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

精英教育论文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 精英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4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1}的确如此,一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而实施民族复兴的核心人才则是由先进的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能够在社会中担当“中流砥柱”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的缺失不利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因此,我们进而更加具体地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精英教育中的地位,就是一件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关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古希腊人认为,“人”指的是人性,“文”指的是为培养理想人性所必须掌握的学科和课程。而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最具有“人性”的人。为了培育这种理想的人性,就需要设置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等课程来加以教育。在我国古代,“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地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了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进而国家,进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眼中,“人文”就是礼教文化,就是用道义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它一方面重视人之为人的内修,另一方面也强调运用礼乐等文化形式教化出理想的社会主体――仁者。

人文素质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人们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正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仁义礼智根於心,……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也就是说,人文素质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分显现。

人文素质主要由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

1.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如果说自然科学强调“是什么”的客观定义的话,那么人文科学则更注重追问“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内涵。

从上小学起,学校就给予了我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初级教育。自然科学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力?什么是氧?让我们掌握了计算的技能。这一现象似乎给了现代人一种暗示,似乎自然科学的教育较之人文科学更为重要,好像掌握了计算机的编程较之能通晓历史、赏析名著更具有现实性,更有显而易见的收获。其实这是一种谬误。有专家认为:生活教育、知识教育和心灵教育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接受的三种教育。生活教育源自父母和社会的示范;知识教育源自学校;心灵教育即人文教育,源自青少年对人文科学的学习,是人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接受的教育。

人文科学的教育注重的是培养人的感悟能力与形象思维,它要探寻的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历史活动的轨迹。只有掌握了人文科学知识,我们才会明白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是生活的智慧;什么是高尚和邪恶……也只有这些知识才会让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问,才会让我们去探究人生的价值与理想。如果你仅仅掌握了一门生存的技能,或许你能够在某一领域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如果你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导向,没有完美健康的人格,就不可能有高远的眼光与宽广的胸怀,也不可能有清醒与睿智的头脑,当然也更谈不上儒雅的气质和融洽的社会关系了。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文科学也是出现最早的科学门类。因为西方大学的历史始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当时的学者,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自称为“智慧之友”,向年轻学生传授关于人生的智慧,解答他们提出的人生意义、德行高洁、各种事物的状况以及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等问题,这就诞生了大学的第一个系――属于人文科学的哲学系,随后才陆续出现了一些自然科学系列。

2.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类为争取自身的存在、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它反对把人们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智慧的、社会性的生命体,与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它也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希望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

二、关于精英教育

1.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之争。在谈论精英教育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对一个问题进行澄清,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这将保证我们的下文是建立在一个真问题上的有意义的探讨。

近年来,学界不断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其依据就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根据美国实践对高等教育作出的研究。他认为高等教育会从精英化发展到大众化,最终会到普及化阶段,这是一个趋势。具体到数字,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属于大众化阶段。尽管这个判断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只是根据事实进行的逻辑判断,建立在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之上,但已为高等教育界和政府广泛接受,并成为政府决策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据。基于此理论,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的扩招已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15%的现实,很多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

上述结论看似有理,但是仔细研究之后,其实并非如此。首先,我国每百名居民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以及每万名劳动者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仍属于稀缺资源;其次,我国在统计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时候还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一些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包括在内。因此,现在就作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的结论未免过早。正如有学者指出:“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阶段的模式仍然存在于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繁荣。”{2}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其与精英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两者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而社会需要大众化人才,同样也不能缺少精英人才。综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各方面情况,笔者认为目前仍为精英教育。

2.精英与精英教育。精英是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包括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社会精英。他们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人才都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精英教育是一种教育存在和处于一定社会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以往,人们常用量的尺度来加以衡量,数量少即被认定为精英教育。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衡量精英教育的尺度更应该是质,即是否拥有极高深的学问,是否处于知识学习和研究的最尖端、最前沿。如果达不到上述质的要求,都不能称之为精英教育。而从学校类型上来区分,美国卡内基委员会提出的卡内基分类法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即把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可授予博士大学等几类大学,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从事精英教育类型的大学。而在我国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用科研经费、SCI论文数量、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论文数量、教师中的院士人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以及毕业生质量、学术声誉、科技转化率等指标来衡量,但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世界一流大学,都只是学校分类的不同,就其教育层次来讲,我们基本上都可以认定为精英教育。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精英教育中的地位

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列火车,那么精英人才无疑就是推动火车头的动力。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英人才要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要用自己的发展去带动一大批人的发展,自身首先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除了科学技术素质以外,更需要具备高于普通人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许多教育者只重视科技知识对经济建设的价值,不重视培养人的价值,“重理工,轻人文”的功利主义思想至今还在蔓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仍然是不少大学生的“座右铭”。这种割裂了科学和人文正常关系的状况,造成了人文科学教育发展的滞后,也造成了人才的人文素质的低下,事情是人做的,没有做好人,又怎能做好事。

1.人文素质教育是精英教育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精英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也就是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健全、体魄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实践精英教育的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同时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即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活动,以便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与国家特定的政治制度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制度相一致的“公民”;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提高人的人文科学知识,塑造积极的人文精神,进而达到增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做人的教育”。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rning to 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 to 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态度;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3}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也认为: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没有科技,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为人奴。科学与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不同,利于创新。”{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任西点军校第30任校长的麦克阿瑟也指出:“环境的变化需要新一代的军官,他们必须具备所有传统的基本军事素质,同时还必须对人类情感的形成有深刻的理解;必须通晓世界和本国事物,而且对指挥心理变化的每一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5}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精英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精英教育的精神境界得到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法宝。要实现这一点,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过加强精英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精英人才的精神世界,培养精英人才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精英人才的精神力量,这对于增强精英教育的精神境界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精英教育中的情感智慧。情感智慧主要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精英教育所培养的精英人才作为时代和社会的领军人物,必然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受比普通人更多的“风雨”,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历史上无数伟大人物的经历都诠释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很多元素就是艺术地掌握了创造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促使精英教育中的情感智慧得以提升。

4.人文素质教育能为精英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人文氛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精英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就是引领一次次创新的“弄潮儿”。要培养始终矗立于潮头的创新型精英人才,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围。正如有些学者提出的那样,因为人文和艺术的教育能够极大地培养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古今中外,凡是有着重大创新的科学家,往往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例如牛顿擅长作诗,伽利略是文学评论家等等。由于形象思维的开拓而导致超脱现有逻辑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新思维,即所谓的灵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密的逻辑思维,也一定要有高开放的形象思维。因此,爱因斯坦在发现“相对论”之后有感而言:“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就是形象思维能力。”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文大国,有着悠久的人文素质教育传统。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文素质教育在某段时间内受到了冷落,但我们同样深深地体会到冷落人文素质教育所带来的苦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确立了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社会人才观和创新应变能力为本位的个体人才观,这也为新世纪的精英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理应千姿百态,因此,我们在精英教育中倡导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精英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适合新世纪的全面发展人才。

注释: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过渡阶段”.高等教育研究,2002(1)

{3}吴阳熙.关于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社科纵横,2004(4)

{4}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

{5}姚广红等.美国西点军校教育琐谈.空军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1998(2)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1对高职英语学生知识结构方面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大部分受到功利性影响,导致目前的人文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使院校的人文教育基础处于薄弱环节,人文教育气氛淡化,使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失去了对文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兴趣,无法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人文学科经典著作的有效引导,使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很多人文学科知识的空缺。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国内外的经典著作了解不深入,没有系统的阅读规划;对国内外的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不了解;知识结构封闭、单一,受到很大的限制。

1.2对高职英语学生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研究条件、师资配备等条件相对丰富,学生十分容易受到对语言功能和语言技术追求的影响,价值取向偏向功利化,在思想上出现“拜金主义”现象,主要体现在:将学习重点放在涉及到毕业和就业的专业课程;不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出勤率低;在西方思想的熏陶下,注重做事,轻视做人,注重个人进步,轻视团队合作。

1.3对高职英语学生思维方式方面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中,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都没有经过人文知识的系统学生,不能受人文知识的感化,知识结构不系统,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在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瓶颈,当置于深入学习环境时,明显的表现出没有扎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难以理解渗透着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的英语材料;难以消化英美媒体资讯;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方面处于弱势;难以做出精准的中西语言文化特征比较;对于相关问题的概述无法做到全面性。

1.4对高职英语学生交流能力方面的影响

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欠缺,使人文教育无法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其他专业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在进行英语表述时无法产生感染力;在进行英文翻译时会受到汉语表达能力的制约;没有人际交流经验,往往会使交流不畅、甚至产生误会。

2“人文精神”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

2.1高职英语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英语程度的开设范围涉及到各种不同级别不同类别高职院校的全部专业,所开设的课时也相对较多,通常情况下为周安排四课时,学习时间为一年。高职英语课程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以及西方人文精神。通过高职英语课程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人文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首先,高职英语课程波及范围广,可以有效提升人文教育的规模效益;其次,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对人文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并且提供持续性的保障,进而提升人文教育的实际的功效;再者,高职英语课程内容丰富,能够给予人文教育丰富的资源,从而提高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

2.2高职英语语言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工具

语言既是丰富的人文知识载体,也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工具。语言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人类的灵魂,语言的灵魂体现于内容之上,深厚的语言功底是我们获取广博的人文知识的基础。高职英语教学是多元化的语言,涵盖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英语也是国际交流用语,人文自然也是知识的传播工具。由此可见,高职英语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身,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必要的。

2.3高职英语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中,就理论教学方面而言,教师应该把人文教育的理论与科学文化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文化融为一体;就实践教学方面而言,教师应该以人文教育理论知识为指导,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管制和鞭策,从而使学生的行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并且能够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2.4高职英语教师是人文教育的承担者

教师是教科书育人的承担者,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做到先教做人,再教做事。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良莠不齐,同时人文素质也不高,而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长,所以教师应该提高人文教育意识,增强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工作。调整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英语教师接触国内外人文知识的机会较多,有比较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授课时间为一年,稳定的学生有利于教师实施系统的人文教育;高职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同时进行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

3高职英语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对策

3.1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指导原则

(1)理性教育

理性教育是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材料中的人文教育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学生学习人文教育的理性把握做出指示。由于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要素也尽显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的认识这些差异。

(2)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在传播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多的获取人文精神,从而使精神得到满足。教育宣扬美善,批驳丑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态度。只有具备了人文关怀,才能够真正完教育。

(3)比较教育

对中西方的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多角度看待世界,更深入的理解教材。

3.2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

(1)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执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文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2)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素质也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渊博的知识来熏陶学生,用趋势的情感来关爱学生,教师的修养和情感因素能够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

(3)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英语本身就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高职英语教材中呈现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所有文章都能够找到人文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经过长时间的教化,学生自然而然的提高人文素养。

(4)执行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学生进行自我讨论,小组对话,实践活动,总结反思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使人文教学处于优势。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结语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大学英语;中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15—03

“人的教育”模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英美发达国家提出的,缘由是这些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比例的失衡。“人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而设置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同时,也重视情感教育和健康积极的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普遍采用“通才教育”,所以在人文素质失衡这一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90年代初期至今,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面越来越广,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层面这些比较空泛的议题上,从人文教育的内涵、外延、意义、措施和具体如何实践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有独特见识成果的不多。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和培养水平,总体上没有实质性和突破性的改观。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英国思想家纽曼在《大学辩》(Idea of University)一书中指出一个悖论:知识越专,离知识越远。也就是说过分集中的观点,过分专注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所见只是局部而不是整体,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单个而非多样化的。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以把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教育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完善自我。因为人文教育是最为广泛的通识教育,它包括乍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从古典语言到逻辑、艺术、音乐到文史哲等等 (而这些恰恰是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领域)。恰恰是这些宽、泛、广、博的不同领域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以触类旁通,杂交互补的优势。再者,人文教育可以给人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超越传统规范,以新的视野发展中医,开创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阐释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的教育似乎已经不是培养具有批评和启蒙精神的社会精英,而是各行各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批判、思辨”越来越向“培养、训练人才”妥协,而只有“后现代“时代才有的追求实用性的状况在中国这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度大行其道。而这种现象与大学管理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有些大学把原来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改成了一年,并且在师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方面都是不够的。而有些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要过了四级,就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在管理者的眼里,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而已,而它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跨文化交际功能都被消解。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多一点理想主义元素,这样才能把大学办好,给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生存空间。

