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

小学计算机教案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 小学语文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成为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成为探索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工程。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具有整体的集合体;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而且是以提高教与学的信息传递效率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计算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引起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

1 低年级计算机辅助识字课堂教学分析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记忆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适当地讲解,让学生口头读读、说说,机械式地朗读.记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处理得不好,整堂课就会显得呆板枯燥、单调乏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于是低年级语文尝试将计算机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利用"怎样写汉字"识字教学软件、"趣味识字"、"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光盘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足。

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读音,理解巩固字意,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演练,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多种感官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学生乐于这种学习形式,兴趣明显比传统教学要浓厚。

其次,在解决读音的练习上,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最后,计算机还可以加大练习的量,增加一些同等难度或高难度的练习。这样,做的好的、快的同学就可以多练习。由于计算机会做出评判,因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完全达到自学自练的目的。

2中年级计算机辅助句段教学案述

句段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不能把句子写具体是学生在说话与写作文中常见的通病。而段又是从句到段,段到篇章的过渡。段的学习既是中年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学生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点。段的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学生作文起步的成败,成为学生将来写作方法、写作手段、写作手法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关键。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而且尤为重要的。

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把要学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认识规律与学习心理过程.学生通过计算机显示直接阅读,清晰明了,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信息量大,显示速度快的优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阅读,师生的共同分析、理解,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形成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从学生的心理来讲,动手动脑,手脑并进。不仅牢固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3 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分析

语文积累、运用教学是培养学生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开拓抽象思维,形成学习能力,学好语文的基础。语文积累运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整体的联系性。教师组织的计算机辅助积累教学,必须有纲有目、经纬分明、纵横交错,富有独特的鲜明的创造性,一定要选择好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开拓抽象思维、举一反三的路子。

在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别差异上,我在软件中安排了提示、答案、补充题,当同学们做完习题即可根据提示自我检查及时修正错误,习题速度不同,提示、答案出现的时间就不同。那些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通过补充练习得到进一步训练提高,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训练,不仅吃了、吃好,而且吃饱。与此同时,教师有时间巡视作个别性指导及时发现特殊问题及时解决。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

4 高年级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分析

高年级作文教学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我不断通过实验从以“键盘当作笔、以屏幕当作纸”的写作方式发展到网上收集作文素材,然后进行选择、编辑成为自己的文章。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把传统的作文教学和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资源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把思维训练与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生既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进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又能流畅地表达个体思想,符合当代学生好动好思善于表达的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计算机英语 职业英语 教学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当务之急是如何培养适应其发展的计算机人才,教学任务和方式成了重中之重。由于绝大部分计算机技术都起源于国外,是否具备熟练地查阅英文的计算机技术文献、资料和书籍和书写各种英语专业文档就成了计算机人才必备的条件。因此,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非常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何学好这门课成了关键。

一、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背景。“案例教学”一词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其弟子的交谈,但它在大学讲堂的运用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但是,案例教学在国内的推广则较晚,至八五期间,案例教学才以培训教师的形式登上讲台,到了九五期间它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以异军突起的气势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案例教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又被称之为案例教学法,故而得名。

概括起来,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共同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下面详细介绍基于案例的产生式系统教学过程。

2.案例引入。案例教学中,一个好的案例在组织教学各环节及教学效果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针对职业英语,通过对所选择案例的分析,要求包含日常职业英语、计算机专业术语等,必须是以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基础,并倾向于对职业环境进行归纳分析。

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选取计算机专业人员面试中一个模块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通常是以教材中的场景、问题及答案一一回答,对答中的语句较为固定及内容单一、空泛。但是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情况要复杂的多,很多情况并不一定只涉及普通面试所涉及的问题,而会包含许多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招聘单位具体要求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聘的方式也由于实际案例的产生变得不再只是原来的机械应对,而是实际问题实际处理。

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就是人们达到目标的动力,虽然不能立刻知道目标要如何才能达到。任务则是人们针对问题,使用策略得到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已知要应聘某大型公司的软件程序员的职位。求解目标:应对各种可能涉及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问和职业面试环节中的突发状况。

3.案例设计和实施。围绕应聘主题,有针对性地描述特定环境及内容搜集相关问题,把关键性的问题写清楚。

详细介绍:

(1)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聘程序员,涉及场景,并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置一名主考,三到五名陪考兼记录员和一到两名应聘者,各角色轮流进行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被应聘一次,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

(2)面试环节应包括:普通应聘环节、专业知识应聘环节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问题。

(3)针对(2)中提出的问题提供多种备选答案,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答案。

(4)小组内互相启发、补充、找出问题和不足,谋求最佳的应对方法。此环节中,教师不进行任何干涉,仅维持课堂秩序,各小组内部进行热烈讨论和情景模拟。

(5)教师参与班级讨论。首先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融于学生中,根据学生出现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总结各组问题及应对方式,指出不足及如何改正或弥补。

