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篇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百字,就把夜游的时间地点、同游者、周围环境交代清楚,还抒发了作者特殊的情感。学生学完此课,既能领略秀丽的景色,又能感受作者真切的情感。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一:诵读夜游之情,读出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这一份情感该如何把握呢?唯有把反复诵读作为教学目标,方能解得其中味道。阅读,不仅仅是诵读文字,更是融入真情,加入理解。采用教师范读、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形式,感受作品的韵味,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当作者“解衣欲睡”时,这是一个寻常的夜晚,阅读语气较为平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就要读出发现的兴致盎然和出行的迫不及待。到“念无与乐者”时,转为怅然,语调随即低落。忽然想到好友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带着一丝期盼。等到发现“怀民亦未寝”,就要读出“心有灵犀”的窃喜和欣慰。进而有了“相与步于中庭”的默契、温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阅读月下散步赏景部分应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毕竟身处贬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既要读出不得志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也要读出自适的坦然。学生根据理解,诵读再诵读,就能从文中读出深意。教师的相机阅读非常重要,学生会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能迅速融入文本,沉浸于文本的深邃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目标二:感受月色之美,掌握方法。

诵读之余,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懂得更好地描写叙事抒情。我们一起追寻作者行踪:屋内“解衣欲睡”,步出屋舍“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这一路走来,心情起伏变化,感触良多。

“月色入户”是月色不忍看到作者孤单寂寞,就悄悄进入屋子,巧妙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多情,善解人意,给失意之人带来温暖。“庭下如积水空明”,把月光比作积水,取其相似点“空明”,营造出一个空透明澈的氛围。“藻荇交横”,庭院里哪来的水草?原来是竹柏的倒影。作者进一步想象,月光下的竹柏倒影不就像水草吗?新奇的比喻给人错觉的美感,似乎在湖畔赏月,使我们不知不觉进入迷离的境界。

行文至最后,作者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运用反问,追问哪里没有月色?哪里没有松柏?唯苏轼和友人张怀民能够用心体悟。再次浏览全文,作者以行踪为线索,综合使用拟人、比喻和反问等修辞方法,借用丰富的想象,虚实结合,让学生既感受了月夜的美景,又学到了写景抒情的方法。

目标三:品味心境之闲,解读主题。

解读主题,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明了作者的复杂心境。写作本文时,作者被贬谪已有四年了。“乌台诗案”让苏轼死里逃生,凄凉孤寂。他在黄州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下这篇短文,真实记录了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段。解读本文主题,就要细细品味人物的心境之“闲”,这也是教学本文的目标之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颇有深意,入“夜”即“解衣欲睡”,无杂事扰之;“月色入户”即“欣然起行”,可率性为之;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细赏“竹柏影”,能尽情赏之。此情此景让苏轼不由自主地抒发了胸臆,被贬后的惆怅,与友人同赏月的愉悦,自我调侃的豁达。

作者被贬期间,没有公务缠身,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最终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有远大的抱负,有执着的追求,但是被一贬再贬。“吾两人”是“闲人”,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几多欣喜,几多凄凉,几多豁达……作者虽被贬但依然保持达观的心境,使文章更富感染力。把握这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 复习 高效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高效地复习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意义重大。教师要把握全面、系统、高效的原则,事先确定整体复习目标,有序安排复习过程,将复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归类时应注重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衔接,使较多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网络,便于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复习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五篇文言文。我将这五篇文章重新整合分成三类:人物类(《晏子使楚》《人琴俱亡》);游记类(《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说理类(《治水必躬亲》)。

第一,教师与学生采取纵向联系的方法,学生先自主复习五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然后师生互动提问其重点。如:相关的文学常识、课下的重点注解、课文的再翻译、课后重点习题等。

第二,教师采取横向梳理的方法,总结归纳三类文章的知识重点,搭建知识框架,编织知识网络,理清知识脉络,然后按类落实,备好学生用的复习学案。

归纳梳理时,教师可参照《中考说明》和中考文言文命题方向,按题型把知识重点整合汇编在一起。常见题型有:①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②文言词语注音;③课文背诵默写;④重点文言词语解释(包括常用重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词语积累、词类活用等);⑤重点句子翻译;⑥理解文章内容(包括段意层意概括、中心思想把握等)。

如复习《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文章,课前教师整理知识重点并印发复习学案,要求学生先完成第一部分――课前复习。

1.背诵课文,识记文学常识及课文句意。

2.摘录生字词,并注音。

3.列出重点词语,并解释(不少于20个)。

4.知识归类。

①通假字;

②词类活用(“西”“下”“空”“斗”“蛇”“犬牙”等);

③一词多义(“可”“环”“清”“以”等)。

5.列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句子加以翻译。

6.课文内容理解。

《小石潭记》――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①文章“记”的要素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有何特点?有何感受?

7.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新的发现。

1、2、3、5、7题没有具体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复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6题教师帮助梳理要点,重点明确,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第三,在梳理完要点,学生课前完成复习题的基础上,教师课上检查其完成的情况,并对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增强复习效果。

如《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学案,在完成课前复习题,梳理落实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二部分――课堂活动。

活动一: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

交流课前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或新的发现。

活动二:合作探究。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小石潭如此优美的景色,柳宗元却是“悄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的理解。(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2.看着承天寺庭院中这样的美景,苏轼又发出了什么感慨?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和他的其他作品理解)

课堂活动一使师生在课堂互动中既解决了疑难,思维又碰撞出新的火花;课堂活动二设计的两题能帮助学生复习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第五,在知识梳理,整合,落实之后,需要通过测试来验收复习的效果。测试时要注重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还要结合中考典型题,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建构的系统性,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测试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并引导学生及时改错,查缺补漏,巩固复习的成果。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3篇

一、承天寺记游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思,堪称中国文人的典型之思。

1 闲游

见月有情,是因久无人情。

按常理,苏轼为“乌台诗案”被贬已经四年。亲朋不会再为此纠纠葛葛的了:按常理,亲朋的诗和来往该是比较频繁的了。可是,四年中除了弟弟苏辙,能敢于来往的又有几个呢?“月色人户”,便也觉有情。因此,见月相约欣然起行,当也在情理中。月亮不止一次来寻这位命运坎坷的词人,诗人也多次为月洒情了:思妻之月,在松冈;思弟之月,在朱阁……月是老月了,人却是新心情夹着老心情。“念无与乐者”,写尽了苏文豪的境遇:寂寞得有点感伤。于是,选择只有一个:去承天寺,去找新贬的张怀民。

承天寺,在湖北黄州城南,是一个比较僻静之处。南唐初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为第一山门横匾上有“月台”两字。故又称“月台”寺。

苏轼此时去承天寺怕是在寓所闷久了之后的一次情感释放。若不是这样他为什么去这么僻静的承天寺?去找不知道在不在承天寺、有没有睡觉的张怀民?月亮固然是明澈的。怕也是坡候久了的。要知道,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痛苦坎坷陪伴他一辈子。

久闲的苏轼,需要在清风皓月下,去作一次没有闲心的闲游。

2 闲月在心

巧了,苏轼到承天寺,张怀民也在庭中。稍作寒暄之后,两人便在庭下闲走闲聊。

不觉之间,月儿更见明澈了。“庭下如积水空明”,不是眼瞅明月,却是心中月色皓然。如果不是与怀民聊得投机,心中怎见如此纯明?如果不是心中纯明,怎会眼中如此纯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月在心,闲思无限;见景发思,悠悠闲月。

心中郁闷,难见闲心。这是苏轼在被贬之后,久违的闲心,淡然见月,淡然诉情。这是豁达的苏轼,留给文坛的一个隽永的月色。

3 闲问追人

苏轼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不是没有意气风发的时候。请看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从中可见苏轼的壮志踌躇,同时也表达了他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可是,“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看似见景追问,无什么深意。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这哽在喉口、更是哽在心中的“闲”愁。苏轼不是不愿为朝廷出力,而是朝廷不识他这份忠心,怨气无由而出。怨气问中而出,怨气“闲”透而出。这份“闲”思,怎一个“闲”字可了?

闲心闲思,怎样了呢?归禅!

二、苏轼的归禅

据史料记载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信佛学禅,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即由一个儒家积极人世的人生观到佛教无物无我、心性明静的人生观蜕变,用禅学理念来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他为什么历经坎坷还是那么平静、乐观和旷达的原委。

禅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禅不仅来自印度达摩大师的传播,还来自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传统。它的精义就是“无我”、“无为”的理念。禅给苏轼另外一种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想进人那种自由忘我的境界。正像禅师刘悟元那首参禅的诗所说的“堪破浮生一也元,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徒。终朝谁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因此,了解坡这样一个复杂而又极其丰富的历史人物,仅仅从政治斗争或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黄州,苏轼认识了一位禅僧,叫佛印了元。这个人对苏轼影响很大。佛印在黄州一个佛教院里当主持,两人互相参禅论道,使苏轼真正相信了禅学“四大非有,五蕴皆空”的理念。他开始反省自己所有苦难的原因,是多欲,禅宗讲无欲则刚,要想取得心理的安宁,必须去欲。要那么些名利干啥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开始练瑜珈、练气功,还总结了一套练功术。同时他也学到了许多养生之道,学会了做菜,比如东坡肉等佳肴。他还结识了画家米芾,与米芾讨论绘画艺术形与神的关系。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小妾朝云也信了佛。前妻死后,朝云转正为夫人,一直陪伴着他,直到海南岛。在黄州,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遁儿。苏轼为儿子写了一首自嘲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些都反映了他人佛之后的平静心态。

