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篇

对于爱写点小游记的我来说,导游的重要不言而喻,可导游的良莠不齐又往往令人头疼。因此,鉴于游曲阜时的教训,为了不再被“花瓶”导游缠住而枉自沮丧,我在游岳阳楼时多了个心眼儿,即先要考一考再说。

面对围上来的一群导游小姐,我的问题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为什么不去大书特书岳阳楼自身?

按说,这教书匠式的问题,即使不在岳阳楼提出,也不能算刁钻,中国的“鸡屎”分子,大大小小都包括在内,谁不知道《岳阳楼记》?

然而,小姐们却面面相觑,唯独一个貌不出众的姑娘表示愿意一试。

这是位不动声色的女子,她说,可能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规避政治风险。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同样遭贬的范仲淹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邓州任职,重修工程是否负案,范仲淹显然心中无底,万一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中又有了经济问题呢?你去大书特书一个政绩工程,那政治风险不就大了?

二是选取以楼说事的角度,写景抒情,文章容易出新出彩。而且,还能很巧妙地借此机会再一次向朝廷表明忠心,即使重修工程出了天案,也牵涉不到他头上。

三是范仲淹也要借这个机会,好好规劝一下他的官场朋友滕子京。他之所以要亮出交友的政治原则,除了向朝廷表忠心外,不正是为了一给滕子京打气,二也要他夹起尾巴做官为人吗?

您看,忠臣、才子、廉吏、诤友,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为自己画像,为什么要去大书特书岳阳楼自身呢?

一听这话,我好不惊讶!完全没有料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子,竟有如此之见识!由此,我以往对岳阳楼形成的一揽子认知,几乎被悉数颠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不用说,我的岳阳楼之游,正是在这位语出惊人的导游引领下开始的。

岳阳楼位于洞庭湖边,矗立于岳阳城西门的城楼上,揽洞庭,携长江,湖光山色,烟波浩渺……为历代迁客骚人感叹唏嘘之所,人文含量极高,因而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导游介绍说,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建楼阁,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至诗人杜甫赋诗《登岳阳楼》时,500多年皆风平浪静,未见引人瞩目的大褒大贬。

可是,又过了300年后,随着一个颇有争议的左迁官员滕子京,于庆历五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并邀其“同年”,政治上的好友范仲淹“作文以记之”后,毁誉聚讼纷至沓来。

哟?还有这些事?我甚觉意外。

有的。导游说,当然,这些褒贬主要是针对滕子京的,其中也涉及范仲淹,至于岳阳楼本身,倒是一致称赞。

我们站在城墙下,面对雄伟壮观的岳阳楼,导游继续介绍道,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天下名楼,几经风雨,屡毁屡建,其中有据可查的便有30余次。而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已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的。

见我还在疑惑滕子京的“毁誉”问题,小姑娘告诉我说,这也算是天下奇闻了。有人说滕子京是位廉能之吏,又有人说他是个贪腐之官,所持依据竟然都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哦?我也很是诧异,可惜不曾读过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不知这位司马大人是怎样“纪闻” 滕子京其人其事的?

导游小姐笑道,我给您背背:

“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

小姑娘接着说,誉之者取“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 称赞他不靠财政拨款,不搞集资摊派,而是靠催收州民捐献出来的烂债聚财,为后世留下一座岳阳楼。

毁之者则取“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并联系他被贬岳州的缘由,说他故技重演,将搜刮所得的巨款抓在手里,连账本都不要,借修岳阳楼之机中饱私囊。

我终于听明白了,不由笑道,各取所需,为我所用,这不正是老祖宗们历来惯用的伎俩――春秋笔法嘛!

是呀,小姑娘也笑道,可话要说回来,谁叫他滕子京闹出一个“泾州过用公款案”的呢?有把柄啊!《宋史》记载,滕子京在泾州做官期间,一次守土之战后,自作主张,“费公钱16万贯”,除去分给“诸部属羌”及“馈遗游士故人”外,仍有数万下落不明。此事被监察御史揭露出来,宋仁宗派人前往查勘,而滕子京却以销毁支付凭证的手段拒绝查勘。

小姑娘进一步说,《涑水纪闻》毕竟只是“纪闻”,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本身都还是问号,可世人却硬是依据它争个不休,毁誉文章至今时有所闻……

我们边走边聊,沿古城墙拾级而上,即见一座横额为“南极潇湘”的牌坊,有联云:“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登上城楼,天下闻名的岳阳楼便触手可及了。抬头望去,只见郭沫若题写的“岳阳楼”名匾高悬于三楼之上,那潇洒飘逸的三个大字,更为这座千古名楼平添许多风采。环顾左右,见楼前有宋代铸造的三足狮环铁镬两座,两侧各有衬楼,右名“三醉亭”,左为“仙梅亭”。

导游介绍道,岳阳楼占地240平方米,通高19.72米,三层三檐,全木结构,梁、柱、檩、椽不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楼基是一段古朴的石砌城墙,城墙根直接湖水,楼顶为盔顶式造型,酷似古代武士的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黄琉璃瓦,飞檐高翘,屋脊装饰有各不相同的动物,第一层飞檐上的翘首为凤凰,第二层翘首为龙头,第三层为回纹形祥云。每层飞檐的翘首都有脊饰相连,脊饰的设计分别为茶花、莲蓬、海藻和卷草,三层分别名曰“茶花护凤”“海藻绕龙”和“仙草祥云”,连在一起,意指“龙凤呈祥”。

导游深有感触地说,仅此一项设计,就可以看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用意,不仅为个人的政绩树碑立传,也在为朝廷的“太平盛世”涂脂抹粉啊!

小姑娘看问题的目光真是犀利无比,入木三分。我不禁附和道,大概这也是个基本规律吧,举凡政绩工程,哪个不借“太平盛世”的东风出笼,而后又反过来为之涂脂抹粉?否则,它早就被查处得无立锥之地了。

随着导游步入一楼,见大厅正中悬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雕屏两侧挂的是一幅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见我在雕屏前驻足凝视,导游指着它说,有人仅凭这《岳阳楼记》,就写文章指责范仲淹,说他为滕子京歌功颂德,称道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一些资料介绍,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这情形刚好说明滕子京以物喜以己悲,范仲淹不会不知道,再联系他“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申明,我感到范仲淹在写作《岳阳楼记》时心情并不轻松。明明是变着法子委婉批评,怎么到了一些人眼里,就变成了歌功颂德呢?

我从未深入思考过这类问题,对导游的这番议论,除了一点突兀感外,几乎无言以对。

小姑娘有些动情地继续说,虽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为自己画像,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忧乐”境界的崇敬。说老实话,即使今天,也未必真有几个达到他这境界的。因此我认为滕子京是不能和范仲淹相提并论的。虽然他们同为封建官吏,又是一对好友,可一个是万家忧乐到心头,一个却是竭力为自己树碑立传,明显地不对称呢!

说着,我们登上二楼,没想到二楼正中也赫然悬着一幅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只不过这一幅的字是金色的。我颇为惊疑,为何一屏挂两楼?导游介绍说,二楼的这一幅是真迹,曾经被一个姓吴的知县用一楼的赝品偷换盗走过,后来几经变故失而复得,所以才有一屏挂两楼的故事。二楼也有楹联两幅,取的尽是忧国忧民之意。

三楼有李白、杜甫、张说、白居易、孟浩然、韩愈、李商隐、范仲淹、滕子京等的壁画,以及他们的诗文手迹。

但三楼最宜的还是登高望远,八百里洞庭奔涌而来,恰如东西两侧之楹联所描绘。其西联云:“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系当代书法家李立所书。东联仅八个字,是岳阳楼诸联中最短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为唐朝李白所题。短联的中间是一幅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匾:“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名作,触景生情,忧国忧民之情怀溢于言表,的书法也是老人家晚年作品,其笔意奔放,苍劲挺拔,与诗的意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只是他书写时把杜诗的“病”改成了“去”。小姑娘评论说,老人家这一改,使老病无助的凄凉一下子淡去了八九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2篇

2008-200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八年级语文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中有一副对联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联对应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填空,联语是:湖南――八百里洞庭凭__壮阔;__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上联提示所写内容是有关湖南方面,下联空白处则考查由下联内容推出中国哪个省份,多数学生容易推出为湖北省。

