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现代交通、通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使人们不仅要面对基于全球的竞争,更要着眼于全球进行交流与合作。本文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医学教育国际化给医学生培养带来的挑战与要求,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在开展医学生海外交流的理念与成功做法,结合国内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八年制医学培养建立一个制度化、常规化的海外交流机制的必要性与对策。

1医学教育国际化

随着世界各国医学教育目标与理念的趋同,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更是要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列。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出现是医学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权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对国际化医学教育的标准与规范做了很多研究,如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提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认为医学教育的日益全球化使得界定一个“国际医师”所具备的基本国际化素质非常迫切,因此对全球医学毕业生设置了标准化要求,倡导医学院校结合本国本地实际将这些要求贯穿到医学生培养方案中,以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合格医学人才。

2国外海外临床见习计划现状

在医疗服务与医学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形式下,国外医学院校意识到开展海外临床见习对于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要性[3],认为海外临床见习能使医学生“面对一个相对陌生、复杂、资源有限的医学环境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智谋能力、文化沟通能力,增加对异国医疗服务系统的了解,并更深刻体会本国的医疗服务系统。这些技能与知识是培养高技能、国际化医学人才所必备的条件[4]。因此率先建立开展医学生海外交流的机制,将海外临床见习纳入医学培养计划中。在与笔者所在医科大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培养计划中,分别在一年级和四年级课程中留出一段时间为临床选修课程(Elective),让学生自由选择见习的医院、科室、学习内容等。一年级为4周,选择内容可以较为宽泛,四年级为8周,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做深入学习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另外一种医疗环境,加深对行医生涯的理解,锻炼自主学习技能,思考影响患者健康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5]。因此医学院鼓励学生申请至海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交流。为此,昆士兰大学医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合作关系,甚至在美国、文莱建立医学院分院,为学生的海外交流提供渠道,80%医学生都有海外临床见习的经历[6]。笔者近2年已负责接收该院13名医学生到所在医科大学交流、学习。

3国内八年制海外临床见习现状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建立符合国际教育标准的医学高等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和更新[7]。为迎接国际医学教育新形势的挑战与要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也做出很多尝试与探索。八年制作为医学精英教育的一种尝试,是迎接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先锋。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和为高层次医疗机构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需要,我国批准部分高等医学院于2004年开始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突出表现精英教育的特征[8]。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几年前也开始不断派遣医学生赴海外交流、见习,包括笔者所在医科大学在内的开展八年制医学培养计划的高等医学院校基本上都开展了以临床见习为主的海外交流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达到常态化交流状态。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将海外临床见习纳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没有建立系统的海外临床见习计划的制度,成为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展海外临床见习最大的障碍。此外,学生申请海外临床见习的渠道还不够多,经费保障、学生语言能力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海外见习开展的质量与规模。医学生海外临床见习计划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已经相对运作成熟,成为学生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制度化、常规化的运作,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有益做法,值得我国医学院校借鉴。

4国内开展海外临床见习计划的对策

4.1将海外临床见习纳入培养计划中

国内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医科院校都已经开展了学生海外临床见习项目,但是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经常要在国内学习与赴海外交流间作出选择,海外学习与国内学习进度方面产生冲突,而且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假期,因此也不能像国外学生那样利用假期申请海外临床见习。如果毕业班学生得到赴海外临床见习的机会又会与找工作、毕业等发生冲突。这些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课程大纲里并没有设置赴海外临床见习课目,更难认定学分。据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医学院校的做法,将海外临床见习纳入到医学生培养计划中,在医学生课程学习计划中设置海外临床见习的课目,时间以4~8周为宜,让学生能够名正言顺地安心赴海外参加临床见习,并适当给予学分认定。

4.2多渠道获取海外临床见习机会

获得海外临床见习的机会是开展该项目的关键,需多头开发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海外临床见习。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海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海外临床见习基地,由学校(医学院)组织派遣学生赴海外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自行申请海外临床见习。美、英、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医学院都开展了接收海外临床见习生计划,学生可以按对方程序和要求申请临床见习。也可以通过一些为医学生服务的非盈利性组织申请海外临床见习。随着海外临床见习逐渐形成规模,这样的机构提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提供的服务也逐渐完善。这样的机构一般要支付一定的注册费,申请者也需要做一定的鉴别。

4.3经费来源多样化与管理制度化

多样化的经费资助与制度化的经费管理是保障学生顺利赴海外参加临床见习的重要保障。

第一,与海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互免教学费用,这是目前国际上由学院官方组织的海外交流项目的主要方式。笔者所在医科大学在与海外医学院校(医院)签署学生交流协议时都对互免教学费用达成一致,为双方学生的交流免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给项目的运作与管理带来很多便利。

第二,学院设立专项基金或者奖学金项目,可以根据学生见习国家、学生自身条件等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海外交流资助经费制定了细则,对不同项目资助金额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9]。#p#分页标题#e#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东盟,泛北部湾合作,教育合作,伊拉斯谟计划,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换生拓展

一、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现状及潜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作为基础性、前瞻性的领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并体现在多个中国一东盟合作文件中。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随着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东盟在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成效明显。其中,高等院校教育合作以其教学条件完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质量保障、培养人数众多等优势,成为了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资源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主力军。截至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与泰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并已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尼等多个东盟国家开办了31所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东盟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已成为东盟留学生聚集地。据统计,2007年年东盟10国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总数951人、自费来华学习学生总数29196人,共占外国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5.4%,其中越南(9702人)、泰国(7306人)分别居外国来华留学生来源地的第四、五名(图1)。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也利用通向欧美等国的“跳板”优势积极吸引中国留学生,日益成为中国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之一。2007年,中国共有12487人赴东盟国家留学;截止2007年底,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的人数达59267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已由以往的单纯语言类人才培养上升到各类专业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短期培训向学历教育拓展,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由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等。此外,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促进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交流。

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在该领域特别是在国际交换生项目上的合作依然有广阔的合作需求和提升空间,首先是本区域人才需求强劲,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益发显得迫切。以地处中国一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为例,目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48%,与北京的20.49%和上海的15.07%相比,差距很大,且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明显缺乏高层次、外向型、国际化人才。自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外联度进一步提升,人才问题已在一定程度成为制约开放开发的瓶颈之一。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到2010年约为42万人,到2015年约为60万人(表1),需求缺口很大。对于东盟国家而言,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少数新兴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较多高素质人才外,大多数国家劳动力总体素质稍低,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中国一东盟区域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合作培养力度,以满足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互补性较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这是造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相对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较多,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配套建设等教育资源较为充足。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不少东盟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文化氛围不浓,高校整体实力不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留学生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实践表明,实施交换生项目是促进国际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及合理配置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高校之间通过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互相吸引学生,既可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于那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技术和教育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这是利用其他相对发达国家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好途径。第三,中国与东盟优势学科各有所长。如新加坡在港口物流、金融、商务管理、电子信息、动漫设计、酒店和旅游管理、会计、时装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学科,马来西亚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农产品加工、海洋渔业、会计、传媒、酒店管理、建筑及规划等学科,泰国在计算机、医疗卫生、工商管理、食品加工、会展、旅游酒店、语言培训等学科优势明显,中国在农业及其产业化、金属冶炼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筑、水电、能源、中医、汉语言文化等学科力量雄厚,双方优势互补、互有吸引力。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引进先进的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提高。第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为双方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教育合作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7年1月签订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包括教育等领域在内的服务市场,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协议的实施为教育领域的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方式和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双方的教育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第五,中国与东盟在合作办学方面已进行有益尝试且取得实效。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不仅在大专、本科扩大合作办学力度,而且在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广西大多数本科院校、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与东盟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通过互派学生到对方留学、开办合作办学项目、

合办孔子学院等形式,开展跨国合作办学。其中广西民族大学从1993年开始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机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作协议;广西师范大学从2004年开始分别与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市外语信息民立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办中越、中泰“2+2”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等。

由于经济因素、语言障碍、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起步相对较晚,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一是高等教育服务领域存在准入门槛。尽管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都已是WTO成员国,但各国对教育的开放程度不一,准入限制也各有不同。如在跨境交付方面,中国和越南基本上实行限制准入政策,马来西亚的承诺也是有限的,如通过制定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通讯方面的法律来限制使用国家卫星和接收器等,进而控制外国远程教育的进入;在境外消费(留学教育)方面,马来西亚承诺除依照特许和合作协定出国的学生可以境外消费外,对其他不作承诺;在商业存在方面,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承诺都是限制性的,主要体现为对商业存在的外方股权的限制(越南和马来西亚)及与商业存在相结合的自然人移动中外国教育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限制(越南);在自然人移动方面,各国的承诺水平是最低的,开放程度仅以水平承诺为限。二是学历学位互认度较低。这是是制约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瓶颈。自人世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其中包括泰国,但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还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这使得一些打算到东盟(或中国)留学的中国(或东盟)学生顾虑重重,最终打消留学念头。三是合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还没有成为一个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计划,仍以零散的单边计划,或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合作为主,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和课程设置,所交流的学生数量都比较有限,距离整合中国和东盟高校资源的目标还很远。

二、伊拉斯谟计划及其经验借鉴

伊拉斯谟计划属国际交换生项目,被誉为欧盟最为成功的教育合作项目之一。国际交换生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固定地点进行学习的学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交换生项目以其在整合不同国家教育资源、促进国际理解和认同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教育背景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伊拉斯谟(ERASMUS)是中世纪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也是欧洲共同体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各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伊拉斯谟计划创立于1987年,是欧共体(欧盟前身)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计划,设立之初的目标是使10%的欧洲大学生能到欧共体其他国家学习一段时间,以促进欧洲大学间的师生交流和大学间的合作,推进全欧范围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几经变迁和发展,伊拉斯谟计划自2006年以后成为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继续存在,该计划现在最新的目标是构建教育领域的欧洲维度,即在大学群体中培养日益增长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目前,欧洲共有31个国家的3100所大学参与伊拉斯谟项目,1987-2007年的二十年间共有大约170万高校学生在伊拉斯谟计划的资助下到国外学习,预计到2012年时应有300万学生利用该计划出国短期研修。此外,2004年初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决定发起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 Programme),成为了欧洲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新的“旗舰计划”。新计划为期十年(2004-2013),旨在促进硕士及更高层次的教育交流,通过建立100个跨高校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式,在鼓励欧洲学生在欧洲大学之间流动、加强欧盟成员国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的同时,吸引更多其他国家教师和学生到欧洲高校学习,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此外,为了争夺亚洲人力资源市场,欧盟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项下专门开设了“亚洲窗口”计划。2005/6年间启动的第一期“亚洲窗口”计划有五个,其中“中国窗口”试验计划为期三年,专用资金900万欧元,截至2008年已资助400多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欧盟国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在第二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2009-2013)中,中国新增为独立项目区,共计2600万欧元、875个奖学金名额,超过了印度。

