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想教案范文

思想教案范文

思想教案

思想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案例教学 反思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很密切,有利于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案例进行教学,再加上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枯燥无味、新课改的实施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所以,案例教学成为近年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虽然广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经常使用案例教学,但是笔者在平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教师有必要进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改真正取得成效。

1.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反思

笔者在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并不明白什么是案例教学,其中绝大多数不知道案例教学的定义是什么,甚至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应用举例形式教学阶段。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给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举例是一种比较单纯而直接地提取信息的辅助教学形式,其作用是通过举例来说明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通过案例开展“研究式”学习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者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比举例更高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明白案例教学的真实含义,其次还要明白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关键是真实性,把真实典型的案例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2.对案例选择的反思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案例的选择与编写非常重要。只有选择好的案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这一点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中很少看到。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使用的案例僵化,结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不明白,出现了课堂教学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最终教师被迫舍弃了案例教学,重新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

还有的教师所选案例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广泛性、真实性、实践性、启发性强的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生活有趣的,没有那么多的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而更多是人物、环境等合理情境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的案例。同时,案例还要符合实际,发人深思,内容不要过长,要简明扼要,以达到使学生合作研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适时适量地讨论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发现选择案例的时候还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选择案例。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与社会现实相近的特点,其教材内容大都来自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因此,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选择那些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案例,从而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乐意学习、自主学习。案例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合作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案例教学要求把学习的知识置于鲜活具体的案例情境中,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的理解和扩展,让学生能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担负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重任。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的案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三维目标”。

另外,教师还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与修饰,将一些案例进行一些简单的修饰,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在调查的基础上精心加工、编写,以达到传承知识和训练思维的育人功能。

3.对案例作用的反思

思想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探究方案

1.背景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势表明围绕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21世纪随着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从教师那儿学,也不再仅仅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多方面多层次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知识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网络逐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活动的有利资源,并成为教与学双方的重要手段。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更多了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适当利用网络教学发挥它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主要特点,加强师生的教与学双向互动,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交流和探讨不同思想观点,从而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来解决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和思想道德、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

可见,网络教学的特性实际上为实现学生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条件。

2.价值取向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就在于以现代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在实践中丰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为这些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从而为丰富和完善以上不同理论起到一定作用。

本课题的实践价值就在于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逐步积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增强在网络环境中判断、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组织者。教学模式是一个案子,大家讨论,踊跃发言,集思广益,一起参与,老师点拨。教师鼓励学生犯错,因为这种教师允许下的错误会使孩子们终生受益。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自己思考,独立表达,共同讨论,集体决策。尤其是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而这种团队精神对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就更加重要。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3.理论依据

3.1课程教学理论。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即教学是课程的开发过程,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与设计的系列教学事件。

3.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

3.3探究学习理论。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求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

3.4潜力学理论。在人的体内蕴藏丰富的自然,社会的精神禀赋和潜能,即“沉睡着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强大的、无穷的,如果能唤醒它,则能让人奋发向上,提高智能,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足以为证。我们的课题是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去创造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3.5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中有这样的观点: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学生则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教育上的人本思想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具体来说,即: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4.界定概念

4.1案例教学模式。所谓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在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展示案情、设置疑问,引起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情的过程中,完成对成文法法条的诠释任务,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

4.2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双主体的特性,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具有不均衡态势(包括教师主体性的主导色彩)。教师主体性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发挥中起外在的引导、指导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发挥是教师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和动因,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根本动力。

4.3网络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所具备的国际互联网以及局域网、校园网所构成的立体式教学资源环境。

4.4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文本及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把学习内容和现代多媒体结合起来,教学信息由媒体传播,学生借助媒体这种认识工具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和引导者。

5.研究目标

思想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17-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案例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为素材,经教师加工整理后,转换形成课堂教学案例,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可有效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思想的渗透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

一、强化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思政课教学中的“案例”

什么叫案例?一般而言,案例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意义的事件陈述。由于案例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真实事件的追忆,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和启发性,再加以教师的润色和整理,就能使案例在阐述课本理论知识方面发挥独特功效。思政课教学,重视案例的运用,有助于把思政课课本中的抽象理论讲述成生动的“小故事”,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转化为日常中的细节,使学生易听、易懂,缩小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社会和网络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和负面信息,与当下社会中所存在的,比如拜金主义、享分饕濉⒒会主义,“炫富”、“攀比”等现象,很容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产生误导,造成大学生从思想上困惑不解,行动上盲目徘徊。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困惑不解,行动上盲目徘徊。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用正面案例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用反面素材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具备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思政课突出“案例”教学的意义

只有把课本的理论与现实的案例相结合,以现实案例为导向,抓住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才能立足于现实,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案例教学,其过程涵盖了“案例采集”、“案例展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常,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事先周密策划和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素材,加工整理,形成案例,在课前指导学生对特定案例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案例阅读中,理性思考,反复推敲,形成结论。在课堂上,教师要围绕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碰撞出火花,矫正学生对案例事先的思考结论。案例总结中,教师要善于从案例具体事实,升华为案例理性思考和剖析,使教师的总结和学生的思考,擦出火花,产生共鸣。

