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排序教案范文

排序教案范文

排序教案

排序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过程呈现:

解读考纲:(运用多媒体展示)语句连贯就是语句之间流畅贯通,内容上话题统一,陈述对象一致,形式上衔接有序,思路清晰。

高考透析: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考题,要求学生快速答题并总结自己的方法。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学生选择的答案有A和D项,我首先请选择D项的同学叙述他的思路,该生是这样陈述的:第六句和第一句排列在一起是因为这两句的“高于”和“也高于”应该放在一起,第三句承接下文中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个句子。该生刚刚说完,马上就有学生起来反驳:第六句和第一句排列在一起是对的,但是不能放在前面,因为第三句和第二句、第四句的句式是一样的。所以,应该选择A项。

我对两位学生的答案进行了点评后,进行了讲解:第一句中明显缺少主语,并且有一个副词“也”,它的前面就一定有一个内容上相关联的句子,第二、三、四句的句式诚如刚才那位同学分析的一样,他们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应该放在一起组成整句,第五、六句的主题都是“增长”,并且第六句又和第一句句式一致,且其中的“高于”和“也高于”是对应关系,因此,答案应该选择A。

师生总结方法: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把握句式的一致性、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

牛刀小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2009年广东卷排序题。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C

学生叙述答案方法后,师生一起分析该题: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三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第一句是对第三句的具体阐释,四、五、二句是总分结构,第五句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第五句,AD两项排除,第五句前是第四句;第四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第二句应在第五句后。第四、五、二句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第三句和第一句,由此可选C。

具体操作方法的总结:此种题型既考查了自身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又考查了对语段的整体感知能力,做题时需要考虑语段内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涉及到语段的语境、内容、句子形式、句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思考问题的切入点:①找出话题,也就是找出每个句子的主语;②句式相同的句子一般放在一起,组成整句;③寻找关键性的词语,关键性词语包括关联词、副词、表示时间、空间顺序等逻辑关系的词语。

课外练习巩固:展示课外习题:例①,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B

例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答案:D

例③,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排序教案范文第2篇

初一U1字母游戏字母排次序

--------------------------------------------------------------------------------

一、教法建议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从A到N14个英语字母,并能正确辨认其中的三个元音字母,即Aa,Ee,Ii。能认读其印刷体和手写体字母的大小写形式,注意书写格式、笔划、笔顺合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抛砖引玉】

1.英语字母教学是入门阶段的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字母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应通过看、听、说、练四个方面解决。

(1)看是指看老师口型,善于模仿教师发音。

(2)听是指听录音学字母,对初学者来说Cc,Gg和Jj是比较难读准的,因此应仔细去听。

(3)说是指实践,即通过听、看过程使学生达到独立地、正确地读出字母。

(4)练是指通过看、听、说的反复训练,善于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2.积极创设语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本单元的口语训练主要围绕"Greeting"展开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Hello!What‘syourname?Mynameis..."进行会话。

(2)教师以身示范,亲切地向学生打招呼,尽量给学生创造英语情景,如:Hello!或Goodmorning,MymaneisLinLina.What’syourname?Howareyou?等,通过语言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TPR"(TotalPhysicalResponse)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如:

Standup!sitdown,please.Listentome.Openyourbooks.Closeyourbooks等课堂用语,教师可用手势表明其含义。学生听懂后,会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4)使用pairwork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指点迷津】

本单元难点知识

1.字母的书写格式。

对初学者来讲,小学的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有一定的干扰。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4个字母的大小写格式,避免书写错误,做到书写正确、美观。

2.按音素划分字母:

将所学的14个字母按顺序朗读、默写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如果将14个字母按音素划分是比较难的事情。教师从一开始教字母时,就应该让学生在朗读时去感受不同字母之间所含有的相同元音音素。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体会打招呼用语的奥妙所在,做到灵活运用。

(1)Goodmorning:适用于比较正式客气的场合,双方都应说Goodmorning!例如:

A:Goodmorning,MissZhao.早晨好,赵老师。

B:Goodmorning,Mr.Wang.早晨好,王校长。

(2)Morning:适用于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或比较繁忙的情况下。

(3)Hello:是最广泛、最简单的打招呼,显得亲切自然。例如:

A:Hello,Kate.你好,凯特。

B:Hello,LiLei.你好,李雷。

A:Howareyou?你好吗?

B:Fine,thankyou.是的,很好。谢谢你。

(4)Hi:在现代英语中,Hi比Hello用得更多,显得更随和。例如:

A:Hi,HanMeimei.你好,韩梅梅。

B:Hi,ein,please.你好,露西,请进来。

A:Thankyou.谢谢。

2.根据所学字母,归纳出与字母A、E、F含有相同音素的字母。例如:

(1)AaA.EeB.IiC.HiD.Bb

答案应选C。"Hi"含元音字母"Aa"音。

(2)EeA.FfB.CcC.AaD.Ll

答案应选B。"Cc"含元音字母"Ee"音。

(3)FfA.LlB.KkC.DdD.Gg

答案应选A。"Ll"与"Ff"共同含有[e]音。

因此将所学14个字母划分为:

AaHhJjKk

BbCcDdEeGg

FfllMmNn

Don‘tforget"Ii".

【妙文欣赏】

(英语课后,两名不同班的学生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用英语交谈。)

A:Hello!

B:Hello!

A:MynameisLiYang.What’syourname?

B:MynameisSongXin.

A:Howareyou?

B:Fine,thankyou.Andyou?

A:I‘mfine,too.Whatclassareyouin?

B:I’minClassOne,GradeOne.Whataboutyou?

A:I‘minClassThree,GradeOne.

WhoisyourEnglishteacher?

B:MissLinis.

A:OurEnglishteacherisMissLin,too.

WeliketospeakEnglishwithherinclass.

Doyouthinkso?

B:Yes,andsheisagoodteacher.

【思维体操】

正确使用交际用语。在A、B、C、D中选出正确答案:

1.学生早晨见到男王老师时应说:

A、Morning,Mr.Wang.

B、Hi,Mr.Wang.

C、Hello,Mr.Wang

D、Goodmorning,Mr.Wang.

答案:D

解析在学校里,学生见到老师应主动打招呼,并选用较正式的语言问候。除D以外,其它三个选项不符合正式场合使用。

2、对Whatthis?的回答应该用:

A、Thisis...B、Itis...C、Is...D、Whatthis?

答案:B

解析对What’sthis?或What‘sthat?的回答,在英语中均采用Itis...或It’s(缩写)来回答,而不用this或that及其它方式回答,其它三个选项不符合语言习惯。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什么时候用大写字母?

1.英语句子中的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

MynameisLiLei.

2.姓名中,姓和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如:

HanMeimeiJimGreen

3.国家、城市及专有名词首字母要大写。如:

China(中国),Shenyang(沈阳)

ClassOne,GradeOne

4."民族"词(形容词或名词)首字母大大写。如:

Chinese,English,American

5.职务或职称首字母要大写。如:

Mr,Miss,Mrs

6.表示"我"的字母"I"永远要大写。

【动脑动手】

同步训练:

Ⅰ、下列每组字母中,有一个字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字母没有共同之处,请指出

()1.A.eB.cC.gD.h

()2.A.nB.aC.lD.f

()3.A.jB.kC.aD.m

()4.A.bB.dC.nD.g

()5.A.hB.IC.kD.J

Ⅱ、在栏中找出栏中相应的答语,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

AB

()1.Goodmorning,class!a.MynameisJim.

()2.Hello!b.Fine,thankyou.

()3.What‘syourname?c.Kateis.

()4.Howareyou,Jim?d.Hello!

()5.What’sthis?e.Thankyou.

()6.Sitdown,please.f.Goodmorning.

g.It‘s"M".

Ⅲ、根据生活观察,选择正确答案

1."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是。

A.CTVB.CCTVC.BTVD.CBTV

2.医院做胸透时用的是光透视。

A.SB.CC.RD.X

3."飞碟"的代号是。

A.SOSB.ICC.UFOD.IOD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缩写是。

A.PLAB.CPCC.PRCD.VOA

5."联合国"的英文缩写是。

A.UKB.POC.ADD.UN

Ⅳ、补全对话

1.A:Hello!

B:

A:What’syourname?

B:nameisKateGreen.

A:areyou?

B:Fine,you.Howareyou?

A:I‘mfine,.What’sthis?

B:"Gg".

A:Thank.

2.T:Goodmorning,class.

S:,teacher.

T:Howareyou?

S:,thankyou,you?

T:I‘mfine,.What’sthis?

S:It‘s"Nn"(恩).

T:No,it’s"Nn"[en].

S:"Nn"[en].

T:Yes.Sit,please.

参考答案

Ⅰ.1D2B3D4C5B

Ⅱ.1f2d3a4b5g6e

Ⅲ.1B2D3C4C5D

排序教案范文第3篇

1、过程与方法:

学会将已有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序;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在坚硬的物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了解生活中常见塑料薄膜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排序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排序。

2、难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教学准备〗

主要是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记录表,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还有三种不同的塑料薄膜,即保鲜膜、食品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排序”

1.出示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你们认识照片中的这些运动员吗?

