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调度指挥 行车安全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83-01

一、列车调度指挥概论

铁路运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运输方式,是整个运输体系的核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铁路运输中,列车调度指挥是其指挥中心,是各级领导、部门对日常铁路运输所进行的一系列指挥工作。组织客、货运输组织,保障重点运输及其生产安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是列车调度指挥工作的主要职责。

我国列车运输调度体系是通过在铁道部、铁路局、站段分别设置设调度处、调度所和调度室,来实现日常铁路运输工作的组织、指挥。列车调度工作是通过执行、编制和调度运输工作的日计划,对运输生产进行监督、指挥,保证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性、合理性和连续性。整个运输生产工作都由列车调度统一指挥,使铁路运输的相关岗位人员、相关部门的工作紧密配合,保障运输生产有序地进行。在列车调度中,调度员是一个重要工种,站段列车调度员会统一指挥所辖区段的所有行车工作。调度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组织实现运输方案、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以列车运行图为标准的行车指挥;对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车调度命令;发生突发状况时,进行合理的应急指挥;等等。

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是行动的源头。列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思想问题,由于列车调度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从思想上轻视了安全生产这一重要原则,所以在工作中会存有错误认识,普遍存在“轻安全、重效率”的不良思想。例如,在2006年的T159列车与1017次列车追尾事故中,经调查发现在事故发生前的一个小时中,都有不正常情况出现,但列车调度员并未引起重视,没有及时联系司机,调查原因,采取措施,反而还要求司机加快速度赶点,同时还放行多辆列车进入该区段,从而导致了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二)指挥技术有限

列车行车全过程的组织、指挥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它对调度员调度指挥技术的要求也相应较高,要求调度员在掌握行车组织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对行车各环节,以及相关部门基础知识(如电务、工务、车辆、机务、车务等部门),具备对行车过程中潜在安全问题的判断能力,发生问题时的处理能力,以及相应的指挥经验。与列车调度指挥工作的要求相比,当前列车调度人员的指挥技术还有着较大差距。

(三)安全管理松懈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调度人员指挥技术水平、安全思想认识的有力保障。对于列车调度员来说,安全管理主要是对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技术、安全意识三方面的管理。若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很可能出现违章指挥,埋下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目前来说,对于调度员的安全管理还较为松散,缺乏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在安全责任的落实工作上也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三、保障行车安全的具体策略

列车调度作为运输生产的“总舵手”,正确的调度指挥,尤其是非常态下的应急指挥,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在运输组织调度中,列车调度员要怎样实现科学、合理、正确的调度指挥,杜绝或减少行车事故,是铁路运输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列车调度员要从以往的思想中转变过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增强安全意识。首先,列车调度员要重新认识效率与安全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安全才是运输生产的生命,所有工作都必须以安全为首,任何工作若没有安全,都将被一票否决,效率更无从谈起。列车调度员要全面负责运输生产中的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先“大安全”后“大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再谈高效率;其次,列车调度员要从内心深处对安全问题提起重视,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查找问题根源,堵塞漏洞,通过加强整改工作,来减少列车事故,实现运输生产的安全、连续;最后,调度员必须具备怀疑精神。在安全工作中以“怀疑一切”的工作态度,敏锐洞察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这种怀疑精神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出错几率,要高度重视任何现场反馈的所有问题,并认真解决处理,实现闭环式的安全管理。

(二)提高列车调度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聘用列车调度员时,就要把好关,抓好应聘人员的考核工作,选拔思维敏捷、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到列车调度的岗位上来,这也是提高调度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其次,在调度队伍中要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真正实现“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第三,要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在调度队伍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忧患意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程,正确、安全地调度指挥;第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由于铁路运输涉及的方面众多,相对复杂,所以列车调度员必须要对相关技术指标、作业过程、技术设备有所了解掌握。调度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调度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指挥水平,从而在调度工作中做到“车、人、图、地、天”五方面的协调统一。

(三)加强调度命令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对调令程序加以规范。现在,列车调度指挥都已实现了现代化,通过TDCS的应用,由计算机调度命令。其调令必须严格遵守“拟、签、下达、签收”的流程,其他形式的调令则要遵守“拟、签、、复诵”的流程;其次,要加强调令交付的安全管理;第三,遵循统一指挥原则。调度员在调令时,必须在其权限以内操作,严禁越级操作。

参考文献:

[1]赵贺,魏元玲,孙凤茹等.铁路局列车调度指挥中心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6):154-155,158.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铁路系统为和谐社会作贡献,就要充分把握“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铁路”建设之间、“和谐铁路”建设与全路提速调图之间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以铁路发展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把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所形成的运力优势,转化为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形成铁路办事处以及各站段领导班子新的工作思路。

第六次大提速重点工作的部署,对京沪、陇海、京九三大干线具体工作目标的要求,反映了全路第六次提速目标与具体工作目标的关系。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大目标与具体指标的关系,线路提速与干部职工“提素质”的关系,装备设施技术改造与管理技术改进的关系,行车交路“调图”与行车人员力量“调强”的关系,自觉主动地把“和谐铁路、和谐安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注入到自身工作中去,把技术指标转化为素质指标,把物的目标转化为人的目标,把工作指标转化为思想指标,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向运输安全生产的更深层次转化,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确保期到必成、安全必成。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保障。我们必须及时掌握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过程中采用的现代网络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新的技术革命激发的活力,引入到铁路政治工作机制创新中来,细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一、准确把握组织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制定一个适应发展需求的政治工作战略。铁路连续六次提速调图,以技术升级的形式,带动了铁路内部的深化改革。因而,每一次提速调图,都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提出建立区域性政治工作格局的战略目标。针对安全管理跨度大、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的新特点,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与各单位的工作特点结合起来,制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政治工作战略目标,形成新的政治工作组织网络,逐步抓落实,这样才能推进各项具体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才能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改革发展势头。

二、准确把握文化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搭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第六次提速调图带来铁路管理文化的新变化,必须运用新的政治工作机制进行文化整合,达到新的文化和谐。我们要围绕第六次大提速健全各站段和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制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平台,严格规范执行,做到在政治工作上领先于当前的提速准备工作;在思想上超前与各项改革决策的实施接轨;在组织架构上先行于安全稳定的举措;在工作落实上抢先一步于重点工作的实施,把思想工作体现在细微之处,融化于无形之中。

三、准确把握管理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工作评估体系。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作为铁路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必然引发铁路管理体制的变革。我们要围绕新的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和新管理关系,改进政治工作格局,形成的新的政治工作评估体系。针对政治工作综合考核过程中发生的新变化、新形式、新办法,构建适应于以安全运输生产为重心的政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尤其是要改变原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方式,将安全、稳定、效益作为考核评估的关键,促进政治工作融入其中,发挥作用。

四、准确把握区域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践行一种区域性工作协调运作模式。铁路每进行一次技术产业的升级,都是对管理区域、生产布局的重新构造。要针对全路第六次提速新设施、新装备、新的运输管理技术的大量运用,针对生产布局范围不断增大、管理跨度加大、协调难度加大等新问题,建立健全区域性政治工作协调运作模式。运用管理技术创新的方法,对传统干部考核模式、安全考核模式进行突破,延伸政治工作协调机制,与路局联网、与安全检查监督联考、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大的区域性、局域性政治工作协调运作机制。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班组;执行力;提高措施

1铁路班组工作的特点

1.1工作内容繁杂

班组作为各项任务执行的最末端,生产任务、劳动纪律、劳动安全、设备使用、技术业务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在班组都要得到具体的落,各种指导思想、工作思路都在班组实现。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具体的执行单元,班组长必须考虑全面、统筹安排,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1.2标准制度众多

每项具体生产任务的完成,都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如使用某台具体的设备去完成某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劳动纪律、考核机制等各种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并且组织监督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可依、照章办事、违章必究”,实现作业标准化。

1.3人员管理难度大

作为生产任务最终的执行集体,班组要面临人、机、环等各种因素对任务完成造成的不确定影响。特别是人的因素,怎么调动班组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处理设备和环境带来的困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这对整个班组的管理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4作业知识技能更新快

铁路快速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带来技术、人员新老交替,表现出技术更新快和人员更新快的特点。新技术的应用、新人员的引进、新标准的制订,都对班组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重点等带来持续的冲击,要适应铁路快速的发展,就要求班组做好随时接收新事物的准备。

2影响班组执行力的因素

2.1站段管理不协调

站段管理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段科室布置部分生产任务时,直接针对班组进行工作安排,结果常常造成信息倒流,工作安排不衔接,最终对工作的实施造成影响,长时问的积累就形成一种思维上的定式,班组就直接与段科室对接,车间就处于“真空”状态,不利于班组的管理。二是段各科室间缺乏协调,布置任务只从本部门的需要出发,没有考虑到班组在这期间内是否有其它的生产任务,造成班组同时面对众多的安排,手忙脚乱,不利于生产任务的完成。

2.2车间管理不科学

车间在班组的日常管理中,对班组的日常生产、管理存在过度干扰的现象:一是在对班组人员具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人员分工安排;二是随意调度班组人员,影响班组的正常生产任务;三是对班组人员进行培训不征求班组意见,而是根据印象抽调进行培训。造成班组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日常生产任务、人员分工的安排,影响班组整体执行力。