我们先从命题者撰写对联旨在考查的知识点看,这副对联涵盖了语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属综合性题型,有一定难度。语文知识方面考查学生是否懂对联,诸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符、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句末上仄下平、内容相关等等;从地理角度,检测学生是否知晓洞庭湖、赤壁、黄鹤楼所在省份;而历史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历史上仙人、文人墨客、政客留下的千古传说和佳话,如三国时期发生的赤壁之战,苏轼被贬黄州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不朽佳篇,但苏轼所游并非三国时期赤壁;唐代诗人崔颢留下题有一首七律《黄鹤楼》千古美文,以及传说仙人王子安、费骑鹤典故;另一典故说是“黄鹄矶”原名“黄鹤矶”,楼从山名;还有宋代滕子京曾被贬为岳州知州等。尔后分析下联“黄鹤”,这里“黄鹤”是否就指代“黄鹤楼”呢?笔者认为“览黄鹤风流”都涉及到有关黄鹤楼典故,尤其是李白登楼见崔颢诗后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号称“青莲居士”,这便是“崔颢题诗,青莲搁笔”佳话,如果说黄鹤亦代黄鹤楼,可以说得通,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联系,发人深思遐想,那么是否就根据下联推出上联空白处就应填“岳阳”呢?(标准答案确实如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如果说八百里洞庭凭岳阳楼壮阔说得通,因岳阳楼在岳阳市城西,面对洞庭湖,湖边一楼,景物壮阔,但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似乎欠妥,八百里洞庭皆因湖南主要干流湘水流入才出现壮阔景观,课文《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南极潇湘”,潇水是湘水支流,都注入洞庭湖;最后从视角看此联,下联“二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从仰视角度来说,是从地面往空中看,“八百里洞庭凭潇湘壮阔”是从俯视角度来看,即从空中往下看,可以想象一楼在八百里洞庭里显得何等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高出往低处看,湘水、潇水如一条白练纵贯潇湘大地,是看得见的,笔者以为填“潇湘”较“岳阳”更贴切,岳阳不能等同于岳阳楼,笔者收集到有关题岳阳楼名联,有几种特色,一种不直接说岳阳楼,但一看便知,例清-张照题岳阳楼联: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清-陈大纲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许萃华联:从唐宋物换星移,真形不减巍峨,考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皆为楼阁重修日;值中外宾来客往,胜状更添壮丽,看云飞波涌,千帆竞发,恰是英雄后乐时;一种把“楼”放前,“岳阳”置后,或不出现“岳阳”二字,例清-徐小毂联:国中大泽推云梦,天下名楼是岳阳;成沛良联:斯楼坐落好河山,抱八百里洞庭,揽七二峰衡岳,白云悠悠,伴爽气西来,碧水长天呈一色;华夏拓开新局面,奋十亿人智力,光五千年文明,心潮滚滚,随大江东下,古城杰阁庆重辉;一种直抒胸臆,联语中出现“岳阳楼”三字,例周砥中联:小小岳阳楼,从巴陵修复以来,为全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留下一个缩影;茫茫洞庭水,把君山画得更好,是诗仙抒情写景,两相结合,构成千古奇文岳阳天下楼,登临者蹈厉歌吟,荆楚本多才,况还有杜老题诗,范公作记;洞庭船上客,观览乎衔横吞吐,湖山何等美,惹得那滕王比胜,鹳鹊争奇。几乎笔者所看联语没把“岳阳”来等同“岳阳楼”,如同咱们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不能等同于“滕王”,没哪个说你去游览“滕王”?滕王阁有时简称滕阁,有联:滕阁秋凉,西山气爽枫林老;灌城春暖,南浦烟凝柳浪轻,还有薛维桂联:巍峨滕阁吞牛斗,磅礴文思贯古今。抑或笔者才疏学浅丑陋寡闻,还从未听说过岳阳能等同岳阳楼,不知命题者拟这一联语时,到底是从浅易来考查,即下联黄鹤(楼)就一定对仗岳阳(楼)?还是从更深层意来挖掘上联之寓意?当然,这是笔者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证。

今年初中语文试卷首次出现对联题,这与南昌市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南昌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会楹联城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南昌)楹联文化艺术节。楹联是基于我国汉字的特殊义形结构和韵律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应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了解楹联的基本特征、撰联技巧、传统格律文学常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糅合楹联知识,学生既可增长学识,品享楹联之乐,又能陶冶情操,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3篇

江南三大古楼之一的岳阳楼历来都是文人居士聚会,把酒吟诗,抒情画意的场所。它在被诗人墨客以诗寄托情思的同时,因诗而闻名遐迩,成为湖湘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随着外国游客的纷纷到访,将岳阳楼作为外国人初步了解湖湘文化的窗口之一已十分必要。而岳阳楼上历代文人所创作品多以对联形式悬于岳阳楼景区各处,对其中部分主要对联英译,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文化的软实力进一步推动旅游形势的发展,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探究。因此,本文将以岳阳楼景区部分对联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英译。

二、目的论与对联英译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翻译目的论主要有三大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三者的关系为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两者都必须服从目的原则。换言之,目的原则是核心原则,忠实原则以连贯原则为前提,当发生冲突时以目的原则为准。

旅游景点的对联,要实现其英译,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应充分发挥其呼唤功能,感染游客,在引起其注意的前提下,传达信息并使其印象深刻。目的论强调的便是从文本接受者的角度出发,以译文传达的目的为中心而指导翻译。不同的文本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但宗旨是符合文本英译的目的。因此,目的论视角下的对联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岳阳楼部分对联解读与英译

岳阳楼乃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相传原是三国时代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兵时的阅兵台,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渐演变为登临游览,观光赏景之地。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南楼,中唐李白赋诗后定名为岳阳楼。

俗话说:“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唐代吟咏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诗作就达一百三十八首。岳阳楼以文而胜,其声名远播则主要得益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和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细看岳阳楼上对联,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歌咏叹――“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登上岳阳楼,遥望周边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楼之高,湖之美,从古至今吸引了不少仁人志士与文人墨客,登楼把酒,一展诗情,叹古咏今。其中,最为公众熟悉的一联便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此联出自明末魏允贞的《岳阳楼》诗:“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前两句被选为岳阳楼大门联,横批:“巴陵胜状。”对洞庭湖与岳阳楼的赞美之情溢于诗行之间。要实现该对联的翻译,就应明白译文传达给外国游客的意思是:洞庭湖为天下湖,岳阳楼为天下楼。英译时有两项意义是重叠的,英语最忌讳重复,因此,为使表达精炼,可试译如下:

Dongting Lake is the top one lake in the world;

So is Yueyang Tower, the top-grade tower.

(二)直叙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出自唐代“诗仙”李白之手,悬于主楼三楼。寥寥八字,便将洞庭湖优美的景色概括,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月明风高,景象甚好。此联的英译,只要能让读者明白此处是写水天相接,景色无边就可。可试译如下:

The water and the sky are united into one color;

The scenery in the moonlight and breeze is splendid.

(三)抒情怀――“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由巴陵知县陈大纲所撰,“四面湖山”意指周围景色,东南西北,浩浩荡荡,巍巍峨峨。“万家忧乐”泛指百姓哀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英译此副对联时,应创设一个情境,即作者面对湖光山色,不由想起百姓忧乐。上下联看似为因果关系,更确切地,可理解为让步关系,景色虽美,但“我”仍会将百姓的生活状况记挂在心,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意在表明作者心系天下的情怀。

Beautiful as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is,

I can’t help worrying weal and woe of the populace.

(四)忆范杜――“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此楼”。

此为岳阳楼三楼黄道让撰联。“杜诗”和“范记”分别指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联意思是山色湖光都集中在岳阳楼上。此联中唯一的连接点是岳阳楼,看似前后关系不大,实则都是歌颂岳阳楼,可直译如下:

The poem of Dufu and the narration of Fan Zhongyan about Yueyang Tower have been widely rea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beauty of the mountain surrounded and the splendor of the lake can be enjoyed on the Yueyang Tower.

四、结语

对联英译是集文字功底与个人智慧为一体的探究行为,因此,对译者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对湖湘景区岳阳楼的部分对联试作英译,有很多值得商榷和探讨之处,仅希望能对湖湘文化的跨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玲.岳阳楼楹联评析[J].档案时空,2007,(5):28-30.

[2]博雅画廊.岳阳楼楹联赏析.百度空间.http://hi.省略/boyahualang/home.

[3]何林福.岳阳楼史话[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4]邹律资,王馥兰,李建平编著.岳阳楼[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VOL26,(8):342-345.

[6]陈湘源.岳阳楼诗词联匾浅谈[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VOL26,(4):52-53.

[7]刘绍龙.怀古岳阳楼[J].古典文学知识,2004,(6):104.