大学英语应该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课程,为教语言而只教语言的忽视人文性的教学必须改革。通过研究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来更好地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使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再是知识单一的“技工”,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人才。

传统意义上大家对于英语学习更多的强调的是它的功利性和实用性。“重技能,轻人文”仍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大行其道。然而有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语言与被载体深度结合才能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而此处英语的被载体是什么?是文化、传统、历史、人文思想、文学、绘画、音乐等。英语里大量的俚语、谚语、俗语和惯用语与西方文明的两大来源——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文化,如《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指出“语言不可能是个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能为我们自己由个人创造各种语言的规则。它们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我们共享的文化信码,来源于语言系统,而不是来源于自然或单个主体”。的确,我们生于一种语言,及其各种信码和意义之中,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社会性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而这些就是人文教育的内涵所在。当我们对他者文化和信码一无所知抑或一知半解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就变成空谈,而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功能被消解,它只是一个空壳,毫无内涵而言。

对于具有中医医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人文课程寥寥无几(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课表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必然是医重文轻。同时人文教育的缺失会使我们与西方社会无法深度交流,从而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中医介绍给世界。或者我们会面临一种尴尬:我们的中医医学会被西方媒体或者学者言说,更甚者“妖魔化”,中医仍然很难摆脱“巫术”之说,对于中医的推广我们在还没有“发声”(speak)之前就已经“被消声”(being silenced)或者“被言说”(being spoken)。当韩国中医和日本中医在国际社会宣称他们才是中医的正宗,当他们要求把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中”字去掉变成“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的时候,我们的愤怒和不满的声音该怎样发出?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而知彼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这些常常被我们草率地小看成一个工具而已。蔡元培先生《文明之消化》一文里说道:“消化者,吸收外界适当之食料而制炼之,使类化为本身之分子,以助其发达……人类之消化作用,不惟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面对西方语言和文化我们唯有类化为我身之分子,才能助我发达。而不懂得别国文化、传统和人文思想的交流将会是十分被动的,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和知识的必要性和作用必须发挥出来,一方面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模块,大学英语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担当起传授西方文化和人文思想角色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在中医院校这样学科比较专业化的院校,英语教学的人文功能切不可忽视。

二、挖掘英语教材深层次的教学意义——人文教育因素

善于发掘素材的人文精神,拓宽人文视野,注重情感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就是“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语言之灵魂在于内容”。Rivers 指出“语言不能与文化分割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 我们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前瞻性。而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汇聚着英语国家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自由精神,坚韧精神和人生追求。以我们正在学习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为例。文章简述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吸烟的青少年女儿的担忧,而由此想到自己的父亲因烟而死,许多穷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因为吸烟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她对香烟制造商发出了呐喊:适可而止!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许多主题进行挖掘:代沟问题、中美的烟草政策和烟草包装差异、抽烟的群体是谁、吸烟的危害等等。文章里还提到了American inner cities and reservations 的概念,我们知道美国的中心城区跟中国的市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别,在American inner cities 里住着的往往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吸毒者、罪犯和黑帮。老师要进一步解释reservation (居留地、居住地或保留地)的含义是什么。Reservations 指的是:联邦美国政府划定的并强迫印第安人居住在那里的区域,约有二百多个,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部地区,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印第安人被迫生活在居留地里。居留地实际上是变相的集中营,居民未经特许不得擅自离开居留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为他们制定的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这样的学习,这篇英文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大大超越了其语言功能。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框架、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为内涵的课文,可以领会、思考、辨析以及批判这些人文内涵,从中得到感染、暗示、引导、激励的力量。久而久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三、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入人文教育元素

(一)英语教学中深入人文精神是英语教改的基点。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人,人是鲜活的,有感情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道德感。因为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设计也应该有所变化和有所针对。而这往往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给程度不一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其原有基础为依据,动态地给予适当评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能止于课堂,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更近,更亲密。

(二)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承载的语言文化内容多元化、多维度地展现出来,这样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会在调动他们的通感的情况下得到提升。例如当学习到课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 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推广,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道德感和尊严感提出的严重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可以更加的深刻。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英文影片,如电影The Cloning of a Man 或者The Island 。这样平面知识与立体素材的结合,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被学生掌握。

(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中医药大学更不例外,“(大学精神)它不仅彰显着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更积淀着学校一脉相承的人文传统,具有行为导向、价值规范、凝聚人心和氛围感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怎样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是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的。师生们应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例如英语角、英语话剧团、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等。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而为,要形成一种传统、常态活动和一种精神来浸润、丰富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隐形文化”,这种文化的教育是感化性的、非强制性的和非权力性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

(四)树立发展性评价标准,注重个体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真正的发展。为防止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忽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和学校要革新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以往有些学校教务处会对四级通过的学生给予免修英语课的特权,这些学生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不再来上英语课。这种做法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歪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拒绝总结性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对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持怀疑、批判的态度:书面考试能否考察一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往知识点的考察点是否太过单一?能不能引入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质方面的考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的。

四、结语

教育原本是对人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喧嚣、文化快餐消费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它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单纯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却被放大。正如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专业院校中,能够承担起人文教育功能的英语课程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师也要改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应简单地围绕着听、说、读、写、译进行。我们要极大地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提升他们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以及完成个人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蔡元培.文明之消化[N/OL].国际航空报(转载).http:///imerl/article/20061211/1586_1.shtml,2006-12-11.

[3] Rivers W.M.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Chicago and Lond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人文精神;缺失;影响

人文精神即以人为基本核心对象对人类生存价值及意义的关怀,高度重视人的道德、理想、信念、品格等,是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人格、理想的追求。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新时代的学生要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格及努力拼搏的精神。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淡化了人文教育意识,忽略了人文性物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1“人文精神”缺失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影响

1.1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受功利性影响导致人文教育受到很大影响,院校人文教育气氛淡化,以致许多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经典文学学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使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存有空隙,如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国内外经典著作,不了解国内外地理、人文、文化习俗等,阅读没有系统的规划,种种因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封闭并影响其知识面的宽阔度。英语教学的研究条件、师资配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丰富,然而学生较易受语言功能及语言技术等影响,出现“拜金主义”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不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没有将学习重点放在和毕业、就业有关的课程,尤其在西方思想的熏陶下轻视做人,注重做事,重个人及轻团队合作等不良影响。

1.2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交流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因没有经人文知识系统学习而不能受人文知识感化,英语专业学生在思维和理解能力发展的瓶颈即不系统的知识结构,一旦深入学习环境时就表现出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为对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的英语材料难以渗透理解,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较为薄弱,不能比较中西语言文化特征,更无法全面概括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欠缺导致该教育体系没有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如在翻译英文时受到汉语表达能力的制约,表达英语时无法产生感染力,因没有实际交流经验而导致交流不畅。

2“人文精神”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英语语言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工具;语言是人和人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丰富的人文知识载体。它可以充分显出人类的灵魂,人们获取广博人文知识的基础就来源于深厚的语言功底。高职英语教学涵盖了丰富的人文思想,人文自然也是知识的传播工具之一。由此可见,高职英语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所以十分有必要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其次英语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英语程度的开设范围在高职教育中涉及各种不同级别、不同类别高职院校的全部专业,所开设课时也相对较多。其课程内容涵盖丰富的人文精神、西方人文精神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人文教育效果。第三英语教学是人文教育的关键环节;理论与实践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理论角度分析,教师应有机地将科学文化理论和人文教育的理论相结合,进而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文化相融合。从实践角度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以人文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此实现正确的管制和鞭策学生行为,促使学生的行为适应社会需求并起到积极作用。

3在高职英语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措施

3.1建立生本英语课堂

人文素质是自我内化反思的过程,其中需要将所学的人文知识结合个人社会实践思考个人素质。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都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来说,应通过模块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人文内涵的课程体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述体系需要不同模块组成,如人文素质、基础知识、人文素质拓展、听说训练等。在开设英语课程时可结合学生未来所需的职业能力,通过校外企业实训、课堂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人文素质训练及职业模仿等多方面培养模式。同时开展职业英语听说训练、口语交际、人文素质讲座、职业英语阅读与写作及文献检索等实践性课程。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还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使学生主动适应当下社会竞争。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从形式上改变教学环境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高职英语教育课堂在开展教学时应结合当下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渠道,组织学生在适合教学的单元运用个人示范、声音及色彩等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讨论,一方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是营造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内在精神受到跨文化交流的冲击。

3.2合理应用英语教材中的人文信息

高职英语教材中能从多方面反映英国人文精神,可以说涵盖着大量的人文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人文信息充分利用,借助其熏陶学生。例如在高职英语某套教材中,该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在内容中渗透人文观念,某单元内容以主人公的个人回忆录为讲述文本,全面阐述了该主人公学生时期所遭遇的困境及面临的挫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英语词汇描述该主人公背后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同时设立讨论小组让学生明白课文所传达的意义,再伟大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也必然有曲折,然而只要目标坚定、努力进取、百折不饶及踏实进步就能获取掌声和鲜花。学生在积累文化背景和人文信息过程中就能掌握语言知识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及文化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人文精神的传递,能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3.3建立凸显“人文精神”的考评机制及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评机制多数缺乏对教师、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对学生的考评呈现“分数化”“应试化”特点,而对教师的考评则呈现“程序化”“功利化”等特点。首先为学生制定形成性考评机制。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由个人素质、卷面成绩、学习态度、职业精神等多个方面组成,学校和教师考量学生是否进步的依据都参考学生在社会化和精神层面是否得到提升,类似于学习成绩,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下锻炼出积极向上和独立自强的学习态度,从而信心百倍的面对社会挑战。其次教师是教育功能的执行者和教学过程地完成者,衡量教师工作能力和质量可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行考核。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考核时都参考“定量”要求,没有考核教师的教学是否对学生有精神影响力、教学创新能力及教师人文素质等多方面要素考量。因此高职院校可将价值引导、情感激励、认知建构等方面内容作为综合考查教师机制当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要求英语教师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人文信息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师还应对我国历史、艺术、文学有一定的积累,便于在日常英语教师中能熟练地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肯定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生和人生挫折。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育中如果缺失“人文精神”则会严重影响该门课程,除了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教材中的专业英语知识掌握,更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所以高职英语教育要求教师不单单集中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技能,要避免教学工具化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文精神,对其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薛燕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曹青.从高职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谈人文素质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0):16-17.

[2]陈文,沈剑“.人文精神”缺失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影响[J].教师教育学报,2013,11(8):146-148.

[3]张丽超,李婵.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调查[J].城市地理,2015(12).

