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篇

1学生结合注解,自行翻译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上网查阅专题性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剧本,自行导演的能力。

4帮助学生体味本文劝谏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性格及学会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准备课

一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

二任务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

(1)文学常识专项组

(2)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3)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4)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三学生上网及查阅图书,编写剧本和演练。

第二课时: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探究。

一文学常识专项组

该组学生向同学介绍《战国策》及邹忌和齐威王后,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二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该组学生合作以段为单位,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补充:

(1)对“讽”“谏”“刺”“谤”用比较分析。

(2)词类活用:“服”“私”“美”等作分析。

(3)对实词的注释:“孰”“私”“间”“期”“信”“进”“方”“窥”等。

(4)特殊句式:选择句“吾孰与徐公美”。省略句“与坐谈”。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

三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该组学生上台把第一课时排练的节目呈现给同学们,穿越了时空,把人物内心世界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四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1)对剧本改编和表演组的节目作点评:如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创新性等。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同时也作分析。

(2)对劝谏艺术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邹忌与妻﹑妄﹑客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②妻﹑妄﹑客是怎样回答的?③邹忌从比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④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及自省的目的何在?⑤这里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手法?有什么好处?⑥标题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是讽齐王,为什么还要写齐王纳谏后的结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2篇

1.了解讽刺(讽喻)的方法。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

3.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及古代明君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学习设喻说理的技巧,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针对重点问题的分析。

教材教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劝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有自知之明、明智、善于思考推理的谋臣形象,表达了作者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不受蒙蔽的愿望。本文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并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对课文的学习,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先秦的历史散文中,除了精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外,还向我们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有的文章所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更令人拍案叫绝。我们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可见一斑。

二、 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虽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你能复述一下吗?

精析: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理解内容的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理解邹忌的说理奠定基础。

三、 重点问题研析:

1.文章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什么内容上要详写邹忌与城徐公比美的事?(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师点拔:邹忌对齐王用的是“讽”的办法。所谓“讽”,就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邹忌的“讽”是比喻,其喻体是他与城北徐公比美,问妻、问妾、问客,由于“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所以他始终得不到“孰美”的正确答案。邹忌由此触发了思考,联想到齐王,其“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臣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他必然受到更多的蒙蔽。文中详写与徐公比美是为写讽齐王纳谏作铺垫,使读者明确“讽”时所用喻体的具体内容,显示出纳谏除蔽的必要性。

2.讨论:

你认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审美理念去审视作品,学生可以各抒已见,阐明理由)

剖析:

邹忌很“美”,一美在外貌,二美在智慧。

“邹忌修八尺有余”,的确很美。然而,他富有智慧,更显得光彩照人。他善于观察,“孰视徐公”终觉不如徐公美;他善于思考,妻、妾、客的说法缘于什么,他思之辨之;他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他更善于推理,由己推人:自己与妻、妾、客的关系同齐王与各国诸侯、大臣、宫女的关系一样,自己在家受妻、妾、客的蒙蔽很厉害,齐王作为一国之君受诸侯、大臣和宫女的蒙蔽更深。邹忌更有自知之明,更善言辞,他劝谏齐王,首先摆正自己做为臣子的位置,更讲究说话艺术,他从日常生活小事谈起,由日常生活小事中的小道理,引出治理安邦的大道理,这种劝谏艺术,以小见大,使齐威王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在此广纳贤言,终于使齐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此题设计,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得到不同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邹忌讽谏的理解,为邹忌的说辩才能所折服,从而体会到作品的内涵,汲取文化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 拓展练习:

(一) 翻译下列句子:

忌不信自 何陋之有与坐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出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

(二)思考:

1.自古以来,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君改过,冒死进谏,不少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预设事例:

A: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被奸臣妨恨,最后放逐,自沉汩罗江,成为千古奇冤。

B、比干向纣王提意见,激怒纣王下令将其剖腹挖心,比干葬送了性命。

C、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杀勾践以绝后患,遭拒绝,引剑自刎。

此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古人忠心进谏的例子,体会古人做为臣子的忠心和职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和楚怀王、吴王夫差相比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邹忌劝谏到齐王纳谏,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此题设计意在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谋臣遇明君及劝谏讲究艺术的重要性,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五、 教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我们知道,邹忌是一个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他不偏听不偏信,能正确审视自己和对待别人。他讲究劝谏艺术,从自身经历出发,运用类比,点出朝廷弊端,令齐威王称“善”。齐王也是一个心胸宽广,善听忠言的明君。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吸取精华,继承优良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争取比古人做得更好。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3篇