(三)克服网络环境对学生不良影响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使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一部分大学生每天上网获取信息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上课和读书时间。由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快捷、信息多、范围广等特征,海量的信息中蕴藏着多样价值观,大学生在价值的比较和选择中,往往真假难辨,特别是网络中的一些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信息更新的迅速性、一旦学生认可和接受了错误价值观,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会带来巨大障碍。克服网络信息平台的负面影响,需要教师发挥“案例”生动性优势,拉近学生与理论知识的距离,教师通过精彩讲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查阅案例、分析案例,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一些错误社会思潮与突发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用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和社会突发事件做出客观评价、理性判断。

二、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挖掘教学素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大多是纯理论和抽象的。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挖掘教学素材,把抽象的理论融入感性的案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的需要出发,对案例资源精挑细选。案例的挖掘和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历史和当生的真人、真事,突出案例的真实性。二是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大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突出案例的针对性。三是要紧密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实际,选择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突出案例的典型性。教师要对选择的案例,从案例情节、人物刻画、主题渲染等方面,对案例素材进行反复加工,使案例情节生动、人物刻画鲜明、主题渲染深刻,使学生在生动的案例教学中,领悟道理,提升境界。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转换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注重把教材内容阐述好,使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入心、入脑。课堂教学要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就不能脱离开教材内容空洞地向学生说教,更不能生搬硬套地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如不这样做,就会减弱知识的系统性和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要使学生真正对教材内容理解、信服,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切实转换和创新教学语言,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把教学案例讲活,讲精彩,使学生易听、易懂。在充分运用案例资源的基础上,切实转换和创新教学语言。把空洞深邃的教材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日常话语,构建起“融合中国与他国、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的教学话语体系”[1]。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把问题阐述清楚,使学生愿听爱听。

(三)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

与注入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角色的转换。案例教学通过教师导入案例,引发学生围绕“案例”积极独立思考,开展自由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点评、总结。这样,教师就由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转化为引导角色,学生就由原来的倾听角色,转化为参与课堂、共建课堂角色。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准确搜集案例、恰当导入案例、精彩点评案例、归纳总结案例。学生则需要认真思考案例、积极讨论案例。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有效参与,达到培养学生理性认知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睿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条件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思政课与一般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意识形态性”,其政治立场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远大的、价值评判是客观的。思政课教师唯有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远大,才能理性看待问题,客观评判是非;才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秉持正确而鲜明的观点,立德树人;才能胸怀坦荡、情绪饱满、一身正气地面对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同。坚定的政治立场,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实践者,而且要求教师秉持明确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为崇尚人文、继承创新、自由独立、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

(二)注重课程整体的设计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尤其是视频案例、故事案例等,具有短时高效、情节生动、吸引人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也极易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如:造成学生光看热闹不看内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肤浅、片面、不成系统等。为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整体课程设计,使案例成为理论阐释的点睛之笔,系统内容的承接之策,使理论阐释和案例讲解,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为此,教师要做到,科学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精彩讲授教学案例等,让学生感到既深刻,又精彩;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益匪浅。

(三)培养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

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是思政课教师践行案例教学,熟练驾驭课堂,精辟讲解理论知识的基本条件。为此,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以增强教师的理论功底工。高校可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开拓教师的视野,让教师了解本学科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学术涵养,外化为教师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使课堂的教学,既科学严谨,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生动活泼,易于理解。通过教学,学生身心得到发展,境界得到提高,能切身感受到知识之美。

(四)重视案例展示的艺术

思政课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资源,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课本内容知识点,对某一真实情景所作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依据历史事实形成的故事。故事中的情景、人物、事件需要教师细心刻画,完整叙述。讲好案例故事,成为教师实施好案例教学的重要能力。教师对案例的叙述要能够营造情景、激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教师围绕真人、真事相关案例叙述时,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故事情景,勾勒故事}络,提炼故事主体。教师要善于立足教材内容,对案例故事善“选”、善“讲”。把课本的“硬”道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感兴趣的“活”事实,使学生从故事中获得政治认同、人生经验和道德准则。

(五)注重网络平台的运用

网络资源平台是延展校内课堂,实施学生互动、诉求表达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平台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实时性、便捷性等优势,借助网络资源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整合思政课教师个人、高校、知名学者、学生等个人账号,构建微博集群、微信圈,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双向关注,思政课教师利用这些信息平台,与学生之间围绕“案例”,展开互动、讨论,利用网络平台的移动性、社交性等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课上与课下全时段、全过程的对接,增强案例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基础”课教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2]梁其才.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 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思想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41-01

传统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以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为主,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早已麻木,教学效果较差。为了着重解决长期以来“思政课”时效性比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等状况,同时紧密结合高级中学的专业特点,我们在高级中学个别班级“思政课”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进行试点。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我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区别

(一)教学方式及目的

传统教学主要是讲授式,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传授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告接受,而案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传统教学,教师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主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指导者,对整个教学活动指导,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处于主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作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预备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课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使学生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分教师准备案例、案例阅读、案例讨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首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困惑的地方,需要主动寻找相关资料与信息,是独立探索获取新知识自学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课中面对问题小组讨论,学生在同一案例前提下交换意见,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小组讨论需要团队协作,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最终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校“思政课”特点,事先把教师准备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自习课预习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上课时以案例为线索,以师生交往为基础,带动学生求知欲,课汇总师生讨论分析案例,案例教学即师生交流的不断深入的过程。

利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希华,路雅洁.“案例教学”法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4(2).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张丰瑞.案例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6]杨再旭.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 2015(21).

