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

文综学习计划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整体策划;活动计划;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是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更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得语文教学更鲜活、更灵动、更具生命力。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究,遂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整体策划,是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只有精心地做好活动的策划,才能确保把活动计划书拟好。策划在先,计划于后。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把制订计划书作为活动课的开始,缺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活动的主题,缺少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梳理阅读材料,进而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实践性、探究性问题。计划不能等同于策划,策划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始,策划通过选择、分析材料,捕捉问题、敲定目标、设计活动探究的方向,而计划则体现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为将要进行的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方案。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综合性学习课的必备前提――整体策划。

二、写好计划书,是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保障

拟定计划书是教学综合性学习课的一个难点,分整体拟定两个板块的大计划和拟定一个板块的小计划。活动中教师可为学习小组提供计划书范例,让学生理解计划书的规范性、有效性、可行性、针对性。从综合性学习的第一板块入手,降低标准,严格要求,做好第一板块的计划书。教师先扶后放,参与其中。这样通过一周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实践反思。接着,放手让学生拟定第二板块的计划书,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反复训练,最后,学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三、充分运用和拓展阅读材料,是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对综合性学习主题具有支撑作用和导向性。它能把学生的思维视野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起到了“引子”和“桥梁”的作用。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运用、拓展、填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不但有以上作用,而且对达到语文学习三维目标,使语文教学更具语文味起到推动效应。

总之,有效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目标明确后,教学内容的方向也便明晰了。其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下为我校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

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它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即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学习资源广泛,内容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除了语文教材上所要求的大综合与小综合外,还可以在内容和时间上进行适当拓展或调整。如以上计划中的“走近鲁迅”,虽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仅仅放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对于第二单元的学习来说,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与完美的总结。2.活动计划的指向――以点带面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往往采用多管齐下,教师率先制订好本次活动的总计划。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后再启发学生从何种角度选择主题,具体的内容与题目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决定。学生的计划内容紧紧围绕教师的母目标,可以求同存异,追求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但是,教师要给予一定的修正、提升和协调。最后指导个人或小组依次制订好详尽的活动小计划。教师要作好学生课题的指导专家。虽然学生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但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3.活动计划的公示――扬长避短(1)教师计划的公示年级组的老师独自初订一个活动计划以后再集中讨论,修改并制定一个较为全面的活动计划,然后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教学的。但是,尽管计划是多个“诸葛亮”讨论决定制订,但是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制订好自己的指导计划与教学计划后,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公示”。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计划,同时也更直观地明确自己将要做些什么。这样的效果比教师口头诉说更清楚。(2)学生计划的展示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完个人或小组的计划后,最好让他们的把目标上交,然后集体张贴于班级的小专栏里。这样由于是面向大众的,他们在制定计划时,势必更有责任心,考虑得也更全面。与前面相同的一点是:除了老师的点拨以外,还可以得到其他成员的好主意。比如在六年级进行“轻叩诗歌大门”的学习时,我们所采用的活动计划表,其灵感就来自于很多小组里面的“闪光点”。4.活动计划的调整――灵活机动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变化”超出了计划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的活动能顺着初订目标前进。当活动实在不能朝着既定计划继续下去或中途有更好的计划,适当调整后能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时,不妨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活动开展,稳中求进综合性学习并不是流于表面的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掌握,能力锻炼的大舞台。活动中的没日一点都要“落实”。1.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大有学问。(1)资料搜集时间宜周末。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资料搜集。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为了更合理地安排好教学时间,具体操作中,我们在六年级的三个班中进行了对比研究。情况如下:

比较后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放在周四周五两天效果较好,学生轻松,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2)课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宜结合不少时候,我们会发现,资料汇报、整理只需一节课的时间,而那天教师可能有两节语文课的时间。让另一节语文课“炒冷饭”或白白浪费掉吗?两者显然是行不通的。我校在教学时采用了上午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下午教学其他单元的课文。许多老师都认为这种课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合适。2.小组活动――人人参与(1)划分小组,方法多样如果要行之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小组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小组的形成方法有许多,有教师指定法,班干部分配法、抽签组合法、学生自由组合法等。经过多次尝试发现,教师指定法、班干部分配法、抽签组合法中,小组人员比较均衡,每组也有能干的“领导核心”,但组员间的默契与融洽度不够。相对而言,学生自由组合法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因为愿意组合在一起的同学往往兴趣、爱好相同或类似,他们选择研究的内容接近。活动时,他们的合作会比较融洽――成员间分工后会各司其职,较好地完成任务。但自由分组也会出现一普遍现象:一些成绩差,人缘差,动手能力差的“特殊生”被排除在外。①教师安排如果被排除在外的学生较多,就根据学生的意愿,由教师牵线拉头安排进各小组中。②另组小组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差,或懒于动手而被排除在外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可以由教师做组长,直接指导他们完成活动。由于教师的威信与指导能力比小干部强,效果会更好。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小组的人数以5人左右为宜,成员的学习程度、能力水平尽量相当,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又有利于他们合作与竞争。(2)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为便于活动中的管理,每个活动小组选好能干的小组长1~2人。在组员讨论后,由小组长分配任务,要求人人有事做。由于口头分配任务容易遗忘和混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制订计划和分工时,用笔记载下来,然后贴于教室里特定留出的墙壁上。这样,既便于自我提醒,又利于相互监督。中小学基础教育必须渗透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顺利完成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只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及时沟通,有效合作,才能把活动真正搞起来,也才能在活动中真正有收获。教师应努力创设多方面的合作,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和与人协调中发展自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3)定时检查,及时反馈。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特别是一些长达两周的大综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决定了本次活动能否圆满完成。但由于时间跨度大,有些学生可能会有惰性。这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定时抽查或指定活动小组的组长检查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以防“临阵抱佛脚”现象影响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中反馈,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与指导,去粗取精,能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3.学习评价――讲究方法有教学就有评价。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的评价跟语文学科教学评价还是有区别的。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是以“量”为主,重在评教学结果,评智力,而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的评价以“质”为主,重在评过程、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不是游离于语文课程实施之外的孤立环节,它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活动进行的终点,又是学习活动的起点。(1)评价多鼓励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是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用鼓励的评价让学生看到成绩,看到进步,看到希望。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要做好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是要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肯定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体验和经验的发展价值。评价时特别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起点基础、学习条件、努力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励为出发点,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这样,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鼓励的评价能成为学生学好的催化剂。(2)评价要客观评价时应该依据标准进行操作,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对事不对人,公平、公正、公开。评价的结果真实、客观,可性度高,实效性强。(3)评价要全面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的评价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非学会。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着重围绕学生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经验获取、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选择和运用学习资源的方法;学生合作意识、思想意识及正确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展开等。综合性学习强调过程评价,但也不能忽视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在活动结束时进行的,针对汇报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评定。综合性学习评价应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4)评价要多样评价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成长袋中的一项内容,可以是评语、可以是等级,可以是分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评价方式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辩论、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①班内教师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教师互相商讨评价法。②班内学生评价我校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放手中,学生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学生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者。这种主要的评价方式使得评价的范围更宽泛。③全校师生评价除了本班同学、老师可以参与评价外,我们也尝试了全校性的评价。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时,老师和学生确定了“作业”由全校师生共同评改。这种另类评改不仅让六年级的学生更认真地完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在无形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诗歌,走进了诗歌。④家长的评价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再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在评价中除了教师、学生,还有家长。家长的评价也给了学生肯定与许多的灵感,让那次展示活动特别成功。三、活动成果――全面推广学生会在综合性学习后产生或多或少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能让其销声匿迹,而要发扬广大。我们创设了多种方法和途径,让这些成果得到推广。1.小报展示――简单实在根据所搜集的内容编汇成小报,张贴于教室墙上。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个人独立都能完成。因此,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展板展示――方便常用展示方法同上,可以张贴于教室墙上,也可以靠于学校墙边让全校师生欣赏。展板的视觉效果好,但每块的储量不大,成本较高,保存起来也比较困难。3.文件夹展示――容易保存小组成员在搜集,补充了资料后,归类放于文件夹内。经过精心的装饰后制成。这类活动成果,易于修改。在成果汇报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大家欣赏到他人的研究成果。4.拍摄展示――长久高效为了给后面的学生欣赏到学哥,学姐们的优秀作品,我们还用相机和摄像机把学生中好的成果拍摄下来,供今后的教学使用。这类展示品能储存起来方便,而且能长时间保存。成果的展示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形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品尝甜蜜的果实,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与自信心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以期锻炼各种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充满挑战,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不可知的困难,但我们只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真正地落实到位一定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少基,杨献荣.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黄少基,杨献荣.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去年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例研究》获得立项,我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我是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呢?