伊拉斯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通过欧盟各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大规模流动,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优质教育的共享。其中学生交换是伊拉斯谟的核心。第二,学生可以在不同国家学习,完成本科层次或其他高级学位的课程。第三,学生必须是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公民或是难民或是无国籍人或在欧洲永久性居住人员,出国期限为3―12个月。第四,学生的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必须处在苏格拉底/伊拉斯谟框架之内。第五,学生在出国留学期间可免除受访大学的学费,并可申请伊拉斯谟奖学金。该奖学金覆盖了学生出国留学期间所需负担的部分额外费用。学生在外国学习12个月最高可获得5000欧元,每个月不超过500欧元。第六,学生必须在国内完成了第三学期学业才可提出申请,且过去没有得到过伊拉斯谟计划或语言与培训计划(LINGUA,也是苏格拉底子计划之一)的帮助。第七,学生要向本国的国家机构提出申请。有关计划的信息可以从学院教师或从苏格拉底高等教育协调人或相关咨询机构获得。申请必须在出国留学开始前一年直接送交上述人或机构或相关部门。第八,参加计划大学的各院系应自行建立并启动欧洲大学网络(ICP)。该网络由参加“伊拉斯谟计划”并缔结协定的大学组成。这些大学组织各国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确保相关的学习时间的完全认可,资助教学人员为开展整合性的教学任务而进行交流,资助开发共同课程计划,资助组织几个成员国学生短期集中教学项目,资助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到其他成员国访问。第九,参加计划的学生在出国前

可以获得在国外学习所必需的学生和语言方面的培训。第十,参加计划的大学应实施“课程整合”,发展一些相互衔接和能彼此承认的课程。第十一,学生在国外取得的学业成绩可在原属大学得到认同。第十二,培养大学乃至基础教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欧洲常识。

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实施为欧盟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欧盟的发展积累了规模不小的人才资源,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伊拉斯谟计划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程序。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其中管理决策机构由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政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组成,负责计划评定和延续决定,同时决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和高校代表组成,每年将召开两次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主要指参与计划的各所大学,负责评选奖学金生,与欧盟以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项目等。二是相对充足的经费支持。自2006年纳入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后,伊拉斯谟计划每年可获得约4.5亿欧元的经费支持。每个参与计划的成员国最少获得20万欧元拨款,资助额度根据交流国家的年轻人数量、大学生数量和生活水平等若干因素计算,并留有一定余地。2004年启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也获得11.6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此外,受访大学、受访国、一些公立或私立团体还为交换生提供奖学金。三是采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该系统作为配套措施于1988年实行,它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接。该系统包括信息包、学习协议和档案抄本。信息包记录大学的一般信息和课程信息,使学生能够对受访大学的情况有所了解;学习协议用来约束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协议中,原属大学、受访大学和学生要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学生根据学习协议所取得的学分能够被原属大学认可;档案抄本记录的是学生出国前和出国后的成绩,以备在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间交换。通过ECTS系统,可以为学生的跨国流动扫清障碍。四是建立伊拉斯谟项目学生网络组织(ESN)。该组织根据“学生帮助学生”的理念成立,旨在为交换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初来者更快更容易的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也加强交换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至今己有200个地区和28个国家高校的2500位成员为这个学生组织工作。目前,ENS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交换生组织。五是为交换生开设多种预备课程。为做好交换学习前的准备,计划为学生开设语言培训课程,以及专业课、出国必需常识课、基本地理文化等预备课程。以语言培训为例,交换生在出国前可参加原属大学的语言课,也可参加受访大学的语言课,如果受访国家语言没有广泛使用,则受访大学需要为交换生开设完备的语言强化课。

三、关于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思路及建议

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经验,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研究和尽快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促进中国一东盟高校间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与合作,整合并优化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二是增强国际理解和认同感,承认并接受存在于不同民族、个人、家庭和文化中的多元价值观,加快培育中国一东盟区域意识,为中国一东盟一体化奠定长远基础;三是联合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综合专业知识和开放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不断满足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四是为泛北部湾合作设计和推进一个具有示范效应、多方参与的旗舰性合作项目,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集体行动计划;五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有利于交换生拓展思维方式、丰富人生体验、开阔胸襟和视野、提高外语熟练程度、锻炼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增加就业机会。计划可以下方面推进:

第一,提出和达成关于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共识。本计划是由中国和海上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教育合作项目,旨在满足泛北部湾合作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同时促进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水平提高,帮助培养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公民意识。作为一种开放型合作形式,计划欢迎其他东盟国家参与。计划的概念应提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有关主管机构(如主管教育的中国一东盟教育部长会议、主管服务贸易的中国一东盟经贸部长会议)讨论,获得批准后签署长期的国际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件,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并以集体行动计划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二,设立推行计划的管理和执行机构。本计划是一项涉及多方、复杂而大型的系统工程,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可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机构专责实行。管理决策机构由东盟秘书处、中国和泛北部湾等东盟国家代表(来自教育部门)组成,负责设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中国和所有东盟成员国的政府(来自经贸部门)、高校代表和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区域内外代表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由各成员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代表组成,确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审批资金使用项目,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等。

第三,制定执行计划的工作方案。由上述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对计划的设立、各阶段目标、各方责任和行动、成员加入、院校遴选、资金筹措、学生互换内容、项目申请、执行、监督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赋予计划明确、具体的操作依据。第一期工作方案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时限,在首期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效果,调整、修改和制定下一期工作方案。

第四,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充裕的资金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起步阶段,计划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并从多个渠道筹集积极资金。首先是争取列为“中国一东盟合作基金”和“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的重点项目。这两个专项资金由中方出资,每年都资助多项培训和交流项目。其次,争取纳入中国对东盟的教育培训援助计划中。如总理在第十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将为东盟培训8000名各类人才,并邀请1000名东盟青少年访华。再者,

争取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支持。亚行每年都批准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能力建设方面的预算项目。另外,争取东盟发展基金、东盟国家、受访大学或一些商会社团提供奖学金。

第五,确定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在项目的启动阶段,建议按照具有国际合作经验、业内声誉良好、教学条件完备、综合实力较强、参与积极性较高等条件遴选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对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分别签署的教育交流协议下的开展合作院校可优先考虑;中国与东盟已参与伊拉斯谟计划的院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国际化教育的院校,均可优先考虑。此外,中方还可适当向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毗邻东盟省区的院校倾斜。

第六,制定学位学历互认办法。这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可借鉴伊拉斯谟计划采用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立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国情,设计出一种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接的操作办法。其次,可考虑国际通用的、目前部分新加坡高校采用的CATS标准,这也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学分累计转移方案。再者,可参照“博洛尼亚进程”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力争到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国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获得其他签约国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签约国申请硕士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为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中国和东盟国家也可以发起类似的合作进程,中国与泰国已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可作为这一进程的起点和基础。

第七,开展互换课程设计。各国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是阻碍课程整合和学术互认的重要原因。计划的互换课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优势性。推动中国与东盟重点院校的优势学科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计划的高层次、权威性和品牌效应,并实现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二是兼容性。由于学科性质不同,使得一些课程较另外一些课程更难整合,也使得一些专业的学生较难流动。对于商务、经济、社会科学、语言、工程、法律等学科,找一个合作大学比较容易,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比较灵活,这类学科可以作为启动阶段优先考虑的互换课程。医学、心理学等难度较大学科可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纳入互换计划。三是实用性。要从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具体专业安排上可优先考虑农业技术、加工制造、贸易与投资、区域经济等方向。四是区域性。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内各方的需求和观点。同时,课程设置还应体现泛北部湾合作的特点,海洋产业、渔业、港口物流、临海工业等具体方向应优先考虑。

第八,搭建配套信息服务平台。在计划的起步阶段,以电子政务平台的形式建设配套和服务于计划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平台相当于三级管理部门的办公和服务平台,并集成参加互换生计划、签署互换协议的各国大学现有网络资源。平台办公功能包括:年度互换生计划和预算申报、审批,互换生项目网上申报、受理及结果查询,课程交流及互换课程设计等;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政策和项目信息、院校展示、留学咨询等。信息平台可以根据计划执行的需要随时扩展新的功能。

第九,开设语言学习、文化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交流等预备课程。为使交换生尽快熟悉受访国的风土人情,缩短适应陌生环境的时间,尽快投入异国学习和生活,有必要开设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等预备课程,这也是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考虑到中国与东盟语言学习的难度,以及东盟小语种国际应用范围的有限性,可以依托中国和东盟基础较好的语言院校建立互换生预备课程培训中心,互换学生可以直接到培训中心学习培训,也可以由培训中心派出教师到受访学校提供服务。此外,英语的强化训练也应作为预备课程内容之一。

第十,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加强宣传推广。该计划作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新兴事物,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院校、学生甚至社会团体参与,尽快发挥和实现计划应有的效用。如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大学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现有平台,都可以成为推广计划、促进高校间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此外,广西在建中的“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和正在酝酿建立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培训基地”,均可以作为该计划实施的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韦朝晖、陈万华:《面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西与周边东盟国家互利合作》,广西师范出版社,2009年。

唐晓萍: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的预期、方式及规则分析,《高教论坛》,2008年第1期。

张一帆: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1期。

廖万红:国际贸易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研究――以泛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Ulrich teichler. Student Mobility inthe Framework of ERASMUS: fiudingsof an evaluation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6(2).

柯常青:欧盟启动新伊拉斯谟计划:资助领域延伸,《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日。

蔡安成:欧盟《ERASMus计划》的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李晓红:浅议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及意义,《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12期。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东盟,泛北部湾合作,教育合作,伊拉斯谟计划,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换生拓展

一、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现状及潜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作为基础性、前瞻性的领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并体现在多个中国一东盟合作文件中。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随着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东盟在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成效明显。其中,高等院校教育合作以其教学条件完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质量保障、培养人数众多等优势,成为了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资源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主力军。截至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与泰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并已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尼等多个东盟国家开办了31所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东盟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已成为东盟留学生聚集地。据统计,2007年年东盟10国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总数951人、自费来华学习学生总数29196人,共占外国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5.4%,其中越南(9702人)、泰国(7306人)分别居外国来华留学生来源地的第四、五名(图1)。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也利用通向欧美等国的“跳板”优势积极吸引中国留学生,日益成为中国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之一。2007年,中国共有12487人赴东盟国家留学;截止2007年底,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的人数达59267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已由以往的单纯语言类人才培养上升到各类专业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短期培训向学历教育拓展,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由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等。此外,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促进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交流。

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在该领域特别是在国际交换生项目上的合作依然有广阔的合作需求和提升空间,首先是本区域人才需求强劲,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益发显得迫切。以地处中国一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为例,目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48%,与北京的20.49%和上海的15.07%相比,差距很大,且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明显缺乏高层次、外向型、国际化人才。自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外联度进一步提升,人才问题已在一定程度成为制约开放开发的瓶颈之一。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到2010年约为42万人,到2015年约为60万人(表1),需求缺口很大。对于东盟国家而言,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少数新兴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较多高素质人才外,大多数国家劳动力总体素质稍低,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中国一东盟区域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合作培养力度,以满足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互补性较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这是造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相对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较多,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配套建设等教育资源较为充足。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不少东盟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文化氛围不浓,高校整体实力不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留学生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实践表明,实施交换生项目是促进国际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及合理配置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高校之间通过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互相吸引学生,既可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于那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技术和教育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这是利用其他相对发达国家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好途径。第三,中国与东盟优势学科各有所长。如新加坡在港口物流、金融、商务管理、电子信息、动漫设计、酒店和旅游管理、会计、时装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学科,马来西亚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农产品加工、海洋渔业、会计、传媒、酒店管理、建筑及规划等学科,泰国在计算机、医疗卫生、工商管理、食品加工、会展、旅游酒店、语言培训等学科优势明显,中国在农业及其产业化、金属冶炼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筑、水电、能源、中医、汉语言文化等学科力量雄厚,双方优势互补、互有吸引力。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引进先进的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提高。第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为双方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教育合作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7年1月签订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包括教育等领域在内的服务市场,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协议的实施为教育领域的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方式和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双方的教育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第五,中国与东盟在合作办学方面已进行有益尝试且取得实效。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不仅在大专、本科扩大合作办学力度,而且在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广西大多数本科院校、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与东盟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通过互派学生到对方留学、开办合作办学项目、合办孔子学院等形式,开展跨国合作办学。其中广西民族大学从1993年开始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机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作协议;广西师范大学从2004年开始分别与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市外语信息民立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办中越、中泰“2+2”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等。