因此。可不可以这样看:苏轼在《承天寺夜游》中把承天寺庭院内的月亮写得如此纯明,如此人味,如此人心,怕的也是一次潜意识的归禅。

禅定后的苏轼,其文思其作为,自然非与佛有缘不可阐释。

三、禅思的风扬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4篇

白马寺的导游词朋友们: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2001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 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这一座大佛龛,共雕有五十多条姿态各异的龙,雕工细腻,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艺术品。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 “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 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第一”,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著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为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

大佛殿内后部,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为观世音菩萨,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为元代所重建,明、清时重修。殿门外东侧壁间,嵌有宋代重立的《摩腾入汉灵异记》刻石,毕无说它“字体绝类《圣教序》,北宋人书,犹有晋唐风格,良可爱也。”此刻石记载了汉明帝修建齐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看起来十分壮观。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鹏金翅鸟的两边,还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如来佛又运用神通,让供品变化的无限多,用供品代龙,满足了大鹏金翅鸟的要求,解决了双方的矛盾,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就源于这个佛教传说故事吧。

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双膝坐于莲花宝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像高2.25米,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恬静之感。释迦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形制、风格大体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站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这一组十八罗汉,都是坐像,形态各异,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间。西侧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则削发光顶。有些游人就把他们戏称为十八罗汉一枝花。

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东西山墙上为木雕千佛壁龛,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此译出的。自东汉以后,历来均以此为藏经之所。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把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已介绍过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整个台上,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斗争。自唐武宗灭佛之后,惟有禅宗弘而不衰,成为汇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净土宗、密宗、律宗结合得最紧密。作为“释源”和“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马寺虽为禅宗寺院,但寺内的接引殿及阿弥陀佛主要是净土宗的内容,而毗卢阁及毗卢佛,则又主要是密宗的内容。

在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有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供奉着泰国佛教世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我们来到齐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砖塔,十三层,高约25米。齐云塔外形呈抛物线,造型别致,玲珑妩媚。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现存的砖塔,则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齐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声。所以当地人传说,在齐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实这是一种回音现象,它比北京天坛的明代回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中国第一座古刹是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齐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经”始于洛阳;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是白马寺内的清凉台;第一相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的;第一本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这十项第一,我们可以称之为“祖庭十古”。正是这“祖庭十古”,使洛阳折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

【扩展阅读】

白马寺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5篇

朋友们: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着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XX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着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这一座大佛龛,共雕有五十多条姿态各异的龙,雕工细腻,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艺术品。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 “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 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第一”,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着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着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为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

大佛殿内后部,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为观世音菩萨,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为元代所重建,明、清时重修。殿门外东侧壁间,嵌有宋代重立的《摩腾入汉灵异记》刻石,毕无说它“字体绝类《圣教序》,北宋人书,犹有晋唐风格,良可爱也。”此刻石记载了汉明帝修建齐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 ,看起来十分壮观。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鹏金翅鸟的两边,还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如来佛又运用神通,让供品变化的无限多,用供品代龙,满足了大鹏金翅鸟的要求,解决了双方的矛盾,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就源于这个佛教传说故事吧。

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双膝坐于莲花宝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像高2.25米,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恬静之感。释迦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形制、风格大体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站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这一组十八罗汉,都是坐像,形态各异,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间。西侧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则削发光顶。有些游人就把他们戏称为十八罗汉一枝花。

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东西山墙上为木雕千佛壁龛,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此译出的。自东汉以后,历来均以此为藏经之所。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把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已介绍过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整个台上,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斗争。自唐武宗灭佛之后,惟有禅宗弘而不衰,成为汇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净土宗、密宗、律宗结合得最紧密。作为“释源”和“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马寺虽为禅宗寺院,但寺内的接引殿及阿弥陀佛主要是净土宗的内容,而毗卢阁及毗卢佛,则又主要是密宗的内容。

在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有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供奉着泰国佛教世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我们来到齐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砖塔,十三层,高约25米。齐云塔外形呈抛物线,造型别致,玲珑妩媚。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现存的砖塔,则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6篇

朋友们: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着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XX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着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这一座大佛龛,共雕有五十多条姿态各异的龙,雕工细腻,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艺术品。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 “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 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第一”,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着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着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为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

大佛殿内后部,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为观世音菩萨,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为元代所重建,明、清时重修。殿门外东侧壁间,嵌有宋代重立的《摩腾入汉灵异记》刻石,毕无说它“字体绝类《圣教序》,北宋人书,犹有晋唐风格,良可爱也。”此刻石记载了汉明帝修建齐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 ,看起来十分壮观。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鹏金翅鸟的两边,还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如来佛又运用神通,让供品变化的无限多,用供品代龙,满足了大鹏金翅鸟的要求,解决了双方的矛盾,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就源于这个佛教传说故事吧。

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双膝坐于莲花宝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像高2。25米,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恬静之感。释迦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形制、风格大体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站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这一组十八罗汉,都是坐像,形态各异,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间。西侧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则削发光顶。有些游人就把他们戏称为十八罗汉一枝花。

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东西山墙上为木雕千佛壁龛,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此译出的。自东汉以后,历来均以此为藏经之所。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把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已介绍过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整个台上,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斗争。自唐武宗灭佛之后,惟有禅宗弘而不衰,成为汇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净土宗、密宗、律宗结合得最紧密。作为“释源”和“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马寺虽为禅宗寺院,但寺内的接引殿及阿弥陀佛主要是净土宗的内容,而毗卢阁及毗卢佛,则又主要是密宗的内容。

在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有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供奉着泰国佛教世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我们来到齐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砖塔,十三层,高约25米。齐云塔外形呈抛物线,造型别致,玲珑妩媚。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现存的砖塔,则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齐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声。所以当地人传说,在齐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实这是一种回音现象,它比北京天坛的明代回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教材;古诗文;“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31-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初中教材所选(以下简称“教材”)的《记承天诗夜游》《观刈麦》《游山西村》《行路难(其一)》等几篇古诗文,其中都有一“闲”字。细细探究,这“闲”字确实不闲。

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选入教材的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认真品味其“闲”字,细想:苏轼为啥闲?张怀民为啥闲?“吾两人”闲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吾两人”真的就“闲”呢?

原来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做一闲官,闲吧;张怀民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到黄州,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也闲吧。虽然,苏轼与张怀民被贬到黄州的时间不同,前后相差四年,但同为被贬之人,加之两人喜以山水怡情悦性,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能闲在一起,亦或是同病相怜啊。至于“两人”闲到什么程度?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由此看来,“吾两人”也确够闲的。

那么,是不是“吾两人”真的就“闲”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罢了,从中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综上赘言,这“闲”字,“闲”得真妙,可谓“闲”到家了。

二、“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教材所选的《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因为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正是其复杂心情的最好表述,意思是说: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从中可以感受到: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同时,这样的结尾,婉转地吐露了诗人的心绪。这两句诗中的“闲”字,可了不得。诗人因罢官回归家乡,人赋闲在家,但心里始终不闲,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以“闲”游山村,与农人叙谈。谈什么?不得而知。但细想: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无非也不外乎国计民生。“闲”吗?不闲;不“闲”吗?闲!似“闲”非“闲”,“闲”字确实耐人寻味。

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教材所选《行路难・其一》以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高昂的气势成为《行路难》三首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被后人列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全诗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从内容看,这首诗应该是写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意思是说“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前一句用姜尚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后一句用商朝伊尹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此时的诗人,内心充满了苦闷、愤郁和不平,但他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给诗人增加了信心,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诗句中的这一“闲”字,也可谓不闲。被“赐金放还”,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真是够“闲”的了;但反过来一想:诗人“闲”吗?不闲。为什么不闲呢?心里不闲呀。处在人生低谷,还在想着报效朝廷报效国家,还在以姜尚、伊尹的经历进行自我慰藉,还在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被重用的“闲”与心中的“不闲”形成强烈的反差,可见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在急遽变化交替着。“闲”字用得好,好在突出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好在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探“闲”,说“闲”,我这闲人之闲。古人闲,今人闲,各有各的闲;古诗文里,“闲”字不闲!

参考文献:

[1] 陈国明.《记承天寺夜游》“闲”字解读.《语文学习》2012年12期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8篇

一、仕途坎坷中的饭巯惺手情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北宋文学大家的身份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仕途却是坎坷的,有因才华招人嫉妒被排挤陷害,也有因其政治观念保守即不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贬。本文就是他在元丰二年因不支持新法而被支持新法的党派网罗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途中所作。虽说表面上只是贬官,但实则是被限制了很多权力,相当于流放,这对于壮志满怀的苏轼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在贬谪的困境中,苏轼的心境是旷达闲适的。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时间与事件,向我们平淡叙述了苏轼去寻张怀民的前因后果,第二部分则是描写苏张二人夜游散步时所见之景并继而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当时仕途失意,遭人陷害被贬流放偏僻之地[2],但却能在一个小小的承天寺中看到如此空明的景色,足以见出其是一个拥有旷达乐观的性格的人,这也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思想意蕴的一个方面。在初冬的夜晚,看到月色悄悄入户,一个“欣然”可见作者看见美景的欣喜之情,本就是被流放至此荒远之地,但是作者却能在凄冷的深夜欣然出门赏景寻求赏景的乐趣,可见其内心对于自己遭遇的并不挂怀。作者寻来好友一起夜游承天寺,通过“积水空明”来比喻当晚月光之皎洁透亮,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月光图;“藻荇交横”来比喻冬夜风中摇曳茂密的竹柏,同时也显示了当晚月亮的明亮,赋予了月光一种灵动的生机。若不是内心的旷达,又岂能见到如此动静结合的美景?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个连问、一句感叹,作者以闲人自居,表达自己闲然自适的心境[3],展现旷达的情怀,一个“但”字也暗写出了作者对于世人追名逐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现状的悲哀。同时“月”与“竹”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高洁人格的写照。

