健康扶贫:

(1)7户贫因户、1户脱贫户均参加了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中原农险)、小额人身意外险、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2)XXX出资为XX7户贫因户、1户脱贫户21人办理了小额意外伤害保险(30元/人/年)。

(3)XXX出资为7户贫因户、1户脱贫户21人购买了XXX(医疗补充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

3、转移就业:

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积极向其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XXX参加了“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已享受补助资金2000元。为XXX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年收入1500元。共他贫困户中3户4人就近或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缓解了贫困户生活压力,增加了全年收入。

4、产业扶贫:

2017年享受到户增收项目,入股到XXX有限公司,每年分红1300元,连续分红4年,目前收到2017年下半年分红650元。

5、金融扶贫:

2017年与XXX有限公司签订企业带贫协议,享受企业带贫资金每年2000元,共3年。目前已收到2017年度企业带贫资金2000元。

6、社会保障救助:

5户低保贫困户中9人人均月保障由上年的142元提升至164元。2户2人分散供养的五保贫困户由全年4176元提升至4616元来进行社保兜底。贫困户每户享受低收入家庭优惠用电,每月补助10度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