由于经济因素、语言障碍、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起步相对较晚,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一是高等教育服务领域存在准入门槛。尽管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都已是wto成员国,但各国对教育的开放程度不一,准入限制也各有不同。如在跨境交付方面,中国和越南基本上实行限制准入政策,马来西亚的承诺也是有限的,如通过制定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通讯方面的法律来限制使用国家卫星和接收器等,进而控制外国远程教育的进入;在境外消费(留学教育)方面,马来西亚承诺除依照特许和合作协定出国的学生可以境外消费外,对其他不作承诺;在商业存在方面,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承诺都是限制性的,主要体现为对商业存在的外方股权的限制(越南和马来西亚)及与商业存在相结合的自然人移动中外国教育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限制(越南);在自然人移动方面,各国的承诺水平是最低的,开放程度仅以水平承诺为限。二是学历学位互认度较低。这是是制约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瓶颈。自人世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其中包括泰国,但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还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这使得一些打算到东盟(或中国)留学的中国(或东盟)学生顾虑重重,最终打消留学念头。三是合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还没有成为一个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计划,仍以零散的单边计划,或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合作为主,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和课程设置,所交流的学生数量都比较有限,距离整合中国和东盟高校资源的目标还很远。

二、伊拉斯谟计划及其经验借鉴

伊拉斯谟计划属国际交换生项目,被誉为欧盟最为成功的教育合作项目之一。国际交换生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固定地点进行学习的学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交换生项目以其在整合不同国家教育资源、促进国际理解和认同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教育背景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伊拉斯谟(erasmus)是中世纪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也是欧洲共同体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各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伊拉斯谟计划创立于1987年,是欧共体(欧盟前身)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计划,设立之初的目标是使10%的欧洲大学生能到欧共体其他国家学习一段时间,以促进欧洲大学间的师生交流和大学间的合作,推进全欧范围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几经变迁和发展,伊拉斯谟计划自2006年以后成为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继续存在,该计划现在最新的目标是构建教育领域的欧洲维度,即在大学群体中培养日益增长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目前,欧洲共有31个国家的3100所大学参与伊拉斯谟项目,1987-2007年的二十年间共有大约170万高校学生在伊拉斯谟计划的资助下到国外学习,预计到2012年时应有300万学生利用该计划出国短期研修。此外,2004年初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决定发起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 programme),成为了欧洲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新的“旗舰计划”。新计划为期十年(2004-2013),旨在促进硕士及更高层次的教育交流,通过建立100个跨高校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式,在鼓励欧洲学生在欧洲大学之间流动、加强欧盟成员国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的同时,吸引更多其他国家教师和学生到欧洲高校学习,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此外,为了争夺亚洲人力资源市场,欧盟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项下专门开设了“亚洲窗口”计划。2005/6年间启动的第一期“亚洲窗口”计划有五个,其中“中国窗口”试验计划为期三年,专用资金900万欧元,截至2008年已资助400多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欧盟国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在第二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2009-2013)中,中国新增为独立项目区,共计2600万欧元、875个奖学金名额,超过了印度。

伊拉斯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通过欧盟各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大规模流动,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优质教育的共享。其中学生交换是伊拉斯谟的核心。第二,学生可以在不同国家学习,完成本科层次或其他高级学位的课程。第三,学生必须是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公民或是难民或是无国籍人或在欧洲永久性居住人员,出国期限为3—12个月。第四,学生的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必须处在苏格拉底/伊拉斯谟框架之内。第五,学生在出国留学期间可免除受访大学的学费,并可申请伊拉斯谟奖学金。该奖学金覆盖了学生出国留学期间所需负担的部分额外费用。学生在外国学习12个月最高可获得5000欧元,每个月不超过500欧元。第六,学生必须在国内完成了第三学期学业才可提出申请,且过去没有得到过伊拉斯谟计划或语言与培训计划(lingua,也是苏格拉底子计划之一)的帮助。第七,学生要向本国的国家机构提出申请。有关计划的信息可以从学院教师或从苏格拉底高等教育协调人或相关咨询机构获得。申请必须在出国留学开始前一年直接送交上述人或机构或相关部门。第八,参加计划大学的各院系应自行建立并启动欧洲大学网络(icp)。该网络由参加“伊拉斯谟计划”并缔结协定的大学组成。这些大学组织各国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确保相关的学习时间的完全认可,资助教学人员为开展整合性的教学任务而进行交流,资助开发共同课程计划,资助组织几个成员国学生短期集中教学项目,资助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到其他成员国访问。第九,参加计划的学生在出国前可以获得在国外学习所必需的学生和语言方面的培训。第十,参加计划的大学应实施“课程整合”,发展一些相互衔接和能彼此承认的课程。第十一,学生在国外取得的学业成绩可在原属大学得到认同。第十二,培养大学乃至基础教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欧洲常识。

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实施为欧盟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欧盟的发展积累了规模不小的人才资源,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伊拉斯谟计划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程序。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其中管理决策机构由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政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组成,负责计划评定和延续决定,同时决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和高校代表组成,每年将召开两次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主要指参与计划的各所大学,负责评选奖学金生,与欧盟以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项目等。二是相对充足的经费支持。自2006年纳入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后,伊拉斯谟计划每年可获得约4.5亿欧元的经费支持。每个参与计划的成员国最少获得20万欧元拨款,资助额度根据交流国家的年轻人数量、大学生数量和生活水平等若干因素计算,并留有一定余地。2004年启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也获得11.6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此外,受访大学、受访国、一些公立或私立团体还为交换生提供奖学金。三是采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该系统作为配套措施于1988年实行,它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接。该系统包括信息包、学习协议和档案抄本。信息包记录大学的一般信息和课程信息,使学生能够对受访大学的情况有所了解;学习协议用来约束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协议中,原属大学、受访大学和学生要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学生根据学习协议所取得的学分能够被原属大学认可;档案抄本记录的是学生出国前和出国后的成绩,以备在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间交换。通过ects系统,可以为学生的跨国流动扫清障碍。四是建立伊拉斯谟项目学生网络组织(esn)。该组织根据“学生帮助学生”的理念成立,旨在为交换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初来者更快更容易的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也加强交换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至今己有200个地区和28个国家高校的2500位成员为这个学生组织工作。目前,ens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交换生组织。五是为交换生开设多种预备课程。为做好交换学习前的准备,计划为学生开设语言培训课程,以及专业课、出国必需常识课、基本地理文化等预备课程。以语言培训为例,交换生在出国前可参加原属大学的语言课,也可参加受访大学的语言课,如果受访国家语言没有广泛使用,则受访大学需要为交换生开设完备的语言强化课。

三、关于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思路及建议

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经验,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研究和尽快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促进中国一东盟高校间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与合作,整合并优化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二是增强国际理解和认同感,承认并接受存在于不同民族、个人、家庭和文化中的多元价值观,加快培育中国一东盟区域意识,为中国一东盟一体化奠定长远基础;三是联合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综合专业知识和开放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不断满足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四是为泛北部湾合作设计和推进一个具有示范效应、多方参与的旗舰性合作项目,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集体行动计划;五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有利于交换生拓展思维方式、丰富人生体验、开阔胸襟和视野、提高外语熟练程度、锻炼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增加就业机会。计划可以下方面推进:

第一,提出和达成关于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共识。本计划是由中国和海上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教育合作项目,旨在满足泛北部湾合作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同时促进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水平提高,帮助培养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公民意识。作为一种开放型合作形式,计划欢迎其他东盟国家参与。计划的概念应提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有关主管机构(如主管教育的中国一东盟教育部长会议、主管服务贸易的中国一东盟经贸部长会议)讨论,获得批准后签署长期的国际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件,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并以集体行动计划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二,设立推行计划的管理和执行机构。本计划是一项涉及多方、复杂而大型的系统工程,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可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机构专责实行。管理决策机构由东盟秘书处、中国和泛北部湾等东盟国家代表(来自教育部门)组成,负责设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中国和所有东盟成员国的政府(来自经贸部门)、高校代表和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区域内外代表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由各成员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代表组成,确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审批资金使用项目,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等。

第三,制定执行计划的工作方案。由上述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对计划的设立、各阶段目标、各方责任和行动、成员加入、院校遴选、资金筹措、学生互换内容、项目申请、执行、监督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赋予计划明确、具体的操作依据。第一期工作方案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时限,在首期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效果,调整、修改和制定下一期工作方案。

第四,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充裕的资金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起步阶段,计划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并从多个渠道筹集积极资金。首先是争取列为“中国一东盟合作基金”和“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的重点项目。这两个专项资金由中方出资,每年都资助多项培训和交流项目。其次,争取纳入中国对东盟的教育培训援助计划中。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将为东盟培训8000名各类人才,并邀请1000名东盟青少年访华。再者,争取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支持。亚行每年都批准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能力建设方面的预算项目。另外,争取东盟发展基金、东盟国家、受访大学或一些商会社团提供奖学金。

第五,确定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在项目的启动阶段,建议按照具有国际合作经验、业内声誉良好、教学条件完备、综合实力较强、参与积极性较高等条件遴选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对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分别签署的教育交流协议下的开展合作院校可优先考虑;中国与东盟已参与伊拉斯谟计划的院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国际化教育的院校,均可优先考虑。此外,中方还可适当向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毗邻东盟省区的院校倾斜。

第六,制定学位学历互认办法。这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可借鉴伊拉斯谟计划采用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立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国情,设计出一种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接的操作办法。其次,可考虑国际通用的、目前部分新加坡高校采用的cats标准,这也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学分累计转移方案。再者,可参照“博洛尼亚进程”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力争到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国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获得其他签约国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签约国申请硕士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为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中国和东盟国家也可以发起类似的合作进程,中国与泰国已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可作为这一进程的起点和基础。

第七,开展互换课程设计。各国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是阻碍课程整合和学术互认的重要原因。计划的互换课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优势性。推动中国与东盟重点院校的优势学科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计划的高层次、权威性和品牌效应,并实现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二是兼容性。由于学科性质不同,使得一些课程较另外一些课程更难整合,也使得一些专业的学生较难流动。对于商务、经济、社会科学、语言、工程、法律等学科,找一个合作大学比较容易,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比较灵活,这类学科可以作为启动阶段优先考虑的互换课程。医学、心理学等难度较大学科可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纳入互换计划。三是实用性。要从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具体专业安排上可优先考虑农业技术、加工制造、贸易与投资、区域经济等方向。四是区域性。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内各方的需求和观点。同时,课程设置还应体现泛北部湾合作的特点,海洋产业、渔业、港口物流、临海工业等具体方向应优先考虑。

第八,搭建配套信息服务平台。在计划的起步阶段,以电子政务平台的形式建设配套和服务于计划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平台相当于三级管理部门的办公和服务平台,并集成参加互换生计划、签署互换协议的各国大学现有网络资源。平台办公功能包括:年度互换生计划和预算申报、审批,互换生项目网上申报、受理及结果查询,课程交流及互换课程设计等;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政策和项目信息、院校展示、留学咨询等。信息平台可以根据计划执行的需要随时扩展新的功能。

第九,开设语言学习、文化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交流等预备课程。为使交换生尽快熟悉受访国的风土人情,缩短适应陌生环境的时间,尽快投入异国学习和生活,有必要开设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等预备课程,这也是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考虑到中国与东盟语言学习的难度,以及东盟小语种国际应用范围的有限性,可以依托中国和东盟基础较好的语言院校建立互换生预备课程培训中心,互换学生可以直接到培训中心学习培训,也可以由培训中心派出教师到受访学校提供服务。此外,英语的强化训练也应作为预备课程内容之一。

第十,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加强宣传推广。该计划作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新兴事物,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院校、学生甚至社会团体参与,尽快发挥和实现计划应有的效用。如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大学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现有平台,都可以成为推广计划、促进高校间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此外,广西在建中的“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和正在酝酿建立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培训基地”,均可以作为该计划实施的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韦朝晖、陈万华:《面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西与周边东盟国家互利合作》,广西师范出版社,2009年。

唐晓萍: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的预期、方式及规则分析,《高教论坛》,2008年第1期。

张一帆: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1期。

廖万红:国际贸易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研究——以泛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ulrich teichler. student mobility inthe framework of erasmus: fiudingsof an evaluation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6(2).