(6)最后,总结结束时,提出一些学生未想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案例的书面过程,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二、总结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位广,方式多。比如:计算机专业工作人员应聘简历的书写;工作报告的撰写和团队成员间如何沟通以及与客户如何沟通等,都可制作成案例在教学环节中使用。案例教学的优点和效果的显著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使用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应对实际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的创新型思维。如何合理选择案例,充分补充案例环境是案例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明仁.高校院系学科创新教育与新课程设置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陈苏娅.浅析成人教育案例教学法中教学案例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7):255.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高职计算机专业 教学 应用分析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性应用人才,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因此,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要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这一教学目标和特点,而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生动性,非常适合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本文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意义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计算机教学由难变易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典型的计算机案例,通过文字、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多媒体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1]。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将计算机知识通过案例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堂信息量增大,使学生通过计算机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计算机教学的难度降低。

1.2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将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理论知识,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计算机案例体现出来,在进行多媒体案例分析时,教师与学生能够互动交流起来,创造轻松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进行高职计算机教学时,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将原有的教学转化为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学案例的分析当中,学生对这一计算机案例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索。

1.4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案例具有知识可靠性与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将这一教学案例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对案例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认识,理解起来计算机知识就会容易很多。同时,教师在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时,将教学案例与计算机知识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概念,对教学案例从感性的认识也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结合教学目标和实际,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案例教学前,需要对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案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选择与制作。多媒体案例课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堂效果。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关联的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精心的制作,突出案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教师不能在计算机课堂中仅仅充当一个多媒体的放映者,需要对所选择的教学案例进行二次开发与创造,对这些教学素材进行重组、调整和美化,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课件[3]。比如,教师在教授《ASP. NET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第八章内容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站时,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设置留言板的方式,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制作多媒体案例教学课件,就需要将数据库的操作和页面设计,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来进行。在进行多媒体案例选择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选择典型性、综合性的案例,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度性的案例。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且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对计算机程序的编译基础更差,因此,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比较简单实际且流行的一些网站代码和案例,并对这些案例需要进行相应的裁剪和补充。这些案例都是学生经常所接触和浏览的一些网站,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重点将这些内容凸显出来,并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2.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教学任务

在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案例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所选取的多媒体案例进行讲解时,根据教学的目标提出一些小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告知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案例的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与讨论,可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同时,教师也要对这一案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仔细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一案例的知识点和应用进行了解。当学生将多媒体教学案例进行了相应的学习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汇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4]。比如,教师在教授Word文档处理中的邮件合并时,所设置的教学案例――制作邀请函,其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邮件合并和美化的基本操作。在进行案例讲解时,教师对邀请函中的邮件合并、表格插入、文本框的使用等知识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邮件合并还可以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哪些实例当中,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最终效果。

2.3把握好对多媒体案例教学的使用时机

高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对多媒体案例教学的使用时机,往往同一教学案例,运用案例的时间先后不同,其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和案例的内容不同所导致的[5]。在进行计算机授课前,高职教师应选择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且当前计算机行业正在热议或广泛应用的一些案例等,引导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计算机学习与探索;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具有极强感知性以及典型性的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当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进行理解;在计算机课程快结束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强代表性的计算机案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比如,高职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实时仿真监控系统作为计算机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内容。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的重点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使用多线程方式来设计数据结构等,引发学生对这一多媒体教学案例的思考;接下来,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依据软件工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以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案例进行讨论;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教师对这一案例中所体现的涉及惩处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

2.4对多媒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时,也要注意与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融合。进行阶梯式的深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阶段,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对多媒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之后,不能忽略对多媒体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可以通过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的方式来进行[6]。学生对计算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整理,对有疑问的地方向教师进行请教;教师以多媒体教学案例为主线,对计算机课堂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论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应用与理解,并对学生的基本表现情况进行适当地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在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案例教学时,还需要将其他的先进教学方法融合进来,结合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选取典型的案例,对计算机知识进行研究与设计,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调动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计算机教学由难变易,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深入到教学当中,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于利.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

[2]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鲁书喜.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02:96-98.

[4]王丽.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5,(11):80.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实践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计算机教学法是在系统分析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主题和要素,有针对性地在这些主题上嵌入生动的案例,并通过系统的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最终能够将理论和现实案例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好的个案材料,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作为导学者,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出建设性的学习方法。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应用的关键放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要深刻理解所教授计算机课程的理论体系,并精准地把握计算机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二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丰富的案例有机地整合入理论体系的计算机教学,并将两者和谐搭配,做到生动有趣但不流于形式,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体会。

在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上,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从而提高对教师授课的浓厚兴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案例计算机教学法过程中,我们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变,具体说,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步骤。

2.1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计算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需要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计算机教学材料和计算机教学活动方案。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在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计算机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计算机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计算机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计算机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资源链接等内容。

2.2案例的选取。案例计算机教学法中的“案例”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些案例应该是学生感兴趣并能产生启发和共鸣的话题。案例可以有多种形态,比如:生活案例、理论案例、时尚话题案例、互动案例、博客案例、故事案例等。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案例库需要教师通过学习和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

2.3案例与教学主题的有机结合。通过将所设定的案例有机嵌入主题,形成两者的天然整合和衔接,构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并且合理布控,设定好计算机教学时限和节奏,使课堂上能够将计算机教学主题借助嵌入式案例发挥到极致,并活跃课堂气氛,将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活泼,做到不拘泥、不枯燥。