要让文言文教学达成这些目的,必须要兼顾“言”与“文”的统一,既要重视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文章思想内容、文化意韵、优美意境、文学艺术的教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他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建议教师在运用设问进行阅读教学时,找出最佳的“切入点”作为“主问题”,从而可以大量减少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碎问”和学生的“碎答”,形成对学生非常有训练力度的课堂阅读活动。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主问题设计”是创设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所谓“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或者说,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能让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在教学中显现着“一以抵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以下为教例分析及反思:

2012年12月12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的全省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对各种语文课堂模式研究,探寻在有限的40分钟里,如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本人在这一研讨活动中运用了“主问题”处理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成功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节课上,教师在让学生变换不同方式多次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文章的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字,设计了这样一组“主问题”:①“讽”是什么意思?②邹忌为什么要“讽”齐王?③邹忌是怎样“讽”齐王?④邹忌“讽”的结果如何?要求学生思考以上四个问题,并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在解答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顺势落实了课文的重点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比如第二个主问题“邹忌为什么要‘讽’齐王”,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了“王之蔽甚矣”这一答案,教师便引导学生落实这一被动句式的翻译。

对于第三个主问题“邹忌是怎样‘讽’齐王”,学生在明确邹忌是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后,教师采用了“追问法”,抛出四个小问题,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问题一:邹忌比美中的“三问”“三答”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对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通过角色朗读,比较异同(“三问”的不同在于“我”、“吾”的区别以及“孰”的位置不同;“三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从而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问题二:邹忌是否相信他们的回答,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引出对“忌不自信”这一倒装句式、“孰视之”的“孰”字的落实,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以及俗语“时不我待”进行理解;同时进行“孰”的一词多义的归纳。

问题三:在赞美面前,邹忌是怎样的?引出“三思”。引导学生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三个判断句式的理解,重点落实“之、美、私”的翻译,老师还运用“关联比较法”引导学生联系所学文言文,归纳了“私”的一词多义。通过分析“三思”,总结出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问题四:邹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怎样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个结论的?引出“三比”的分析,教师设计了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比较,顺带落实“今齐地方千里”中“地方”的古今异义。

在围绕第三个主问题进行深入研读后,教师补充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忠臣进谏的故事: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劝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司马迁直言相谏,却蒙受宫刑之苦;白居易因直言极谏,被贬为江州司马……那么,第四个主问题“邹忌‘讽’的结果如何”也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转入对“三赏”和“三变”的研读。教师重点落实“面刺、谤讥于市朝、闻、门庭若市、间、虽”的翻译,暗示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和“讽”的意思相近的几个字,再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中“讽、刺、谏、谤、讥”这几个字的区别——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刺: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过失;

谏:直言规劝使纠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

谤:指责议论或者批评别人的过失;

讥:微言嘲讽之意。非难、指责。

紧接着,老师问学生:这几个字中哪一种方式最不容易让人接受?(刺)而齐王对“面刺”的人,封的却是“上赏”,由此可以看出齐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胸怀宽广、贤明、知错就改……)从这五个字的比较上看,我们在提出批评建议时,该用怎样的语句和语气与别人说话呢?(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言,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4篇

学生敢不敢深度质疑――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会受老师责怪,同学耻笑,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二是教者常常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教案教学,几乎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全部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了,面面俱到,使学生无疑可质。长期以往,学生脑海中的“?”已经被拉直,在“只需答”的惯性环境中学习,怎么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搭建质疑探究的台阶,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

观摩某市教学赛课,苏教版九上《绿》一课的教学,学生尝试用“疑问批注”的方式提出问题,有一个男生对“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的心中没有瀑布了呢?”这个问题似乎问得毫无道理,孩子们不禁哄然大笑,这个提问孩子的脸瞬时红了。教者并没有刻意批评,而是提醒大家说:“某某已经给大家发出一个球了,你们要接住啊!”同学们立即觉得这是一场“篮球赛”,是要赶紧接住提问的这个“球”,于是纷纷举手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了。一句简单的话语,瞬间便可化解尴尬,沟通情感,调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所谓“质疑”并非是要提出的问题艰涩难以理解,也不是将师生引入泥潭,不知所云。“深度”是一种自由、开放的 “氛围卷入”,是课堂教学中最富生命活力的状态,让学生敢于在敞亮的心理环境中自由地提问,并充分地反应并商讨。

