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

活动方案模式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篇

各镇中心初中、相关市直学校:

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全市在如皋初中、如师附小、丁堰镇中、丁堰小学、高明学校中小学部、磨头镇中和磨头小学等八个点举行了大规模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分片教学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共提供优秀课例136节,参加观摩和研讨的初中、小学教师达到六千多人。为进一步放大活动的效应,深入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有效开展,现就对本次活动落实和今后一段时间“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1.统一思想,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

各单位要把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从学生终身成长的角度来提高认识,旗帜鲜明地倡导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整体联动,步调一致,坚决杜绝“不愿改”、“不敢改”的现象,确保改革的全覆盖。

2.完善机制,加强管理,为模式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各镇(学校)要建立管理层的蹲点蹲班制度,实施教师人人过关制度。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实情,要把“是否改”、“改得怎样”作为年终考核、骨干教师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3.先学课“形”,再求课“理”,逐步做到“形”“神”兼备。

各单位要根据本次分片教学展示各学科的要求,结合展示课例,召开好各学科沙龙研讨会,切实研讨和解决“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困惑。要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力度,先从规定的教学环节和操作程序入手,力求使课堂符合基本的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并逐步追求和体现“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本质和精髓。

4.努力探索,深入研究,使模式在推进的过程中日趋完善。

各单位要通过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沙龙研讨、教学反思等形式加强对“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研究,特别要对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切片分析”。目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改进措施:

①改变“活动单”过于笼统和过于饱涨的弊端。过于笼统,没有必要的提示,学生无法操作,达不到引领和“导航”的作用;过于饱涨,成为“问题单”和“作业单”,学生就没有了自主建构和自主生成的空间。

②模式的运用要凸显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遵循学科特点,体现学科本质是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基本前提。比如语言学科重感性,数理学科重理性;语言学科强调形象思维,数理学科突出逻辑思维,因此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机械模仿,削足适履,违背学科的固有规律,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③“自主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一定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如果没有自主学习就进行合作,势必滋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思维惰性和依赖情绪,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害无益。

④加强“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组内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要对组长进行培训,发挥他们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要教给学生合作和交流的方法,不能让他们由着性子来;三是不能为合作而合作。形式主义的合作,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负作用;四是要加强调控和激励,确保有效性。

⑤要及时进行精当睿智的点评提升。点评提升没有固定的时间段,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却最能体现教师的聪明智慧,因为学生的展示有时候是很难预料的,面对生成,既要能点石成金,又要能甄别判断。

⑥“检测反馈”必须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是要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题型。其次是不能有“检测”没“反馈”,更不能把“检测反馈”视为课外作业,让学生下课后再做。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今后的教学中真正改正过来。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教育如皋”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借本次分片教学展示的契机,在实现“有效教学”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活动单导学模式”形和神的统一,为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tdk”三位一体 体育活动 高中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153-02

一 前言

新课改后学生体质仍在下降,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发展学生体能和素质被提上日程。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抓好模块教学中的体能补偿,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tdk”三位一体的体育活动模式的构建正好弥补了高中模块教学中学生体能性发展失衡的问题,将体育课(显性)的技能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大课间(隐性)的体育活动形成一体化的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全面发展体能,而且能使学生掌握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发展学生体质为宗旨,将我校高中年级实施的“tdk”三位一体的体育运动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并查找不足,以期建立长效的参考模式。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网、教育网等网站搜集关于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现状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

2.问卷调查法

向学生发放问卷,征求社团——俱乐部和吉尼斯挑战赛的项目。共计发放1660份学生问卷,其中教师问卷200份(包括行政干部和分管的校长),采用集体倡议和班级宣讲等形式进行动员,回收的有效学生问卷1588份,有效教师问卷198份。根据回收的问卷整理出具体的实施内容和细则。

3.个案分析法

以新桥中学高中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模式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三 结果与分析

1.“tdk”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的原则

任何方案实施的前提都要有保障性的原则,“tdk”三位一体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和核心,如此庞大的工程要实施好就必须遵照一定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科学导向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

2.方案征集

据表1调查构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实施细则,考虑到难度和性别差异,让学生自己构建小项目,尽量满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和都好参与的心理需求。如篮球项目中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最想学的项目有哪些,如投篮、全场跑篮、指尖转球、攻防技巧等。根据学生提供的思路,教师设计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方案试行,并修改和完善,最终构建表2的框架3.“tdk”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的方案

第一,“t”方案实施细则和注意事项。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课改的一大特色,模块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和新课改的需求。体育课上教师在纯技能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体能补偿教学,而课课练即是最好的补偿方式,在每节课的技能教学末尾进行游戏性的素质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技能,同时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注意事项:(1)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将课课练作为必备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情和课堂情况随机安排运动量和强度。(2)依照模块内容安排课课练,进行体能的互补,如太极拳模块内容教学内容偏向与静态的下肢运动较多,所以在课课练部分应该安排一些动力性的素质或技能练习,如跳绳或快速跑等。(3)课课练设计要以兴趣性和游戏性为主,既能放松身心也能增强素质,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时思路要新颖。

第二,“d”方案实施细则和注意事项。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它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所以应开辟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我校大课间采取广播体操、韵律健美操、武术操等运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并结合以兴趣小组为组合形式的社团、俱乐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1)大课间时间的安排要合理,要根据季节变换,及时变换内容,调整运动量,如秋冬季要变换跑操形式。(2)为保证学生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要制定相关的安排表和制度表,每周都要做好活动内容登记,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相应的社团活动,安排学生准备相应的活动器材。(3)体育教研组更要有创新精神,及时更新运动项目,并整理成册,在体育课的课课练部分让学生提前熟悉,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兴趣和练习情况重新选择新的兴趣小组。

第三,“k”方案实施细则和注意事项。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是检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有效手段。普通高中由于受到升学的压力,加之课外活动自由无序的模式,每周3次的课外活动成为可有可无的自由课堂。开展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弥补了这一不足,让课堂变得充实有趣,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自己组织各项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精神和勇于争先的优良品质。校际联赛要按季度或月份,分班级、年级举行比赛选拔,最终和兄弟院校以联谊赛的形式进行比赛,共同促进技能的提高。

