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

政协调研报告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学习型政协的基本含义

学习型政协的基本含义是以团结民主为主题,以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中心,以提高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为综合素质为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履行政治协商、是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大兴学习之风,弘扬创新精神,使政协的整体素质实现更新、提高和超越。

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政协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围绕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展学习,是治党治国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每当新的形势和任务来临的时刻,特别是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理论学是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后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学习讨论,十五大后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等等。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载体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社会生活网络化加速发展,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最新知识、观念、技术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掌握了未来。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人民政协与时俱进的需要。人民政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适应国家改革和建设形势的发展。中共十六大提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人民政协围绕这一中心履行职能,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需要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十六大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领会和贯彻这些要求,人民政办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程序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学习、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协委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应该看到,当今社会发展加快,知识更新加快,每个政协委员的知识转化也要相应加快。政协委员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使自己的意见建议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水平,就必须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政协机关的同志为政协委员当参谋、搞服务,同样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学有成效,学有所用。

三、怎样建设学习型政协

学习型政协的核心问题就是两个字:创新。学习型政协的创建过程,也就是“四新”的实践过程。

一是观念要更新。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政协要树立“全员终身学习”、“勤学、竞学、真学”的新理念,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把学习作为事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是思路要出新。要通过转变政协成员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以履行政协职能为出发点,以工作创新为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服务社会为目的。

三是机制要创新。创新活动要遵循推动党派、团体、政协专委会学习的原则,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委会是学习型政协的宣传者、组织者,又是实施者。制定的各项学习机制要符合各自的特点,才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四是服务要推新。创建学习型政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不是为创建而创建。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就机关而言主要是做好服务主体的工作。要注重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把知识学活、用活。

四、建设学习型政协的实践

近年来,*市政协党组和机关党总支,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政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协组织。市政协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精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形式上,分别组织了主席会议、学习中心组、常委会、专委会、委员学习小组、政协机关等多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举办暑期读书班,集中收看专题辅导报告录像、举办专题报告会、召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开展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宪法》,《政协章程》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有关经济、法律、科技、政协业务的知识,努力把政协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在学习成效上,我们强调理论要紧密联系闽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政协履行职能、献计出力的实际,联系自已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学习推动政协各项工作。

2、认真办好《*政协》,提供充实知识、知情议政的学习平台。《*政协》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出版发行16期,刊发各类文章近千篇,成为构建“学习型政协”的重要阵地。在办刊工作中,我们一是把握政协工作主题,大容量反映政协履行职能的经验和成果。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为了应用,学习应该加强针对性、指导性。我们一方面将市县政协总结创造的工作经验积淀反映出来,帮助委员知情议政,指导、促进他们履行职能(如撰写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等);另一方面又将市县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广为宣传,引起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为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政协的形象。二是广泛宣传人民政协理论,引导深入研讨政协工作。针对许多委员迫切需要了解政协、统战理论,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的状况,我们开辟专门版面,为委员们提供大容量的理论知识供学习之用。如中央、省委出台的关于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有关规定、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的学习辅导材料、各级政协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同时,有意识地开设研讨栏目,对各级政协工作的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推动政协组织和委员形成学习钻研理论、深入探索工作经验的好风气。三是充实扩展知识门类,帮助委员开阔视野。在重点帮助掌握政协理论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实丰富多种门类的知识,使参政议政、建言献计增加“含金量”。四是精心策划,上下互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我们不仅为委员学习搞好服务,还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如组织学习讨论会、专题报告会、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形式,吸引委员积极参与学习与思考问题,增强学习的效果。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学习型政协的基本含义

学习型政协的基本含义是以团结民主为主题,以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中心,以提高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为综合素质为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履行政治协商、是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大兴学习之风,弘扬创新精神,使政协的整体素质实现更新、提高和超越。

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政协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围绕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展学习,是治党治国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每当新的形势和任务来临的时刻,特别是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理论学是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后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学习讨论,十五大后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等等。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载体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社会生活网络化加速发展,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最新知识、观念、技术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掌握了未来。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人民政协与时俱进的需要。人民政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适应国家改革和建设形势的发展。中共*提出深入贯彻“*”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人民政协围绕这一中心履行职能,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需要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领会和贯彻这些要求,人民政办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程序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只有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学习、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协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协委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应该看到,当今社会发展加快,知识更新加快,每个政协委员的知识转化也要相应加快。政协委员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使自己的意见建议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水平,就必须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政协机关的同志为政协委员当参谋、搞服务,同样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学有成效,学有所用。

三、怎样建设学习型政协

学习型政协的核心问题就是两个字:创新。学习型政协的创建过程,也就是“四新”的实践过程。

一是观念要更新。中共*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政协要树立“全员终身学习”、“勤学、竞学、真学”的新理念,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把学习作为事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是思路要出新。要通过转变政协成员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以履行政协职能为出发点,以工作创新为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服务社会为目的。

三是机制要创新。创新活动要遵循推动党派、团体、政协专委会学习的原则,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委会是学习型政协的宣传者、组织者,又是实施者。制定的各项学习机制要符合各自的特点,才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四是服务要推新。创建学习型政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不是为创建而创建。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就机关而言主要是做好服务主体的工作。要注重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把知识学活、用活。

四、建设学习型政协的实践

近年来,*市政协党组和机关党总支,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政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协组织。市政协围绕学习贯彻“*”重要思想和中共*精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形式上,分别组织了主席会议、学习中心组、常委会、专委会、委员学习小组、政协机关等多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举办暑期读书班,集中收看专题辅导报告录像、举办专题报告会、召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开展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宪法》,《政协章程》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有关经济、法律、科技、政协业务的知识,努力把政协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在学习成效上,我们强调理论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政协履行职能、献计出力的实际,联系自已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学习推动政协各项工作。

2、认真办好《*政协》,提供充实知识、知情议政的学习平台。《*政协》自20*年创办以来,已出版发行16期,刊发各类文章近千篇,成为构建“学习型政协”的重要阵地。在办刊工作中,我们一是把握政协工作主题,大容量反映政协履行职能的经验和成果。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为了应用,学习应该加强针对性、指导性。我们一方面将市县政协总结创造的工作经验积淀反映出来,帮助委员知情议政,指导、促进他们履行职能(如撰写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等);另一方面又将市县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广为宣传,引起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为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政协的形象。二是广泛宣传人民政协理论,引导深入研讨政协工作。针对许多委员迫切需要了解政协、统战理论,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的状况,我们开辟专门版面,为委员们提供大容量的理论知识供学习之用。如中央、省委出台的关于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有关规定、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的学习辅导材料、各级政协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同时,有意识地开设研讨栏目,对各级政协工作的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推动政协组织和委员形成学习钻研理论、深入探索工作经验的好风气。三是充实扩展知识门类,帮助委员开阔视野。在重点帮助掌握政协理论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实丰富多种门类的知识,使参政议政、建言献计增加“含金量”。四是精心策划,上下互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我们不仅为委员学习搞好服务,还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如组织学习讨论会、专题报告会、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形式,吸引委员积极参与学习与思考问题,增强学习的效果。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加强党对政协领导,汇聚发展合力

县委始终坚持以机制建设为先导,提高政协工作地位,发挥政协作用。县“四大家”班子目标一致、工作一体,同心同德谋发展。在工作安排上,县委对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统一纳入党政班子分工,参与中心决策。县政协负责同志主抓和联系的建筑建材业、蛋鸡产业、劳务经济、招商引资等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平稳解决了杜皮乡铁矿纠纷和工业园区企村矛盾等重点难点问题,维护了大局稳定。在营造工作环境上,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为政协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建立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政协工作和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参加政协全会、常委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向政协党组和政协常委会征求意见,保证了政协工作在全局工作中有位置、有份量。在为政协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上,积极搭建委员创业平台,由县委、政府成立委员创业领导小组,指导帮扶创业、搭建融资平台。委员创业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为创业项目解决担保融资2亿余元,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000万元。目前,全县188名政协委员中有91名委员投身创业,创办各类企业项目109个,累计投资12.8亿元,年产值达8.2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政协机关招商和安商的6个企业运行良好,有2个企业税收过了百万元。委员创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鼓励政协开拓创新,激发政协履职活力