2.4精心设计案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知道,学生现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案例要有典型性,所选案例要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够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二是案例要有代表性,要切合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师必须能驾驭案例。教师要分析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能一一应对。

2.5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讨论,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讨论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己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进行分析和判断,开拓思路,积极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2.6学结和评价。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程序化的评价结果,要从不同角度和结果来评价,作为最终评价者,教师要做到全面、准确、合理、有效。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到学生互评,通过相互交流,揭示出案例中隐藏的知识与技能点,并能够取长补短,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加全面。

2.7拓展学习。随着学生逐步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任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继续学习、拓展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对先前的案例进行加工,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留给学生做为课后作业来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并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能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计算机教学反思

经过案例式计算机教学后,教师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获取计算机教学信息,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不适当的案例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计算机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就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育反思。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计算机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教学反思实现对计算机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教学水平。计算机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搭建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作,教学相长, 学生通过案例计算机教学,真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近几年,高职院校对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到现在为止,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主流,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特点使学生能够以基础知识为依据,采用智能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够对知识更好的拓展。下面,我们就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方法及其他进行详细解析。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中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只有尽快解决才能为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1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条件受限

计算机一体化教室、教师与教学资源都是将计算机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必备条件。教学硬件条件不完善,理论与实践很难进行融合;教学软件即教师[1],教师不能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引,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全面。所以,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要保证教师拥有新实践的经验,教学内容必须拥有实效性,不能与社会脱节。

1.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不统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教学一体化是时展的必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全能型计算机人才,但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并不一样,部分高校采取一体化教学,但部分院校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较为分散,长短不一,并不科学。

1.3 教学方式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由于个体之间差异存在,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知识的理解并不能到达统一高度,教学质量堪忧。学生基础差,对知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进度较快,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导致成绩上不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并不感兴趣,也是导致教学整体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2]。

2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方案的探讨及尝试

2.1 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案

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方案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师生互动在一体化教学中需要进行三步:第一,游戏教学,创建积极学习氛围;第二,优化提问技巧,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第三,因材施教,一视同仁,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课堂上,师生间互动交流相对频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实施以下方法,方法如下:(1)计算机教学课堂实行登录管理,并由教师对电子教室的计算机进项掌控,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上网、打游戏等;(2)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技能,一个是理论知识的熟练,另一个就是对实践操作的熟练,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贯彻先进的教学思想并能够因材施教;(3)在学校中成立专业教学团队,利用经验与案例完美结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一体化教学课堂配备两位老师。一位老师侧重知识讲解,另一位老师负责教学辅助和巡查,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带领学生们演示实际操作和即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师生间距离拉近,互动频繁,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

2.2 教学小组形式的创新教学方案

成立教学小组能够极大提高教学质量,但成立教学小组教学方式共有三个步骤:第一,科学分组;第二,教师面对全体巡视辅导;第三,作业要有实用性。首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把几个学生规划到一个小组里并选出组长,组员之间在学习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在实践中得到共同进步,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的作业布置、收集与批阅等都要以小组作业为单位,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与团结[3]。学生的作业情况是教学效果的反射,教师从小组作业中,能够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对教学进行反思与完善。在平时的考核中,也可以让小组间互评,做好互相监督。小组分组完成任务流程如图1。

图1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小组任务流程图

2.3 基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良好开端。只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爱好,才能将知识渗透融入进教学过程并始终贯穿教学宗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计算机学习具有高难度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阻碍,应采取办法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热爱。首先,教师用通俗易懂的用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简单,教师用初步的简单操作来指引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学习开始简单易懂,让学生对计算机不会产生很大抗拒,反而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4 一体化教学最优方案的选择

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就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对重点的规划,保证学生掌握要点与精髓。教学方案的选择也并非是仅采用某一种方案的单一化教学,而是汇集各教学方案的优势,并结合自身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最好以工作领域、工作结构与模块为主,根据课程自身的特性,将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与调整,将教学案例与实训、实习相结合,融入到不同教学阶段相应的课程安排时间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计划应该制定课内初步训练与课外巩固训练,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教学计划有着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规划合理教学重点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上能够助其一臂之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计算机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优化,应结合实际设计出最优方案,这样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全能型计算机人才,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雷.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音乐大观,2012(11).

[2]黄宝玲.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2011(02).

