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

审议工作报告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第*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法院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批评意见。*县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我院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和其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第*届人大会议以来的各项决议,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审判工作,加强改革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审判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依法审理各类案件***件,比上一个五年增加***件,每年平均递增***,结案诉讼标的金额***万元,接待人民群众来访***人次,处理人民来信***件。总体办案质量和效率有了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同步发展。

五年来,县人大历次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了关于“严打”审判工作、经济审判工作、执行工作等专题汇报,并进行了审议。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县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对于保证我院严肃执法,文明执法,正确履行审判职责,加强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县人民法院紧密围绕“公正与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题,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以严肃执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按照最高法院“转变审判作风年”的安排部署,狠抓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至*月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结***件,结案率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余万元,为本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为此,我院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实施,为“严打”斗争提供了更科学更完备的法律依据,我们充分运用这个法律武器,坚持把“严打”精神与贯彻“两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刑事审判工作,增强打击力度,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今年至*月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其中自诉案件**件,审结***件,审结率为***,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万余元。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件,上级法院维持原判*件,待审*件。

在所审理的案件中,盗窃*件*人,抢劫*件*人,奸淫*件*人,*件人,故意伤害*件*人,破坏监管秩序件人,交通肇事*件*人,脱逃*件*人,非法收购盗伐的林木件人,虐待件人,非法持有枪支件人。

所判处的犯罪分子中,*年以上有期徒刑人,*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人,不满*年的**人,拘役*人,其他处理*人。

一年来,我院把“严打”斗争放在各项工作的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全州“严打整治”斗争的安排,及时成立了*县人民法院“严打”斗争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具体指挥,调配精干审判力量充实“严打”第一线,积极清理消化积存案件,采取“定人、定案、定时”、重特大案件提前介入、审委会及时讨论等措施,保障“严打”斗争的顺利开展。广大干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努力工作,保证了各类刑事案件及时审结。斗争中,我们按照“抓尖子、打头子、打团伙”的策略思想,把打击的锋芒始终对准杀人、抢劫、、重大盗窃等犯罪,对罪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同时,讲究斗争策略,注重办案质量,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对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对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刑事案件,在处刑上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有所区别。严把案件质量关,要求每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量刑适当,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依法调节民事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和规范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情况比较复杂。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审理难度增大。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我院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审理好各类案件,努力为我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至*月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件,其中离婚*件、侵权*件、债务*件、人身损害赔偿**件、合同纠纷**件、赡养*件、抚养*件、继承件、相邻纠纷*件,解除非法同居件。行政案件。审结**件,结案率为**,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在审结的**件民事案件中,不服一审判决上

诉*件,维持原判*件,正在审理的件。

民事案件量大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审理好民事案件,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工作中,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审理好婚姻家庭案件。婚姻家庭案件历来居民事案件首位,尤其是离婚、抚养、赡养等案件所占比例更大。针对婚姻家庭案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房屋分配等问题上处理难度增大的特点,我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严格按照新《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对当事人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伦理道德教育,促使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和道德观,处理好老人赡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对那些破坏他人婚姻家庭、不尽赡养、抚养义务、虐待、遗弃老人、子女等侵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训诫,并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对公民之间因土地、山林、水利等纠纷引发的案件,及时组织审判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就地审理,教育群众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三是在审理公民之间因生产经营等产生的借贷、借用、买卖、租赁、合伙等财产纠纷时,我们从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维护邻里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出发,既依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加强对违约、违法债务人的法制教育,制裁违法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五是依法审理好行政案件。加大《行政诉讼法》的宣传力度,使公民能用这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改变了民不告官的传统习俗。坚持维持与监督并举,支持与制约并重,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相结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通过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对于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给予维持和确认,对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判决撤销或变更,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

一、狠抓严肃执法,确保司法公正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治县的必然要求。今年,我院把坚持严肃执法、公正裁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一)继续强化审判监督。为了加强监督机制,强化诉讼功能,保证法官正确行使职权,我院依照《人民法院五年发展纲要》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去年建立立案庭和审判监督庭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强化和规范了立案工作,审判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的作用已明显发挥。按要求做到了立审分离、审执分离、审监分离,通过对立案、审理、执行、监督等审判工作主要环节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及确定管理目标,将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管理中,基本实现了“法律的管理”,以此建立和完善了法官与当事人及其人之间的“隔离带”,铲除产生司法腐败的土壤,确保了司法公正,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二是依法审理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严格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受理当事人不服生效裁判的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全年共审结*件,其中纠正原判错误的件。此案系陈××、何××诉雷××相邻权纠纷一案,当事人申诉后,经审查,发现原判确有错误,于是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开庭审理,及时纠正了错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和推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把经常性的检查与年终集中检查结合起来,发现错案明确责任,并给予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保证了办案质量。四是建立健全审判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案件承办人、合议庭、庭长、院长、审判委员会之间的层层监督机制;严格按照最高法院相继颁布的“四项制度”规范干警行为,将严肃执法纳入岗位目标管理,与干警的考核、奖惩、晋级、晋职挂钩;推行“廉政建设责任制”、“案件当事人回访考察”等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严肃执法。

(二)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今年,我院进一步加强执行机构建设,调整充实执行队伍,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月,根据院党组安排,抽调各庭、室、科、队的干警组成三个执行小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执行大会战,效果十分明显。全年共执结案件**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件,执结标的总金额*万元。工作中加强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的案件的执行。对涉及抚养费、赡养费、养老金、退休金、劳动报酬等案件,优先予以执行,保证了申请人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强化了执行措施,对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通过宣传法制,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义务的,依法强制执行。对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法院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转让无形资产、劳务抵债及执行和解等多种方式,依法妥善处理,使一大批“老大难”案件得以执行,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这次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温总理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20*年审计工作,表彰优秀审计项目,部署2009年审计工作,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十分重视。温总理今年9月在审计机关成立二十五周年时,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1月在四川省*市调研期间,看望了在活动板房临时办公的*市审计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今年以来对我署上报的各种报告、信息批示了120多件;12月25日,专门听取了审计署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理指出,一年来,审计工作在促进增收节支、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深度、力度在不断加大,审计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审计机关是认真负责的,审计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审计队伍是过得硬的。总理要求审计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定责任,把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明年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关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和环境安全,切实搞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跟踪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对温总理的这些指示、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年审计工作情况