二、北宋政治打击下的伤感心境

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最后的问句和感慨倒也凸显了文章主题思想的悲观一面。为何苏轼会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连问?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对于所见的美丽空明的月夜竹柏之景,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痛心。他更想表达的是他自知在仕途上已经不能有大的成就,他就犹如那空明之景,因为有别的人和物在吸引着众人,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地方自己都不能得到重视,空有满腔抱负但却无处可施。所以文章末尾两个连问,慨叹自己虽有才能实干,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悲观心境。“闲人”二字进一步理解则是深一层次表现了他对于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与自嘲,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怎奈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吾两人者耳”,这样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犀利评价,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当时世俗之人的人生价值观是很不赞同的,想到自己和张怀民因为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被小人排挤,所以表面上虽然极尽在描写一个似乎是旷达闲适的主人公形象,但实际上内心也有无法言说的伤感与悲哀。毕竟他曾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希望仕途顺利并成就功业的,而御史李定等人策划的“乌台诗案”却让这些成为了泡影。此情此景之下,想起自己遭遇的这些时,苏轼虽极力隐藏内心的伤感,但还是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压抑之情。

三、作者暗藏于心的坚定意志

虽然苏轼在文章最后道出他认为当今世人追名逐利忘记美景,可他对于仕途也有着自己的执念,只因如今他仕途的不顺,所以才能在这样的夜晚看到此中美景。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从文章开头也有所体现,当解衣欲睡之际作者看到月光悄悄地进入时,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仕途的不顺和寂寞之情瞬间被激发,所以即使寒夜仍然出门去赏景。作者需要知音来共赏美景,分担被贬的压抑痛苦,他所慨叹的“如吾两人者耳”指的绝不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从他对于朋友的选择上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执着。“庭下如积水空明”等句,表达了苏轼顽强的个性,即便是被贬和失意也不忘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不改变正直的性格,也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是让我们今天的读者钦佩的地方。

总之,这篇随笔是苏文的代表之一,主要是为了表现作者对于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之下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感伤与坚定等情感,使得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其词《定风波》慨叹:“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今天,我们大学生重读这些随笔和词作文字,仍能感知到其豪迈坚强的人生态度,感受其逆境中仍要奋起的可贵精神。因此,这些美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12.

[2]林语堂.坡传[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201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9篇

正如梁衡先生所说,这两篇文章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这两篇文章都是大作家经历大苦痛之后的精神沉淀之作。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名为贬官,实为流放。但对刚从“乌台诗案”中九死一生的苏轼来讲,这已是朝廷给他的天大的恩典,怎么还敢有非分之想呢?然而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苏轼在黄州的五年时间,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许多经典作品,比如前后《赤壁赋》、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还有本文所要论及的散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在这篇仅有85个字的文章中,已经46岁的苏轼既对政治心灰意懒,又无法完全捐弃自己的政治抱负,既欣然陶醉于自然美景,又时时透露出被贬的悲凉。

张岱也是一个内心里有大苦痛的人。他写《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明朝已经被清朝所灭,旧时代已进入了历史的废墟里。然而已过天命之年的张岱却对那个昏庸腐朽的王朝充满了眷恋,誓不仕清,披发入山,著书以终,虽然时常断炊,但此情不改,矢志不渝。作为文人的张岱,手中一根笔管自然无法去对抗满清的铁马金戈,但它却以文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的笔调,为无数明朝忠臣遗老们构筑了一个梦,在另一个时空中实现了自己反清复明的理想。这就是“殆为明末散文坛最高的成就”的《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②。《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名篇,它是梦,却又是破碎了梦,是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千万孤独,是寄予了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大苦痛大悲哀之作。

其次,尽管二者都写大苦痛大悲哀,但这种痛苦和悲哀却表现得极为含蓄,就像一幅简笔水墨画,平静中和,不急不厉,从容淡定。在写法上,分别由一个“闲”一个“痴”字总领全篇,如一粒沙中看世界,融万千思绪于一炉。梁衡先生在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写景手法时所说:“月光的色相大致是青的,她不象红那样热,也不象绿那样冷,是一种清凉之色,有一种轻柔之感。”③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笔者尝试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角度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阅读。

一、结构:起承转合

律诗四联“起承转合”之说,就现存文献来看始于元代的杨载、范Z两家。后来“起承转合”一说作为一种文体的章法结构,成为八股文章法结构的基本特征。明清人对此一直有赞成、反对两说,但却都认可其作为“训蒙之法”的存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④

所谓起承转合,简单来看,起就是起因,是文章的开头;承就是事件的发展;转是事件发展中的转折;合就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元人杨载(仲弘)的《诗法家数・律诗要法》对律诗的起承转合有经典论述:

破题――或对景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体接,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⑤

从这段经典性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起承转合的要领所在:起就要突兀高远;承要承接“起”,继续推进,抱而不脱;转必须要有变化,池水兴波,出人意外;合要收束全文,言尽意丰。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就是符合起承转合要求的典范之作。

《记承天寺夜游》是整体一段,如果我们按照起承转合,可对文章做如下处理:

【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承】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转】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起”处简洁,异峰突起;“承”处承接开头,稳步推进;“转”处写月,承接上文“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在惊喜之外又别有惊喜,寥寥几笔白描,境界全出。结尾一个“闲”字,颇具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湖心亭看雪》两段文字,如果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可以做如下处理:

【起】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承】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转】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合】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起”处一个“独”字笼罩全篇,奠定了一种孤独凄清的情感基调;“承”乃是对在去往湖心亭的路上看到的自然之景的白描,更加渲染了有限的个人在无限的天地之间一种茫茫的无着落感;“转”处笔锋一转,突然写到湖心亭中的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一不合常理的对话,让读者与“金陵”和“客”这两个词突兀相遇。“金陵”乃是明朝都城,而“客”字实际上是作者在强调自己始终耿耿于怀的客的身份。自然,这两个金陵人是客,张岱是浙江绍兴人,现在在杭州也算客,可是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明朝遗民的张岱流落在清朝也是一个客,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他的大明朝,他的国都金陵,那才是张岱的家。一个“客”字流露出张岱强烈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合”的部分以“痴”字做结,这个“痴”字出自舟子之口,但作为无知无识的舟子自然是无法走进张岱孤独的内心的,可他说的这个“痴”却又无意中戳痛了张岱复杂纠结的内心,成了他一生心事的最好注脚。

二、语言:善用白描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在《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中,都有非常精彩的白描处理。

众所周知,古人写月有很多名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然而写月光的并不多,即使写到,也是将“月光”直接写出,缺乏对月光更加细致的描写。原因何在?月光无形,无形的东西刻画起来是最难的。

白居易名句“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将月光比作是白练,这是赋月光以质感,但“因过实而伤神”。李白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以声写月的典范。读了这句诗,踏踏踏踏捣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我们不由地想到,这是家人在给戍边打仗的亲人赶制冬衣了。由此,即使李白不写月光,那深秋凄清的月光也已经冷冷地照在了我们身上。这亦是以有形写无形,但又“因过虚而伤质”了。

让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如何写月光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段文字之所以高明,是因为它无一字有月,s又处处写月。以水的清澈透明写月光之皎洁,以水中藻荇写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反弹琵琶,尺水兴波,节奏感极强。另外,苏轼的这几句白描,用积水、藻荇、竹柏这些有形之物来写无形之月光,用极简的笔调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氛围,没有“过实而伤神”,也没有“过虚而伤质”,恰到好处,甚是高明。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张岱白描的是雪景,清冷之物,却写得委婉有致: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个语段连用三个“与”好似泼墨一般,给人以浑然一体酣畅淋漓之感。以此为底,大笔轻轻一挥,长堤便赫然纸上,又轻轻一点,便是一座湖心亭,继而一芥、两三粒,真的是毫不经心,却又如在目前。在这里,张岱一方面极写天地之大,天地之茫茫无际,浩然无边,一方面又极写了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之小,渺如尘埃。这种鲜明的小大对比,特别是用一种镜头推进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孑然一身的张岱,在茫茫宇宙间无可措手的痛苦。另外,从大到小地推进式的白描,好似让我们看到了张岱一步一步将自己逼进了一个坚硬的壳里的过程,这个壳如此的小又如此的坚硬!唉,天地如此之大,张岱又算什么呢?他又能做什么呢?于是,无力又无奈的明朝遗民张岱就这样据守在了这个壳中,一辈子也没有走出来。

三、情感: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中写道,“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在《诗集传序》中作了如下解释:“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简单来说,孔子认为《关雎》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表现快乐和哀伤都没有过分,而是恰到好处,符合“正”“和”的中庸之道。与《关雎》相反,郑国的音乐表达快乐过于,孔子对此是极力排斥的。《论语・卫灵公》中写道,“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可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一种重要的诗学原则和审美标准。《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审美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中并非没有苏轼的大苦痛。例如“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一句中的“月色入户”,是指月光照进门或者窗里来,此处的“户”到底是当“门”还是当“窗”讲,存在争议,暂且搁置。既然是月色入户,也就是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应该是刚入夜不久。这个时间苏轼已经“解衣欲睡”,这是否侧面写出了苏轼的无聊苦闷呢?又如“念无与为乐者”一句,身边没有可以谈笑取乐的人是否也暗示出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身边缺少可以交流的知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呢?再如“盖竹柏影也”一句。苏轼为什么要写竹柏呢?竹子有节,宁折不弯,柏树后凋,迎上傲雪。笔者以为,苏轼写竹柏,乃是在暗暗地表达自己对不合理现实的反抗态度和高洁自守的人格追求。可以说,这些都是苏轼内心的悲哀和苦痛,但却并不是以一种触目的方式裸地表现出来,而是虽哀不伤的。