[7]杨再旭.以科学发展观思想统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1).

[8]马震宇.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03).

[9]张月娟.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的应用初探[J].中国新通信, 2016(01).

[10]李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化”建设[J].南方论刊,2013(03).

[11]陈东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五步”案例教学法特点和功能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03).

[12]张小涛.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5(05).

思想教案范文第5篇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即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要求借助社会性、教育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四个意义:一是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二是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特色,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推动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

二、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需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符合特定的教学要求,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可分析性和启发性。

1.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教学案例,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深刻的体会,并表达独到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选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生熟悉的真实案例,再引入“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这样,学生就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中。

2.分析性

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分析环节,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学案例须可供分析,要经得起推敲,并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理论相契合。例如,“之争”这一案例,学生可用“国家的安全”和“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3.启发性

案例教学应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与探索,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启发性,以使学生思考、争论与探索。例如,教师可通过“小悦悦事件”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拷问自身,反思社会。

三、教学步骤

案例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步骤,以使思想品德教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最终令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1.提出案例

首先,在提出案例时,不同类型的案例,侧重点不同。例如,课前引导型案例,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快速引入新课内容。又如,课中嵌入型案例,可略有难度,以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案例时,教师应掌控时间,删繁就简,以求恰到好处。

2.案例讲解

案例讲解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思想内涵。那么,教师应如何剖析和讲解案例呢?这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例如,假鱼翅、知名品牌巧克力吃出活蛆以及七种瓜子检出铝含量等案例。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食品安全)。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课本中提到的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后,将课本内容与案例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具体分析包括三点。其一,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若无法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便无从谈起。其二,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这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直到媒体曝光或食用后才发现,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知情权被侵犯。其三,由于消费者没有获得质量保证的权利,所以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行为不属于等价交换,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被侵犯。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题目审视答案是否具有合理性。

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往往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双方思想的碰撞能使案例教学不断深入。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自主、深入地探讨案例,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具体步骤有两个。其一,制定讨论目标。制定讨论目标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把握方向,明确讨论的中心。其二,营造讨论氛围。具体做法有四个: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二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三是引导学生适时汲取别人思想的精华;四是设置学习小组,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为学生营造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点评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其根本原则是:以积极的激励为主。具体有两点:一是教师既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又应指出他们见解的不足之处;二是教师应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评论,以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引人思考。

1.角色不明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不明。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清楚自己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适时引导。

2.喧宾夺主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案例,使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甚至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案例的设计、分析应以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本。如果可能,最好让一个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体会,更能促进学生将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3.“案”“理”分离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案”“理”分离。案例教学注重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而忽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致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使案例教学贬值。

思想教案范文第6篇

那么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正如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要点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来点燃这火把呢?”兴趣,它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事例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了人个良好的序幕。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一、用音乐开场

音乐是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若把音乐引进,用来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例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引用孙悦的《祝你平安》导入,《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可以引用那英的《雾里看花》来引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可用韦唯的《爱的奉献》导入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传说、典故、名言名句等开始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如再加上呆板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传说、典故、名言警句等开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理论的抽象难度,起到“剂”的作用。

例如:我用杞人忧天这一成语来导入《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用“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传说“对牛弹琴”新说,导入《按客观规律办事》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用毛驴驮盐和棉花两次过河的传说导入《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用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的缺陷导入《矛盾是变遍存在的》

三、用时事开场

我们都知道政治本身的特点离不开时事,一般情况下,学生对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世界情圾独钟。我们教师可利用一这情趣,做好引导工作,即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日美为何紧逼人民币什值”这一时事为背景,讲述有关的外汇知识,课后练习证明这一“时事开讲”,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有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认识到朴素的真理,不仅仅要华丽的词藻,而且还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四、用现实生活的实例开场

思想教案范文第7篇

    案例教学法的形式类型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课堂探究讨论模式。这种方法就在新课前教师精选一个典型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得出一致性、准确性答案。其目的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如我在教学八年级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整节课只使用了一个案例,当然这个案例能涵盖整节课的内容,提出若干个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所有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学会自我保护隐私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蓉蓉和肖肖是好朋友,蓉蓉将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自己保密。但肖肖的性格很开朗,有时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同学聊天时,无意告诉了大家,公开了蓉蓉是养子这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蓉蓉为肖肖不守信用很气愤,要求肖肖在班上公开赔礼道歉。但肖肖认为这是事实,并非他捏造出来的,再说自己也是无意泄露的。为此,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是怎样看待此事的?2、肖肖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3、蓉蓉面对肖肖这种想法,他该怎么办?为什么?4、假如你是老师,该如何处理此事?5、在这件事上,蓉蓉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公民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整节课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激疑启思,自主探究,结合教材思考问题,得出独立答案;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提出各种疑问,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各抒已见。同时我开展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个别学校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在教室安装监视器,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你的看法呢?”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法律知识及提高道德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简单,但我认为自己用好了这个案例,用足了这个案例,即充分挖掘了该案例中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本框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都能从该案例中得到体现。当然我认为实施案例教学法,最关键的是精选案例,应该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因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案例选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同时,我认为精选案例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更感兴趣,更可信。(二)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掌握知识。(三)综合性。即所选案例要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涉及到多个法律问题,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模拟法庭模式。从学生年龄特点看,培养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很重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为重要。而我们的农村初中学校,条件差,组织和开展活动难,学生普遍实践能力差,模拟法庭审判的教学学生感兴趣,也正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操作法律的好课堂,是学生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扮演各种诉讼角色,体现学生学习掌握各种法律知识的综合“演习”。本学期,我在八年级开展了两次模拟法庭活动,学生积极性高,部分学生能活学活用,学生得到立体感受,效果好。当然教师和学生准备量大,不宜多开展。