2.谈话:在奥运比赛中,有很多名运动员同时参加某一个项目的比赛,有时要经过多轮的角逐才能确定谁是最后的冠军。介绍某一位奥运冠军夺冠的比赛过程资料。

3.讲解:裁判员就是根据这些比赛成绩的高低来对运动员名次进行排序的。谁的成绩最好,那他就是最后的冠军。刘翔跑得最快,他就是110米栏的奥运冠军。陈艳青举起的杠铃最重,他就是举重冠军,杜丽射得最准,她就是射击冠军。

4.提问:假如让这三位奥运冠军同时参加某项比赛,你觉得谁能获得第一名呢?

二、体会排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谈话: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当中,哪些地方曾经用到过排序?

2.交流:你觉得通过这样的排序之后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排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4.出示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提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5.讲述:请你将这些数据用排序的方法进行整理,将排序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学生排序、填写)

6.提问: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7.讲解:排序对于科学学习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要学会这个本领。

三、了解比较复杂的排序

1.谈话: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塑料薄膜,它们分别是: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

2.提问:你觉得可以按照哪一项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呢?

3.讲解:为了公平起见,有必要将这三种塑料薄膜剪成同样大小的形状再进行性能测试和排序。

4.活动:学生测试塑料薄膜性能并进行排序。

5.交流、小结: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排序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行动导向 项目教学 案例教学

1.前言

C语言具有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以及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特点,并且学习C语言课程不仅能为学生程序设计打下基础,而且能为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门高效的编程语言工具,由此,国内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都将C语言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因此,《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水平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与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C语言的学习与Basic语言、Fortran语言等高级计算机语言相比较难学习。这是因为:首先,在学习C语言之前,绝大部分普通本科生都没有学过任何程序设计语言,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而感觉比较难学;其次,C语言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只有通过大量的编程实践,才能熟练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编程技巧,在缺乏足够的实践练习情况下,学好C语言是比较困难的;最后,C语言课程本身的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它比较难学,例如,C语言的中级语言特点虽然可以实现低级语言的一些功能,但要真正掌握诸如指针等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还是比较困难的,再如C语言的语法限制不太严格、程序设计比较自由,放宽了语法检查,就导致初学者编一个正确的C语言程序可能会比其他高级语言难些。

因此,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法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1-4]。尽管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C语言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有较大的帮助,但对于新课程的学习还不能完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稍微复杂的编程问题仍无从下手。本文借助“行为导向教学法”,探索提高学生C语言学习和使用C语言进行较为复杂问题编程的能力。

2.行动导向教学法《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能力培养

2.1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和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法,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的,在实际使用中有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未来设计法等。最初提出并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是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现在我国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普通本科院校的还比较少。本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作为例子研究针对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2.2项目教学法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5]。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任务设想,由学生讨论,并最终确定项目任务。其次由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并由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最后进行学生分组及分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工作完成后,先由学生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评价。笔者采用以下例子说明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给学生布置任务:编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程序。这个项目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由于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因此通常都是照抄参考答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该实验作为一个项目来处理。首先将学生分成一个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组长由该组的学生轮流担任,小组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完成项目的分工与协作。学生经过讨论,会发现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学生信息及成绩输入的界面;

2.存储每个学生信息及各科的成绩;

3.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

4.计算每门课的平均分;

5.找出所有50个分数中最高的分数所对应的学生和课程;

7.按学号或姓名查询学生的成绩;

8.对指定的成绩进行排序。

在本项目中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八个小的程序,每个程序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函数组成,当四个学生都完成了,再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只是完成两个小题目,显然很容易。再使四个学生轮流更换所承担的任务,直到每个学生都独立编制各个函数,也就是完成了实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实验,一方面由于在第一轮实验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因此还可以解决目前指导老师少,要指导的学生多而教师指导不过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里就看到实验结果,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相互协作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开发较大的项目做好准备。

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确定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地指导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对每组给出恰当的评价。作业提交后,对学生的协作结果进行评估,采用的评分规则是:个体所得分值=小组得分×(个体在组内得分/小组内所有个体得分的平均值)。小组得分是教师给出的分数。成员的组内得分则是在组长的组织下,由所有的成员对其打分取算术平均数。

2.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籍由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换言之,案例教学法指籍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6]。在C语言教学中恰当地引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语法概念、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排序对于初学C语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把实际的五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将顺序排出来了,但要问他是如何排出来的,就很难说清,因为这个排序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太简单了,而没有考虑排序的算法。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排序的例子,如上交的作业本、实验报告就需要排序,学生成绩需要排序,排序在算法中很重要。我先让学生拿作业本作实验,让学生通过作业本的排序,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告诉学生,实际上,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选择法排序,在五个数中一眼看出最大的数字(实际上是有和其余数的比较的过程),再将最大的数与最右边的数字进行交换,然后找出次最大,依次类推,就可以完成排序的任务。编程语言的实现就是两层循环,外循环控制循环的趟次,内循环是在每一趟中寻找最大值。除了选择法排序以外,再介绍另外一种排序算法,就是冒泡法排序,最后讲解相关的原理。在讲解指针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指针的概念难于理解,指针的使用常常与数组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和例子,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指针的概念。

3.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普通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是有益的。从当前本科院校的状况来讲,这种增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加强,行动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需要准备典型的项目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提高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新探.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2):68-69.

[2]施金良,汤仕龙,余群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03,(3):37-39.

[3]程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类比”法的运用.职教论坛,2003,(18):34.

[4]王新芝.浅谈大气科学类专业《C语言》教学体会.气象教育与科技,2007,30,(4):20-24.

[5]苑敏,苏英志.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8,(8):104-105.

排序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创新;破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104-0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学科要“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的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套的教学情景,散乱的教学任务,往往使学生厌烦,从而达不到教师预想的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急待创新。

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创新设计任务情境,让同学们体验“侦探”这一角色,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作实践,找出案件的突破口,利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层层递进,不断探索Excel的未知操作,最终破解迷局,掌握 Excel的相关知识。

1 教学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活中充满着海量的数据,Excel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重要工具,合理的使用Excel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普及,学生对Excel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如果再机械、重复地讲解Excel的知识点,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此笔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Excel进行公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学会绘制和分析图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破案”的整个流程,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破获案件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思考,小组的讨论,亲身实践,教师演示,逐步掌握用Excel进行公式计算、数据排序、分类汇总、图表绘制等各项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Excel 的积极性;掌握通过实际所学来解决显示生活中问题的能;让学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2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2.1 情景再现,现场直击――新课导入

1)任务导入

案件再现:12月24日,位于环城高速公路上的一隧道内发生一起恶性杀人事件。死者为男性,40岁左右,经法医鉴定,死者被利刃刺中,死亡时间大概是当天凌晨。歹徒手法老练,现场没有留下指纹、脚印等线索。同学们,通过现场的勘察,我们该如何破解迷局呢?

2)学生组交流讨论

经过对案件的分析,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通过调取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可以帮助我们查找罪犯。

3)案件追踪

警方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到达到了交通管理中心查找事发路段的监控录像。可遗憾的是,案发地点并没有安装监控,整段隧道只有隧道出口和入口安装有高清摄像头。案件陷入了僵局,为了找出罪犯,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向警方建议吗?

4)学生小组讨论

由于任务难度进一步加深,学生进行了谨慎思考,而后得出结论:正常行驶的车辆,其通过隧道的时间应是维持在某一特定范围,如果某辆车通过隧道用时过长,其就具备作案嫌疑。

5)案件追踪

通过听取同学们的建议,警方快速调取了出口和入口两个摄像头前后24小时内拍下来的监控录像,并将相应信息记录在了Excel文件中。

2.2 蛛丝马迹,明察秋毫――学习公式计算和数据的排序

1)任务引入

教师:由于Excel文件中纪录的车辆信息较多,要找出嫌疑车辆,需要我们对数据进行加工。同学们能不能利用Excel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可疑车辆呢?

2)学生操作

学生计算每辆车通过隧道用时。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初中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具备了Excel公式计算的基础,求通过隧道时间的具体操作步骤,教师可找学生演示:

第一步:在E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D2-C2”,这样可计算出第一辆车经过隧道所用时间。

第二步:选中E2单元格,拖动鼠标,让E列其他单元格内的数据“自动填充”,计算出其他车辆经过隧道的时间。

第三步:经过以上两步的操作,可计算出每辆车经过隧道的时间,但是求出的数据显示格式是小数,看起来不直观,所以还需进一步设置:选中E列,设置单元格数字显示为时间类型。

教师:同学们已经计算出了每辆车通过隧道的时间,同学们能不能对车辆信息按照可疑程度进行排序,使较为可疑的车辆信息显示在文件上方呢?

学生尝试利用Excel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得到的排序结果。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排序结果和他人排序结果不一致,教师让学生分析期中原因。

学生:排序的“主要关键词”或“次序”设置不一致。

教师:排序后,有没有发现哪些车辆比较可疑?

学生:图4表格中的前3辆最可疑,因为其超过正常通过隧道的时间。

3)案件追踪

根据同学们的操作结果,警方迅速调查了图4中前3辆车的车主,但最终发现:这些车辆都是因为车辆出现小故障,所以在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另外车主也都没有作案动机,所以警方排除了车主们的作案嫌疑。

2.3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学习分类汇总

1)任务导入

教师:在上一任务中我们并没有找到真凶?警方辛辛苦苦采集的Excel文件中的数据是否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呢?

教师提示:根据犯罪心理学表明:凶手出于某种心理因素,在案发后,通常会再次回到案发现场。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一特点,再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试着能否找出可疑车辆呢?

