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素描教案范文

素描教案范文

素描教案

素描教案范文第1篇

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包括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其课程围绕图案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三个核心课程扩展开,而三大课程体系都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素描表达能力,因此,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应与其他专业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河南工程学院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安排有两次,每次四周,每周12课时,第一次为基础教学,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第二次为创意素描,主要是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目的进行创意素描的训练。下面结合作者多年染织专业素描教学情况,谈谈对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1.基础阶段的改革

纯美术的素描基础训练内容一般只有:石膏几何体、静物、人物、风景等内容。而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是为将来的染织设计打基础的,所以素描基础训练的内容、题材、表现方式都应符合染织设计专业的要求,引导学生用染织艺术设计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第一次素描是在第一学期4-7周,此时学生通过系部组织的专业介绍已经对染织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对染织专业的三大课程体系也有一定的了解,课程需要的素描基础能力应在此阶段重点解决。

1.1写实花卉表现的能力(第4、5周)

花卉一直是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热衷表现的内容,不管是基础图案、装饰图案、创意图案等专业基础课程,还是印花图案设计、服饰图案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素描花卉写生应该选择有明显的花卉造型,可以单独表现,也可团花表现。花卉的写生要注意两点:其一是描绘与表达花卉的盎然生意与蓬勃生机;其二是通过写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的结构特征、生长规律、生活习性与环境气氛。特别是花卉的结构特征。只有充分的了解花卉的结构特征,才能为以后的花卉变形提供确切的素材。

1.2各种纤维材料的写实表现能力(第6、7周)

纤维艺术设计是染织专业三大核心课程之一,无论是传统的平面纤维艺术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的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家不是简单的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定的材料适于一定的造型,如果用材不当,哪怕艺术形象再好,也会觉得别扭。所以在创作纤维艺术时,造型设计出来之后就是选择最合适的材质,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对各种纤维材料的表现能力,如棉、麻、丝、毛、皮、纸、塑料等等。摆放静物时可以把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同一画面中。

2.创意素描阶段的改革

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图案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平涂、分面、撇丝、肌理等等,学生在此阶段主要是训练专业的观察与表现能力,为之后的专业技法学习做好准备。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第二次素描是在第二学期1-4周,主要内容是结合专业技法知识,培养学生的染织技法表现能力及创意思维表现能力。

2.1素描分色练习(第1周)

染织艺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一个技法就是分面,即用理性的方法把要表现物体的每个面分开,每个面都用平涂的方法填上不同层次的颜色。

分色阶段的练习可以摆放些块面关系明显的静物,学生结合色阶的理论把每块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色块用不同的色阶表现出来。在表现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把色阶画在画纸的一边,然后比较色阶和静物的明度变化运用平涂的方法把明暗层次分开。

2.2不同肌理的表现(第2周)

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纤维艺术设计就是用不同的材质,编织出具有强烈肌理效果的作品,肌理的表现对染织专业非常重要,现代壁纸的设计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强烈肌理效果的作品。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这是构成肌理最基本的要素。肌理的表现可以让学生找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照片,通过观察物体、照片,提炼出本物体最主要的肌理,然后研究此肌理效果的素描表现形式,从而准确地表现。

2.3运用时空观的概念全面认识与表现物体(第3周)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辨证唯物主义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和无限性,同时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性具有多样性、相对性和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

在认识要表现物体时要充分考虑本物体在不同时间及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时空观的运用能够打开学生设计思路,扩充学生素描的表现形式。

如一张纸,从时间上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分析纸的生产过程,成品纸之前是纸浆,纸浆之前是碎树片,碎树片之前是整棵树,整棵树之前是树苗等等,在画面表现时就可以把每个时期的特征表现出来;从空间上可以将纸放在不同的空间中表现它不同的状态,比如把纸放在水中、火中;从状态上可以把纸撕碎,折叠,揉拧之后,表现不同的状态。

2.4不同物体融合表现(第4周)

在图案设计中,很多图案都是把看似不相干的几种物体穿插安排在一个作品中,特别是日本和服上的图案,很多都是大杂烩,所以在素描的教学中也要让学会学会把看似不想干的几种物体通过某种联系表现在整个素描作品中。如鱼、桌子、扫把、人物、饮料瓶,通过对这些物体不同时期、不同空间、不同状态的分析,找到物体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一定的构图、明灰暗、技法、肌理表现出来。

总之: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应该区别于其他艺术专业的教学 ,它所表现的不只是物体本身存在的意义,而是代表着作者对物体的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用染织艺术设计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表现事物,构建出有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要求的素描作品。

参考文献

[1] 伦纳德•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席跃良.《素描与设计素描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素描教案范文第2篇

设计素描是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素描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设计中。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相继开设了设计素描方面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程还遵循“对着实物画明暗、画结构”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写实造型能力强。但学生却“失去了想象”,面对创作课及专业设计课题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创造性。如学生不能准确分析物体基本的光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空间想象力的拓展;学生很难想象物体的结构穿插关系,对空间的穿插理解也不是很到位等等。

2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2.1丰富的阅历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阅历,其中,学生丰富的阅历来源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积累的经验。只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够给学生以灵感,进而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如在生活阅历广泛的人眼中,大树也许是人的合成;简单的交通路线图具有丰富的内容;LUCKYBEER的啤酒造型是一尊弥勒菩萨等。

2.2丰富的知识

储备阅历是由人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虽然学生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但是可以通过增加知识储备来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另外,学生还需要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广泛兴趣的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在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多的产生新联想。如意大利达芬奇正是由于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军事、土木等相关知识,才能够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2.3审美的素养

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高职素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通过对大师作品中的内容、表现手法、创意的来源和方式、个性表达等方面的欣赏和借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念,给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2.4个性的培养

创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培养,在素描作品中,对作品的模仿很容易,但是只能够模仿出其中的素描技巧和风格,作品的想象力、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没有办法模仿出来的。所以,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在创新的基础上体现的个性和独特理解。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不是单纯的绘画风格的创新,更多的是想通过向日葵的饱满与生机展示出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2.5细致的观察

第一,观察的角度要全面,不一样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也许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正面、侧面观察,仰视、俯视观察,也可从立体、平面观察,每个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观看的结果必然也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掌握新的创作视角,为作品带来不一样的创意;第二,观察不止要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用“心”。

2.6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正确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同时能够适当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为培养创造力提高知识储备;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知识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知识,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对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学习。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方法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思维能力。

2.7评价体系

高职素描教学常采用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作品的架构、基本功为主,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等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完整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职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推力,在评价机制中加入对学生作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综合评价,必然会提高高职素描师生的重视。

3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第一,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能力、分析与归纳能力;第二,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视觉观察力,进而使学生养成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与研究的创新精神;第二,设计意识贯穿与设计素描训练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意识得到更新,进而为自己将来的创作提供基础;第三,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发挥和拓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4高职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4.1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中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由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蛲瓿傻模?为了加深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了解,教师可在教学初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第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与学生的作品进行关联;第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艺术性、经典的案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学生们在进行大数的素描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比基尼的三个狮身人面像》;学生们在进行苹果素描教学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玛格丽特的《试听室》等等。

4.2开展创意训练

创意训练是由教师从不同的创意角度设计的相关训练课题,这些训练课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一,教师在选择创意训练课题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同时,所选择的课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表现性;第二,教师在进行创意训练时,可以将每个课题要分为多个课时开展,进而保证学生对素描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如教师可制定关于图形创意训练的课题,其中一节课时的内容为图形的“异性同构”。选用的创意训练的案例为达利的《超现实之公寓》。理论基础为事物结构、形状等。

4.3加强课堂讨论

创造性的思维训练需要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节课堂氛围,让学习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自在。另外,在学生们完成作品之后,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抒发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借此获得灵感,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创作的紧张情绪,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素描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设计素描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美术功底、艺术素养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从课程建设设计中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几方面优化与创新,可减少设计理论、观念以及方式上的问题,为今后课程学习打下牢固根基。设计素描课程建设重点在于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的整体设计,打造更加专业、综合素质更高的师资队伍,下面就相关问题具体探究。