二、 精心组织,创设矛盾,使学生善于深度质疑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就挑战学生,“谁能将这个题目分成两句话?”大伙一听乐了,这有什么难的。他们纷纷要回答:“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我说对啊,一下子就把本文的重要事件给梳理出来了,真厉害啊!他们不满意我弄这么简单的题目“糊弄”他们,继续索要难题。我于是继续号令,围绕这两个中心事件提问。

于是,课堂成为他们的了。围绕这两个小分句,孩子们提出了若干个问题:邹忌是个怎样的人?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讽谏?邹忌是怎样向齐王讽谏的?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是个怎样的人?齐王有没有接受劝谏?齐王接受劝谏后都做了些什么?齐王接受劝谏后国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邹忌不是向齐王委婉劝谏会如何?如果齐王不能接受劝谏会怎样?这一串串的问题就像一个长藤上的串串小葫芦瓜,沿着题目这条主线,齐攒攒全冒出来了。这冒出来的可都是学生的思维触角啊,它们丰茂地生长着。提出问题后,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了,由质疑向寻根追底进发。正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曲径通幽之感。

就这样,我们要本着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尽量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结合教材特点,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任学生自由想象,进而产生疑问。

三、 适当留白,点拨思考,使学生乐于深度质疑

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故乡》一文中讨论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形象有怎样的变化,当说到少年闰土时,有一个孩子的关注点不在闰土的外貌行为上,而是对那“跳鱼儿”产生了兴趣。他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老师:“这是什么鱼啊,怎么会有两只脚呢?”钱老师一听懵了,这什么问题啊。可是钱老师并没有像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对少年周树人的问题呵斥一番然后打发。他把问题传给大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跳鱼儿怎么有两条腿呢?孩子们都不知道,钱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人知道。谁呢,那就是闰土啊。”然后大家便都恍然大悟了,因为闰土啊,他是自由的活泼的天真的,而且是什么都懂的少年。这样巧妙的点拨,适当的留白,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也才有了那样神奇的质疑,美妙的讨论。

笔者教学《都市精灵》时出示了两句:“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这其中有相同的两个“居然”,有孩子轻轻问:相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目光是很敏锐的,思维也是一触即发的,这个问题也许正是他的疑问,同时也更是激起大家思索的极好的抓手。学生们围绕着这两个“居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思辨,第一个“居然”是作者感觉到的遗憾,因为环境的恶劣,能有小松鼠就不错了,因此才说“居然”。而后一个“居然”是作者的感动。同时也对作者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习式教学法 教学

一、学习式教学法概述

美国教授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将“刺激”和“反应”联结,在这个联结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不断尝试,摒弃错误的,保留正确的,如此反复,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式教学法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和操作,最终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过程。一般而言,学习式教学法的主要步骤是:引起学生动机―老师示范下进行练习―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评估练习效果。

二、教学准备

1.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教学课时可设定为四课时。教学目的可设定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2.操作流程

第一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一个30人组成的班级为例,可以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10人。选择平时常见的成语,以成语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抢答比赛,再引出《战国策》,老师详细介绍《战国策》相关知识。第二步:用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在引入新课时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步:采用“设问―学生答问―讲解问题”的方式讲授课文。第四步:学生围绕知识点互相提问和答问,反复练习巩固。第五步:老师小结,布置课外练习。

3.注意事项

第一,老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意设计课堂活动练习,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在练习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进行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习式教学法的应用

1.教学目标的确立

笔者学院中职学生学习基础都比较差,文言文更是其软肋。因此,知识目标的设计不宜过难,可设计该课的知识目标为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战国策》;技能目标可设定为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风格,了解讽谏的特征,理解讽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当代的价值。

2.教学过程设计

以全班30人为例,可以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10人。

(1)成语填空比赛,并且要求学生说出这些成语的出处。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积极抢答,但是回答五花八门。老师尽量让学生自由回答,允许存在不同答案,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2)新课的引入:以唐太宗年代魏征为例,说明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时采用不同的进谏方法,会得到不同结果的例子,引出该文的主要人物――邹忌。

(3)人物介绍。由于该课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所以对于人物介绍可以让A组、B组和C组三组学生自由进行,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并且用PPT进行展示相关资料。

(4)读诵课文和内容翻译:A组、B组和C组三组根据课文中的词语注解进行诵读,然后翻译本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读音和翻译进行纠正。

(5)讲授课文:“设问―学生答问―讲解问题”的方式讲授课文,以文章第一段为例。

第一,设问:文章是如何描述邹忌相貌的?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修八尺有余,形貌i丽。

第二,设问: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第三,设问:妻、妾、客是怎样回答的?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