县委注重鼓励政协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使政协组织在经济建设中亮新姿、展风采。一是大力支持政协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开展议政问效活动。针对近年来各类民主监督评议活动多、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县委及时与政协沟通,指导县政协制定了《县政协议政问效试行办法》,批转全县执行。对议政问效中反映的问题,县委、政府及时研究解决。今年上半年,对在县公安局的议政问效活动中反映的缺少经费影响武警上岗执勤问题,县委、县政府当即增加武警执勤经费20万元,加强了治安力量。二是支持政协创新议政建言形式,为推动科学发展出力。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制约问题,县委每年根据全县发展情况,适时布置政协视察任务,安排政协调研课题,为政协议政建言创造条件、畅通渠道。三届政协以来,委员提出了《打造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新》、《关于县钢结构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规划开发罗霍洲港区的几点建议》等建议。县委、县政府将这些建言成果进行吸收和转化,相继成立了企业家协会、钢结构协会、建筑协会、书画家协会和深圳商会;成功争取到总理为李四光故居亲笔题词;获得了省建筑业协会授予我县“楚天建筑之乡”、授予淋山河镇“楚天鲁班镇”和授予但店镇“湖北石材之乡”三块特色产业名牌。三是支持政协创新委员组织形式,开展委员走访调研活动。为了让广大政协委员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奉献才智,县委指导政协制定了《委员述职制度》、《委员走访约谈制度》,规定政协委员定期向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述职,每年由主席带队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两次走访座谈,对个别委员进行主席专题约谈,为加强政协组织建设和发挥委员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运用政协智力优势,增强和谐社会凝聚力

为构建和谐凝聚力量,我们一是发挥政协制度优势,畅通民主政治渠道。在每年的政协全会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民工代表、园区企业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移民代表等社会群体参会,有效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使县委、政府更直接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发挥政协组织优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县委、县政府支持政协把关注民生作为履职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部署、具体要求,对政协每期的《民意与建言》都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处理意见、部署落实,促进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三届政协以来,组织委员开展民生调研视察20余次,共印发《民意与建言》28期。《关于黄湖移民新区道路命名的建议》,县委、政府积极落实,得到郧县政府和移民的肯定。《关于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采纳建议,拿出400万元资金对县环卫所进行了改制。《关于搞好水系建设,解决城区内涝的问题》,县委、政府将其列入2008年县政府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三是发挥政协人才优势,宣传推介。在县委的倡导和支持下,三届政协深入挖掘和弘扬的历史文化,编辑出版了《史话》和《渡江战役的进军号在这里吹响》,使历史文化在服务经济中发挥作用。近两年,县政协共接待13个省、47个市县政协的考察调研,学到了经验,推介了。在渡江战役胜利和解放60周年之际,县委委托政协邀请各界人士共300余人到盘石桥烈士陵园和渡江战役纪念公园悼念英雄,并举行纪念座谈会和文艺活动。

四、优化保障机制,夯实政协工作基础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XX年,河北省政协围绕完善12个事关河北大局的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日前,记者从省政协获悉,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政协调研组所提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成果运用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截至目前,12个调研报告所提69个方面建议,66个已被相关部门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3个因与国家政策不符未被采纳。

在“关于完善开发区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整合处于成熟期的开发区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实行“政区合一”模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目前“政区合一”模式在部分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设立了开发区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机构。报告建议,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受理开发区(园区)的报件,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予以办理。

针对“关于推进河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提出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突破”,用足“四大政策”,强化“五大举措”。我省正在草拟的《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XX-2018年)》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提出,到2018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400个,超50亿元的达到200个,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培育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其中部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以上。推广“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模式,选择50个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集群,京冀共建100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就基层政协组织而言,在立足岗位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在明确岗位职能,提升履职水平,突出为民宗旨上下功夫。

转换好角色,明确职能定位,开展恰当的相关活动。政协组织的领导很多是从党政部门转岗而来,初到政协组织任职,或者是不适应这个组织的议事程序和特点,感到工作节奏没有原来那样快捷,话语落实没有/!/原来那样通达。一个人担当某个角色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和处事习惯。而经历简单的人担当新职,又会左顾右盼,比高量低。入了政协门,就是政协人,就要适应和遵守新岗位的规则和要求。明其职后再尽职,才是科学的,才会少走弯路,得心应手。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了政协组织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新老政协领导和成员都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找准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切实做到“轻松不放松”、“宽松不自由”、“帮忙不添乱”。

利用好载体,释放自身能力,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能。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有本领,多干事,出实绩。撰写调查报告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手段。要使调研报告科学、深刻、可鉴,使提案高远、合理、可行,使社情民意反映准确、及时、可信,需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能否做到,是衡量一个委员称职不称职\优秀不优秀的重要标准。结论在调查之后。要充分发挥“五官”的功能,多跑、多看、多问、多听、多思,然后再动手。不要为了图数量,偶尔听到一星半点信息,不经核实,马上反映。要不炒馊饭\少放马后炮。对涉及民生的提案,也不能要求都由政府包揽。委员的能力和水平还要体现在反复和坚持上。政协组织不是立法机构,不是行政部门,不能要求我们的每个主张、每项建议都能“立竿见影”。何况有的主张和建议可能不成熟完善,有的带有前瞻性的主张建议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决策实施过程。只要是符合实际的主张和建议,就不抛弃,不放弃,通过不懈努力,终究会开花结果。

选择好重点,发挥组织优势,为民多办实事。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民为本。民生问题从总体上说是大事,但又是由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聚集起来的。同样一件事,在一些领导眼中可能是小事,但在普通的当事人心里可能是大事。交通要道中的一个窨井盖,背街小巷里的一盏路灯,温室大棚内的一个技术难题,有人帮助解决了,受益者会把它上升到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的高度,久拖不决又会被斥之为不顾群众冷暖安危。事实上大事小事是相对的,解决了一件件小事情就会变成大成绩。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角是党委和政府。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就是要注重发现那些党委和政府没有注意到,或者已经注意到但没有来得及考虑,或者已经考虑了但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和办法的问题,通过排查摸底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预案,或供党委和政府决策参考,或跟踪督察。在基层,既不要光喊科学发展观不干事,也不是做了每件事都能及时贴上科学不科学标签。有作为才有条件谈科学不科学。只要做到及时、合理、有益、高效,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基本科学的。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就基层政协组织而言,在立足岗位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在明确岗位职能,提升履职水平,突出为民宗旨上下功夫。

转换好角色,明确职能定位,开展恰当的相关活动。政协组织的领导很多是从党政部门转岗而来,初到政协组织任职,或者是不适应这个组织的议事程序和特点,感到工作节奏没有原来那样快捷,话语落实没有原来那样通达。一个人担当某个角色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和处事习惯。而经历简单的人担当新职,又会左顾右盼,比高量低。入了政协门,就是政协人,就要适应和遵守新岗位的规则和要求。明其职后再尽职,才是科学的,才会少走弯路,得心应手。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了政协组织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新老政协领导和成员都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找准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切实做到“轻松不放松”、“宽松不自由”、“帮忙不添乱”。

利用好载体,释放自身能力,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能。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有本领,多干事,出实绩。撰写调查报告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手段。要使调研报告科学、深刻、可鉴,使提案高远、合理、可行,使社情民意反映准确、及时、可信,需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能否做到,是衡量一个委员称职不称职\优秀不优秀的重要标准。结论在调查之后。要充分发挥“五官”的功能,多跑、多看、多问、多听、多思,然后再动手。不要为了图数量,偶尔听到一星半点信息,不经核实,马上反映。要不炒馊饭\少放马后炮。对涉及民生的提案,也不能要求都由政府包揽。委员的能力和水平还要体现在反复和坚持上。政协组织不是立法机构,不是行政部门,不能要求我们的每个主张、每项建议都能“立竿见影”。何况有的主张和建议可能不成熟完善,有的带有前瞻性的主张建议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决策实施过程。只要是符合实际的主张和建议,就不抛弃,不放弃,通过不懈努力,终究会开花结果。