[8]黄禹康.千古名楼――岳阳楼[J].城乡建设,2008,(4):75.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4篇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②勤劳的新邵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采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首当其冲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拍重。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按要求填空(4分)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和诸葛亮,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默写。(10分)1《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4分)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 古: ;今: ;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曹刿请见——下见小潭B.彼竭我盈,故克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问:“何以战?”——以其境过清D.登轼而望之——舜发于畎亩之中13、翻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译:。14、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读了这篇短文,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昏庸无能,目光短浅;而有的同学却认为鲁庄公能任人为贤,不耻下问,甘当配角。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上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2分)________________(二)仔细揣摩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1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会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16.第一段文字中“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最后一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________(4分)19.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___________20.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3分)(三)观楼品文怀范公 (10分)1早春三月,因公事前往岳阳,趁闲暇之际,急赶心中圣地——岳阳楼。如今,列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经过精心打造已非一楼独傲,而是一个集楼、碑、亭、台、阁、廊、榭、祠之艺术精品于一体的仿古景区,并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游览区。2景区入口处,刻于两旁立柱上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鎏金大字赫然入目,让人顿生几分神往之情。也许是观楼心切,我对途经的缦腰回廊、喷泉小流、园圃雕塑等新造景观没有过于在意,可当巍然兀立的千古名楼倏地定格于眼前,内心的钦往、景仰、兴奋、激越已无以言述。细细端详,历经千年风雨和数次修缮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据了解,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尤其是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风格之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为楼观之绝。3后经导游介绍,关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开元四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贬到岳州(即今之岳阳)担任刺史,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贸然揭榜,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拆,拆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了然无迹。工地上的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虽为传说,但于楼无不笼上一层神秘缥缈的面纱,于后览者更不乏向往追探之意。4拾级而上,踏入一楼正厅内,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巨幅雕屏直逼人眼。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嵌于楼之正墙,几占整墙面积。细观之,文章脱俗、书法飘逸、刻工隽劲、木料上乘,全属珍品,堪称“四绝”。尽管这一旷世雄文早已了然于胸,可此刻吟哦又生万般韵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等文字何其沁脾入心!这般胸襟何其博大旷达!如此抱负何其宏远高峻!如若不怀心系苍生社稷之仁心,不守高人逸士之节操,希文公岂可挥毫写下流光溢彩之锦绣珠玑?无怪乎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5其实,范仲淹只是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而并没有踏足岳阳楼。庆历六年,与他有相同官宦舛运的同僚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后,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通览其文,范公不是寻常的触景抒情,而是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了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浩然之气直干云霄,并借此激励屡经政治风雨磨砺的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同时也启发和教育后之览者。由是观之,的确是楼以文而名,文因楼而传,人由二者而彰了。6缓步登梯,且观且思,不觉已至顶层。凭栏远眺,浩淼之洞庭,秀美之岳阳,尽收眼底。睹物思人,范希文公不凡之人生展现眼前:范仲淹少年立志,苦读诗书,勤奋佳话,历历可数;为官数十载,冒死犯颜进谏,数次宦海沉浮,无动其心;发动庆历新政,力抗守旧权势,开创北宋士大夫议政之先风,虽败犹荣;主持地方政事,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舍身修筑‘范公堤”、“兴化灾民从‘范’姓”,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每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其继续留任;范公辞世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庶民举哀斋戒,凡其从政之地,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试想:古之为官执政者,几人能怀博大‘忧乐’之情如范公?几人可在百姓心中树亘古巍然之丰碑?7伫立良久,时有惠风捎来沙鸥欢啼芷兰郁香,洋洋春意催生着蓄积已久之真情:壮哉,气吞万象之名楼!雄哉,感肺沁腑之宏文!伟哉,万古流芳之范公!选自2012《江南文学》21..文章第三段引用一个传说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作者怀念范仲淹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题目:心中的____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再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得一杯清茶,老师给你得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语文参考答案】1、蕴 孕 衍 制2、D3、C4、A5. C6、《水浒传》、《三国演义》(人物与作品的顺序应一致)。人物与评价答案略(写出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恰当,即可给分)7、1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8、汪松获爱丁堡科学奖(意对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9、如:规范招牌用字刻不容缓。(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即可给分)10、《左传》 长勺之战11、(每处各1分)①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为某种目的而舍弃利益;2古:案件;今:监狱。12、B13、打仗是靠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14、(符合文意,写出一点即可。)例: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15、(言之成理即可。)例:虽然鲁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冒进之意,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没有独断专行,善于接贤纳谏,礼贤下士,也不失为一明主。16.从主到次。17.举例子(2分) 目的是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2分)18.议论(2分) 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2分)19.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20.(言之成理即可。)例:研制能取代木材的新材料。21.增添了岳阳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2.排比 议论23.总结全文,照应文题24.写出了寄寓“忧乐”情怀的千古宏文《岳阳楼记》(2分);景仰其冒死进谏心忧百姓严谨治家的为官处世风范。(2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5篇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②勤劳的新邵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采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首当其冲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拍重。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按要求填空(4分)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和诸葛亮,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默写。(10分)1《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4分)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 古: ;今: ;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曹刿请见——下见小潭B.彼竭我盈,故克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问:“何以战?”——以其境过清D.登轼而望之——舜发于畎亩之中13、翻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译:。14、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读了这篇短文,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昏庸无能,目光短浅;而有的同学却认为鲁庄公能任人为贤,不耻下问,甘当配角。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上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2分)________________(二)仔细揣摩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1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会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16.第一段文字中“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最后一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________(4分)19.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___________20.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3分)(三)观楼品文怀范公 (10分)1早春三月,因公事前往岳阳,趁闲暇之际,急赶心中圣地——岳阳楼。如今,列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经过精心打造已非一楼独傲,而是一个集楼、碑、亭、台、阁、廊、榭、祠之艺术精品于一体的仿古景区,并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游览区。2景区入口处,刻于两旁立柱上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鎏金大字赫然入目,让人顿生几分神往之情。也许是观楼心切,我对途经的缦腰回廊、喷泉小流、园圃雕塑等新造景观没有过于在意,可当巍然兀立的千古名楼倏地定格于眼前,内心的钦往、景仰、兴奋、激越已无以言述。细细端详,历经千年风雨和数次修缮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据了解,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尤其是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风格之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为楼观之绝。3后经导游介绍,关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开元四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贬到岳州(即今之岳阳)担任刺史,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贸然揭榜,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拆,拆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了然无迹。工地上的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虽为传说,但于楼无不笼上一层神秘缥缈的面纱,于后览者更不乏向往追探之意。4拾级而上,踏入一楼正厅内,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巨幅雕屏直逼人眼。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嵌于楼之正墙,几占整墙面积。细观之,文章脱俗、书法飘逸、刻工隽劲、木料上乘,全属珍品,堪称“四绝”。尽管这一旷世雄文早已了然于胸,可此刻吟哦又生万般韵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等文字何其沁脾入心!这般胸襟何其博大旷达!如此抱负何其宏远高峻!如若不怀心系苍生社稷之仁心,不守高人逸士之节操,希文公岂可挥毫写下流光溢彩之锦绣珠玑?无怪乎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5其实,范仲淹只是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而并没有踏足岳阳楼。庆历六年,与他有相同官宦舛运的同僚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后,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通览其文,范公不是寻常的触景抒情,而是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了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浩然之气直干云霄,并借此激励屡经政治风雨磨砺的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同时也启发和教育后之览者。由是观之,的确是楼以文而名,文因楼而传,人由二者而彰了。6缓步登梯,且观且思,不觉已至顶层。凭栏远眺,浩淼之洞庭,秀美之岳阳,尽收眼底。睹物思人,范希文公不凡之人生展现眼前:范仲淹少年立志,苦读诗书,勤奋佳话,历历可数;为官数十载,冒死犯颜进谏,数次宦海沉浮,无动其心;发动庆历新政,力抗守旧权势,开创北宋士大夫议政之先风,虽败犹荣;主持地方政事,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舍身修筑‘范公堤”、“兴化灾民从‘范’姓”,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每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其继续留任;范公辞世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庶民举哀斋戒,凡其从政之地,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试想:古之为官执政者,几人能怀博大‘忧乐’之情如范公?几人可在百姓心中树亘古巍然之丰碑?7伫立良久,时有惠风捎来沙鸥欢啼芷兰郁香,洋洋春意催生着蓄积已久之真情:壮哉,气吞万象之名楼!雄哉,感肺沁腑之宏文!伟哉,万古流芳之范公!选自2012《江南文学》21..文章第三段引用一个传说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作者怀念范仲淹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题目:心中的____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再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得一杯清茶,老师给你得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语文参考答案】1、蕴 孕 衍 制2、D3、C4、A5. C6、《水浒传》、《三国演义》(人物与作品的顺序应一致)。人物与评价答案略(写出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恰当,即可给分)7、1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8、汪松获爱丁堡科学奖(意对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9、如:规范招牌用字刻不容缓。(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即可给分)10、《左传》 长勺之战11、(每处各1分)①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为某种目的而舍弃利益;2古:案件;今:监狱。12、B13、打仗是靠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14、(符合文意,写出一点即可。)例: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15、(言之成理即可。)例:虽然鲁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冒进之意,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没有独断专行,善于接贤纳谏,礼贤下士,也不失为一明主。16.从主到次。17.举例子(2分) 目的是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2分)18.议论(2分) 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2分)19.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20.(言之成理即可。)例:研制能取代木材的新材料。21.增添了岳阳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2.排比 议论23.总结全文,照应文题24.写出了寄寓“忧乐”情怀的千古宏文《岳阳楼记》(2分);景仰其冒死进谏心忧百姓严谨治家的为官处世风范。(2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6篇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②勤劳的新邵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采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首当其冲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拍重。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按要求填空(4分)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和诸葛亮,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默写。(10分)1《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4分)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 古: ;今: ;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曹刿请见——下见小潭B.彼竭我盈,故克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问:“何以战?”——以其境过清D.登轼而望之——舜发于畎亩之中13、翻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译:。14、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读了这篇短文,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昏庸无能,目光短浅;而有的同学却认为鲁庄公能任人为贤,不耻下问,甘当配角。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上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2分)________________(二)仔细揣摩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1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会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16.第一段文字中“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最后一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________(4分)19.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___________20.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3分)(三)观楼品文怀范公 (10分)1早春三月,因公事前往岳阳,趁闲暇之际,急赶心中圣地——岳阳楼。如今,列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经过精心打造已非一楼独傲,而是一个集楼、碑、亭、台、阁、廊、榭、祠之艺术精品于一体的仿古景区,并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游览区。2景区入口处,刻于两旁立柱上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鎏金大字赫然入目,让人顿生几分神往之情。也许是观楼心切,我对途经的缦腰回廊、喷泉小流、园圃雕塑等新造景观没有过于在意,可当巍然兀立的千古名楼倏地定格于眼前,内心的钦往、景仰、兴奋、激越已无以言述。细细端详,历经千年风雨和数次修缮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据了解,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尤其是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风格之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为楼观之绝。3后经导游介绍,关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开元四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贬到岳州(即今之岳阳)担任刺史,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贸然揭榜,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拆,拆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了然无迹。工地上的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虽为传说,但于楼无不笼上一层神秘缥缈的面纱,于后览者更不乏向往追探之意。4拾级而上,踏入一楼正厅内,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巨幅雕屏直逼人眼。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嵌于楼之正墙,几占整墙面积。细观之,文章脱俗、书法飘逸、刻工隽劲、木料上乘,全属珍品,堪称“四绝”。尽管这一旷世雄文早已了然于胸,可此刻吟哦又生万般韵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等文字何其沁脾入心!这般胸襟何其博大旷达!如此抱负何其宏远高峻!如若不怀心系苍生社稷之仁心,不守高人逸士之节操,希文公岂可挥毫写下流光溢彩之锦绣珠玑?无怪乎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5其实,范仲淹只是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而并没有踏足岳阳楼。庆历六年,与他有相同官宦舛运的同僚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后,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通览其文,范公不是寻常的触景抒情,而是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了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浩然之气直干云霄,并借此激励屡经政治风雨磨砺的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同时也启发和教育后之览者。由是观之,的确是楼以文而名,文因楼而传,人由二者而彰了。6缓步登梯,且观且思,不觉已至顶层。凭栏远眺,浩淼之洞庭,秀美之岳阳,尽收眼底。睹物思人,范希文公不凡之人生展现眼前:范仲淹少年立志,苦读诗书,勤奋佳话,历历可数;为官数十载,冒死犯颜进谏,数次宦海沉浮,无动其心;发动庆历新政,力抗守旧权势,开创北宋士大夫议政之先风,虽败犹荣;主持地方政事,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舍身修筑‘范公堤”、“兴化灾民从‘范’姓”,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每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其继续留任;范公辞世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庶民举哀斋戒,凡其从政之地,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试想:古之为官执政者,几人能怀博大‘忧乐’之情如范公?几人可在百姓心中树亘古巍然之丰碑?7伫立良久,时有惠风捎来沙鸥欢啼芷兰郁香,洋洋春意催生着蓄积已久之真情:壮哉,气吞万象之名楼!雄哉,感肺沁腑之宏文!伟哉,万古流芳之范公!选自2012《江南文学》21..文章第三段引用一个传说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作者怀念范仲淹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题目:心中的____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再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得一杯清茶,老师给你得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语文参考答案】1、蕴 孕 衍 制2、D3、C4、A5. C6、《水浒传》、《三国演义》(人物与作品的顺序应一致)。人物与评价答案略(写出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恰当,即可给分)7、1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8、汪松获爱丁堡科学奖(意对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9、如:规范招牌用字刻不容缓。(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即可给分)10、《左传》 长勺之战11、(每处各1分)①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为某种目的而舍弃利益;2古:案件;今:监狱。12、B13、打仗是靠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14、(符合文意,写出一点即可。)例: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15、(言之成理即可。)例:虽然鲁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冒进之意,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没有独断专行,善于接贤纳谏,礼贤下士,也不失为一明主。16.从主到次。17.举例子(2分) 目的是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2分)18.议论(2分) 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2分)19.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20.(言之成理即可。)例:研制能取代木材的新材料。21.增添了岳阳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2.排比 议论23.总结全文,照应文题24.写出了寄寓“忧乐”情怀的千古宏文《岳阳楼记》(2分);景仰其冒死进谏心忧百姓严谨治家的为官处世风范。(2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7篇