1 设计素描课程定位

首先,通过设计素描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心灵受到启发,培养反应能力与思考力;其次,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转变定式思维模式,学生大脑接受信息、记忆信息、分析、理解、转化信息的能力均得到增强;另外,可使学生大脑、手、视觉与听觉同时接收信息、处理信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1]要想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使血神各项思维得到训练就要加强对设计素描课程的准确理解,明确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传统素描重点在于绘画,侧重锻炼学生绘画功底,培养艺术创作力,可独立为一种艺术形式,还可以与雕塑、油画等并列存在;设计素描重点在于草图或者产品的结构、方案图,侧重实用性与效果。[2]由此,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设计时,需要将现代美学思想与审美作为导向,建立立体-平面-空间等专业领域设计平台,增强专业课程的广泛性与基础性,将美学素养应用到教学中,掌握企业、市场真正的设计需要。

2 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2.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标为:立足于传统素描教学,借鉴吸收国外教学与设计行业经验,打造出与行业或者自身创意相符的教学课程,即,将素描作为基础,将现代艺术与思想作为主线,对设计发展未来与可能无限延伸。结合当前实训内容,将设计素描教学目标归纳为: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结构、机理以及质感、光彩等,应用素描方法传递出图像的信息,进而表现出物品潜在功能与关系,获取自然界原有物质形态与表象,[3]从中洞察出尊重自我、崇尚艺术觉悟,即,透过物质看表象,明确抽象与具象间规律与运动法则。

2.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从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可看到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创造力与观察力培养是课程目标,造型能力与造型语言规律则是课程核心。设计素描课程将“课题”贯穿在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将课程分为物态表象研究、物态解析、造型语言几个设计内容。其中,“物态表象研究模块”是从物态空间变换、结构、质感、造型几方面训练,对设计素描的创意与构思较为看重。“物态解析变形”则是以物态结构关系、画面构成关系为切入点,侧重对形式语言规律的表达。“造型语言表现研究”侧重素描语言研究与表现,立足于当代思想。

2.3 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设计素描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手段,课内环节主要以PPT多媒体授课、课堂讨论、作品鉴赏、课程训练、现场评比、课堂总结等方式为主。课外环节以教学工作室设置多见,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素描本领的同时,在课外开展各种实验室、定期举行的小型研讨会、作品展等,将教研、科研成果汇聚其中,充分收集资料,打造自由、开放、多元的学术活动。通过课内外联动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与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了艺术情操。

2.4 课程实践环节设计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表现手法的培养下往往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市场经济中,各企业品牌活动或者产品设计说明都需要有设计师的口头描述与讲解,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必不可少。在课程中可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或者课堂讨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描述自己的创意,借机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学生作业除了素描训练外,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一段写生或者创造过程心得,在课堂上大声向所有同学分享交流,也是学生间、师生间互动方式。

教师介入与干预设计。在设计素描各个环节,教师干预介入法可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被遏制,还能及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教师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充足的自我思考与创造的空间,同时,不能过分放任与松懈,对错误的思想与看法及时纠正,并不是打断学生思路、不尊重学生想法的行为,而是引导学生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通过委婉、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学习错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作业讲评设计。将作业讲评分为个体与集体讲评两方面。前者是对单个学生进行的重点讲评,比如,学习吃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在于对作业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的建议。而后者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整个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在阶段性学习后将作业内容呈现至幻灯片中集中讲评,可使讲评效果提高。

教师示范设计。教师示范在课程设计中也同样重要,学生初次接触素描课程,会遇到很多入门难题,此时,教师在技法上的示范可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示范方法有很多,比如,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帮助学生辨识各种物体形态特征等,示范不是完全的告知与生硬的灌输,而是通过适当点播让学生自己总结深层次的规律,掌握特殊、异常形象的分辨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造型形式与原理的掌握,灵活运用各种造型方法与技法。还可以与学生一起鉴赏名家艺术手法与风格,对名家应用的素描技法现场示范,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营造一种现场学习的氛围,感知艺术魅力与神奇,对学生感性与个性化觉悟的发掘很重要,倡导并鼓励形式与风格奇异的创作手法,遵循学生个性与想法,可以随意选择应用适合的工具与绘制方法。启发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总之,教师示范与鉴赏名家作品都是在为学生入门打基础,是提升学生艺术见解、了解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一种方法,可尽快让学生养成艺术性与创造性思维。

3 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方法

本次以“装饰设计与表现”课程为例,对象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对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探究。

3.1 课程信息与目标设计

课程名称:“装饰设计与表现”课程类型: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授课时间:大一第二学期;学分:10分;先修课程为素描;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总体设计目标:本课程为装饰专业主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室内家装的设计与安排,具备较强的绘制与设计能力;掌握透室对室内空间绘制方法,能够快速用制图工具完成室内空间润色与点缀等。学生可对教师提供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临摹与分析,应用彩铅、针管笔、马克笔等工具,结合透视(两点或一点)制图法。快速表现出室内陈设、空间效果图。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作为素质目标。

3.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与要求

将能力训练分为基础练习(7学时)、家具与陈列表现(32学时)、素描工具使用技法(35学时)以及三维空间综合实训(57学时)几个方面。在训练期间开展一些师生活动,讲练结合,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素描技巧。课程基本要求为:要求所有本专业学生均学习此门课程,从普通造型过渡到现代化设计思维,对物体结构与空间结构有正确认识,熟悉应用各个设计工具与软件,可独立创作出完整的作品或者临摹出大师的经典作品,感受艺术魅力,学习并领会创作时的理念,学习到各种创造与表现手法、形式等,最终提高素描表现力与创造力。课程单元实施课程教学总体方案的最小单位,本部分将其分为2学时,每个学时50分钟,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是按照教师教学活动为基础的工作方案,也可以当成教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模板,每一节课都要组织授课教师对总体教学方案有效把握,充分认识到教学内涵与作用,以团队方式学习与讲课,实现不同单元的精细化设计。单元教学方案需要将单元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将行为作为导向,体现教学设计的自身特色与人本化设计理念。

3.3 考核方案

本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考核方案内容见下表1所示。

通过以上素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分,将素描基础课程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用更多学时开展实训,讲练结合,突出实训的重要性,也表现了该专业课程设计侧重实用性,以迎合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展现了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本质区别。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重视课程设计中学生艺术情操与素描技巧的培养与锻炼外,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以及艺术远见也很重要,对学生以及课程设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艺术素养体现在审美意识、理论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教学能力上。随着我国高等院校逐年扩招,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类教师培养成为紧迫工作,我国各院校艺术类教师经验与素质落后于西方国家,为此,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有条件可组织到国外深造,领略不同国家艺术魅力,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提升艺术审美。最后,加强教学评价与考核,对学生与教师学习以及教学态度、方式、质量综合考核,建立师生间、生生间互评机制,增强考核透明性与公平性。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的定位、教学体系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设计方法、教师素质提升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与探究,表现了设计素描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艺术创造技巧。

参考文献:

[1] 马海元.“设计素描”课程在平面设计专业中的结构设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0):330.

