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对本公司紧急特殊需要的生产任务,不适用于执行一般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可靠性差,容易发生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后果严重,需要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的特殊危险作业。必须采取特殊审批和保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二、责任

1、企业安委会、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本制度;

2、有危险作业部门或个人必须履行本制度;

三、危险作业范围:

2、在易燃易爆部位的动火作业;

3、爆炸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

4、起吊安装大重型设备的作业;

5、带电作业;

6、有急性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

7、处理化学、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质的作业;

8、在轻质屋面(石棉瓦、玻璃瓦、木屑板等)上的作业;

9、其它危险作业。

四、危险作业审批

1、凡属于上述8种范围,在生产中不常见,又急需解决的危险作业。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应由下达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部门(包括承包部门、个人)共同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见附表),报企业安全科批准,特别危险作业需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始作业。

2、如情况特别紧急来不及办理审批手续时,实施单位必须经主管副总经理同意方可施工。主管副总经理集有关部门在现场共同审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实实施单位的现场指挥人。但事后必须补办审批手续。

3、危险作业的单位应制定危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报请安全科审批;特别危险作业须经安全技术论证报请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作业人员由危险作业单位领导指定,有作业禁忌症人员、生理缺陷、劳动纪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状态等人员,不准直接从事危险作业。

五、危险作业的实施

1、危险作业申请批准后,必须由执行单位领导下达危险作业指令。操作者有权拒绝没有正式作业指令的危险作业。

2、作业前,单位领导或危险作业负责人应根据作业内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危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3、危险作业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危险作业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做到配备齐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4、危险作业现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作业现场内应整洁,道路畅通,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5、危险作业过程中实施单位负责人应指定一名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有安全意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作为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6、危险作业单位领导和作业负责人应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根据《建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是法定的强制性保险,也是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转移企业事故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3年5月23日公布了《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3]107号),从九个方面对加强和规范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提出了较详尽的规定,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和管理的人员,在施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意外伤亡事故提供保障,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范围应当覆盖工程项目。同时,还对保险期限、金额、保费、投保方式、索赔、安全服务及行业自保等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内容如下:

1.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和管理的人员,在施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意外伤亡事故提供保障,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范围应当覆盖工程项目。已在企业所在地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从事现场施工时仍可参加建筑意外伤害保险。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附加险要求。

2.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期限

保险期限应涵盖工程项目开工之日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日。提前竣工的,保险责任自行终止。因延长工期的,应当办理保险顺延手续。

3.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金额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最低保险金额。最低保险金额要能够保障施工伤亡人员得到有效的经济补偿。施工企业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时,投保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此标准。

4.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

保险费应当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保险费应当由施工企业支付,施工企业不得向职工摊派。

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应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根据各类风险因素商定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费率,提倡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差别费率可与工程规模、类型、工程项目风险程度和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挂钩。浮动费率可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等因素挂钩。对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业绩好的企业可采用下浮费率;对安全生产业绩差、安全管理不善的企业可采用上浮费率。通过浮动费率机制,激励投保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5.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

施工企业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办理完投保手续。鉴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中各工种调动频繁、用工流动性大,投保应实行不记名和不计人数的方式。工程项目中有分包单位的由总承包施工企业统一办理,分包单位合理承担投保费用。业主直接发包的工程项目由承包企业直接办理。

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把在建工程项目开工前是否投保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情况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投保的工程项目,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投保人办理投保手续后,应将投保有关信息以布告形式张贴于施工现场,告之被保险人。

6.关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索赔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应规范和简化索赔程序,搞好索赔服务。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投保企业在发生意外事故后即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使施工伤亡人员能够得到及时、足额的赔付。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电话接受举报,凡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企业和工程项目负责人隐瞒不报、不索赔的,要严肃查处。

7.关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安全服务

施工企业应当选择能提供建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事故防范等安全服务和有保险能力的保险公司,以保证事故后能及时补偿与事故前能主动防范。目前还不能提供安全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保险公司,应通过建筑安全服务中介组织向施工企业提供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相关的安全服务。建筑安全服务中介组织必须拥有一定数量、专业配套、具备建筑安全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

使发生的事故得到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管理、服务和储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影响环境、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1.职责

(1)项目组织成事故调查组,并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决定。

(2) 部门主管及时通知或报告管辖范围内发生本制度规定的各类事故;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事故调查或如实反映事故情况,协助事故调查。

(3)安全环保办参与事故调查;制定、修订本制度,协助行政部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并熟悉木制度;建立事故档案,综合统计各类事故。

(4) 员工代表在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中,维护员工正当利益。

(5) 员工及时如实逐级通知或报告发生的各类事故,协助事故调查。

2.工作程序

(1) 事故分类(包括因第三者责任造成的事故)

(2) 生产(工艺)事故:因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误操作等造成物料损失或影响生产运行和停产的事故

(3) 设备事故: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2小时以和修复费用达200 元(不含本数)以上的事故。

(4) 交通事故:凡涉及公司车辆因违反交通规则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 伤亡事故:指公司雇佣员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具体认定如下

   a )员工在企业生产活动场所涉及到的区域,由于生产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伤亡;

b )员工在生产区域外,执行公司所交给的工作任务时,在其工作时问和工作地点内,由于企业设务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伤亡。

   c )员工甲地赴乙地执行任务或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应负责的伤亡事故。

d )经请示劳动部门确认的其它伤亡事故。

(6) 泄漏(环境污染)事故:因意外或违章作业、误操作造成物料泄漏或污染水域、空气事故。

(7)火灾事故:指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为火灾事故。

(8) 爆炸事故:指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的事故。

(9)未遂事故:由十各种原因,己构成发生事故条件,因及时发现处理,未造成后果的为未遂事故。

3.事故等级

(1)一级事故

a )人员死亡、重伤、急性中毒和轻伤休息超过105 个工作日以上的;

b )火灾、爆炸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不含本数);

c )因物料泄漏对环境造成危害或直接经济损失5 万元以的;

d )环境污染造成较人或严重危害和引起厂群冲突的;

e )人群发生中毒症状或人员中毒死亡的;

f )其他经济损失10000 元(不含本数)以上的事故。

4. 二级事故

a )轻伤休息7 个工作日以上(不含本数), 105 个工作日以下的;

b )火灾、爆炸造成直接经济1000 元以下的(含本数);

c )泄漏物料50 公斤以上的;

d )发生中毒症状的;

e )经济损失1000 元(不含本数)以上,10000 元(含本数)以下的。

5.三级事故

a )轻伤休息在7 个工作日(含本数)以下的;

b )泄漏物料50 公斤以下的‘

c )其他损失在200 元以上(不含本数)1000 元(含本数)以下;