注意事项:(1)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和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如从发通知、组织报名、抽签、组织比赛以及结果统计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教师只给予技术指导和做裁判工作。(2)设立有一定鼓励意义的奖项,如“积极参与奖”、“组织团队奖”、“精神道德风尚奖”、“优秀奖”等,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每月在挑战赛中挑选出校园吉尼斯保持者,给予一定的奖励。(3)校际联赛的安排要和领导及兄弟院校形成联谊,以友谊赛的形式竞争,安排特定的比赛日,如“a校和b校6人制篮球联赛”、“a校和b校太极拳套路演练赛”等。

四 结论

第一,“tdk”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和运动爱好及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第二,“tdk”三位一体模式的共同推进,弥补了高中课堂模块教学的体能发展性不足,促进了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2]谢长林.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探索[J].临沂师专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3]王兰娇.普通高中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实施方案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2)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3篇

一、活动目的

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开展为期一周的“读书节”活动,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快乐,鼓励孩子多读书,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二、活动主题

快乐阅读 快乐成长

三、活动内容

1.分发读书节倡议书(4月22日上午8:40—8:50)

各班发放亲子阅读记录表,各班主任以多种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附表格1)

2.语言组制作“阅读周”宣传海报(4月22日)

语言组制作宣传海报,形式语言组自定。

3.“我爱阅读、我爱我家”(4月22日—4月25日)

各班设计“我爱阅读、我爱我家”亲子照片征集栏,请家长将亲子阅读的照片带来交给班主任并附说明,进行环境创设。

4.“绘本漂流进我家”活动(4月23日——4月27日)

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平行班间的绘本漂流,并在书后附上“漂流登记卡”,漂流五天要求家长一起亲子共读并留下“阅读痕迹”。(附表格2)

平行班漂流方式:(周二)1→2→3→4→5→1依次类推。

5.“故事大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4月24日—4月28日晨间谈话)

大班各班选2名幼儿利用晨谈时间到各小中班进行故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

6.绘本教学走进课堂

老师们在阅读周中统筹安排绘本阅读2个教学活动,并能体现在周计划表中,将活动教案的电子稿发送给年段组长,然后再统一发给竺霜霜老师。

7.读书节闭幕式(4月28日8:40—8:50)

为读书节活动中故事大王颁发奖状。

四、活动摄影:杨雅敏

五、活动信息报道:周琰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4篇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5篇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6篇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作用

“学案导学课堂探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其一,该教学模式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有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进行全面的改进,将学习者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具体问题的发现、自主探究等认知活动进行合理的展现,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其二,学案的基本作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桥梁,合理地利用学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案能够正确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此同时,学案是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精神的关键,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适当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而有效增强探究式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效针对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及其自身的特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具体课题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习者正确的指导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地从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操作中进行问题的探究与解决,通过科学的情景探究来寻找物理知识的基本规律。教师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学案的基本作用,全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教学情境中,进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教学环节设置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提出具有探索性特征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将具体的问题有效地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中有效思考问题的答案。

(二)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需要适当地与生活化实验相结合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现实的生活情境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对物理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积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有效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中深入领会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在整个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需要适当地与生活化实验相结合,学生根据先前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与原理,针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对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明确,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具体的物理量进行确定,最终针对实验过程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学生对不同条件下物理实验进行全面的思考与总结,从中有效得出物理知识的基本规律。

三、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高中生而言,对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可以通过理论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但并非任何教学过程都要采取此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给予学习者正确的指导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地从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操作中进行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学案的基本作用,全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教学情境中,进而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促使学习者将具体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操作中,进而合理有效地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解决,最终促使学习者在自主探究选择、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目的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取“学案导学”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促使学生喜爱上物理这门抽象的学科。该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探究教学为核心,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经济法在整个法学专业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但是经济法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在学习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增加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提升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和锻炼法律真实案例的能力,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提升培养。

一、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一)案例教学模式含义

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整个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法学的教学使用这种方法实用性更强,将法学案例与法学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经济事件的能力,将学生的法学实践素质进行提升。如图一所示为案例教学模式图,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模式对将教师与学生进行结合,更好的实现教学评价。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

案例教学模式现如今已广泛的应用到法学教学活动中,教学优势较为明显,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提升起来,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将自身的意识进行表达,通过各种案例训练帮助学生逐渐的掌握案例分析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模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经济法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拉近了经济法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生活中的场景可以在案例中进行体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利用经济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法律运用的技巧,提升学生综合使用能力。最后,案例教学法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案例,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个性进行全面的发挥,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和理解。

(三)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实践性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法学教学也是如此,长期在教学中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造成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存在不足,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实践活动。我国在法学传统教学中,受到西方教学方式的影响,逐渐的将西方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这样逐渐的引入案例教学法,经济法作为法学的核心课程,内容非常复杂,并且融合性和边缘性较强,而且我国经济法本身的起步较晚,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改进,因此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不断的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案例教学模式这种在西方法学教学中较为受欢迎的方式,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得到推广,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中的积极作用

各个行业之间的专业特点是较为明显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经济法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理论和实务教学的结合

法律起源于社会,是对社会各项事物的合理规范,法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与实践的结合,经济法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在经济法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极强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主要教学方式在理论知识方面,整堂课都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造成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法律相关条款的理解没有重视实用性,使得事物和理论知识的脱节。而在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提升起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辅助,从而将学生自身的能力整体的培养起来,不再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更加实用,可以在案例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增加处理问题的经验,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果在教学中配合类似模拟法庭进行实战,更加可以锻炼培养学生撰写常用法律文书的能力,了解和熟悉法庭的庭审程序,有助于更好的熟悉适应司法实务工作。

(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我国法学体系而言,民法、刑法等法律研究出现较早,而经济法则属于新兴法律体系,我国对于其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一些细节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各种理论知识研究方面在内容上任然存在一些分歧,理论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凝练,因此造成经济法的教学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使得经济法在不同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严重的制约经济法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影响。而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将真实发生的案例使用到教学中,结合真实发生的案例可以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影响力进行提升,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阐述,对法学知识进行简化,并将具体鲜活的案例结合到法律学习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授经济活动基本原则和法律规范时,可以将3.15晚会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使用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法律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自身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通过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将经济法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同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三)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还需要对实务能力进行提升,掌握经济法各项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模式将经济法课堂进行了开放式的处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掌握正常的授课过程,同时还需要掌握案例使用的步骤,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掌握逻辑分析能力和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的过程,并且需要具备敏锐的社会热点掌握能力,可以准确得将经济法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资源进行转换,这样的教学过程在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各项能力的提升,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度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参与,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取得的成果较为理想,使得其得到普及和推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整体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不力,具体包括:

(一)教学案例选取存在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结合理论知识的需要进行案例资源的查找,案例资源质量是保证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可供选择的案例较多,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是应该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尽心适宜适度的选取,这样可以更好的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没有重视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社会热点的问题关注度不足,造成案例选取过于陈旧,与理论联系并不贴切,造成案例教学的理论阐述力存在不足,和经济法发展不相适应,造成案例教学失去原有的意义,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进行经济法教学中,整节课只选取一个案例,使得案例选择的质量受到影响,使得案例并不适应整节课的法律理论的学习,案例整体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条件,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案例教学模式使用不恰当

经济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强调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但是一味的重视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造成法律实践的缺乏,特别是法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能讲教学模式局限在司法实务缓解,而是需要保证学术性和实训性,因此案例教学模式仅仅是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教学结果存在。但是现阶段的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司法实务技能掌握方面,对于国家对经济稳定湿度干预和宏观法律体系的了解不充分,使得经济法的相关理解存在问题,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通过案例替代经济理论知识的讲授,造成学生无法对经济法的内在逻辑进行理解,使得整体的教学出现分离,无法形成整体的体系,在构建中存在严重的不足,造成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脱离案例教学模式提出的初衷。

(三)案例教学模式设计不当

案例教学模式在进行设计中往往脱离了实践性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理念,引入案例教学往往迫于学校压力,但是学校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素质,而是一味的照搬西方模式,这样就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掌握不充分的情况,对于课堂教学掌握不充分,造成课堂整体安排缺乏实际,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充分,使得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实现体系化和完整性,造成整体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同时,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而是单纯的对案例以及答案进行讲解,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理论和实践无法统一。

四、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案例教学应用到经济法教学中,对于教学方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法学教学的革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包括:

(一)优化案例资源

案例资源的选择是保证案例教学模式质量提升的基础,因此需要进行案例优化,首先关注案例选择的专业性,对于案例的选择应当结合实际需要体现经济法作为法学核心课程的案例,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案例进行科学的组织,掌握就有深度的案例,掌握科学的理论阐述方式。其次,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针对性,并且案例的选择需要与社会热点进行联系,例如在讲授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可以采用当前比较热点的奇虎与瑞星之间诋毁商誉案等,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需要关注案例的综合性,案例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在包含法学原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出必要的法律问题,将原理和实务进行结合,从而对学生整体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使用,学生成绩合格率明显得到提升,详见图二。

(二)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中,因为涉及到的法学原理较多,因此需要多使用案例,并且关注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对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掌握,对于法律条款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国家经济法的整体大框架,不能单纯的追求案例使用的效果,而是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不能因为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将经济法基础贯穿于案例分析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案例分析质量的提升。

(三)重视“大案例”的使用

大案例是指司法实践案例之外的典型案例,毕竟经济法各个体系之间的具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采用大案例的形式对经济法进行学习,例如使用国际金融界非常著名的罗斯金融危机事件,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可以掌握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知识,从而对经济法进行更加科学的学习。大案例的使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经济法理论中的各项知识进行汇总,解决知识学习较为零碎化的情况,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使得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汇总,从而结合实际需要建立适宜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四)丰富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通过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案例的教学法关注的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立体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更加全面的处理,采用更加灵活的课堂辩论和多情景模式的形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体现案例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同时,教师需要对自身职能进行转化,不再单纯的担任课堂教学的讲解员,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更加自主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案例教学模式的质量。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模式的展开对经济法的学习具有较为关键的意义,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更加全面的发挥,保证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案例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完善案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革,刘慧勇.“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111-112.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9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 教学

财务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涵盖了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具综合性的活动,同时财务关系又代表了企业财务活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服务于公司或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须立足于整体大局上看问题,也须关注企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来自于生产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教师主要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授课。虽然也举例,但往往是为了说明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观点。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教学特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处理模糊性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方面,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九种管理类学科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案例研究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方面居第二位,在态度转移和人际关系培养方面居第四位。案例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又可增强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也存在许多限制,当讲授的内容较为抽象,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比如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等抽象化的知识,案例教学可能会失效。而且案例教学通常要求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都投入精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有些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此时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财务管理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配合。第一,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就是结合企业现场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中部分内容与现实的工商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如融资方式中的股份融资。学生不了解股份融资实践,很难在案例讨论时发表恰当的意见。如果采用现场教学法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亲自讲解股份融资的运作过程,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场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接受教育,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里先学习、录像,然后根据录下来的现场讲授课程,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现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辅助模拟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常见的模拟教学法有计算机模拟法、ERP沙盘模拟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模拟教学需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基本条件(如企业现有资金、生产能力、资本结构等内部条件和市场需求、竞争企业状况、经济条件等外部条件),要求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有关决策。

二、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

财务管理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能力。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配套改进,须构建以考核能力为导向的考试制度。

1.变常规理论测试为复合测试。

即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的表现。

2.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

财务管理考核包括考试和论文写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小论文(论述一个题目)、项目论文(包括一个项目的准备、发展、运作、数据收集、分析等)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考试模式可以灵活设置考试题型和结构,通过不同的考试形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

三、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案例,使学生在对案例解决过程中,不偏离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再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向学生阐明学习的主要任务。

2、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否充分的调动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剥夺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

3、组织案例总结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剖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当解决完成一个案例时,就要对该案例的特点,所体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让学生重温自己剖析这个案例,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和步骤,并从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四、总结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英华.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6).

[2] 谭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20).

[3] 王瑞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要为企业发展服务[J].硅谷,2008,(22).

[4] 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胡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 蒋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0篇

学案教学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向讲授为主而言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获得自主参与的机会,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学案模式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三维目标达成度。

二、初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在这一模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尊重,从教学方案设计、学习方案指导、教学过程互动等方面,处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广阔的参与空间,使其学习兴趣与欲望得到满足。

(2)坚持教师主导原则。学案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不再简单地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而是要通过学案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在其中发挥难点点拨的作用。

(3)坚持自主探究原则。在学案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问题应当放手交给学生来完成,通过制定学习方案的方式对教学探究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依靠独立思考、相互研究的方式,攻克绝大多数难点,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上主动质疑,依靠师生互动解决。

(4)坚持创新优化原则。在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的自主学习方案应当体现全面性,要逐层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对于不同类型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创新优化原则。

三、当前初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1)习题翻版倾向。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方案实际上就是成品教案的翻版和习题的翻版,没有体现重点突出的原则。