一、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策划、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应强调通过学生主体的探究来形成问题解决的手段。

1.自主分组,精心编写活动计划,培养策划能力

(1)自愿结合,以趣分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浏览教材,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建议,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小组,以6―8人为宜。

(2)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各小组根据综合性学习主题和目标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计划,策划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包括以下几项:小组名称,组员分工,任务完成时间、活动实施方案等。

(3)组间交流,完善计划。活动计划制定完成后,除教师审阅指导外,各小组要交流计划,借鉴、吸收其他小组计划的长处。然后,各小组根据计划开展活动。

2.分组搜集、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老师除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资料外,还要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学生在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搜集任务时,会遇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有的与主题联系紧密,有的与主题联系不太紧密,这就需要学生判断、甄别,选择有用的信息。

二、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口说一说,开展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以达到综合性学习目的与工具的统一,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

1.开展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能力

(1)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调查、采访是学生获得第一手真实材料的途径。在调查、采访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会愈加深刻、丰富。

(2)举行辩论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资料。然后编写辩论词,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在激烈的思想交流中,学生既明确了上网的利与弊,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3)练笔实践,提升学生写作才能。例如在《保护环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从保护校园的各种植物做起,给校园里的植物设计环保标语。在《感恩父母》综合性学习中,亲手为爸爸妈妈做一张贺卡,写上一首小诗、或祝福的话语。

2.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要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可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各组的成果,激发更强的探究欲望。

(1)举办手抄报展。办手抄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在综合性学习结束时,要求各小组将这一段的学习成果办成手抄板。并进行展览、评比,互相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综合性学习资料的交流、分享,又在鉴赏中提高了学生的排版、书法、绘画等综合能力。

(2)举办诗歌朗诵会,锻炼学生朗诵能力。在《轻叩诗歌的大门》中,学生搜集了很多国内外的诗篇,也创编了一些儿童诗,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就是开一次诗歌朗诵会,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展示研究成果。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不同,小组展示的成果也不一样。学习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后,展示学生根据实际撰写的研究报告;《保护环境》综合性学习,展示《环保调查研究报告》;《难忘的小学生活》可以展示毕业赠言等。在交流展示中,学生互相学习,掌握了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的写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教师有效激励评价,促进综合性学习成功实施。

在综合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及时表扬他们主动发现、探究的精神,让他们在充满激励的综合实践中享受着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不同,让每小组评选 “最佳搜集人”、“最佳辩手”、“朗诵能手”、等,并说出评选的理由,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更好地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拓展。遵循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原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个个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s of Forestry Comprehensive practice were proposed tak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 series of reform methods was explored 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cotents of practic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organizaiton of management an assessement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Many reform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and applied which include integrating practice content, writing practice guides, highlighting 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auching forestry skills competition. These reform methods gained good efforts and comments from students. These innovative and feasible method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 traing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and guid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forestry colloeges and orther university in China. 

Key wordsForestry;Comprehensive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Education reform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改项目(2015179);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LYJZW-GGSD201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863)。 

作者简介周靖靖(198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24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同时又提供各种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高等林业院校肩负着培养现代林业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林业人才培养方式规格与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尚存在脱节的状态,出现偏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学生对林业生产实际工作了解不清楚。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作为林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2-3],可以通过林学综合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林业发展概况、林业生产的现状及常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通过综合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5],增强学生对林业工作的热爱程度,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发现林业生产中的生物学、生态学、经营学等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研究。笔者针对传统林学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为例,从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普遍问题:①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少;②综合实习内容零散、不系统,导致实习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糅合或综合性不够强,实践技能的系统性及联系不够紧密,因此亟待整合和优化;③经费有限导致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定、不完善,实习条件差等问题凸显;④组织及考核标准不统一,学生实习热情不高。 

2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的探索 

2.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如何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真正落实到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对林学综合实习内容进行了整体改革。 

2.1.1编写综合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 

在实习科目增多且实习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完成以前规定的实习内容,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重新组织编写实习指导书,编写后的综合实习指导书主要包含七大部分内容:实习计划与实施过程安排、土地覆盖类型分类与区划、样地布设与调查、样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设计和苗圃规划设计。该实习指导书将以前较为零散的科目实习系统化、规范化,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准确全面了解实习林场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有效控制实习进度,让学生知道每天实习的具体任务及安排,每一步如何去实施和开展;第三,规范了各项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因实习指导教师的变化而出现实习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第四,以实习指导书为依据,实习内容环环相扣,有利于教师指导实习的综合统筹以及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1.2整合实习科目,提高实习效率。 

以往实习分时间段、分科目开展,过多地将实习时间集中在野外样地调查上,学生很少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及林业基本规划设计,这样不仅造成学生对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心理认同感降低,而且无法保证对实习内容的有效掌握。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目前参与整体课程主要有林业遥感、林木种苗学、森林培育学 Ⅰ(造林学)、森林培育学 Ⅱ(育林学)、数字林业技术、测树学和森林经理学。数字林业技术、林业遥感和测树学主要为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提供主要工具与手段,先期进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小班勾绘、样地设置与调查等关键技术,而且要为后面的实习提供具体的数据。森林经理的重点内容是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起承上启下作用;抚育间伐作业设计、造林规划设计、苗圃规划设计是在前期基于林业遥感、森林经理和测树学实习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和调查数据处理进行的专项设计;整个实习与林业单位生产实际中程序和内容紧密结合。各实习科目的具体统筹实施过程如图1。 

(1)利用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调查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和现状,对现有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在此期间,借助林业遥感和数字林业技术完成实习区域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图制作、森林小班勾绘和立地类型分布图。 

(2)利用测树学知识,开展森林样地调查,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汇总,验证及纠正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图、小班图和立地类型图。 

(3)森林资源分布总体规划设计在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整个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根据经营的目的,对森林资源分布进行规划,明确抚育更新、造林、风景林等区域的规划设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4)针对总体规划中划分的造林区域、抚育采伐区域、苗圃规划区域,利用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项设计,写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及设计说明书。 

(5)总结所有调查数据及各种规划方案,形成实习林场森林经营总体设计方案,并编写总体设计方案说明书。 

2.1.3利用林业信息技术,突出林业规划设计。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调查和工程设计手段也得到了彻底革新,快速完成较大尺度的森林资源调查,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开展造林营林规划设计,并对森林健康和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林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华中农业大学在对多个林业生产单位广泛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基层生产单位对林学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3S技术开展森林资源的统计与规划。主要特色集中在:①采用实时遥感影像辅助森林资源调查,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和小班分布图,提高了实习效率;②利用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和配套Geomapper软件,可实现在野外进行“无纸调查”,具有精度高、系統整合数据等特点;③在时间分配上,2/3的时间分布在苗圃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上,突出了林业综合实习的技术规划内容;④将数字林业贯穿到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形成从林业资源信息的调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学生掌握了现代林业调查和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法,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林业勘察设计院、林场及林业局等单位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 