2_3班组管理方式陈旧

班组管理的主要任务落在工班长身上,但是部分工班长还是老思路、老办法,认为本职工作就是领着班组的人员进行日常生产,没有用管理的思路去看待班组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生产过程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对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督促、控制、检查、检验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总结分析;二是缺乏协调和沟通,班组都是由一个个职工组成,每位职工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各不相同,面对生产任务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就难免产生矛盾,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不能够很好地协调沟通解决,不是简单粗暴就是置之不理;三是基础管理薄弱,部分班组各类原始数据记录和台账不准确、更新不及时、混乱,班组长对班组的材料使用、工作量完成等内容的概念非常模糊。

2.4职工缺乏良好工作习惯

班组在生产中沿袭了以前粗犷式的工作方式,工作缺乏计划,工作中常常出现频于应付各种故障,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故障仍然不断。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工作习惯。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各类班组日志的填写不认真,对班组日志在标准化作业中的作用、隐患的对比排查、工作量的体现、施工方案及影响范围的确定、上级作出决策等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是把填写班组工作日志及台账当做一种负担;二是对新思路、新工作方法的采用存在抵触,不愿意接触新事物;三是对厂家的过度依赖,出现故障时下意识首先想到的是厂家,对故障前期的处理无从下手,这样就浪费掉很好地动手机会,长此以往就形成没有厂家就不能处理故障的思维定式,对班组自身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

3提高班组执行力的措施

3.1段科室加强沟通调研

段相关科室要相互多沟通,首先是在任务的安排上要落实逐级安排、逐级负责。段科室布置生产任务(非紧急情况下)先通知车间再由车间针对具体任务对班组进行工作安排,这样就形成工作安排连续性、持续性,信息畅通;二是布置任务考虑铁路生产的季节性等特点,把非紧急的工作安排在冬季等生产任务相对少的时间,尽量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多个科室下达多个任务,使班组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维修质量上。

3.2车间科学合理引导

车间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维修的具体内容、施工的具体细节不是特别的了解,为此要给予班组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班组自行处理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过多地干预班组的日常生产任务,让班组通过自身调整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一是找准定位。车间是组织者而不是具体的实施者,给予班组生产正确的引导、组织;二是建立合理的抽查制度,对班组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给予班组一种正向的压力。三是给予班组长一定的职权,班组长有权对班组成员的优化组合、奖惩、培训、使用提出建议,有权调整、分配班组人员工作,给班组长留出一定的空间,为其抓好日常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3.3提升班组自身执行力

3.3.1班组长执行力的提升

从纵向来看,班组长位于生产指挥的“兵头将尾’’地位,在铁路生产经营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横向来看,班组长在铁路生产和管理中处于“枢纽”位置,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从班组内部来看,班组长在铁路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班组长的众多身份因素,导致对工班长的执行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班长执行力的提升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1)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班组长作为带领班组直接进行生产的执行者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要热爱铁路事业,能够坚持原则和群众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班组长要具有很好地心理素质,要扛得住压力,要做好车间与班组之间的沟通。

2)具备坚决完成任务的信心。铁路是半军事化管理,班组长面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首先要想怎么组织班组人员去完成任务,而不是找借口推诿,要根据具体任务内容和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确保铁路运输任务安全完成。

3)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班组。摒弃“家长式”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到管理在班组的日常生产中无处不在,认真执行上级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班组职工遵守执行。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职工的工作进行抽查,并进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

4)善于交流和沟通。多与上级沟通,了解上级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多c其他班组长沟通,互通有无,交换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共同进步;多与班组老职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思想状态,帮助有困难的职工,得到老职工的支持;多与年轻职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生活,督促他们勤学习,尽快掌握岗位技能。同时结合班组工作实际,找到班组管理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5)注重过程控制和总结。仔细分析研究日常生产、施工中的每一环节,对每个环节中的薄弱点进行分析总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同时对每一个环节中的薄弱点做到有效控制;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6)善于接受新事物。班组长立足岗位,根据班组工作内容的变化,积极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新的管理理念,思考现有管理方法、手段在不断变化业务面前表现出的不足,接受新的理念,并在实践中验证它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3.3.2班组职工执行力的提升

班组整体要形成很强的执行力与每个职工好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和习惯。职工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就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1)管好自己的工作。在时间日程安排上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安排自己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并尽最大努力按照计划去执行;抗干扰,在工作、学习中要能有效的“屏蔽”电话、手机等外界因素;总结分析,对自己干过的工作都认真总结,找出规律,提高同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做好每件事。要明确做每一件事的目的、计划和相关信息;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到原因,想办法克服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利用。

3.3.3班组整体执行力的提升

1)强化工作落实强制。当班组确定工作目标后,班组长对班组职工进行分工部署。明确作业分工、时间节点、汇报制度、执行纪律、反馈总结方法、奖惩办法,就必须要无条件执行,要形成“完成任务、不找借口”的工作作风,决不允许个人意见与班组决策出现矛盾时就不执行或阳奉阴违。

2)加强沟通交流。班组长在对生产任务进行安排时要根据情况与每一位参与的职工进行交流,明确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听取职工的意见,让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安排好前期准备工作。

3)及时反馈信息。参与生产任务的每一位职工都要把执行情况反馈给班组长,班组长进行汇总分析,有问题时及时解决。

4)强化监督检查。在生产中车间要同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并提供指导帮助。一是建立问题库,落实到人,盯住销号;二是针对周期性、季节性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增加检查力度。

5)完善奖惩机制。任务完成后,参照作业内容、时间节点、作业纪律等进行奖惩。一是建立相对公平的奖惩机制;二是坚决按照奖惩机制对班组职工的日常工作进行奖惩;三是把奖惩机制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根据党委落实xx召开2003年度基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的要求,结合生活会主要议题,我从三个方面就自己一年来思想作风建设情况作一总结剖析。

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02年民主生活会所提问题的整改情况

1、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问题。03年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了对企业管理的学习和实践。第一,管理中注重发挥民主作风,做好上、下级的日常沟通,坚持与书记配合,提高了领导班子整体的能力。通过发挥班子全员合力和“团队”作用,逐步实现了1+1>2的效果。第二,日常管理按照逐级负责,责、权、利配套的指导思想,使各个管理环节和部门工作朝着规范化、具体化的目标不断推进。第三,提高了自己的前瞻判断能力,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把握形势,使自己从思想上跟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多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多调研思考的方法,使自己看问题具有前瞻性。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刘部长跨越式发展讲话等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将所学所思与工作实践融汇贯通。03年个人撰写理论调研文章8篇,在省部级刊物发表6篇,分局发表4篇。

2、密切联系关心职工的问题。作为副职以前考虑现场安全生产较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远不能达到职工的期望。担任段长后,按照总书记总书记在西柏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对职工倾注满腔热忱,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亲民之举,善谋富民之策成为我深深思考的题目。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在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在坚持安全稳定全力提高设备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为干部职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针对防非典后成本紧张的实际,在做好职工思想稳定的同时,严格成本管理,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并在路局、分局积极争取工程件名,努力减轻成本压力,为职工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二是加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职工的住房、饮水、交通困难,确保一线职工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努力为干部职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注重用人民主,注重个性与特长兼顾,把人员调整作为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工作质量、打开工作局面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从工人中竞争干部的手段,有效打破干群界限和传统用人方式的坚冰,为年轻职工和优秀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激活了干部职工两支队伍,岗位成才、任人唯贤成为共识,激发了干部职工投身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深化企业改革,促建企业发展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担任正职后。对待岗位变化后,思想和认识没有及时跟上,指导方针、工作思路不够明确,虽然整日忙于安全生产,做得多说得少,具体工作虽然很细,但没有把明确的思路、有效的方案讲清楚,说透彻。没有体现行政领导干部认识有高度、工作抓深度、落实抓力度的与时俱进作风。03年结合设备现状,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全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横向与其他xx相比,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步履还相对缓慢。对于涉及到机构优化、布局调整的敏感话题虽然在调查研究,班子也在深入探讨,分析利弊,但具体操作实施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这是改革开拓精神不强,主动性不足,态度不坚决造成的。

2、全段整体管理水平急待进一步提高。03年通过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部分部门的工作已经焕发活力,无论在分局、路局的检查中都受到好评,但是还有很多部门、单位,工作主动性差、协调配合观念薄弱,工作推诿扯皮、处理困难的现象,其实就是干部管理和考核的问题需要加强;领导负责、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对于部分涉及多部门、多岗位暴露出没人负责或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主管段长我具体追究处罚个人很少,给人以面慈手软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结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彻底改变观念,克服管理乏力和继续探索开放性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这是在04年应突出体现的追求。

三、整改措施

1、继续转变观念。观念是金,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04年我要积极结合我x实际,根据xx实际,做到工作有思路,发展有规划,追求有目标,落实有措施。把改革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继续探索和实践适合xx特色的养修格局和维修体制,克服两段合并后减员1/4带来的压力,尽快建立和重构一个满足高速重载、适合山区铁路养修要求、给安全生产和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增添后劲的管理体制。

