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建立以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为抓手的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日常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党组织工作的大势所趋。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对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学习培训、组织生活、党员和党费管理、党内统计等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对党代会代表选举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依据,促进党内管理工作目标的准确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化生活方式的普及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建立以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为抓手的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日常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党组织工作的大势所趋。

围绕这一理念,如何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便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重大课题,这预示着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工作和新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也预示着在企业党建工作中探索和实践着这一新生事物的迫切性,为此,笔者拟从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角度,作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全局大局观念

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需要,是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和“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明确要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首先要有全局观念与大局意识,即从意识到行动上都要避免“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工具”的错误观点。坚持以信息化“提升党的组织与党员管理手段、开拓从严管党治党的方法和路径、创新党群联系服务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

二、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互联网意识

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企业党建工作延伸到虚拟空间中,占领网络平台的组织阵地、沟通阵地和宣传阵地,其中包括:要善于以智慧管理为主线,增强网络党建的规范性;要善于以健全舆情引导处置机制,提高网络党建的权威性;要善于以构建智慧服务模块,增强网络党建的服务性,使得参与主体由被动单一向主动双向转变;要善于以要善于通过互联网创新党群互动的新形式,以加强用户沟通为突破口,加强参与主体的互动性。

三、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接地气”方法

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法,是全面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重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同时对接整合各级党建网站,按照区域化统筹的思路,打造开放共享、集约集成的全媒体基层党建信息平台。

(一)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党员信息管理平台和监督平台,通过“云、网、图”核心架构,即构建企业党建云平台、党建数据库,做到党员组织、党员情况信息化。

所有的企业党员人事信息将被统一存放到公司的企业党员信息库内,形成企业党委、各级党支部、党员协同并举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交流平台,形成系统化、便捷化的在线工作与服务系统,无论党员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8小时之外,相关人员是在本地还是外地,信息均可以实现实时的存储与查询。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分散信息的集中管理。所有的信息统计与分析将实时的从信息库中提取数据,真实的反映企业所有企业党员的变化情况,为党建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增加对党员行为规范的监督能力。

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对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学习培训、组织生活、党员和党费管理、党内统计等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对党代会代表选举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依据,促进党内管理工作目标的准确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党员信息沟通平台与宣传平台,调动线上线下党建资源,互联互通,使得沟通、学习、宣传便捷、迅速,使党的政策到人、到心。

通过开设手机微信群、网络QQ群,以及党员论坛、博客、领导信箱,开展理论研讨、咨询、问题举报、恳谈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畅通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交流渠道,以此拉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距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建设手机微信“党信通”公众平台与互动,传递企业党建活动情况,使每个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依托网络开发集文字、视频的图片于一体的企业党建网上学习资源库,扩大信息源,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查询下载,使党建网站对工作和学习起到实际指导或参考咨询作用;通过开通党员社区服务网,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咨询、办理业务服务,提升党组织与党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三)建立与行政业务部门互联互通的数据平台,促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对接,从而产生更大的意义与效能。

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党建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企业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协同前进,共享信息,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党建工作“一盘棋”谋划,建立大格局、系统化、流程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与应用大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党建工作和联系服务基层工作流程电子化,有效促进了需求和资源对接整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促进与服务企业基层工作快速而便捷的先锋作用,并从全局层面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支撑。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保统计;统计数据;信息化;发展思路

环保部门数据统计工作是实现环保工作行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手段,环保数据统计真实反映企业发展和建设过程,对我国环保事业所形成的影响。

一、环保统计信息化的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基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下环保工作所面临困境局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倡导使用无污染新能源更是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新模式。在全国环保工作系统中,环保统计信息化显得日益迫切,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实现新的尝试和突破,例如,网络即时应用、环保工作流程化、多部门协作、工作监督、环保相关数据统计管理等方面,这为今后环保工作统计信息化水平提高积累了良好的经验。庞大的数据处理工作,依靠原始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完成,需要大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环保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二、环保部门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环保系统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指标设置问题