[3]王鑫.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中最优化方案 选择的一点尝试[J].科技创业家,2012(17).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计算机教学;案例教学模式

1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了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更高水平,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模式是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是许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2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案例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使其行之有效,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备课阶段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来准备特定的案例,并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案例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必要时还应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启发他们结合已学知识,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启迪思维,使同学们有所收获。

高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教师可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让学生在已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上,独立思考或集体合作,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

3 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更好应用案例教学模式

3.1 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基石。

一是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案例,最好能建立案例库。案例选编是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工作,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完成。现阶段,很多教师未提前准备好优秀的案例,讲课的时候胡乱编造一些例子,起不到应有的启发效果。因此,教师应课前准备好案例,最好能建一个与计算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相关的案例库,才能在课堂上提供优秀案例有效地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二是案例选择应合适,即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贴近性、切题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等特点的案例,才能用任务、案例、实例和问题,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案例要典型,即案例反映着计算机共性或规律,可供学生在以后学习或工作中若遇见类似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其次,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专业能力,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收集计算机案例,使学生对这些案例内容和产生认同。再者,案例要切题,案例要契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否则容易偏离授课内容,极不利于同学们参与教学,影响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发挥。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与计算机内容相关的有趣案例,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不断启发学生们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最终推动案例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案例还要范围大小适中、难度适中,且教师不宜准备太多。

3.2 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如何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如何使同学们在案例情景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模式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计算机案例以纸质或电子档形式提供给同学们,将案例中要求解决的问题列好,让同学们课后解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让同学就案例想到的解决方案发言,由此展开教学内容。

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现场展示计算机案例,通过全班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宜展示计算机典型性、贴近实际案例,以期不同同学或小组能就这一案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三是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利用案例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起到巩固学生已有知识,重现相似案例操作步骤的目的,并让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或在下节课上演示,教师可就课后案例任务做总结评价,对同学们的报告或演示作指导,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同学们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进步。

3.3 通过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许多教师明白,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因此,上机实践是最能提高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块。如何将案例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印证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进而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高职计算机教改重点之一。

在上机实践课上,教师要以任务为引领、以分析解决问题为入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来选择经典案例实施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模仿案例。例如,Photoshop是许多高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可为同学们展示经典Photoshop效果图以及操作视频,并为同学们提供处理前的图片,为他们布置根据视频讲解的操作步骤来模仿经典例子的任务,使他们牢固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但教师在运用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只为实例操作而操作的现象,鼓励学生在已有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学知识,充分领会模仿对象的精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模仿中创新。而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引导讨论、关注过程评价、点评互评作品,才能使案例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案例,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以及将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几个方面使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益成.中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应用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02(17)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维度协同;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案例教学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化,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随之发展,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计算机应用水平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差别较大,大一的学生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些来自计算机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甚至有的学过程序设计语言,还有一些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没有上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有的甚至几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

如何使基础不同的学生乐于学习并有收获,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给教学的组织带来困难。若实施统一授课,将势必出现一部分同学“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同学“吃不了”的现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公共基础课,如何从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多维度研究和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显得越来越迫切。

1.多维度协同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改革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2008、2009年我们曾对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课程免修,但是由于对成绩优秀者进人大学后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缺乏有效的措施,试行一段时间后取消。近几年,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从教材建设、教学网络资源建设、课程全程录像、微课建设等多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

2014年以来,为了更好地组织分层教学,我们开展了系统的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改革,通过对课程设置、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等多维度协同进行系统的分层教学改革与实践。

1.1课程设置分层改革

针对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要平衡这种差异,我们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由原来所有新生开设同样一门课程,教授同样内容,改革为开设两门课程,这两门课分别为:计算机信息技术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Ⅱ两门课,同时对两门课的内容进行了规划和整合。每个学生根据入学后分班考试的成绩自愿选修其中一门课程。

1.2课程教学内容分层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应用部分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理论和应用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材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与准备,编写了1套共3本适合我校分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的教材。

计算机信息技术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Ⅱ两门课的理论教材均使用我校教师自编教材。是由李海燕等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该教材共分为9章,包含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多媒体及应用、数据库设计基础、信息系统基础。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4+X的分层教学模式。4是指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这4章的内容,x是指根据各专业特点选讲其他几章的部分内容。

计算机信息技术I课程的实验教材采用我校教师自编教材,是由蒋银珍等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案例教程》。该教材内容分为8章,包含Windows 7、Word、Excel、PowerPoint、WPS文字软件、WPS表格软件、WPS演示软件、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采用4+X的分层教学模式,4是Windows 7、Word、Excel、PowerPoint这4个软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掌握这4个软件的使用,x是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掌握其他几个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Ⅱ课程的实验教材采用我校教师自编教材,是由沈玮等主编《Office高级应用案例教程》。该教材内容分为5章,内容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VBA基础知识及在Office软件中的应用、Access。

2.多维度协同下开展学生分层教学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完成后,对入学新生进行分班考试。考试前由学生处、教务处、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联合通过微信公众号、教学网站、辅导员开班会等途径分班考试的通知。通知中重点向学生强调分班考试的目的,分班考试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分班考试遵循以人为本、强调自愿,不搞一刀切,鼓励每个学生都参加分班考试。

分班考试时间安排在新生军训期间的晚上进行,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安排各专业学生的具体考试时间。考试采用网络考试形式,利用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的计算机公共教学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水平进行测试,准确把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分层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测试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多媒体及应用等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Windows 7、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分班考试结束,根据每位学生的分班考试成绩,通过计算机公共教学网络平台的留言信箱功能对每位学生提出课程选修建议,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建议选修计算机信息技术Ⅱ。对于考试成绩一般和不参加分班考试的学生只能选修计算机信息技术Ⅰ。分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根据选修课程建议自愿选择计算机信息技术Ⅰ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Ⅱ课程。