一、旅游利于教师备课

教师备课一要读课文,二要看教参,三要读与文章有关的书本或者文章。在整体与细节相互把握的基础上,写出教案,然后实施。以上过程如果是“读万卷书”,那么教师对课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接触和感想就需要有“行万里路”的真实体会了。如果文章所写内容恰好是教师亲身经历过或是旅游过的地方,那么在备课中,就能很快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写出“形神俱备”的教案。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一课。备课时,要先看课文,理清作者的登山路线。这就要一步步的根据文字去把握教材,大费一番周折。如果教师亲自登过泰山,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登山经过,结合课文文字,很快理清作者的登山线路,也就是课文的线索。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登山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将其表达得更充实更丰富,也会更细腻。这是真实的情感啊!

二、旅游利于教师授课

一个人如果想将一件事情很顺利地有条不紊的表述出来,而且逻辑性强,感情丰富,语言上没有口语和半截话。怎样才能做到?我想主要条件之一就是对事件很熟悉,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其表达就会更完美更精彩。

旅游对于语文教师授课有着重要作用。在授课时,如果文章内容恰好是教师亲身经历的地方,将其结合自身感受讲授出来,就能迸发出精彩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生动,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如果教师去过岳阳楼,在讲授《岳阳楼记》时,旅游的经历和感受便会对授课带来很大的帮助。授课时,教师会将登到顶楼时的心境和愉悦感不自觉的带进教学。站在顶楼上,遥望洞庭湖面,君山如黛,江雾若带,水天一片空阔。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描写,多么精彩,多么富有气势。真实的感受与文章精彩的刻画融合在一起,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感情更真挚。同时,在授课中,教师会把岳阳楼最吸引游客的“三绝”告诉学生:范仲淹的铭文,清代书法家张照的书法,篆刻家邵竦的篆刻。历史名胜加上教师生动的描绘,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感情。而范仲淹所倡导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与岳阳楼的气势相结合,古人那种博怀和政治抱负便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讲课时,教师的心境、感受便会影响到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挖掘这名篇的意蕴,进一步将心境升华,深化,唤起学生无限的向往之情,去欣赏这千古诗句。

三、旅游利于写作教学

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过去在学习《文学概论》时学到了不少,很多文章中也有提及,但这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刻地感受到旅游开拓了我的视野,真正理解到名人名家的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知道了名人名家的写法,对指导学生写作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近期旅游中我主要理解到以下几点:

1.按事物顺序真实的有条理有重点的叙说

游记性的文章多采取这种写法。作者真实地将旅游经过从头到尾有条理有重点的进行叙说。我通过旅游一些地方,再看一看名人名家的文章,这样一对比就发现了以上诀窍。在文章中名人文章的写作顺序交代得很清楚,内容详略得当,在叙述中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黄山游记》、《登泰山记》、《故宫博物院》等文章便属于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对于我们指导学生写游记性文章是很好的借鉴。

2.将复杂的事物分类,由主到次加以叙说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便是这种写法。拙政园景物错落有致,景致优美。旅游者游览后无不称绝。然而要写出来却不是件容易事。而名家叶圣陶却能写出来。为什么?其主要原因就是抓住拙政园的整体特征,又将园内的景物按自然之趣的亭台楼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沼、着眼在画意的树木以及园内其他小品等几个方面去解说,这样就把拙政园介绍出来。旅游的亲自一见,加上自己的一点思考,就会明白名家的一种写法,胜过读多少书。真是“纸上读来终觉浅,得来全不费工夫”。

3.在描写对比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写的多么充满生机啊。读文章时你一定很想知道百草园吧。你到绍兴旅游就知道鲁迅故居中有一个园。这个园较大,里面有菜畦,水井,皂荚树,桑树什么的。课文中将其进行描写,使人感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充满生机。由于前面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无聊,孩子们才到后面这个园寻找乐趣,因而也就有了点情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比较,我们就体会到:三味书屋读书生活是多么的枯燥无味,百草园又是多么充满情趣。由此我又明白写文章的诀窍:在描写、对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指导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旅游还有利于对古代诗文的理解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作者身临其境写出来的,它有着不朽的魅力,精炼的语句,深邃的哲理和深远的意境。出外旅游经常会到一些古诗词作者游览的地方,他们在这些地方游览后,留下了不朽的诗句,这些诗句脍炙人口,今天读来仍感到亲切感人,热血沸腾。旅游中,在古诗词作者留下诗句的地方,读读或者背背原诗句,亲自感受那种意境情感,真是一种文学享受。将教学时的主观说教变成了亲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深层理解、感悟,是难得的文学学习,将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会收到真实的直观的效果,增强了诗句的文学感染力。如登泰山,经过了艰苦的攀登,终于到了南天门,那种感觉是豁然开朗,精神愉悦,一切劳累疲劳全都忘却,真是舒服极了。再登上玉皇顶,站在泰山极顶,居高临下,极目远望,唐代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油然而生,这时你才真正进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这种境界,这种感受是亲身体会到的亲自感悟到的,是怎么看书也看不出来的,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来的。将这种体会感受运用到教学中会收到多么好的效果啊!

