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战国策》的知识;识记积累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情感价值观

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形象并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2 学习本文对人物言行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本文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与专制暴君作抗争的人物形象,充满了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合作探究,理解人物形象,加以体验与感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六国,由此而展开了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唐雎便是一位载入史册的外交英才,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他的外交风采。

二、检查预习情况。(见学案)

三、通读——说内容。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感受人物形象。

1、师范读,布置听读任务:

(1)注意感受朗读节奏、人物语气。

(2)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要求: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3、分角色展示朗读。(听读任务:感受各人物性格特征。)

4、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四、说读——说意味。

1.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请学生回答。)

2.教师评点。

(教师评点的原则,是以鼓励、夸赞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当之处。)

五、评读——说技巧

1、唐雎能够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后各抒已见。师总结:

唐雎之所以能够不辱使命,是因为他胆识过人,忠君爱国,具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再者,真理站在了唐雎一边,在道义上是偏向唐雎的,唐雎的义正词严有着强大的威力,震撼敌论。

另外还与他卓越的口才不无关系,他有着极高的说话技巧,靠他的睿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秦王,唐雎的说话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唐雎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言之有“据”——“士之怒”“而将四矣”

言之有“力”——“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2、本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法呢?

语言描写,并且使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力量,体现了本文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色。

六、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深身地被古人唐雎那种不畏强暴,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所感动,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吸取这种精神,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有正气的人。

七、拓展思考

1、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八、作业

1、复述故事。

2、假如本文中两个人物都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以“唐雎,我想对你说……”或“秦王,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 唐雎

前倨后恭 胆识兼备

色厉内荏 有智有勇

外强中干 不卑不亢

看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一上册语文书 绿色蝈蝈

2.绿色蝈蝈分段

3.标题

4.初一下册语文《绿色蝈蝈》试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2篇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3篇

一、备课要更充分

为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我们要具体备教材,重复多次地朗读或诵读所要教学的课文,通过多读来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再结合课文特点,提炼出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出适宜的教案。此外,还要大量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做好上讲台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更要充分备学生。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设想: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阅历水平,可能对课文的哪个部分最感兴趣?会对所要学习的文本提出怎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不会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共鸣?他们更喜欢怎样的课堂节奏?课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更易接受?如果采用竞赛、接龙、才艺比拼等,每一个环节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只有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备课,双管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以前备课时,我们把重点放在课文的翻译和内容的理解――字、词、句、段、篇全部落实,尤其是文章的主题和写法,以及课后的练习都是我们特别重视的。现在,我们备课涉及的面更广,也更重视细节:1.重点实词的归纳积累;2.重点虚词的运用;3.文章的背景;4.跟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士的地位,聂政刺杀吴王僚的故事等等;5.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如: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如何不辱使命?6.运用怎样的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要更开放

如果说,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开端,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高效教学的高潮。课堂能否高效,就看教学过程。高效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的“以师为主”的形式,教师不是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而是放低自己的身段,处在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循循诱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讨、研究、总结,尽情去“展示自己”。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如下上法:(1)课前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要读得准确,读得流利,然后小组自己练读,组长检查;(2)教师抽查,了解朗读情况,以便对症下药;(3)小组合作,共同串译课文,翻译不出来的做好记号;(4)全班共同交流,一起完成有难度的词语或句子的翻译;(5)每组提出本组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7)课堂小测试,当场学以致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作用,却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课堂练习要更有针对性

要想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讲练结合。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依据教材上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通过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说,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下面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来谈一谈作业的设置。学习完本课之后,可以布置两个方面的课后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第一, 查找相关资料,收集类似“不辱使命”的外交故事。

第二, 文言词语的积累:

1.解释加点的词:以大易小 仓鹰击于殿上 岂直五百里哉 长跪而谢之曰 天子之怒 因使唐雎使于秦 徒以有先生也

2.翻译句子:(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4篇

一、“巧问”让学生喜闻乐答

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提出的问题巧妙、精彩,学生的反映会比较活跃,教学任务的落实会比较顺利;如果问题太直接,太呆板,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如何做到“巧问”呢?

首先,可以变直问为曲问。直问是按常规思路直接发问,优点是问点明显,问题明确,缺点是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启发思维。曲问则迂回绕道,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含蓄生动,颇具情趣,富有思考余地。在教学中适当变直问为曲问,可以提高课堂答问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对相同的问点,在不同班级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次授课这样问:“唐雎是如何智斗秦王,完成安陵君交给的使命的?”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要么复述故事情节,要么照课本内容按步就班地读,然后三言两语地对唐雎这一人物进行评价。

后来,我改变了问法,进行了第二次设计:“唐雎是真的要效法专诸、聂政、要离,挺剑刺杀秦王吗?还是故意吓唬他?这是为什么?”这种问法实质上还是让学生掌握唐雎是如何智斗秦王的,但是改变问法后,学生的讨论热烈了,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学生说,唐雎真的要杀秦王,因为他不畏、大义凛然、勇敢无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愿与秦王同归与尽;有的学生说,是吓唬秦王,这是唐雎智斗的表现。

对此,我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判,而是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反复读书,深入探讨。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唐雎既不是一定要真去刺杀秦王,也不是仅仅装样子吓唬秦王,而是相机行事。如果秦王妥协就不刺杀;如果秦王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就有可能效法布衣之士杀掉秦王。无论哪种做法都体现了唐雎的大智大勇。变直问为曲问,确实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其次,变顺问为逆问。顺问就是按顺序正面设问,而逆问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事物间相关或相反的关系来回答问题。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挥洒豪放、用典自如,在教学这首诗词时,我曾问学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诗人运用典故有何作用?”学生就将文下注解的相关典故读出来,我看到大家对问题习以为常,漫不经心,便改问:“苏轼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我们改成‘持节密州,何日赦老夫?’大家觉得如何?”同学们开始笑起来,有的说:“改的挺好的”;有的说:“这样改不太好,想被赦免的心情表现太明显了,太直接了”;有的说:“对皇帝的抱怨一下子就看出来,皇帝龙颜大怒,再贬也说不定。”大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运用典故的含蓄之美。

这种问法打破了常规提问的方式,逆向发问,并把正反对比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扩大了信息反差,构成了矛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再次,变庄问为趣问。呆板、僵化的提问只会窒息课堂气氛。如能变庄问为趣问,寓问于趣,那么课堂效果会是另一番境界。

笔者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针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翻译问题,我问:“同学们,桃源人只带妻子、邻人,怎么没带孩子一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突然一生若有所悟地说:“带了,他不仅带老婆,也带孩子了。”大家都被他的回答逗乐了,我接着问:“怎么知道的?”他激动地说:“‘妻’是妻子,‘子’是子女,他全带了。”我为他翘起大拇指:“你真棒,不错,‘妻子’一词的古今词义是有差别的。”我觉得这样问法比呆板地问“‘妻子’什么意思,‘绝境’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翻译”更有趣味,学生不仅理解了词义,而且活跃了思维。

课堂提问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定型产品”,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学情,进行“量身定做”,不断追求个性和创新,只有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答。

二、“诱答”让学生能答会答

教师的问题提出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学生的回答,要让学生的答案一步到位,基本不可能,学生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跋山涉水,有时还得探险问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笼统地给予答案,包办代替,要做好引导答问的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出路,达到目的。诱答的技巧有哪些呢?