2)学生小组讨论

经过教师提示,学生破案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经过对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可以根据车辆经过隧道的次数来找出罪犯,多次经过隧道的车辆,其车主作案嫌疑较大。

3)学生操作

学生尝试统计车辆进出隧道次数。由于Excel文件中记录的车辆数据较多,学生很难立即想出统计车辆进出隧道次数的方法,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摸索。学生通过上一任务中对Excel排序功能上的体验,有学生想到利用Excel的排序功能:将数据按照“车牌”这一关键字进行排序,使相同车牌的数据连续排列在一起,然后统计每辆车通过隧道的次数。这种方法能完成本次任务,但是仍需花费较长时间。

教师演示:学生对于Excel中的“分类汇总”功能较为陌生,教师演示“分类汇总”,让学生体会“分类汇总”的特点。

学生演练:教师演示结束后,学生尝试使用Excel的“分类汇总”功能,统计出每辆车经过隧道次数,并且按照通过次数从大到小的次序进行排序,最终得到的结果如图5。但是有学生没有先把数据按照“车牌”关键字进行排序,相同车牌的车辆信息分散在表格其他位置,这样在分类汇总后,会出现图6所示的情况。

教师强调:数据分类汇总之前,一定要按照汇总项进行排序。

教师:现在同学们有没有找出嫌疑人?

学生:嫌疑人为图5所示前四辆车的车主。

4)案件追踪

警方根据同学们的提示,快速采取持措施,控制了这四辆车的车主。

2.4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建立和分析图表

1)任务导入

教师:在控制了四位嫌疑人之后,由于缺少关键证据,警方准备利用测谎仪器来辅助破案。警方将测谎数据记录在了Excel文件中,但由于数据显示不直观,无法快速判断出谁是凶手,怎么样才能使数据更直观得显示呢?

学生:绘制出心跳折线图。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绘制出每位嫌疑人心跳的折线图并且判断出哪一位才是罪犯呢?

2)学生操作并讨论

学生尝试绘制折线图,其结果如图8。根据图表所示,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形成统一意见:虽然“小丽”心跳较急,但基本上保持平稳。然而,“小李”在短时间内,心跳起伏大,其作案的可能性最大。

3)案件追踪

警方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情报,又一次紧急提审了“小李”。最终,“小李”迫于强大的压力,很快承认是自己就是本次案件的凶手。

3 教学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教学方法。但一些散乱、枯燥的任务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把课堂任务与学生的兴趣、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天,一则关于“莆田派出所民警运用Excel破案”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是如何破案的?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用Excel来破案呢?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就有了本教学案例。在整个课堂中,学生都能够积极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信息技术的乐趣。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不是讲授的中心,只在必要的时候以辅导者的身份,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切入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新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知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曦宇. 知识地图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 2007(3).

排序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性化排课;回溯法;合理时间组合;累积疲劳系数;排课均匀系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6-0053-03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多年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经历过十多年前每学期开学前的大规模手工排课,对其大强度脑力劳动和修改、调整课务的麻烦与低效率印象深刻。尽管知道课表问题在时间复杂度上属于NP困难类问题,涉及的变化因素多,信息量大,编程比较困难,但还是在八年前就下决心写了排课程序,对算法作过多次推敲和改进,经历了从一开始追求能正确排出课表(只求有解),接下来追求能排出较合理的课表(在多解中选择较佳解),再后来追求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极富挑战性的设计过程。

随着成套教学管理软件的不断推广普及,笔者所在学校也用上了功能齐全、规模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但其中排课功能模块的表现却常常让笔者不敢恭维。其中比较突出的,要数课表编排的人性化问题了。主要表现在总体时间结构的选择方面,经常出现非常不合理的编排情况。比如,将一门课程的两次课(每次2~3学时)安排在一天之中,导致学生在两次课之间根本没有时间去消化知识和完成作业;还比如,几乎每学期都出现过将老师一周要上的大多数课程排在一天之中的“黑色周”课程表,使得老师每逢一周的某一天,就不得不从早到晚拼命上课,而在其他工作日中却过于轻松愉快;在班级课表中,同样明显存在一周中的某一天课特别多,而有的天课又特别少的情况。其次,在对待不同门类的课程方面,也经常出现不合理的上课安排。比如,将体育课排在上午第一节课,使许多刚刚吃完早饭的学生马上就去进行剧烈运动;还比如,在同一个班中,将专业主干课排在了非黄金时间(下午3~4节或晚上),而将较次要的选修课则排在了黄金时间,等等。

上述问题的出现,当然是算法设计不当造成的,主要是对人性化设计重视不够,即在算法设计中对老师、学生及课程情况考虑较少,对教与学的规律尊重不够。因此,构造人性化的排课算法,编排出人性化的课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此,笔者愿将前些年在排课问题上的个人研究心得概述如下,以期交流共进。

2 算法人性化的基本原则

所谓课表编排人性化,笔者认为,是指学校在编排课表时,要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各种需求,充分尊重教与学的规律,尤其要充分考虑大多数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劳动的密度限制和强度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编排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需求的课表。为较好地解决此问题,除了要遵守为排出一般无差错课表所要求的技术规则外,笔者认为还应遵守如下人本原则。

2.1 优化结构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两点:

第一,是指优化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结构,这是课表编排人性化的基础。比如,某一门周课时为4的课程,若将这4节课排在同一天之中,就是明显的时间结构不合理。若是分别排在周一、周三各上2节课,这种时间结构就比较合理。为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笔者在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后,以高校常见的每2课时为一个上课时间片(即一次课),分别专门编制了从每周上一次课到每周上五次课(周课为10节)的合理时间结构代码库,剔除了师生们一致认为明显不合理的排法,并对同一周课时下各种不同的时间组合,按师生们认可的优先程度从高到低排序,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以方便排课程序首先从代码库中选择最优时间结构信息,从而实现了每门课程授课时间结构的优化,为课表的整体优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指优化排课的顺序结构,即合理地确定先排哪些课,后排哪些课。笔者曾经作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不合理的排课顺序,轻者会大大降低排课程序的运行效率,使程序运行时间成倍延长,重者则直接导致排课失败。因而笔者认为,确立良好的排课顺序,是减少排课冲突、提高排课效率、确保排课成功的关键。经多年实践、比较与分析、归纳,笔者确定了“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先多后少”的排课顺序结构。“先难后易”是指从总体上讲,应该先排牵涉面广、资源要求高、统筹难度大的课,如多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联合上的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课,最典型的是多个班联合分组教学的体育课、实验课、实训课等;“先大后小”是指先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合上大班课(即合班课),再排小班课(即非合班课);“先多后少”则是指先排有多个班课程的教师的课和总周课时多的教师的课,后排牵涉班级少、总周课时少的教师的课。

2.2 分类处理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为了使不同的课程获得最适合的上课时间结构,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分类,然后为每一类课程设计出“量身定做”的专用排课算法。比如,可以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等,理论课一般首先选择上午1~2节、3~4节等黄金时间段,因为每天上午一般是师生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段,故应当首先安排难度较大或较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课一般首选上午3~4节或下午,而选修课则一般首选下午或晚上。

2.3 均衡编排原则

确立这一原则的主要意图,是要在排课过程中,尽量避免教师或学生在一周中某一两天内连续上太多的课程,而其他天课又太少的大反差情况,以防止师生过度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健康。因此,它包括教师课表的均衡性和班级课表的均衡性两个方面。我采取了三项措施来贯彻这一原则。

第一,是为教师课表和班级课表分别设置日排课上限值。即为教师设置每天最高总授课节数,也为学生设置每天最大总上课节数。我校每天有5个可排课时间片:上午1~2节、上午3~4节、下午1~2节、下午3~4节、晚上1~2节,共10节课。显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认可把一天的10节课全排满的算法,因而也把这两个上限值列入调查内容。经过对部分师生所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汇总统计,笔者所得的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73和7.14,经四舍五入后得到6和7。笔者将这两个上限值写入到了约束函数f1(T,C)之中,供排课程序在每作出一门课程的时间组合选择时,调用它来作出相关评价。一旦发现其中任一个上限值被突破,则放弃本次选择,继续进行下一时间组合的搜索。

第二,是为教师课表设置“累积疲劳系数”,用于比较和评判教师课表的整体优劣情况。方法是先在为排课设置的教师课表矩阵Tm×n(设有m个教师,每个教师每周均有n个时间片,本算法中n=5×5=25)中增设一列初值为0的元素(第n+1列),用于存放每位教师课表的“累积疲劳系数”,如ti, n+1(1≤i≤m)表示第i个教师课表的“累积疲劳系数”。该系数是这样计算的:教师课表中每出现相邻两个时间片连续排课,相应的ti, n+1值就加1。很显然,对于每一份教师课表,该值是一个非负值,并且越接近0越好,理想状态是0;然后设计一个专用目标函数f2(T),用于在每排出一种方案后,统计出该方案中每位教师课表的累积疲劳系数和该方案的平均累积疲劳系数;再设计一个专用目标函数f3(T),用于在完成了一定数量(如2~8种)的排课方案后,找出其中最小平均累积疲劳系数所对应的方案,即为教师课表最优方案。