再如到苏州的枫桥景点旅游。通过游览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五古”,看张继的塑像,再读一读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由于亲临其境,很快就进入诗的意境,真实的感受从心中涌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感觉同样是亲自体验感悟到的。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澧州古城墙之上的“澧浦楼”。

在我们澧县有个传说,在清代,四川有位吹牛高手,号称吹遍全国无敌手。一天,这位高手来到澧州,碰到骑在牛背上放牧的一个小牧童,两人就比赛吹牛。四川那位高手说:“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你若想上天,只要手一扳。”小牧童说:“澧州有座八方楼,一修修到天上头,你若想上天,还得往下走”。当然,这座楼并没有牧童所说的那么高,但在当时,这座楼是澧州城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了,站在楼上,可以一览澧州城的全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九澧名楼,一起来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神秘色彩。

澧浦楼,素有“九澧第一名楼”之称,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它其实有三个名字呢!第一、叫澧浦楼。这是根据它的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因为澧浦就是澧水河畔的意思。第二、叫八方楼。这是因为楼体呈八方形,是根据它的外形而命名的。这第三个名字呢,就有点神话色彩了,叫遇仙楼。相传在南宋时期,澧州城内的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艰苦,直到有一天太守乔逊路过此处时,梦见了吕洞宾,太守因为忧心人们的疾苦,便请教仙人:“如何才能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吕洞宾就告诉太守:假如在这里修建一座八方的楼亭,这里的老百姓将会丰衣足食。于是,太守就倡导修建了这座楼,并取名“遇仙楼”,自从有了这座遇仙楼,这里的人们真的远离了饥饿,过上了好日子。

澧浦楼始建于宋,屡修屡毁,现在的建筑系清嘉庆九年(1805年)遗存。楼体为八方攒顶式,整木结构,三重檐,高20米,楼底直径14米,上置黄色葫芦宝顶,顶覆绿色琉璃瓦,黄色卷草纹脊,角悬风铃。楼体结构巧妙,全楼共有檐柱32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钉,全为卯榫结构。 

澧浦楼楼内设旋梯,可上二、三层。底层四周设花格门,有回廊一周,梁枋刻有龙、凤、花草等图案。登斯楼,拾级而临空,凭栏远眺,澧城风光尽收眼底。

在洞庭彼岸的岳阳楼上有幅长联,通过吕洞宾在岳阳楼醉酒来澧州酣眠的传说,把澧浦楼和岳阳楼巧妙的联系起来:“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联中的范秀才指的就是曾在澧水河畔洗墨读书的大文学家范仲淹。而澧浦楼也有对联遥相呼应“大湖东西,澧浦与岳阳对峙;小范忧乐,英雄要儿女平分”。洞庭东西两滨,澧浦楼与岳阳楼遥遥相望。

2013年,澧浦楼和沧堰、澧州古城墙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9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澧州古城墙之上的“澧浦楼”。

在我们澧县有个传说,在清代,四川有位吹牛高手,号称吹遍全国无敌手。一天,这位高手来到澧州,碰到骑在牛背上放牧的一个小牧童,两人就比赛吹牛。四川那位高手说:“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你若想上天,只要手一扳。”小牧童说:“澧州有座八方楼,一修修到天上头,你若想上天,还得往下走”。当然,这座楼并没有牧童所说的那么高,但在当时,这座楼是澧州城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了,站在楼上,可以一览澧州城的全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九澧名楼,一起来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神秘色彩。

澧浦楼,素有“九澧第一名楼”之称,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它其实有三个名字呢!第一、叫澧浦楼。这是根据它的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因为澧浦就是澧水河畔的意思。第二、叫八方楼。这是因为楼体呈八方形,是根据它的外形而命名的。这第三个名字呢,就有点神话色彩了,叫遇仙楼。相传在南宋时期,澧州城内的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艰苦,直到有一天太守乔逊路过此处时,梦见了吕洞宾,太守因为忧心人们的疾苦,便请教仙人:“如何才能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吕洞宾就告诉太守:假如在这里修建一座八方的楼亭,这里的老百姓将会丰衣足食。于是,太守就倡导修建了这座楼,并取名“遇仙楼”,自从有了这座遇仙楼,这里的人们真的远离了饥饿,过上了好日子。

澧浦楼始建于宋,屡修屡毁,现在的建筑系清嘉庆九年(1805年)遗存。楼体为八方攒顶式,整木结构,三重檐,高20米,楼底直径14米,上置黄色葫芦宝顶,顶覆绿色琉璃瓦,黄色卷草纹脊,角悬风铃。楼体结构巧妙,全楼共有檐柱32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钉,全为卯榫结构。 

澧浦楼楼内设旋梯,可上二、三层。底层四周设花格门,有回廊一周,梁枋刻有龙、凤、花草等图案。登斯楼,拾级而临空,凭栏远眺,澧城风光尽收眼底。

在洞庭彼岸的岳阳楼上有幅长联,通过吕洞宾在岳阳楼醉酒来澧州酣眠的传说,把澧浦楼和岳阳楼巧妙的联系起来:“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联中的范秀才指的就是曾在澧水河畔洗墨读书的大文学家范仲淹。而澧浦楼也有对联遥相呼应“大湖东西,澧浦与岳阳对峙;小范忧乐,英雄要儿女平分”。洞庭东西两滨,澧浦楼与岳阳楼遥遥相望。

2013年,澧浦楼和沧堰、澧州古城墙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0篇

XX街道党建工作在区委组织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围绕一季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抓基础、重管理、促活动,努力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争一流。现将2019年一季度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1.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严格会议程序,对无法到会的党员,会前告知会议主题,采取手机短信、微信、qq信息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自评、互评,并填写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要根据民主测评情况,综合党员日常表现和党员积分情况,实事求是地对每名党员提出评定意见,评定为“优秀”的党员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对评定为“基本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教育帮扶。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按规定程序作出相应组织处置。

2.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双述双评”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文件要求,2月中旬至3中旬我街道各党组织书记先向本支部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述职,然后再向街道工委上述,采取现场测评,当场公开测评结果。各党组织书记根据“双述双评”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有具体的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任务及时限,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通报整改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发展党员工作。今年街道发展党员严格要求,各项资料要逐一检查,程序上把关严格,从培养、申报、推荐、批准把关一一到位,严、实、细。2019年3月23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培训11人。

4.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街道现有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4人,其中选举61人,任命13人。此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专项排查整顿工作回头看工作中,共排查74人,经十一联审,排查出有问题8人。党员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党员承诺书全覆盖。

5.发展党员工作。今年街道发展党员严格要求,各项资料要逐一检查,程序上把关严格,从培养、申报、推荐、批准把关一一到位,严、实、细。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2人;预审通过发展对象8人。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1篇

看完后,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同是“轩”,却有“窗户”和“栏杆”两种解释。我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反问他:“你觉得这些解释如何呢?”他说:“我觉得两种解释都可以讲得通。”我又问他:“为什么呢?”他说:“理解成什么,都不影响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这时,我才告诉他,我也认为可以,然后告诉他,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他还会遇到更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只要能解释得通,有时并不需要确认唯一答案。

我给他举了例子,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但恰恰就是这样一首诗,却在近日引发争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不是睡觉的床。作为首次登上《百家讲坛》的收藏家马未都的《说家具收藏》系列亮相后,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系列讲座中,马未都抛出惊人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马未都在讲座中称,唐代的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是不可能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糊上了纸以后。所以这首《静夜思》呈现的意境其实是诗人坐在院子里,而非大家一直认为的室内。

再如,“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之”,既可以理解为代词,属于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我”,全句可翻译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又可以理解为用在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不需要翻译的助词,全句可翻译为“不知道将军的宽宏大量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再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史记・屈原列传》)中的“夺”“与”,既可以理解为“夺取”“给与”,全句可翻译为“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它,屈原不肯给”;又可以理解为“改动”、“赞同”,全句可翻译为“上官大夫见了要想改动,屈原不同意”。

再如,“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既可理解为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而”,全句可翻译为“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也可以理解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相当于“来”,全句可翻译为“损害秦国来有利于晋国”;还可以理解为表凭借的介词,“以利晋”就成了后置的介宾短语,相当于“用”,全句可翻译成“用对晋有利的行动来使得秦国遭受损失”。

最后,我告诉他,作为研究家,咬文嚼字,提出新见解,或许无可非议,而对中学生而言,倒没有必要非得钻“牛角尖”,只要解释没有影响到文意的理解,可以姑且都承认它们的正确性,至于考试答题,一般来说,命题人会回避这些有争议的字词,比如,近年高考对“焉”字基本做到了尽可能的回避。再说,即使有时遇到了,通过比较、权衡,揣摩一下命题人的想法,解题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2篇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2003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 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当时园林工人为了栽种这棵树仅黄泥就运了10多车,挖的树坑直径达到了8米多。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

整个广场的建设是以显山、露水、见秀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并以挖掘石鼓文化内涵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广场的主题雕塑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诠释了一山、二水、七贤。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0.83公顷。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石鼓得名,说法不一: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二水,是指环绕石鼓山的蒸水和湘江。七贤,则是指为石鼓书院做出过贡献的七位贤人志士,它们是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勉斋。一会儿,我们在大观楼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简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到碑墙游览。

石鼓书院碑墙所在的位置,是石鼓书院广场的休闲区,其上是观景区,其下为嬉水区。原来的石鼓山上有着许多历代的碑刻,内容主要是记载了历次重修石鼓书院以及石鼓书院内其他建筑的情景。因石鼓山傍近驿道,地处要冲,山上建筑群屡遭战火破坏,也多次被重建修复,很可惜的是现在都已经没有了。2006年6月重修石鼓书院时,翻刻了部分碑记,并按宋、元、明、清的顺序依次镶嵌于此。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地品味一下。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约1200年的历史,比岳麓书院的历史还要悠久。当时士人李宽在石鼓山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题名为“寻真观”,此为石鼓书院的雏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北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钦赐“石鼓书院”匾额后,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湖湘学子和文化精英在这里汇集一堂、尊师崇文、蔚然成风。 清光绪年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后又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原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1944年6月27日,石鼓山古建筑在日军的炮火下荡然无存。1965年,在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建议下,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辟为公园,修建了旱桥、合江亭、长廊。

2006年5月,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举社会之力重修石鼓书院,以传承千年文脉,弘扬石鼓精神。迄今为止,石鼓书院已历经了11次大修葺。

门前仿古石桥,雕栏玉砌,在这儿天然的美、雕饰的美得到了最奇妙的融合。

我们眼前的禹碑亭是一座仿清亭式建筑,四角重檐攒尖顶。禹碑亭内的这块青石大碑,就是禹王碑了,大家看这碑上的文字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蜷身的蝌蚪,有点像甲骨文又有些像符篆,其实它是一种奇特的古篆文,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碑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个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一块功德碑。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2007年7月上旬,在南岳衡山云峰村发现了一块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经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是失踪了千年的禹王碑母本,它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禹王碑又称神禹碑,为什么要在它前面加一“神”字呢?