2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审计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至11月,全国共审计和调查10.4万多个单位,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69亿多元,促使被审计单位健全规章制度3690项,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837件。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制定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审计机关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和审计机关成立25年来的经验,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审计的本质和规律,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的认识,深化了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认识。在这些认识和理念的指导下,审计署制定了20*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及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审计法律规范建设、审计信息化发展和审计科研工作等5个专项规划,湖北、四川、广西等地也制定了体现本地区特点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审计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勾画了清晰的蓝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二)积极开展专项审计,促进党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民生问题,审计署组织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城市基础教育、财政支农和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及审计调查,各地普遍开展了涉农、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的审计和调查,促进了相关领域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审计机关紧急行动,全国1.2万余名审计干部对3.2万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救灾款物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延伸调查了重灾区的3800多个乡镇、9500多个村和7.6万多户受灾群众。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公告,提出3640多条审计建议,各级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出台规定、完善制度570多项,促进了救灾款物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完整、公平公正、合规有效、规范有序和公开透明。

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审计署在今年下半年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影响的审计调查,揭示和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对部分国有骨干企业的冲击以及一些应对政策措施落实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三)强化财政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财政绩效水平。

审计机关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思路,进一步提升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注重全面把握情况,审计内容不断深化。审计署审计了53个中央部门及其368个所属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对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津贴补贴收入发放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了18个省(区、市)财政管理和运行情况,揭示和反映了当前省及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财政部等正在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针对审计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各省(区、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比去年大幅度提高,审计内容也大为深化。

二是注重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议。全国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共提出3万多条审计建议,有2万多条被采纳。如审计署在今年8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建议,就是在深入分析体制、机制层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得到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相关部门正按国务院部署研究落实。

三是注重推动整改,把整改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在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署把检查以前年度查出问题的整改、推动部门自查自纠,与本次审计期间促进整改和审计后的督促全面整改相结合,收到较好成效。截至10月底,已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267.73亿元,促进完善制度规定158项。各地也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整改工作,如深圳市建立了整改问责制,落实整改意见和执行处理不力单位的行政首长将被追究行政责任。

(四)深化金融和企业审计,促进深化改革和防范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和国有资产安全。

今年的金融和企业审计,始终关注国家经济和国有资产安全,促进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信集团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移送大案要案线索16件。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效进行审计调查,并结合近年来金融审计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反映了当前金融领域需要高度关注的六个突出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按照温总理的批示研究解决。

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12户中管企业原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等4户发电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和41户重点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审计调查,审计资产额1.11万亿元,占这些企业总资产额的52%,揭示了一些企业损益不实、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潜在损失等违规问题。审计中还重点关注和反映了粮食储备安全、境外投资风险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建议,有关部门按照锦涛书记和家宝总理的批示要求,有的已经制定了解决措施,有的正在研究解决的具体办法。

各地除参加审计署统一组织项目外,还加大了对地方金融机构和地方企业的审计力度。辽宁、河北、河南、海南等地开展了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地方投资公司的审计和调查;重庆、安徽、江苏、浙江、贵州、新疆、青岛等地对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和省属部分海外企业开展了审计调查;四川等地正在对灾区国有企业受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五)推进能源资源环境和投资审计,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为促进能源资源利用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审计署组织对18个大型火电建设项目和相关省电力建设情况、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对环渤海13个市水污染防治和"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资金使用及效果进行了审计调查,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南、湖南、山东、云南、海南、等地也开展了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审计和调查。这些项目审计,不仅揭示和反映了能源资源环境和投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在探索绩效审计和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审计署还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审计调查、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工程跟踪审计,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加强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各地认真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必审制,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力度,如广西所有的市级和93%的县级审计机关都成立了政府投资审计中心;河北、安徽、大连等地采取了重点环节和阶段性审计相结合的跟踪审计方式。1至11月,全国投资项目审计核减投资额248亿多元,帮助挽回和避免损失77亿多元。

(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机制的建立。

1至11月,审计署开展了对4名省部长和12户中管企业原主要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全国审计机关对2.4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64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和226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也不断深化,重点关注民生、发展等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关注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问题,使审计评价更加全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全国31个省(区、市)、436个地市和1937个县级审计机关设立了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有8个省(区)、81个市和212个县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有21个省建立了组织部门根据审计情况与被审计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有14个省汇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形成综合审计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也更加科学和有效,如广东、宁夏、重庆等地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实行"同步审计";吉林的组织部门将所管辖范围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次性全部委托给审计机关,要求在规定年限内轮审一遍;四川、宁波等地实行了向审计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告知其所负的经济责任,并由组织部门与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签订经济责任承诺书的制度;江苏省宿迁市推行了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办法。

(七)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展现我国审计的良好形象,锻炼了审计队伍。

今年7月1日,中国正式履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为履行好这项职责,通过严格考试和强化培训,在各省(区、市)审计机关、有关内审机构和高校的支持下,我们迅速组建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外语熟练的联合国审计队伍,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特色的联合国审计规范。目前,已完成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总部和苏丹达尔富尔等11个维和特派团的现场审计,开展了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审计,并组织协调法国和南非审计机构的5个审计组开展工作。这些项目的审计现场大多处于战乱频发、局势动荡、条件艰苦的国家和地区,我们的审计人员克服困难,不辱使命,注重从战略、政策、制度、执行和控制等方面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出色地完成了审计任务,受到联合国有关方面的赞誉。现在,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外部审计师小组等机构要求中国审计署就选拔和培训审计人员、制定审计操作规范、编制审计方案和标准等编发一个手册,供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其他委员以及其他国家学习,还希望中国审计署派人帮助他们培训审计人员。此外,审计外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我们举办了第二届非洲审计研讨班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培训班,取得了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的举办权。这样按照惯例,从世界审计组织2013年大会后,中国就将接任世界审计组织主席。

(八)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开放性。

我们坚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部管理,机关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培养、交流和培训等工作。强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审计署制定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了"八不准"审计规定,对5名司局级审计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半数的特派办和事业单位进行了财务检查,严肃处理了违纪的领导干部。全面清理了规章制度,审计署废止了172项内部规章,同时积极推进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的修订工作,探索试行审计项目审理办法,组织了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启动金审工程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部门联网审计制度,建立金融审计数据服务器,进行企业审计数据库试点。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和安排审计项目经费,压缩和精简会议,审计署在机关内部公开了部门预决算,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前超额完成了节电10%的约束性指标,署领导出国团组压缩了一半。继续稳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探索审计情况阶段性公告,1至11月,审计署公告了关于61个项目和部门的审计结果,全国共审计结果公告1800篇。

