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

职能建设论文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从历史上看,重大的经济改革往往会引起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就是政府职能的改变,无论是我国的改革开放还是国外的经济变革,无不体现着这一规律。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要求乡镇政府必须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长期坚持着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当前我国工业水平已经得到长足进步,反而农业水平相对落后。以河南省新郑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调查数据为例,从事农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农民基本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见表1和表2),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薄弱,要实现长足进步必然需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来进行扶持。而新农村的建设,也需要改变过去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向集约式经营发展。因此,在现阶段,需要将政府的职能进行有效转变,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手段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然后采取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业促进农业的措施促进其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得到推动,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全面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内容,这要求乡镇政府就建立均等的公共服务体制,为农村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包括公路、水电、社区广场、文化广场、卫生诊所等等。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教育福利,对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给予健全,构建社会福利院等相关措施。同时,要建立公共服务体制长效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的内容,紧密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方向进行定位。

二、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行政管理体制造成职责不清职能弱化我国乡镇每一项行政工作,既要有党委分管又必须有政府分管,政府行事要事事听从党委安排,权力的双轨制导致职责不分、有利分抢、有事推诿,双方各执一词。同时,条块管理模式划分了行政事务,乡镇上都有上一级派下的机构,重要的部门都由这些机构把持,乡镇政府并不能统一管理,极大削弱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资源。可以发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乡镇政府实际上是责任大权力小,想管的管不了,管不了还得管,权利和职责不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二)考核机制的弊端导致工作偏离职能重心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主要还是上下级模式,乡镇政府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掌握在上级,这使得乡镇政府疲于应对上级的命令,只对上级负责,不管下级的现状。就如河南省林州市就上演过“征地宴”的闹剧,而且林州市还不止一次用“鸿门宴”来征地,造成征地程序不明、违法的现象产生。在河南省很多地方,现行的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和农民说了都不算,资金支持、技术骨干下乡等等都需要跟领导请示。而官员的考核制度是以经济指标为核心,这彻底堵死了乡镇政府想干实事的心思,于是看到的只是漂亮的数据和高楼,随处可见的面子工程,而新农村建设只是一句口号。

(三)为农服务职能方面重“压力型”管理政府习惯于对三农问题进行压力干预,农民不能自觉主动的参与,造成了目前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盲目制订发展目标,最后开始搞拉郎配,搞一些数据瞒天过海。这种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渐成风气,最后本应该受益的农民反而成为乡镇政府施压的对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村,让农民增收,而所谓的结构调整成了强迫农民种植固定作物,导致减产减收,农民失去了主体地位,利益也被剥夺。而政府各种行政手段不断,法律依据却备受质疑,尤其近年来的征地事件更是丑闻不断,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四)乡镇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不强由于乡镇政府长期采用压力型管理,导致乡镇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并不紧密,干群关系僵化,加上一些干部的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导致乡镇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度较低,甚至一些乡镇政府严重失信于民,不仅各项工作无开展,还导致不断,河南省林州市的“征地”闹剧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一)适应时展要求,准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同志在《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中明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对政府三个方面的职能强化。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包括加强对农村市场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稳定农村相关经营制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并完善农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在市场中的权益和地位的维护。其次,丰富公共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卫生、教育、环保等多种社会事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最后,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农村中加强社会管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社会救助、扶贫等活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同时,指导和推动地方农村进行政治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增强基层自治能力。

(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培养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队伍。首先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加强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采用干部交流、轮岗锻炼、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乡镇干部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其次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思路,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评价制、效能监察制、干部问责制等制度,从过去人管人转向以科学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人,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再次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创新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考核内容,结合本地区年度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加大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等工作的考核权重;创新考核办法,提高群众参与度、考核透明度和考核监督力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扩大民主政治,使农民全面参与扩大乡镇民主政治,要让农民参与到政治事务中来,改变官员们只对上负责,不管下面的做法,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农村建设发展上来。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让民众认识到自己当家作主就得自己参政议政。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包括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科学文化素养等基本素质。村民自治是乡镇事务中长期坚持的政策,要扩大农民的政治民主,就要让农民参与到自治中来,同时坚决打击政府胡乱伸手,加强农村政治活动的公开化、民主化和透明化,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农民越级上访和暴力抗法。提高农村的自治水平就要完善民主决策,实现民主管理,做到村务公开透明,在农村实行村主任直选和公推直选,让村民选出自己认可的村主任。

(四)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层面,要从更大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发展乡镇经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战略目标,促进农村建设形成纵横联合发展的崭新态势。以新乡市为例,可以以新乡县为中心,将获嘉县、卫滨区、原阳县等周边发展比较好的乡镇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紧凑的城市,然后将耕地、池塘、林业等地规划在一起,从而形成农村社区聚集式,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而且还会很快发展起来,城乡结合,从而建设起真正的新农村。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职能;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124-04

民族高校肩负着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重任。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向民族地区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繁荣兴旺的前提和保证。作为民族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繁荣,均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内涵与策略

1.1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突出民族特色,配合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体现民族高校图书馆所特有的风格,满足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与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特殊读者群的特殊需求,这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在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等鲜明的特征,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灵魂。图书馆文化建设对民族高校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具有差异性特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在当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应当充分重视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使得图书馆文化建设愈加成熟[1]。

1.2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陈梦晖、吴艳阁[2]为图书馆文化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表述,认为“图书馆文化是指在图书馆社会物质活动(即文献资源建设)与精神活动(即文献资源利用)的广大个体形式中,满足其自身需要,实现其本体价值,并保持其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维持其优良生活方式过程的审美流露和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显示。其组成要素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这说明了图书馆文化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反映其自身价值和精神风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其内涵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根据以上所述图书馆文化的内涵,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围绕以下3个方面做好自身的文化建设,突出民族特色,切实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图书馆应有的贡献。

1.2.1 做好物质层面的建设

根据本馆馆藏情况,积极收集各院系的重点学科建设和专家、教授的文献需求信息,制定科学的馆藏建设规划,做好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采购工作。与此同时,营造优雅的阅览环境和便捷的读者借阅系统,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馆员的工作效率。例如:延边大学图书馆对凡记录存储和传播朝鲜族文献信息资料的一切载体视为本馆收藏重点;广西民族学院图书馆的“壮学文献研究和协调中心”、宁夏大学的“西夏学研究中心”[3]等,均将民族特色文献作为收藏重点,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特殊物质基础。

1.2.2 做好制度层面的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民族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图书馆应改变原有的滞后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树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办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制定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办学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明确的服务目标,创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充满民族气息的学习环境,使读者和馆员都能感受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从而自觉遵守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和谐的图书馆制度文化氛围。

1.2.3 做好精神层面的建设

图书馆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图书馆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是图书馆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的体现。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图书馆应加强馆员业务培训和民族观教育,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和民族理论素养;塑造良好的凸显民族关怀和民族热情的服务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模式;积极组织和举办各种读者培训、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各民族馆员和读者皆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境界。