思想教案范文第8篇

传统教学方法下,许多政治课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愿意听,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几年来,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就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案例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对特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案例设计。案例的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常见的案例设计方法有:一是采用书本中已有的案例;二是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案例;三是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案例;四是教师自己编写。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坚持以下两条重要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即案例必须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对应;二是现实性原则,案例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

2.案例呈现。首先,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吃透教材精神,弄清课本重难点,搞清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提供自由交流的渠道。一句话,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单边教学为师生互动。其次,要掌握必要的呈现方法。一般来说,案例的呈现可以事先印好文字材料,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前了解,可以通过教师的口述,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还可以通过学生演小品、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

3.案例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一步。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互动,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起始年级,因为起始年级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学习方式迥异,分析案例缺乏经验和方法,这需要教师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二是学生个人分析。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学生初步具备分析案例的能力之后,教师应大胆放开,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分析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当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同时,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三是在合作中进行讨论,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讨论的动态变化,适时引导、调整,避免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气氛过于激烈,或者死气沉沉。

二、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取的案例要有足够的说服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具体真实的事例加以剖析、证明,以增强教育效果。现行教材中所提供的事例毕竟是有限的,且有些离学生生活较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补充案例。

2.要防止反面事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不应回避时弊,要敢于触及,在针对时弊时,一定要准确适度。过分的渲染,反而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如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外国的发展情况,不要一提到西方国家就眉飞色舞,经济、文化、技术如何发达,我们和他们存在多大的距离,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不应对党内的腐败现象不加分析地罗列,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夸大其词,这样做不但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把个别丑恶现象看成是普遍现象,把次要方面的东西当成主要方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3.案例要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即案例要贴切。教学中如果材料丰富但不贴切,结果也可能误导学生,有害无益。所以,我们要在案例的运用上下工夫。一是案例要精且管用,要符合学生的“可接受性”原则,既能说明问题又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二是案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思想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技校 思想政治 问题 措施

【中国分类法】:G621

1、 引言

毋庸置疑,在校的时期是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因而在这个阶段提高技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技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却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更是直接阻碍了技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技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对必须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充分、全面的认识。

2、 当前技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现实情况看来,当前技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并不如人意,校方的不重视、老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的不明确、生源质量的难以保障都使得当前的技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发展缓慢,成效颇低。而为了对案例教学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我们首先要对当前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深入的了解。

2.1教学方向不明确,教学成果不尽人意

在现今的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校方和老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开展思想政治的教学。一方面,不少人只是将思想政治教学看作是教学考核体系中的一环,因而在提高学生成绩这一目标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忽视了思想政治教学在学生价值取向与人生理想上的塑造和指引作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导致了在教学目标上的方向错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师认为在技校并没有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必要,因为技校学生在毕业后就直接面临着就业问题,所以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德育教育上。

2.2技校招生生源优势小,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涨

毋庸置疑,相对于高校的生源来说,技校的生源明显处于劣势状态,也就是说,技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在学习习惯和自我修养上都存在较多不足和缺陷,这是技校教学不得不重视和关注的一大问题。与此同时,正如我们所知,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缺失和偏差导致新一代的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让学生们、尤其是接触文化课时间较少的技校学生对思想政治培养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因此,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学习热情并不高涨,在接受思想政治培养时,普遍存在着学生不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技校思想政治培养的转型工作难以进行,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都难以树立起来,使得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当中。

3、 案例教学在提高技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上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教学作为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一种教学理念,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而面对当前技校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与时俱进地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

3.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从我校选用的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来看,大多数书本知识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加上课本所列举的道德理念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学生们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也因此,只靠书本上的理论讲解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不参与课堂学习,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可感的例子来体验、认知、感悟相关的道德理论,反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2通过案例教学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年龄的限制使得技校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沉淀、认识能力上存在不足和局限,因此,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并没有系统地建构起来,因此不能很好地做出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更具体地说,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年龄尚小,但是他们面临的是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环境与生存状况,这使得缺乏一定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学生在寻找工作和开始就业时,不可避免地遭遇许多纠纷和困难。因此,在技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老师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通过引进真实、贴近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现状,从而在遇到相同或者是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同时,案例教学能够

能更好地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不仅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4、 加强案例教学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诚如上文所分析的,加强案例教学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是有现实必要性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当前技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和有效的解决,对案例教学在教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形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首先要建立在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下文将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的教学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论述。

4.1强化技校思想政治教学地位,推动技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由上文分析可知,技校普遍存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加快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首先就要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坚决摒弃将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书面教学和口头教学的“形式主义”上。与之相反,技校老师要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老师不仅在教学理念上要树立智力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理念,更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结合实际,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