(2)教材贩卖倾向。有的教师在学案教学模式中帮助学生制定的学案,实际上是对教材进行转变,没有能够依托教材、走出教材。

(3)满堂提问倾向。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设计的学案相当肤浅,对学生进行满堂提问,学生没有深入思维、质疑探究的空间。

(4)起步正走倾向。部分教师在学案编撰中没有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没有能够按照分层、分类原则,设计出不同难度系数容量的学案。整个班级沿用一种学案,无法适应全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需求。

(5)机械程序倾向。部分教师完全按照设计的模式进行,陷入了机械的程序化过程,教学机智无法有效发挥。

(6)表演形式倾向。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学案模式仅仅成为了一种点缀,实际上还是沿用“满堂灌”模式。

四、当前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现状的突破途径

(1)强化学法指导,授人以渔。学案教学模式关键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重心从讲解具体内容转变到学习方法指导上,在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学案进行科学预习,在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和质疑,在课后运用科学记忆法巩固学习成效,通过学法指导让学案教学更具自主性和实效性。

(2)实施分层原则,兼顾全体。初中生语文学习差异是教师在实施学案教学模式探究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教师要按照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指导,将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等方面较为接近的学生设定为一个层次,在班级设定三到四个层次,分别给予相对应的学案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学生选准目标,树立自信。

(3)深入研究教材,深化理解。在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一定要做到把握重点与难点,主次分明,所涉及的内容与教材重点相吻合,要让学案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教材教学目标完成以及重点难点突破实现同步。

(4)注重自主探究,提升能力。在初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中,核心问题就是学生以学案为线索,通过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为学生搭建学习小组这样的有效载体,积聚学生的集体智慧,并充分发挥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总结梳理等环节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

(5)组织专题活动,营造氛围。在语文学案教学模式中,专题活动是学生巩固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学案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探究真知。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学案中设计汇报交流、讨论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关键环节,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专业;团队合作;合作能力;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25-05

0 引言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学习[1]。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情景模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弥补本科生培养中实践环节训练的不足。案例教学十分契合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还需要将其培养成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不仅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多存在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这种现实现象直接造成了其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不足,而以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结构正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联系近年来承担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尝试探索了一套基于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的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1 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在解释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之前,必须首先对什么是案例教学加以界定。所谓案例教学,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的教学形式[2]。基于对案例教学的理解,所谓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指在教学组织活动中,以团队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以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核心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教学组织者通过有效的案例开发和教学模式设计,把学生的关注力集中到教学案例所确定的主题上来,形成一个团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以及教师与团队、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充满互动和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在其享誉教育界的《教学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五品”目标,即努力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和发奋好学的“尊严”,诱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教学的“活力”,造就学生自负其责、自作选择的“自我管理”能力,培育学生团结、友爱、协作的“集体感”,开启学生洞察事物的专注“意识”[3]。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践行上述“五品”的要求。因为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课堂互动性强,便于激发课堂活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团队为单元组织教学活动,更能实现对集体责任意识的培养。其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1)团队是课堂活动的基本单元。团队是由多个学生个体元素构成的集合。团队作为课堂活动的基本单元,实际上是学生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组织化和扩大化。在课堂上,学生被分成几个既定的学习小组,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必须依赖于团队开展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团队为单元组织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较高的互动性。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团队以及学生团队之间的互动,因此互动性更强,互动的水平更高;二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公共责任感。责任感是合作精神养成的基础,也是合作能力生成的动力机制。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知识人”,还要培养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该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对所在团队的责任感入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集体责任意识。

2)以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该教学模式以团队为单位组织教学,同样以团队集体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每个成员的最终成绩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表现,而且要取决于团队的整体表现。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单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于团队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该教学模式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同时,还通过教学过程的程序和内容设计实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自我管理、组织领导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论辩式、体验式、角色扮演、汇报式等教学方法。无论哪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均需要以团队为单元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

4)案例是教学的主线。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对教学案例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普通的案例教学不同,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案例不仅要再现一个过去的情景,案例的选择还要具有较大的争议性,要保证学生在阅读案例后能形成发散性的观点,问题的设计也要能形成争锋相对的焦点。争议性是案例设计的必备要素,这就对案例的选材、案例问题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5)教师是教学进程的引导者。在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案例的提供者、教学规程的设计者,更是案例教学实施中的控制者、倾听者、沟通者和引导者,同时还是案例教学效果的总结和评价者[4]。能否实现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引导,将学生的个体行为引导到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上来,这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挑战。

2 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

实施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工作。

1)课程考核标准。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犹如一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以团队为考核单元,将课程成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50%(学校规定15%~50%),以各个团队小组的课堂表现为评分依据,根据分组情况,团队第一名得满分(50分),其他团队依次根据课堂表现成绩占第一名的比例确定相应成绩,所有团队成员成绩相同;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50%,成绩根据每个同学实际得分评定。除此之外,为了鼓励课堂表现特别突出的团队成员,特设附加分,满分10分,附加分从严控制,主要在于克服集体消极情绪,激发个体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全班同学(30人左右)自由组合分为4组。课堂教学中设定评委团,由教师和4个小组组长组成。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主题选择,每次或每一阶段(一般为一周3次)课堂教学结束时,评委团根据每个团队小组在本次或该阶段的综合表现进行投票,评选出本次或本阶段案例教学优秀团队,每个评委拥有1票(不准投给本组),小组得1票计1分。教师提名最佳个人,每次得1分,每次课堂教学每组不超过1人。本门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后,班长汇总课堂教学成绩,排出名次,分别给出各个小组的最终成绩,并给出最佳个人加分成绩。团队集体表现和最佳个人附加分相结合的课堂成绩评判方式,一方面强化了团队的集体意识,要想在学业总评中取得好成绩,单凭个人的突出表现还是不够的,必须带动本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于团队集体的责任感,有助于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个体积极性。

2)教学案例开发。小劳伦斯E列恩认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5]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能否具备一套适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兴趣取向并反映实践热点、典型事例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就案例来源看,教师要对现有的案例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符合学生实际知识能力和教学设计的需要。学生自编案例是教学案例的重要来源。

为了整合团队力量,激发合作精神,培养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案例设计中坚持了如下原则:(1)案例应具有争议性,没有明显一边倒的结论。比如农业税的存废问题,适合教师做案例分析,但不适合专门的案例讨论教学,因为废除农业税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是明确的,现在已没有讨论存废的必要;(2)案例设计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在案例教学的安排上要与理论学习相一致,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不能脱离理论分析而泛泛议论;(3)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应该是一段时期内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今后分析同类问题的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选择。基于上面的课程目标和案例开发原则,以笔者承担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教学为例,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论辩式、体验式、角色扮演、汇报式等教学方法。表1列举了案例教学中几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