1.3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策略

1.3.1 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图书馆文化,营造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作用

民族高校图书馆要在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功能,为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促进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风和良好的校风。

1.3.2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使图书馆拥有形式多样的馆藏文献载体,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文献资源基础

图书馆的馆藏在内容上应符合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形式上应收藏多种载体的文献,同时还应注重收集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地方文献,加强对这类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展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这应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十分注重地方实物文献的收藏,于1999年创建民俗文化博物馆,收集了大量湘西内反映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的生产用具、傩祭用具、乐器、兵器、服饰等实物380余件,向读者展示了湘西世居少数民族瑰丽神奇的民族文化,诠释了民族地方文献全新的内容和价值[4]。

1.3.3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1.3.4 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创建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学术热点问题,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自动化环境下的服务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应加强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和充实馆员的思想,提高馆员在新形势下的理论认识能力和政治辨别能力,提高馆员的政治理论素质[5],全面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创建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前提。

2 发挥图书馆的多重职能,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吴慰慈、邵巍在其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中认为,图书馆具有四大社会职能,即:社会文献流整序的职能,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的职能[6]。民族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不仅具备高校图书馆所应有的重要职能,还具有收集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

2.1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民族文献的收藏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加强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采集工作,以提高民族文献的馆藏比例,完善馆藏结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源。在我国各级各类民族院校的图书馆中,除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民族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外,其他各馆所占比例都较小,馆藏比较陈旧。近年来,某些民族高校图书馆已在着力改变这一现象,例如: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近年来加大了对民族文献经费的投入,购入了一些高品位的不同载体的民族文献,其中有民族古籍的影印本,并对一些残缺的民族文献作了补充;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的文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并保持了边疆出版物的系统性,逐步形成了民族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特点[7]。这一做法,对其他民族高校图书馆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值得其他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和借鉴。

2.2 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在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2.2.1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据有关调查,8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抱有深厚的感情,89%的大学生愿报效祖国建设家乡,这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主流[8]。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各民族同胞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他们希望祖国强大,希望民族昌盛,有着一颗可贵的报国之心。只要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思想上正确引导,以书育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他们将会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高校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爱国主义书刊和电子资源,内容包括介绍祖国美好河山、悠久历史、民族文化风情的书刊;中外名人、伟人的传记;励志类书刊等等,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辉煌,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特别是配合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优秀图书的宣传、导读和推介等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2.2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素质的优劣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方向。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心理调整和心理适应机会。由大学生读者组成的各种沙龙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心理交往的机会,为他们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1]。

2.2.3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必需具备的素质,信息素质体现在信息意识的强弱和信息能力的高低等方面,表现为是否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普遍比较低,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开设文献检索课,举办相关数据库的使用专题讲座、新生培训、读者入馆教育等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信息素质,为他们使用图书馆提供辅导和帮助,从而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3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民族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课堂所学知识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培养兴趣、激发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图书馆可通过开展读书月、读书征文、优秀图书推荐、新书通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效利用各种优质文化知识资源,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科学利用图书馆的方法,提高其专业修养,改善其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业质量和专业技能。

2.4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民族观教育职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民族高校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民族文献,民族文献比例高于普通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献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阅读民族文献,使他们系统了解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发展历史,从而使他们全面认识我国多民族走向一体的历史发展事实,促进他们形成多元一体的正确民族观。

2.5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优劣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王永鸣[9]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折射和反映,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这种文化是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思想的反映,具有时代性、开放性、超前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具体而言,校园文化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校园观念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组织制度文化。”陈梦晖,吴艳阁[2]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指高等学校基于其校园基础设施和独特景观上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图书馆特有的文献资源优势,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文献资源保障。

2.6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对少数民族文献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职能 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发挥其教育职能的同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生态持续良性发展方面同样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少数民族文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对于更好地研究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不对少数民族文献加以科学地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大量的珍贵的少数民族文献就会遗失。民族地方文献是特定民族和特定区域一切文化遗产的记录载体,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建设,抢救和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遗产,为民族地区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谢平[10]对此所做的调查显示,据粗略地统计我国的少数民族文献总量多达上亿册,其中包括满文文献数百件,藏文典籍60万函,蒙文古籍及彝文典籍各万余种,古壮字文献数万种,东巴经书2万余册,另有相当数量的傣文和其他文种的古籍。这只是已得到很好地保护和重视的民族文献,还有大量不为人知的宝贵文献没有发现和利用,对文献的保护也就更无从谈起了。民族文献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不受载体、形式、出版方式限制的,反映一个民族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文教、卫生等方面,具有重复性使用价值的历史和现代文献”[11]。因此,科学地收集、整理和利用民族文献,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更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神圣使命,民族高校图书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应做好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民族高校图书馆除以民族文献为重点收藏对象外,还可通过申请适合民族文化发展和保护的科研项目来促进民族特色文献建设,扩大影响。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将“女书”研究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有重点地对女书的文献内容进行主要揭示,进行深度加工和标引,编写《女书文化研究论文索引》、编制文摘、简讯、内容提要、综述等[12]。

同时,民族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参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促进原始资料搜集和相关的学术研究。如: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吉首大学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级民保部门提供项目申报和决策方面的咨询服务,并根据普查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吉首大学苗族、土家族、侗族等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获取大量原始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效的反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和教育价值[4]。

2.7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资源优势,为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有条件建立全面系统的民族旅游文献信息资源网,为本地区的民族旅游事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摇篮,几十年来长期收集和挖掘湘、鄂、渝、黔、滇5省的民族地方文献和有关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对土家族和苗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民俗、旅游等文献收集齐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苗族文化中心和湘、鄂、渝、黔4省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又筹建了多种类型的博物馆、文献资料中心、文献库等,形成了自己的显明特色,经常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和查阅资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13]。

3 结 语

综上所述,民族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服务于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办学目标。在充分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同时,应兼顾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收集和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才让卓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培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7):160-162.

[2]陈梦晖,吴艳阁.图书馆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16-18.

[3]金海淑.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延边党校学报,2010,(2):120-122.

[4]曾立群.试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113-114.

[5]冶进录.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探讨[J].情报杂志,2001:162-163.

[6]李筑宁.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贵图学刊,2010,(1):4-7.

[7]王波.民族院校图书馆民族观教育职能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7):118-119.

[8]韦淑益.民族院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1,(6):101-103.

[9]王永鸣.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1):91-92.

[10]谢平.对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9,(2):129-132.