首先,运用已知,推陈出新。教师在诱答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应用已知推导未知,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笔者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曾问学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作者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不仅看到了一条蛇,还望到了北斗星,是吗?”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窃窃私语,我看到他们无法确定,又问:“‘其一犬坐于前’是否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屠夫的面前?”我的话音刚落,下面学生就大声反驳:“像狗一样,是说狼的,初一学过。”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兴奋地说:“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而不是看到北斗星,更没看到蛇”。我惊喜地接着问:“什么像北斗星、像蛇?”这个学生胸有成竹地说:“小石潭的溪流河身形状。”“太好了,你真会学以致用”,我边夸赞边打量他,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其次,顺其归谬,就计反推。学生回答问题不可能准确无误,当他们回答不当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批评打击,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答案中“潜伏”的错误作为诱答的素材,让学生在“山重水复”中豁然开朗。

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范进中举而“发疯”,其原因是什么?

生1:是因为范进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师:有这种可能,那出主意用巴掌打范进治疯的是谁?

齐声:报录的人。

师:报录的人怎么知道用这种办法治疯呢?

生2:报录的人有经验,像范进一样中举发疯的人也许有很多,可能都用此法治好的。

师:你很会推理,(对生1说)那这么多的人难道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吗?

生1(笑):不太可能!

师:那可能是因为什么?刚才那位同学推测范进中举发疯并不是个例呀!

生1:可能是中举后功名富贵从天而降,以后不再受穷,不再被人看不起,辛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师:说的太好了,功名富贵从天而降,来得太突然了,让人难以置信,中举后,范进的生活起居、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全部改变了,这才是范进见喜贴后惊喜得发疯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我沿着学生的答案,运用归谬法,让学生自行推理,发现自己答案荒谬之处,进而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框,寻找正确的答案。

再次,捕获偶然,机智启答。当课堂预设的问题难住学生的时候,教师如能巧妙地捕获课堂生成的偶然因素,也可以取得令人惊喜的启发效果。

有一位老师做公开课,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他在最后总结时说:“亲情,可以是木兰替父从军的典故;可以是孟母三迁的佳话;可以是朱自清眼中父亲那行动不便的背影;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谁能用一句或几句话说说你对亲情的理解?”问题抛出后,下面鸦雀无声,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让学生动笔练写,不是可以缓解一下局面吗?正在这时,门被推开,紧接着就是急促的声音:“老师,麻烦你把这钱交给王帅,家里中午没人,我怕他放学饿肚子。”看来是家长,学生的目光一下集中到她身上,来的真不是时候。只见这位老师笑着送走家长后,深情地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永远都是父母牵挂的焦点,你什么时候饿,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冷,他们也知道,王帅同学,你现在理解什么是亲情了吗?”王帅站起来有点激动地说:“亲情是妈妈担心我挨饿时焦急的神情,亲情是妈妈把钱交给我时颤抖的双手,亲情是妈妈转身离开时疲惫的身影。”王帅刚说完,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位老师巧妙地捕获了看似扰乱课堂秩序的偶然因素,因势利导,引导自然,让学生顺利地完成答问,效果很好。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5篇

让别人改变主张,听从你的建议,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公输》、《曹刽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这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劝说的问题,很有意思,文章表现的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难以忘却。

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风尘仆仆,前往劝说;齐国要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勉强要参战,作为草根一族的曹刽虽不在其位,但坚信肉食者鄙,挺身而出,劝谏鲁庄公不要鲁莽行事,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弹丸之地的安陵进入了不怀好意的秦国的视线,贪得无厌的秦王诡计多端,想占领安陵,面对这种局面,唐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以死相拼,保住了自己的国家;邹忌从自己和徐公比美中发现了问题,劝说齐威王纳谏;愚公要搬走太行王屋山,智叟前往劝说,结果没有成功,还成了反面教材。细细研究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劝说要注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方式得当,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就能到达目的。

一、用事实进行反驳理论

对方提出某种理论时,用具体事实进行反驳。因为越是强调理论的人越缺乏具体素材,对此应坚持用事实反驳。

二、利用正当名义

名义总是具有给予希望、刺激功名欲并诱发对新生活的向往的魔力。它对后悔的人和寻找奋斗目标的人都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颠倒黑白

一旦常规性逻辑被弄混,人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失去判断能力,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特点。以打破对方逻辑思维结构为目的的诡辩不应该受到常规逻辑的约束。

四、利用数字提高可信度

即使是令人难以信服的内容,只要列出以调查和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具体统计数据,就可以大大提高可信度,因为很多人都十分迷信数据。记住,最好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如99.9%。

五、揭其短处

虽然是讨论,可一旦升级为近似口角的争论,就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时与其使用正当的语言进行理论,不如直接攻击对方身体、能力、地位上的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有些卑鄙,但在争论中不进则退,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六、不要贪小失大

有句谚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为贪小利而失大益。有时必须临机应变、主动丢掉芝麻。如果只顾着避免眼前的损失,可能会导致日后无法弥补的大损失。只顾眼前利益就可能丢掉全局,即所谓的贪小失大。所以要具备丢掉芝麻的勇气。

七、注意劝说的方法和态度

因为劝说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在劝说的方法上就不一样。曹刽直谏鲁庄公,邹忌讽谏齐王,唐雎死谏秦王,智叟嘲笑讽刺愚公。这些人,相尽千方百计,就是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借故事讲道理,有的单刀直入,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据理力争。

八、一定明确劝说的目的

劝说的目的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就不一样。曹刽劝说鲁庄公不要盲目出战,墨子劝说楚国不要攻打宋国,邹忌劝说齐王要学会纳谏,智叟劝说愚公停止挖山。这些目的,有的是别人给定下的,象唐雎;也有的是自己设定的。完成这些目标,是有很大难度的。正是因为任务艰巨,事关国家利益,有的事关国家存亡,所以需要耗费脑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的甚至要忍辱负重。