一是说大禹是杰出的古代帝王和农民领袖,后人十分敬仰,以至把他神化,变成崇拜的偶像;二是有感于碑文的怪异,难以辨认,其字体诡异离奇为世所罕见;再者就是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衡阳,因洪水久治不愈,心里非常烦躁,于是登山散心,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独自下棋,大禹走上去,与他对弈,结果却是盘盘皆输。老头指着棋盘对大禹说:“你只知道堵,所以越堵越败啊”大禹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有了堵水不如疏通治水的说法。

伫足于此,凉风习来,眺望滚滚湘水,远处的新桥和日新月异的衡阳城区,看到的是衡阳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隔岸的是著名衡阳八景之一的“青草桥头酒百家”,渔歌唱晚,水天一色。自然与人文的双壁辉映折射出了石鼓书院经久不变的魅力,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远万里向她靠近,栖息在她的羽翼之下。美丽的风景能够改变人并对社会产生教化作用,这大概也是书院工作人员热情工作的精神动力。说起八景,衡阳有大八景,石鼓有小八景。清乾隆年间的石鼓小八景有:东崖晓日、窳樽藏雪、孤藤夹岸、枯枝映月、寒潭濯足、真仙遗迹、灵洞变感和石鼓占兵。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石鼓书院是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的,恢复了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整个仿古建筑群为仿清乾隆年间的古典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书院沿中轴对称,主要分为山门、书舍、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六个部分。院内景色秀丽,亭台长廊、古木嶙石、碑石丛林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同时书院的中轴对称分布也体现了古书院“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天人合一是评判一切事物最高的精神标准,也是石鼓书院的灵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山门。门额“石鼓书院”这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是熠熠生辉,它是我国书协主席沈鹏的墨宝。山门两侧悬挂的门联是“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一进门,我们就能看见石鼓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一面高2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它是在1965年建设石鼓公园时凿制的。1974年,石鼓公园被颁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山门相连的四间廊房是书舍。书舍是生徒自修、休憩的场所,又称号舍、书斋。自古以来书院有"讲于堂,习于斋"之称,由于其数量有限,能在书院内书舍安身攻读,是生徒的荣耀,非品学兼优者不能。旧时,在石鼓山顶两庑均建有书舍,清代后期曾扩充为30余间的二层建筑,可见当时书院的鼎盛。现在前三间书舍为“千年学府 石鼓胜迹”的展厅,最西头的这间书舍展示了古人读书习字的屉板小平头案、条凳、箱架、方桌等学习生活用具,他们寒窗苦读、秉烛夜游的情景仿佛沥沥在目。

踏阶而上,我们来到的是武侯祠和李忠节公祠。

武侯祠敬奉的是诸葛亮。<<一统志>>载,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驻军临蒸,也就是现在的衡阳,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当时就住在石鼓山上,后人为纪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当时祠内有张南轩所书的《武侯祠记》,为楷书体。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诸葛武侯像为金铂木雕,像高1.8米,环伺左右的是抱琴和持宝剑的两个小书僮,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翘头香案上摆放的是七件一套的铜祭器,象尊、牛尊、狮纽盖龙凤香炉、缡虎龙纹壶、树枝双鸟纹壶、花弧形烛台、兽面纹爵。

在衡阳历史上有很多忠臣义士和民族英雄,他们在大敌当前,城市处于存亡之秋时,为捍卫神圣国土,视死如归,英勇杀敌。李忠节公祠敬奉的就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李芾。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将阿里梅牙围困潭洲时,李芾率领诸将士和城内居民一道御敌,血战三个月,终因矢尽粮绝,城被攻破。李芾不肯投降,说“吾死固分家亦不可辱于俘。”他把州治雄湘阁堆满了柴火,并命妻孥共十九人登其上,召帐下沈忠说:“汝先杀吾家次及我”,随即就点了火。沈忠不忍,可李芾态度十分坚决,沈忠在无奈之下伤心地答应了。在灌醉李芾家人,杀了李芾全家和自己的妻子后,沈忠也自刎殉国了。清廷兵部尚书彭玉麟得知此事后感慨万千,题联:

义烈炳潭州 千秋英名垂竹帛

崇祠仍故宅 一龛清供有梅花

在李芾的右侧就是他的忠实部将沈忠。

左侧是衡阳县令穆演祖。在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元兵攻破永州,准备攻打衡州时,其他的衡州官吏和守军纷纷弃城而逃,而穆演祖却在城内搜集游兵散勇,与自己原有的数百名将士一起,同元军抗战了七天七夜。其后,他又组织敢死队,深夜潜游过江,凿沉了停泊在青草湾的元兵战船,有力地打击了元军的有生力量,使衡州之危终得解脱。

在此立祠就是为了传播他们英勇奋战的爱国事迹,学习他们忠贞不渝的优秀品格,弘扬他们舍身为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知道各位朋友注意了没有?我们石鼓书院砌的是麻石栏杆,铺的是麻石地板,这是因为麻石的抗压性能特别好,经久耐磨。这些仿古建筑群中所用到的木料是从印尼进口的上等波萝格木,其木质异常坚韧,纹理细密,千年不朽,非常地耐腐耐蛀。这在全国修缮古建筑的用料上是首屈一指的。

拾级而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儒家圣人孔子的紫铜塑像,像高2.4米,重约1.8吨,配以0.8米高的蒙古黑石底座,在龙爪槐、杨梅、银杏、红枫、桂花等名贵树木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儒雅和庄重。孔子非常好学,他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如今,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都大兴崇孔热潮,出孔子书,修孔庙,塑孔像,开孔会,过孔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9月28日孔子生日订为世界教师节。特别是孔子对真理、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一直是我国的典范。

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向孔子深深鞠一躬吧!

这座雕梁画栋、气势磅礴的阁楼就是大观楼。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末,寓意登楼揽胜,心载天下,故谓之大观。它是石鼓山巅的观景建筑,也是书院里最重要的一栋建筑,位于书院的中心场所。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清代李镐所撰写的对联:

坐对岳云开 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

俯临湘水去 却喜渔歌桡唱畣我书声

我们仿佛能听见古人那和着渔歌的朗朗读书声。

自宋代起,石鼓书院就建有“会讲堂”,明代时称为“讲堂”,是古人讲学的场所。到了清代,石鼓书院的讲堂设在仰高楼一楼,称为“敬业堂”。重修的石鼓书院,未恢复仰高楼,故在大观楼的一楼设置了讲堂局部场景的复原,二楼权充藏书楼,所以我们在一楼展厅只能看到讲堂局部布景和七贤塑像。

讲堂上为什么布置了两把太师椅呢?那是有缘由的。一张是给讲学的老师坐的,另一张则是给负责解释的老师坐的。因为古文非常地难懂,需要有专人来进行讲解。

柱子上的这副名联是原石鼓公园的一副老楹联,原本挂在石鼓公园山门两侧,上联是: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

姜斋感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

下联是:

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前连青草,

后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

这副名联从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两个方面对石鼓书院做了最经典的诠释。

讲堂的背景墙上是曾为古代讲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斡七位贤士的影雕像。这些湖湘文化的代表把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体系和传统学风扩散到各地,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西壁上镶嵌的是《重修石鼓书院建大观楼记》。

二楼为藏书楼。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判定书院起源的重要标准,也是古代书院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它是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书院藏书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藏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四大支柱。但是书院藏书不论是从规模、品种还是版本上都无法与其它种类的藏书方式相比,也无法像一些国家藏书、私人藏书 一般,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而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淹灭了。

自宋初始,朝廷将赐书作为对书院的重视和褒奖。北宋成平四年,真宗颁给全国各地官学、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石鼓书院宋时就摹印国子监及本道各州书籍供人研习。后来,各朝学者、名流霁学石鼓书院,不乏其人,藏书丰富涉及经、史、子、集,范围极其广泛。

以楼梯东面为界,藏书楼分为两个区,东面藏书区,西面阅览区,四周都留出了1.3米宽的通道供我们观景,西头是晾书台。

历代书院藏书楼,都十分重视藏书的管理与保护,一般书院都配备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抄录书籍,负责书籍的购买、分类编目、登记、借阅、清理、修补等工作。最早应该首推南宋白鹿洞书院设“管干”管理藏书。当时朱熹主持书院,制订了一套详细的藏书管理制度,设有“管干”一职,专门对书籍进行日常管理。至于大规模的校勘、清理、曝晒等工作,就临时由山长组织人员进行。晒书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十五。

从大观楼出来,绕过幽静的石径道,感受万物的灵气。高大的古树像超凡脱俗的智者,流光溢彩,苍翠葱茏。沁人的兰香润入心田,正如古文人的高雅。真是步移景异,美不胜收。书院内广种竹子象征着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有刚正不阿的寓意。

顺阶而下,我们来到的是 “朱陵仙洞”。“朱陵洞”曾经是衡阳著名朝圣之地。自韩愈游石鼓留诗后,许多的名人骚客都争相来此“朝胜”,后人将历代到此游览的名人留诗,刻于亭右下方的朱陵洞内,以及石鼓山东面临湘江的悬崖处,故有“朱陵洞内诗千首”的美名,为衡阳八景之一。相传此洞可通南岳水帘洞,朝往暮归。“道书南岳朱陵洞天,相传此其后洞”,故名“朱陵后洞”。