《湖心亭看雪》也同样如此。这篇文章写于明亡之后,可是文章开头依然采用明朝的纪年,这本身就在刻意显示自己与所处时代的格格不入。另外,张岱一个“独”字已经将自己的孤独的痛苦表露无遗,而其后又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无奈、感叹等种种复杂的感情融于茫茫雪景之中。而后,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两人“见余大喜”,可是张岱却喜不起来,这可以从一个“强”字看出端倪。“强”字人教版课下注释翻译为“尽力、竭力”,实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而且“强饮三大白而别”,倘若此时张岱内心喜悦,为什么不慢慢喝酒慢慢聊,而是要如此生硬决绝地离开?再者,“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一有违常理的表述不正是张岱内心扭曲与纠结的外在表现吗?然而与苏轼一样,张岱同样将自己的这些苦痛深深地隐藏起来,倘若我们不去细细地品味,很容易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未觉诗人在繁华背后更深的悲哀了。

那么,苏轼与张岱为什么都将自己内心的苦痛掩藏起来,力求“哀而不伤”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孔子奠定的“哀而不伤”的诗学传统和审美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苏轼张岱都是其忠实的追随者。

其次,迫于当时外在政治的压力,不敢直接与现实对抗,而只能以曲笔表现之。

再次,这两篇文章都是回忆之作,时间磨平了作者内心痛苦的棱角,故而呈现出来是平和中庸的。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已经是他被贬之后的第四年,此时他对黄州已经渐渐适应,不再像刚到黄州时那样惶恐不安。而张岱湖心亭看雪是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的事,可他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却是明亡之后,也就是公元1644年之后,已经从明朝灭亡的梦魇中醒来的张岱开始用回忆的方式构筑自己的故国梦,这个梦孤冷却又美好。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两篇文章共同采用这种“哀而不伤”的抒情方式,虽然作者内心所有的不平、反抗、悲凉、痛苦被掩之于美景之后,但是它们却又不断冲击着那些美丽的表象,形成了文本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间的强大张力。

――――――――

参考文献

①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欣赏》,《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新1版第968页。

③梁 衡,《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欣赏》,《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④详见张晓伟:《“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0篇

2011年11月28日夜22时许,灰蒙蒙的细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给本来就庭院幽静的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的净慈寺增加几分森严。只见一群身着便装的赣浙两地民警悄然地进入,他们迅速将其中一间卧室团团围住。当管片民警将一名身穿佛袍的和尚从卧房叫出来时,潜伏在外的刑警一拥而上,大家定睛一看,这不是该寺庙的监院“释惟迪”高僧?可有谁能猜想到,此人正是警方苦苦追捕了17年的灭门惨案通缉逃犯徐心联。

面对警方的抓捕,练就一身强悍体魄的徐心联表情木讷,没有作出丝毫的抗拒,他懂得自己的报应来了。

那么,当年这起灭门血案是怎样发生的?徐心联在逃亡路期间如何“漂白”身份?警方又是如何寻踪觅迹锁定案犯的?

2012年1月21日,随着江西省九江县公安局将此案向检察机关移交,此案的一些内幕才得以揭开。

聚议“淘金”,

却生发恶念酿灭门惨案

主办此案的九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农村中队中队长陈和剑,从大队办公室橱窗里搬出了几大叠厚厚的案卷材料。经过17年,许多案卷材料纸面已经泛黄,但密密麻麻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当年这起灭门血案详及细节。

徐心联,1973年6月27日出生于九江县沙河街镇杨花村一户农村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有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家中仅靠耕耘几亩薄地维持生计,经济十分拮据。由于他从小逞凶斗狠,学业无所用心,只念至初中二年级,便不再愿意登学校的门了。不甘心让儿子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便托人帮助让徐心联学点求生的手艺。几经努力,父亲将徐心联送进到了九江市一家汽车维修铺学习车辆维修与保养。脱离了家庭的管教,徐心联并没有像父母企盼那样潜心学习手艺,而是结识了一些好逸恶劳的同龄人,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从此,徐心联成为了父母眼中的“小混混”。为此,其父亲曾多次用粗大的木棍惩治徐心联,但“打出了血,他也不出声,也不反抗。”父母对他性格的总结,只是“非常倔犟”。

说起17年前发生在九江市铁路南站宿舍区的那起血案,至今仍让许多当地居民心有余悸。

1994年7月27日,学徒三年仍无法出师的徐心联听说海南可以“淘金”,便邀集郭劲、刘选金、廖庆力来到王军民在九江县水泥厂的单身宿舍,与正在此处的王军民、张勇、郭亚兵一道商议去海南打工的事宜。他们表示有决心创一番大事业,谈着谈着大家兴奋起来了……这时,不知谁提议,为了保证7人在海南创业心齐不归,必须在离开之前惹点事出来,以断绝大家今后回乡的念想。

恰巧,王军民因近期腰酸背痛加重,前两天他在九江市人民医院诊治后,被诊断为患有腰椎体结核,便怀疑系中学时与同学徐敏打架所致,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如今,就要离开家乡去闯荡了,他心有不甘,决定在走之前搞掉徐敏。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徐心联等都当即表示同意。于是,七名无良青年很快便制定了罪恶的计划。

徐心联和王军民当天就购置了七把菜刀、剥皮刀、三棱刮刀。下午,他俩去了徐敏的住处踩点后。王军民拿100元给徐心联,让他和刘选金到九江市区去租辆面包车来,供作案后潜逃。

而后,按照王军民的分工,由廖庆力看车,徐心联敲门,其余人持刀冲入屋内打杀。当晚22时许,他们乘车来到徐敏的住处九江铁路南站宿舍。

徐心联敲开门后,朝徐敏的头部砍一刀,郭劲冲进房内持刀将徐敏的妻子胡瑛按在沙发上,王军民持三棱刮刀,郭亚兵、刘选金、张勇分别持刀围杀徐敏。

情急之中,徐敏顺手拿起一台电扇抵挡着,并大声疾呼“救命呀”。害怕徐敏的呼救声遭遇邻居住户的围攻和报警,郭亚兵挥刀砍中徐敏手臂一刀后,便同郭劲、刘选金迅速逃离了现场。在临逃时,郭劲将胡瑛颈上的一条金项链劫走。在王军民、徐心联、张勇逼砍下,徐敏最终被杀死在阳台的一角。杀红了眼的恶徒们仍没有住手,他们转过身来又将胡瑛杀死在客厅沙发旁,在挥刀朝徐敏当时年仅两岁的儿子徐思远砍了十刀后,才逃离现场。

之后,七人乘车逃至九江市建材厂,将身上穿着的血衣烧毁,将杀人凶器丢入水塘……

当听见徐敏呼救声匆忙赶来的邻居们,目睹现场的残忍场面都一个个震惊了。

经法医鉴定,徐敏全身有56处刀创,系被他人砍击头部致使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死亡;胡瑛全身有17处刀创,系他人用三棱刀刺中右肺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徐思远全身有10处刀创,伤情为重伤乙级。

此案很快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百姓谈起此案都是唏嘘不已。

当年参与此案侦办的刑警、现任九江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所长陈新告诉记者,如此血腥的恶性案件立即震惊了整个县城,县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侦破“7・27”特大杀人案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第一名犯罪嫌疑人郭亚兵在案发后的第二天被抓获归案。“郭亚兵很快就供认了整个作案经过,而他在交代完之后竟然问民警什么时候让自己回家了?”

随即,警方一鼓作气,穷追猛打,刘选金、郭劲、廖庆力3人相继落网。王军民、徐心联、张勇却没有了踪迹。

1994年8月5日,警方得到线报,王军民将在九江市新桥头附近老汽车站与徐心联会面,打算乘车逃往外地。专案组当即组织实施抓捕。由于车站人多混杂,王军民极力反抗,疯狂地抓起路边摊点上的汽水瓶、水果砸向民警……最终还是被民警制服。而徐心联则趁乱又一次侥幸逃脱了。

藏身寺庙,

遁入空门直至成为监院

公安机关的侦查案卷显示,这七名犯罪嫌疑人均为二十岁左右,除王军民有工作外,其余人员均无业。其中郭亚兵和廖庆力曾因盗窃被劳教或判刑。

1995年9月8日,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认为,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郭劲、廖庆力五名被告人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目的,经过事先密谋策划后,结伙持刀杀死两人,致一人重伤,其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且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共同犯罪。郭劲在杀人过程中,还劫取了他人财物,又构成抢劫罪,且情节严重。法院依法判处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死刑;郭劲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廖庆力有期徒刑15年。

陈和剑介绍说,法院宣判后,五人均服从判决。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三人在判决生效后,经过省高等法院复核,依法执行了枪决。

但是此案的第二被告徐心联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似的,在公安机关的视线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徐心联的供述,他当年侥幸逃脱之后,很快跑到了与九江一江之隔的湖北省黄梅县。起初,他来到位于东山山麓下的五祖寺,试图请求方丈收留,但遭到拒绝。

随后,徐心联又逃往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脚下的三祖寺。这里环境幽静,是个僻静藏匿的首选地。他谎称自己姓杨,是江西省九江市人,家里开了间修理汽车的铺子,因谈恋爱被女方抛弃,看破了红尘,毅然决然出家。被寺院收留后,徐心联被安排负责打扫卫生、卖门票……处处谨小慎微,生怕言行不慎暴露恶迹。半年后,徐心联正式剃度出家,法号“释惟迪”。