选择好重点,发挥组织优势,为民多办实事。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民为本。民生问题从总体上说是大事,但又是由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聚集起来的。同样一件事,在一些领导眼中可能是小事,但在普通的当事人心里可能是大事。交通要道中的一个窨井盖,背街小巷里的一盏路灯,温室大棚内的一个技术难题,有人帮助解决了,受益者会把它上升到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的高度,久拖不决又会被斥之为不顾群众冷暖安危。事实上大事小事是相对的,解决了一件件小事情就会变成大成绩。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角是党委和政府。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就是要注重发现那些党委和政府没有注意到,或者已经注意到但没有来得及考虑,或者已经考虑了但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和办法的问题,通过排查摸底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预案,或供党委和政府决策参考,或跟踪督察。在基层,既不要光喊科学发展观不干事,也不是做了每件事都能及时贴上科学不科学标签。有作为才有条件谈科学不科学。只要做到及时、合理、有益、高效,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基本科学的。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今年上半年,我有幸再次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小型调研活动,通过在xx县xx镇一天了解农户、听取基层干部情况介绍,对这项工作在我市的试行有了初步了解,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2002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有中央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等。市政协很快在2003年初组织进行了农村卫生工作专题调研,其中关于新型合作医疗的摸底调查是调研的主题之一。我参加了此次调研,亲身感受到了当时大多数农民对这项政策的实施持怀疑、观望态度,包括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也对开展这项工作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和衰落给农民带来了切肤之痛,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明显削弱,一些已被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地方病死灰复燃,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农民的健康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医药费用不断上涨,广大农民不堪重负,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相当普遍。2003年的调查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该住院而不住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民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相信政府能真正下决心解决问题。其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与过去实行的旧合作医疗制度有许多不同点,主要是:

第一,新型合作医疗是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乡村社区自行组织。

第二,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方筹资,中央和地方则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具体的筹资比例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占2/5,农民个人缴纳115,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条件的也要给予资金扶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资金,主要靠个人缴纳和村级集体经济补贴,政府各级财政不负筹资责任。

第三,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主要解决小伤小病,抗风险能力差。

第四,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和管理的体制。一个县的人口,大县有一百多万,小县也有二、三十万,统筹的范围大,互助共济的作用就大;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都以村为单位(2000左右人口)统筹,少数以乡为单位(二、三万人口)统筹,互助共济的能力较小。

这次调研我们看到,仅三年时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经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在我市四个县的试行也仅是今年1月份才开始,已呈现出一种喜人的局面。xx镇约2.7万人口,有2.1769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已有154人住院费用得到报销,7.9万元,门诊人次1051,费用7971元。看病享受了实惠的农民动情地说,我们农民有病住医院,也能报销医药费,这是历朝历代没有的事,真是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制订的好政策。现在农民观念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有病想看了、敢看了,注重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了。一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开始积极主动要求参合。两年前后一比较,人们的心态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推行,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它作为为农民作好事做实事的具体体现。

当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其实运行初期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还不够深入人心,民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现象。

如现行的合作医疗是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主要是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大病的风险,而农民却要求将门诊费用大幅度提高;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于工作人员的解释和处理与农民的理解有偏差,容易使农民对政策产生怀疑,失去继续参合的决心。

2、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大多数没有达到规范标准,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就近医疗的问题。有病治不了或拖成大病,花钱更多。政府应该把乡镇医疗机构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基地,给予足够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必须的医疗设备,使每一个乡镇医院都能达到统一的硬件标准。

3、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缺是困扰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固发展的严重问题。乡镇医院医务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两年前相比情况更差,县医院连续儿年都引进不到大学本科的医生,而现有的人才还在继续流失,这己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人才进不来和流失掉,最根本的原因是待遇问题,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是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支撑点。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xx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xx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xx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xx年 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

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xx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

镇紧密联系**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省光伏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

与其他地方一样,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

主要是抓好xx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

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

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xx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

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2、管理方式落后。

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3、功能退化。

xx镇民营企业曾于20xx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

随着xx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xx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

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

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

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

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xx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xx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xx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xx年 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

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xx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

镇紧密联系**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省光伏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

与其他地方一样,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

主要是抓好xx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

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

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xx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

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2、管理方式落后。

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3、功能退化。

xx镇民营企业曾于20xx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

随着xx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xx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

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

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

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

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市政协安排,第二调研小组一行10人,于6至7月份,深入淇县和淇滨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重点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县区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淇县、淇滨区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实现“两个确保”,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弥补了保险基金的缺口,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2项救助制度,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济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社会效果明显。

养老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86个,实参保单位247个,占86.4%,应参保职工17653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1661人,占66.1%;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28个,占77.8%,应参保18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286人,占71.1%。失业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281个,原创:占95.3%,应参保职工180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9100人,占50.6%;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16个,占44.4%,应参保114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639人,占56.1%。医疗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191个,占64.7%,应参保职工22000人,正常缴费职工12000人,占54.5%;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9个,占25%,应参保1100人,正常缴费职工516人,占46.9%。淇县共有城镇居民低保对象7108人,农村低保对象3069人;全县农民“参合”19万人,“参合”率92.67%,为全省“参合”率最高县份。淇滨区城镇居民低保对象5254人,农村低保对象3213人,没有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做法

淇县和淇滨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淇滨区推行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先资格。推行目标责任制以后,淇滨区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进展顺利,2003—2005年连续3年在全市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中排名第一。两县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保工作的开展。

2、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社保意识。县区充分利用电视、墙体标语、公示栏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及流程,增强社会和群众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认识。淇县在新农合工作中,印发合作医疗“明白卡”12万份,编制“合作医疗就是好,农民看病能报销”等“顺口溜”万余册,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淇滨区每年都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月活动,广为宣传社保知识;邀请市有关领导、市劳动保障部门业务骨干到区大中型企业举办政策业务知识讲座,并采取致企业负责人一封信的形式,向法人代表讲解有关企业职工参保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大大激发了用人单位和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扎实开展低保工作,努力做到“不漏保”、“不错保”。淇县在县城区的朝歌镇和铁西区成立了三个居委会低保工作站,设立专职低保工作人员,分块管理城区的低保工作,形成了居委会低保工作站、乡镇、民政局三级审批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城镇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两县区建立了低保申请、审批、三榜公示、“一评三审两榜、三公开一监督”、“三对照”、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制度,规范了低保工作,严格了操作程序。坚持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对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取消低保待遇,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批加入,努力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以来,淇县共取消低保对象800多人,新增低保对象1000多人。淇滨区大河涧乡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的问题,积极想办法,与郑州大学医学院和新乡医专进行合作,每年在全乡举行2次义诊,为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今年,大河涧乡缴请30多名专家来乡里进行为期6天的义诊,并准备与郑州大学共建实验、教学基地,为群众提供长期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运作是社保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两县区把社保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建立专账,由财政监督执行;严格资金发放手续,低保资金全部实现了银行发放,为低保对象建立专户,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到低保对象身上;严格审计监督,每年均要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有关社保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淇县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原则,初步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保证新农合的有序运转,强化经办机构建设,在县乡两级建立了办事机构,固定人员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定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合医办工作制度、公示制度、审计监察制度等26项规章制度,并对县、乡合医办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确保新农合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5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大型民营医疗机构已被确定为淇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正在按甲级卫生室标准进行评定。新农合已全面启动运行,截止5月份,淇县农民享受补助7056人次,补助资金98.96万元,其中门诊小额补助13.41万元,住院大额补助85.5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应保未保和不能正常缴费现象比较突出。根据淇县和淇滨区提供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数字显示,应保未保和中断保险费缴纳现象普遍存在,各项社保费欠费比较严重。养老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66.1%、淇滨区为71.1%,失业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0.6%、淇滨区为56.1%,医疗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4.5%,淇滨区为46.9%,两县区在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中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企业有缴纳能力,也恶意欠费,拒不缴纳;有的是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不景气、改制、破产等原因,无力或中断缴纳。原淇县电厂由于破产,正在对原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清算,就无法正常缴费,厂方表示将在清算完成后,尽快把所欠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一些新建企业,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也没有参保。