同志们,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还不完全适应,科学审计理念还没有完全牢固树立起来;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责还不完全到位,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队伍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保障审计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计署在履行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的职责,各省(区、市)审计机关在履行主管本地区审计工作的职责上,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下大的力量加以解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明年各项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总理关于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必胜信心,立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履行好审计的法定职责和社会责任。

明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重大任务,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全力推进绩效审计,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促进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创新和民主法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我们提出了审计署明年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草案),也提出了明年地方审计工作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已多次征求意见,在这次会议上再次提请讨论,请大家认真研究并提出意见。在明年的审计工作中,要切实做到:

(一)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当前形势,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审计工作必须始终贯穿这条主线,推动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要抓住关键和重点,加大审计力度,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和作出处理的重要标准,有效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地方审计机关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本地区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本地区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二)抓住"三个重点"。贯彻落实明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重大问题。

一是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核心是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审计中要注重监督检查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并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严肃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促进政令畅通,防止造成重大损失浪费,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家宝总理指出,明年审计工作要继续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这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密切关注经济问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演变为政治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性建议,防范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是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创新和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坚持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坚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关注重大的体制、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努力完成好"六项任务"。为实现明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明年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展开。

一是以保障积极财政政策贯彻实施、促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不断深化财政审计。财政审计不仅涉及到财政收支,还涉及到宏观调控和政府管理。我们要把财政、行政事业、社会保障、投资、农业等专业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体系。

--财政管理审计。要注重从源头上推动整合政府各项收支,实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推进建立起完整、统一的政府财政;注重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总体情况,监督检查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情况和效果,特别是20*年底新增投资分配和拨付情况,促进各项投资尽快启动和落到实处;注重从源头上把握财力保障限度与建设需求程度,揭示和反映中央大政方针贯彻实施情况和效果,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要重点关注部门管理的政府用于拉动经济增长投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关注部门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执行的有效性,推动深化预算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

--税收审计。要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对税收政策和征管工作的影响,促进严格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绝不收过头税,推动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征管制度。

--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民生工程审计。要重点关注种粮农民直补等支农资金、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投资和管理状况,着力揭示落实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要重点关注建设资金使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等问题,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政策效果。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要全面检查国家有关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实施、规划落实、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利用情况,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增投资项目专项审计调查。要重点分析新增投资结构的合理性,重点关注和揭露违规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产能过剩行业和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问题,重点关注和揭露建设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在上述审计中,要注意整合资源,实行纵横结合、上下联动、信息共享,这是促进财政审计向纵深发展、提高层次和水平的必要手段。

二是以促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维护金融安全,服务金融改革为目标,不断强化金融审计。金融审计要重点检查金融机构执行中央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情况和效果,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和监管状况,推动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严肃揭露和查处金融领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搞好中央金融机构审计的同时,依法加强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地方证券公司等的审计,密切关注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及经营风险,促进提高金融服务发展的水平。

三是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企业审计。企业审计要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质量、责任、绩效"开展工作。要把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把检查企业绩效状况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结合起来,把检查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和绩效状况,关注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促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揭露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严肃查处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四是以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稳步推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明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在加强经验总结、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水平上下功夫。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政府和政府部门、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以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南。按照中央要求和审计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审计署将在继续加强省部长、中央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做好省级审计机关和审计署事业单位、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地要继续完善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断深化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五是以促进落实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目标,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当前,要从检查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相关政策落实、环保目标实现等情况入手,从促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等三个方面逐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在能源资源审计方面,要关注农村经营性承包土地流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在环境审计方面,要关注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情况,关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城镇发展建设中造成的结构性污染等问题。要突出审计重点,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和危害资源环境安全的问题,加强对资金使用效果、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目标实现状况的分析评价。

六是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维护对外投资安全、履行联合国审计职责为目标,逐步推开涉外审计。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机遇不断增多,中央提出要全面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健全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些年,我们在国外贷援款、驻外使领馆审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联合国审计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明年在继续完成好上述任务的同时,审计署将对中央驻香港机构和中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各地也要按照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对本地区境外机构和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调查,摸清总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办法,探索建立有效的经常性监督方式。

(四)把握五项原则。为完成好上述任务,要把握好以下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揭示和反映中央关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重民生政策措施执行情况以及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二是坚持揭示和反映违规建设"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以及建设中造成的资源破坏损毁、环境污染、乱占耕地等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坚持揭示和反映不顾条件和需要乱上项目,造成重大铺张浪费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四是坚持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法治建设;五是坚持揭示和反映体制、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推进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机制的健全完善。

三、积极开拓创新,推动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25年的努力奋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将审计工作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充分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法定职责;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各项基础建设,为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这些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实践和丰富、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照新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和很大发展空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没有任何理由因循守旧,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完善审计工作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转化为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促进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转化为保障全国审计工作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一)创新审计理念。就是要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共识。核心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审计发展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监督的内在联系,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推动审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经过25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逐步认识到,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具体体现为"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审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这是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分析"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靠谁审计"和"怎样审计"等一系列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总结我国审计25年发展经验的成果,是学习借鉴国外审计发展经验的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审计不仅要查错纠弊,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还要揭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审计的规律、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最初定位于查错纠弊,后来发展到国有资产的守护神,进而认识到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这是人们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从不同角度认识审计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审计的本质和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在表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资源环境改变期、社会矛盾凸现期和各项改革攻坚期,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都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计法规定审计要"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机关要履行好法定职责,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是一种理念,绝不是一句口号,更不能将其作为套话,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实实在在的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真正用于指导我们的审计实践。