6.事故报告

(1)发生三级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班组长、项目经理报告;部门经理在了解事故概况后,应在4 小时内向安全环保办报告,并在2 日内完成《 事故调查报告表》 的填写交安全环保办确认,结果由事故发生部门和安全环保办统计保存。

(2) 发生二级以上事故,必须保护好现场,所在部门经理应立即向公司报告,并通知安全环保办,部门经理在3 日之内完成《 事故调查报告表》 的填写交安全环保办确认,结果由事故发生部门和安全环保办统计保存。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按《 应急计划》 报警。

(4)发生死亡、死亡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公司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7.事故调查

(1) 一、二级事故调查

a )员工必须在3 天内填写《 事故调查报告表》 ,应清楚写明事故发生的经过,特殊情况可叫其它人,组长和部门主管签署意见后,再交安全环保办认定;

b )项目经理部指定由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的事故,调查小组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或建议。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调查人员应与发生的事故无利害关系。

(2) 三级事故由各事故管理部门负责调查,员工必须在2 天内填写《 事故调查报告表》 ,应清楚写明事故发生的经过,特殊情况可叫其它人,组长和部门主管签署意见后,再交安全环保办认定。

(3)需政府部门调查的事故,依照法律、法规对本公司事故调查组协助政府部门进行事故一调查。

8. 事故处理

(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按照《 纠止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事故教训。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a )因未研究解决存在不安全隐患而造成事故的;

b )因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

c )未按要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或员下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即上岗作业,造成事故的;

d )因设备超过检修期限运行或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e )作业环境不安全,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a )因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b )因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

c )因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擅自启动设备,造成事故的;

d )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损失的;

e )未按本制度及时报告事故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

a )对发生的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b )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或嫁祸于人的:

c )事故发生后,因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人事故的;

d )事故发生后,所在部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e )滥用职权,擅白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5)对事故责任者视其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撤职、留用察看、辞退或开除等行政处分,可并处经济处罚。

(6)事故责任者触犯法律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对于比较严重的事故,公司安全环保办要通告,以便广大员工吸取教训。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1、参加施工的专业电工必须熟悉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2、用电设施在布设时,应严格按照利于生产、方便使用,符合防雨、防火、防触电发生等安全要求,严禁私拉乱接和漏电隐患的存在。

3、场内架设的电线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必须符合电力部门的安全规定。现场架设的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撑,不得缠绕在钢筋、树木或脚手架上。穿过道路的必须套钢管埋地保护。

5、各种电气设备应配有专用开关,并作到一机、一闸、一保险。室外配电箱应有防雨措施。

6、在三相五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零接地保护,严禁将工作零线用作零接地保护。并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上有的接零有的接地。

7、各种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应停电作业,如必须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8、工地安装的变压器必须符合电力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管理,配备消防器材。施工用电要尽量保持平衡。

9、现场的变(配)电设备处,必须用围栏防护,并备有灭火器材和安颈曛尽7堑绻と嗽毖辖咏缟璞浮?/FONT>

10、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用橡胶电缆供电,并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应埋入地下或做穿管保护。

11、遇雷雨天气时不得爬杆带电作业,室外无特殊防护装置时必须使用绝缘拉杆拉闸。

12、施工现场临时照明

(1)室内照明线路严禁私拉乱接,并不得和金属物接触。

(2)电线接头应牢固,并用绝缘胶带包扎紧密。

(3)保险丝应按负荷量装设,严禁用其它金属丝替代。

13、检修电气设备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其它不得进行操作。检修时应断电锁好电闸箱门或悬挂“正在作业,严禁合闸”的安全警示标牌。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危险源;体育场馆;控制方法

一、前言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误, 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危险源控制的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 横向包括人、机械、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纵向涉及施工项目系统的各个层次。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 一是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 构建系统安全, 落实个人防护; 二是预防为主, 防控结合, 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 三是动态跟踪, 重点控制, 应变策略, 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

二、体育场馆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分析

1、技术控制方法

控制体育场馆施工危险源, 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技术控制方法, 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对体育场馆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危险源控制技术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前者在于约束、限制系统中的能量, 防止发生意外的能量释放; 后者在于避免或减轻意外释放的能量对人或物的作用。主要采用的技术控制方法有: 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危险源、坚固防护设施、消除薄弱环节、不接近或靠近危险源、闭锁危险触发、取代操作、警告警示、冗余技术、个人防护等。施工现场应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存在状态, 以及施工企业能够采用的技术、财力、人力、物力, 有选择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以达到消除、控制、防护、转移危险源的目的。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有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设施两个方面。 一是工艺过程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工艺过程的危险源控制技术, 是指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安全要求和标准, 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如机械设备、材料构建等的危险属性如温度、压力、强度等加以控制, 避免一旦约束失效导致失控产生事故。另一方面, 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控制装置执行能力, 如高空作业防坠落保护装置、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等。二是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指一些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手段,如工地消防设施(消防水、消防车、灭火器、其它灭火装置、消防通道等)、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报警系统和防静电设施等。只有当我们切实采取技术措施来进行危险源控制, 才可能有效地规避管理失误导致的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 避免事故产生。

2、管理控制方法。控制体育场馆施工危险源的另一重要方法是管理。体育场馆施工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危险源管理活动, 有效地控制系统中的人、材料、机械和环境等危险源。这其中包括安全制度的完善及落实; 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技术水平; 安全组织机构、企业内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一是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工程项目危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与此同时,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的用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周详考虑, 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办法, 确保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二是明确安全责任, 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子系统层面的危险源管理确定具体负责人, 并明确各自具体职责。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 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领导的不定期督查等。三是建立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 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 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 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 按规定进行信息反馈和整改, 并作好整改记录; 发现重大危险隐患, 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组织紧急处置。四是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制定考核标准, 并力求量化。