[11]徐小雪.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1):73-77.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增强二个观念

一是要增强政治观念。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重要职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基础力量。因此,要提高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引导干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反复深入的学习、领会,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真正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思想上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其次,要结合地区实际,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制订具体的服务措施,真正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落实。二是要增强公正执法观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检察机关只有强化职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服务、保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在新时期展示检察工作独特的优势。因此,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依法、文明、公正的执法理念,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并重,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促进发展、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从严与从宽等关系,全面公正执法,争取最佳的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二、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围绕三个支点

我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6.69%,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作为农业大县的检察机关,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笔者认为,结合我县实际,可以从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以打击“涉农”犯罪为着力点,保护农民利益。一是依法打击破坏农村稳定的各类刑事犯罪。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充分发挥批捕、等职能,依法打击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各种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的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打击盗窃、抢劫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盗杀大牲畜和破坏山林、果林等严重刑事犯罪及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假化肥、假种子等坑农害农的犯罪。要积极投入打击制假、售假犯罪专项斗争,加强农资打假力度,让农民种上“放心田”。要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民耕地的犯罪活动,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犯,努力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对横行乡里的“村霸”、“乡霸”等恶势力犯罪及其背后的“保护伞”,坚持重点督办、提前介入,做到快捕快诉。同时,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农村因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努力营造邻里互谅互让,家庭和睦相处的和谐氛围。二是积极查办和预防“涉农”经济职务犯罪。要集中力量查处克扣、截留、挪用、贪污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扶贫救灾等各种专项资金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要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私分救灾、扶贫、救济款物、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和利用信贷贪贿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要积极做好农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投资和建设项目,以及物资采购、大额资金拨付、招投标等关键部位的职务犯罪预防力度。三是发挥渎检职能,坚决查处失职、渎职造成农村国有资产流失、农民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件和、滥收费用增加农民负担的职务犯罪案件。要严厉打击农村破坏选举和压制民主的犯罪,尤其对在镇、村民主选举中发生的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破坏选举,妨害农民正常行使选举权的行为,要一查到底,不能手软。

2、以搞好“窗口”服务为立足点,维护农村稳定。2002年至今,我县农村间仅因故意伤害案而被刑事拘留的农民就有240多人,而因土地、房产、债务等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甚至导致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这些都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不安定因素。检察机关要善于知民情、解民意,充分发挥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和举报、民事行政等“窗口”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基层。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听取反映要耐心,接受意见要虚心,处理问题要细心,尽量使来访群众想不通的能想通,受委曲的能安慰,有冤情的能伸张。对受理的件要分流得当,落实到位,反馈及时,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要坚持好检察长接访日制度,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涉检上访、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要认真落实司法援助措施,让“弱势”农民群体真正打得起官司。同时,要坚持打击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的原则,注意区别对待,宽严相济,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3、以加强法制宣传为切入点,提高农民素质。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山区农业大县,农村的稳定、发展关乎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由于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在经济、信息、文化、教育等方面相对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掌握不多,普遍素质不高,严重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鉴于现状,普及农村法律知识,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既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普及农村法律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职责。现阶段,我们应结合检察业务特点,积极开展农村法律知识宣传:一是结合办理村官职务犯罪案件或者一些典型刑事犯罪案件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现身说法,以案释法;二是结合举报宣传周活动,积极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律咨询等活动;三是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特别是当地的媒体为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四是利用党校或者镇村培训干部的机会,进行专题法律知识讲座;五是通过法制副校长,深入到各基层中小学尤其是山区、边远学校上法制课,进行法律宣传。要积极探索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降低犯罪率,使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六是发挥综治成员单位作用,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杜绝“黄赌毒”在农村的泛滥现象。等等。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农村良好法制环境。

三、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要提高四个能力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以人为本”回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要建设什么的问题,使农民获得“幸福感”、“认同感”、“舒适感”是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

目前,政府依然是农村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主体,由于农民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出资比例较低,无法形成利益制衡的机制,而面对经济利益和农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基层政府往往会选择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决定而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比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些项目虽经济效益好但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甚或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现实中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基层政府没有搞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人民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关系,没有弄清农村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无法通过利益来制衡各主体的经济行为,那么基层政府在观念上能够清楚的认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项目建设至少包括“政府牵头、招商引资;专家论证、评估;农民评议、选择”的三项基本工作,通过制度上的完善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越是离农村越近的政府机构其行政性就越强,因为他们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获得资金和使用资金的问题,是解决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关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规划科学、对可持续发展有利、外溢效应大的公共项目给予补助,中央政府根据公共品的预期成本、外溢效应、价格弹性制定匹配率。中央政府应该给予基层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更大的灵活性,越是基层的政府越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越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通过限定目标而不限定使用用途的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实现这一政策目标。

经济开发在项目上包括: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等;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建设,生物能源建设,信息化服务建设,改善生产、居住环境,信息化建设等等。这么多的项目的实施必然需要排序,顺次开发,那么基层的政府最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以及当地自身政府的资金情况,在不存在寻租的假设条件下,再通过当地群众的民主评议来确定最终的经济开发项目工程,至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多源利益制衡机制得以形成。再通过政府出资、银行融资、私人投资三方面资金的注入,用资金的形式将利益主体转化成农村经济项目的行为主体,使各方各尽其责,相互监督。

三、农村经济开发中各种资金的效果比较

以经济开发为例,分析财政资金、银行借款、私人投资对经济开发项目的影响。包括相关性和显著性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家自1988年起开始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业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

从资金来源上看,从1988—2005年,政府财政资金占50%以上,个人出资占32%,银行贷款占13%左右;从投资规模上,中央资金占历年转移支付的1%左右;从增长速度上看,自2000以来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增加速度也是最快的,平均值是14%,私人投资和银行借款的增速是9%;从各项资金的线性关系来看,财政资金和前一期的私人投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也就是说,私人投资的加大引起政府不断的投入财政资金进行农业经济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形式上的改进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资金投向上看分为两大类,即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包括,改造中低产田、生态综合治理、草原(场)、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开垦宜农荒地等。

引用如下模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αLβ

那么不同来源的K可以将方程引申成

Y=AK1αK2βK3χK4δ

方程同时取对数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模型可以引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其中K1为中央财政资金:指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属于专项转移支付的范畴;K2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指地方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其中前两者还包括,世行贷款项目的资金;K3为银行贷款: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及其他信贷资金投入数;K4为自筹资金:指项目区农村集体、农民群众、项目建设单位(包括企业、农牧场、地方有关部门等)筹集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现金和以物折资数;Y的选择:两个同他们存在较高线性关系的项目值,其一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服务项目数”另外是“经济林蔬菜的总值面积”两个指标。

回归结果如下表:

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两个回归方程中各资金来源的幂指数。如果指数大于1而小于0那么函数方程就是一个递减的函数。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项目中”只有自筹资金和产出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且是递增函数。说明随着私人投资的增加其数量不断增加。也就是对于农产品的加工该项目,影响其数量的主要因素是私人资本。政府的出资并不能明显改善“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样就得到了如果要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更广泛的吸引民间的资本注入的结论,政府能做的是宣传动员以及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税收减免和便利的服务两方面,而无须进行直接的投资及参与经营。

另一个模型反映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上来,只有中央的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的财政资金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存在明显的关系,中央财政资金对于产出的效应是递减的,地方财政资金对于产出是递增的,而两者综合起来看“β-α”是正数,表示综合来看财政资金对产出的效应是递增的。解释这方面的原因可以是从两方面来看,中央对于粮食作物是给予补贴的,主要用意是保证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加,进而经济作物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睐。