[4]孟源源“.人文精神”缺失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5(2).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绅士绅士教育文化归因影响

绅士教育的界定

绅士的界定

“绅士”一词最初起源于骑士,甚至在许多地方这两个词汇是同一个单词,比如caballero――是西班牙语,也源自拉丁语,原意是“骑术高超的骑士”,与拉丁语中的绅士正是同一个词汇,或者它干脆特指“绅士”。[ 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英国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在英国文学里,“绅士”具有贵族身份,后来“绅士”的范围扩大后依然以“身份”、“财产”的“上等人”自居[ 平丽:《英国绅士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17世纪以后,“绅士”(gentleman)在欧美各国一词已逐渐成为通用语。在《牛津辞典》里,“绅士”(gentleman)一词的含义有:1.男子;2.有教养重侠义的男子;3.出身高贵的男子。由于“绅士”的内涵愈发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大,因此,目前还很难给绅士以准确的定义。

绅士教育的界定

绅士教育是英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产生于16世纪末,早期的“绅士教育”具有浓厚的贵族性,到了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绅士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画》一书中提到,教育应该培养绅士,而在此书中,洛克给绅士教育的定义是要培养身体健康、具有良好德行、具备广播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精明能干的资产阶级实业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二战后,“培养‘绅士’的学校,其教学方法和科目己进行改善”,“最终他们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与现代英国的实际情况相符的”“培养‘学者型绅士’的精英教育。”[ 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191页。]

英国绅士教育的渊源与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英国绅士教育之所以产生在英国,并在英国得到蓬勃发展必定有其历史文化渊源。

绅士教育最初萌芽于古希腊的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提出培养良好公民。绅士作为一个公民,首先必须行为良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的哲学家在人的培养方面的许多相关论述都隐含着绅士教育思想的萌芽。此外,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其教育逐渐形成一种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思想,此时,绅士教育思想已经初露端倪。

到了中世纪,教育被教会所把持,注重礼仪、举止的骑士教育对以后的绅士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在文艺复兴后期,宫廷贵族逐渐代替骑士贵族,贵族美德的内涵被扩展到生活细节上,当时的教育在骑士精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礼仪教育,而洛克对礼仪教育的重视正是这种风尚的反映。此外,更有英国绅士理论的另一奠基人埃利奥特主张重视体育,重视实用,主张家庭教育。弥尔顿重视文实并重。这些都对英国绅士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不断发展,教育被要求培养出“经验丰富的实干家和实业家绅士”。在号称十七世纪学校教育的“大”的《教育漫画》中,洛克所要培养的既不是学士、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实业家绅士。这对19世纪的公学,影响十分巨大。从19世纪到现在,绅士教育理论的发展十分丰富,为绅士教育著书的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其中本身就是绅士。其中,英国的历史学教授乔治・布劳恩所著的《绅士教育――英国1660-1775的绅士教育理论》介绍了1660-1775年间的绅士教育理论,提出了学者型绅士的培养目标,而这一目标,正是当代英国公学当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和科技的发展而制定的。[ 原青林:《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5页。]

16世纪以来的“英国公学正是以培养绅士为教育目标的”,“为培养一批批的绅士做了努力和尝试”。[ 同上,第252页。]只是,在不同时期培养目标有所侧重, “在19世纪以前,公学重在培养基督教绅士;而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公学则渐重学术,倾向于培养学者型绅士。”[ 同上,第81页。]其中有最著名的公学――伊顿公学,创建于1440年,是绅士教育思想具体实践的践行者,是培养精英的摇篮。

英国绅士教育的文化归因

绅士教育作为英国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理论,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也同时受到西方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绅士教育可谓是植根于英国的民族传统。“绅士教育”为何诞生在英国?是与其文化传统有关联的。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1693年,洛克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这本书。是他在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相关思想,继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绅士教育思想。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17世纪英国学校尤其是英国公学教育的蓬勃发展,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哲学基础

洛克许多具体的理论都是以他的社会政治观和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做基础的,具体地,第一,以唯物主义经验论为主题的认识论是洛克哲学的重要特征。他主张“白板”的假设,认为后来掌握的知识具有感觉和反省两个来源,主要来自经验。第二,洛克的自由政治学说也是起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他的政治思想著作《政府论》中,提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自由状态”。“他第一次使社会契约论成为完整的、资产阶级的论述和发挥”。[[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淤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页。]那么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他认为人生而平等,以后发生的不平等的事情,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所以十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作用及目标

洛克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视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教育漫画》中指出:“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也是由于教育之故”。“人们的态度能力之所以千差万别,教育的力量比别的事情的影响都大。”[[英]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第1版,第42页。] “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同上,第23页。]上述可见,洛克的认为教育还有它的社会作用。而关于绅士教育,洛克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洛克提出教育的目在于培养“ 绅士”。在《教育漫画》中还提出,所要培养的绅士,不是教士,不是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实业家。而年轻的绅士必须有强健的身体,还必须具备德性、智慧、礼仪和学问。[同上,第320页。]说到这,就必须继续述说绅士教育的目标。

第一,“德行”。洛克最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 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 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英]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第1版,第47页。]在洛克看来,良好的“德行”要求人们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 要求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且养成仁爱的心情,礼遇下人。第二,“礼仪”。洛克认为礼仪是“绅士的第二种美德”, 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同上,第49页。]洛克认为礼仪有助于形成好的人际关系。最后,“智慧”和“学问”。洛克认为智慧是能干并有远见的概括,学问主要指绅士需要实业家的知识。

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正如前面提到的教育的目标一样,洛克重视道德教育,并以“德行”目标来要求绅士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健康教育。洛克继承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重视体育的传统,把健康的身体看作绅士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还提出了“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名言。另外还指出:“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然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这种种道理都很明显,用不着任何证明”。[同上,第55页。]

智育。 即目标中提及的“智慧”和“学问”方面,主张学科的设置把古典课程与现代实用课程结合起来。“功用”是洛克关于学习科目的主要标准:他们应该是最有用的和最经常使用的。而相对于非学术型的大学教育,洛克更关心绅士的基本教育,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主张绅士采用“最容易,最简洁”的教学方法。

礼仪。洛克认为,良好的礼仪表现在“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礼仪需要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那就是既能表明自己的尊敬、重视和善意,又不被人家疑心那是馅媚、伪善和卑鄙。因此,礼仪其实也是绅士的一种重要的美德。[平丽:《英国绅士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中世纪骑士与骑士文学

根据编年史的记载,到十二世纪上半叶,骑士精神已经开始萌芽,当时的骑士的优秀与否不仅仅在于是否是一名勇武的战士,还在于是否称谓教士、弱者、孤寡的保护者。在解释布瑞穆勒之战那令人吃惊的微小伤亡时,编年体史学家奥德里克写道:“我听说在那两位国王之间的战斗中,大约有九百名骑士参加战斗,仅仅有三人阵亡。他们都全身披挂锁甲,出于对上帝的畏惧和英雄相惜的情谊,相互之间手下留情;他们更希望俘获而非杀死战败的对手。”[ 乔子煜:《骑士身份与智能――十到十三世纪英国骑士社会角色的转变》,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30页。]随着后来骑士精神的不断改进,其地位不断提高,加上骑士阶层自我认同的发展,使得贵族与骑士之间的社会差距减小,最终为贵族阶层所接受。在法国,骑士与贵族的融合,使得骑士精神的发展带有高傲华丽的贵族气质。后来这样的骑士精神流传到英国,通过比武大会和十字军运动,我们可以看出,贵族气息化的骑士精神已经影响到英国社会。到了十三世纪,由于骑士装备和骑士受封仪式的开支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一般人难以负担,英国骑士数量有所减少,到后来剩下的骑士,都是原来经济状况较好的,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现在又融入了骑士精神,逐渐成为了有自己文化意识形态的精英阶层。

在十四世纪,骑士身份开始成为“英国社会的粘合剂”,作为沟通不同社会等级间的桥梁,受到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认同,骑士精神成为了英吉利民族的价值取向之一。

中世纪的骑士,具备武士的忠诚,基督教徒的谦恭,对理想中的女性的纯洁无瑕的爱情。是完美武士、教徒、情人的化身。而绅士教育思想一直把基督教原理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思想中。是绅士教育的一大核心凝聚力,由绅士教育的公学的办学性质和教学课程也可印证绅士教育思想的宗教性,同时可见绅士教育与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宗教契合。

另外通俗地讲,骑士精神有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这美德。这些对骑士美德的概括和要求有不少为绅士教育思想所用,特别是在道德教育和礼仪要求上。

英国社会价值的趋同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并不彻底,“宗教改革对学校几乎没产生影响,新教会仍执行着旧教会的职责”,[ 威廉・博伊德、埃德蒙・金: 《西方教育史》,任宝祥、吴元训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29页。]教会仍然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内容仍具有浓厚的宗教成分。到了16世纪末期,随着英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广大社会阶层对现状有感不满,开始转向对新教育的探索。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化,也是公学精神的一种外化,因为公学正是以培养绅士为教育目标的。”[ 原青林:《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52页。]19世纪以前的公学教育就是一种传承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的自由教育,其目的在于造就一批有教养的精英,养成一种永恒的贵族阶级的品格,这种品格在智力、精神、道德和体能等各方面都是一种上层阶级的绅士理想。绅士风度的养成主要动力是各阶级之间的价值理想的碰撞,均趋同于“绅士”。

可以说,绅士教育是一种扩大化的贵族精神:在质的方面,它表现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精英化要求――注重内在德性的修为而忽略技能培训的精英分子;在量的方面,它将受教育对象严格局限在中上阶层。[ 朱美华:《英国“绅士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科版)》,2004年,第25卷第3期。]到了17世纪,英国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虽然新兴资产阶级能成功地巩固政治和经济阵地,但与封建旧贵族在价值取向上的争夺却以失败告终。在英国人眼里,贵族“典雅”具有过人的魅力,这使得绅士教育倡导下的绅士风度从上层组建渗透到中下层而成为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特有价值标准的外化形式。因此,通过深究绅士教育的实质,它是中世纪贵族精神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相融合的产物,是英国文化趋同的结果。

英国绅士教育的影响

积极影响

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教会我们要重视教育。特别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才,人才培养成为了各国的“必修课”,而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因此,重视教育的思想在当下依然重要。

在教育对象上,英国绅士教育十分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在《教育漫画》里,洛克尤其重视孩子的道德实践,而教育儿童必须要有方法,而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好的,洛克绅士教育中每个内容都有专门对儿童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相当的针对性,这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宝贵经验。

在教育方式上,公学里人们常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就像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磨练掌握生活本领,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而相对于对孩子们的过分呵护,这可能更是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在现实社会里,绅士如果不能学会忍耐,不会克制自我,是最让人瞧不起的,小孩如果不能培养这种精神,将来也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在教育目标上,绅士教育启发世界对全才的培养。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学问,有礼仪,有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绅士,而绅士还具有贵族的“典雅”,那么在当今,我们不也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吗?综上所述,英国绅士教育启发着我们当代的教育,对绅士教育的探究有利于改善和促进当今教育的发展。

消极影响

由于绅士教育中绅士风度的养成偏于保守,过于尊重传统,对新生事物缺少敏锐的接受力;对“高雅”的不断追求使他们在生产发展中缺乏应用能力,未能对世界领先的基础理论付诸实践,应用于生产发展;竞争意识的淡漠使得他们在全球化的世界“战场”中后知后觉,这样一来既阻碍了科学实践、经济发展,也妨碍了政治发展的速度,最终使英国这个“日不落”大帝国渐渐从居“二线”。 英国绅士教育对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都十分深远,而绅士教育对英国的消极影响也非常值得我国乃至全世界其他国家借鉴。

总之,绅士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如何扬长避短,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改造利用,是摆在英吉利民族面前的一个严肃话题。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社会乃至国民的发展都影响巨大,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利用文化,也将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而对于中国,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浪潮中,在自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教育、改造传统文化、丰富社会意识?这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第1版。

原青林:《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威廉・博伊德、埃德蒙・金: 《西方教育史》,任宝祥、吴元训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淤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静:《论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语文学刊》2009年第8期。

朱美华:《英国“绅士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科版)》,2004年,第25卷第3期。

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英国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精品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29—02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讲,人们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以及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霍华德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能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为文化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和创造服务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智能进一步概括为八种智能,即数理逻辑智能性、人际交往智能性、语言智能性、视觉空间智能性、自我认识智能性、身体运动智能性、音乐智能性以及自然的智能性等。而把这种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中,就是强调发挥每位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另外,对于学生所擅长的智力领域和学习类型等要做出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每个学生最终都成为可用之材。由此可见,学生没有优秀与否的问题,只有学生在哪方面优秀和如何表现优秀的方法。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论影响较多,主要关注的是学生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自从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我国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对教育界来说,更是引起了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自从我国在2004年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文件以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协作能力等,发展了教学中的模块化和超文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更促进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启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精品课

(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无论对于哪个教学阶段和教学领域来说,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精品课的构建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定期进行教师的评比、考核和培养工作,使教师在巩固现有教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打造出优良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配备比例上,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把相应的实验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中坚作用,培养教师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教学氛围,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研讨会,使教师队伍内部可以进行积极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学习他人讲课的优势和长处,完善自身的讲课过程。另外,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成果的展览以及教学水平大赛等活动,以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善教学方法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成绩的提高和习题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实际运用上的发展,这就不利于达到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也不利于多元智能理论与实际英语教学的整合。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以教定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定教”的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主动、自主地学习。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例如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翻译、交流以及用英语进行对话、读英文杂志和英文报道的技能,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退居二线,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成为积极的配角而不是强行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英语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与之配合,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理论知识巩固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小组讨论法”、“任务教学法”、“校园英语角”、“口语角”等都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教和学的融合。

(三)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育当中。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更应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把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代教育应开发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建立起更高效、自主的英语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共享性、交互性以及开放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图像、声音等优势使学生更立体、更具体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感知,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来实现更多的自主式学习。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比较多,更应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在网络中寻找更多的英语读物和英语文章,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网站中找到与教材相应的材料,并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四)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完善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学评价正是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关键。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等教育改革的促使下,大学英语精品课也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使用新的教学评价,从而使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只局限于考试成绩和测验结果,而是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多元化的智能评价体系,从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学习环境下进行多方面的记录、观察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最终形成个性化、过程性评价理念。

(五)加强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管理

大学英语精品课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的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的基础性建设,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学校和相关英语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大学英语精品课教学的关注和重视,完善精品课程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课程的审批,即在保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基础准则上,让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申报,在精品课程通过审批之后,也要设有专门的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进展进行实时跟踪和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以完善精品课程各个环节的建设,从而完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三、结语

随着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反映。因此,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彩霞,程静辉.构建大学英语动态教学管理体系创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石河子大学《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6).