2、社会保险覆盖面小,民营企业参保率低。两县区参保单位多数是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大部分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许多民营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追求“利益最大化”,把为职工投保视为负担,认为参保是从我口袋里往外掏钱,会增加管理成本,却没有意识到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一种法律义务,所以对保险费能欠就欠,能拖就拖。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意为他们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参保,也只是为企业较为固定的职工参保。河南大用公司作为我市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3000多人,只为13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养老和失业保险。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有职工72个,只为36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6人办理了医疗保险。由于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缺乏强制性执法手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拖欠保险费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3、宣传不到位,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虽然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仍然缺乏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宣传,部分企业和职工对社会保险政策和具体操作程序并不十分了解。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企业普遍不景气,如果中断交费致使累计交费不满15年,那么以前的交费就等于白白丢掉了,因此不愿交;淇县民营企业用的农民工较多,许多人认为参加社会等保险没有用,不如现在多拿些工资,因此不愿参保;原来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过的职工,对社会保险有所了解,有比较强的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但由于当前就业困难,大部分人认为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就已经不容易了,虽然有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愿或不敢争取;有的企业虽然参加了社会保险,但对具体政策不了解,使自己本应享受到的保障无法实现。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参加了社会保险,一个职工因看病花费732元,但企业和职工本人不知道只有去定点医院看病才给报销的规定,结果在非定点医院看病花费的425元不能报销,对社保政策产生误解,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也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参保的积极性;一些参合农民不知道报销程序和补助办法。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个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民,可以使用新农合医疗证免费在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但他却不知道这个规定,看病时依然付的是现金。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偏低,难以解决农民看病需要。目前的新农合医疗制度基本目标定位还是以“大病为主”。淇县的新农合每人每年50元,纳入新农合医疗基金专帐,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大病统筹医疗基金和风险基金三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即农民个人帐户中的金额太少,每人每年只有10元,如果不住院,在门诊看病,只能使用个人账户的钱,一年10元,根本解决不了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由于大病统筹基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补偿比例及补偿能力也就较低,造成慢性病补偿的病种较少,仅限于门诊治疗肿瘤的放疗、化疗、肾病的透析等慢性病,对其他需长期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均未纳入,农民患大病后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农民因患类风湿病,由于经济等原因不能住院治疗,只好长期门诊服药,每年治疗花费3000多元,但这个病又不需要住院,除了花个人帐户的10元钱外,其余的无法报销,只能自己负担,对于一个长期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几年下来已是家贫如洗。这类人大多因病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劳动能力,收入很少,因病返贫、因病致病现象非常严重。大病补偿比例、报销封顶线偏低,农民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100元,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500元,大额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以上部分的可享受大额分段补助,补助封顶线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万元。淇县北阳镇南口村一农民因病住院,花医疗费1.5万元,报销了4038元,报销比例只有27.22%,自己负担10962元,农民认为难以承受。

5、低保救助资金紧张,补助标准低。县区财政困难,上级资金有时也难以及时到位,导致救助能力不足。淇滨区反映,由于城市失业人员、农村因病因灾返贫人员增多,救助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区财力有限,省市匹配资金都没有及时到位,低保资金缺口较大,仅有能力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人员、残疾居民及无劳动能力且未纳入五保范围的居民。低保金补助标准过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淇县一个城市低保户,大人没有工作,2个孩子上大学,1个孩子上高中,每月312元低保金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孩子上学等其它花费只能另想办法。淇滨区一个农村低保对象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每月低保救助金20元,只能保证基本生活。

6、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困难。在对贫困人员进行核查界定时,个别家庭不如实申报收入,特别是隐性收入难以了解,干扰了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核查和确定,给救助对象的确认带来很大困难。

四、几点建议

1、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社会保障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利益矛盾,是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办法,组织学习条例和细则,使企业和职工掌握政策法规,认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强制性和共济性,增强社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将宣传工作重心下沉,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中去,耐心细致地宣讲法规,解惑释疑,推动企业和职工参保;制作通俗易懂的电教片,在企业播放,使广大员工了解社会保险的性质、意义和政策法规,提高参保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的作用,开展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应加强社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大张旗鼓宣扬先进典型单位。

2、加大清欠社会保险费和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在社会保险法未出台前,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分清原因,属恶意欠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是通过法院强制征收,二是通过媒体曝光,实行舆论监督。对效益差、经济困难的企业,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先到位,单位缴纳的部分暂时挂帐,待企业走出困境后再予以补缴。对企业缴费应建立目标责任制度,企业与政府签定缴费目标责任书,年终完不成缴费的,追究企业经济责任等等。协调税务、工商、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险征缴联动机制,对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出具有关证明和证件,如对安全监察重点企业,没有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参保证明,安监部门不予办理许可证。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可以区别分类,先易后难,逐步纳入。对那些有一定规模、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要按照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样的政策,尽快纳入,一步到位。

3、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医疗补偿模式。建议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在不影响基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

4、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管理,但其资金的来源渠道、用途、目的和宗旨具有一致性,建议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在一起,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特别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民政部门应根据医疗诊断书、已支付的医疗费用原始收据、已领取的医疗保险补助凭证等有关情况证明,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民给予救助。

5、在三个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调研中了解到,淇滨区希望尽快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已经做了准备。在国家未能批准我市城区纳入新农合试点范围的情况下,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原创:在我市三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市、区、乡、农民个人分别按比例筹集新农合基金。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市级统筹,在市级层面上建立医疗基金,增强基金保障的能力,给农民看病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1篇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市政协安排,第二调研小组一行10人,于6至7月份,深入淇县和淇滨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重点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县区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淇县、淇滨区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实现“两个确保”,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弥补了保险基金的缺口,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2项救助制度,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济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社会效果明显。

养老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86个,实参保单位247个,占86.4%,应参保职工17653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1661人,占66.1%;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28个,占77.8%,应参保18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286人,占71.1%。失业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281个,原创:占95.3%,应参保职工180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9100人,占50.6%;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16个,占44.4%,应参保114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639人,占56.1%。医疗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191个,占64.7%,应参保职工22000人,正常缴费职工12000人,占54.5%;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9个,占25%,应参保1100人,正常缴费职工516人,占46.9%。淇县共有城镇居民低保对象7108人,农村低保对象3069人;全县农民“参合”19万人,“参合”率92.67%,为全省“参合”率最高县份。淇滨区城镇居民低保对象5254人,农村低保对象3213人,没有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做法

淇县和淇滨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淇滨区推行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先资格。推行目标责任制以后,淇滨区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进展顺利,2003—2005年连续3年在全市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中排名第一。两县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保工作的开展。