在衡阳民间,至今仍然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南岳有个名叫董奉先的道人,拜在南岳朱陵洞(现在的“水濂洞”)的太虚仙人门下为徒。有一天,师傅对董奉先说:“这洞内直通后门,你就住到后门去修炼吧”。董奉先高兴地摸着乌黑的洞壁朝前走,不久就听到洞外有哗哗的水响,这时,他看见了前面有一线亮光,当董奉先出洞一看,眼前原来是三江口,正是衡州的石鼓山上。于是,董奉先非常高兴,立即在洞门的左下方刻下了“朱陵后洞”四个字,并从此在这洞中专心修炼“九华丹法”。修炼之余,董奉先经常到衡州城内去施丹发药,为黎民百姓救治疾病。

有一位善良的年轻人,名叫张古佬,他不仅得到了奉先道人的豆腐秘方,还穿着奉先道人赠送的笋壳草鞋,每天从朱陵后洞往返于南岳和衡州之间,早去晚归,一天一个来回。

据《衡州府志》记载:洞内原有唐人手迹和许多游人留诗,今洞内已经很难见到文字,只有洞门外右下方的“朱陵后洞”几字,刀笔遒劲,相传此字为唐人所书,今然依稀可识。

又据《潇湘听雨录》记载:此洞为“灵洞”,是石鼓小八景之“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合江亭。身置其中,无尘嚣之声噪耳,无污浊之气抠心。唐贞观年间,韩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上奏减免徭役、赋税,激怒了皇上,被贬阳山。二十一年后,终于被赫免。他被派往江陵府任法曹参军,在赴任途中经衡州,游石鼓书院,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被后人广为传颂,使合江亭名声大振。因诗中有“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之句,合江亭曾一时被称为“绿净阁”。史书记载,明崇祯十七年,石鼓书院其他建筑全毁,惟有合江亭独在。合江亭壁间的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绝世超伦,张敬夫亲书韩诗的字超群绝伦,张栻号敬夫又称南轩先生,故称两绝,也称“韩墨南轩”。木造门页上雕有寓味悠深的“闻鸡起舞”等典故和美妙的衡阳八景图,回雁峰、石鼓、岳屏、西湖胜景尽收眼里。这些雕花技艺精湛,花纹纹理细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技压群芳,而石栏上雕刻的“鲤鱼跳龙门”图案,则是寄望学子们高中状元。

居高临下,俯仰自如,既可溯古鉴今,又可骋怀穷目。西望云母,拱九嶷,郁郁苍苍;北望岣嵝,挹衡山,巍巍峨峨;远眺大江东去,三水帆墙天际隐,岳云湘波碧空流,互相掩映,浑然一气,近观沿河两岸新貌,高楼林立出绿海,双虹飞跨连三镇,新街通衢、中西合壁。若近水,可泛舟破浪,可蹲石垂钓;若登阁,可举杯饮酒,可品茗赏花,或静或动,或游或憩,风物佳丽,处处宜人。靠着湘江边还可以尽览“东崖晓日”之景象。极目远眺,来雁珠晖遥相呼应,南岳七十二峰隐约可数。

请大家顺着我的左手边看,在蒸湘汇合的下方矶头上就是来雁塔。因城南有回雁峰,取北雁南来之意,故名来雁塔。此塔为镇江、导航塔。据《衡阳县志》记载,此处“水流急湍,矶碍舟行”,船家畏为“鬼门关。”明万历年间,衡州人、礼部尚书曾朝节倡议除礁畅流,兴建此塔,历经了十三个春秋,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才建成。来雁塔通高36米,下为须弥座,垒石而成。塔身砖砌,七层、八楞、空心。塔为密檐式,从第二层起,塔身递缩,越往上收缩越大,各层檐紧密相连。每层设对称佛仓,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一层正门上有龙凤石雕,嵌汉白玉“来雁塔”横额,为清代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手书。两旁有楹联:“登七级浮屠;观十方世界。”塔内有石蹬盘旋至顶层。七层棚顶为圆形藻井,饰星象分野图和绘画,中开圆形小孔,直穿塔尖,晚上可从孔中观察天上星象。外面角翘吊风铃,习习风来,铃声悠扬,如奏宫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3篇

复习内容:常见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复习要求: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兴趣。

复习重难点:1、正确辨析古诗词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2、能较准确地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指导方法:启发思考、讲练结合

指导过程:

一、课堂导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秦时明月汉时关”等古诗词名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运用了修辞手法。(板书:古诗词鉴赏――修辞)

二、师生互动、鉴赏诗词

鉴赏方法:朗诵诗词、整体感知――学生品读、鉴赏作答――教师点拨、学生整理。

鉴赏诗词及要点如下:(板书)

1、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比喻“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离别之苦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思念之切

2、林黛玉 《 咏白海棠》:

拟人“偷来”“借得”

“偷来” 贬词褒用想象新颖

3、李华 《春行即兴》:

对偶“芳树”――“春山”

“花”――“鸟”

“自落”――“空啼”

4、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夸张 岳阳楼高耸入云

诗人恍若置身仙境

三、课堂练习:习题五

学生思考练习后,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要点。

借代 特征代名称“朱门”代显贵之家,反衬凄惨景象

部分代整体“樯橹”代指战船

具体代抽象“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四、课堂小结

修辞手法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扩展语句以及仿用句式等题型中均可涉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请大家既要学会鉴赏,又要学会运用。

五、课后作业:习题六、七、八

附:《古诗词鉴赏――修辞》问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二)阅读林黛玉 《 咏白海棠》,分析颔联的修辞手法及效果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五)下列诗句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六)下列诗句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七)下列诗句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八)课后作业

1、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 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⑤玉壶:比喻月亮。⑥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⑦阑珊:零落。

词中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析。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4篇

保靖:真好!自然实验课走进“春天里”

3月20日,保靖县阳朝乡中心完小三年级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田间地头上自然实验课。同学们三五个一伙,有的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油菜花,有的不停地记录着观察到的信息。

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室外教育资源,把学生学习课堂有计划、有目的地搬到大自然的“春天里”。(田亚君 徐春春)

洞口:生物课堂回归自然 回龙洲辨认动植物

3月19日,洞口县文昌中学生物老师肖武又带着学生来到位于洞口县城附近的回龙洲上生物课。

回龙洲溪水潺潺、古木参天、葱葱郁郁,是一个生物学宝库。据悉,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物种保护的责任感,文昌中学设立了生物特色课堂,把回龙洲作为特色课堂基地,每周在这里上一次室外课。(刘永中)

沅江:杨阁老学校推行学生结对负责制

3月21日上午,沅江市杨阁老学校召开“学生结对负责制”专题会议。

据悉,杨阁老学校从2007年起就开始尝试“学生结对负责制”。结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负责,定时找学生谈心交流,直到学生毕业终止结对责任。同时,教师完成“学生结对负责制”的情况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周卫广 杨建新 李为民)

宁乡:县职业中专与广汽菲亚特联合办班

3月22日,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与宁乡县职业中专联合组建2013届“广菲班”,这是近年企业来校冠名办班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的一次。90多名高二汽修专业学生择优进入本届“广菲班”。

据悉,学校先后与三一重工、西遇连锁、通程集团、远大科技等知名企业联合办班,现有冠名班级10个。近年来,订单培养学生达1000多人。(谢道远)

衡东:县九中课前三分钟学生登台练口才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谈得失》……”3月20日第二节课,132班,一位女生登上讲台,侃侃而谈。这是该校的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像这样的语文课天天如此、班班如此,已经坚持了十年。

“课前三分钟”活动按班级学号顺序于每节课前,由一名同学登台演讲,时限三分钟,演讲内容为校园、班级大事评议,各地新闻,小故事等。(侯志中)

平江:长镇小学推出“特色课程”活动体验日

日前,平江县长寿镇中心小学将每周星期四下午定为“特色课程”活动体验日。

学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把部分综合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主题班队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等地方和校级课程进行重组。重组后的“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熊卫星 李露)

长沙举行中职技能竞赛973名学生亮绝活

本刊讯 用砂轮子在灯泡上切割钢丝,钢丝断了,灯泡却毫发无损;用菜刀在丝绸上切肉丝,丝绸不见切痕。这样的绝活你见过没?3月20日至24日,长沙市973名中职生现场“比武”,各种精彩绝活不断呈现。

本次竞赛由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以“厚德精技、乐业自强”为主题。竞赛共涉及11个门类,66个项目,42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参赛,参赛专业数、项目数、学生数都创历史新高。

“学生技能竞赛考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建林说,该市通过技能竞赛和技能抽查等活动积极鼓励中职师生苦练技能绝活,中职技能竞赛已成功举办20届。(王振亚 黄军山)

湖南省首个作业布置与批改规定出台

本刊讯 近日,长沙岳麓区教育局出台湖南首个《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试行),明确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惩罚学生。

岳麓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向利平说,机械重复作业平均一天浪费一个学生30分钟。这些时间,本来他们可以用来玩、睡觉。虽然教育部早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在择校和升学重压之下,这些规定在大部分学校成了一纸空文。

“教育局已经要求全区中小学按照新规执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查人员、区教育局教研室人员每周二会定时不定校进行督查,每周五开例会,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学校负责人会受到通报。”岳麓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王敏表示。(刘茜)

行 动

邵阳医专:1800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

3月21日,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5名应届毕业生踏上前往深圳的火车,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2012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于3月12日举行,共有省内外150余家医药卫生单位参会,提供2400余个就业岗位。在供需见面会上有18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刘茜)