柯常青:欧盟启动新伊拉斯谟计划:资助领域延伸,《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日。

蔡安成:欧盟《erasmus计划》的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内一流大学 本科生 公费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新近出台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中明确提出,提升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推动高校制定本科生具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的阶段目标。近年来,本科生选择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在一项针对清华大学2010年毕业生的调查统计中,有出国深造意愿的毕业生人数达到总人数的50%。从学生个人因素分析,由于大学扩招,学历贬值,大学生毕业后想找一份称心如愿的工作越来越困难。面对就业压力,有些人选择在国内读研,延缓就业压力;有些人选择出国留学,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层面分析,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和各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留学深造的机会。高校本科生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在读期间的出国现状,并希望借鉴国内一流大学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的措施,对国内本科生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现状

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占了总人数的92.67%,可见,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国民已不满足于当前国内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国内高校正面临着国际化教学改革的巨大挑战。过去几年,国内高校均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在教学上进行了诸多改革,尤其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在校本科生留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1.主要途径。

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的主要途径包括国家公派出国、交换生计划、暑期学校和联合培养等。各种出国方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总体而言,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出国机会相对普通院校学生更多一些。以北京大学为例,2008年该校赴海外交流本科生共800人次,其中以交换生身份及暑期学校学生身份赴海外高校学习者共计256人次,另有少部分同学赴海外攻读学位(即联合培养),其余为参加实习、短期考察和国际会议等。下面对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1)国家公派出国

目前,国家公派出国仍是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途径。随着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的加快,公派人数逐年增加,资助对象也更加广泛。从2012年开始实施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面向“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选拔本科二年级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水平院校或机构进行3至12个月的课程学习,开展毕业设计或实习等。重点资助农、林、医、师等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国内一流高校均积极参与了国家公派留学生计划,按留学基金委网站上要求的步骤和时间,有选择有次序地输送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通过本科生留学项目,提高了本科生人才质量,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人才国际化培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2)交换生计划

交换生计划,是指国外院校与国内院校签订协议,每年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的项目。交换生计划可以细化为两种:第一种是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校际协议确认的学期交换或学年交换项目;第二种为国内大学各院系与海外大学或院系签订合作协议确认学期交换或学年交换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国内学生可以到国外关联院校就读几个月甚至1年时间不等,学费全免,部分学校生活费也会免除,但有的院校生活费还是要学生自己负担;在国外院校修的学分,国内院校予以承认,最终获得的是国内院校的毕业证书。

(3)暑期学校

暑假学校一般为海外大学的盈利项目。但是根据校际的合作协议,这些项目针对经过选拔的大学团队都有不同比例的学费减免,而且为其中部分同学提供全额奖学金。北京大学每年的暑期选拔学生参加海外高校的暑期学校项目,目前包括美国耶鲁大学(30人/年)、加拿大约克大学(5人/年)、德国慕尼黑大学(15人/年)。

(4)联合培养

“2+2”是常见的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后到国外再学习两年;学生在国外的两年,国内学校为其保留学籍;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国内和国外院校两个学校的学历证书。这也是本科期间出国的一种方式。参加这个项目一般是自费。

除以上四种留学途径外,部分高校设立了海外游学基金,资助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第一个设立本科生海外游学基金的高校,它资助综合素质在前20%,并且家庭非常困难的学生到海外游学。另外,国内高校都积极鼓励学生自行申请参加海外大学主办的各类竞赛、学术会议和学生论坛,由校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学生的国际旅费及其他费用。

2.管理方式。

本科生公费出国一般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管理。教务部门所谓的管理,其实也是提供出国服务。学校教务部门本科生出国或交换生计划通知,根据出国项目要求制定具体的出国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本科就读期间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外语水平等,部分还带专业限制。本科生出国通知后,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学生自行与境外院校联系,拿到国外院校的邀请函。教务部门同时要帮助准备出国材料,组织出国专题讲座,介绍出国留学情况等。学校也会适时开展培训。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都开设了本科生出国培训班。

另外,部分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出国咨询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海外事务中心是隶属于交大教务处,面向全校本科生,负责海外游学项目的宣传、咨询、办理等工作,定期举办海外游学展、海外游学成果大赛、游学经验交流会等服务活动。海外事务中心致力于给每一位交大学子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游学信息,帮助他们在游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进。

三、本科生出国存在的问题

1.出国存在盲目性。

很多即将出国的本科生,对为什么出国、出国学什么、回来后怎么办这三个现实问题都没有考虑清楚,抱着出国开阔眼界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从申请到出国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尤其交换生计划,学习时间比较短,如果在出国前没有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出国可能就变成旅游了。在国外学习一年时间,既要熟悉语言文化,又要深入研究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2.出国准备不充分,学习计划不合理。

公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选拔时就有专业的限制,仅限于重点专业或者国家积极推进的专业的学生。一般以理科、工科、医科、师范类居多。对于自费出国的学生,如果没有提前对国外专业进行了解,就会导致在专业选择上盲目。有的学生甚至对专业没有要求,只要能出国就行。专业选择不审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大,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3.缺乏后期监督管理,学习效果评价不完善。

本科期间出国,虽然留学基金委规定了联络人制度,定期与本科生取得联系和交流,但学生在外学习比较自由,大部分依赖学生的自觉,缺少硬性监督。另外,回国后缺乏对其学习成果的检查,学习效果评价不完善。

四、对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公费出国的一些建议

本科生出国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国际化的培养更是有利于本科生自身的成长,但是高额保证金还是把许多一般家庭的学生排除在外;本科生出国和研究生出国存在一定差别,不是专注于研究某一方面,而是具有游学性质,学习时间短,学习要求相对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公费出国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为本科生创造更多留学机会。

国内一流高校的定位应放眼全球,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举办大型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国际学术界知名人士来校作学术报告和从事合作研究;高校教师频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从事校际交流、利用假期到国外做学术访问,都是加强国际合作的方式。同时,积极与教育部沟通协调,力争申列国家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项目,选拔推荐优秀本科学生出国留学,探索本科学生国际化联合培养的新模式。积极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联系,签署优秀本科学生国际交流协议,选送优秀本科学生出国留学,选派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暑期学校。

2.对本科生出国进行前期引导,设立专门的学生出国咨询机构。

对本科生出国进行前期引导,将出国基本知识加入本科生日常课程中,通过《演讲与口才》、《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对国际基本礼仪有所了解。设立专门的出国咨询机构,负责海外游学项目的宣传、咨询、办理等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自行申请参加海外大学主办的各类竞赛、学术会议和学生论坛,校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学生的国际旅费及其他费用。

3.加强本科生回国后的后期管理。

通过明确留学期间的监督管理职责,准确把握留学生学习动态;进行后期成果鉴定,实现延续性教育管理。本科生回国后,通过举办海外留学成果大赛、留学经验交流会等服务活动,分享出国经验与感受。后期管理当然不仅仅是监督,也包括为归国学子提供服务,还包括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刘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J].教育评论,2011(3).

[2]香港教育资料中心编.香港教育透视[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207.

[3]吴福光.香港教育发展前景展望[A].张泰岭,吴福光主编.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探讨[C].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28.

[4]郭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8(1).

[5]徐丽.出国留学进入大众化时代[N].深圳商报,2008-1-9(B05).

[6]程希,苗丹国.出国留学六十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思考(1949—2009年)[J].东南亚研究,2010(1):79.

[7]刘国福.近三十年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理性回顾和法律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5.

[8]陈学飞.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J].神州学人,2006(6):9-10.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文中简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它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大纲要文件中的重要计划,是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目前全国已有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大等19所高校入选该计划,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行试点[1],每年资助1000名学生,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计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反响强烈,各界人士都在为营造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出谋划策。刘粤湘等人[2],曾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2009-2010年度的推进与实施基本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归纳性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近两年的实施情况,对各高校目前的实施现状和遇到的挑战做一个试探性的分析,做些扶持政策上的探讨。

1、各高校“计划”实施现状

“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上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目前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理念和模式,在招生、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1.1 高度重视,完善组织管理

各高校高度重视,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和精心指导,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部分高校成立学院或学堂进行统一管理: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学堂;北京大学成立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励芸学院;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四川大学成立吴玉章学院;山东大学成立泰山学堂;武汉大学成立弘毅学堂等等。

部分高校即使没有成立专门的学院或者学堂,也都按照计划的目标要求,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设立专门试验班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复旦设立望道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化英才班和实验班人才培养工作;南开大学开设“伯苓班”和“省身班”;浙江大学成立“求是科学班”。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开展,各高校都成立了由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等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的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对项目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并定期召开相关单位研讨会,协调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等。

1.2 培养举措与特色

各高校积极在学生遴选、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在制度和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举措,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国际交流等侧重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探索拔尖学生最佳培养模式,形成了显著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

1.2.1 学生遴选方式多元化

多数高校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时原则上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质,并侧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语应用以及数理基础测试水平等,力争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普通班级中学习。

1.2.2 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高水平

各高校均配备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国内知名教授进行授课。其中两院院士、“”特聘专家、“长江学者”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相当比例。

除了授课师资外,各高校重视组建导师队伍作为学生个性化指导的后盾。导师们在指导学生规划学业、课外阅读与科学研究、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科研训练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大部分高校力争落实“教授治学”的制度与模式,聘请一批国际知名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如,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郑泉水等人担任各班首席教授,负责制订本单位项目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2];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由相关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负责教学方案制订,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的规划建设,指导教学安排、建设评估等[3]。

1.2.3 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

各高校培养方案强调突出个性化的培养,基本实行小班培养模式,体现精英教育培养理念,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强调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上海交大通过讨论课、专业研讨课、暑期研讨班、大师讲坛和学术会议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山大学鼓励学生个性化、跨学科专业的课程选读,培养学生通过多视角及领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 营造创新氛围

各相关院系积极配合参与“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等,都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部分高校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诸如经费、条件、空间等各方面的支持。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把较大的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和阅览室等,尽力为学生营造沟通交流、自由思考的创新学习氛围。学生们自发组织了多种课堂外学习形式,如学术讨论班、科普讨论班、经验交流会等,自我激发科研兴趣,锻炼科学思维、演讲及表达能力。相邻的自然科学研究院是致远学院有力的师资来源,研究员全部来自海外一流大学,他们与致远学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科学态度。