2、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社保意识。县区充分利用电视、墙体标语、公示栏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及流程,增强社会和群众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认识。淇县在新农合工作中,印发合作医疗“明白卡”12万份,编制“合作医疗就是好,农民看病能报销”等“顺口溜”万余册,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淇滨区每年都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月活动,广为宣传社保知识;邀请市有关领导、市劳动保障部门业务骨干到区大中型企业举办政策业务知识讲座,并采取致企业负责人一封信的形式,向法人代表讲解有关企业职工参保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大大激发了用人单位和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扎实开展低保工作,努力做到“不漏保”、“不错保”。淇县在县城区的朝歌镇和铁西区成立了三个居委会低保工作站,设立专职低保工作人员,分块管理城区的低保工作,形成了居委会低保工作站、乡镇、民政局三级审批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城镇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两县区建立了低保申请、审批、三榜公示、“一评三审两榜、三公开一监督”、“三对照”、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制度,规范了低保工作,严格了操作程序。坚持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对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取消低保待遇,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批加入,努力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以来,淇县共取消低保对象800多人,新增低保对象1000多人。淇滨区大河涧乡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的问题,积极想办法,与郑州大学医学院和新乡医专进行合作,每年在全乡举行2次义诊,为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今年,大河涧乡缴请30多名专家来乡里进行为期6天的义诊,并准备与郑州大学共建实验、教学基地,为群众提供长期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运作是社保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两县区把社保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建立专账,由财政监督执行;严格资金发放手续,低保资金全部实现了银行发放,为低保对象建立专户,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到低保对象身上;严格审计监督,每年均要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有关社保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淇县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原则,初步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保证新农合的有序运转,强化经办机构建设,在县乡两级建立了办事机构,固定人员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定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合医办工作制度、公示制度、审计监察制度等26项规章制度,并对县、乡合医办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确保新农合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5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大型民营医疗机构已被确定为淇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正在按甲级卫生室标准进行评定。新农合已全面启动运行,截止5月份,淇县农民享受补助7056人次,补助资金98.96万元,其中门诊小额补助13.41万元,住院大额补助85.5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应保未保和不能正常缴费现象比较突出。根据淇县和淇滨区提供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数字显示,应保未保和中断保险费缴纳现象普遍存在,各项社保费欠费比较严重。养老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66.1%、淇滨区为71.1%,失业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0.6%、淇滨区为56.1%,医疗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4.5%,淇滨区为46.9%,两县区在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中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企业有缴纳能力,也恶意欠费,拒不缴纳;有的是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不景气、改制、破产等原因,无力或中断缴纳。原淇县电厂由于破产,正在对原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清算,就无法正常缴费,厂方表示将在清算完成后,尽快把所欠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一些新建企业,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也没有参保。

2、社会保险覆盖面小,民营企业参保率低。两县区参保单位多数是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大部分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许多民营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追求“利益最大化”,把为职工投保视为负担,认为参保是从我口袋里往外掏钱,会增加管理成本,却没有意识到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一种法律义务,所以对保险费能欠就欠,能拖就拖。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意为他们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参保,也只是为企业较为固定的职工参保。河南大用公司作为我市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3000多人,只为13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养老和失业保险。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有职工72个,只为36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6人办理了医疗保险。由于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缺乏强制性执法手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拖欠保险费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3、宣传不到位,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虽然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仍然缺乏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宣传,部分企业和职工对社会保险政策和具体操作程序并不十分了解。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企业普遍不景气,如果中断交费致使累计交费不满15年,那么以前的交费就等于白白丢掉了,因此不愿交;淇县民营企业用的农民工较多,许多人认为参加社会等保险没有用,不如现在多拿些工资,因此不愿参保;原来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过的职工,对社会保险有所了解,有比较强的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但由于当前就业困难,大部分人认为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就已经不容易了,虽然有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愿或不敢争取;有的企业虽然参加了社会保险,但对具体政策不了解,使自己本应享受到的保障无法实现。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参加了社会保险,一个职工因看病花费732元,但企业和职工本人不知道只有去定点医院看病才给报销的规定,结果在非定点医院看病花费的425元不能报销,对社保政策产生误解,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也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参保的积极性;一些参合农民不知道报销程序和补助办法。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个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民,可以使用新农合医疗证免费在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但他却不知道这个规定,看病时依然付的是现金。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偏低,难以解决农民看病需要。目前的新农合医疗制度基本目标定位还是以“大病为主”。淇县的新农合每人每年50元,纳入新农合医疗基金专帐,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大病统筹医疗基金和风险基金三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即农民个人帐户中的金额太少,每人每年只有10元,如果不住院,在门诊看病,只能使用个人账户的钱,一年10元,根本解决不了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由于大病统筹基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补偿比例及补偿能力也就较低,造成慢性病补偿的病种较少,仅限于门诊治疗肿瘤的放疗、化疗、肾病的透析等慢性病,对其他需长期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均未纳入,农民患大病后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农民因患类风湿病,由于经济等原因不能住院治疗,只好长期门诊服药,每年治疗花费3000多元,但这个病又不需要住院,除了花个人帐户的10元钱外,其余的无法报销,只能自己负担,对于一个长期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几年下来已是家贫如洗。这类人大多因病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劳动能力,收入很少,因病返贫、因病致病现象非常严重。大病补偿比例、报销封顶线偏低,农民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100元,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500元,大额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以上部分的可享受大额分段补助,补助封顶线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万元。淇县北阳镇南口村一农民因病住院,花医疗费1.5万元,报销了4038元,报销比例只有27.22%,自己负担10962元,农民认为难以承受。

5、低保救助资金紧张,补助标准低。县区财政困难,上级资金有时也难以及时到位,导致救助能力不足。淇滨区反映,由于城市失业人员、农村因病因灾返贫人员增多,救助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区财力有限,省市匹配资金都没有及时到位,低保资金缺口较大,仅有能力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人员、残疾居民及无劳动能力且未纳入五保范围的居民。低保金补助标准过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淇县一个城市低保户,大人没有工作,2个孩子上大学,1个孩子上高中,每月312元低保金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孩子上学等其它花费只能另想办法。淇滨区一个农村低保对象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每月低保救助金20元,只能保证基本生活。

6、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困难。在对贫困人员进行核查界定时,个别家庭不如实申报收入,特别是隐性收入难以了解,干扰了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核查和确定,给救助对象的确认带来很大困难。

四、几点建议

1、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社会保障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利益矛盾,是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办法,组织学习条例和细则,使企业和职工掌握政策法规,认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强制性和共济性,增强社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将宣传工作重心下沉,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中去,耐心细致地宣讲法规,解惑释疑,推动企业和职工参保;制作通俗易懂的电教片,在企业播放,使广大员工了解社会保险的性质、意义和政策法规,提高参保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的作用,开展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应加强社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大张旗鼓宣扬先进典型单位。

2、加大清欠社会保险费和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在社会保险法未出台前,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分清原因,属恶意欠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是通过法院强制征收,二是通过媒体曝光,实行舆论监督。对效益差、经济困难的企业,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先到位,单位缴纳的部分暂时挂帐,待企业走出困境后再予以补缴。对企业缴费应建立目标责任制度,企业与政府签定缴费目标责任书,年终完不成缴费的,追究企业经济责任等等。协调税务、工商、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险征缴联动机制,对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出具有关证明和证件,如对安全监察重点企业,没有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参保证明,安监部门不予办理许可证。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可以区别分类,先易后难,逐步纳入。对那些有一定规模、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要按照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样的政策,尽快纳入,一步到位。

3、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医疗补偿模式。建议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在不影响基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

4、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管理,但其资金的来源渠道、用途、目的和宗旨具有一致性,建议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在一起,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特别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民政部门应根据医疗诊断书、已支付的医疗费用原始收据、已领取的医疗保险补助凭证等有关情况证明,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民给予救助。

5、在三个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调研中了解到,淇滨区希望尽快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已经做了准备。在国家未能批准我市城区纳入新农合试点范围的情况下,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原创:在我市三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市、区、乡、农民个人分别按比例筹集新农合基金。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市级统筹,在市级层面上建立医疗基金,增强基金保障的能力,给农民看病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2篇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定了方向。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规范、有序地流转,又如何通过有效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就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经营权流转情况作了一次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承包管理情况