3、人的行为控制方法。一是加强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提高他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培训内容应包括: 危险源管理的意义; 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 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应急事故处置等。目前, 建筑市场上工人的流动性很大, 导致大部分工人无法得到定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建筑企业在教育培训上也往往流于形式, 无法做到全面系统。另外, 当前建筑企业工人大多是农民工,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 无证上岗的情况时有发生, 酿成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 加强教育培训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二是岗位操作标准化。体育场馆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 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比较多。在施工中要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源和工艺特征, 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 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一些体育建筑施工中有大量的机械作业, 这就要求必须做到岗位操作标准化,严格按照合理可靠的操作规程施工作业, 才能在源头上保证人机混合作业情况下的施工安全。同时, 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三是制定施工和工艺操作步骤, 确定施工流程控制规程。体育场馆一般都是采用超高、大跨度的钢结构屋面, 这意味着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高空吊装作业和焊接作业, 施工过程人机混杂, 事故易发, 所以施工流程的规范化很重要。在整体上, 应采用安全性高的材料和构配件替代传统的现场拼装或浇筑式施工, 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和作业强度、作业复杂程度; 采用工厂化生产, 化集中施工为分散生产, 变立体交叉混合作业为单位固定生产。

三、结语

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 是施工生产中首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尽管国家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 但由于建筑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安全装备落后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致使项目施工中危险源层出不穷, 且特点多样, 不易控制。在诸多建筑项目中, 体育场馆建筑超高度、大跨度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体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非常复杂的人机混合作业的环境, 这使得体育场馆相对于普通建筑的施工更易于产生危险源, 对危险源的控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工程质量与行业发展司.建设工程事故专项分析报告[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废物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利用和处置不当,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工业;危险废物;研究

关键词:工业;危险废物;研究

Abstrac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waste (including medical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Hazardous waste containing hazardous ingredients, the use and improper disposal, will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in water, air and soil, and ev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masses; therefore, i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o study

Abstrac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waste (including medical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Hazardous waste containing hazardous ingredients, the use and improper disposal, will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in water, air and soil, and ev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masses; therefore, i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o study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固体废弃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于2008年8月1日修订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9类,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于2008年8月1日修订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9类,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途径可将其大致分为3类:工业危险废物、市政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是主要产生途径。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类别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标准规范管理。市政危险废物主要指社会源(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机关事业等)废弃化学药品、剧毒药品、铅蓄电池、照片冲印业显影、定影液等。

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途径可将其大致分为3类:工业危险废物、市政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是主要产生途径。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类别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标准规范管理。市政危险废物主要指社会源(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机关事业等)废弃化学药品、剧毒药品、铅蓄电池、照片冲印业显影、定影液等。

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工业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资料,是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问题的基本数据来源。据统计,宁阳县近几年平均每年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约2.1万吨,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分析并评价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现状,找到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根据近年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资料,结合对重点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资料,对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能较全面地掌握宁阳县危险废物的总体特性,为宁阳县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工业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资料,是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问题的基本数据来源。据统计,宁阳县近几年平均每年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约2.1万吨,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分析并评价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现状,找到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根据近年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资料,结合对重点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资料,对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能较全面地掌握宁阳县危险废物的总体特性,为宁阳县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1、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理处置现状

1、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理处置现状

1.1200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1200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08年产生危险废物2.1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390吨,约占排放量的1.8%:委托处置量为2.06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7.6%;贮存量为108.9吨,约占产生量的0.52%。

宁阳县2008年产生危险废物2.1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390吨,约占排放量的1.8%:委托处置量为2.06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7.6%;贮存量为108.9吨,约占产生量的0.52%。

1.2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2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1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650吨,约占产生量的7.6%:委托处置量为1.99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2.2%:贮存量为136.7吨,约占产生量的0.63%。

宁阳县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1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650吨,约占产生量的7.6%:委托处置量为1.99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2.2%:贮存量为136.7吨,约占产生量的0.63%。

1.3 2010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3 2010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10年产生危险废物2.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2155.5吨,约占排放量的9.6%;委托处置量为2.04万吨,约占排放量的96.7%;贮存量为79.18吨,约占0.35%。宁阳县危险废物连续三年的产生量和处理处置情况调研数据见表1。

宁阳县2010年产生危险废物2.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2155.5吨,约占排放量的9.6%;委托处置量为2.04万吨,约占排放量的96.7%;贮存量为79.18吨,约占0.35%。宁阳县危险废物连续三年的产生量和处理处置情况调研数据见表1。

表1历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

表1历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危险废物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危废的委托处置程度较高,本地资源化程度较低。2008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4%;2009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8%;2010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99.9%,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少量废物暂存于贮存设施、场所中,暂存期一年,基本做到了无害化处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危险废物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危废的委托处置程度较高,本地资源化程度较低。2008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4%;2009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8%;2010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99.9%,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少量废物暂存于贮存设施、场所中,暂存期一年,基本做到了无害化处置。

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

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

首先对宁阳县201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了统计分析,2010年度我县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统计总量为22514.85吨。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共有9类危险废物,涵盖了宁阳县四大类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行业,占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87.76%;其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全县共有4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涉及重金属,2010年产废量855吨,主要是某某电源产生的含铅重金属,其它危废企业涉及重金属较少。

首先对宁阳县201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了统计分析,2010年度我县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统计总量为22514.85吨。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共有9类危险废物,涵盖了宁阳县四大类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行业,占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87.76%;其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全县共有4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涉及重金属,2010年产废量855吨,主要是某某电源产生的含铅重金属,其它危废企业涉及重金属较少。

按照危险废物的类别统计,宁阳县的危险废物以精(蒸)馏釜残类废物为主,其次是农药废物、含铅废物、废酸,其它类废物目前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统计数据和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来看,某化工园区、环城科技产业园是宁阳县今后危险废物产生源聚集区,也是管理部门监管重点。

按照危险废物的类别统计,宁阳县的危险废物以精(蒸)馏釜残类废物为主,其次是农药废物、含铅废物、废酸,其它类废物目前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统计数据和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来看,某化工园区、环城科技产业园是宁阳县今后危险废物产生源聚集区,也是管理部门监管重点。