第三,是为班级课有设置“排课均匀系数”,用于比较和评判班级课表的整体优劣情况。方法与上面类似,首先在班级课表矩阵Sk×n(设有 k个班级,每个班每周均有n个时间片)中增设一列初值为0的元素si, n+1(i∈{1,2,…k}),用于存放每个班级课表的排课均匀系数。笔者采用了班级每日排课节数的均方差作为该班的排课均匀系数。很显然,该系数也是一个非负数,并且其值也是越接近0越好。同样,在多个班级课表方案中,平均排课均匀系数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为此,笔者同样设计了专用目标函数f4(S)。

3 算法人性化的实现描述

笔者所构造的上述人性化算法原则的实现,限于篇幅,主要简介以下四点。

3.1 设计数据库

除与教师、班级、教室、课程等信息相关的数据库表外,这里主要强调一下编制合理时间结构库的问题。即分别编制各种不同周课时下课程授课时间组合代码库,并确定其中每一组代码的优先级,存入专门的数据库表中。编码规则为:一周最大有5天可排课,每天最多有5个可用时间片;每两位数码表示一个选定的时间片,其中第一个数码表示星期,第二个数码表示时间片。比如,代码“23”表示每周2的第3个时间片,即星期二下午第1~2节有课,如表1所示。在此过程中,笔者剔除了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在调查中师生共同反对的不合理组合,比如周课时为4节的时间组合中,类似1112、1113、…,1415、1555等的代码组合均被剔除。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因特殊原因,特别指定的排课时间,如远道而来的外聘教师的突击授课,则不受此限制,另有专门程序处理。

3.2 定义数据结构

在排课程序设计中,除了需要多个数据库表配合外,主要是需要定义两种数据结构:一是用于存储排课方案矩阵的二维表结构,共需定义三个,分别对应教师课表矩阵T、班级课表矩阵S和教室课表矩阵R。二是用于存储实际排课路径的堆栈式线性表结构。该堆栈的每个元素Pi由五项数据组成:教师号、课程号、教室号、班级号(最多允许存3个不同班级号)和时间组合序号(即所采用的时间组合代码在数据库表中的编号)。之所以要设计这种后进先出的堆栈结构,是为了配合在排课过程中所用的回溯法,实现对刚排定课程的取消操作,同时对该课程查找下一个可行排法。

3.3 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设计

此项设计已在“均衡编排原则”中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3.4 排课核心程序算法设计

笔者所写的排课程序,整体采用的是回溯算法。由于在搜索可行排法时,是从事先已优化了的时间组合代码库中依次取值判定,所以这相当于在局部采用了限界剪枝法的思想,因而既可提高课表局部质量,即单课程编排质量,又免除了需要设计局部目标函数的麻烦。该程序主要算法步骤如下:

1)定义相关结构体数组并赋初值(排课状态二维表、路径堆栈、完整路径二维表(可存多个完整排课方案)、目标函数值数组、课程序号计数器、时间代码串序号计数器、排课方案序号计数器等)。

2)从相关数据库表中获取欲排课程信息(包括对不同类课程规定的时间代码串的不同选取范围,用优先级数进行限制)。

3)依次对每一门课程,从规定范围的时间组合库中按序获取一个相应时间代码串,运行约束函数,进行匹配判断。

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将相关信息分别存入教师课表、班级课表、教室课表等二维表和排课路径堆栈后,进入下一步5);若不满足约束条件,则判断时间代码串序号是否已到最大值:若是,则转6);若否,则对其值加1后,转3)。

5)判断课程是否全排完。若否,则课程顺序号加1、课程时间代码串序号重置1后,返回3);若是,则将本次排课完整路径值存入完整路径二维表中,并调用目标函数先分别进行教师课表平均累积疲劳系数和班级课表平均排课均匀系数计算,然后按“平均累积疲劳系数×0.6+平均排课均匀系数×0.4”合并成最终目标函数值,存入目标函数值专用数组,并标记相应方案号。最后,排课方案计数器加1。

6)从堆栈中取出刚排定的课程信息,进行撤消排定操作。

7)判断上一步撤消课程的时间代码串序号是否已达最大值:若否,则对其值加1后,转3);若是,则当其课程序号不为1(即尚未回到首门课程)时转6),而当其课程序号为1时,转下一步。

8)扫描目标函数值数组,找出最小值,查找对应的方案号,然后按方案号找到相应的完整排课路径值,按此值建立相应的课程表,并将其存入相应数据库表。

9)结束整个程序运行。

4 运行结果与结论

上述设计,经反复调试、修改后,早已能排出相当合理的课表。本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不合理情况,在本算法下可以完全避免。但是,本算法在刚开始调试时,曾经“矫枉过正”,出现过无解情况。后来,经过分析、计算,发现时间组合代码库中所存合理代码种类不全,丢失了大量可用代码,并且对不同类别课程选择时间组合种类的限制过窄。于是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时间组合代码库作了大量增补、优化,并适当放宽了对不同类课程所对应的时间组合代码的选择范围,比如允许主干课程在搜寻不到黄金时间(优先级为1)的情况下,选择非黄金时间中的较佳时间片(优先级为2),也允许辅修课程在主干课程排表结束后将搜寻范围由非黄金时间扩大到黄金时间(即优先级为1、2、3均可),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齐德昱.数据结构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培德.计算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谊,杨怡,张国龙,等.基于优先级自动排课算法PCSA的设计与实现方案[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20(2):32-35.

[4] 鲁井兰.高校课表编排的原则与要点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7-89.

排序教案范文第7篇

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的起草说明

为做好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广泛征集意见,现将《南宁市青秀区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背景

2021年3月-4月,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2021年招生工作文件,对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要求严格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我局认真研读了自治区、南宁市相关招生政策,结合实际,在教育部、自治区、南宁市招生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我城区招生工作方案,对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二、文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

(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9〕1号)

(四)《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桂发〔2019〕31号)

(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桂教规范〔2020〕2号)

(六)《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1〕24号)

(七)《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南教〔2021〕6号)

三、起草过程

(一)调研阶段(2021年1月—2月)。我局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成立了由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文件起草小组。小组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网上调研,学习借鉴其他市、县区好经验好做法,为起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起草阶段(2021年3月)。3月份,文件起草小组在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招生工作方案(初稿)》。

(三)征集意见阶段(2021年3月—5月)。3月-5月,我局收集了有关来访来文意见,科学合理采纳有关意见。4月初,我局组织教育局安稳股、教研室、基教股等股室负责人及九个学区长学校招生工作分管领导召开招生工作方案征集意见会,充分听取各有关股室、各学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5月初,我局向城区各有关单位发函,征集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南宁市重大行政决策网站向社会大众征集意见;教育局局务会对招生工作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并完善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四)风险评估及论证阶段(2021年5月中旬)。5月中下旬,青秀区召开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风险评估会和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完善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五)合法性审查(2021年6月份)。6月初,通过相关单位进行招生地段划分方案合法性审查。

(六)进行集体决策(2021年6月份)。6月初,上报并进行集体决策。

四、主要内容

我城区招生工作方案,原则上与自治区、南宁市招生工作方案保持一致,重点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了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入学招生对象、入学年龄、入学原则、报名材料与优先入学、招生时间安排。

二是明确了民办中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报名材料、报名地点、时间安排、报名录取流程与原则。

三是明确了公办学校在人口密集、学位不足的区域进行排序,排序按照“房户一致、独立产权、实际居住”优先的原则进行,分批录取,录满为止,对超量生源进行协调安排入学。优先顺序为:

1.房户一致,独立产权。

2.房户不一致、独立产权。

3.非独立产权、按份额大小排序。

4.有户无房(第一种情况)。

5.有户无房(第二种情况)。

6.有户无房(第三种情况)。

四是明确了民办学校不得跨市招生,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则进行摇号抽签入学。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南宁市卓立实验学校、南宁市青秀区半岛卓立小学、南宁市青秀区卓立苹果园学校等四个承担接收政府安排义务教育地段生的学校,首先要确保所有符合政策的地段生入学后仍有剩余学位才能向社会招生。

五是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排序。按市教育局的政策,在“四证齐全、三证一致”情况下,居住证领取时间、连续居住时间和连续就业时间满1年及以上的(截止日期原则上按随迁子女申请入学当年7月3日止计)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时优先排序。结合青秀区实际,对其他情况下的入学排序亦作了相应规定。优先排序原则如下:

1.购买住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青秀区辖区内购买家庭独立住房并居住,优先安排;

2.实际居住。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供《居住证》地址登记为准,合法住所登记地址应与《居住证》登记地址一致;对持有青秀区核发的《居住证》、在青秀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已合法稳定就业,且居住证领取时间、连续居住时间和连续就业时间满1年及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截止日期原则为2021 年 7 月 3 日,下同),其随迁子女在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时应优先排序。

3.经商或工作。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青秀区辖区内经商或工作时间为依据,报名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缴纳社保凭证或纳税证明,时间越长越优先。

《居住证》首次领取或者连续签注时间、连续合法就业时间和连续居住时间满1年在同类条件中优先排序。对符合入学政策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尽可能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若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通过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

五、向社会公布

    6月中旬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方案。

 

 

 

 

排序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故障课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0-1.5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员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养能力的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员施教方法和学员学习方法的变化。通过组织学员讨论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员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