具体说来,技校应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比例,让学生在学习专项技能的同时,增加德育思想培育的时间。此外,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具体实际,从身边国家大事、社会时事出发,让学生培养起增加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在高校的学习生涯中做到德与智的全面发展。

4.2保障案例选择的质量,实行互动教学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主要就是通过书本案例和现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投入到教学与学习的实践活动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创设课堂情境,实行体验式教学和互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的第四课《增强法制观念》有两小节――提高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这是与技校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因为技校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争端。因此,在案例的引进过程中,一方面,老师首先要选择新近发生的现实案例,也就是说,老师不应该单纯地将书本上的案例用做案例教学,而可以引进全国十佳法制节目,例如《今日说法》、《大家看法》等节目中引述的案例来展开探讨。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也即可以在课前问学生相关的问题,再让学生对相关案例展开述评和分析,让他们在讨论中加深相关知识点的识记。

4.3改革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诚如我们所知,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技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也就是说,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具体说来,在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中的两小节――坚强面对生活、学会和谐相处都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较强,同时学习的难度也较低。此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组去准备相关案例――关于处在生活困境时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的小案例、名人企业家的励志故事等,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再让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讲述和分享这些案例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人,让思想政治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5、 结语

总之,加强案例教学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案例教学的成熟运用需要经过一个长久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明确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开展互动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以外,技校学生的参与和支持――也即技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推广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推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新发展、新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通都,陈言良.案例教学的初步理论研究和试点应用探讨.当代教育论坛.2010(4)

思想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案例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智育、德育功能等,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方面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到思想政治案例情景中,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新的教学体系,能促使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好的案例,教师在对案例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在案例的筛选上质量不高,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其次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容易使教学秩序失控,学生讨论案例时容易跑题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言论,有的学生只在旁倾听,不发表意见,这样使教学讨论过程中出现断层,并没有发挥好案例教学应有的优势。再次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重视的是对答案的思考过程。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但目前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最后,案例教学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因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大了的课前准备。如搜集、筛选、编写案例等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激励、奖励措施来调动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将无法顺利的展开,其教学优势将无法发挥出来。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观念是教学改革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教育观念中产生的,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把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教学相关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中,在这些内容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显得特别重要。其次,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道德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首先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并且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最后,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知识更新很快。因此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防止教育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创新思维,主动地利用多种方式或渠道搜集案例,获取有用案例信息,并能够有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反思意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由于侧重的是案例分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很多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行不断反思,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勇于改正,实现自我不断学习和成长。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特点,对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提出了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

1.1.1在案例呈现前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以对案例的分析为核心的,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在案例呈现前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概念都没有理清楚,那么即使对案例了解的再熟悉、阅读的再仔细也无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获得的只是对案例所描述情景的感性认识,并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也不会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1.1.2在案例呈现中学生要认真阅读案例。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在展开前会把案例相关材料发放给学生。因此学生要对发放到自己手中的材料认真阅读,搜集相关有用信息,并积极思考、分析,对案例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思考的话,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去重新阅读、熟悉案例,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1.1.3在案例分析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精读完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后,要搜集有用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这个有用信息就是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要主动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开动脑筋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甚至是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回答,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选择具有积极性、思想性不能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方案。总之就是理论联系案例中的实际,联系学科、自身的实际。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等,它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应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申屠待旦.中学政治优化教学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

思想教案范文第11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用于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深受学生的欢迎。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2]。戴艳军、杨正德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3]。张德航、王国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通过案例及案例分析,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要点,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4]。

综合而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比较趋同,都着重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否则就顾此失彼。其次,学者们都意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载体是案例,适合案例的选取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同时,指出案例教学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向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意义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把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情景设置,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5]。

肖建杰认为,首先,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正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教学目的和宗旨。其次,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措施。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案例教学能有效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刘惠、王安平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由“虚”变“实”。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案例大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将“虚”的理论通过“实”的案例变得明确、具体,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习内容由“死”变“活”。案例就是将“死”的知识与“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此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生地位由“客”变“主”。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影响的客体变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7]。

张德航、王国良认为,首先,案例教学法增加实践性环节,体现素质教育。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弥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沟壑,它借助案例,以理论的观点方法为指南,在实践中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与学的自主性,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案例教学法能使教育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促使自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教学论思想发生显著的变化。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一种从他人实践中获得认识,即接受学习的方式。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再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增进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认知和发展思维的能力,而且好的案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包含潜在的教育因素。案例教学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又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8]。

可见,学者们都充分认识到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势所趋。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教学陷入困境,学生不愿学也不重视,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此外,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都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杨惠民认为,一是精当教学案例相对匮乏。精当的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教学案例仍然比较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多样化教学需求。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但目前更新速度较慢。三是教学案例呈现方式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不够熟悉,其结果是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四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理论体系和培训体系[9]。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案例选择不当。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基本理论把握不准,选择的案例与教学内容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案例内容和呈现形式较单一呆板。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不下工夫搜集和挑选案例,反反复复就是雷锋、焦裕禄等几个人的案例。这些事例虽然很典型,但学生会产生重复、老套的感觉,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案例使用过多。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课为了渲染案例的效果,过多地使用案例,顾此失彼。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达不到通过案例促进、深化理论学习的目的[10]。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普遍采用案例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第一,案例编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学案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案例教学效果的强弱。但收集、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批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可能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不堪重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进行案例点评,增加了教学难度,对现有教师素质是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第三,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案例教学要求人数规模适中,为保证学生充分交换意见,班级规模以40人以下为宜。班级规模的缩小要求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第四,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特点不同,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11]。