[2]邓红.从精品课程建设看“五个一流”的示范性——湖北省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建构断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赵素芳,张智,党小玲.《大学英语》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李霞.体验理念:一种“目中有人”的教学视角——南开大学部级精品课“大学英语”课程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1(02).

[5]刘宏文.优化教师结构 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之师资队伍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07(06).

[6]南华,韦薇,何世恒.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2006(02).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雄文化;思政课;高校

一、英雄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英雄者,国之干,民之魂。”英雄文化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其基本要义有如下5个方面。第一,“人民是真正的英雄”。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1]第二,“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2]第三,“英雄精神永不过时”。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便有感而发填写了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毋改英雄意气”,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3]第四,新时代要加强英雄文化教育。2015年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4]。第五,英雄教育制度化。2018年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1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党和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化的措施安排,将英雄教育纳入到法律层面,表达了“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决心。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来源于实践的总结,经过历史的检验,意蕴丰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新时代将英雄文化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将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精神,传达给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并将这些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二)有力反击,打赢意识形态保卫战。旗帜鲜明“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有力反击、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关键所在。当前,以污蔑诋毁英雄人物为特征的暗潮涌动,它们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肆意歪曲历史、丑化英雄人物,这对新时代“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有很强的欺骗性。例如网上曾有关于某高校开展祭奠“英雄烈士”的活动报道,而实际上在解放战争中是个彻头彻尾到底的人物,根本不能被认为是“英雄烈士”。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4]要打赢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用英雄文化引领高校思政课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英雄,辨别的谣言,更好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

二、英雄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

近年来,党和国家通过大大小小的场合,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新时代英雄进行表彰,并授予他们“改革先锋”“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这些新时代英雄和我国古代爱国英雄、近现代革命英雄等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英雄谱系。他们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崇尚和学习。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逐渐梳理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为实现英雄文化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有效的经验积累。(一)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实现知情意行顺势而为。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高校四门必修的思政理论课为依托,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力,顺势而为,实现大学生对英雄文化的逐步深入了解。从“知”上入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解决正确理解“英雄”“英雄文化”“英雄精神”等概念。其中,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的群众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特别是要讲清楚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和创新,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和平年代需要英雄情怀等。从“情”上下功夫。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通过追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事迹,让大学生认识到战斗英雄身上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愫。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他们身上展现的英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从“意”上去融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讲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就要重点挖掘英雄背后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刻讲解英雄情怀就是人民情怀,英雄身上体现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气概,实则源于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认同。因此,英雄“是最可爱的人”。只有全社会都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关爱英雄、学习英雄,才会有更多的人争做英雄,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从“行”上去磨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一代一代人接力践行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所形成的英雄谱系讲清楚。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国元勋的青年斗争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改革先锋教育和创新创业精神”,新时代的“奋斗教育和时代楷模精神”等。让大学生明白“每一个时代有特定的历史使命,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英雄”。进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在各自行业中努力拼搏奋斗时,要牢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争当青年英雄,将英雄谱系永续传承。(二)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提升学习兴趣。“理论解析+讲述故事”。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注重将英雄人物作为范例贯穿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是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关键之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是相吻合的。同时,高校思政课也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英雄故事实现以情感人,强化理论学习效果。比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能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而关键和前提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通过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能够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英雄人物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和榜样作用,能够为大学生架起当代青年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实现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桥梁。“课内举例+课外拓展”。通过课堂讲授的英雄人物示例以引导大学生课外保卫英雄的积极主动性。在进行“革命英雄”“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等英雄人物案例教学中,注意让大学生感受英雄的个人魅力,从而对英雄产生崇敬之情,在课下能够自觉抵制等对英雄的诋毁与污蔑。如,以“开国元勋的青年学习和斗争生活”为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一代开国元勋不平凡的青年生活,以正确辨别的谣言。“线上+线下”。榜样教育一直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为此,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建设了线上“家乡英雄(先进)人物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资源使马院全部老师共享。为了将数据库做得更加完善,学院每学期都会专门招募感兴趣的大学生加入“英雄教育学习小组”,作为思政课教师助手,帮助进行线下数据库资料搜集整理,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完善“家乡英雄(先进)人物数据库”。(三)实践教学:借助资源优势丰富实践课堂。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江西省南昌市因为历史的积累,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故借此可以让高校思政课有更加多样的实践课程安排。第一,“红色家书”朗诵演讲活动。开展“红色家书”朗诵演讲活动,让大学生阅读英雄的生活经历与心里世界,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英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无私与伟大。第二,参观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江西农业大学办学近百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让大学生学习本校悠久历史,了解本校的英雄人物,更好学习践行江西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文化和“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大学精神。第三,祭扫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江西农业大学西北方2公里左右。借此优势,可先在校内电影院观看讲述烈士事迹的电影《信仰者》,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带领大学生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展览馆,在烈士塑像前朗诵《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革命英雄人物。第四,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参观前,先向大学生提出关于南昌八一起义事件的一些问题,如“南昌八一起义中的主要英雄人物事迹”等,引导大学生认真参观,学习历史。第五,参观“小平小道”。这里曾是邓小平同志1969—1971年在江西新建县下放劳动住过的地方,距离江西农业大学10公里。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大学生参观,来感受中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魅力。“请进来+走出去”。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5]为打通高校思政课堂与社会思政大课堂之通道,形成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经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师推荐,学院领导统筹邀请有南昌的英雄及其家属、后代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英雄带来的正能量。

随后,积极动员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走出校园,在南昌周边的乡村等地区,积极参与“三农”工作,收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的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的英雄、先进事迹,并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实践中感受付出的喜悦与价值。“共建+共享”。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习评价和评定学生一直是个难题。没有及时准确的学习评价和科学全面的评定学生机制,很难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动力。针对此情况,学院在原有“平时课堂表现+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基础上,创新提出“共建+共享”。即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3—5人一组,根据思政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积极寻找身边的英雄、先进人物故事,进行资料整理,形成PPT和演讲文字稿(800—1000字),随后课堂上进行3—5分钟演讲,同学间实现成果共学、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之后,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评价,并加盖马院教学办的公章,可以用做学生后面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考察对象的佐证材料。实现思政课老师和学生工作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合力,一方面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改善了入党积极分子遴选、培训、评价机制,形成学生、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4(02).

[2]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2).

[3]: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19(01).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5-09-03(01).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精英教育;竞技体育;关系;诠释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1―0031―04

尽管目前学界对精英教育的定义与发展趋势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至始至终都是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人类漫长的教育发展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就是一部精英教育史。怎样培育精英?这是个问题;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异化现象频出,究竟未来的路在何方?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并非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原因在于可以通过竞技体育来培养精英,同时,竞技体育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寻回失落已久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文章试图通过追溯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二者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从而厘清这一关系的发展历程,通过议古论今实现研究的旨意。

1 概念界定

1.1精英教育

“精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词,因此要对“精英教育”进行界定,首先要明确“精英”的涵义。“精英”最初主要指一个特定的、在政治或经济上有某些特权的阶层,而这个阶层通常是世袭的,多由其成员的出身所决定。当“精英”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个专门的概念之后,不同的具体学科、不同的理论对其的定义也略有偏差,但却不乏共识,即“精英意味着特定社会单位中的最高层次部分,而不论这种社会单位是一个阶级还是整个社会,也不论是按人们所选择的什么样的标准所排列的,精英是由经过了某种挑选程序的少数优秀者组成。”由此看来,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精英”的含义:一方面“精英”指的是那些在社会中拥有特权的人,在有些社会形态中,人们通常会选择这些有特权的人去领导和管理其他阶层。另一方面,“精英”也包含了托马斯・杰斐逊所指的“天才贵族”(aris-tocracy of talent),即他们天生极具才华,无论出生于何种社会背景中,他们都拥有一种在其所从事的职业中脱颖而出的个性品质和领导他人的能力。对应“精英”的理解,“精英教育”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对精英开展的教育和用来培养精英的教育。文章所指的精英教育指的就是后者。

1.2竞技体育的功能

目前,学界对竞技体育功能的界定庞杂,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对竞技体育的内涵取舍也不尽相同。文章主要侧重的是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即通过身体竞赛的形式或手段,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加强个体的竞争、进取、协同观念及效率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培养。需要特别提出文章强调的是竞技体育而非普通的学校体育,是因为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所达到的目的不同,尽管学校体育也有教育功能,竞技体育也有健身功能,但是学校体育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而竞技体育则是通过激烈的身体对抗把促进学生在某些精神方面的发展作为主要目的。

2 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2.1非形式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直接同一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与之相生相伴的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阶级出现以前,教育和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从中分离出来。“生活没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形式的复杂性,构成个体教育目标的那种一般的生活概念中的要素在性质上是简单的,在数量上是很少的。用来帮助或强制个体服从普遍要求的复杂手段,绝大部分是无意识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而这些普遍要求是个体为了能同他周围的人共处所必须履行的条件。间接地用作生活指导基础的大量知识或学习科目尚未组织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自我意识还处于混沌状态,主客体尚未完全分化。人类的生存能力低弱,生命随时都可能受到外界威胁,因此,“教育”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传授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技能、习俗等等。当时阶级还没有出现,所以也没有后来到阶级社会才出现的精英教育。竞技体育也没出现,但是它的本源“游戏”已经出现了。所以,“在原始社会,一个人是通过与别人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劳动或游戏、仪式或庆典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每个氏族的成员,只要参加游戏就是在接受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也是教育。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成年人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儿童进行游戏,所以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要照顾自己,由于这时的儿童还没有真正的目的,未能完全掌握模仿成人活动的技术,也不具备当时的成人已达到的成熟的觉悟程度,并主动承担成人的任务,因而“儿童早期参加劳动只能是一种类似游戏的行为。在这里游戏和劳动是不可分的……”。可见,融于生活的、非形式化的教育总是同游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状况在我国现存的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中的教育中仍可得到验证。

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私有制度产生,人类也就从原始社会步入了阶级社会,形式化的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从此独立于生活和游戏,这种“分化意味着活动的专门化、经验的积累和才智的发展,对于当时社会发展而言,是利大于弊的”。正是由于教育从生活和游戏中分化出来,才使得各自都有了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2.2形式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逐步分化

在原始社会,教育与游戏和生活都是相互融合的,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的。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开始出现,社会中有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专门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递,自此,为教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于是,出现了教师,产生了教育实体和由两者组成的形式化的教育。“这一分化也同时促进了人类主体地位的提升和主体意识的觉醒”。但是,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才成就了教育的每一个前进的脚步。在形式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和分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2.2.1古希腊传统影响下的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与逐步分化古希腊的历史和文明因其复杂的结构而让人眼花缭乱,因此,要详细考证“竞技体育”和“精英教育”在这段时期的各自发展历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从古希腊的文学巨作《荷马史诗》中寻找到相关的线索。在这部伟大的史诗中,盲人荷马塑造了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可谓是古希腊完人教育理念的最初起源与标准样板”,“永远争取第一,争取超过别人”的著名理想,也成为了西方竞技体育观的核心。古希腊的最初时期是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结合的最紧密的时期,这除了要得益于古希腊提倡的“完人理想”外,还得益于当时竞技体育的两大特性:一是非功利性,二是非职业化。只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更多是贵族精英内部用来自娱自乐的,只有很少的平民阶层的参与,这个时候,竞技体育可以认为精英教育是为了所谓的完人教育而准备的。可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和昌盛是离不开希腊人对完人体育理想的无限追求的。”但也同样也是因为“完人教育”的理想,导致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衰落。