九、必须看清所劝说的对象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物,面临的形势不同。楚国攻打宋国,齐国攻打鲁国。秦国侵占安陵,形势危急,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君王。劝说君王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君王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大多有霸气,傲气,不可一世,象秦王、楚王。可墨子和唐雎,就不得不面对。而曹刽劝说的鲁庄公和邹忌劝说的齐威王,又是另一种情况。这两个君王,性格和气势和秦王、楚王不可同日而语。上面提到的故事中,劝说者和被劝说者是上下级关系,有的虽不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地位有一定的悬殊。如何劝说这些君王,这些使者确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十、劝说的语言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在劝说时一定要高度注意语言的分寸。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语言。劝说一定要看人说话。语言过激,有时会适得其反;语言力度不到,有可能就不凑效果。有的人善于旁征博引,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有的人词藻华丽,有的人语言妙趣横生,,有的人喜欢旁敲侧击,有的习惯冷嘲热讽。有的人喜欢摆事实,有的人擅长讲道理。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墨子的语言就很有特点,《公输》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智叟劝说愚公,心态不正,冷嘲热讽,一个笑字,让人回味无穷。愚公不但没有采纳智叟的意见,反而主动反击,最后让智叟哑口无言。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薄”教材 “突破口”

语文课堂常会遭遇一些尴尬:老师设法与学生互动,学生常是启而不发;老师不启不发、满堂讲解时,学生是兴味索然;学生启而有发、跃跃欲说时,却漫无边际、天马行空,最终仍是不得要领。这样的尴尬正是语文课堂低效的表现。

这让人不禁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他能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击中肯綮,找到关键点,如果语文教学也能找到这样的突破口,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桃花源记》里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语文老师若能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找到一个小口,说不定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庄就近在眼前了。只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突破口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要像庖丁一样研究好自己的“牛”。对于每个语文老师而言,教材便是庖丁手下之牛,我们自然应熟悉它身上的纷繁复杂的肌理,达到庖丁目无全牛的境地。余映潮老师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读厚是自己研究的过程,但仅仅停留在读厚这个阶段是不行的,读薄才是读厚的目的,它是读厚以后的升华和简洁。他又说:“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

看来,研究好教材即要将文章的思路梳理得清清楚楚,呈现给学生的是明明白白的东西,文章的重难点了然于胸,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心中有数。唯有对教材心中有数,方能找到文章的突破口,通过这一发而牵动全身。在“读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文章的“突破口”。

1.从文章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信息。标题有时暗含了很多关键信息,如果抓住这个突破口,学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文章的学习。如在教学《

3.从对文章的朗读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朗读涵泳,在朗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教师应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龙莲明在《重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一文中指出:“朗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更是传统教学经验中的精华。学生通过朗读,见于目,发于心,出于口,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去再现作者文中的情境,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引起内心的感情波澜。因而,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收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余映潮老师在上《行路难》这一课时,便是将朗读进行到底,孙竹青在点评时说道:“这课以‘感受诗中的美句’和‘理解诗中的难句’为切入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吟读、联读、译读、背读、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又辅以教师独具创意的两个微型讲座,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来回穿梭,反复地品读美句和难句。整个课堂教学思路简约而不失精致,简化而不失精彩,显得极具组合之美、层次之美、层进之美。”这样的美感不正是通过这情韵悠长的朗读来实现的吗?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一句话:“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每读一遍,学生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再重读“亲”字时,学生更能体会到文中“我”的情感态度,似乎下面还能补充出很多空白的内容,而这样的补白不正是以诵读为突破口进行的创造性的有益解读吗?

4.从文章中的矛盾点入手

文章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最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如果我们寻找到这样的矛盾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利用“弱国无外交”这句俗语及唐雎这个弱国里出色的外交使者的矛盾点,反问学生“弱国是不是真的无外交呢?”学生很快明白唐雎所处的境地,以及他肩负的巨大使命,这样就很快地进入文章的情境。又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表达了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与敬意,但是文中为何出现大量的充满贬义的文字呢,为何又提到了他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呢?通过这样看似矛盾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找出合情合理之处,不仅学会思辨,而且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手法,这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高明得多。

庖丁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正是技艺纯熟的表现。语文老师若能找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也一定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突破口的寻找没有定法可言,最重要的便是练就庖丁一样的技艺,在千思万虑后读出教材的“薄”来。

 整理

参考文献:

[1]叶将育.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5,(2).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7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甜蜜的牵引。构建高效课堂,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拥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热爱课堂教学,才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良好的课堂导入。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笔者认为,做好课堂导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境。如教学“孙权劝学”篇时,即可小叙一段三国时期孙权与吕蒙的故事,这样一方面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心理琢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课文,将整个事件连接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除了讲故事,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小短片、图片等。其次,分组学习。分组学习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求胜心理,因而也促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初中学生过于活泼好动,上课忍不住的想动、想说。与其让他们“憋”得难受,失去学习兴趣,不如适当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个或几个问题,时间控制在几分钟。通过谈论看似让学生放松了一下,实则在这几分钟内学生也参与了主动的学习,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了出来。

二、构建高效课堂提问艺术

高效课堂自然是离不开师生间相互提问。无论是老师向学生提问,或是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都是获取知识的高效手段,学习不正是一种质疑过程吗?在课堂中提问,除了可以直接掌握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堂提问具有艺术性,掌握不好反而适得其反,甚至造成课堂“失控”。笔者总结课堂提问应掌握以下原则。首先,具有趣味性。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一种“趣味式”提问,引发的是思考、讨论、吸收、总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法也可灵活多变。因此,寓“问”于乐,使用学生们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流行语”等,完全能调动学生的回答兴趣。

其次,有效性原则。说话方式是轻松诙谐了,但不代表提问只流于形式。事实上,诙谐的提问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学习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正是提问的有效性原则。最后,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教师提问应“区别对待”。其实这正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问题太难根本回答不上,完全失去提问的意义。此外,应注重课堂时间、课堂节奏,从而掌握好提问的频率。

三、课堂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课堂,应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语文的本质是人文学科,语文没有唯一答案、唯一角度与唯一观点,因此,语文教学也不存在唯一的教学方法。恰恰相反,语文教学需要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沉闷、学生接受知识途径较多而不单一、教师教学角度宽泛而不狭隘。那么,如何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思维多元化。摒弃传统模式下的说教式、机械式方法,树立多元化教学的思维理念。既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内容,也要保证学生情感生活、人格取向等方面有所成长。其次,教学目标多元化。在加强教学内容同时,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同时更要从中吸取养分,建立高尚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远大抱负。例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唐雎的智勇超群及其秦王的骄横跋扈的同时,还应当引进“蔺相如使秦”等弱国能人的外交故事,鼓励学生探讨强权故事、国家利益等。最后,多元评价。初中学生内心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赏、肯定,教师的一个鼓励眼神、一句亲切关怀,都是其努力学习的强劲动力。这些孩子刚刚成长,心智不成熟,心理不坚强。身为教育者,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以分取人”这种区别对待孩子的做法,笔者深恶而痛绝之。调皮的孩子自有他活泼的优点,贪玩的孩子自有他聪明的天赋。对待学生,应采用多元评价,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加科学高效。