各县(市、区)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好农民利益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土地承包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落实。1998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0年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县(区)统一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属证书。全市43个乡镇(管委会)518个行政村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应签214298份, 3528654亩,已签205973份,3431981亩,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96%;土地经营权属证书已颁发207328份,土地经营权证书发放率97%。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在土地承包30年工作基本完成后,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土地承包的规范化管理上来,把加强制度化建设作为促进农村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首要措施.一是规范土地承包档案管理。青铜峡市、盐池县对土地承包合同进行整理归档,统一编号,纳入县(市)一级统一管理,其他县(区)由乡镇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各县均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措施。二是妥善处理承包土地纠纷。以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定期报告、信访、调节、纠纷处理及反馈等制度,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处理程序,确保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得到切实落实。三是严格耕地保护,遏制违法违规征用农村土地行为。各县结合开展农村土地专项治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承包自查和梳理工作。通过专项治理,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得到加强,违法违规征占农村土地的突出问题得到明显遏制。同时,还通过强化征地补偿的审计监督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一)流转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规模较小。至20xx年涉及农户19821户,流转总面积168611亩,占承包农户的9.2%,占承包面积的4.8%,其中:转包的4927户,91131亩,占流转总户数的25%,占流转总面积的54%;转让的797户,4300亩,占流转总户数的4%,占流转总面积的3%;互换的741户,12373亩,占流转总户数的4%,占流转总面积的7%;出租的13356户,60807亩,占流转总户数的67%,占流转总面积的36%。

(二)流转特点

近年,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流转的规模逐步扩大。20xx-20xx年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模较为稳定,其中,20xx年全市流转总面积只占到承包耕地面积的1.9%左右。近几年呈加快趋势,特别是到20xx年末,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168611亩,比20xx年增长71655亩,增幅7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明显加快。

二是依法流转的意识明显增强。过去,农户间土地流转基本处于随意和无序状态,矛盾纠纷不断。《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各县(区)结合实际,在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民依法流转的意识。农户更信任以乡、村为中介的依法流转。去年以来,流转土地的农户大都签订了合同,部分过去随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也纷纷补签了合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流转对象呈多元化趋势。除农户之间流转外,近年来一些工商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作为受让方参与流转,并呈逐步增加趋势。

四是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尽管近几年流转的形式多样,但转包、出租一直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20xx年转包、出租面积151938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0%。

五是流转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设施农业、养殖园区用地不断增加,仅利通区金积、高闸两镇近两年通过土地流转新增设施农业17000亩。同时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构筑了加快发展的平台,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三)流转成效

土地流转对改造我市传统农业,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为建设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布局合理,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特色突出的甘草、奶牛、摊羊、高酸苹果、葡萄、优质粮食 、设施农业等十大农业基地建设,都规模不等地涉及到土地流转。一些有资金有技术有意向扩大种养规模的大户、企业和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促进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双赢。青铜峡大坝镇大坝、陈俊、利民等村,引进北京纯真种子公司、区农技公司、北京先仁达公司等3家企业,以租赁承包形式租赁农民耕地20xx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发展设施园艺,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由原来的100人增加到800人,农民在得到每亩500元租金的基础上,还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每月至少可增加600元收入。盐池县绿海苜蓿产业公司,租赁土地8000余亩,发展牧草产业,**沃能公司租赁1万亩土地种植甘草。农民不但获得部分土地租金,同时在公司打工,获得务工收入,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闲散土地多,粗放经营效益低的问题。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托牛所、奶牛养殖基地,形成占有**半壁江山的奶产业。娃哈哈看好**奶源来吴投资建厂。利通区高闸镇马兴西瓜协会通过自身规模种植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早熟西瓜上万亩。企业与农户、协会与农户以合同订单把家庭经营过渡到公司+农户、科技+农户、协会+农户,农民接受企业现代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四是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土地流转,全市仅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0.37万亩,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组土地承包合同未签,经营权属证书未发。从各年度调查情况来看,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及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全市仍然有3%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未签和4%的经营权属证书未发;特别是撤乡并镇等原因使合同丢失,土地台账不完善等问题均有存在,这些问题将为实施土地流转带来不利因素。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手续不完备,合同不规范。一是一些村对转包、出租、互换和其他流转形式不予备案,也不留存相关的流转资料和记录,发生流转纠纷后无据可查。二是对承包地经营权已经变更,当事人已提出申请的流转事项(转让)没有做完整的变更登记。一旦发生纠纷或征、占用承包地,势必造成转让方、受让方的责、权、利不清,土地纠纷日益增多。三是部分村土地流转合同格式不规范。流转合同文本存在随意制定、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和其它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

(三)流转短期行为较普遍,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农村二、三产业还不发达,农民仍把土地作为外出经营风险的退路,大多数采取短期流转的方式(1-5年),造成承租户在生产上的短期行为或掠夺经营,加之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承包土地的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流转管理服务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流转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流转方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加快尚有难度。

(四)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社会保障滞后。一方面,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比较弱,就业压力大,且平均工资水平比较低,缺乏吸引力。加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目前针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维权服务等机制还不完善,要通过在城市和企业打工取得比经营土地更长久稳定的收益,难度仍然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素来看待,承包土地转出存在后顾之忧。

(五)机构职能弱化,执法力度不够。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一直是由县市农经部门来负责的,近几年由于机构改革,各县(市)农经部门由原来的正科级单位变为农(牧)业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乡农经站也因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成为无编机构,农经人员变为乡镇事业人员。虽然中央、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和条例,赋予了农经部门行政执法权,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构职能弱化、人员不稳定,在开展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执行方面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权威性,只能做一些指导性工作,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将会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落实政策。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着积极、稳妥、有序的思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正确把握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流转的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流转的原则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形式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多种多样,流转的底线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政策界限,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一刀切,也不一哄而上,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二)扩大就业,完善保障。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土地流转。坚持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要进一步加大我市“两大任务”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认真落实全民创业计划,培养造就更多的农民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带动土地流转;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尽快把已经放弃经营土地、进城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特别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3篇

县政协对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段时间,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本次调研情况作一总体报告。

一、基本情况

农村敬老院是解放以后时期的产物,当时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专门为农村中的那些年龄较大,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五保人员设立养老场所,俗称敬老院。据统计,全县有农村五保户550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2%。这批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也有小部分是孤儿。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五保供养金,另有少数有部分劳动能力,挣些收入辅之。其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两种,目前,我县有农村敬老院15所,分乡办和村办两种,分布在马田、高亭、三塘、城关、洞口、龙形市、大布江、鲤鱼塘、柏林等9个乡镇。其中乡办的5所,村办的10所,最多的一所19人,最少的一所1人,供养五保人员共112人,占全县总五保户的1.8%,敬老院五保人员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每人每月130元的城市低保金,有的乡镇或村里每年会拿出少量的经费,用于敬老院的炊事人员工资、设备添置和维修院落等。还有的敬老院人员因原村组有责任田,所以就带粮食入院,各吃各的粮,如鲤鱼塘镇敬老院就如此。全县15所敬老院的管理模式除城关中心敬老院实行了人员、财务领导统一管理外。其他敬老院各有不同,如柏林镇的龙王市敬老院和口泉敬老院,这两所敬老院共10人全部住在家里,造成空院,还有高亭乡敬老院原来只有一人,现在也是空院,龙形市乡石阳敬老院共7人,有3人住院里,有4人住家里。有的敬老院每人每月发60元、100、120的不等,其余的钱留在院里做水电费、买菜、煮饭人员工资。伙食上,煮饭吃菜有公共食堂的,有分散小灶的。据统计,有7所敬老院无炊事员,他们是各吃各的。管理模式一般是乡镇管理资金,院内推荐一名同志负责全院工作。除城关中心敬老院、柏林敬老院有护理工作人员外,大部分敬老院是五保人员自理,医疗方面没有一个敬老院有医务室和医务人员,老人看病一般就近就医,诊疗费、医疗费(除城关中心敬老院)基本上是自理。老人逝世后一般由当地出钱安葬,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就全县而言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居住环境普遍比农村中分散供养五保人员要好些。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地方对敬老院工作缺乏责任感。有些认为敬老院还是一种负担。当地领导很少过问,群众也不关心,各级党委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造成一些敬老院人员越来越少,条件越来越差,有的敬老院甚至有萧条的感觉。