2.2.2罗马时代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分化到了罗马时代,重视政治生活成为精英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培养能说善变的演说家或政论家为目标。这种演说家或政论家“不是通过私人的辩论,而是通过自己在观众生活中的经历和成就,证实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政治家,正因如此,对他们来说,“教育既是眼睛的事,又是耳朵的事。通过对长者的观察,年轻人学会了他们不久要做的事情,而且知道轮到他们教育后代时,他们该做些什么?”但是这种教育仍然是上层社会或有闲的统治阶级的专利,劳动阶级仍然因为社会与经济的原因与此类教育无缘。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儿童天性的训练和强化,因而,通过言语的教育被过分的强调和肯定,“身体运动”反倒受到忽视,或可有可无。游乐和体操也只是学习生活之余的一种补充,仅仅是一种娱乐或消遣而已。当儿童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会进入文法学校学习,直到十六岁,就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演讲术,类似于竞技运动的活动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和出现的频率则越来越少,古希腊思想中有关精英教育和身体运动的关系的理念在罗马时期丧失了,二者进一步走向分化。

2.2.3基督教伦理引导下的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对立公元5―6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刚刚兴起,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为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普通劳动者对于生活技能的获取和掌握仍然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因此不必要、也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接受到真正的教育。传教士和贵族作为这一时期主要的知识接受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活跃在教育的舞台上。教会“以一种精神价值作为它的主”。早期的基督教徒轻视人体,他们把拥有健美体形的运动员看作是异教徒,并认为古希腊通过竞技运动来祭奠神灵,这样的身体崇拜是太过看重世俗的东西,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熏陶。这时,古希腊的“身体运动”的整个价值遭到否定和抛弃,人的最基本的权力和地位也被剥夺。身体活动被活生生地从教育中剥离,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2.3制度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片面结合

2.3.1制度化教育萌芽时期,身体运动回归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由此形成,与此同时,“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占据了人们头脑的封建思想禁锢”,“人”朦朦胧胧地开始显身,“教育”与“身体运动”再次出现联系。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身和心是统一的,智力和体力同等重要,体力的增强不仅可以服务于智力,也可以促进心理品格的发展。他的这种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裴斯泰洛奇强调把体育看作是教育的要素、人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天赋和生理上的力量,全面发展出来,并主张体育要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德国的古兹姆兹(GutsMuths)、杨(Jahn)和施皮斯(A.Spiess)是自然主义体育流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体育之父”。尽管他们的自然体育思想异彩纷呈,但就本质而言都是强调按照人体的自然规律来铸造人体。著名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奠基人高尔霍夫尔(Karl Gaulhofer)更是把这一理论吸收和深化,从生物学的价值和受教育者运动兴趣来设计体育课程。另外,查尔斯・H・迈克罗伊也从生物学的角度认为应该以受教育者的身体特点为中心,用体育作用于身体,使身体发挥有效的生物促进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的观点存在着相同点,那就是,身体活动要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3.2制度化教育形成时期,身体运动走向受教育者的“科学生活”现象学派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Edmund Husserl)认为,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逐渐被实证科学所支配,并在实证科学所造成的“繁荣”中不断迷失,以至于类似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之类的重要问题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涉及人在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到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以上种种皆说明了在西方近代社会实证科学对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遮蔽。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期,人们未能自觉地、深入地认识和探讨竞技体育在精英教育中的多维价值。

2.3.3制度化教育完善时期,精英教育与竞技运动全面结合的努力

制度化教育的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系统的封闭和统一,而这种已经封闭的学校体系就会存在着选择和竞争的倾向性(当然这种倾向能否实现还与现实中的诸多因素有关,诸如就业形势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对于倾向于培养精英的学校更是如此。

在“美国的进步教育之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下,著名的体育家托马斯・D・伍德(Thomas D Wood)开始以新思想来审视体育,并发起了“新体育”运动。

但是,“新体育”运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进步教育运动达到了高潮,与之相对应的出现了极端的行为和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威廉姆斯取缔体操的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体质下降。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我播种的是龙种,而收获的是跳蚤”,形象地描绘了当思想在传播过程中,预期结果和实际所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的状况,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美国新体育运动的兴与衰。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近日一则《中国顶尖大学“使命错位”?》的网帖受到社会热议。文章认为,过于强调就业前景偏离了高等教育的重心,也给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中国顶尖大学造成巨大压力。笔者不想就事论事,联系到“姚班”10 年来的精英教育探索,想重点讨论一下新常态下中国精英教育的问题。

其实上述网帖中强调的顶尖大学应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为目标,说的就是精英教育。这和我们常说的顶尖大学应定位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中国顶尖大学的使命就是搞好精英教育,“错位”之说言重了,比较恰当的是“不到位”。

在强调“教育公平”的语境下,讨论精英教育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但社会的精英教育阶段与大学的精英教育,实际上是两回事。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的教育并非精英教育。比如清华,一段时间的定位就是“工程师的摇篮”。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顶尖大学缺乏精英教育的成熟经验,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还要搞精英教育呢?这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要求。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让更多的中国人成为未来社会的领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对我们的要求。“985 工程”“2011 计划”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无论中外,精英教育都是一个“烧钱”的差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源支持。缺钱,也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的常态。国外一流大学校长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争取资源。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卡斯帕尔曾开玩笑说,他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别人握手。在中国,如果名校校长和官员、企业家靠得太近,就会招来很多非议。这便是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即使中国的校长也整天和人握手,也未必能筹来那么多钱。

笔者理解网帖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国家更加重视精英教育。特别是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剥离与其宗旨不符的附属功能。这当然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中国顶尖大学也会碰到现实的无奈。中南一所大学校长就曾坦言,学校一年网络成人教育的收入,已远远超过了国家的985 专项经费。如果中国顶尖大学也和国外一样,全球遴选大师,保持很小的规模,不涉足经营相关活动,所缺的经费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近10 年来,中国顶尖大学都在进行精英教育的相关探索,国家和大学也给予这些试点项目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关心的经费问题、行政化问题等,在这些试点项目里都得到了较好解决。相比较而言,笔者更为关心的是其培养模式。

“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小班化讨论”的教学形式,是美国一流大学精英教育较为成熟的经验。在清华“姚班”和其他一些试点学院里,我们也能发现它的影子。从目前的试点效果看,确实也很不错。培养学生对于研究的真正兴趣、独立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精英教育的重点。如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同样会受到就业影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有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这或许意味着,要么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没有落实,要么是培养模式不接地气。笔者最为担心的是后者。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香港高校;精英教育理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1)06-0113-04

人类漫长的教育发展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一部精英教育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地区近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1911年香港创办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也是一部精英教育史。香港高校0的精英教育虽与英国高校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相关联,但在世纪之交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香港高校精英教育的理念及其成果,了解中国香港地区高校精英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对于中国大陆更好的确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精英与精英教育

对于“精英教育”,首先要明确“精英”的涵义。“精英”的涵义早期主要是指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阶层,而这个阶层又多由其出身来决定。当“精英”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之后,精英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理论中虽略有差异,但仍不乏共识,即“精英意味着特定社会单位中的最高层次部分,而不论这种社会单位是一个阶级还是整个社会,也不论是按人们所选择的什么样的标准所排列的,精英是由经过了某种挑选程序的少数优秀者组成。”由此看来,“精英”一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精英”是指那些在社会等级和社会地位上拥有特权的人。在一些社会形态中,人们往往希望这些有特权的人去统治、领导或者管理社会其他阶层的人。另一方面“精英”也包含了托马斯-杰斐逊所称的“天才的贵族”(aristocracy of talent)。所谓“天才的贵族”即他们天生就极具才华,无论出生于何种社会背景中,他们都拥有一种在其所从事的职业中脱颖而出的个性品质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基于对“精英”概念的理解,对于“精英教育”的解释也包含两个方面,即对精英开展的教育和培养精英的教育。从几个世纪以来对“精英”的定义可以看出,自身禀赋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为精英的关键因素。然而“精英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只是提供了“精英”产生的一种途径,或者是促进精英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绝非是唯一的途径和全部的因素。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有了精英的潜质并不能保证就可以成为精英,而如何选择精英,并对精英们进行教育,这才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香港高校的精英教育

香港高校的精英教育历史悠久,成效显著,其精英教育的形成机制主要体现在学生精选、教师竞聘及服务理念三个方面。

(一)学生精选

香港高校的精英教育首先体现为对优质生源的精选上。在对精英学生的选择审核上,香港高校采用了非常严谨的程序以落实严格的标准。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说:“十年前和十年后,我们坚守同一个信念:港大招生的过程,绝不马虎。学校会派教授到各省市去做面试,因此招生成本相当高。我们坚持面试,因为通过面试,我们可以挑选到我们认为最适合在港大学习的学生”。香港大学2008年的本科生面试题目为:“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建‘鸟巢’是不是太浪费材料?”等。这类考题宽泛新颖,具有开放性,完全是脱离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直面社会的具体问题。事实上,正是这种没有预设正确答案的、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的思维灵活程度和创造性潜质,以及逻辑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据“大学收生遴选委员会主席”史秉士教授提供的材料显示:“在2008年,香港大学收到12000份内地本科生申请表,但只能录取其中的250位,这真可谓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本科生甄选率之一。令人感受至深的是,这12000名学生都成绩卓越,足以人读内地最高等的学府。而在1998年,当香港大学内地省市招生计划开始时,学校只能从百多位顶尖申请者里取录30名。精英无异,规模远逊今日。”。据香港大学1998年至2008年《十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之发展》文件所述,2008年该校已在内地2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2010年,香港大学本科入学新生总数为2179人,其中,内地本科新生入学人数总计已达1287人,欧洲、北美、澳洲及纽西兰学生人数总和为657人,本科新人学学生国际化的比例达到27.6%,本科在校生国际化比例也达到18.8%,加上所有的研究式及修课式研究生,两个比例分别高达34.8%及28.9%。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主任陆炎辉博士在接受专访中说:“鉴于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要求严格,到港内地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好。对于香港本地的学生来说,内地同学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学同学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一点,在开始招收内地学生前就能预见。可是这并不是令人担心的事情。相反,这种大学里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氛围,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两地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市场的逐步融合是同步的。思想的碰撞打破思维的边界,开放的大学环境让本地的同学在更早就开始学习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正是这种精英教育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使得香港大学网罗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学生。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3-6科A级成绩学生人数、英语运用平均成绩、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和文化及三科高级程度会考科目之总平均成绩、非本地生人数、交换生人数、2010年度中国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等18项指标中,香港大学成为受香港“教资会”资助院校中最佳、最高及人数最多者。同时在2010年度中国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中,香港大学获取入学的内地本科生之国家高考成绩也成为受香港“教资会”资助院校中的最高者。

(二)教师竞聘

衡量一流大学的标准,在于看其是否具备世界一流的学者,是否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是否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香港高校的精英教育所依赖的是它杰出的教育团队:首先,香港各大学不分种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优秀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们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进香港高校,并以自身一流的学术水平和优秀素质从整体上提升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水准。如香港科技大学教师100%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95%的教师拥有国外名校学历,香港大学94%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或以上专业学历。据“2010年香港大学数据一览”显示,香港大学国际化程度高达55.4%。根据香港大学的官网主页材料显示,香港大学从世界各地聘请了最优秀的教师,教师们都是在各自领域顶尖的研究者,这些领域包括:人力资源和发展、

生物技术与制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建筑及自然环境、理论与计算科学、公共法律和公共政策、中国研究、通信等