2、继续调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继续研究发展思路,根据xx实际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努力纠正和克服依然存在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老思想、老作风、老办法等等,把狠抓安全生产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创新从现实中理出新思路,从新的实践中总结出行规律,使我们各项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励精图治,从头跨越的姿态,集中精力,倾心尽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3、坚持改革与管理并举,思路与落实并重的指导思想,向管理要效益,向落实要效果。落实既要体现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又要结合实际完善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真正把思路变成现实。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生产管理“深化标准作业、强化风险控制”的管理思路是地方电网公司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向,目的是使地方电网的安全生产实现“可控、在控”的管理目标。如何在基层单位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使全员树立风险管理的思想,系统地掌握风险预控的方法是我们工作的总体方向。在这个安全生产管理思路的指导下,半年来,我积极带领班组全体人员,在局分管领导及上级调度部门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年工作未发生人为责任的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下面将我们半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运行方式与计划检修

(1)、我们调度所即根据***供电分公司电网的发展规画及检修计划等内容提前编制了***供电分公司电网的年度运行方式,同时在上级调度部门的指导下,还编制了月度、半年运行方式,精心做好电网供需预测及安排;

(2)、及时监控无功补偿,确保电网电能质量的合格;

(3)、坚持做好每月的计划检修工作,合理安排停电时间,避免重复停电的发生,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

(4)、全面清查公司35kv主变运行情况和过载能力;同时与营销部门配合,对我公司配网有过负荷的配变清点登记及时更换,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地供电。

2、继电保护工作

继电保护工作是我们调度所的弱项,但在上级调度部门的指导下,半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

(1)、配合安康分公司对35kv长安坝变电站新增******线间隔的整定计算工作;

(2)、配合安康分公司对******变电站更换主变的整定计算工作;

(3)、配合安康分公司对******变电站投运前主变及各馈路的整定计算工作;

(4)、在市调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开展并完成了***供电分公司电网35kv及以下保护整定值校核及整改工作,并配合安康供电分公司修试所对变电站的保护装z定检工作,确保定值无误。

3、调度运行与倒闸操作

在调度运行工作中我们坚持贯彻执行“两票三制”制度,深入开展同“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特别是把好“倒闸操作”关,严格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制度,杜绝无票操作,杜绝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对违反“两票”的停送电工作和检修工作,调度不给予指令,从而保证了电力生产工作中的人身安全,截至今年14月份,***供电分公司调度所共填写了调度操作指令票31张、受理第一种工作票9张、第二种工作票3张,合格率达到了100%。

4、迎峰度夏与防风防汛工作

(1)、今年入夏以来用电负荷大弧度增加,安康供电局地调实施了有序用电的紧急通知,我们调度所在公司领导正确的指挥及时与营销部门配合,按照指标要求完成错避峰有序用电安排,及时与客户做好解释沟通工作,顺利地完成了错避峰用任务,确保了主网的安全;

(2)、防汛工作方面,年初,我们调度所在上级调度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供电分公司电网防洪、防滑预案,并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演,为防汛工作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事故预想,并成功地抗击了今年的“洪灾”,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司电网主网架的安全稳定运行。

5、通信自动化工作完成情况

在上级调度部门的部署指导下,今年来,我们调度所完成了***变电站、**变电站、**变电站、**变电站的遥测点接入工作。

6、重要节假日保供电任务工作完成情况

公司领导班子特别重视重要节假日的保供电工作,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调度所先后编写完成了六个保电方案,分别是:《***供电分公司元旦春节保供电预案》、《***供电分公司旅游景区保电运行预案》、《清明节期间***供电分公司电网保电运行预案》、《五一节期间***供电分公司电网保供电运行预案》、《中秋节期间***供电分公司电网保供电运行预案》、《国庆节期间***供电分公司电网保电运行预案》。由于在保电工作过程中领导重视,未雨绸缪,所以我们取得了保电工作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三、存在的问题及xx年的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xx半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与公司领导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继电保护工作力量薄弱,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极大,可以说电网能否真正安全稳定运行总感觉心中不踏实。

3、标准化调度所验收还存在不少问题,继续加强调度所软件和硬件建设,调度所目前人员编制不够,再者就是各变电站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4、认真贯彻落实领导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通知、指示、命令、并检查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着重解决影响均衡生产的问题和矛盾,督促各单位检查、落实,保证生产有秩序地进行。

6、进一步加强调度所建设,按要求继续规范各类文件、记录、台帐、报表等填写、上报、存档工作,准确无误地逐项、按时完成工作。

7、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每月定期考核调度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调度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在学习各项规程措施及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多深入采掘一线,调查研究,熟悉生产情况。

(二)、xx年的工作思路

1、认真研究和分析***供电分公司电网的安全状况,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强化统一调度、精心调度、经济调度、灵活调度,切实做好电网的各项运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全县电力供应,全面完成***供电分公司电网生产调度的各项任务;

3、抓好安全调度。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目标,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生产管理“生产标准化、安全精细化”的思路落实一体化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各项规程、规定,加大各种令票的审核力度,保证各项指令准确无误,密切关注电网动态,及时消除隐患,认真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1郓城公路局职工队伍状况

现有在职职工255人,其中35岁以下59人,36岁-45岁124人,46岁-55岁52人,56岁及以上20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人,占职工总数的31%。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50人,本科学历44人,大专学历109人,中专学历18人。共有党员108人,共青团员20人。在现有职工队伍中,存在着年龄层次分布不均、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的现象,即36岁-45岁人员较多,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专业技术人员少、骨干力量少和高技能人才少。较为突出的是在各基层班站中高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甚至没有。

2充分认识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全局职工队伍呈现出昂扬向上、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争优创先的风气蔚然成风;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往往只限于一般性号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不够、重视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简单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个别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三是大部分单位政工部门人员兼职较多,工作量大,难以保证有时间和精力抓思想政治工作,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论断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提以下建议和对策:

3.1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党的中心工作。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公路部门走向市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必须贯彻到公路养护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养护生产管理的各个阶段,当好“主角”。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养护生产这个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在方式、载体、机制上注入新的内容,当好“配角”,因此,只有了“配角”的精神,才能想方设法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唱好“主角”。也只有在服务养护生产方面有“主角”的态度,才能使“配角”的角色演得更好。

3.2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重在做好“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就是围绕上级党委的要求“转”,满足于执行规定“动作”比如传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逐级制定实施细则或操作性文件,层层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上报各种活动总结、信息等。应该肯定,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开展适应新形式、适应自身发展的主题教育和各项活动,确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市场激励竞争关系公路部门生存发展和职工自身利益的严峻条件下,作用于职工和职工思想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任务是联系形势,开展针对干部职工思想实际的“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加强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疏导,通过对每一名职工的价值激励和情感激励,凝聚力量,推进养护生产各项工作的完成。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办法、任务分解,确定职责,规范各类人员的工作责任,为进一步为搞好养路生产服务。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调动职工积极性进而为搞好养路生产服务,这是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优势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偏离方向,成为形势主义的东西。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养护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而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是公路部门发展战略,也是最为宝贵的资本。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一切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一切为服务养护生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主要任务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治本”与“治标”的统一。我们应当看到,理想、信念教育会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持久的作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既要抓好与养路生产管理工作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抓好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教育,还要面对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答疑解惑工作,通过形势任务教育,为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安定局面和良好环境,只有“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安全生产 事故 违章违纪 作业标准化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统一运输网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铁路在运输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我想从安全的重要性,造成事故的原因、对策及其思想意识转变等方面谈谈自己对如何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认识。

1 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1 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国民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可能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1.2 事故对经济的影响

对铁路来说,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只有尽量减少或消灭事故,铁路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无数事例证明,一起重大、大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外,还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

1.3 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分布广泛,而且是由机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多部门共同完成的,他犹如一架巨大的联动机,昼夜不停地转动,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必须安全、准确、迅速、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往往影响一线或一片,甚至涉及整个运输生产。因此,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运输秩序和生产秩序。在运输生产活动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只有真正负责、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运输安全。

1.4 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标志

铁路运输的产品是“位移”,其计量单位是吨公里、人公里或换算吨公里。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和文明服务,其中安全最为重要。货物如果在发站、到站或运输途中因安全得不到保证,发生事故,导致货物损毁,不但损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得产品,铁路运输部门本身得产品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发展运输产品质量特性中,安全是最重要得质量标志。

2 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2.1 职工整体素质较低,应急能力差

当前,在生产一线,作业人员队伍结构主要由招工、顶岗、退伍兵几类人员组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获得,边学边干或以干代学。

2.2 职工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违纪严重

在一线队伍中青工占绝大多数,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基层工作是一种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劳动负荷大、安全系数低的工作,许多人不安心现状,当作一个工作经历来进行过渡,总想凭各种关系、各种办法调离到工作条件好的岗位,想改职提职到高一级职称上来。

2.3 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到位,现场作业控制差

多数调车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不能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现场作业不能有效监控。