2.1.4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实习热情。 

为激发学生对综合实习的兴趣,夯实林业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专业实习的核心内容开展技能竞赛,以增强综合实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定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设置林学技能竞赛项目,包含林业不规则小班面积测量及闭合差校正、森林抚育间伐作业技能和标准地选设调查作业等方面内容。鼓励参与实习的大三学生全部参加,学生分组参加竞赛,并根据实习结果评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经过两年的竞赛实践改革,学生内部形成了一种力争上游的氛围,忘记了实习的苦与累,实习过程热情高涨、认真投入。 

2.2林学综合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习单位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软硬件设施等条件都是保障实习质量和实习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教学实习,特别是综合实习的需求,华中农业大学加大了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建立了庐山实习基地、太子山林管局实习基地和襄阳市林科所实习基地。基地的建设都是在多次考察、综合考量实习单位具备的优越条件基础上选择的,学校结合实习单位现有条件,加大资金投入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满足学生在森林资源的调查、苗圃参观规划、造林规划和森林经营的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派专人负责实习事宜,提供相关自然、经营历史、图面资料等,保障了实习的软环境。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自习室,学生阅读、锻炼室,设立专门的餐厅和基地宾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与食宿环境,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对实习安全的后顾之忧,为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创造了条件。 

2.3林学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改革 

实施严格的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实习动员、后勤保障到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组织管理改革。 

首先,在正式开展林学综合实习前,开展综合实习总动员。实习带队教师讲解具体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实习林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前准备综合实习需要的仪器、表格和图纸等;后勤负责教师讲解实习过程中的食宿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最后,由学院负责实践教学院长总结实习动员,重申实习要求,激发学生综合实习热情,宣布综合实习正式启动。 

其次,华中农业大学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实行后勤专人负责制,派专职实验教师负责教师与学生的食宿、医疗、安全和实习设施,为总实习做好后勤准备。 

第三,综合实习实行小组负责制度。各个小组根据安排划分实习地点,分工负责;各小组分工领取和保管实习仪器,避免损坏和丢失;每组准备好实习调查所需相关表格。

    第四,实施严格的实习质量保证制度和安全纪律制度,保证综合实习顺利进行。未参加实习则实习成绩为0分,因故不能参加综合实习者须在本科毕业前补上,否则不能如期毕业;按时按质量完成实习教师安排的实习任务,按时上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实习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外出需写请假条请假并登记,回驻地后销假,以保证安全;实习期间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活动,特殊情况须正式请假并得到教师批准;注意安全,不得私自外出进行游泳等娱乐活动。 

2.4综合实习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强化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综合评价学生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交流能力,综合实习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调查数据收集情况,重点考核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20分);②专题设计考核及其质量:森林经营方案设计(15分)、苗圃规划设计(15分)、造林调查规划设计(15分)和森林抚育采伐设计(15分);③实习表现:出勤率、纪律情况、学习态度、协作意识(10分);④各小组成员PPT汇报(10分)。 

通过对数据收集情况的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能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及时补测。数据收集后,要求学生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得的数据,分专题撰写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利用所学林学知识编写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书。专题考核内容设置上涵盖面广,需要学生将各种林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规划设计的撰写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实习效果。实习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根据学生实习阶段的个人及团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习成果进行汇报,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成果进行点评。一方面,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巩固实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点评能及时纠正实习过程及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及时反馈实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3小结与展望 

林学专业是我国最传统的专业之一,高等林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并勇于肩负林业发展使命的高级林学专业人才[6]。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很强的专业[3],这就要求林学实践教学,尤其是林学综合实习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全面改革传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系统掌握林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且本次林学综合实习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林学专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随着现代林业信息技术和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7-8]。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加大和加深3S技术应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林学学生就业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21-23. 

[2] 张利萍,束庆龙,刘盛全,等.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27(1):37-39. 

[3] 刘苑,郭圣茂,杜天真,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8. 

[4] 张明忠,林全业,毕建杰.林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5):36-38. 

[5] 施拥军,黄坚钦,徐华潮,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討[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63-66. 

[6] 梅莉,周志翔,王鹏程,等.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6):9-13.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理念 实践活动计划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19-02

作者简介:刘方(1966―),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学历,中职语文讲师,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2011年教育部颁布修订后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设置了 “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版块,突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并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为: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这不仅充分说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语文老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新时期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与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理念上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还缺乏深刻的思考与系统的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前仍处于可有可无之境地。鉴于此,我们必须下大工夫、花大气力把好教改关,上好实践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绝不能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

那么,如何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1]

一、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迅速转变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作为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不断革新的今天。因为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完成肩负的使命,就可能被淘汰出教师队伍。那么,我们学什么呢?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为了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新《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与指示精神,因为只有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才能明确改革的方向与肩负的任务,才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在教改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其次,要认真地学习中职教育、教学、教改等方面的理论或行家里手的一些好的做法,因为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课的质量。再者,要系统学习新《教材》的课程,而且一定要摆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位置,处理好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者并重的关系,摸准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另外,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的同时,还要下决心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提高认识,师生同步,是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活动计划

我们经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先要做计划,因为有了科学可行的计划,才能明确奋斗目标,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才能增强自觉性,才能减少盲目性,把事情做得更好。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以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精神为导向,再紧密结合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职业特点确定活动内容。因为,生活是语文,语文是生活;如果语文离开生活,就如同生命失去了灵魂一样。然后根据“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内容与教学需求,精心设计好活动项目与具体措施。如开学初,2011级新生刚入校,老师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学生面对新的老师与新的学习环境,少不了要先做自我介绍。再如,学过《离太阳最近的树》,看完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实况后,就应该让学生以“环保大使――张正祥”为榜样,举行一次以“我们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演讲会;学过小说《哦,香雪》《项链》后,可安排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去图书馆拓展阅读前,先安排一次“优秀图书推介会”;教师节、国庆节到了,就以“学会感恩”“爱我中华”为主题搞些庆祝活动;学习求职信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情境,可让学生在模拟的招聘现场,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应聘实践。总之,设计计划时,一定要符合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思维规律,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与专业特点实际出发,考虑得越周密、越科学、越可行越好。

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好活动计划,是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

三、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创新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老师都是起主导作用的。作为组织指导的老师,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实施计划,而且要狠抓落实,因为计划就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就是为了把实践活动做好的;如果只有计划,没有行动,计划岂不成了一张废纸吗?其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果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那么活动还怎么进行?还谈什么加强呢?再次,老师还要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各个作为个体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然后再采用一些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这样一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能轰轰烈烈地搞起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实现。例如在学过诗歌《静女》《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激流》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认真实施计划,即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在完成“阅读欣赏”的基础上,再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学生最敏感、最感兴趣的话题“中职生是否可以谈恋爱”组织一场辩论会。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在各队队长的带领下,纷纷行动起来。因为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做,所以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角色,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围绕活动主题,或去图书馆,或去网上搜集资料,或看录像,或看书籍,学习辩论技巧,或列提纲,打草稿,撰写辩论稿。最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辩论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效果很好。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创造未来的信心倍增;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体味到语文的魅力,于是更加喜欢语文,学会应用语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创新,是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综上所述,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改的亮点之一,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新领域。笔者相信,在新《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学习 指导要点 新课标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也被提上了日程。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相比以往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征。首先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开发性和延展性,它的主要内容是面向社会生活的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束缚,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文的指导方式,所以具有极大的开发性,在这种开发性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学习氛围也会比较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综合性学习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但是这种自主选择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随意地自我选择。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优势互补中获得共同的进步。在综合学习中还具有的特征就是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亲身体验,提高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将学习生活与社会体验相结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研究探讨能力,具有极大的科学性。

二、综合学习的主要指导办法

(一)选题方案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的主要教材内容中,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期都有集中性的综合学习,可以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阶段的学习任务,即每个具体学习活动可以划分成多个课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每个小课题的研究活动往往是学生自己组织划分小组来进行。每个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合适的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开展课题活动,在课题研究活动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成果的交流和展示。这种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比较单一,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课程活动中,往往是事倍功半,降低了整体学习的质量。所以对于综合性的学习指导,必须要从选题阶段抓起,提高选题的质量和实用性,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选题的开始阶段,教师必须要提供给学生多种形式的选题题材,让每个小组都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题,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的讨论来确定最终课题。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是选择的课题必须是还未被人关注的,另外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必须要遵守原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原则。