3 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设计及实施步骤

不同的案例主题和教学方法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略有差异。下面笔者分别以上述4组案例为例,对论辩式、体验式、角色扮演、汇报式4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及要点进行介绍。

3.1 论辩式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主要借鉴辩论赛的组织模式。“撤点并校”案例选择的背景主要是源于2011年以来的连续性校车安全事件,由此延伸到对校车安全背后的“撤点并校”政策的分析。所谓“撤点并校”,指的是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该项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政策执行结果却不理想。随着校车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普遍对“撤点并校”政策持否定态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应该挖掘校车安全问题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全面评价“撤点并校”政策。观点的争议性非常切合论辩式教学的需要。

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1)案例背景介绍。教师通过案例背景介绍,补充学生对该案例认识的不足,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辩论做铺垫;(2)案例材料阅读。案例中提供了近年来几起校车安全事件和媒体报道中关于“撤点并校”的评论。虽然课前已经阅读过案例,通过课堂的临时快速阅读,能够使全体同学进一步明确教学主题,聚焦注意力;(3)小组代表发言。正反双方代表开篇立论,陈述本方观点和论据;(4)自由辩论。正反双方同学围绕辩论主题展开充分辩论。教师在该阶段要控制好论辩秩序和讨论情绪;(5)评委团提问。未参与本次讨论的同学就正反双方的论辩观点进行提问,可以指定相关同学回答;(6)评委团投票。评委团投票确定优胜方,教师提名最佳个人;(7)总结点评。教师对本次案例讨论的要点、重点、亮点、争议点进行点评,教师只是对讨论过程和观点进行复述和点评,而不是简单给出对或错,目的在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提升环节。

3.2 体验式教学模式

该种类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对案例素材有切身的体验。大学生均经历过高考,也即将面临就业。通过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及亲友之间的交流,他们对高校扩招政策比较了解,对就业前景更是十分关心,因而能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

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1)案例背景介绍。教师对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实施进程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该政策有个立体式的了解,启发学生思考。在本案例教学中,明确两组同学重点思考高校扩招政策的积极影响和高等教育带来的收益,另外两组同学重点思考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问题和高等教育付出的成本;(2)案例材料阅读。案例中列举了近几年来重庆、福建等地区高三学生放弃高考的案例,引入学生对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的思考;(3)小组内自由讨论。该阶段主要集思广益、凝练观点,为小组代表发言提供素材;(4)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分别就各自组承担的任务做主题发言;(5)观点补充。在该阶段教师要发挥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和引导各小组对各自和对方的观点进行补充,并就案例材料中设计的思考题进行提问;(6)总结点评。教师对本次案例讨论的焦点、亮点、争议点进行点评,并给出自我观点和分析。

3.3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对案例素材要求较高,所选案例必须人物、事件具体。孙志刚事件人物角色明确,主要有孙志刚本人、同事、警察、收容所人员、定点医院医护人员、记者等。故事情节清晰,从进入收容所到被殴致死,相关部门撒谎,再到记者披露真相,这其中情节异常复杂,暴露了收容制度的严重弊端。

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1)案例背景介绍。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孙志刚事件的整个过程,并从政策角度启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2)角色模拟表演。每组同学分别在对孙志刚事件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孙志刚事件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对孙志刚事件有更加直观的了解;(3)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分别畅谈对孙志刚事件的认识;(4)案例分析。案例材料围绕孙志刚事件的起因、过程、披露以及城市收容制度的产生及发展、城市救助制度出台的原因及意义等设计了系列问题。在该阶段,主要围绕案例材料和案例问题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终结的理论对城市收容制度终结的影响要素等进行深入分析;(5)总结点评。教师对本次案例的角色模拟、案例分析过程等进行总结点评,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政策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4 汇报式教学模式

对于热点的社会问题,可以采用汇报式的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每组同学在课下充分收集相关材料,编写教学案例分析报告,并通过汇报答辩的形式,强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户籍制度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媒体上可以收集到丰富的相关资料,学生也能感受到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而且户籍制度涉及的面比较宽,影响比较大,因此适合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该问题。

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1)教师命题。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需要,为每组同学提出案例研究命题;(2)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以团队小组为单元收集材料,集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提供一套因户籍制度带来的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问题的案例材料,分析户籍制度的利弊;(4)答辩。教师和同学向汇报小组提问,可以指定汇报小组任一同学回答,以检验团队小组其他成员对案例的理解情况;(5)总结点评。教师对本次案例汇报的优点及不足进行总结点评,并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全面分析案例材料。

总之,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都需要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的目标。论辩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实现观点交锋、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案例讨论中先后发言者的难度差异;体验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案例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经历,学生有话可说,更能激发其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体会深刻;汇报式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学生对案例掌握深入,能够慷慨陈词。

4 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基于合作能力培养的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是笔者近年来承担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专题案例课程教学的心得和经验总结,目前仍然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在实施本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氛围和能力素质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氛围方面的变化如下:(1)课堂出勤率大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病事假等特殊情况,几乎没有同学缺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作为团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对团队和团队其他成员的责任,起到了互相监督鞭策的作用,因而都能自觉出勤,杜绝了无故旷课的情况;(2)学生参与度明显增强。参与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自愿参与是精力投入的一个表现;二是高频率的发言,学生高频率的发言表明学生将注意力和关注点聚焦于案例并且富有成效地投入了讨论[6]。在教学中,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学们能够慷慨陈词,发表见解;(3)师生互动性明显增强。在教学中,教师走出了三尺讲台的限制,围绕教室进行“旅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互动性明显增强;(4)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生们的笑声明显增多,心情愉悦有助于积极参与;(5)问题讨论的延伸程度明显增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思维得到激活,提出了许多超出案例材料本身的有价值的新观点、新见解。

其次,在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实现了如下能力素质的提升:(1)通过以团队为单元开展教学活动,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个人学业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2)通过小组内讨论、情景模拟表演、主题发言、自由辩论、观点总结等环节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3)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有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效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团队合作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预期的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学生对团队的责任意识不强,精力投入不够,影响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也引起团队其他同学的不满,这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及时发现、有效沟通,这也更加印证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紧迫性;二是课程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卷面笔试考核作为必选项的硬性规定(目前规定不低于课程总评成绩的50%),对于专题案例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业投入主要集中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笔试难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此类课程可以考虑取消或者降低期末卷面考试的比重;三是受制于课程考核成绩必须呈正态分布的硬性规定,在小规模班级教学的情况下,“加工处理”后的课程考核成绩往往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业投入度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2]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60-65.