中国佛教协会全国代表会议1993年10月21日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要求出家的人,系本人自愿,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需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方可以接收留寺。第十条规定:皈依的人需要填表登记个人姓名、简历及介绍人,交寺院保存。但三祖寺方面表示,由于时间久远,寺院没有留存徐心联任何身份信息资料,警方也因此无法查实。

只读过二年初中的徐心联,很快在佛学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不到一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整套法器的施法,佛经唱念极好……深得主持欣赏,被提拔为三祖寺负责接待宾客的僧职――知客。

渐渐地,徐心联在这里如鱼得水,但不久他身上的劣性也显露出来了。寺院为了适应公务的需要新购进一台轿车,因徐心联在家时学过汽车修理,以娴熟的专业技能成了寺院驾驶员。从此,徐心联便经常趁夜色悄悄驾车下山游乐,常常因乐不思蜀而耽误第二天的早课。而当寺院公务需要用车时,他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车。由于徐心联的玩心太重,众僧人对徐心联颇有微词。住持对他彻底失望了,并多次对他进行劝诫、教诲。最终,寺院将这台车作价卖掉落了。但是,徐心联并无悔改之意,仍然我行我素。

1995年10月的一天,徐心联负气地离开三祖寺,到了安徽省的九华山。随后,他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的佛学院求学,潜心学习了三年佛理。毕业后在全国各地云游。先后参学过的寺庙包括:福州市的西禅寺、浙江的普陀山普济寺、河南省的嵩山少林寺等。

2000年初,徐心联从云南省昆明市一路步行乞食,来到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浙江杭州。在西湖边的名刹净慈寺,从挂单和尚做起,开始了一段长达十一年的安定生活。

“我在寺庙几乎是一年升一级。”徐心联对记者称,他从挂单和尚升到知客和尚,直到成为监院。此间,仅读过二年初中的徐心联先后取得浙江大学成人本科学历、土木建筑工程师二级资格证,其书法作品还曾获过奖。2008年,徐心联被邀请担任执行人,参与恢复重建城北的香积寺,从设计到建造都是按照他的理念来实施的。2010年2月,寺庙重建完毕后,他被任命为监院。2011年,他兼任净慈寺监院一职,从此整天来回奔波于两寺之间。

作为佛教界代表,徐心联曾多次被邀请担任当地政协委员。根据警方的调查显示,徐心联平时都开着一辆奥迪A6出入,用的是名牌手机,在当地佛教界享有盛名,不抛头露面成为其一贯的行事风格。

“漂白”身份,

案犯恶业难消终落法网

徐心联在佛教界出名后,出国云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根据警方后期调查显示,徐心联有过多次出国记录。作为一名重大的杀人案在逃嫌犯,他在出入边境关口时是如何顺利通过严格检查的?这一切都和他冒用一个名叫“罗明生”人的身份相关。

徐心联逃脱后,九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和辖区沙河派出所始终没有松懈对他的追捕工作,并将徐心联列为网上追捕逃犯。江西省公安厅也将此案在逃的两名嫌疑犯徐心联、张勇挂牌督办。

2011年5月,公安部部署“清网行动”时,徐心联就被九江县公安局列为重点追逃对象。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九江县公安局局长李彤、九江县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王义明多次组织办案民警开展信息研断,深入逃犯家中做劝投工作。

因徐心联是九江县沙河街镇杨花村人,属沙河派出所管辖,派出所成为负责追逃徐心联的责任单位。该派出所所长陈新,在17年前作为刑警大队民警参与徐心联团伙杀人案的侦破工作,他说,起初觉得抓捕徐心联归案有很大的困难,“毕竟过去17年了,一点音讯都没有,是不是畏罪自杀了!”

警方经过缜密的摸排工作,掌握了徐心联有可能在做和尚的模糊信息。通过进一步的侦查,11月20日,杭州一个户籍名字登记为“释惟迪”的法师进入办案民警的视野。

“‘释惟迪’的户籍资料显示其是广东省韶关市人,以前俗家名字叫罗明生。”陈新说,看到释惟迪的户籍登记是1979年生,但照片中的人看起来没有那么年轻。

徐心联过去的户籍资料上没有照片,也无法核对。几经周折,民警从当年办案材料中找到唯一一张徐心联案发潜逃前的照片。陈新说:“变化很大,我们找了很多熟悉徐心联的人帮忙辨认,都觉得神态很像是同一个人。”

“释惟迪”是不是徐心联?九江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副所长王飞翔立即带队赶往“罗明生”户籍所在地广东省韶关市,对‘罗明生’的户籍身份进行核查,结果证实了警方的猜测。

据徐心联供认,从2005年初开始,投案自首的念头就在他心里萌生,但事关人命大案,始终没有说服自己。随着徐心联在寺院级别的升迁,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日趋紧迫,没有合法的身份证就寸步难行。2005年7月,徐心联来到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的师兄、该寺的副寺寮释迪印处,通过接触寺庙居士林惠芳,找到在这里以算命为生的江西省于都籍瞎子段某,在得知当地有一名叫罗华荣的居民,10年前他的儿子因不忍家庭暴力离开出走,渺无音讯后。徐心联以一万元及承诺为其夫妻养老送终作条件,在公安机关“第二代身份证”人像采集时,用自己的照片替换了“罗明生”,成功地实施了身份“漂白”。第二年,他又穿着佛袍、持相关证明到公安机关将“罗明生”更改为法号“释惟迪”。紧接着,将户籍迁至杭州。

被逮捕时,“长期健身并拥有一副硬身板的徐心联,只淡然地问了一句‘你们是干什么的’,没有反抗。”陈和剑说,实际上,徐心联对归案并不抗拒。但一位同寺院的僧人却回忆说:“‘释惟迪’发怒时就像阿修罗附身,也许是杀人的事情时时还在折磨着他吧!”10余年间,众僧逐渐见识了他的嗔怒心和戾气。一位在寺内广受好评的法师,因为疾病在身被释惟迪劝退,不得不离开。僧人们至今仍感到不平:“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以寺为家,他竟然还说出‘回家’的话来,哪里还像个出家人?!

2012年2月14日,记者在九江县看守所与徐心联展开对话,来进一步了解他潜逃17年来的内心世界。

之前,记者曾来到徐心联家,见其家中经济十分拮据,父母身着的衣裳可见破洞、补丁。便询问徐心联,他出家之后收入尚可,为何没有给家中寄些钱?他答道:“我的钱都是信众供给佛祖的,非我所有。”

徐心联告诉记者,他遁入空门后,也在赎罪,还参与杭州市当地的各类慈善活动,带头参加无偿义务献血。他常年抄写《金刚经》,已习得一手娟秀小楷,他的信徒以3万元的价格拍走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他将这笔钱捐献给了云南抗击大旱所需。“这些年,自己个人也先后向有需要帮助的人群捐款10余万元。”

徐心联还说:“目前他的家人正在与受害人家属沟通,自己会倾己所有给受害人作出补偿。尽管这是微不足道的。”

陈和剑介绍说,在看守所里,徐心联依旧每天坚持食素,日夜参禅,他还用佛理感化同监舍的嫌犯。徐心联曾表示,佛门已是其灵魂皈依之所,逃亡17年间,他每日均在为亡灵超度,并努力行善,以补救过错。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1篇

聚议“淘金”酿灭门惨案

“离菩提心,一切所作,皆为魔业。”杭州西子湖边的雷峰塔下,释惟迪法师主编的净慈寺墙报上,《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引语尚在,斯人却已深陷俗世牢笼。

2011年11月28日夜22时许,冬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一群身着便装的赣浙两地民警悄然进入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的净慈寺,迅速将其中一间卧室团团围住。当管片民警将一名身穿佛袍的和尚从卧房叫出来时,潜伏在外的刑警一拥而上,将其抓获。寺院的僧人定睛一看,被抓捕的正是寺庙的监院“释惟迪”高僧;而此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揭晓:警方苦苦追捕了17年的灭门惨案通缉逃犯徐心联。

主办此案的九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农村中队中队长陈和剑,从大队办公室橱窗里搬出了几大叠厚厚的案卷材料。经过17年,许多案卷材料纸面已经泛黄,但密密麻麻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当年灭门血案的细节。

徐心联,1973年6月27日出生于九江县沙河街镇杨花村一户农民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家中仅靠耕耘几亩薄地维持生计,经济十分拮据。由于他从小逞凶斗狠,学业无所用心,只念至初二,便辍学在家。不甘心让儿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将徐心联送到九江市一家汽车维修铺,让他学习车辆维修与保养。脱离了家庭的管教,徐心联并没有像父母企盼的那样潜心学习手艺,而是结识了一些好逸恶劳的同龄人,吃喝玩乐,游手好闲。为此,父亲曾多次用粗大的木棍惩治徐心联,但“打出了血,他也不出声,也不反抗”。父母对他性格的总结是“非常倔犟”。

1994年7月27日,学徒3年仍无法出师的徐心联听说海南可以“淘金”,便邀集郭劲、刘选金、廖庆力来到王军民在九江县水泥厂的单身宿舍,与正在此处的王军民、张勇、郭亚兵一道商议去海南打工的事宜。王军民因近期腰酸背疼加重,被诊断患有腰椎体结核。他怀疑系中学时与同学徐敏打架所致,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如今,就要离开家乡去闯荡了,他心有不甘,决定在走之前“搞”掉徐敏。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徐心联等人都当即表示同意。