(二)活动内容的指导

教师和学生经过讨论后选择到了合适开展的课题后就要开始设计课题的方案。首先要对选择好的语文学习课题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效分类,一些相类似的课题应该加以合并,凑成一个共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对于一些还没有决定选择哪个课题的学生或者课题选择不合适的学生,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安排到相应的课题小组中,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活动方案,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性流程来进行,首先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以及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在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完成活动计划的设计,并明确计划方案的目的性和重要意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题研究计划的名称、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系统性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主要步骤。这样才能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指导

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学生还无法立刻投入到课题研究学习活动中,因为很多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才,无法实现自主性的学习实践。必须要确定如何让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设计实用性的问题、观察记录相应的信息,将这些过程都完成后才能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课题计划的确定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制定精确的实践计划,经过合理的分析讨论可以在课堂上公开展示并共同交流,经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删选和整理分类。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删选信息,让学生互相讨论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有用,明确指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信息就是有用的,其它信息则是冗余的。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来完成。

(四)研究报告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最后阶段就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教师需要指导的要点是让学生明白具体应该怎样撰写一份正确的报告。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题目、内容、研究目的、方法、过程以及获得怎样的成果。等到学生掌握这类基本信息之后,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始进行实践。如果一开始便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报告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是一些原始信息的积累,并没有通过科学化的加工处理,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将这些信息让运用到研究报告中。如果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写作,最后也肯定是把各类信息原样照搬到研究报告中,导致报告的质量欠缺。所以在写研究报告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让他们明确信息加工处理的意义以及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报告更具质量水平,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格式、框架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从而将综合性学习完成地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王桂芳.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例谈[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08).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讲计划;成长成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徐州市大力推广的“学讲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教改模式,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动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讲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有效转变教育理念

“学讲计划”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的环节学得自主、生动,在“讲”的环节讲得透彻、全面,从而实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综合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还停留在应试理念的思维中,教学缺乏深入研究,将目光局限于应试知识点的掌握这一层面,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探究能力等方面培养不足,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转变陈旧、滞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素质化的高效语文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首先,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能够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内容,原则上教师不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相互研究,自主获得学习成果。其次,笔者注重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打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合作小组这样的模式组织学生分析研究、讨论交流,既能够提高“学”的生动性,同时也发挥了“讲”的有效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对于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以及提高学习成果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要求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度以及难点,及时采取个别点拨或是集体提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

二、以“学讲计划”要求为抓手,有效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贯彻“学讲计划”,一定要深刻、全面领悟其精髓,牢牢地把握住实施要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发挥好合作学习载体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在课堂上及时检测,获得学习反馈信息,最终进行梳理总结,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点,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语文教学成效。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将学习的环节前置。与许多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笔者将课前预习环节作为重要的抓手,要求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按照预习思考题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初步分析。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够解决基础性问题,节约课堂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帮助学生在预习环节明确学习的难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具有积极作用。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明晰的思维引领,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了配合“学讲计划”的顺利实施,笔者专门设置了合作学习小组,将优秀生与中等生、学困生均衡搭配起来。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思考题提供给学习小组进行分析研究,在牵头学生的引领下,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积极思考,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相互讨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集体研究形成的学习成果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补充与提高,更加准确。第三,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汇报以及质疑拓展,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汇报的过程与辨析、补充的过程同步,其余小组可以针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或者纠正。存在观点不一致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辩论,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明晰答案。第四,进行检测反馈与总结梳理。针对一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书面作业纸检测或者提问检测(视课堂剩余时间长短而定),以此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提炼重点难点,总结学习技巧方法,以这样的总结梳理,实现学习成果的提升。

三、以“学讲计划”反思为依托,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讲计划”的运用与实施应当注重灵活性与实效性,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还要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一课、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反思:一是要反思教学流程、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如果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二是要反思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是否得到了有效激发。这是“学讲计划”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多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以及体现对学生学习要求的差异性,从而激励学生更加投入。三是要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操控技巧。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否完全放手,该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环节是否存在缺位等,不断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有效掌控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学讲计划”要求,紧扣实施要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翠红.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3(5).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如何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下面结合人教版第十二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确定目标,强调综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中"难忘小学生活"的活动建议明确提示:"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还可以开展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等活动,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二、制订计划,强调灵活性

在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反映,综合性学习花的时间,精力太多,弄得师生疲惫不堪,有时还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住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活用教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习的效果出发.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前就应该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好预设,引导学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高效开展。

教材中"难忘小学生活"建议开展的活动有很多: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一次活动;和同学一起制作班级纪念册;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在离校前为母校做点事;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等等.这些活动如果逐一开展,既费时费力,又耗费钱财,极不可取.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将活动进行整合,计划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贯穿活动始终,把"难忘的"题写临别赠言"等纳入其中,摒弃"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这样繁杂耗时的活动,让整个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制作班级纪念册的形式也以学生动手为主,严禁浪费钱财,刻意追求完美。

三、开展活动,强调实践性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但它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生活,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注重三点:

一是实践的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实践的自主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因此,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则是指导者,倾听者,旁观者的角色,不要为了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学生的做法指手画脚,要有一种思想:只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了,他们就会有所得,这就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三是实践的合作性.人际交往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也是语言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合作,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在"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从活动伊始的讨论策划到后来的分工协作,无一不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试想,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很好地完成"班级纪念册"的制作吗?

四、评价结果,强调过程性

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样的,它应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评价的形式应该是立体的,可以是成长袋中的一项内容,可以是评语,可以是等级,可以是分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家长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起点基础,学习条件,努力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励为出发点,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这样,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1 教师要充分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综合性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环境保护”综合性学习导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还可以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2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帮助学生选择主题

“正确选题”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空间从中选定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2.1 课文内容为立足点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语文课堂的延续,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许多内容还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素材。如:一年级在教学《打电话》一文后,以《电话》为主题,了解电话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场合怎样使用礼貌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怎样正确使用特殊电话号码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高效经济地使用电话。

2.2 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了《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练习排练课本剧。

2.3 以社会实践为背景。社会生活广阔天地,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鲜活事实中有机进行综合活动。如:节假日,学生可根据已有的旅游经验或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开展以设计一份《最佳旅游路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为同学推荐名胜古迹,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描绘旅游景点,特色饮食,新开发游览项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

2.4 从自然景象、社会生活中设计。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年四季变化的脚步,以春天为例:让学生听听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读读春的诗,画画春的景,写写春的儿歌、作文等等。只要教师贴近学生生活,抓住闪光点设计综合性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担任好指导者

作为小学生,辨别、组织、自控等方面的能力都不成熟,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角色,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3.1 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格式,在学生制订时,对学生怎样制订活动计划作指导,计划制订好后,并在全班交流,张贴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上,希望每个小组之间相互吸收别组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

3.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信息。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天津城建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天津市一所以城建学科为特色的市属普通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坚持“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91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0余人,其中教授130人。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12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2个基础教学部(中心),拥有本科专业54个,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构建了以工、理、管为主要学科,工、理、管、经、艺、文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4个工程硕士领域,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1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近五年获批科研项目12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年均科技经费5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新增天津市级科技平台6个,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26项。在此期间,科技奖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实现了零的突破。牵头32家企业组建了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2名教师做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小企业。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五年来共举办了27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项,完成、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项,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12项,各种文艺比赛获奖37项。 2016年天津市高校“三走”特色项目交流展示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城大众创空间”获得天津市A级优秀众创空间,1名教师入选全国创业导师库。我校女子足球队获得了2016年“超霸杯”第一名并代表天津队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足球”亚军。学校空手道、网球等代表队共获得14项天津市比赛冠军。成功协办全运会足球、排球竞赛工作,先后被评为“十三届全运会天津代表团参赛突出贡献奖”和“优秀赛事承办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与来自14个国家的31所院校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与6所国外大学开展了10个联合培养项目(包括1项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已招生四届,学生人数236人, 11人根据两校合作协议赴丹麦继续学习。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专业,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500余名,生源国达22个。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获批天津市“” 外专(短期)项目2项,获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8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80余名师生出国交流。2017年,我校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和克拉科夫工业大学在波兰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联合签署协议,拟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同时,我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部筹备共建境外大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强化内涵,提升质量”为主线,努力建设成为城建类高水平特色大学。