其次,国际化的师资,也带来了国际化的联系网络。香港各大学非常积极地建立与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国际战略联盟。以香港大学为例,它与300多家海外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并选拔了大约5300名中国大陆和外国学生。与此同时,它在致力于建立国际化的校园,支持各级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国际流动性项目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香港大学是“Universitas21组织”的建立者。Universitas21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包括十五个国家23个顶尖级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网络。所有Universitas21的成员机构均为以研究为主导,具有优秀科研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包括香港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些学校都为该网络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总的来说,“Universitas21组织”学生成员超过70万名,雇用员工超过145,000名,并已有接近250万的校友。该组织的集体预算金额超过130亿美元,并且有一项每年30亿美元收入以上的研究经费,它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其成员成为全球化国际化的高等院校。

第三,香港高校也具有非常严格的人才招聘机制。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香港科大在人才招聘中强调两个字,即“人”和“法”。所谓“人”即“以人为本”。从事香港科大人事管理的孔宪铎校长对“以人为本”给予了更人性的诠释“recruit the best peopleand keep them happy’,延聘一流人才,并使他们快乐”。香港高校采用的高薪教师聘任机制便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据“香港各大学各级教授基本月薪一览表”数据显示,香港的各所高校是目前世界上教师聘用待遇最高的学校。

香港科技大学在人才招聘中另一个强调的就是“法”。所谓“法”就是强调人才招聘中的制度体系建设要完善,执行过程要严明。香港大学也有同样严格的筛选程序:“杰出的教员由非常严格的筛选程序选出,这些程序包括内部同行审查和相关领域国际著名专家进行外部评估”嘲。对于教授的晋升,丁学良教授曾用“六不准原则”来描述:不可以是你原来学位论文的指导教授们;不可以是与你共同发表过论文、论著的人;不可以是与你共同主持一个研究项目的人;不可以是你过去单位的同事;不可以是你现在单位的同事;当然不可以是你的亲属。所以,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曾经说过:“我深知香港科技大学在聘用和升迁上所用的学术水准,是国际上最高的学术水准。

正是由于有如此杰出的教师科研团队的聚合,为香港高校的科研跻身世界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香港大学为例,从1996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获资助项目设立至今,以首席研究员及合作研究员形式所获资助项目共有13项,总拨款额达港币八亿八千四百五十二万元。从1989年至今,全香港获得“部级别奖”得奖科学家总数为55人,其中15人为港大成员,共获17个奖,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首位香港科学家。2008-2009年,有3319篇研究项目申请到了研究基金;2007-2008年,有接近7500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2009年,香港大学获得了研究资助局14亿港币的研究基金资助,并以203篇研究计划获得了2009-2010年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前称角逐研究用途补助金)中获资助项目的最高奖。据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110名香港大学教授人员,以其著作被引用之次数计算,被ISI评为世界首1%顶级科学家(注:位居榜首的意思),充分显示了香港大学学术著作之影响力。

(三)服务理念

有了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教师队伍,还必须有一流的教育管理作为精英教育成功的保障。香港各大学为了实现一流教育资源的最高成效,在整个管理模式上无条件地实现了为教育一线师生服务的教育管理理念。

1.教授自主,行政服务

香港高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术自由,教授自主。学术范围内的工作都由教授们来决定。所以,香港高校使用的教科书并不是由行政指定,而永远是由教授决定的。教材采用世界最新版本,因而其中的教学案例也颇具针对性。

在香港高校,很难感受到行政人员对教授的教学和研究造成干扰,极少的行政人员只是本着全力以赴为教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有专门为学生服务的发展及资源中心(cedars),涉及住房、健康、医疗、工作、奖学金等与学生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切事务。机构的完善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了学生们最大程度的帮助。

2.引导式教学,自主式学习

香港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服务式的,即全力以赴为学生获取知识,尤其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毫无疑问,港大的教授们学问渊博,大多是世界顶级学者,但他们并不以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知识,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遗余力所做的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分析问题,非常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教授们一般会提出很多问题,而不是直接授课,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们分组讨论去寻找答案。这种“解题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及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将知识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比直接授课的效果明显很多。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如何探讨问题、追根寻源的能力。

3.服务他人,自我完善

精英教育的核心是成才成人。“成才”是知识层面的,能力层面的,而“成人”则是人格层面的,心理层面的。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都取决于在与他人的交往、与社会的互动和对自我的认同上的完善、和谐。在这一点上,香港高校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学生管理理念值得借鉴。和中国大陆许多大学不同的是,港大的宿舍分配不是按照院系或班级,而是打乱系别、届别、甚至国别来随机分配的。这样的分配让学生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自己专业以外的同学,大家互相交流信息,从对方身上学到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和文化。

在“成人”教育上,香港大学的“舍堂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文学学士郭倩说,舍堂活动让她感受到了家的味道。经济金融学士历肖洋说:“从舍堂生活中能学到如何与人相处,也能知道社会对你的期望;每个舍堂都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不同文化,舍堂就是把一群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不用费太多力气,他们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一、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

英语中以“人文” 为核心的系列词汇,与“human”(人的,人类的,有人性的等)和“human”(仁爱的,人道的,使人文雅的等)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文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强调对社会的教化,涉及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价值判断,研究人怎样完善和发展自己。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更多地关注英语听说读写上的应试能力,并不太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文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人做人”。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应该灌输人文精神渗透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互促进。

二、解析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

英语教材作为师生英语课堂的重要依托,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解析人文教育资源是大有裨益的。根据调查显示,80%的学生希望英语老师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国内外的文化、风俗、习惯和礼仪。教材中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开阔视野,培养国际意识。充分解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闪光,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佳作,挖掘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思想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养成思索辨析的习惯,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培养目标。

三、以学生为中心突显人文教育

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张正东教授认为:“人文教育思想,就是把你的学生当做和你一样的人。”人文精神突显以人为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参与课堂,改变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倡导以生为本、以个体发展为宗旨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改革的趋势,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学生学习外的优势和特长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精设教学过程贯穿人文教育

教师应更新观念,结合课文,将人文教学列入教学目标,使人文教学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地进行;在教学环节中适时地渗入人文意识, 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精神的舞台。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容、自信和团结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介绍语言的文化背景,重要的是关注语言对社会文化过程的映射,用新的思维背景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辩论活动,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辩论,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交流中巩固新知复习旧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讨论的机会。小组合作的交往性学习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等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除了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相长的方式,师生双方都可以从中领略愉快并形成相互合作的人文精神。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口头报告,演讲,角色扮演等语言大量整合输出的活动,对于学生自信和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五、课外交际拓展内化人文教育

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通过课堂内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课堂外的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学生在不断的磨练中培养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又陶冶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网络作为辅助英语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课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资料拓展,查询;影视收听,影视赏析等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另外,中西方国家都有一些传统的文化节日,这恰好给了学生内化人文知识机会。在中西方重大节日来临时,教师可设计组织关于此节日的适时适度的活动,例如可以举办化妆晚会,圣诞party,节日贺卡制作等个性化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亲自感受中西文化风情。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意识,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体现在英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体现在课堂内外的每时每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挖掘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活动,使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英语教学渗透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丰富着英语课堂。两者融洽的结合,有利于调动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轻松愉乐的氛围中实现人文与英语教学互长。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当前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中英语教师普遍对文化政治性不敏感,过度强调外语工具论,对英语教师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程度较低,致使英语教育工作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高等英语教学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以揭示批判教育模式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实用性及适用性。从增强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政治观、强化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语言观、扭转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文化观着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及高等英语教育实际的批判教育模式。

[关键词]

全球化视野;高等英语教育;批判教育模式

一、引言

批判教育模式起源于巴西教育学家PauloFreire(1998)首倡的批判教育学,旨在培养富有批判精神及明辨能力的学生[1]。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美洲及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教育工作理念革新开拓了视野,提供了依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批判教育学引起了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就相关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后一致认为,批判教育学所具有的犀利开阔的政治视野及追求的民主解放精神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但是,批判教育模式的应用却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截至目前,关于批判教育模式应用的实证研究仍是凤毛麟角。在此背景下,开展对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研究不仅符合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规律,丰富及完善相关研究内容,也能够为批判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校其他学科教学工作中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当前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应用现状

(一)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

文化政治属性差异必然导致高等英语教育模式及内容呈现迥然不同的特征。巴西教育学家PauloFreire(1998)在提出批判教育学时,正值民主解放思想盛行,其著作中追求思想解放、民主政治的观点跃然纸上。在该理论思想基础上建立的批判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个体的成长,强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应用型人才[3]。而就我国当前高等英语教学工作而言,高校教师并没有充分领悟批判教育模式的真谛,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实际上,批判教育模式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某些内容不谋而合,2002年教育部编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英语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并举、英语业务素质及学生身心素质共存的复合型人才[4]。在高等英语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将爱国主义思想、组织纪律性融入教学内容里,以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的眼光去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并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方针已经充分注意到了高等英语教育中文化政治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导致批判教育模式缺乏在实践层面的应用。

(二)高校英语教师过度强调外语工具论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较高。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教师往往也会针对上述四方面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以锻炼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以实现良好交际的目的,外语工具论思想及言行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教学工作中[5]。而批判教育模式的真谛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社会价值。批判教育与外语工具论两种教育思想南辕北辙,最终造成了批判教育模式未能够在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中推广使用、外语工具论思想在高校英语教师心中被无限放大。(三)高校英语教师对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程度较低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过度强调外语工具论思想,致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谋生工具,丧失了英语教学工作的本质。著名的批判教学学家Giroux面对中国高等英语教育现状,在2008年中文版《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序言中提出了“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的疑问。直言不讳提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对自身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程度较低的现实。在全球一体化视野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迫切需要知识分子人格的回归,勇于担当时代先锋,将自身定位于文化工作者,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抵御英语文化的霸权行径[6]。

三、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探讨

(一)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分析

1.帮助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查找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批判教育模式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相一致,都把学生成长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培育其明辨是非能力[7]。因此,在高等英语教学中应用批判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传输给学生、促进知识正迁移。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英语教师,弥补教学漏洞,促使高等英语教学工作能够在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中得到长足发展。

2.锻炼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及教学能力

批判教育模式有别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观念的培养,而这就意味着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教学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网络技术及设备普及应用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及相关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如果高校英语教师创新思维及教学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的丧失,教育工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提高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效果

高等英语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每个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满足走向社会后工作所需,才能真正说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理想成果。而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恰恰符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树立,有别于人云亦云现象,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是其得到长远发展的基石[8]。可以说,批判教育模式应用在高等英语教育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掌握最丰富、最全面、最符合实际的英语知识,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建议

1.增强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政治观

前文已经指出,我国高等英语教学纲要中已经指明了高等英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教育批判模式提供了应用前提。今后,在高等英语教学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增强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政治观,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及特色、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英语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出具备独立人格、创新思维、批判精神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来抵御英语及文化霸权主义思想及行径[9]。同时,在对高等英语教育进行宏观规划时,应当将其作为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来实现批判教育模式和高等英语教育有机结合,为今后推广使用批判教育模式积累经验。

2.强化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语言观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批判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强批判能力英语学生,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与西方迥然不同,面对着日益复杂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利用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来与西方世界沟通,协商解决政治、经济差异及纠纷,实现全球和谐发展的目标,这是当前高等英语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高校英语教师自身英语教育语言观必须要得到充分强化,摆脱外语工具论思想束缚,将符合时展规律及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锻造学生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把实现培养具备公平、民主、批判精神及能力的学生作为教育终极目标[10]。

3.扭转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文化观

在全球化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工具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者,还是肩负着传播民族精神、爱国思想的文化工作者。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高校英语教师应该通过批判教育模式来启发学生对其所处环境、语言背后的政治文化属性进行有效地辨别,促使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不仅能够批判性地阅读文字,还可以批判性地阅读世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思想解放及传播民主理念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高等英语教育政治观、文化观、语言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批判教育模式,为构建适合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特色的批判教育模式积累有益经验,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丹 单位: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

[参考文献]

[1]徐江.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4,12(17):114.

[2]董立平.浅论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J].科技视界,2014,25(04):260.

[3]田玮.批判教育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适用性调查[J].文山学院学报,2013,33(04):110-113.

[4]马月秋.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国高等英语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7(09):166-168.