素描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方法;创新思维

一、高职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从当前高职设计素描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问题十分突出,若是无法有效解决此些问题,那么此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影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教学问题如下: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设计素描课程时,不能够体现出此课程的主要教学培养目标。多数教师会仿照本科院校的素描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授,十分重视理论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设计表现技能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第二,多数高职院校在未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开设设计素描课程,致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情无法有效连接。在学习课程知识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无法提升,综合学科素养水平较低。在毕业求职时,学生会因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被拒之门外,致使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降低。第三,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设计素描课程不能够突显出对应的职业特性,并且未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未结合教学培养目标来安排素描课程的内容与流程。比如:某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所录取的学生美术基础差,甚至有些学生属于零接触;而本科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是通过艺考招收的,如果高职院校按照本课院校教学方式教学,那么不仅背离了高职教育办学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二、创新高职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的作用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高职院校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上一直利用传统固有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素描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对于素描的理解也停留在围绕光源处理好黑白关系,随着课程教改程度的加深,此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愈发显著,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得不到培养。并且在此种教学状态下,高职院校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与其教学目标相分离,在此情形下,通过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时展所需,同时还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设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当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力度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完成设计任务,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产业具有较高的价值作用,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同时受到新兴经济的影响,社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逐渐提升,设计人才应当向国际化方向转变。而做到这一点,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更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更多的设计素描知识与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及创新能力,增强其艺术表现力,获得全面发展。

三、高职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设计素描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及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技能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最终教学培养目标。但受到本科院校的素描教学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师,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同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通常会报以不认真地态度接受实践教学。若是使用保持此种学习态度,那么学生的经验累积较少,所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创新精神及专业性特征。因而为了改变此种教学现状,高职院校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设计素描教学创新: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中,素描属于基础课程内容,是学生深入学习设计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在物体形象研究方面,素描所具有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提升其造型艺术及设计水平。因而在设计素描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上,教师要先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素描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掌握更多与素描相关的教学资源,熟知教材内容,从而依照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进行知识技能教学。为了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要对此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其职业素养,增强其管理与组织能力,能够充分运用新教学方式传授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案例讨论教学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十分喜爱案例讨论之一教学环节。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感受艺术美,提出个性化创意设计。同时在案例教学讨论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点拨与提示的作用,而非传统教学中自身一味的讲授知识。利用案例讨论法进行设计素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描绘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物象的主观感受,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以此加强思想上的碰撞,提升其设计水平。并且此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交流自己对设计作品的看法,这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观念,并且可以展现出其个性化创意。当完成案例讨论教学后,学生与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提升设计素描的教学质量。另外,为了充分发挥此教学方式在设计素描中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前依照素描教学内容合理挑选案例,以此在展示本课内容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与看法,填补自己的思想漏洞,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专业学生。

(三)进行演练设计教学

素描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设计素描教学活动多以练习素描基本功为主,以此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素描技巧。同时部分教师会利用透视或是比例等不同写实方法来衡量素描对象,这使得学生一直处在传统素描框架之中,其创作积极性被严重打压,艺术审美能力及审美品味无法得到提升。为了改善此教学现状,教师要突破传统艺术思维,不断采取新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而演练设计教学能够达到此目的,此种教学方式除了会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外,还会关注到学生的课下实践情况。在进行设计素描课堂教学是,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某个物象所包含的艺术形象思维,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讨。当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挑选意见不统一的学生进行现场创意设计,实现实践演练教学。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利用创新思维创造出自己想象中的艺术作品。在课下学生自主训练时,教师也要不断进行指导,以此实现课上课下综合性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设计能力。

(四)采取动态教学评价

素描教学实践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的创造艺术思维,展现其创意设计。并且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工作者。所以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除了要创新教学手段及流程外,还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采取动态化教学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所掌握的素描理论知识,还要检验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以此完成本课程的最初教学目标。在评价问题上,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素描作品进行评判外,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评,通过学生展示各自的设计作品,可以有效提升作品评价质量,有利于做出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设计公司或企业专家参与到教学评价之中,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及创造性,要降低传统评价标准体系在当前教学评价中的占比,多强调学生作品的个性化特征,培养其学习自信心,增强创新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成为优秀的设计人才。除此之外,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若是依旧采取单一技巧性训练进行教学,那么最终培养出的人才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因而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多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提升对自身教育的审视眼光,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水平,多阅读一些设计文章,多吸收借鉴国外的设计素描教学策略,以此改善当前教学现状,增强自身及学生的审美品味与审美意识,提高设计素描教学质量。

素描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外来词;素描;日本;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

A Profound Mediation upon Sketch

LIN Tao

说素描是外来词汇似乎是(一致的)共识。可它究竟来自哪里?答案却不一致。目前我们看到,多说来自西方,这一说法在我看来太笼统并没有明确到来自哪个国家,但较为明确的文化背景有两个,一是法语,另一个是英语。说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素描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这个事实可能没有太多争议。但是这西方的范围毕竟太大。我们知道西方一词狭义上讲多是指欧洲大陆上的传统西欧国家,也包括北美洲的美国。那素描究竟是来自哪里呢?从目前的资料看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相对统一的答案。

说到法语,我首先想到的是徐悲鸿(1895-1953),我想很多人大概也会如我这般。虽然他可能不是最早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的,但他无疑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从法国学成归来的艺术家。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实主义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①说素描一词来自于法语语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绘画语言论》的作者汪晓曙。他说:“传统的中国绘画理论中,并没有素描这一专有名词。通常意义上的素描,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素描’一词来源于法文‘dessin’,原来主要是指设计或者说创意的意思,其原因是西方绘画以铅笔进行构图与画画设计,最终还是要用色彩来进行描绘。……在我国的绘画理论中,《论语》提出的‘绘事后素’的观点。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素描的论述。后来我国美术理论家根据素描进行朴素的描画的特点组成了‘素描’这个专用的名词。”

说源自法语,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西方讲法语的国家与民族有好几个,究竟是哪一个?从上下文中理解,从文化的源流上理解素描一词应该是来自于法国。法国在西方文明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法国的艺术举世公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艺术的中心就在法国。法国有足够的理由和充分的人才资源来完善素描这一艺术表现手段。目前看,似乎可以较为肯定地说素描来自于讲法语的法国,一切的合理证据似乎也都支持这一观点。其次,说“后来我国美术理论家根据素描进行朴素的描画的特点组成了‘素描’这个专用的名词。”这“后来”又是指什么时候呢?从一般经验看,我们所能理解的大致时间段应该是清末至民国这一时期。还有,说素描一词是我国的“美术理论家”构思创造的。为什么不是画家?不是文人学者?或其他什么人呢?我非常质疑这一说法,因为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国并没有产生过几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理论家”,也因此并没有产生过严格意义上的美术批评,至多是品评鉴赏,其用意要么是说教要么是自身的怡兴陶情或其它目的而不是真正理性的批评。正如近来范景中在一次访谈中感慨,“如今是论道的文章太多,论学的文章太少。”纵观古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正是这一“历来的”有关美术批评和艺术史编纂的不严密性让我不得不做进一步的“另类”猜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缘起之一。

另一说来自英语。罗晓航与文川编著的《素描》一书中说:“素描是舶来词,是英语drawing的意译,其最早的意思是指绘画之前的素材或草图。中国古代称其为‘粉本’,也就是绘画在施色前的素稿。”

李可贤编著的《物象•心象――新视角素描训练教程》也说:“素描一词源于英语‘drawing’”。

意译也好源于也好,这个说法的范围还是太宽泛。除了美国之外,仅次于联合国的英联邦国家大多把英语作为各自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使用。不过从文化贡献的角度和历史事实的影响力(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最严重的直接接触,这一事件和它的后果对古老中国的影响深刻而长久),我们似乎可以较为肯定地说这一来自英语的说法应该主要是指的英国。从现在流通的资料看持这一观点的人比较普遍也比较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英语作为第一被世界使用的外语的强大影响力,还有就是我国自“开放”以来实行的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外语教育的事实。英语的广泛普及让我们一谈到外来词汇的时候极容易第一个想到它。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直到目前还没有看到较为有说服力的人或事件把素描和drawing二者联系起来的直接证据。而眼下常常看到的二者的联系我认为大多建立在英语作为世界第一被使用的外语的近乎理所应当的惯性思维之上,根本不会意识到是否想当然了。

尽管目前的资料显示,大家也较为一致地认为素描一词“来自”西方,并且是由我们自己人结合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翻译过来的,可是我感到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让我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接受下来而不做更进一步的思考。于是我想到了日本。因为中国的近现代史和日本的关系可谓相当密切和复杂。早期的维新人士、革命党人如康有为、孙中山、秋瑾等都曾在日本或避难或展开革命活动;文化名人如鲁迅、郭沫若、李叔同等也都在日本学习、生活多年。日本在学习、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创造性地”翻译了大量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后来又被我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拿来”使用在相关对应的领域。语言学家王力在他的《汉语史稿》一书关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一节中也谈到了这一点。“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语,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换句话说,现代汉语吸收西洋词语是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中国人介绍西洋文化在日本人之后,因此有可能通过日本语来吸收西洋文化。”

虽然有些词汇随着发展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意义和新的解释,但其最初借用汉字来翻译“西方文明”的客观事实还是不能否定的。既然这样,素描一词会不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呢?