二、城市艺术学院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艺术学科创建于2000年,2003年成立艺术系,2012年成立城市艺术学院。现设有设计学类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2016年获批“城市艺术与设计”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2个专业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生总数1100余人。

城市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科依据天津城建大学服务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学科特色,确立了发展“城市艺术”学科定位,在教学与科研、艺术设计和创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专业方向凸显我校的专业特色。2016年由我校牵头集合相关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所等社会资源,共同发起并成立“天津市城市艺术研究会”,构建了城市艺术学科平台,为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天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城市艺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系、产品设计系、公共艺术系和基础美术部4个教学系部;1个城市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实验室、10个艺术创作工作室、拥有15个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训与实践教学单位。

招生专业简介

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艺术类实行大类(设计学类)招生。一年后按照学习成绩和学生志愿,根据招生计划进行专业选择。具体专业介绍如下:

1.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覆盖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相关内容的综合专业人才,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室内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原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施工图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方向:1.室内设计 2.景观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辅助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覆盖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内容的综合专业知识,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产品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产品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产品设计、会展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家具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厨房产品设计、城市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金工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人居产品设计、景观环境产品设计、会展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会展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设计策划、经营管理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城市识别设计、城市导视设计、印刷设计、营销策划、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城市动漫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印刷工艺实习、包装技术实习、城市动漫实习、展示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等。

专业侧重:城市识别与导识系统设计、房地产营销视传设计、城市虚拟现实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策划与营销、动漫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艺术与科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设计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策划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公共艺术与创意产业方面的设计与策划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公共艺术及创意产业策划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公共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设计材料与工艺实习、木工实习、交互设计实习、模型制作、专业调查、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招生计划

专业类 

专业类招生计划(人) 

 

设计学类包含专业 

分专业计划(人) 

 

设计学类

300

环境设计

150

产品设计

50

视觉传达设计

50

艺术与科技

50

省市 

天津 

河北 

山西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招生参

考计划

50

25

10

10

20

10

30

10

省市 

河南 

山东 

湖北 

四川 

云南 

甘肃 

辽宁 

重庆 

招生参

考计划

20

10

20

10

10

10

10

10

五、志愿填报

艺术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期进行,在艺术本科批次填报,具体批次请参照生源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安排。填报我校艺术类的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生源地为我校投放艺术类招生计划省份;

2、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体检标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3、我校承认并使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以下简称省统考成绩),考生须省统考成绩合格;

4、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5、我校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录取原则

1、省级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报考资格,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2、根据分省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较高的考生。

3、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 高考文化课成绩+ 省级专业统考成绩

说明:当我校“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与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算方法冲突时,按生源所在省计算方法为准。学校录取时按专业类(设计学类)录取,最终解释由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

4、按照规定,学校在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录取审批单后,寄发录取通知书。新生按照我校录取通知书规定内容报到入学。

七、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1、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天津市有关收费政策,根据天津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艺术类专业学费:12000元/年、生。收费标准详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计划表和我校下发的新生报到须知。如政府对本年度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以政府规定的标准为准。

2、为了使学生安心学业,解除后顾之忧,经过学校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社会上爱心企业、个人的援助,基本上形成了“奖、贷、助、勤、减、免、补”立体的资助体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帮困助学金等。学校资助项目包括:低保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此外还设有800余个勤工助学岗,其中有650余个岗位专门为特困生设立。

八、入学复查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对新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标准、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生源地。

九、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电话:(022)23085247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1篇

设计理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是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言综合性学习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性是它最基本最主要的属性,其次才是活动性。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及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更强调整个活动过程指向“语文收获”。

由于以前分散在各单元里的诗歌教学,总是服务于相关的单元目标,对于诗歌本身的学习与探究,总难免失之零散或肤浅。本次综合性学习独立成为一个单元,正是一次基于单元整组设计,相对系统地走进诗歌世界的好机会。

教学目标:

1.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写诗、开诗歌节目展示会进行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

2.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诗歌的形式、内容和音律等特点;感受诗歌的意蕴美、节奏美,陶冶高尚的情操;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能借助注解和图画,准确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和深入探索、不言放弃的态度,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资源: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学生多渠道搜集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同步《古诗文诵读》;推荐相关诗歌网站。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诗海拾贝

活动一:规划,叩开诗歌的大门

一、明确主题,激活已知

1.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个学年开展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简单概述自己的感受或体验。

2.揭示主题: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并不是零起点,开展新的综合性学习之前,做简单的回顾是必要的唤醒。

二、通读教材,整体感受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浏览整组教材,交流感受:通过预习和浏览教材,你知道了些什么?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在预习时,教师可做适当的读法点拨,如本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分别告诉我们什么?这次综合性学习与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在要求上有什么不同?等等。)

2.结合以往的综合性学习经验,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预习教材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预习,有助于使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成为基于学生体验与认知需求的学习活动。)

三、组合团队,初定计划

1.指导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及最后的结语,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与目标。

2.根据“自由组合为主,教师调整为辅”的原则,组成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组长管理研究档案袋。研究档案袋里的内容包括:成员责任分工单,活动计划表(分为组员建议和集中确认两种),活动总结表等。考虑到小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把相关步骤要求表格化,降低学生设计与操作的难度。如:

第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建议版):_______

第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集中版):______

3.对照表格,学生先分散后集中讨论整理确定本组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计划。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活动的准备,包括: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团队自愿而不失合理地组建;活动计划先独立设计,后集中讨论。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也追求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不过,本次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初步阅读相关材料的感受和困惑而安排的,对研究内容的深度等问题要求不宜过高,重点是强化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程序性认知。)

四、组际交流,互启完善

1.先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然后回答同学的提问,教师也可根据情况从可行性、科学性等角度提问。教师的提问既要起到示范作用,又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反思,使其完善各自的活动计划。

2.结合大家的意见,各组修改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计划则是使活动计划更趋合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活动二:感受,贴近诗歌听心跳

一、再读材料,初步理解

默读阅读材料,定向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对诗歌进行定向思考探究,一是深度走进诗歌,二是弥补前一节课确定研究内容的不足。毕竟,让学生自己发现研究内容而深入走进诗歌,不是一件容易和具确定性的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可减轻难度。)

二、课堂交流,适时补充

1.汇报交流,要特别关注学生发现的形式上的特点来源于哪些诗句。特点包括四言体、五言律诗、词、散曲、现代诗等。学生说六首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时,注意图文注解相结合,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可简要补充关于《诗经》、律词、散曲以及现代诗的发展时期和艺术成就等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是发现之旅,但教师该出手时当出手,有必要系统集中地进行相关诗歌知识讲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诗歌的艺术形式,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心生向往。)

三、朗读背诵,积累感悟

1.教师指导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从六首诗歌中自选。研究形式与第一课时的综合性学习相同。此活动在课外学生自主完成。如:

第三小组:《诗经・采薇》活动计划

成果示例: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对偶匀称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意境深远,又蕴含儿女情长,暗喻战争的残酷,短短16个字,内涵却非常丰富,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对比,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突出了眼前的悲凉。

(设计意图:诗歌的诵读积累是丰富积淀,培养语感的重要策略,背记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重在打开这扇门,让学生自己去不断汲取、体会,从诗歌形式到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到诗歌表达的内容和作者情怀,都需要学生自己贴近了细细倾听。本次探究以阅读材料的内容为主,视野相对局限一些。下次探究将可能从诗人的角度或诗歌类别等角度进行自由探索。)