[5]张义民.阿普尔批判教育理论课程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唐丽萍.批判教育在高等英语教育中的适用性调查与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2,42(03):137-141.

[7]郭金秀.批判与对话:批判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01):146-148.

[8]陈令君.论和谐理念下的批判性语言教育[J].教育评论,2011,8(01):76-79.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一)英语教育成就“爱美之心”

语言是人类符号系统的精华。语言本身即是美,其美的展现既在韵律也在意境。在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聚合中,英语语言呈现出强烈的韵律美。英语语音的清浊、快慢、长短,配合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轻重缓急,构成了英语语音独有的参差有序和高低起伏的音韵之美。通过词汇、结构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英语也表现出富有色彩的意境美。语言具有形象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不仅可以记录和描绘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各种美的体验,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描绘人类的审美认知成果,还可以以文字的万千组合创造出新的美学情境,构造出多彩多姿的心灵世界。语言使用者就在文字中复现、重温、感受和咀嚼美不胜收的意境。英语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掘语言的美育价值,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学习体验语言的美,学习如何用美的眼睛、耳朵去感知世界,用美的心灵、情感去体验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成长和发展。”在品味英语语言的韵律与意境之精妙与美好时,学生得以树立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

(二)英语教育提升“思辨之力”

语言既是认知的内容,也是思维工具。英语语言表达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历史演进、社会生活和自我成长中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感知、体验和阐释,是其理解自我和周围世界的成果之精髓所在。英语语言也代表着与汉语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系统、崭新的思辨方式和表达逻辑,由此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以差异化理解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创生新知识与新概念的思维工具。当中小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与已有认知体系全然不同的认识成果和认识方式时,其固有的认知系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他们在试图理解和适应新的精神成果之际,在尝试调控和运用全新的认知体系和工具之时,其内在认知结构不断被打破、调试和重构,认知系统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将得以提升,学生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的方式更为全面和深刻,思维的缜密性和批判性得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得到促进。英语学习就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扩展了心理空间,还丰富了概念系统。

(三)英语教育成全“向善之情”

道德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逐步生成与稳定下来的价值观和精神意义,表达了对理想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和谐共生、互为促进关系的崇尚。英语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以真实可靠的方式反映出这些价值观和精神意义。大量富有生命力、形象性、感性化的英语格言、俚语,都承载了人类在求真、向善、尚美过程中所追寻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展示了普世认同的人生态度、人际准则和人性追求,承载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材中提供的大量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和谐相处的德育素材,传达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促进学生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针对这些语言材料制订教学目标时,必然关注这些语言材料中反映的道德思想,将它们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英语教育的过程也是德育的过程。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尊重、爱护之心对待自己,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每一处进步与成就的认可,对每一次暂时失误与挫折的鼓励,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心、帮助,体会到尊重和关怀,真切地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相处方式。潜移默化地,他们就会树立起一种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会以着眼未来的视角看待今日的进步,会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正视当前的不足。英语教育就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四)英语教育传播“文化之知”

英语语言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社会生产和文化生产的成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创造出的独特的表意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得以表达、传播和继承的重要工具,集中表现了其使用者对周围世界和内在自我的认识。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不仅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还引入了许多有英美国家历史、地理、人物、节日、风俗、宗教等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中,中小学生必然会体会到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差异所在,在两种文化的理解、分析和对比中,学会欣赏他族文化的精妙,更深刻地认识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基础英语教育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必须承担起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语言所承载的关于民族心理、生活、历史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同情心和理解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欣赏,从而发展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迷失

基础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然而,在人们试图探寻其理想目标和可操作的实践方向时,英语教育人文意蕴常常遭到忽视。

(一)固守“工具论”教育理念,制约英语教育人文性的抒发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始终禁锢在以功利目的和效用为最高追求的“工具论”思想之中。英语语言仅仅被视为交流的媒介,英语教育的目的被简单地看作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交流和学习的工具,教科书的编制仅仅重视知识和事实的呈现,教育实践则停留在语言技能精巧性的训练上。2011年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虽然也提出了英语教育要提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但仍将综合运用英语“做事”定位为核心课程目标,其他人文价值追求仅仅被置于边缘的、附属的、是为了支持语言运用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边缘地位;与此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具体的和确定的评价指标,以及对人文性目标的空泛笼统的提法。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看似得到了提倡,但仍被视为“工具论”英语教育的婢女,人文性的教育追求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凸显,其提升教育的全人发展内涵反而受到了曲解,其重要地位反而遭到弱化。英语教育的工具性追求仍然是终极目标,本应该处于中心地位的真正的人的发展、求知求善求美的意义探寻、个性发扬和生命成长则始终处于局外,语言本身所蕴含的真善美意义遭到遮蔽,语言教育过程所蕴含的人文教育价值受到禁锢,学生本应获得的成长遭到扼杀。

(二)偏重文化价值,遮蔽多元人文内涵

有学者和教师认识到英语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应是对学生作为具有个性化、生命化、生活化的有意义个体的培养,必须注重工具性知识和技能之外的人文意蕴追求。然而,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仅仅重视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忽视英语教育的美育、德育和智育价值的现实情况。当提到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时,人们所想到的仅仅是语言的文化意蕴,语言所承载的历史、风俗、思想、观念等知识性、事实性东西,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阐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英美文化知识。但对于英语语言的美学价值,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所感受到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对语言形式背后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对语言材料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动态生成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的情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后果是,英语教育人文价值追求变成了英语教育文化价值追求,英语教育的深层次内涵未能充分挖掘,英语教育之“成就人”和“成全人”的全面价值未能实现。

(三)人文理想与教育实践的断裂

即使一些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英语教育要注重多元人文价值,但在教育实践中并未能践行人文理想。基础英语教育除了在一些展示性、表演性的公开课中表现出一定的人文价值追求,一旦身处真实的课堂,教育者立即将人文情怀抛到脑后,转而实践一种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机械操练为主要活动方式、以题山试海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活动。学生本应获得的个体生命的成长、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成长和心智的发展,被有意地忽视。究其原因,就在于基础英语教育评价体制的缺陷。对学生的评价,以量化结果为主要手段,很少采用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以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较少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评价,唯学生分数论,追求一次性的结果,不重视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怀、认知能力的培养。因此,虽然个别教师胸怀满腔人文情怀,然而并无勇气也无能力挑战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只能依从和顺应,英语教育的人文理想与教学实践产生鸿沟。教育的多元价值遭到解构,英语课程多元目标遭到覆灭,学生的成长遭到损害。

三、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回归

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人文内涵的回归。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育者都需要转变观念、改革实践,追求英语课程中人文价值的彰显。

(一)理念转向:从工具理性到兼顾人文精神

英语教育的工具理性造成了英语目标的迷失,为追寻基础英语教育本真价值的实现,必须转变理念,语言观从工具论转向人文论,英语教育观从实用效能取向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人性的昂扬,是情意、美德、审美体验、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以未来生活和人性释放为导向的全人发展。如果教育者不能摆脱工具论的教育观念,就不能发现教育本真的价值,就不能从一个音节、一个语调、一个词语和一个句子中把握英语教育的真善美,不能从有限的课堂教学材料中把握教育的生命性和课堂的无限生机。如果英语教育的实践者不能从单一的工具目的的观念中超脱出来,他就无法在实践中去创生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就无法体验到英语教育给学生的心灵、认知带来的丰富体验和成长。这一切的后果,则是英语教育的价值失衡,最终将会导致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缺失。基础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作准备。这一准备,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存的外在工具之准备,更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心灵、人性、爱与美的感受、思辨的深度与广度、情意的发展之准备。“英语教育应当兼具工具理性和人文精神。只有站在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高度,我们对如何利用和掌握其工具性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与手段。同时,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又不能独立于工具理性而存在,因为英语教育中人文性内容的传递和表达只有与知识文化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结合,才能实现英语教育过程的完整统一。”因此,教育者应该转变思想,以多元价值观照下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英语教育的尺度,既注重其工具价值也追寻人文内涵。唯有如此,英语教育才能为学生带来人生中最珍贵、最真实的真善美的体验和追求。

(二)内涵开放:从文化能力追求到多元能力发展

教育的人文内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从英语教育的学科特性来看,文化能力发展体现了英语教育人文内涵的追求,但以人的发展为向度的人文教育还要关注美、德、智的全面发展。基础英语教育既要追求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的传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还要追求人性、人情、人格之发展。人的根本价值和幸福追求在于个人生活中对美的发现与体味,对善的思考与行动,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只有将这几者相结合,将审美、求善、善思、文化理解统一起来,才可能充分发挥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传统以文化理解为主要追求的内涵,忽略了英语语言和英语教育本身所带来的内在统一联系,只能片面地达成英语教育的目标,造成英语教育内涵价值的缺失,同时也不可能培养真正的人,促进学生作为有自主性、生命力的个体的成长。其看似人文性的追求,说到底也是以工具论英语教育目的为辅助的。基础英语课程必须摆脱文化教育独大的人文偏失,转向充分挖掘英语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实践重构:从单一技能为中心到学生整体成长为中心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由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1970,1998)首倡的批判教育学(Critical Pedagogy)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以培养有文化、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公民为终极目标,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这一理念在美洲、乃至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批判教育学犀利开阔的政治视野和追求民主解放的终极关怀日益引起我国教育学领域的关注,普遍认为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黄志成1997,2003)。不过,批判教育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进入政策和实践领域(阎光才2008)。国内教育界对于批判教育学的研究也还大多囿于理论层面的译介和评述,与我国本土教育环境接轨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具体到我国的英语教育,业界对批判教育学的反应更为滞后,相关讨论可谓凤毛麟角,而这恰恰是迫切需要做出敏感反应的一个领域,因为随着英语教学市场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西方至上的价值观正潜移默化地同化着世界(Phillipson 1992;Pennycook 1998)。我国的英语教育实践由于长期以来缺少批判视野,已经在某些方面无意识地复制并且加强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霸权,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唐丽萍2008,2009,2010)。在21世纪走过第一个十年之际,我国外语界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立足外语教育的现实问题,围绕如何着眼国家战略进行教学改革,展开了广泛、深入而务实的思考与讨论①。本文拟针对批判教育在中国高等英语教育中的适用性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以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规划产生启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录音访谈为调查手段,以某省属重点大学的30位英语专业任课教师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笔录进行内容分析,调查专业教师对于批判教育学的了解和接受程度。30位访谈对象的选取标准有二:一是尽量保证其在教龄、职称、所教课型、研究方向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二是尽量尊重其在访谈时间和地点上的便利。根据研究需要,将其从T1到T30随机标号。访谈采用个人访谈和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语言为中文,时间从20分钟到90分钟不等。为了避免调查对象有意迎合访谈,事先并没有明确告知其访谈目的。访谈围绕调查对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展开。调查发现,尽管“批判教育学”在国内教育学领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但它对于作为英语教师的调查对象来说,却是全然陌生的。即便是多年研究教学法和教师教育的英语教师也从未听说过Paulo Freire和“批判教育学”。“教育的改变取决于教师的所做所想”(Fullan 1991:117)。我国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与批判教育学思想的契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批判教育在我国进入实践领域的难易程度。本文将从调查对象的英语教育政治观、语言观和文化观这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展开讨论。