[3]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4-6.

[4]司林波.本科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评论,2011,(4):59-61.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2篇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实行“满堂灌”或标榜为启发式的“满堂问”、“满堂讨论”等满堂灌翻版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教案”与“学案”视为统一整体,并以此作为师生课堂交流媒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动两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仅限于地理教学,还未应用于其他学科,因而对此的定义未归于统一。笔者认为可以用“教学模式‘双动两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思路分析、解释此概念。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3年,该模式早期被称作“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完善,到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其中,“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两案”是指学生的学习设计方案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和教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学案要中包含教师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指导,教案中要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生成的预设,二者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要把“两案”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因此,“两案”可整体的视为教与学的方案。该教学模式从2003年到现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该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验研究。理论构建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功能、操作程序,以及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并从总体上对学案和教案的组成及设计原则进行了研究。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个体素质结构论

素质结构是一种结构化的人的天赋,它包含三个结构化的组成要素,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在个体素质结构中,知识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工作专业的适应性,能力结构只要决定个体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做出的制动性和能动性。个体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发展性、耗散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把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结构放在第一位,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协调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发展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并使三个要素内部形成结构,只有结构化了的要素才对个体素质结构发挥最大功效,才对个体发展期最佳的推动作用;要促进个体素质结构的发展,就要设计与个体实际相吻合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的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就应该使学习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都处于激活状态。基于此,教学中就应包括教师的指导、辅导、讲解、评价、调控和学生的自悟、交流、讨论、评价、调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的提出即使基于此。

2.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按照“意义――机械”与“发现――接受”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发现学习未必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也不等同于机械学习,也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什么样的学习可以认为是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学生表现出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希望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够与新内容有机结合,建构出新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为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固定点,该模式关注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与新信息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教师在设计“两案”时,考虑如何将新信息融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使之有意义的同化。

三、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针对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明晰双动,创建两案”。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教学程序对高中数学“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此就不再赘述。笔者针对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对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做了实践研究。

1.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内容

英语“教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中必须包括预设师生“双动”,这一环节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教案的特色而部分。

英语“学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学案探究,其中学案探究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英语“教案”与英语“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串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教案”编写时对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学生的引导方案以及学生对该问题可能出现的解答的预设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而“学案”中只要给出引领学生自学本节内容重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思考空间。

2.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原则

基于高中英语“两案”的内容要求,在编写高中英语“两案”时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和问题探究性、层次性原则。

3.基于“两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双动”

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英语“两案”为文字载体,为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搭建平台,通过“双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笔者认为,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用与高中英语课堂其实质是寻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有效的动态平衡。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中《Earthquake》为例,本节的重点是了解地震时发生的现象。笔者在“两案“中设计了“导学”这一环节,在课前把“学案”发放给学生,且在“教案”中呈现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想,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预设,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正是这出人意料的情况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 刑法案例教学 师生互动 教师对抗 模拟实训

刑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刑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型的刑事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蕴含的法律关系,在互动讨论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相关刑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刑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刑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和民主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刑法教学之中,有利于改善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的缺陷。

一、运用刑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内各高校法学专业一般从大一学年就开设刑法学课程,对于刚接触法学课程的学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面对抽象的法律规则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刑法知识和原理,活跃课堂气氛。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让学生搜集、分析、讨论案例,在抽象的法学理论与具体案件事实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刑法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准确作出教学效果评估,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的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搞好刑法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法律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高学生就业率

法学毕业生就业时常面临难就业或专业不对口的窘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法律实务的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社会声誉。

二、刑法案例教学法更多模式的探索

(一)师生互动模式

师生互动模式,即师生共同参与案例讨论。强调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本质是平等与相互尊重。③既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个刑法知识和理论,在讲授理论之前先提出一个引例,将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和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讲解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模式,这是在刑法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自主搜集、整理、分析案例材料,上课时由主讲学生介绍案情,从定罪、量刑、社会影响等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点评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本学期刑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的师生互动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浓的学习兴趣。过程中始终贯彻“三个互动”,即课前互动、课中互动和课后互动。课前互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主讲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本身及其涉及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师生都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提前将案例通过qq群发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案情,启发学生思考。课中互动是指,在课前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由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笔者一般让主讲学生先用五到十分钟时间先陈述案例、提出问题,再其他同学共同分析、讨论案例所涉及的刑法问题,最后由笔者针对案例和学生的讨论作总结发言,更进一步分析案例,补充漏点、纠正错点。指导学生发言、辩论技巧。学生针对教师的总结,也可以提出质疑,大胆发言时行辩论,以求得真知灼见。课后互动是指如果学生对所讨论案例仍有疑惑或有更深的思考,可以课后在学生之间继续讨论,或者请教教师。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善加引导、控制好课堂讨论节奏、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二是要进行合理的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其打分,在平时成绩上加分,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师对抗模式

教师对抗模式、又称同台竞技法,是指在刑法案例教学过程中,由两名以上教师针对同一刑法案例,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互相争辩、学生也可以提出见解、参与案例讨论的刑法案例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借鉴了律师在法庭审判中针对同一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分析案件、提出证据、互相辩论以证明各自主张成立的法庭辩论模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法律视为一种实践理性,强调法律教育的实践性、技能性、职业性的独特理念,④具有如下特点:(1)形式上由两名教师主导,多名学生参与。(2)内容上以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3)核心环节是教师之间针对同一案例进行辩论。(4)以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为宗旨。

现以一堂刑法课为例,介绍笔者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教学内容:刑法案例分析

教学老师:法学系崔征老师和吕天宇老师

教学对象:法学09级本科生

案例来源:杭州胡斌飙车案

案情简介:2009年5月7日晚,19岁的胡斌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闹市区超速行驶,将正在穿过斑马线的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撞死。