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首先必须充分发挥预防功能。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具有内生性的威慑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其对影响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各种"病害"的抑制作用。作为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具有独立、客观、公正、超脱、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因而能够而且有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感受风险,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第二,必须充分发挥揭露功能。根据法律规定,审计的首要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所以,审计必须查处违法违规、经济犯罪、损失浪费、奢侈铺张、损坏资源、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法治等各种行为,并依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惩戒;必须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以保护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健康。第三,必须充分发挥抵御功能。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潮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审计的基本特征,遵循审计的内在规律,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立足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坚定不移地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坚定不移地深入揭示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提出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的建议,切实承担起审计的历史责任,更加全面、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二)创新审计机制。就是要建立起科学的审计管理、考核、激励、促进和保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审计、依法管理,以保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当前,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一是保障全国审计工作协调发展机制。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应当加强业务领导、工作指导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当前,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审计工作形势,面对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审计工作实际,探索更为积极有效的指导方式,逐步实现全国审计工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是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要通过思路引导、战略谋划和业务领导、工作指导,使全国审计工作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审计署拟定了加强和改进对地方审计工作指导的意见,请大家认真修改后,我们将在明年尽快下发实施。其次,要通过计划、规范化、信息化、结果利用、科研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使地方审计机关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第三,要完善对地方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建立任职专业资格管理办法和准入制度,加大培训力度,使地方审计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1991年中组部、审计署联合的文件,对地方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我们与中组部沟通,准备根据审计法的规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对地方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再有一件事是,对于地方审计队伍建设,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计人员准入制度,也就是调到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资格任职条件,根据审计法和公务员法的规定,都要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明年审计署将会同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制定相关的具有操作性的办法。这两件事,都向温总理都作了汇报,温总理非常赞成,要求审计署与有关部门加快研究。第四,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这里要强调的是,加强对地方的领导和指导,是为了发挥监督合力,保持工作思路和重点上的统一,而不是强求全国审计工作都要按一个标准、一个目标发展到同一个水平。希望大家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关键问题和问题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科学的审计管理机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审计法,根据审计工作发展需要,抓紧研究制定与审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建立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指南体系,积极探索实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实现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改进审计项目计划和成本管理,计划安排既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又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逐步建立动态的审计项目储备库,探索编制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在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相衔接的同时,避免和减少交叉重复。逐步建立起审计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健全审计机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创建高效、规范、和谐的审计机关。

三是科学的审计成果利用机制。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核心产品,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载体。目前我们的审计成果还是"粗加工"多、"深加工"少、"精加工"更少,"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少、满足需要的"高端产品"更少。一些审计成果没有能够反映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症结,没有能够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建议,导致审计不能起到应有的以至更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和成果意识,根据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来确定审计的立足点和目标,来选择提供什么样的审计成果。要注重把握形势要求,加强宏观分析研究,探索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要加强审计工作宣传,关注和重视网络民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务公开,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理解、支持和关心审计工作。

(三)创新审计方式。就是要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审计之路。

一是要在结合上狠下功夫。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在25年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中国特色的综合审计模式,如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常规审计与打击经济犯罪、惩治腐败相结合,中央审计与地方审计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它部门监督相结合,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等等。这些结合,对于整合审计资源,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多方面需求都具有积极作用。今后我们要继续在结合上狠下功夫,使之不断丰富和规范,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二是要全力推进绩效审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是体制、制度和管理水平的问题,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都要求我们将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全力推进绩效审计。今年,审计署涉及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已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五分之四,全国约占五分之二左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明年还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各项审计都要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其效益、效率和效果。有的项目可以考虑出两个成果,即一个审计或审计调查报告、一个绩效分析或研究报告。同时要选择对某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对某项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配置情况及其效果、对某个项目的绩效进行宏观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提供参考。在推进绩效审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微观局部与宏观全局的关系,做到从微观项目入手,从宏观全局分析问题;处理好揭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真正把重大损失浪费、影响国家安全和政策目标实现的问题揭示出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资金使用绩效与政府行政效能的关系,把评价资金使用绩效与评价政府行政效能统一起来。还要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制度和方法。

三是要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家宝总理指出:对一些重特大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比事后监督更重要,要把问题发现在前面,问题查出得越早、解决得越快,损失就越小。我们要按家宝总理的指示要求,对一些重特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同时,要认真研究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介入时间和具体流程,始终坚持审计的独立性,避免越权、越位,不断提高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审计干部队伍管理模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研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多次讲,当一个领导干部回顾过去,引以自豪的是带出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能打硬仗的队伍。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个别领导同志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带队伍抓工作上,而是放在建楼上。必要的办公条件是需要的,职工的住房困难是应该合理合法地解决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领导的首要责任是带好队伍,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引以自豪的仅仅是一栋大楼,那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带出了一支队伍,这才是百年大计。要建一栋楼,很容易,但带出一支队伍却是非常不易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把握我们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中心。当前,要立足审计工作实际,坚持以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审计人员牢固树立党员观念、公务员观念和审计人员观念,统筹抓好审计领导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和审计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在领导班子建设中,重点抓好"一把手"的选配,同时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提高整体合力。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重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和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人才队伍建设中,重点实施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把审计实践作为选拔和培养人才的第一跑道。希望各级审计机关要给业务骨干学习、充电和培训的机会。不要出现培训和工作两张皮。越是骨干越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这是不对的,业务骨干不及时充电也有落伍的可能。要注重工作锻炼和实践历练,在审计第一线培养、造就优秀的审计人才,不断提高审计实战能力,培养一大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强手、计算机应用的高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个别单位在建房、津补贴等问题上没有能够严格地、完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给审计形象和审计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要从思想根源上查找原因,汲取教训,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要按照温总理关于"审计工作责任重大。要严格要求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特别要加强内部管理,以保持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的要求,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要严格执行新的审计"八不准"规定,地方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规定,都要以此为抓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肩负着抓班子、带队伍的重任,一定要带头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增长新本领,带头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带头落实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及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切实把队伍带好、把作风建设搞好、把形象保持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以提高审计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教育为中心,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表扬表彰先进、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人文关怀、创建和谐机关,坚持崇廉敬洁、树立正确荣辱观,不断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建设。理论来源于实践,25年审计实践丰富多彩,需要我们总结、挖掘、提炼和升华。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现实的审计实践遇到很多需要从理论上回答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目标,抓住审计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审计理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尽快拿出一批有较强指导意义的高水平的审计科研成果,为审计实践服务。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杰

审议意见不能脱离实际工作

笔者认为,审议意见主要应针对工作报告本身提出,但同时也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两者兼而有之。因为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而是不可分割的表里关系。