我校自2015年开始实施分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2年。2015、2016年分别在分班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开设了5个班计算机信息技术Ⅱ课程,每个班人数基本为80-110之间。从学生的考试情况以及学生的反应以及各院系反馈意见看,课程改革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收到学生和开课院系的肯定。选修计算机信息技术Ⅱ的学生们普遍反映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能。而选修计算机信息技术Ⅰ课程的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快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解决了部分同学“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同学“吃不了”的问题。

3.多维度协同下实验分层案例教学

为了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计算机信息技术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Ⅱ两门课均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

3.1计算机信息技术Ⅰ案例教学

计算机信息技术Ⅰ实验教学主要注重让学生学会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强调弱化软件的类型、具体版本等与具体软件相关的内容,注重同一类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信息技术Ⅰ精选了20个案例,16个综合练习,把MSoffice的3个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和WPS office的3个软件WPS文字软件、WPS表格软件、WPS演示软件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汇到一个个实用的案例中。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Word部分安排的3个案例。

第1个案例为制作电子小报。本应用案例要求使用Word2010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本案例涉及的主要操作包括:1)文档编辑;2)文档修饰;3)插入艺术字;4)插入图片;5)插入文本框;6)边框底纹;7)项目符号;8)分栏等。

第2个案例为制作个人简历。本应用案例使用Word2010制作一份基于表格的个人简历,涉及的主要操作包括:1)新建和保存文档;2)水印设置;3)艺术字的使用;4)文本框的使用;5)页面边框的使用;6)新建表格和选定表格;7)合并与拆分单元格;8)表格内文字的设置;9)表格格式的设置;(10)在单元格中插入图片。

第3个案例为论文排版。本应用案例使用Word2010对给定论文材料进行排版,主要训练学生长文档的编辑方法。涉及的主要操作包括:1)页面设置;2)分页;3)封面排版;4)摘要排版;5)正文排版;6)标题排版;7);生成目录;8)插图排版;9)表格排版;10)页眉和页脚等。

3.2计算机信息技术Ⅱ案例教学

计算机信息技术Ⅱ主要让学生学会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高级应用能力,强调弱化软件的类型、具体版本,注重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Word、Excel、PowerPoila中的高级应用,VBA在Word,Excel、PowerPoira中的基本应用,另外学会数据库应用软件Access的基本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Ⅱ精选了14个案例以及2个综合练习。这些案例中有大型综合性案例,也有小的的应用型案例。这些案例中有关VBA在office中的应用案例为本课程的特色。通过5个应用案例,简单明了地介绍了VBA在Word,Excel、PowerPoint中的基本应用,也是对VBA教学的一种创新尝试。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VBA在Excel中应用的一个综合案例。

1)案例目标

修改“期末成绩表.xlsx”工作簿,使用VBA程序对工作表进行格式设置,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实现动态分配班级的功能,并在打开该工作簿时进行用户合法性验证。

2)知识点

本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工作簿对象及其属性、方法及事件;

(2)工作表对象及其属性、方法及事件;

(3)单元格对象及其属性、方法及事件;

(4)变量的使用;

(5)分支语句;

(6)循环语句;

(7)用户窗体。

4.结语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8篇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了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更高水平,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模式是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是许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案例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使其行之有效,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备课阶段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来准备特定的案例,并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案例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必要时还应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启发他们结合已学知识,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启迪思维,使同学们有所收获。

高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教师可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让学生在已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上,独立思考或集体合作,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

三、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更好应用案例教学模式

(一)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基石。

一是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案例,最好能建立案例库。案例选编是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工作,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完成。现阶段,很多教师未提前准备好优秀的案例,讲课的时候胡乱编造一些例子,起不到应有的启发效果。因此,教师应课前准备好案例,最好能建一个与计算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相关的案例库,才能在课堂上提供优秀案例有效地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二是案例选择应合适,即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贴近性、切题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等特点的案例,才能用任务、案例、实例和问题,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如何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如何使同学们在案例情景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模式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计算机案例以纸质或电子档形式提供给同学们,将案例中要求解决的问题列好,让同学们课后解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让同学就案例想到的解决方案发言,由此展开教学内容。

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现场展示计算机案例,通过全班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宜展示计算机典型性、贴近实际案例,以期不同同学或小组能就这一案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三是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利用案例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起到巩固学生已有知识、重现相似案例操作步骤的目的,并让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或在下节课上演示,教师可就课后案例任务做总结评价,对同学们的报告或演示作指导,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同学们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进步。

(三)通过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许多教师明白,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因此,上机实践是最能提高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块。如何将案例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印证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进而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高职计算机教改重点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案例、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以及将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几个方面使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接受的计算机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学生就业时,有的单位要求必须具有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文秘工作要求毕业生能熟练应用Office软件进行日常事务处理,财务会计类专业要求毕业生能熟悉应用Office软件处理账务等。这样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内容从广度到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具有知识量大、知识点散、逻辑关系弱、操作性与应用性强、更新速度快、课时相对不足。我校是一所应用型大学,定型在应用,定格在实践,以“一体两翼”(一体为专业,两翼为计算机和英语)为特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知识和就业需求,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能力,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与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案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二、案例教学法[1]