首先由笔者简要介绍案情并提出问题:胡斌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当时这个案例新近发生,社会影响很大,学生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发言。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准确认定胡斌构成犯罪,但对以何罪名定性有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歧。两名教师对此也存在分歧,分别主张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并各自进行分析和辩论,辩论的焦点是被告人胡斌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笔者认为胡斌在闹市区驾驶改装的跑车超速行驶,明知可能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而放任可能致人死伤的危险,其行为方式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犯罪构成中要求的“危险方法”,应当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吕老师则认为,胡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超速行驶,造成一人死亡并负事故全部责任,主观方面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在社会危害程度及量刑方面两名教师也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认为被告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危及公共安全;吕老师则坚持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交通肇事案件,只不过由于被告富二代的特殊身份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过重。学生针对被告主观方面和行为社会危害性以及量刑问题也各抒己见。最后笔者总结: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们掌握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运用犯罪构成的工具,从定罪和量刑两个角度展开,注重疑难、相近罪名之间的辨析,比如本胡斌案中对被告主观方面的把握是准确认定犯罪性质的关键,故意和过失的不同心态在罪名上有很大和差异,量刑上也不同。

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两名教师同台竞技,使学生对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定罪量刑有了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受到学习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启迪。教学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是学生获得演讲、辩论技能的绝好锻炼机会和途径。

(三)模拟实训模式

模拟实训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法学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笔者每个学期中后期利用课后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实训,大致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如法院案卷),自主确定案件及参与所需总人数。(2)确定案例后根据具体案件性质进行参加人员的选拔。(3)准备开庭所需要的司法文书,证据材料和手铐等道具,介绍庭审程序,讲解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提供有关的资料和训练辩论技巧。

2.模拟法庭庭审

(1)由主持人通过ppt和播放学生事先自拍的dv短片简要介绍案情,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参加人员。(3)按照我国现行法庭审理的正规模式进行模拟庭审。即庭前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合议、宣判,闭庭的法定程序。

3.指导教师和聘请的法院法官、检察官或职业律师现场点评指导

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有利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活跃而有序,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师从中也受益良多,也督促教师关注实践,提高自身法律实务处理能力。

三、选编刑法教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刑法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和运用。不同模式的刑法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组织和运用方法不同,前文已论及,此不赘述,仅介绍如何选编案例,好的教学案例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一)针对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的放矢。不同案例教学模式对案例的要求不同,如学生主导式的师生互动模式由于时间所限适宜选取小案例,教师对抗模式时间相对充裕可以选择有一定争议的中型案例,而模拟法庭由于按照真实庭审规则进行,适宜选取案件内容丰富的大案例。

(二)典型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要注重案件事实与所蕴含法律知识、法律规则具有密切联系。而且力求真实,真实的案例易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学生感兴趣,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三)启发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必须使案例蕴含具有法律价值和疑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对现有法律知识进行质疑和辩驳。如广州青年许霆案,许霆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取出17.5万元后潜逃,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具有一定的疑难性,是民事的恶意占有、还是刑事上的盗窃罪或者盗窃金融机构罪?学生对这类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很感兴趣。

(四)新颖性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4篇

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至今,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思维以及行动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各学科教师已将“转教为导”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规范起来。教学模式的变化要求教学评价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发展性评价,作为融合了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的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在评价的角度和方法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另外,对于“学案导学”模式的思考和应用,自2008年起就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于学案导学运用后的评价关注较少,仅有的少数评价也多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而非发展性评价。因此,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为学科载体,讨论在“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二、核心概念阐释

1.“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应用的实施环节如图1所示。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有对弹性认知、探究性等类型知识的设计,设计意图是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能力的形成是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状态的评价模式,因此,将其引入“学案导学”模式,能够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2.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维度的设计,更多用来衡量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因此,要求能力的衡量尺度必然是多元的,同时加强对高级思维技能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要求学生有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和协作评价的能力。应注意设计能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评价活动,对评价的流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三、从导学案构成出发分析评价角度

笔者对查阅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将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包含的基本要素与“学案导学”模式课堂实施环节相结合、比照,将“学案导学”模式的课堂划分为三个发展性评价阶段,如表1所示。

1.前评价阶段

主要活动是:检测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储备水平,并同时对新知识进行自主预习。评价角度主要在于:对前阶段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的灵活度;预习的覆盖面,快速定位重、难点的方向性;初步形成的知识结构雏形的偏差情况。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对前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课的专注力,以及初步定位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把握新知识的差异情况,用以微调后续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2.中评价阶段

主要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学法提示和学习过程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之后在自学的基础上对新知识提出疑问,教师针对疑问,结合经典题例或新热案例进行讲解、演示。评价角度主要在于:学生自学后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和深度;对重、难点所给予指导、提示的反馈效果;逐步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完善情况和疏漏点;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和参与程度,教学设计中对重点突破、难点化解设置的合理性,逐步完善学生对新知识的整体结构。

3.后评价阶段

主要活动是:学生巩固、提升新知识,教师对完整知识结构的总结、整理。评价角度主要在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解决情况。评价目的在于:最终检测全体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整体情况,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设计,以改善下一轮教学。

现以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中第二单元“探究操作系统”这一课为例,将其作为一个主题活动,其对应的三个评价阶段问题设计如下所述。

前评价阶段。通常可在这一主题活动的第一课时(或课前)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来自不同对口学校学生的课堂纪律、用“机”习惯、沟通协作能力等。或是在某节基础课的课前设置与本节教学相关的问题,以测试与之相关的知识储备情况。如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试试看你能重启计算机吗?(能/不能)”“动手试一试,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重新启动计算机呢?(n种)”“讨论交流,是否遇到过鼠标‘卡了’,键盘也没反应的情况,用什么方法摆脱这个困境呢?”以上问题可评价学生对键盘、鼠标、操作系统的认知水平及熟练程度。

中评价阶段。通常可在一个主题活动的中间阶段由教师设计或由学生提出,一般不以封闭式的问卷形式出现,而是以一个开放式、发散性的议题形式出现,不以形成统一的答案为目的。在课中可出现这样的问题:“观察重启计算机时,计算机一步一步关闭了什么,又启动了什么?”“到底鼠标‘卡’、键盘没反应,是什么出现了问题?”“如果是硬件坏了,为什么重启后又能用了呢?”“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硬件的?”