四、小结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过程。加强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十分有意义,同时也十分有必要。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我们应结合初中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但又“不耐寂寞”的特点。因此,巧妙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然后以艺术的提问方式传授学生知识,掌握学生接受状况;最后再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摒弃说教、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军兵.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8篇

一、前后呼应,自然天成

一堂语文课的“头”与“尾”要在新奇别致、引人入胜上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的设计,必须在统观全文,照顾整体的前提下进行,做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例如教学《芦花荡》时,以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导入,小结时,随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伴奏曲的响起,笔者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近七十年了,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再次死灰复燃,现在欲占领我,我们要向“老鱼鹰”那样和日本鬼子战斗到底!是我们的!”学生一片掌声。如果说,导入中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歌曲仅仅是一个引子的话,那么小结中再次提到《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则恰当地和本文的主题“抗日”联系起来,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含义,同时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的熏陶。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戏剧的序幕,课堂教学的结尾,犹如戏剧的尾声。一个精彩的结尾与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有机结合,锦上添花,能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要处理好课尾与课首前后呼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力争达到首尾浑然一体的境界,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外拓展,向生活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在根植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拓展与超越,由课内到课外的适当延伸,变语文课堂死板、封闭为灵动、开放。在一堂课的结尾丰富和拓展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学习迁移、发散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将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向现实生活延伸。

课讲完了,教师不停留于课文,而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在学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后,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唐雎的说话技巧和外交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练习题,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1972年中美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基辛格随行。基辛格问总理:“为什么中国人走路喜欢低着头,而美国人走路喜欢抬着头?”回答:“……”尼克松又问:“南京长江大桥每天有多少人过桥?”回答:“……”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情绪高涨,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对答,个别同学外交能力已现端倪。更多的同学很想知道我们敬爱的是怎样回答的,那种求知的场景足以让笔者感动。

二、驰骋想象,续写表达

有些课文的结局设置得很巧妙,不明确交代人物最后的命运到底怎样,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教学完这类课文后,如能用几句话语去撩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能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教学《故乡》结课时,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宏儿和水生二十年后再相会”,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如,教学完《苏州园林》一课,笔者要求学生化身导游,就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向同学进行书面介绍,五分钟准备,最后大家会评出三个最好的“导游”。同学们个个静思疾写,精心准备着……

客观事物变化多姿,我们的思维更有无限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真正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竞赛游戏,情绪高昂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富有游戏情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做游戏可以满足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在课堂内容结束时,学生会感到疲乏,这时候组织一场游戏,作为小结,寓游戏于阅读之中,既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也能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学《核舟记》时,课文大意已经梳理完了,还有几分钟就下课了,同学们对核舟上人物所在的位置、动作、神态等是否透彻地掌握了呢?笔者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一组组员自选角色,按课文中描写的各人的位置、动作、神态等作静态表演,比比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准确、最到位。学生可高兴了,各小组迅速行动起来,组长安排好角色,就表演起来,他们还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纠错,直至满意为止。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 提出质疑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由儿童去认识自己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能够激起儿童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辩论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充分暴露认识矛盾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明辨是非。这样学生在认真倾听、捕捉信息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恰当适时地展开辩论,不断提高、强化认识,从而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向传统经典名篇挑战提出质疑

传统经典名篇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对它们前人已有许多定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学习传统经典名篇,从而使学生突破传统定论,有所创新。学生有好奇心,因好奇而发问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他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表现。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提得很幼稚,离题万里,但反映了学生知识、智力、能力的实际状况,清晰地呈现出学生的思维流向。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大胆质疑,教师必须学会准确判断,因势利导。如果教师轻率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就会挫伤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发现学生对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有的甚至很坦然地否定。有一学生质疑:本文的题目不够准确。既然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是夸娥氏二子移的山,那题目还不如《神仙移山》好。一时之间许多学生也纷纷响应。根据原文的客观事实,愚公并没有真正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真正“移走”山的是夸娥氏二子,如果没有神的帮助,则愚公的愿望再美好,意志再坚强,恐怕也是空中楼阁。学生的说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愚公并没有真正战胜大自然,这似乎留给我们一个“神定胜天”的结局。然而教学参考书却这样说: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反衬出愚公精神能惊天帝泣鬼神,从而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我想,不必把这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从客观上讲,从原文无法找到能充分证明“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何必把学生全部限定在一个框架里呢?又如《唐雎不辱使命》已入选《古文观止》,可这叹为“观止”的千古名文,也有虚假可笑的东西。唐雎谈了“士之怒”之后,“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试想:戒备森严的秦宫,唐雎哪来的“剑”?荆轲刺秦王还是把“匕首”藏在图纸中。一代霸王秦王在自己的宫里哪会那样胆小如鼠、低三下四?他连荆轲那样的顶尖杀手都不畏惧。如此不顾历史地想当然,如何使人相信?

二、敢于向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

有些文章,作者对自己写的人物很喜欢,大加赞美,但这些作者赞美的性格,却让人不能苟同。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问有质量的问题,有意识地营造“提问”的气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从中发现其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揭示规律,为学生质疑问难引路,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为现代文学旗手的鲁迅,其作品的思想与技巧确有高人一筹之处,然而,有时又很令人费解,同学们在阅读《孔乙己》时,一定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现在不妨把它们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于是,同学们就会提出以下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介绍鲁镇酒店格局?“我”是鲁迅本人吗?作品写“我”的意义何在?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这样,学生一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就会主动地思索、研究,不知不觉地提高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大胆抒发感悟,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发散思维,强调思考问题时要有高度的自主性、独我性,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个性特长、个体优势的独立创见,不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而是多元化地寻找问题信息并个性化地予以表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束缚,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抒发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探求志向,鼓舞学生大胆发言,激励学生自尊自信,而思维的自我完善甚至灵感与创新的火花,将在自尊、自信的背后闪现。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归纳主题时,我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者写作本文时的社会背景。学生会通过想象和联想,得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不同的看法。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究,利用所学的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扩散思维能力和个性思维能力。

以上所想的、所做的,只是我教书生涯中的“一滴水”而已。我们只是想让学生感叹:原来阅读还可这么学,标准答案的价值永远低于自己的创造性答案。其实,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想有创新能力就要有批判性思维,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落实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0篇