2.4 管理不严,形式主义问题突出

在一些地区和部门重大、大事故之所以屡禁不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表面上看是职工的纪律松弛、有章不循造成的,但深层的原因是某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好人主义比较严重,其中形势主义问题尤为突出。

2.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设备问题突出

这主要表现可归结为人员素质便低、设备不良、环境条件较差和安全管理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不少主要行车工种的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差,对基本制度不熟悉,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和故障处理能力较差;规章制度不完善、不配套,有的规章制度不随设备、作业条件进行及时修改,甚至与《技规》相抵触;一些行车设备失修,维修费用不到位;新上设备缺乏完善的修、管、用制度,责任不落实等。

2.6 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入,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铁路部门安全管理还是习惯搞“人海战术”,派工作检查组。

3 对策与措施

3.1 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并重,促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加强业务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是确保调车作业安全的决定因素,要保证调车作业安全,就必须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都过硬的职工队伍。

为促进技术业务的学习,铁路各部门应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练兵活动,举办各种形势的技术表演赛,对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奖励或晋级提薪。

职工在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坚持思想教育。

3.2 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就是要求在进行铁路运输生产的同时,全路各单位、各部门,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强化安全意识,端正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工作防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安全作为铁路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

3.3 严格管理,强化现场作业控制

确保调车作业安全,首先,必须严格调车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调车作业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考核人。认真执行安全作业标准和各项有关调车作业的规章制度、措施和办法。其次,中间站站长必须从自身严起,责任心强,作风扎实,按照逐级负责制的要求,对安全生产负起高度的责任,“沉”在生产一线,“沉”到每一次作业中去。对违章违纪敢动真格,通过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使广大干部职工养成勇于负责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4 思想意识的转变

我们知道在现场管理中,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方面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方法单调,态度粗暴,而被管理着,则是采用一种领导者在一个样,领导者不在又是另一个样,是一中消极的态度。我想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状态,我们在管理中应该在思想上实现以下几种转变。

4.1 总体思路上由主抓违章到主抓素质

这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素质与基本技能并没有得到“质”的提高。故此,下一步就需要把标准化工作重点突出放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上,这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个长期战略,既然我们的工作有赖于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那就应在设法培养这个队伍上去下真功夫。

4.2 职工意识上由怕事故到怕违章

违章违纪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发生事故不但要给国家造成损失,而且还会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我们认为,根本地是现场管控不够得法,是机制上存有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下一步工作就应围绕“将强化作业标准进一步与劳动用工制度结合起来”这个主题来做。

4.3 技术培训由单打一到重技能

考察车务系统一段时间以来的培训教育工作.其不足的是单纯强调了对规章学、背、考,而汉化了技能提高,以至造成部分人员说起来标准、干起来违章问题。为此,下一步培训重点亦应放在提高职工标准化作业的技能上。

4.4 现场控制由盯着干到自觉干

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强化职工队伍基本素质人手,通过不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有效激励,以使人们从开始的不自觉、到逐步习惯、再到比较自觉,最终达到按标准在岗、尽责。

4.5 日常工作由主管抓到全员抓

就一个时期以来的安全工作模式而言,从分局到站段大相都有一个安全主管系统,专门从事具体事宜,再到现场则成了干部一把抓。如果站在强化现场角度讲,这个模式确实存在一定缺陷,一旦处理不好,主管往往就成了独管,现场随之便演化成失管。要扭转这个局面,首要的应在管理格局上做一改造。

4.6 现场管理由随意性到规范化

针对这个问题,下一步的整改思路是,首先要健全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程序,作为贯彻落实作业标准的核心部分,具体地:一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一律要立即纠正、当场上账.严格对照标准进行班后分析,坚持原因不清、过程不明、问题不准坚持不放过;二是针对问题及分析结果并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分层定责,逐级、逐个明确主要、重要、次要和关系责任者,同时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具体责任;三是依据标准规范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把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起跟踪盯落实制度来强化对整改的考核;四是严格兑现考核,要按班通报检查发现问题情况,按月公布考核排队结果,把考核评价作为奖惩分配和清算工资的主要依据,以切实向规范化管理真正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5 结语

铁路安全对我们的生产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以对人民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和经济意义,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宾任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概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2.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十五大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证明,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党的宗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

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我们党必须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产生剥削的根源,解放全人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根本宗旨。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4、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的党。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和活动,都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

共产党之所以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因为:

(1)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代表,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思想。因此,共产党人必须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最幸福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3)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必将继续向前发展,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崇高理想和目标指引下,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创造条件。

5.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6.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7.党的组织路线是什么?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中国共产党依照自己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和准则,是实现其路线的组织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组织路线就是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紧紧围绕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促进和确保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具体地说,一是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健全党的生活,保持党的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以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二是要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把最恰当的人选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标准,建设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使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和带头作用。三是要教育全党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8.党的干部路线是什么?

党的干部路线是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路线所规定的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干部路线是组织路线的组成部分,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保证。党的干部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任人唯贤,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又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使党的干部路线更加完善。党的十五大通过的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9.党员的权利有哪些内容?

十五大规定党员的权利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10.党员的义务有哪些规定?

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11.什么是党性?党性原则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所谓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刘少奇同志对党性说得很透彻: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党性原则,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

(2)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

(3)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4)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

(5)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6)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12.什么是党风?它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党风,是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它是党员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风反映党的风貌,体现党的性质,它根源于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于革命的实践,是党员的世界观和精神风貌在行动上的表现,是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风尚和品德。党风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标志;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批评要光明正大和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对犯错误的人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一切离开党的原则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02年民主生活会所提问题的整改情况

1、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问题。03年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了对企业管理的学习和实践。第一,管理中注重发挥民主作风,做好上、下级的日常沟通,坚持与书记配合,提高了领导班子整体的能力。通过发挥班子全员合力和“团队”作用,逐步实现了1+1>2的效果。第二,日常管理按照逐级负责,责、权、利配套的指导思想,使各个管理环节和部门工作朝着规范化、具体化的目标不断推进。第三,提高了自己的前瞻判断能力,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把握形势,使自己从思想上跟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多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多调研思考的方法,使自己看问题具有前瞻性。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刘部长跨越式发展讲话等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将所学所思与工作实践融汇贯通。03年个人撰写理论调研文章8篇,在省部级刊物发表6篇,分局发表4篇。

2、密切联系关心职工的问题。作为副职以前考虑现场安全生产较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远不能达到职工的期望。担任段长后,按照总书记在西柏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对职工倾注满腔热忱,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亲民之举,善谋富民之策成为我深深思考的题目。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在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在坚持安全稳定全力提高设备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为干部职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针对防非典后成本紧张的实际,在做好职工思想稳定的同时,严格成本管理,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并在路局、分局积极争取工程件名,努力减轻成本压力,为职工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二是加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职工的住房、饮水、交通困难,确保一线职工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努力为干部职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注重用人民主,注重个性与特长兼顾,把人员调整作为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工作质量、打开工作局面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从工人中竞争干部的手段,有效打破干群界限和传统用人方式的坚冰,为年轻职工和优秀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激活了干部职工两支队伍,岗位成才、任人唯贤成为共识,激发了干部职工投身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深化企业改革,促建企业发展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担任正职后。对待岗位变化后,思想和认识没有及时跟上,指导方针、工作思路不够明确,虽然整日忙于安全生产,做得多说得少,具体工作虽然很细,但没有把明确的思路、有效的方案讲清楚,说透彻。没有体现行政领导干部认识有高度、工作抓深度、落实抓力度的与时俱进作风。03年结合设备现状,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全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横向与其他xx相比,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步履还相对缓慢。对于涉及到机构优化、布局调整的敏感话题虽然在调查研究,班子也在深入探讨,分析利弊,但具体操作实施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这是改革开拓精神不强,主动性不足,态度不坚决造成的。

2、全段整体管理水平急待进一步提高。03年通过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部分部门的工作已经焕发活力,无论在分局、路局的检查中都受到好评,但是还有很多部门、单位,工作主动性差、协调配合观念薄弱,工作推诿扯皮、处理困难的现象,其实就是干部管理和考核的问题需要加强;领导负责、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对于部分涉及多部门、多岗位暴露出没人负责或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主管段长我具体追究处罚个人很少,给人以面慈手软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结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彻底改变观念,克服管理乏力和继续探索开放性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这是在04年应突出体现的追求。

三、整改措施

1、继续转变观念。观念是金,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04年我要积极结合我x实际,根据xx实际,做到工作有思路,发展有规划,追求有目标,落实有措施。把改革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继续探索和实践适合xx特色的养修格局和维修体制,克服两段合并后减员1/4带来的压力,尽快建立和重构一个满足高速重载、适合山区铁路养修要求、给安全生产和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增添后劲的管理体制。

2、继续调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继续研究发展思路,根据xx实际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努力纠正和克服依然存在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老思想、老作风、老办法等等,把狠抓安全生产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创新从现实中理出新思路,从新的实践中总结出行规律,使我们各项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励精图治,从头跨越的姿态,集中精力,倾心尽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3、坚持改革与管理并举,思路与落实并重的指导思想,向管理要效益,向落实要效果。落实既要体现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又要结合实际完善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真正把思路变成现实。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把握时代脉搏,升华青年思想境界