此外,各高校还通过邀请世界级学术大师以访问、学术报告和学生座谈的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1.2.5 深化国际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拔尖计划学生培养需要,各高校深入挖掘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多数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模式。如,中国科技大学在2011年夏季和秋季学期启动首批面向基础学科英才班的双语或全英文课程,由“”教授领衔开设。南京大学采用将国际教学资源“请进来”的方式,开设国际化课程,目前已经与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等多所著名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国际专项合作。

此外,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优越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

2、“计划”实施过程遇到的挑战

2.1 选拔优质生源仍有难度

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不再补充新知识,仅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习题强化。在这样“炒冷饭”、枯燥的教育方式下,容易抹杀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意识,对培养拔尖人才非常不利。仅仅通过大学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培养知识探究精神,短时间内难以成效。而现行的教育体制,高校只能从高三的学生中选拔学生。

2.2 免试直升研究生比例尚需提高

相对于基础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仅仅本科四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拔尖人才的培养阶段具有连续性,应当尽可能地为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建立起本硕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机制。目前,各高校举全校之力推动“计划”实施之时,由于部分政策没有及时配套,免试直升研究生推荐指标非常有限,国家又未出台专门的指标倾向,造成学生的出路陷入瓶颈。

2.3 优质师资过度集中

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院管理拔尖学生,为拔尖学生聘请了校内外最好的师资。各高校里基础学科的高水平教师通常过度被集中到“计划”学生的培养工作中。这些教师往往又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兼顾普通院系的教学工作,造成普通班教师资源配备缺乏。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参与高校里其他相关院系对计划的支持力度。

2.4 培养模式还需多元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结合各高校的宣传资料和部分相关会议上的汇报内容,在组织架构、师资队伍配备、组织保障等宏观层面是较为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培养模式类似,如设立专门班级、集中优质师资、邀请国外教授担任课程主讲、举办名家讲坛等。但是多元化体现不足,细节落实层面上来看,尚未真正形成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毕竟,各高校都有自身特色,科学人才培养并不雷同商品生成,不是统一模式就能培养出未来科技领袖。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主动应对基础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3、讨论和建议

3.1 建议教育部能够出台更多相应配套政策

3.1.1 给予高校更多的学生遴选自

学生选拔没有统一的规则,对于参与“计划”的学生,必须要选拔具有科学潜质、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而不是单单只看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应该鼓励高校多元化进行学生遴选。

据调查,目前高三一年多进行习题强化,使得学生对知识探究并无太多兴趣,造成学生只为考名牌大学的较强功利性。如何及早发现并制定较为更为优化的选拔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考虑多与知名中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深入中学名校,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着手尽早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制定系列课程、丛书及科研见习计划等。同时,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将人才选拔前移到高中,全面追踪和选拔优秀学生,使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被高考指挥棒截断,允许高校在高中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3.1.2 建立激励机制,相应增加学生面试直升研究生指标

各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是指望成为未来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能够逐步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所以,建议试点专业的免试直升研究生指标能够有相应配套政策,在给高校下放指标时,突出保障试点专业的学生,确保大部分试点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免试攻读研究生,确保试点专业学生能够优先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留学候选人。

3.1.3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注重教学

在目前的教师职称晋升体制下,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提交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再由同行专家对成果给予学术评价,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难以得到晋升。所以,往往带来部分负面效应,如部分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搞科研、写论文,对教学则敷衍了事;责任心较强的年轻教师迫于晋升压力,难以科研教学两头兼顾,造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下降,教学任务往往成为青年教师的负担。

国家除了在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充足的前提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或者教师职称晋升指南,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或参与教学建设。如果确实需要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可以是教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公开出版的教材、开发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成果,如课程建设、教学获奖、教研获奖、荣誉奖励等等。迫使高校能够发展一批以课堂教学、参与教学研究为主的优质教学师资队伍。

3.1.4 不能急于进行高校“计划”实施绩效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年后,优秀的学生才可能在社会上成为领军人物。所以短时间内就以成果论英雄,并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建议国家层面应该鼓励高校注重营造培养拔尖学生的氛围,将人才培养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期望在大学阶段培养出国际级学术大师,不能以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学科竞赛数获奖量等作为高校“计划”实施好坏的参考指标。更要有以多少院士、长江学者、科研突出的人参与该计划,担任主讲教师,作为一个评判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没有量化的标准,我们需要考虑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的要求,立足大学自身发展,回归大学本质,让大学自身对自己进行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构建大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校内部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3.2 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3.2.1 课程设置体现高校自身学科特色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各高校进行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调研,深入对比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深入思考拔尖学生的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3.2.2 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融入

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从而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即使是基础课教学也要注重将个性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切合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科研潜质,引导学生加入科学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科研反哺教学,注重研究型教学

重点突出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型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判断能力。如,在目前学科发展较快的生物学领域中,尽管国外教材厚,国内教材薄,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推行国外的教材。因为国外生物教材注重讲述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对未知的领域进行摸索。这种研究型教学方式在我国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非常缺乏,可以学习国外大学课程,应该注重概念分析,留给学生有足够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广泛而又复杂的内容。

建议各高校依托科研资源培养师资队伍,促使青年教师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提升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以教材形式出版,开展面向师生的“学术沙龙”,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成果及科学前沿信息,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内化于课堂教学中;将科研的经历和创新的思维传授给学生,从而带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社会下,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科学钻研精神。

3.2.4 稳定师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需要制定出一套政策激励机制来吸引顶尖学者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的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由海外一流大学著名教授、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2.5 落实导师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氛围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尽早获得“名师指路”的机会,产生专业归属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可以和相关学科所在院所积极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到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

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低年级学生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推崇学业导师制度,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环境、良好学风和良好的学术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真正热爱基础科学,热爱学术研究。

3.2.6 国际交流与合作常规化、稳定化

在弄清楚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的前提下,选择性地与国外知名高校共建教育联合体,建立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外访学基金,支持学生海外短期或者长期交流交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实行课程学分互认,与国外知名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特色课程;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

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派遣方式。如,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国外知名学校进行交流,平时则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允许高年级学生的学生到国外知名高校修读课程,甚至参与国外科研实验室的课题,拓宽专业视野。

3.2.7 为孵化新兴学科打下基础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由此,可以多方面促进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融合、彼此渗透而生成一类新学科,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孵化一门成熟的新兴学科。所以,需要适当打破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传统单一学科的教育理念,改革指向单一学科的学术资源的分配、教师编制及学术评价等;实现“教授治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的格局。

3.3 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计划”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服务于社会。希望社会各界里力量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氛围帮助国家和高校共同推进“计划”实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3025222.htm.

[2] 刘粤湘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拔尖学生培养,中国地质教育,2011年第2期,P14-21.

[3] 山东大学台上学堂,泰山学堂的管理机制:tsxt.sdu.省略/show.asp?id=39.

Analysis of Implementing Status and Exploration of Challenges

for the Test Plan to Cultivate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

HONG Wei LI B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240, China)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一、新世纪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动向

(一)调整语言战略,前所未有地强化了国家安全取向的外语教育

新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政策和文件来加强对语言的规划,在很多领域,与语言相关的问题一直徘徊在立法和教育目标制定的边缘,如2003年高等教育法案中的国际学习、国家安全语言法案,2004年教育部的财政年度规划、国际和外语学习法案及拨款法案(包括建立亚伯拉罕林肯海外学习奖学金法案即后来的保尔西蒙海外学习基金法案)。

2004年,在马里兰大学召开的国家语言会议上,语言专家、商业领导、学术界人士、联邦和各州的教育相关人士以及法律界人士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家语言需求并提出一些策略来解决现实中的外交、安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语言短缺问题,会后很快就有了2005年国防部《语言改革路线图》的出台,策略性地规划、组织未来几年中如何在国防部加快提升官兵的外语能力。

在2005年1月,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在北卡罗林纳大学举行了“美国行动计划”的国家政策峰会,会议确定了语言教育和国际教育的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次峰会的主要成就是创设了国家安全教育项目(NSEP)的从幼儿园到16年级的汉语管道旗舰项目,这个项目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连贯的、相互衔接的汉语学习计划,后来又按这个模式制定了美国的阿拉伯语学习计划。紧接着国家语言会议和国家政策峰会,美国参众两议院确定2005年为“美国语言学习年”,在2005年初,参议员阿卡卡(D-HI)宣布引入一个法案,这个法案号召召开针对外语的“国家协作会议”,主要考虑当前和未来美国的语言能力、资源和需求。

2006年1月6日,布什总统率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教育部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120多位大学校长参加了教育峰会,正式推出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在该计划中,美国政府明确提出了鼓励美国公民学习国家需要的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这8种“关键语言”。根据总统和国务卿的指示,“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将创设并扩大相关的“关键语言”项目和海外学习项目,具体有:教育部的外语资助计划、通过外语合作教育推进美国发展、语言教师军团、语言学习电子中心、教师交换计划;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下的星谈计划,国防部的国家旗舰语言项目扩展计划、民用语言学家后备兵团;国务院的美国富尔布莱特学生项目、夏季集中语言学院、吉尔曼奖学金计划、富尔布莱特外语助教计划、教师交换计划、青年交换计划。2007年,联邦政府拨款1.14亿美元支持“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的实施。

2011年,继《语言改革路线图》,国防部又出台了《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简称“战略规划”),为国防部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更加宏伟的战略蓝图。[1]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随即跟上出台各自的规划:2008年1月海军颁布了《美国海军语言技能、区域专业知识与文化意识战略》,2009年5月空军颁布了《空军文化、区域与语言计划》,2010年5月海军陆战队颁布了《海军陆战队语言、区域知识与文化战略:2010-2015》。不久,为了加强军方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防部的人事武装部召开“语言与文化:一个战略的使命”峰会,提出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文化能力是国家的核心战斗力。[2]

(二)《国家外语学习标准》统领全美的外语教育,文化教育有着优先地位

自1996年《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以下简称“标准”)以来,美国语言界不断对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修缮、调整,各语言协会也在这个“标准”的原则指引下,制定各自具体的学习标准。1999年,《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正式问世,这是一个对全美外语教育起着纲领性指导作用的文件。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核心理念是5个C ,也就是沟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比较(Comparison)、联接(Connection)、社区(Community)。5C体现了最新美国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21世纪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3]5C的主要精神是:语言是用来沟通交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比较体会、感悟文化的魅力,同时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和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者应该把所学的语言应用到多元文化社区中去,在社区交流中体会语言带来的各种乐趣。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来加强各级外语教学对5C精神的贯彻执行。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国培计划” 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远程教育

一、理论提出与“国培”项目实施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

因此,“国培”项目的实施应严格遵守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重质不重量,在远程教育部分,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创造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生;学业规划

作者简介:叶涛(1983-),男,江苏靖江人,江苏大学土木与力学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钱瑶林(1991-),男,浙江台州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125-0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师和学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化程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国际化视野下,要想更好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出去,有必要对学业规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有出国愿望和能力的学生树立到国外去实践、学术交流、求学升造的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可行的计划。

一、国际化对大学生学业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1.学业规划的涵义

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在教师和辅导员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

在具体的学业规划指导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学业以及学习观念的引导和指导;辅导员作为生活导师,主要负责对理想、目标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大学生作为被指导者,要根据教师和辅导员的科学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学业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