(一)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沿革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案例教学法在很多学科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案例教学种,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分析,查阅各种学生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变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还要经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经过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当今社会人们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社会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注重能力培养。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以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模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其体系为:“课上教师指导”-“课后自主实践”-“自学网络资源”-“项目自主评测”-“期末综合机考”。整个体系以案例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实践案例包括:课上指导案例、自主实践案例、网络学习案例、阶段测试案例、综合测试案例。根据实践教学新体系,基于案例的实践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案例的详细设计

(一)案例必须具备实用性

案例必须来源于生活和工作,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实用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课上,教师通过介绍案例背景,分析案例,把学生带入工作情境中,建构学习资源和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完成案例,并通过完成情况进行讨论评测比较。这样的实践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实践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第一个案例来源于其工作环境,即制作记账凭证和科目表,包括了Excel工作表的管理与格式化等知识点,具体涵盖单元格格式设置(字体设置、数字格式、对齐方式、边框设置、填充方式)、单元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数据有效性设置、工作表和工作表间数据的使用、自动填充、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

(二)案例必须符合教学目标

实践案例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取,即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内容中知识点非常多且散,知识间的逻辑性较弱,但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所以实践案例的选取一定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

(三)案例必须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

实践案例应该针对教学大纲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教学案例在组织中应该针对课程特点,即知识点多且散,知识间的逻辑性较弱等特点,遵循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等方法,并且案例还要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例,企业员工工资管理表格处理案例,根据部门月平均工资汇总表进行知识拓展及延伸,利用迷你图制作部门平均工资走势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各部门平均工资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利用数据透视图制作对各部门各月平均工资进行比较。

五、小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以案例为主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针对专业精心组织选取实用案例,通过讲解实用案例、自主实践案例、网络学习案例、自主评测案例、综合测试案例等可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营造职业环境及岗位任务,使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融合,使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融合,使实践教学目标与工作流程融合,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学研究,1982, 2

[2]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35)

[2]斩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5).

基金项目: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XJJGYBXM01)

作者简介: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6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1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技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方面要认识到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运用好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实践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1 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好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分析好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W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对计算机教学研究深度的不断增加,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增多,因此,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调查显示,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便降低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1.1 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不仅是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评价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计算机运用能力的一种考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所以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往往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1.2 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不足

高校在开展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一些教师认识到了改革教学方法的意义所在,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却只注重了表面上的改革,并没有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片面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媒体素材。但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与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 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2.1 使教师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

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要认识到虽然表面上计算机语句比较混乱,但是从实际上说,却存在着一定的组合规律。这也是结合计算机特点的,都可以借助教学案例来进行反馈。所以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认识到案例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理解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结合好案例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掌握好案例中所存在的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

2.2 注重案例的分析

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好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借助探究教学法或是合作教学法等。在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案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出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如学生在学习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案例,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还要做好案例的讲解工作,并运用好分层教学法等,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在一层一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质量。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3 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要避免单一对案例进行分析。只有让学生主动接收案例中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首先,教师要选择好案例,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分析,且在分析结束后,还可以组织全班一起探讨,通过相互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效果。学生在合作中很容易针对问题进行争辩,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分享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接受其他同学的观点,从而拓展自身的视野。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品质,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其次,还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为学生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适当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关系上的和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基础知识的讲述工作,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相关技巧的掌握程度,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注:吴铁峰,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1篇

摘要:本文在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知识点,设计很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录制案例教学视频,供学生线上观看,在视频后再次设计各种课后练习案例,供学生线下操作练习。后期为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设计若干个不同的综合案例,每一个综合案例贴近学生专业,作为一个完整连贯的项目,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绝大多数课程知识点,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这个连贯的项目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文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推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改善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SPOC;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89-03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使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胜任工作岗位的有利工具。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落伍、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少,课程内容繁、多、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丰富有趣的案例提出具体任务,由教师录制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将知识点、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具体的案例视频之中,最后得出案例中演绎的结论。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性质,旨在研究基于SPOC模式下探讨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各种贴近现实的案例,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将案例的讲授融合到知识点的讲授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将实际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有助于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一)主要实施内容

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或多或少的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课堂上还是以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在上机操作上,老师通常讲完一个题型,就让学生模仿练习,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如题目稍加改动,就不会做。这也正反映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而是浮于表面,对于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教师应安排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2.分解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过程讲解以及课后练习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论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系列软件、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点众多且具关联性不大,需要将众多知识点进行分解,以便设计各种不同情境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和课后练习案例。同一模块的知识点设计多个案例,一部分案例用于录制教学视频,一部分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还有若干个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综合案例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教W案例的应用。根据分解的知识点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教学案例,并将教学案例涉及到的术语、概念、命令格式和实际操作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教学案例中的问题驱动下,主动性地观看教学视频,或者查看实验指导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相关知识点,还知道知识点应该如何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事先设计好的贴近生活的课后练习案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案例。后期设计的多个综合案例具有专业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4.教学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和课后练习中案例的学习和制作,学生掌握知识点后,可以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比如为学生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同学聚会请柬、统计分析班级成绩表,撰写分析课程论文、排版毕业论文、制作答辩PPT等。如此,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学以致用,受用终身。