活动三:探究,

美丽的诗歌美丽的发现

一、生成问题,筛选问题

1.检查诗歌积累情况。谈话生成问题:在这些诗人中,你最崇拜的诗人是谁?预设:如果学习小组最崇拜的诗人是杜甫。则引出一系列问题:你们还会背诵杜甫的哪些诗呢?除此之外,还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你们还想了解杜甫的哪些事情呢?等等。最后,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如分成生平、作品、轶事等。)

2.继续谈话:探究的角度很多,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视角。比如,在这些诗词中,你们最喜欢哪类诗词?(预设:如果学生喜欢爱国诗词,则导思:一首诗词,一份情环,不同的爱国诗词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你想知道吗?相同的情怀,又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你想细细了解吗?相机诵读古今中外的爱国诗词,讲解爱国诗人如屈原、文天祥、岳飞、闻一多等的故事。吟唱由爱国诗词谱曲的歌曲。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把视角投向山水诗、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咏物诗等专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设计意图:以阅读材料中的以及学生积累的诗歌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对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重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体系。这无论对夯实学生的经典文化底蕴,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归纳、探索的能力,都十分有益。在这方面一定要下工夫。)

二、制订方案,小组分工

引导每个小组研究其中的一类问题。可继续运用前边使用过的表格进行规划、实施研究。学生不够明白的地方教师再次做简要的强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程序性认知,学生虽然已经接触过,但还不是十分牢固,教师适当强调巩固是必要的。)

三、实施研究,撰写报告

根据方案分工探究,撰写报告,教师提供写法示例。比如合并综合法等。

(设计意图:确定有意义的不同研究主题重要,搜集信息、归类整理信息更为重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援”至关重要。)

四、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在班级学习园地开辟“成果汇报空间”,鼓励学生署名评议。

(设计意图:展现丰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既是对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通过探究,使诗歌知识能够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得到梳理,变得清晰系统起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第二部分:与诗同行

活动一:感受,走进诗歌有密码

一、阅读材料,感受写法

1.自主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三首儿童诗,初步理解三首儿童诗的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提示框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发现儿童诗的特点:有趣的生活、神奇的想象、真情的表达等。

3.指名阅读诗歌故事《给诗加“腰”》,并且联系复述。

4.指名朗读《诗中的“秋”》,并引导学生小结读诗的方法:不懂的诗句要请教父母、老师、同学;学会把读到的诗句变成画面,想象诗歌描述的图景;读诗要联系生活;要学会将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教师的点拨、讲解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读诗、写诗是有方法的,进而激活寻找方法的意识。)

二、自由选择,仿写诗歌

自由选择一首儿童诗,教材之外的也行。提示仿写方法:选类似的事物或主题,模仿表现手法或诗歌结构等。如:爷爷的汗珠/就像是雨后山坡上的小溪/它使我总猜想/爷爷的身体里是不是有一个汗池/爷爷的汗珠/一股一股/使我总担心流干了/咦/爷爷的汗珠没了/是不是汗池关闸了

(设计意图:创作诗歌从仿写开始。最初,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仿写,慢慢地,他们在尝试创作中,会逐步领悟写儿童诗的秘诀,尝到写儿童诗的乐趣。)

三、布置作业,继续探究

1.收集觉得写得特别精彩的儿童诗,重点了解几位著名儿童诗人。

2.探究读诗、写诗还有怎样的方法或秘诀,继续仿写儿童诗。

3.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

(设计意图:只有以表达的视野去看儿童诗,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儿童诗的奥妙,只有不断自主地去寻找、学习前人的写作方法,才能提高写诗的水平。)

活动二:展示,我的地盘我做主

学生提前申报节目,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组织展示会。

1.基于古诗词的歌曲类节目。如演唱根据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谱曲的歌曲。

2.基于古诗词的情景剧节目。如陆游的《示儿》等。

3.基于古诗词的配乐朗诵节目。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4.基于古诗词的创意小品表演节目。如改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成的《杜甫回家》。

5.基于古诗词的现场书画表演。

(设计意图:安排这样的活动课,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诗歌艺术之美的张扬。很多时候,美,就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召唤。以上节目,根据学生申报情况调整。)

活动三:总结,享受收获享受美

课前各小组做好总结准备,包括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指导写总结报告

教师提供表格式的总结报告单(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不使用此表格),指导撰写。

第_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报告

二、学习小组讨论、记录、整理

1.学生可以先自己写,再讨论、合作写。

2.组长整理本组综合性学习档案袋。

三、交流总结报告

1.各研究小组依次轮流总结,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总结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2.听众提出疑问,请总结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3.综合性学习档案袋资料展评。有条件的,可以把资料用数码相机拍照后,上传到班级网站相关栏目中。

四、活动总结

教师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提出今后的学习方向与要求。

(设计意图:撰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总结报告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综合性学习重要的一环。所有同学都投入到总结、评价的学习情境中,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熟悉这类学习方式的程序、方法,并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增强对综合性学习及诗歌的兴趣。)

作者单位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2篇

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尤其是高年级段大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起到了改变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

大综合性学习单元,不再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教材,而是围绕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提供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有针对性地用好阅读材料,而不能上成阅读教学课。在这里,教材选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教学的中心:学习选文只是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活动的~个部分。从属于综合性学习的需要和安排。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运用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设计、实践学习活动方案。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调换教材编排的顺序,可以延伸、放大学习过程(时间和空间),可以与阅读内容、表达手法相关的阅读教学单元建立联系。

二、对学生实施大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基本估计

从三年级开始至五年级下学期,经过十次综合性学习(九次小综合,一次大综合)的操练,学生已累积比较丰富的经验。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都应由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教师参与其中,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合理地设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及活动形式,做好督促检查,不要越俎代庖。

三、对教材的研读分析和实施设想

(一)《走进信息世界》(第十册)

1 教材所处位置及学习目标,《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学期《邀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围绕一个主题、课内外结合、学生自主程度较高的大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知道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懂得正确利用媒体,趋利避害: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学习利用信息撰写研究报告的技能。

2 重视“单元导读”的解读。带领学生走进信息世界,需要认真阅读、理解“单元导读”,帮助学生弄明白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社会背景、自身需要、学习目标。“单元导读”的学习应该让学生生成“我的五官所触及的都是信息”“我就浸泡在信息里”的感受,生成“马上开始关于信息的研究”的急切心态。一句话,要充分发挥“单元导读”的功能,使学生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充满激情。