环保部门工作系统综合统计与业务部门统计分工亟待明确职责,避免统计管理数据多样性问题。例如,环保部门各业务系统开展工作中,如果均按照各自独立的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就会出现同一指标在多个或多项统计报表中重复出现的现象,不能使用本部门制定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统计口径,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的原则要求,造成数据不统一,影响数据质量和可信度。

环保指标设置亟待更新调整。环保部门统计指标老旧,不乏已不适应当前环保工作建设需要、失去统计意义的老化指标,甚至有些指标逻辑关系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造成数据质量难以控制,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统计工作量过大,统计人员疲于应付,数据质量低,可利用信息资源量低等诸多不良后果。

2.环保统计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与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问题

环保部门在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建设过程及竣工投产验收和评估等方面,目前环保部门统计人员参与力度不足,在保障经济发展号召下,往往存在中小型项目管理监督职能被弱化的现象。同时,环保部门信息化建设体制严重不足,尚未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环保部门工作系统中缺乏有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无法有序开展全局式信息化系统建设,造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的信息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诸如低水平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信息条块分割问题。

3.环保统计信息化投入不足和人才队伍匮乏

环保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标尺。不能加大对环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将会造成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环保部门施政方法落后的局面。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普及背景下,环保部门应着力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该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维护管理经费拨付力度,及时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环保统计信息服务。

社会对环保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不足,导致业内人员专业化率不足,影响信息化推广力度。环保部门应着力引进信息和数据统计专业人才选拔制度、职称评定方案,避免形成对信息技术人才作用认知的恶性循环。

三、环保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1.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指标设置问题分析

环保部门在体制层面的缺陷,是导致该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机制缺失的重要成因,造成总体建设水平低和环保统计信息管理职能分散状况。环保统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造成环保统计数据采集和获取工作开展的稳定性,影响数据质量、可信度、时效性,同时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环保部门统计指标设置繁琐,使各级环保统计人员工作量增大,对科学的开展统计调查影响较大,影响数据质量和统计价值发挥。

2.环保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

环保统计的统计管理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在基层环保系统内,未能得到充分明确或落实,造成环保统计人员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过程和验收评估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弱化了其统计监督职能和科学决策功能,对项目建设中,环保影响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四、完善环保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思路

综上分析,要解决现状问题,重点应围绕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和统计时效性加以整改,从而使环保统计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改善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抓住统计数据时效性,为环保部门各工作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1.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逐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系统论理论,对环保系统统计指标进行整理,明确指标层次划分方法,合理进行部门分工,以信息化进程推进为主导力量,实现对完善、精简、高效的环保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工作。

对更广范围内的环保部门工作职能进行统筹规划。覆盖环保部门全行业的信息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法实现一步到位,这就需要合理布局、科学推进。环保部门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应在今后信息平台建设中,注重数据实用性、指标化,保障统计数据信息时效性,早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转变环保统计工作重心和数据采集方式

随着数据信息共享和统计周期将日益缩短,环保统计将逐步满足环保系统内其它部门的信息需求,促使其他部门将本部门信息与环保统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全行业信息的互联互通,真正发挥统计信息价值。

数据信息即时性的实现,需要转变数据采集方式。环保历史统计数据获取,通过遥感影像、实时监测等技术可以实现。通过部门信息系统与GIS系统实时对接,转变采集模式,从传统的定期采集转变为跟踪采集,形成数据变化备案制度,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性,最终实现数据信息的即时共享。

3.改善环保统计信息系统现实应用性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减少数据审核时间,缩短数据信息采集周期。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环保统计部门所采用的信息系统本身性能,从兼容性、共享性、即时性等多方面入手,结合环保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使其更具有现实应用操作价值。

五、结语

环保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环保部门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环保统计信息和工作价值的最佳途径,其应用和推广利国利民。在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对环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探索中前进、发展和完善,使环保信息化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群.网络分析法在环境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1(02)

[2]周建.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动污染减排目标实现[J].中国信息界.2007(18)

[3]王松霈.我国的环境保护转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 民办高校 党建工作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37-02

一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也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新媒体环境的日渐成熟,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各民办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环境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建立起网络党建平台,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建网络类型全面,但功能模块亟待开发