四、结语

面对世界经济的强烈的冲击,无论是“粮食危机”还是“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俨然成为了世界经济平稳的主要支撑,这和中国强有力的政府形象不无关系。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一大特色。基层政府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尤其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往往忽视项目本身的质量,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侵犯相对弱势的农民的合理合法权益,在项目的出资上政府占绝大部分,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设想,在农业经济建设领域,将项目的发展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评判,就是确定该项目是否符合科学发展标准,那些落后的、损害环境的、低效的经济项目坚决不引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更能够统筹全局,保证“粮食安全”,对粮食作物给予补助,对区域外溢效应的公共基础设施给予补贴。省级政较为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对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加以指导,提高种植中的科技含量,将高校人才引入到基层农村中去,通过服务和补贴两种方式参与农业经济建设。以上我们通过模型分析可以证明我们的结论,即对于经济作物的产出促进,地方政府的出资最为有效。而对于产业化经营,私人资本的投入最有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增强地方服务质量来吸引自筹资本的增加。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经济建设本身的特点来确定政府的职责。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目前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数量相当的多,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有上千篇,2012年和2013年的论文都超过三百余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近40篇,最早的是2004年,其余的大都在2008年之后。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关于“高职校园文化”概念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先谈论“校园文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进而探讨“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因此,进一步将这部分内容细分为以下两小部分。

1.“校园文化”的概念

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选举大会上,有几位学生会主席的候选人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这是“校园文化”在我国的首次被提出。1992年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校园文化的书籍,此后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就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王邦虎的《校园文化论》,2001年张德、吴剑平的《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2004年赵忠建的《学校文化》,这些都是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专著,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2.高职教育目标与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就是指高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地方,如果是相同,则无法称之为特征;以此标准来看当前许多研究文章中所说的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并非高职所特有,如,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发挥作用的潜在、性影响作用的持久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会涉及这一问题,大家关注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概括出的问题也有许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泛泛而谈,缺乏实证性分析。大多数文章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往往都是泛泛而谈,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论证和详细的说明。如,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意识不强、投入不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而又科学的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性不足;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历史沉淀,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缺乏内涵;丧失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通病;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社团建设制约因素与困难多、创新性不足等。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途径、方式和方法

大家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基本特征之后,纷纷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有些文章还十分详细地介绍了一些高职院校的特色方式和方法。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家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基本原则,如,先进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还有人指出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做到全员全面全程建设,坚持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马红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曾琦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模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校园文化建设有http://着自己独特的内涵、特征和规律。近年来,虽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见诸报刊杂志,但系统研究的少,尤其是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具一定实践价值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的专著则鲜见。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贺继明、蒋家胜主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拓宽和深化了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该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体系完整,剖析深刻,系统总结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极富灵动个性的亚文化类型,根植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该书作者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面对当今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展中国关于校园文化精华,批判地吸收西方校园文化中积极的部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探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律。该著作共10章40节,第一章总论,从共性的角度剖析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考察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研究的现状,归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得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方略。第二章至第五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动力机制、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第六至九章,从要素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要求出发,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活动文化四个维度剖析高职校园文化的四个结构元素的文化功能。最后一章,剖析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品牌竞争力打造的关系,运用cis理论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形象的战略目标和路径选择。全书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体系完整,总结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第二,立足现实,紧跟时代,摆脱了空谈理论的抽象做法,凸显实践价值。校园文化并非书斋中的学问,其价值重在实践和建设。作者是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研究者,有着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对校园文化有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在剖析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外优秀校园文化与我国优

转贴于 http://

秀传统文化体系相碰撞及融合中,建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该著作对于新时期如何进一步适应转型、提升品质、突出特色和创http://建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建设规律的高职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实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转型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工作观尤为重要。它既是校内综合实践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首演”。顶岗实习能给高职毕业设计提供科学选题、真实素材、实战演练、合理评价等优越条件,既成为了高职院校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也是促进校企深度交融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校企双方尽管拥有强烈的合作需求,但因缺乏有力的共管机制,使我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仍多采用“校内指导、校外执行”的教学模式。多年来,国内职业教育者也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模式、设计选题、过程控制、考核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日趋普及的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保质机制,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工程中首待解决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当前江苏省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所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机制有待改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决定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能否和谐并行的关键环节。调研中发现,好多兄弟院校都能很好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并且也能紧密贴合所授专业。但出于顶岗实习单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院校为避免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上冲突,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应有的理论深度,同时便于教学部门顺利开展毕业设计,纷纷采用了提前启动毕业设计的方案。尽管此种选题机制是建立在师生自愿互选的基础上,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设计题目也是来自于往年顶岗实习单位现场生产问题,这些仍将是导致毕业设计选题与现役实习岗位产生距离的根本原因,大大降低了实习单位的合作热情。

2.双师协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过程中,“校企双师”指导对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走访的大多院校中都已100%的配备到位。但受校企地域距离、课题岗位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普遍存在鞭长莫及的感受。校内指导老师由于指导学生多,教科研任务重,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难以对学生提供有效的跟踪指导。而对于企业指导老师,部分院校抱怨他们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期望能聘请车间或工段的技术人员担任。但深入剖析企业指导师傅指导不力的真正原因有三种:一种是毕业设计选题与顶岗实习内容存在差异,企业指导老师无充分时间提供额外指导;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指导老师因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难以从理论角度给出高质量指导;三是目前企业老师指导属于无酬劳动,也没纳入企业考核范畴。“校企双师”协同指导不力,是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学生不能正视实习岗位的技术含量,最终引发频发跳槽现象。

3.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在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面,大多高职院校期望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团队,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作出全面评价。鉴于当前顶岗实习的现状,构建稳定的“校企双师”考核团队显然难以实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于顶岗实习过程,同时开设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门课程,采用职责分明的双重考核制度:企业负责顶岗实习考核,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考核。在毕业设计方面,校方仍主要通过校内的指导老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层层把关,来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从近几年实施效果来看,校内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论文格式、研究对象、难易程度、理论价值,而未能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应用价值给出准确评价。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一直使学生认为自身需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重任务,在两者协同方面受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毕业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4.校企协同共管平台有待建设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需要校企双方分工明确,鼎力合作。由于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校企之间无法建立“以一对多”的个案化操作平台。校企分居两地,无疑增加了协同共管的难度。仅仅通过电话、手机、邮件、定期交流等方式,难以保证校企共管下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相比,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模式涉及企业较多,人员数量较大,需要花费成本更高。在倡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参与的新型办学体制下,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型校企齐抓共管信息化平台。