3 用活“活动建议”,①根据需要活用阅读材料。教材选编了五篇针对性很强的阅读材料,必须充分利用。这是为学生提供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必需的资料,特别是对于无图书馆可去、无网络可上的农村小学生,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按照第一条“活动建议”,展开研究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词读这些资料,讨论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根据第三条建议作活动准备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这些材料,提取现代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信息,作为辩论发言的素材。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导学生拓宽搜集资料的渠道,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的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②一次调查结果两次运用。用活“活动建议”第二条,调查前,引导学生设计好调查记录表,培养学生事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调查中,引导学生通过留心自己和家里人获取的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后,指导学生填写调查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汇总、分析,发现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规律,以及信息对不同群体的影响。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分类保存资料,做到一次调查结果两次运用。为第二阶段利用信息、撰写研究报告作准备。③灵活选择“辩题”,重视前期准备。用活“活动建议”第三条,一要根据当地实际灵活选用辩论主题,二要重视辩论的前期准备。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拟定讨论或辩论的题目,指导学生多渠道收集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辩论由学生自己组织,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引导他们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走极端”。辩论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组织语言、口语交际的能力,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自觉性。④拓展活动内容,多角度体会”影响”。教材选用的活动建议是面向全国各地小学生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针对当地、本校或本班的实际,设计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城市的学生可以搞“天下事我关心”新闻摘要活动,感受现代信息的影响:开展“购物方式的变迁”调查活动,了解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的方便等。农村的学生可以开展“与致富专业户零距离接触”,看他们是怎样获取致富信息的,信息给他们的生产、销售带来了什么好处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4 学习写“研究报告”的五个步骤。“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通过阅读“活动建议”旨导学生分五个步骤进行。①研读例文,打开思路。引导学生阅读两篇研究报告,让学生认识到像“爸爸咳嗽”这样的小事也可以进行研究。进而形成这样的认识:科研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留心观察生活,注意收集信息,就可以进行。从而打消学生的顾虑,打开思路,畅谈自己最想探究的问题,激起“我也要研究”的欲望。②选定主题,制订计划。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问题,从“小小的陀螺”到“神秘的UFO”,几乎都感兴趣,他们列举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涉及面很广,有的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稀奇古怪,即使研究也不可能有结论,像“有没有外星人”等。因此,教师指导他们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定合适的研究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选题首先得是自己感兴趣、乐于研究、适合研究的;选题设计的内容尽量浅些,范围尽量小些,多着眼于身边的现实问题。如“从玩具的变迁看小学生的消费观”“环保与卫生习惯的内在关系”等。确定选题后,小组制订研究计划。③搜集信息,分类整理。计划确定之后,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板块学习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如“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这一选题,就可以通过调查家人、亲朋,从衣着、家具、电器、过节消费、交通工具几个方面搜集资料,归类整理。④阅读资料,形成观点。小组成员要充分阅读整理好的资料,每个组员都要注意筛选为自己观点作支撑的、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小

组讨论达成共识,为撰写研究报告作准备。⑤研究写法,形成报告。再次研读两篇研究报告,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报告的不同写法。必须让学生清楚:研究结论的得出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撰写研究报告要做到问题明确,资料充足,分析合理,结论清楚。掌握基本写法后,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并集体进行修改、完善。

5 展示交流,总结反思。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布置展览,展出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各种调查结果、活动纪实、研究报告:可以召开主题报告会,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或个人收获、感悟、发现。搞好活动的评价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结束时以“庆功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进步,共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进行反思,为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借鉴。活动结束后将全部资料编辑成册,把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呈送相关部门。

(二)《难忘小学生活》(第十二册)

六年级下学期,小学生面临毕业,心态是复杂的。这六年,学生会经历许多令其喜悦、忧伤的事:这六年,对老师、同学的教育帮助也会有一些不理解、不领情。人教版教材把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六下,让学生在回忆美好小学生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表达情感,学会感恩,继续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把一份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永久地珍藏在记忆中,真是匠心独具。

1 提前进入,做好铺垫。针对毕业班实际情况,我们不能等学完前五个单元才进入综合性学习。应该一开学就带领学生进入“难忘的小学生活”的回忆之中。这一环节的前移,可以使学生在开学伊始就进入依依惜别的情感状态,有效地抑制厌恶学习、讨厌老师的不良情绪滋生,引领学生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顺利度过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2 周密计划,保障实施。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围绕“读、感、忆、写、寻、做”(认真读读阅读材料,感受师生深情:回忆小学生活,写难忘的人和事:寻找班级“成长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等)实施。但是学习周期长,容易出现松懈、走过场现象。这就需要对学习时间周密计划,对内容、形式精心策划。譬如“同学情深”“师恩难忘”“光荣集体”“爱心献母校”“依依惜别”系列主题的什么内容在课外进行,什么活动在课内实施,个人、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何时进行主题转换等,做出计划书。在教室醒目处设立“提示牌”,提醒大家按计划开展活动。

3 联系选文,有机结合。认真研读六下选编的五组课文。我们发现每一组都可以与本次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第一组课文,在学习作者借“学下棋”“种桃花心木”表达人生感悟的方法时。可引导学生体会老师批评教育自己的良苦用心,增进对老师的理解。制作班级纪念册,要做到图文并茂,编写精炼独到的文字说明。第二组是说明文,它们对不同事物特点体现的准确说明、生动描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学生回忆小学经历,收集、阅读了相关资料,激起了表达情感的欲望。但用语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部分学生尚有困难。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几篇回忆文章的不同叙述顺序,第四组“名篇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都称得上是闪亮的“范本”。我们可借以指导学生写好“成长故事”,可以是整篇,可以是梗概,可以是精彩片段,由这样多种文体编排而成的“纪念册”,更能彰显个性。

4 临别赠言,表情达意。互题赠言已成为小学生毕业前夕重要的交际活动,用好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生生情谊,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往由于缺乏指导,学生的赠言往往内容空泛。语言乏味,甚至低级庸俗。在学生题写赠言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示范引导。开展最佳赠言评选,激励学生用心去写,使写临别赠言成为学生表达深情厚意、展示个性和展示才情的平台,可提高这一活动的价值。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通识课程;投资与理财;建设;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当前,国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可谓“见仁见智”,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是李曼丽博士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她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界定方法,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从性质上说,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说,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内容上说,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投资与理财得以广泛兴起,理财规划必将成为经济金融界的热门话题。《投资与理财》通识课程是投资理财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课程着重于专业技能实训,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初始岗位为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公司等行业的客户经理、理财规划师助理等一线理财工作。课程要求学生能熟悉各种理财工具的特点及风险收益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目标客户设计出理财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工作任务的仿真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对理财工具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理财规划能力。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实训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投资与理财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工作,投资与理财毕业生必需学习证券、金融、保险等综合理论知识,掌握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熟悉理财服务的基本规范和流程,并熟练运用理财技巧。在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投资与理财》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在推进案例分析和项目化教学的同时,将国家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知识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为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起重要支撑作用。本课程开设是在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的。《投资与理财》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理财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开设与前后课程连接恰当。

二、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投资与理财》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提供理财咨询、制定理财方案等职业能力为重点,满足一线岗位专业素质需要为目的,通过与行业合作,开发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考试紧密融合,注重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岗位素质能力和要求。主要理念和思路如下:

(一)以理财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本课程设计以完成理财规划工作为导向,将理财规划师岗位工作分解为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学习项目,在各个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学习领域,设计学生情境。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以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基本规范和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突出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分解融合到所选的理论知识中,做到“课证融合”。通过设计市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一线理财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二)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和设计

根据高职[16号文件]要求,在课程设计中,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项目课程方案设计及课件的制作,均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讨论分析,参考行业培训标准和理财规划师做业规范,共同开发《投资与理财》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校内模仿、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点考核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

(三)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

课程围绕一线理财及理财规划师岗位能力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安排紧密围绕工作内容和岗位任职能力展开。通过实时的经济时讯、依托国内外证券市场、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校内实训室模拟软件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学习创造接近真实的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氛围,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融资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教育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税收筹划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二)能力目标

具备现金需求分析、现金规划方案制定的能力;具备制订住房消费方案、汽车消费方案、消费信贷方案的能力;具备分析客户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规划方案的能力;具备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提供保险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收集客户资料、投资规划、提供各项投资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退休养老规划、分析需求、制订方案、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财产分配和传承客户状况分析、财产分配方案制订、咨询服务能力;具备分析客户纳税状况、制订税收筹划方案的能力;具备完成客户的财务分析报告、综合制订各分项理财规划具体方案的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个人理财的一般原则,熟悉和灵活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以后的个人理财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些基础上,能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个人理财规划方案,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一)课程教学重点

与客户面谈沟通,建立合作关系的技巧;家庭财务信息收集、填写;客户住房目标设计、还货报表编制;教育目标的确定、编制教育投资;保险方案书制定;养老金筹划方案编写;养老金筹划方案编写;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组合方案配置;避税方案设计;理财规划方案执行等。