跟随改革的不断深入,找准当前青年思想更趋活跃的特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形为有形、变静态为动态”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思路,在全段青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团员青年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我们还以“新世纪读书计划”为重点,构建青年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以“新世纪书屋”、“新世纪书箱”为载体,广泛开展“新世纪读书竞赛活动”;同时,通过协商互助取得段工会、职教部门的支持,购进了部分业务理论、时事政治、法律金融、经营管理等书籍,为“新世纪读书活动”增设新的浪涛,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勇做书海中的弄潮儿。团干部在融入青年过程中充分利用走访座谈、思想剖析会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正确分析和对待思想观念的变化,增强是非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御当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侵袭,使青年能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瞄准前进方向,勇创青工安全佳绩

团委结合全段生产实际,以青年为本,以安全生产为主要立足点和突破口,紧密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开展团的工作。春运期间,段团委组织开展了“争一流、保春运、作奉献”青工安全生产突击服务活动,各支部将对管内设备病害的整治工作作为突击活动的突破口,如平果团支部结合领工区生产情况,针对山心站1#道岔在轨检车动态检查中屡次出现扣大分现象,利用双休日组织团员青年到山心工区综合整治山心站1#道岔;六塘“青年文明号”号召班组全员上线进行设备大检查,以便对管内线路设备病害掌握于胸,并及时更换了检查发现的管内4#道岔伤损叉心。段团委还组织20多名青年干部深入现场,重点检查段管内的线桥设备、施工现场、交通治安、消防设施等,共检查线路130多公里,道岔48组,发现线路病害12种200多处,对检查出来的设备问题,除及时向段调度汇报外,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当场整改的报给工区班组限期整改,并安排好人员进行复检。同时组织召开团支部会议,做好春运生产安全及青年思想稳定工作,并开展“春运群众满意青年”评比竞赛活动,把团青的作用体现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青年组织的先进性。

为确保4月18日全路大面积提速调图的顺利实施,路局提出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确保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圆满成功”的奋战口号,段领导要求,全段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团委号召全段团员青年誓保提速调图成功,全力投入我段管内大机维修配合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没有双休日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大机维修的配合工作,确保了我段管内区段提速调图的顺利进行。

六月份,在全路运输安全生产趋于严峻的时刻,为落实好部发1014号调度命令,团委要求各支部将调度命令的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位青工,并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对段管内沿线路材路料的检查和清理工作,结合工务当前的重点工作,在汛期中形成“下雨就有命令,有令就有行动”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抓牢工作基点,深化组织基础建设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典作家;现代化思想;四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194-05

社会现代化思想是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但在不同维度下,这一思想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认真辨析,努力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

一、文献学维度下的现代化思想

从文献学的维度看,现代化思想是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他们多次论述了社会现代化的问题。

(一)“现代”和“现代化”频繁出现在经典著作中。《神圣家族》使用了“现代国家”;《共产党宣言》多次使用了“现代”一词,如“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国家政权”、“现代工业”等;《资本论》第1卷使用了“现代化的资本家”;《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使用了“现代工业”;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明确使用了“现代化的工业”。他说。在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之下开始出现的、在国内其他地方建立的现代化的工业,既不足以补偿旧式工业的损失。也不能保证工业有足够强大的影响,以迫使那些对于非贵族的财富和势力的任何一点增强都心怀忌妒的各邦政府考虑现代工业的要求。列宁不仅明确使用了“现代化”一词,同时指出现代化包括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等几个方面。在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刊载的“现代化”条目中,一开始就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句话作为阐释现代化含义的第一根据。

(二)经典作家认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生活深刻变革、世界历史普遍交往、文明形态不断涌现。他们认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先进的工业化,包括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现代化的本质是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它是由工业革命导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现代化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或者文化革命。而是“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马克思虽然从感情上鞭策资本主义,但依然认为现代生产方式的扩展带来的是文明形态的涌现。“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在经典作家看来,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包括先进的生产工具,表现在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上。马克思认为。发达的机器工具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须条件。“在工场手工业中,我们看到了大工业的直接的技术基础。工场手工业生产了机器,而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在它首先占领的那些生产领域排除了手工业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生产。”马克思还指出,当市场扩大到手工劳动不再能满足它的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于是人们便想到应用18世纪时即已充分发展的机械学。同时,经典作家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大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曾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三)经典作家认为。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是社会化、集约化。并且需要管理者对经济发展的一定意义上的调控。在经营模式上,他们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从低水平结构向高水平结构转变,从分散的家庭劳动、手工工厂经营模式向集约化、协作化经营模式转变。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我们只要考察一下作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那些经济关系,即工业关系和农业关系,就会发现,它们有一种使各个孤立的活动越来越为人们的联合活动所代替的趋势。代替各个孤立的生产者的小作坊的,是拥有庞大工厂的现代工业,在这种工厂中有数百个工人照管着由蒸汽推动的复杂机器:大路上的客运马车和货运马车已被铁路上的火车所代替,小型划桨船和帆船已被轮船所代替。甚至在农业中,机器和蒸汽也越来越占统治地位,它们正缓慢地但却一贯地使那些靠雇佣工人耕作大片土地的大资本家来代替小自耕农。联合活动、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的错综复杂化,正在到处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

经典作家还认为,管理者应当对经济发展进行一定意义上的调控。恩格斯晚年论述了股份制企业在内部开展计划调控的意义。列宁已经主动、自觉地对经济进行计划调控。他认为,苏维埃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之间、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他强调指出,发展全部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的问题。“一切政治问题就都集中到了一个方面,就是无论如何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定带来工业情况的改善。”列宁同时指出。必须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技术与管理的关系,还必须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制订统一的长远计划,来指导整个国家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长期的旨在取得重大成就的计划,就不能进行工作。”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四)经典作家认为。不同国家走向现代社会的道路和方式是不相同的。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东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不一样的,两种现代化的性质不同,东方国家具有特殊性。甚至可以通过跳跃的方式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式不能代替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方式。“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马克思看来,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展示未来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主动地实现工业化,如当时的法国和德国,其特征“是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一条是被工业发达国家以殖民化的方式被迫工业化,典型的国家是印度,其特征“是要把他们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五)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经典作家认为,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工人,而工厂手工业状态下的工人只能“适应于一种片面的职能,终生从事这种职能”。这种片面的劳动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体现的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对人性的剥夺,它从根本上拘囚锢蔽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但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物质生产极大丰富,而且人的社会结构和人的主体品格还是现代化的。在人的社会结构方面,要形成普遍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关系”;在人的主体质量方面,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列宁认为,在苏维埃的电气化实践中,文盲是阻碍现代化的敌人,必须消除文盲以提高群众的素质。他指出:“应当知道和记住。当我们有文盲的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电气化的。”

经典作家的社会现代化思想十分丰富,是个有待挖掘的理论宝藏,它不但夯实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而且有利于辨析林林总总的现代化理论。

二、实践维度下的现代化思想

经典作家虽然多方面论述了社会现代化,但对于现代化的内涵、发展道路以及战略步骤等具体内容,论涉较少,也没有提供现成的实践经验。而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他们的论述更少。列宁虽然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等实践,但在世时间太短。所以,从发展的维度看,经典作家的现代化思想还存有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特殊的国情,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的一些新认识。

(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认为,现代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的问题。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建议,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问题,被称为传统的“四个现代化”。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使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概念。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将信息化加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中,并位列“工业化”之后,形成了“五化”。2012年7月23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表述。中共十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新论述,称为新时期的“新四化”。可见,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深化了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强调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提出要适当调整重、轻、农的投资比例。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他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共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化道路的问题,其意义深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基础,它不是西方国家的武力征服之路和经济掠夺之路,也不同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它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现代化发展战略。1964年12月,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新三步走”,他说,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合为一个总目标——建立小康社会,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也合为一个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这些论述不同程度地完善了现代化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内涵、发展道路和战略步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既立基于经典作家的现代化思想,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对它的创造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典作家的社会现代化思想仍需发展创新。

三、认识论维度下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反映和深化。在现代化实践中,我们提倡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对待经典作家的现代化思想。同时要坚决反对两种教条式的态度。

(一)将经典作家讲的现代化理解为“重工业化”。列宁认为,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中最快、最优先的部分,苏维埃必须大力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总的说来,就是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些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当时,在物资匮乏、战争频仍以及帝国主义的严峻包围下,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和重工业。列宁指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为独立国家。这一点我们是很清楚的。”列宁甚至还把工业化的任务具体化为全国电气化,并称之为党的“第二个党纲”。可见。列宁所讲的工业化,是在分析苏俄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但列宁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积极作用,提出要保持经济结构的平衡,并制定了新经济政策,要求按照价值规律来发展商业,等等。

但是,苏联领导人曾经长期将经典作家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论述以及他们的工业化思想理解为重工业化,人为地否定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破坏了经济结构的平衡。斯大林明确地说,工业化首先应当理解为发展我国的重工业,特别是发展我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这一整个工业的神经中枢。否则就谈不上保证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他一再强调,苏联不能实行“‘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助推了苏联经济和国防实力,有利于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然而,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轻重比例,致使苏联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结果造成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挖农民很苦”,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苏联的重工业化思路,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过不良影响,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尽管斯大林工业化道路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但它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种教条式地理解经典作家现代化思想的做法,不可能具有普适性和长久性。