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或者人大专门委员会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审议意见草稿,提交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最后以冠有“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字样的常委会办事机构的文件或者函件发给政府或者法院、检察院。显而易见,审议意见的“前世今生”表明,特定对象无疑是工作报告本身。如果脱离工作报告,就会变得文不对题。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所谓“工作报告”是指“一府两院”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关于某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做法、威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接受常委会的监督和评价,以进一步改进和推动工作。也就是蜕,工作报告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具体工作的总结和反映。因而,审议工作报告实际上就是审议工作情况,两者是表和里的关系。可见,常委会审议意见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但也不能脱离工作情况。如果脱离实际工作,审议意见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的审议意见,才会更科学、合理,也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卢欣

审议意见须针对工作情况提出

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组威人员在常委会会议上,针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查、评议后形成的书面文件。笔者认为,标题表述宜用报告,符合监督法条文规定;而内容表述则须针对工作情况。

一是立法原意所要求。监督法明确提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要求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可以组织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可见,整个审议活动关注的是“专项工作”,“报告”只是载体。二是审议意见体现的是人大实施工作监督。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事项和监督内容。若审议意见的内容围绕报告开展,可能还要评价报告起草方面的优缺点或者文字上的不足,显然有失偏颇。既然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一种工作监督,审议意见自然也应该针对某专项工作提出。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滕修福

审议意见要对报告更要对工作情况

根据监督法有关“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常务委员会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的表述,审议意见依法就是对报告,若对“工作情况”,则“师”出无名。

但笔者认为,审议意见应由表及里,不仅要对报告,更要对工作情况提出。从表象上看,审议意见针对的是“报告”,实质上针对的是“工作情况”。人大常委会听取的是“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自然要针对报告有的放矢地提出审议意见。但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报告后进行审议,是结合报告对专项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一般是针对报告而提出。比如说:对报告某专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否真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否客观等工作情况,结合报告进行评价。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不仅仅是表扬和批评,更多的是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监督和推进“一府两院”的工作。因此,审议意见就不会局限于报告本身,而是透过报告看工作。在这里,“一府两院”向人大常委会所作的专项工作报告是“表”,常委会组成人员透过报告揭示的“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情况,才是“里”。因此,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形成的审议意见,应由表及里地提出,不仅要对报告,更要对工作情况。

江西省进贤县人大常委会徐建华

对工作情况提出更显科学合理

审议意见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一种监督形式,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公文文种。笔者认为,“对xx工作的审议意见”这一表述更显科学合理。

人大监督一般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事项和监督内容。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可见,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实施的就是一种工作监督,其监督的就是“一府两院”的工作。

再说,报告与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报告是汇报工作的载体。人大监督的是工作,审议的当然也是工作,即审议工作的好坏,对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若审议的是报告,即审议的是其报告起草的好坏,对报告起草上的不足提出意见,这显然背离了人大监督的实质内容。当然,对报告的起草不是不能提出意见,但与审议工作相比,这毕竟是次要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报告”与“工作”两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笼统用监督法中有关人大常委会“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提法向“一府两院”交办审议意见,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还是称“对××工作的审议意见”更显科学、合理。

河南省汝州市人大常委会 闫旭辉

审议意见应对报告提出

笔者认为,审议意见应是针对报告这一载体提出。人大工作法律性和程序性强,注重依法办事,人大常委会不能离开报告载体而对抽象的工作本身进行审议,

审议意见针对报告本身于法有据。监督法第十四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监督法第二十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这些规定明确审议意见是针对各种报告的。

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对象不能抽象化。人大常委会无论是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选举任免,还是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都要形成执法检查报告、视察调研报告、人事任免议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书面载体,再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形成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报告是汇报工作的载体,审议意见和报告存在对应关系,离开了这个载体,审议工作就失去了针对性、严肃性和连贯性,从程序上也不严谨。因此,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应是针对报告提出。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冯国海

审议意见主要指向工作报告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和表述,审议意见是针对专项工作报告,而非专项工作情况的。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一、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了让群众更多、更广、更深、更快地了解民政,我们开展了以民政法规政策宣传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一是贴近群众宣传。利用“慈善一日捐”“全国残疾预防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干部职工在上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宣传活动采取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解答等方式,就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政策进行宣传。现场接受和解答群众有关民政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业务的咨询,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350份。二是印发资料宣传。将民政业务范围内最基本、最常用、人民群众最需要了解的政策法规,汇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民政宣传手册》,印发至乡(镇)、村(社区)让群众对民政政策一目了然,有效提高了民政工作的社会知晓度。三是运用媒体宣传。将民政惠民惠农政策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加大信息报送,让群众及时了解民政动态及各项政策。

(二)进一步理顺民政惠民惠农资金发放,加强监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民政惠民惠农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强农惠农资金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各乡(镇),并明确目标责任,严肃责任追究;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涉及10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项目,按季度或按月足额及时兑现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对未成功发放的少量“一卡通”补贴资金,积极协调乡(镇)、银行,查找原因,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能发放到民政对象的社会保障卡上。三是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推行惠民惠农项目资金公开公示,确保项目资金阳光运作、公正透明。充分利用宣传栏、led等各类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将有关强农惠农政策、制度办法等进行公布,让群众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动态,提高政策透明度,促进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民政建设资金,建立项目专户,实行转账、专人管理,在使用资金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签订的合同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查和领导批准后才能拨款;对拨出的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监管到位。

(三)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专项清理工作

一是积极制定下发《县民政局关于印发<2020年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民政局关于做好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工作的通知》,以“低保对象大清理、低保标准大复核、工作机制大完善”为重点,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按户施保、按标施保、应补尽补”。二是清查操作程序是否规范,查看是否坚持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评议、乡(镇)评审、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对评议、评审、审批情况是否进行“三级公示”,公示的内容是否全面,公布的位置是否醒目,是否存在“隐瞒不报”现象。三是强化政策复核,坚持将不符合条件的15类人员从低保对象中清除,要求乡(镇)根据低保核查情况对违规享受或不符合低保享受条件的要清退人员上报清退报告,在7个工作日内,协调各部门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进行核查核实,在村、乡(镇)、审核后,将清退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家庭人口、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将在3个工作内作清退。四是坚持将60岁以上的无子女、无生活来源困难僧侣,2020年内患有24种大病且有三甲医院以上证明的导致家庭贫困的,靠家庭供养的困难成年重度残疾人(一、二级智力残疾)对象纳入城乡低保中。