三、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建构探索

1.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微型毕业设计高职毕业设计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但两者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应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主要从事工作现场的维护、调试、安装、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们能具备撰写技改项目的总结报告、故障检测排查报告、产品安装调试报告等能力即可,无需要求能写理论研究较强的长篇报告。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要求,我们引入当前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如图3所示的高职微型毕业设计,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决策、解决问题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克服传统毕业设计弊端,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贴合实习岗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2.构建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启动阶段,高职生去向较为分散,如校内外顶岗实习、继续学业深造、自谋职业等等。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同时满足校、企、生的各自要求,我们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规定的选题周期内,毕业设计(论文)一直处于构思阶段。当进入规定的时间节点后,对于进入顶岗实习的同学,要求必须结合实习岗位进行选题。在校内实习的同学,由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定题,或自由选择,但必须经过校企混编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的认可,力争实现“假题真做”。此种基于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有助实现选题紧连岗位,有助实现一人一题的原则。

3.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开设宗旨,就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这对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给校企双师指导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校企双师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方面各具优势。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习岗位的选题下,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指导,进行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把关,而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提供毕业设计的理论支持,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把关。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的并行进程,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以确保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4.建立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由于学校、企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这给当前校企协同管理毕业设计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我们能合理运用校企协同选题机制后,即毕业设计成为校、企、生三方拥有实现各自需求的共同载体时,这便有助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高职毕业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学校、企业、校内外指导老师要准确跟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各关节的具体考核指标,严格把关毕业设计每个环节。对此,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

5.建立校企协同的特色评价机制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校方考核为主、企业协评为辅”的考核机制,显然难以很好保证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根据校企实际需求,重构高职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远程协调考核机制,如网络答辩、校企混编的答辩小组、校企混编的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学校考核理论应用+企业考核实用效果”联合考核机制、优秀毕业设计同学由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或由学校推荐就业等。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对校企协同主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作出建设性评价,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工学结合制度科学发展。

6.建立校企协同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基于高职毕业设计并行于顶岗实习的特有教学模式,结合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采取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建设思路,通过整合校企双方对毕业设计的需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高职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网络集成环境下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与协作,使企校双方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能很好解决高职毕业设计特有的地域冲突问题,同时供多方人员进行考评。

四、结语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培养学生的命运和发展。笔者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到学校任教的,不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导致教学往往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双师”素质、能引领团队建设的专业带头人不足,专业的骨干教师亦比较缺乏,生师比偏高又成为制约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因素。如何根据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成为学校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成了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和国家示范校建设,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模型及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建立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突出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三是创新教师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三、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施过程

为做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工作,需要分步实施如下几项工作:

1.进行调研,制订方案

首先要调查研究教师专业化现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制定详细执行计划。根据收集的资料,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计划和执行方案,建立教师专业化标准。

2.征求意见,逐步完善

其次通过召开教师、企业参与的讨论会,听取教师和企业对项目的意见,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总结了解研究对象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效果,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修订与进一步完善,逐步进行相关文件的制定。

3.建立制度,构建培养途径

再通过建立“教师成长工作室”,制定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组织一列教师培养活动,来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笔者学校教师培养主要包括五种途径:

(1)制定《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学历与职称提升。

(2)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

(3)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

(4)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试行办法》,激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5)重新修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专业技能培训及大赛奖励办法》,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等各级别技能大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逐步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创新“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管理和机制激励,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计划,学校逐步建成了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同时有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五个对接”的目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

1.构建中职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1)形成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1”是指:突出一个标准――教师专业化标准。“2”是指:把握二项主题――教学专业化和教师培训培养专业化。“5”是指:掌握五种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持续学习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够胜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形势,所以必须有持续学习能力。

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界”和“专业技术界”的跨界,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将其转变成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有效。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掌握这种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中职生并非智力低,只是智力类型不同,这一类型的学生身体、动觉智能较高,这注定了他们对一般教学方式的适应性较差,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能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成长的标志性能力。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针对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才能获得不断进步。

(2)构建了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根据对教师五种能力的分析,项目组构建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整体能力结构模型如下图:

通过该模型,不难得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要培养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是教师成长发展首先要具备的能力;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教师向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教育的教师实现“跨界”,教师的三种能力在这个阶段都得到明显提升;最后一个阶段是升华阶段,在教师专业化培养过程中,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与磨炼之后,教师的能力应该要得到升华,不仅会做、会教,而且开始反思、总结、创新。

(3)形成“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了解教师各个阶段的所需,做到培训培养能有的放矢。成长记录包括:教学督导记录、学生测评记录、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科研记录、教学质量量化考核记录。同时建立相对应的激励和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落实激励的举措,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队伍建设的质量。其中教师考核依据主要是《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人员教学质量考评及津贴发放管理的试行办法》。

2.出台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培养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评选与奖励五星、四星级教师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使用管理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开展专业教研部间业绩考评奖励的试行办法》《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督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

建成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成长培训工作室”,构建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文件,主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包括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设计大赛和说课比赛、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帮助教师等等。

项目组编写了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教程》,该教程把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技能提高很快,接受培训的青年教师易学易懂,实用性更强。广大教师通过教师成长工作室的运作,参加校内外各种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法和专业技能,教师在培训中找到了“如何教”的答案。

4.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

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项,获奖校外奖励16项,公开184篇,获奖论文175篇,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设计与说课奖励60项,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由之前的20.3%提高到26.5%。目前学校已培养专业带头人20名,培养骨干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从四年前的54%提高到现在的80.3%,评选出“五星级”教师6人、“四星级”教师24人。专业带头人在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教学及督导、科研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

在构建“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形成“125”教师专业化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体系。

参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研究成员先后参与编写了教材《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广西科学出版社)、《职业教育教学法实用教程――教师培训专用》(校本教材);撰写了论文《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讨》,并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实践和创新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获广西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在核心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上;论文《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研究及建议》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论文《提升教科研能力,中职名师成长长的必经之路》发表在《广西农机化》上;论文《执着杏坛,乐于奉献――论“中职名师”应具备的特征》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浅谈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与实践》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关于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获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五、影响与评价

1.在校内推广应用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学校从制度建设和完善到实施“双师型工程、名师工程”,开展了“星级教师”评比,采取教师到企业锻炼、国内外、校内外进修培训,参与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多项措施,使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教师业绩考核、教科研工作、技能比赛等工作中,学校积极推行“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水平稳步递增,近三年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13年学校被广西教育厅授予“广西第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下表是学校近三年参加各种校外比赛的成果总数汇总,明显呈递增状态。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项目组所起的作用

教学获奖统计 180 340 488 577 989 致力于推动“成长记录―机制励”,为提升教师的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

2.在广西区内的推广应用

(1)项目成果――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成为广西区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交流学习的模板。建设期内,成果为广西中医学校、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防城港理工学校、贵港职教中心等近10所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模板。

(2)对校校联合办学的带动作用。在与学校联办的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桂林平乐县职业学校推广项目教学法教学,有效推动了联办职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与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利用我们的教师专业优势,共同交流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体会,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3)对校企合作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2010~2014年,学校新建校内实训室12个,扩建校内实训室6个,新建校外实训室11个,专业教师为本地企业编写培训教材5种。