第四,设问:妻、妾、客的回答有没有不同,怎么理解其中的不同?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意思基本上相同,但是,语气有所区分,其中妻的语气最强,妾的语气较弱,客的语气最弱。在此留下悬念,为何三者之间语气会发生变化。

第五,设问:徐公来后,邹忌与徐公比美结果如何?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

(6)小结,并且布置课外练习。

四、教学反思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较长课时,所以建议连续两节课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此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能有效控制和管理课堂,对个别不参与学习的学生要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其参与到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程永超.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J].语文建设,2008(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6篇

摘要:学习式教学法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和操作,最终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过程。本文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另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较长课时,对老师控制和管理课堂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学习式教学法 教学

一、学习式教学法概述

美国教授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将“刺激”和“反应”联结,在这个联结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不断尝试,摒弃错误的,保留正确的,如此反复,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式教学法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和操作,最终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过程。一般而言,学习式教学法的主要步骤是:引起学生动机—老师示范下进行练习—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评估练习效果。

二、教学准备

1.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教学课时可设定为四课时。教学目的可设定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2.操作流程

第一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一个30人组成的班级为例,可以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10人。选择平时常见的成语,以成语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抢答比赛,再引出《战国策》,老师详细介绍《战国策》相关知识。第二步:用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在引入新课时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步:采用“设问—学生答问—讲解问题”的方式讲授课文。第四步:学生围绕知识点互相提问和答问,反复练习巩固。第五步:老师小结,布置课外练习。

3.注意事项

第一,老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意设计课堂活动练习,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在练习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进行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习式教学法的应用

1.教学目标的确立

笔者学院中职学生学习基础都比较差,文言文更是其软肋。因此,知识目标的设计不宜过难,可设计该课的知识目标为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战国策》;技能目标可设定为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风格,了解讽谏的特征,理解讽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当代的价值。

2.教学过程设计

以全班30人为例,可以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10人。

(1)成语填空比赛,并且要求学生说出这些成语的出处。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积极抢答,但是回答五花八门。老师尽量让学生自由回答,允许存在不同答案,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2)新课的引入:以唐太宗年代魏征为例,说明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时采用不同的进谏方法,会得到不同结果的例子,引出该文的主要人物——邹忌。

(3)人物介绍。由于该课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所以对于人物介绍可以让A组、B组和C组三组学生自由进行,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并且用PPT进行展示相关资料。

(4)读诵课文和内容翻译:A组、B组和C组三组根据课文中的词语注解进行诵读,然后翻译本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读音和翻译进行纠正。

(5)讲授课文:“设问—学生答问—讲解问题”的方式讲授课文,以文章第一段为例。

第一,设问:文章是如何描述邹忌相貌的?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第二,设问: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第三,设问:妻、妾、客是怎样回答的?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

第四,设问:妻、妾、客的回答有没有不同,怎么理解其中的不同?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意思基本上相同,但是,语气有所区分,其中妻的语气最强,妾的语气较弱,客的语气最弱。在此留下悬念,为何三者之间语气会发生变化。

第五,设问:徐公来后,邹忌与徐公比美结果如何?学生答问。教师讲解问题: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

(6)小结,并且布置课外练习。

四、教学反思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较长课时,所以建议连续两节课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此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能有效控制和管理课堂,对个别不参与学习的学生要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其参与到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程永超.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J].语文建设,2008(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7篇

让别人改变主张,听从你的建议,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公输》、《曹刽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这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劝说的问题,很有意思,文章表现的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难以忘却。

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风尘仆仆,前往劝说;齐国要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勉强要参战,作为草根一族的曹刽虽不在其位,但坚信肉食者鄙,挺身而出,劝谏鲁庄公不要鲁莽行事,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弹丸之地的安陵进入了不怀好意的秦国的视线,贪得无厌的秦王诡计多端,想占领安陵,面对这种局面,唐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以死相拼,保住了自己的国家;邹忌从自己和徐公比美中发现了问题,劝说齐威王纳谏;愚公要搬走太行王屋山,智叟前往劝说,结果没有成功,还成了反面教材。细细研究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劝说要注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方式得当,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就能到达目的。

一、用事实进行反驳理论

对方提出某种理论时,用具体事实进行反驳。因为越是强调理论的人越缺乏具体素材,对此应坚持用事实反驳。

二、利用正当名义

名义总是具有给予希望、刺激功名欲并诱发对新生活的向往的魔力。它对后悔的人和寻找奋斗目标的人都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颠倒黑白