(四)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工作

一是落实散居特困人员的监管制度。与散居特困老人所在乡镇、监护人签订托管协议,保证散居老人有人照顾、爱护,并按月足额发放生活补贴,针对特困老人大病住院医疗费、护理费支付困难的实际情况,形成《特困老人住院费用垫支补贴实行方案》,并通过试行阶段。二是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与养老机构所在乡镇主要领导,养老院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到位,不定期对敬老院用电设施、饮食卫生、消防等各方面进行安全排查,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对内部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先后修订完善各敬老院考勤、安全及卫生等9项工作相关制度,将全年各敬老院重点工作任务量化到个人,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形成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清单,逐一整改,消耗。严格按照国家、省、州养老质量提升的要求,对敬老院进行整改。三是实行养老机构管理改革。我县现有民办敬老院3所,公办敬老院4所,敬老院量多质弱,管理不规范,今年对敬老院管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一院一策”的管理方案,落实专人担任各敬老院院长,并落实干部职工,分别承担各敬老院协管人员,检查日常的各项工作,各项改革措施目前正在实施阶段。四是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对各敬老院继续实施半封闭式管理,对入住老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工作人员进出机构,积极开展大清洁活动,对养老机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消毒、整治,加强日常消毒、测量体温,继续保持疫情防控工作认识不减、力度不减、标准不减、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五是做好特困对象救助补贴资金盯对落实,2020年根据《州民政局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的通知》(甘民政〔2020〕98号)文件要求,从2020年7月1日起,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再区分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城市特困人员基本标准为767元/月,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507元/月,已按文件要求提高标准,2020年截止10月向766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428.1667万元。六是积极对象高龄津贴,为我县1020名低收入无收入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8.22万元,向915名80—89老人发放补贴54.9万元;向99名90—99岁老人发放补贴11.88万元;向6名10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1.44万元。

(五)进一步做好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

一是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后半篇”文章。此次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23个乡镇,其中10个镇,13个乡。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已完成前半篇文章,征求了县级部门及涉改乡镇的意见,完成了风险评估、专家论证、社会公众意见征求、合法性审查、通过了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征求了人大、政协意见,现省人民批复已下达,已完成了乡镇挂牌、人员安置、资产处置、依法选举工作,现正在开展勘界和编制行政区划图并完善档案工作;二是积极推进村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按照省、州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在全面综合研判、分析评估基础上,本着有利于巩固执政基础、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总体要求,合理确定撤并数量,在原171个行政村的基础上,调整减少9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面完成村级建制改革调整工作,推动了我县乡村振兴,夯实了基层基层,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进一步夯实底部基础,下一步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配齐配强村村干部。确保在省、州要求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和系列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民政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建设和谐、繁荣而努力。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一)着力增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实效

一是全面完成兜底保障冲刺清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助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加快救助核对系统建设,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二是全力做好低收入等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对遭遇急难问题的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三是完善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将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四是加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五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进一步规范流浪乞讨救助。

(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1年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三是严格社会组织登记审查,注销一批不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发展慈善组织,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四是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严格规范地名命名管理工作,依法管理边界,巩固平安和谐边界建设。

(三)创新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供给

一是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来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工作。二是加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下基层工作。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听取了******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和其他代表们的感受和意见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省委**届**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推进**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求实务实。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简明扼要,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过去成就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深刻,切中要害,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省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读完报告让人精神振奋,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成绩斐然令人备受鼓舞,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效,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是思路清晰。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把**省放在全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形势,客观把握省情,准确判断机遇,让人感到压力同时信心倍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在机遇挑战面前的战略清醒。报告主题鲜明,提出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信照着这个思路抓下去,**省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三是措施有力。报告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战略部署具体,内容丰富实在。报告把上级精神与**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务实的措施,确定了科学详实的目标,特别是围绕 “保、扩、调、惠”这条主线,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全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从不同侧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人民谋福祉,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四是重点突出。报告突出了主要工作,兼顾了方方面面。报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道出了老百姓对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描绘了**省这个农业大省的美好未来。同时报告突出了建设和谐**省这个重点,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渗透着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可谓得民心、顺民意。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听取了******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和其他代表们的感受和意见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省委**届**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推进**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求实务实。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简明扼要,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过去成就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深刻,切中要害,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省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读完报告让人精神振奋,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成绩斐然令人备受鼓舞,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效,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是思路清晰。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把**省放在全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形势,客观把握省情,准确判断机遇,让人感到压力同时信心倍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在机遇挑战面前的战略清醒。报告主题鲜明,提出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信照着这个思路抓下去,**省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三是措施有力。报告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战略部署具体,内容丰富实在。报告把上级精神与**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务实的措施,确定了科学详实的目标,特别是围绕 “保、扩、调、惠”这条主线,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全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从不同侧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人民谋福祉,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四是重点突出。报告突出了主要工作,兼顾了方方面面。报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道出了老百姓对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描绘了**省这个农业大省的美好未来。同时报告突出了建设和谐**省这个重点,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渗透着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可谓得民心、顺民意。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书记所做的报告,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报告,是一个充满激情、鼓舞人心的报告,是一个富有思想性、实践性的报告,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听了**书记的报告,有四点体会。

一是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报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是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在复杂的形势下,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成绩斐然令人备受鼓舞。过去一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报告中概括的五个方面经验,为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二是形势判断客观准确。报告深刻剖析了存在的困难,充分展示了市委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市委领导班子正视问题的勇气和解决矛盾的信心与决心。在当前形势的判断上,市领导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变危机为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体现了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态度和精神。报告中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让人压力倍增,但存满信心。

三是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合理。报告提出了鲜明的主题,明确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了积极可行的具体目标,尤其是强调了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指标方面的硬性要求等,符合党的十七大、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市的实际,符合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实现目标的措施科学可行。报告不仅制定了发展目标,还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战略部署具体、内容丰富实在,举措务实有力。对于20xx年工作的谋划,报告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市发展的“四个重点工作”和“五个关键环节”,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信心百倍。

总的来看,**书记代表市委党委会作的报告,是一个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开拓进取、推动发展、真抓实干的报告。全会的召开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6月25日下午,左云县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市长丰立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报告通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一个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同时,代表们围绕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