宁阳县2010年共有15家城镇医疗单位申报产生医疗废物81648.4吨,全部委托山东天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宁阳县社会源危险废物未统计。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见表2.1,危险废物按行业、类别分类统计表见表2.2、2.3。

宁阳县2010年共有15家城镇医疗单位申报产生医疗废物81648.4吨,全部委托山东天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宁阳县社会源危险废物未统计。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见表2.1,危险废物按行业、类别分类统计表见表2.2、2.3。

表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

表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

表2.2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行业分类统计表

表2.2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行业分类统计表

表2.3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类别统计分析表

表2.3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类别统计分析表

2.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管理情况分析

2.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管理情况分析

去年以来,全县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认真落实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计划、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了年度、季度申报登记制度并与企业日常管理台帐对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演练记录、照片等资料都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产废企业认真落实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委托外单位处置的,都已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相应证明材料及转移联单都在相应环保部门备案。

去年以来,全县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认真落实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计划、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了年度、季度申报登记制度并与企业日常管理台帐对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演练记录、照片等资料都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产废企业认真落实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委托外单位处置的,都已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相应证明材料及转移联单都在相应环保部门备案。

从危废处理统计数据来看,我县只涉及两种危险废物利用方式,危险废物利用数量也较少,废物资源化能力较低,无论从废物种类还是从处理量来看,废物主要依靠委托外单位处理,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某某集团虽建有焚烧炉,但由于环保手续不完善,还没有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只能处置自身产生的危废。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见表2.4,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见表2.5。

从危废处理统计数据来看,我县只涉及两种危险废物利用方式,危险废物利用数量也较少,废物资源化能力较低,无论从废物种类还是从处理量来看,废物主要依靠委托外单位处理,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某某集团虽建有焚烧炉,但由于环保手续不完善,还没有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只能处置自身产生的危废。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见表2.4,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见表2.5。

存入我的阅览室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存入我的阅览室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一、科学合理规划,推进布局调整

(一)制定安全发展布局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统一部署,制定完善本地区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本市通过国家审核的41个开发区产业定位,确定化工产业的集中区域或园区,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要积极推广*化学工业区产业链一体化和循环经济经验,在化工集中区域和化工园区,要合理整合资源,集聚关联产品,优化园区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各区、县人民政府应于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本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并将规划正式对外。从2010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区域内建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

(二)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增量必须向工业区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调整”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实行转产、搬迁、兼并、关闭,积极促进和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市经济信息化委应会同财政、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快形成和出台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跟踪指导力度,积极协调相关地区争取于2009年底前完成中心城(镇)区、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内8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布局调整工作。

积极推广闸北、闵行等区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地区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二、加强源头管理,提高本质安全

(三)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

市、区(县)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各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剧毒、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启动现有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并作出2010年底前完成改造的书面承诺,通过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装置的安全本质度。企业实施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改造完成后还应委托有资质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从严审批液氯、氰化物、丙烯晴等剧毒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合成氨、高纯度一氧化碳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的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四)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运输许可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新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申请延期换证的企业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组织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同意颁发许可证或延期换证;达到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生产企业,在申请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免于现场核查,经资料审查后直接办理延期换证手续;要把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紧急停车等,纳入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内容。有关安全评价机构必须将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是否实现自动控制作为安全评价的一项内容,分析其工艺危险性及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完善技术措施,并出具评价结论。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对各类危险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运输通行证等证件的审核发放工作。

(五)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各级财政、金融、保险、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企业严格按照《*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沪财企〔2008〕30号)和《关于本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投保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

(六)强化技防措施,实施科技兴安

各级安全监管和环保部门要大力推广应用加油站HAN阻隔防爆和油气回收技术。2009年底前,完成对世博会场馆周边300米内、即使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安全距离仍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并完成外环线以内所有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改造。

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地方标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车载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GPS监控平台建设和应用,确保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GPS监控系统平台的建设、调试工作,并完成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监控信息接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路线、运行安全状况的动态监控。在试点基础上,2009年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电子营运证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运营车辆资质、技术状况、日常维护、规范营运等方面的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各有关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

鼓励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要确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通过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每一阶段都应制定试验开题报告,组织技术条件论证,编写试验总结报告,并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估导则》要求,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相关企业要及时将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并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以及定期组织演练。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和管理。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相关场所、设施要实施视频图像监控。

三、夯实监管基础,提高执法能力

(八)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本市有关规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有效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新申请或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要同时提供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剧毒、易燃易爆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在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自评,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并将自评报告提交相关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2010年底前,上述企业应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九)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普查登记,及时向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确保在2009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健全全市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为有效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打好基础。

(十)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等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过程监控、跟踪整改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岗位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同时,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下达整改指令书,落实隐患治理、应急措施,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各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台账,每季度按期将本地区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市级监管部门备案。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督促相关企业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等教育培训活动,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考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成绩应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十二)针对重点环节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大力推进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建设。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合理确定市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进出专用道口,完善道口禁止通行标志和标识设置,并负责在各市境道口和危险化学品运输沿线道路,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查验、执法,各级安全监管、交通管理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基础信息平台及车辆实时监控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并负责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专业人员资质情况以及车辆安全警示标志设施等情况进行查验;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收发货责任倒查制度,联合有关部门推广使用电子卡(标签)查验、登记,同时建立道口危险化学品超装卸载应急处置基地,真正形成“基本信息共享、动态监控通报、联合执法同步、查处意见反馈”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本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可控度。

各级安全监管、建设、质量技监、市政、消防、水务、房地、市容环卫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检修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和防范有毒有害危险作业场所中毒事故安全专项整治,促进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安全受控。

(十三)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市危险化学品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挥安全中介机构和专家的作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检查水平。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暂扣或吊销相关许可证。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提请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有关人民政府要组织限期予以关闭。

(十四)完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本地区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相关应急预案,规范和加强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迅速、妥善处置。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规定,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责任追究,制定防范措施,开展警示教育。受区、县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单位,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将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复印件)报市安全监管部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每季度定期分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指导中小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实现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本市安全生产情况逐级报告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要向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十五)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即将施行为契机,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十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地区要在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十七)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安全生产专业协会、安全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严格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和带储存设施的经营安全许可要聘请专家参与审查;事故应急救援、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要充分咨询专家意见;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监管合力