2.国际化视野下对学业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部分大学都将建设高水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并且将国际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际化视野下,就必然对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国际化的引导。教师作为学业导师,要实现这样的引导,首先必须自己具备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或者有鼓励学生出国学习的意识。

其次,对于辅导员来说,在管理和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忙于对具体事务的管理,也要知晓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和社会实践等要具备哪些条件、要经过哪些步骤、各国有哪些留学政策。只有知晓这些情况,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给予学生科学指导;否则,就无从下手。

最后,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在学业导师和辅导员的正确指导下,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注重对英语(包括其他小语种)的学习,提高专业学习成绩,熟悉出国流程和具体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到国外学习、社会实践或者学术交流;招收更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国内就读,让中外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可以在国内就实现文化、学术交流。

二、现行的大学生学业规划制度还不适应国际化

为更好地对现有的大学生学业规划制度做出分析,结合自身对150余名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经历以及调查了解,发现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对于国际化的信心和愿望不足,学业导师引导少

在进行学业规划指导过程中,大学生对就业和考研的关心度为90%以上,只有不到1%的学生有出国的想法;在出国的选择上,80%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升造,15%的学生选择出国社会实践,只有不到5%的学生选择学术交流;在教师对学业指导和作用上,90%的学生认为其成效与学校的整个大环境相关,在学校层面不重视国际化的前提下,在日常的学业指导过程中,很少有教师会主动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引导,在学校重视国际化之后,则明显改观,好多教师都时不时地进行学生出国教育和引导,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层面政策的要求,即教师工作考核要求所致,另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国际化对学生自身的好处,而及时加以引导。

2.大学生对于外语的掌握能力偏低

目前,大学生学习英语(包括其他小语种)的时间很长,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多,但是往往效果不如预期的好,学生应付的态度占主导。通过与学生交流和调查了解到,大学里有超过83%的大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占到总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而95%以上的学生将学习英语的目标定位于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拿到学位,大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就几乎不再学习英语,导致英语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强;只有1%的学生有主动考雅思、托福等的打算,但最终通过者占整个学生数的比重更低。

3.大学生对于出国的具体流程都不熟悉

大学国际化,鼓励大学生出国,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工作开展相对比较粗糙,对于到底有哪些途径出国,每个途径出国都有哪些程序,学校或者学业导师没有进行系统介绍和详细列出,导致部分有出国愿望的学生因为没人引导也就逐渐放弃。90%以上的大学生不了解具体流程,本来有出国打算的部分学生,除非主动到网上查找或者找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和学长进行了解,否则会出现最后因为不了解程序或者教师不加以有效指导,导致计划落空。

4.学业导师自身对大学生国际化流程不了解

能否在学业规划指导过程中对大学生国际化有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业导师本身的观念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导师的观念还处于保守的状态,对于怎么样做好大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国际化引导工作还欠缺经验和基本知识。通过调查显示,90%以上的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不了解出国留学或者社会实践的具体程序、步骤和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具体学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无法做好工作。

三、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推进大学生学业规划工作

1.从学校层面,要加强引导,营造氛围

在国际化视野下,要想让大学生学业规划跃上更高的层次,就必须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争先出国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师到国外去学术交流或者合作开阔眼界,培养其国际化意识,知晓出国后的好处和收获,以便教师在学业指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引导学生国际化;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外语类培训,将国际化工作作为学生工作考核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引导辅导员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化工作;邀请更多的外国专家或者出国培训机构来校做报告或宣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要出国”的意识。因此,对于有潜力和能力出国的学生,在学业规划过程中,只要导师和辅导员稍加引导,就能对大学生起到很好的帮助。

2.从教师层面,要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学业导师和辅导员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业规划工作水平的高低。态度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必须要引导他们重视学业规划工作,并且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提升学业规划指导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对辅导员和学业导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并对国际化的相关流程进行具体化,提升他们国际化氛围下学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学业导师和辅导员要拓宽眼界,主动学习,增长国际化方面的知识,熟悉国际化工作的流程,这样才能在学业规划指导的具体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于有能力和潜力的学生,要善于挖掘,合理引导,以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到国外去求学和交流。

3.从学生层面,要主动规划,强化落实

大学生要努力树立国际化学习的理念,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学校或者其他途径到国外去求学、交流和社会实践,就必须主动规划,并强化落实措施。第一,大学生要提升外语的水平,以此进入国际化学习的门槛;第二,大学生要注重专业学习,提高学习绩点,这样有助于在申请学校的时候申请到奖学金,降低经济负担;第三,在进校后,通过入学教育以及和教师的交流,树立出国学习的目标,并根据大学不同阶段制定详细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去进行落实;第四,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大学生要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学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学校层面营造良好的环境,学业导师和辅导员知晓相关程序和流程,主动引导和指导有条件和潜力的大学生,树立起国际化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出国”为“我要出国”,真正成长成才,切实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刚.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2]张晓霞.大学生学业规划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伊拉斯谟计划最初于1987年发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2004年初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决定发起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该计划定位在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交流,通过建立100个跨高校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式,鼓励欧洲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欧洲大学之间的流动,吸引更多其它国家教师和学生到欧洲高校学习,加强欧盟成员国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该计划既面向欧盟国家学生,也向非欧盟国家学生和学者开放。

新的伊拉斯谟计划为期10年,分两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项目总预算为2.3亿欧元。第二阶段计划将于2009年1月开始,2013年12月结束。

一、第一阶段的内容

1、鼓励欧洲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欧洲大学之间的流动。欧盟决定到2008年底在欧盟成员国内建立起100个跨大学的“欧洲硕士专业”点。这些“欧洲硕士专业”点,从欧盟国家高校现有的和即将开设的有关专业中挑选产生,有效期为5年,至少由3个不同欧盟成员国的大学联合设立。在这些专业点学习的欧洲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应在其中2所大学学习,其获得的文凭得到相关国家的承认。此外,这些专业点也作为接受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生和访问学者的主要机构。

2、吸引来自欧洲以外的学生和学者到欧洲大学学习和研究。伊拉斯谟计划为非欧盟国家学生学者提供5000个奖学金和1000个访问学者名额。这些奖学金的重点投向是发展中国家。奖学金生可获得每月1600欧元的生活费补贴。他们可在联合建立硕士专业点的相关国家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访问学者可以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或研究,每月可获得4300欧元的资助。

3、鼓励欧盟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到欧洲以外的大学学习或者工作。伊拉斯谟计划建立100个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伙伴关系由欧盟成员国大学与世界上一流大学联合建成。伊拉斯谟计划为欧盟国家学生和学者提供4000个奖学金和1000个访问学者名额,赞助他们到非欧盟国家的大学进修和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4、通过其它项目活动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对外的影响力和形象。伊拉斯谟计划为欧盟国家大学和相关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提供资助,以便扩大这些学校和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关资助的项目申请包括出版计划、组织教育国际会议,为非欧盟国家学生进入欧盟成员国学习提供咨询服务等。

第二阶段的内容和预算安排还在欧盟内部审议磋商,预计明年初确定。目前有一点已经十分明确,博士生阶段教育培训内容将纳入第二阶段。

二、伊拉斯谟计划的“窗口”计划

为了争夺亚洲人力资源市场,欧盟在伊拉斯谟计划项下专门开设了“亚洲窗口”计划。2005/2006年间启动的“亚洲窗口”计划有五个,其中四个是定向为特指国家开设的。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第五个“亚洲窗口”计划是面向亚洲其余国家的。“中国窗口”试验计划为期三年,2005/6年开始,2007/8年结束,专用资金900万欧元,已资助约300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欧盟国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印度窗口”计划为期三年,2005/6年开始,2007/8年结束,项目专款3300万欧元。“泰国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320万欧元。“马来西亚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210万欧元。“其他亚洲国家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1D00万欧元。

以上各“亚洲窗口”计划的实施规则与程序与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总原则一样。有单独窗口计划的国家的学生除了可以申请本国的“窗口计划”奖学金以外,也可直接申请面向全球学生的普通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

三、伊拉斯谟计划的执行方式和原则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的独立性和教学质量,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欧盟委员会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执行方式做出比较特殊的规定,把评选奖学金生和与欧盟以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项目的权利全部下放给大学。所以,欧盟奖学金申请程序为:1、申请享受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的申请人根据“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商定的时间和课程要求直接向有关学校投递申请材料2、学校在进行评估和筛选之后,将确定的奖学金候选人小名单呈报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认可。3、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的建议批准候选人名单并提供奖学金。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情感策略包括降低焦虑、鼓励自己、了解自己情绪等方法,是西医留学生使用频率较低的策略。在国外语言研究者的论述里,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如何激励留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自我调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职称网

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过程、评价结果等,Oxford认为元认知策略对其他策略起调控作用。元认知策略是西医留学生使用频率最低的一类,这与语言生不同。说明他们并没有主动地去学习汉语,与前面调查的学习动机有关,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学校的安排等等。元认知策略中使用频率最低的一项是“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可见西医留学生自己并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更多的是被动地适应学校和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职称网

2.两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差异

如前文所述,结合平时的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为基础,把56名被试分为两组:A组是成绩较差的学生,35名;B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21名。运用方差检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两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性。从表3来看,差异性显著的(即T检验p<0.05)有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而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的差异性并不显著。

B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上达到3.725,而A组学生只有2.297。说明B组学生具有较完整的学习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善于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A组学生在这方面则需要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认知策略是学习汉语的各种具体方法。A、B两组学生在这方面差异性显著,说明A组学生还没有掌握好学习汉语的方法,这是他们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差异性也很显著,说明A组学生不太主动跟中国人交流,自己很少调节情绪,他们越不与人交流,学习效果就越差,学习兴趣就越低,就越不愿意鼓励自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结论

从以上研究来看,西医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策略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和普通语言生不一样的方面;而且通过对A、B两组学生的比较,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启发。(一)西医留学生整体上更倾向于使用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目的语的课堂和社会环境,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要求规定等等。而他们与普通语言生也具有比较大的差异,他们使用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频率较低,这些差异是由于他们的国别、宗教、生活习惯、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特殊性而造成的。

所以作为西医留学生的汉语教师,应该更侧重于在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加以引导。语言的真正功能是交流,而不是为了拿学历,教师应该鼓励西医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多接触,多组织交际型或任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同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汉语学习计划,例如教师可以按月份来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成绩好的B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A组学生在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上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说明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经常使用的策略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坚持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又要完善这方面的教学手段。

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的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四种策略对汉语学习的成绩影响更大,因为成绩好的同学在这四个方面的使用频率都很高。

这样我们就相对成功地找出了造成西医留学生汉语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上也可以有的放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成绩差的学生在这四个方面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协助他们监督自己的学习;要帮助他们总结汉字、生词、语法等的系统学习方法;还要鼓励他们多交中国朋友,多与中国人交流,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尽量减少他们的焦虑感,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Oxford,&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Y:Newbury House/Harper&Row,1990.