一、要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优势产业、核心企业和特色园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做优煤炭产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手段,整合中小煤矿,同时加快地方基建矿建设进度,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采用先进综合设备的大型矿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安全生产水平,推动煤炭产业整体创新。要大力发展坑口电站,煤矸石综合利用以及热电联产项目,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开拓新能源领域,不断做强接续产业。在优化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进一步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的机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把农村各项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近几年全市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总的看,尤其是与一些先进地区相比,发展的步子不大,存在一定差距。要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首先,各级各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其次,各级财政应有计划地增加教育支出,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第三,全市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努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班容量过大的问题。第四,抓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从严管理,提高素质,提高待遇,克服人才流失,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第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第六,进一步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支持社会办学。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人大代表审议法院和检察院即“两院”的工作报告,是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两院”工作发表意见,是人大对“两院”行使监督权的具体形式,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了监督和支持“两院”履行好使命、担当好责任。另一方面,“两院”的工作,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点。如何在短短的人代会期间,行使好代表的权利,审议好“两院”工作报告,我感到,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要把握审议的重点,讲究有效的方法。

审议“两院”报告应把握的重点,从总体上看,是要把握“两院”是否坚持了“宪法法律至上”的原则,是否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具体内容上看,可以从七个方面加以考量,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情况,严格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的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落实司法为民宗旨、拓展诉讼便民途径的情况,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情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两院”基层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情况。

人大代表在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尤其要注重把握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在审议时胸有成竹、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才能提出能体现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切实监督“两院”改进工作,以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具体地说,就是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要认真做好会前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代表审议必须在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两院”工作报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审议“两院”报告仅靠会议期间短暂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平时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平时积极参加相关调研、视察、接待等活动,以获取有关“两院”工作各种信息,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人大代表参加闭会期间的监督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是知情知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审议报告作准备的重要途径。

二是要认真分析报告中的司法数据。“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大代表在拿到会议资料后,务必要认真研读报告,特别是报告中的司法数据。司法数据是反映“两院”工作的“晴雨表”、“风向标”,也是评价“两院”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它们一目了然地反映了“两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成效。研究司法数据时,要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注意把相关数据综合起来评价,有些数据还要将“两院”工作报告结合起来对照分析。不能简单地以某个数据上升或下降作为判断标准,也不能片面要求某个指标任意提高或降低,这里有个“合理区间”的问题。在这个“合理区间”范围内上下波动都属正常,对超出“合理区间”的,则要引起警觉。总之,只要对报告中的司法数据研究透了,审议的针对性就能强,就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三是要围绕人大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审议。每年度,市人大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都会选择若干项议题对“两院”工作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这些监督议题都是根据司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的,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待,反映了司法工作的内在规律。因此,人大代表在将“两院”的工作与全局工作结合起来审议的同时,还应注意围绕这些重点监督议题去审议,关注“两院”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比如,2009年、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市高院民事执行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在年底市人代会上审议“两院”报告时,一些代表重点结合这两项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议,发表的意见、提出的建议非常实在,针对性很强。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听了副主任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感到很振奋,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实事求是,既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一年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我完全同意这个报告。

纵观省人大常委会20xx年的工作,我感到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突出了服务中心大局意识,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一年来,省人大在根据实际开展各项工作时,着重抓住了“三农”问题、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规划建设等几件有特点、有影响的大事,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努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抓住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居民供热、松花江水污染及看病难、看病贵、司法不公等热点问题,认真地履行职责,开展了“三查”、述职等项工作,切实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突出了代表的主体地位,努力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通过建立完善代表工作机制,精心组织代表活动,加大代表意见办理力度等途径,规范了代表活动的开展,激励了代表履职的热情,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四是突出了制度创新,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16号文件出台后,省人大切实地抓了文件精神的落实,加大了制度建设的步伐,在规范立法,规范监督,规范专委会工作等方面制定了健全的规章制度,推进了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从而也为我们基层人大工作做出了表率。

下面,我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提以下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强化重大事项审议决定权的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这项权力,各地各级人大都在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省里和我市都出台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办法,但从实际的运行效果看也不是很理想,从范围上看,有些重大事项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决定的范畴之内。从力度上看,一府两院对于办法的执行还不很到位,人大对于政府和两院应报而未报事项,没有作出应有的处理。因此,建议省人大进一步拓宽重大事项的界定范围,理顺工作机构体制,政府审计、行政监察等机构都应成为人大的工作机构,无论是审议决定重大事项还是实施监督都名正言顺,从而使我们下级人大在工作中有所借鉴。

2、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监督权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本权力。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规定来支持,致使各地人大在行使这项职权上,不论是工作监督、法律监督,还是人事监督,都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权力机关的监督效力。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制定的监督法尽快出台。如果这项工作还需一段时间,省人大可否先搞一个监督条例,让市县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上有所遵循。此外,应重点加强对财政预算工作的监督,目前,我们对预算的监督只是在人代会期间成立一个临时审查委员会,审查的时间短,不够深入系统,而且专业性也不是很强,因此,建议各级人大从体制上成立一个常设性的预算审查委员会,抽调专业人员参加,除在人代会期间审查外,在闭会期间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审查,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专项预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管理。

3、要进一步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一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大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立法过程中尽可能扩大开放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法律的讨论中来,在通过后,要结合法律的实施和典型案例不断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还要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法律的宣传与贯彻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凡是应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员均应实行差额选举,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强化民主意识,使各类重大和敏感的问题,均通过民主的方式得以解决。

4、要进一步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司法工作是维护和救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后渠道,是关系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并且从目前看,涉法访、涉诉访的案件还占很大的比例,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就说明司法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对公检法部分案件的监督,加大对影响大、反映强烈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的力度,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1篇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龚正副省长所作的《关于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省政府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简政放权,积极改革创新,有关部门协调有力,措施扎实,新一轮审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和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有力保障,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克难攻坚,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具体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坚持把审改工作与转变政府职能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审改工作对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审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快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持之以恒深入推进。要把审改工作作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继续简政放权,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着重做好建章立制和监管工作,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二、继续依法深入推进审改工作。正确处理合法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把注重依法依规与加强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切实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推行网上审批、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等新型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加快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主动做好国务院和国家部委下放、取消审批事项的对应衔接,加强对市县政府的指导协调,不断扩大基层管理权限。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措施,积极支持各地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三、加快建立公平公正的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市场。积极稳妥推进行政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现政事分开、利益脱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中介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服务机构。加大中介机构规范管理力度,指导行业加强自律,建立客观公正的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公平竞争制度。继续规范中介服务行为,降低服务收费,缩短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四、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对新设审批事项进行充分论证和认真审核,防止“边减边增”。建立动态清理机制,定期评估审批事项实施情况,及时予以取消和调整。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工作考核。加快建立网上办理、信息共享、电子监察一体的省级联合审批网络平台,推广和完善网上审批。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听取、积极采纳各方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共同推进审改工作的良好氛围。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2篇