把素描一词的翻译、应用与日本联系起来,除了上面提到的客观的大历史存在以外,让我作出如是判断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日本对于汉文化研究的水平。这一点钱钟书于1980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文学教授恳谈会就谈到过:“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

把素描作为西方美术教育的基本课程日本相较于中国要开始的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成为古老东方各国取法西方以自强的榜样,赴日留学也因此成为了最佳选择,并在1896至1914年间达到了高峰。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去学习艺术(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有相当一部分重要的名字都有过留日学画的经历。比如,陈师曾(1876-1923)在1903至1912年间留日学画前后共9年,何香凝(1878-1972)是在1903-1908年间前后5年,李叔同(1880-1942)在1905至1910年间前后5年,关良(1900-1986)在1917至1922年间共5年,倪贻德(1901-1970)在1927至1928年共2年,傅抱石(1904-1965)在1933至1936年共4年。还有很多艺术家和他们有相同的经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罗列以上有代表性的几位。我们可以看出到日本发动全面对华侵略战争止,在三十多年间中国先后不间断地有留日学生去学习绘画。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必须明确,那就是在(众多)上述的重要画家之中真正去学习画画,并主要以油画等西方媒介为我们所熟知的只有李叔同、关良(后来以水墨为主)还有倪贻德。也就是说大量当年的留日学生还是以传统中国画为各自的主要媒介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这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就是傅抱石了。我们后来熟知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留存下来的留日期间的影象资料并不多,比较常见的分别是女青年素描头像、油画女人体和油画自画像(这张油画很有凡高的用笔风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作为一个正规的学科在(专科)学校里传授而没有一个“学科名称”或“专业名词”来对应指是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难以理解的。我想当李叔同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画的时候(1905至1910年间)“素描”一词应该已经在使用了。因为“从中国留学生开始到日本留学时算起,日本留学欧洲的画家已有五代人,其中最权威的油画家黑田清辉(1866-1924)和藤岛武二(1867-1943),我国当年许多留日学生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

李叔同就是师从有着留学法国经历并以印象派绘画风格为主要特点的黑田清辉。

在日本被理解使用为素描的词汇主要有四个,它们分别是:1、すがき,通常注释为素、素描、素描き。2、そびょう,注释为素描。3、デッサン(dessin)注释为素描、草图。4、スケッチ (sketch)注释为写生、写生画、略图、草图、素描。第一个现在使用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我们这里不做讨论。第四个在中文语境中早已被固定为速写一词,也不在我们讨论之列。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第二个そびょう和第三个デッサン。此二者和我们的话题关系密切。原因非常明显,从它们的发音和使用领域上很容易看出它们的“出身”。そびょう从发音上可以说就是汉语素描的音转,或者可能更准确点说我们汉语中的素描一词就是从そびょう的汉语注释而来,也未可知。根据我与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外教和日本友人的交流发现,そびょう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素描一词(至今)主要使用在艺术领域尤其是绘画等造型艺术专业。这一点和我们的理解与使用非常贴近。而デッサン的发音是法文dessin的直接音译。目前使用相当广泛,但主要在大众交流的层面而不像そびょう那样被作为“专业名词”来使用。

我们知道,日本在翻译西方术语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界线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在此之前“日本早期西洋术语翻译,都到中国古书(包括佛经)里去找‘古典语素’……由于取材于中国‘古典语素’,日本早期翻译西洋著作所创造的大量新词,在中国看来一点也不陌生,都像是中国固有的‘熟词’。在清末民初传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这样许许多多的新词,今天中文报纸几乎无法出版。”

有着“绘事后素”的古典背景和“白描”的传统中国绘画形式语言的现成的“朴素特点”,加上日本对于汉文化的深刻理解,“素描”(そびょう)一词当初在日本的产生在我看来真正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我也清醒地知道这只是我的建立在一系列旁证之上的合理的“猜想”。“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为了跟上国际步伐,更有利于科技上的交流与发展,于是改变了以往的术语政策也就是(尤其是科技术语)不再采用意译,不再造“新汉字”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采用“片假名”音译而且全词全译不再缩短。我想这也就是音译的法文“dessin”(デッサン)一词的产生背景吧。

在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一书中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让我眼前一亮。他是这样说的:“1900年,有一批留日学生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翻译与出版的机构,几年内,他们就搜集了成百种日文书籍进行翻译介绍,在这个翻译介绍过程中,有四分之三的日文新词汇被引入中国。”

素描一词会不会就是在这一次集中翻译的四分之三之中呢?我们的“留学生翻译家们”为我们选择了有着中国古典语素血统的素描(そびょう)一词,而不是音译的听起来明显外来的デッサン(dessin)。从时间阶段上判断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虽然目前我还没有看到确切的书证来支持我这一“猜想”。不过从审美的角度,从一个艺术实践者的角度我希望自己能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对这一“事件”的猜想。这样我就可以在找到最终“解释”之前(也可能根本找不到)能在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历史沉淀,重温昔日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史实,体验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真实审美。

附记:就在这篇文字写就之前,通过友人的努力,我拿到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刘正琰、高名凯等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其中素描一条的注释证实了我的“猜想”。为了方便起见现抄录如下:素描: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源日素描sobyo。

①徐悲鸿曾参照谢赫的“六法”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欧洲绘画理论提出过素描创作上应遵循的“七法”。

参考文献:

汪晓曙.绘画语言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299.

罗晓航,文川(编著).素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李可贤(编著).物象•心象――新视角素描训练教程.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13.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601.

钱钟书.钱钟书选集•散文卷.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307.

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5.

周有光.周有光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6.

(上接第434页)的方法和手段,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学生适时地对自己的自主学练过程进行检测,教师及时地给予引导、点拨、提示,学生的身体素质便可得到显著增强。体育教学档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建立健全体育教学档案的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老师备课质量

体育教学档案保存的既是历史的资料,又是现实的凭证,是体育教学经历的记载。实现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专业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借鉴历史资料,借助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查阅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资料,进行充分备课,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教师建立体育教学档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更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使体育教学任务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避免出现盲目、急进的现象。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可以帮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将以理施教与以情导教相结合,使体育教师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中更有针对性地实施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

5.促使体育教学日益规范、教师评价准确科学

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将各种体育教学资料按照教学管理目录进行分类归档管理,特别是电子数据的易保存、易核对的特点,有利于对电子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修改,保证整个体育教学资料规范管理。同时有助于检查体育教学及其活动过程的工作是否完善,对现在的教学进程起到随时的监控作用,并根据监督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补缺填漏、扬长去短。

素描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学习内驱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12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为我校毕业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技能实训课,其目的是在就业前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办公自动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办公设备,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用人单位节约再培训成本。

1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构建了“模拟真实办公场景、典型办公案例引导、实际办公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依据实际办公需求,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办公情景,通过办公案例的设计将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设备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把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融合为一体。具体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下搜集素材、课堂讨论与实践、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课后总结实验报告五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下面,以办公中常用设备扫描仪为例具体阐述:

1.1 课前布置任务

根据扫描仪的教学内容,教师会预先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学生要在课后查阅和准备相关素材。问题:扫描仪在日常办公中主要用来解决什么?任务:根据扫描仪可以解决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素材。通过此环节,会驱动学生主动思考什么类型的素材最合适,我要准备什么?