从2010到2014年,广州市中考已经连续五年采用了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其中有涉及对文章思想情感把握的(如2013年《送东阳马生序》),有涉及对关键词语理解的(如2010年《唐雎不辱使命》),有涉及对文章内容深层剖析的(如2012《三峡》,有涉及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如2011《唐雎不辱使命》),还有勾连历史尝试对文本读解的(如2014《陈涉世家》)。

中考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全文细致阅读,体味文章的丰富内涵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形象、态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记忆文言词义、背诵默写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要摒弃“翻译串讲―字句分析―中心归纳”三步走的老路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出有效的环节,启发学生有兴趣有思悟地去探究文章,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求知,以不变应万变。

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秒设一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课堂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支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惊人的联动效应。

七下的《口技》,笔者抓住关键句设疑:“‘京中有善口技者’之‘善’体现在何处?”,一个问题,既涉及了对文章细节的品读,又勾连了文章写法的巧妙,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九上的《出师表》,笔者问道:“出师表,顾名思义,应为‘请示出师北伐的陈情书’,为什么从第8段开始才进入正题谈“出师”,前面7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这个问题,涵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主题的剖析,非细致分析,不能答也。所谓“疑为思之始”,好的问题能成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一直处于“生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九下的《愚公移山》,学生耳熟能详,笔者摒弃了传统的“释义、析人”的讲法,先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主动地去开凿文章,去品悟细节,结合文句来“找茬”,发觉了故事信度不高后,又思考,既然是假的为什么要写呢?从而最终让学生明白,作者只是假托一个故事传达一种精神罢了……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了文章的关键句、标题和主要人物设问,找准了切入点,避免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按图索骥”,而是“因文悟理”,“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有思考材料却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篇入手,“入境”“入情”“入理”,不仅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题目。

2 巧点一处,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典的文言文,一个词语、一个细节,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老师也可以尝试在一些有意义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上写道: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末段却列出:“同游者:吴武陵,龚古”等,既然有“同游者”,为什么作者又说“寂寥无人”呢?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处处志之”为何又“遂迷,不复得路”呢?

三峡中最长的是西陵峡,为什么在郦道元《三峡》中却说“巴东三峡巫峡长”呢?

在文章矛盾处设疑,让学生循着矛盾,作必要的揣度和讨论,这些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深入释疑的欲望。在探究中深入作者的内心,感悟柳宗元不被人所理解的孤独与悲愤;在探究中领悟作者的用意,把握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探究中品读文中的细节,读懂三峡秋天的“寒”与“肃”,读懂作者笔下的“凄”和“哀”。

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比直接宣告文章的中心和文本内涵要巧妙得多了。

除了在矛盾处生疑外,老师也可以在细微处追问。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的细节刻画。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课文中对人、事、景、物细腻入微的描摹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解读《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不妨一问,好在哪里?

“上下一白”的简约运用是为一“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四个数量词的精妙点拨也为一“好”,甚至“而已”这个虚词的添加都当得起一“好 ”。词语品味完毕,不妨看看其它,总分的精妙刻画,远近的巧妙拉伸,白描的生动运用……何处不见“妙哉之处”,作者用简练写意的文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艺术的画面,虽无“雪”字,却处处见“雪”,堪称妙笔。

3 善用一法,举一反三收获丰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是精选出来的典范作品,其中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特别值得细心品味,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在文句的把握、思想的认同和内涵的理解上,我们更需要借助联想想象的方法加以勾连,这样既能够加强对文本的掌控,又能够实现同类知识点的横向整合。

诵读《与朱元思书》时,看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不妨联想一下《小石潭记》中的文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写水写鱼,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是否有异同之处?

分析《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时,不妨启发学生思考《与朱元思书》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同样写光线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讲授《隆中对》时,不妨一问:历史名人诸葛亮,经典故事三顾茅庐在《隆中对》、《出师表》、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都有演

绎,细节处、主题烘托上有否关联比较的地方?

甚至可以在《小石潭记》的课堂上宕开一笔:中国文人都爱寄情山水,但都能醉情山水吗?试举例谈谈。精妙的延伸可以把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吴均、袁中道等文人联系到一起,既回顾他们的名篇名句,有剖析中国文人的共性和个性。

除了横向联系,举一反三之外,我们还可以与生活结合,进行更广阔地联想想象。

如《三峡》的延伸,可以结合三峡水利工程,“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如果郦道元现在再游三峡,会有怎样的描述呢?

《二章》,可以尝试学生用生活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友人”已“惭”,“下车引之”,“元方”还“入门不顾”,合理吗?

总之,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既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又能加大思维的广度,增强理性的深度,让“人”这个“思想的苇草”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1篇

现将课堂常用的几种活动类型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排演课本剧

青春年少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模仿,喜欢表演,那么,好多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尝试5分钟的课本剧表演,避免教学中的枯燥和单调。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经过学生的角色表演,秦王作为大国君主的居高临下、骄横虚伪、仗势欺人的作风和唐雎作为来访使的谦恭礼貌、不卑不亢、坚决鲜明的态度,深深的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观看中、在演出中寻找到碰撞点和火花,他们在总结人物形象时谈得自由,谈得有趣,也谈得到位。

当然,课堂表演不应仅限于参与和热闹,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比如附加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说出人物语气,观众点评人物等,使学生能深入情境,体察人物。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避免了教师直接发问的单调,打开了学生思维之窗,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辩论探究会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辩论探究节目,双方或多方各执一词,唇枪舌战,你矛我盾,甚是激烈,这种活动方式运用到某些语文课堂,收效也甚佳。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题目“文中谁是最可怜的人?答案可以是菲利普夫妇,可以是于勒,还可以是“我”或姐夫。每组选定一个答案,论据要来自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做到有理有据。并且推选本班普通话较好、应变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主持人。学生要想辩论获胜,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无形中就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背景,对小说主题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最后无论那组胜出都无关紧要,重要地在于辩论探究的过程。

在此,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分配要合理,还要深入引导各组对文本内容把握准确。像莫泊桑这样巨匠的作品,不是仅凭一节课能讲完的,所以,学生会主动“前伸后延”,在此,用《我的叔叔于勒》做“砖”引出莫泊桑作品乃至外国经典小说这块“美玉”,在这没有教鞭,没有冷言恶语的活动中,也许会迎来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的再生。真可谓“赚发了”。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通过活动来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吧。

三、记者招待会

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就是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能调动“被访者”的思维积极性,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学《热爱生命》时,学生自告奋勇饰演作者杰克·伦敦上讲台,回答台下记者的提问,上台的代表还可以自选智囊团,帮助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问与解答可能会围绕哪些问题。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作为读者个体感知、体验、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

这个过程老师的及时指点和热情鼓励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绝不可以冷眼旁观,也不可以越俎代庖。