(十八)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十九)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执法检查效果。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危险废物;监管;建设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33-01

一、危废监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情况

危废监管是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危废监管工作,针对危废产生、运输、处置、利用等各环节,不断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和频次,初步建立起规范化管理体系。

一是全面监管,落实危险废物各项管理制度。区环境保护部门以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八项制度、三类设施、一项培训”的要求,有效落实管理计划制度、申报登记制度、应急预案备案制度等三项制度的备案和备案证明文件的出具;明确污染防治责任制度需形成现场看板内容及格式;对标识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达不到规范化要求的下达行政处罚和限期整改;规范产废单位对经营许可证制度的管理和备案情况;对三类设施增加现场监察频次,确保非持证企业自有贮存、利用、处置设施运行正常稳定;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并要求企业加强内部培训。

二是突出重点,建立完善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和配套体系。环保部门开展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研究,筛选废有机溶剂、含铜废物、染料涂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及废矿物油等区域典型危险废物进行危害特性分析并进行初步的环境风险评估,探索危险废物分级管理。

三是定期排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活动。组织涉危单位召开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细致培训,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相关企业立即进行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规范,管理不健全。普遍危废产生企业的危废申报率、规范化危废处置合同签订率还不能达到100%,在建立污染责任防治制度、管理计划备案、危废标识设置、落实2次以上的业务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等企业内部管理方面,达标率不到60%,贮存场所不规范、混存、超期贮存、贮存台账不健全、危险废物识别混乱等问题突出。

2、环保部门监管力量有限,能力建设、监管范围均不到位。缺少专管机构和人员,兼职管理人员日常现场督察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仅仅满足应付上级专管部门的检查,存在能力建设不足、执法条件欠缺、执法不严等问题。无法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全面监管。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人员规范化管理意识普遍薄弱。因为管理少、执法少,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不知、不会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危险废物规范化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工作,很多企业抱着能少做绝不多做,能不做绝不少做的心态,收集、处置量与实际产生量还有巨大差距。

三、几点建议

1、尽快设立危险废物专管机构。成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负责全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口固体废物(进口塑料、钢铁、五金机电等环保核查)等工作的综合性监管工作,驻厂监管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兼顾其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职能。

2、加强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确保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掌握危险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掌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相关企业的监管。从完善环评和审批着手,合理分析、审批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严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关,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对产生单位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坚决打击,从严处理。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施工关键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1.4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2.1.1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2.1.2 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2.5.1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5.2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5.3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2.6 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②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③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危险废物 规范化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00-02

为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2010年陕西省颁发了《陕西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规范化管理体系》),旨在指导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管理,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规范提升。按照《规范化管理体系》标准开展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建设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新任务。在企业中如何开展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如何落实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各种措施要求、达到规范化管理建设的标准,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内容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是国家强化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专门针对法定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个系统化管理要求。它由12个部分的30个要素构成,涉及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备案制度、贮存设施管理、利用设施管理、处置设施管理、业务培训等方面。

从建设内容看,企业上至公司制度建设,中到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下到具体的装备设施、标识、标志的达标;其间,各层级组织的协调和人员的的分层宣贯、培训等也涉及企业管理的多个方面,所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贯穿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控制行为的全过程。这对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企业一般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一般均设有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日常污染源和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监督检查、环境监测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工作。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新形势下,企业仅靠内设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来落实不断规范的新政策是不够的。在涉及开展全面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时,因其局限性常感到力不从心。而面对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这个涉及面广、从未开展过的新任务,企业也会存在认识、理念、管理、装备、设施、人员等均有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理念不清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企业表现出观念上的不适应。“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应承担什么责任?”、“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经营持续发展、商业机遇及社会形象有什么作用?”等,由于认识不足、理念不清,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出现机构定位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考核不到位,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只是环境保护管理单位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没有从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来定位,使得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在资源整合、优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专业管理人员匮乏

危险废物是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提出的重点管理对象,其概念、标准、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相关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认识能力不足。由于企业中原有承担废弃物处置工作的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长期多数都在从事日常的物资领取发放工作,人员接触项目要求不高,同时人员的专业认识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也欠缺。因此,企业现有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需要,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管理基础缺乏,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

企业虽有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企业在规范化体系建设所要求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均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的分布、分类、收集、建立产生转移台账、实施转移控制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管理基础缺乏,严重影响规范化体系工作的开展。

4、基础设施薄弱、装备不足

危险废物因具有的危险性,因此它的贮存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标准的规定;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均需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由于前期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企业一般均会存在贮存场所、贮存设施、容器包装物不足或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状况。这种现状已不能满足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需要。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表现在企业如何适应国家新的管理要求方面。因此,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主动加强和提升内部管理,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新要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任务。

三、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思路及实施把控

建设一个新的管理体系,把新的理念、方法,转化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培育的过程。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程度深,从其建设内容看,涉及公司制度建设,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利用、处置达标管理,企业人员培训等。因此,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需遵循3个原则:一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三是整合资源,协同推进。

企业推行体系建设的思路就是将这三个原则有机地贯彻于实施的每一个步骤和具体的工作方法中,对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顺利推进工作,实现管理目的,达到管理结果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实施规范化体系建设主要把控以下几方面:

1、确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管理模式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管理的职能单位承担企业规范化体系创建任务,通过企业机构责任管理平台,将创建工作涉及的企业管理、环保安全管理、技术工艺、物资供应、生产经营单位、库存管理纳入到同一个工作责任体,实现规范化体系建设的自主推进。通过成员的提案改善及创新,来消除规范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编制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大纲

将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细化为清晰、具体、可落实的工作大纲,是开展好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编制大纲应结合考虑到体系建设标准的总体要求、依据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参照责任制、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原则、编制分阶段、分步骤、操作性强大纲。

一般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大纲如表1。

3、实施大纲工作计划,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

分析大纲工作的重点、难点,识别企业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可以使大纲工作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3.1 编制规范化管理的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规范的制度、完善的流程,管理工作就没有依据。为此,将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作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针对组织与员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权责划分进行系统的梳理完善,制定《企业环境保护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企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企业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制度,组织对制度进行全面评审和修订,对流程建设进行评价与改进,达到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的清晰化操作目标,夯实管理基础。