一旦常规性逻辑被弄混,人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失去判断能力,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特点。以打破对方逻辑思维结构为目的的诡辩不应该受到常规逻辑的约束。

四、利用数字提高可信度

即使是令人难以信服的内容,只要列出以调查和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具体统计数据,就可以大大提高可信度,因为很多人都十分迷信数据。记住,最好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如99.9%。

五、揭其短处

虽然是讨论,可一旦升级为近似口角的争论,就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时与其使用正当的语言进行理论,不如直接攻击对方身体、能力、地位上的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有些卑鄙,但在争论中不进则退,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六、不要贪小失大

有句谚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为贪小利而失大益。有时必须临机应变、主动丢掉芝麻。如果只顾着避免眼前的损失,可能会导致日后无法弥补的大损失。只顾眼前利益就可能丢掉全局,即所谓的贪小失大。所以要具备丢掉芝麻的勇气。

七、注意劝说的方法和态度

因为劝说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在劝说的方法上就不一样。曹刽直谏鲁庄公,邹忌讽谏齐王,唐雎死谏秦王,智叟嘲笑讽刺愚公。这些人,相尽千方百计,就是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借故事讲道理,有的单刀直入,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据理力争。

八、一定明确劝说的目的

劝说的目的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就不一样。曹刽劝说鲁庄公不要盲目出战,墨子劝说楚国不要攻打宋国,邹忌劝说齐王要学会纳谏,智叟劝说愚公停止挖山。这些目的,有的是别人给定下的,象唐雎;也有的是自己设定的。完成这些目标,是有很大难度的。正是因为任务艰巨,事关国家利益,有的事关国家存亡,所以需要耗费脑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的甚至要忍辱负重。

九、必须看清所劝说的对象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物,面临的形势不同。楚国攻打宋国,齐国攻打鲁国。秦国侵占安陵,形势危急,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君王。劝说君王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君王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大多有霸气,傲气,不可一世,象秦王、楚王。可墨子和唐雎,就不得不面对。而曹刽劝说的鲁庄公和邹忌劝说的齐威王,又是另一种情况。这两个君王,性格和气势和秦王、楚王不可同日而语。上面提到的故事中,劝说者和被劝说者是上下级关系,有的虽不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地位有一定的悬殊。如何劝说这些君王,这些使者确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十、劝说的语言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在劝说时一定要高度注意语言的分寸。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语言。劝说一定要看人说话。语言过激,有时会适得其反;语言力度不到,有可能就不凑效果。有的人善于旁征博引,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有的人词藻华丽,有的人语言妙趣横生,,有的人喜欢旁敲侧击,有的习惯冷嘲热讽。有的人喜欢摆事实,有的人擅长讲道理。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墨子的语言就很有特点,《公输》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智叟劝说愚公,心态不正,冷嘲热讽,一个笑字,让人回味无穷。愚公不但没有采纳智叟的意见,反而主动反击,最后让智叟哑口无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41-01

许多教师在上文言文新课时,教法单调:先示范朗读,然后讲解文言常识,强调字词的积累,句子的翻译,最后集体朗读一遍。教学过程无视学生的存在,忽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采用适合农村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摸索,我认为以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方法一: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因此,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兴趣的培养方式很多,我总结了以下三种:(一)“亮出家底,文言名句知多少”课堂竞赛课。以学习小组为参赛单位,事先不提醒,要求学生现炒现卖,不仅要读出名句,还要向同学解释句子含义和用途。以讲出名句多、解释流利的小组为优胜组,他们不仅获得同学们的掌声,还可获得教师奖给的笔记本或书籍。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很轻松地认识到,原来文言文离生活这么近,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二)结合传统节日,用活动盘活文言文课堂。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些传统能够流传下来,功臣当是用于记载史料的文言文。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每到节日时间,势必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会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节日的常识,开好节日知识讲座,有机会还要组织学生到野外踏青,吟咏诸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这样,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学、好学古诗文。(三)营造文言文氛围,打造文言文化。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不断开创文言文教学文化建设新局面。为鼓励学生读书,教师要推荐文言书目或篇目给学生,如《论语》、《三字经》、《史记》、《战国策》、《孙子兵法》、《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善于发现学生中的读书积极分子,及时推介,树立榜样,必要时给予适当奖励。