3.在广西区外的推广应用

建设期内,湖北宜昌机电工程学校、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专程到笔者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六、一点建议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着重分析和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和举措,从而对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这就是“专业文化”的建设。

专业文化是指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市场营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由于高职学校的专业很强的职业性特点,能否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也称为衡量一个专业发展优劣的指标之一,为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但是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

为此,积极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寻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就成为职业院校引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规划,总体安排。

专业文化建设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设施条件完善、专业常态管理规范等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历史的积淀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才能逐步形成。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师生统一专业思想,逐步对专业核心价值观认识趋同,学校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保障师生遵循行为总纲的有关措施,使师生的行为受到规范、约束和强化,以逐步形成学校所期望的专业行为习惯。此外,还必须在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人、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这样,专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局“一盘棋”,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具备一定的水平后,借鉴历史积淀、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只要能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能实现质的提高。

转贴于

(二)校企合作合作打造特色的专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职业定向培养教育,其办学目标就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突出对职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也逐渐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构建真正有职教特色的学校专业文化,就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在职业学校建设学校专业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有利于职业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方向的把握和内涵的丰富。“校企结合”最基本的途径是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

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每年暑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各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校企合作、教科研、产学研贡献力量。学校通过表彰奖励、优先评聘职称、优先安排各类培训等强化手段,进一步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形象的。我们不能因为无形而忽视它;也不能因为具体而司空见惯。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维度,它既能促进职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职业人优秀专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庆祥.试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马迎霜、李平.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品牌(理论版),2011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科建设

一、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从本质意义层面来讲,教育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总是体现为具体的课程设置与划分,学科是教育的基础或依托。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学科建设上来,课程建设也要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实践意义层面上来说,加强学科建设,教育发展才更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由于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建设和学术探索的滞后,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甚至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不用进行学科建设。这种学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教育观念缺乏更新、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师资建设投入不够、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健全,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一批学术造诣高、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协作精神好、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学术团队或学科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合格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特殊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只有认清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首先,注重应用性,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

其次,注重职业性,但是理论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因而它不同于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

再次,关注高职高专办学复杂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刀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找准切入点。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非常复杂,虽然教育部统称为高职教育,其实仍然存在高职教育和普通大专教育两大块。综合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办学模式多,学制不统一。高职教育这一块有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办的高职高专,也有社会力量办学的高职高专,更有针对中专层次的五年制高职高专等。二是教育层次低。目前没有研究生教育,仅有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教育,其中专科层次教育占多数。三是生源类型多,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毕业生,还有成人生源等。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通常而言,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不同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均有较大差异,决定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只有三门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健全,不能出现体系缺失。真正做到“五要”: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内容要求真、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机制要健全、教育效果要实效。更新教育观念,强调立德为先、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精选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制度保障,加大教学投入,教学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重视环境教育,实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统一,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基础。

(二)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求全而求真、不求深而求实。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理论修养的需求相对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普通院校大学生而言,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于理论的体系性要求不高,但要求够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合理进行教育区分。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合理区分教育内容。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稍低,但政治敏感性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也对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要求有更高、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同样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创造力;综合课程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并非是本科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专技校基础的添加。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才。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界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

1.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多分配在丙级设计院进行画图工作,所以现在的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重理科,大量进行绘制图纸的训练,从手绘图到计算机绘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是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知识,以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然而,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从事画施工图工作,要发展,就要继续学习,而他们除了工程类的知识外,其他方面如人文、历史、设计意识、空间艺术、地理等的知识却很贫乏。因此,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今后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加重人文科学的内容,注重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2.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综合化

要培养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就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建筑设计专业本身偏理科,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设置多门文科课程,所以课程综合化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课程综合化,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内涵、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就要对美术课和中外建筑史等几门课进行综合化处理,涉及面要由宽到窄,内容逐步深入,由大艺术最终浓缩到以建筑为主题。

美术课应放弃延续从前单一的素描、色彩的训练,在艺术表现技法上应着重速写的练习,进行植物、花卉、建筑、风景等速写练习,学会各种速写工具的表现特性。色彩练习应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着重淡彩写生,运用彩色铅笔、水彩派克笔等材料在钢笔、铅笔速写的基础上进行着色。在理论知识方面,应进行相应的美学理论、美术欣赏方面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进行讨论式的学习,对外国艺术的发展也相应的了解一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中外建筑史课程也应改变从前只讲建筑的发展历程,只重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人类文明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建筑艺术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问题,从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来演绎建筑发展的历程。

3.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专业基础理论是技术革新的源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建设,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马里奥・布萨利曾说:当代日本杰出的建筑师们,通过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其自身全新创造力的融合,已经在欧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建筑师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文化的延续性与文化自身不可避免的变化和更新加以调和的结果。

4.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从《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到“十二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关系

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等“升格”、“改办”而来,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不足,加上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匮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校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质量与规模的矛盾突出。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将更多地依赖于学校的“内部控制”管理创新。

内部控制源自企业管理,其概念是指一个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构成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高职院校管理引入这一企业变革理论,目的是适当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应对来自高职教育市场化和竞争的挑战,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是通过一系列详细具体的规则、政策和实施的程序来约束学校各个环节、部门和人员的行为,是一种制度规范的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学校治理结构、学校管理哲学、校园文化、师生员工的素质、人力资源政策等因素,它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其中校园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基本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体现为一种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校园文化通过影响师生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内容,控制环境影响着其它内部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控制环境越好,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就越高,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又是改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在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会想到靠制度管人,靠感情凝聚人,但制度会有失效的时候,感情会有变化的时候,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解决全部问题。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前提条件,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经营管理内部环境的质量。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优化、自控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促进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据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得知,各项管理制度都有失效的时候,而当制度失效时,企业经营靠的就是企业文化(魏杰,2002.2),同样校园文化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它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凝聚力,自觉规范行为,自我控制,其功能是内部控制中的其它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则是凝聚人心、统一价值观念的粘合剂。很多经验事实证明,没有校园文化作支撑,只是“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不协调

高职院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要实现优化资源组合和管理,注重质量和绩效的内涵建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校园文化底蕴不深、特色不明显,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与校风、教风、学风很好地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目标对其的要求不协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能美化校园环境外,其余都是些虚无飘渺的事,不感兴趣。即便是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建设仍处于盲目、随意的状态,缺乏系统而长远的考虑和安排,以至于校园文化建设并未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2.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管理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校园硬件条件的改善上,追求占地面积扩大、环境绿化、校舍条件的改善、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等等,注重的是物质可视系统建设,觉得校园漂亮了,环境美化了,硬件条件提高了,多写几条标语,张贴些宣传画,校园文化就建设好了,而忽视了校园文化软件内涵的建设。这是重物质、重表面、轻内涵、轻实质的表现,只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而没有校园文化其他层面相辅时,那只是一个没有生机内涵的空壳而已。