就目前的民办高校党建网络来看,从功能类型上包括信息、信息反馈、党员管理等几个类别。信息类型的党建网站多用以实现新闻、通知、宣传报道功能为主,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类型。信息反馈类型的网站用来收集反馈信息。党员管理类型的网站用来实现党员的注册、管理和组织关系转出等功能。虽然党建网站的类型较全面,但功能多以信息为主,主要用来党建新闻、通知,提供党建资料下载等,党建网站的党员管理功能相对较弱。目前的党员管理功能也只是以网络基本功能为主进行一些党员注册、信息采集等,缺乏专门的系统软件。

2.党建工作人员信息化办公能力提高,但信息化专业型人才缺乏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和民办高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使得民办高校党建系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办公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课程,还要在工作以后参加专门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岗位培训。他们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基础操作上得心应手。然而这些基础能力不能满足计算机以及网络功能的深层次开发和运用的需求。民办高校学生数量较多,党员转接工作频繁,在管理上需要从深层次上开发新媒体的功能。

3.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较强,但思路单一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党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各民办高校都能通过党建网络开展信息、宣传报道、党建资料下载等活动,但党建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和党建网站的功能却明显滞后于信息化媒体自身的发展速度。新媒体的更新速度较快,微博、微信等流行的新媒体形式普及,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速度明显滞后。

二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只有在这一基本原则下进行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党员群众之间的沟通,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建网络的管理、教育、宣传等功能。

2.处理好民办高校党建传统工作与信息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做好党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多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在传统方式的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传统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新媒体环境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些方式和方法又恰恰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应注重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3.处理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网络监管之间的关系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宣传、教育、管理功能,但也正因为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得如何监控海量信息成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1.提高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健全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体系,更新培训和考核内容,使其跟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聘用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投入到民办高校的党务工作中,提高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学历素质,均衡专业配置。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开展新媒体运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2.加强民办高校党建网络功能的开发

民办高校党建网络的功能类型单一,未能和目前的新媒体发展与时俱进。目前的网站呈现出专业性、互动性等特征,网站的细分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民办高校党员数量多,党员流动性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需要更专业的网站以实现科学的管理。从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的特性出发,开发专业性的高校党员管理软件,让民办高校党员管理更加科学,让学生党员的流动去向更易了解,这是今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3.运用网络的时空特性拓展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形式

网络的跨时空性决定了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教育、宣传、管理的基本职能。高校党员数量多,新党员的教育是头等大事,既要保证入党教育的质量,又要保证党员教育的数量,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网络党校、远程党建课程等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此外,学生党员流动性大,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党员实习、工作期间,在管理上受到地域限制,需要通过网络实现更好的管理。

4.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更好地掌握学生党员的心理动态

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多,思维活跃,勇于批判现实,但思想上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新媒体的便捷性,使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表达心声。利用高校党建网络的互动性,通过党建网络论坛等形式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党员的心理动态,易于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更好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姚剑英.高校网络党建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90

[2]刘从富.建设新时期高校党建网络阵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8)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拥有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认识的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紧紧围绕着高速公路人力资源,对其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加快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思路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深入探索。

关键词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思路

近几年,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遍的影响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高度的关注与重视。自该项工作开展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探索加快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思路非常必要。

一、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探析

(一)人员数量庞大,管理难度高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是一个特殊的单位,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下属分支机构多,人员数量庞大,因而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起来也具有较高的难度。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限制了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建设工作效率的提升,导致建设人员无法全面准确的了解人力资源全部信息,如人员的基本信息、人员分布分配情况、人员工资福利等等。