零陵:边远山区建起首个农村少年宫

近日,永州市零陵区在边远山区大庆坪乡建起首个农村少年宫。少年宫每周末向孩子们免费开放。

该少年宫共投资20万元,改装五间教室为少年活动室,面积160余平方米,配备有电脑房、实验室、阅览室。阅览室存有少年课外图书1万余册,音乐舞蹈室配有30余种乐器。(杨东明 张雄 杨万里)

耒阳:国内首艘校船启航 耗资22万

3月23日下午3时18分,国内首艘校船在湖南耒阳市黄市镇上堡渡口徐徐启航,身穿救生衣的43名学生成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首批乘客。

校船配备2名专职驾驶员、1名船舶管理员和1名签单发航员,实行学生乘船交接制度,沿途停靠5个码头,总行程14公里。据悉,该校船耗资22万元,已通过当地交通、海事等部门验收。

(何永开 匡顺华)

岳阳市:投资360万建天桥确保学生安全

“妈妈,学校前面的天桥修好了,走天桥过马路可安全了!”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105班的兰浩润一回到家,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

朝阳小学前面是一条30多米宽的马路,平均每分钟有120多辆汽车通过,这对2000多名需要过马路的同学来说是很不安全的。后来,市交警支队成立了女子护学中队。

“交警阿姨太辛苦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105班的同学们在中队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大家觉得修一座过街天桥是最好的办法。向学校汇报后,万金风校长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实地调研,2011年12月,投资360多万元的过街天桥终于开始施工。今年3月,天桥正式投入使用。(方西河)

数 字

100名

近日,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孝听教授,到常宁市教育系统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培养祖国栋梁”讲座。该市100余名中小学校长甘当“学生”认真聆听讲座,并与刘孝听一起探讨德育问题。

(黄天明 阳文)

9只

近日,新邵县坪上镇洪溪学校安装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该套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范围9只电子眼,涵盖了学校大门、2栋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食堂、操场等治安重点防范区域及学生集中活动场所,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可对校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记录最长可保存约28天。(刘纪新)

127所

3月23日,南县教育局下发了《南县教育系统开展“树优良师德师风・当人民满意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县127所学校,5000余名教师天天写师德日记、每月有师德小结、每期有师德剖析材料,学校天天有师德日志、每月有师德评价、每期有师德总结。(谢春成 王刚)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岳阳楼记;注释;商榷

新编初级中学语文教材,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无疑将对新一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很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篇目,注释曾经过千锤百炼;就是一些新选入的课文,编者在注释时也尽量吸收了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颇费了一番苦心。因此,就总体而言,课本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对教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是金无足赤,碧玉也有微瑕。在我看来,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文的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是需要加以补正的;还有一些原注并无大的错讹,但似乎未能尽善尽美,是可以进行补充的。就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来展开讨论,以期使课本日趋完善。下面我对中学第四册文言文课文《岳阳楼记》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商榷。

一、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人教社200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越明年”的注释是“到了第二年”;人教社编写的2002年版(2003年12月第一次印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越明年”的注释则改为“到了第三年,就是庆历六年(1046)”;同样还是人教社编写的200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在2005年10月第三次印刷时,“越明年”的注释又改成了“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及、到。”由于两种解释都没有注明具体依据,改来改去,越发让人莫衷一是了。

1.理解“越明年”的含义,首先要对“越”进行考察。“越”历来有两种解释:

(1)超过、度过、经过、越过。“越”作“逾”讲,这是《说文》的本义。《说文解字》中“越”下注释是:“过度也”。《玉篇》:“蝓也”。《说文解字今注》中注:越,度也,从走,戊声。本义为度过、跨越。又有“坠落”之义。《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毖于车中。”杜预注:“越,队(即坠)也。”古人乘车作战,越车(即翻过车厢板)必坠,此为“越”在特定语境中的灵活义。

《广雅・释诂》也说:“越,渡也”。

《古代汉语字典》注:越,越过,跨越;超出范围或超出时间。

《现代汉语词典》注中有:跨过(阻碍);跳过。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

(2)“越”作“到、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王引之举了《尚书》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如《尚书・召诰》中:“惟二月既望,越六日……”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又《古文观止》中对“越明年”的解释为:到了第二年,越作“到、及”讲。

看起来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但我认为此处“越明年”的含义是“到了第三年”还是“到了第二年”,都显得错误或欠妥帖,因为这两处编者在年份上存在明显差别,须加以确定并对“越”作适当补充。

2.理解“越明年”的含义,其次需联系语言环境、时代背景、主题等。

《为学》主题是通过贫和尚立志从四川边境到南海又返回的时间短与富和尚准备的时间长却一事无成的对比来说明“为学难与易”的道理。所以此文中的“越明年”的含义为“到了第二年”,“越”作“到、及”讲。可《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含义则不同。根据《岳阳府志》及《岳州府志》①“职方考”的《宗谅求记》“去秋以得罪守兹郡”“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是庆历四年,并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和修建成岳阳楼的,范仲淹记也是庆历六年。从庆历四年到庆历六年前后共三年,中间隔了一年,故“越明年”是“度过第二年”,即“到了第三年”,其中“越”为”“度过、超过”。

综上所述,《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注释应为“度过第二年,即到了第三年;越,度过、超过、经过。”才显得完整。

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其中“忧谗畏讥”一句,课本注释为:“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有些选本注“讥”为“讥刺”或“讥笑”。在现代汉语中,“讥讽”与“讥刺”、“讥笑”义近,大体上指“不负责任的挖苦、嘲弄”,含贬义。然古代汉语中的“讥”,其含义与此却有较大差距,不可不察。

《汉书・冯奉世传》:“京兆尹王章讥凤专权不可任用。”曹操《军策令》:“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刀。时北海孙宾硕来候孤,讥孤曰:‘当慕其大者,乃与工师共作刀邪?”此二例中的“讥”,都指严肃、郑重的批评。

《楚辞・大招》:“诛讥罢只。”王逸注:“讥,非也。”“非”即责备、责难之意。《公羊隐公二年传》:“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休注:“讥犹谴也。”《广雅・释言》:“讥,谴也。”《说文解字》:“讥,诽也。诽,谤也。”“谤”古义亦为谴责。如《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辞源》修订本:“讥”字条下第二义项为“讥刺”,其书证是《汉书・梅福传》:“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事实上,这里所说的“讥刺凤”,不能以今律古,理解为“讽刺王凤”。在古汉语中,“讥”与“刺”义近。“讥”是严肃的批评,“刺”是尖锐的指责。如《汉书・龚遂传》:“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说文解字》:“刺,数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数其失而谏之。讥刺字当用此。”可见,“讥刺凤”应释为“批评指责王凤”。②《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其中“刺”亦为“指责、批评”之意。《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失教也。”“讥失教”即“指责庄公有失教诲。”据此,《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的“讥”,是指“严肃地批评”。这句是说那些受降职远调的迁客,登斯楼睹此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担心会受到坏人的攻击诋毁和好人的批评指责,有此两层忧畏,故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绪。《古代汉语字典》注为:“讥,非议、指责”,并以《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为书证,可见释“讥”为“批评、指责”是符合文义的。

“讥”这个词,在宋代是否已演变成为表示“讽刺”、“讥笑”的意思呢?我们可以从宋代欧阳修《上范司谏书》③中找到答案:“然宰相、九卿而下失职者,受责于有司;谏官之失职也,取讥于君子。有司之法,行乎一时;君子之讥,著之简策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惧也。”“范司谏”即范仲淹。本文之“讥”,皆“批评指责”之意。欧阳修说的“君子之讥……甚可惧也”,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畏讥”二字的最好注脚。

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其中“或异二者之为”一句,课本注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乎‘或许’、‘也许’的意思。”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执此说,似乎这已成定论,然而我认为此说尚可商榷。

首先,从文意看,尽管各选本都认为“或”表示揣测、估计和不肯定的语气,可是文章前一句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既已探求,怎么又只是揣测?既是揣测,又怎么可以据此立论,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中心思想呢?可见,“或”绝不能理解为表揣测不定语气的副词,而应当解作动词“有”。

其次,从词义看,“或”训为“有”,于古有征。《广雅・释诂》:“或,有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注云:“或,犹‘有’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三注云:“或犹‘有’也。古‘有’字通作‘或’。”“或”的这种用法在古代典籍中并非鲜见。略举二例:《尚书古义》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吕览》④引此“有”作“或”。高诱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鲍照《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君士联句》:“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无”“或”对文,即“或”犹“有”也。“或”与“有”,古音同属匣母,“或”属职部,“有”属之部,之职对转。“或”“有”二字古代经常通用。在《岳阳楼记》这句中,“或”即“有”的通假字。“或异二者之为”是说有异于上述两种人的所为,这是在经过探索之后,而语气肯定地指出“古仁人之心”与当时迁客骚人有根本差别,从而为下文表达中心思想打下稳固的基础。

总之,为使文言文注释失误少,需要广大语文工作者共同努力研究。

[注释]

①见语文报刊网

②转引何世英论文《文言文注释商兑》对“讥”的商榷

③《欧阳修文选》第21页

④《吕览》即《吕氏春秋》

参考文献:

1.何世英.对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的商榷.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年8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第28卷第4期.

2.张双棣,陈涛主编.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1月第1版.

4.张求会编.欧阳修文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5.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6.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7.古文观止.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8.原建平主编.文言文全解(初中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7月第3版.

9.《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