(二)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本文采用新型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SPOC教学模式,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为着力点,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在线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及实用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信息的相关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划分为五篇,共计16讲内容,划分后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表1所示:

十六讲内容中,每一讲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了不同的案例,共计设计了51个视频案例录制成了教学视频、72个教学案例编写成了实验指导书和198个课后案例和综合案例作为习题。以第二篇word2010中的第五讲word2010表格处理为例,将word2010表格制作划分为5.1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创建、5.2表格的编辑、5.3表格样式设计及5.4表格内数据操作4个小节,对其中的每一节相应的知识点设计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习题案例,如后面图1和图2所示,设计视频案例4个,录制视频片段4段,设计教学案例7个,课后习题案例8个。

在第五讲的四个小节中,每一节都制作了课件,在各小节中,同一知识点分别设计了视频案例和教学案例,视频案例录制成为不同长度的视频片段,教学案例用作编写实验指导书的详细操作步骤,同时在每讲的最后,设计了综合案例,供学生操作练习,加强实践。其中,设计的课后习题案例如简历、课程表、成绩表等包含了表格绘制、编辑、样式设计和简单数据计算和排序等知识点。这些习题案例都是以学生生活、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的,贴近学生日常活动,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word2010表格处理的知识点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切实加强实践能力。

其他15讲案例的设计采用第5讲的方法,设计了多个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体系案例和综合案例。

2016年本课程顺利开展两轮教学工作,对全大学各学院五千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非常满意,94%学生认为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及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接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从2015年的25.65%提高到2016年的51.34%,表明改革效果显著。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为相同的知识模块设计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线上教学案例和线下教学案例以及具有各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其中线上教学案例录制为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线下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线下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设计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多个综合案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教学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也大大提高了,本文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肖婧,卫张亮.大学计算机基础SPOC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志明.基于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2.

[3]崔阳华.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鲁红英,肖思河.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94-95.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2篇

    为了能够搞好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病案信息管理的教材建设,编写了5病案信息管理6课程讲义,其中近13为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内容。讲义的编写本着实用、易懂、理实一体的原则,采用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编排方式,围绕病案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在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内容中安排了计算机姓名索引、病案首页录入、病案示踪管理、病案扫描、计算机建卡和计算机挂号等6个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操作的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操作目的0、软件介绍0、使用方法0和操作实践0等内容。为了使讲义便于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软件介绍0和使用方法0中插入了多幅软件运行中的电脑屏幕截图,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

    实施基于工作项目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教学,它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用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对病案进行处理,完成病案科的各种工作项目。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就是紧紧的围绕着病案科各岗位的工作项目而开展,采用以完成工作项目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构建一个工作平台,先由教师提出一个工作项目,然后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去完成这个工作项目。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病案管理软件各个菜单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工作项目[3]。

    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病案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天对大量病案进行处理的需求。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这些技术,使之能够尽快的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在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实践操作环节的授课中,主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属于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范畴。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4],要求教学的过程应以实际操作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于一些要求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如病案首页的计算机录入等,教师要求学生反复的进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医院病案科的病案整理工作是繁琐而复杂的,需要多名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学校期间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就有意识的融入了团队合作意识的训练。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软件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彼此启发,共同提高。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

    打造实用性强的课程评价体系

    结合计算机病案管理软件的教学特点,我们着力打造与软件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上,重点突出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由于我们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针对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制定平分标准在评分标准的制定上,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一是工作任务完成结果的正确性,二是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比如在姓名索引的考核中,我们要求学生分别要完成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病案号和入院日期等单一条件对病人进行检索和通过多项复合条件对病人进行检索,然后依据学生完成检索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索引结果的准确性综合进行评分。强化应用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同将来的工作岗位相一致,我们在考核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测评,使学生通过考核,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比如在进行门诊挂号软件的操作考核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出病人的姓名和其他身份信息、所患疾病以及要求选择的医生级别及挂号的费用等条件。学生根据病人的疾病,首先选择需要挂号的科室,然后从该科室当天出诊的全部医师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医生,然后输入病人的各种信息,最后打印出挂号条,交给教师进行评分。考核形式多样化为了使病案管理软件的考核形式不仅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还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考核形式上我们打破了单一的纸质试卷考试,设置了以工作项目或学习任务为单位的分段考核与核心技能重点考核相结合、纸质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体系。并且根据学生思想活跃荣誉感强的特点,把有些项目的考核设计成竞赛的方式,将考核与比赛结合起来。比如计算机病案首页录入的考核,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首页录入计时竞赛,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时间和正确性进行打分、排名,然后每组的前几名,再进行复赛,最终决出优胜者和团体名次,教师给予鼓励。通过这种形式的考核,既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促进了学生实操训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习兴趣;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20-01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校,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则尤其有必要。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关软件的使用,而且为以后更好地专业学习,职场工作,提供了帮助。教师如何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是中职校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操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这门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用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同时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与计算机相关联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后,为以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体现专业培养目标