只有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才会长久保持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方法二:交流法。这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合作课堂模式。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8~10个小组,每组6~8人,组员分三个层次(即AA\BB\CC),明确分工(讨论组织者、任务展示者、质疑者、记录者等)。每上一节新课,我会提前把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学生接到学案后,要做好独学环节、对学环节、展示环节、点评环节这几个环节的工作。上课时,后三个环节最为精彩,学生积极参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秋水》的寓意问题,学生们交流后得出看法: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超越自我,才有广阔空间。又如,怎样快速记忆《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按时间顺序,先是忌不自信,问妻、问妾、问客,然后讽谏,最后纳谏;抓关键句,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方法三:拓展延伸法。学习了文言文,可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我设置这么一种情境:你无意中发现了父母或别的长辈有很令你揪心的毛病,请你模仿邹忌的做法,给他们进谏。学了《寡人之于国也》后,我要求学生模仿梁惠王的语言“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以“寡人之于 (提示:空格上可填父母、兄弟、学习等字眼)也”为题,写一段话并反思自己。这样,既给学生练习写作文言文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

方法四:背诵法。文言文学习讲究字词句的积累,积累的根本途径在于朗读背诵。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分组学习,组员交流,探讨背诵心得,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动力。课前,每个学习小组长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组员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分段研究,完成老师下发的学案,熟读课文。课中,再给学习小组适当的时间交流、探讨、质疑,开展组内背诵比赛。为保证学生背诵热情的持久高涨,可以开展组内竞赛,组员之间互相督促,赶学帮超;可以开展组间竞赛活动,评出优秀小组;可以组织班级背诵擂台赛,设立班级背诵之星;可以创建背诵统计表,及时表扬勤学之星。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9篇

而作文教学也是让广大师生苦不堪言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大部分是空洞无物,无病,底蕴不足,这才会出现一个个下雨天家人送伞的事例。然而,面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情感真挚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很多师生却是弃之如敝履,不能很好的利用起来。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师生将受益匪浅。下文就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谈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引用名言佳句。如一考生的《望月》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二是模仿语言,改造佳句。吕叔湘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唐代大诗人李白仿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被著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引用固然能使作文增添不少文采,但毕竟是别人的语言,如果我们能让学生适当去模仿语言形式,巧妙改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那么这样写出的文章语言定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如一考生的《我的学习生活》片断:

真的学生,敢于直面残酷的考试,敢于正视无边的作业……

读完这一句话,一个扎堆于作业堆的现代中学生形象呼之欲出。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作者模仿得恰当到位。

三是一材多用。我们只要对一个或多个名人、一部或多部作品吃透,就可以为我所用。例如《鸿门宴》一文有多种观点: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面对刘邦的卑躬屈膝,项羽的骄傲自大,轻易把曹无伤供出,宴席上把刘邦安排在末席,足见其对刘邦的藐视。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范曾之箴言,项羽不听,刚愎自用,错失良机。3.要善于应变、应对。宴席危机四伏,刘邦及其谋臣武将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终于死里逃生。4.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刘邦一开始实力弱小,于是隐忍不发,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最终成就大业。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1.爱国。烛之武不计前嫌,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圆满完成任务。2.识才。佚之狐慧眼识英才,一语道出“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3.敢于认错。面对烛之武的不满,郑伯敢于认错,不摆君主的架子,可见郑伯的胸襟之广。4.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晋侯、秦伯的分合正说明了这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0篇

一、问题引领,发展思维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而并不是放任自流。要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走向文本的深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这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基础,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然后总结文本中的设喻讲道理的方式,谈一谈邹忌是如何成功劝谏齐王的;抓住文本中的对话描写和情节发展,分析文本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假如你是邹忌,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劝谏?请同学们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这三个问题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安排了30分钟的时间进行活动,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展示。经过大家的认真探究,学生们对文本中的主要内容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认识到邹忌的语言艺术,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统治者要虚心纳谏,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成就大业。在之后的对话模拟中,学生们的表现更是出色,将邹忌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精致点拨,自主探究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让学生能够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获得深度阅读带来的成功体验。

例如苏教版初中教材中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的引导作用。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对于初中生来讲深度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学生对于阅读诗歌也存在畏难情绪,所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进行启发点拨。

例如在解读文本内涵的过程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意象、体会文本意境。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的意象有星、灯、牛郎、织女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究下,认识到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美好希望的象征,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塑造出虚幻的意境,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接着,教师为学生补充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的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处于这样时期的人民内心肯定是充满苦闷和彷徨的,在这样的背景资料引导下,学生自然容易体会为什么作者那么渴望美好的未来,经过教师这样的点拨和指导,学生们逐渐解决了文本中的重点及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学习一些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文本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x。初中生的知识积累以及生活经验有限,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困难,而教师的及时点拨,能够让学生正确解读,最终获得丰富的知识。