1.2 课下搜集素材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布置的任务,会督促学生在课后自觉地行动起来,并将搜集的素材带入课堂。教师也会准备案例素材,如果学生准备的素材有偏差,将素材共享给学生。分类学生准备的素材有:书籍、论文、报纸、手写稿、照片、证书、证件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带着问题“我准备的这些素材能实现什么?”进入课堂。

1.3 课堂讨论与实践

根据学生准备的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哪些素材可用,在实际办公中该如何应用,进而引出本次课的讲解内容和学生要完成的办公案例。案例:根据办公需求,将文本材料(书籍、论文、手写稿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转换成可以编辑的文档;将证件(照片、证书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对其进行处理。该案例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硬件扫描仪的使用,涉及到的软件有扫描软件、字符辨识精灵、字处理软件、图片浏览器、美图秀秀、Photoshop等,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应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弄清楚扫描仪到底能处理什么样的办公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其他相关软件。

1.4 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

学生实践后,教师要把案例操作中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进行总结;并指出实际操作时的重、难点;对学生合作完成的案例进行点评;另外展示一些课后可以拓展的知识让学生去深入挖掘。深入挖掘点:将扫描后的图片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时,可以将除中、英文以外的其他语言材料通过字符辨识精灵转换成Word文档。通过和学生相关专业的深入挖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课后自主探究。

1.5 课后总结实验报告

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根据本次课的案例内容和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报告,梳理本次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阐述清楚本次案例的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和大家共享深入挖掘的知识。

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整个教学模式以“案例”引路,引导学生“想、学、练”,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相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

2.1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

为确保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验效果,学校建设了两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整个实验室装修设计完全模拟现代的办公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办公中常用的办公设备,其中包括可拆装的微型计算机,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功能的四位多功能一体机,微型计算机,投影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电话机,碎纸机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办公模拟环境。同时根据训练内容和学生需求,还配套安装了办公软件、扫描软件、图文转换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在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完成从办公软件的高级创作到办公硬件的操作维护,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办公技能。

2.2 配套案例教材的建设

根据课程开设目的,教师自编了《办公自动化案例教程》。教材总体分为办公软件应用和办公硬件操作,不同于其他同类教材,办公软件应用部分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重在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办公硬件操作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办公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与技巧以及设备的维护、简单故障排除等,重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未来办公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2.3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依托于我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不断丰富、扩充教学资源;建成集教学资源管理、网络教学、教学资料库等多种服务的《办公自动化》精品课程网站,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 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在实践类课程中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它迎合了理论与实践应紧密相连这一信息类学科的社会需求。但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也有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知识本位观念是案例教学的最大思想障碍,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3.2 高质量的配套教材

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这就要求课程配套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并且有针对性。

3.3 实验室的更新与建设

由于办公设备与手段的多样性,实验室的办公软、硬件也要不断地更新,给学生提供更贴切实际的实践模拟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新.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9).

素描教案范文第7篇

一、 出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作用及现状

1、出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作用

出版美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承担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印刷产品设计、图文处理、印刷工艺设计等印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素描课程的开设对于专业支撑具备以下两个作用:

(1)、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对对象的写实能力的培养。如商业绘画需要设计人员对产品有着细腻地质感表现,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素描功底。

(2)、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形态的分析和对结构的理解、立体研究、材料分析、空间分析、意象研究、形式联系、表现研究以及美学范畴的研究等等。

2、出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

我校的视觉传达专业的素描课程以设计素描为主,强调设计。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以传统素描教学为主,学生追求画面的写实效果。两个专业的素描教学各具特色。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在进校前大都是通过专业速成进校的,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短期作业、人物头像、半身像素描和人物速写上,而对静物素描的质感表现和细节表现缺乏训练,很少进行长期素描作业稿的训练,在进入我校后他们需要加强长期作业的训练。

(2)、素描主要参照视觉传达专业的素描课程,以设计素描为主,但学生对于设计素描的创作形式和手段缺乏认识,创作思路难以打开。

(3)、表现技法单一,传统的素描大都是用素描纸、铅笔或者炭笔作画,在表现上显得较为平淡,视觉冲击力不强。

针对以上现状,要想使学生符合本专业的专业需求,既具备对对象的表现力又具备设计的创新性思维,需要我们对他们的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下是我这两年来在实践中的改革思路。

二、出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思路

1、对学生进行超写实素描能力的培养

(1)、超写实素描的概念

超写实素描源于超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Super-Realism)、新现实主义(New Realism)和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表现在艺术上则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是对描绘对象的形体、质感、肌理均能极为细腻地表达和刻画的素描形式。20世纪80年代,法国艺术家伊维尔在中国开设了第一个超写实绘画材料与技巧班,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画家,他们又把超写实观念带入到各大美术学院,在工艺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习中,超写实表现素描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2)、超写实素描的作用

超写实素描训练是最能体现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一直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为短期绘画作业,以表现大的黑白灰关系为主,而对于出版美术专业,学生将来需要更为细腻和艺术化的表现产品或者画面,超写实素描相对于全因素素描更偏重于塑造力的表现,特别是对物体质感和表面的肌理效果的塑造。同时,学生通过超写实素描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有序、细致、耐心的作画习惯,这在他们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是非常关键的,为今后涉及到的商业绘画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3)、超写实素描的教学安排与要求

在环节安排上首先以临摹为主,让学生在临摹中体会优秀的超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技法。随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要表现的静物,比如一片树叶、一段麻绳,在传统素描中,一片叶子的表现只要求概括的表现它的形体的卷曲关系、光影和主要叶脉,而在超写实素描中,每一条细纹、虫蛀或者肌理都需要细致描绘出来,这对培养学生更为深入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作业量的安排上不宜过多,1到2张为宜。超写实素描比一般素描都要深入,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刻画、塑造,作业量太大,必然导致学生因为赶作业而不重视质量。学生在刚接触超写实素描时,对表现技法比较生疏,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小的简单一些的静物练练手,待学生有了经验后再布置一张长期作业。

在静物的摆放上,可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如何运用点、线、面构成画面?如何处理静物的主次关系?什么样的静物搭配能够使画面和谐?静物怎样摆放有趣味性?

在作画步骤上,要求学生“全面打稿-局部塑造-整体调整”,先用铅笔轻描出对象的轮廓,包括各个结构的细节,再从某个局部开始深入塑造,逐步扩展,最后整体调整。

2、学生设计素描能力的培养

西方国家的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体系已经趋于完善,我国针对设计素描教学的改革还在摸索阶段,国内一些美术院校都根据国外最新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对素描教学进行改革。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具体化,以下是本人对于学生设计素描能力培养的一些探索:

(1)、平面构成在设计素描中的作用

本专业素描主要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进行素描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在进行设计类课程的基础课学习,如平面构成,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把构成的思维引进素描教学,在进行了半个学期的超写实素描练习后,转而将学生引导到设计素描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平面构成中的构成形式让学生来组成素描画面。如以眼睛为设计元素,可以从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聚散构成、空间构成、分割构成等等角度去进行表现。在讲解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范画来启发学生。如在讲解近似构成构成眼睛的时候,我就找了一张较为经典的范画作品,该作品是用素描的形式描绘眼睛的不同表情,并将这些表情放在相同大小、排列整齐的圆里。学生看了后大受启发,立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取得了很显著的教学效果。

(2)、设计素描中工具和技法的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突破传统的表现技法,尽可能多地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素描所用工具一般为铅笔、炭笔,而在设计素描中,我们可以借助更多的工具去表现画面,如粉笔、水彩颜料、甚至是废弃的报纸或杂志,通过点、抹、染、裁切、揉搓、粘贴、烟熏等各种手段制造各种特殊的效果。

(3)、设计素描中的联想和“写意”

作画的形式由学生照本宣科的描绘改为主动的思考构思,作品要求“写意”,或是写一种特定的形式美、或是引起人的一种思考,如进行想象和联想训练,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思维之间联系得桥梁,在训练中让学生通过某个物体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可以使接近的事物、类似的事物、或者有因果联系的事物, 如以喝酒禁止开车为主题,学生用整个骷髅头作为背景,把汽车的外形和眼睛的形结合在一起,酒瓶组成鼻梁形状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诠释了喝酒开车的后果。

(4)、强调设计说明在设计素描中的运用

要求学生每幅作品都写15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让学生会“想”会“画”的同时也要会“说”,这为将来学生面对广告文案的撰写和设计产品说明的撰写打下了有利基础。刚开始要求写设计说明时,学生常常不得要领,长篇大段下来就是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没有切中要点,通过引导后好了很多。学生在撰写说明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画面效果。