很多职业院校对软环境建设的认识比较狭隘,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局限地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考虑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性、系统性、职业性的特点。只针对了学生而忽视了全体教职员工,只注重某几个环节的建设而缺乏系统性地规划,没有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人才培养目标等结合起来,缺少职业院校文化的特色,这都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3.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困难较多。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明显提升,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大部分职业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大都基础条件薄弱,资源紧张。而且由于扩招,很多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迅速上升,教学、管理、就业等常规性工作大量增加,学校人力资源条件和各种管理手段都难以与扩大的规模相匹配,学校疲于应付,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原有的高职院校校园一般都占地面积比较小,一些合并而成的学校更是条块分割成几个校区,缺乏整体规划,校园建设比较凌乱,与其配套的校园文化建设无所适从;许多职业院校在教育市场化竞争的冲击下,不发展不行,发展又资金缺乏,境遇尴尬;由于校间兼并、规模扩张等原因,校区间的原有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不尽相同,融合不到位,造成校园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缺乏。这些原因都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使内部控制管理缺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支撑,跟不上管理提升的需要。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控制环境

校园文化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核心竞争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处于上升阶段的职业教育非常需要健康的校园文化来凝聚力量、统一思想、陶冶心灵、约束行为、激励师生,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1.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硬件条件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学校之间的竞争,逐渐向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转移,更加重视内涵质量的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应长抓不懈的基础工作。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层层传递,使全校师生员工都行动起来。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校园文化的功能,统筹安排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性文件。在组织上给予保障,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统一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人、财、物的投入,给予经费保障;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基础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学校领导决策层要建立长效机制,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智力,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和形式的有效结合。有关校园文化的理论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和表现,是载体,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美化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创造一种积极热情和充满朝气的氛围,提高积极向上的情商;美景交融、标语格言中呈现一种个性,感悟一种理念,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再好的形式也代替不了内涵的建设,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则是实质的内容,属于“软环境”的范畴;校园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就是一种制度建设,它与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相辅相成,制度规定可以诠释校园文化的内涵;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模式创新,就体现了管理制度中的文化内涵;各种规章制度、工作守则等要以文字手册的形式确定下来,下发给师生员工,进行学习培训,并共同遵守,成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高职院校要用心打造出体现自身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通过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强化文明的行为习惯,让精神文化深入到全校的群体意识中,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保证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观、道德、制度和行为不断形成和强化的过程,是一种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中“硬环境”是物质载体,“软环境”是文化内涵,应该把形式和实质有效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从而形成一种有特色有内涵,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

3.引进企业文化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要能零距离地适应就业岗位,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应的知识和一技之长,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高职校园文化应与职业文化相结合与融合,其鲜明的职业化特征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下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校园文化要凸显职业特色,必须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用人标准等企业文化的内容引入到校园中,增强职业化特色,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1)通过吸纳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些高职院校已经通过在学校教学与行政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践证明,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如将ISO质量理体系引入到高职院校,并通过认证,使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后勤等日常工作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将“质量就是生命”的企业文化逐渐引入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来。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以把被动应付各种各样的评估,变成高职院校质量控制的自觉行为,形成预防性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使学校的内部管理变得有序和畅通,也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观念得到快速提升,使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了职业化的特色,最终取得良好学校声誉和第三方评价业绩。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理论文化技能文化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赵红深(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衡阳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学会2010-2011年全国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院系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732222)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课题“职业院校院系文化的拓展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1CZJ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3-02

大学文化特色因校而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文化状态。古今中外,大学文化最厚重的底色是“理论”,教师们最引以为豪的是脑子里的“理论水平”,高校职员让别人最欣赏、最羡慕、最崇拜的是学识渊摶,让别人最厌烦、最不合群的也是这种文质彬彬。可以说,大学的“理论文化”天性已根深蒂固,已深深渗透到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血脉骨髓。但是,培养高、精、深的学术大师之精英教育年代已经过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慢慢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

大学既是继承和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创造和更新知识的阵地。大学的主要功能,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二是传播科学、传播真理,创新知识、创新科技等学术研究;三是服务社会。创新知识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核心,服务社会是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大学在职能方面的要求尽管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却是所有大学共同的责任。

创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理论中心,开展理论研究,继承和传播、创造和更新知识。西蒙·施瓦滋曼认为“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纽曼坚持“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弗莱克斯纳强调“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伯顿则说“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大学的本质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做学问、传授知识和服务社会。因此,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理论组织,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是传播文化理论知识的社会活动。

二、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劳动者掌握技能和本领,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登“大雅之堂”,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学校更多地属于“职业”,较少地属于“高校”。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也是到上世纪70年代才把职业学校归入到大学队伍,才被看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才二十几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与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均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一切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定。高职教育文化虽然具有高等教育理论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因此,把大学的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转换,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就是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方向”是产学结合,没有要求“研”,不需要理论研究、科技研究与学术创新、科技创新。虽然不排除“研”,但这个“研”,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社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课程和教学等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尤其是要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与建设要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专业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需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学、做”合一;教材建设要求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专兼结合。专任教师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新来教师要安排他们到企业顶岗实践来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课,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能工巧匠:对接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要求职业院校归队,坚守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不要盲目地跟在普通高校后面照抄照搬。他在2010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科学家和学术大师。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素质,迫切需要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迫切需要能工巧匠。但如何培养能工巧匠,如何打造技能文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培养技能人才,学校解放思想是关键。社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举例来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独有的一所普通高专转办高职的实力高校,该校的理论超前、知识密集,但它却成了学院技能文化建设的阻碍和羁绊。所以,当前该校应该将原本的羁绊“转换”为学院各专业群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智力支撑。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以药学技能为例,探讨理论向技能的转化

打造药学技能文化,培养药业能工巧匠,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课改教改作用。制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走为一体”的课程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纵横式结构体系、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形成“专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发展有潜力”。

二是要强化工学结合作用。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把“讲堂”变成“学堂”、“课堂”变成“店堂”,校门连着厂门、教室连着科室,实现系企合一、系科合一、系店合一,真实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办好“民生堂班”“江南班”的同时,进一步开辟深圳宏康等订单培养、特色培养,巩固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的58家医药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连桥中药集市见习考察、南岳深山采药实践、暑期药品超市团体打工锻炼等职业实践。

三是要进一步挖掘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快南冲塘南侧百药园和药苗中心的建设,全天开放中药标本室、模拟药房。通过这些可视载体展现职业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透视技能培养特色。引入药企文化,让学生在校园里体味到职业的氛围,感受到企业的气息。

四是要扩大企业对接作用。借鉴企业形象战略,有效融入企业先进理念和优秀制度。定期进行创业、药事管理、企业精神讲座与企业家论坛,定期与药企、药剂科联合举办系企、系科文化沙龙。学生每年暑期到药企进行社会调查、见习实践、打工锻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

五是要把握宣传舆论作用。全方位融入药企文化、药市文化、药史文化和药技文化,把握宣传舆论阵地,加强特色文化导向。

六是要重视专业社团作用。“医药营销口才与策划协会”“中草药形态与功能鉴定协会”等专业社团除开展常规活动外,可在周末和节假日里组织留校学生到市区医药连锁店当导购,开展“营销策略”论坛活动。

七是要营造专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药师技能节”和“药代会”,广泛开展校园药草文化、餐厅药膳文化、宿舍药疗文化、教室药歌文化、工场药技文化等活动,拓展药学技能文化内涵。

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是高等职业教育逻辑发展的自然,更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抛开一切不合经济社会的文化负累,拿出任重而道远的必胜精神,去实现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我们应该坚信,有政策的引领,有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技能文化的打造就一定能够升华和跨越,就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7).