徐心联和王军民当天就购置了7把菜刀、剥皮刀、三棱刮刀。下午,他俩去了徐敏的住处踩点后,王军民拿100元钱给徐心联,让他和刘选金到九江市区去租辆面包车来,供作案后潜逃。而后,按照王军民的分工,由廖庆力看车,徐心联敲门,其余人持刀冲入屋内打杀。当晚22时许,他们乘车来到徐敏的住处九江铁路南站宿舍。徐心联敲开门后,朝徐敏的头部砍一刀,郭劲冲进房内持刀将徐敏的妻子胡瑛按在沙发上,王军民持三棱刮刀,郭亚兵、刘选金、张勇分别持刀围杀徐敏。

在王军民、徐心联、张勇逼砍下,徐敏最终被杀死在阳台的一角。杀红了眼的恶徒们仍没有住手,他们转过身来又将胡瑛杀死在客厅沙发旁,在挥刀朝徐敏当时年仅两岁的儿子徐思远砍了10刀后,才逃离现场。之后,7人乘车逃至九江市建材厂,将身上穿着的血衣烧毁,将杀人凶器丢入水塘……

此案很快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百姓谈起此案都是唏嘘不已。当年参与此案侦办的刑警、现任九江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所长陈新告诉记者,如此血腥的恶性案件立即震惊了整个县城,县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侦破“7·27”特大杀人案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第一名犯罪嫌疑人郭亚兵在案发后的第二天被抓获归案,他很快就供认了整个作案经过。随即,刘选金、郭劲、廖庆力三人相继落网,王军民、徐心联、张勇却没有了踪迹。

1994年8月5日,警方得到线报,王军民将在九江市新桥头附近老汽车站与徐心联会面,打算乘车逃往外地。专案组当即组织实施抓捕,王军民被抓获,而徐心联则趁乱又一次逃脱了。

藏身寺庙成佛门高僧

1995年9月8日,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依法判处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死刑;郭劲死刑,缓期2年执行;廖庆力有期徒刑15年。

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三人在判决生效后,经过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依法执行了枪决。但是,此案的第二被告徐心联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似的,在公安机关的视线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徐心联的供述,他当年侥幸逃脱之后,很快跑到了与九江一江之隔的湖北省黄梅县。起初,他来到位于东山山麓下的五祖寺,试图请求方丈收留,但遭到拒绝。

随后,徐心联又逃往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脚下的三祖寺。这里环境幽静,是藏匿的首选地。他谎称自己姓杨,是江西省九江市人,家里开了间修理汽车的铺子,因谈恋爱被女方抛弃,看破了红尘,毅然出家。被寺院收留后,徐心联被安排负责打扫卫生、卖门票。半年后,徐心联正式剃度出家,法号“释惟迪”。

只读过两年初中的徐心联很快在佛学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不到一年就熟练掌握了整套法器的施法,佛经唱念极好,深得主持欣赏,被提拔为三祖寺负责接待宾客的僧职——知客。

不久,他身上的顽劣之性显露出来了。寺院为了适应公务的需要新购进一台轿车,因徐心联在家时学过汽车修理,他成了寺院驾驶员。从此,徐心联便经常趁夜色悄悄驾车下山游乐,并常因乐不思蜀而耽误第二天的早课。而当寺院公务需要用车时,他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车。住持多次对他进行劝诫、教诲。最终,寺院将这台车作价卖掉,徐心联却毫无悔改之意。

1995年10月的一天,徐心联负气离开三祖寺,到了安徽省的九华山。随后,他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的佛学院求学,潜心学习了3年佛理。毕业后,他到全国各地云游,先后参学过的寺庙包括福州市的西禅寺、浙江的普陀山普济寺、河南省的嵩山少林寺等。

2000年年初,徐心联从云南省昆明市一路步行乞食,来到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浙江杭州。在西湖边的名刹净慈寺,从挂单和尚做起,他开始了一段长达11年的安定生活。

在净慈寺,徐心联几乎是一年升一级。他从挂单和尚升到知客和尚,直到成为监院。此间,徐心联先后取得浙江大学成人本科学历、土木建筑工程师二级资格证,其书法作品还曾获过奖。2008年,徐心联被邀请担任执行人,参与恢复重建城北的香积寺。香积寺从设计到建造,都是按照他的理念实施的。2010年2月,香积寺重建完毕后,他被任命为监院。2011年,他兼任净慈寺监院一职,从此来回奔波于两寺之间。

作为佛教界代表,徐心联曾多次被邀请担任当地政协委员。根据警方的调查显示,徐心联平时开着一辆奥迪A6出入,用的是名牌手机,在当地佛教界享有盛名,不抛头露面成为其一贯的行事风格。

恶业难消终落入法网

徐心联在佛教界出名后,出国云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根据警方后期调查显示,徐心联有过多次出国记录。作为一名重大的杀人案在逃嫌犯,他在出入边境关口时是如何顺利通过严格的检查的?这一切都和他冒用一个名叫“罗明生”的人的身份相关。

徐心联逃脱后,九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和辖区沙河派出所始终没有松懈对他的追捕工作,并将徐心联列为网上追捕逃犯。江西省公安厅也将此案在逃的两名嫌犯徐心联、张勇挂牌督办。

2011年5月,公安部部署“清网行动”时,徐心联被九江县公安局列为重点追逃对象。警方经过缜密的摸排工作,掌握了徐心联有可能出家的模糊信息。通过进一步的侦查,11月20日,杭州一个户籍名字登记为“释惟迪”的法师进入办案民警的视野。

“释惟迪”是不是徐心联?九江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副所长王飞翔立即带队赶往“罗明生”户籍所在地广东省韶关市,对“罗明生”的户籍身份进行核查,结果证实了警方的猜测。原来,2005年7月,徐心联来到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通过接触寺庙居士林惠芳,在得知当地有一名叫罗华荣的居民10年前他的儿子离家出走、渺无音讯后,徐心联以1万元及承诺为罗华荣夫妻养老送终作条件,在公安机关“第二代身份证”人像采集时,用自己的照片替换了“罗明生”,成功地实施了身份“漂白”。第二年,他又穿着佛袍、持相关证明到公安机关将“罗明生”更改为法号“释惟迪”;紧接着,将户籍迁至杭州。

2011年11月28日22时许,徐心联被警方抓获后只淡然地问了一句“你们是干什么的”,没作任何反抗。陈和剑说,实际上,徐心联对归案并不抗拒。但一位同寺院的僧人却回忆道:“释惟迪发怒时就像阿修罗附身。”十余年间,众僧逐渐见识了他的嗔怒心和戾气。寺内广受好评的一位法师,因疾病在身被释惟迪劝退,不得不离开。僧人们至今仍感不平:“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以寺为家,他竟然还说出‘回家’的话来,哪里还像个出家人?!”

徐心联成为佛门高僧后,其俗身父母家中依旧贫寒拮据。十多年间,徐心联没有给父母任何接济。问及此事,徐心联说:“我的钱都是信众供给佛祖的,非我所有。”2012年1月21日,江西省九江县公安局将此案向检察机关移交,徐心联也在看守所里静静地等待着法律的审判。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2篇

释恒君的师父释廷佛是嵩山大法王寺方丈,名下有包括佛泉寺在内的11座寺院,释延佛的俗家弟子李留法是河南天瑞集团老总,曾以37亿元身家名列河南首富榜单。

1997年,释延佛和李留法在部级贫困县鲁山县玉枕山选址重建唐代的佛泉寺,以及一尊世界最高的佛像。

这尊佛像高达208米,共耗资12亿元,周身有108公斤黄金、3300公斤合金铜和15000吨特殊钢材。大佛作为宗教财产登记在佛泉寺名下,但实际的经营者一直是天瑞集团。

2008年9月29日,一场盛大的开光盛典之后,天瑞集团开始收取门票。2010年3月26日,李留法向河南省委领导承诺免票两年。

但今年的2月11日,天瑞集团突然宣布开始售票,并在10天之内把原来66元的门票涨到199元。

这严重影响了景区内佛泉寺的香火钱。僧人扯起条幅抗议天瑞集团“借佛敛财”,逐日到景区办公室索要米面,数度封堵景区大门,直至眼下着手夺权。围绕寺院和大佛管理权,在高僧与首富之间,上演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戏剧。

门票VS香火钱

7月20日傍晚,夕阳镀在鲁山大佛的脸上,一派安详之状,它的脚下,是被九层山峦环抱着的佛泉寺。

关于大佛归属的谈判尚未结束,由鲁山县多家政府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再次受挫。

释恒君的卧室内,一块黑板上,关于“下一步工作计划”这样记载:一、给县政府留足协调时间,下周四(7月21日)去县政府问询进展情况;二、再下一个周四(7月28日)催问结果;三、如无进展,即着手接管景区,直接行使管理叔(8月6日)。

在寓强硬于平淡的辞令背后,佛泉寺僧众已经控制不住情绪。

6月12日,一群僧人在山门前高举“反对强制买门票”、“抗议企业操控宗教”、“抗议企业借佛敛财”的白色条幅,挡住由寺院通往大佛的道路,引起游人驻足围观。

这对一个月前方通过国家5A景区验收的中原大佛景区来说,实系尴尬。中原大佛和佛泉寺均由天瑞集团投资兴建,旗下的天瑞旅游负责整个大佛景区的运营,景区道路上的指示牌上,对大佛标示的名称均是天瑞大佛,而非官方命名的中原大佛。

一天半后,经当地政府斡旋,佛泉寺以“给政府一周时间调解”为条件,撤除了路障。

同样的场景6月25日再度上演,这天,佛泉寺向鲁山县民族宗教局递交题为《依法行使寺院管理权》的汇报:佛泉寺决定,7月2日起依法行使寺院及所属中原大佛的管理权。

堵路的僧人拦住了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当时,赵正陪同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参观大佛,被一群扯条幅的和尚围着要求解决问题,一脸尴尬。