3、利用计算机辅助创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作中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出版美术专业素描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上课前,利用计算机对上课对象进行快速创意设计。如将各种图像素材通过电脑进行修整、剪切、拼接,这样可以快速地了解创意的效果,并可以对多种创意效果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出最佳的设计。这种方式的效率是传统手绘方式无法比拟的。

(2)、创作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实现灵感的捕捉。在上课创作过程中,整个周期一般较长,很多时候都会随着实际的场景和对象变化、实际对象和事先准备的素材不完全一致和个人想法变化等,导致不停的有新颖的灵感迸发,那么需要我们能够快速地将这个灵感付诸实现,并看是否可行。这时候计算机就是一个有利的工具,可以快速的确定新想法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及时调整创作路线与方案。

(3)、创作完成后,可以同学之间对各自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启发。一般的素描课程课后没有同学之间进行作品互评,或者只是针对已有作品本身进行表面上的评价。而如果采用计算机的话,同学之间就可以对各自的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评价和启发,比如某个同学对某个作品有某个看法或者观点,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实现效果,直观地表达自己想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表面上。这样可以大大地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与启发,真正意义上增进交流。

围绕上述计算机在出版美术专业素描课程中三个作用,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将效果落到实处,在我所授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式实施各项措施:

(1)、在课前,提前给学生布置设计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先在计算机上实现几个创意,组成成员进行互相选择,得到出较好创意方案。

(2)、在课程中,如果有学生有新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及时利用计算机进行快速的实现创作方案修订,但是在进行方案修改的前需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以免耽误过多的课程进度。

(3)、创作周期结束后,除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外,增加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环节,对互评实施效果较好的组进行适当的加分,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启发和再创作。

三、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出版美术专业素描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本专业属于目录外专业,其教学改革还在不断地进行。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不管是超写实素描还是设计素描,亦或是用计算机辅助创作,我们都需要取其精髓,为我所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令晓君.论设计素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素描教案范文第8篇

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实效性新课程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意味着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服务于学生的个性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理念,要尝试构建多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学记》,书中指出:“罕譬而喻”,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讲解、结合例子进行分析,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白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启发式问答法”,自喻“助产婆”,通过提问、举例,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具体说是“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教学法,就是紧扣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描述一个实际情境,创设一个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描述的典型案例展开点评,分析、讨论、总结,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案例分为描述型案例与分析型案例两种。对问题发生的时代背景、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属于描述性案例;通过案例描述,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案例,找出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决策,属于分析性案例。如果根据案例内容进行分类,又可把案例分为专题型案例与综合型案例两种。针对单一问题编写的案例是专题型案例,这类案例的特点是内容单一,但是主题鲜明;对事物的全局以及事物发展整个过程进行描述,属综合型案例。它的特点是面广、量大,方案丰富。通过思想政治课不断实践证明,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可行且具实效性。

首先,案例教学法促进了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教学法,使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声筒”,是引导者,促进者。案例教学法使教师对于教材的运用,由传统的简单执行者演变成设计者与开发者,对教材的内容教师要进行再“创造”,使教材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情。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促进了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必将反哺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

其次,案例教学法生动、直观,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学生对政治课的感觉是理论抽象、内容枯燥、学习无味。思想政治课课程地位低下,远不如语、数、外等学科,甚至部分同学感觉政治课很简单,只须考前一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陷入困境。“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而案例教学法改变传统就概念讲概念,就原理说原理的教学模式,讲述案例,化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扣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如果我们引进中东战争的例子,伊拉克战争中,英、波兰、西班牙等国为什么支持美国,站在美国的立场,俄、德、法等国却持反对态度,学生通过对这几个国家立场的分析探究,水到渠成的明白了国家合作的基础是国家间共同利益,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的利益对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剖析,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政治素养。可谓润物于无声,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于无痕,刻世界观于学生心底。

第三,案例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能力。“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学法主张“学生主体自觉学习”的理念,教师通过生动、典型、客观的教学案例的描述,或者引导学生体验角色,模拟案例活动中的主体,“还原”真正案例情境,改变传统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被教”,调动了学生阅读案例材料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学识,聪明的才智,分析案例,通过思考、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判断,在案例中寻找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典型案例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了良好的政治素养。

第四,案例教学法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经科学研究显示:人们通过语言,借助听觉所得到的知识获得的记忆比较低,约占15%,而通过视觉把握的知识再记忆达到25%,如果把听觉、视觉两者相结合,能够再记忆高达65%.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能记住学习的知识,但是这种停留在浅层的记忆,只是一种孤立、单一、浅显的抽象认识,不够深刻。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有大幅提升。比如,对于“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可以借助拆迁典型案例“最牛钉子户”,在拆迁中公民拥有财产权、房屋所有权,公民可以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处分、使用、收益等权利;但是在国家公共利益前提下,公民也有义务服从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探讨:(1)被拆迁人为什么能那么“牛”,拒绝搬迁?(2)他们的“牛”有合法合理的一面吗?(3)在所谓钉子户与国家之间,涉及到哪些利益?(4)在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出现冲突时,怎么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公共利益?经过案例引导,同学们会深入探究,运用书本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知识来说明社会现象时,无形中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更加深刻,大大地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蒙春燕.关于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

素描教案范文第9篇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形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须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样的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为“淡彩静物”的教学作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素描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 一般法则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77

1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一般法则

1.1 高中自然地理一般法则的分类

①原理性的一般法则——气候形成的原因。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气候的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后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不同的,但分析气候成因的影响要素都是从纬度、风带、地形以及洋流等方面来入手,这就是高中自然地理的一般法则的表现;②地理分布规则——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不同区域的垂直地带性是不一样的,但分析一个地区的垂直地带性时也会存在其分析的共同因素,例如基带、纬度、海拔等因素;③地理规律的一般法则——三圈环流,对于三圈环流来说,强调的是规律性原理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原理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掌握学生认知顺序,将规律先分析给学生,然后再对号入座的具体化分析,将一般法则具体运用,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1.2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

介绍了一般法则,和其有关的特殊描述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特殊描述也就是指在一般法则下更具体,更细化的描画,更具个性和特殊的地理对象描述。一般法则一般是与特殊描述配套使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一般到具体的演绎逻辑,只是一般法则相对演绎逻辑来说范围窄了很多。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具体的一般的法则,更要教会学生在一般法则的指导下的特殊描述的分析。例如: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中的河流地貌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世界上的大部分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的成因的一般法则是:①河流流速慢;②河流含沙量足够大;③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开阔;④海水的顶托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例如非洲的刚果河的入海口处就没有形成三角洲。河流沉积地貌的形成原因的一般机制在刚果河这不成立了。因为刚果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入海口处是一个峡谷,水流落差大,所以流速较快,入海口处的大陆架较深,不易于泥沙的堆积。以上述例子为例,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入海口处会有三角洲平原,而刚果河的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平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一般法则来反推其不形成三角洲平原的原因,但仅作一般法则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刚果河流域的地域特征再来详细解读。这个详细解读就是特殊描述。

2 一般法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2.1 关注学生主体的一般法则运用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开始感觉力不从心,总会出现老师讲了就会了,出了课堂就忘了的情况。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给学生传达的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但毕竟学生能够抓住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知识是摆在高中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对于零散的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捕捉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很少的,所以在每节课快要结束之前,对教学内容做出总结,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每节课重点知识的印象。一般法则对于知识点逻辑结构的梳理是很有帮助的。采用一般法则对每堂课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其实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过程。新课改倡导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是实实在在的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来。

2.2 能力训练把握一般法则

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的训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能力训练着眼于一般法则的灵活运用会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对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等值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等值线的判读所要涉及的基本要素有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弯曲方向、闭合情况以及极值的判读等

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可以称为判读等值线的一般法则。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不会出现让你写出等值线的判读步骤的题目,高考试题多是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是对等值线判读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掌握的是等值线的判读技巧,从而在遇到有关等值线的判读中,学生都能游刃有余的利用其一般法则的基本要素灵活解决等值线的相关问题。

2.3 一般法则的特殊描述选择要典型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帮助解决许多自然地理中的问题。地理很多空间问题的解决都是以案析理的过程,这里的案就是特殊描述,理就是一般法则。在以案析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特殊描述一定要是能够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例如,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分析案例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收集典型的农业区位选择案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法国梅多克地区为什么是世界上的葡萄酒优质产区,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新加坡为什么还会有缺水的情况。这些案例的选择既具有其典型性,又具有问题分析的一般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单之蔷.地理学家、摄影家与一座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山峰[j].中国国家地理,2009,(4):1-2.