四、我是导游

很多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对充当领队的导游先生或小姐都充满了羡慕和敬佩之情。那么在教学“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为话题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来充当导游,向大家介绍相关信息。

例如教学《三峡》《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过把“导游瘾”,根据文本内容写出解说词或导游词,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充当导游的学生或其他充当游客的学生都要熟悉课文内容,收集相关信息资料。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或提供有关资料,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去构思。一些小导游往往会有奇招,如一位刚刚旅游回来的同学借助图片、照片、旅游门票、地图象模象样的导游起来:带领大家参观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狮子园、拙政园等美丽风景,并讲述了几个优美的故事,这样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的特点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百家讲坛》秀

《百家讲坛》这个雅俗共赏的节目拉近了大众与经典的距离,学生们火热的追捧易中天,又对于丹讲课时神闲气定,妙趣天成的语言佩服有加。于是,学习《陈涉世家》后,我推荐学生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读《史记》,学习《杨修之死》后,推荐易中天《品三国》。渐渐地,《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红楼梦》都成了学生争相传阅的书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原著。为保持学生读名著的的热情,我利用学生天生的表现欲望,开展《百家讲坛》秀一秀活动。如今,一期期的《百家讲坛》秀搞得红红火火。有的“主讲人”像毕福剑在舞台上那样,敢于秀一段方言“献丑”给大家;有的“主讲人”学习于丹教授的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还有的“主讲人”模仿周立波,经常“手舞足蹈”语言犀利……我想,他们是在“活动式训练”课型滋养下茁壮成长的壮苗,已然开出的绚丽之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活用中国的老话就是: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欲。

其他诸如“再现画面”“套曲随唱”“短信言心声”“续编文学小故事”“知识点抢答”等等活动,均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安排在课堂中,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令学生对语文课无限向往,无限期待。

当然,我们的活动一定要精心预设,否则,就会成为哗众取宠的道具,喧宾夺主的装饰画。这是践行“活动式训练”初始阶段极易陷入的误区,本人也曾在刚开始时不得要领,走过弯路,还好反思及时,又尝到了不少甜头。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探究会;记者招待会;课本剧;《百家讲坛》秀

一、辩论探究会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辩论探究节目,双方或多方各执一词,唇枪舌战,你矛我盾,甚是激烈,这种活动方式运用到某些语文课堂,收效也甚佳。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题目“文中谁是最可怜的人”?答案可以是菲利普夫妇,可以是于勒,还可以是“我”或姐夫。每组选定一个答案,论据要来自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做到有理有据。并且推选本班普通话较好,应变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主持人。学生要想辩论获胜,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无形中就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背景,对小说主题有了更深人更透彻的认识,最后无论哪组胜出都无关紧要,重要地在于辩论探究的过程。

在此,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分配要合理,还要深入引导各组对文本内容把握准确。像莫泊桑这样巨匠的作品,不是仅凭一节课能讲完的。所以,学生会主动“前伸后延”。在此,用《我的叔叔于勒》做“砖”引出莫泊桑作品乃至外国经典小说这块“美玉”,在这没有教鞭,没有冷言恶语的活动中,也许会迎来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的再生,真可谓“赚发了”。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通过活动来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吧。

二、记者招待会

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就是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能调动“被访者”的思维积极性,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学《热爱生命》时,学生自告奋勇饰演作者杰克・伦敦上讲台,回答台下记者的提问,上台的代表还可以自选智囊团,帮助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问与解答可能会围绕哪些问题。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作为读者个体感知、体验、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

这个过程老师的及时指点和热情鼓励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绝不可以冷眼旁观,也不可以越俎代庖。

三、排演课本剧

青春年少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模仿,喜欢表演。那么,好多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尝试5分钟的课本剧表演,避免教学中的枯燥和单调。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经过学生的角色表演,秦王作为大国君主的居高临下、骄横虚伪、仗势欺人的作风和唐雎作为来访使的谦恭礼貌、不卑不亢、坚决鲜明的态度,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观看中,在演出中寻找到碰撞点和火花,他们在总结人物形象时谈得自由,谈的有趣,也谈得到位。

当然,课堂表演不应仅限于参与和热闹。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比如附加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说出人物语气,观众点评人物等,使学生能深入情景,体察人物。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避免了教师直接发问的单调,打开了学生思维之窗,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四、《百家讲坛》秀

《百家讲坛》这个雅俗共赏的节目拉近了大众与经典的距离,学生们火热的追捧易中天,又对于于丹讲课时神闲气定,妙趣天成的语言佩服有加。于是,学习《陈涉世家》后,我推荐学生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读《史记》;学习《杨修之死》后,推荐易中天的《品三国》。渐渐地,《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红楼梦》都成了学生争相传阅的书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原著。为保持学生读名著的热情,我利用学生天生的表现欲望,开展《百家讲坛》秀一秀活动。如今,一期期的《百家讲坛》秀搞得红红火火。有的“主持人”像毕福剑在舞台上那样,敢于秀一段方言“献丑”给大家;有的“主持人”学习于丹教授的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还有的“主持人”模仿周立波,经常“手舞足蹈”语言犀利……我想,他们是在“活动式训练”课型滋养下茁壮成长的壮苗,已然开出的绚丽之花。

其他诸如“再现画面”、“套曲随唱”、“续编文学小故事”、“知识点抢答”等等活动,均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安排在课堂中,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令学生对语文课无限向往,无限期待。

当然,我们的活动一定要精心设选,否则,就会成为哗众取宠的道具,喧宾夺主的装饰画。这是践行“活动式训练”初始阶段极易陷入的误区,本人也曾在刚开始时不得要领,走过弯路,还好反思及时,又尝到了不少甜头。

在“归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以教学目标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大胆构想,灵活变通,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我们精心搭建的教学平台上尽显风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灿烂生命的奠基石,幸福生活的铺路砖。

参考文献: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3篇

一、课堂激趣,巧设导入是开端

导入是教师在授课前启发学生走入文本,介入课文内容的开端环节。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的《童趣》时考虑到作品中所记叙的内容,与刚刚告别童年的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近,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标准的中学生,这一定是你们梦寐以求的,可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与无忧无虑的童年说再见了,我想那快乐的时光一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你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回顾那些让他们或快乐或感动或烦恼的点点滴滴。他们急不可耐地举起小手,小脸也因为急于和大家分享成长的花絮而胀得面颊绯红。笔者继续引导:同学们的感受真丰富,有一位叫沈复的清代文学家,也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他是在人到中年时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依然激动不已。于是就写下了这篇《童趣》。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地翻开课本,我知道我和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共同翻开了语文学习的一页新篇章。