3.英语教育政治观

继Freire之后,Giroux(1988),Guilherme(2002)等批判教育家们先后从批判社会理论、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批判思潮中汲取理论资源,逐渐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在不断改变、丰富着自己的形态,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机器扩张到文化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地取得文化形式。以往被认为是远离政治的学校等社会微观场域也都充斥着权力。正如微观政治的主要阐释者Foucault(1972)认为,权力已经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及所有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政治无处不在。在全球化的历史环境下,作为外语或者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市场已经成为美英等西方国家维护其文化殖民利益的重要工具。我国作为一个英语学国,英语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愈来愈不可回避。桂诗春(2010:276)在谈到我国所出现的外语商品化倾向以及母语和中国文化被忽略等问题时指出,需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角度进行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王克非(引自安琳、王蓓蕾2010:21)认为,“如何利用语言资源,发挥语言价值,增强国家软实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在对英语教育进行宏观规划时,应将其作为中国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语言和文化霸权应有的批判是十分必要的。Gee认为,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自身看作是与这些社会和政治问题毫不相干而甘愿所处的边缘化处境;一个是接受已经被卷入政治的关键领域,积极投身到消除英语语言和文化霸权的广泛斗争中去。但是,“不管是否喜欢,英语教师都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关键的教育、文化、政治问题的正中心”(Gee 1994:190)。然而,我们的访谈发现,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没有过多考虑,甚至从未考虑过英语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大部人都像T1和T10两位教师一样态度明确地认为英语教育是非政治性的:T1:我没有多想过自己还肩负着政治责任。我认为自己是纯业务的专业教师。T10: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是跟政治扯不上边的。当被进一步问到如何理解政治性时,他们给出的是“政权”、“政党”、“政策”这样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概念。T23具有20年高校英语教学经历,在文学领域,特别是文学批评领域有着比较专深的研究,因此,对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批判理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是否能够将英语教育纳入文化政治的视野,他仍然表现出相当的迟疑:T23:我觉得英语教育是非政治性的。但是,我们学文学批评的有一个“Everything is political”的观点,但是,那个“政治”是由立场、角度、身份这些东西构成的,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比如说,台湾的政治。这些回答或许说明英语教师们缺乏在批判教育学视域下对“微观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宏观政治”观念下,认为以国家宏观结构下的权力为内容的政党政治是政治的唯一内容,这也可能是他们之所以认为学校属非政治性机构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际上,批判教育学的文化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高等英语教育在政策层面是相契合的。十多年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002:18)在谈到“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时,首先强调的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其次才是“业务素质”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而且还特别强调,“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说明我国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已经把高等英语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只是多年来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上还差强人意。或许,批判教育学的视域有助于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英语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和功能。

4.英语教育语言观

调查对象对于英语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极不敏感,还反映出传统教育学理论中的工具主义话语仍然是我国外语教育中的主导价值观。传统教育学与批判教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主张学校教育去政治化,强调教师作为“技术专家”的身份,强调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术的掌握。工具主义话语在英语教育中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外语工具论”思想在很多教师心中的片面放大。这在本次调查中有突出的体现,例如:T22: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作为语言教师,当然应该注重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培养。T5:同意“英语的全球化是自然的、中立的、有益的”这样的说法。英语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只是语言的传播,英语不过是工具而已。语言就是语言,虽然语言反映了历史、政治和文化。T28:英语是工具,很有用,是必须要学的外语。

这些回答正像韩宝成(2010:300)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英语教师一般只看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工具属性,忽视了语言的认知、社会文化和生物属性。语言[……]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仅从工具的意义来看语言及其教育是十分狭隘的观念。”近十年来,关于片面强调“外语工具论”的危害,已有大量讨论(李慧2001)。这些讨论的基本观点是,该论调容易使英语教学只重视作为“工具”的语言系统本身,而割裂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导致教师的讲解停留在对单词、句法和文章字面意义的分析,将学生置于一种类似真空的脱离文化的教学环境中,把本来极富人文精神的外语学科变成一个纯粹的工具学科,使外语教学的功利化和市场化愈加明显。这些讨论显然未能在批判教育学的视域下审视“外语工具论”的危害及根源。英语教学之所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使用技能的教授与学习,是因为在传统外语教学理论的视域下,语言被看作是临摹外部世界的一套中立、客观、自治的符号系统,因此对于“英语的全球化是自然的、中立的、有益的”这样的说法,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像T5一样盲目认同,对其中所隐藏的语言霸权浑然不觉。Pennycook(1998)认为,英语之所以被标榜为是“自然的”、“中立的”、“有益的”工具,其根源在于以美英为中心的西方至上的话语建构,其后隐藏着巨大的殖民利益。英语在全球化秩序内作为强势知识形态的语言载体,以隐蔽的方式压制了其它语言的知识形态。“外语工具论”恰恰麻木和钝化了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的语言批判意识,使隐匿于英语教学市场背后的语言霸权和文化压迫不断得到复制和加强,这正是该论调的最大危害之所在。

实际上,“外语工具论”下的语言观与《大纲》精神是相背离的。《大纲》(2002:39)在谈到“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时,特别提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批判教育学倡导“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契合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建立在将语言和文化看作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平等分布的跨文化语境中建构的观点之上,是一种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并且超越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识别语言中隐含运作的权力,使他们从西方霸权话语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的一种能力。

在全球化的历史环境下,“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这是时代赋予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拥有着与西方世界迥然不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古老的东方文明,如何在日益多元和复杂的全球化环境中,利用英语在国际交流中主导媒介的地位,与西方世界协商差异、平等共存,是亟待高等英语教育深刻思考的重要课题”(唐丽萍2008:28)。“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英语学习者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批判地解读铺天盖地地渗透着西方语言和文化霸权的话语,并且利用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通用语言的地位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用英语形成使西方至上合法化消解的反话语,使个人和我们的国家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Guiiherme(2002)认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地球村时代,为了建设公平、民主的地球,外语教育应该以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地球公民为终极目标。

5.英语教育文化观

以往对于“外语工具论”的讨论似乎将其危害聚焦在了该论调由于割裂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导致英语教学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忽略。然而,调查发现,被访谈教师虽然都有片面强调“外语工具论”之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强调,而且还在英语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例如:T20:在讲每篇课文之前,我都会针对其中的风俗、典故、史实介绍相关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知识。有时,我也会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整理相关的背景知识,课上先让他们来讲。T12:不管讲什么课,作为语言教师,都不可能脱离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去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再说我们不是还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概况”吗?T23:作为我们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师,这种政治责任感体现在,不要让他太单条腿走路,如果可能的话,适当地补充加进一些我们中国文化的元素,虽然我们是教英语的,表面上。比如,讲文论的话,我会建议学生读一些《易经》作为延伸阅读。由此看出,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专业的教学,已经十分重视对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英语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教“文化”。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会认同批判教育学意义上的“文化工作者”的身份呢?英语教师无论是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还是通过在阅读、写作、听力等具体课程里不失时机地添加对英美文化的注解,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其目的主要还是帮助学习者完成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积累。他们实际上还是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在内的普遍共享的、静止客观的、先验存在的知识系统,认为这个文化知识的系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与权力无关。T5认为语言“反映”文化,这也正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只看到社会文化实践对人的制约,而没有看到人可以通过语言实践介入社会、反作用于文化的主体能动性。这也使得他们对个人参与反抗英语语言和文化霸权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对个人的参与能力比较悲观。例如,T6是一位具有18年高校英语教学经历、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有着比较专深研究的教师,对于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极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对于当前国内的英语热对中文和民族文化所构成的威胁表示深切的担忧。但是,由于缺少文化政治观的视域,无法认识到个体具有反抗语言和文化霸权的政治潜能,她还是多次流露出对于社会责任的回避,而且,即便是认识到了英语教育中隐匿着不公正的霸权,也认为消除不平等现象的责任应该交由“精英”去完成,而与普通的英语教师无关:T6:英语的全球化对于其它国家的母语和文化具有破坏性,是“语言帝国主义”,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现实,只能接受的现实。作为普通外语教师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个是精英的事情,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

批判教育学在政治形态日益丰富的“后现代”景观下,将“文化”看作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力和斗争的场域,将学校教育的本质看作是一种文化政治实践。语言不是“反映”文化,而是“建构”文化,由此强调人作为行动者的主体能动性,赋予学校和教师实现公平、民主的可作为空间。因此,大学不是一个被动适应全球化环境的机构,而是一个改革全球化环境的动力机制。教师不是单纯传授工具性知识和训练工具性技能的教书匠,而是肩负着民主责任的“文化工作者”。教师应该通过启示学生对其所处的境遇做文化反思,使其不仅能够批判性地“阅读文字”,而且能够批判性地“阅读世界”,最终成为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为公共生活的民主与解放贡献力量的公民(Freire 1998:19)。显然,调查对象在传统教育理论的局限下,将英语教育的功能视为传递客观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将自身的角色视为政治无涉的“文化传播者”,而非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担当的“文化(政治)工作者”。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启发、鼓励学习者抵抗英语霸权和文化压迫的政治责任。批判教育家Giroux(1988)认为,“文化工作者”的集中表述是“转化性知识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社会责任与忧患意识是知识分子定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Giroux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2008)的中文版序言中发问,“中国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实际上,我国的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历史上是非常具有政治担当和批判精神传统的群体(周险峰2005)。前进中的中国呼唤知识分子人格的回归。在全球化历史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更应该关注时代的坐标与脉动,不仅履行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责任,而且还要承担起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抵抗英语和文化霸权的社会责任。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英雄精神 师德师风 理想信念 校园文化 制度建设

英雄精神是军队院校坚持用先进的军事文化培养人、塑造人,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中,体现军校特点的英雄文化育人模式。它为造就打赢未来战争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注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是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大力弘扬英雄精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作用

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只有树立了科学正确的信仰,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生活、事业上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用之不竭的力量和激情,才能永远保持对党的忠诚,为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奋斗终身。要把弘扬英雄精神同“主题主线思想”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与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广大教员学习、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柱。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精神,在教员中广泛开展铸师魂、立师德和强师能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与国防教育事业、本学院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教员高尚的师德风范。同时,强化广大教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职业光荣感和工作责任感,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员要能够严于律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员全面发展。

二、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英雄文化的熏陶作用

努力营造浓厚的英雄文化环境,加强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洗礼。通过编写教材,编印宣传画册,在政治理论课中开设“英雄精神”课程,把政治理论课搬到“英雄园”,开展现地教学;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定期师德楷模、专家学者讲授治学经历、人生感悟,让教员从这些人的事迹中感悟为人为学的另一面,从而坚定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定期组织官兵参观 学院“一园一馆两廊四区”等文化设施,感受学院英雄文化建设氛围。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架设学员与教员相互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从而丰富教员的文化生活。通过建立英雄模范榜,举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先进典型风采展”等活动,收录英雄精神培育、英模人才风采等资料,全方位、全时段宣传英雄文化、英雄精神,激发官兵立足岗位、服务部队的精神动力,形成有利于培育高尚师德师风的舆论氛围。通过树立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弘扬师德师风高尚、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员,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染故事,激发其他教员学习榜样的热情。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员新形象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加强高尚的师德师风建设正是院校培育、锤炼优良教风学风的最好载体。教员要在军容风纪、形象作风、意志品质、使命意识、奉献精神各方面给学员起到表率作用,在向学员传授知识的同时,以其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员,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教风学风同步形成。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和发展中的新挑战,教员要以“精武成才、百炼成钢的精神锤炼自我,使自己在知识、能力和形象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树立以身之教,为人师表的形象。教员要在知行统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上下功夫,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必行,行必果”上下功夫,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循其步”,成为学生的表率、模范。其次,要树立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形象。心系国防教育事业,情系军校学员,在教育科研事业的大发展中寻求个人价值实现,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不断强化求实意识,争当教研领域的行家;第三,要树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形象。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及时汲取新军事变革的理论知识,用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把自己的乐趣幸福乃至生命建立在教育事业中。

建立和推广规范、长效的师德弘扬制度。坚持用制度纪律约束、用日常行为规范、用典型模范激励,使师德师风培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首先,把师德师风培养纳入教员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加强理论水平、思想观念、职业道德、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培训。要用创新的理论、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员的素质。其次,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形成学院、教员、学员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采取显性和隐性相结合,进行不定期的问卷调查,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工作论坛、网站,领导专家听课、查课,督导、单位、同行、学员评议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个教员的师德师风状况。对考评较差的要实行责任追究,通过对教员师德师风的示范和警戒,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制定和完善“教师行为准则”,“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规定,开展评选“教学十佳”,“教学明 星”,“优秀教师”等活动。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院校教员队伍管理的政策导向中,按照教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军人的基本要求,把师德师风状况、教学规范、育人要求、军人标准等纳入到奖惩管理、业绩考核、职级评定、导师聘任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中,并将其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晋职晋级、培养、流动等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官剑.在大力培养优良师德师风中弘扬红管家精神[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 (3).

[2]刘水路,闫国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8(4).

[3]张世全.树立高尚师德师风 建设一流教研队伍[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5(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