一、案例选择原则

案例是一个典型情景的客观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事件分析给人以新的启示。在案例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一是教学适应性,是指通过一系列案例学习,教给学员的内容应符合一个专业或一个专题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其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原则、规律、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二是对象性,是指案例选择要着眼于学员的基础和需要,从学员实际出发,适应学员的知识水平,切合学员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三是客观性,是指案例对事实和环境的客观描述,不能杜撰和虚构,基本事实应来自实践。四是范例性,是指选择的案例力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开导性,起到示范作用。案例编写不强调形式统一,而应力求多样化。案例可以采用纯文本形式,也可以摄录成影音制品,还可以用多媒体制作案例,应根据教学训练需要而定。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将选择的案例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遵照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划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程序因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基本程序一般分为“案例学习——案例分析——案例讲解——专案例作业”四个环节。

(一)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教员提示。介绍案例背景,使学员理解案例的真实意图。二是组织学习。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使案例学习与学习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研读案例。学员通过认真研读案例,找出所反映的主题及隐含的问题。四是查阅资料。带着问题阅读、搜集资料,为案例分析做准备。

(二)案例分析

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讨论形式,由教员预选提出若干思考题,学员准备后进行讨论,也可针对案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另一种是角色扮演形式,视案例内容,指定学员担任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参与讨论,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案例分析必须营造热烈而有序的研究气氛,鼓励学员发表个人见解,评论别人观点。使学员在对比、分析、归纳、思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得到规律性认识,领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案例讲解

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帮助学员解决案例分析中的疑难问题,加深对案例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讲解时应注意:一是要有针对性。讲案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讲案例分析有争议的关节点和疑难点。二是要有辩证性。案例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没有唯一的正确方案,讲解时应讲各种方案长处和不足,着重讲清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要有延伸性。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诱发学员再学习、再研究。四是要有实用性。总结出源于案例又高于案例的经验体会,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四)案例作业

让学员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拟作业。教员提供案例想定,由学员进行分析、判断、处理,使学员得到近似于实际的适应性训练。另一种是实装作业。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筛选出来,利用实装进行设置,由学员进行分析、判断、处置,使学员受到实装的实用性训练。

案例教学在课程结束时,应进行全面总结,分两个方面:一是教员案例教学总结,按案例教学实施步骤,尤其是对案例教学程序进行全面评价,发扬长处,找准不足,以利改进。二是学员案例学结,每个学员写出案例学习报告,重点总结通过案例学习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形成程度,以及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报告提交给教员,供教员课终辅导时答疑。

三、故障课程中案例教学的三个“注重”

故障是装备训练使用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分析、判断与快速地排除故障,体现装备保障能力的强弱,也是装备训练的重要问题。装备故障案例教学就是有效地解决装备使用过程中疑难问题排除能力,有效地预防、及早的发现、迅速地排除,以有效提高装备保障能力。

(一)注重在使用中收集整理故障案例

故障案例来源于装备的使用实践,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存储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作为故障案例讲授者要全面、具体和深入。全面就是了解故障的来龙去脉,从全寿命、全过程的角度掌握,从装备的设计定型、试验论证、装备的使用情况、装备的修理情况、装备的保养存储情况,从使用人员的情况包括技术水平、操作习惯、训练等实际保障能力。具体就是发生故障的环境条件、故障发生时的现象、发生前的预兆,发生后的处置情况,以及排除后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与设计、使用、保养的关系等等。不仅,要有实践的排除故障的经验,还要广泛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教学中,向同事学习、向助教学习,向工人师傅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能力素质,以适应装备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注重从结构原理中理解故障案例

故障案例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在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在充分掌握故障现象的基础上,就要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就是要通过理论揭示故障的原因,还原故障机理,指导使用及维护保障。我们讲的理论,很重要的是装备结构与原理,就是讲的构造与工作。装备的构造与工作是分析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的依据。掌握一个故障案例,通过原理的分析,加深对装备结构的把握、结构特点与规律的把握,从而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重经逻辑思维中理清故障案例

排序教案范文第9篇

1.1加强考风、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采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在每学期的考试周前,教务处召开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各学院主管教学领导及各院教务办主任参加的考试工作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考试工作。对各学院需要做好考试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各教学单位还分别召开学生和教师大会,进行考前教育,重点强调严格考试纪律与加强考风建设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宣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考试规则、考试纪律等规定和要求的教育,尽量将过去考试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考试作弊现象克服在萌发状态,防患于未然。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公平竞争的学习氛围。

1.2强化管理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考试是教学的收获季节,考试管理工作的成效涉及在校的每一位考生。过去,我校对考试管理工作虽然比较重视,广大教师也能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但在考试风气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强化考试管理制度和措施建设,并使考试制度和措施落实到考试过程的各个环节,从严要求,严格管理。

1.2.1严格考试管理

考试周前,由教务处挂帅,校宣传部配合,共同做好考试宣传专栏及考试标语,在教学场所,明确提出考试有关规则,提出“三严”要求(即严明考试要求、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考试期间,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各学院领导、教学秘书、辅导员等部门组成考试巡视检査组,每天分批分组对全校各考场进行检查。为了使考试的运行情况及时得到反馈,各巡视组填写《巡考记录》,及时反映每天的考试情况,公布监考教师到位情况等。由于领导重视,各部门、各学院大力支持与配合,通过全校监考教师的努力,使考务工作能够有序顺利进行。

1.2.2严肃考试纪律和严格监考要求

考务组织和监考工作是考试工作的关键一环。考务组织必须有序进行,不容出错。近几年来,我们对考试工作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监考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第一,修订了《教师监考职责》和《考场规则》,要求监考教师必须提前进入考场,尽职尽责地为考生创造一个严格、和谐、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二,在监考教师的选择上,把认真、负责的教师放在主监考岗位上,不允许不具备监考要求的人员参加监考,严把监考教师质量关;第三,采取交叉监考办法,即同一考场为两名不同学院的监考教师,实行交叉安排:第四,全校所有考试课程统一安排在考试周内,实行流动考场,单人单桌。

1.2.3严把考试命题、试卷印刷和保管以及阅卷评分关

命题工作是考试工作的首要环节。命题依据教学大纲,对保证考试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抓好考试命题关,将对整个考试的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命题的方式主要有试题库抽题、集体命题和教师个人命题等三种方式。当前,教师个人命题采用较多,教师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度较好,比较简便易行,但不足之处是教师个人主观因素较多,受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授课方面及能力的限制,考核的难易度、广度、效度、试卷的质量参差不齐。

2.对高校试卷管理的几点建议及措施

高校试卷管理,是测评其高校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试卷管理的完整率、准确率能够直接反映其管理水平。高校考前试卷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考试的成败。考前试卷管理应构建以高效节能为目标的试卷信息管理和实体管理模式,考后试卷存档应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其较为适宜。

2.1试卷考前管理

考前试卷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教务管理的考试安排。目前,许多高校购买了先进的教务管理软件,提高了考试业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各学院依据考试时间录入考试科目、考试班级、考生人数、任课考试及所属学院等基本数据后,教务处根据学校整体安排、教学进程、考场设置、课程门次、监考人数等信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考试编排。试卷准备工作可以在考试安排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的作用。

2.1.1试卷准备

试卷由教务处统一印刷集中管理,可以加强试卷的保密性,提高试卷印刷效率。既减少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又预防了在考试过程中由于试卷准备不足而影响考试的正常进行的现象的出现。具体方法如下:(1)两对应:按文献检索查阅方式,纸质试卷按“课程名称”排序归类,按26个字母顺序排序,结合考试安排中“课程”名称排序的顺序,核对时,纸质试卷和电子版顺序一致,两者按课程名称一一对应,核对时非常方便。(2)编号:根据考试安排的顺序,在试卷上标注出考试时间顺序号和每场的试卷顺序。如《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定于2013年12月10日上午第一场,考场顺序为46,在试卷左上角则标注1-46。所有试卷按场次及考场顺序排完序后,与考试安排上顺序一致,即便于核对试卷,也便于试卷印刷后封装。(3)试卷封条:根据考试安排,通过邮件合并方式制作考试封条,封条上必须打出来试卷顺序号和考场号,这样密封试卷时与试卷序号一一对应,简便了印刷工作者核对及入箱的程序,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密封质量和效率。

2.1.2试卷使用

(1)考前发卷:试卷准备完成之后,根据考试安排,按考点及考场排序,在考试期间,将试卷按考场顺序分类,由于考前试卷准备有序,清点及分发试卷时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准确率高。(2)考中补卷:如果试卷印刷数量不足或者试卷封装错误,可按试卷顺序查找原卷,然后补救。

2.2考后试卷原卷存档

试卷存档只需将正考、补考(重修)试卷各考一次后按届依次分类,如2012届试卷,学生2008年9月入学,则按09、10、11、12届分类,用以2012年的毕业补考。所有12届的试卷统一按课程名称首字母排序,结合毕业补考安排,按课程名称顺序,随意抽取补考试卷。试卷按26个字母分别归于26个档案盒内,每个档案盒封面以电子版课程名称顺序为目录,档案盒内纸质试卷与电子版课程名称顺序一一对应,用于返校补考时查询和使用。其他年级同理。比起理论上试卷档案存档方式,此种办法既简化了试卷归档程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既方便了教学业务部门立卷归档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又能遵循重信息收集、轻实体整理的原则。达到了节约添置库房箱柜的费用和降低了管理成本的目标。

3.总结

排序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档案室案卷;整理制度

一、案卷整理的基本原则

案卷整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来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间的联系,便于保管和使用。在对归档的案卷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充分利用原来基础”的原则。档案原来的整理基础是前人整理档案的成果。其中主要强调几个方面:

(一)只要是经过整理,有目录可查有规可循的档案,就应力求保持其原有的整理体系,一般不再重新整理,必要时可做适当的加工整理。如学校的会计档案、校产档案,它有着自身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一般由财会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随时立卷,定期保管。因此,档案部门接收后,不应再打乱原有基础,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也不另加封面。只在原封面的空白处加盖戳记,填好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保管期限等,然后分类排列,妥善保管,提供利用即可。

(二)必须进行一定整理的档案,要注意研究原有的整理基础,弄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对其中合理的部分应当吸收;对整理不当和错误的部分要经过仔细分析,摸清情况之后再改动和调整。这可避免人为地破坏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对保证整理质量和提高效率都是有益的。

整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档案的保管和查找利用。一般的说,经过整理的档案能恰当地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也就能便于保管和利用,它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之间也会有矛盾。如有些做法虽然保持了文件之间的联系,然而却不便于保管和利用。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要充分考虑档案保管和利用的方便。比如某些制成材料比较特殊的档案,机密程度和保管价值显然不同的档案,则应根据情况分别整理,而在相应的范围内要求保持文件的联系。

(三)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应遵循“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的原则。要注意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分开,而把同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集中在一起,以保持各个历史时期档案的联系和完整。应尽可能地保持各个年代形成档案的完整和联系。把同类工作活动形成的档案集中在一起以保持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二、案卷整理工作制度

(一)案卷的分类制度

案卷的分类是综合档案室为了科学地保管档案而进行的一项整理工作。学校的全部案卷按照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类别,并有次序地按照类别排列。

中小学的综合档案室的案卷分类可按年度问题分类法整理。即把学校的案卷先按年度分开,然后在每个年度下面再按问题分类。档案案卷排列只能以全宗为单位,按不同门类,不同载体,不同保管期限进行排列。案卷的排列有多种方法,可以按照案卷所反映的问题排列;可以按照案卷所反映的工作联系排列;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按作者、收发文单位和地区排列;人物的案卷,还可以按姓氏笔划、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各类案卷排列方法,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是,―类案卷的排列方法,只能用一种办法或一种方法结合其它方法来排列。

另外,中小学案卷的一般排列方法,主要是采用“先上级后本身,先综合后专题;先学校后学生的顺序,分别用不同保管期限来排列。”按档案案卷的排列,应将财务部门形成的校产档案和财产管理部门形成的校产档案列在一起。财务部门形成的校产档案,一般按报表、账簿、凭证排列。财产管理部门形成的校产档案,一般按固定资产的类别顺序排列或按部门的顺序(采取一种编号的方法)排列。

(二)档案的编号制度

在档案管理中,常用的“档号”有四种,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和卷内文件张(页)号。档号的使用原则是,档号要完整―套,一般说上述几种档号均应编排几个全宗内的案卷目录号不能重。

(三)编制案卷目录制度

案卷排列的顺序确定以后,应逐卷登记在案卷目录上。案卷目录,就是案卷的名册。它有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固定全宗内档案的分类体系和案卷排列顺序。第二,介绍全宗内档案的内容和成份,是查找利用档案的基本检索工具,也是编制其它检索工具的基础,第三,它是档案登记的基本形式,也是统计和检查档案的重要依据。编制案卷目录要以全宗为单位,可一个全宗编一本,还可以一类编一本。一个全宗如编若干本案卷目录,必须以全宗为单位编定目录号。目录号是“档号”中的一种。目录后连间“全宗号”和“卷弓”作为“档号”’一并标在案卷封面或脊背上,卷面一般应印有档号章(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四)案卷的其它整理工作制度

案卷的整理工作是学校档案室的日常档案管理工作。除上述工作外,由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情况所决定.还有其它一些整理工作。如:(1)对接收的档案,如发现整理质量不符合要求,不便于保管和利用的,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和进行局部整理。提高其质量;(2)随着档案的搬移,档案本身可能会受损,也可能由于档案整理体系的变化,有可能需要转出或补进。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和调整、整理;(3)学校档案室除接收各专业部门立卷、整理后的档案外,也接收和收集―些零散文件,处理这些文件,就要进行全过程的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4)平时还要协助和督促各业务部门做好立卷和归档前的准备工作。协助各业务部门正确选择立卷环节,即确定由哪一级机构,由谁负责立卷。其次,一个业务部门部负责2个以上类别及立档工作。所以一个部门内部要划定分工立卷的范围,避免重复立卷和防止立卷时遗漏文件。

三、结论

学校档案资料是全体师生员工辛勤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开展活动取得成果的历史记录,具有借鉴和历史凭证价值,是学校珍贵财富,是研究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排序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程序设计基础;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31-02

《程序设计基础》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水平考试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的必考课程。此课程主要介绍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C#.NET程序设计》、《PHP程序设计》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但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此课程不感兴趣,觉得该课程枯燥、难懂,针对此种情况,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以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整个课程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和选取。根据《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语言基础篇和编程提高篇,即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语言基础和编程提高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引导程序设计的教学、结合编程项目教学深化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编程教学的提高。

2 教W内容的突破

传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以语言知识为主线,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针对此种情况,在新的教学中过程,整个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学生程序设计思维的训练。

3 教学方法的设计

3.1快速入门,逐步深入,分散难点

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把教学内容分主题。主题教学分为案例分析、要点讲解、实践训练、疑难解答。实践训练又分模仿、改写、创新。通过案例分析,程序演示,学生能够快速入门。通过要点讲解、疑难解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够逐步深入。通过上机实践,学生由模仿,改写,到创新,学生一步步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例如:在《程序设计基础》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两个变量值的交换。如果直接给学生讲抽象的知识,学生就容易和数学上的知识混淆。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举了一个案例:有两杯水,一杯糖水和一杯盐水。现在要把两杯水进行交换,问学生怎么办?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明白,交换的只是杯中的水,而且要交换必须要有一个空的杯子,而且交换必须经过三次,顺序不能出错。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分析,让学生快速入门;通过要点讲解,让学生逐步深入。通过此学习,学生在学习排序,运用这个知识点就会觉得非常容易。

3.2任务驱动、删繁就简

在《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知识溶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删繁就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一定会讲到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等概念。而这几个知识点最本质的就是一个计算机内存空间的分配。一个是单个存储空间的分配,一个是连续存储空间的分配,一个是动态存储空间的分配。只要把内存空间的分配搞清楚了,其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3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在编程提高阶段的教学中引入一个具体的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围绕项目展开教学;通过项目分析与递进,将项目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再通过“实施项目”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温故温故知新、触类旁通。例如:在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过程,就要应用到算法排序。学生的名次是一个整数排序,学生的成绩一个是数组排序,学生的功课是一个字符串排序。虽然它们的题目要求不同,但用到的基本思想都是相同的,只是数据类型不同。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坚持实践化教学,适应计算机发展趋执势,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综合能力。使课程教学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牟占生,董博杰. 基于M00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 Coursera 平台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

[2] 王之元,易晓东,等.面向 MOOC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14(2):55-58.

[3] 翟文宪.案例教学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1996(6).

排序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设计序列;园林工程;授课模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大发展,城市基础建设量的扩张使得风景园林行业正处于膨胀阶段。据调查统计,截止2015年,整个风景园林行业从业人数达到约…2…0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目前社会上也存在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很多园林专业应届毕业生苦恼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通过对各个设计单位的HR进行访问,分析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刚毕业的学生相关软件能力不足,二是如何做一个合理的方案根本没有思路。《园林工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紧密联系,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其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园林工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园林工程的基础知识进行合理可行、可落地可实施的设计,最终能将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管理有机衔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第一线的技术能力。2007年,李胜、龙松亮在《园林工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创新研讨》中提出“课题研讨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教师授课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科书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学生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考核方法的改变(考核上增加学生主动性能力的考核)[1]。2011年,李艳、聂庆娟在《园林工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中提出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人物驱动重构理论和实践、3结合以及3递进的园林工程教学方法设计理念[2]。2016年,路培在《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工程案例、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3]。本文以从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园林设计序列为核心主线,通过从整体到局部,理论与实践、交叉思维、交叉联系的方法,使得学生将园林专业的所有课程有机的与《园林工程》联系起来,做好知识间的联系与推导,避免学生就业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1园林行业大学生学情特征分析

园林工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设计中5大要素(土方、水景、园路、假山、绿化)的设计内容及作图方法。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园林工程更多教人以工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操作,并恰当的在园林方案设计阶段很好的应用,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之间的孤立学习是很多学生难以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下面从某一高校开设的课程为例,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大一主要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基础有机化学、线性代数、画法几何、测绘学、素描等;大二主要学设计的基础课程:园林初步设计1、测绘学、植物学、水彩、水粉、专业认知等;大三主要学习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园林工程、园林景观生态学、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史、园林苗圃学、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四开始动手做园林设计:园林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等。等到毕业求职时,学生突然发现虽然学了那么多知识,但很少能用上,知识体系乱成一团,没有任何头绪。但他们同时也发现,公司选择人才时有2个标准:要么是软件熟练,要么是通过所学知识能做出合理方案。而毕业时存在的问题是软件不熟练,由于知识体系散乱,做出的方案也不合理,因此学生在就业期间很迷茫。于是,目前有大量的培训班如火如荼的进行。据了解,有些培训班仅1年的学费就好几万,他们主要培训学生软件、方案的做法以及施工图等。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其教学方法与行业需求的结合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对学生的学情特征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园林工程》的授课改革,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顺利掌握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方案,如何将方案进行实施落地。