当然,新课的导入不止生活体验法这一种。总而言之,我们要因 “文”制宜,灵活运用,这样就能为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字词积累,学习主体是学生

文言文的教学,字词的积累是必要的。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在《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写到: “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抛开语言教学,一味延伸拓展则是舍弃基础,违背认知规律的‘吃夹生饭’。”可见,文言字词是一定要教的,关键是怎么教、怎样把握这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出发: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串讲”模式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未必就正真理解了积累了。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②树立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意识。以《伤仲永》为例,在学生试译课文时,笔者抓住“其”“之”,这两个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虚词,还有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出现的“奇”“宾客”“利”“于”这几个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进行点拨强调。真正落实文言字词积累在此一课的目标与任务,使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让每一个词都成为学生们最终走向文言文独立阅读的铺路石,这也正是教材编者的意图所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文言作品中那些来不及进行强调积累的字词,那三千弱水,笔者会选择在后续的文言课文中逐步予以落实。

三、走入文本,注重诵读是抓手

叶圣陶先生说:“文言的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诵读能够帮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感悟并再现这些美点。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篇幅虽不长,却塑造了唐雎和秦王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也是在步步展开的人物对话中得以展现。笔者没有对人物形象进行程式化的归纳和强行灌输,而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拿秦王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来说,笔者首先进行了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揣摩秦王心理活动。当学生们体会到了秦王搞骗局,耍花招的真实意图后,我又紧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其”这个关键词作重读处理,体会秦王不容商量的语气。品析过程中充分运用范读,指名读,比较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反复地品读中归纳出了秦王蛮横跋扈,盛气凌人的性格特点。一路下来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秦王的形象不仅是跃然纸上,也活跃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难以磨灭。

四、拉近距离,角色互换是桥梁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我们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正是为了能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体会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文言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在初中生们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怎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只有把学生带进作品,通过角色转换架起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桥梁。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仅要品味文中精妙的景语,更需体会这景语背后的情语。要让一群十三、四岁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去体会苏轼遭到贬谪后复杂而微妙的心境以及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着实让笔者犯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笔者决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还原作者当时情境与心境,来实现学生与苏轼的角色互换。在导入部分便通过动情的文字对作品背景、苏轼经历做了简要的介绍,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接着又用一段自然的衔接语来实现角色的互换,“苏轼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满怀一腔经世济民的抱负和理想。他不屈从,不奉迎,总是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成为了朝廷革新派和保守派同时攻击的对象,也因为‘乌台诗案’中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闲职,而且生活贫困,更别谈什么建功立业了。此时的苏轼该作何感想,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轼,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在这里再次进行历史背景的渗透,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当时伤感、抑郁,又不甘被闲置的复杂心境。学生们积极地发表自己体验,真正地进入了情境,说的人动情,听的人也感动不已。

五、提升能力,迁移拓展是关键

学习文言文,要能走进当时的时代,更要能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让学生们获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提高,迁移拓展是关键。文言文的迁移拓展在初中阶段不需进行文言文的写作,但要学会探究文中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在我们平常写作中的运用。

在学习《公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的活动“假设你的身边有沉迷网络的同学,你该如何充分发挥劝说的艺术,让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活动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书面的知识变得立体起来,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4篇

总结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发现,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直都比较重视,且常放于该部分的第一题,题型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设有一定难度的,以考查配对题,选择不同项或者意义相同项与选文中的虚词配对为主,并且选项的虚词均来自于课内古文中的虚词。本文试就应对虚词考查作一些复习指导。

一、 真题详解

(2010・江苏无锡卷)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不以物喜 B. 可以一战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策之不以其道

【详解】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前后文的意思,粗略读懂文意是理解的基础。“号令中国,以尊周室”也要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吴越争霸历史的学生应该可以解释出这句句子的意思了:“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王室的统治。”

在古汉语中,“以”的释义有:①作连词,表并列、承接、因果等关系,可译为“来”、“因而”、“以致”等。 ②作介词,可译为“把”、“用”、“凭借”等③作动词,可译为“认为”等。

在选文中,以就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考生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虚词“以”的用法,所以命题人提供的选项都是来自于课内的。以这四个选项为例,

A.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B.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释义:A.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B.作介词,可译为“凭借”C.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D.作动词,可译为“按照”。参考答案:C。

【小结】

从文言虚词题型的详解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学好课内,不断积累。可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来源于课内的。

二、 重点虚词例析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例举几个常用虚词。

1. 对文言虚词“之”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09・浙江义乌卷)1. 下列句中的虚词“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参考答案:D。

2. 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2・江苏泰州卷)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 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解析】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助词。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或不译;A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可以为“却”;B项中的“而” 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D项中的“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参考答案:B。

3. 对文言虚词“于”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0・河北保定卷) 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

“于”的用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常见,正确掌握“于”的用法,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很重要。

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A、B、D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处所;只有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参考答案:C。

三、模拟演练(10分)

1.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裴)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①,为官市马。

(①佣直:指劳务收入《北史・裴侠传》)

下列句中的“以”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 以其境过清

C. 祭以尉首

D. 以土砾凸者为丘

2. 下列选项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蜀之鄙有二僧 B. 至之市

C. 无丝竹之乱耳 D. 而忘操之

3. (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阎典史传》)(2分)

下列句中的“于”与“跃马大呼于市曰”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积于今六十岁矣

4. 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其境过清 B. 其真无马耶

C. 其人视端容寂 D. 距其院东五里

5.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列子・说符第八》)(2分)

下列句中的“而”与“立召文子而告之”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 言和而色夷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造力觉醒;课堂“意外”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11-02

1.论题的提出

1.1 中外中学生的差异:迷惘与自信。我国著名作家叶开在《萨姆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中说:“我又去科隆所属多仁市高级中学听课,发现从傻乎乎的小学生升到初中高中后,德国的中学生变得勤思多变,自信大方,脸上闪烁着美丽的笑容,我在中学的教室里,看着那些漂亮穿着打扮的女孩子,看着那些帅气自信的男生,感到非常震惊。而我们中国的中学生,经过两三年后的训练之后,变得呆头呆脑了。他们眼睛迷惘,脾气暴躁,思维简单,心灵闭塞了。”看到中外中学生的差异如此之大,他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我像小说里的萨姆那样迷惘。为什么同样的好孩子,到了中学,就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在德国住了二十多年的华人学者跟我说,德国中学生毕业时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大大超过了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我同意这种看法,我也不得不同意,谁明白中国的中学教育体系出了什么问题?”