3.2 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现成的经验模式,加之这项工作涉及企业的范围较广,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随意性,盲目性的情况,对各项工作存在理解不一、阶段工作成果不理想,不能持续推进开展下一步工作。特别是工作流程上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决定了工作计划整体质量效果。准确定位和控制重点、难点工作,可以对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控制,提高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重点、难点工作进行规范。

规范重点、难点工作主要在开展人员培训、对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指导及完善危废管理流程和编制管理台账三个方面。

①、针对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企业需要开展相应的宣传培训,以帮助员工克服这些障碍。

通过报纸、广播进行法规宣传在企业内营造开展规范化管理的氛围,使企业员工理解和明白此项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在日常生产中能自觉贯彻和改善该项工作。通过专项培训,使各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明白危险废物的概念、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以及收集、贮存和统一处置的管理规定。为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人员基础。

②、对重点产废单位危险废物台账建设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

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贮存等情况的普查中,结合日常监管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确定重点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同时对重点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产生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侧重对重点产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建设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将各环节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处理、处置以及利用等情况,与台帐的记录进行认真核实。通过适时指导、现场检查、帐物核对、好经验的借鉴推广等方法,对其进行着重关注,较好、较快的提高重点产废单位工作的实施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重点、难点工作的工作方法。

③、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流程和编制管理台账;

建立完善的流程可以实现体系效率的提升,明确责任、协同配合,控制体系风险。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企业需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使用人,将每日产生的危险废物送交到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存放点,并与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待存放点容器装满后,定期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送交到企业集中的危险废物贮存场,并办理移交手续。待危险废物储存数量达到库房规定的储存数量时,再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与有资质单位协商进行安全处置及办理转移手续。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中需要建立产生单位《月度危废回收统计表》,企业回收部门按月、季度填《危险废物分类储存表》、《危险废物处置统计表》和《废电子产品、电器设备储存表》表,统一报企业环保管理部门。企业环保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危险废物的处置。向当地政府环保管理部门提交处置计划,待当地环保部门批复后,方可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完善管理流程使企业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方面做到账实清楚、处置合规,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3 实时控制:

即使有了工作大纲和对工作重点、难点的分析,但在实际执行和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仍会发生异常波动和出现未预见的情况。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制定重点、难点工作的工作规范、检查考核落实、岗位负责制明确清晰、责任分解到人,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等,结合日常的检查、记录、统计,即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解决措施,并在第一时间予以改进,以此将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最短时间和最有效率的推进。因此,过程控制在体系建设也尤为重要。

企业通过有目标、有落实、有控制的实施工作计划大纲,分步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析;危险废物物料衡算;规范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台账记录、统计,贮存处置等管理流程;员工培训;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最终能够实现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四、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管理创新,推进了精细化管理

以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为牵引,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和建立行为规范。通过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将国家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要求转化为企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全体员工理解和认可的行为模式;建立了制度化管理体系,使管理人员从随机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管理,从而降低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

2、现场管理持续改善

现场改善可以理解为现场管理优化。推进规范化体系建设后,企业现场管理依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实现设施、设备的提升,厂区布局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布局和建设,工作环境发生良好的变化。当然,企业仍需加强现场管理,对生产现场、厂区、仓库等地利用5s合理有效的进行协调和控制,加强对人和设备设施的管理,持之以恒,持续改善,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要求。

3、建立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开展规范化体系建设是企业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同时提升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要。规范化体系建设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自身管理的创新,对企业管理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制度和流程的形式建立了企业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建设的目标、达到了建设的目的。

企业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完善,使其发挥持久的效力。

结束语: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既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也使企业在适应外部发展环境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内生增长、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特殊危险作业 施工现场 监督检查

中图分类号:P3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28-01

0 引言

为了规范大港油田公司特殊危险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加强特殊危险作业项目风险控制,有效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特殊危险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特殊危险作业管理职责、分类与分级、风险识别、安全措施制定、作业许可证申请、书面审查、现场核实、审批、延期、实施、关闭、网上办公等内容。适用于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和外部承包商。

---《特殊危险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1、正文

1、 大港油田公司特殊危险作业管理现状

1.1 特殊危险作业的定义:指涉及人员、设备、环境等危险因素复杂、风险程度高的作业项目。作业特点具有流动性、交叉性、非常规性以及使用特殊装备或工艺。

1.2 众所周知,石油行业是高危行业,而在石油行业中,现场施工作业又存在着多种风险,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而特殊危险作业又是现场施工作业中危险性最大,发生安全事故最高的作业,为了控制风险,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港油田公司制定了《特殊危险作业许可管理办法》。2007年11月28日,大港油田公司在采油一厂召开“特殊作业管理汇报推动会”,特殊危险作业管理系统正式在大港油田公司开始运行,会议要求认真贯彻《油田公司特殊作业安全许可审批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特殊作业管理规定;全面实施《特殊作业项目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有效作用;2011年1月29日,根据集团公司?《作业许可管理规范》(Q/SY1240-2009)及《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Q/SY1242-2009)等九项标准,结合管理实际需求,油田公司重新修订了相关特殊危险作业项目管理作业文件,根据新规定,特殊危险作业许可管理分为风险评估、书面审查、现场核查、现场审批、延期关闭、存档等环节。该系统只用于书面审查与存档,其余环节均在现场进行。优化升级后的V3.0版特殊危险作业项目管理系统自2011年3月16日正式运行。

2、大港油田公司特殊危险作业存在的问题

特殊危险作业管理系统在油田已经运行了两年多了,规范了油田特殊危险作业,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特殊危险作业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阐述,并对每个危险危害因素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使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监督管理有了针对性的依据,但是从运行效果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特殊危险作业分类

大港油田公司特殊危险作业分为44项,其中通用类9项,专项类35项。 通用类特殊危险作业项目,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挖掘作业、化学清洗、移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脚手架作业、管线打开等共九项,并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专项类特殊危险作业项目:经油田公司确认并的、具体的特殊危险作业项目。

2.2 特殊危险作业许可证办理存在问题

2.2.1不办理特殊危险作业票:

某石化检修罐区施工现场一辆吊车在没有办理吊装作业票的情况下进行起吊作业,使特殊危险作业失去过程控制。

2.2.2作业票过期:

某联合站输油管道调整改造工程附近两处管线焊接现场提供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已过期失效,且现场均未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

2.2.3特殊危险作业票施工人员不教育,不签字:

某井安装抽油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特殊作业票没有施工人员签字。

2.3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现场不能提供有效证件

某工程现场作业的电工未提供有效证件;管道焊接施工现场作业的气焊工和单斗挖掘机操作手均未持有效证件作业。

2.4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问题

2.4.1、临时用电现场安全隐患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电缆违规私搭乱接,漏电保护器不检测,手持电动工具没有漏电保护器,多台用电设备共用1个漏电保护器或断路器,电缆直接绑在脚手架上,配电箱的进出电缆处没有护管等情况还很普遍。

2.4.2、安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比较严重,主要是高空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使用机械旋转部位没有防护罩,脚手架操作面的脚手板未满铺,动土作业沟壁没有设置支撑等。

2.4.3、设备设施及附件管理的问题时有发生,表现在设备设施缺失安全防护装置,如乙炔气瓶没有安装回火阻止器,混凝土搅拌机的传动轮无防护罩,安全附件不检测,安全设施不安装等。

3.特殊危险作业存在问题分析

3.1、建设单位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不到位

单位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对特殊危险作业安全监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直线管理”和“属地管理”责任仍然只停留在口头和表层,没有按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的要求严格监管,因此危险施工作业现场违章和隐患问题比较突出。

3.2 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项目主管部门不负责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主要依赖安全监督部门来查纠违章和督促隐患整改;对施工项目监督检查不到位,项目所在单位特殊危险作业施工检查也不到位,及时。

3.3 处罚举一反三不到位:各单位安全监管部门虽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违章和严重隐患问题也进行了考核处罚,但力度较小,导致同样的隐患问题重复发生。

3.4 安全投入不到位:特殊危险作业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其重要原因是施工单位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对安全的投入达不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4、下步整改建议(加强危险作业管理的几点小建议)

4.1 认真履行安全环保主体责任

各单位要认真细化对特殊危险作业安全监管的具体实施细则,要将反违章和隐患整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4.2 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各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持续加大对特殊危险作业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安全施工方案,规范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特殊危险作业许可管理。要全面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肃查纠“三违”行为。

4.3 进一步加大考核处罚力度

油田公司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对不认真执行HSE规定、安全施工方案不落实、有严重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不整治的特殊危险作业,要坚决采取责令停工整改和按规定处罚等措施。

4.4 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和培训

各单位安全监管部门对特殊危险作业的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将油田公司的HSE规定和有关要求向他们讲解清楚,做到风险识别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监督到位,逐步形成自我安全约束机制,确保油田公司HSE目标的实现。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三)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四)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一)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二)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2.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三)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2.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3.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四)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2.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3.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五)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六)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2.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3.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4.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Keywords] construction key, risk factors, control measures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is what people don't want to happen, which is a kind of events. Bu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hide many may cause accident risk factors. Clearly the accident happened to find out the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want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can lead to the accident happened risk factors is necessary and the key,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is not happe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the purpos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void or reduce lies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ccidents, to that of the security pla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expected goal.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三)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四)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一)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二)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2.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三)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2.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3.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四)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2.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3.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五)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六)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2.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3.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4.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3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各项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长效监管新体系。

总体目标:从*年起三年内,通过不懈努力,基本形成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合理、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规范、安全装备和防护设施水平较高、应急求援体系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危险化学品责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年零增长,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

二、明确职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明确各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县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扩建项目审查;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包括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专业生产企业的定点和审查;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发放;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公安局: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质监局: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交通局: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环保局: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环境应急监测,对进口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卫生局:负责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对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和监督管理;依法对医疗机构所涉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及医疗废物处置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依法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工商局:依据行政许可部门的批准、许可文件,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的营业执照,并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

县发改委: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备案管理,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纳入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对未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县安监局、质监局、经委:负责全县经委系统危险化学品的工业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并直接监管颍上鑫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颍上实华化工厂,负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危险化学品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依法实施淘汰。

县建设局:负责审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中,按照合理布局、严格控制的原则,安排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有关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负责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项目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资质审核以及设计、施工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县国土局:负责对取得安全审查批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批。

县商务办:负责成品油仓储、零售经营的初审,牵头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的专项整治。负责全县范围内城区、国省道、县乡道、内河加油站点(不含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水上服务区加油站)的规划许可,加强对成品油零售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并直接监管中石化阜阳市分公司颍上经营部、中石油阜阳市分公司颍上站。

县农委:负责对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农药(含杀鼠剂)进行登记,依法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气象局:负责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及监督管理,并依法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邮政局:负责邮寄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部门间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严格按照与县政府签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把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基层单位。建立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作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人,要求落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特性,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标本兼治,夯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项目)准入和退出制度。各地要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总体规划要求,坚决制止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安全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危及安全生产的低水平重复项目或落后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的进入。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快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条件差的工艺和设备,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二)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各地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构成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和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入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坚持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和提高安全生产条件。

(三)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新建、改建或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号令),严格履行安全审查手续。

(四)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自*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指导、帮助和促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消除事故隐患,促使所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成为安全型企业。

(五)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应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相关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知识技能,并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四、强化监管,防止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各乡镇政府、县政府有监管职责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部骤地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改,直至关闭。各地要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监管长效机制,对隐患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及时跟踪监督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企业整改情况。

(二)确保按期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搬迁和关闭工作。对列入搬迁或关闭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在*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搬迁或关闭工作。

(三)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许可证制度。安全监管部门应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经营活动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对已取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企业有关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持证上岗的,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情况的,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设施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的,以及其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相关许可证件。严厉打击无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非法行为。

(四)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液氯、氯化氢、液氨、液化石油气、剧毒溶剂等重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整治与监控。严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资质和运输相关人员考核、资格认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收发货企业装载卸载环节的监管,督促企业建设、完善收发货和装载卸载的查验、登记、核准等制度;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及其车载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施全程监控。严厉打击运输车辆无营运证件和运输专业人员无相应资格证书、运输车辆超载、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伪装成普通货物运输的违法行为。