(二)课程教学难点

理财合同的设计、签订;具备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贷款还款方法比较、住房选择;教育投资计算;人险、寿险、财险的知识;养老需求分析、社会保障及法律知识运用;金融产品分析、收益率计算、投资组合;个人所得税计算、应纳税额计算;理财报告撰写等。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以理财服务工作过程为基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理财工作过程分为:建立客户关系――收集客户信息――财务分析评价――制定理财方案――实施理财方案――跟踪理财服务等组成。按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熟悉理财基本工作业务流程和要求―提供简单理财服务―提供综合理财服务。将理论知识讲解、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各项目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安排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按理财规划工作内容设计学习情境

将理财规划工作内容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整合到各学习情境中,在综合实训室,采用与工作过程高度仿真的模拟训练,边学边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强化四个环节的工作

岗位认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参观、交流感受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能力要求、岗位知识要求、岗位素质要求;校内实践教学,通过校内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社会实践,通过假期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了解产品,服务社会;顶岗实习,通过半年顶岗实习,实现工作真实体验。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方面,本课程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工作过程中所需知识、技能、标准为载体,利用校内模拟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一)“工学交替”

利用校内实训环境,结合理财软件应用,让学生体验《个人理财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实务操作,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训环境下不仅消化理论课堂知识,同时,对工作岗位有一个基本认识。

(二)“任务驱动”

以理财实际业务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将知识、技能有整合排序,以各项目驱动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以理财规划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最后又以综合实训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水平。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学习,职业能力将得到真实提升。

(三)“项目导向”

结合岗位能力要求提出项目内容,由主讲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理实一体化”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融“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边学边练。借助多媒体设备、PPT课件、专业教学软件进行理论讲解,然后通过分组进行实训操作。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和老师的现场操作与分组实训的结合从而实现“互动式教学”。从而让学生达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六、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名称:投资与理财综合实训室

条件:配置电脑50台,其中教师机1台,服务器1台,学生用机50台。内部组建局域网,与校园网互通。服务器安装有智管财务管理软件、用友财务软件、OFFICE软件、世华财讯金融系统及操作系统等软件满足专业教学。

功能:为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提供教学平台和模拟实训平台。理财规划、投资咨询、财务核算等。

实训项目:证券投资、期货实务、理财规划方案设计、理财软件综合应用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实训功能:实地考察、见习和顶岗实习。

实训项目: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理财规划、投资咨询等。

参考文献:

[1] 林双.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

[3]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高雄:“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2011.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81-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2010年6月正式启动的重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该计划以培养塑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为目标,“卓越计划”的指导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培养方案得以实现,其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卓越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2]。

作为河海大学传统优势专业,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简称“港航”专业)是我国同类专业中建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港航专业于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07年和2009年与校内其他专业共同建设力学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和水利工程部级实验示范中心,2011年获准建设教育部首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港航专业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

港航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被划分为五个教育层次: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培养方案的设计突出了工程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工程应用类课程、创新思维训练、企业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教育内容,使学生结合实践与研究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逐渐、系统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识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的要求和培养工程人才的共性要求设置,并为促进全面素质教育打下基础,分为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两大模块。综合基础模块包含了由“思想政治、体育、军事理论”等课程组成的必修课程,及由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人文科学与艺术等课程组成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基本技能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英语、科技文献检索、工程实践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着重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中英文表达沟通及写作能力、工程与科研基本素养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竞争能力。

2.工程基础教育。以专业工程学导论、工程基础理论、工程基础实践为核心建立工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基础两大模块。大类专业基础是以培育工程人才在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主要包含:数学、物理、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是以培育工程人才在港航工程领域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主要包含测量学、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工程水文学等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并结合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化工程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多种技术和现代工具,及结合实验、分析、计算等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

3.工程专业教育。以港航专业的课程群理论与工程实践、专业综合性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为重点,使学生深入学习本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该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能力。其中,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大部分是安排在企业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以合理安排港航专业课程群为基础,使学生以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构建本专业的整体知识框架,熟知并能应用港航工程建设领域的系统知识,形成专业知识复合,逐渐养成从项目要求、工程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整个环节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素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工程实例紧密联系,合理安排独立的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和课内实验,以校内各实验室为依托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

此外,企业工程实践层次设置了认识实习、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六个环节,共21.5个学分,总36周学习时间。素质拓展包括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等活动,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河海大学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教育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计划企业实践部分内容将主要依托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现场参观、讲解、观看录象、讲座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充分认识在国民经济建设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重要性,了解本专业具有理论与实际不可分割的特点,开阔和增强对本专业知识领域的全面性、综合性的认识,通过现场讲解学习了解码头、防波堤、船闸等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型式、布置、结构类型、组成和构造等,以及各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认识实习实践安排在第5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1周。

2.企业文化实践。企业文化实践主要是开展企业文化和职业生涯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和训练,通过企业文化实践环节,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培育学生团队合作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企业文化实践安排在第7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7周。

3.企业工程综合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完成了本专业的全部理论课程之后,再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专业综合性工程实践训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企业的施工、管理等部门采取跟班工作或代岗工作方式,对工程实施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进行学习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安排具有工程师资格的现场人员作指导教师,通过基于项目、案例等多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企业工程综合实践安排在第7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10周。

4.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在学生了解和熟悉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估价等方面的概念后,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结合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成果,针对某一实际水运工程,编制完成该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并优化施工工期,完成工程预算等工作。通过本模块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独立完成实际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2周。

5.毕业生产实践。毕业生产实践是在学生全面完成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综合训练和实践,主要由工程实践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结合公司承担工程项目情况,并根据学生意愿,安排学生进入某一具体工程开展具体的现场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产实践安排在第8学期期初,时间为3周。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依托企业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训练,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设计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在企业完成。其主要内容为结合企业承接的工程应用项目,完成相应的水工建筑物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锻炼学生独立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等方面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工程概念和创新精神,形成针对具体工程问题的基本研究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13周。

三、结论

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五个教育层次: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其中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与对口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依托认识实习、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六大环节,将学生与企业紧密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港航专业校企互动的实践教学运行新机制,使“卓越计划”在港航专业发展中得以落实,培养满足企业、行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其他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文综学习计划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77—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受关注,借助网络条件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很受师生的欢迎。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要用到的一些基本方法,都要由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许多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这些问题:如何确定活动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选定研习题目?如何引导学生规划研习的重点和范围?如何引导学生制订研习的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确定活动目标

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我们尝试运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活动的目标与思维层次的训练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活动目标。例如,有一个小组的研习题目是比较各地的健康食品。这一小组最初确定的研习目标是通过研究两地的健康食品,使学生初步认识健康食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具体了解兰州的特色健康食品。结合布卢姆分类法,再次确定的研习目标是:列举天津、甘肃两地的健康食品(记忆层次);举例说明什么是健康食品(理解层次);健康食品的标准有哪些(应用层次);具体研究几种健康食品的成分、生存环境、生长过程等(分析层次)。通过两次目标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初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安排不明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而结合布卢姆分类法设计的活动目标更明确,更有层次性,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二、确定研习题目

在小学阶段,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在这些主题下开展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这需要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例如,“天津与甘肃的饮食”这一主题活动包括“比较各地的特色街头小吃、各地的传统美食大推介、比较各地的饮食文化与习惯、比较各地的饮茶文化与习惯、比较各地的健康食品、比较各地的超市”六个课题。在这些课题中,学生对哪个课题感兴趣呢?我们根据主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涵盖了以上六个课题。考虑到参与者要和异地学生网上交流,在研究本地特色的同时,还要不断将研究结果与异地同学交流,所以在问卷中还包含了关于学生家庭中网络设备的调查。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将具备条件的学生筛选出来,再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将兴趣相投的学生分为一组,分别填写KWL图表,通过KWL图表的填写,使学生对要研习的题目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研习基础,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盲目选择课题、课题研习半途而废的现象。

三、规划研习重点和范围

当一个活动主题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也可能会联想到很多相关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规划研习的重点和范围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确定研习的重点和范围。思维导图在目前的教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制作方法是:从研习题目或题目的核心词汇展开联想,将想到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对问题进行第二步的联想。

四、制订研习计划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