1.2 在课堂实践中,多少创造性的观点被扼杀?经常会有学生对课文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和质疑,但是往往被教师给扼杀。《唐雎不辱使命》是真的吗?曹操在门上写“活”字真的是嫌门太窄吗?孔乙已的悲剧命运他自己该负多大的责任呢?“时会听到伤感多于诙谐的嘲讽:摧残天赋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容易得多!正因为我们对他们探求的奇异现象所知太少,对于家长和教师们,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

由此可见,其实,中外中学生本质上是没有智能上的多大区别的,关键在于能否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发展创造力的坏境。而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经常会有创造性的灵光闪现,这个时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呵护孩子“创造力觉醒”的最佳时机。

2.课堂“意外”的有效疏导

课堂“意外”往往是在教师备课没有预设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有效疏导,合理升华,直影响这一“意外”生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呵护,以及这一“意外”的价值提升。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呵护学生创造力的觉醒。

2.1 在瞬间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在瞬间能抓住学生的灵光一现,从而开启学生的思创新思维的大门。一个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总能从意外中发现独特的教学价值,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作出灵敏的反应,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智慧闪光点。在学习《杨修之死》时,学生对门上书一个“活”字是不是表示门太窄发出疑问,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学生对故事的真实提出了看法。在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对鲁迅对孔乙己的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了些新的想法。就是学生的灵光一现,我们能抓住这些瞬间,精彩就此开始。

2.2 顺水推舟来,呵护学生的“创造力的觉醒”。学生的灵光一现,常常是我们教师在课堂预设中没有涉及到的,也许就因学生这一创造性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计划,这时我们不妨来个顺水推舟,抛开原有的教学计划,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于是就有了门上一个“活”表是门太阔了;门上一个"活"根本与门的大小无关等想法。于是就有了秦王有必要玩易地的游戏吗,唐睢为什么能带剑上殿,唐睢怎么有全身而退等疑问。于是就有了人在江湖的孔乙己,是不是身不由己,孔乙己被科举洗脑了。孔乙己是那一时代的产物等奇怪的想法。如果恪守教案,不敢越雷池半步,置学生提出的问题于不顾,或只是轻描淡写地应付一下,原定的教学计划是不会被打乱的,但最珍贵的动态生成就会白白流失,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创意之火就会被熄灭,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

2.3 制造针锋相对的思辨氛围,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意外”问题的生成,往往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为了使学生这一灵光一现,能更深入地发展,便学生有更深刻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我在上《孔乙己》一文时。有学生提出“意外”――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能怪孔乙己吗?他自己有多大的责任呢?为了创造针锋相对的思辨氛围,把学生分为两组:学生认为孔乙己自身责任重大的为甲组,认为孔乙己自身责任不大的为乙组进行辩论。在此我列举一下学生的言论,望大家指正。

第一环节是以课文为依据:

甲组:穿长衫,不愿钞书,偷东西,满口之乎者也,这些行为完全可以自我控制,而孔乙己因自身原因没有掌控好自己。孔乙己既然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那就入乡随俗,可以回家种田,安分地做个短衣帮,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完全有能力控制这些,最终他好喝懒做,干了偷窃之事,还被打拆了腿,是他咎由自取。

乙组;孔乙己受封建科举的毒害太深了,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被封建科举文化洗了脑,他难以转变过了,这怎能怪孔乙己自己呢,可以说如果孔乙己没有读过书,没有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他也许会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短衣帮。同时大家要认识到,那时的孔乙己有千千万,多少人因受科举的毒害而遗误终生。

第二环节:你能用历史以来的实例来证明一下你的观点吗?

甲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就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说法,他超越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约束,他也受到过封建文化的影响,但没有成为孔乙己似的人。多少经历过封建科举考试的人也没有成为孔乙己,蒲松龄深受封建科举的影响,而且是屡试不第,他最终留下了《聊斋志异》;吴承恩也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他留下了《西游记》,他们没有成为“孔乙己”。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孔乙己对自己的命该负重大责任吗?

乙组:孔乙己是小人物,他能超越他那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吗?读书做官是封建社会以来最令人向往的,那丁举人横行乡里,谁不敬畏他三分。范进中举何以喜极而疯?古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何以高,不就是可能获取功名吗?同学们认为是那一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的追求。孔乙己性格的形成是那一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的。如果孔乙己不读书,还能做个短衣帮,就因为他读了书,连短衣帮也做不了。个人难以挣脱社会的羁绊,骆驼祥子他算很努力了,但他作为一个底层劳动人民,连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这一愿望最终都没有实现,这也是社会原因造成的。社会是一张大网,人们难以逃离。孔乙己是那一时代的牺牲品。

学生的思辨能力超乎想象,通过争论充分调动他们的智能因素,培养了他们的多元智能。让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充分的拓展。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主要有八种智能: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之呢、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因此,“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师允许学生使用他们的能力去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课堂“意外”的把握正是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3.呵护“创造力觉醒”之好处多多

传统教学较注重学生的语言智能的培养,而应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学,却能发现学生的其他智能也得到很好发展,甚至反过来促进语言智能的进步,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远大目标。

3.1 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在“呵护”行动中,最多采用的便是小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氛围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起到很大的帮助。“感知并区分他人情绪、意图、动机及情感的能力。这种智能包括对于面部表情、声音及姿态的敏感性,在许多不同类别的人际线索间进行区分的能力,采取实用的方式对这些线索进行有效反应的能力(如使一组人遵循共同的行为规则)”而反过来,人际感知力的增强更加促进了语言智能的发展。

3.2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灵光闪现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这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识都起到增强作用。“自我认识及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行为的能力。这种智能包括对于自己的准确描述(缺点与长处),了解自己内部的情绪,意图、动机、气质及愿望,有自如、自律及自尊的能力。”当学生的内省智能得到发展时,相应的行为意志习惯性格都能得到自觉自律的控制。

3.3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驾驭课堂“意外”?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呵护?这都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而教师在“呵护”孩子“创造性觉醒”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会不断地积累课堂驾驭经验,最终实现“服务学生,成长自己”的结果。

综上所述,为了让我国的中学生也变得“自信大方美丽”,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的头脑,让教师成为真正“呵护”祖国未来花朵的“园林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主编 晓苏 , P11,2012.02总第678期。

[2]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论著选读》冯克诚 总主编,P121.115.264,人民武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上接10页)

是黑板,学生无拘无束在黑板上记录着所知、所闻、所悟。走道、长廊无不记载着学生立志学习的豪言壮语,整个校园简直成了放飞学生个性、解放学生心灵的摇篮。

3.3 引领学生了解企业、商品文化,开放学生的心态和视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又一显著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我国在由小康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温饱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人的精神需求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的不同,也正趋于个性化。学校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企业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的要素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商品文化的认识,防止功利文化的侵

蚀,增进学生对国际多元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和鉴别能力,努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促进学生个性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永,《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

[2]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