担心冲突升级“产生国际影响”,由鲁山县政府、统战部、宗教局、公安、国保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佛泉寺,协调天瑞集团和佛泉寺僧侣之间的矛盾,却难以着手。

冲突的直接起因是门票。中原大佛景区自2008年开光之后开始收取门票,66元的收费标准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的3月26日。

这一天,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参观佛泉寺。据了解,在和主持释延佛座谈时,延佛说,高额门票令一批游客和信众望而却步,不利于弘扬佛法,从培养市场的角度,应该免收门票一段时间。

天瑞集团法人代表李留法被叫来,此后天瑞集团对外两年免收门票的消息。

到了今年春节天瑞旅游在大佛景区举办“中原大佛圣地2011年农民博览会”。每天都有超过10万的人群涌来。

2月11日,天瑞旅游突然在景区入口立起公告牌,正式宣布恢复门票收费,第一天的收费标准是115元,第三天涨到了190元,到了第七天,门票成了199元。

天瑞旅游的办公室主任吴三民向《凤凰周刊》记者解释,之所以突然宣布收费,是因为大佛的金刚座和一些配套设施需要维修,如果不收门票,巨额的维修基金他们难以承受,而且收费标准是经过鲁山县物价局批准的。

佛泉寺的僧人对“火箭式上升”的门票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维持寺庙运转主要靠香火钱。重收门票之后,寺庙游客锐减,很多信众不再进庙,而是选择在门外遥拜。2月底,一个居士拿皈依证景区也不让进,偷偷绕道,趟过近50米宽的河水才来到寺院。

僧人抱怨,进得景区的游客,往往被安排乘坐观光车直达大佛,而不经过佛泉寺,“长此以往,庙里就断了香火”。

释恒君安排沙弥每天到天瑞旅游的办公室索要米面,这一非常举措未获回应。其后,双方发生了一系列摩擦,比如僧人外出返回,要在景区门口验票处签字才能入内。

6月10日,鲁山县宗教局长铁九冬和该县一位人大副主任要进佛泉寺视察,被拦在景区门外,最后经由僧人签字才得以进入,僧人开始连夜赶制条幅,风波由此爆发。

第二次僧人堵路的原因是,6月22日主持释延佛回寺院开会,也被拦在门外,不得已只好掉头返回郑州,召集弟子在郑州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从起初的合力建寺到今天撕破脸,双方嫌隙由来已久,千头万绪,归结到一个钱字。

大师和首富的恩怨

大佛之争的两方主人公,是河南最具传奇的和尚释延佛,以及他的俗家弟子、企业家李留法。

释延佛本名尚连福,是登封市马庄村人,年轻时曾在村里当电工,作业时不慎触碰高压线,造成下肢高位截瘫。

1980年,遭劫难的尚连福拜少林寺的永三和尚为师,剃度出家后改名延佛,千年古寺嵩山大法王寺在他手中得以重建。

释延佛精于易经占卜和风水勘察,慕名找其预测吉凶者络绎不绝,河南的一些官员和商人以结交释延佛为荣,传出一系列准确预测官运的秘闻。

天瑞集团董事长李留法是平顶山汝州人,曾在化肥厂当过临时工,1985年和5户亲友合股组建汝州市铸钢厂,由此演绎出一系列“蛇吞象”的财富神话。2009年,李留法以37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关于释延佛和李留法合作建大佛的事,外界流传着不同的版本。释延佛弟子释恒君称,二人初次见面于1996年,李留法和妻子一起在释延佛门下皈依,成为其俗家弟子。

据称,释延佛常年做一个奇怪的梦,经常梦到自己站在嵩山眺望四方,见一擎天金佛立于群山之中遍洒甘露。遍寻河南各地,最终发现玉枕山是建造大佛的风水宝地,这里曾是唐代密宗寺院佛泉寺的所在地。

李留法听说后,当即表示愿意倾力完成师父夙愿。1997年,天瑞集团开始重建佛泉寺,世界最高的大佛也在同时开工。

佛泉寺建成之后,释延佛率领众弟子主持寺庙。此前的先例是,企业建好寺庙后,按照企业不得操控寺院的宗教政策,请释延佛就任该寺主持,将寺庙无偿交其管理,企业主成为大功德主。释延佛身兼嵩山大法王寺、广东隐贤寺、云南普贤寺等十一座寺院方丈,背后皆有“大功德主”身影。

李留法因为是佛泉寺的大功德主,后来成为平顶山市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和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但大佛的兴建一波三折。1996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宗教局出台文件,禁止企业乱建寺庙和露天佛像。2002年国务院再度发文强调。佛像起初打着墨子像(鲁山据传为墨子故里)的旗号进行,报备手续均填写为“天瑞集团墨子铜像工程”。2004年遭媒体曝光,佛像用一块布遮盖了近两年,天瑞集团被罚款500万元。

2006年,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下发《关于河南省鲁山铜佛事的复函》,河南省和平顶山市的统战、宗教部门依据该文反复强调,“认真制定铜佛像管理体制方案,不搞变通,防止出现官办寺庙和企业办庙等问题。并将佛像作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佛泉寺的组成部分。”

2007年5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佛泉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和天瑞集团签署一份协议,规定佛像交寺院管理,佛泉寺负责出售景区门票,提取70%用于解决寺院补贴及大佛的维修,其余30%用于补偿天瑞集团。同时又规定,寺院和铜佛像作为景区对游人开放的一部分,在旅游服务管理方面,寺院服从景区的统一管理。这个妥协条款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伏笔。

实际上,前述协议和文件的约束力并未体现,收取门票的一直是天瑞旅游而非佛泉寺,移交只表现在名义上。

佛门内讧

2010年3月不得已免收门票后,天瑞集团和佛泉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5月,天瑞集团将一位叫能照的僧人请来担任监院,参与佛泉寺的日常管理。公开的资料中,能照是海南三亚南山寺的首座和尚,在2008年中原大佛开光时,曾将一家从事媒介包装的公司介绍给李留法,最终签下一单合同金额为476万元的业务。

而佛泉寺的僧人对能照的到来颇为抵触,其原因为,天瑞集团向鲁山县宗教局递交了一份文件,文件称释延佛将方丈位置让给了能照。宗教局通知了寺院,僧人指出,上边盖的是以前寺院丢失已声明作废的公章,是伪造的文件。

这种情况下,释延佛给在法国巴黎的弟子释恒君打了越洋电话,让其尽快回国处理此事。

释恒君是释延佛的九大弟子之一,跟随其学习占卜和风水20余年,并有在少林寺习武和开办武校的经历。2004年去了巴黎开班授徒,主授功夫,还在一家建筑事务所担任风水规划师。2010年11月回国后,释恒君得到了师父一份“管理佛泉寺十年”的授权,他名片上的职务成了佛泉寺的主持。

《凤凰周刊》记者接触的警方人士披露,当时,除能照之外,天瑞集团共请来11位僧人住在寺外,随时准备接管佛泉寺。

寺庙的内讧引起了河南省统战部和宗教局的注意,平顶山市派出一位主管宗教的副市长挂帅,由市、县两级统战部和宗教局调查,7月,能照被责令离开鲁山。此后李留法仍数次试图请能照和外来高僧接替主持佛泉寺,甚至包括著名的星云大师,受到星云训斥。

年近七旬的释延佛接受《凤凰周刊》记音采访时称:“李找的人多了,人家一打听清楚,都不来了。”

这场纷争的另一方,天瑞集团老总李留法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天瑞旅游办公室主任吴三民对本刊记者称,天瑞集团为佛泉寺和大佛共耗时12年时间,投资12亿元。作为景区的配套,正在兴建的还有五星级的温泉酒店和高尔夫球场,如果长期不收门票,工资都难以为继。

释恒君称,当初李留法建佛泉寺和大佛,准备无偿捐献师父。而天瑞集团则表示,释延佛只是他们请来管理佛泉寺的。可以确认的是,在相关的确权文件中,释延佛是佛泉寺法律意义上的拥有者。

吴三民承认,确有文件要求寺佛一体,大佛归属佛泉寺。但他称“国内企业投资建佛建寺的很多,没有一家真正的寺佛一体,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让佛泉寺来经营,他们根本没钱投资后续建设,更不可能成功申请国家5A景区,谈何偿还投资”。

吴认为,佛泉寺僧人未添一砖一瓦就索要管理权不合情理,“他们光看个人利益,而公司是要站在河南旅游的前列。”

天瑞方面在6月底向宗教局的一份汇报材料称:“近年来,由于释延佛兼任登封等多个寺院的方丈,日常事务繁杂,不能常驻佛泉寺处理相关事宜。”材料中还称出家人须六根具足(意指释延佛残疾),请市佛协“选派五官端正、真正弘扬佛法的僧人到佛泉寺担任主持”。

材料还要求释恒君立即离开佛泉寺。吴三民称“释恒君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其作为令人难以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3篇

《高僧传》记载说,天竺僧迦什摩腾被汉使迎至洛阳,“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今洛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白马寺是东汉国家政权在首都洛阳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也是我国第一座佛寺。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寺院取名“白马寺”。两位高僧于此讲经说法,并译出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佛学著作。

这就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此后,佛寺逐步演化为佛教僧人生活、修行场所的统称。

由于佛教是外来宗教,佛经汉译亦为必然。佛教初入中国时,随着西域佛教学者和僧人的相继到来,以洛阳为中心,佛教传播与佛经翻译事业蓬勃发展,佛教典籍剧增;于是,寺内便有了藏经楼(阁)。当时,除寺院外,官府和民间也都收藏佛教典籍。从晋代开始,佛教典籍的收藏渐渐集中到寺院,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狂潮,寺院藏书已十分普遍,出现许多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大藏。