[2]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1篇

但是,后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例子,亲戚朋友、同学们的经历和体会,都逐渐地消解、改变着我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2008年至2009年的一段时间,我曾在山东大学报社工作,虽然其时我已经知道,山东大学有很多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青春结伴走天下一一国内外交流访学活动启动仪式”,每学期都有几百名学生到海外高校进行为期一年或一期的交流访学经历,但刚开始因为其中缺少熟悉的朋友和同学,而没有切身的感触,也从来不去想这些事。直到有一天,有两位我熟悉的朋友同时告诉我他们即将出国交流访学的消息,一位去韩国的高丽大学交流学习1年,这是韩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大学之一;另一位去日本的一所知名大学交流学习1年。这让我感到出国留学居然触手可及。这两位同学在交流访学期间,都在网络博客上不断发来海外留学的见闻和体会,有的还在山东大学报上发表,不仅让我,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了利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访学的项目到海外留学的途径,颇有些“不是留洋,胜似留洋”的感觉。

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我所熟悉的山东大学各个学科的学生,也大多是山东大学报优秀的作者和读者同学,不断地传来他们到海外交流访学乃至实习工作的消息和体会文章,让我大开眼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位学生。

一位是2008年4月北京奥运圣火在欧洲传递期间,感动中国的山东女孩周岫。周岫原本是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的一位学生,2007年经过激烈的竞争,取得了中国大学生赴英实习的资格,来到英国伦敦带薪实习,开始了她在雷曼兄弟公司实习的经历,并在后来不久的金融危机中亲眼目睹了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历程。我们都知道,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过程中,有一些人蹦了出来,企图扰乱奥运圣火传递。在伦敦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现场,周岫和她的同伴们一起一直举着北京奥运的旗帜在追着火炬护跑,当她看到来自祖国的相机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她先是激动得欢呼起来,然后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然后又强忍住,努力微笑着面对镜头……这感人的一幕被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并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周岫因而被称为“感动中国的女孩”。这些宝贵的经历,也不只是出国留学就能获得的。

另一位是庞博,山东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巧合的是,北京奥运圣火在土耳其传递时,庞博正好乘着“海上跨文化学院”的游轮同时到达,见证了当时的盛况。而“海上跨文化学院”也正是她在大学期间争取到的一个一边乘船遨游世界,一边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大学生交流学习项目。这一项目在一艘根据一条精心设计的航线进行全球航行、且船上设施按照大学校园进行配置的专门客轮上开展。在这个全球航行的“移动校园”里,来自全球的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共同形成一个真正的跨国学习社区,帮助学生获取足以改变一生的体验和终生受用的跨文化友谊。在几个月“周游列国”的游学经历之后,一个人的见闻学识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发展变化,是可想而知的。庞博在自己的日志中也难以概括真正的收获和体会,最后只是写道: “两个月的海上漂泊,1个月的港口间跳跃,1个月的自由旅行;4个半月,16个国家,30个城市,一片大海。”多么令人神往的求学经历!

所以,想出国留学,不一定非要在高考时做出必须的选择,即使上了国内的大学,也同样还有很多出国留学或类似留学的机会。同样重要的是,也许到了那时候,会比高考时做选择更加清楚自己想去哪里,想学什么东西,留学对个人来说也许会更有效、更有益。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2篇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度小教科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深化德育工作改革,努力提高我区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特点,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突破口,加强养成教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准实质问题,实实在在工作,讲究实际效果。积极探索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全面推进学校基础道德建设。 三、重点工作 (一)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1.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⑴学习借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经验,完善“小学生生活价值指导教育行动”及“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工程”在我区的开展。 ⑵充分利用我区四大教育基地开展好“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系列实践活动。 2.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素养。 ⑴抓住几个“第一”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第一次开校会、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唱国歌、第一次校长讲话等) ⑵九月份开始在全区小学启动 “基础道德细节教育好习惯系列活动之一—入学好习惯”。 树立“十个文明形象”。 3.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落实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 ⑴抓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改革,完善内容,建设队伍。 ⑵以大德育观为视角拓展班队会内容,积极进行班队会开展“价值观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4.充分利用好我区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 5.重视队伍建设,作好各项培训和表彰工作。 6.完成我区小学德育工作专题调研。 ⑴对全区小学行为习惯有特殊指导需要的学生和班级进行统计分析。 ⑵完成市区调研任务。 (二)提供有效服务组织交流学习 1.开学前进行学校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工作的计划(网上)交流。 2.分片进行阶段德育工作交流。 四、一般工作 (一)加强基础建设: 1.继续搜集整理《小学德育主任工作手册》相关资料。 2.着手制定《门头沟区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标准》及相关申报制度。 (二)搭建展示平台: 1. 搞好全区小学班队会展示交流活动。 2. 搞好德育工作交流活动。 3. 征集小学“基础道德细节教育好习惯系列活动之一—入学好习惯”学校活动好方案。 4. “六一”节文艺演出。 (三)完成市区教委布置工作: 1. 完成对全区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阶段总结。 2. 完成六年级三好学生评选与典型宣传工作。 3.完成各类示范校评选工作。 4.与相关科室协调做好安全法制教育工作。 五、时间安排 2004年: 九月: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交流。 十月:学校德育工作考核。 十一月:对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做出分析并写出指导性回复意见。 十二月:新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交流。 2005年: 一月:启动寒假读书计划。 二月:制定补充要点。 三月:德育工作例会。 四月:对学校德育工作视导。 五月:小学班队会展示交流。 六月:六一节庆祝会。 七、总结半年工作,组织交流。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度小教科德育工作计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国培计划 远程培训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我国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1年联合了《关于实施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由此,“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便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的展开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而远程培训模式则是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重要实施形式,它不仅能有效缓解传统集中培训模式中所呈现的工学矛盾、经费和师资等问题,而且还能显著提升大范围、大规模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师远程培训模式,进而提高教师远程培训质量,是我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当前亟需思考问题。

1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概述

远程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交互性、广覆盖等优势,在我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中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上世纪末,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传统教师教育培训领域的深刻变革,而教师远程培训模式便是此次社会变革的产物。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整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人力资源的双重优势,以“比特化”的课程形式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灵活性和交互性的网络在线培训平台。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远程培训具有自身显著的优势。一方面,远程培训可以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性。有利于大范围、大规模地展开教师培训工作,且能够有效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远程培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网络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沟通平台,参训教师之间,参训教师与培训者之g能够依托网络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同时网络的虚拟性还有利于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便捷共享。除此之外,远程培训还能够为参训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空间,学员可以因时因地基于个体的实践性需求有选择性地参与培训。

2国培计划中幼儿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质量要素分析

教学支持、课程资源、管理流程和交互机制等是制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关键因素。因此,这四大要素也是提升幼儿教师远程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点。

2.1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网络学习环境的虚拟性和自主性对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体制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能力精湛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是影响教师远程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远程培训得以高效展开的基本保障。以“国培计划―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组建了教学管理团队、技术服务团队和专家团队三支精干力量,为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1.1教学管理团队

是远程培训的组织者、教学管理者、评价者、专家团队的协调者。主要承担项目的执行筹划、质量监督、教务管理、教学支持、咨询服务等职责。该项目以虚拟的“班级”为单位,将来自同地域的参训教师编入不同的“班级”,并按照1:100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教师来负责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体而言,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督促学员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及时查看学员提交的研修日志;督促学员按时提交作业,并及时批改、点评和推优;批改学员提交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学结”;制作班级简报;主持班级在线研讨活动;督促学员积极参加专家视频答疑活动;引导学员的日常交流研讨活动等。

2.1.2学科专家团队

在远程培训的过程中扮演着引领者、解惑者、合作者、评价者等角色。学科专家团队主要由幼教领域的高校知名学者、教研员、一线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专家等组成。“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学科专家团队中教研员和一线教学名师的比例高达57%,这种梯队化的专家团队有利于推动幼教前沿理论和保教实践的有机融合。专家团队不仅全程参与培训课程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实施过程,而且还为参训教师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例如成立专家组,每天安排3名幼教专家在线值班,引领学员进行研讨交流、作业点评和解惑答疑,同时项目还定期安排每10学时一次的专家集中辅导答疑活动等。

2.1.3技术服务团队

教师远程培训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支撑的培训平台进行的,所以培训平台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水平将会直接影响远程培训的质量。为了维护远程培训系统的稳定性能,增强远程培训平台的服务功能,该项目组建了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背景的技术服务团队,主要承担技术开发和技术运营职责,从而为远程培训项目平台的稳定运营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2.2基础性与生成性相融合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制约远程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育部启动“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目的在于增强幼儿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因此,幼儿教师远程培训的课程资源设计就要时刻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要注重贴近参训教师实际的基础性课程与优秀的生成性课程的有机融合。

2.2.1适宜的基础性课程

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幼师国培计划”的目标,“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课程方案便着眼于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拓展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知识和理念等。课程结构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园本研修”、“岗位实践”五个维度共82学时的在线学习课程,每位参训教师的在线学学时为50学时。这其中34学时是必须课程,之外参训教师还需要从12门选修课当中任选四门。课程的组织主要包括“专题讲座”、“案例评析教学”和“互动实践”三个环节,以达到让参训教师结合实践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明确自己如何将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个体保教实践过程中去,即课程组织在于让参训教师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尝试做”。

2.2.2灵活的生成性课程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如师德案例、活动设计方案、问题解决方案等。“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将培训过程中所涌现的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案例”、“教学反思”、“经典课例”等汇编录入生成性课程资源数据库,并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整理更新数据库。优秀的生成性课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利于丰富国培计划的学习资源,因此对于幼儿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3精细的培训过程监控与质量考评

2.3.1规范严格的培训流程

“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将整个培训流程细化为“培训者培训-启动预热-在线学习-园本研修-岗位实践-培训总结-训后跟踪”七个阶段。之外,为了进一步明确参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学习任务和工作职责,还编制了“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学员及辅导教师活动安排表”,从而将参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学习与工作单元具体到“日”。

项目培训过程实行全线流程化管理,参训教师只有依照培训计划完成前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后一阶段的任务学习。培训平台能够自动记录参训教师的在线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而且还具有班级排名功能,以此提醒参训教师及时、按时进行在线学习。之外,培训平台还能够自动记录参训教师的研讨互动、研修日志、发帖回帖、培训反思感悟等,并能自动提交学员的测查作业和教学设计方案、工作创新方案等。精细的培训流程设计和严格的培训流程监控有力地推动了远程培训工作的有序进展,为实现高质量的幼儿教师远程培训增添了切实的保障。

2.3.2完善的培训质量考评机制

班级辅导教师和参训教师是幼儿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因此,辅导教师工作职责的发挥程度和参训教师的培训参与程度是影响远程培训项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注重对辅导教师和参训教师的考评则是培训质量考评机制建设的核心。“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对于班级辅导教师的评价考核主要通过辅导力和活跃度两个指标考评班级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辅导力的考评主要通过参训教师的参训率、作品数量、交流频率、班级简报、辅导教师批改率和班级合格率等指标的综合状况来衡量。而活跃度是反映班级成员参训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主要体现为参训教师的研修日志数及评论数、作业数及评论数、发帖数、回帖数等。

参训教师的考评主要通过“在线课程学习”、“测查作业”、“心得感悟”、“生成性成果”四个维度进行。在线课程学习考察参训教师的在线学习时间;作业的测查注重质和量两个方面,不仅考察作业提交的数量,而且作业的批改等级也是考察的重要范围;心得感悟主要从主题帖、回复贴和研修日志数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参训教师提交的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等生成性成果的数量也是参训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