[2]袁孝亭,朗宇.“地理规则”及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7-8):4-5.

[3]袁孝亭,张志孝.地理共同要素与地理学习迁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10):11-12.

[4]袁汉明.迁移理论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96.

[5]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2009.

素描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 一般法则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77

1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一般法则

1.1 高中自然地理一般法则的分类

①原理性的一般法则――气候形成的原因。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气候的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后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不同的,但分析气候成因的影响要素都是从纬度、风带、地形以及洋流等方面来入手,这就是高中自然地理的一般法则的表现;②地理分布规则――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不同区域的垂直地带性是不一样的,但分析一个地区的垂直地带性时也会存在其分析的共同因素,例如基带、纬度、海拔等因素;③地理规律的一般法则――三圈环流,对于三圈环流来说,强调的是规律性原理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原理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掌握学生认知顺序,将规律先分析给学生,然后再对号入座的具体化分析,将一般法则具体运用,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1.2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

介绍了一般法则,和其有关的特殊描述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特殊描述也就是指在一般法则下更具体,更细化的描画,更具个性和特殊的地理对象描述。一般法则一般是与特殊描述配套使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一般到具体的演绎逻辑,只是一般法则相对演绎逻辑来说范围窄了很多。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具体的一般的法则,更要教会学生在一般法则的指导下的特殊描述的分析。例如: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中的河流地貌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世界上的大部分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的成因的一般法则是:①河流流速慢;②河流含沙量足够大;③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开阔;④海水的顶托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例如非洲的刚果河的入海口处就没有形成三角洲。河流沉积地貌的形成原因的一般机制在刚果河这不成立了。因为刚果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入海口处是一个峡谷,水流落差大,所以流速较快,入海口处的大陆架较深,不易于泥沙的堆积。以上述例子为例,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入海口处会有三角洲平原,而刚果河的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平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一般法则来反推其不形成三角洲平原的原因,但仅作一般法则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刚果河流域的地域特征再来详细解读。这个详细解读就是特殊描述。

2 一般法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2.1 关注学生主体的一般法则运用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开始感觉力不从心,总会出现老师讲了就会了,出了课堂就忘了的情况。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给学生传达的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但毕竟学生能够抓住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知识是摆在高中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对于零散的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捕捉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很少的,所以在每节课快要结束之前,对教学内容做出总结,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每节课重点知识的印象。一般法则对于知识点逻辑结构的梳理是很有帮助的。采用一般法则对每堂课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其实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过程。新课改倡导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是实实在在的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来。

2.2 能力训练把握一般法则

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的训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能力训练着眼于一般法则的灵活运用会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对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等值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等值线的判读所要涉及的基本要素有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弯曲方向、闭合情况以及极值的判读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可以称为判读等值线的一般法则。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不会出现让你写出等值线的判读步骤的题目,高考试题多是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是对等值线判读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掌握的是等值线的判读技巧,从而在遇到有关等值线的判读中,学生都能游刃有余的利用其一般法则的基本要素灵活解决等值线的相关问题。

2.3 一般法则的特殊描述选择要典型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帮助解决许多自然地理中的问题。地理很多空间问题的解决都是以案析理的过程,这里的案就是特殊描述,理就是一般法则。在以案析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特殊描述一定要是能够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例如,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分析案例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收集典型的农业区位选择案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法国梅多克地区为什么是世界上的葡萄酒优质产区,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新加坡为什么还会有缺水的情况。这些案例的选择既具有其典型性,又具有问题分析的一般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单之蔷.地理学家、摄影家与一座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山峰[J].中国国家地理,2009,(4):1-2.

[2]袁孝亭,朗宇.“地理规则”及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7-8):4-5.

[3]袁孝亭,张志孝.地理共同要素与地理学习迁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10):11-12.

[4]袁汉明.迁移理论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96.

[5]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2009.

素描教案范文第12篇

动画专业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动画行业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合的专业实用技能。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改革,是基于动画专业教学特性的最基本的基础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动画专业已基本构建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改革,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素描课程现状分析

动画艺术是影视与绘画紧密结合的动态视觉表现形式,动画专业是集科技与艺术为一身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边缘性的学科。动画的美术创作是绘画技法、表现形式和科技手段等因素的整体调度与综合运用。它对视觉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因此它要求制作者必须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与基础素描教学息息相关,素描训练是获得这些能力的根本途径。

1.教学目标的差异

目前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基本是在延用经过某些局部改良的传统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众所周知,传统绘画造型艺术基础素描在训练上多以对静态客观形态的写生再现为主要目的,表现的是客观形态的瞬间的静态造型,它是一门以创作相对完整的独幅绘画作品为最终目标的平面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性学科,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表现静态视觉形象的造型能力。相对于动态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静态写生再现的素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的形式上己无法与动画专业教学相适应。这导致动画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使动画专业学生无法在基础教学的训练中明确地、全面地、充分地获取与专业课教学中技能训练相对应的必备的造型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专业教学的顺利展开,影响了专业教学的质量。

2.课时分配

在课程时间分配上,动画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只有一年级上学期,总共为七周教学时数,这些有限的训练时间,对于要求深刻与精准把握表现对象的解剖结构,同时要明暗地、质量地,有重量、有空间地深入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教学方法

动画专业在基础课程中,同时需要进行一些夸张、装饰、想象的训练,但全因素素描的教学中明显缺乏相关的训练内容。将全因素素描在一张画面中完成造型、调子、材质、层次等十几个绘画语言的训练方式,拆分为各个单元而系统地训练,在基础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力求在每张作品中都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将全因素素描训练,改为单因素素描训练。同时,再在素描教学中加入例如夸张、取舍、装饰、归纳等与新型绘画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训练内容,

素描课程改革内容

1.转变观念,开创教学新思路

在动画专业基础素描的教学中结合传统绘画素描中的造型规律,明确与动画专业相关的、有利于动画专业教学的造型元素,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与动画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基础素描教学。

2.教学内容

改变原有素描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审美素质与造型能力下的“宽、散、浅”的状况,明确动画基础素描教学内容的专业指向性,细分、强化素描基础课与动画专业课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改变以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真人的为梯度进程的、以单一写生训练为主的基础素描教学。建立以光影描绘、质感刻画、结构分析、形体塑造、空间体现、动态把握、形象表现为主要学习内容;以静物、景物、人物、动物为表现对象;以实物、图片、影像为教学参照;以临摹、写生、默写、改编、移位为训练手段;以架上、案头、数字媒介为综合操作平台的动画专业素描课程教学。实现动画专业的素描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序、有效、有机的结合。

3.教学场地

素描教案范文第13篇

一 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模式仍有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压缩版一说,沿用的是“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这种传统的教学法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基础薄弱的高职院校艺术生对此表现消极,势必影响素描教学效果。传统的绘画性素描仅作为造型手段已远远落后,它还应肩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责任,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实践证明高职的学生富含巨大的创造潜能,亟待激发。

二 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1.在教学计划中相对缩短再现素描的教学时间,同时在再现素描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尝试,以短期作业为主

传统的再现素描训练,以往一般是老师摆组静物,同学直接写生,训练以长期作业为主,过度侧重技法训练,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转向学生布置静物、寻找绘画素材,是走出枯燥乏味的纯技法训练的新尝试,在不违背课堂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在画什么方面,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教师辅助筛选训练对象,在表现方法上给予指导。长期作业训练往往使兴趣被磨灭,相反短期作业易激发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对技法与技能的追求。