(二)人力资源数据无法共享,降低了信息化管理效率

由于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加之行业的特殊性,管理者长期以来侧重于对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而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监控管理、集中化管理相对薄弱,导致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另外,由于高速公路内部人员数据共享不充分,即有些有关个人的重要信息无法共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了员工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加快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类信息化建设,它要求信息化建设这一活动以员工为中心,并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开展与实施信息化建设活动。根据这一要求,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两条建设思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一)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根据对高速公路行业的性质与特点,高速公路企业上下级结构形式,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发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加快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是高速公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有效措施。由于高速公路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承载着一般企业的盈利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所以其要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就必须从全方位入手,从各个相关部门入手,包括行政事务管理部、人事部、财务部等等。按照部门、岗位分类,对各个下属分支机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分工、合理设定人才招聘标准,适当提高人才准入门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并对薪酬福利制度进行合理制定,提高薪酬福利制度的公平性、公开性。以此为员工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促进员工能力与特长充分发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人类拥有的潜能非常巨大,高速公路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时,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每位员工潜在能力。首先,通过培训管理、招聘管理和绩效管理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在培训过程中促进员工业务处理能力、技术水平、专业理论不断提升;在招聘管理过程中,不断吸纳更多优秀人才,组建一支强大的高速公路管理团队;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员工绩效考核,了解员工近阶段的工作表现与工作成果,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效能充分发挥。其次,从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员工发展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以员工为中心,充分考虑每一位员工今后的发展,将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升至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的战略层面,即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时兼顾人力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同样从上述提到的各个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化。

三、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单位本着以员工为核心的原则来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将该项工作视为一项终身任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演进不断提高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程度。

参考文献:

[1]余概宁.YY高速公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罗云春.江西省高速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改进[D].江西师范大学,2013.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建立开放、稳定、受控的铁路信息网络平台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生活、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网络。近几年,铁路在信息网络技术利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从12306网上购票到手机客户端购票,再到95306网上办理货物托运,铁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信息网络。但鉴于信息网络安全性的问题,铁路信息网络系统采用办公网和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的形式,互联网使用管控严格,对铁路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信息网络中,办公网和互联网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依存共赢的关系。即使互联网的安全性及管控性弱于办公网,但对于互联网不要天然定位其为不可控的猛虎,敬畏而不敢处之,应转换思维,扬长避短,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共享信息等优势,挖掘其长处,使互联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发展信息网络平台,开发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利用办公网优势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开放、稳定、受控的铁路信息网络平台亦是大势所趋。什么样的网络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自身的强大,能够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才是真正的安全。铁路信息网络平台需要结合现有铁路信息网络的特点,把握信息网络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定位,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优化网络设置和系统功能,进而构建灵活、安全、稳定、高效的铁路网络防护体系。只有应用了可靠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才能建立开放、稳定、受控的网络平台,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先进技术,提高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创新发展。

二、利用铁路信息网络平台搭建企业与职工的沟通桥梁

铁路信息网络平台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特点,是铁路对外宣传、对内沟通凝聚的有效桥梁。网络使用者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信息网络接收信息。1.双向交流互动平台铁路职工网上家园为铁路系统干部职工搭建双向交流互动平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开放互动的铁路职工网上家园可以让人敞开心扉、消除顾虑,职工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建议、交流技术应用、开展互动讨论、了解信息资讯、丰富业余生活。畅通言路有利于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呼声,为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紧密联系提供媒介,为职工谋好事、办实事,传播正能量,为干部职工提供网上精神食粮,便于干部职工建言献策,促进铁路和谐健康发展。2.全方位信息经营发展信息向干部职工公布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要利用微信、微博、微大厅、手机一点通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信息,整合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多媒体的自身优势,建立一个干部职工之间畅通便利的交互联系通道,实现信息动态实时更新。透明、及时、完整、可靠地铁路各项经营管理信息,使干部职工可以为铁路的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到铁路的发展决策中。3.多样化宣传载体微视频、微动漫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媒体技术,是投入小、效果好的新型宣传载体。微视频具有短、快、精、大众参与性强的特点,视频形式多样,通常涵盖微小电影、DV短片、纪实短片、视频剪辑短片等形式。微动漫的形式为动画,而语言更接近于漫画,就是用简单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瞬间。铁路可以巧妙地利用微视频、微动漫等宣传载体的优势与特点,制作操作性强的关键岗位作业规范微视频、安全警示微动漫等宣传教育短片。利用微视频、微动漫简洁易懂的特性,激发铁路职工情感与思想上的互动;以标准化作业教学片为媒介,规范关键岗位工作流程,促进岗位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三、利用铁路信息网络平台优化民主监督和廉政教育职能