2园林设计序列的内涵

意格国际马晓暐先生作为意格的总裁兼首席设计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从业经验,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园林设计的序列——水、场、山、筑、路、绿、园、形”,并在2014年意格国际暑期夏令营中全面开讲。在AGER总裁马晓暐先生清华景观学系LA…Friday报告纪实中[4],他也指出“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一个最为核心的内容,竖向搞不好,设计就不可能做好!但恰恰是竖向设计,没人教,没人懂,没人会!我们现在做这个专业太浮夸了,都在做大曲线大弧线,玩大概念,而踏踏实实做项目的人太少了。”他所说的“竖向”便是他所讲的“园林设计序列”。2.1园林设计序列的定义园林设计序列即园林方案设计的节点,它指出每个节点从工程上应该如何考虑,从美学角度应该如何考虑,从而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水的来源分为很多类别,方案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的是降水,也就是通过场地的脊线寻找汇水面,确定水面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地下水位标高确定场地中水的标高。场是指活动场地,其主要根据排水分区确定场地合理的功能和标高。山是指场地的相对至高点,当场地标高确定后,可依次寻找场地相对至高点,控制场地大的格局。筑即建筑,当水的标高、场地的功能、园区的控制点确定以后,建筑就可以根据其功能设置。例如建筑可临水,可以放在有功能的场地附近,可以放置在场地中相对最高点等。路是根据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及场的功能顺势而为,按最大化增强其体验性。绿是指植物,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及园路的曲径通幽营造植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园是当场地功能确定后来塑造特色小游园。形是最终通过挖掘场地的地域文化,塑造个性、风格。2.2园林设计序列的作用此序列不仅涵盖风景园林设计的所有要素,而且也为风景园林方案设计提供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使得风景园林的理性与感性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使得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仅可找到园林工程知识点所对应的缘由,也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园林工程授课思路探讨

通过上述园林设计序列,梳理园林方案设计和园林工程的知识要点。并采用理论到实践、整体到局部、交叉思维、交叉联系的方式,使得学生融会贯通,更好地达到社会第一线的要求。现以“水”为例,探索园林工程中“水景工程”和“园林给排水工程”授课…思路。3.1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园林设计作为设计流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对于掌握其他流程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设计序列为主线,强化园林设计的方法,同时加入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方案。园林工程课程最重要的3大工程是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其细部的规范与标准可反过来指导方案设计。例如,在土方工程中要考虑原有等高线,要考虑坡度,通过这些计算坡差及汇水量可以反过来修订方案设计中的不足。水景工程中要考虑水源,水源的确定同时也指导园林方案中水面的位置,不会增加多余不必要的管线等。下面以园林设计序列“水”为例,讲解如何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方案的设计,如何通过园林工程课程学习园林设计的其他…课程。3.1.1着眼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园林水景工程在城市水系规划要领中提出“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要求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有水体的公园设计时要着眼于水的来源与归宿。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水(降水、江、河、湖等)和地下水(泉水、承压水等)。降水作为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在方案设计时应该通过源头找到归宿,使得场地中的水面位置合情合理,能起到园林蓄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美化景观效果。例如新加坡作为一个常年多雨的国家,其降水在景观中成为关键元素。南洋理工大学虽然整个校园位于山上,但是所有的景观湖和溪流都通过明沟排水相连,人活动的场所与宿舍之间也全部通过2层连廊连接,真正的做到生态花园城市的目标。地下水位作为园林设计的基础,对于场地标高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要设计1个自然湖面,其水位标高一定要与地下水位一致,高了会增加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低了会影响园区场所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园林方案设计时,应着眼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虑水的源头及归宿。3.1.2着眼于水的安全性考虑从宏观层面来讲,水的安全性即是以排洪排涝为主要目的,同时营造景观效果。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提出的海绵城市政策(渗、滞、蓄、净、用、排)。目的是通过园林蓄水,让其有一个很好的归宿,而不是采用地下管网排走。目前中国出现的城市怪病——有70%的城市缺水,同时也有70%的城市发生洪涝灾害。这种城市怪病的出现,也正是基于城镇化30年来城市规划的大批量复制,其未考虑基底水系廊道,使得水系规划出现严重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水的安全性主要是场地排水的合理性。例如,在容易发生冰冻的地方,如果排水不畅,会发生滑倒、摔伤等安全事故。3.1.3利用排水塑造场地功能区域园林中既有坡地又有山地,地面的起伏有利于组织地面排水,而且利用地面排水也可以减少地下管道系统。坡地形成的排水分区使得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参与活动。例如,在草地上:2%~3%的场地适合各类人群活动;3%~5%活动,散步;5%~8%散步困难,造型美观;8%~12%种植植栽,可以躺卧;12%~33%种植乔木。3.1.4园林工程知识在园林方案上的落实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基于园林工程知识在方案中考虑的顺序如下:(1)寻找水的来源;(2)考虑场地的汇水面,计算汇水量,确定方案中水的位置;(3)疏通场地整个大的排水方向,营造水的体验性;(4)考虑当地的地下水位,确定水位标高;(5)划分整个场地的排水分区,梳理整个场地的竖向分布和功能分布;(6)详细推导场地的排水方式及排水坡度。3.2园林设计指导园林工程的学习了解整个园林设计8大节点的设计思路和对应的园林工程如何检验其合理性之后,园林方案的细部落地所对应的园林工程施工做法及规范便很容易理解。挖掘专业之间的联系点,从源头学习施工知识的原理,而不是简单直接去记忆这些知识。上面从园林方案设计的角度,整体分析园林工程知识点如何指导方案设计中元素水的问题,除方案中的水元素全部理好后,其已经大部分涉及到园林土方工程和园林给排水工程知识点。那么落实到施工细部,便可以着重从《园林工程》教材中讲授对应工程的知识要点及施工图做法。例如在水景工程中会重点讲:从自然地形排水不做防渗湖底的做法,对应的人工防渗水池的做法及所用到的材料;不同的设计方案所对应的不同护坡及驳岸做法等。在园林给排水工程中,针对不同功能场地的排水所对应的给排水做法。3.3现场教学及模型制作强化知识记忆前2种授课思路是从理论上讲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但对于园林工程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还是必须落实的实践操作上。所以课程授课中另一个环节便是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现场中去,同时对于这些真实项目让学生通过现场图片绘制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的详细做法。通过对施工环节的了解,掌握园林工程课程中的专业名词,强化记忆。此外,和园林其他设计课程结合,让学生体会园林工程课程所起的作用,通过交叉学习的方式强化各科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课程作业中会设置园林设计与园林工程结合起来的方案模型制作作业,将局部工程做法也通过模型体现出来,真正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4结论

以园林设计序列为主线学习园林工程,不仅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行业的方法与思路,与社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基于行业经验的探索,总结如下授课思路,以期为高校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以园林设计序列为核心主线,讲解此序列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设计的合理性。(2)到方案的落实,园林设计指导园林工程的学习。(3)现场教学及模型制作强化知识记忆。

参考文献:

[1]李胜,龙松亮.园林工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创新研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23):152-153.

[2]李艳,聂庆娟.园林工程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256-1257.

[3]路培.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6,(11):150-151.

排序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注音;排序;交流

引 言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自《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对于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都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

由于汉字字形不能明显表示读音,所以“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学习普通话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

同一个汉字在各个方言中读音也各不相同,所以用拼音注音拼写,可以帮助纠正方音,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在普通话教学、教科书和工具书注音以及自学普通话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普通话光凭口耳传授, 学了容易忘记, 必须有一套拼音字母, 编印普通话的教材、读物、字表和辞典, 供学习的人随时参考, 校正发音, 才能收到成效。

在给汉字注音方面,汉语拼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58年秋季,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开始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此外,聋哑人用的手指语和盲人用的盲字也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设计的。

2、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

由于汉字没有严密的排列顺序, 因此在字典里查一个字, 或者在电话簿里找一个号码都是很费时间的事情。而二十六个拉丁字母有固定的排列顺序, 因此,按照拉丁字母的顺序来编索引,如利用汉语拼音给图书档案资料、病历、地名卡、户籍卡、花名册等排序,都方便快捷,非常便于检索应用。

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字母序列排序的音序法,在现代汉语的字典、词典里已经逐渐成为汉字序列法的主流。音序法在图书资料检索方法中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多。目前绝大多数的字典、词典以至大百科全书的正文都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有些儿童读物也是使用拼音与汉字对照的方式编印,利用汉语拼音给难字注音。此外,音序排列人名, 顺序与国际习惯一致, 检索非常方便, 明显地优于按汉字笔画数排列。此外,电脑检索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国际化信息服务事业,运用拉丁化汉语拼音字母是检索电脑中文资料和使中文图书资料进入国际图书检索网络的条件。

3、用作型号、代号

《汉语拼音方案》在工农业、交通和邮电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标”(GB)是我国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有的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代号。有许多“国标”是采用汉语拼音词语的缩写形式来制订的。例如:火车的“软卧”标作RW,“硬座”标作YZ;特快列车标作T,快车标作K,临客列车标作L;纺织产品的“棉印染机器”标作M,“通用人造纤维”标作TR;通讯设备“发报机”标作FB、“录音机”标作LY;农业机械标作N,纺织设备标作F,矿山机械标作K。汽车、机床、工具的型号一般也都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ii