(五)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要认真吸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教训,加强对化工企业尤其是河流沿岸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压(倒)罐设施、贮罐围堰、防火堤设施,泄漏物料和消防用水流向导沟(管道)及收集处理设施等各项防范措施。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道路危货运输 新危规 危货运输企业 相关从业人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危险品资料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道路运输危险货物都在3亿吨左右, 其中剧毒氰化物就达几十万吨, 易燃易爆油品类货物2亿吨左右, 危险品物流已悄然形成。除运输量上升外, 危险货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危害特性也越来越复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覆盖了包括爆炸物品、氧化剂、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固体、一级易烧液体、剧毒物品、一级酸性腐蚀物品、放射性物品;二级易燃液体、有毒物品、碱性腐蚀物品、二级酸性腐蚀物、其他腐蚀物品等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列名的所有危险货物。大量运输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危险货物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 形成了一个个流动的危险源, 致使运输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频发,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综观当下危险品运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运人小、散、弱

当下承运危货的企业大多规模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普通车辆抵充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 挂靠现象也比较多,真正能提供多品种、大批量专业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还不多。另不少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是自产自运,满足本单位生产经营的运输需要,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能力组建专业的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变相地造成了当下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小、散、弱。

(2)托运人法律责任缺失

交通运输部于2013年7月1日通过实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危规)指出: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危货。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对危险货物种类、数量和承运人等相关信息予以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这一条款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下承运人小、散、弱的现状,跟托运人法律责任缺失有关系。加强危货运输管理应该从托运人的货源源头管理入手,过去托运人只看重承运人的低报价而不去考虑其实力和资质,是导致目前该行业管理水平提升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目前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来看,事故发生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承运人没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不具有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并且不少从业人员也不具有相应专业运输知识导致的。

(3)从业队伍和行业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当前该行业总体来说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管理人员、装卸人员、押运人员,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从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让相关从业人员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从业人员不具备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装卸操作规程、运载途中保管、安全防范、应急事故处置等专业知识。在押运装卸业务忙不过来时,使用不熟悉装卸和押运危险货物的种类、名称、特性、包装要求的人;使用不熟悉装卸操作规程和装卸技术要求的人;使用不熟悉应急处置措施的装卸和押运人。有的甚至使用没有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的人,给整个运输管理业务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有的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在运输途中擅自离开岗位,让所押运的危险货物脱离自已的监控视线之外。

(4)车辆技术状况、运输设备、设施等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

有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对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缺乏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方法和措施,不能及时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完好程度。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 缺乏有效的教育、监管、激励、奖惩机制。企业往往忙于事后的事故处理, 疏于事前的安全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事故的防范等等。

(5)危规运输企业异地运输不备案,驾驶员不能做到随身携带安全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异地经营指的是危货运输业务线路起讫点均不在该企业注册地市域内。据调查,现实中异地经营累计3个月以上的不及时向经营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接受监督的企业比比皆是。这种因行业监管缺失的违规现象,给不法危货运输人钻了很多空子。另一方面驾驶人员不能做到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和《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6)重大节假日上高速公路危货运输问题突出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的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在运输危险货物时,不能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有关规定,不能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关于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在重大节假日通行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导致一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伤及大量无辜,损失涉及面因人为因素而被放大。

总之,危险品货物的运输是复杂的,与普通货物运输相比,具有业务专营、车辆专用、人员专业等特点,要做好危险品运输,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实现危货运输效益,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危货运输制度。今年刚颁布实施的新危规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值得广大从业队伍认真学习领会运用,现阐述如下:

(1)建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我国《危化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危规》第八条也规定“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两条具体法规的出台强制敦促广大从业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2)建立安全评价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03年印发的《关于开展交通、建筑、民爆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通知》(安监管三字〔2003〕43号)中,就提出了“在道路交通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并对一些省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了评价。本次新危规又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广大从业企业应该谨遵执行。

(3)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专项考试制度和豁免制度

“剧毒化学品、爆炸品”的危险性高,一旦发生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都极其严重。为此新危规提出建立了“剧毒化学品、爆炸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制度,从源头管理抓起,加强对驾驶、押运、装卸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原“危货”资格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剧毒化学品、爆炸品”道路运输的资格认定。同样,新《危规》根据“分类管理”原则和区别对待不同危险级别道路危货运输要求,对道路运输影响不大的危险货物运输,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豁免制度(按普通货物道路运输要求)。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危险货物豁免仅适用道路货物运输环节,其他诸如生产、包装、经营、储存、使用其他运输方式等仍应严格遵守《危化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4)建立“举报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

《危化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危化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从业者提高了外援帮助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事故损失。

除了上述从制度上去完善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外,针对上文分析的当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依托新《危规》从以下方面着手,去改善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实现运输管理的效益。

(1)调整和细化对危货运输专用车停车场的要求

包括明确停车场面积的最低要求;强调停车场地的设置不得妨碍居民生活和威胁公共安全;进一步明确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应当在停车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允许使用租借的停车场地,但加以3年的合同年限限制,并要明确停车场地位置。

(2)从运输源头抓起,保证载货罐车不超载

做到“一车一罐一品”要求,为保证罐车不超载,可按公式计算:罐车核定载质量(kg)≥罐体容积(m3)×许可运载液体危险货物的密度(kg/m3)。做到载货罐车在核定范围内装运。

(3)专用车辆维修应对口管理

根据新《危规》第二十五条规定“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专用车辆及罐式专用车辆(含罐式挂车)应当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维修。牵引车以及其他专用车辆由企业自行消除危险货物的危害后,可到具备一般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维修”。这一条企业应该严格遵照执行。

(4)危货车运普货应区别对待处理

《危规》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感染性、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其他专用车辆可以从事食品、生活用品、药品、医疗器具以外的普通货物运输,但应当由运输企业对专用车辆进行消除危害处理,确保不对普通货物造成污染、损害。不得将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混装运输”。

(5)严格常压罐体检验记录

《危规》第二十八条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对重复使用的危险货物包装物、容器,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6)危货运输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装卸管理人员

《危规》第四十二条规定:危险货物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危险货物运输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指派装卸管理人员;若合同未予约定,则由负责装卸作业的一方指派装卸管理人员。

总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保障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根本在于管理。必须从宏观上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法制管理和制度建设,从微观上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全面全员管理,以提高危险货物运输的效率与安全性,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Z].2013.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

一、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3、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