2、经费严重不足。敬老院的经费不足是普遍现象。村级经济落后、财政投入无力、社会捐助无望,更无院办收入,单靠低保资金过日子,大部分敬老院无工作人员,请不起炊事员、护理员。有的用不上煤,用不上水电,只得烧柴火,更谈不上办公费和招待用费了。特别是院内五保户治病难问题相当突出,多数人有病得不到治疗。

3、基础设施条件差、档次低。由于资金缺乏,除了改扩建的敬老院以外,其他敬老院的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居住条件相对落后,既陈旧老化,又破烂不堪,一些老人们基本上还用着几十年前早已过时的老家当。有的敬老院因无钱改造,环境、绿化、卫生等相当差,看上去很不规范。

4、管理跟不上。由于缺少工作人员,一般敬老院都由乡村干部兼管,因此在管理上很不直接,甚至断层。而院内的负责人多为老人,文化低、素质差,不善于安排生活,也不会做思想工作,有的敬老院一年四季难开一次会,更谈不上组织活动了。既无制度、也无规章,组织纪律涣散,甚至东住一个,西住一个,长期不住院里。难以管理。

5、集中供养率低,发展不平衡。五保集中供养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地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我县的集中供养率相对比较低,才1.8%,且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有几所敬老院,而有的乡镇无一所敬老院,有的村五保户百分之百实行了集中供养,而大部分的村集中供养率几乎为零,特别是江右片的十多个乡镇,其集中供养率不到1%。每个敬老院的人数相对比较少,有的才一两个人.

三、几点思考

兴办农村敬老院,推行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实行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前进,是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县计划用3—5年的时间逐步将所有五保人员实行集中供养是完全可行的。抓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就全县的农村敬老院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办好农村敬老院,关键在领导。领导的重视程度如何,决定着敬老院的兴衰成败,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村级领导要将敬老院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范畴。同时,乡村敬老院要安排会领导、懂管理、善经 营的人去负责,不能是挂职或兼管,院长要以院为家。再则,要对领导者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实行赏罚分明,充分调动院长的积极性。要办好一所,巩固一所,决不能应付了事,更不能把它当包袱甩。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从我县的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来看,除去年改扩建的两所以外,其余普遍较差,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标准,也不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因此县、乡财政和有经济能力的敬老院所在村要拿出资金帮助农村敬老院改扩建,要对敬老院的院落、房屋、绿化、道路、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住房与卫生间、浴室配套,有公共食堂、文化娱乐室、医疗健身室,开辟猪栏、鸡舍、菜地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办公设施及五保老人的日常用具、健身器材等设施,使敬老院真正成为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乐园,真正成为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3、规范管理,健全制度

一是坚持入院老人的审批程序,界定准入条件,经过本人申请、组、村、乡审核批准后方可入院;二是签订协议,对入院五保人员的口粮问题、零花钱问题、治病问题、丧事处理问题等敬老院要与组、村、乡协议好,明确职责,不留后患;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上墙,要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对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明确分工,加强工作责任性,增强服务意识;四是加强院内财务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和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五是要经常组织五保人员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包括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健身娱乐活动;六是积极发展院办经济,象养猪、放鱼塘、种果园、小型加工业等都可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和地理优势,增加收入,弥补院里经济。

4、抓基础、上规模,提高集中供养率

一是以村为主,县乡村同办,提高集中供养率.经调查,我县需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人数为3500人左右,要实现全部集中供养,只能采取县乡村几级兴办敬老院的办法,即县办3所,供养600人,乡办20所供养600人,村办100所,供养2300人。在几级办院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村办院为主,各地可根据五保人员的数量和乡镇区域,实行村村联办,这样,有利于场所、资源、人员经费的利用,同时,也可加速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步伐。

二是因地制宜,集中联片,兴办示范型敬老院。根据我县五保户的分布和地理位置,即东部地区11个乡镇有五保户1844人;中部地区9个乡镇有五保户1804人;西南地区6个乡镇有五保户1856人。按照以上分布情况可在每个地区兴办一个大型县办敬老院。东部在鲤鱼塘办一所,中部在湘阴渡镇办一所,西南部在马田镇办一所,每所敬老院占地面积在100亩左右,入院老人在200人以上。通过考察,我县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废弃房子,可利用这些学校场地,改扩建为敬老院,如鲤鱼塘境内的五中,学校已经空闲,场地相当大、房子也比较新,绿化相当好,非常适合办敬老院。同时利用有关政策,争取农村敬老院改扩建资金。

三是定编人员,解决经费,财政纳入预算.要巩固发展敬老院,维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经费是关键。根据我县的办院经验,村办敬老院的经费需3万左右,乡办的5万以上,县办的在数十万元。而敬老院目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无工作人员经费,无五保户治病经费,无房屋修缮经费,因此建议工作人员、护理人员要实行定编由财政解决工资,同时财政年初要将敬老院的有关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给予解决。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4篇

县政协根据地区政协确定的调研专题和今年的工作要点,在狠抓联系乡村抗震房建设的基础上,还针对今年抗震房建设工作任务,专门抽出力量组成专题调研组多次深入到各乡(镇),通过深入建房现场实地走访了解,与工程人员、农民、乡村领导交谈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情况

自抗震安居工程实施以来,__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总体要求,按照“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大力开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有效的推进了广大农牧民的住房改造工作,促进了全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

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为31044户,其中农村为29844户,城镇为1200户。截止20__年底,我县已累计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11131户44.9万平方米。20__年地区为我县下达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为7253户,其中农村7000户,城镇253户。截止6月5日,全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动工3381户17.5万平方来,占年度总任务的47%。其中全面竣工302户5200平方米,占年度总任务的4。目前,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全面推进。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为切实有效的抓好、管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充实和加强了对抗震安居工程的领导,领导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按照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分工抓好具体工作,并就工程进展中出现在各种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司题。全县上下层层落实抗震安居建设责任制,把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和领导身上。继续采取县领导包乡、各局部门包村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为了提高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还建立了有效的抗震安居工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抗震安居工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按照“争在平时、比在时时”的原则,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性工作大检查,定期对各乡(镇)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悬挂流动红、黄旗制度,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各乡镇年度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一级指标进行管理,对全年内三次悬挂黄旗的乡(镇)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并对该乡(镇)主管领导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今年结合新农村建设,还加大了对农民修建抗震房的帮扶力度,在大力动员社会全体力量集中帮扶农民修建抗震房的同时,对县直和驻县单位部门的帮扶作出要求,具体实行了县级领导一帮二,科级干部一帮一,一般干部五帮一的帮扶办法,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县乡村三级按照统一规划和庭院“三区分离(即住宅区、种植区、养殖区)、五个一(即有一个圈畜、一群家禽、一片果园、一块菜地、一架葡萄)标准,结合庭院改造帮助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并发动各族群众相互投工投劳、开展挖地基、拉运沙石料,集中劳力拆除危旧房等为及时开展抗震安居工程,提供了保障。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努力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为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县委、政府统筹兼顾,在狠抓当前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把实施抗城房建设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各乡村实际,确定了20个新农村建设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示点村,同时集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和有限财力突出建设抗震安居工程示范点,最大限度的把庭院改造、沼气入户、农村改厕、畜圈建设和居民区林带、道路、水利设施及村委员办公室、村卫生室、能源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抗震安居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力争示点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促使抗震安居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

(三)强化培训,坚持标准,注重提高抗震安居工程质量

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全程培训力度,强化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同时还分批分层次分别对工程施工人员、监督管理人员,村镇助理员(乡、村工程专职负责人员)和建房户进行了培训,特别利用当前修建抗震房现场多的优势,随时就地作为培训课堂,不断扩大建房户对抗震房知识的了解,促使建房户发挥对工程施工全程的了解和监督作用。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利用科技之冬,

先后投入2万元,对抗震房建设质量管理人现场施工培训,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管理人员及村镇助理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不论是乡镇管理人员还是村镇助理员,都能够大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解决问题.对于当时有疑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及时与县抗震办专职质监人员联系,严格按照《自治区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进行监督管理。另外,在工程施工上,采取建房户自主选择工程承包商的办法,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而且对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拆除重建并由承建商负担70的重建费用,使承建商吸取返工教训,杜绝了偷工减料现象,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这一做法收效明显.