(二)将经典作家的现代化理解为重工业的“某种产品”。新中国也曾经跟随苏联走了一段重工业化弯路。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们曾经将经典作家的工业化思想归结为重工业化,又进而将重工业的发展归结为某种产品——钢的发展,甚至将“以钢为纲”作为当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进入新世纪,虽然我国的产钢量从新中国初期的世界排名第26位跃升到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现代化任务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单一工业产品的发展并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在跟随苏联一段时间后,较早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他指出,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和产生了严重问题。他强调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956年,指出:“直接与人民利益关系最大的是轻工业、农业,轻视这两者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就会发生经济发展上的严重不平衡。”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试图以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和平衡国民经济结构为抓手,来克服斯大林工业化模式的弊端。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现代化的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统筹兼顾了农轻重以及其他行业间的结构平衡,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建设。总之,我们决不能将经典作家的工业化思想归结为重工业化,更不能将之归结为重工业某种产品的发展。

四、空间维度下的现代化思想

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开创了现代社会的历史,现代社会起源和发展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然后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恩格斯曾形象地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但是,从地理空间的维度看,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经典作家所讲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遗憾的是,一些学者据此认为,经典作家所讲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者“欧洲化”,认为现代化的模式只有一个,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创的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都将经过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相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考察了国际经济重心的地理变迁,认为随着世界贸易重心的转移,西方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他们指出。世界贸易中心在古代是推罗、迦太基和亚历山大里亚,在中世纪是热那亚和威尼斯,在现在以前曾经是伦敦和利物浦,而现在则是纽约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胡安一德尼加拉瓜和莱昂、查格雷斯和巴拿马。世界交通枢纽在中世纪是意大利,在近代是英国,而目前则是北美半岛南半部。但他们同时也指出,他们关于资本主义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分析,“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经典作家甚至预言,随着水、陆新航线和新道路的开辟,现代化的重心将不可避免地向东方太平洋国家转变。“再过几年,我们就将有一条固定航线,从英国通往查格雷斯、从查格雷斯和圣弗朗西斯科通往悉尼、广州和新加坡。加利福尼亚的黄金和美国的不断努力,将使太平洋两岸很快就会同现在从波士顿到新奥尔良的海岸地区那样,人口也那样稠密、贸易也那样方便、工业也那样发达。那时,太平洋就会像大西洋在现代,地中海在古代和中世纪一样,起着伟大的世界水路交通线的作用;而大西洋的地位将要降低,而像现在的地中海那样只起一个内海的作用。”从地方方位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基本上是沿着地中海一大西洋一太平洋的转变来论述的。经典作家的理论预测,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亚洲“四小龙”的腾飞。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等,都是明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既不是“西方中心论”者也不是“东方中心论”者,他们对现代化问题的描述,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行揭示的,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域进行的分析。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XX年是我国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在刚刚走过的半年时光里,在段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段团委紧密围绕全段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以“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大活动”为基本指导,坚持以安全生产求突破、以管理创新求发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团的服务宗旨,突出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支部工作能力的增强,构筑青年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建设三大体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青年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活动,使我段团员青年对创造社会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组织召开了共青团百色工务段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为我段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把握时代脉搏,升华青年思想境界

       跟随改革的不断深入,找准当前青年思想更趋活跃的特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形为有形、变静态为动态”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思路,在全段青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团员青年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我们还以“新世纪读书计划”为重点,构建青年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以“新世纪书屋”、“新世纪书箱”为载体,广泛开展“新世纪读书竞赛活动”;同时,通过协商互助取得段工会、职教部门的支持,购进了部分业务理论、时事政治、法律金融、经营管理等书籍,为“新世纪读书活动”增设新的浪涛,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勇做书海中的弄潮儿。团干部在融入青年过程中充分利用走访座谈、思想剖析会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正确分析和对待思想观念的变化,增强是非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御当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侵袭,使青年能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瞄准前进方向,勇创青工安全佳绩

       团委结合全段生产实际,以青年为本,以安全生产为主要立足点和突破口,紧密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开展团的工作。春运期间,段团委组织开展了“争一流、保春运、作奉献”青工安全生产突击服务活动,各支部将对管内设备病害的整治工作作为突击活动的突破口,如平果团支部结合领工区生产情况,针对山心站1#道岔在轨检车动态检查中屡次出现扣大分现象,利用双休日组织团员青年到山心工区综合整治山心站1#道岔;六塘“青年文明号”号召班组全员上线进行设备大检查,以便对管内线路设备病害掌握于胸,并及时更换了检查发现的管内4#道岔伤损叉心。段团委还组织20多名青年干部深入现场,重点检查段管内的线桥设备、施工现场、交通治安、消防设施等,共检查线路130多公里,道岔48组,发现线路病害12种200多处,对检查出来的设备问题,除及时向段调度汇报外,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当场整改的报给工区班组限期整改,并安排好人员进行复检。同时组织召开团支部会议,做好春运生产安全及青年思想稳定工作,并开展“春运群众满意青年”评比竞赛活动,把团青的作用体现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青年组织的先进性。

       为确保4月18日全路大面积提速调图的顺利实施,路局提出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确保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圆满成功”的奋战口号,段领导要求,全段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团委号召全段团员青年誓保提速调图成功,全力投入我段管内大机维修配合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没有双休日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大机维修的配合工作,确保了我段管内区段提速调图的顺利进行。

       六月份,在全路运输安全生产趋于严峻的时刻,为落实好部发1014号调度命令,团委要求各支部将调度命令的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位青工,并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对段管内沿线路材路料的检查和清理工作,结合工务当前的重点工作,在汛期中形成“下雨就有命令,有令就有行动”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抓牢工作基点,深化组织基础建设

       支部的工作理念,直接影响着团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只有创建支部工作新理念,团支部的工作方法与运作方式才能得以更新。段团委在团委会、团委扩大会上对支部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疏通团干部的工作思路,使之御下思想包袱,大胆创新,引领团的工作稳步发展。通过实施“红旗团支部”考核评比制度,积极开展创新创效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使支部工作向有形化建设方向发展,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团支部有形化建设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同时,通过以会代培和团委委员下现场指导等形式,继续从理论上提高团干部的组织、协调、管理和交际能力,进一步促进“三会一课”的有效落实,使生产活动制度化、文体活动规范化、服务活动日常化,支部工作得以稳步提高。在“五四”期间,通过考核评比,表彰了2个先进团支部,5名优秀团干部和9名优秀共青团员。 我段第二届团委会于今年4月份任期届满,按照团的有关规定,需组织召开团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于6月24日如期召开了共青团百色工务段第三次代表大会,25名团员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民主先举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为我段团的工作铺开新乐章灌注了新生力量。 四、激活青年兴趣,文体活动有声有色 共2页,当前第1页1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诺瑟姆曲线;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协调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4-0022-04 一、诺瑟姆曲线及其在我国城镇化①研究中的影响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轨迹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即诺瑟姆曲线)。他把城镇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初期,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城镇发展缓慢,城镇化率低于30%,这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或初级阶段。在工业化中期或扩张期,主导产业是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这时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镇化率高于30%,并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产生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企业和人口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在工业化后期或成熟期,第二产业上升到40%后将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则蓬勃兴起,成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时城镇化总水平比较高,城镇化率大于70%,但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城市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后期或稳定发展阶段。

诺瑟姆曲线经常被我国学者在研究城镇化问题时当作普遍适用的规律加以引用或作为分析范式②。许多学者称之为“公理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我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一条被挤压的“S曲线”,基本符合诺瑟姆规律[1]。它还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地方城镇化进程的研究与预测中③,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第二个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应当重点发展大城市或卫星城,只有大城市发展了,才能抓住大城市逆城市化的过程发展农村城镇化。当然,也有学者对诺瑟姆曲线进行了反思与质疑[2]。总体上来说,绝大多数研究者照搬诺瑟姆曲线来研究我国的城镇化问题,却对这一曲线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缺乏深刻的思考。本文认为,把诺瑟姆曲线当作普遍适用的规律来研究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未免太简单盲目,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无视这一曲线又会使我们的城镇化道路缺少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所以,有必要对诺瑟姆曲线的研究方法和适用性以及西方的城镇化道路做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明晰我国的城镇化道路。

二、对诺瑟姆曲线的二重性分析

(一)诺瑟姆曲线的一般性及启示

1. 诺瑟姆曲线通过研究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程,揭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必然结果。城镇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是随着手工业的出现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而逐渐形成的。然而城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城镇化的开始,城镇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正如马克思在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3](P480)马克思所讲的“乡村城市化”指的正是产业革命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飞速发展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传统手工业,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会化和专业化生产所形成的集聚效应进而推动了城镇的迅猛发展,使城镇经济取代乡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心。工业化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机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为工业或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城镇化。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4](P296)