信息化时代,任何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信息化管理。铁路信息网络平台有助于优化民主监督和廉政教育管理,有助于规范和优化铁路系统的经营发展,指导铁路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铁路信息网络平台依托于互联网络搭建,其实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和交互性能够加强各项公共权力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方便干部职工在网上表达心理诉求,申报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了解铁路经营发展事宜,让广大干部职工知晓路情局情,随时随地参与监督、保障干部职工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铁路信息网络平台,扩大信息互动公开范围,用诚恳的态度、公开的信息、实事求是的精神,了解干部职工心理状态,接受民众监督和评价,保证民主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铁路信息网络平台设置一个展示铁路廉政教育情况和廉政文化的功能板块,可以有效地增强廉政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设立廉政文化信息动态、廉政文化作品等栏目,可以使廉政教育更加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拉近群众。

四、利用铁路信息网络平台提升教育的渗透力

当前铁路教育信息网络存在分散建库、自成体系、相互隔离、局部使用、技术标准不一、可共享性差的现象。铁路信息网络平台能够解决铁路教育信息孤岛问题,统一整合铁路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网络数据和教学资源的信息共享。铁路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采用先进技术创建虚拟学习空间,为干部职工搭建新型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跨时间跨地域的学习与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还可以为铁路干部职工构建一个“思想互联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互动交流学习的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互相丰富彼此的思想,通过思维碰撞,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的渗透力。信息网络平台还可以实现对干部职工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和信息交流、共享,降低教育工作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增进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五、结论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智能化发展;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高速公路服务基本概况

1.1高速公路服务发展新趋势

在时展的影响下,高速公路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网已经十分发达。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信息化与智能化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信息化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高速公路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持,构建智能化的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质量[1]。

1.2高速公路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现状

目前,智能化与信息化在高速公路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速公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使高速公路服务能力较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们在看到其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仍存在较大问题。例如,未能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视,相应的资金投入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其对高速公路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2],经常出现高速公路拥挤、路段情况不明、未能及时给出相关绕行线路等情况。因此,在智能化时代,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依托,引导并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由“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的转变,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构建完整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

2智能信息化时代高速公路服务建设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随着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和支持。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构建完整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价值、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在当代社会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对于转变服务理念、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升社会经济价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3]。目前,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高速公路行业也不例外,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促进高速公路服务理念的转变

当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由此高速公路数量激增,而构建成了庞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受传统服务理念的影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且有所侧重,其更加注重构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的“运输能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运输安全和道路行驶质量的控制。因此,若想构建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就必须转变原有的高速公路的传统服务理念,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引导下,构建新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以提升其服务质量。服务范畴的拓展是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关键内容。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能力的保障,使其运输安全服务、道路行驶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从而使高速公路的服务需求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对于高速公路发展本身来说,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因便是转变原有的服务理念,它对于构建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2能够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发达的高速网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就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来说,我国远远达不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我国高速公路安全事故频发。运输安全服务保障作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作为重点内容来抓。首先,要认识到交通运输安全服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既是高速公路服务的重要内容,也高速公路运输能力的重要保障,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服务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离不开交通运输安全,构建交通运输安全服务机制,对于保障高速公路运行车辆的安全是极为有利的;再次,提升服务效能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目的,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速公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要求其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具备“运输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应将交通运输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2.3使高速公路的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在我国,高速公路是极为重要的运输途径,它对促进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简单来说,在高速公路服务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服务体系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和效能,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便捷的交通运输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建设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在促进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能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若想提高社会经济价值,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构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

3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数量迅速增长,由此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建设获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效能不足等。这对于促进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促进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3.1服务模式单一,服务质量欠缺

高速公路服务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因此,为了更好地展开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构建服务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高速公路的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在时展下,人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服务发展的需求。首先,高速公路服务建设定位不准确,依旧沿袭原有的单一的服务模式,而导致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陷入僵局,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服务对于高速公路发展的作用。现如今所构建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过度关注运输秩序、道路通畅等服务,而欠缺运输安全、行驶质量等相关服务,高速公路服务未成体系。其次,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偏低,照搬照套原有的老思想、老方法,而无法与新的服务需求相适应,现有的高速公路服务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