寺院为何建藏书楼

在古印度,佛教传播处于口耳相传阶段,没有文字记载,自然谈不上寺院藏书。然而在汉传佛教中,寺院的建立基本上是与佛教传入中国同时期发生的,汉传佛教僧人奉行集体修行,寺院是其生活、修行和进行佛教活动的场所,僧人对寺院的依赖性较强,寺院的修行功能远远大于生活功能。

佛教教义规定,每位修行者必须具备18种物品,亦称18种道具,俗称“头陀十八物”,其中,经书、戒律、佛像、菩萨像是最重要的,须臾不可离身。一个僧人一生中不可能只读一部经书,也不可能随身携带很多经书,暂时不读的经书只能置于寺中。同时,佛教经典是法宝的具体体现,从西域传入的原始佛典与新译出的佛典自然需要统一珍藏,共同敬奉。这样,佛教寺院藏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当寺院所藏经文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寺院藏书楼便应运而生。寺院中存放这些文献的地方就是藏书楼,一般叫藏经阁、藏经殿、藏经楼的比较多。

可以说,我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是伴随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译经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在僧俗及其他信仰者功德心理的刺激下逐步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寺院藏书体系。它与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共同组成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

寺院的藏书楼什么样

藏书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必然会有收藏经书的藏经阁。那么,寺院中的藏经阁一般建在什么地方?其规制又是怎样的?

作为佛寺藏经之处,藏经楼(阁)建筑规制较为统一。它们大多建造在寺院的南北中轴线后端,通常为两层。下层多为“千佛阁”,中设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主尊,沿壁立小龛设千佛乃至万佛(万佛阁),象征众佛结集会诵读经;也有居中设三世佛的。在佛阁上层,沿壁立柜橱,安置藏经;中间设条桌,供读经用。这种安排建置为“壁藏”。也有沿壁建成小的楼阁式木制结构以贮放藏经的,被称为“天宫藏”。据佛经说,佛灭后,法经藏于两处:一为龙宫海藏,一为天宫宝藏。天宫,指兜率天弥勒菩萨所住的内院,“天宫藏”就是模仿天宫宝藏的。

另有一种“转轮藏”,简称“轮藏”。因为经藏浩淼,普通信众毕其一生也难以通读,况且亦有文盲不能读经,南北朝时,就有寺院创造了“转轮藏”来解决这一问题:特建一间殿阁,常为两三层高,其内部上下通贯。在地下设一个大转轴,轴上安一个八面(或六面)大龛,龛上每面安抽屉储经,此龛能被人力推着转动,转一圈就等于读了一遍经。安转轮藏的殿阁被称为“转轮藏殿”。这种形式一般只有大寺才有。

纸书、石经、贝叶经

我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大多为纸质,也有不少选择丝绢、石头等其他介质来书写经书的。即使同为纸质藏书,也有少许分别,其中一些经书利用特殊材料书写而成。比如,为佛教信徒所推崇的血经,乃用信徒鲜血书写而成。

此外,信徒利用丝织品描绘佛、菩萨形象或者经书也十分常见,在女性信徒中更是如此。如《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记载,玄奘法师曾以绢制作菩萨形象,而且数量极大。

由于历史上曾有几次“灭佛”事件,佛教寺院遭到很大破坏,僧侣和居士担心经藏因此而消失于世间,于是,以石为材,在深山洞窟雕刻佛经。山东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河北武安北响堂的《维摩诘经》都是保存下来的石经。最著名的石刻佛经要数隋代保存至今的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经,有1.5 万余石,近千部佛经藏于半地下。它是释智苑及其门人前赴后继的杰出作品,是刻经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见者无不惊叹古圣先贤的专一之功、信仰之力。

另外,利用贝叶书写佛经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间,人们已经学会将经书正式书写在贝叶上。但因为这类佛经或者来源异域,或者原材料不易获取,因而数量有限,在汉地寺院藏书中所占比例不高。然而在我国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寺庙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于内地。调查显示,以前西双版纳有佛寺500多座,保存贝叶经多达8.4万多册。

除上述数种外,佛教经咒还抄写于幢、幡、宝盖等载体之上。尽管此类佛经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藏书,但藏经楼中,此类书陈列在最显眼位置,方便用户阅读,实际效用极佳。

“灵隐书藏”

杭州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灵隐寺本身就有藏经楼。历史上,灵隐寺收藏的各种佛经佛藏很多,更有御赐官赐经。灵隐寺最具特点的是,除藏经外,还有文人书藏,它也被称为“灵隐书藏”。

在寺院藏书楼中,佛教著作一般占整个藏书的绝大部分,但也有一小部分其他种类书籍。这是由于,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思想要在中国得到广泛流传,必须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同时,僧侣们作为佛教经文的传播者和学习者,在翻译、注疏经藏时,皆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以及丰富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教徒研读经藏,也需一定的文化知识。另外,古代寺院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地方的文化中心,承担着一部分的教育职能;所以,寺院藏书楼收藏其他类书籍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文人藏书于寺庙,由来已久。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绝大多数名山都有寺院。山清水秀的名胜之处,远离尘世,幽雅静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受外界政治、人事及王朝更替等干扰,在保存文化典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颇为理想的藏书之所。各界人士愿意将私藏赠予寺院收藏,所以,佛教寺院的藏书构成里会有一定数量的非佛教用书。寺院所收藏的非佛教图书,在佛教界通常被称为“外典”“世学”“非佛书”等,大致有世间常见的经、史、子、集四部书,还包括医书、字书、阴阳、志书、法书、蒙学著作、通俗读物、道教等其他宗教图书、僧人自著的诗文等非佛教著述,以及普通经济文书、年谱、家谱等。鉴于佛教的外来性质,数量不一的梵文著作,也是其藏书特色之一。

文人书藏为寺院藏书增添了一抹丰富的色彩。唐代白居易分藏自己文集于圣善寺、东林寺、南禅院。宋代李常,少年时期在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庵刻苦攻读,中了进士后,就将自己所读之书存放在白石庵。游宦之时,每得异书,也往往送至该寺宝藏。李常共有9000余卷书被送入白石庵收藏,以供山中读书人自由阅读,人称其为“李氏山房”。李氏山房向全社会开放,这无疑成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声。

当时的文人不仅将自己的书籍藏于寺中,有些大儒名士还凭借自身影响力推动寺院藏书的发展。如江西义宁州是黄庭坚的家乡,该处有一座云岩禅院,原无经藏。元v末年,黄庭坚忧居在家,建议该寺藏经。在群策群力之下,最终建起了一座辉煌的藏经楼。

自古以来,很多寺院都曾设立过寺学,兼授僧俗生徒,不但培养出刘勰、陆羽等一批具有深厚学养和佛学知识的文化名人,就连后来名重一时的王播、范仲淹、吕蒙正也曾在寺院中借读,与丰富的寺院藏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寺学教授的内容除佛教知识外,还有儒经、史籍、书仪规范、诗词歌赋等。当时有不少僧人从小学习六经、老庄;于是,译场和寺院中一般也备有诸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之类的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和其他反映时代学术水平、学术重点的非佛教著作。凡在寺院中接受过佛教教育的人,对于佛教“三宝”的尊崇与维护都是极其虔诚的,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及传承寺院藏书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寺院藏书推动了佛教教育的发展,佛教教育反过来又使得寺院藏书长久流传。

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后来的灵隐书藏。灵隐书藏的创议人为清代著名学者翁方纲,主其事者为阮元。阮元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出任浙江督学一职,后任浙江巡抚,他把自己的藏书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藏书,在灵隐寺大悲佛阁后造木橱存放,还制订了《书藏条例》共9条,希望“山寿书也寿”。

当时,建立灵隐书藏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鉴于“好学之士,半属寒酸,购书既苦无力,借书又难。其人坐此孤陋寡闻无所成就者不知凡几”的状况,为推广教思无穷之意,决定在灵隐寺建立书藏,并开始了寺院藏书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的尝试。所以这座书藏可看作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藏经洞走出敦煌学

11世纪前后,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为避免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受到毁坏,将它们全部封存在第17窟中。而后外筑补壁,并绘壁画以掩人耳目。后因僧徒逃战争之难未归,洞窟颓废,年久日深,窟内甬道被风沙淤塞,因此幽闭近800年。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处藏经洞。当时,王圆雇了敦煌贫士杨果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夏秋间,朝山进香者络绎而至,则命杨果于今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账。一日,杨果坐此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时,觉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告知王圆,二人于是破壁探察,由此发现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的藏经洞。他们在洞窟内挖出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4篇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nagi(Thunb.)Zoll.etMorex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第15篇

苏教版八上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一直为历代文人称道,也是各级考试命题者重点关注的语句。因为它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月光清澈透明的静谧之感和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苏轼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但是,笔者始终对此句中“竹柏”的释义持有与许多参考资料上说法的异议。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 ex 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名句,从中我们可知苏轼对竹子的喜爱程度,这正如他那样坚贞不屈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苏轼的《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四首诗中,《柏》“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时来拾流胶,未忍践落子。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这里的“松柏”自不用说始终体现了作者自若和无畏的品质。可能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多编者在释义时没有认真核对并考证竹柏是为何物,还是停留在对苏轼形象化的认识上,以及掌握到的固有的知识上,特别是我们对竹子和柏树特有的精神层面理解,就始终把此处的“竹柏”理解成了“竹子”“柏树”,导致牵强附会。实质上类似这样的错解,在我们的教材中可能还会有,只是因为我们大家对此习以为常罢了。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