2007年9月25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审计厅厅长谢力群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2006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省政府领导下,省审计厅坚持依法审计,积极推进审计转型,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在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委会对2005年度审计所涉问题的整改情况也表示满意。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从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情况看,2006年我省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预算执行不够严肃,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预算追加较多,会议、考察等一般性支出控制不严;部分专项资金立项、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有的存在挤占、挪用现象;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投资绩效不佳;土地出让资金违规减免、违规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制度未得到落实;对国有企业监管还有待加强等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法制意识。严格预算执行。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规范预算追加行为,强化预算约束。督促各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对二、三级单位的财务监督和指导,增强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规范土地出让资金收支管理,完善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和监管机制。坚持勤俭办事业,倡导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会议、考察、接待、公务用车等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要从完善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入手,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立项管理,加大清理和整合力度,逐步解决专项资金过多、过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标准,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改进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增强预算分配和执行的透明度,切实解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过晚、结转过多以及挤占挪用等问题。健全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依据。

三、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加大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营以及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绩效。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等各项规定,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当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强化对国有企业及投融资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强化财务监督、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高度重视一些地方政府负债问题,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落实归口管理,规范举债行为,控制举债规模,健全预警机制,防范财政风险。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3篇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陈加元副省长所作的《关于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各项救助措施,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救助取得明显成效,住房救助、就业援助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切实有效。目前,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我省的社会救助工作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也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我省的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加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政府社会救助责任意识。要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履行政府应尽职责,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出发,增强政府责任意识,继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社会救助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把救助工作放到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抓,使全社会公民、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深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内容。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机制,有机整合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法律援助等各专项救助政策,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诉求,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提高救助针对性、有效性。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一体化步伐,逐步统一救助标准,稳步提高救助水平。推动建立政府救助与社会各界救助有机结合的救助制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多元化社会救助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格局。加快完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建设,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依据。加快建立社会救助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救助资源共享,优化资源使用绩效。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和省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健全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体系,保障社会救助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力量,增强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立一支与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工作队伍,确保社会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4篇

一、切实加强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依法治土责任,将耕地数量平衡及质量提升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使用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展情况的考核体系,把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为各地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及离任审计内容之一。各级涉土涉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在农业“两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村住房改造、中心村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下山移民脱贫致富等项目上与垦造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统筹推进。

二、全面深化农用地整治。坚持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调查和摸清我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编制并安排好垦造耕地规模、时序和区域,确保完成垦造耕地任务。推行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在项目选址、实施、验收等环节更加突出质量监管。严禁坡度25度以上山坡开发造地,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全面开展移土培肥和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地力培育和农业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定期公布耕地质量状况。规范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及示范县建设,努力建成若干“万亩方、千亩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点,坚决纠正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逐步推广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建立村级农民耕地保护组织,探索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并举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三、合理规范建设用地整治。坚持城乡统筹,节约集约,按照“先减后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从政府推动型向农民意愿型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地方政府宅基地复垦率的责任考核,推行“先补后占”,引导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建新主导型向拆旧主导型转变。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有效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力度,加快低效用地改造,有序推进“亩产倍增”计划,以土地整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土地整治从外延扩张向内部挖潜转变。积极探索“全域联动、全域整治”的整镇、整县大国土整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心村培育,推动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四、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管理。设立土地整治专项资金;调整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及补充耕地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垦造耕地质量;调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对乡镇的扶持力度。在严控融资风险的前提下,鼓励政策性银行增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低丘缓坡、滩涂及围填海造地综合开发试点项目。充分利用增减挂钩试点结余指标发展二、三产业,平衡项目资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思路,聚合涉农涉土资金,发挥资金整合效益。深化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平台建设,切实提高支农惠农效果。

审议工作报告范文第15篇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能。截至2010年3月7日下午2时,共收到提案5430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87人,占委员总数88.82%。经审查,立案5163件,占提案总数95.08%;作为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128件,占提案总数2.36%;与提案者协商后并案、撤案139件,占提案总数2.56%。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4848件,占提案总数93.90%;八个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268件,有关人民团体提案3件,界别、小组提案42件,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2件。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丰富,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既有事关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问题和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也有事关解决群众切身利益具体问题的对策。总体来看,提案质量普遍较高,充分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水平。

一、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共提出提案2200余件

涉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提案836件,主要建议有:

1、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协调国内外市场,运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

3、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城市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涉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提案489件,主要建议有: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加快经济转型,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贸易摩擦,稳定外需市场;改善融资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防范过度负债风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4、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机制,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涉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338件,主要建议有: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沿海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和环渤海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加强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区域合作。

5、涉及“三农”工作的提案506件,主要建议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和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二、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共提出提案1700余件

1、涉及教育、科技事业的提案510件,主要建议有: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改善高等教育整体布局,改革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强公益性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体制和经费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涉及文化事业的提案160件,主要建议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力度;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整合对外文化交流资源,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3、涉及医药卫生事业的提案367件,主要建议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运行、监管、补偿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国民身心健康。

4、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提案200件,主要建议有: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切实解决部分地区招工难和总体就业难问题;抓好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工作,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指导力度,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尽早、全面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5、涉及住房保障的提案438件,主要建议有: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效抑制部 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调整和完善土地供应结构,提高保障性住房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比例。

三、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共提出提案1100余件

1、涉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提案514件,主要建议有:尽早出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总体方案,将一些硬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关心、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2、涉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提案182件,主要建议有:做好新时期工作,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解机制;做好三峡库区移民后续工作。

3、涉及民主政治建设的提案204件,主要建议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制度,畅通民众政治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涉及司法公正的提案166件,主要建议有:完善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惩治司法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行政信息公开和监督力度,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