3.2服务效能不足,服务思想未转变

促进思想的转变对于保障服务供给效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建设有所侧重,管理是其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服务,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很难为高速公路行驶车辆提供安全保障。首先某些路段高速公路服务建设过程中,其仍使用原有的服务思想,在陈旧思想的引导下无法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效能;其次,当下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未能形成完整的“安全需求”“社会需求”等保障,难以构建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高速公路服务管理体系未能完善相关制度,如考核管理制度等,而致使服务建设未能形成统一标准,高速公路服务管理水平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3.3人员素质偏低,业务水平较差

在智能信息化时代,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高速公路服务相关人员存在综合素质较低、业务水平较差等问题,难以适应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而体现对岗位的极大的不适应性:第一,未能从根本上转变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不能将传统的管理思想转变为服务思想,因此,难以满足当前服务需求;第二,由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交叉期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时展需求,而出现种种不适;第三,在高速服务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思想较为懈怠,服务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提升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的对策归纳

当前,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在“数”的发展之下,更加注重高速公路的“质”,即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智能信息化时代,若想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离不开智能化、信息化的支持。

4.1充分认识到智能化、信息化对于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

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持,高速公路业也不例外。在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构建中要将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推动对原有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在高速公路服务中也是如此,人们的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变原有传统单一的服务管理模式,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面向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构建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第三,以现有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为基础,促使服务模式向多元化、双向互动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服务需求。总体而言,在当代社会,若想促进高速公路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就需立足于实际,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具有特色的服务体系。

4.2保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当代社会,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离不开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支持,因此,就需要在高速公路服务体系构建中加大对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以保障其能够正常、高效运转,从而构建起智能化、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而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4.3加强信息化智能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对于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智能信息化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必须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具体来看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升员工服务能力、服务意识。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其二,则是要转变原有的服务思想,由原有的被动服务到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服务工作;其三,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对高速公路相关职工进行考核,并通过职务晋升、奖励薪酬等方法,督促员工提升其服务质量,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其四,要促进工作机制的完善,推动高速公路服务管理体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如建立责任负责人制度,使员工能够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负责,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一、学习实践情况及成效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在谋划、推动和实现财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动员,开展学习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信息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促进财政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调研,大家深入实际,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信息处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信息处各技术人员分系统实施业务系统运维工作,尽全力为局内外用户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所有财政业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针对当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特点查找差距,积极转变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照检查、分析问题阶段,信息处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真查找在理财观念、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查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方法,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目标,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标准,认真查找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信息处成立伊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发挥信息处职能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的胆识和魄力。

2、管理和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处新职能、新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比较习惯于按照传统模式想问题、办事情,以求稳为先,习惯于循规蹈矩。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新点子不多,被动居多,主动的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3、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二是信息处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权利、义务不对称,在业务系统建设上更多地听从业务部门的意见,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风险却落在信息处;三是存在重“前”轻“后”的现象,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前期的建设过程,而对后期的维护与升级等工作重视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信心。要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五统一”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加大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技术支撑力度,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信息财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高位科学规划,为高效财政打造“高速公路”。

高位规划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达到低投入、优质量、高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水平和效能。

2、强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财政构筑“铜墙铁壁”。

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和财政数据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一)创新文化是推动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因此,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梳理高校档案工作发展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成本低廉、优质高效的创新体制,让激励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植入到每个人思想里,落实到工作中。创新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知识、能力和责任的体现,只有形成以创新求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时俱进的创新动力,才能推动档案工作由传统到信息化的转变。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模式,是一项以信息化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深刻变革,必然会对传统的档案工作理念和手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我们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自以为是的态度、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是档案工作创新和转变工作模式的最大障碍,创新文化建设是突破障碍实现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高校档案工作创新能力的根本之策。因此,必须深入探索和掌握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的科学规律,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理论和实践,以创新驱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真正推动一场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革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观念更新,观念更新是自我否定、自我变革和自我超越的过程是艰难、痛苦的强制性的转变,如同破茧出蛾,需要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破除固有的思维方式,改变现行的工作方法和行为习惯。观念不更新,眼光就短浅,思路就封闭,就设计不出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方案,就建不成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变革、破除封闭僵化观念、确立科学先进理念,开创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追赶上时展的步伐、