4、用于拼写专名

在国家规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没有出台前,中国人名、地名、民族名、商标名、企事业单位名称的音译, 在对外文件和书刊中沿用威妥玛式等拼法, 这种做法很不合理。汉语拼音方案确定之后, 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 翻译外国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的问题, 也有可能利用拼音字母逐渐求得一个合理的解决。

5、用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改革

《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改革的共同基础。迄今为止,我国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 已经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革了19 种民族文字和6 种拼音方案, 如壮、布依、侗、水、黎、哈尼、傈僳、纳西、羌、白、土家、土、佤、布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创制的拉丁字母式民族文字。此外还为为维吾尔、哈萨克、达斡尔、彝、独龙、怒等民族和壮语靖西话设计了拼音方案。iii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和推广, 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6、用于国际交流

在1977年9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我国提出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提案获得通过;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定采用拼音字母作为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词语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案》在国际上成为了罗马字母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其他专名和文献词语的国际标准。例如在出国护照、国际文件、供国外使用的中国地图、国外邮件、出口商品等方面的中文都是用汉语拼音拼写的。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汉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世界各国愿意学习汉语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们可以用拼音字母来编印各种汉语课本、读物和辞典, 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拼音字母推动汉语走向世界, 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7、用于信息处理

利用汉语拼音转换汉字输出,在计算机处理信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脑键盘原本就是为拼音文字而设计的,因此, 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所谓“音码”类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基本圆满地解决了电脑上的汉字输入问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指电脑、电子打字机和文字处理机对中文进行转换、传输、分析、加工的技术。在计算机输入汉字领域,应用汉语拼音转换汉字无疑是一条捷径,汉语拼音输入法是大部分非专职录入人员首选的输入法。它容易掌握,不需另学;有可读性,便于“想打”、“听打”;可分词连写,有利于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词频统计等智能型电脑的内部加工。

8、结语

随着汉语拼音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了用汉语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呼声。然而,正如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说的:“汉字在历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岁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作出结论。”不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尽管汉语拼音目前还是拼写汉字的辅助工具,但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外都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i 许晋.《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与完善[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02).

ii吴玉章.汉语拼音方案在各方面的应用[J].文字改革,1964(03).

iii许晋.《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与完善[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02).

【参考文献】

[1]许晋.《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与完善[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12(2):31-34.

排序教案范文第14篇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eachers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 and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directly. The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each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OPSIS evalu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Finally,the method is explained by way of a case.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innovation capac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02-02

0引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们尤其是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高校市场竞争力,乃至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所处的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政治、经济建设服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日新月异,成为大学生吸纳知识、完善学业的重要场所。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成了知识的载体,优秀的高校图书馆教师将成为当代图书馆的最主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本文以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案例介绍了方法的具体应用。

1创新及其内涵

创新一词由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1]提出,并经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的生产体系,从而使该生产体系及相应的经济联系发生变化与发展。具体地说,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括五方面的内容:①产品创新;②工艺创新;③市场创新;④资源开发利用创新;⑤管理制度创新。Schumpeter又提出技术创新概念[2]并引入古典经济学领域。1961年Burns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3],并对技术进步进行度量研究。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目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2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本文构建的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知识存量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有赖于知识作底蕴为基础。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智力又是能力的基础,而创新能力是建筑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之上,所以知识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知识存量水平主要从高校图书馆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资格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2 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工作模式、工作目标、工作理念都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要继续不断破除旧思想,建立新思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高校图书馆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不断学习能力,才能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知识、信息,并将它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2.3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是人由于具有某种强烈的变革现状的意愿,在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客观现实中渴望发展,产生创新的要求,萌发创新的动机,表现出创新的意向和愿望的一种心理潜能。创新意识主要从高校图书馆教师对事务的敏感性、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进行评价。

2.4 科研创新图书馆科研是高校图书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图书馆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学习最新图书馆理论,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科研能力是衡量图书馆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科研能力主要从课题数量、数量、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3TOPSIS排序方法

TOPSIS[4]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的英文缩略,它借助多属性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给方案集X中各方案排序。

TOPSIS的主要算法步骤如下:

①用向量规范化的方法求得规范化决策矩阵

设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决策矩阵:

Y=y,

规范化决策矩阵Z=z,则:

Z=y/,i=1,…,m;j=1,…,n

②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根据指标权重构成加权规化决策矩阵X=x

③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各方案到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备选方案xi到理解解的距离为:

d=,i=1,…,m

备选方案xi到负解的距离为:

d=,i=1,…,m

④计算各方案的排队指示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并排序。

c=dd+d,i=1,…,m

按c由大到小排列方案的优劣次序。

4方法应用

假设有五位高校图书馆教师为待评价对象,以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为例,介绍方法的具体应用,二级指标的评价过程与一级指标相同。评价对象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4.1 根据表1,求得规范化决策矩阵:

Z=0.51240.42490.43030.40470.45550.45150.51640.43360.39850.47800.48770.49140.37010.39830.31560.52030.48390.47800.45900.4047

4.2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求得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向量为:

(0.091,0.348,0.315,0.246)

因此,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为:

Z=0.04660.14790.13550.09960.04150.15710.16270.10670.03630.16630.15360.12090.03370.13860.09940.12790.04400.16630.14460.0996

4.3 计算各方案到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及各方案的排队指示值(即综合评价指数)。

4.4 评价对象综合排序:

教师3?酆教师2?酆教师5?酆教师1?酆教师4

由此可见,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可以将5名待考评教师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后进行排序,教师3创新能力最强。

5结论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创新教育能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他们是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最直接因素。图书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与形式有它的特殊性。本文将基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引入高校图书馆教师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中,通过实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并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Schumpeter Joseph.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M].New York, NY:Harper and Row,1942.

[3]Burns T,Stalker G.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M].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61.

[4]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214.

[5]时希杰,吴育华,方志刚.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05,9:1331-1335.

[6]陆萍.试论图书馆人才资源规划及其模式[J].现代情报,2004,(3):126-131.

排序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分层 项目教学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项目教学包含有两层含义: 一是按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一般分成强、中、弱三层。二是教师对项目任务分层,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或按难易程度或按项目数量分层。

二、分层教学模式实施

笔者所在学校汽修类班级数多,每班学生多达50人。因此,对项目的选择和时间顺序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必须涵盖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下阶段知识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内容,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配置是否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项目的分解和实施顺序编排

教师首先把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并准备好资料提前发给学生。根据各个子项目的难易程度或数量分层,并安排好学生顺序。选择助教当好老师的助手。在分层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任务很重,必须找几个好学生当助教。第一步组织所有学生学习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金字塔实验结果。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别人”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学习,可以更有效地巩固专业核心技能。

(二)分层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1.由学案导引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制订出适合学生实情的学案。学生在学案指引下,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学生通过解决学案中的一个个小问题,达到一个个小目标。如,拆装气缸盖项目中,自主学习阶段需要解决几类大问题。一类问题的设置包含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工作过程;另一类问题设置要求学生根据维修手册和教材、参考资料写出拆装步骤及操作要点。在这一段,第一类问题可完全交给学弱生,助教可担当解决第二类问题的领导者。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点评。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全点有几个,分别在哪里。只有在安全措施到位且经教师确认后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

2.根据学生能力分层布置工作任务及轮回顺序。为了让每个学生从头到尾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动机拆装工作任务中包括报工序、主拆、副拆、评价。这几个工作任务中,主拆是最难的,评价次之,副拆再次之、报工序最简单。笔者是这样安排学弱生的操作实训过程的:在实操阶段,可先暗中令助教安排他们先报工序。通过报工序,不仅可以避免后进生因无聊做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又让后进生感觉到自己像个领导,满足他们的指挥欲。接着让他们当副拆、评价生,观察他人的操作。最后让他们动动手,这样他们的操作评分表上的成绩与一般学生的成绩不会相差太多,极大地顾全了他们的自尊心。

3.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工作页。操作完成后,由助教发给学生工作页,要求学生根据实践内容进行填写。学生完成后再发参考答案,相互讨论与参考答案不一致的原因,让学生自主更正错误。

4.项目总评。学生依据评价表,完成进行自评和他评。评价表包含专业技能项和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等等。

三、分层项目教学中的反思

企业希望的人才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制订有效的工作计划,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这种隐性的职业素养,是在平时学习中点点滴滴形成的。

(一)引入职场实战案例,引导学生制订项目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和操作步骤

从实际案例出发,由助教牵头讨论,带领本组学生通过查资料,制订项目目标及相应的工作计划。各小组充分地讨论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班级上展示说明本组计划。如本课程中完成发动机的拆装后,可安排实际课例,大众桑塔纳(AJR)冒白烟,上坡能力差。要求学生分析判断可能性的故障点,并根据故障点设定工作计划。可以各小组协作,也可以各自为战。最后教师从项目目标的制订、计划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力求从几个方案中找到最优方案进行操作。

(二)引导学生冷静地处理意外情况,真正体现自主性

有时学生实际操作中发生的问题是预案中没有的。当课堂意外发生后,教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采用头脑风暴法,问学生怎么办?能采取什么措施方法?使用这些措施后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这些问题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

四、结束语

笔者在所任教的发动机拆装课程中实行分层项目教学后,有效突破了课堂管理的难题。教师能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实,体现主导作用;各层次学生都能先后掌握知识技能,体现了主体地位。总之,实行分层教学后,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