后评价阶段。通常可在一个主题活动结束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活动中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或知识树,教师给出关键结点,由学生来丰富和完善。

四、对“学案导学”模式的发展性评价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教师应注意遵循如下策略。

1.设计评价活动的目标性

发展性评价的目标是教师预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是认知、情感、态度、语言技能、逻辑技能等多方面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教学目标域。从时间和精力上考虑,教师不可能去评价教学目标域中的所有内容,因此需要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班级学情,从中选择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评价目标,形成教学评价目标子集,细化之后,即可根据预期教学结果进行具体教学评价活动或学案中问题序列集合的设计,如图2所示。

2.选择评价标准、模式、工具的开放性

“学案导学”模式的课堂活动中,发展性评价的标准依照教学活动情境而创建,它会随着评价理念的深入程度、评价者的水平高低、其他约束条件的改善情况,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质性和量化评价模式相结合,并灵活选择应用。另外,根据不同的实际技术设备环境,充分调动各种评价工具,使评价效果、精度达到最优化。

3.设置评价环节的流程性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 刑法案例教学 师生互动 教师对抗 模拟实训

刑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刑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型的刑事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蕴含的法律关系,在互动讨论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相关刑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刑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刑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和民主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刑法教学之中,有利于改善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的缺陷。

一、运用刑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内各高校法学专业一般从大一学年就开设刑法学课程,对于刚接触法学课程的学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面对抽象的法律规则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刑法知识和原理,活跃课堂气氛。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让学生搜集、分析、讨论案例,在抽象的法学理论与具体案件事实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刑法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准确作出教学效果评估,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的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搞好刑法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法律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高学生就业率

法学毕业生就业时常面临难就业或专业不对口的窘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法律实务的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社会声誉。

二、刑法案例教学法更多模式的探索

(一)师生互动模式

师生互动模式,即师生共同参与案例讨论。强调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本质是平等与相互尊重。③既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个刑法知识和理论,在讲授理论之前先提出一个引例,将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和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讲解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模式,这是在刑法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自主搜集、整理、分析案例材料,上课时由主讲学生介绍案情,从定罪、量刑、社会影响等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点评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本学期刑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的师生互动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浓的学习兴趣。过程中始终贯彻“三个互动”,即课前互动、课中互动和课后互动。课前互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主讲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本身及其涉及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师生都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提前将案例通过QQ群发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案情,启发学生思考。课中互动是指,在课前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由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笔者一般让主讲学生先用五到十分钟时间先陈述案例、提出问题,再其他同学共同分析、讨论案例所涉及的刑法问题,最后由笔者针对案例和学生的讨论作总结发言,更进一步分析案例,补充漏点、纠正错点。指导学生发言、辩论技巧。学生针对教师的总结,也可以提出质疑,大胆发言时行辩论,以求得真知灼见。课后互动是指如果学生对所讨论案例仍有疑惑或有更深的思考,可以课后在学生之间继续讨论,或者请教教师。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善加引导、控制好课堂讨论节奏、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二是要进行合理的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其打分,在平时成绩上加分,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师对抗模式

教师对抗模式、又称同台竞技法,是指在刑法案例教学过程中,由两名以上教师针对同一刑法案例,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互相争辩、学生也可以提出见解、参与案例讨论的刑法案例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借鉴了律师在法庭审判中针对同一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分析案件、提出证据、互相辩论以证明各自主张成立的法庭辩论模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法律视为一种实践理性,强调法律教育的实践性、技能性、职业性的独特理念,④具有如下特点:(1)形式上由两名教师主导,多名学生参与。(2)内容上以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3)核心环节是教师之间针对同一案例进行辩论。(4)以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为宗旨。

现以一堂刑法课为例,介绍笔者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教学内容:刑法案例分析

教学老师:法学系崔征老师和吕天宇老师

教学对象:法学09级本科生

案例来源:杭州胡斌飙车案

案情简介:2009年5月7日晚,19岁的胡斌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闹市区超速行驶,将正在穿过斑马线的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撞死。

首先由笔者简要介绍案情并提出问题:胡斌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当时这个案例新近发生,社会影响很大,学生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发言。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准确认定胡斌构成犯罪,但对以何罪名定性有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歧。两名教师对此也存在分歧,分别主张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并各自进行分析和辩论,辩论的焦点是被告人胡斌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笔者认为胡斌在闹市区驾驶改装的跑车超速行驶,明知可能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而放任可能致人死伤的危险,其行为方式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犯罪构成中要求的“危险方法”,应当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吕老师则认为,胡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超速行驶,造成一人死亡并负事故全部责任,主观方面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在社会危害程度及量刑方面两名教师也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认为被告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危及公共安全;吕老师则坚持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交通肇事案件,只不过由于被告富二代的特殊身份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过重。学生针对被告主观方面和行为社会危害性以及量刑问题也各抒己见。最后笔者总结: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们掌握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运用犯罪构成的工具,从定罪和量刑两个角度展开,注重疑难、相近罪名之间的辨析,比如本胡斌案中对被告主观方面的把握是准确认定犯罪性质的关键,故意和过失的不同心态在罪名上有很大和差异,量刑上也不同。

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两名教师同台竞技,使学生对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定罪量刑有了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受到学习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启迪。教学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是学生获得演讲、辩论技能的绝好锻炼机会和途径。

(三)模拟实训模式

模拟实训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法学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笔者每个学期中后期利用课后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实训,大致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如法院案卷),自主确定案件及参与所需总人数。(2)确定案例后根据具体案件性质进行参加人员的选拔。(3)准备开庭所需要的司法文书,证据材料和手铐等道具,介绍庭审程序,讲解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提供有关的资料和训练辩论技巧。

2.模拟法庭庭审

(1)由主持人通过PPT和播放学生事先自拍的DV短片简要介绍案情,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参加人员。(3)按照我国现行法庭审理的正规模式进行模拟庭审。即庭前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合议、宣判,闭庭的法定程序。

3.指导教师和聘请的法院法官、检察官或职业律师现场点评指导

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有利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活跃而有序,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师从中也受益良多,也督促教师关注实践,提高自身法律实务处理能力。

三、选编刑法教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刑法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和运用。不同模式的刑法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组织和运用方法不同,前文已论及,此不赘述,仅介绍如何选编案例,好的教学案例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一)针对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的放矢。不同案例教学模式对案例的要求不同,如学生主导式的师生互动模式由于时间所限适宜选取小案例,教师对抗模式时间相对充裕可以选择有一定争议的中型案例,而模拟法庭由于按照真实庭审规则进行,适宜选取案件内容丰富的大案例。

(二)典型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要注重案件事实与所蕴含法律知识、法律规则具有密切联系。而且力求真实,真实的案例易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学生感兴趣,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三)启发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必须使案例蕴含具有法律价值和疑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对现有法律知识进行质疑和辩驳。如广州青年许霆案,许霆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取出17.5万元后潜逃,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具有一定的疑难性,是民事的恶意占有、还是刑事上的盗窃罪或者盗窃金融机构罪?学生对这类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很感兴趣。

(四)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