(三)制度应当创新创新的制度应当是保障和规范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模式变革的制度,再造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制度,广泛包容高校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全部要素,重新调整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岗位与岗位的关系。保证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信息化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制度去规范和约束高校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使档案工作程序成为高校各项工作运行程序中的必经之路。加强对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有效规范教职工的活动和行为,持续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和培养保存凭证、留存档案的自觉性,促进、保障和规范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四)技术规则立新技术规则是指预先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思想内嵌入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相关的技术,通过技术设置来迫使人们遵守规则,最终达到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思想的主动认知和践行。在由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工作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由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巨大阻力。技术规则是破除障碍的最好利器,比如在需要限速的道路上设置减速带强制车辆在该路段减速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技术规则,强制性的倒逼着信息化体系中的所有单元(系统)、所有节点(部门)、所有终端(岗位)、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主动适应变化,融入档案工作体系,按照程序工作,确保执行落岗,规则落实。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

(五)知识必须更新我们在高校档案工作息化建设的知识和认识程度上遇到了玻璃幕墙现象,我们现在只能认识和看到高校档案工作息化建设的表面却无法透视和探及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克服自满和畏惧情绪,加强学习和大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突破实践与理论,专业与业余,封闭与开放,实体与虚拟,现实与未来的界限,丰富知识结构,弥补信息化技术知识的不足。当前,风起云涌的档案工作息化浪潮和工作模式变革,对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创新意识、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意识不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创新意识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丰厚的知识贮藏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和工作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积累知识。

(六)思路也要刷新,档案工作者同样是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建设者必须通观国内、国外信息化发展趋势,厘清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现状,放小利识大局,抛弃拿来主义,买来主义,死搬硬套的现象,避免重复建设和建成过时的东西。不能只围绕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和服务器打转转,而要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创新性的提出校园档案云、信息校园、云校园等概念,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谋划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全局统筹跨界管理,严格把跨职能、跨系统互通性作为衡量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实现向系统融合、规则统一、操作一体、信息共享的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转型。

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统一建设

档案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与档案工作密切相关例如,在行政管理工作和活动中产生了行政类档案,在教学管理工作和活动中产生了教学类档案,在财务管理工作和活动中产生了财会类档案等。由此可见,档案所需要的文件材料绝大部分不是在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与活动中产生的,而是在各职能部门每天的工作和活动中产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是高校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只靠档案馆自身搞档案信息化建设困难很大,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进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将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体系设计自上而下的落实到具体文件材料形成的初始点上,使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延伸至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和活动中,使传统的树形化的工作体系转变为信息化的网络状的工作体系。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统筹所有的与档案工作有关的信息资源、重建包含档案工作信息化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信息系统,考虑到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统一性。所谓战略性是指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体系只是高校管理工作信息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它要配合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战略,要融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总战略和信息化体系,而不能与其相悖;前瞻性是指档案工作信息化是逐步建设完成的,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既要考虑到中短期的档案工作信息化可持续性即人力、物力、技术保障等问题,又要考虑到和规划好远期目标及各个发展阶段的无缝连接,符合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工作模式的发展方向;统一性是指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档案资源建设的多元性、广泛性,对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规划。实行统一领导管理,统一规划计划、统一技术体制,无论是在顶层设计或实践推进过程中必须避免由档案管理部门独自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而是引进档案管理部门参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把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融合到高校信息化建设体系中,形成顶层规划、联合设计、集中投入、系统集成、配套发展的思路。打破信息化建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体制机制性壁垒,逐步建设成为跨职能、跨领域、跨业务的一体化档案工作保障体系,实现系统兼容,体系运转,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动态管理,减少层次、避免重复、化繁为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键归档。

三、基于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