季士强、肖鹏英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对案例教学法的误区,需要我们及时辨明并加以改正。误区一: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误区二:案例教学就是案例的教与学。误区三:案例教学就是学生的案例学习[12]。

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困境,在于缺少合适的案例。合适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案例的开发显得迫在眉睫。同时,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如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子,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此外,缺少投入。如在案例的开发上,在教师的培训上,以及教室的硬件方面,等等。

四、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第一,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应该更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投入。第二,建立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开发中心和数据库,以及采编、投稿、使用和管理办法,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配套的案例资源管理机构和机制。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案例教学能力,以及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责任感。第四,注重学理支撑,提升研究水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时总结、积累、交流案例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赵平认为,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之间的关系[13]。

张翠云认为,首先要选取有价值的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吃准吃透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实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其次要处理好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切不可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述,沉醉于单纯的情节叙述,使课堂教学有故事会之嫌,案例只是手段,最终目的仍是理论知识的渗透。再次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教师在呈现案例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提出启示性较强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4]。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应恰当选择案例。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注重典型性和正面性。第二,注重真实性和时效性。第三,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和地方性。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有对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掌控能力,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整理,对案例讨论的点评总结方面。再次,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我们要避免案例使用越多越好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搭配着使用[15]。

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注意事项方面,大多学者都意识到首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处理好案例与教材内容、案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大对案例的开发力度。注重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思想教案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台阶,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实际,以“受教育洗礼、谋科学发展、惠百姓民生”为主题,着力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问题,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基本原则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把坚持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在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改造思想、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要坚持在以观念创新引领思路创新上下功夫,切实把开展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围绕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确立新理念、谋划新思路、研究新问题、推动新实践的过程。二是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解决问题、推动实践是开展活动的主旨。要以“力破‘新农村教育’发展难题、力促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力树品质均衡崭新形象”为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一系列重大部署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与推动年度目标责任制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以学习推动实践,以实践强化学习。三是把贯彻群众路线贯穿始终。群众期盼、群众满意是开展活动的动力。要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意见建议,真诚接受群众和基层的监督,努力使开展活动的过程成为贴近群众、惠及群众,赢得群众对教育工作更大理解和支持的过程。四是把正面教育为主贯穿始终。正面疏导、启发自觉是开展活动的重要途径。在高标准抓好查找、剖析、整改问题的基础上,要注重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启发自觉上下功夫,坚持组织学习以实现自我提高为目的、查找问题以明确经验教训为目的、剖析问题以确立努力方向为目的,真正使全局上下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焕发工作热情,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上。五是把实施分类指导贯穿始终。周密谋划,合理安排,对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等不同层面,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确定相应的内容和形式,明确各自重点解决的问题,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要保证全体党员全程参与,组织好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三)目标要求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市教育局机关、直属党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结合教育实际,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的落实,即:一个目标努力实现(力争今年通过“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创优”),十大问题力求破解(科学调整校网,有效解决教师分流,平稳落实绩效工资,重点突破“减负提质”,筹划组建高复中心,努力突破难点,全面整治高中挂读,严肃教育财政纪律,不断健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运行,全面推进重点工程),百位干部紧靠一线(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了解、难题在一线破解、干部在一线考评、形象在一线树立),千名党员争当先锋(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做教书育人的名教师,做家长学生的贴心人),万名教师爱岗乐业。通过工程的落实推进,进一步理清教育科学发展思路,解决一些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实现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有力的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协调发展水平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教育整体形象提升。

各单位党组织要对照共性问题,结合实际,找准目标、解决好本单位的突出问题。

二、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科学理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机遇,是深入推进“新农村教育”,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需要。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范围对象和方法步骤

(一)范围对象。市教育局机关、直属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含离退休党员),以党员干部为重点。

(二)方法步骤。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有关精神,组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好动员大会,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学习实践活动按照3个阶段、6个环节有序推进。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2009年3月初至4月底)

阶段要求:本阶段包含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通过认真学习,做到“四个深入,四个到位”(深入学习,力求精神理解到位;深入调研,力求情况掌握到位;深入讨论,力求思想解放到位;深入一线,力求服务基层到位。)

阶段安排:

1、传达学习。传达学习市委、局党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研究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安排。

2、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3、召开动员大会。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发动,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4、学习培训。按照市委要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各学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一般不少于5次,其中交流学习心得不少于1次。要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领导讲课、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干部讲坛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大三中全会报告、省、*市、*市党代会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参加学习培训的每一名党员都要有计划、有总结、有笔记、有心得。由各支部(总支)统一发放学习笔记,市管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统一记在学分制记录本上。在4月中下旬组织1次理论测试,重点测试党员干部对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5、深入调查研究。由局党委成员带队组成调研组,重点围绕如何深入实施“新农村教育”、完善“阳光招生”政策、平稳调整高中段校网、有效进行教师分流、如期启动第二职教中心、健康运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重大课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民主恳谈,进行调查研究。在4月10日前分别形成调研报告。各直属党组织可通过问卷调查、交心谈心、上门家访及民主恳谈等方式,认真听取和征求意见建议,及时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以学校为单位在4月10日前报1份到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6、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局党委在4月10日前要开展1次解放思想专题交流中心组学习会。各学校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以“支部论坛”为载体,组织开展“是不是科学发展、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结合教育工作特点,引导党员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提升发展能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为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在学习调研阶段,要坚持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对在学习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扎实推进。