为确保抗震安居工程质量在监管上没有一个遗漏,县委政府要求乡镇村视质量为工程生命,坚决做到工程进度服从工程质量,全县上下都一起用力狠抓工程质量,现在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工程技术监督体系。各乡镇成立了质量监督队伍,实行日常监督制,责任追究制,对抗震房建设进行全程监控,对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各个环节及主要施工部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并对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工程公开暴光,并停止整改返工合格后方能重新开工,并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度实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县抗震办经常对八乡一镇抗震安居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指导,经常住返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杜绝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好、违章施工、降低标准、人为延误等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一是结合县情,根据农民实际情况,在自治区对特困户、贫困户核定补助标准(3000元/户)的基础上,对特困户、贫困户进行物质补助。如免费或半价供应木料,集体拉运砂石料,减免义务工等.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对于具备一定施工技术基础的建房户,允许农民自己承建,特别是对自选并由自已修建的成本较低的木构架土坯房,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修建过程中的指导,既保证质量,又实现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农牧民的经济负担.二是为确保群众建房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在今年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协调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对全县各类物资、建材市场进行检查,确保了全县建材价格总体平稳.三是根据地区抗震安居工程用水泥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文件精神,为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进度,及时将抗震安居工程水泥用量计划分配至各乡(镇),并协调水泥制品企业解决,为抗震安居工程用水泥提供了保障。

(五)加强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为用实、用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抗震办根据全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分批次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一次性核拨至各乡镇,再由县抗震办联合审计、纪检部门对各乡镇按照核发资金对应的建房数,一个一个验收、审查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情况,有效防止了挤占、挪用补助资金的现象,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全部用在抗震安居工程上,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今年,建设抗震安居房的农牧民基本为贫困户、一般户,自筹资金非常困难,上级补助资金比去年又有所减少,农民自筹的那部分资金数额大,而且也不能按时足额到位(除去补助资金3000元,按50平方米面积计算,农民要自筹资金10000-10500元)。当前,有能力条件好一些的农民最多只能到位5000元,有的更少,有的现已向银行贷款上交自筹资金,致使承建商在建房过程中停工等资金,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是当前工程施工的桎梏。另外,农民自备用料如木料不能及时送达,很多施工地点急等木料封顶,这个现象也比较突出。

2、由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质量要求较高,工程造价低,再加上今年修建抗震房的发包价格基本为每平方260-270元,部分有能力的承建商不愿意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当前修建抗震房的施工队伍多为经济实力较小的包工头,施工人员较少,资金后盾不足,工程进度慢。

3、今年修建抗震房成本提高,砖、水泥等用料涨价,再加上接受培训的农民就地打工创收意识不强,使抗震房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影响抗震房进度的一个原因。

4、由于车辆限载限量有规定,现参与抗震房建设的部分施工队能力又有限,部分乡镇承建商在拉运抗震房用材上,不能顺利通过路检,经常受到交通部门的罚没钱款和查扣车照等,影响工程进度。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农民应交的资金和自筹木料及时到位,保证工程进展顺利。要给农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充分教育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不要一味的座等,要自力更生,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想办法完成抗震房建设。

2、切实提高各族干部和群众对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尽可能的协调好各部门包括交通部门的关系,在允许的范围内,对拉运抗震房材料的车辆进行登记实行优惠营运或免于路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实施抗震安居工程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益民利的事情抓紧、抓实。

3、严把工程质量关不放松。今年上半年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今后可能会出现赶进度而松质量的现象,在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下,一定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加强对各 个环节的质量监管不放松,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4、进一步做好争取上级资金的工作。由于我县为国定贫困县、贫困基数大,20__年、20__年建设抗震安居房多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富裕户及补助资金较多的特困户。20__年,“2.15”地震后,中央、自治区、地区及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能有比较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当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今年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反映我县存在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做好争取资金的工作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补助资金。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第15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了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实效,更好的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年4月8日至4月23日,在县政协   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对如何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为期16天的调研活动。连日来,我们立足本县实际,先后走访了部分乡镇和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如何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中作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县民主决策的实践

1、充分调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参谋作用,从而集中了民智,体现了民意,调动了各部门工作积极性。

2、群策群力。决策的实施,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带头指挥,更需要全县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工作局面。

3、强化监督。一是建立工作规范,严格按程序议事决策。二是加强对成员的监督,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监督。对重大事务和财务收支、目标责任制、履行职责事项、机关内部事务、农民负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全县各有关单位也相应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研究制定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迅速开展,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监督。

4、领导垂范,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一方面加强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带头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另一方面,通过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等形式,加强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及时提醒,早打招呼,使他们不犯或少犯错误,以案为镜,加强教育,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这些致力发展,重塑形象,造福一方百姓的重大决策实践,至少给我们带来四点启示:一是只有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基层,充分调研,并对重大决策反复进行论证而形成的决策,才是正确的,深得民心的。二是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决策执行正确,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三是决策的形成过程,只有经过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会议决定,才能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四是只有建立一套规范有力的决策运行机制,才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有力保障。五是领导以身作则,发扬民主,尊重科学,广开言路,执政为民,才能得到社会的拥护,才能造福于民。

二、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中作用的几点思考

1、必须明确政治协商程序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决策程序中的一部分。由于政治协商程序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约束力,一定程度影响了协商的效果,甚至出现种种不按协商程序办事的现象。因此,为了使民主决策的政治协商程序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成为党组织、政府和政协共同遵守的程序性规定,这个协商程序不能由政协一家制定,而必须由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共同制定,对协商的时间、内容、形式、要求,协商成果的处理机制等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

2、要明确协商的内容,界定决策的内涵。结合中国党政决策的实际,我们可以把决策问题的提出、决策目标的确定、决策方案的论证、决策行动的合法化作为决策过程制度化的程序要素。这里“决策问题的提出”是第一位的。“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那么,哪些问题算得上是“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应当加以明确。有的观点认为,县委、人大、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决策、决定的重大问题都应列入政治协商范围,主要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重大项目的拟定和实施,财政预算与决算,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重要部署,有关我县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及其重要配套政策措施,重要法规、行政规章和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决定,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和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体育等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重要举措,涉及社会和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等。重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提名任免也要经过岗位的政治协商。此外,对一些投资规模较大、涉及范围较广的政府投资项目,也应纳入政治协商程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减少或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

3、要明确规定政治协商在整个决策程序的哪个环节中进入。现在讲的政治协商的“三在前、三在先”原则,即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真正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实施,笔者认为还比较笼统。大政方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需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决策者是真心实意地想听取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广纳群言,那么,一定会提前预告,留出相当的时间,让政协、让政协委员作充分的准备。至于具体时间问题,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第十二条。这一条规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对报告修改后,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七日前,将专项工作报告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当然,政协政治协商预告的时间不一定与人大一样,但一定要有明确规定。只有这样,那种“明天就要公布,今天来政协通通气”的走过场的协商,才会少发生或不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1、提高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2、根据需要协商的问题的性质、内容、层次,建立不同规格的对口协商机制,采取会议协商、书面协商、个别协商、对口协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3、在协商过程中引入辩论机制,使得不同的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

4、政协与人大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

5、真正把一些重大事项纳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范畴,推动协商民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