2. 诺瑟姆曲线还揭示了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正如诺瑟姆所描述的,以轻纺工业为标志的工业化初期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相对应,以重化工业为标志的工业化中期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相对应,以第三产业为标志的工业化后期与城镇化的稳定发展阶段相对应。这就表明工业化的演进程度有多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由此看来,诺瑟姆曲线揭示了工业化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演进的一般趋势。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实现资源在城镇之间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二)诺瑟姆曲线的特殊性及其缺陷

诺瑟姆曲线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一定的假设前提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中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实证分析法的产生和运用极大地扩展了研究的范围,使分析建立在实证调查资料的基础之上,增强了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然而,实证分析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首先,实证分析法来源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而实证主义哲学属于经验主义,所以实证分析法实际上是经验分析法,只有归纳,缺乏演绎。它不是从逻辑上进行严格地演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是现象因果关系,而不是本质的、内在的因果关系。其次,实证分析法是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进行的,其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当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某种情境与这种假设前提相吻合的条件下才能适用,一旦情境发生了变化,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再具有适用性。

1. 诺瑟姆曲线是在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以来的城镇化历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轨迹。其分析结论是1979年得出的,这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经历了被其所描述的三个阶段。所以说诺瑟姆曲线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的一种总结或描述,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分析法。诺瑟姆曲线关于西方国家城镇化所经历的阶段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只是说明了城镇化的技术路线,却没有从体制、制度上进行分析,因而不可能回答西方国家城镇化在加速发展阶段出现“城市病”的制度原因,也不可能提出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应当避免“城市病”,进而避免走“逆城市化“道路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等新的弊端。

2. 诺瑟姆曲线的前提条件决定了它不适合我国的城镇化。张佰瑞在“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5]一文中,对诺瑟姆曲线的数学模型假设前提及时间跨度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并不满足S曲线所隐含的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和时间跨度,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S曲线的应用条件相差甚远,用S曲线来预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难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在这里要分析的是诺瑟姆曲线的制度背景,诺瑟姆曲线的制度背景或前提就是被西方经济学当作基本分析框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这个曲线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实践所验证,并且被它们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来遵循。但是,当这个前提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就不一定完全适用。前文虽然说明了诺瑟姆曲线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是,虽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不姓“资”也不姓“社”,然而,任何经济体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之上的,所以就有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和不同运行方式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它比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所以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规律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研究与实践,那就是南辕北辙,往往会事与愿违。

三、我国城镇化与西方城镇化不同

(一)我国城镇化道路与西方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不同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推进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道路带有浓厚的政治和政策色彩,政府在其中始终扮演着控制角色,城镇化水平与政府的控制程度相一致,而这种控制的工具主要是户籍制度。1950—1957年,取消了户籍制度,法律赋予公民有自由迁徙的权利,新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短暂的正常发展时期,城镇化率从10.6%上升到15.4%[6]。1958年开始,为了重工业化的需要,严格控制居民户口迁移,以户籍制度把农村人口长期禁锢在农村,尤其是期间的“上山下乡”导致城镇化率以年均-0.5%[6]的速度负增长。到1978年,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已提高到48%,而城市化水平却只达17.9%[6],被称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国企改革以及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推动了城镇化进程。1984年“一号文件”开始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1992年在大城市开始实行“蓝印户口”,使得1995—2000年城镇化连续五年以1.44%[6]的速度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十五”规划第一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城镇化的目标。2001年改革“蓝印户口”,转而实行居住证制度。2006年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落户条件,放宽了户口迁移的限制。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和政策上的明朗,使得城镇化速度加快,到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49.68%,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可见,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是城镇化动力机制中的主体。计划经济年代为了重工业化的需要,政府控制城镇化速度使其长期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逐步顺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不断调整城镇化政策,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度、体制和政策背景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与西方的城镇化进程完全不同,西方国家是先市场自发调节,后政府调控,但总体上来说是市场化手段为主。

(二)西方城镇化和我国城镇化建立的制度基础不同

西方城镇化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制度根源。“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7](P56)恩格斯认为:城市产生以后,城乡的分离和对立就产生了,但是城乡差别在资本主义社会则迅速扩大。“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灭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8](P50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引起了极端不利的后果……一切使空气变坏的东西都聚集在那里了”,[9](P379-381)“农村工人的分散和软弱,而城市工人集中,因此,农业工人的工资降到最低限度”[10](P324-325)。工业化使乡村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而屈从于城市的统治,成为城市的附属物。

从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逆城市化”,是由于“城市病”使大城市的集聚功能开始减退,企业不得不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了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向农村地区的扩展、治理“城市病”、缓和城乡矛盾,普遍实施了反哺农业、回馈农村的城乡关系政策,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使农村的基本设施、公共服务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加之农村天然的环境优势,人口、资本不断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转移,从而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逆城市化”最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但是“逆城市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大城市的内城衰退,废弃土地增多、设施老化、失业率增高、犯罪率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这再次证明了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灭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9](P503)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城市病”和城乡对立,其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的城镇化道路必须走城乡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以更强有力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城市病”日益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城镇规划和管理以及相关政策上的政府失灵。西方国家“城市病”的教训说明了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放任市场调节,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城镇化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城镇化问题时,提出了通过城乡融合来消灭城乡对立和城市病。“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必需,同样它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必需。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11](P335)要实现城乡融合,“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原则分布于全国”[11](P335)。“通过消除旧的社会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7](P224)。“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这时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进行社会劳动”[8](P454)。可见,城乡融合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通过计划手段才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城乡融合显然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不能完全实现城乡融合,但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它旨在逐步消除旧的分工所带来的城乡差距,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城乡融合做准备,而不是听任这种差距不断扩大。“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努力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1](P336)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待诺瑟姆曲线不能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应当是扬弃的态度。我们应当借鉴诺瑟姆曲线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和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程度的内在关系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应当吸取西方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训,避免出现“城市病”和城乡对立等弊端。如果把诺瑟姆曲线当作普遍规律来测度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就会导致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城市病”和“逆城市化”当作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因而要沿着西方的城镇化道路走;二是认为我国已进入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要提高城镇化的速度,重点发展大城市[12]。这些都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因而,确定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应当是:

第一,要在反思西方城镇化道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西方国家城镇化是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沿着先集中后分散、先剥夺后反哺、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进行的。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要充分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以科学规划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用规划引导市场,实现资源在城镇间的合理配置。城镇规划布局要以产业布局为基础,把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与城乡经济结构、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的数量、规模、结构和素质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合理布局,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要在道路、电力、通讯、网络、给排水、燃气、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农村提供与城市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逐步缓解以至消除已经出现的“城市病”。

第二,要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矛盾,以农村城镇化为重心,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而以农村城镇化为重心,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城乡协调发展应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道路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实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政策,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尤其是在目前“城市病”业已出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重点发展大城市不仅会使“城市病”越来越严重,而且会给当前越来越大的城乡差距雪上加霜。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遍地开花,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这样,才能集约利用农村资源,发挥城镇在农村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村城镇化要吸取以往的教训,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农村变成新的垃圾场,不能追风,不搭空架子、乱铺摊子,宁可慢点,也要保证城镇化的质量,使农村城镇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传统的城镇化导致的“城市病”等弊端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镇无序扩张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要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型城镇。

注释:

①学术界对“城镇化”与“城市化”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另一种认为城镇化就是发展小城镇,城市化就是发展大城市。本文认为:首先,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重点在一个“化”字。这里的“化”都是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农村生活城镇化的过程。所以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其次,在汉语语境里,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所以,城镇化比城市化外延更广,包括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城镇化”“城市化”都不是外来词,它们是汉语语言本来就有的,无需像学术界有的专家那样用英语的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或City与Town的关系加以说明,因此“城镇化”更符合中国国情。

②辜胜阻教授在《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载《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3期)、修春亮博士在《城镇化、产业发展与城镇体系布局》(载《新长征》2010年第12期)中把诺瑟姆曲线当作一个普遍规律来引用。在此不一一列举。

③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载《城市规划》2003年第4期)一文中,在论证我国城镇化布局时把诺瑟姆曲线当作规律;王宝民等在《辽宁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判断、路径与政策》(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一文中根据诺瑟姆曲线,认为辽宁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城镇化进程将逐步放缓。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刘亚臣.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37-40.

[2]孙艳颖.城镇化:反思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03(11):2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张佰瑞.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对我国2020年城市化水平的预测[J].理论界,2007,(4):48-51.