1、教材建设与选择:我校依据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我校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立足基础,采用了不同的教材。有的专业使用省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的计算机教材,有的则使用本校教师所编的校本教材,比如学校的幼儿师范专业,考虑到学生就业方向,需要自己独立制作教具和电子教案,所以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幼儿师范专业相结合,把EXCEL的大部分内容,作了简化,而幼教工作中所设及的电子教案部分,则通过强化PowerPoint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让学生进入职场后,可以独立制作电子教案。还有文秘专业,教学中则加大了输入法训练,以及Word内容的强化学习。为学生的职场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分层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校,由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城市学生,初中就学过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较多,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大多数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当地教育条件等原因,接触计算机只限于玩玩游戏,练练指法、输入法等简单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偏重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中,包含基本知识训练和强化技能训练两部分,尽量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和提高。

3、强化上机操作实践: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上机训练时间。并与相关企业联合,探究学生提高训练的相关软件,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有的企业在我校开设五笔输入法比赛,从中挑选合适的企业工人,因此,强化训练让中职校的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好、更快地融会贯通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基本素质。

三、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1、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兴趣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方法。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事先设计好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有代表作用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Word的图文混排教学,让学生学完基础操作后,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有一定深度的广告案例,让学生选择最愿意完成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与教师一起完成案例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不断地从教学案例中感知、提取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项目教学法,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零散的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学完一项较完整的章节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与该部分知识有关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该任务,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学完Excel的排序和筛选后,可以让学生完成班级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统计和排名等工作,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还有在Word的图文混排内容学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节”主题的电子报刊、学校的校刊自我设计、环保主题的电子报刊等任务,每一小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事务。从网上信息收集、制定计划、选择图文混排的方案、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从而使学生向准职业人迈进了一大步。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4篇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时,所用的案例应当以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作为根据,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动作操作机会,并且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是运用案列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1]。例如,老师在讲解word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上的小案例,设计出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论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论文中的文字、段落、页眉等问题。学生一般都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使得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的学习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计算机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关键的参与者,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案例应该突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通过转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计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做一份学校宣传海报、那学生熟悉的任务或事物利用软件展开处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利用软件处理过的图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时,便对软件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都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起来,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老师所组织的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关,充分挖掘出学生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通过探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与探索性。

三、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教案的设计。老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如何设计案例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如何设计案例,并且保证案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等。同时老师还应当建立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应当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基础的知识点作为主要部分。比如,老师在讲解Office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Excel制作通讯录、用PowerPoint制作动感宣传片等等。

2)实施步骤。在上课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讲课时就不会生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展开有关的讨论。在向学生展示案例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其次,老师应当把教材作为主要根据,设计出的案例应当与教材紧密相关,在学生分析案例时,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作出思考,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展开归纳,并且要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结论的纠正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查缺补漏,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应当考虑在已经完成的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等,从而使得老师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做出总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3]。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老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老师选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老师就必须通过自己搜集材料、选取案例,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与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上运用,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那些计算机成绩较差、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案例的选取,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尚未建立有关的案例资源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技艺,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束语

小学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职计算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其也是一项较为枯燥的学科,而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无法有效的集中精力,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并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开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该方法通过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升了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由此可以说明,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其必要性。

1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打破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分析研究为主,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积累经验,开拓思路,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加容易,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准备活动、指导行为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分析和研究。案例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开放、动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变成了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了中心位置,学生以各种方式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教师会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分享自己的想法,这对以后学生的职业生涯是有一个很好的锻炼。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析

2.1 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有些课堂上虽然也应用了这种方式,但是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高效性是教育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采用具体的案例能够形象地体现出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然后将其进行展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二,如果教师所选案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生动性,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高效性以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三,如果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放置到案例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来设置案例。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

第一,通常情况下,在课程进行之前,教师就要将相关的案例进行展现,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展示方式,一般来说,通过发送文字材料、选择多媒体的投影仪以及对案例进行播放或者是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演绎等等。这些方式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出一定切合课程内容的情景。

第二,在案例提出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案例中的情景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根据已有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问题中,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回放,对学生进行引导。将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探讨。在课堂上,教师所引用的探讨方式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好是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需要通过自身的思考给出方案。如果涉及到分歧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的答案。这样,学生们会提升对问题的记忆程度。达到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三,在案例教学模式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这也是加强学生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将问题的重点找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将所学内容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有效地延伸。另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际中。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并且在现今的社会中得到了普及,目前的各个行业中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和工作,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在目前的社会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开始对其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原有的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原有的教学方法也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开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当中,从而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开展形成了积极的积极影响。学生们在教学中树立了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自动的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计算机课程是中职院校的主要课程项目之一,计算机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得计算机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采用生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就会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的理解教学中的重点,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合理的设计,所选用的案例也需要与时代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容相符合,这样能够有效的活跃教学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可以正常的开展。

结束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同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更确切的说,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明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