2.创新案例教学法的尝试

如何教会学生发现美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教学难点。笔者的教学方法是“DO”带动一切,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个人心得,学习素描,如同“学习游泳,必须先下水再说”,否则如“隔岸观泳,不知水中之况味”。这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体方法:(1)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分析具体作品。(2)教师针对性指导、示范、点评,重选择到完成,直观感受作画过程。(3)创新教学尝试之一:空间切割与表达训练环节——苹果切割表现为例,经过学生大量切割与组合,教师辅助同学选出10~12个空间形式美感较强的组合,指导学生进行绘画表现,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艺术教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都可以通过此环节实现。在此教学环节设计中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体现在多切多组合到优选过程。(2)创新思维:切割后要与别人的不同,并要求保持苹果本身的形态。(3)解构重构能力:把本身的空间切割组合成更具美感的空间关系,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新。(4)构图形式美感:这一点也体现在切割组合后的选择,包括选视角,用什么表现方法。

3.进行创意素描教学,并结合以赛促学

创意素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形式美感的创造和作品创意的表达与思考。创意素描的学习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核心能力即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元素联想、元素代替、幻想、创意、仿生等。以赛促学,以广告会展专业为例:由笔者指导的学生作品《开源节流》获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水文化创意大赛获三等奖,《吃不了兜着走》获江苏省“我的绿色小创意”环保公益广告作品大赛(平面类)三等奖,其直接使用的是创意素描。在比赛过程中从创意草稿到最终的作品形成,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素描重要性。素描不仅是担当提高造型能力的重任,且有“素描思考”的作用。创意素描与艺术设计均可以找到很好的案例来证明设计素描的不可替代性,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素描教案范文第14篇

1)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学生刚进入大学,对素材和设计资源掌握不多,眼界较窄。教师必须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以大师作品欣赏导入教学,或以设计素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导入教学,增强学生对设计素描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有利于后面的专业学习和发展。

2)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首先,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每次上课的内容,都有哪些知识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少的疑问,或者通过网络自寻答案,或者通过课堂教师答疑,不管哪种解答,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知识点时,有意识的设问,学生不管答不答得出都会想去了解答案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复习,下次课上提问,学生不得不复习课堂内容从而掌握课堂知识。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学生的思维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性。

3)引导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于设计素描的这一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大部分学生是在考前培训班里对美术和绘画才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对绘画理论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大师的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著名画家的画作以及背后的故事。但这毕竟不是一门艺术鉴赏课程,主要还是以学生绘画实践为主,介绍的作品只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达到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设计素描教学初期加强对学生素描基本功的训练

设计素描虽然以设计为主,但基本上还是一半设计一半素描,如果学生素描基础薄弱,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因此,素描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仍然以传统素描的教学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引进透视、构图等科学的观察、表现方法等。让学生从三大面、五大调上去表现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在造型上得到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形体结构,以便为后期的设计素描打下基础。学生素描基本功的训练中主要强调物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使同学在素描训练中去感受结构表现之美,去探索材质表现之美,使原本枯燥的素描教学变得有趣起来。

三、有目的的培训学生的创新意识

1)收集素材习惯培养。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仅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必不可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创意源泉,在平日里收集创作素材。素材的收集可以自然中来,如森林、山川、河流以及四季变换的花草树木等;从形形的生活物品中来,如电器、服装、瓜果、蔬菜等;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元素中来;从具象到抽象的提炼和简化中来。从摄影、雕塑、音乐、电影、戏曲、书籍和绘画中去汲取营养等。创作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从平常生活中日常见惯的事物中也可以发掘到非常好的创意素材。

2)资源整合与快速手绘表达能力训练。在掌握素材资源的基础上,学生们需要将素材整理、分类,找到适合表达创意的图像,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将图像进行提炼、夸张或变形,以现代艺术学科的特点去实现新的视觉造型艺术。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清楚一幅作品是以个人的观察和表现为审美基础的,因此,在一幅画中,画面的视觉元素越多,越是难以把握,这就要求学生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对画面的把控能力。当时间有限时,可以以草图或者速写的方式将创意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创意灵感得到了记录和保存,另一方面,煅炼了学生快速手绘表现的能力。

3)创意素描专题训练。除了让学生平日里收集素材并以小稿的方式将创意意图表现出来之外,创意素描的专题训练必不可少。创意素描的专题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创作,这需要教师分别按专题内容进行分批次的创意训练。如设计素描教学前期可以对学生进行静物结构素描的训练,这是设计素描变形、夸张、简化的前期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在设计创意训练阶段可以更精简准确的表现物体特征,达到设计创新的目的。在设计素描教学后期可以以创意为主进行专题素描训练,如解构与重构素描训练、分割、想象素描训练、综合材料运用训练等等。在进行此类训练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构成手段、构成元素、构成形式等去创造新的图形样式,可以不拘一格的去想象和创造,从而获取一个崭新的视觉形象。

四、综合运用素材资源与设计素描的构成元素

素描教案范文第15篇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基础造型课程是艺术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素描从广义上来说,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段,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朴素、单纯,并且具有强烈说服力的美。它有直指事物本质和精要的优势,因而是画家自由探索绘画造型和表现力的最佳手段。素描拥有富有创造力的实用特性,研究性的学习用素描作为一种手段是最适宜不过了,创造性地探索各种造型语言和表现力度,必先通过素描来实现。

素描的特点还在于它方便操作却能直率感知造型的特性。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由于它使用的工具简便,又能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往往比经过很多加工的绘画作品更能直接地传达作者瞬间的灵感和激情,扑捉所画对象的生动神韵。在素描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抒感的正确方法和渠道。其次是学生个性的培养,也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个性的表达毫无疑问是一个艺术家的无价之宝。素描的表现手法及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所描绘的内容也极为丰富。题材可以是风景、人物、肖像、静物,亦可以是非具象的点、线、面的组合等。使用的工具也非常广泛,包括铅笔、炭条、钢笔、毛笔、色粉笔、石笔、金属笔、芦杆笔等。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一般干笔适宜作清晰的线条;水笔宜于表现平面;精美的笔触可用毛笔挥洒;而广阔的田野则可用铅笔或粉笔去勾勒;炭笔是两者都可兼用的。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至于铅笔适合较小尺寸;而钢笔画则更小了,往往在插图上用得较多。绘画的平面多为纸面,也包括布料、皮纸、木头、金属、陶瓷乃至墙面、沙面、玻璃等。以素描为核心的基础造型课程,是艺术类学生跨入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

二、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分析以下两个案例,来反思目前素描教学的问题:案例一:我的一位朋友,毕业于美术学院本科。上学期间,素描画的棒棒的,从上美院本科开始,素描成绩就总是非优即良。可是毕业几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他进行绘画创作。我问他为什么不搞创作,他的回答令我非常惊奇:“我既不喜欢也根本不会搞创作。”“那么你的毕业创作是如何完成的呢”,“老师一点点地指导,甚至构思、草图都帮我勾了,我还能不会吗?但是叫我自己完成,我还是不知从何下手。”最终他在一所中学做了老师,仍然还是从来不搞创作。

案例二:一位上大四的师妹,正在为毕业创作而焦头烂额。她的素描一向不错,可是毕业创作却非常不顺。草图就根本无法通过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同学的评价。老师说她的构图和造型都缺乏想象力。连同学都觉得她太保守。可是她的同学也大部分面临相似的困扰。素描画得好好的,为什么对创作似乎基本上帮不上忙?她说:“素描是素描,跟创作其实根本没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能够把传统的具象素描画的那么好,却无法把这种扎实的基本功转化为绘画的高级阶段的能力———创作能力呢?我们的素描教育是不是存在着什么缺憾?

长久以来,我国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主要受前苏联契斯恰柯夫的教学体系的影响。素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真实、准确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能力。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课堂写生,特别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长期作业。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物体的结构、造型、明暗、质感等形态,然后运用素描材料和语言,深刻、细致地再现自然形态。作为一种技能的训练,苏联式的教学体系注重技法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深刻的观察能力和严谨、扎实的再现能力,但是过分强调写生和写实。长期的石膏像素描作业,学生习惯了在一个静止的状态去临摹对象,由于过分追求“准确”的再现客观对象而盲目摹仿事物的表象,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对象的比例、透视、形体、空间、质感等再现技法问题,而忽略了想象、夸张、抽象形式等的思考,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学生作品过分中规中矩、往往死板而缺乏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