[6]周一星.中国城镇化的几个问题[EB/OL].,2006-11-3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一、抓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保驾护航

车站把创建学习型车站、各项工作争一流做为凝聚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的奋斗目标。车站按照班子、班组、职工三个层次建立健全了各项学习制度,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创建学习型班子、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的实际,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领导科学、管理行为学、班组升级、岗位达标、自控型班组、时事政治、业务必知必会、应知应会融汇贯通到创建学习型车站的活动当中,应用在管理、安全、生产、营销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去。车站坚持抓干部职工做作业的学习制度落实,达到作业人手一本,严格考勤,严格制度,定期考核评比,为全站各项工作上台阶、创一流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矗。

首先抓好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利用每星期一下午干部理论学习时间,按照段党委的统一要求进行理论学习。做到学习有记录、有讨论、人人有笔记、支部每月有总结,并分阶段进行理论研讨。班子成员每月除集体学习外,还注重自身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其次抓好党员学习。支部制定详细可行的党员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党小组会的政治学习时间。政治学习不走过场,切实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把车站的改革思想及重要活动、措施传达到每个党员,树立起广大党员干部热爱祖国、关心政治、关心车站事业、关心车站发展的牢固观念。在坚持好党小组会的政治学习外,支部要求每个党员认真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理论知识,提升”做人”的素质、提高”做事”的能力。

第三,抓好职工学习。做到:“重要文件及时传,形势教育月月谈”,做到日常政治学习有计划、有场地、有资料、有检查,充分利用点名会、座谈会、黑板报等形式,讲国情、段情、站情,讲铁路攻坚形势的严峻。《政治作业制度》是近几年我站一直坚持的教育方法,即:每月支部出一份政治作业题,内容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规定,到资产经营责任制具体形式,从WTO的有关内容到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使职工通过自己的笔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教育职工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识大体、顾大局,投身到改革中去。

二、抓支部建设,增强堡垒作用

车站支部建设坚持规范化要求,坚持“”制度,落实民主生活会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肯定成绩找差距,并针对生活会摆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避免走过场,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规范台帐填写,对写过申请书的职工每季度进行一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提高这些同志对党的认识,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核。

支部将“争创五好支部”、“创岗建区”、“增运补欠”、“生产屏障工程”等一系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如结合车站营销工作的开展,组织党员开展“我为营销做贡献”活动,开展市场调查;结合车站开展的“岗位标兵”评选,加强对党员敬业爱岗、标准化作业等方面的要求,每次都有一些党员被评为“岗位标兵”,较好地发挥了党员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创岗建区活动的效果。支部工作还按照段党委每季度滚动升级检查评比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大党小组间评比力度,排头促尾。总之,我们在规范支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强化营销,创支部工作特色,为改革、为安全生产服务。

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支部结合车站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修订完善《党员创岗建区考核制度》、《党支部参与车间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支部走访谈心制度》、《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制度》、《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支部班子学习制度》、《党员活动室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便使车站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

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凝聚职工思想

活动是组织的最有力的表现形式。车站以活动为载体凝聚职工思想,把“创岗建区”、“创先争优”等党内各种活动贯穿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用职工的话来说叫作“活动多多”,具体地讲“八多”——参观多、会议多、比赛多、奉献多、协会多、读书多、评比多、先进多。车站成立军鼓队、军乐队,给职工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焕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先后组织职工参观、省博物院、海尔公司、新飞公司等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感受改革的气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擂台、读书奉献、比武练兵、职工业校、评比竞赛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种有益活动,不仅凝聚了职工的思想、显示了车站党组织的吸引力,而且理顺了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思想情绪,更重要的是展示了现代铁路职工的风采,特别是军乐队在分局职代会上的精彩表演,为西站人争得荣誉,赢来了贺彩。同时,车站也出现了“几多几少”的好现象。要求进步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关心集体的多了,溜圈闲转的少了;作业标准的多了,违章违纪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打牌喝酒的少了;义务奉献的多了,斤斤计较的少了;关心他人的多了,考虑自己的少了。

四、办好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形象化

车站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做为“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具体体现,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形化工程”。在郑州西站,“调查问卷”已经成为职工屡见不鲜的事儿。不论是单位分房、奖金分配、干部测评这样的大事,还是部分班制调整、学习班学习内容这样的小事,车站都会先发调查问卷,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拿出方案。对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要由职代会或职工代表联系会表决通过后才能执行。由于车站尊重了大多数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方案的实施就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认可,执行起来就会减少很多阻碍。年来,车站从改善职工食堂环境入手,给予当班职工免费午餐;筹建了纯水厂,各岗位配备了热水机、纯水机,解决了职工当班喝水难的问题;针对站内两头用电难的问题,积极协调关系妥善解决;新建东西两扳道房;改造职工间休室,并为每名职工配齐被褥、枕巾、拖鞋、脸盆、毛巾等全新卧具,让职工感到“家”的温暖;不间断地对运转车间、二站台、站内东西两区、三公里半及站内各生产岗位的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努力解决家属区下水道不畅问题、解决职工食堂天燃气使用问题、解决贫困职工生活问题;并将东家属区改造为花园式住宅小区;夏季为职工送清凉到岗位,冬季为职工送温暖到班组;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红白”喜事,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通过职代会和职工代表联席会,车站四次修改《装卸车作业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理顺了队伍情绪,生产任务突破历史最好成绩并保证了安全生产“基本稳定、有序可控”。

五、树立党员形象,筑就安全屏障

支部要求党员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群众。支部坚持每星期二上午的党员义务奉献活动,清擦道岔、捡拾垃圾、维护花坛等;坚持党员包保道岔签认制度,共产党员带头执行作业标准,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在雨雪的恶劣天气,许多党员都养成了习惯,自觉地留在单位,随时准备除雪打冰,确保了陇海线的安全畅通;支部还组织党员对三公里半调车区进行彻底整理,许多同志都说:是党员的手改变了三公里半的面貌。我们将56位党员划分成4个党小组,设在各车间、部门,让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接受群众的监督。党员冯泳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多次在路局、分局的业务比赛中名列前茅,是装载加固的“专家”,他长期义务值夜班,利用休班时间搞货源调查,受到职工好评。从目前正在进行的民主评议来看,职工们对我们这支党员队伍是充分肯定的,是比较满意的。

在过去的一年,我站在安全运输、综合治理、路风建设、运贷经营等各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连续实现了第八个安全年;运转车间被评为路局“优秀班组”,再次荣获分局“特级班组”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涌现出了如:班震、冯泳等一大批优秀的业务尖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站职工的团结一心、辛勤奋斗的结果,也是与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是分不开的。总结支部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如:个别党员对保包设备的活动不够重视,个别党员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等。

年我们要以建设开拓型的支部班子、学习型的党员队伍、长效型的工作机制、管理型的基础工作、文化型的思想阵地、务实型的党内活动为目标,逐步将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符合现代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特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确保车站深化改革、安全质量、提高效益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各项任务顺利实现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围绕跨越式发展加强党支部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站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起点上,把保证和促进运输生产经营、推进和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准,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一是在稳定队伍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改革教育,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关系、职工在改革中的思想情绪,增强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分流人员,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形势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车站,不断促进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紧跟形势不掉队,要树正气、树典型、树新风,严厉打击歪风邪气,促进党风路风从根本上好转,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参政、议政,促进民主管理,共商改革大计。

二是努力创建学习型车站,不断促进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紧跟形势不掉队。把创建学习型车站、各项工作争一流做为凝聚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的奋斗目标。按照班子、班组、职工三个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紧密联系创建学习型班子、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的实际,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领导科学、管理行为学、班组升级、岗位达标、自控型班组、时事政治、业务必知必会、应知应会融汇贯通到创建学习型车站的活动当中,应用在管理、安全、生产、营销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生产调度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调研,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1.广泛调研分析,准确把握局情,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示范,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进班组、到工区、走线路、上机车,和一线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谈心,并分系统召开了十多场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使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比较滞后、重要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经营管理薄弱问题比较突出和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2.着眼学以致用,立足素质提高,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局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编写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二次创业中展示作为》的学习资料,作为培训的补充教材。10月14日局长龙京带头结合局情,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学习报告。在随后的两天集中学习培训中,主管运输、基建和安全的副局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别就强化运输组织、加强安全管理、推动大规模铁路建设等重大问题,向党员领导干部作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专题辅导,引起了强烈共鸣。

二、学议结合,创新和谐西铁建设思路

集中培训结束后的次日,路局即召开了局务会议,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运用学习培训成果,研究路局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和谐西铁的重大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面对面畅谈学习收获,共商发展大计,在创新和谐西铁建设思路上形成了共识。

一是树立六xx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深入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要推动路局和谐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大运输、大安全、大协调、大效率、大效益、大稳定的“六xx念”。这不仅符合局情,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讲,就是要树立“运输一盘棋”思想,将运输畅通摆在龙头地位;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树立以团队作战为主的“大协调”意识,保证全局整体利益最大化;树立“大效率”意识,打破部门和系统界限提升整体效率;树立“大效益”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树立以关注民生为导向的“大稳定”理念,将改革发展成果广泛地惠及职工群众。从而实现全员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为推进二次创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推进二次创业,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今年三月,路局新班子组建后,提出了全局工作在既有平台上实现新飞跃的“二次创业”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八项总体目标。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普遍认为,围绕“二次创业”目标,路局在创新和完善安全生产、施工管理、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使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和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部党组提出的建设和谐铁路的要求。必须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将“二次创业”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统筹发展。通过对实施“安质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改革措施前后干部职工精神状态的对比,认识到不断提高职工生产生活质量、提升铁路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能力,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重新规划生活线、文化线、卫生线建设,尽力解决一线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全局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充分发挥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的作用,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优化客货运输产品,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改结合,破解制约改革发展难题

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坚持边学边改,以学促改,学改结合,积极破解制约实现“二次创业”目标任务的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和安全运输生产两不误、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