三、转换视角,开阔视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找准解读文本的角度。实际上,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度解读文本,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新发现,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认知更加丰富。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中教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文本中发现桃花源的是一个渔人,那么,老师想问一问,作者为什么不把发现桃花源的人设计为一个打猎的人,如果是猎人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发现桃花源,这样的情节不是更加曲折吗?”这个问题非常新颖,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大家积极讨论起来,很快,学生们就得到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认识到“渔”实际上是和“愚”谐音,实际上渔人代表的是“愚蠢的俗人”,这样的构思非常精巧,在文本中起到谐音讽喻的作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1篇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相国邹忌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鼓励进谏,以兴利除弊的事情。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谏言,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可得上等奖赏;上奏章规劝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去进谏,一时川流不息,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热闹。

“门庭若市”中的“门庭”究竟作何解?查阅各类辞书,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一、将“门庭”释为“门前”。持这种解释的是《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出版):“门庭若市,门前像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二、将“门庭”释为“门口和庭院”。持这种解释的有《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像[市一样。形容来访的人多。”《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形容来者众多。”持这种解释的还有《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华成语大词典》(唐建平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3版)、《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6年出版)等。三、未作具体解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3年版)第一册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下面对“门庭若市”的注解是这样的:“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

乍看上面的解释好像都说得通。但结合文本的语境来考察,这些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请问,群臣进谏时,是何处的“门庭”像集市一样热闹呢?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里“门庭”应该是朝廷的意思。“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是指齐威王命令之后,众大臣纷纷上朝廷进言规劝,使得朝廷像集市一样热闹。

那么,“门庭”有朝廷的意思吗?有的。这个答案是能够成立的。

首先,我们看看《汉语大词典》的注释。《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汉语大词典》对“门庭”的解释一共有五个义项:①迎着门的空阔的地方。②家门;门户。③门径;方法。④派别。⑤ “犹宫廷”。第⑤个义项“犹宫廷”,犹如宫廷,即朝廷。朝廷是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例证是《墨子・尚贤上》:“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孙诒让间诂:“盖凡宿卫(庶子)位署,皆在路寝内外朝门庭之间,故此书谓之门庭庶子。”《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

其次,我们还能从其他文献资料中找到“门庭”作朝廷解的例证。例如《旧唐书・本纪第八》中:“自今已后,诸公、公主、附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又如北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八:“唐明皇开元十年九月,禁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这两例中的“门庭”均为朝廷的意思。

由此可见,《战国策》中“门庭若市”的“门庭”释为朝廷义,既符合语境义,又有文献资料可做佐证,应当是一种确切的解释。

古代表示朝廷的词语,除了“门庭”之外,还有很多。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表示朝廷的意思。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庙堂”指朝廷。庙,宗庙(皇帝的家庙);堂,大殿(皇帝执政的地方)。

②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唐・司空曙《金陵怀古》诗)宫庭,指帝王居住和勤政的处所。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2篇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3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我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管窥之见。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恐怕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兴趣才是成功的前提,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完成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艺术化些,把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乐于接受,想办法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上的研讨不同于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从而学生就会真正地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二、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规律的探寻。因为适合学生的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树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属于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语文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语文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当然,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语文教材、不要把握语文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另外在备课时要考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毕竟“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不用教师去硬灌了,就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而不用教师每天盯贼一样看着、守着,耗时间。教师还要精选试题,让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只有教师先到题海中去,才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三、重视课堂提问艺术

第一,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一堂课中往往只对某方面的内容能集中精力。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深度,注意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从而达到“以一当十”“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比如教授《项链》一文时,由于文章较长,很多学生浮光掠影,不注意细节,若提问他们: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就会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有关细节,指出其必然性,进而深刻把握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第二,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从学生的认识实际与知识水平出发,所提出问题的深浅、繁琐、大小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使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就设置了这样一道讨论题:“邹忌的讽谏为什么会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只从邹忌善讽的角度来思考,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还会从齐威王肯接受谏言的角度来思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4篇

一、分层教学法

学生的自身进步发展都是不同步的,有的学生可能很早就懂得了许多道理和知识,并能够加以运用,而部分学生虽然也在认真努力的学习知识,但却并不能与别人产生同步,这是由个人的基因和能力问题决定的。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如果不使用分层教学法,对所有的学生一概而论,不仅会降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有效性,还会加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高,并尽量使每个学生理解知识的效果同步,才能最终实现高中语文的总体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关系着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是否能够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充分的训练。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师需要针对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在每一个层次上都设定完整的教学计划,预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困难,制定在产生这些困难时能够应对的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对课程目标进行两个层面的设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采用“讲解”教学的模式,旨在使学生沿着教师的引导进行问题的思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采用“引导”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这种目标分层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途径掌握语文知识。