阶段成果:

1、印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汇编各直属党组织的实施方案。

2、研究确定调研课题,作出调研工作安排,汇编调研报告。

3、分解“个十百千万”工程,各职能科室提出初步落实方案。

4、召开阶段工作会议,对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2009年5月初至6月底)。

阶段要求:本阶段包含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以“立足岗位找差距”自查评议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员干部“三对照三查找”、党员群众“三查三看”。认真检查自身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利于推进管理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搞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评议。

阶段安排:

1、召开民主恳谈会

各直属党组织根据实际,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恳谈,坦诚介绍有关情况,认真解答群众的疑问和询问,共同讨论对策思路,虚心听取他们对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和学习调研阶段梳理出来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汇总和筛选。

2、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

5月31日前,各单位领导班子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沟通思想,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照“转型升级作表率、克难攻坚见实效”的要求,查找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查找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科学发展决策、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查找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3、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6月15日前认真撰写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报告撰写时要抓住检查分析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个重点,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明确改进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提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切实把问题找准确、把根源弄明白、把思路理清楚、把对策定科学,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本单位推动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党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市“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团和党员、群众的评议。党员群众要按照“查工作态度,看是否是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查工作能力,看是否是教书育人的名教师;查服务意识,看是否是家长学生的贴心人”的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各直属党组织以学校为单位将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情况以及分析检查报告于6月底前报局党委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6月底前各单位要对前一阶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进行安排部署。

阶段成果:

1、形成各级班子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及各方面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汇总。

2、形成局党委及各直属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并形成汇编。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7月初至8月底)。

阶段要求:本阶段包含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以“改革创新、优化配置、科学发展、当好龙头,努力实现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机制创新行动、项目攻坚行动、实事惠民行动。

阶段安排: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各单位要根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7月上旬制定完成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要把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进一步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使整改落实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实施更加到位,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整改落实方案后,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自觉接受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各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查找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限期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明确责任,分步解决,力争在活动期间解决几个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成一批惠及于民的实事好事。

3、完善体制机制

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完成后,在8月底前,各单位要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机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批重要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要着重健全完善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制度机制。同时,坚持把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制度贯穿始终,根据学习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检查中制定的措施、整改落实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创新有关体制、机制、制度,以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阶段成果:

1、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2、建立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

3、编印学习实践活动材料汇编。

4、召开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各单位要切实做好群众满意度测评。8月下旬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各单位要制定周密的测评工作方案,细化测评内容,明确评价标准,界定参评人员,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测评可采取召开测评大会和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测评结果要在本单位进行公布。要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照活动开展情况,实事求是地对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出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查找不足。要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思想共识、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提出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总结报告经党支部(党总支、党委)讨论通过后,召开总结大会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通报。总结报告要及时报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把学习实践活动抓紧抓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市教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由张江同志任组长,陈向荣、曹相荣、滕林华、柯丕龙同志任副组长,成员为梁斌、柯春富、陈黎敏、陈才彪、方仙友、叶福友、江照富。下设办公室,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柯丕龙同志兼办公室主任,成员为梁斌、廖长生、潘群敏、郑文彬。各单位也要成立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积极参加领导班子和所在党支部的活动。

2、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推动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业务工作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既要全面要求,又要突出每个阶段的重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思想教案范文第13篇

1.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及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灌输式的讲授势必与学生产生距离感,案例教学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传递给学生,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学生感同身受,就会认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是有用的、管用的,进而会自觉自愿地践行。

2.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21世纪的大学生,普遍的思想特征是政治敏锐度不高(甚至有学者认为是政治淡漠)、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反感说教,反感“大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看似简单易懂,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内容还是从中学时就开始学习的内容,但学起来理论性极强、并且十分抽象,很多学生会感到“没意思”、“很枯燥”“全是大道理”“脱离现实”。案例教学通过校园里、社会上鲜活的事例,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充实,解答学生疑问更真实。给学生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3.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要求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被戏称为“两苦”课堂,教师讲台上讲得辛苦,学生讲台下睡得辛苦,很多学生为了拿学分不得不来上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看课外书、玩手机微信、打手机游戏、听音乐、做作业甚至趴桌上睡觉,以此消磨时间。学生如此厌学,究其原因,学生们的回答是专业课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将来工作用得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都是大道理,太空洞。这种尴尬的课堂现状提醒我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学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良方妙药。当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条时,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才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加油站和充电房。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操作