[2]邓任涛.德美并举,学技兼具,创建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3]杨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理论修养及职业素质的提高[J].市场周刊,2008(12).

[4]沈雷.浅论文化创新与传播机制的构建[J].中等职业教育,2009(8).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文化

一、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这就是“专业文化”的建设。

专业文化是指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市场营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由于高职学校的专业很强的职业性特点,能否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也称为衡量一个专业发展优劣的指标之一,为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但是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

为此,积极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寻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就成为职业院校引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规划,总体安排。

专业文化建设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设施条件完善、专业常态管理规范等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历史的积淀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才能逐步形成。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师生统一专业思想,逐步对专业核心价值观认识趋同,学校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保障师生遵循行为总纲的有关措施,使师生的行为受到规范、约束和强化,以逐步形成学校所期望的专业行为习惯。此外,还必须在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人、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这样,专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局“一盘棋”,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具备一定的水平后,借鉴历史积淀、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只要能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能实现质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合作打造特色的专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职业定向培养教育,其办学目标就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突出对职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也逐渐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构建真正有职教特色的学校专业文化,就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在职业学校建设学校专业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有利于职业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方向的把握和内涵的丰富。“校企结合”最基本的途径是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

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每年暑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各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校企合作、教科研、产学研贡献力量。学校通过表彰奖励、优先评聘职称、优先安排各类培训等强化手段,进一步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形象的。我们不能因为无形而忽视它;也不能因为具体而司空见惯。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维度,它既能促进职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职业人优秀专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庆祥.试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马迎霜、李平.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品牌(理论版),2011

职能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业道德 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然而,《纲要》贯彻实施10多年了,还不时出现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呢?探讨这一问题,在两个文明一起抓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市场经济丰富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1)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它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自然经济乃至计划经济体制下狭隘的行业界限,打开了各行各业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新局面,从而为新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遇,注入新的内容。

(2)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经济。它要求尊重市场主体的自,遵循等价交换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及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这种机制有利于冲破和剔除传统职业道德中蕴含着某些等级特权观念、贵贱尊卑、封建宗法观念,激发了从业者敬业乐群、锐意革新、奋发进取的职业道德风范。

(3)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要求通过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要求各行各业在处理与社会、他人以及行业的关系时应遵循行业法规和行为规范,有利于从业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使职业道德建设有健全的法规作依托。

2.职业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原则下,常常会发生人与人之间残酷无情、不择手段的斗争。在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同时,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倾向和、唯利是图、弄虚作假等不道德行为。在商业领域中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时有出现;在文化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屡禁不止;在党和政府内部出现了少数腐败分子,他们贪污腐化、,败坏了社会风气。

职业道德领域设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人们对利益关系的重组不能正确看待,导致了思想道德观念的混乱;二是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导致职业道德观念淡化;三是社会宣传舆论缺乏明确定位和正确导向,导致少数人产生了畸形的道德价值观。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都归咎为市场经济原则运作的结果,因为这是由于某些人违背和破坏市场经济运作原则而导致,它是封建腐朽思想和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土壤和体制转换中的漏洞,乘机滋生泛滥的结果。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职业道德建设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是对各行业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各行业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合理运用自己手中的职业权力,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因为个人的形象代表着集体,集体的形象又影响着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影响着经济效益。

当今世界上许多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都十分注重职业道德建设,他们把有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看成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例如,创造海尔管理法的优秀企业家张瑞敏,他的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注重职工的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讲质量、讲信誉、讲商业道德的良好风气,赢得了国内外顾客的赞誉。事实证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从业人员自我完善的需要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广大从业人员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经之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是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例如,党的好干部任长霞、牛玉儒,优秀工人代表徐虎、李素丽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奉献,表现出了崇高的理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因此,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将外在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从业人员的深刻信念。进而将这种内在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自觉改造、主动锻炼、反复认识、反复实践、不断追求、不断完善,形成稳固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信念,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需要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假如全社会所有行业人员都讲求职业道德,遵守经营、竞争、质量道德,把自己良好的诚信服务奉献给社会,将有利于人们的道德陶冶和整个社会风尚的改善,有利于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和行业滋生的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问题。

一些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证明,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两个文明建设相脱节的有效载体。例如,山东济南市对全市窗口行业职工进行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使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还有利于企业或单位自身的生存发展,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从业人员才能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只有各行各业都遵守职业道德,人人都爱岗敬业,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要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止道德思想滑坡,首先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职业道德建设实践,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在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激励和带动作用,培养人们的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精业意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歌颂和揭露、扬善和惩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基本手段。尤其是当社会职业道德水准令人忧虑之时,敢于揭露、鞭笞丑陋现象,往往能起到呼唤人们的道德良知,引起强大社会舆论谴责的震慑作用。事实表明,对假丑恶的社会现象和不道德的职业行为加以揭露和舆论监督,常常能起到“表彰”所达不到的作用。例如,近年来我们查处了张敬礼、、、等败坏官德的坏典型,党的形象并未因此而受损,社会也未因此而致乱,反而表明我党高举反腐倡廉旗帜,顺了党心民心,也增强了各级干部职业道德修养的紧迫感。如果各级思想理论阵地、宣传舆论机构发挥敢于面对现实的道德勇气,在加强舆论监督中把握导向,理直气壮地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无疑有助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2.要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事实表明,在一些富裕发达地区,腐败、欺诈、渎职等丑恶行为比一些贫困地区更甚。说明职业道德进步不是经济发展自发的结果,而是人们在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中自觉活动的结果。只有当人们提出一整套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原则、标准,才会在社会上形成新的职业道德舆论、环境和氛围,才会形成人们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才会形成新的职业道德关系,实现职业道德的进步。

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在各行各业制定和形成一套符合各行业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使人们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发扬什么,限制什么。通过建立标准化、可操作、易检查的行为规范,使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断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品质,改善社会风气。

3.要善于运用行政、法律的力量促进职业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中的法制建设,将为道德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托。法律与道德共同起着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法律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二者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健全而又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极为关键的时刻,法律的威慑力量更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情大于法、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比比皆是,违反职业道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职业道德建设步履维艰。

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要善于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对于那些以职谋私、以业谋私构成犯罪的从业者必须绳之以法;对那些弄虚作假、不送礼不办事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仅要给予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不能免除行政和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在人们呼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提高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探索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开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国友.试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1).

[2]罗伟立.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3(02).

[3]谭春强.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J].建设监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