2.4积极的远程培训交互机制

远程培训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进行的,有效的交互机制是制约远程培训质量的又一关键性因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交互”手段,为师生之间提供便捷且能将“交互”转变为“资源”共享的交互平台是远程培训能收到良好效益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大规模远程培训的需求,着力提升远程培训的效率和质量,“H省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建立起了“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相结合的交互机制。例如设置在线语音客服系统(如“乐语智能网络营销在线客服系统”),参训教师可以随时就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向客服人员咨询求助;辅导教师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利于参训教师和辅导教师间的便捷即时交互 ;同时培训平台还具有“小纸条功能”、“研讨论坛”、“课程聊天室”等交互工具。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的交互机制为幼儿教师远程培训提供了积极的机制保障。

3幼儿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模式质量的提升策略

然而远程培训模式中也突显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幼儿教师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远程学习,易出现挂机学习、作业敷衍等现象;部分幼儿教师自控能力差,会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远程学习的同时观看电影、打游戏、聊天等;部分班主任、辅导教师由于是从本职岗位上临时聘用,对远程教辅工作缺乏应有的胜任能力和专注精神。之外,远程学习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俗疾嘀赜诹炕考核,如多以学习时间的多少、论坛互动频率、作业提交数量等为参照标准等。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幼儿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中突显的以上问题,则有待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3.1树立先进的远程培训理念

远程培训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管理者、参训教师和培训教师等要树立现代远程培训的新理念与自觉践行意识。首先,培训教师要明确现代教师角色观念,实现从主讲主体向导学主体转变。作为导学者,培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网上信息资源,从而变更以教师为中心、面授讲解为主导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方法为主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次,参训教师要自觉转变学习方式。参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逐步养成主动的自控式学习方式,从而增强自身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能力。最后,远程培训的管理者还要树立“全(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支持服务意识,以利于实现高水平的远程培训支持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3.2优化远程培训课程资源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本着“以学员为中心”的原则,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切实结合现代学前教育改革潮流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需求。一方面,培训课程要在注重发挥理论引领作用的同时适当增加诸如幼儿教育技能实操等应用型内容的教学比例;另一方面,培训课程建设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不仅要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专家团队研发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体系。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课程资源,通过成果展示、评比竞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参训学院在研修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践背景,生成个性化、区域性的资源,在不断更新和丰富平台现有资源的同时,努力发挥地方教学资源的特色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为广大学员服务。

3.3完善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征是能够为学员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支持服务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首先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导学支持服务,以引导学员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掌握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技术和课程资源的学习方法;其次要建立灵活多样的远程交互机制,综合运用如QQ、微信、论坛贴吧、聊天室等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技术工具,及时有效地解决学员在远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之外,还要健全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工作机制,明确技术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远程培训支持服务力量等。

3.4健全远程培训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具有反馈、调节和发展,是保障远程培训质量的重要机制。远程培训评价考核要注重培训活动过程和教师的受训实效,评价培训活动过程是为了对这种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完善,使之良性循环,越办越好,这需要通过学习者评价、专家评价、授课教师评价、组织者评价等结合起来进行,不仅有过程性评价,还要有结果性评价。教师的受训结果评价是对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用于评定受训教师阶段性学习的效果,可以结合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表现等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远程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就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合格评价和激励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专家、班主任、幼儿园等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参训教师和培训团队的培训绩效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估。

参考文献

[1] 但松健.中小学教师远程混合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 张丽.引领式在线教师培训模式理论创新与实践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3] 郭春燕.树立现代远程教育新的理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5).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4篇

网络培训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学习和研究的新方式。它依托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技术先进、理念新颖、内容丰富、便捷实用的优秀学习资源,创设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的及时交流、平等对话与合作探讨的平台和环境,促进了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多元对话,发挥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开展基于网络的培训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研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网络是实施“国培计划”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一、通过网络实施“国培计划”的优势思考

1.网络资源丰富,易于教师理论的学习和问题的探讨

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使用效率,是无需赘言的,但凡承担“国培计划”的网站平台,均为研修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以省略/和省略/为例,其拥有和涵盖的各类资源,从小学到高中,足以满足当前教师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同时,随着成千上万名教师的参与,使得这一资源不断充实、扩大、提升。因此,它不仅适用于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适用于群体对教育教学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2.学习形式自由,易于教师时间的安排和身心的调节

教师的工作是繁忙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时间调配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在时间的利用和安排上相对于其他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调节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达到研修提高的学习目的,又不至于因繁忙而影响身体和工作。

3.研修氛围宽松,易于教师思想的交流和视野的开阔

此次“国培计划”所选择的网络平台,均为研修者开设了个人空间,使学习者既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又能轻松自如地参与集体讨论与交流。可贵之处在于教师的交流可以达到无拘无束、有感而发、细致入微的境地。在集体研讨的灵感刺激之下,学习者的思维会空前活跃,思想灵感层出不穷,并且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拘泥于细节的谨慎和言不达意的顾虑。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讨论中,不时会产生闪光的教学灵感和思想火花,教师的思维和视野也在学习与交流中得到拓展延伸。

4.培训形式经济,易于培训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升

网络培训的“低成本、高效益”特点,是其他形式的培训模式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培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经济实惠,可以面对更多的教育需求,使得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培训中来,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实际效能与社会效益。

5.提供个人空间,易于教师的长足发展和效益的长期发挥

网络研修平台的长期存在,使参加研修的教师能长期拥有一个自己的办公、学习空间。大家除了在这里学习、交流,还可以进行长期的教学研究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有利于网络资源的不断充实、更新和效益的持续发挥,更有利于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不断循环的提升过程,是教师发展与网络效益的双重提升。

二、通过网络实施“国培计划”的成效思考

“国培计划”虽始于2010年,但有计划、有目的的网络培训已经有多年的经验。纵观这几年的网络培训,成效是显著的。

1.通过网络培训,教师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在交流中一次又一次被刷新,教育教学思想在学理论、看课堂、听点评等相互结合的研修方式中,得到了更新;教师的已有经验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中,得到了提升;网络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通过网络学习,教师的学习方式与研究思路有了新的发展

在网络上,教师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研修不再是应付的,氛围不再是压抑的,环境不再是沉闷的。通过学习,教师的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思维灵活了,心情舒畅了,动力增强了,尤其是“终身教育”和“持续自我发展”的意识提升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从内心、从意识、从行动,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

3.通过网络学习,教师的学习意识与合作精神有很大的提升

纵观网络研修,教师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努力的,在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依附团队,及时探求合作之路,参与集体讨论与作业点评,提高学习时效。尤其是班级指导团队的积极引领与突出表现,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发展方向和动力所在――团队合作精神是网络研修的核心和动力。学会合作,积极主动寻求合作,提高合作的能力与艺术,是教师在网络研修中的另一大收获!

4.通过网络研修,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专家和学友,这是教师参加网修最大的收益

从专家教师到研修学员,学习无限,交流无限,情谊无限,资源无限,快乐无限,所以,这种学习方式的动力与前途也是无限的。

从教师对网络研修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从教师对合作交流研究氛围的喜爱程度,从教师对网络学习交流的尊重程度,应该给我们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教师培训模式一个启迪,应该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一个深刻的启示。

三、通过网络实施“国培计划”问题思考

从已经实施的网络培训看,由于地域的不同,在培训的具体实施上,过程的严格管理上,效益的细致落实上都存在着差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与具体要求的不一致,学校重视程度与具体实施的不一致,参与教师的思想认识与参与态度的不一致,使得“国培计划”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不同的学员之间存在着实施上、管理上、效益上的差距。

1.注重过程管理,将“国培计划”落到实处

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学校,从学校到教师,对“国培计划”的实施与管理,都有具体的方案与措施,那么,就应该将方案与措施落到实处,理到细处。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报名而没有参加学习的,班级缺乏管理的,学习效益不高的,作业复制粘贴的,都需要有一定的机制和制度来加强管理。

2.注重团队建设,提升“国培计划”实施效益

基于网络的“国培计划”应该有四大团队:管理团队,技术团队,专家团队,班辅团队。团队,其核心是合作,而合作的核心则是沟通与协调。注重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调,让其了解分工,明确职责,掌握方法,高效工作,是很重要的。但当前我们做得并不是很好(不论是专家团队,还是班辅团队)。对于班辅团队,他们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之前的培训就显得更加的必要了――学会网络班级管理,学会组织与引导,学会素材收集与简报制作,提高沟通与合作的技能等。

3.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国培计划”实施的细节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让管理者明确职责和权利,让学习者明确任务和要求。完善管理者与参与者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或奖惩机制),让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管理细节有据可依,让学习过程更加实在,学习效益更加突出,彻底整治文章抄袭、作业剽窃等现象。

出国交流学习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讲计划;自主学习;实施策略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于2014年年底提出来的,并大力推进,是课改的深化和创新,学讲计划旨在让学生“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以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谈谈“学讲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精心设计预习任务,使他们“学进去”

课前预习是“学进去”的关键环节,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导学提纲,可以使预习落到实处,提高预习的有效度。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前,教师可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自学提纲,包括知识点和预习检测题。对于知识点的预习,可以以纲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如:

1.锋面天气系统

(1)锋面的含义

(2)锋的分类:冷锋和暖锋

(3)锋面天气

(4)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系统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

(2)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样的导学方式,以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概要,也利于学生从教材中去捕捉主要信息,方便学生抓住重点,抓住教材,自主学习也可以有的放矢。

二、提供足够多的交流时间,使他们“讲出来”

传统课堂上,教师喜欢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唯恐少讲一会儿,教学任务会留下空白,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这样忽视预习环节的检查和交流,会使学生逐渐放松预习。

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或者以提问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顾预习内容,掌握主要的知识结构,为课堂的学习做准备和铺垫。也可以直接给学生5~8分钟,让他们充分交流预习成果,交流预习心得体会,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组间讨论、组际讨论,让他们充分地“讲出来”所预习的知识,他们在“讲出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预习的快乐,尝到了预习的甜头。

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之初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情况,如对于预习提纲中的“锋面的含义”,让学生说出“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再在一起以作图的形式,从锋面、上界、长度、暖气团以及冷气团、地面、下界、宽度和锋线等方面说出两侧大气物理性质的差异,交流冷锋和暖锋的不同等。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不仅仅体现在对预习环节的交流和讨论,也应该包括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设计的每一个任务,都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教师不能“代劳”。否则,如果在预习检查上用“学讲”,然后一反常态,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一言堂”,那么,这样的学讲模式的构建,就有走过场、搞形式之嫌。

三、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拨开迷雾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对于学生共同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都无济于事,此时,教师的情境的创设、巧妙的问题、言简意赅的点拨,都会为学生拨开迷雾,使他们眼前一亮,产生顿悟现象。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交流预习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徐州市一周天气预报”。情境的给出,既是自主交流向新课的过渡,也为学生构建了“天气系统”的直观概念。

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的指导和析疑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给予提示和启发,让学生善思、善悟。如对于“锋面系统”,知识点散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分析和归纳,再以列表的形式,将“冷锋、暖锋与天气”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使知识一目了然。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论,如“准静止锋”的问题,呈现一幅图,让学生分组讨论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等,教师的“导”和“引”促使学生会学、学会。

此外,教师导学行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讨论,总会有书到临尾渐渐松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调控好课堂的节奏,课堂会“虎头蛇尾”,教师应巧妙设计任务,促使学生从低谷中走向高潮。如呈现“梅雨”的背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探讨梅雨发生的时间和地区,探讨梅雨是由什么天气系统形成的。再让学生综合分析影响我国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等,促使学生再次回归课堂,也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讲模式是传统课堂的革新,是接受学习的彻底改变,学讲计划也为我们实施新课改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的指导,为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学讲计划的提出和推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让课堂生机一片、精彩无限、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