1.课前准备——案例要善于选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案例”,案例选取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效果能否实现。首先案例选取,要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在案例选择中可从“焦点访谈”“新闻30分”“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选取,也可从网络上或者校园中发生的事件中选择,但一定要以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为选取标准。其次,案例选取要注重时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上年年有改动,吸收和反映了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案例的选择也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要不断更新与补充,选取最近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比如年度道德人物、年度法治事件,要随着年份改变不断替换。学生对案例中展示的事件有所闻,不陌生,教师能将精力集中在对案例的分析、理论的讲解上,而避免花费过多时间解释事件本身,淡化了教学重点。第三,案例要有普遍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避免偶发性的案例,以免误导学生。纷繁复杂的事物背后自有其规律。第四,案例选取要尽可能贴近学生。案例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近,学生越感兴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绪论部分,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生活,克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而这些,大学老生都经历过,拿本校老生的学习、生活为例来讲解,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学生对本校学长心理认同感强,自然也就能接受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2.课堂运用——案例要精于组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以一次案例教学为例,来具体说明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刑法部分,要学习正当防卫制度,其中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此存在误区,司法实践上也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选取的是“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来实施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前一堂课,教师讲解了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规定,印发了“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的基本案情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能课下学习、熟悉案情,了解争议焦点,独立思考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上课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持构成正当防卫观点的;一组是持反对观点的。两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围绕争议焦点——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发言。辩论中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正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去进行辩论,而不是从道德观念和常人的朴素认识出发去争论。教师要把握原则和方向,保证辩论有序进行。在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讨论情况加以总结和评价,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中,教师要重申案例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正当防卫的目的、时间、对象及必要限度等问题,重点阐述学生认识不到位的难点问题——“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以及“防卫过当”等,指出学生忽略的问题——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使学生能全面把握案例及与此有关的法律知识。带领缺乏法律常识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完成这样一次案例分析,教师要付出的辛苦远远大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3.课后梳理——案例要勤于归纳与总结采用案例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后对案例进行总结与梳理。一是要看案例选取是否恰当。看案例是否反映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不是,则要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整与完善。二是要看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参与、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效果。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学目的得以实现,这才是一节合格的案例分析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外,还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创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逻辑判断、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想教案范文第14篇

一、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成效,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选择客观真实的教学案例,因为真实的案例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在采用真实案例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并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优于虚构案例。在教材当中有大量案例采用了模糊语言描述整个事件,从而使得案例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影响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进行真实案例的搜集,更好地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第二,教师要带有明确目的地进行案例选择,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第三,教师在案例选择时要注重案例的实践性,也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案例相关性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必须合理地运用案例相关性,无论是在选择还是应用案例的过程中都要将与思想品德课程减免相关作为前提条件,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的代入感,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接触和认真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案例相关性的应用当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课程的内涵和中心内容,并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案例,适时开展案例教学,选准案例教学的时机,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学会宽容”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本课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宽容的理解,接下来再引入四块糖果的案例,并在案例教学中凸显本课主题和中心内容。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男生总爱欺负其他同学,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陶行知校长没有采用惩罚批评的方式,而是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用糖果鼓励和宽容他做对的事情,从而让这个男生自觉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在学习这一案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学习后获得的启发以及感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宽容的含义,并将学习到的关于宽容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实践活动当中,将宽容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三、案例实际性的运用

案例实际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极强的教育价值,为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在案例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站在生活角度思考问题和学习案例,用实际性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做人道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自强自立”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如《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命运》:有两个乡下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条件以及居住环境,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却持有不同的态度,其中一个乡下人自立自强、拼搏进取;而另一个乡下人则消极懈怠,安于现状,于是前者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走上了人生巅峰,而后者的生活条件日益窘迫。当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真实案例之后,极大地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强自立对于人长远发展的重要程度。

思想教案范文第15篇

这些不合理体现在某些老师不能充分地分析一个案例所体现的理论知识,或者是在思想品德课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频率比较低,有些老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当中也没有针对性,在一些比较简单的理论知识方面过多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就显得没有必要,而在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方面,却没有运用案例教学法,这就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理论知识了,思想品德教师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必须予以改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此外,有些教师所应用的案例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关性并不强,如果强行将这些理论知识和案例相联系,就会显得太过牵强,学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只会增加学生的疑惑,不利于学生正确自主地思考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改变不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固然可以保证教学量,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思考则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如果仅仅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这就不利于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的学习能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思考不出问题的答案,因为平常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依赖心理,一旦没有老师的指导,便难以在短时间内思考出正确答案。这是思想品德课当中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老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更多地让学生来分析案例,增加学生思考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

2.有很多思想品德老师没有教会学生案例分析的正确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要讲究方法的,案例教学法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去探究,老师不仅要自己掌握案例教学法,而且还要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问题在于,有很多老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法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中也只注重表面的理论知识,没有深入的研究。在案例教学的方法方面,没有将自己掌握的案例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存在盲目性,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三、实行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1.适当应用案例。任课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授课过程中,要应用一定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应当与书本上的知识相挂钩、相联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选取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时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代表性的案例,并让他们对此充满好奇心,这样所学到的知识才能被学生融会贯通地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案例产生兴趣之后,必定会对此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就会在书本上寻找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在此时,教师便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条理的罗列出来,以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如果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教师就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这便是理论知识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时机,通过这种形式的讲解,学生不会对理论知识产生任何抵触情绪。当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最后将问题反馈给老师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已学过的知识或者预习得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讨论案例,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当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给学生解答,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得讨论活动能够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