(二)分层满足学习需要

分层教学的本质就是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需要自然也不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来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自主理解,自行归纳阅读时总结的问题答案,教师再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讲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深入探究问题本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表面上的理解,达成了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才能够保证学生整体的进步。

(三)分层进行评价考核

课堂上的评价与考核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提问,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由浅至深的提问层次,先从浅显的层次开始提问,再由浅入深,提问学生更加困难的问题,形成考核评价的分层次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先向学生提问:邹忌为什么要与徐公比美?学生进行积极踊跃的回答后教师再提问:为什么邹忌说夸他美的人都是有目的的?此时或许有一些学生已经不能回答上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仔细讲解,让学生理解之后再深入提问:邹忌进谏齐王,为什么要用讥讽的方式?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这个提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主动回答这个提问,证明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四)定期调整层次分配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5篇

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设计思想产生于对中学名家及时研究的前沿研究,产生于对国内中学语文教学名家经典案例长时间咀嚼揣摩的课例品评。余映潮在对徐振维的《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中,提出“主问题”这一概念以来,到现在为止一直对“主问题”深有研究。

课堂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的分析可见,有些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提问,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满堂问”看成启发式的教学,其提问水平低,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

相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满堂问”,余映潮的“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是一种改变,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关键问题。“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是要求教师在把握教材、了解学情,建立在课堂对话的基础上,精炼出问题,让教师简化教学的头绪,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问题”阅读教学设计在课文理解方面吸引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品读,对课文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对整堂课的教学形成有力的支点,使得整堂课的教学步骤井井有条。在余映潮执教过的课文中,几乎每个教学案例都由“主问题”支撑,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案例为例,来看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设计。

二、案例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个提问: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创编“门庭若市”的成语。2.请同学们用“比较辨析”的方法,编写课文“词义辨析”卡片。3.讨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字既牵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表现了人物性格?在这堂课上,余映潮在第一个主问题之前还有两个引入课文学习的小问题:1.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2.说说《战国策》的“策”字的意思。之后,进入第一个主问题: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在这个问题中,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然后讲成语“门庭如市”的来历。第二个主问题,编“词义辨析”的练习,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例如“若”、“于”、“臣”等。第三个主问题,你认为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字牵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学生发言有“私”、“欲”、“畏”、“善”、“谏”、“思”等字,通过师生讨论,最终确定“思”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善”字是对课文内容最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余映潮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门庭若市”,来梳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在第二个主问题中,完成了一词多义、比较近义词、难点语言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语言活动来加强文言字词的理解和学习。在第三个主问题中,让学生在全面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并对人物形象有清晰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多角度、多视点的解读课文,强化学生活动,并且让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做到有理有据。

由案例可见,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设计紧扣课文,立足学习的要点进行设问,对于理解课文,学习要点有极大的作用,并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通过问题的不断推进让学生不断深入理解课文。

三、案例分析

(一)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正所谓: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习文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应对挑战。教师不在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承担的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责任,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调到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把之前的学习经验围绕现在的新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让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教材,运用一切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成为推动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能源。教师通过桥梁和梯子的作用,引领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余映潮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课文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单方面讲解。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从更加高远的视角、更加科学的角度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就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要改革的一根标尺。满堂灌、满堂讲,课堂上过多强调谈话、讲析等情况,基本上都没有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活动。在没有学生充分活动的课堂上,各种先进的教学体系都不可能有充分展示身手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活动,才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立足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来研究教学,在余映潮的课堂教学上非常重视学生活动,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并且注重学生的积累,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通过“主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理解课文,并且在课堂活动中有丰富的积累。除此之外,在余映潮课堂活动中,学生活动的种类丰富,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学到不同的知识,形成不同的能力。例如,独立进行的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阅读分析活动;目标较为明确、话题比较集中的课堂交流活动;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等。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层次要高,例如,长篇课文信息的提取;从课文中学作文;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多角度比读;文本写作规律的发现与提炼等。并且,学生活动充分,也讲究形式的雅致、丰富、灵动,而不仅仅是机械单一的课堂“小组合作”。余映潮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

在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设计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活泼生动。“主问题”教学设计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来激活课堂,对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碎问碎答的现状进行反思,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组织学生的课中活动,是对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的一种突破,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通过减少教师的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于漪,刘远.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4]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